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观奇迹男孩有感2000字 > 地图 > 观奇迹男孩有感2000字

观奇迹男孩有感2000字

发布时间:2019-10-28 来源:互联网

观《旅行到宇宙边缘》有感2000字。

聚精会神地观赏影片或电视剧是令人高兴的事情,观看过程,我们可能会不断有思维的火花在跳跃,好的作品会引起观众的共鸣,不断地触动内心,很多人都是在写观后感的过程获得成长。如何在写的观后感时把自己的真实感悟写出来呢?推荐你看看以下的观《旅行到宇宙边缘》有感2000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观《旅行到宇宙边缘》有感2000字

小猪猪

根据爱因斯坦相对论,若一物体速度超越光速,那么该物体就可实现时空穿梭,但就目前超越光速且实现载人的载体还尚未发现。那么如此一来,时间旅行对于人类真的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梦了吗? 其实不然,人类还可以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跨越时间、空间的界限,在其交织的时空中遨游。

回忆可以帮助穿越时空,想来是滑稽的,但却又是极形象的。仰望星空,记忆之空的情形与其何其相似。昨日所经历的象那轮皎洁的明月,清晰可见,深颜色的是"月海",浅颜色的则是高兀的"环形山".犹如无尽的夜空更多的是群星,它们虽不及明月的亮,但却依旧是记忆之空必不可少的存在。越往前,越久远的经历,记忆也就越不分明,穷尽千里极目,明灭闪现间的星,仿佛即将泯灭般,那其实是游离于记忆边缘,偶尔于脑海间零碎记忆的闪现。

探求未知是人之天性,不甘现状总是勇者的表现。于是探求的目光仍向前延展,目光所及是远不够的,探求外太空需借助飞船和天文望远镜,进行穿越时空的记忆之旅同样也需要媒介。脑海间零碎记忆的闪现,那其实就是遥远记忆对你的呼唤,是通往过去的邀请函。像太空中四处游荡的陨石,勾连着过去与现在,奔波忙碌在浩瀚的宇宙。不信你瞧,夏夜划过天际的光亮,便是它们忙碌身影的显现,提醒你你的信已到。

闭上眼睛不要急于许愿,聆听遥远记忆的呼唤,展开想象的翅膀。信已收到,此刻身随心动,更多记忆如潮水涌上心头,时空此刻不断交织,穿越时空,去往遥远的未知此刻我们已然踏上征程: 遥远的尘封记忆唤醒,我们像是踏上一程返途的超光速列车,车外的景象令我们感慨万千:曾经历过的成功得意,现在仍会振奋激昂;曾经历过的低落失意,现在仍不免垂头沮丧。第一次见到她,现在还是会激动;第一次漫不经心,现在还是会心有余悸… 一切都是那么熟悉,一切仿佛触手可及,一切又都像重新开始,只不过一切却又都被打上了时间的烙印。我们现在都已无法改变,无论曾经经历如何,此刻都化为了最温馨的存在,因为,毕竟那里有曾经的我们。 悲伤、高兴、忧郁、振奋、苦涩,列车满载着我们的五味陈杂依旧向着远处疾驰,以超越光速的速度前行,一切变得那么短暂,沿途的景象还没来不及细细品味,记忆之门就离我们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是拥入无限浩渺的宇宙怀抱。 绚丽的太空让我们惊奇,星系的碰撞、恒星毁灭的巨大能量,这些壮阔的场景都让我们震撼。置身于此,四方浩荡无边,仿佛一切都是宇宙,宇宙充斥着一切。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太空中前行,我们很容易迷失航向,我们不免要问:"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

溯流而上,追逐时间的源头或许会找寻到答案!遥远的红光是那次大爆炸后原始天体发出的光亮,循着它去,或许会有答案。越走越远间,改变的不只是空间,时间也随之改变。 终于,我们来到了我们已知的起点,也就是这次时空旅行的终点——奇点。时间的尽头在此,周围的黑暗虚无表明我们已经无路可走,与周围沉寂黑暗格格不入的是那个点,此刻在那个点里正聚集着我们所无法想象的能量,正是有这个点,才有了我们的宇宙。 然而没有人知道那个点为什么会爆炸,也没有人知道它为什么会选择"爆炸"这种略带悲壮性的方式来挣脱黑暗的束缚,对抗之前的死寂。我们所能知道的是,因为有了那个与众不同的点,也才有了我们精彩变幻的宇宙,也是它用爆炸才换得了一个有生机、有运动、有各种天体演变的宇宙,想到这里我们更为它的这种悲壮而感到敬畏。

从那开始,纵观宇宙的发展史,更像是一部处处镌刻着悲壮的悲壮史。就例如一颗恒星,明知早晚有一天会走向陨灭,却还是非要在有生之年拼命释放能量,直至陨灭的那一刻。悲壮如此,仿佛是使命让它去为绚丽的星空增添光辉;也正如此,多姿多彩的星空才由此形成。

古人曾望洋兴叹过,也曾登高自卑过,但那里有比亲临一颗恒星毁灭而更感苍凉和无助的呢?是的,一颗恒星的年龄与宇宙相比微不足道,地球更是可怜,人类呢?数量级就差好几个零!面对长不知几何于我们的时间跨度,大不知几何的庞物。我们甚至疑问:"我们的使命在哪里?我们究竟为何而存在?"

奇点、人类、地球、恒星乃至宇宙,事物有大有小,能量有高有低,时间跨度更是长短不一。由诞生及毁灭,千姿百态间却都仿佛遵循着同样的轨迹前行,按照相同的规律运作,或许我们能凭这一孔之见去揣摩造物主的真实用意吧! 绚奇的宇宙,缤纷的地球,身边的精彩不也时刻上演着吗?

"活出自己的精彩,我们绝不是微不足道的存在。"生命的真谛或真在于此。 由诞生及毁灭,宿命于万物是相同的。恒星应该是真切领会了造物主的用意了吧,才会在有生之年拼命释放能量,创造着属于自己的精彩。也正因为此,它才会选择坦然面对最终的陨灭的。努力活出自己的精彩,对于人类更是如此。使命如此,我们也就不会再因为我们的渺小而倍感无助了,也就不再为猜测造物主的良苦用心而去昼夜不眠了。

或许当我们弥留之际真的可以实现时空穿梭,那时我们的思想追逐光速,在经历上述的奇妙经历后,我们不会再对造物主安排的最终宿命感到悲哀或恐惧,因为我们最终真正明白了造物主的良苦用心,我们活出来自己的精彩。 那时我们会为我们的所作所为而感到骄傲而非渺小。因为我们曾经经历,我们曾经精彩,我们不虚此行,来于何处,归于何处,那时我们无怨无悔。

时间的旅行已到尽头,呱呱的哭泣声仿佛再次传入耳中…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延伸读

观《到西部教书去》有感


观《到西部教书去》有感

没有荒凉的人生,只有荒凉的沙漠--《题记》

3月12日,在保定学院图书馆多功能厅,一部《到西部教书去》的专题片拉开了保定学院"西部支教优秀群体"巡讲会的序幕,保定学院老师讲述了这些志愿者们支教背后的故事。讲述一群青年学子放弃城市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自愿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去西部地区支教的故事,展现当代青年默默奉献爱心,找到并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动人经历。

从专题片中,我了解到,自2000年开始,连续多届的学长学姐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召唤,凭着对教育事业深深的爱,十几年星火相继,在"黄风啸啸石乱走",塔克拉玛干沙漠最南端的**县、**地区东北部的木林县和四川的川西地区执教,在西部地区三尺讲台上用智慧和青春实现着自己的中国梦。

学长学姐们,不畏艰难,他们初到西部边陲,条件艰苦。有的住在土坯房,有的住在废弃车队院里,干旱少雨的恶劣自然环境让他们嘴唇干裂,手掌蜕皮,饮食不适又导致肠胃出现症状,但这一切都没有成为他们离开的理由,没有动摇他们坚守的信念,他们秉承着"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的信条,为报母校之恩,用行动证明着一个保院学子的担当!

到西部支教去的一个老师,她为了不耽误学校的工作,连孩子的第一声"妈妈"都没有听到,就将自己刚刚出生三个月的孩子送到了老家,时隔七年,才将孩子接回到身边,错过了孩子初长成的最好时光,这对于一个母亲来说,是多么残忍的一件事啊!但是当她看到班里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为了学生,她甘愿放弃一切!看到这一幕,我留下了眼泪,学姐那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

保定学院外语系书记刘世斌说:"他们要忍受陌生的环境,面对全新的挑战。但现在他们用十几年的时间,证明了他们的团结坚毅,诉说着青春无悔。"保定学院老师赵云耕说,好多支教学生他都教过,这让他感到很自豪,王伟江和王建超都曾是他的学生。2000年,王伟江和王建超决定去西部支教,并找到赵云耕寻求支持,"现在十四年过去了,他们还保存着支教前我送给他们的笔记本,上面写着'青春无悔,只争朝夕;修身立命,不虚此行'。他们俩个以实际行动做了精彩的回答。"保定学院中文系教授刘玲娣说:"他们如一株株格桑花,柔弱而不失坚强,他们的坚守与执着,几十年扎根西北边陲,用行动诠释了自己的选择。"保定学院党委书记王军说,学校历来重视精神文化教育,每年学校都会在新生入学时,将保定学院西部支教群体的事迹作为入学教育的一部分,这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十几年来,共同的信念使他们走到一起,他们把最火热的青春献给西部,并且无怨无悔。

学院领导和老师的这番话,更让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学长学姐们的伟大。作为保定学院的一份子,作为他们的学妹,我要学习他们不畏艰难,恪尽职守的高尚情操、践履笃行,乐观向上的思想境界、自强自立,勇立潮头的进取意识、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优秀品格和星火相继,教书育人的师者情怀,为自己树立一个人生目标,笑着坚持下去!

观《芳华》有感2000字


观《芳华》有感2000字

WYM

今天看了冯小刚的《芳华》。刚看完时,觉得这部电影实在不怎么样,就像一锅大锅菜,白菜猪肉粉丝势均力敌,不知道重点在哪里。我本来是想吐槽这部电影的,我原来定的题目也是《芳华是个大锅菜》,可是写着写着,我越来越觉得这部电影有点意思,越写越跑偏,好好的吐槽就这么烂尾了,于是干脆换一个调调,主要写写电影里面的刘峰和何小萍。

刘峰是一个老好人,活雷锋,什么脏活累活都找他,他总是乐呵呵答应,从不拒绝;别人遇到点小麻烦,他也都及时出现,伸出援手。他就这样让自己成为了活雷锋的标签,付出多,不计较,乐观派,脾气好——我觉得这样的生活很没意思,别人眼中他是雷锋的化身,专做好人好事,可是他自己真正在意什么,我感觉不到。他就像是一股空气,随时围绕在大家周围,导致大家对他的帮助和付出都习惯了,认为刘峰这样做好事是理所当然,可是这股空气自己的落脚点在哪里呢?这样的人物,最初确实没法让我感同身受。

刘峰他自己感到开心吗?他好像随时都很阳光,很随和,但是未见得真正快乐。有一个片段很有意思,当刘峰被处分要离开文工团,何小萍去送他。刘峰让何小萍把这些年他学雷锋做好事得来的奖状和背包等小奖品扔掉,何小萍说,扔掉干什么,都是新的,都能用呢;刘峰说,都印上字了,怎么用呢。背包上是一行"活雷锋奖励"之类的小字。看来在刘峰的心里,他也并不是很认同自己活雷锋的形象,那么这些年他的奉献与付出,有多少是真心,多少是行为上的惯性呢?

刘峰挺悲哀的,他虽然善良,可是一味地扮演善良的角色,反而让大家都对他的善良习以为常,感觉不到他的善良了,他成了集体中带有光环的空气。所以,当有一天,这股空气也开始表露自己的心意,着实会把人吓一大跳。刘峰的暗恋对象,林丁丁,就被吓到了。林丁丁不是不谙世事的幼稚少女,她很早就偷偷跟部队的小干事谈恋爱, 男女之情于她绝非禁忌领域。可是面对刘峰突如起来的表白,她还是本能地感到不适甚至恶心。她习惯刘峰存在在她的生活中,她也习惯刘峰存在在每个人的生活中,她甚至都能接受刘峰这样的人,存在在英雄故事和传奇里,可是,她不能习惯刘峰对她有俗世的爱情。刘峰抱了她之后,她控诉刘峰耍流氓。她自己都哭着说,谁追求她都可以,偏偏不能是刘峰!

只有一个人能感觉地到刘峰的善良,那就是女主何小萍。何小萍的父亲被四人帮迫害,母亲改嫁,她在母亲的新家庭中不受重视,经常受欺负。好不容易参军,加入文工团,又在文工团中继续承担着被欺负的角色。在大部分的时候,她都是被嘲笑和歧视,感受到的都是周围人的不怀好意,因此对刘峰给予她的善良,她格外的珍惜和看重。别人都嫌弃她身上味道重,只有刘峰不嫌弃,还自愿陪她练舞,所以当刘峰被处罚,要调离出队,她在文工团最大的精神依赖就被抽走了。她是唯一一个去送刘峰的人。她觉得整个文工团都辜负了刘峰,她也不再信任文工团。要知道,她刚到文工团时,可是摔在地上都能爬起来要给老师露一手的上进青年,刘峰走后,却宁愿放弃期待已久的上场机会,甚至不惜使用小伎俩。她的小伎俩被发现,断送了她在文工团的前途,她被发配去了野战医院。这样也好,她和刘峰,都离开了这个曾经充满幻想和期待,最后却都让他们受伤的地方。很久之后,在野战医院历经枪林弹雨和生死关口的何小萍,在见到萧穗子后,仍然不忘记让萧穗子带话给林丁丁,她不会原谅林丁丁,因为她伤害了刘峰。

何小萍是爱刘峰的啊。纵然刘峰是个悲剧,他尚有勇气向林丁丁表白,尚可以明白清楚地说出"我喜欢你"四个字,何小萍在自己心爱的人面前,却是难以言说的自卑。她觉得她配不上他,自始至终,她都没有向刘峰表明心意。多年以后,他们再次相见,刘峰早已不是当年文工团自带偶像光环的刘峰了,他少了一条胳膊,被妻子出轨,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他似乎跟不上时代节奏,浑身带着一种中年没落的潦倒,可是,在何小萍心中,她对刘峰的心意没有变,他仍然是她喜欢的刘峰。他俩并排坐在长椅上,何小萍说,有一句话,她一直没有开口,一直想跟他说。刘峰仿佛知道这句话是什么。观众也仿佛都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我们以为的这句话,是"我喜欢你",何小萍缓缓说出口的,却是"可以抱抱我吗".

好在岁月流转中,除了凌厉,还有温柔。彼时刘峰伸出手,揽住了何小萍的肩膀。何小萍往刘峰怀里靠了靠,露出了满足的笑意。

结尾只有萧穗子口述,没有呈现出来的画面,其实是整部影片最温暖的部分。他们自蒙自的长椅上分别,又是十年未见。几年前,刘峰大病,是何小萍把他接到身边,悉心照料,才算捡回了一条命。他们始终没有结婚,却已把彼此视为唯一的亲人。萧穗子在小辈的婚礼上看到两位,他们相互依靠,生活平静,眼中只剩温柔。

社会早已巨变,人也是。萧穗子成了一个需要接受采访的作家;林丁丁离开文工团后,火速嫁给华侨,从此侨居澳洲,变洋气的同时也在变胖;同为官二代的郝淑文嫁给了陈灿,陈灿在经商,应酬拿地片刻不得闲暇,郝淑文也变成了一个时髦的富太太。若说在这尘世间,还有谁不为浮名累,保持着当年的质朴和纯真,当属刘峰和何小萍了。两位似乎脱离了滚滚向前的时代巨潮,而是按照他们自己的节奏走,相互依靠,这种没有婚姻却胜似亲人的感情,当真是让人动容。

这么想想,《芳华》其实也还蛮好看的。若是睡足了一个午觉,闲来无事,不妨也去看看。

观《长征》有感2000字


观《长征》有感2000字

公司机关党支部 李建超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辉煌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知从何处来,方明何处去。历史,从狭义上说,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过程;从广义上说,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中一切现象发生、发展、变化的总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业绩。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历史是凝固了的现实,现实是正在发展着的历史;对于一个单位来说,历史是经验、教训、借鉴,是过去的沉淀,是未来的导向;对于一个人来说,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教你融会贯通、惩前毖后,是学习的动力,是进步的信心。长征正是这样一段历史,是国家与民族的财富,是个人汲取养分的源泉。

根据数字资料显示,在长征过程中,红一方面军历时一年横跨11个省份,长途跋涉2.5万里,爬过18座山脉(其中5座山脉终年积雪),走过人迹罕至的草地600里,渡过24条河流,进行重要战役战斗380次。红二方面军长征历时11个月,转战8个省,行程约两万里,进行重要战役战斗120余次。红四方面军长征长达19个月,转战4个省,行程1万余里,进行重要战役战斗80多次。观看《长征》系列记录片,时而被反映如上数据的历史故事鼓舞振奋,满腔热忱,意气风发;时而被红军血染湘江、四渡赤水、抢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的场景还原而感动得潸然泪下,难过不已;时而对我党领导人的英明决策、大局意识敬佩万分,立志要多学习、多思考;时而被红军战士、共产党员的无私无畏,敢为人先的奉献牺牲精神感动到吃惊与赞叹……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长征精神于当下、于个人的重要意义。长征精神不仅不会永不过时,而且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赋予更新的内涵。

弘扬长征精神,树立坚定信念。心中的希望是永恒的指明灯,只要永远有希望,就能指引我们前进的步伐,而共产党共产主义精神就是党员的坚定信仰,长征精神就是我们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坚持的坚定信念!这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素养,更是对有理想有追求的党员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深刻领会的要求。

两万五千里的长征路,红军凭借执着的信念,对党无私的信任,将个人交付于党,充分发扬只存公、无有私的精神,才能在遇到了数不胜数的挫折时,把困难看作前进的动力,调整心态不气馁不放弃,战胜困难走向会师。李大钊说:"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以现在为渊源。"牢记党的要求和奋斗目标并贯彻到实际行动当中;认真分析经验教训,为工作提供有益的帮助;善于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为己所用;要有不断学习的劲头,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使以后的道路走得更为顺畅……这些都是长征精神带给我的启示。

弘扬长征精神,坚持大局意识。从大局出发,用长远的眼光看问题,敢于牺牲、勇于奉献,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长征中,红军三大主力翻越了21座雪山,红军队伍"四老"徐特立、谢觉哉、董必武、林伯渠,在翻越夹金山时,他们把中央配备的马匹全都让给了伤员,自己一步一个雪坑地爬过了雪山。在穿过草地粮食稀缺不得不靠吃草充饥的情况下,红军战士张思德每次都冲到第一个,因吃到有毒的野草而昏厥,他把自己奉献出来当作"神农".在红军内部出现夺权和分裂时,周恩来主动让出红军总政委,毛泽东坚决主张北上和团结,这才稳住大局,带领革命向着胜利的方向前进!

我们要从全盘出发培养大局意识,少一些小我的得失计较,多一些团队集体的荣誉感。牺牲小我成就大我,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一种伟大的情怀,也是一个人的优秀品质。在公司转型发展的道路上,我们一定要紧紧围绕中心,听从党委号召,以"一体两翼三支撑"为指引,团结协作,共同维护单位稳定和谐发展。

弘扬长征精神,正确面对困难。"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是长征精神赋予新时代的深刻内涵。从革命战士的鲜血中、从他们脚下穿破的无数双草鞋中、从忍受饥饿只能吃的树皮中、从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拼死迎面而战中……革命取得了胜利,现在的和平与发展建立在革命战士的累累白骨上,如何对得起他们挥洒的生命是需要我们不时地思考、不断地学习他们的精神、不放松地要求自己的行为去做的。

人的一生中必定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难,工作中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与红军战士相比,我们可能吃的苦受的委屈真的是小巫见大巫。任何胜利的取得都不是轻而易举的,选择了容易,也可能潜伏着危险,但只要坚定信念,紧咬青山不放松,就一定能有所成就。困难是绕不过去的考验,战胜了就是成功,一旦妥协就止步于此了。资产重组以来,污水净化公司面临种种困难,但有幸的是我们有坚强的领导核心,从未动摇与妥协,污水净化的长征之路必定会胜利。

弘扬长征精神,严格纪律要求。长征的胜利、共产党的胜利、革命的胜利都离不开党正确的群众路线,党之所以能赢得广大群众的拥戴,是因为有严明的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长征途中给藏族同胞耕地播种,吃了粮食主动留下钱财……共产党员的自律和严格的纪律要求迅速赢得了民心和社会各界人士的赞扬。

劳动纪律是一个公司工作作风的重要内容,一个公司作风如何,关系到一个公司的形象和兴衰存亡。2018年初,公司党委提出了加强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的主要工作思路,严抓工作纪律。作为公司员工,所作所为要符合公司的工作要求,心存公司,想公司所想,急公司所急,加紧团结,鼓足干劲,拧成一股绳,共同把公司的各项工作向前推进。

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习近平总书记说:"长征的精神我们还要继承,时代变了,所有条件都变了,但是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我们为之奋斗的理想、事业是不变的。"我们要坚持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坚持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坚持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将长征精神融入内心,团结一致,共同打赢公司转型发展攻坚战。

观《觉醒年代》有感2000字


第一次听说《觉醒年代》是在两个多月前,我一天下午和一位小姐姐聊天,她说最近在看《觉醒年代》。目前十多集,主要讲的陈独秀,她说为了这个,她还买了一套鲁迅全集收藏。无独有偶,我在看了《觉醒年代》鲁迅创作《狂人日记》后,我也买了鲁迅全集。前几天和初中同学聊天,大意是,她说最开始读到鲁迅的文章,很难想象当时的社会是这样的,但是通过这部剧,才真正意识到鲁迅作品的力量所在。

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

看了第28集《觉醒年代》,讲到五四运动。我最开始对五四运动的认识,是来自于初中历史课本上的描述,现在已经模糊不清了。还有就是初中一年一度的五四青年节文艺表演。昨晚看到电视剧中的五四运动,仿佛触及到内心深处的某个点,课本上对五四运动的描述,变成电视剧中的情节,听着讲述着娓娓道来五四运动的意义。以前的我总是机械的读着这些文字。但是我忽然意识到,只有在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才能体会到当时那些人执着的东西。我常常被剧中的人和事情,感动到热泪盈眶,是那样拳拳的爱国之心!

我想到我们走在厦门鼓浪屿,看着这里的异国风情,小白后来写到:“鼓浪屿和刘公岛有些许相似,有诸多异国风的建筑,那都是中国近代屈辱史、发展史留下的痕迹。对于我这样一个生长在未被侵扰的内陆的人来说,离开了课堂,只有行走在这样的地方,才能真正体会到历史车轮下的悲伤吧。”所以想到这里,我们现在只有走在这样的地方,才能触摸到历史的年轮。那个时代,无数仁人志士,为了保卫国家主权,发起了五四运动,是这样一声呐喊,唤醒了无数国民。我去过青岛,那时候的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些,只是走在这样的地方,看着一些异国风情的建筑,感受到山东的炎热,比起感慨与伤感,我更多的是好奇。

上周我们聊天聊到陈独秀先生,我说以前对他的印象很模糊,仅有的一些印象,都是不客观。我发现,没有在那个年代,没有身处在当时的环境里面,真的不要轻易评价前辈。

就像钱穆先生所言:“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小白说:“我们总是站着上帝的视角去看待一些人和事,殊不知,在那个时代,能够做到那样的事情,需要付出多少代价。”当我了解到一些关于青岛的历史,明白当时的人想要保卫国家领土需要付出的代价,蓦然回首,才领悟到当时在我脚下的那片土地对我们的意义。小白提到刘公岛上的雕像,我们当时也在猜测是谁,后来得知是邓世昌。但是我们更加认同当时在岛上听到的另一个说法,这个雕像,是每一位在那个时代用自己的方式,或是用笔,或是用枪,保卫中国的人!我很感动。小白说其实在历史上,有太多的人,他们做出的努力或者牺牲,不比那些在历史上留名的人少,但后人,可能永远无法得知他是谁。

有人曾这样形容这两位风云人物:北大红楼两巨人,纷传北李与南陈,孤松独秀如椽笔,日月双悬照古今。北李南陈,两大星辰;茫茫黑夜,吾辈仰辰。

剧中印象很深刻的情节

蔡元培先生和陈独秀先生到监狱接学生,同学们决心要“以死唤醒民心”,拒不出狱。

陈独秀先是一阵大笑,然后他说:

你们,可真是,不是一般的自大呀!你们以为,唤醒一个被封建思想禁锢了几千年的民族,是那么容易的吗?你们以为,要扫除我们这个民族血液里面的麻木冷漠、惰性思维,是一日之功吗?那是要经过几代人努力奋斗的大事业。我告诉你们,你们现在,没有权利去死,我们这个灾难深重的国家,需要你们去活着,需要你们去奋斗。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为了让你们不再流离失所,为了让中国的老百姓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为了让穷人不再受欺负,人人都能当家做主,为了人人都受教育,少有所教,老有所依,为了中华民富国强,为了民族再造复兴,我愿意奋斗终生!

这部剧让我感动的地方太多了,已经很久很久,没有一部剧,让我这样感动与震撼。被剧里面的人物所感动和震撼,遥想那个时代的伟大人物。正是有了他们的披荆斩棘,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千万人,吾往矣!”,这是那个时代先锋者的气节与决心。

我对得起天下人,对得起我的学生,唯独对不起你。这是李大钊先生对他的妻子所说的,他们为了国家与民族,牺牲了自己的家庭,甚至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九死而不悔。

我的辫子是有形的,顶在头上,你们的辫子是无形的,藏在心里。千万不要以为我们割掉了毛发,穿上了西装,满嘴的English,洋人就会高看我们。恰恰相反,当一个中国人西化成一个洋人的时候,恰恰会引起他们的蔑视。只有让他们看到,我们中国人,有着他们与众不同的文明与精神,他们才会在心里对我们有真正的尊重。

一手托着国格,一手托着公理,失掉了哪一个都是对这个国家的犯罪。

观《时间旅行者的妻子》有感


《时间旅行者的妻子》观后感

今天是2011年9月13日,正如这部电影里的男主角一样,每次到达另一个时空时都要弄清楚今天是何年何日,他出现在了自己的多少岁时。

最初看这部电影是因为普特家园的推荐,不好看就全当是练练英语听力好了。抱着这样的心态,看了前半段的电影,无论是时间空间上都没有任何逻辑性,有点乱,男主角不过是一直在不同时空中穿梭着,并不是每个时空的穿梭都是有意义的,有铺垫的,所以电影的前半段不免有些冗长,乏味。

然而真正吸引我的正是电影的后半段,男女主角结婚,女主角选择了一个随时会消失的丈夫,选择了一个未知的未来。在他们新婚的日子男主角无奈地消失了,然而却回来了一个年老的他与她结婚,以及新婚之夜男主角又一次消失了,随后的婚后日子中,男主角频繁地消失,不免有些令人忍俊,可是诙谐的剧情之后却看到了女主角的独立与勇气。她所选择的并不是一份普通的爱情。试问,你可知下一秒他又会在何时何地出现,你可知下一次又是在何时何地再一次相遇?就是这样一份毫无安全感的爱情,她接受了,她像一个普通女人一样过着一天天不平凡的生活,默默地承受着一切。

当然,这部电影真正打动我的却不仅仅只是这一份执着的爱情,记得电影的前半部分,男主角在地铁上遇见了自己的母亲,激动却无法表明身份;以及他无力的对父亲说,他已经见过母亲车祸去世100多次了,那样无能为力的无奈也许只有时间旅行者可以体会。

从我自己的角度看来,这部电影里我主要看到的并不是爱情,而是作为一个时间旅行者的无奈,对于凡事都可以预见的无奈。小时候,我们常常幻想着自己可以有多啦A梦的任意门,时光机,带我们去到世界上任何一个想去的地方,去看看未来会发生什么,去弥补过去所造成的遗憾。可是,动画片毕竟是给孩子们看的,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播下美好的种子。而这部电影却是告诉我们一个残酷的现实,历史是不可逆的,我们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粒沙,微不足道,即便你是时间旅行者,你可以回到过去,你也不过是个旅行者,是个看客。

在电影的后半部分,一个来自未来的男主角预示着男主角未来的命运,也正是由此,我开始深深进入了这个电影所叙述的故事中。那个赤裸的男人躺在楼梯口,身上挨一发子弹,奄奄一息,不过,很快他又消失了。这个男人的出现为男女主角心中都埋下了深深的忧虑。他究竟可以活多久?那个就是他最后的结局吗?接着随着剧情发展,男主角遇到了同样可以在时间中自由行走的女儿,女儿宣布了他的死期。也正是这时,故事发展到了高潮,男主角在一个可以预知死期的情况下和妻子女儿快乐的生活在一起。面对死亡,作为一个时间旅行者,对这个世界,究竟是一种无奈的解脱,还是一种难以割舍的留念?我想,后者应该更强烈一点吧,可是无法在同一时空相恋,究竟是怎样一种痛苦,我们谁也不知道。

最后,在男女主角相遇后,男主角再一次消失中,我们有了答案,他没有离开这个世界,而是在不断地穿梭在一个又一个时空,而她永远在她的那个时空,准备好衣服鞋子等着他的到来。我想,唯有她执着的等待与坚守,他总会在某时衣冠得体的回到她身边,陪她走完她的一生!

观《血战湘江》有感2000字


观《血战湘江》有感2000字

——南宁合纵吴娟

离看《苦难辉煌》这本书已经有近一年时间了,在这一年的时间内已经很少再看这一类型的书和这一类型的电视与电影了,而昨天晚上在张业坚主任的带领下我们又一次重温了红色战争片——《血战湘江》,重温红军这支伟大的团队,在83年前付出巨大牺牲血战湘江的悲壮故事。每一次的重温都在问自己:如果生在那个年代,自己是否能够成为红军当中的一分子,是否有资格成为他们其中的一员。不断的庆幸自己生在一个和平的年代,生在一个和平的国度,"不悔生在华夏家,来世愿做华夏人"!

《血战湘江》以长征史上最惨烈的湘江之战为背景,成功塑造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工农红军领导人在长征中不屈不挠的光辉形象,深刻揭示了"左倾"错误路线给红军造成的惨痛损失,生动再现了红军38师官兵顾全大局、勇于牺牲,奋力掩护中央红军渡过湘江,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鲜血的大无畏精神。在这部影片中自己也有非常深的感触与体会!

一、卓越的领导人都有着极大的人格魅力,让人们心甘情愿的跟随,愿意与之一起奋斗、一起努力,甚至拼上身家性命也在所不惜,因为坚信他们能带领我们干出一翻大事业。影片开始的时候有一幕毛主席与林家父亲的对话让我印象深刻:老林作为一个裁缝道出那七千个客家兄弟为什么要跟着红军,因为家中老小都被杀害,不和红军闹革命还有什么出路?都是被逼上梁山!!毛泽东所具有的压倒一切的人格魅力,让7000客家兄弟愿意生死跟随,即使老林和三个儿子都为革命捐躯了,仅留家乡、负责传宗接代的老四依然找到毛主席,毅然选择成为一名红军英雄!因为大家坚信毛泽东能够解放全人类、建立新中国!

《如何成为优秀团队成员》第二点:认同团队的终极目标并愿意为之付出一切努力。像老林一样的红军何止千万,他们坚定自己的信念,为解放全中国不惜一切代价,付出一切努力,抛头颅洒热血!合纵创始人刘祖军导师同样具有极大的人格魅力,让我们合纵人愿意相信他、愿意跟随他,即使在这个物欲横流、利益之上的年代,大家没有工资,宁愿自己掏钱也甘愿追随!这是一种精神,这是一种信仰!相信我们的货通天下、汇通天下一定能够实现!相信我们的教育未来一定能改变世界!并且为了这些梦想愿意付出百分百的努力!

二、在团队内即使有怨言也不能传播负面言语、影响团队士气。卓越的领导人都有着极大的格局!当全军上下都拥戴毛泽东的时候,毛泽东并没有搞独裁、集中专制,而是倡导民主,极大程度的维持党内的安定团结。一个团队要想走得长远,一定要保持团结,在顺境的时候是这样,在逆境中更应该如此!

《如何成为优秀团队成员》第五点:无负面言语,无消极行为。负面言语和消极行为,就如同病毒一样会迅速传播,影响团队的士气和整体战斗力。所以做为一名优秀团队成员,首先自己要做到,与此同时要去影响、带动身边的人,当团队成员存在负面言语和消极行为的时候,为了团队士气不受影响,我们必须予以坚决制止。只有每一位成员都做到了,团队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丢什么不能丢士气,失什么也不能失人心!

三、每个人都坚决执行上级下达的命令,即使知道自己没有任何的胜算,但仍然全力以赴的去执行。当18团的将士们知道自己要驻守阵地,以700人去对抗几万敌人的时候,没有任何人退缩;明知不敌,但仍然坚守到38团去支援,战斗到最后一个,全团无一人生还!

《如何成为优秀的团队成员》第一点,也是军人的特质:无条件执行上级下达的指示或命令,理解的迅速执行、不理解的坚决执行。只有迅速的执行了,团队的战斗力才会提高!

四、理论学的再好,也要与实践相结合。不能单单凭理论和老的经验来做事,没有实践的检验,其理论也是空中楼阁;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再反过来验证理论体系!博古与李德就是犯了教条主义,把其它国家的革命理论生搬硬套,脱离中国实际,造成了中国红军在反围剿上的惨烈结果,以至于80000红军最后才存活下来30000多人。同样,合纵的课件再好,也要经过"学、练、讲、做"的程序,最终也要落地执行,也就是要反复进行"事上练",增强课件的运用能力。现在我们最大的欠缺也是在对课件的灵活运用上,我们要多学习,多领悟,不断用课件来武装自己!

五、团队核心和领导要时时关注并了解自己团队的情况,对团队的一切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团队成员因为信任才选择追随,团队的核心对团队目标一定要有准确的评估能力,确保团队成员能够顺利地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博古与李德正是因为对目标没有准确的评估,僵化执行教条主义,下达错误的战略方针,才让红军损失惨重。做为团队核心要不断的学习,让自己有能力带领更多的人,指引他们正确的方向,如果自己能力不足就会限制团队的发展,也会辜负了团队成员对我们的信任!

看完影片,自己也在深深的反省中,反省自己为什么没有达成预期目标……真的有那么难么?比起当年红军建立新中国的时候还要困难么?说到底还是自己没有做到极致,没有全力以赴,不仅如此,在实行预期目标的过程中,还在不断的为自己设限。我们一定要清楚自己要什么,为什么而做,怎么去做,未来能走到哪里去。只有真正的想明白了,你才会活得不纠结,才会在挫折与困难到来的时候无所畏惧、奋力拼搏!

观《心灵捕手》有感2000字


关于《心灵捕手》的那些事儿---不一样的感动

没有任何火爆的镜头和炫目的特效,精致的音乐充满着哲理与诗意,一部温暖的治愈系电影,每次欣赏,总会带给我不一样的感动。或许,岁月改变的不只是我们的容颜,还有我们对生活的态度。

自己独立选择看电影,是进入大学以后。远离家乡,独自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求学。从没离开过小县城的我,对这里的一切都不适应,但我却无法告诉父母。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只读过小学的父母,他们的肩膀只能扛起我生存的重量,让我不至于挨饿受冻。大学里遇到的问题,都必须靠自己解决,将生活中的烦恼告诉了爸妈,只能徒增他们的烦恼。大山里十八年的生活是简单而安逸的,我也习惯了和大山去交流,形成了我自卑内向的性格。大山的孩子,总是有大山一般的品格,坚韧而勇敢。因为无所依靠,才不得不自力更生,不断的突破自己心理的障碍,走进五彩宾的大学生活中的去。大一刚到学校的时候,很偶然的一次点击,一个人独自看完了这部电影。我不是一个煽情的人,这部电影却戳中了我的泪点,第一次为一部电影而哭泣。

这部电影讲得是一个数学天才的故事。麻和他的省理工学院数学教授蓝勃,在他系上的公布栏写下一道他觉得十分困难的题目,希望他那些杰出的学生能解开答案,可是却无人能解。结果一个年轻的清洁工却在下课打扫时,发现了这道数学题并轻易的解开这个难题。蓝勃教授在找不到真正的解题人之后,又下了另一道更难的题目,要找出这个数学天才。原来这个数学天才叫威尔,他聪明绝顶却叛逆不羁,甚至到处打架滋事,并被少年法庭宣判送进少年观护所。最后经过蓝勃教授的保释并向法官求情,才让他免受牢狱之灾。虽然蓝勃教授希望威尔能够重拾自己的人生目标,而用尽方法希望他打开心结,但是许多被请来为威尔做心理辅导的心理学家,却都被这个毛头小伙子洞悉心理反被羞辱,纷纷宣告威尔已“无药可救”。蓝勃教授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只好求助他的大学同学及好友——某社区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西恩·麦克奎尔,希望他来开导这个前途汲汲可危的年轻人。经过蓝勃教授心理学家朋友西恩的不懈努力,)“朋友,可能比你自己还要了解自己,他了解你的性格、思维方式,他会在最恰当的时候告诉你,你该怎么选择。编剧马特达蒙在不经意间叩开了青春之门,告诉我们关于成长、关于友情、关于爱情,或许下一次敲门声响起之后,我们可以坦然的面对恐惧和现实。

第二次看这部电影,已是大三下学期,全班同学在课堂上一起看。重温这部时代经典影片,有了不一样的感悟。以前,我们总是看到威尔从自我防卫到心灵解放,为他心灵最终获得解放而欢欣鼓舞,对蓝勃教授,则是抱着一点偏见。看到他不断让威尔去做他认为很重要的事情,对他的印象不是很好。这次的实习,考虑问题的角度也改变了,不仅仅单纯从主人公的角度看问题。站在蓝勃教授的角度,面对这样一个极具数学天赋的奇才,自己研究多年的数学题被他一举破解,这对一个从事数学研究的人来说,这该是多大的震撼。自己的才能有限,面对复杂的数学难题而无能为力,而拥有这个能力的人却在自甘堕落,浪费着自己的天赋,在一个老师看来,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事情。蓝勃教授想要尽力去保护威尔,让他的天赋得到最大的发挥。他向法官求情,请了很多心理专家给他作辅导,在这些专家都束手无策之后,他为了威尔去求助于与自己有过节的大学室友,帮助威尔打开心理堡垒。按照常理来说,蓝勃教授完全可以不管威尔,继续做他的着名教授,威尔怎么样跟他一点关系也没有。他调动自己的各种关系,只是为了帮助威尔成长成材。作为一名老手,看到那些天资聪颖的学生,总是渴望让他能够飞得更高。也许,这个学生毕业之后,不会给他任何回报,甚至于毕业之后,都不会再联系他。老师在付出的时候,压根儿没想到过要得到什么回报,向伟大的蓝勃教授致敬,向曾经帮助过我的每一位恩师致敬。

即将走上讲台的我,要努力做一个充满爱心的老师!

相信《观《旅行到宇宙边缘》有感2000字》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观后感,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奇迹男孩有感20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