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观电影绿皮书有感 > 地图 > 观电影绿皮书有感

观电影绿皮书有感

发布时间:2019-11-02 来源:互联网

2018年党员观看电影《杨善洲》有感。

现在看电影或者视频也是人们汲取知识营养的一种主要渠道,我们会在观看的过程产生很多不一样的想法,观赏了之后,我们对于这个作品都会有自己的感悟,在写观后感作文过程中,纷繁杂乱的思维可以被很好地梳理。怎么才能用文字的方式把观后感记录下呢?以下是由小编为你整理的《2018年党员观看电影《杨善洲》有感》,供你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篇1:观看《杨善洲》有感

《杨善洲》,此片用真实的故事带来平凡的感动,以一个极具感染力的艺术形象传递出强大的精神力量,在观众中引起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闲暇之余,我也怀着崇敬的心情观看了这部电视剧,着实被时代先锋杨善洲的模范事迹和崇高品格所折服,深受教育,净化心灵。

本片讲述了杨善洲在担任保山市施甸区、县和地委主要领导期间的20年时间里,带领当地村民在艰难的环境下废寝忘食,无私奉献,在农业生产和水利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保山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在1988年退休以后,他放弃进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施甸县大亮山艰苦创业,义务植树造林,22个春秋,建成了面积8万亩,林木覆盖率达97%以上,价值1亿多元,完全成材后总价值达到3亿多元的林场,并将林场无偿移交国家。该剧源于现实生活,构思巧妙,从细节刻画人物性格,以情动人,生动真实地反映出杨善洲舍弃个人利益,为老百姓谋福祉的光辉伟岸且平凡自然的个人形象,极具说服力和震撼力。

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坚守信念的人,一个大公无私的人,一个把毕生精力献给人民的人。

在担任保山市地委书记的20年时间里,杨善洲始终身体力行,冲锋陷阵,与普通百姓一道奋战在革命生产第一线,在当地,村民们都亲切称杨善洲为“草帽书记”,他很少呆在办公室里,一年大多数时间都深入乡村,调查研究,为村民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头顶一个草帽,脚踏一双草鞋,随身带着镰刀和锄头等各种农具,碰到插秧收稻等类似的农活,总少不了这位老书记的身影,他熟知当地农业生产状况,总是以如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作为工作重点,时刻将百姓的实际问题当做优先解决的头等大事。他当官不摆谱,有权不滥用,1964年,杨善洲担任施甸县委书记时,组织上提出把他爱人的户口改为城镇户口,被他谢绝了;1978年,组织上出台政策,地、师级领导干部,家在农村的妻子、母亲、不满16岁的子女可以转为城镇户口,当时组织已经将报告打上去了,当杨善洲得知后,又被他坚决撤销了,他说:“身为领导干部,我应该带个好头,我相信我们的农村能建设好,我们全家人都愿意与这里的村民同甘共苦建设家园。”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扩展阅读

电影杨善洲观后感


电影杨善洲观后感(一)

我在公司电脑上看了电影《杨善洲》,电影结束后,影片中无数的情节却依旧萦绕在脑海,不时浮现。在观影中,我好几次泪湿眼眶。电影带给我的感动充盈在胸间,不是电影取景多么优美,也不是用了多少浓墨重彩的夸张还是渲染,仅仅是剧中的人物带给我的无法形容的震撼。

杨善洲在当地委书记的时候,常拄着棍子,亲身到田间走访。试验田的比赛结束后,他们把优秀经验“双龙出海”水稻插秧法传授给大家,但来到村里,见秧苗依旧插的凌乱,得知村民们不熟悉又觉得麻烦,便亲自脱掉鞋子下到田里作示范,秧苗插得又直又好。村长发现是地委书记亲来指导时,杨善洲对他说:村长官不小,这一村的地都归你管,这“双龙出海” 每亩可以提高产量百八十斤,你能保证这村里的田都能用这种插法吗?村长答:一定能。杨善洲连连说好,搓搓手上的泥巴,高兴地上坎拎着鞋子挥手离去了,当他走时,笑闹的村民们才知道他是书记杨善洲。

还有一次,保山遭遇大旱,百姓面临庄稼无水灌溉,即将绝收的困境,杨善洲要求全部水库开闸放水,一切责任他来承担。他一直说:“老百姓的饭碗比我们的脸面来的重要。”当发现水还是不够时,他果断召集现场的地委委员开临时会议,举手表决将修建办公楼的经费挪作打水井。他说:“当老百姓的饭碗都空了,我们坐在亮亮堂堂的办公楼里,我们的良心能过的去吗?”一场大雨解决了他们的困境,大雨中他和百姓们说:我们以后不靠天,不靠地,我们自己当龙王。退休后他用他的余生践行了他的承诺。

一个人身居高位时,手握大权,必将面对更多的诱惑,但杨善洲的选择总是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没有丝毫犹豫,没有任何私心。

杨善洲退休了,他不住的向上级举荐有能力又办实事的牛副书记,上级笑着说:地方上的建议我们会好好考虑,你还是说说自己吧。他笑着说:昆明我就不去了,以前在职,听组织安排,现在退休了,想自己管自己,我要上大亮山种树去。他回到家乡,组织群众看了一场电影《庐山恋》。电影放完时,他问大伙:“电影好不好看?”大伙笑答:“好看!”他又说:“电影好看是因为庐山上的树美呀,你们想不想我们大亮山也像庐山一样美?现在大亮山上的树,像秃子头上的毛,没有几根。你们用土地入股,我来出苗子,种出树你们分红好不好?”有人问道:“那你分多少咧?”他淡淡一笑,道:“我有工资,什么也不要。”大伙在怀疑时,他帮忙挑过水的老伯站出来说:合同什么的,我不管,反正我签。了解他的人们纷纷要求加入,大伙也都决定签订植树合同,自此也开始了他漫长的种树征途。

在大亮山种树,不像想像中那么一帆风顺。南坡的树苗成批的死掉,飞机草随风传播挤占了树苗的生存空间。他告诉大家不要灰心,潜心摸索解决办法,召集大家一起补上根系高于五十厘米的树苗,成功地迈过了这个难关,;树苗来源匮乏,他建议到大街上捡果核作种子。有人说:杨书记,多丢人啊。他笑说:低着头捡,我不说,谁知道我还当过地委书记。五万多亩树林,每一株树无不浸透他的心血,他把它们捐赠给国家后,抚摸着他们,像是看着自己孩子,脸上浮现出慈爱的神情,挥手说:好好长。当听他说“你们长大了,我老了,照顾不了你们了”的时候,我不禁泪流满面。

为了公,为了百姓的事,杨善洲不遗余力;为了私,为自家孩子的调动,他“无动于衷”。电影中和他一起上山种树的周波把一群在山上玩火的孩子带到他面前,他得知山上小学的代课老师多年没有转正,纷纷离职,孩子们无学可上。这时他动用自己的影响力,喊来教育、人事、劳动各部门的头头脑脑上山,托他们解决老师们的编制问题,拜托他们为山里的教育留住了人才。他的二女儿,为了解决夫妻两地分居,通过层层考试,只差一个章就可以办理调动手续,从来不求父亲的她哭着请求他帮忙:“那么多代课老师您都帮忙转正了,我就差一个章了,山上的孩子没有老师不行,我的孩子就能没有妈妈?您就帮我一回吧”。杨善洲无奈地坐在小板凳上:“这是两码事啊,这章没法盖啊。”最终,女儿掩面而去。我相信只要杨善洲张口,这个章肯定能盖上,毕竟女儿所有考试都通过了,可此时的他却沉默了。他坚守着他公私分明的原则,从未曾想过动用关系为自己谋一丝半点福利,这也许让许多人为之汗颜吧。

电影的结尾以2010 年西南大旱的一幕告终,保山因植被良好,当地居民不愁水喝,外地来此取水的车辆排成了长队,此时的杨善洲已躺在病榻上,起不了身了。但是人民没有忘记他,来医院看望的人站满医院门前,他当年帮忙挑过水的老伯说:杨书记,我来给你送礼了。他将从山上挑来的干净的水,递到他跟前,大声说:“你没有白吃国家公粮!”

杨善洲走了,他留下一座价值3 亿多元、5 万6 千多亩的林场,八十个大山头、一百七十二个小山头满眼的绿色。他留下了一心为公、百折不挠的工作作风,他虽瘦弱的身躯却留给我们一个高大的背影,也用一生践行着他对党对人民的承诺,他用一生铸就了伟大。

电影杨善洲观后感(二)

近日,我登录共产党员网, 认真观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电影《杨善洲》。通过观看这部影片,我对党的宗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该影片讲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打造了滇西粮仓,造林绿化的动人故事。在他退休前,当地发生了一场极其严重的大旱,为了保住滇西粮仓,为了百姓生活用水、灌溉用水,他带领班子把建设政府办公大楼的资金用于打井抗旱,但由于当地曾出现山林乱砍滥伐,山地光秃秃,水土流失,以前打30米深就有水流出,而现在打80米深亦无水流出,眼看种粮无望,上天保佑,下了一场大雨,及时解决了干旱之灾。这件事深深刺痛了杨善洲,决定自己当龙王,退休后,不接受组织安排到昆明安享晚年生活,而是毅然回家乡植树造林,上大亮山种树,还子孙青山绿水……

杨善洲的事迹,使我心中无限感慨,退休前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他一心为当地群众着想,从不以权谋私,为了工作,长期与家人分离,没有参加二女儿的婚礼,甚至连二女儿调校的小小要求也没有满足,致使父女产生隔阂。更使我心灵触动的是,退休后,不但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更是财为国所献。把花了无数心血才建成的几万亩有经济价值的林场无偿献给了国家。不顾小家顾大家,大亮山岭徒步跨;风餐露宿十七载,万亩丰林献国家。这正是他退休岁月的人生写照。他对儿女留下遗嘱的场景使我潸然泪下,他嘱咐儿女要把他死后的骨灰分成三份,一份埋在清平洞,那是他干革命的起点;一份埋在大亮山的雪松下,那是他工作的终点;一份要儿女保管好,以后与他们的妈妈搁在一起,将来就可以永远和她在一起了。青山埋忠骨,雪松绕英魂。这不但表达对妻子的歉疚,更表述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

杨善洲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他的言行质朴无华,用自己对党的执着演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的品格高风亮节,受到前国家主席、中国共产党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的高度评价。他的感人肺腑的事迹,值得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学习。当前,我国正在为实现中国梦而展开一系列改革。我作为一名党员,要听从党的指挥,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只要我们每一个党员都发一点光,共聚力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定实现。

电影杨善洲观后感(三)

近日观看了《杨善洲》这部电影,讲述我党一位地委书记,在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用自己的辛劳,坚持22年如一日守候家乡植树造林的感人事迹,折射出当代的“愚公移山”精神,用共产党员的执着换来了一方水土的繁茂,无私坚持一辈子为社会和人民服务,他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是一身正气,问心无愧的共产党员。

“我只是在尽一名党员的职责,只要活着,我就有义务和责任帮群众办实事”。杨善洲说,“实在干不动了,只好把林场交还给国家,但这不是说我就退休了,有我力所能及的事,我还是要接着帮老百姓办,共产党员的身份永不退休”。杨善洲精神最可贵之处,在于他一辈子追求理想、一辈子为人民服务。这样的追求地是真正的势头坚定,这样的服务才是真正的全心全意。退休后发挥余热,老有所为,造福一方百姓,让自己能够对得起共产党员的身份。杨善洲的一生,应该成为一名党员干部人生的镜鉴,时时刻刻对照、鞭策自己,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坚持执政为民不松懈,坚守共产党人本色不改变。

我要学习杨善洲精神,要像他那样在坚守中淬炼人格党性,在坚守中升华人生境界,踏踏实实干事业,勤勤恳恳为单位的发展竭尽全力,要像他那样自觉站稳党员立场,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把对工作的热爱化作创先争优的动力,岗位建功的成果,要像他那样襟怀坦荡、严格自律、廉洁奉公、甘于奉献,一辈子维护党的纯洁,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信任,无愧于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杨善洲电影观后感


篇一:杨善洲电影观后感

曾经在戏文中有一位七品芝麻官唱到:“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看了曾经是地委书记杨善洲的事迹,使人有“当官不为民谋利,不如直接去经商”的感叹,能这样的官员,反而还显得“堂堂正正”。

在大多数人为生存忙于生计,为治疗忙于奔走,为就业到处碰壁,为安居忙于房贷的时候,杨善洲的事迹不如说是一个巨大的反差。现今一些为官者,忙于权钱交易,大有不为现金是愚痴的感慨,并且求官、求财、求名,求色无一不想为之。不知进退,不知当为不当为,更不知社会资源有限的道理是显而易见的。

当社会资源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时候,势必形成大多数人的生存压力。现金为王,利滚利,钱滚钱,有钱的人富得流油,各色高级轿车驰骋在大都市的道路上,不断张显其飞扬跋扈的显贵品质。与此同时,忙碌的民众,贫病交加的老幼,挤着公交车,骑着自行车,也在各色道路上顽强挣扎地活着。这就是一个民族。假如没有这些平凡的劳动者,也就无飞黄腾达者,然而,腾达的人总是忘了平凡者。没有平凡的基石,怎么会有长久的飞黄?

杨善洲是明白人,身有余力,甘于“绿大地”。护得一方水土,也养了一方人。死有何叹!比起那些只知聚财,拥财,费财,搜财的人不知要好千百倍!因他知道进退,知道为官要有名节要自爱的道理。不居功自傲,不以权谋私,为后人留得一片青山绿水,看得长远!而不是像某些干部,好大喜功,以权谋私,拉帮结派,打击良善,不断为自己做出“绝后”的行为来。

这样的时代像杨善洲这样的人已经很少了,作为拥有深厚的文化传统的民族来说,他的行为算不了什么,只不过是完成了一个人应尽的本份与为官的责任。

时代需要的就是做为人的本份与责任,如此才有一个民族的自豪与未来。而不是见利一哄而起,无利一哄而散,为利争斗不休……

展望未来,唯有家和万事兴,让利、互利、共盈,留有余地,知进退者,才得长久。

篇二:杨善洲电影观后感

我在公司电脑上看了电影《杨善洲》,电影结束后,影片中无数的情节却依旧萦绕在脑海,不时浮现。在观影中,我好几次泪湿眼眶。电影带给我的感动充盈在胸间,不是电影取景多么优美,也不是用了多少浓墨重彩的夸张还是渲染,仅仅是剧中的人物带给我的无法形容的震撼。

杨善洲在当地委书记的时候,常拄着棍子,亲身到田间走访。试验田的比赛结束后,他们把优秀经验“双龙出海”水稻插秧法传授给大家,但来到村里,见秧苗依旧插的凌乱,得知村民们不熟悉又觉得麻烦,便亲自脱掉鞋子下到田里作示范,秧苗插得又直又好。村长发现是地委书记亲来指导时,杨善洲对他说:村长官不小,这一村的地都归你管,这“双龙出海” 每亩可以提高产量百八十斤,你能保证这村里的田都能用这种插法吗?村长答:一定能。杨善洲连连说好,搓搓手上的泥巴,高兴地上坎拎着鞋子挥手离去了,当他走时,笑闹的村民们才知道他是书记杨善洲。

还有一次,保山遭遇大旱,百姓面临庄稼无水灌溉,即将绝收的困境,杨善洲要求全部水库开闸放水,一切责任他来承担。他一直说:“老百姓的饭碗比我们的脸面来的重要。”当发现水还是不够时,他果断召集现场的地委委员开临时会议,举手表决将修建办公楼的经费挪作打水井。他说:“当老百姓的饭碗都空了,我们坐在亮亮堂堂的办公楼里,我们的良心能过的去吗?”一场大雨解决了他们的困境,大雨中他和百姓们说:我们以后不靠天,不靠地,我们自己当龙王。退休后他用他的余生践行了他的承诺。

一个人身居高位时,手握大权,必将面对更多的诱惑,但杨善洲的选择总是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没有丝毫犹豫,没有任何私心。

杨善洲退休了,他不住的向上级举荐有能力又办实事的牛副书记,上级笑着说:地方上的建议我们会好好考虑,你还是说说自己吧。他笑着说:昆明我就不去了,以前在职,听组织安排,现在退休了,想自己管自己,我要上大亮山种树去。他回到家乡,组织群众看了一场电影《庐山恋》。电影放完时,他问大伙:“电影好不好看?”大伙笑答:“好看!”他又说:“电影好看是因为庐山上的树美呀,你们想不想我们大亮山也像庐山一样美?现在大亮山上的树,像秃子头上的毛,没有几根。你们用土地入股,我来出苗子,种出树你们分红好不好?”有人问道:“那你分多少咧?”他淡淡一笑,道:“我有工资,什么也不要。”大伙在怀疑时,他帮忙挑过水的老伯站出来说:合同什么的,我不管,反正我签。了解他的人们纷纷要求加入,大伙也都决定签订植树合同,自此也开始了他漫长的种树征途。

在大亮山种树,不像想像中那么一帆风顺。南坡的树苗成批的死掉,飞机草随风传播挤占了树苗的生存空间。他告诉大家不要灰心,潜心摸索解决办法,召集大家一起补上根系高于五十厘米的树苗,成功地迈过了这个难关,;树苗来源匮乏,他建议到大街上捡果核作种子。有人说:杨书记,多丢人啊。他笑说:低着头捡,我不说,谁知道我还当过地委书记。五万多亩树林,每一株树无不浸透他的心血,他把它们捐赠给国家后,抚摸着他们,像是看着自己孩子,脸上浮现出慈爱的神情,挥手说:好好长。当听他说“你们长大了,我老了,照顾不了你们了”的时候,我不禁泪流满面。

为了公,为了百姓的事,杨善洲不遗余力;为了私,为自家孩子的调动,他“无动于衷”。电影中和他一起上山种树的周波把一群在山上玩火的孩子带到他面前,他得知山上小学的代课老师多年没有转正,纷纷离职,孩子们无学可上。这时他动用自己的影响力,喊来教育、人事、劳动各部门的头头脑脑上山,托他们解决老师们的编制问题,拜托他们为山里的教育留住了人才。他的二女儿,为了解决夫妻两地分居,通过层层考试,只差一个章就可以办理调动手续,从来不求父亲的她哭着请求他帮忙:“那么多代课老师您都帮忙转正了,我就差一个章了,山上的孩子没有老师不行,我的孩子就能没有妈妈?您就帮我一回吧”。杨善洲无奈地坐在小板凳上:“这是两码事啊,这章没法盖啊。”最终,女儿掩面而去。我相信只要杨善洲张口,这个章肯定能盖上,毕竟女儿所有考试都通过了,可此时的他却沉默了。他坚守着他公私分明的原则,从未曾想过动用关系为自己谋一丝半点福利,这也许让许多人为之汗颜吧。

电影的结尾以2010 年西南大旱的一幕告终,保山因植被良好,当地居民不愁水喝,外地来此取水的车辆排成了长队,此时的杨善洲已躺在病榻上,起不了身了。但是人民没有忘记他,来医院看望的人站满医院门前,他当年帮忙挑过水的老伯说:杨书记,我来给你送礼了。他将从山上挑来的干净的水,递到他跟前,大声说:“你没有白吃国家公粮!”

杨善洲走了,他留下一座价值3 亿多元、5 万6 千多亩的林场,八十个大山头、一百七十二个小山头满眼的绿色。他留下了一心为公、百折不挠的工作作风,他虽瘦弱的身躯却留给我们一个高大的背影,也用一生践行着他对党对人民的承诺,他用一生铸就了伟大。

篇三:杨善洲电影观后感

近期,在单位的组织下,我们观看了《杨善洲》这部电影。影片讲述了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同志的真实故事,他的无私奉献,他的清正廉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为一位地委书记,在任时,杨善洲狠抓农业,专注民生,即使退休了,他仍不忘记为自己的家乡做出贡献。他不顾家人的不理解,放弃了在城市安享晚年的机会,带着自己的满腔热血回到大亮山植树造林。他亲自带头绿化荒山,种下了希望,造福了子孙。在荒山重披绿装之后,他又无私地将自己艰辛付出20 余年价值3 亿的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移交给了政府。

作为一名干部,杨善洲留给老百姓最深刻的印象,不是主席台上的身影,也不是报纸电视中的排名座次,而是身边经常带的那把小锄头,高高挽起的裤腿,草帽下黝黑的脸庞,以及生活中的那份平淡。他吃苦耐劳,亲自下田示范插秧,为了节约出买果树种子的钱,亲自到大街上俯身拾捡果核;他严于律己,不为自己女儿的工作谋私,不滥用公车公油。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光辉的“公仆”形象。

影片中最让我感动的是最后一幕。当杨善洲积劳成疾入院后,大亮山的人民都赶来看他。一碗水,一碗来自大亮山的水,从一双双手中递到了坐在轮椅上的杨善洲面前。看着这碗水,你想到了什么?你是否想起那曾经旱灾严重靠天吃饭的大亮山,想起背着锄头爬山的那个单薄身影,抑或是想起现在年年丰收的大亮山?这一碗水里,承载的是杨善洲多年的辛酸与汗水,同时,也满载着大亮山人民对杨善洲的感激之情。

我相信,像杨善洲这样的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干部还有很多。是他们,怀揣为民之心,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也是他们,讲求奉献精神,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也同样是他们,为我们永远铭记!

2018年党员观看电影邹碧华观后感


【党员观后感】

支部组织观摩电影《邹碧华》,走出电影院感触很深刻。司法改革和综合教育改革有共通之处,作为发展规划处的一名党员,对片中有一句话印象很深刻,舟行江中,要坚定理想信念,忠诚敬业,锐意进取。对于改革中的重点难点,要戒骄戒躁,勇于创新。邹碧华同志无愧于时代的精神信念和忠诚于人民的行为,值得我们铭记和学习。

——郑策

观看电影《邹碧华》,让我深受教育。邹碧华身上体现出来的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善于创新的时代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影片中还有一位贺青山同志也让我深受感动,他兢兢业业、不计名利地做好本职工作,也应该成为我们党员行动上的指南针。今后,我们要继续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深化向邹碧华同志学习活动与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做好教育研究和决策咨询工作。

——胡红华

随着影片的结束,这位在司法岗位上奉献着自己,直到生命最后一刻的“燃灯者”——邹碧华同志的事迹深深打动了我。

(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邹碧华同志不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时刻牢记党员应有的责任和义务,牢记一名法律工作人员的职责,这是值得任何一位党员同志学习的;

(二)坚守信念,敢于担当。法官职业生涯中,不管是对法官同事、对律师、对下属、对人民,邹碧华同志始终坚持做“有良心”的法务工作人员;坚定信念、勇担职责、知行合一,做推进司法改革中的“独角兽”,担当精神令人敬畏;

(三)鞠躬尽瘁,知行合一。邹碧华同志用一生诠释了作为一名优秀法官应有的官民情、律师情、司改情、师生情,他关心每一个同事、下属,并用实际行动帮助他们,身体力行,让人倍受感动。

人生之路有长有短,新时代的党员应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岗位上尽职尽责,不忘初心,为国家、为人民贡献所有。

——吴建金

党支部组织观看了电影《邹碧华》,影片既有正能量,也有人情味,很有教育意义。印象最深的场景,是邹碧华在康达生日的时候,为众人朗诵特蕾莎修女的名篇《无论如何》中的选段,他说:“你所做的善事明天就会被遗忘,但无论如何,还是要做善事;人都会同情弱者,却只追随赢家,但无论如何,还是要为一些弱者奋斗。”这是对生命和事业至高的理想与热爱。改革始终艰难,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正是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任何领域的改革背后,都凝聚着无数人日日夜夜数易其稿的奋斗,凝聚着无数人兢兢业业不顾自我得失的付出。然而,为了信仰、为了国之大局、为了百姓福祉,每一位共产党员都应当像邹碧华一样,忠于岗位、忠于道义,无愧时代与人民。

——李聪

观看《杨善洲》影片心得体会


观看《杨善洲》影片心得体会

--杜佳丽

9月17日,我观看了影片《杨善洲》,看了之后,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杨善洲同志大公无私、心系群众的公仆本色和艰苦奋斗、苦干实干的奉献精神确实令人感动。这又是一次生动的现实的公仆教育!

杨善洲同志88年退休前是云南保山地区的地委书记,为改变地区的落后面貌和百姓的贫困生活,他长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带领群众艰苦奋斗,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他是“草鞋书记”。退休后放弃城市的安逸生活,主动承包荒山的绿化,临终前把20年来价值3亿多元的山林交给了国家。杨善洲同志走了,他艰苦奋斗的业绩、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共产党员的本色永在人民的心中!电影放映过程中,许多人深受感动,流出了眼泪。观看影片后,我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学习他的精神:

从老书记杨善洲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位老党员的党性修养,他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努力为群众办事。真正做到不计名利得失,不计荣辱进退,是一个无私奉献、一身正气的好党员。

作为新时期的包村干部,我应该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再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发扬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刻苦学习,不断创新,为党的事业甘于奉献自己一切的精神。观影活动后,我对杨善洲的事迹进行了认真学习和思考,在自身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有了更深的触动,通过学习我有如下的认识:

一、认识了学习杨善洲老书记的意义和重要性。

开展学习杨善洲老书记教育活动,能够使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人民群众贯彻落实党的正确的理论、路线、纲领;开展先进性教育,能够用广大党员的行动来体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识,发挥党员先进性,完成党的执政任务和执政使命,并且能带领群众去奋斗,去实现党的各项任务。

二、通过对学习杨善洲老书记的学习,明确了新时期包村干部先进性的具体要求。

经过学习和讨论,我明确了作为一名从事市容园林工作的共产党员在新时期的先进性,一是要立足本质、全心服务。

热爱市容园林事业,坚持党的方向;爱岗敬业,求真务实;扎实工作,争创一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自己利益之上。二是优质高效,精益求精。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依法执政能力,争创一流工作业绩。三是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维护民主集中制原则,执行党组织的决定,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四是不计得失,乐于奉献。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牢记两个务必,抵制腐败现象。

三、学习杨善洲老书记增强了自己的党性,提高了自己的水平。

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要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就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坚定理想念,重要的就是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世界,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我作为一名包村干部,要将所学的杨善洲精神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真正以老百姓的利益为重,以我委干部职工的利益为重。做到以人为本,从小事做起,尽自己所能为所包社区贡献自己的光和热。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四、学习杨善洲同志始终把居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艰苦朴素、苦干实干的优良作风。

杨善洲同志穿着朴素的服装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仍以普通群众的心态往来其间,以赤诚之心对待群众。他为了给当地百姓讲解如何保护稻苗,亲自用手示范掏大粪护苗。他下乡体察民情,却遣走随行的司机,自己一个人在三天时间内踏遍多少多少山路,走访多少农户,只为更加亲近百姓,得到第一手资料,百姓们亲切地称他为“草鞋书记”。他身患重病,卧病在床,组织上问他有何心愿未了,他的要求却是为当地百姓修建一座澡堂。他

始终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淡泊名利、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尽心竭力地为老百姓干好事、干实事。

向杨善洲同志学习,结合我所包沿河社区目前的工作,我会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咬定目标,强势推进,开拓沿河社区工作的崭新局面。一是推进创先争优,搞好党建工作。充分发挥村党组织在最基层建设、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中的核心作用,促进我社区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二是加大排查力度,维护社会稳定。深入到群众中去宣传、去发动,不断加强社会治安防范,扎实排查社会矛盾,加大调解力度,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三是坚持长效机制,搞好环卫整治工作。进一步完善村庄保洁长效机制,坚持环境卫生自查制度,每月自查4次,做到全村内净化、绿化、亮化、确保环境整洁干净。四是加强服务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开展多样化服务项目,热心做好弱势群体、困难家庭的生活保障工作,做好社会养老、敬老服务活动,做好失地农民的劳动保障、再就业工作。大力宣传计划生育工作,热心为育龄妇女服务。加大医疗保险宣传力度,进一步扩大参保人员范围。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崇高的精神、美好的品德却是永恒不变的。我们要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的做好身边每一件事情,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观看杨善洲电影观后感1000字(集锦5篇)


快乐来自于视觉,观影即是如此,我们的思维和事情情节一起跳跃,其实最好的欣赏收获,是将心得写成观后感分享给周边的人,写观后感可以提升我们的思考和写作能力。为什么我们不能产出一篇自己的观后感分享与他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观看杨善洲电影观后感1000字(集锦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观看杨善洲电影观后感 篇1

为进一步弘扬先进典型,推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人心,4月29日下午,我院组织全员党员及二层以上领导干部在院科技药剂楼7楼多功能厅集中观看了电影《杨善洲》。

电影向我们深情讲述了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在职时造出滇西粮仓,退休后还群众绿色奇迹”的故事,使广大党员干部感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要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大公无私、一心为民”的奉献精神,为改善民生实现中国梦奉献自己的力量。

树是绿色,代表生命,说明环境。中国古人认为,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种树需要长远眼光。我有机会,有可能,也十分喜欢种树。记得,小时候,我们家的一个旁边邻居,是一个村支书,大约姓袁。他有一个习惯,如果在他们家的土地上,长出树来,他是舍不得砍,而是呵护其生长。我家建房子以后,后面就是公路,父亲在房子与公路之间长了几个树,并且盼望其成长,以后,公路部门还是砍了,种上他们自己的树,父亲十分惋惜。我妻子家的老房子,东南方有一颗很大的白果树,她说是她出生那年她父亲长的,非常好看。可惜,搬家以后树就没有了。有时候,人与树是有感情的!

干部看电影,《杨上洲》,看电影也是医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一部分,杨善洲的事迹还是使人感动的。最主要他矢志不渝种树,这个就缺少这样的人,人类就缺少这样的人。

观看杨善洲电影观后感 篇2

3月28日,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我们观看了《杨善洲》这部电影,我从耳闻中得到了真切的感受,杨善洲同志退休不退志,坚持22年如一日守候家乡植树造林的感人事迹使得我内心感动到久久不能语。杨善洲,一个响亮的名字彻底震撼了我得心灵,他贫穷,粗茶淡饭,衣着简陋,一生没有任何积蓄;他富有,两袖清风,表里如一,雪中送炭出手大方;他固执,执着造林,心无旁骛,老牛拉车不回头;他豁达,淡泊名利,安贫乐道,草帽挨乌纱,平凡铸伟大;对于家人的不理解,他说“忠孝难两全,”;对于人们的不理解,他说“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他被人民亲切地称为“草鞋书记”“农民书记”“百姓书记”。

杨善洲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曾担任保山地委近20年的地厅级干部,几十年如一日,两袖清风,清廉履职,忘我工作,一心为民,为了兑现自我当初“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退休后,主动放下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义无反顾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面积5。6万亩,价值3亿元的林场,且将林场无偿交给国家。

杨善洲曾先后被评为省、市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老干部先进个人、全国老有所为先进个人,被授予“全国十大绿化标兵提名奖”、“环境保护杰出贡献奖”、“中华环境奖提名奖”等荣誉称号。杨善洲是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在全国推出和集中宣传的先进典型,被中央组织部追授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我作为一名基层水利干部,深深感到学习杨善洲一生爱国爱党,无私奉献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要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务必做到“四个务必学习”。

务必学习他永葆本色、矢志不移地坚定信念。杨善洲入党六十年来,时刻牢记自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把“随时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牺牲一切”作为自我的铮铮誓言,时时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自我。他坚信共产主义,牢记党的宗旨,立场坚定、意志坚强,始终持续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我们水利干部就是要像他那样,树立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理念,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始终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以坚定的信念展示共产党员的风采。

务必学习他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的高贵品质。他担任保山地、县主要领导长达三十余年,但从未为妻子孩子捞上一册“农转非”的户口簿,没有给家里盖上一间像样的房子。他把价值3亿元的林场无偿移交给政府,县里要奖励他10万元,他坚决不要;市委、市政府奖励他20万元,他又把大部分作为捐资助学等捐献了出去。我们水利干部要像他那样,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图名、不求利、不谋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一尘不染,坚持以德立身、以公处事、以廉树威,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要在水利工作中不贪不占,确保人员安全、资金安全、工程安全。

务必学习他艰苦朴素、苦干实干的优良作风。杨善洲穿着朴素的服装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仍以普通群众的心态往来其间,以赤诚之心对待群众。我们要戒除享乐主义的思想,持续艰苦奋斗的精神,勤俭持家,勤俭为国。

务必学习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革命精神。盛年时期,他废寝忘食,夙兴夜寐,忘我工作;年事已高仍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退休后,他又把植树造林作为为党为人民服务的又一新起点。向杨善洲学习,就要像他那样,永葆锲而不舍的精神,活到老学到老、拼搏到老、奉献到老,把毕生精力献给党和人民。作为基层水利工作者,要扎根基层,扑下身子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杨善洲同志的模范事迹和崇高精神,生动诠释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和优秀,为党员干部个性是直面人民群众的基层领导干部为政、干事、做人树立了一面光辉旗帜,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杨善洲为镜子,找差距、增动力,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实践党的宗旨,做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干聚民智得民心的民生水利工程。

透过学习杨善洲的事迹使我体会到,做好水利事业务必先做好群众的贴心人,务必端正心态,务必要有顽强的意志,不能好高骛远,务必从点滴做起,立足岗位,脚踏实地,勤勉敬业。作为水利系统党员干部,更就应以杨善洲为榜样,进一步加强干好水利为人民的理念,随时谨记自我身上的职责,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自我的言行去影响、教育身边的水利干部职工,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应对自我的工作,在自我的工作岗位上作出新的更大的成绩,以到达“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

观看杨善洲电影观后感 篇3

电影《杨善洲》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党员干部廉洁奉公、无私奉献,由始至终奉行和履行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优良作风。而恰恰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在退休之后还想着为家乡父老深山造林,真正做到老有所为,为党旗添彩,为子孙后代留下无形的财富。看完影片后我感触颇多,以下就我看完影片的个人想法和思想认识;

一、在思想上认清自己,深化自己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看电影发现杨善洲同志从政时间不算短,但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保持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优良作风,以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准则时刻鞭策自己。虽然在退休前贵为地方的一把手,却从不为私某一分私利,哪怕面对子女的不理解也在所不惜。而恰恰是退休之后的那种舍小家而顾大家,为国家和家乡事业上不留余力,无私奉献自己的一切最值得我学习的地方;虽然我作为一个普通党员,必须深刻的认识自身的不足,做一次深刻的检讨,学习杨善洲同志为公为民的那种无私奉献精神,积极向上,努力营造一种和谐的工作氛围。在工作岗位上时刻忘以一个带头人的作用带动身边的同事积极努力的开展各项工作,真正做到想干事,会干事,能共事,干成事还要不出事。

二、珍惜每次工作的机会,把每次的工作当作学习的过程

作为一个供水人容不得我们出错,每一个错误都直接影响我们的产品——自来水,它会对来自千家万户健康状况得不到保障。我们只有时刻严格把关,严记我们是一名合格有责任心的供水人才能带动身边的每一个人,并把每次工作都作为学习的过程。通过关心和爱护身边的人,能力所能及为其排忧解难,才能真正形成一条绳,通过大家的不断努力才能在行业中处于优势。

三、进一步优化安全生产

每个人都知道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有了安全生产不一定有了一切,而一旦没有安全生产就会没有一切。而在这当中我们就要学习杨善洲同志的那种持之以恒的精神,时刻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防止各项安全事故的发生,严格按照各项生产规范操作,把不安全的事故处理在萌芽状态。努力提高自身的执行力,明晰自身的价值所在,充分理解自身的使命和责任。在岗位上尽心尽力使自己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前进道路上一个普通推手。

观看杨善洲电影观后感 篇4

观看电影《杨善洲》后,我心潮澎湃,深受教育与鼓舞。该片讲述了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一心为民的感人事迹,电影的一些情景此刻仍记忆犹新。

杨善洲在当地委书记的时候,常拄着棍子,提着一个小黑包,行走在田间。当时正在推广一种“双龙出海”的水稻插秧法。他来到一个村里,见大家对这种插秧法并不理解,自我脱掉鞋子下到田里作起示范。还有一次,保山遭遇大旱,百姓面临作物绝收的困境,杨善洲带领干部挖水井。但很快困难随之而来:经费不够!他果断召集现场的地委委员开临时会议,举手表决将修建办公楼的经费挪作打井费,工程得以继续进行。

“如果说共产党人有职业病,这个病就是自讨苦吃”,杨善洲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杨善洲退休了,上级关心他,让他到昆明的干休所安度晚年,他放下了组织安排的大家所羡慕的生活,退休后扎根大亮山。当时,大亮山周边十几个村寨缺树、缺水、缺粮、缺电、缺钱,缺水的问题个性突出,村民要到十里外去找水,然后人背马驮运回来。一盆水,早上洗脸,晚上洗脚,最后还要浇菜、喂猪。村里哪一家遇上红白喜事,做客的人不仅仅要送礼,而且还要提上一桶水,挂在礼单上,而主人不但要建一个“礼簿”,还要建一个“水簿”。当别人家请客的时候,不但要还礼,个性是要足额归还“水账”。杨善洲在大亮山上义务植树造林22个春秋,使昔日山秃水枯的大亮山重披绿装,80个大山头、180个小山头,全部被郁郁葱葱的森林覆盖。在这个期间,他还把植树造林与造福群众结合起来,每年无偿为村民带给林柴,为4个村解决人畜饮水问题,为6个村修通公路交通,为8个村解决生活用电问题,使大亮山地区的人民实现了脱贫致富。2009年4月,82岁的杨善洲把辛劳建成的面积8万亩,价值3亿多元的大亮山林场无偿移交给国家,县政府奖励他10万元,他谢绝了,市政府奖励他20万元,他捐助公益事业16万元,只把4万元留给一生支持他为公无私、

艰苦创业,从不计较、无怨无悔的老伴。

杨善洲是一位地厅级领导干部,能够说是有权有势的,很多事他一个口头指示甚至一个电话都能搞定,但是我们看到杨善洲的老母亲和妻子一向生活的农村。忙不完的家务农活致使大女儿早早辍学帮忙妻子料理家务。但是退休后的杨善洲发现很多孩子因为民办老师流失没学可上时,轻而易举得解决了好多代课老师转正的问题。二女儿也是偏远山寨的老师,从结婚到生子,一向为两地分居烦忧,本来透过考试本早都能够调到中心小学,但因为缺少一个盖章,一向没有调走。所以女儿哭着请求父亲帮帮她,把这个章盖了,但杨书记就是不一样意。父亲解决了七十个民办老师的指标却不肯为自我打一个电话,二女儿与父亲之间越发不可调和。在我们平常人看来,女儿的请求合情、合理,毕竟他女儿也是有真才实学的。只要杨善洲张口,我想地方部门肯定会卖他一个面子,可他却从来没想过运用自我的关系办私事。

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感动着我们,让我们心灵受到震撼、精神得到洗礼,是我们每一位党员学习的榜样。尤其在当前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为一名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我们就应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从自我做起,从此刻做起,从小事做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做到心系群众,一心为民,真正用一颗赤诚的心投入到火热的事业中去,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在自我的工作岗位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观看杨善洲电影观后感 篇5

5月21日,学院党委宣传部组织全体党员观看电影《杨善洲》,电影讲述了原云南保山地委书记的杨善洲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面积5.6万亩,价值3亿元的林场,且将林场无偿上缴给国家的先进事迹,诠释了一个共产党人60年如一日地对理想和信念的坚守。电影放映后在全院党员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争相谈论观后感受。在此,笔者相就观影后对工作的四点启示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工作中敢于承担责任。电影中,杨善洲在主持抗旱工作会议的时候,对于是否应开闸放水缓解旱情的事情,与会的同志产生了分歧;一方主张立即打开全区水库闸门,放水保苗,缓解旱情;另一方则考虑到水库容量只能保证几天的供应,过后将带来更大的用水困难,责任重大,无人敢承担此责任。此时,杨善洲同志的一句“这个责任我来承担吧”立刻打破僵局,开闸放水,使得旱情得到有效缓解。事情总是有正反两个方面,工作中的分歧也在所难免,与其双方各抒己见、相持不下,不如权衡利弊,敢于承担责任,打破僵局,才能为事情的顺利解决提供保证。

用“换位思考”的方式来处理工作中涉及的各方关系。工作中要避免用命令式的口吻和家长式的思维来处理同事之间或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多些“换位思考”、多些“设身处地”,多些“润物细无声”。电影中保山地区下辖的两个县,一个县是水源地,另一个县是该水源地的下游,两位县长为了两地的人畜饮水问题发生争执,双方群众也情绪激动、剑拔弩张。最终开闸放水,问题迎刃而解。工作中会遇到多种多样的困难,涉及方方面面的关系,尝试着转变思维路径,换个角度看问题,不禁是解决困难,协调关系的有益方法。

工作中依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事前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关心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保护好群众的积极性。电影中,杨善洲退休回到家乡大亮山,他没有立刻发动群众来上山植树,而是先为当地群众放映了一部当时风靡一时的电影《庐山之恋》,放映结束后,观众很容易将树木茂密的庐山和周围光秃的山峦做对比,心中油然而生要改变山区面貌的激情。杨善洲便号召大伙儿跟他一起去植树造林,绿化大亮山,同时向群众宣传了山地入股的合作经营模式,让大家认识到,植树造林既造福子孙后代,又有现实的收益,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植树造林过程中,杨善洲时刻关心周围的工友和群众,为年老患有关节炎的工友买药酒,为年轻的工友解决工作和婚姻问题,为当地山区的代课老师解决公办教师资格问题等,保护了群众的积极性。“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杨善洲正是在工作中秉持着依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的理念,不仅在职期间创造了一个“滇西粮仓”,而且在退休后创造了一个“绿色大亮山”。

重视学习,善于调查研究,决策科学。植树造林之初,由于“飞机草”等有害植物的侵袭,前期种下的树苗大片死亡,面对困难,杨善洲阅读农业科技书籍,认真调查研究,终于发现株高超过50公分的树苗由于根系发达,有害植物长不过它们,能有效抵御其侵蚀。从此便栽种株高大于50公分的树苗,问题得以解决。在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党组织的热潮中,杨善洲以一位老共产党员的行动,诠释了“学习贯穿于工作始终”的精神内涵。

党员干部观杨善洲观后感


作为建党90周年献礼影片,《杨善洲》将于近日杀青,赶“七一”档期在全国院线上映。有专业人士的精心打造、专家学者的悉心哺育,《杨善洲》定会如一名儒雅而沉稳的老者缓缓步入观众的视线,春风化雨般浸润亿万群众的心田。下面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几篇关于《杨善洲》观后感范文,仅供参考。

党员干部观《杨善洲》观后感【1】

电影《杨善洲》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党员干部廉洁奉公、无私奉献,由始至终奉行和履行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优良作风。而恰恰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在退休之后还想着为家乡父老深山造林,真正做到老有所为,为党旗添彩,为子孙后代留下无形的财富。看完影片后我感触颇多,以下就我看完影片的个人想法和思想认识;

一、在思想上认清自己,深化自己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看电影发现杨善洲同志从政时间不算短,但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保持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优良作风,以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准则时刻鞭策自己。虽然在退休前贵为地方的一把手,却从不为私某一分私利,哪怕面对子女的不理解也在所不惜。而恰恰是退休之后的那种舍小家而顾大家,为国家和家乡事业上不留余力,无私奉献自己的一切最值得我学习的地方;虽然我作为一个普通党员,必须深刻的认识自身的不足,做一次深刻的检讨,学习杨善洲同志为公为民的那种无私奉献精神,积极向上,努力营造一种和谐的工作氛围。在工作岗位上时刻忘以一个带头人的作用带动身边的同事积极努力的开展各项工作,真正做到想干事,会干事,能共事,干成事还要不出事。

二、珍惜每次工作的机会,把每次的工作当作学习的过程

作为一个供水人容不得我们出错,每一个错误都直接影响我们的产品——自来水,它会对来自千家万户健康状况得不到保障。我们只有时刻严格把关,严记我们是一名合格有责任心的供水人才能带动身边的每一个人,并把每次工作都作为学习的过程。通过关心和爱护身边的人,能力所能及为其排忧解难,才能真正形成一条绳,通过大家的不断努力才能在行业中处于优势。

三、进一步优化安全生产

每个人都知道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有了安全生产不一定有了一切,而一旦没有安全生产就会没有一切。而在这当中我们就要学习杨善洲同志的那种持之以恒的精神,时刻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防止各项安全事故的发生,严格按照各项生产规范操作,把不安全的事故处理在萌芽状态。努力提高自身的执行力,明晰自身的价值所在,充分理解自身的使命和责任。在岗位上尽心尽力使自己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前进道路上一个普通推手。

教师电影《杨善洲》观后感


教师电影《杨善洲》观后感

杨善洲是谁?有什么特殊的经历值得我们关注?又有什么样的豪言壮举值得我们学习?带着疑问,在学校组织观看的电影《杨善洲》中,认真地学习了杨善洲的先进事迹,在观看中感悟,在感悟中感动。

在杨善洲的生涯中,他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惊天壮举,没有震撼人心的话语,有的只是一名基层地委书记对党无限忠诚、对人民高度负责、对自己严格要求的高尚品质,他亲近群众忘我工作,在他平凡的事迹中却透彻出不平凡的精神;他为党的事业鞠躬尽瘁、对党绝对的忠诚,他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理想信念坚定,他一辈子忠于党和人民的事业,扎根基层、干事创业。

他退休后仍旧能够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22年,吃住在山上,用着十分简陋的生活用品,硬是靠着执着、顽强、勤奋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就了一番事业。但是最后杨善洲却将自己辛苦创办的林场无偿上交国家,他不沾林场一点好处,留下了宝贵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杨善洲正是靠着坚定的党性和崇高的精神品质,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创造出了宝贵物质财富和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

杨善洲是一位地委书记,但他没有以权谋私、以势欺人,而是视百姓为亲人,一心为民办事;不在其位时他扎根大山植树造林,了却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主动发挥余热,为地方和国家创造出宝贵财富。杨善洲一生严格要求自己和家人,清正廉洁,无私奉献,从不用手中的权力徇私情、谋私利,他不为妻子转城镇户口,不让女儿进城工作,这是一种朴素的情怀,是发自内心的人生追求,

杨善洲一腔热血、一身正气、一片丹心、一身坦荡,对党和人民事业无限忠诚、无限牵挂,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作为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我要在工作岗位上,严格要求自己,要像杨善洲那样对事业有坚定信念,做人民放心、学生满意的合格教师;学习他锐意创新的时代风貌,在教育教学中不断的反思,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做与时俱进的优秀教师。我要用杨善洲这面镜子,时常照一照自己在教师这个岗位上的表现,看一看是否对得起事业,找一找不足之处,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

杨善洲身上闪耀的党性和人格光芒,值得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和反思,他永远是照亮我们成长的一盏明灯。在这盏明灯的指引下,我们会继续沿着他的足迹前进,实现着一名共产党员的优秀情怀。

杨善洲电影观后感多篇


《杨善洲》电影观后感一

2011年8月11日上午,为了激发广大干部职工学习先进典型的热情,用模范人物的感人事迹、光辉形象和崇高精神,鼓励和鞭策大家以推进工作,机关党委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在红塔礼堂观看了影片《杨善洲》。

建党90周年献礼影片《杨善洲》是生活中的真实原型:原云南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同志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为了兑现自己当初“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面积5.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0%左右,价值3亿元的林场,最后将经营管理权无偿移交给国家。

演员李雪健再演好书记。21年前,李雪健扮演的河南兰考县县委书记焦裕禄感动了无数人。21年后,他再次出演一位将毕生精力和心血奉献给群众的好书记——杨善洲。观众从自学洪、苏家祥身上读出了老书记身上恪守严谨的工作态度;从他的大女儿杨慧菊、小女儿杨慧琴身上读懂父亲为民舍小家的大爱无痕;无需加工、无需美化,故事的真实总能将感动最大化。电影《杨善洲》最终用100天的时间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的一项奇迹,成功塑造了一个永远把人民群众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前的领导干部形象。电影《杨善洲》塑造人物的手法有重要突破,是主旋律电影的一大进步。

源于生活、源于善洲老人身上的平淡真实的故事。电影镜头语言可圈可点。多次出现的杨善洲步履蹒跚脚踏山地的大特写、他那根简陋的“多功能”拐杖(量水深、钩树枝、挑种子)以及乡亲们众手相传的一瓢瓢水等意味深长的镜头均给试片场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另外电影配乐十分精彩到位,牧歌一样的缥缈女声吟唱多次响起,营造出大亮山的神秘气息,为影片增色不少。

100分钟的《杨善洲》,他的模范事迹和崇高精神感人至深,观看该电影使人的灵魂得到净化。胡锦涛总书记曾作出重要指示,“杨善洲同志是党员干部的学习楷模,是离退休老同志的优秀代表。”中共中央组织部作出决定,追授杨善洲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向杨善洲学习,就要学习一辈子忠于党的事业,一辈子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的“一辈子”精神。有了“一辈子”精神,广大党员干部就能自觉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自觉实践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和精神追求,永葆先进性,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杨善洲》观后感


《杨善洲》观后感

前段时间,来到电影院观看红色电影《杨善洲》,我深受教育,灵魂再次受到冲击。

《杨善洲》主要讲了杨善洲书记在职时开发了滇西粮仓、引水抗旱、举行割稻比赛并且帮助农民提高稻子的年产量;他离职时放弃去敬老院过舒适的生活,选择回到家乡并和乡亲们在大亮山这座荒山、在恶劣的条件下开拓了绿色奇迹,使大亮山树木成荫,生机勃勃。杨书记到临终还一直关注家乡的旱情和绿化情况,使人感动。

杨善洲原来是云南省保山市地委书记,他几十年如一日,无论是在职期间还是退休以后,他始终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前面,始终公而忘私、廉洁奉公。退休后,他主动放弃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带领家人和群众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20多年,逐步建成了占地面积约5。6万亩的大亮山林场。2009年4月,他将价值超过3亿元的大亮山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移交给国家。

在影片开始时,杨善洲老书记说了一句话:有些干部只是吃群众的饭,不给群众办实事,那不是白吃群众的饭吗?在缺水的时候,他带领着群众和干旱作斗争,在我眼中他很勇敢,和天斗、和地斗、和那人见人怕的灾难斗,然而,他们奋斗的行为感动了上天,旱灾严重时,夜里下了一场及时雨,他告诉大家说:群众们啊,这一次是老天救了咱们!以后咱们要不靠天、不靠地,自己做自己的龙王。

经过努力,他们不但战胜了灾难,而且创造了粮食丰收。这需要多么大的力量啊!在救灾的时候,杨善洲把政府办公楼工程停建了,为的就是给群众留出宝贵的救灾资金。杨善洲老书记退休后,在施甸大亮山艰苦创业,义务植树造林,把一个荒山改天换地改造成了一座树木成荫的绿山。一干就是22年,这需要多么大的精神和耐力啊!

电影中的两个情节使我对杨书记肃然起敬:

第一件事是杨书记的女儿结婚后和丈夫因为工作单位不同,两地分居,已有七年之久,他的女儿是一名老师,通过考试本早都可以调到中心小学,但因为缺少一个盖章,一直没有调走。所以女儿哭着请求父亲帮帮她,把这个章盖了,但老书记就是不同意。于是,女儿对他说:你造林都可以,为什么我不可以?造林是市里已经批准了的,是公事!公是公,私是私,二者就是不同的概念嘛!老书记心平气和地说。女儿见说不动父亲,只好生气地走了!这,就是公私分明的好书记。

另一件事是在植树造林刚开始时,欠了政府几万元钱,老书记为尽快还上这笔钱,就对一同上山的几位工友说:咱们一起去大街上捡果核吧,卖了可以换些钱。啊!太丢人了,何况您还是老书记。我是书记那是我说的,如果我不说谁知道我是书记,一点都不丢人,这件事自愿。杨书记说完便扭头走了。这,就是既平凡又伟大的好书记。

老书记始终坚守党的信念,尽心尽力把党的要求铭刻到生命里,落实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中。他的思想,他的事迹,无不闪耀着忠诚于党的光芒。长眠于青松翠柏间的老书记,给我们留下的是做人、做事的丰碑。小孩子知道种树的善洲老爷爷;年轻人知道甘于奉献的杨善洲同志;中年人知道清廉务实的老书记;老年人知道节俭为民的好善洲。当看到李雪健老师身穿老书记那套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的中山装,我禁不住哭了,感叹李老师用精湛的演技再现了可亲可敬的老书记,让朴素的老书记形象广为人知。


杨善洲电影观后感2篇


杨善洲电影观后感(一)

"有些干部啊,白吃国家公粮了"影片开幕的一句话,足以让观影的人肃容。"是啊,不为百姓办实事儿,可不就是白吃公粮了"杨善洲书记的对白,也引导人不由自主地在心里自问:"我在自己的岗位上,做过了什么".电影《杨善洲》以这样看似随意但引人深思的对话开始,带领我们走近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恪尽职守、为民奉献的一生,让我在感动中感悟,在学习中自省。

"燕子南迁,地旱天干"杨善洲看着满天成群南飞的燕子担忧地念叨。杨书记从一个迁徙现象中,看到的不是自然的风景,而是保山的万亩旱地和当地农民的忧患,这让我看到了一个无时无刻不在思虑工作,无时无刻不在关注民生的干部楷模。我正式参加工作已近一年,曾经只是信奉并不断实践着培训老师所说的"快速熟悉工作环境、掌握工作技能"的要求,但真正投入工作才发现,仅仅"能工作"是不够的,还需要一种工作的"敏感性".这就要求我们要时刻心系工作、心系责任,不等到问题出现才被动地接受工作,而是能一叶知秋把工作坐在前头。

工作并不能单凭一腔热血和一股不管不顾的冲劲,更要讲究做事的方法。电影中,两个县为了开闸放水的问题发生争执,双方剑拔弩张。杨善洲到场后,只是看似轻巧地建议双方县长"换一下位置",两位县长互相考虑了下彼此的处境,最终握手言和,问题迎刃而解。杨善洲退休回到家乡大亮山,尽管指数的想法在他脑中早已形成,但并没有立刻发动群众上山植树,而是以一部当时风靡一时的电影《庐山之恋》,唤起了大家心中要改变山区面貌的激情。杨善洲正是在工作中秉持着依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的理念,不仅在职期间创造了一个"滇西粮仓",而且在退休后创造了一个"绿色大亮山".

杨善洲带头办起了大亮山林场,但从不从林场领取报酬,只拿几十元补贴,不仅如此,杨善洲甚至还经常要给林场贴钱。树苗要钱买,他就带头下山拣别人吃剩后吐掉的果核。在大亮山上,杨善洲的全部家当寥寥可数,吃食也只是黑乎乎的窝窝头和红薯。他在林场二十多年,无偿奉献了二十多年。而在移交林场时,他不沾一点好处,不带林场一根草。长诗《公仆本色》的题记里写道:"善洲,善人;善德,善行;善始,善终。挚爱,无限;大爱,无言;博爱,无疆;"是呀,清贫了一辈子,奉献了一辈子,坚守了一辈子这位老人就是"善"与"爱"的化身。他用质朴的言行诠释着党性,用执着的追求书写着对党的忠诚,用无私忘我的拼搏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他的善行、他的作风、他的精神,长成了一棵顶天立地的"雪松"!

草帽连纱帽,平凡铸伟大。杨善洲同志一生为草如兰,一尘不染香到骨;为木如松,两袖清风昭汗青。杨善洲用他的一生,自觉实践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和道德追求,为每一位党员干部树立起光辉的楷模。

杨善洲电影观后感(二)

我看了电影《杨善洲》后,心灵震撼了,被他的的事迹感动得泪眼模糊,我是一个不善于写电影观后感的人,但这一次,我怀着感动和崇敬的心,写了如下文字,不为别的,只为我们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太缺少这种精神的人——一种有着像他哪样有着如此家、国情爱的人,缅怀逝者,警示生者。

杨善洲,一位云南保山市老地委书记,退休之后,放弃了到大城市安度晚年的机会,回到家乡植树造林,没要国家投资一分一厘,全部自己筹资,承包大亮山,临死之时,他把自己经营20多年,现值1亿,林木成材后价值3亿多元的林场无偿地捐赠给国家。这种奉献精神,不正是一个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的真实体现吗?从杨老苍老的背影,我仿佛看到了我们共产党员那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品质正是我们中华民族得以繁荣昌盛的最基本原动力,从杨老的身上,我看到了我们民族的脊梁,共产党员的品质和国家的希望。

杨老是一个对党绝对忠诚,对人民绝对热爱的,他一生坚守信念,公而忘私,有着"先国后有家"理念,公道正派,从不以权谋私,胸怀天下,只有这样的境界,才能坚持数十年放弃功名利禄,默默上山承包荒山,植树造林,杨老一生淡泊名利,惟有此,他一生光明磊落,不为权、利、私情为困,活得堂堂正正,心底无私天地宽,试想,一个人如果整天围绕一个"私"字打转,整天被房子、票子、车子,位子搞得焦头烂额,他有这样的境界和气度来造福人民,我想恐怕会沦落成为搜刮民脂民膏的贪官污吏,成为历史和人民的罪人。

有人说,杨善洲一生确实是对得起党,对得起人民,可他对不起自己的家人,说此话者,恐怕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生命观,价值观和荣誉观,或许你根本就没有杨老那种包容万物的伟大胸襟,杨老虽然没有给妻子儿女留下什么可以值钱的东西,但留给儿女们那种清正廉洁、艰苦创业,甘于清贫,永恒坚持的人格精神胜似黄金白银,比房子位子值钱千万倍,杨老,你不要对自己的亲人感到愧疚,因为你给了他们比物质财富更加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将会从中受益一生,何况在你的心上,你深爱的大地是你的母亲,我们都是你的子女。

通过对杨善洲先进事迹的学习,我们要学习他那种淡泊宁静的心态,只有心态平和,才能有高远的境界,才能有天下为公的气魄,在实际工作,我们要立足自身岗位,着眼当下,做好本职,职业无高贱,做到极致就是事业,只有普通的岗位,没有平凡的人生,要像杨老那样活得有感天动地,不可浑浑噩噩一生,做一个对国家,对民族有贡献的人,当你老年回首往事时,最起码还有一二件值得自豪的事情。到那时,你会在心底里发出"自信人生数十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豪迈,不然只能庸俗地行尸走肉肉地白来世一遭。

我们要学习杨老那种坚韧不拨的品质,人生有不同选择,这本无可厚非,但一旦选定目标,就要不畏艰难险阻,坚定自己的意志,顽强拚搏,心态不能浮躁,勤恳耕耘,终能收获,在现实工作中,我们要热爱自己现在的本职工作,不能好高骛远,坚持不渝,艰苦奋斗,阳光总在风雨后,朝秦暮楚的人永远达不到人生与事业的成功。

当然,杨老身上的优良品质远不止如此,我们还要继续学习,从他先进事迹中汲取宝贵的精神财富,来指导我们的实际工作。杨老瞑目吧,我们会继承您的遗志,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让大地永远山青水秀。

杨善洲电影观后感4篇


杨善洲电影观后感(一)

"有些干部啊,白吃国家公粮了"影片开幕的一句话,足以让观影的人肃容。"是啊,不为百姓办实事儿,可不就是白吃公粮了"杨善洲书记的对白,也引导人不由自主地在心里自问:"我在自己的岗位上,做过了什么".电影《杨善洲》以这样看似随意但引人深思的对话开始,带领我们走近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恪尽职守、为民奉献的一生,让我在感动中感悟,在学习中自省。

"燕子南迁,地旱天干"杨善洲看着满天成群南飞的燕子担忧地念叨。杨书记从一个迁徙现象中,看到的不是自然的风景,而是保山的万亩旱地和当地农民的忧患,这让我看到了一个无时无刻不在思虑工作,无时无刻不在关注民生的干部楷模。我正式参加工作已近一年,曾经只是信奉并不断实践着培训老师所说的"快速熟悉工作环境、掌握工作技能"的要求,但真正投入工作才发现,仅仅"能工作"是不够的,还需要一种工作的"敏感性".这就要求我们要时刻心系工作、心系责任,不等到问题出现才被动地接受工作,而是能一叶知秋把工作坐在前头。

工作并不能单凭一腔热血和一股不管不顾的冲劲,更要讲究做事的方法。电影中,两个县为了开闸放水的问题发生争执,双方剑拔弩张。杨善洲到场后,只是看似轻巧地建议双方县长"换一下位置",两位县长互相考虑了下彼此的处境,最终握手言和,问题迎刃而解。杨善洲退休回到家乡大亮山,尽管指数的想法在他脑中早已形成,但并没有立刻发动群众上山植树,而是以一部当时风靡一时的电影《庐山之恋》,唤起了大家心中要改变山区面貌的激情。杨善洲正是在工作中秉持着依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的理念,不仅在职期间创造了一个"滇西粮仓",而且在退休后创造了一个"绿色大亮山".

杨善洲带头办起了大亮山林场,但从不从林场领取报酬,只拿几十元补贴,不仅如此,杨善洲甚至还经常要给林场贴钱。树苗要钱买,他就带头下山拣别人吃剩后吐掉的果核。在大亮山上,杨善洲的全部家当寥寥可数,吃食也只是黑乎乎的窝窝头和红薯。他在林场二十多年,无偿奉献了二十多年。而在移交林场时,他不沾一点好处,不带林场一根草。长诗《公仆本色》的题记里写道:"善洲,善人;善德,善行;善始,善终。挚爱,无限;大爱,无言;博爱,无疆;"是呀,清贫了一辈子,奉献了一辈子,坚守了一辈子这位老人就是"善"与"爱"的化身。他用质朴的言行诠释着党性,用执着的追求书写着对党的忠诚,用无私忘我的拼搏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他的善行、他的作风、他的精神,长成了一棵顶天立地的"雪松"!

草帽连纱帽,平凡铸伟大。杨善洲同志一生为草如兰,一尘不染香到骨;为木如松,两袖清风昭汗青。杨善洲用他的一生,自觉实践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和道德追求,为每一位党员干部树立起光辉的楷模。

杨善洲电影观后感(二)

我看了电影《杨善洲》后,心灵震撼了,被他的的事迹感动得泪眼模糊,我是一个不善于写电影观后感的人,但这一次,我怀着感动和崇敬的心,写了如下文字,不为别的,只为我们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太缺少这种精神的人——一种有着像他哪样有着如此家、国情爱的人,缅怀逝者,警示生者。

杨善洲,一位云南保山市老地委书记,退休之后,放弃了到大城市安度晚年的机会,回到家乡植树造林,没要国家投资一分一厘,全部自己筹资,承包大亮山,临死之时,他把自己经营20多年,现值1亿,林木成材后价值3亿多元的林场无偿地捐赠给国家。这种奉献精神,不正是一个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的真实体现吗?从杨老苍老的背影,我仿佛看到了我们共产党员那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品质正是我们中华民族得以繁荣昌盛的最基本原动力,从杨老的身上,我看到了我们民族的脊梁,共产党员的品质和国家的希望。

杨老是一个对党绝对忠诚,对人民绝对热爱的,他一生坚守信念,公而忘私,有着"先国后有家"理念,公道正派,从不以权谋私,胸怀天下,只有这样的境界,才能坚持数十年放弃功名利禄,默默上山承包荒山,植树造林,杨老一生淡泊名利,惟有此,他一生光明磊落,不为权、利、私情为困,活得堂堂正正,心底无私天地宽,试想,一个人如果整天围绕一个"私"字打转,整天被房子、票子、车子,位子搞得焦头烂额,他有这样的境界和气度来造福人民,我想恐怕会沦落成为搜刮民脂民膏的贪官污吏,成为历史和人民的罪人,有人说,杨善洲一生确实是对得起党,对得起人民,可他对不起自己的家人,说此话者,恐怕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生命观,价值观和荣誉观,或许你根本就没有杨老那种包容万物的伟大胸襟,杨老虽然没有给妻子儿女留下什么可以值钱的东西,但留给儿女们那种清正廉洁、艰苦创业,甘于清贫,永恒坚持的人格精神胜似黄金白银,比房子位子值钱千万倍,杨老,你不要对自己的亲人感到愧疚,因为你给了他们比物质财富更加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将会从中受益一生,何况在你的心上,你深爱的大地是你的母亲,我们都是你的子女。

通过对杨善洲先进事迹的学习,我们要学习他那种淡泊宁静的心态,只有心态平和,才能有高远的境界,才能有天下为公的气魄,在实际工作,我们要立足自身岗位,着眼当下,做好本职,职业无高贱,做到极致就是事业,只有普通的岗位,没有平凡的人生,要像杨老那样活得有感天动地,不可浑浑噩噩一生,做一个对国家,对民族有贡献的人,当你老年回首往事时,最起码还有一二件值得自豪的事情。到那时,你会在心底里发出"自信人生数十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豪迈,不然只能庸俗地行尸走肉肉地白来世一遭。

我们要学习杨老那种坚韧不拨的品质,人生有不同选择,这本无可厚非,但一旦选定目标,就要不畏艰难险阻,坚定自己的意志,顽强拚搏,心态不能浮躁,勤恳耕耘,终能收获,在现实工作中,我们要热爱自己现在的本职工作,不能好高骛远,坚持不渝,艰苦奋斗,阳光总在风雨后,朝秦暮楚的人永远达不到人生与事业的成功。

当然,杨老身上的优良品质远不止如此,我们还要继续学习,从他先进事迹中汲取宝贵的精神财富,来指导我们的实际工作。杨老瞑目吧,我们会继承您的遗志,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让大地永远山青水秀。

杨善洲电影观后感(三)

电影《杨善洲》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党员干部廉洁奉公、无私奉献,由始至终奉行和履行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优良作风。而恰恰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在退休之后还想着为家乡父老深山造林,真正做到老有所为,为党旗添彩,为子孙后代留下无形的财富。看完影片后我感触颇多,以下就我看完影片的个人想法和思想认识;

一、在思想上认清自己,深化自己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看电影发现杨善洲同志从政时间不算短,但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保持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优良作风,以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准则时刻鞭策自己。虽然在退休前贵为地方的一把手,却从不为私某一分私利,哪怕面对子女的不理解也在所不惜。而恰恰是退休之后的那种舍小家而顾大家,为国家和家乡事业上不留余力,无私奉献自己的一切最值得我学习的地方;虽然我作为一个普通党员,必须深刻的认识自身的不足,做一次深刻的检讨,学习杨善洲同志为公为民的那种无私奉献精神,积极向上,努力营造一种和谐的工作氛围。在工作岗位上时刻忘以一个带头人的作用带动身边的同事积极努力的开展各项工作,真正做到想干事,会干事,能共事,干成事还要不出事。

二、珍惜每次工作的机会,把每次的工作当作学习的过程

作为一个供水人容不得我们出错,每一个错误都直接影响我们的产品——自来水,它会对来自千家万户健康状况得不到保障。我们只有时刻严格把关,严记我们是一名合格有责任心的供水人才能带动身边的每一个人,并把每次工作都作为学习的过程。通过关心和爱护身边的人,能力所能及为其排忧解难,才能真正形成一条绳,通过大家的不断努力才能在行业中处于优势。

三、进一步优化安全生产

每个人都知道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有了安全生产不一定有了一切,而一旦没有安全生产就会没有一切。而在这当中我们就要学习杨善洲同志的那种持之以恒的精神,时刻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防止各项安全事故的发生,严格按照各项生产规范操作,把不安全的事故处理在萌芽状态。努力提高自身的执行力,明晰自身的价值所在,充分理解自身的使命和责任。在岗位上尽心尽力使自己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前进道路上一个普通推手。

杨善洲电影观后感(四)

全体组工干部一起观看了电影《杨善洲》,这是我时隔3年后再次怀着无比敬仰的心情观看这部影片,感触颇多。

首先是感动。虽然杨善洲老地委书记的先进事迹已是耳熟能详,但再次重温他的一言一行,内心深处仍然充满了感动和钦佩:"救济粮再难吃也得吃,老百姓的饭碗比咱们的脸面重要!" 、"不靠天,不靠地,我们要自己当龙王!"、"不行,定的规矩什么时候都不能破!"、"人不能太把自己当回事!"、"我死了以后,骨灰分成三份,一份扔在清平洞,那是我革命的起点;一份扔在大亮山那个雪松下,那是我工作的终点;再一份你们替我保管好,最后把它和你们的妈妈搁在一起,我就可以永远和她在一起了……"从老书记的一言一行,我们感受到了什么是实事求是的作风,什么是战天斗地的魄力,什么是廉洁自律的表率,什么是谦虚谨慎的品质,什么是公而忘私的情怀……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对我们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来说,过去没有过时,现在没有过时,将来也不会过时。

其次是感触。电影《杨善洲》以"找水"开篇,以"送水"结局。这里的"水"既是解干旱之水,更有暗喻人民群众之意。唐太宗李世民说: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杨善洲作为一名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从任职时千方百计带领老百姓抗旱救灾,到卸任后带领一帮子人义无反顾上大亮山植树造林,建造了一座永不干涸的循环水库,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一片片绿水青山,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崇高品质和弥足珍贵的精神激励!实践证明,我们党只有深入群众才会"鱼得水",如果脱离群众必然"树断根",群众路线就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无论是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还是在各项工作中,我们必须把群众呼声当作努力方向,把群众支持当作力量源泉,把群众满意当作最高标准。唯有这样,党的事业才会根深蒂固、枝繁叶茂!

最后是感悟。我们向先辈先进学习,不能光会感动不见行动。所谓知行合一,就是要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观看影片《杨善洲》,有的人似有所悟、见解颇深,过后却浑浑噩噩、毫无长进!有的人眼含泪花、感动不已,过后却及时行乐、空留感叹!有的人暗下决心、信誓旦旦,过后却依然如故、我行我素……,这种学习没有任何实际功效!

我们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就是要以杨善洲同志为镜子,认真查找"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正视差距、剖析根源、奋勇当先;就是要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就是要以杨善洲同志为标杆,在其位、谋其职、尽其责,善思善行、善做善成、善始善终,用实实在在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成效取信于民!

电影杨善洲观后感4篇


杨善洲电影观后感(一)

"有些干部啊,白吃国家公粮了"影片开幕的一句话,足以让观影的人肃容。"是啊,不为百姓办实事儿,可不就是白吃公粮了"杨善洲书记的对白,也引导人不由自主地在心里自问:"我在自己的岗位上,做过了什么".电影《杨善洲》以这样看似随意但引人深思的对话开始,带领我们走近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恪尽职守、为民奉献的一生,让我在感动中感悟,在学习中自省。

"燕子南迁,地旱天干"杨善洲看着满天成群南飞的燕子担忧地念叨。杨书记从一个迁徙现象中,看到的不是自然的风景,而是保山的万亩旱地和当地农民的忧患,这让我看到了一个无时无刻不在思虑工作,无时无刻不在关注民生的干部楷模。我正式参加工作已近一年,曾经只是信奉并不断实践着培训老师所说的"快速熟悉工作环境、掌握工作技能"的要求,但真正投入工作才发现,仅仅"能工作"是不够的,还需要一种工作的"敏感性".这就要求我们要时刻心系工作、心系责任,不等到问题出现才被动地接受工作,而是能一叶知秋把工作坐在前头。

工作并不能单凭一腔热血和一股不管不顾的冲劲,更要讲究做事的方法。电影中,两个县为了开闸放水的问题发生争执,双方剑拔弩张。杨善洲到场后,只是看似轻巧地建议双方县长"换一下位置",两位县长互相考虑了下彼此的处境,最终握手言和,问题迎刃而解。杨善洲退休回到家乡大亮山,尽管指数的想法在他脑中早已形成,但并没有立刻发动群众上山植树,而是以一部当时风靡一时的电影《庐山之恋》,唤起了大家心中要改变山区面貌的激情。杨善洲正是在工作中秉持着依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的理念,不仅在职期间创造了一个"滇西粮仓",而且在退休后创造了一个"绿色大亮山".

杨善洲带头办起了大亮山林场,但从不从林场领取报酬,只拿几十元补贴,不仅如此,杨善洲甚至还经常要给林场贴钱。树苗要钱买,他就带头下山拣别人吃剩后吐掉的果核。在大亮山上,杨善洲的全部家当寥寥可数,吃食也只是黑乎乎的窝窝头和红薯。他在林场二十多年,无偿奉献了二十多年。而在移交林场时,他不沾一点好处,不带林场一根草。长诗《公仆本色》的题记里写道:"善洲,善人;善德,善行;善始,善终。挚爱,无限;大爱,无言;博爱,无疆;"是呀,清贫了一辈子,奉献了一辈子,坚守了一辈子这位老人就是"善"与"爱"的化身。他用质朴的言行诠释着党性,用执着的追求书写着对党的忠诚,用无私忘我的拼搏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他的善行、他的作风、他的精神,长成了一棵顶天立地的"雪松"!

草帽连纱帽,平凡铸伟大。杨善洲同志一生为草如兰,一尘不染香到骨;为木如松,两袖清风昭汗青。杨善洲用他的一生,自觉实践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和道德追求,为每一位党员干部树立起光辉的楷模。

杨善洲电影观后感(二)

我看了电影《杨善洲》后,心灵震撼了,被他的的事迹感动得泪眼模糊,我是一个不善于写电影观后感的人,但这一次,我怀着感动和崇敬的心,写了如下文字,不为别的,只为我们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太缺少这种精神的人——一种有着像他哪样有着如此家、国情爱的人,缅怀逝者,警示生者。

杨善洲,一位云南保山市老地委书记,退休之后,放弃了到大城市安度晚年的机会,回到家乡植树造林,没要国家投资一分一厘,全部自己筹资,承包大亮山,临死之时,他把自己经营20多年,现值1亿,林木成材后价值3亿多元的林场无偿地捐赠给国家。这种奉献精神,不正是一个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的真实体现吗?从杨老苍老的背影,我仿佛看到了我们共产党员那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品质正是我们中华民族得以繁荣昌盛的最基本原动力,从杨老的身上,我看到了我们民族的脊梁,共产党员的品质和国家的希望。

杨老是一个对党绝对忠诚,对人民绝对热爱的,他一生坚守信念,公而忘私,有着"先国后有家"理念,公道正派,从不以权谋私,胸怀天下,只有这样的境界,才能坚持数十年放弃功名利禄,默默上山承包荒山,植树造林,杨老一生淡泊名利,惟有此,他一生光明磊落,不为权、利、私情为困,活得堂堂正正,心底无私天地宽,试想,一个人如果整天围绕一个"私"字打转,整天被房子、票子、车子,位子搞得焦头烂额,他有这样的境界和气度来造福人民,我想恐怕会沦落成为搜刮民脂民膏的贪官污吏,成为历史和人民的罪人,有人说,杨善洲一生确实是对得起党,对得起人民,可他对不起自己的家人,说此话者,恐怕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生命观,价值观和荣誉观,或许你根本就没有杨老那种包容万物的伟大胸襟,杨老虽然没有给妻子儿女留下什么可以值钱的东西,但留给儿女们那种清正廉洁、艰苦创业,甘于清贫,永恒坚持的人格精神胜似黄金白银,比房子位子值钱千万倍,杨老,你不要对自己的亲人感到愧疚,因为你给了他们比物质财富更加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将会从中受益一生,何况在你的心上,你深爱的大地是你的母亲,我们都是你的子女。

通过对杨善洲先进事迹的学习,我们要学习他那种淡泊宁静的心态,只有心态平和,才能有高远的境界,才能有天下为公的气魄,在实际工作,我们要立足自身岗位,着眼当下,做好本职,职业无高贱,做到极致就是事业,只有普通的岗位,没有平凡的人生,要像杨老那样活得有感天动地,不可浑浑噩噩一生,做一个对国家,对民族有贡献的人,当你老年回首往事时,最起码还有一二件值得自豪的事情。到那时,你会在心底里发出"自信人生数十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豪迈,不然只能庸俗地行尸走肉肉地白来世一遭。

我们要学习杨老那种坚韧不拨的品质,人生有不同选择,这本无可厚非,但一旦选定目标,就要不畏艰难险阻,坚定自己的意志,顽强拚搏,心态不能浮躁,勤恳耕耘,终能收获,在现实工作中,我们要热爱自己现在的本职工作,不能好高骛远,坚持不渝,艰苦奋斗,阳光总在风雨后,朝秦暮楚的人永远达不到人生与事业的成功。

当然,杨老身上的优良品质远不止如此,我们还要继续学习,从他先进事迹中汲取宝贵的精神财富,来指导我们的实际工作。杨老瞑目吧,我们会继承您的遗志,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让大地永远山青水秀。

杨善洲电影观后感(三)

电影《杨善洲》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党员干部廉洁奉公、无私奉献,由始至终奉行和履行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优良作风。而恰恰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在退休之后还想着为家乡父老深山造林,真正做到老有所为,为党旗添彩,为子孙后代留下无形的财富。看完影片后我感触颇多,以下就我看完影片的个人想法和思想认识;

一、在思想上认清自己,深化自己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看电影发现杨善洲同志从政时间不算短,但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保持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优良作风,以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准则时刻鞭策自己。虽然在退休前贵为地方的一把手,却从不为私某一分私利,哪怕面对子女的不理解也在所不惜。而恰恰是退休之后的那种舍小家而顾大家,为国家和家乡事业上不留余力,无私奉献自己的一切最值得我学习的地方;虽然我作为一个普通党员,必须深刻的认识自身的不足,做一次深刻的检讨,学习杨善洲同志为公为民的那种无私奉献精神,积极向上,努力营造一种和谐的工作氛围。在工作岗位上时刻忘以一个带头人的作用带动身边的同事积极努力的开展各项工作,真正做到想干事,会干事,能共事,干成事还要不出事。

二、珍惜每次工作的机会,把每次的工作当作学习的过程

作为一个供水人容不得我们出错,每一个错误都直接影响我们的产品——自来水,它会对来自千家万户健康状况得不到保障。我们只有时刻严格把关,严记我们是一名合格有责任心的供水人才能带动身边的每一个人,并把每次工作都作为学习的过程。通过关心和爱护身边的人,能力所能及为其排忧解难,才能真正形成一条绳,通过大家的不断努力才能在行业中处于优势。

三、进一步优化安全生产

每个人都知道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有了安全生产不一定有了一切,而一旦没有安全生产就会没有一切。而在这当中我们就要学习杨善洲同志的那种持之以恒的精神,时刻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防止各项安全事故的发生,严格按照各项生产规范操作,把不安全的事故处理在萌芽状态。努力提高自身的执行力,明晰自身的价值所在,充分理解自身的使命和责任。在岗位上尽心尽力使自己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前进道路上一个普通推手。

杨善洲电影观后感(四)

全体组工干部一起观看了电影《杨善洲》,这是我时隔3年后再次怀着无比敬仰的心情观看这部影片,感触颇多。

首先是感动。虽然杨善洲老地委书记的先进事迹已是耳熟能详,但再次重温他的一言一行,内心深处仍然充满了感动和钦佩:"救济粮再难吃也得吃,老百姓的饭碗比咱们的脸面重要!" 、"不靠天,不靠地,我们要自己当龙王!"、"不行,定的规矩什么时候都不能破!"、"人不能太把自己当回事!"、"我死了以后,骨灰分成三份,一份扔在清平洞,那是我革命的起点;一份扔在大亮山那个雪松下,那是我工作的终点;再一份你们替我保管好,最后把它和你们的妈妈搁在一起,我就可以永远和她在一起了……"从老书记的一言一行,我们感受到了什么是实事求是的作风,什么是战天斗地的魄力,什么是廉洁自律的表率,什么是谦虚谨慎的品质,什么是公而忘私的情怀……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对我们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来说,过去没有过时,现在没有过时,将来也不会过时。

其次是感触。电影《杨善洲》以"找水"开篇,以"送水"结局。这里的"水"既是解干旱之水,更有暗喻人民群众之意。唐太宗李世民说: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杨善洲作为一名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从任职时千方百计带领老百姓抗旱救灾,到卸任后带领一帮子人义无反顾上大亮山植树造林,建造了一座永不干涸的循环水库,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一片片绿水青山,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崇高品质和弥足珍贵的精神激励!实践证明,我们党只有深入群众才会"鱼得水",如果脱离群众必然"树断根",群众路线就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无论是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还是在各项工作中,我们必须把群众呼声当作努力方向,把群众支持当作力量源泉,把群众满意当作最高标准。唯有这样,党的事业才会根深蒂固、枝繁叶茂!

最后是感悟。我们向先辈先进学习,不能光会感动不见行动。所谓知行合一,就是要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观看影片《杨善洲》,有的人似有所悟、见解颇深,过后却浑浑噩噩、毫无长进!有的人眼含泪花、感动不已,过后却及时行乐、空留感叹!有的人暗下决心、信誓旦旦,过后却依然如故、我行我素……,这种学习没有任何实际功效!我们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就是要以杨善洲同志为镜子,认真查找"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正视差距、剖析根源、奋勇当先;就是要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就是要以杨善洲同志为标杆,在其位、谋其职、尽其责,善思善行、善做善成、善始善终,用实实在在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成效取信于民!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2018年党员观看电影《杨善洲》有感》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电影的观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电影绿皮书有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