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致教师有感 > 地图 > 读致教师有感

读致教师有感

发布时间:2019-10-29 来源:互联网

读《致教师》有感1000字。

能够在读一本书时全身心地投放是一件非常令人快乐的事。读书,热爱阅读,是一个人成功的不二法宝,在阅读作者的作品过程中,书中的描述让人欲罢不能,此时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把自己阅读完毕后的想法写下来。应该怎么写好一篇作品的读后感呢?小编特别为你收集的“读《致教师》有感1000字”,在此提醒你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读《致教师》有感1000字

方琼琼

有句名言说:“一句话可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一本书可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一位教育家则可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

我最近所读的这本《致教师》就来自于教育家朱永新教授。朱教授用一个个真实而又急切的问题与我们分享他的教育观点与智慧,读起来更像是在几位无奈的老师和朱老师之间真实对话的场景里。因为真实而又平凡,所以让人觉得感同身受。

朱老师把教师职业大致分成四种境界:第一,是让学生瞧得起的老师;第二,是让自己心安的老师;第三,是让学校骄傲的老师;第四,是让历史铭记的老师。对于最基本的第一种境界来说,当我们愿意成为一个让学生内心瞧得起的老师,那老师必须成为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的老师,从起点开始一步一步坚持往前走,我们也一定能从教学中得到成长,收获幸福。在我工作第一年,我的初中老师曾经告诉我,“当老师是个良心活。”这应该是做老师的第二个境界,教育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做自己应该做到的事情。对于第三、第四境界来说,我还差的太远太远了。那如何提升自己的境界呢?朱老师也给出了回答——读书和写作。

教师,既是一份职业,也是一个志业;那既是一份职责,更是一种使命。让教师能过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给教师带来职业的尊严与幸福感,点燃教师的激情,成为教育的追梦人

书里提到:“你的阅读生活,绝不仅仅是帮助你获得知识,获得教育的智慧,更重要的是帮助你拥有宁静的心态,儒雅的姿态,积极的状态。”读书绝对是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不说教材和教参,每本好书都是对教师内在修养的一个提升。读书拓宽了我们的视野,敞开了我们的胸怀,让我们与几千年来的教育智慧进行了一场场跨越时空的对话。除了会看,还要会记录。“真正的思考是从写作开始。从某种意义上说,真正的生活也是从写作开始。”,把记录当成自己的工作习惯吧,越写就越会思考。教师的胸怀有多大,他的教室就有多大,孩子们的世界就有多大。“我们常说,爱是教育的底色。但是,作为教师,仅有爱是不够的。或者说,真正的爱里,一定包含着智慧。”是啊,为了能看得更远的孩子,我们首先要变成更出色的老师。

读完全书,我想除了解答了我的很多困惑意外,最可贵的,是这本书把老师定义一个普通的人。我们为什么成为老师? 书中是这么说的:“归结为平凡,会认为教师只是一份赖以谋生的职业,会放松对自我的追求,最终在懈怠中迷失。归结为神圣,会过于强调教师的奉献与牺牲,容易导致神化和苛求,动摇了扎根于现实的坚实根基。”怎么做?如何做?我想面对三尺讲台,每位老师都会有自己的态度。朱教授真诚地希望我们能相信自己,用自己的胸怀、努力、眼界、思考、学习做好这事关国家和孩子未来的“学问”。

“我想,幸福是人类的永恒追寻,对教师而言也不例外。为了幸福,我们乐于做教师。作为教师,我们要深刻理解幸福的缘由。”,如这话所言,希望我们能成为一个幸福的教师。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读《致青年教师》有感


读《致青年教师》有感

杜娟

我是纪梅花数学教师工作室的成员之一杜鹃。

暑期时间,我有幸拜读了吴非老师的《致青年教师》这本书。书中朴实淡雅的文字,真实形象的案例,非常贴近我们现在的工作和生活,读过之后让我对自己的职业,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致青年教师》这本书全书共分六辑"做个有胸襟的教师"、"不要急"、"心里装着学生的心"、"尊重常识"、"不放弃理想"、"播下一粒善良的种子",共计85篇文章。读完这些用心灵浇注的文字,仿佛和智者经历了彻夜的长谈,感受到了教育的另一个境界。

记得当初刚上班的时候,自己还是懵懂无知的,我们一起分配下去的三个女孩,那时都是二十出头,我们整天嘻嘻哈哈,无忧无虑,从来没想过当老师干什么,为什么要当老师,怎样当一个好老师,只要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就觉得很开心,听着孩子们一句一句的叫着老师,就觉得心里甜滋滋的,当时也没想过肩上的责任是什么。如今,这么些年过去了,那两个女孩早已换了其他的工作,而我,仍然还在教育的岗位上坚守着,看着当初最早带的一批孩子现在都已经高三毕业了,不得不让我感叹时间过得真快。

十三年的教学生涯,说长不短,让我认识到光有激情是不够的,要想对自己的职业负责,还必须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只有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才能让自己的教师生涯永不遗憾。读完这本书,让我对教师工作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教师不光是给学生教书,还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幸福的人。

在读了这本书中第一辑做一个有胸襟的老师中的教师心中要有阳光这章内容时,让我颇有感触。当今社会教师工作的压力大,除了上课,备课,还有一系列的培训,开会等其他工作占据了我们大量的时间,我们时常能听到来自教师的抱怨声:"工作真没劲"、"孩子太难教","家长难沟通"等等。由于心怀一股怨气,因此,对工作逐渐感到厌烦,甚至进入一种身心俱疲状态而导致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的降低。严重时我们甚至会将这样的情绪带到孩子们的身上,如此下去,不仅影响教师对工作情感和精力的投入、自身教育能力的发挥和发展,而且还会影响教育的质量,对学生和教师的身心健康都会产生极大的危害。那我们如何做一个健康快乐的教师呢?这就需要我们心里充满阳光,做一个时刻有阳光的人。

如何做一个心里充满阳光的人呢?首先,我认为要有一个健康的心里。人活在世上的每一天应该是快快乐乐的。有的人一生活的很累,比如说,他总是在猜疑别人怎么去评价他,是不是有什么事情没做对,同样一件事我做是这样的,换做别人会怎么做等等,整天胡思乱想,心里出现问题,不健康了,那还能有阳光吗?所以,作为人民教师,应该有一个十分健康、格外阳光的心态。时时处处以善良、美好的心情和行为做好教育工作,让自己负责教育的孩子时刻学习、生活在爱的海洋里,时刻学习、生活在充满阳光的光辉下,并告诉他们要相信自己,因为世间只有唯一的一个独一无二的自己。

其次,要把别人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爱。你有多爱你的孩子,就要有多少的爱给予你的学生,关心他的学习,关心他的思想,关心他的生活,关心他的健康成长,用母亲般的情怀和无私的爱去关心你带过的每一个孩子,对他们做到不厌其烦,无怨无悔。虽然平时他们也有缺点,但我们要学会在他的缺点中找他的闪光点,在他们的缺点出现时,我们应以十分的爱心和阳光般的态度教育、引导、帮助这些孩子并能克服他们身上冒出来的缺点,让他们能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尽快改正,让他们成长得更健康、更阳光。这正是教师应该尽的责任,如果这时候教师不首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反而先指责孩子不对,这样的做法就是不阳光的。教师们只有时刻用母亲般的胸怀对待每一个学生,才能塑造好老师的阳光心态,做一个幸福的充满爱的教师。

再次,我认为教师要保持一颗纯洁的童心。与孩子们接触,不能用对待成人那样的心态,要有自己的特点,这个特点就是童心未泯。这样才能与学生沟通,才能和孩子建立起平等、友好、亲密无间的关系,与孩子们才容易产生"共同语言",你的阳光心态才能更好地影响孩子们的情绪和生活,才能让他们无拘无束、快乐的学习生活。

最后,教师要让自己的语言充满阳光。教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一门语言艺术。小学教育要讲究语言艺术。对他们的教育要浅显易懂、充满情趣,在慢声细语中进行。这就要求做老师的我们一定要有耐心,十分的耐心。而这种耐心的养成和坚持,就是一种阳光的心态。没有这种阳光的心态,是根本做不到的。

人的一生只有一个童年,让我们蹲下来和孩子交流,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关心与理解,和孩子做朋友,用爱来尊重他们。《致青年教师》这本书中还有很多东西是值得我去学习,去思考,去理解,去实践的;教师这个职业,让我们更好的懂得了爱,体会了爱,体会了温暖,体会了教师的酸甜苦辣。书中朴实的文字,也让我在平实的语调中感受到教育的美好和希望。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教育。我要做的还有很多,我也只有努力去做到更好!

教师读书心得:读《致青年》有感


教师读书心得:读《致青年》有感

数年前,在朋友的推荐下,我买了一堆文学书籍。然而我这人有书非借不能读的毛病,因此每每一些好书却被束之高阁俨然雪藏惭愧。

寒假阴雨绵绵,深感无味,忽然想起梁晓声的《致青年》,翻出细读,感受颇深。书中有几篇关于书和读书的文章,想想自己一教书匠,与书也打了几十年的交道,以后还将充斥在我的生活里。如此紧密相连的伙伴,自然还颇有些交情。

很感谢母亲,不管家境如何,都经常给年幼的我买书。父亲则喜欢在新买来的书的扉页上写上几句激励的话。我那时几乎看到《西游记》每集必买,悟空把妖怪打得乱窜让我何等过瘾!直到小学五年级,突然发现每次悟空都要请观音菩萨才能把妖孽收服,不禁感觉索然。每当《少年报》、《少年文艺》到刊的日子,放学我就飞奔回家,生怕被二姐抢先拿了。同龄小朋友经常到家里借阅着看,也都如获至宝爱不释手。大姐买的《十月》、《花城》慢慢成了我的杂志,然后就有《青年博览》、《青年文摘》等,充实着那弥漫着台湾校园风的花季。还曾站着读完了借来的《第二次握手》,但母亲爱读的《红岩》、《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却一直没能吸引年少的我书太厚,看不下去。

初中毕业的那个暑假,我把《鲁迅全集》认真地读了一遍。很喜欢他的文风,或严峻凛然,或清新隽永,或锋芒毕露,或泼辣犀利,或意味深长,多姿多彩不拘一格。高中阶段买得最多的是《读者》,故事精悍,言简意赅。还很不安分的在课堂上,借课桌上烂的乒乓球大的洞,打地道战般的看了一些课外书,均是同学传阅的武打或青春小说。大学期间我是图书馆的常客,除了借阅美术专业书籍,更多的是诸多中外名着,还迷上了侦破小说,把欧文华莱士、谢尔顿的书看了个遍,为了看阿瑟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全集》还把蚊帐烧了个洞。后怕。

如今,更多的人热衷于电子小说,而我还墨守成规,没看过一部电子小说,总感觉书还是纸质的好。劳顿于工作与家务之间,除了专业书,文学书看得少了许多。偶有闲暇翻阅,常感人不可不学,书会让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书,还是多读好!

我爱惜书,每次买来必先写上自己的名字2024和购买日期,还特怕别人借,因为曾借出去不少,却很少有完好如初回来的,甚至有回不来的。于是,再不轻易往外借书,宁愿背负小气鬼的恶名。

年龄越大,在这个浮夸的社会里融入的也就越深。顾不了陶冶情操,顾不了修身养性,害怕平凡,却又实实在在地平凡着。生活撵着人往前走,离书本远了,离梦想也远了。人之爱书,原本可以爱得很可爱的呀

读朱永新大师《致教师》有感


读朱永新大师《致教师》有感

周卫

读朱老师《致教师》一书让我们看到的是一页一页的生命发现——于事实中发现价值,于日常里发现永恒,于现象中发现本质,于局部里看见整体。见真实,见真诚,见理性,见理想;见证深度,也见证温度。我觉得这是一本基于教师"问题之困",更是平等对话的"智者之声".

书中每一个问题像是一个火种,照亮我们这些教师生命里的昏暗与现实。如今互联网信息与现代化科技水日新月异,然而书信却是一种传统而又亲近的交流方式,全书以纸面的书信交流,特别能传递出一份优雅、舒缓而亲密的古典情怀,一种细雨敲窗的温和与浪漫。先生惯有的诗意与理性,亲切与深刻,与"信"的语境契合到一起,构成迷人的质感与温情。

一切为了人的发展也是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组成部分,是值得我们教师去研究,去实践的。朱老师新教育的目标追求就是追求理想,超越自我。只有追求理想,超越自我,才能培养积极的认识态度,才能真正地做到让教师,学生和学校一起成长,是时代的召唤我们这些身处一线的老师们都应该有自己的梦,都应该给自己有一种挑战自我的勇气,有一种超越自我的一种精神。

一、新教育思想给我的触动

朱永新老师认为,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发展为起点,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他的新教育思想,引人深思,令人深受启发。

理念教育是一种生活方式,学习不应该只是"为将来的工作与生活作准备",教育本该是生活的基本方式,孩子今天在学校里所接受的教育,在为长远的人生与社会理想服务的同时,本身就应该是幸福的生活。新教育强调"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既是对教育终极意义的思考与追求,也是对当下畸形教育提出疗治的愿望与计划。新教育实验提出"教育幸福",应该是针对现在的一些教育的不良现象和一些"畸形"的教育提出的。

二、感受以幸福成全生命真谛

朱老师《致教师》书里的每个问题与话题,哪一个都逃不出教育与生活的庸常。就像擦亮星星上的灰尘一样,先生以他的文字不断擦亮"教师"二字。在他眼里,教师不是春蚕,不是蜡烛;不是一个隐喻与一个标本,更不是灵魂工程师,教师就是教师,每天都在平凡与神圣中穿行,他生命的价值在于"以现在求证未来,让生命幸福完整".

"幸福"与"完整",成为新教育最为饱满的两枚理想种子。因为它们的存在,教师挣脱一切"标签""脸谱"与"定型",悄然还原成真实的生命,真实的"人",以幸福成全生命的"人".

那么,"幸福"在哪里呢?朱先生说,它在创造中,在服务中,在研究中,在分享中。因为创造、服务、研究与分享的教育"幸福",每一个普通的时刻,都会焕发不一样的光彩,每一个平凡的日子,我们都能与幸福相伴。

在朱老师看来,教师是教室的国王,教师的胸怀决定着一间教室的大小。因为,凡能发光的人,必定在内心燃烧了自己。在他眼里,读书是寻求心灵的自由,备课就是精神的体操,交友就是与"未来的自己为伍";"大音希声是行动的回响";"创造的起点是问号","一个人的专业写作史就是他的教育史";"空气穿过针孔时,比穿过山谷更有快感"……

三、懂得以现实求证未来

于时间的波峰浪谷里,总看得见历史的背影,听得到现实的歌吟,映得出未来的表情。《致教师》的最后一辑文字,不是答问,胜似答问。读之,心情久久无法平静。那是自2010年起,每一年度的辞旧迎新之时,永新先生深夜或凌晨写给全国新教育同仁的年度献辞。

我们知道,自2002以来,"朱永新"的名字就与其倡导、推动的"新教育实验"成为生命的共同体。十多年来,新教育由一个学者的热切理想或书斋念想,化作春天的种子,迅速撒播到大江南北的两千多所实验学校,数以千万计的学生心田。"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亦如朱先生发出的一个简单信号,就汇聚了无数理想主义的能量,亦集合起无数生动而深刻的民间智慧。

或许,在永新先生眼里,岁末年初最是年岁的刻度,是现在与未来的节点。而在他心里,教师的终极意义在于"以现实求证未来".读他关于新教育的年度文字,我们无法忽略那漫天飘着祝福的跨年语境,更无法忽略的是,新教育实验于神州大地间得到的热切呼应。新教育所构建的"晨诵、午读、暮省"的教育生活节奏,正在柔软地植入了千百万师生的内心。

教育是一切的"果",也是一切的"因".对一个教师来说,痛恨积弊的方式是行动,是将让自己置身于"涨潮的海上",相信"爱教育,就是爱自己",相信每朵乌云背后都有阳光。唯有建设,唯有行动,才能"带着使命,带着爱","向没有污染的地方,重新出发".

最后让我们就像新教育说的那样,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教育永远没有最好,教育只有在永无止境的探索中建构自我,在永不停步的发展中壮大自我,教育永远是一个美丽的梦,是我们每个教育人拥有的梦,我将与新教育这艘航船同行,共同追寻教育之梦,让我们这些龙湖的老师和龙湖的学子们真正能够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而努力吧!

读致我们敬爱的教师有感


读致我们敬爱的教师有感

“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读着《致我们敬爱的教师》,聆听着一位位名师讲述一个个生活中爱的故事,有笑有泪。而充溢于心中的,是浓浓的爱意,暖暖的感动,款款而来的幸福。

我一直都是一个追寻幸福的人,仍记得去年的演讲比赛中,我信誓旦旦的告诉所有人,我要做一名幸福的教师,我要追求我的幸福三境。接下来这一年我都试图在这教育的慢慢途中寻找幸福的捷径,但似乎仍未有头绪,如今一页页的读着手上这本书中的字句,我欣喜的发现一篇篇朴素的文字背后,那看似平淡的故事之中,竟都隐隐透出这样的一种启迪:幸福教育,源自于爱!

爱是默默地付出,是无言地体贴。幸福是一种感觉,是一种体验。没有爱的付出,又如何谈得上幸福的感觉呢。虽然我只是一名工作刚满一年的新教师,但我也曾感受过教师的美丽与荣耀,而且也体验到教师的辛苦与酸楚,但是我仍然坚信,教育其实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享受职业幸福,关键就在于找对人生的坐标,默默地付出,幸福自会款款而来。

也许职场竞争,工作压力,十年一日,再加上学生的调皮捣蛋,屡教不改,都曾让我们产生“职业倦怠”,但我相信心中常怀爱永远将是我们幸福的秘密武器。

心中常怀爱,首先就要做到爱自己。爱护自己的身体。有了健康的身体,就能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就能时时精神抖擞的应对学生的各类问题。爱护自己的专业。要不断的反思自己的工作得失,总结经验,下笔成文。

心中常怀爱,其次要爱学校。爱护学校的荣誉,爱护学校的同事。

心中常怀爱,最重要的当然还是爱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但是我们却常常是以“我是恨铁不成钢”来宽容自己在教育方法上的简单甚至粗暴,认为只要出发点对,是爱学生,是为学生好,方法上就可以不去计较。于是就出现了不问青红皂白的斥责,甚至打骂学生的现象,而在学生这方面,除了对老师产生害怕心理之外,还产生了对立甚至“仇恨”情绪。作为教师,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在塑造学生的灵魂,我们不希望我们倾注了全部心血和爱的作品是畸形的,丑陋的,我们希望他们光彩夺目,所以我们只强调“有好心”是不够的,我们必须重视和研究教育的艺术,以便艺术地教育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真正的感受到教师的爱,也许只需要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亲切的微笑,一个幽默的小故事,这都将比简单粗暴的斥责要有效的多。这样的教育才能让学生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我们的老师很平凡,却很执着。当我们看着孩子们在自己的关爱下一天天成长,他们的眼睛里逐渐展露智慧的光芒时,那是怎样一种发自灵魂的芬芳,那是怎样一种深入骨髓的甜蜜呀!

教育的世界是美丽的,为了我从事的这一份神圣的事业,我庆幸着;为了我所拥有的那一份爱心,我快乐着;为了能与孩子们为友,我幸福着。愿大家都能静静地品味这平凡中的幸福。

《致教师》读后感1000字


有一句名言说:一句话可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一本书可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一位教育家则可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

我最近所读的这本《致教师》就来自于教育家朱永新教授。朱教授用一个个真实而又急切的问题与我们分享他的教育观点与智慧,读起来更像是在几位无奈的老师和朱老师之间真实对话的场景里。因为真实而又平凡,所以让人觉得感同身受。

朱老师把教师职业大致分成四种境界:第一,是让学生瞧得起的老师;第二,是让自己心安的老师;第三,是让学校骄做的老师;第四,是让历史铭记的老师。对于最基本的第种境界说,当我们愿意成为一个让学生内心瞧得起的老师,那老师必须成为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的老师,从起点开始一步一步坚持往前走,我们也一定能从教学中得到成长,收获幸福。在我工作第一年,我的初中老师曾经告诉我,当老师是个良心活。这应该是做老师的第二个境界,教育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做自己应该做到的事情。对于第三、第四境界来说,我还差的太远太远了。那如何捍升自己的境界呢?朱老师也给出了回答。

教师,既是一份职业,也是一个志业:那既是一份职责,更是一种使命。让教师能过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给教师带来职业的尊严与幸福感,点燃教师的激情,成为教育的追梦人。

书里提到:你的阅读生活,绝不仅仅是帮助你获得知识,获得教育的智慧,更重要的是帮助你拥有宁静的心态,儒雅的姿态,积极的状态。读书绝对是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不说教材和教参,每本好书都是对教师内在修养的一个提升。读书拓宽了我们的视野,敵开了我们的胸怀,让我们与几千年来的教育智慧进行了一场场跨越时空的对话。除了会看,还要会记录。真正的思考是从写作开始。从某种意义上说,真正的生活也是从写作开始。,把记录当成自己的工作习惯吧,越写就越会思考。教师的胸怀有多大,他的教室就有多大,孩子们的世界就有多大。我们常说,爱是教育的底色。但是,作为教师,仅有爱是不够的。或者说,真正的爱里,一定包含着智慧。是啊,为了能看得更远的孩子,我们首先要变成更出色的老师。

读完全书,我想除了解答了我的很多困惑意外,最可贵的,是这本书把老师定义一个普通的人。我们为什么成为老师?书中是这么说的:归结为平凡,会认为教师只是一份赖以谋生的职业,会放松对自我的追求,最终在息中迷失。归结为神圣,会过于强调教师的奉献与牺牲,容易导致神化和苛求、动摇了扎根于现实的坚实根基。怎么?如何做?我想面对三尺讲台,每位老师都会有自己的态度。朱教授真诚地希望我们能相信自己,用自己的胸怀、努力、眼界、思考、学习做好这事关国家和孩子未来的学回。我想,幸福是人类的永恒追寻,对教师而言也不例外。为了幸福,我们乐于做教师。作为教师,我们要深刻理解幸福的塚由。,如这话所言,希望我们能成为一个幸福的教师。

致教师读后感(1000字)


读后感是一种常见的应用文写作文体,表达自己对某本书籍或某篇文章的看法和心得。阅读了作品之后,我们一般对于这个作品都会有自己的感悟,对一篇作品,写体会时不能面面俱到,应写自己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在读了作品后,您自己有什么感想呢?根据你的需要,读后感大全的编辑精心整理了致教师读后感,欢迎学习和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致教师读后感(篇1)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每天面对性格各异的学生,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教育难题。有些时候自己绞尽脑汁去想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由于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有限,所以一直都没有形成较好的解决对策。通过我乡弘毅书社的成立,给我提供了更多学习的机会,让我认识到了读书对于一个人,对于一个教师来说的重要意义。拜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书中很多的教育理论和方法给了我启发,而且书中举了很多例子,使我一直思考的问题得到了解决的办法,这也燃起了我对读书以的热情。

在书中的第28条建议中,提到了劳动的重要性。这里的劳动并不只是指干活,而是指动手操作。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深有体会。有时候教师说了一堂课可能也不及学生动手试一试,理解的扎实。所我们教师要转变观念,转变角色,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更多的采用动手操作的形式让学生更为直接的感受和体会,提高教学的效率。

致教师读后感(篇2)

《教师花传书》是一本难得的好书,每一段都会让人沉思好久。由始至终,有一个问题始终让人纠结。“教学中,究竟什么是花?”是一堂完美的课,还是一次完美融合。是学生积极向上,还是每一个人都有所成长。是教师的奇思妙想,还是对内容的完美熔炼。是讲授时结合个性的不可复制,还是创造如诗歌般的经典案例。读到深处却很难找到答案。直到发现一个有趣的人物才渐渐有所领悟。这个人叫石井。

石井是一位看似普通却拥有极强记忆能力的老师,甚至可以记起每一个学生的发言,能够说出每一次过度时学生的表现。掩卷自问,即便我在听课时全力背记也很难达到。石井的能力不是天生的。是石井在一次又一次的串联反刍中,修炼而来。不放过课堂上任意一个细节,倾听每位同学每一次发言,努力将学生学习联系起来。正是靠着这种执着的精神,石井在课堂上,开出了美丽的花朵。

致教师读后感(篇3)

看完了觉得学到的最大的就是——不断进取的决心和信心!原来每个老师在成长的过程中都遇到过困难,之所以他们有今天就是他们不断努力不放弃的结果。曾经的我和他们一样,找寻不到自己的位置,读完以后,我突然知道我可以做什么,这个并不难,但你一定要坚持!

合上书本,从未有过的冲动涌上了我的心头:应该整理一下自己的感受,也好把如此优秀的书籍推介给更多的教师朋友。因为直觉告诉我,许多像我一样徘徊在理想和现实十字路口的一线教师非常需要这样真实、朴素的教育故事的熏染,需要这样的成长足迹的指引,需要这样的震憾和精神冲击,或坚定自己成长的信心,或重唤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投入!

致教师读后感(篇4)

在假期我有幸拜读了开创教育原规则学说的第一人——钟发全写的一本《教师笑着教书》的专著,掩书长叹,对于走入“高原期”的我着实起了“高原反应”:它给了我无穷的勇气与力量,推助我跋涉在教育高原上;它给了我灵性的翅膀飞翔在教育晴空中; 笑着教书,是普通教师与优秀教师的一道分水岭,它是一种心态,一种健康、积极向上、豁达、睿智、阳光的心态;它是一种鞭策,鞭策着教育领域中的“沾沾自喜”者,鞭策着“教书匠”或“经验教师”;它是一种希望,优秀教师成功的希望,“中国教师”、“中国教育”的希望。 笑着走进教育,播下“心根”种,点燃“普罗米修斯”之火,摘“峰顶”教育圣果,一路丰富教育,收获教育,修炼自我,提升自己……

致教师读后感(篇5)

暑假里空闲的时候读了刘老师的高效课堂八讲,虽然它针对中学学生的学习提出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这对于小学生来说,特别是低端的小学生在自学程度上还没有达到应有的能力。但书中提出的很多教育观点对于我来说却也是别有一番天地。

《教学有三声》

教师到底要具备几种能力呢,概括的讲,三种——更新自我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科学评价学生的能力。这三种也体现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书中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课堂教学有“三声”:

1、“笑声”

有些教师上课,严肃有余,活泼不够。课堂“火药”味太浓。课堂上教师老绷着脸,想用严厉来镇住学生。有时课堂上会出现斥责声、挖苦声。可想而知,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只会停滞或低效。课堂教学中要有“笑声”,我们要懂得,师生之笑能舒缓紧张情绪,激发师生教学的积极心态,形成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要树立欢乐课堂的观念,使课堂有教学内容引发的笑声;有教学情境设置引发的笑声;有教师幽默语言引发的笑声;有学生机敏语言动作引发的笑声……有笑声的课堂,师生关系和谐,学生注意力集中,学生学习参与度更大。心理学研究证明,人在快乐中学习,学习更主动,接受知识更快。有笑声的课堂教学,教学效率会更高。

2、“赞美声”

有些教师上课,习惯于做“纠错”的工作,教学中经常出现“批评声”、“叹息声”,这样容易造成学生“无声”。其实,课堂就是学生出错的地方,教师要允许学生出错,如果没有错,那就不需要教学了。教学中,我们要改变那种一味批评纠错的方式,用激励赞扬之声来促使师生进入教学的积极兴奋状态。课堂教学中要有“赞美声”,教学中要有师生对教学内容的赞美;要有教师对学生学习进步和取得成绩的赞美……教学中要不吝啬这些赞美,师生教学互动更为融洽,必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课堂教学中要有“惊讶声”

有些教师上课,比较注重教学任务按部就班地完成,但教学没有特点,少有亮点。课堂教学中要有“惊讶声”,我们要明白,每一教学内容必有令学生“惊讶之处”。这要看教师是否能够挖掘教学内容并巧妙设置情景。教师本身也能呈现“惊讶之举”,这要看教师是否具有较高的素质并拿出教学绝活。“好奇”是孩子们的天性,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惊奇感,要引发学生的惊讶声。有了学生的惊讶声,才会引起学生的思维冲突,能更好的构建新的概念。

《减负增效》

学校里常常要大家提出轻负高质的可行性的举措。首先我们要理解这个词,减负不等于不要质量不要成绩,不等于课堂变成了浮华的阵地。而是让课堂回归教育的本真。在课堂上,教师要从学情出发,从教育教学的规律出发,不求形式,不求时尚,不求花哨,操作简单,过程易行。这样课堂上的学生才不再浮躁,不再马虎,静心实践,认真思考。

的确,要想让学生课后轻松,就必须让学生课上紧张;只有课堂高效,才能课后减负;学生课上吃的苦必须让学生吃,学生课后不该吃的苦决不让学生吃。

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个性,但必须要有文明规范,做到课堂上放手而不放任,自主而不自流,互动而不浮动。这样才能实现教与学的双赢。

致教师读后感(篇6)

在学校组织的读书活动中,我有幸读了《做一个聪明的教师》一书,并且深深爱上了它。该书通过点评一个个教育案例,传达着王晓春老师的思想,传播着他的理念,我有机会读到他的书的真是受益匪浅,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甚至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式。我边读边思考,有很多句子印象深刻。

“要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这是我读后感触最深的一点!王晓春老师的《做一个聪明的教师》给我们这些在教育一线苦苦摸索的教师们送来了一剂沁人心脾的良药。这句话看似简单。其实要做到不容易。有时候,我们老师常会好心办坏事,造成这种情况其实还是我们工作的不细致,想的不周全。鼓励孩子的方法有很多种,尤其是对行为偏差生上的鼓励老师更应该多想想办法,多从这些孩子的角度来考虑,带着一些宽容的心态去面对这些孩子。不能用一把尺子去丈量所有的孩子。不妨多动动脑筋,想一些既有效又能让孩子、家长都能接受的好办法。

聪明的人其实就是善于思考的人,他们往往有良好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对于一个教师太重要了。由于教师面对的是学生,是孩子。老师在孩子们面前有年龄优势、经验优势、知识优势、权力优势,面对很多问题时省却了思考,所以,思维定势的影响了教师的创造性思维。所以,我们应先改变自己的思维,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变积淀在头脑中的陈旧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努力使自己成为聪明的教师。

书中一个个案例解开了深藏在我心中的困惑。我曾因为学生的问题而烦恼,我也曾因为学生的调皮而头疼,然而这一切都是教育过程中必须面临的正常问题,不要让自己的烦恼扩大,让我们坦然去面对,因为学生的生命存在着差异,我们不是要所有的孩子都长得一样高、一样强壮、一样美丽,而是与学生的原有基础相比,让每个学生的生命有所发展,而老师应该引领着我们的孩子体会自我的发展,教会学生懂得生活,拥有健康的心理和体魄,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拥有生活、求知的能力。王老师的话无疑为身处“迷茫”中的我找到了方向,看到了希望和未来。就像王老师说的一样,踏踏实实上好每一堂课,认认真真对待每一次谈心,开开心心组织每一次活动,我们高兴,学生也快乐。

细细读完《做一个聪明的教师》发现,原来老师可以这样做,这本书集中展示了作者王晓春的教育教学思想、艺术和科学的思维方式。作者的教育表达朴实、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他擅长把理性的思考倾注于可读性较强的教育案例中,在一个个曲折动人的故事里,作者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全都融会其中,发人深省,撼人心魄。对于像我这样的年轻教师来说,真可谓是思想的好向导,前进的指明灯。

我想我会积极的乐于请教,勇于思考,广于阅读,善于积累,勤于写作,努力去理解厚积薄发的深刻含义。我也认为只要今天的我比昨天有进步,长此以往,必然将越来越好,从而尽可能达到自己所可以达到的最好程度,做一个聪明的教师,同时也就为教育事业做了自己最大的贡献。

在学校组织的读书活动中,我有幸读了《做一个聪明的教师》一书,并且深深爱上了它。该书通过点评一个个教育案例,传达着王晓春老师的思想,传播着他的理念,我有机会读到他的书的真是受益匪浅,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甚至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式。我边读边思考,有很多句子印象深刻。

“要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这是我读后感触最深的一点!王晓春老师的《做一个聪明的教师》给我们这些在教育一线苦苦摸索的教师们送来了一剂沁人心脾的良药。这句话看似简单。其实要做到不容易。有时候,我们老师常会好心办坏事,造成这种情况其实还是我们工作的不细致,想的不周全。鼓励孩子的方法有很多种,尤其是对行为偏差生上的鼓励老师更应该多想想办法,多从这些孩子的角度来考虑,带着一些宽容的心态去面对这些孩子。不能用一把尺子去丈量所有的孩子。不妨多动动脑筋,想一些既有效又能让孩子、家长都能接受的好办法。

聪明的人其实就是善于思考的人,他们往往有良好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对于一个教师太重要了。由于教师面对的是学生,是孩子。老师在孩子们面前有年龄优势、经验优势、知识优势、权力优势,面对很多问题时省却了思考,所以,思维定势的影响了教师的创造性思维。所以,我们应先改变自己的思维,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变积淀在头脑中的陈旧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努力使自己成为聪明的教师。

书中一个个案例解开了深藏在我心中的困惑。我曾因为学生的问题而烦恼,我也曾因为学生的调皮而头疼,然而这一切都是教育过程中必须面临的正常问题,不要让自己的烦恼扩大,让我们坦然去面对,因为学生的生命存在着差异,我们不是要所有的孩子都长得一样高、一样强壮、一样美丽,而是与学生的原有基础相比,让每个学生的生命有所发展,而老师应该引领着我们的孩子体会自我的发展,教会学生懂得生活,拥有健康的心理和体魄,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拥有生活、求知的能力。王老师的话无疑为身处“迷茫”中的我找到了方向,看到了希望和未来。就像王老师说的一样,踏踏实实上好每一堂课,认认真真对待每一次谈心,开开心心组织每一次活动,我们高兴,学生也快乐。

细细读完《做一个聪明的教师》发现,原来老师可以这样做,这本书集中展示了作者王晓春的教育教学思想、艺术和科学的思维方式。作者的教育表达朴实、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他擅长把理性的思考倾注于可读性较强的教育案例中,在一个个曲折动人的故事里,作者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全都融会其中,发人深省,撼人心魄。对于像我这样的年轻教师来说,真可谓是思想的好向导,前进的指明灯。

我想我会积极的乐于请教,勇于思考,广于阅读,善于积累,勤于写作,努力去理解厚积薄发的深刻含义。我也认为只要今天的我比昨天有进步,长此以往,必然将越来越好,从而尽可能达到自己所可以达到的最好程度,做一个聪明的教师,同时也就为教育事业做了自己最大的贡献。

致教师读后感(篇7)

这本书记述着管老师平日工作的小事,没有夸张、没有掩饰、没有雕琢。它写出了每个一线教师无日不做的大量的琐碎事,每日里大量付出、却不为人知的事。共分为一线作业学、一线纪律学、一线协助学、一线情感学、一线育人学、一线自立学、一线个案学、一线激励学、一线复习学、一线反思学十个部分。他的很多方法都是我们看到就能用上的,很有实际的指导意义。这是一本务实的书,我很喜欢。

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一个充满智慧的教师面对不同的问题,不同的孩子,是如何将教育的真谛发挥的淋漓尽致的。小到作业的收缴,大到班风的建设,管老师都是用心在琢磨。虽然他不是班主任,但他一直秉承着一个理念:一个好的学科教师,表面上不是班主任,实际上他是看不见的班主任,他没有班主任的名分,却有班主任的使命。他是真正的将孩子的一切放在心中,用心揣摩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管老师的“激励学”。正如书中所说:一线教师要努力成为一名激励学生的高手。善于激励的老师,能够焕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力,于干枯中找到一汪清澈的泉涌;能够点燃起学生内在的精神火种,于困境中获得超越的勇气和力量;能够给学生心中镌刻入奔腾的蓝图,于失败中想见成功的喜悦和美好。一线教师的重要作用之一是给学生打气,是学生学会自我打气。斯言信哉。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取得进步,管老师建立了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激励机制:如,“每日表扬”、“管老师专项奖”、“邀请学生帮老师做事”“药走偏方”“和学生打赌”“与最近的人比”等等。这些既贴近学生生活又充满人情关怀的激励形式,犹如一道道清泉,悄然地注入学生的心灵,使学生真正对学习产生兴趣,从而发自内心的去热爱学习。

反思自己的教学,激励机制很少,而且比较单一,常采用百分竞赛制度,但是又缺乏创新和改进,所以收效甚微。通过《一线教师》的阅读,我想:我们应该毫不吝啬赞美的语言,让激励始终伴随着学生的成长历程。对学生取得的进步,要善于进行鼓励性表扬;对学生的点滴成绩,要善于及时捕捉并夸奖;对学生独特的个性,要善于表示由衷的赞叹;对那些不畏权威、敢于质疑的学生,要善于表示真切的钦佩;尤其对于学习暂有困难或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的学生,我们要细心地剖析其可能的积极态度和正确思维,鼓励他大胆表达,和学生们一起倾听他发言,真诚地陪同他进步,精心保护其每一个进步的足迹。

我还特别欣赏的是管老师的“一线作业学”,没有高深虚脱的理论,没有枯燥乏味的说教,用平淡朴实的语言,详尽地阐述了他所展开的系列行动。“一线作业学”中的“组建作业竞赛小组”巧妙地刺激学生的竞争意识;“与作业拖拉者订作业合同”让倔强的懒孩子用“做好作业”来回击别人的指责;“弹性作业和作业典型”引导学生向身边的伙伴学习,培养他们认真作业的态度、认真做事的态度……句句诚恳,有说服力。

当他发现班级里个别学生写字潦草时他这样说的:“我曾做过一个实验,一篇学生作文要两个学生誊写,一个誊写得很干净、清楚,一个誊写得马虎、潦草,送到几个老师那儿去批改,当然,限时两分钟,因为高考作文,老师批阅的时间不会超过两分钟。结果,你猜,相差多少分?”“10分”“28分!”“为什么会相差这么大呢?老师也是人,他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一般来说,老师印象里是这样的,字迹干净、整洁的同学学习总是不错的。字迹潦草、马虎的,学习一定不怎么样。”“好好写字。把字写美,那要水平。把字写干净,人人可以做到,不就是多花几分钟吗?你以为写快一点,能快出多少时间?习惯干净、整洁了,速度并不慢。”合情入理的一番话,让孩子们听得心服口服。

从书中我们还可以看出管老师所带的班级并不是一个样样都很好的班级,作业拖拉、甚至不完成的;不遵守纪律者;上课吃东西、喝饮料的;男女生闹矛盾、起外号侮辱他人人格的;甚至升级为对立攻击者的。可管建刚却以自己的智慧,以一个探索者的精神记录了自己的解决这些问题的良策。反思自己的教学,我们似乎总是习惯去抱怨学校、领导给我们的分工太不合理,为何将这又乱有差的班级分给我而不分给其他老师呢?为何不将大班额控制在标准以内呢?管他呢,乱就乱,反正一学期很快就会过去的,费那么大的气又是何苦呢?所以,我们才这样的碌碌而无为,这样的苦闷而又不能自拔。书中的管建刚给我们做出了榜样,那就是——一线教师需要在教书的同时做个思想者,做个有心人。

同样是站在一线,同样是教书育人,管老师却能做得如此精彩,我不禁愧然,想想平时的自己,缺少的是对教育的反思,对教育的耐心,对教育的孜孜以求,对教育的热爱。所以我们只能是平凡的,我们的教育也是平凡的。

最后,借用管老师的一句话话,用以自勉:“一线教师除了站在大地上,还应用诗意的目光不时眺望一下地平线;一线教师除了耕耘,忙碌,还应不时仰望星空,让星光照亮自己实践的智慧。”

致教师读后感(篇8)

我是一名新青年教师的我刚刚大学毕业,走进小学来任教英语学科,既紧张、惊讶,又欣喜、惶恐对我而言,小学这个地方既陌生有熟悉:曾经儿时的我就是从这里起航的,如今回到了起点,却发现小学的教学对我来说是有点措手不及的;曾经长达6年的小学生活,学到的知识对于现在的我而言是多么的简单,但是要将这些浅显易懂的知识教授给这些孩子却非易事。

每当我面对这些二年级的孩子们的时候,心中感到力不从心,缺乏自信心,不知道该怎么来带他们,有些茫然,更别说怎样能够让他们健康成长。有时一节课上完,我都不知道他们是否都听明白了,有没有掌握还是个问题。渐渐地我发现,要想教会孩子,得从孩子的心灵入手,知道他们是如何思考问题的,他们的思维是如何运转的,从他们的角度出发,走进他们的生活。

作为一名新教师,被家长质疑是很正常的事情。家长的质疑会让我更快地成熟起来。然而,对于一个缺乏经验的人来说,不知道该怎么讲课,不知道该怎么管理班级,不知道该怎么与家长沟通,不知道怎么来提高学生的`能力太多的不知道摆在自己面前,虽然师傅很照顾我,在很多事情上都给予指导和帮助,但是那毕竟是师傅教的,不是我自己的,属于自己的方法还是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在我还没有总结出方法之前,就只能跟着感觉走。按照常识来引导他们。比如,不喜欢这个老师就不会爱上这门课,成绩也不会好,这应该是所有学生共同的心声吧。因此,我也正努力来让他们喜欢我,从而喜欢我这门英语课。同时如果能得到家长的认可和肯定,那我就离成功不远了。

现在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我深知在二年级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学习知识要更重要。比如进教室前要先敲门,得到老师允许之后才能进入;和别人说话时要看着对方的眼睛,别人说话时要认真倾听,不要随意打断,表示尊重;同学之间相处要学会宽容、大气同时小学生并不能完全明白《行为规范守则》,因此小学生的行为教育需要教师将条条框框的条例转化成学生们明白的方式、用小学生明白的话语来示范。有时这种教育的随机性特别强,随时发现问题,就要随时针对这个问题给孩子们讲明白该怎么做,这时便没有了教科书的指导,凭借的就是老师的感觉,即生活常识。

我觉得我和我的学生们在相互学习,我把我的常识教给他们,他们把应该属于二年级学生的常识反馈给我,让我了解更多,感悟的更深。教师也是一个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平凡的事情,我很自豪我是这平凡的人群中的一员,以自己的平常心对待我的工作和我的学生,因为一切只道是寻常。

教师读书心得:读吴非《致青年教师》有感


教师读书心得:读吴非《致青年教师》有感

选择读这一本书,其实是因为它的标题《致青年教师》我就是一名教龄不足3年的青年教师。对于我来说,当学生的时间远远地多于当老师的时间,所以我很想知道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可以又应该做到些什么。打开扉页,心平如水,合上书本却百感交集。

感悟等一会儿,让他把话说完我并不了解所有的学生。刚来田稻时,我一直觉得自己年轻,跟学生的年龄差距不大,所以了解学生,能够贴近学生。但是渐渐地我发现,我了解的只是一部分学生,那些学习经历跟我相仿或是相似的学生。而对于那些后进生,我其实并不了解,也吃力地感觉自己无法走进他们的世界,尝试过很多方法,一度想放弃。班上有个男孩,英语的口语很差,每次别的同学都开心地用英语对话,唯独他开不了口,所以每次小组排序对话,一到他那里就卡壳,前几次我都很认真地而耐心地教他一词一词地说,早自习、中午的单独辅导也进行了,但还是一样每次对话,一到他那里就卡住。于是一个月后,到他对话的时候,我直接说:pass跳过,忽视掉他欲言又止的表情。

直到第二天查阅他的家庭作业时,他在本子上写道他为了那天的英语对话,前一个晚上他练习了很久,但是我却没有让他说完。虽然第二天上课,我马上第一个叫他站起来对话,并且狠狠地鼓励了他,但我的内心还是惭愧的,因为我没有等一会儿,那一会儿能让他开口的工夫。但我有庆幸自己是幸运的,因为至少这个孩子,还愿意向我解释,而不是默默地把委屈甚至是恨埋在心里,让我有机会去更正自己的错误,能够让我在以后的工作当中更有耐心地去对待每一个学生。吴非的书中写道,只有母亲才有这种耐心,她信任孩子,她会等待,而古语有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为人师表,我们的确应该有为人父母的威严,但是更应该有为人父母的仁心耐心与宽容。家长信任地把孩子教给我们,我们就要更加负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感悟你愿意到我的办公室玩吗?。在书中看到这句话时,我不禁反思,如果我对学生说这句话时候,他们会是一种什么反应呢?脑中浮现出2个月前的一幕,我跟一个学生说了一句:你,跟我到办公室去。他马上担心地说:老师我是不是犯什么错误了?其实我只是叫他跟我到办公室去给我搬作业本和辅导报,但是这样平常的一句话,因为跟老师办公室扯上关系,他就会马上联想到自己犯错要去挨训,所以,我不禁反思,我每次叫学生来我的办公室大多是干什么,很惭愧,除了收发作业外,大多数情况是叫那些单词默写不过关的人重默单词。想当然而,如果我对学生说你愿意到我的办公室玩吗?学生可能又会一惊自己是否又犯了什么错误。这说明我与学生的沟通真的不够,在他们心中老师办公室还是个望而生畏的地方。反思自己,我决定改变自己,师生之间可以亦师亦友,不再让他们认为你愿意到我的办公室玩吗?是一种危险。

以上是我读完后最深的感悟,作者的言辞并不华丽,却真诚质朴,对于身为青年教师的我受益匪浅。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读《致教师》有感1000字》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致教师有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