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观红船有感1500字 > 地图 > 观红船有感1500字

观红船有感1500字

发布时间:2019-11-04 来源:互联网

观《杀手没有假期》有感1500字。

博览群书是好的,博览好电影也是我们提倡的,好的作品能直击人心,给我们带来震撼的感受,对于欣赏过程中的所思所感,需要用观后感记录下来。思维是杂乱的,需要通过写观后感来梳理。观后感究竟该如何写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观《杀手没有假期》有感1500字》,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观《杀手没有假期》有感
这部影片的剧情淋漓尽致的彰显了英国人的黑色幽默,精彩搞笑、幽默中不乏严肃的对白,恰到好处的情节在比利时的布鲁日这个慢节奏的城市里,一部以英国式的黑色喜剧手法讲述的关于职业杀手的不为人知的职业信条以及灵魂救赎的故事由此展开。
电影主要讲述了两名职业杀手雷和肯在执行完任务后,被老板派到比利时布鲁日放松度假。两人对布鲁日的态度完全不同,在争吵中过了一天又一天。雷始终逃不掉自己的梦魇:在一次执行任务中误杀了一个小孩,这让他心怀愧疚。终于,肯接到了老板的电话:杀掉雷,让他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面对老板的要求,肯始终犹豫不决。下定决心要杀雷的时候,却因看到他要自杀而改变主意,助他逃跑。在布鲁日的塔楼上,肯自愿中了一枪,而为了告知没有逃掉偶然返回布鲁日的雷老板来到的消息,肯拖着带血的身躯爬上了塔楼最顶层,纵身一跃。忧伤而低沉的音乐荡漾在布鲁日的夜空中,蔓延着悲伤与绝望的同时也有浓浓的温情,此时的布鲁日出现了雾色,硬币缤纷而落,肯用生命传递了希望之光。用鲜血铸就的希望,沉痛却美好影片的荒诞之处在于大家都认为肯可以逃过一劫,但他偏偏还是中枪了,老板也认为自己犯了和雷一样的错误而饮弹自尽
这部影片引人深思,即便是杀手这个职业也有它的职业道德,总要为自己做出的错事付出代价;即便是冷血的杀手,也会有温情的一面,也会有让人感到温暖的一面。
盗亦有道
影片的名字叫《杀手没有假期》,但是影片中的人物,肯喜欢艺术,热爱生活、雷会因为误杀了孩子而内疚不已、肯像父亲一样照顾着雷,两个人相互依靠;老板哈利要让犯了错误的下属付出应有的代价。这三个主要人物的形象,和以往的杀手形象大相径庭。他们不会滥杀无辜,不是冷血无情的杀人工具,他们恪守着杀手的准则,坚守着自己的人生信条。在影片中,交织着希望与坚持,但命运的杀伤力却占了上风。西方人有宗教信仰,相信救赎,犯了错误的人可以赎罪。反观现代人,精神虚无、脆弱,救赎成了无法承受生命之重。道德准则形同虚设,人们随心所欲,为所欲为。有人说,这部影片很有讽刺美利坚合众国的意味,在我看来的确是这样。提到美国,眼前可能会出现人高马大的人物形象,而英国人却是温和的绅士形象。美国的种族歧视很严重,白人枪杀黑人几乎受不到惩罚。难道黑人就是低他们一等,黑人的死活根本不重要吗?真是谬论,人人生而平等,你们为何要独树一帜 ?做了错事难道还是心安理得吗?相比之下,欧洲人的信仰似乎更胜一筹,言行一致,盗亦有道。影片中也向我们展现了这一点。
人性的温暖
虽然身为杀手,但是我还是从雷和肯德身上看到了人性的温暖。雷因为自己错杀了小孩子而自责,在看到侏儒的时候没有一点轻视他的意思,会觉得自己配不上那个美丽的女孩; 肯会因为不忍心而放了雷,献出生命为雷做了最后一件事。布鲁日因为他们俩的存在充满了温情。如果用一种颜色来形容这部影片,我会选择金色,阳光的颜色,光辉的代名词,与布鲁日的秋天交相辉映。影片中人物的情感拿捏得很到位,音乐也为影片增色不少。一开始的慢节奏,代表了布鲁日这个城市的节奏,悠闲自在。在接近影片结尾的时候,有肃穆感,有秋日的悲凉感,这似乎也预示着主要人物的结局。我认为肯从塔楼上跳下来的那一段实在感人至深,什么样的交情值得让他那样做?我想是多年以来相依为命的默契,也是他自己的人生信仰。人总是有很多的身不由己,做杀手是他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缘由我无从知晓,但我相信,如果可以重新选择,他们一定会选择一条没有杀戮充满希望的道路,生活在一片净土之中。
在影片结尾,杀手都有了自己的归宿,用生命的代价救赎了自己的灵魂,罪恶走向了灭亡,雷说我真的想活着,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让我心头一惊。是啊,活着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他可以和心爱的姑娘一起走过未来的分分秒秒,他或许会爱上布鲁日,开始全新的生活。可遗憾的是他或许再也感受不到了。虽然没有交代雷最后的结局,我们也可以猜想一下。我想,不管是生是死,他都已经为自己无心的错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让我想起了小说《警察与赞美诗》,主人公为了度过安逸的新年,想尽办法想进监狱,然而一首教堂的赞美诗却唤醒了他生活的勇气,但戏剧性的时当主人公幡然醒悟发现生活的美好时,却要被警察带到监狱里。西方人说没有信仰的人是很可怕的,想一想这句话很有道理。每周的礼拜总是那么虔诚,有了信仰便有了约束,做事情的时候总会选择三思而后行,顾及到可能会后的后果,做事更是小心翼翼生怕出了差错。这一点我们国家的人还是做不到的,虽说信仰自由,但是若自由过度便不知道要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
观看文艺片的时候,自己难免被影片中的文艺气息所感染。我叹息杀手们的命运,遗憾雷那没有结果的爱情,唏嘘那些冤死的亡魂。人生总是充斥着各种无可奈何,很多事情我们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但即使现实再残酷,也要保持一颗善良的心。我不喜欢以悲剧结尾的电影,但是怎么可能事事都有圆满的结局,这部电影虽然留有遗憾,却是一个最好的结局。

HdH765.cOm更多精选观后感阅读

观恋爱假期有感


恋爱假期观后感

无论在哪里,爱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如果世界没有了爱,那么将毫无意义。

影片主要讲述两个被生活,被工作,被感情困扰的女主人公,互相交换生活环境,互相体验,并找到自己真正的人生的故事。情节没有什么跌宕起伏,但是真诚的情感贯穿其中,让你感受幸福的存在。

两个主人公,一女因自己暗恋三年的男友将要订婚,伤心欲绝,并有轻生的念头;同时在地球的另一个位置,一个被工作的压力憋的喘不过气来,同时自己的男友对自己的背叛,让一个成功的女士几乎崩溃,选择了一个乡村小园独自度过圣诞;故事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拉开序幕。

谁都没有想到,在这样一个陌生的环境中,让他们感受到的就是幸福。乡村女拥有善良的心灵,一直默默的守候自己心爱的人,无论自己怎样的被伤害;在这里,他遇到了为电影投身60年的老爷爷,看了这个影片,突然觉得老人家,好可爱,虽白发苍苍,却慈容满面。他一直守护着和自己依偎到老的爱人,即使爱人离世,但是他的生活依然保留太太的痕迹,每天早上依然为太太做好早饭,就这样老爷爷陪伴着自己残疾的爱人共同度过了40年,他们年过古稀,但是真爱相守;他们阴阳相隔,但是不离不弃。老爷爷依然抱着对妻子的怀念。面对这样的爱,我只能说,我感动到了心底的最深处。。

同样amanda也在这样一个乡村小屋里寻找自己的爱情,她融入了他的生活,进入了有两个小公主的可爱的家庭;但是强势的她似乎还是被压力所困扰,不能直视自己的人生,自己的感情。她要离开了,他无能为力。只能将自己的感情隐藏,目送着心爱的人离自己越来越远,但是他知道,在他心里,她却离自己很近。amanda再也无法忍受离开的痛苦,她和他一样,情一旦付出了,便难以割舍;她飞奔回去,看到的是他含泪的双眼。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能看到他们幸福的在一起。。也让我感到幸福。

总觉得无论我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善良和真诚都是我们幸福的真谛。我一直觉得善良是一个女孩最大的美德,如果失去了最纯真的善良,就会失去身边的美好。也许我已经失去很多,也许我也拥有很多,赋予了世界爱,世界才会回馈给你爱。。相信爱,相信情。相信自己的人生。


观不能没有她有感


不能没有她观后感

前些日子在朋友的博客里看到了《不能没有她》的片花,感觉一定能好看,就在网上开始看,看前几集还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劲,越往后越有被骗的感觉,不是演员演得不好,而是编剧编得不好,巧合的地方太多了,很不真实,尤其是周晶晶刚嫁给韩冰他就死了,还有朱珠的病找到合适的配型的几率只有万分之一,这万分之一恰巧就落在周晶晶的头上,巧得也太离谱了吧!而且自始至终就是三个漂亮的女人围着一个男人转,不够大气,缺乏可看性。总之,看到最后感觉就是上当了,不值得浪费精力。

不过,剧中晓冬的扮相还是很帅的,尤其是他走路的样子,感觉步履轻盈、矫健,给人一种阳光、健康的感觉,他在剧中的一次落泪很有分量,就是看到朱珠为他烤衣服而热得大汗淋漓的那场戏,我想晓冬真的感动了。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动情处!


时间杀手读后感1500字书评


《时间杀手》是法国作者米歇尔普西的悬疑小说,借助主人公的日记进行倒述。书中的剧情交替发展,给人一种时空上断绝的感觉,通过她的视()角展现了当年的真相。希望你们会喜欢这一本书,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时间杀手读后感1500字书评。

我看这本书时,感觉就像看一场马拉松的比赛,在故事的前期叙述节奏很缓慢,慢的有点无聊;好在这部小说的后半部,节奏变得紧凑明快,让人才有些舍不得放下书的感觉。当真相最后被揭开,反转的结局让人出乎意料又恍然大悟:哦,原来如此!

这本书的作者是法国作家米歇尔普西,因他擅长以细腻的手法、生动的笔调剖析人心,加上对景致的细腻铺陈和曲折悬疑的情节布局,曾被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誉为法国天才悬疑小说作家。《时间杀手》是作者继《直到那一天》、《她不是我妈妈》之后推出的最新悬疑推理作品。

我不曾看过他的其他作品,但这部作品让我有那么点失望。作为业余读者,我一直有种这样的感觉,就是国外作家的书都或多或少有点拖沓和啰嗦的嫌疑,或者看完一本篇幅巨长的书发现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不幸的是,这本书就有这些问题的存在。

首先,《时间杀手》这部小说在结构方式上采取两条时间轴交叉叙写的结构模式,利用主人公的日记进行倒述。

每一章都有明确的时间线索,梳理得出的故事时间分别是:一方面是在今日的2016年8月12日,女主克洛和丈夫及女儿重回故地,并以这个时间为起点,到8月27日为止,克洛通过蛛丝马迹追查到当年的汽车坠崖真相;另一方面,以1989年8月7日为起点,15岁的克洛和父母哥哥在此地度假,从这一天开始,怀揣着作家梦的少女克洛每天都会记录日记,直到8月23日事故的发生。

故事情节交替发展,每章结尾的断,隔章结尾的续,造成时空上的来来回回,让整个小说读起来余韵绕梁。现实和回忆就像一道门,隔着两个世界。隔绝得太久了,大门里贮藏着她所知道的和不知道的一切。

其次,作者行文时善于设置悬念,谜团安排巧妙。《时间杀手》以法国科西嘉岛为背景,在车祸中幸存的女儿-也就是女主克洛在二十七年后重返故地,竟然收到了母亲写给她的亲笔信,信中说希望能再见上她一面,这让克洛惊骇不已的同时也怀疑母亲是否还活着,但是怎么可能呢?她是亲眼看到汽车坠崖的过程里母亲被甩出车外,看到了母亲支离破碎的尸体。克洛的疑惑也是我们的疑惑,我们跟着她进入了剧情之中,看她如何通过层层迷雾抽丝剥茧还原当年车祸真相。

读者在解开故事中一个个谜团的同时也解开他们心中的一个个疑问。随着疑团不断被解开,故事越来越贴近真相,整部小说才越来越明朗起来。

再次,现实也好,回忆也罢,整个故事折射出善与恶的人性和女主两代人的情感纠葛。这个二十七年前的家庭悲剧究竟是谁的错呢?是女主父亲的错,是作出无心之失的少年赫尔曼的错,是每个人的错,同时也是命运捉弄的错;但是犯错的人都或被动或主动的承担了过于沉重的责难和代价,我们还能责备他们什么呢?读罢,让人叹息,也让人沉思,如果当初他们都不这么轻率就好了,所有的悲剧都不会发生,但终究都只是如果而已。

又过二十七年,曾经年轻的人都老了,曾经老了的人都去世了,曾经耿耿于怀的人也放下了。过去不可更改,悲剧已然发生,真相也已经知晓,剩下的或许只有放下了吧。就像克洛年老之时,以一种宁静平和的心态看待过去、现在和将来,好似找到了人生的一种平衡状态。这样,也挺好。

最后,还是想吐槽一下,我并不是很喜欢这本书,主要是不怎么喜欢里面的人物角色。

比如说,女主父母那一代的情感纠葛,读起来让人感觉很无语。女主母亲因为不是本地人所以不怎么受女主爷爷奶奶的喜爱,总觉得是她带走了女主父亲。而且在女主父母结合之前,女主父亲已经有未婚妻了,所以女主父亲抛弃了未婚妻,和女主母亲远走高飞了。后来,女主父亲又出轨前未婚妻,在众人的面前置妻子的面子而不顾,和情人出双入对。这两个女人说不上谁对谁错,但女主父亲肯定错了,如果不是他的自私滥情,悲剧或许就不会发生。

当时,女主母亲也找了一个小十几岁的情人纳达尔,关键是当时15岁的女主也喜欢这个纳达尔,于是这个纳达尔在母女之间来回摇摆。27年之后,纳达尔又和女主成为情人。此时,女主有丈夫女儿,纳达尔也有妻子。这个男人何其自私,女主也是一样的人。

或许是中外价值观等差异,相比于其他,国外的人似乎都更看重自己的感受。这没什么好讨论的,中外环境不同而已。

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有感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随着音乐的响起,影片开始了。它讲述的是曹火星先生呕心沥血创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过程。每当人们听到或唱起这首歌时,都会热血沸腾,豪情满怀。那铿锵有力的歌声显示出对党坚定的信赖和深沉的爱这熟悉的曲调,那滚烫的旋律,唱出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心声!他虽然已经离开人世多年,但这首歌却永远地留在人间,激励人们奋勇前进。

曹火星虽然是革命老前辈,但他那年轻时的故事却令后人历历在目。1938年初,刚刚14岁的曹火星就走上了革命道路。他与各种抗日英雄并肩作战,先后在晋察冀边区群众剧社当过演员、指挥和音乐队长。1940年开始了作曲生涯。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的中国,那才是腐败无能。飞机大炮样样都没。见了鬼子像见了阎王似的。许多人都依靠蒋介石国民党,相信国民党才是中国的支柱。但曹先生却坚持一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

在影片中,当一段友谊刚刚产生的时候,战争却开始了。影片第一个就体现了中国人舍己为人的精神。丁凯同志为了救钱六同志,为了一个村子,献身引开了日军注意力。在临死前他也不留下任何线索,跳崖自杀了。后来在战火中,那个宁死不降日的魏国民同志也壮烈牺牲了,他身上的三块伤疤始终留在我脑海里回荡。为了防止鬼子进村,村民们在防线上造了连环雷,可是在日寇的强烈轰炸下许多地方成了废墟。在紧急情况下,村长走了出来,他带着鬼子一步步走向了雷区……只听见一阵巨响,连环雷爆炸了,鬼子们被炸得粉身碎骨。看到这一幕,战士们也迎着子弹冲了上去。像发了疯似的,他们手挥大刀,拿了枪就一阵狂扫,最后鬼子被赶出了村子。但只剩下了曹火星和杏儿两个主人公,乡亲们也死的死伤的伤。一个村啊!它虽然毁了,但那里的民族精神依然存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这部影片让我认清了一个道理:共产党是中国的大救星!它是中国发展的动力。中国的复兴就是多少个老村长,魏国民,丁凯,曹火星,钱六这样的人用鲜血换来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也伴随着人们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了蒋家王朝,迎来新中国的诞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它是一个真理,一个让中国强大的力量!

家长评:看的出来,在写这篇文章之前,你做了充分的准备,相信你也查阅了相关资料,所以才会对曹火星这么了解。我也仿佛看见你专心致志地看影片,所以才会对影片了若指掌,甚至连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建议:题目既然是“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有感”,我想文章重点应在“感”。写读后感的文章容易犯一个通病,那就是内容介绍的多,而自己的感想体会却不足。你的文章也有这个毛病。建议你可结合一些事例来证实你的观点,这样,文章就不会让人感觉头重脚轻。

观荷有感1500字


荷,是含蓄的,只有心静的人才懂得欣赏它潋滟而温婉的美。很少见一朵荷开得龇牙咧嘴肆无忌惮,要么低眉垂首含羞绽放,要么直面蓝天婷婷玉立。不管何种姿势,其娇艳的花瓣总是微微收拢,如一位纯美矜持的少女轻掩心扉欲语还休。

荷,又是从容的,开也从容,谢也从容。数天里,花瓣一片接一片从容飘落,姿态优美如一叶叶轻盈的小舟,又像一个个酣睡的梦静静地荡漾在水面。以优雅的方式结束自己花的使命,成为一道别样的风景。而有些花,绽放时傲气十足目中无人,一朝春尽,所有的美和热情便在瞬间枯萎死亡。

荷,是一种有内涵的大气的植物。翻开中国古往今来的文学作品,写荷的不计其数,不仅赞其姿容秀丽、国色天香,更赞其品性高雅、温婉内敛。许多关于荷的精妙诗句成为经典,不断被人们引用。如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和汉乐府诗歌《江南》里的名句:“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等。可以说从古代大诗人李白、白居易等到今天的文人墨客,都留下了对荷的真情吟咏。我想,古人之所以如此喜爱荷花,不仅仅因为它美观实用全身是宝,还因它含蓄内敛如谦谦君子。

荷,是一种圣洁祥和有佛性的植物。荷在佛教和诸多神话传说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据说荷(或莲)是从古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里佛的宝座都为莲花。包括寺院建筑,莲花也成为主要的装饰图案。在佛教寓意里,莲出淤泥而不染,象征着神佛出于尘世却不染凡尘、不为尘世烦恼牵绊的清净与圣洁。荷是一种令人心生敬意的植物,当真是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荷一般都生长在远离尘世的清幽之地。为一睹荷花之芳容,一品荷叶宴之美味,保山人赏荷总不惜长途跋涉去往施甸县城一个叫“野鸭湖”的地方。

说是“野鸭湖”,其实没有多少野鸭,山川秀丽、景色怡人倒是不假。我们去的日子是晴天,花开得比往年的好,阳光下红的娇艳动人,白的纯净优雅,雍容大气、姿态万千,更衬以蒲扇般的莲叶层层叠叠如碧波荡漾,一眼望去令人心旷神怡。不远处青山环绕,白鹭一群群不断飞过绿野树梢,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如一副自在悠闲色彩清新的水墨画。

“年年岁岁花相似……”感慨之时,荷塘中央却传来许多喧闹之声,原来为了吸引游客,店家请来一些民间表演团在草亭里吹拉弹唱、对山歌,朋友们面面相觑一脸懵然,虽不能说这些声音“呕哑嘲哳难为听”,但山歌张扬的格调与荷花羞涩安静的品性却实不相配,若荷能口吐人言,必定攒眉娇嗔抱怨纷纷吧!

为何不配以优雅的丝竹之音呢?现下,寻找“土味”与所谓的“原生态”真已成了潮流?为寻找内心的宁静,人们从一个喧闹的地方赶往了另一个喧闹的地方,到底是有些遗憾的。好在荷叶宴依然风味独存令人欣慰。游玩之后,荷花酥、荷叶肉圆、荷叶凉菜……吸引着饥肠辘辘的人们,用荷叶、荷花、莲藕做的美味佳肴不仅看起来小巧玲珑清秀可人,吃起来也满口清香别有风味。大快朵颐之际,人往往更能感到活着的意义与美好,直至此时方觉不虚此行。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在王维的《山居秋瞑》里,让我们结束一天的旅途,大饱口福眼福之后,踏上回家的康庄大道,乘兴而来,尽兴而归。明年此时,我还会来,“荷”你一起。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观《杀手没有假期》有感1500字》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电影的观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红船有感15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