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 地图 >

发布时间:2019-10-28 来源:互联网

让子弹飞的影评。

一个人难以忘记的,往往是他/她观看过的一些影片,我们的思维和事情情节一起跳跃,观看后受益匪浅,心中有了更多的想法,懂得了更多道理,我们可以用写观后感的方式将各种感触和思考组织在一起。那么观后感怎么才能写好呢?经过搜索整理,小编为你呈现“让子弹飞的影评”,供你参考和使用,请收藏和分享。

让子弹飞的影评(一)

《让子弹飞》是一部让我倍感幸福的电影,就像饿了好多天之后突然吃了一顿麻辣火锅一样,幸福的倾诉欲急剧上升,但又被辣的说不出话来。这种幸福感源于对姜文的信任,尽管《太阳照常升起》的晦涩难懂透支了一部分人对他的信任,但是《让子弹飞》向这一小部分人声明“你们现在回来还是来得及的”。一般导演在取得一定话语权之后都会拍自己最想拍的东西而不是最容易拍的东西,这是一种难以忽视的情结,我始终认为姜文是有艺术片情结的人,这种表达自我的欲望在《太阳照常升起》里通过隐喻的镜头得以诗意的表露,但是“不好好讲故事”绝不代表姜文讲不好故事,当他愿意踏踏实实讲故事的时候,他讲的活色生香百花齐放,那嘴皮子比天桥底下专业讲故事的还灵泛,最重要的是还没丢掉情结。敢情在人家手里电影就是一玩具,想拍成什么样就能拍成什么样,能给自己找乐还能让你乐,这才是他最可怕的地方。

如果看电影就像跟着导演进行一次旅行的话,这次姜文的确是做了一个称职的导游,向观众证明了,不会讲故事的导游不是好导演。在《让子弹飞》之旅的开头他就已经花样百出的牢牢抓住了观众,观众和片中的葛优一样吃着火锅唱着歌就中了姜文的埋伏,“别着急,让子弹飞一会儿”,此后催笑弹一路穿膛破肚再也没落下来。观众一路上左拥英雄,右抱美人,更有各色坏蛋做伴,赤裸裸的恶和闪亮亮的义都转化为坦荡荡的乐,不用偷着捂着,不用藏着掖着,《让子弹飞》就是要挠遍你的痒痒肉,让你笑让你笑让你笑。

跟前几年的《疯狂的石头》一样,此次《让子弹飞》再一次为“喜剧”正名:真正好的喜剧绝对是高智商者的游戏,不在故事本身有多高深,而是讲故事的手段。虽然几千年来我们的主流文艺作品一直以来都背负着“文以载道”的传统追求一种厚重感,但是我一直相信中国人绝对是世界上最有幽默感的民族,而且是高级幽默,既然这也不能那也不能说,那我们就换个方式说,说的让上头听不出来还得让自己人听的出来,幽默感就是这么来的,是面对残酷生活的必备武器。我们的各种民间传说和小品段子中,幽默层出不穷,所谓话糙理不糙,看似粗俗的话中蕴含的是从苦哈哈穷光光的生活里凝练出的智慧,另外中国人历来在战场上是擅长攻于心计的,三十六计,计计走心,而在我看来《让子弹飞》就是把中国人在生活中的幽默、社交中的智慧、战场上的计谋揉碎了放在一个“个人英雄主义”的故事框架里,再用姜文天马行空的脑袋瓜子一整合,这部电影就用“不3D,不山寨,不抄袭网络用语(反而是给网络用语添砖加瓦了)”的“三不”方式制造了一场视觉奇观以及语言艺术奇观,将电影的造梦功能以去科技化的方式发挥到极致,证明了中国人的梦幻不一定非要科幻。这是这部电影最让我激动的地方,因为这才是我心目中中国国产喜剧电影的正路。

说回电影本身,前面提到《让子弹飞》制造了一场语言艺术奇观,台词已经不能用搞笑来形容,符合人物的身份而不刻意,恶趣味横生,有时法庭辩论(凉粉案),有时小品段子(张麻子抱县长夫人尸体痛苦),有时群口相声(大哥,你是懂我的),当骂人都能变成一种艺术的时候,我崇拜的只想骂人。所以这部电影是真的不怕剧透和影评,在这部电影身上不会再出现“影评比电影好看”的惨剧了,因为你如何用苍白的语言和文字来描述那场语言奇观?从故事主题来看,《让子弹飞》在鹅城这个穷山恶水的地方建造了一个男人的“梦想战场”,融合了血性、心性与智慧,姜文姜文把最容易出彩的一个奸角和一个丑角分别给了发哥和葛优,自己扛起了一个兼具匪气、霸气、灵气、义气、正气等各种气的理想型男人,大有“让你们可劲儿的出彩,我愿意一个人挂彩”的豪情壮志,怀抱“站着挣钱”以及“让老百姓站着收钱”的治国理念,姜文试图在电影中建立一个没有阶级之分的“理想国”。简单来说,这个故事就是骗子买官,土匪抢官,恶霸想当官,土匪和恶霸你一拍我一拍的交手,骗子在土匪和恶霸之间来回蹦跶,最终土匪利用民怨铲除了恶霸,土匪做了官应该做的事情,而真正的官在哪里?电影中突出了恶霸、土匪和骗子三种边缘人物,真正的官是隐匿的,民众的脸是模糊的,而其实他们又是无处不在的,如果非要从《让子弹飞》电影中读出什么政治隐喻的话,也是很容易的,但是这不是这部电影的看点,包括电影中的各种死亡以及暴力场面,都被黑色幽默消解了其本身的残酷,观众来不及伤感就又被推入狂欢的洪流中,只有在片尾经典国片《城南旧事》的主题曲《送别》再次响起时,在制造了这一切的英雄望着奔向“上海滩”的“孩子们”时,我才发现确实是有一些莫名其妙的忧伤隐藏在了大欢乐的缝隙中,马和枪注定要被留声机和自行车所代表的现代文明取代,刚才那一场集体高潮已经变作为一场《鹅城旧事》罢了。

最后不得不提《让子弹飞》中那些角色,《让子弹飞》的演员无疑是很幸福的,当剧本给了表演这么强有力的支撑后,他们只需把自己扔进去,享受表演的撞击享受戏剧的快感。从主线看《让子弹飞》其实就是用三个人来演两个人的对峙。姜文在片中一如既往的“大男人”却不会让观众反感他在“装爷们儿”,因为片中张麻子这个角色“有粗有细”,有豪情又有智慧,是不光会摆pose还会干实事的“军事家”,男人想成为的男人,女人会崇拜的男人。有了一头飘逸长发的葛优用他举重若轻的台词功底将一些本没那么好笑的东西给放大到极致,他的身上兼具小人物的油滑与天真,把汤师爷这个终于掉进钱眼里屁股却留在了树上的倒霉蛋儿演的活灵活现,在喜剧片中葛大爷无非是最好使的演员,一句话不说就能逗的观众前仰后合,最难得的是他仿佛并不自知自己的魔力。演惯了正剧的发哥终于有机会发挥了生活中老顽童的一面,在电影中他演一个恶贯满盈的奸商,永远体面的装束,中英文双语频道自由切换,无厘头的表情,步步为营的算计,发哥本来就有张讨喜的脸,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越来越可爱了,在《让子弹飞》里让个喜欢按照严格的程序行事的反面人物只让我觉得是个爱演的科学怪博士,却是真的恶不起来。

让子弹飞中的“群戏”是真正的群戏,各色配角都整齐划一的团结在大哥的周围,基本上有配角出现的时候就有主角出现,所以三位大哥的脸始终是最清晰的,而配角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的,尤其是张麻子的麻匪队伍,“欢乐六人行”或各显神通或群口相声,出彩也是集体出彩,很少有人单独跳脱出来。相比较麻匪这边有爱的家族式组织结构,黄四这边就像分工明确的专业恶霸公司,陈坤和姜武“欺男霸女二人组”被安置到黄四这边反而因为一场“凉粉案”而跳脱了出来,在这场掀起第一个小高潮的群戏中,姜武和陈坤一红一白一莽一阴配合的天衣无缝,硬生生的在不谙世事的小六子的肚子上扯开了一条血口子,这场闹剧式的杀戮让人触目惊心。有意思的是,在陈坤姜武吊儿郎当出场的时候,我身后一位女观众惊呼“这是陈坤?”,相比较其他早已被贴上“硬汉”标签的几位黄金配角来说,被贴着“文艺”标签的爱情片“黄金主角”的陈坤光名字排在众演员表里就让人心生疑问,可是当他抽去了眼底的深情,换上赤裸裸的无情时,跟本片的整体气场竟然也很和谐,原来这个演员不仅可以谈谈情,更可以发发恶。在凉粉案中,胡万这个角色一方面要在众人面前扛着所谓“正义”和“道德”的大旗,另一方面要在慷慨陈词之中渗入利器般的阴邪,像个明知道被告是无辜的仍要置对方于死地的无良律师,陈坤演的很有张力,捋头发的小动作,台词的爆发力,以及在“你不是欺负老实人吗”这句台词时展现的戏剧范儿的身段,这段表演难得的是完整,动静皆有,一气呵成。最后刽子手眼中流下的那滴鳄鱼泪让我不得不感叹,他流露出的这种坏已经不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一件招摇过市的衣服,而是一种属于天生混蛋的浑然天成的呼吸。想到“鸿门宴”那场戏中胡万自然的舔过自己嘴角的血,我心理暗想:幸亏这个角色很快就被姜文弄死了,要不让他再成长几年,也许他会是张麻子最大的对手。虽然所谓的大师级作品里经常给坏蛋做人性善恶的二元论分析,但我一直认为世界是一定有人的恶是流淌在血液和基因中的。《让子弹飞》里的恶人暂时满足了我的对于“恶”的“恶趣味”。

子弹呼啸而过后,其实我觉得姜文还是那个姜文,你可以说《让子弹飞》是大众电影,但全民狂欢反而更证明了这是属于姜文一个人的胜利,他身上永远有种领袖气质和革命激情,我不觉得他在刻意迎合谁,从他之前的作品中比比皆是的幽默桥段里就可以看出他本身就有做“大喜剧”的天赋,而且谁又能说《让子弹飞》之后姜文就一定顺着这条路走下去了?针对姜文,任何定义都很多余,因为很明显,他不愿意被别人定义。如果非要说迎合,与其说是《让子弹飞》的趣味迎合了观众趣味,不如说《让子弹飞》的智慧迎合了观众的智慧,因为恶搞常有,智慧却不常有,本山大叔说这是一个对快乐宽容的时代,观众从不缺快乐,缺的是走脑子的快乐。

让子弹飞的影评(二)

姜文的电影在中国影坛一直是“最富荷尔蒙”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很给力”。姜文的电影之所以给力,是因为他的电影既没有对执政党的阿谀奉承,也没有对生不逢时的戚戚感伤,更没有拿改革开放后的矛盾冲突逗闷子。姜文的电影更像只一往无前的鞭子。我们痛快的,是一鞭鞭抽下去时的皮开肉绽,虎啸猿啼。

《让子弹飞》同样公映前便热评如洪。潮浪之汹排山倒海。这让人不禁替姜文担心。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捧杀”?读罢全片,方才慨叹再高的赞誉,对时下这部影片也并不过分。这仍是姜文式的新作者-电影。影片中的荷尔蒙,一如既往。

明线与暗线

凭《阳光灿烂的日子》横空出世后,姜文又在《鬼子来了》中批判了中国人的农民性,在《太阳照常升起》中批判了中国社会的性压抑。《让子弹飞》同样有着诸多隐喻和谜语。这让这部影片再度从文化上高了一截。倘若不明白故事中的诸多暗示,权当是个搞笑的动作片看虽然不失乐趣,但如果懂了原著小说中的隐喻,便会多上一层带草莓香味的颗粒状快乐。

这部影片里埋的暗线不止一条。片中麻子、汤师爷和黄四郎看似三个不相干的人,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几位主人公都曾提到20年前,17岁和辛亥革命。这三头蒜17岁的时候都曾投身革命。而后张牧之成了马匪,老汤成了官骗,黄四郎成了恶霸。20年前,这几个革命者为了不同利益走到了一起。20年后,他们再度聚首,为的还是既得之利。

影片暗示出,不论留着半条辫子的老骗子,还是满口英文的土豪乡绅都过于看重眼前利益,注定无法成就大业。真正可以得江山的,是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以“公平”旗号鼓动老百姓助威夺权的高智商土匪。麻子从革命者到土匪,再到革命者。革命盗火者身份的变换令人感慨万千。影片片尾,麻子剩下的手下去了上海。故事发生在1920年,而中国某党便是于1920年8月在上海组建的。影片讽刺和挖苦了什么,不言自明。

至于影片结尾,明明一开始对麻子颇有好感的花姐却跟了老三让许多观众感觉意外。实际影片埋了不少伏笔。老二和老三在窗外往花姐房里扔银子,扮人肉自行车,并不惜冒生命危险英雄救美。老三更尊重女性,所以他更有机会搞定花姐。对兄弟和女人的公器性使用最终使得麻子的亲信四散。白马和分道扬镳的兄弟暗示着他终将成为一个孤独的暴君。

总之,这些隐喻并不深刻。因而本片并非精英独享的电影。

角色与表演

人物角色塑造上,三位主人公都相当成功。姜文电影有种科恩兄弟式的黑色幽默在里面,因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演员表情夸张,时不时一脸大便。这种表演风格极大程度构成了影片的幽默。葛优扮演的骗子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葛优夸张的表情和声音让这个人物成了影片中最大的亮点。有观众期待周润发在这部影片中手持双枪满天飞。但周润发真正令人叹服的是表演,而非动作。影片中,周润发扮演了两个角色。他演的黄四郎老辣凶残,功于心计。周润发演的替身走的却是他许久不见的喜剧路线。周润发的霸气与姜文的匪气形成强烈张力。三位主演中,唯一表情不够夸张的便是姜文自己。但同周星驰导演的电影一样,姜文与其他演员的形成的反差恰恰构成了其角色张麻子的传奇色彩。

《让子弹飞》的配角角色同样有戏。张麻子的队伍里不乏型男帅哥。但一个个角色都有着鲜明的性格特征。姜武等配角演员的表演同样抢眼,很有可看性。唯一不很搭调便是陈坤。本身这个角色是狠毒的走狗胡万。陈坤的表演没有让人看到人物内心。他的表演放不太开,跟影片整体基调也不太搭。

形式与风格

导演上,姜文依旧发扬自己的Cult片风格。葛优、冯小刚和刘嘉玲在马拉火车里吃着火锅唱着歌的戏奠定了影片的荒诞风格。头戴麻将面具的匪徒也让人想起了特里·吉列姆的电影。火车是姜文每部电影里必须出现的道具。这次的马拉火车看似荒诞不羁却意味深长。先进的工业产物却需要最原始的牲畜牵引,这一笔便生动反映了当时中国的时代背景。

反应延时的子弹更是片中一大亮点。这个桥段不单增加了影片的传奇魅力,还给了影片一个很商业的片名。曾有人说多一“让”字削弱了片名的力度。但恰恰一个“让”字显示出了麻子的深谋远虑和决胜千里。

姜文的电影里,人物长篇的对白戏也相当出彩。这点他丝毫不啻于昆汀·塔伦蒂诺。麻子、师爷和黄四郎围坐在一起商讨剿匪大计时的戏相当精彩。几个人各有各的算盘,帘子后却是黄四郎三个手下的生与死。而麻子问汤师爷“什么是惊喜”的桥段,看似好像一句话来来回回地问,却将麻子和黄四郎的对弈不断推进升级,很是精彩!快速的剪辑下要求演员能够对着镜头迅速做出反应。因而不少戏看点十足,相当过瘾!

同姜文以往电影相比,这部影片明显多了很多血腥和情色。尽管《阳关灿烂的日子》里,马小军的板儿砖凶猛,《让子弹飞》却有更多鲜血淋漓的画面。六爷剖腹,孙守义被扎死,子弹爆头,师爷被炸成两截,黄四郎替身被砍头等等,都有浓重的暴力色彩。片中暴力桥段较科恩兄弟、昆汀和马丁·西科塞斯的电影有过之而无不及。

有人评价姜文的电影充满男权主义。事实却是如此。刘嘉玲扮演的县长夫人是一窑姐儿,风骚妩媚,提升了影片荷尔蒙。姜文摸着刘嘉玲胸说“我不能趁人之危”的时候笑翻全场。然而县长夫人被打死的过程却连个画面都没有交代。随后便转入麻子对县长夫人尸体的功能性使用。而侍女因过跪地险些被砍,人妻被黄四郎的人强奸等戏,也显示出女人在姜文电影里的被动地位。即便周韵扮演的妓女花姐在马匪中间争取到了地位,也是靠拿自己性命相逼争取来的。

姜文在《让子弹飞》的风格里借鉴了不少话剧和舞台剧风格。像人物头戴面具,开平碉楼的广场戏,以及悉数光着上身的老百姓等等。不再一味追求真实宏大的场面,会在极大程度上降低成本。这种做法也最为冒险。因为一旦搞不好,很容易被人指责草台。但形式和细节上,姜文控制得很好。因而影片并未给人粗糙的感觉,反倒呈现出了一种强烈的大师风格。片中甚至还出现了向《巴顿将军》致敬的桥段。几个心怀鬼胎的人背后是殷红一片。

影片最后,姜文不忘继续批判群众的盲从性。“鹅城”,以及跟着马匪一起来到黄四郎宅前的大鹅分明是在批判百姓的无知与盲从。他们并不关心城头旗姓什么。只要有口粮食,能瓜分胜利果实,老百姓就乐意跟着走。陈凯歌在《无极》里也做了类似批判。但缺乏调侃精神,没有得到太多认同。《让子弹飞》里寥寥几笔批判,却很说明问题。

最后

接下来我将以我在微博里的一小段评论结束本文:《让子弹飞》是姜文的一次大胆尝试。他在大银幕上完成了从批判民族性,批判民族性压抑,到批判近代精英的飞跃。这在满屏太监的中国影坛凤毛麟角。影片依旧有着姜氏密码和谜题,隐喻却更加浅显易懂。姜文独有的Cult片电影语言下,历史人物对号入座,荒诞不羁溢于言表。血淋淋的新中国竟诞生得如此有趣。

让子弹飞的影评(三)

在2011年1月下的《看电影》专栏里,我将用更长的篇幅谈我对《让子弹飞》的看法,尤其是关于姜文扮演的角色的解读,因为这也是本片最遭诟病之处。以下刊载的是报纸影评,受篇幅之限,只能点到为止。

姜文发誓要把《让子弹飞》拍摄成一部谁都能看懂的影片。但何谓“懂”?“懂”是一个相对概念。我觉得我完全看懂了《太阳照常升起》,但或许我的理解跟导演相差十万八千里。《让子弹飞》的剧情确实不难懂,但个中涵义却不是三言两语能道尽,而且同样没有标准答案。

比方说,我在影片中看到了两部党史,一部是打土豪分田地那阵的故事,另一部则与时俱进。这两种引申是自我矛盾的,但又奇妙地和平共处着。姜文的导演作品均提供了类似的解读空间,你可以从中看出革命的必要性,也可以悟出革命的荒诞性。看姜文而不做诠释,起码会损失一半以上的观影乐趣。对于姜文作品,不存在过度诠释的问题,只有诠释不足的可能。他的意象太丰富而吊诡,他的思想你未必认可,但力拔山河气盖世,他有着艺术家共通的狂傲和霸气,但他担当得起。评价姜文只能用艺术的标准,而非政治的标准。

退一步,即便完全无视内涵,你依然可以为《让子弹飞》拍手叫好。姜文的天才表现于他的原创性。《阳光灿烂的日子》之前,青春成长题材在海外早已极其成熟,但姜文一出手,大家眼睛一亮。《鬼子来了》跟以往抗战影片的不同就更显然了,但也为更新更深的挖掘付出了代价。《太阳照常升起》的创新有刻意的一面,这限制了它的观众群,但无疑换来了遨游苍穹般的想象。《让子弹飞》是姜文17年中的第四部导演作品,这一次他又换跑道了,黑吃黑的剧情虽然不算新,但我们第一次领略到姜氏风格的黑色幽默。

姜氏幽默不像冯氏幽默那么市民化,也没有赵家军的草根,既不同于伍迪艾伦的知识精英,更迥异于都市小资的情调。简言之,那是一种很男人、很凌厉、很强势的幽默,如同经过火烤的科恩兄弟。影片中采用的很多元素原本属于不可协调的风格,但被姜文揉碎了整合成有机整体。就拿很穿越的台词来说,原本属于恶搞喜剧的素材,但“浦东就是上海”这样的对白被姜文搁在民国早年居然一点不廉价。

影片的郊外场景有几分西部片的味道,而鹅城的布置却别具匠心。姜文把广东碉楼拍出了别样的风格,即富人虽然疯狂搜刮民脂民膏,但从居住环境(以及所暗示的心理状态)他们早已躲进小楼成一统,陷入了“人民”的汪洋大海。而这种类似汪洋大海的意象无处不在,从进城的那片浅水潭,到满地的金银或枪支,形式的夸张与矛盾中暗示着阶级的对立。再加上白马拉的火车、滞后到达的子弹等等,姜文若在荒诞的道路上再往前跨上几步,那就是特里·吉列姆《妙想天开》的境界了。

中国是一个善于模仿的国度,最缺的就是原创,姜文作品虽然也会借用类型片的壳子,但原创性是最强的。你大可以不喜欢他的作品,但你不能说“这种影片我看得多了”。就拿人物塑造来说,姜文扮演的张麻子似乎是好人,是革命派,周润发的黄四郎自然是恶霸,而葛优的角色好像是小丑,但你若换一个视角,这几个人物均不是十足的好人或坏人。至于戏中的穿越(包括道具和台词),那更不等同于穿帮。穿帮注定是低级的,而穿越有时可以很高级。看姜文的电影,千万别削足适履套到自己的框架里,而是应该尽量跟随姜文的创作路径。其实看谁的电影都是这样,但看姜文作品尤其应防止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姜文的天才,始于他的不循规蹈矩。

HdH765.cOm更多精选观后感阅读

《让子弹飞》观后感


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马县长、汤师爷、黄四爷这三位男人,同样演绎得精彩纷呈,动人心弦。

兖州牧,曹操也;豫州牧,刘备也。《易经》云: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张牧之,知书达礼,有时不与我的感伤。他对六子说,你不能当县长,也不许当土匪,要当学生,多读书,听莫扎特;张麻子,一群麻匪的首领,杀人越货、骑马劫车、蒙面散财;马县长,忍耐狡黠的政客,插科打诨,暗藏心机,有革命者的信念,亦有麻匪的血性。

他,即是张牧之,又是张麻子,还是马县长。想起师父那晚发的图片,洪七公、洪七叔、洪七仔,老少三辈,都是师父一人!就像自己,既是母亲,又是女儿,还是妻子。每个人身上都兼具多种角色,彼此镶嵌,相互统一。每个时空,确认了我是谁,清晰当下的定位,明确行动的标准,才有恰如其分的呈现。如张麻子问汤师爷,夫妻间最要紧的是什么?答:恩爱。当县长最要紧的是什么?答:忍耐。

张麻子斩钉截铁地对老百姓说,来鹅城的目地,是办三件事:第一是公平,第二是公平,第三还是公平。掷地有声,铿锵有力!不是为了敛财,而是要主持正义。不但确认自己是谁,而且清晰对方是谁。经云:以佛性等故,视众生无有差别。知己知彼,运筹帷幄,所以他坦坦荡荡,不卑不亢,持枪拿印,站着来把钱赚。

当收到两大家族白花花的银子,他的兄弟说,钱有了,咱撤吧。张麻子说,不,黄四爷的钱还没送来。谁有钱赚谁的钱,能多赚一分,不少拿一毛。谁穷给谁发钱。对于他发钱的壮举,汤师爷说糟践东西,黄四爷说,有钱不要,这哪像一个买官的县长所为?从修行道次第角度来说,他们都在人天乘,而张麻子在大乘。所以,张麻子的梦,无人能解读。

花姐说,我也想当麻匪,给穷人发钱,听他们笑。张麻子说,想当麻匪,现在就可以。花姐说,可我还没准备好。张麻子问他的那帮兄弟,还需要准备吗?想起一个故事,一个乞丐,到富人家乞讨,富人家十分忙碌。乞丐问,忙什么?富人答,准备去海南。过了一年,乞丐又到这家富人家,他依然十分忙碌。乞丐问,忙什么?富人答,准备去海南。乞丐十分诧异,去年就准备去海南,没有去成?富人答,是的,还没有准备好。乞丐说,我已去过两次了。富人问,你一个乞丐,凭什么去海南?乞丐答,就凭一个讨饭碗,一根打狗棍和一双脚。

给人以启示:,很多事情,不是都等准备好了才去做。有人会说,等我退休了再来学佛,等孩子考上大学就有时间了如恩师开示,我们总把希望寄托在二米之后,殊不知,等一切都准备好,也许永远也准备不好。祈祷大准提,正觉菩提道,此一身成就。路就在脚下,现在就可以出发。

有时候,死人比活人有用。张麻子用已经死去的兄弟送给鹅城百姓一个信息:迎青天,享太平。这句话也令人深有感触:看到死亡,会接收到无常的信息,激起内心的涟漪。曾看过一位法师的开示,说一旦觉知有所懈怠,就去殡仪馆转一圈,警示自己要走出舒适区,念念精进,慎勿放逸。是啊,唯有感知生命何其脆弱,才能真正懂得生命何其珍贵。我们早晚会收到一张录取通知书,是来自阎王爷,还是来自极乐世界,要情有所归,心有所属,行有所持。

看着黄四爷的那顶帽子,张麻子说,来者不善啊。汤师爷提醒说,您才是来者。精彩的对白,深刻的寓意。如果被六尘所牵,便忘了自己是谁,随之漂泊,不知所归。前后二个来者,同名不同义,转被动为主动。有来必有去,流水的来者,铁打的自性。修行就是要守本真心,才能气定神闲,洒脱自如。老子说曲则全,拐个弯,做个调整,转错觉为正觉,命运当下改变,焕然一新。

杀人诛心,是汤师爷送给张麻子的策略。惩罚一个人,不如唤醒他的心灵。杀人,只是杀死祂的的肉身;但在内心里不见得有解脱和触动。诛心,则是从根本上征服。修行要修心,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激怒他人之前,自己先点了火。同样,珍爱万物之前,先爱上自己;征服他人之前,先摆平自己,解脱不从外而来,自在在心内。

六子死的那一幕,令人不忍直视。明明是刻意中伤,流言蜚语,却非要给人证明,往坑里跳,正中人下怀。可是那些鼓动叫好的,最终没有一个人真正在意是否是一碗凉粉。鲁迅《呐喊》里: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这些看客,仅仅是麻木的围观,鲜有平息事态的援手。

但从自身来反思,我们曾经不也如六子一样,在别人的眼光里摸爬滚打,心力交瘁吗?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佛陀教导我们不但要照见五蕴皆空,而且能运用自如,此时,五蕴即是我们绽放光彩的舞台。缘起性空是启示我们要广种福田,广结善缘。四大皆空是让我们用智慧重组四大,转化基因,排列成最庄严的生命组合。

你给我翻译翻译,什么是惊喜,这句话,张麻子问了汤师爷三遍,重要的问题说三遍!看来惊喜的确是需要翻译的。联想到日常的学习,写践行日记就是对闻思修的翻译。收获和法喜,点点滴滴,细细理顺,一一记录。事情的缘起,中间的发生,思绪的波动,觉知的捕捉,对镜的相应,细致的剖析,恍然的领悟。字里行间的行走中,驿动的心渐渐平息,自性的智慧慢慢涌动,如拾遗补缺,艺海得贝。对情绪的把握了然于胸,身体随之发生悄然无声的变化。心是发动机枢纽,身体是变速箱,起心动念中,呈现自己世界里的万有。想起恩师的一句话如果没有真实的身体体验,所有的道理都是屠龙之术,很棒,但一点用没有。即是强调体验第一义谛。

从量变到质变有一个过程,尊重这个时间差,享受从蹒跚学步到步履稳健的成长愉悦。值得开始的事,就值得去完成。假以时日,生活的美好,会在你不经意的时候,盛装莅临。福至心灵,时来运转,别急,稍等!让子弹飞一会儿

张麻子答应汤师爷,不会再回鹅城,但还是回去了。他要唤醒城中的芸芸看客,直捣黄龙。让百姓心安理得取回自己的东西。百姓群情亢奋,如潮水般涌进碉楼,搬走的全是身外之物,所谓自己的东西,其实是内在的觉醒与自信。

黄四爷问,在你眼里,我与钱,哪个重要?张麻子说,都不重要,没有你,对我很重要。在百姓心中,黄四爷是一颗毒瘤,做手术割掉吧,贪生怕死;留着吧,又不堪其苦。怒不敢言,冤不敢伸,忍辱负重,苟延残喘。黄四爷代表魔王波旬,强烈的我法二执,幻化分裂,制造隔绝,令人愚昧混沌,薄情寡义。所以,张麻子与他博弈到底,坚壁清野,让他无处藏身;釜底抽薪,让他没有力量;彻底消灭,毫不手软,斩草除根!

张麻子手下的弟兄们,集体辞别,他问,跟着大哥不好吗?好是好,就是太累。是啊,修行路上哪里来的轻松?一人与万人敌,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永远警惕,永远保持清醒。道已不同,不相为谋。张麻子没有挽留,没有遗憾,任来的来,去的去,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影片的开头和结尾的旋律,都是弘一法师的那首耳熟能详的《送别》,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聚散离合终有时,历来烟雨不由人。人生百般滋味,始终伴随着潮起潮落,迎来送往。看着轨道,听着歌声,留下他一个人的背影,似乎在喃喃自语:神马都是浮云

如《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豪爽洒脱的性情中人,吃不了摆谱饭、架子饭,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不羁。在生活中,我们见到过马邦德,邂逅过汤师爷,可是一直没有遇到过张麻子。张麻子活得自在潇洒,不贪不滞,无牵无挂。,仗剑走天涯,没有一点点的憋屈。始终气定神闲,踌躇满志,把目光投射出一道悠然的弧度,让子弹飞一会儿

让子弹飞影评


让子弹飞影评(一)

《让子弹飞》是一部以谋求商业利益为目的的电影,而其商业上的成功是难以复制的,就如同姜文本身就是华语电影导演中最不可模仿和复制的一个一样,对于中国的商业电影来说,这种完全靠卡司气势和导演个人趣味来征服观众的做法,总觉得有点捞偏门的感觉,这样人力和物力支持,大多数导演只有羡慕嫉妒恨的份儿。其实葛优和周润发,每个演员拿出来拍个戏票房都能奔着坐一望二(亿)而去的,《让子弹飞》中即使是打酱油的角色都不是白给的,无论人物大小,影片也确实给了角色充分的个性特征和诠释空间,再加上姜文本身所具有的话题性和人格魅力,有人喊出了四亿票房的预期,算一下加法的话,三位爷一人一亿,群星伙起来一亿,也不是没可能。

对于无条件喜爱姜文的观众来说,《让子弹飞》是一部无论怎么想象其精彩都不过分的电影,如果你偏爱《鬼子来了》那个路数的话,惊喜会更大些。算上这部姜文16年也只拍过四部电影,平均下来跟奥运会和世界杯的频率同步,其中《阳光灿烂的日子》和《太阳照常升起》可以算做姜文以与文革有关的青春记忆为蓝本的情书式的作品,而《鬼子来了》和《让子弹飞》则更多地体现出姜文以个人趣味为主导的创作方向。《鬼子来了》是有独立艺术品格的电影,其蕴含的沉重主题和表现上的谐趣性所形成的反差,是能够很好地包容姜文的个性化风格的,并赋予其中所体现出来的黑色幽默成分以极大的回味空间。而《让子弹飞》是部商业片,凸显的是单线条的故事和符号化的人物,姜文在改编时剔除了马识途原作《夜谭十记》中的阶级对抗成分,于是《让子弹飞》变成了一个类似于黑帮电影的故事格局,主题也被模糊化了,能升华一点的也就是葛优扮演的汤师爷临死前对命运无常的哀叹——刚刚还吃着火锅唱着歌儿呢,谁知道一转眼就到了这步田地。在这样的表意系统下,姜文自恋式的趣味展示略显冗余,不仅信息传达效率不高,也影响到了影片整体推进的节奏。

看《让子弹飞》是个很嗨的过程,而且从影片开始的段落响起久石让为《太阳照常升起》所做的主题音乐时,我就已经情不自禁地嗨起来了。有影评人说这电影140分钟有140个高潮,我反而觉得问题就出在这里。影片中姜文扮演的张麻子和周润发扮演的黄四郎之间的拉锯战看似很过瘾,实际上不过是小孩过家家的感觉,一个土匪,一个恶霸,大家对彼此的身份早该心知肚明,猫鼠游戏不是这么玩的,这些交手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明星秀场,把这些姜文喜欢的段子和金句串联起来。影片最精彩的是头尾,开局很有气势,而结尾段落对群氓意识的刻画尽管有点反现实逻辑,但寓言化的创作意识是好的,问题出在影片中间部分的桥段在情节和主题的指向性上都不明确,虽然单看每个场面不乏精彩之处,但连缀起来并不贯通,而且略显冗长,一度让我感到疲倦。

中国的贺岁档电影蛮奇怪的,总是以死亡为卖点。去年有一部几乎死光光的《十月围城》,今年的《赵氏孤儿》中的几大主演也死亡殆尽,而《让子弹飞》从开篇打酱油的冯小刚开始,就一直没断了死人,好在这里的生与死都很欢乐,还不乏荒诞,只是至关重要的张默扮演的老六之死口味太重,估计有些观众会接受不了,不知道会不会影响到全国的凉粉销量。其实真正让我感到不适的是葛优之死,半截子人了还说那么多话,想想都觉得脊背发凉。

在我看来,《让子弹飞》远不是最好的姜文电影,但却是最霸气也最娱乐的姜文电影,而且在观影过程中不乏发现的乐趣。虽然有些失控,但我仍然从心里喜欢这部电影,毕竟姜文只有一个,他的每次出手都是不乏惊喜的,这种华丽丽的野性和自负,是只有在姜文的电影中才能看到的。但是这毕竟只是一部电影,而且还是一部中国电影,它可以造一个梦想,但其本身还是成为不了梦想的。

让子弹飞影评(二)

喜剧片是让人来笑的,但是姜文的《让子弹飞》却是笑里藏刀带着杀机的,那是一种你必须带着敬畏和真诚去笑的笑。单是这种特质,我非常负责任地说十年之内的中国将无人超越。

三年前,“照常升起”的“太阳”并没有让所有人都感受到它的温暖,这颗“太阳”在曲高和寡的云雾之中黯然失色;三年后,暴烈的子弹扑面而来,颗颗命中红心,伴随着的是姜文掷地有声的宣言“站着把钱挣了”。姜文没有吹牛,十六日下午去看《让子弹飞》,一进场我就知道他和他的团队可以提前庆功了,因为我看电影一般都是在下午,以往在这个时间段除了《阿凡达》、《唐山大地震》等少数影片之外,基本上都是“我个人包场”,而《让子弹飞》的上座率多到居然有人试图占我的座位,当然我也不是吃素的,坚决没有让这种企图得逞。《让子弹飞》绝对能让人发笑,但和时下流行的山寨喜剧的谄媚之相对比鲜明的是,它有一种傲然不群的风骨。这绝对不是姜文最好的作品,但它一定是姜文最争气的电影。这本来只是一部喜剧片,但是姜文硬是把它搞得威风凛凛杀气腾腾,你见过这样的喜剧片吗?我没见过,所以我就是这个感觉。

《太阳照常升起》曾经令很多人困惑,也让很多人对姜文困惑,恐怕姜文自己也困惑,他的困惑在于很少人能真正理解他想要让人们知道的那些东西。我们有理由相信三年磨一剑的姜文心中也憋了一肚子火:那我就给你们拍一部你们都看得懂的电影!这从姜文在电影公映前的言论中能找到蛛丝马迹,于是,《让子弹飞》就这样非常牛逼地呼啸而至。电影本身也正如姜文的态度一样嚣张,凌厉的剪辑流畅自然并且一气呵成,你很少看到一部喜剧片以这样快速的剪辑来叙事,那些能省略就省略的细枝末节一概不要,并且还对“笑果”无损伤,即使笑你也得目不转睛地笑,也许在中国只有姜文敢于并且能够把喜剧片拍得跟动作片一样盛气凌人。如是,这样嚣张的剪辑已经保证了影片具有了超强的侵略性,你会不自觉地把《让子弹飞》从其他所有的喜剧片中单列开来,更何况在画面中的演员是姜文、葛优和周润发。

《让子弹飞》是以喜剧为基本格调的,但是它在形式上却成功地糅合了动作冒险、枪战武打、悬疑推理、奇幻爱情等等类型元素,更难得是在兼容性上做到了游刃有余,这就足以显示出姜文的执导能力以及那种一雪前耻的商业野心。在这样的心态作用下,《让子弹飞》甚至于不自觉地暴露出些许乖戾和血腥,例如那一闪而过的“强奸人妻”戏,这个有必要吗?在这样的电影中其实完全可以虚化处理,但姜文就是让它黑色地出现了。还有麻匪老六的自残而死这场戏就是对观众的一种赤裸裸的感官刺激和情绪挑战,而这场戏的安排或许不必如此惨烈,但是姜文此刻差不多以一种带有无厘头风格的残忍,将“一碗凉粉引发的血案”铺陈得夸张变态而又跌宕起伏,其中尽显揶揄和嘲讽之气。在那一刻这个喜剧故事中的悲剧性就已经初露端倪了,而在乱世之中,无论是较为正面的张麻子、骑墙派汤师爷、还是完全反面的黄四郎都在一定程度上迷失了自己,他们都在寻找真正的那个本我,甚至连作为模糊群像出现的那些赤裸着上身的群众也都迷失在县长和恶霸之间的斗争漩涡里,变得卑劣猥亵和首鼠两端,在这段戏中你绝对可以看到《鬼子来了》中的关于人性拷问的痕迹。或许,这个貌似纯娱乐的喜剧故事背后的那些悲凉和丑陋正是姜文最感兴趣的,只是这一次这不是姜文想要表达的重点,他的重点是必须先把钱赚了。也难怪,艺术在真金白银面前有时不得不低头,只不过姜文依然是与众不同的,他可以把近几年来被人屡屡诟病的中国喜剧电影整饬得锋芒毕露霸气十足,恐怕没有多少人能说《让子弹飞》不好看。

需要注意的是,《让子弹飞》从根本上讲是一部商业片,姜文此次的动机没有那么复杂,他不可能把自己搞的那么累,这次绝对是冲着钱去的,所以这部电影有缺点,但这些缺点在它的优点面前已经不成其为缺点了。在这部电影中,姜文最根本的还是一种创作情绪上的发泄,沉郁了很久的创作力需要一场大爆发,只是这种发泄是才华横溢的发泄,更多是体现在电影形式上的发泄,如流畅的剪辑、幽默的对白、暴力的镜头、搞笑的情节,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爽”,姜文想让大家爽,自己也想爽一把,而绝非在内容上有多么深奥的寓意,没必要对它做过多的诠释,当然如果你是出于对姜文的喜爱,不妨以专研其中所谓的“隐喻”为乐并表达敬意,但是这样做未必有利于这部电影的良好发展势头。不过应该看到在本片中,姜文的创作姿态其实变得史无前例的低,在很多时候都以幽默的台词不动声色地迎合和愉悦观众,而不是像从前那样以较高的姿态去引导和教喻世人。同样地在本片中,姜文的商业头脑也变得史无前例的发达或者他本来就是那么发达,只不过从前他不屑于这么干,他很清楚尽管他自己才高于世但绝不是票房上的宠儿,他知道每年的这个时候葛优就是票房的保证,他也知道周润发余威犹在完全可以照顾到港台观众的习惯,而有了葛优、周润发的助阵,他个人的能量将会几何倍增。影片的实际效果也正如姜文所设计和预期的,姜文、葛优、周润发三强鼎立,三个角色分别所带出来的霸气、圆滑和阴险,被三位演员刻画得既夸张搞笑而又入木三分,并且三种气质在不停地碰撞,形成了强大的气场。所以《让子弹飞》片名霸气,演员出色,甚至连影片本身的喜感也是威风凛凛咄咄逼人的。

动作片的快速节奏、喜剧片的活泼基调、舞台剧的洗练对白,再加上风格强劲的角色表演,《让子弹飞》堪称是一部集大成的商业喜剧片,可以断言在短时间内已经无法超越,而在这个贺岁档中更是几乎已经不战而胜。这,根本就不是问题。然而尝到了甜头的姜文会不会改弦更张,一头扎入商业电影的浪潮中呢?这,才是个问题。

让子弹飞影评(三)

文/满囤儿

有的电影好看,有的电影给力,《让子弹飞》显然是既好看又给力的那种独一无二类。从个人感觉上讲,姜文能够把影片拍到这种级别,无论是感觉、剧本、导演、表演、动作、画面、喜剧、音响效果等方面,都已经完全超过我个人对电影的审美标准了。可是在我能力之外,依然有很多影迷或专业人士认为本片有些“过火”,于是给其扣上了“仅此而已,不够完美”等帽子。呵呵~~ 这让我想到了今年金马奖的最佳女主角评选。徐帆就是因为表演太用力,太过火,而输给了吕丽萍,可是我想问问所有人,你们是更愿意去看过火的徐帆呢,还是更愿意去看“完美”的吕丽萍呢?

啥剧本叫简单,啥剧本叫复杂?

“麻匪死磕恶霸”,《让子弹飞》的故事似乎简单地能够用一个短语来总结。这简直就像用“一个人救了一群人”来总结《辛德勒的名单》一般可笑。设计一个东西和实现一个东西是完全两码事。很多人很会设计一种很“拧巴”的情景,可是拧巴之后呢?紧张的氛围如何铺开;各方势力如何一波三折地角力;节奏在某事某刻是改快一点儿还是慢一点儿;动作戏该打几分钟,让谁赢;谁该死、谁该伤、怎么死、怎么伤,这种种的细节如何做到合理合适才是更显示功力的。也正是因为在这些细节上的不断精益求精,才使得修改了三十几稿的《让子弹飞》在故事层面上达到了近完美的姿态。影片一开始就是一个“误会”,并以此为引子,引发了一场不可避免的个性交锋。如果没有这场误会,三个个性截然不同的人也不会拧到一起去。这个引子是相当有延展性的,而后期的延展更是精彩绝伦。引子之后是导火索,六子的死、县长夫人的死,使得麻匪头子张牧之和假扮汤师爷的马邦德与黄四郎结下了解不开的梁子。导火索之后就是连场角力了,次过程的跌宕起伏之程度在电影史上也足以留下一笔。虽然是单纯的你来我往的二人角力,但是在细节上的丰富和精细,让每一次形势的逆转都出乎角色的意料之外,也出乎观众的意料之外。在双方人马谁都占不了绝对的主动的情况下,一种“险”就深深埋下了。因为对手的顽强,双方必须在必要的时刻兵行险招,而兵行险招的代价就是人性也跟着滑向悬崖的边缘。就好像如果没有诺兰和希斯-莱杰打造的绝世小丑,蝙蝠侠就永远只是一个单薄的超级英雄,而永远不会化身为黑暗骑士一样。如何把故事上的拧巴,真正发展开来,让观众看到这种拧巴拧出的效果,才是能够叫做“才华”的本事。《让子弹飞》显然证明了主创们的才华横溢。

过火的表演看着多给力啊!

说句实话,就算是口味偏重的本人,也认为《让子弹飞》中姜文和周润发的表演有些过火。可是,这种过火却给人难以言喻的给力感,因为你会臣服,臣服在这种过火的嚣张中。本片中除了葛优意外,其他演员的表演其实都挺过火的,姜文和周润发是长线过火,张默、陈坤等其他汉子也时不时得演得很过火。好在这片子本身就像是冬天端上的一个麻辣火锅。一种爷们儿光着膀子,甩开腮帮子大快朵颐,吃到High、聊到High,谁还管第二天上不上火?如果这时候非要有个服务员端来几罐王老吉来败兴致,不被骂个狗血喷头才怪呢。于是,我选择了把自己的火气也调大一些,奉陪到底了。能够如西恩-潘那样“大而化小”的境界确实是演技的一种高峰,但是在商业片中能够给足过火的力道,也真的是令人血脉喷张啊。话说回来,那些靠文艺片拿奥斯卡的影帝影后们,后来到商业片里去表演,也大多容易给人过火的感觉哈。

影片最彰显表演的段落有两个,也是最容易给人“过火”感觉的地方。一个是三人餐桌,一个是张牧之让马邦德帮忙翻译“惊喜”。这两个段落一个是比较缓的压迫,一个是比较急的压迫,总之都会给观众极大的压迫感。这种压迫感一方面来自于导演出色的调度(前一段尤甚),另一方面来自于演员“过火”的表演(后一段尤甚)。如果观众事先没有将自己的火气也跟着调大的话,这两段表演基本上是接不住的。其实即便是已经适应了全片普遍的火大,也很可能接不住这两段更过火的演出。可是,如果没有过火的演出,这两段戏的根基就不复存在了。如果没有姜文、周润发和葛优的表演,三人餐桌怎么可能如此“危机四伏”?如果没有姜文的过火表演,翻译的那场戏就该直接删掉了。

血腥场面受不了,喜剧段落很想笑?

影片有两场戏确实比较考验内地传统观众的观影习惯的。一个是六子剖腹那场,一个是黄四郎手下假扮麻匪去祸害某家媳妇的那场。这两场说白来,就是类型片中不可或缺的两大元素:色情与暴力。只是在姜文这里,色情和暴力并不是作为独立元素塞入影片的,如果是那种删与留都无所谓的那种商业性填充,内地百姓喜闻乐见,可是偏偏本片中两个商业元素都和叙事紧密联系。这就导致观众在看这种刺激性段落时附加了感情色彩,这样一来由于感情偏向的催化作用,色情与暴力产生的刺激就会被成几何倍数般放大,自然就会有人受不了。这也证明了姜文虽然口口声声说要做纯粹的商业片,可实际上他绝不是以做纯粹商业片为目标的。他的野心仍旧很大。他无意做商业片,只是想证明他对商业元素玩儿得转。

这就得再提起本片的另外一个需要说说的环节,那就是喜剧。尽管大家都知道姜文做电影,绝对不会像冯小刚那样把心思都花在喜剧上,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在问起《让子弹飞》的时候首先问“好不好笑?笑点多不多?”于是本片的喜剧从一个次要的位置被人为地拔高到了主要的位置。笑还是不笑,该笑还是不该笑,变成了部分观众纠结的问题。其实要我感觉,姜文在本片中放入了大量的笑点,不过是要传达一种意味:“你TMD的想乐?有让你乐的地方,不过乐完了给爷乖乖看爷想说的事儿!”也就是说,姜文通过本片传达了和其在影片中张牧之一样的一种“霸气”。这种霸气就是需要“俾睨天下”,将所有人掌控于掌心中。如果说电影界有暴君,那么黑泽明、卡梅隆和姜文这种暴君,就是能让人甘心臣服的。

按照陈凯歌的反人性反人伦观点,张牧之在影片最后煽动老百姓造反、攻碉楼、抢黄四郎家产的戏份是很“不对”的。然而在我个人眼里,比陈凯歌用心百倍的姜文是对的,他是有资本去视某些人为草芥的。因为在一个很无奈的时代里,有太多人的身心过虚,稍微给点儿火就会过,稍微给点儿力就接不住!也许在几年后的某一天,姜文也没那么多火可过了,也没那么大力可给了,也只能拍出《赵氏孤儿》这种半拉拉的作品时,他应该会选择一种体面的拒绝吧。到那时,我们回忆起《让子弹飞》来,肯定会感慨,过火真的不是一种遗憾。

让子弹飞观后感


篇一:让子弹飞观后感

看《让子弹飞》有一段时间了,但在我心里面的震撼却一直没有停止!也让我一下就喜欢上这个男人味十足的姜文,哈哈,真够给力啊!

回想故事情节:颇有玩味又点到为止的黑色幽默,貌似荒诞实则讽刺的故事情节、以及妙趣横生让人捧腹的对白,都让我意犹未尽。突然意识到,这整一出就是姜文捣鼓的技术活:中国国粹之麻将,是匪劫的面具;马拉火车,虽说有历史因素,在如今高铁时代,令人喷饭!真劫匪、假师爷、土皇帝三个性格迥然的角色各怀心事,再加上颠倒形象的陈坤、姜武甘做配角一同掺和,台词又是那么充满意味耐人寻味,这片子,想不火都难!

当然,姜文特色在影片中还是非常明显的:比如他推崇的男人本色、英雄主义:张麻子看似是一个单纯的劫匪,却很有抱负:想劫得钱财之后送义子留学日本深造;虽只是个假县长却要讲究公平;劫到钱财却并不远走高飞,反而返回鹅城将钱财散给百姓。这一出出剧情,都是姜文特色的具体体现!

看完影片,我忍不住想学影片中的姜文对葛优说的,骗子,你就是一个骗子!我认真的想过,普天之下还有谁能把骗子角色演得惟妙惟肖,独你,无他!你小眼一溜,张嘴就来,这形象还真是相当符合骗子的特征。瞧你其他那些个老实人角色,咋看咋觉得飘忽,不实在。还是最喜欢你这样的演出,贪婪、奸诈、狡猾又妙语连珠,把个见风使舵的骗子演得是入木三分,让人大呼过瘾啊。郑重建议,葛爷,你专长喜剧,以后别玩深沉了!

最帅是姜文。看着影片中的姜文身着白衬衫,露出胸肌的镜头一晃而过,这惊鸿一瞥已经让我非常惊叹,姜文一贯以来的man形象,还真不是盖的。特别是在周润发扮演的黄四郎为姜文扮演的张麻子举办出城剿匪的仪式中,镜头中身着军服的姜文、英姿挺拔又气势过人。这造型,估计姜文自己也特满意吧,猜想姜文在这部电影中的形象,将会再次俘虏一大批少女少妇的心。

最叹是周润发,曾经的小马哥!在这部影片中突破了一贯以来的正面形象不说,更是一人分饰两角,一个猥琐、不成气候;一个阴险、张扬跋扈。让我真的怀疑,黄四郎的替身,果真就只是个替身,而不是周润发!这样的演技,相当的给力啊!

最颠覆形象之角色,就不只是一个了。那五大三粗的武举人,粗人一个,也是个恶棍,可姜武演起这个角色,怎么感觉那么不亦乐乎呢!真让我难以接受,要知道,姜武也算得上是我心中所爱啊!陈坤小生,部部片子里都是个情种,竟然摇身一变成了任人作践的随从!胡军,那么man的形象,颠覆不过,那就让他满脸麻子呗。这些个角色,除了姜武之外,还各个都被姜文一枪取命。够绝!

姜文果真有才,号召力影响力也不是传说,要不,怎么能邀请到的各个腕,还能让各个腕们颠覆形象,配角出演呢!

总结一句,如果你想看喜剧,那就看让子弹飞;如果你想看悲剧,也看让子弹飞;如果你想看文艺片,还是看让子弹飞,如果你想看商业片,更请看让子弹飞。一切,就在于你怎么理解。

篇二:让子弹飞观后感

2010年有两部电影是我格外难忘,一部是《阿凡达》另一部是 《让子弹飞》,其中,《让子弹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电影主要讲述了山中的麻匪劫持了一辆坐着买官的人的火车。麻匪的头——张麻子扮成买官的人和软弱能的老汤去鹅城骗财,到了鹅城,张麻子看见了贪官黄四郎虐待人民,不禁生出一股同情之情,便用计谋战胜了黄四郎,让鹅城的老百姓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电影中的张麻子的形象无疑是从西部牛仔形象演变而来的——维持正义,敢打抱不平,喜欢用枪声向人们示威,但这些却被融入了官场,爆露出了官场上的种种不良的现象。在现实的社会中的确有这样的事情,比如说陈水扁,他在台湾贪污了好几个亿,在监狱中用种种方法出狱,继续在外面贪污,像在台湾上的一颗污点——就是《让子弹飞》中的黄四郎,只不过张麻子变成了无形的法律——最后结果也是依法处置。这部电影可以说是一张过滤纸,用镜头述说了中国官场上的一个字,那就是——贪。它几乎成了整个中国,乃至全世界的腐败,用不合法的手段随意拿钱——这是中国的经济一直滑落,假若全世界没有了贪官,那么就没有了腐败!没有了落后!更没有了贫穷!其他国家早已开始号召,但唯有中国,为贪官而烦恼,因贪官而贫苦,贪官似乎成了中国特别的标志,我们应该行动起来!铲除那些让中国落后的贪官!不让《让子弹飞》中的黄四郎出现在我们伟大的祖国上!

篇三:让子弹飞观后感

看完这部影片后,我想到的是一部叫《无耻混蛋》的外国影片。《让子弹飞》与这部影片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让子弹飞》更具有中国特色,对中国人的人性描写和刻画更多些。

片中的汤师爷就是大多数中国人的一个模型,胆怯,欺软怕硬,贪财,妥协,逃避,顺从,但是他善良,分得清善恶。这是在我身边常常能够见到的小人物。

有时候,能够在报纸上,或是在电视的新闻里看到,当有人遇见危险,路人常常冷漠相对,没有人愿意出手相助。这就反映了人们矮小的心理。他们不愿帮忙,并非出自于他们落井下石的恶意,而是怕给自己惹上麻烦。汤师爷就是这种没有安全感,没有能量的一个代表,当然,也谈不上担当。所以,在师爷最后死的时候,他对张麻子说,“你斗不过黄四爷”。但师爷却特别的善良,在生命 的最后,要求张麻子“不要回鹅城”。

这里面的鹅城,我不知道,意图是否是在说明,那个城里的百姓都是任人宰割的。

其中反映中国人从众心理的,就是在张麻子攻黄四爷的碉堡的时候,张麻子当众砍掉了黄四爷替身的头,大家才一哄去了黄家。真的黄四爷没有死,而大家仍然是成功 的攻下了黄家的碉堡。这说明,在对待恶霸的时候,不是大家没有能力将他打翻,却是因为大家胆怯。

我个人最喜欢的片段是,关于张麻子身世的那一段。张麻子叫张牧子,是跟随将军打仗出身的战士。因为军阀割据,自己不愿委身于人,所以落草为寇。人们以为是土匪就不能是张牧子,理所应当的是张麻子,张麻子脸上不应该是干净的,他就应该是满脸的麻子。

为什么,我们的生活,总要顺从一些,莫须有的东西呢?

让子弹飞观后感合集


作品名中哪些情节让你感到震撼呢?通过写观后感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以下是栏目小编为您准备的让子弹飞观后感,希望能帮助到你,请收藏!

让子弹飞观后感【篇1】

看完这部影片后,我想到的是一部叫《无耻混蛋》的外国影片。《让子弹飞》与这部影片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让子弹飞》更具有中国特色,对中国人的人性描述和刻画更多些。

片中的汤师爷就是大多数中国人的一个模型,胆怯,欺软怕硬,贪财,妥协,逃避,顺从,但是他善良,分得清善恶。这是在我身边常常能够见到的小人物。

有时候,能够在报纸上,或是在电视的新闻里看到,当有人遇见危险,路人常常冷漠相对,没有人愿意出手相助。这就反映了人们矮小的心理。他们不愿帮忙,并非出自于他们落井下石的恶意,而是怕给自己惹上麻烦。汤师爷就是这种没有安全感,没有能量的一个代表,当然,也谈不上担当。因此,在师爷最后死的时候,他对张麻子说,你斗但是黄四爷。但师爷却个性的善良,在生命的最后,要求张麻子不好回鹅城。

那里面的鹅城,我不知道,意图是否是在说明,那个城里的百姓都是任人宰割的。

其中反映中国人从众心理的,就是在张麻子攻黄四爷的碉堡的时候,张麻子当众砍掉了黄四爷替身的头,大家才一哄去了黄家。真的黄四爷没有死,而大家仍然是成功的攻下了黄家的碉堡。这说明,在对待恶霸的时候,不是大家没有潜质将他打翻,却是正因大家胆怯。

我个人最喜爱的片段是,关于张麻子身世的那一段。张麻子叫张牧子,是跟随将军打仗出身的战士。正因军阀割据,自己不愿委身于人,因此落草为寇。人们以为是土匪就不能是张牧子,理所应当的是张麻子,张麻子脸上不就应是干净的,他就就应是满脸的麻子。

为什么,我们的生活,总要顺从一些,莫须有的东西呢?

让子弹飞观后感【篇2】

当品味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让子弹飞》观后感400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不记得这是第几次观看电影《让子弹飞》了,但今晚才有了些“品”的感觉。

一、人物塑造

这部电影几乎每一个人物都各具特色,无论主角配角,还是大人物小人物,个个棱角分明、身怀“绝”技!当然塑造得最精彩的还数张麻子、黄四郎、汤师爷三人。张麻子,本名张牧之,讲武堂出身,护国运动失败后,落草为寇,有勇有谋,侠肝义胆,善恶分明。黄四郎,为鹅城当地恶霸,豢养了一批打手,欺压百姓,勒索民财。汤师父,即马邦德,新任县长,招摇撞骗,贪财爱命,又擅长见风使舵,拍马溜须。

二、情节起伏

这真是一个好看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一环扣一环。正如剧中台词“我坐着火车,吃着火祸,唱着歌,却突然遇到麻匪,成了阶下囚。”正象这个开头,故事就在突变中演绎开来。张麻子假扮县长、马邦德谎称汤师父,真真假假中,率队走马上任鹅城。武状元打人、小六子剖腹、鸿门宴斗勇、真假土匪发钱抢钱、县衙门斗智、汤师爷被炸死、张麻子回师鹅城、黄四郎自取炸死……只觉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三、语言奥妙

影片中充满中国人特有的幽默和语言表达技巧。文言文与现代文交错,中文与西文兼用。如初到鹅城,张麻子说:“来者不善啊”,汤师爷却说:“你才是来者”。鸿门宴中,黄四郎说:“dorIer”,汤师父却说:“谈刀干什么?”影片最后,张麻子对黄四郎说:“钱对我不重要,你对我也不重要,没有你,对我很重要!”汉语言的奥妙,在这部影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部电影的编剧和导演,都是讲故事高手!特别是对语言的驾驭,登峰造极,堪称绝佳!这恐怕也是师父选它做为“辩才无碍”教具的原因吧!感恩恩师的匠心独具!南无阿弥陀佛!

让子弹飞观后感【篇3】

《让子弹飞》的确是一部十分精彩的影片。商业片应有的元素:震撼的大场面、精良的制作、传奇的故事以及明星大腕儿,一应俱全,并且质量上成,真正是让观众过足了瘾啊。

看完后,一向意犹未尽忍俊不禁。某人以往电话里给我学了一句台词;是重庆话!我就决定看看,确实实至名归!嗯,用一个时髦的词来形容,给力,很给力!

而酣畅的欢乐之后,却还有一种欲说还休的感慨,让人久久回味。

当张麻子成功地发动群众,搞垮了恶霸黄四郎,英雄的戏码正上演到高潮,掌声和鲜花都还来不及送上,并肩作战的兄弟却要散伙了,带着自我心爱的姑娘,奔向繁华热闹的大上海。这一幕,峰回路转,却又似水到渠成--原先并不是人人都想要当英雄的,这世间有远比当英雄趣味得多的事物和生活。也不是人人都拿英雄当回事的,普通人或许更在意的是英雄屁股下头坐着的那把椅子,盘算着把它划拉成自我的财产。甚至,这个英雄本人,似乎也不在乎自我是否成为英雄,他更乐意享受的,或许是那一刻“让子弹飞一会儿”的率性不羁吧。

然而,子弹终究是要击中目标的,没可能飞个没完没了。再率性不羁的岁月,也是有数的,总会在某一个出其不意地的时刻戛然而止。

列车载着小弟们的欢歌笑语,奔向了他们新的梦想。孤独的大哥纵马随行。不明白他是快马扬鞭奋力追赶,还是驻足目送。惟有《送别》的歌声,余韵悠长。

一丝黯然,一丝怅然,一丝淡然,一丝了然…心中感慨,丝丝缕缕,无可名状。或许仅有那温煦的阳光读到了,仅有那漫漫的长路记取了,仅有那苍茫的岁月懂得了。忽然想起陈奕迅《感情转移》里的一句歌词:“荡气回肠是为了最美的平凡”。拿来为这个片尾做一个注解,竟也别是一番境界吧。

上网看过了许多关于《让子弹飞》的影评,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一样”。这种评说纷纭,正是《让子弹飞》在艺术性上的成功所在。好的艺术作品,始终是要说点什么的。或许我是太过感性的人,总是在一些细枝末节的地方被深深的触动。

让子弹飞观后感【篇4】

今年的国产贺岁片有很多,《让子弹飞》就是其中的一部。2010年12月16日上映的它,便成为了最早与观众见面的贺岁片。

周末朋友约好一齐去看,原本有约的我并没有开口否决。正因应对孤身一人处在异地的她,我一向都不知道该怎样称呼,既是长辈,又是朋友的界限让我萌生一种尊敬和感恩的态度,有时候会局促不安或是拘谨尴尬,那是一次又一次百感交集的复杂情绪。电影院我很少去,一是觉得没必要花这个钱,正因在网上下载也是一回事;二是没人一齐看,正因一个人独来独往实在是有些寒颤。说起来这还是自己第二次上电影院看电影,第一次去的人更多,热闹得很。在第7排的位子上坐定以后,就是长达1个多小时的影片放映了。

乍听《让子弹飞》这个片名,多半认为是战争片,但是除了枪杀的场面以外,整部影片融入更多的的是喜剧元素。影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北洋军阀时期,土匪和骗子之间斗智斗勇的传奇故事。一开场,就是一场惊天动地的的火车劫案,号令山林的绿林悍匪张牧之(姜文饰),遭遇行走江湖的通天大骗老汤(葛优饰),两人从生死宿敌变成莫逆之交,在鹅城遇到南国一霸黄四郎(周润发饰)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一场场情杀命案连环上演,华南三王各自为阵,鹅城双艳粉墨登场,乱世枭雄的混战一触即发

《让子弹飞》电影改编自四川作家马识途的长篇小说《夜谭十记》中的《盗官记》一节,拥有众多明星的加盟,主要演员有姜文、周润发、葛优、刘嘉玲和陈坤等,首周票房1。7亿,打破了《唐山大地震》1。6亿元的国产片首周票房记录。姜文在片中饰演土匪张牧之,表现得既匪又痞,英雄气概十足,还有点儿民间的小聪明;葛优在片中饰演骗子老汤,他不说话都准能把您给逗乐;周润发饰演的是恶霸黄四郎,阴阳怪气的他到底是怎样的呢?去看看就知道了。

影片的平民风很浓,具有传奇色彩,不觉得就让我想起了《林海雪原》这部小说,同样是斗智斗勇,同样是语出惊人,同样是悬念层出不穷。书中的侦察英雄杨子荣是怎样与威虎山座山雕匪帮斗智斗勇的呢?即使是时刻久了,杨子荣与小炉匠那场舌战实在是精彩,直到此刻也记忆犹新,先发制人、故弄玄虚、乘胜追击,直追问得小炉匠破绽百出,最终让座山雕处决了小炉匠。

影片中的结局也一样,最终,正义战胜了邪恶。欺诈百姓的黄四郎输了,输的很惨,但是到影片最后,却有一种失落默然出此刻自己的心头。百姓们为什么最后有勇气拿起枪杆对抗了?不是正义的号召,正因直到黄四郎的死讯传来,没有后顾之忧之后,他们才突然变得血气方刚,勇猛杀敌!胜利后大家为什么不欢而散、各分东西?老大哥张麻子最后成了一个人,没有了战争的硝烟他显得茫然迷惑、一无是处,华丽的马车与颓废的老马构成了鲜明的比较,到底要何去何从呢?马车里隐约传来一阵阵说笑声,却还是静的可怕

无论是从剧情上,还是从演员表现上来说,《让子弹飞》这部贺岁片都值得一看。

让子弹飞观后感【篇5】

在2010年12月31日,我们一家吃过晚饭,坐着爸爸的车去新开张的三和影院看贺岁片《让子弹飞》。

车里很温暖又很温馨。车窗外飘着零星的雪花,马路两旁的路灯在夜空中闪烁着微弱的桔黄色的光,放眼望去,像两条蜿蜒的长龙。到了三和影院,我们顺着楼梯爬了上去,楼梯两旁挂着精美的电影广告牌。到了收银台,有两个大姐姐穿着草绿色的制服在收银台后面忙得不可开交。这天看电影的人很多,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最后轮到我们了,那收银台的大姐姐安排我们坐一室一排8、9、10座,让我们稍等,正因那厅里的电影还没有放完。等了一会儿,我们跟一个戴话筒的大哥哥去了一号放映室。放映室里有六排座位,每排10多个椅子,呈梯形分布。椅子是红色的小沙发,扶手上还有一个小圆筒,是用来放饮料的。电影屏幕是长方形的,电影机就安装在座位后面的墙壁上。大家纷纷找个座位坐了下来。这时放映厅的灯光熄了,从墙后打出一束光来,电影开始了。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马邦德(葛优扮演)带着他老婆、师爷他们坐着马拉的火车,烤着火,喝着红酒,唱着《送别》去康城当县长。但是火车在半路上遇到了马匪,火车翻了,只留下马邦德和夫人,其他人都一命呜呼了。马县长为了活命,假称自己是师爷。强盗头子张麻子就装成马县长去鹅城上任。进城后张麻子的养子小六子被鹅城最大的劣绅黄四郎的手下胡飞逼死了。张麻子决定为民除害,杀死胡飞和鹅城一霸黄四郎。黄四郎也怀恨在心,于是设计了一个鸿门宴。在鸿门宴上,黄四郎送假马县长一双宝石。那宝石是无价之宝,黄四郎是想收买马县长让他去剿匪。同时他又让胡飞扮成土匪的模样把马夫人射死了。黄四郎又出了一个诡计,把一个威力巨大的炸弹埋在路上,想趁马县长他们去杀匪的时候,踩到炸弹炸死他们。在剿匪的途中张麻子的士兵都被黄四郎的人打死了。老二被抓吊死了,只剩下老三、老四、老五、老七和马邦德及张麻子。他们奋勇杀敌,不料马邦德被炸弹炸死了。张麻子带领手下浴血奋战,最后杀死了假黄四郎,真黄四郎也自杀了。村民们欣喜若狂,拿起枪杀向黄四郎的家,拿走了本来就应属于他们的东西。

看完电影后,我明白了张麻子上山为匪,是正因当时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他们只好落草为寇,劫富济贫。他们是为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他们除暴安良,为民除害。这充分说明了公平正义是社会永恒的主题。

让子弹飞观后感【篇6】

乍听《让子弹飞》这个片名,多半认为是战争片,可是除了枪杀的场面以外,整部影片融入更多的的是喜剧元素。影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北洋军阀时期,土匪和骗子之间斗智斗勇的传奇故事。一开场,就是一场惊天动地的的火车劫案,号令山林的绿林悍匪张牧之(姜文饰),遭遇行走江湖的通天大骗老汤(葛优饰),两人从生死宿敌变成莫逆之交,在鹅城遇到南国一霸黄四郎(周润发饰)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一场场情杀命案连环上演,华南三王各自为阵,鹅城双艳粉墨登场,乱世枭雄的混战一触即发……

《让子弹飞》电影改编自四川作家马识途的长篇小说《夜谭十记》中的《盗官记》一节,拥有众多明星的加盟,主要演员有姜文、周润发、葛优、刘嘉玲和陈坤等,首周票房1。7亿,打破了《唐山大地震》1。6亿元的国产片首周票房记录。姜文在片中饰演土匪张牧之,表现得既匪又痞,英雄气概十足,还有点儿民间的小聪明;葛优在片中饰演骗子老汤,他不说话都准能把您给逗乐;周润发饰演的是恶霸黄四郎,阴阳怪气的他到底是怎样的呢去看看就明白了。

影片的平民风很浓,具有传奇色彩,不觉得就让我想起了《林海雪原》这部小说,同样是斗智斗勇,同样是语出惊人,同样是悬念层出不穷。书中的侦察英雄杨子荣是怎样与威虎山座山雕匪帮斗智斗勇的呢即使是时间久了,杨子荣与小炉匠那场舌战实在是精彩,直到此刻也记忆犹新,先发制人、故弄玄虚、乘胜追击,直追问得小炉匠破绽百出,最终让座山雕处决了小炉匠。

影片中的结局也一样,最终,正义战胜了邪恶。欺诈百姓的黄四郎输了,输的很惨,可是到影片最终,却有一种失落默然出此刻自我的心头。百姓们为什么最终有勇气拿起枪杆对抗了不是正义的号召,因为直到黄四郎的死讯传来,没有后顾之忧之后,他们才突然变得血气方刚,勇猛杀敌!胜利后大家为什么不欢而散、各分东西老大哥张麻子最终成了一个人,没有了战争的硝烟他显得茫然迷惑、一无是处,华丽的马车与颓废的老马构成了鲜明的比较,到底要何去何从呢马车里隐约传来一阵阵说笑声,却还是静的可怕……

无论是从剧情上,还是从演员表现上来说,《让子弹飞》这部贺岁片都值得一看。

让子弹飞观后感【篇7】

知道这部影片是很早的事情了,最最让我奇怪的就是片名。让子弹飞?什么意思?莫名其妙!周六上午,我们课题组的一位博士兴冲冲地来到我们办公室,激情洋溢地向我介绍这部片子,于是我被“忽悠”了,决定去看看子弹到底怎么飞。

枪战场景在电影中很普遍,一般是这样:神枪手潇洒地举枪,击发,于是目标应声而落。神!帅!爽!

不过,“让子弹飞”的场景有一个“细微”的差别:枪声响过之后,什么也没发生!

于是,质疑声起:“没打中?”

“别急,让子弹飞一会儿!”

原来如此,这就是片名的来源。

仔细想起来,“让子弹飞一会儿”实际上是很正常的啊——无论距离远近,子弹必须要飞一会儿才行——理论上是这样,当然,实际上也是这样——牛顿定律毕竟不是“忽悠”。

但是,电影中为什么没有这“一会儿”呢?

因为这“一会儿”时间很短?可以忽略?

No!

因为人的天性是着急!我们往往“等不及!”

比如网瘾:

往往是现实中成绩不好的孩子容易有网瘾,为什么?

以英语学习为例。现实中,他背了一篇好文章,他的英语水平会有所提升;不过,这一提升,必须是等到考试的时候,而且刚好考试的内容与他背过的文章紧密相关的时候,这种提升才能体现出来!然而,网络游戏中不同,只要进入游戏,就会有无数的怪物随机地找到他(考试随时随地),而且,每打一个怪物,系统会在第一时间显示经验值增加了若干,金钱增加了若干,距离下一次的升级还需要若干,等等等等,不一而足!所以,他会觉得网游中的努力是有效地,而现实中的努力是无效的!于是,一个迷恋网游的正反馈与讨厌现实中努力的负反馈同时形成了。

现实中,感觉不到努力的效果,于是更加不努力!于是,越来越差,越来越郁闷,越来越逃避!宅男宅女诞生了! 虚拟世界中,随时的努力就会获得第一时间的反馈,于是更加努力(或者说沉迷),于是更加成功,于是有了满足感,于是无休止地沉迷于网络!于是,越来越多的孩子沉迷于网络,于是,网瘾成了一种病,成了一个社会问题!

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就是我们忘记了这“一会儿”!忘记了即使是子弹,他也需要飞一会儿,才能到达目标!

我们太着急了!

老祖宗说:心急是吃不了热豆腐的!

所以,我们可以说: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让子弹飞了一会儿!

让子弹飞一会儿,他才能到达目的地!

“让子弹飞”告诉我们坚持才能成功!

我终于确定,我没有被“忽悠”!子弹飞得挺好看!

你也可以去“飞飞”看!

让子弹飞观后感【篇8】

原本不喜欢国产片的我,在看过“让子弹飞”后有了新想法,国产片并不是一无是处,其中不乏优秀的作品,尤其是些有大牌明星的作品,让子弹飞让很多人喜欢,我也是其中的一位。

我是先看过部分网友的评论后决定看这电影的,电影上映初期,有部分人分享了观后感,对这部影片是难得的一致的好评,这在中国电影史上也是少见,带着对影片的信心去看,坚信它是好的,结果证明我的傻傻的坚信是十分正确的,无论从情节到演员的演出,都是很棒的,值得观看。

下面谈一下对各演员的个人评价:

1.姜文。极其出色,将张麻子这种很普通的人演得十分伟大,又特别的真实。我认为这是姜文自从艺以来最棒的表演,要好过N年前的“北京人在纽约”。

2.葛优。依然的十分搞笑和十分的精彩,尤其是在“鸿门宴”那部分,我一定会再看一遍,特别关注那场。

3.周润发。以前没看过发哥演奸角,这次真是大饱眼福,酷!一个人演两角,对他来说a piece of cake!

4.刘嘉玲。不知道为什么选她演。没什么精彩的演出,感觉她那个角色换了谁都可以。镜头也少,可怜的是没多久就挂掉了。

5.其他人,如姜武、陈坤、胡军等。都是配角,自然戏没主角多,我喜欢姜武的表演,虎虎的,很二。

总之,让子弹飞属于五星级影片,如果你还没看的话,可一定不要错过啊。

让子弹飞观后感【篇9】

重温《让子弹飞》,心情也变得跌宕起伏,作文记之,聊以志吾之乐尔。

为什么小六子会把刀刺向自己?是因为胡万、武举人的步步紧逼,也是因为孙守义在威慑下的谎言,更有围观群众的推波助澜。

整段看下来,六子显然是掉进了黄家人预设的陷阱里:

首先,关于吃了几碗粉、给了几碗的钱这个问题,胡万最初就在带偏舆论,先入为主的把这件事儿拔高到不公平,拔高到县长儿子带头不公平,把县长儿子和普通民众对立了起来。对此,六子乱了阵脚,忘记了自己核心问题是怎么证明自己只吃了一碗粉,把得出不公平这一论断的根基打破。

其次,武举人假装公正,把自己塑造成客观公正的第三人,把自己和群众绑定在了一起,六子更加孤立无援。

再次,胡万把问题引向了你没钱是吧,我帮你给,这句话的前提是六子确实少给钱了,可是愤怒中的六子忽视了这个隐含假设,再次跳入陷阱,开始争辩自己有钱,让脑海里已经有了不公平这一预设前提的群众更加倾向于站队到胡万这一边。特别是胡万一个偷梁换柱,声称这么多钱,他吃了多少碗粉,舆论已经彻底被带偏,六子纯粹陷入被动。

最后,真相有了,群众也一哄而散了,纯粹又热血的六子却没了。

做个热血青年,做个理智的热血青年。

让子弹飞观后感【篇10】

导演的灵感和才气,就像一口井,你储存的时间越长,再来打水的时候,打到的水就越多。如果井里才刚刚积蓄了一点水,就被打上来了,那么打上的永远只有很少的水。姜文十七年拍了四部电影,但是,这四部电影都像积蓄了很长时间的井水,一旦去打,就能打上需要用车装的水。这是我妈对姜文导演的评价。他拍的电影,只有这一部我看了,因为其他的基本上都不准在国内放映,因为它们挖掘到了中国人一种独特的劣根性。这部电影虽然表现得不是很明显,但是在影片的后半段,鹅城民众的心理,却已经很明确地说明了这一点只做一定能胜利的事情,绝不为了良心或者道德这类东西冒险。麻匪去铲除恶霸的时候,无人帮助,但是当他们找到一个假的黄四郎杀了以后,这种心理就使鹅城民众蜂拥闯进碉楼,而本来真的黄四郎,也被当成了替身。欧洲人的本性,正好跟中国人相反。想当年法国大革命的时候,有几分胜算?英德奥西葡纷纷帮助路易十六,甚至组建了反法联盟,这场革命放在中国能成吗?但是明知没有胜算,法国的第三阶级不还是有人出人,有钱出钱,支持法国大革命,最终推翻了路易十六和玛丽安娜,迎来了光荣的君主立宪民主制度了吗?中国人呢?我们也有一幕场景,和法国大革命十分相似:戊戌变法。如果当时变法的时候民众们虽然知道胜算很少,也纷纷有啥出啥,支持变法,慈禧太后等一干守旧派就是有一万分本事,也照样维护不了封建制度了。中国人不但不敢去冒险,还富有阿Q精神。中国和日本苦大仇深,所以现在拍的那些抗日片里面,日本人是又笨、又蠢、又没有品德,那么这不就从侧面反映出了中国人也不行了吗?人家日本人那么蠢,我们中国赶跑他们还需要八年,那中国人岂不也蠢?如果我们拍抗日片时,把日本人塑造的聪明、狡诈、强大,但是最后我们打败了他,那我们中国人不就成了很有本事的人了吗?中国抗战八年,美国独立战争,抗英也花了八年。同样是争取民族的强盛,民族的自由,中国人和美国人的本性就不一样。强者不需要舆论宣传,不需要阿Q精神,不用骂阵,只需要致敌于死命就行了。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华盛顿将军解放了约克镇,击败了那里的英军。英国人输了,但还是不服,于是就编写了一首歌传唱,歌名翻译过来就叫《傻帽美国佬》。华盛顿将军听见了英国俘虏唱这首歌的时候,非但不发怒,反而还鼓励他们继续唱,后来甚至还把《傻帽美国佬》这首歌当成了抗英军队的军歌。你们英国人连我们傻帽都打不过,不是更傻帽吗?而且,美国的珍珠港事件之后,全国震怒,但是他们在拍电影《珍珠港》的时候,却也拍出了日本人的人性、良心和品德。其中有一个镜头:一名日本军官正驾驶着战机准备往珍珠港投弹的时候,突然看见地面上有一个美国小女孩,才五六岁。他马上从飞机的窗户里使劲摆手,示意那个美国小女孩赶快跑,别被导弹炸着了。等到那个小女孩逃走之后,他才按动了投弹按钮。中国人拍抗日片会拍这样的镜头吗?日本人也并不全是丧心病狂的疯子,他们也有道德底线,有良心,有人性。他们虽然残忍,但也有宽容、忍耐、慈爱的一面。中国人知道自己并不是强者,所以才要在舆论上大加宣传。我发现这一点是所有东方人都具备的特点,而西方人根本不知面子为何物。同样是法西斯,德国二战战败后,不仅态度诚恳地道歉,还赔钱、赔物,而日本人却死活不道歉,更别说赔钱了。如果日本人是因为战争后国库空虚无钱可赔,那么战后两国国民的态度则是铁证如山。二战后,德国极度贫穷,国家分裂,但是德国人乐观积极向上,本着重建国家的理想,调动了体内所有的良心。一个美国记者二战后曾经去德国采访,他看到德国经济大萧条,街上的民众都显得饥肠辘辘,衣不遮体。但是当他把一块巧克力送给了一个两天没吃饭的小男孩后,这个小男孩马上义无反顾地把这块救命的巧克力给了他的妹妹。他的妹妹迟疑了一下,掰了一小块给哥哥,又掰了一丁点儿塞到自己嘴里,之后把剩下的一大块巧克力都给了街上的一帮穷人。美国记者大受感动,把身上带着的一整罐沙丁鱼都给了兄妹俩,结果这对兄妹把它带回了家里分给了其他弟妹。而日本,在二战后的经济萧条中,抢劫事件频发,街上有很多人都在这时候被饿死。他们本性中最坏的一面在苦难中跳出来了,这就是东西方人的区别,东方人天然的劣根性。

《让子弹飞》是一部多个层次的电影。看过脂砚斋评的《红楼梦》的人都会把读书者分为三级:不会读者、少解读者和会读者。不会读者赞《红楼梦》如何描写衣着体态、活动场景、诗词歌赋;少解读者赞《红楼梦》如何写作,探寻技法;会读者深究《红楼梦》之源,剥开外表,直探里面,发现此书背后的文化和历史。同样,看电影也可以分为不会观者、少解者和会观者。庸俗之人,看完《让子弹飞》仅仅是停留在赞其好笑,演员演技佳;少解者看完《让子弹飞》会赞其剧情酣畅淋漓,表达透彻;会观者,看完此部电影,则会赞其讽刺意味十足、一针见血,但又不失可观性,表达了导演理想化的世界。这部电影末尾有一段对话,是张牧之与黄四郎的对话,意喻深刻。张牧之说:你认为,在我眼中你和钱谁重要?黄四郎说:我。张牧之否认。黄四郎说:难道是钱?张牧之说:你也不重要,钱也不重要。没有你,最重要。在这部影片里黄四郎代表的是什么呢?强权。张牧之代表的是什么呢?姜文眼中的理想境界。而这里面的师爷代表的是什么呢?屈服。武举人代表的是强权下仅存的一点正义,而小六代表的是那种莽撞而没有心机的伸张正义的人,所以他死得早。

让子弹飞观后感【篇11】

刚刚看过姜文的《让子弹飞》,可以说它应该是本年度最好的国产电影了。虽然也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个人感觉精彩段落的对白太快。有点超出人们的逻辑思考范围,给人一种事先编排好的感觉。再就是火车飞入水中时电脑出来的效果比较明显。然而,和这部影片的精彩相比,这都算不了什么。曾千方百计下载到《鬼子来了》的我,本就对这部电影很是期待。看过之后竟感到奇怪,这部电影为什么没有被禁呢?影片中大部分的笑料是隐喻和黑色幽默。也许我们看不懂《老无所依》里的那些黑色幽默。因为我们的文化背景不同。可是我想每个中国人都能听明白影片最后姜文对发哥说的话:“你和钱对我都不重要,你不在才是对我最重要的”是什么意思。那些冲出去抢东西的“穷人”是谁呢?他们永远被最现实的利益驱使,永远只能做奴隶。这又让我想起《大电影之数百亿》中满街的以讹传讹从一两个人变成流言的洪流,一句不相干的话变成各种各样的流言.....。心中有些悲哀。因为他们是谁赢站在谁一边的。所以“成王败寇”成了我们的社会准则。

看电影不能想太多。还是谈论影片吧!片头和片尾的曲子挺好听,但仿佛有一种很“日本”的味道。很像日本人自己拍的他们军人时配的曲子。电影的整体风格又有些美国西部片的味道。但是又巧妙的融合了东方式动作、武侠片的一些元素。再有就是最精彩的台词部分,是很有中国风格的。“京味”也不重的令人讨厌。所以我很期待川话版的,到时一定会再看一遍。姜文的片子越来越成熟了。不再是《阳光灿烂的日子》那种对自己逝去日子的一种怀恋。那其实是30多岁(如我现在一般)时的一种状态。而且,在商业方面也是很成功的。赵本山就曾经评论过姜文的《鬼子来了》,谁都说这是一部好电影,可就是中国和日本都不让演。因为他太讲实话了,所以没人愿意听。这次本山的《大笑江湖》和飞来的子弹在同一档期相遇,恐怕要铩羽而归了。大家还是快点看吧!搞不好又被禁了。另外,葛优也越来越演技派了。呵呵!他演的片子也越来越多了!

《让子弹飞》观后感合集


记忆中难忘的事,经常是观看一些经典的影响记忆,人的思维不是静止的,观看作品的过程中思维也在不断跳跃。观看完的以后,心中犹如涨潮的潮水,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写观后感的过程,也就是我们提升自己的过程。你正准备写一篇观后感吗?请你阅读小编辑为你编辑整理的《《让子弹飞》观后感合集》,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让子弹飞》观后感(篇1)

我觉得这是姜文首部坏电影,若是就简略的好电影仍是坏电影,毕成功认为《让子弹飞》本质上其实是一个十分商业的文艺片。

在姜文的世界观里,英雄是第一位的。英雄改动社会,英雄创造前史。最大的沉痛就是没有英雄。

所以张麻子拿了钱还不可,他还要除掉黄四郎,给大众一个公正,给鹅城一个和平。

姜文年少时向往英雄,成年后用英雄要求自己。在他的电影里,英雄能够做出常人所不能做出的事儿。英雄必定被浓墨重彩所烘托。但姜文宣扬英雄主义的时分,他又很清楚英雄主义的缺陷,所以夏雨在砸过人砖头今后,需要为大规模群架担任。六子剖腹取凉粉,要以生命为价值。

只要当你清楚一件事物的缺陷时,你才可以说你实在爱它。爱一个女子时是,爱一个国家时也是。

志向凉皮机厂

在姜文的电影里,志向有时是一种很虚很含糊的东西。张麻子的志向是打土豪分地步,张麻子的志向却又不是打土豪分地步。张麻子的志向是什么?恐怕他自己也说不清楚。志向在心里最深处,在远处的青山和落日里。你知道它在那儿,却永久不知道怎么去寻觅它。可是当碉楼已破黄四郎已擒,你们抽着烟聊着天的时分,你就了解它依然在那儿等着你。

看到陶凉粉就看不下去了,无法往下看。真不理解这片子怎么会这么受追捧?实在不了解

情节比较曲折,影片全体节奏比较快!

《让子弹飞》观后感(篇2)

知道这部影片是很早的事情了,最最让我奇怪的就是片名。让子弹飞?什么意思?莫名其妙!周六上午,我们课题组的一位博士兴冲冲地来到我们办公室,激情洋溢地向我介绍这部片子,于是我被“忽悠”了,决定去看看子弹到底怎么飞。

枪战场景在电影中很普遍,一般是这样:神枪手潇洒地举枪,击发,于是目标应声而落。神!帅!爽!

不过,“让子弹飞”的场景有一个“细微”的差别:枪声响过之后,什么也没发生!

于是,质疑声起:“没打中?”

“别急,让子弹飞一会儿!”

原来如此,这就是片名的来源。

仔细想起来,“让子弹飞一会儿”实际上是很正常的啊——无论距离远近,子弹必须要飞一会儿才行——理论上是这样,当然,实际上也是这样——牛顿定律毕竟不是“忽悠”。

但是,电影中为什么没有这“一会儿”呢?

因为这“一会儿”时间很短?可以忽略?

No!

因为人的天性是着急!我们往往“等不及!”

比如网瘾:

往往是现实中成绩不好的孩子容易有网瘾,为什么?

以英语学习为例。现实中,他背了一篇好文章,他的英语水平会有所提升;不过,这一提升,必须是等到考试的时候,而且刚好考试的内容与他背过的文章紧密相关的时候,这种提升才能体现出来!然而,网络游戏中不同,只要进入游戏,就会有无数的怪物随机地找到他(考试随时随地),而且,每打一个怪物,系统会在第一时间显示经验值增加了若干,金钱增加了若干,距离下一次的升级还需要若干,等等等等,不一而足!所以,他会觉得网游中的努力是有效地,而现实中的努力是无效的!于是,一个迷恋网游的正反馈与讨厌现实中努力的负反馈同时形成了。

现实中,感觉不到努力的效果,于是更加不努力!于是,越来越差,越来越郁闷,越来越逃避!宅男宅女诞生了! 虚拟世界中,随时的努力就会获得第一时间的反馈,于是更加努力(或者说沉迷),于是更加成功,于是有了满足感,于是无休止地沉迷于网络!于是,越来越多的孩子沉迷于网络,于是,网瘾成了一种病,成了一个社会问题!

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就是我们忘记了这“一会儿”!忘记了即使是子弹,他也需要飞一会儿,才能到达目标!

我们太着急了!

老祖宗说:心急是吃不了热豆腐的!

所以,我们可以说: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让子弹飞了一会儿!

让子弹飞一会儿,他才能到达目的地!

“让子弹飞”告诉我们坚持才能成功!

我终于确定,我没有被“忽悠”!子弹飞得挺好看!

你也可以去“飞飞”看!

《让子弹飞》观后感(篇3)

让子弹飞,是什么意思?说全了,就是让子弹再飞一会,如何理解?我已经开枪了,你什么都没有看到,不要着急,让子弹再飞一会,你就会看到结果。给我时间。

事实上,这部电影就是子弹,电影的上映,就代表了姜文已经开枪了,也许只是第一枪,也许还有第二第三枪。他想要击中什么?他想要什么结果?现在你们看不明白,不要着急,就让子弹飞吧。事实上,这部电影中鲜明的对现实的影射,是任何一个对现实有所了解的人都很容易观察到的。

最直接的最明显的就是,县长买官,上任后再玩命捞钱。县长想的只是和当地恶霸同流合污,欺压百姓,然后分赃而已。而故事就是从这个买官的县长开始的。

而故事的发生地,为什么叫鹅城呢?虽然只是一个个小小的县城,不过象征的正是我们的祖国啊。我们的版图是什么样子呢?是啊,我们常说它是一只雄鸡,不过,我想事实上它并没有那么威风。与其说是雄鸡,不如说是肥大呆滞的一头蠢鹅吧。我们也正是生活在这样一个鹅城之中。

在这鹅城中,有县长,有恶霸,还有无数浑浑噩噩的百姓。而县长,恶霸,这些有钱人靠什么发家呢?他们靠洗劫老百姓的财富发家。他们把老百姓当做廉价劳动力,贩卖到美国,挣得美元供自己挥霍。不由的让人联想到我国高企的外汇储备,两房和美国债券的巨额亏损,已经无以为继的出口导向型经济。

这时,一个天不怕地不怕,在电影中有着无比强大实力和对穷苦大众慈悲的恻隐之心的亦雄亦匪的救世主式的人物,也就是姜文所扮演的张麻子来到了这里。彻底打破的鹅城往日的“和谐”。

他感到奇怪,为什么我要赚钱,不去富人身上赚,却要在穷人身上赚?师爷告诉他,现实就是这样的,依靠着的乡绅,富豪的支持,他这个县长才有油水捞,他所能欺负的也只有老百姓而已,否则,他的位子也就不保了。师爷告诉他,县长从来是没有胆量去剿匪的,不过却很有胆量以剿匪的名义来收钱。正如,从来没有胆量去降房价却有胆量以将房价的名义来收税,从来没有胆量去抓贼,却有胆量以维护治安的名义去扫黄,从来没有胆量去挑战美国,却有胆量以美国的量化宽松来解释国内的通货膨胀。不信邪的张麻子[姜]不想这样。师爷告诉他,要想赚钱,必须跪着。可是他想站着把钱赚了。这其实是姜文的内心独白。姜文的电影多次被大陆禁映,因为他喜欢挑战权威,喜欢叫板,可能有人告诉他,想赚钱,你就要认怂,就要妥协,就要装孙子,就要主旋律,可是他在这里告诉所有人,我不跪着,我要站着把钱赚了。

如何站着,也即是有尊严的,把钱赚了,也即是维护自己的权益,电影告诉我们,枪和醒木,就是有实力对抗,有合法的身份和地位。

接着,姜文说,我要给所有人公平,有名无实的冤鼓,不能只是一个摆设,要让大家来鸣冤,要给大家主持公道。这就好像*制度一般,只是一个好看的摆设,却没有人有机会通过它来洗刷冤屈。

老百姓看到张麻子[姜]的铁面无私,一起给他下跪。张麻子骂到,早他妈没有皇帝了,没有人值得你们下跪,我也不值得!他是想说,不要做奴才,不要给任何人下跪。人应该是平等的。看得出,对国人的无奈。张麻子[姜]教育六子,有出息不是当官,也不是当匪,不是有钱,也不是有权,而是读书,留洋,学知识,学文化,去了解莫扎特的音乐,观后感《《让子弹飞》给力的观后感》。这一段,看得出姜文对知识和艺术的向往,对钱和权的鄙视。他希望人们可以看看外面的世界,可以了解人类已经拥有的文明。去真正陶冶自己的心灵,去追随自己的精神。

接着,胡万在陷害六子的时候说,县长的儿子,吃了两碗粉却只给一碗的钱,这就是不公平,我们要公平,要公平!虽然电影中的六子并没有以权谋私,不过现实中,我们不是恰恰需要吃一碗粉给一碗钱的公平吗?而这看似简单的公平,离我们却最遥远。

六子被诬陷,倍感冤屈,他的选择是切腹以证明自己的清白。就好像那些被强拆被侵犯的受害人选择自残来抗争一样。

接下来,张麻子[姜]和黄四爷正式展开了较量,张麻子抢来富人的钱,发给穷人,这是一段浪漫主义的畅快淋漓的发泄,打破这世界的不公平,不合理,不正义,让无耻的剥削者付出代价,让善良的劳动人民得到幸福。不过,也只能在电影中得到短暂的宣泄罢了在最后与黄四爷的决战中,张麻子[姜]只有势单力薄的四个人,而黄四爷则有数百之众,实力对比如此悬殊。张麻子向民众发钱,可是第二天民众乖乖把钱交给了黄四爷。张麻子问手下人为何?答曰,怕。张麻子说,怕之中有的是怒。我们要把这怒引出来。我想,这也就是让子弹飞的真实意图所在。它要煽动要挑动的正是观众心中压抑的怒。这怒指向谁?我不必多说。

于是,第二天,他们不发钱,而发枪。给人民抵抗的力量。不过,人们依然无动于衷。于是他们四人骑着马在空荡荡的广场上一遍遍呐喊,却没有回音。这里姜文想告诉我们他的孤独和寂寞,颇类似鲁迅所说的呐喊。想唤起民众的觉醒,不过收获的只是凄凉。没有人响应。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麻木冷漠忍耐受欺,这就是中国人。

张麻子[姜]说,他们只帮助赢了的人。于是他们四个人继续前往黄四爷的堡垒。某种势力的大本营。他们四人势单力薄,形单影孤,面对的是黄四爷家门口的一扇大铁门。严丝合缝,透露出威严和强大,将他们死死挡在门外。

于是他们向这扇大门发起了疯狂的进攻。这扇大门象征了什么?也许是现行体制的壁垒,也许只是最令姜文愤怒的审查制度的束缚。总之,它代表了权威,而这时,姜文肆意的向这权威的大门发起进攻,它要在这大门上打出一个大大的惊叹号,不过,最终却只打上了省略号和问号,是说他感到无奈何无语吗?

而黄四爷,也即是高层人物,对于他们这种不自量力的进攻却颇有些不屑。显示出某阶层的傲慢和自以为是。

最终,靠着替身的帮助,他们终于发动了群众,暴怒的人群,降黄四爷的铁门冲的粉碎。人们肆意的宣泄,拿走一切本该属于他们的东西。

张麻子[姜]问黄四爷,你重要,还是钱重要?黄四爷说我重要。张麻子说,你再想想。黄四爷说,钱重要。张麻子说,你再想想。黄四爷说,那还是我重要。张麻子说:没有你,最重要。

这里姜文想说的是,权重要,还是钱重要。他最终说的是,没有不受监督的、凌驾于人民至上的权力,才是最重要的。

全片凌乱而随意的向我们暗示了很多东西,影射了很多东西。除去这些,其他时间是姜文的自由发挥。包括展示他的男人风采,不失时机的搞些冷幽默逗大家一笑,来尽情宣泄,体会造物主的无所不能。

总之,这部片子是融合姜文的抗争,愤怒和呐喊于一体的显得有些杂乱无章,浪漫主义,而又充满了随意和肆意的作品。

我的感受就是,姜文想说的东西太多了,想表达的东西太多了,他也有太多的不爽和愤怒了,他也太想唤醒出一些东西了。

他开枪了,他需要时间,他要让子弹飞。

最后,于姜文而言,比起已经彻底沦为靠忽悠观众来骗取票房,诅纣为虐之流,他至少还想说些什么,还想表达些什么,这也算难能可贵了吧。

这片子能过审核不能不说是一大奇迹。阴错阳差,此天意也。

《让子弹飞》观后感(篇4)

重温《让子弹飞》,心情也变得跌宕起伏,作文记之,聊以志吾之乐尔。

为什么小六子会把刀刺向自己?是因为胡万、武举人的步步紧逼,也是因为孙守义在威慑下的谎言,更有围观群众的推波助澜。

整段看下来,六子显然是掉进了黄家人预设的陷阱里:

首先,关于吃了几碗粉、给了几碗的钱这个问题,胡万最初就在带偏舆论,先入为主的把这件事儿拔高到不公平,拔高到县长儿子带头不公平,把县长儿子和普通民众对立了起来。对此,六子乱了阵脚,忘记了自己核心问题是怎么证明自己只吃了一碗粉,把得出不公平这一论断的根基打破。

其次,武举人假装公正,把自己塑造成客观公正的第三人,把自己和群众绑定在了一起,六子更加孤立无援。

再次,胡万把问题引向了你没钱是吧,我帮你给,这句话的前提是六子确实少给钱了,可是愤怒中的六子忽视了这个隐含假设,再次跳入陷阱,开始争辩自己有钱,让脑海里已经有了不公平这一预设前提的群众更加倾向于站队到胡万这一边。特别是胡万一个偷梁换柱,声称这么多钱,他吃了多少碗粉,舆论已经彻底被带偏,六子纯粹陷入被动。

最后,真相有了,群众也一哄而散了,纯粹又热血的六子却没了。

做个热血青年,做个理智的热血青年。

《让子弹飞》观后感(篇5)

在2010年12月31日,我们一家吃过晚饭,坐着爸爸的车去新开张的三和影院看贺岁片《让子弹飞》。

车里很温暖又很温馨。车窗外飘着零星的雪花,马路两旁的路灯在夜空中闪烁着微弱的桔黄色的光,放眼望去,像两条蜿蜒的长龙。到了三和影院,我们顺着楼梯爬了上去,楼梯两旁挂着精美的电影广告牌。到了收银台,有两个大姐姐穿着草绿色的制服在收银台后面忙得不可开交。这天看电影的人很多,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最后轮到我们了,那收银台的大姐姐安排我们坐一室一排8、9、10座,让我们稍等,正因那厅里的电影还没有放完。等了一会儿,我们跟一个戴话筒的大哥哥去了一号放映室。放映室里有六排座位,每排10多个椅子,呈梯形分布。椅子是红色的小沙发,扶手上还有一个小圆筒,是用来放饮料的。电影屏幕是长方形的,电影机就安装在座位后面的墙壁上。大家纷纷找个座位坐了下来。这时放映厅的灯光熄了,从墙后打出一束光来,电影开始了。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马邦德(葛优扮演)带着他老婆、师爷他们坐着马拉的火车,烤着火,喝着红酒,唱着《送别》去康城当县长。但是火车在半路上遇到了马匪,火车翻了,只留下马邦德和夫人,其他人都一命呜呼了。马县长为了活命,假称自己是师爷。强盗头子张麻子就装成马县长去鹅城上任。进城后张麻子的养子小六子被鹅城最大的劣绅黄四郎的手下胡飞逼死了。张麻子决定为民除害,杀死胡飞和鹅城一霸黄四郎。黄四郎也怀恨在心,于是设计了一个鸿门宴。在鸿门宴上,黄四郎送假马县长一双宝石。那宝石是无价之宝,黄四郎是想收买马县长让他去剿匪。同时他又让胡飞扮成土匪的模样把马夫人射死了。黄四郎又出了一个诡计,把一个威力巨大的炸弹埋在路上,想趁马县长他们去杀匪的时候,踩到炸弹炸死他们。在剿匪的途中张麻子的士兵都被黄四郎的人打死了。老二被抓吊死了,只剩下老三、老四、老五、老七和马邦德及张麻子。他们奋勇杀敌,不料马邦德被炸弹炸死了。张麻子带领手下浴血奋战,最后杀死了假黄四郎,真黄四郎也自杀了。村民们欣喜若狂,拿起枪杀向黄四郎的家,拿走了本来就应属于他们的东西。

看完电影后,我明白了张麻子上山为匪,是正因当时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他们只好落草为寇,劫富济贫。他们是为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他们除暴安良,为民除害。这充分说明了公平正义是社会永恒的主题。

《让子弹飞》观后感(篇6)

让子弹飞一会儿吧土匪张牧之的一句对白,虽在整套影片中只说了两次,却引起观影者得思考。

这一会儿的时间正是要我们看出,土匪张牧之不是一般的土匪,财主黄四郎不是一般的财主。

张牧之在影片开场便大显身手,英勇非凡,显露土匪的凶残和霸气。当张牧之进了鹅城当了县长时,却千方百计掠财主的钱,分发给穷人,让人刮目相看,并欣赏其英雄气概。

而黄四郎却处处笑里藏刀,心狠手辣,在他与张牧之的对话中,处处藏着阴谋,他给我留下的就是欺负穷苦百姓的奸诈小人。

而土匪并不是一般得土匪,是因为在张牧之介绍自己身世时,说他曾跟随蔡锷,也就是说张牧之是曾辛亥革命的战士。而黄四郎也曾暗示说自己参与过辛亥革命。

两位辛亥革命得老战士,黄四郎利用手中的权利敛财,以故乡鹅城为根本苦心经营,控制了民国小半的烟土交易,大发其财。虽张牧之曾经当土匪,但最终他归于正途,掠走黄四郎得横财,发回给百姓,真正为百姓付出。

让子弹飞一会儿就是让我们看懂影片真正得内涵。开场时让子弹飞一会,是让我们看清楚张牧之并不真正是一个凶残贪财的土匪,他也曾说钱对我并不重要。而真正重要的是除掉社会上得腐败,除掉社会上贪权贪利的,像黄四郎这样的小人。

确实中国社会上那么多贪污案件,就是因为又许多这些贪钱的人,滥用自己的权利,让我们得国家到处存在这欺骗,不真实!之前在网上热疯了的一句话正是讽刺那些以权谋私的人,阻碍着我们中国社会发展得人。

所以说我国还需加大力度打击这些以权谋私的事件,保障广大老百姓的利益,多站出几个张牧之是所有人民得愿望,影片也正正寄托着我国的这种愿望,多点公平!

让子弹飞一会儿好让我们看清楚,让我们抵制滥用权力的行为,营造一个公平的社会!

《让子弹飞》观后感(篇7)

夫人说:我只做县长夫人,谁是县长无所谓。

妇人如此,那些光膀子的老百姓,也如此,谁赢,他们帮谁。

满街枪弹在你手,十成白银在碉楼。

张麻子打黄四郎,三个回合。

回合一,张发钱/黄收钱,激发老百姓的怒气。

回合二,张发枪/黄收枪,激发老百姓的勇气。

回合三,张带着兄弟攻黄的大门,打了一夜的.枪,老百姓一个来做帮手都没有。我原来觉得敌人太强,根本打不过,张麻子说要先得打,打才能有可能打过,不打永远打不过,打个铁门,得让群众听到响儿。

让子弹飞一会儿,“勾出他们的怒来”。摸过钱的贫民,不会愿意再当贱民。开过枪的奴隶,不会愿意再当奴隶。

但,还缺一个时机。

张抓了黄的替身,大喊,“抓住黄四郎了”,时机就到了。

人们三番几次不敢捡银子半夜偷偷捡,不敢捡枪半夜偷偷捡,到最后人们发现黄四郎被抓了,群起而攻之。大家都不愿做雪中送炭,唯独愿锦上添花。有人兴奋地高呼张麻子打倒了黄四郎,真的黄四郎反而被人当成假的替身了。

什么是权力?权力就是恐惧。

而对于百姓来说,他们畏惧的也根本不是黄四郎本人,而是他们脑海中的那个黄四郎,而一旦看到自己脑海中营造的那个“黄四郎”被打倒,老百姓一旦真正拿起枪冲向黄四郎家,那个千疮百孔的铁门是根本没有任何办法阻挡力量的。

老百姓总觉得,只要我们讲公道、凭良心,把肚子剖开给大家看一颗红心,我们就能赢,其实呢,人家根本不想和你讲道理,人家管你红心黑心,人家只想要你剖开肚子自杀,死的像个傻瓜。

聪明人马邦德,一会儿冒充汤师爷,一会儿冒充张麻子的亲娘舅,一会儿认黄四郎为恩人,但他永远和赢家坐一伙。书呆子觉得,只要我们自私一点,明哲保身一点,装糊涂,和稀泥,假装参与一下,赚了钱就跑,总能活的很好,谁知道历史的洪流翻脸不认人,脑臀分离,它就炸得脑臀分离。某种意义上善良是弱者的特征,不利于生存竞争,注定要被淘汰的。

黄四郎是一个坏人,别人是流水的县长,他是铁打的老爷。张麻子也是一个坏人,杀人劫货,自己还假冒县长。坏是一种竞争优势,是进化的必须,他得熟稔规则,还得有足够的勇气去打破它,然后要有强大的心智来保护自己不受社会道德的反噬,有坚定的信念和意志摆脱负罪感。

张麻子值得敬佩,他要实现的目标有三个,即公平,公平,还是公平。他是一个人站着把钱赚了的人,我们普通人能趴着把钱赚了,就不错了。

《让子弹飞》观后感(篇8)

导演的灵感和才气,就像一口井,你储存的时间越长,再来打水的时候,打到的水就越多。如果井里才刚刚积蓄了一点水,就被打上来了,那么打上的永远只有很少的水。姜文十七年拍了四部电影,但是,这四部电影都像积蓄了很长时间的井水,一旦去打,就能打上需要用车装的水。这是我妈对姜文导演的评价。他拍的电影,只有这一部我看了,因为其他的基本上都不准在国内放映,因为它们挖掘到了中国人一种独特的劣根性。这部电影虽然表现得不是很明显,但是在影片的后半段,鹅城民众的心理,却已经很明确地说明了这一点只做一定能胜利的事情,绝不为了良心或者道德这类东西冒险。麻匪去铲除恶霸的时候,无人帮助,但是当他们找到一个假的黄四郎杀了以后,这种心理就使鹅城民众蜂拥闯进碉楼,而本来真的黄四郎,也被当成了替身。欧洲人的本性,正好跟中国人相反。想当年法国大革命的时候,有几分胜算?英德奥西葡纷纷帮助路易十六,甚至组建了反法联盟,这场革命放在中国能成吗?但是明知没有胜算,法国的第三阶级不还是有人出人,有钱出钱,支持法国大革命,最终推翻了路易十六和玛丽安娜,迎来了光荣的君主立宪民主制度了吗?中国人呢?我们也有一幕场景,和法国大革命十分相似:戊戌变法。如果当时变法的时候民众们虽然知道胜算很少,也纷纷有啥出啥,支持变法,慈禧太后等一干守旧派就是有一万分本事,也照样维护不了封建制度了。中国人不但不敢去冒险,还富有阿Q精神。中国和日本苦大仇深,所以现在拍的那些抗日片里面,日本人是又笨、又蠢、又没有品德,那么这不就从侧面反映出了中国人也不行了吗?人家日本人那么蠢,我们中国赶跑他们还需要八年,那中国人岂不也蠢?如果我们拍抗日片时,把日本人塑造的聪明、狡诈、强大,但是最后我们打败了他,那我们中国人不就成了很有本事的人了吗?中国抗战八年,美国独立战争,抗英也花了八年。同样是争取民族的强盛,民族的自由,中国人和美国人的本性就不一样。强者不需要舆论宣传,不需要阿Q精神,不用骂阵,只需要致敌于死命就行了。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华盛顿将军解放了约克镇,击败了那里的英军。英国人输了,但还是不服,于是就编写了一首歌传唱,歌名翻译过来就叫《傻帽美国佬》。华盛顿将军听见了英国俘虏唱这首歌的时候,非但不发怒,反而还鼓励他们继续唱,后来甚至还把《傻帽美国佬》这首歌当成了抗英军队的军歌。你们英国人连我们傻帽都打不过,不是更傻帽吗?而且,美国的珍珠港事件之后,全国震怒,但是他们在拍电影《珍珠港》的时候,却也拍出了日本人的人性、良心和品德。其中有一个镜头:一名日本军官正驾驶着战机准备往珍珠港投弹的时候,突然看见地面上有一个美国小女孩,才五六岁。他马上从飞机的窗户里使劲摆手,示意那个美国小女孩赶快跑,别被导弹炸着了。等到那个小女孩逃走之后,他才按动了投弹按钮。中国人拍抗日片会拍这样的镜头吗?日本人也并不全是丧心病狂的疯子,他们也有道德底线,有良心,有人性。他们虽然残忍,但也有宽容、忍耐、慈爱的一面。中国人知道自己并不是强者,所以才要在舆论上大加宣传。我发现这一点是所有东方人都具备的特点,而西方人根本不知面子为何物。同样是法西斯,德国二战战败后,不仅态度诚恳地道歉,还赔钱、赔物,而日本人却死活不道歉,更别说赔钱了。如果日本人是因为战争后国库空虚无钱可赔,那么战后两国国民的态度则是铁证如山。二战后,德国极度贫穷,国家分裂,但是德国人乐观积极向上,本着重建国家的理想,调动了体内所有的良心。一个美国记者二战后曾经去德国采访,他看到德国经济大萧条,街上的民众都显得饥肠辘辘,衣不遮体。但是当他把一块巧克力送给了一个两天没吃饭的小男孩后,这个小男孩马上义无反顾地把这块救命的巧克力给了他的妹妹。他的妹妹迟疑了一下,掰了一小块给哥哥,又掰了一丁点儿塞到自己嘴里,之后把剩下的一大块巧克力都给了街上的一帮穷人。美国记者大受感动,把身上带着的一整罐沙丁鱼都给了兄妹俩,结果这对兄妹把它带回了家里分给了其他弟妹。而日本,在二战后的经济萧条中,抢劫事件频发,街上有很多人都在这时候被饿死。他们本性中最坏的一面在苦难中跳出来了,这就是东西方人的区别,东方人天然的劣根性。

《让子弹飞》是一部多个层次的电影。看过脂砚斋评的《红楼梦》的人都会把读书者分为三级:不会读者、少解读者和会读者。不会读者赞《红楼梦》如何描写衣着体态、活动场景、诗词歌赋;少解读者赞《红楼梦》如何写作,探寻技法;会读者深究《红楼梦》之源,剥开外表,直探里面,发现此书背后的文化和历史。同样,看电影也可以分为不会观者、少解者和会观者。庸俗之人,看完《让子弹飞》仅仅是停留在赞其好笑,演员演技佳;少解者看完《让子弹飞》会赞其剧情酣畅淋漓,表达透彻;会观者,看完此部电影,则会赞其讽刺意味十足、一针见血,但又不失可观性,表达了导演理想化的世界。这部电影末尾有一段对话,是张牧之与黄四郎的对话,意喻深刻。张牧之说:你认为,在我眼中你和钱谁重要?黄四郎说:我。张牧之否认。黄四郎说:难道是钱?张牧之说:你也不重要,钱也不重要。没有你,最重要。在这部影片里黄四郎代表的是什么呢?强权。张牧之代表的是什么呢?姜文眼中的理想境界。而这里面的师爷代表的是什么呢?屈服。武举人代表的是强权下仅存的一点正义,而小六代表的是那种莽撞而没有心机的伸张正义的人,所以他死得早。

《让子弹飞》观后感(篇9)

刚刚看过姜文的《让子弹飞》,可以说它应该是本年度最好的国产电影了。虽然也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个人感觉精彩段落的对白太快。有点超出人们的逻辑思考范围,给人一种事先编排好的感觉。再就是火车飞入水中时电脑出来的效果比较明显。然而,和这部影片的精彩相比,这都算不了什么。曾千方百计下载到《鬼子来了》的我,本就对这部电影很是期待。看过之后竟感到奇怪,这部电影为什么没有被禁呢?影片中大部分的笑料是隐喻和黑色幽默。也许我们看不懂《老无所依》里的那些黑色幽默。因为我们的文化背景不同。可是我想每个中国人都能听明白影片最后姜文对发哥说的话:“你和钱对我都不重要,你不在才是对我最重要的”是什么意思。那些冲出去抢东西的“穷人”是谁呢?他们永远被最现实的利益驱使,永远只能做奴隶。这又让我想起《大电影之数百亿》中满街的以讹传讹从一两个人变成流言的洪流,一句不相干的话变成各种各样的流言.....。心中有些悲哀。因为他们是谁赢站在谁一边的。所以“成王败寇”成了我们的社会准则。

看电影不能想太多。还是谈论影片吧!片头和片尾的曲子挺好听,但仿佛有一种很“日本”的味道。很像日本人自己拍的他们军人时配的曲子。电影的整体风格又有些美国西部片的味道。但是又巧妙的融合了东方式动作、武侠片的一些元素。再有就是最精彩的台词部分,是很有中国风格的。“京味”也不重的令人讨厌。所以我很期待川话版的,到时一定会再看一遍。姜文的片子越来越成熟了。不再是《阳光灿烂的日子》那种对自己逝去日子的一种怀恋。那其实是30多岁(如我现在一般)时的一种状态。而且,在商业方面也是很成功的。赵本山就曾经评论过姜文的《鬼子来了》,谁都说这是一部好电影,可就是中国和日本都不让演。因为他太讲实话了,所以没人愿意听。这次本山的《大笑江湖》和飞来的子弹在同一档期相遇,恐怕要铩羽而归了。大家还是快点看吧!搞不好又被禁了。另外,葛优也越来越演技派了。呵呵!他演的片子也越来越多了!

让子弹飞观后感通用


读后感大全为网友们搜集和分享了让子弹飞观后感,我们从哪些角度来写作品名观后感呢?写观后感需要我们和作品之间产生共鸣,写观后感时必须是在观看后的基础上引发感想,供你参考和使用,请收藏和分享!

让子弹飞观后感 篇1

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马县长、汤师爷、黄四爷这三位男人,同样演绎得精彩纷呈,动人心弦。

兖州牧,曹操也;豫州牧,刘备也。《易经》云: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张牧之,知书达礼,有时不与我的感伤。他对六子说,你不能当县长,也不许当土匪,要当学生,多读书,听莫扎特;张麻子,一群麻匪的首领,杀人越货、骑马劫车、蒙面散财;马县长,忍耐狡黠的政客,插科打诨,暗藏心机,有革命者的信念,亦有麻匪的血性。

他,即是张牧之,又是张麻子,还是马县长。想起师父那晚发的图片,洪七公、洪七叔、洪七仔,老少三辈,都是师父一人!就像自己,既是母亲,又是女儿,还是妻子。每个人身上都兼具多种角色,彼此镶嵌,相互统一。每个时空,确认了“我是谁”,清晰当下的定位,明确行动的标准,才有恰如其分的呈现。如张麻子问汤师爷,夫妻间最要紧的是什么?答:恩爱。当县长最要紧的是什么?答:忍耐。

张麻子斩钉截铁地对老百姓说,来鹅城的目地,是办三件事:第一是公平,第二是公平,第三还是公平。掷地有声,铿锵有力!不是为了敛财,而是要主持正义。不但确认自己是谁,而且清晰对方是谁。经云:“以佛性等故,视众生无有差别。”知己知彼,运筹帷幄,所以他坦坦荡荡,不卑不亢,持枪拿印,站着来把钱赚。

当收到两大家族白花花的银子,他的兄弟说,钱有了,咱撤吧。张麻子说,不,黄四爷的钱还没送来。谁有钱赚谁的钱,能多赚一分,不少拿一毛。谁穷给谁发钱。对于他发钱的壮举,汤师爷说糟践东西,黄四爷说,有钱不要,这哪像一个买官的县长所为?从修行道次第角度来说,他们都在人天乘,而张麻子在大乘。所以,张麻子的梦,无人能解读。

花姐说,我也想当麻匪,给穷人发钱,听他们笑。张麻子说,想当麻匪,现在就可以。花姐说,可我还没准备好。张麻子问他的那帮兄弟,还需要准备吗?想起一个故事,一个乞丐,到富人家乞讨,富人家十分忙碌。乞丐问,忙什么?富人答,准备去海南。过了一年,乞丐又到这家富人家,他依然十分忙碌。乞丐问,忙什么?富人答,准备去海南。乞丐十分诧异,去年就准备去海南,没有去成?富人答,是的,还没有准备好。乞丐说,我已去过两次了。富人问,你一个乞丐,凭什么去海南?乞丐答,就凭一个讨饭碗,一根打狗棍和一双脚。

给人以启示:,很多事情,不是都等准备好了才去做。有人会说,等我退休了再来学佛,等孩子考上大学就有时间了……如恩师开示,我们总把希望寄托在二米之后,殊不知,等一切都准备好,也许永远也准备不好。“祈祷大准提,正觉菩提道,此一身成就。”路就在脚下,现在就可以出发。

“有时候,死人比活人有用。”张麻子用已经死去的兄弟送给鹅城百姓一个信息:迎青天,享太平。这句话也令人深有感触:看到死亡,会接收到无常的信息,激起内心的涟漪。曾看过一位法师的开示,说一旦觉知有所懈怠,就去殡仪馆转一圈,警示自己要走出舒适区,念念精进,慎勿放逸。是啊,唯有感知生命何其脆弱,才能真正懂得生命何其珍贵。我们早晚会收到一张录取通知书,是来自阎王爷,还是来自极乐世界,要情有所归,心有所属,行有所持。

看着黄四爷的那顶帽子,张麻子说,来者不善啊。汤师爷提醒说,您才是来者。精彩的对白,深刻的寓意。如果被六尘所牵,便忘了自己是谁,随之漂泊,不知所归。前后二个“来者”,同名不同义,转被动为主动。有来必有去,流水的来者,铁打的自性。修行就是要守本真心,才能气定神闲,洒脱自如。老子说“曲则全”,拐个弯,做个调整,转错觉为正觉,命运当下改变,焕然一新。

“杀人诛心”,是汤师爷送给张麻子的策略。惩罚一个人,不如唤醒他的心灵。杀人,只是杀死祂的的肉身;但在内心里不见得有解脱和触动。诛心,则是从根本上征服。修行要修心,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激怒他人之前,自己先点了火。同样,珍爱万物之前,先爱上自己;征服他人之前,先摆平自己,解脱不从外而来,自在在心内。

六子死的那一幕,令人不忍直视。明明是刻意中伤,流言蜚语,却非要给人证明,往坑里跳,正中人下怀。可是那些鼓动叫好的,最终没有一个人真正在意是否是一碗凉粉。鲁迅《呐喊》里:“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这些看客,仅仅是麻木的围观,鲜有平息事态的援手。

但从自身来反思,我们曾经不也如六子一样,在别人的眼光里摸爬滚打,心力交瘁吗?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佛陀教导我们不但要照见五蕴皆空,而且能运用自如,此时,五蕴即是我们绽放光彩的舞台。缘起性空是启示我们要广种福田,广结善缘。四大皆空是让我们用智慧重组四大,转化基因,排列成最庄严的生命组合。

“你给我翻译翻译,什么是惊喜”,这句话,张麻子问了汤师爷三遍,重要的问题说三遍!看来惊喜的确是需要“翻译”的。联想到日常的学习,写践行日记就是对闻思修的翻译。收获和法喜,点点滴滴,细细理顺,一一记录。事情的缘起,中间的发生,思绪的波动,觉知的捕捉,对镜的相应,细致的剖析,恍然的领悟。字里行间的行走中,驿动的心渐渐平息,自性的智慧慢慢涌动,如拾遗补缺,艺海得贝。对情绪的把握了然于胸,身体随之发生悄然无声的变化。心是发动机枢纽,身体是变速箱,起心动念中,呈现自己世界里的万有。想起恩师的一句话“如果没有真实的身体体验,所有的道理都是屠龙之术,很棒,但一点用没有。”即是强调体验第一义谛。

从量变到质变有一个过程,尊重这个时间差,享受从蹒跚学步到步履稳健的成长愉悦。值得开始的事,就值得去完成。假以时日,生活的美好,会在你不经意的时候,盛装莅临。福至心灵,时来运转,别急,稍等!让子弹飞一会儿……

张麻子答应汤师爷,不会再回鹅城,但还是回去了。他要唤醒城中的芸芸看客,直捣黄龙。让百姓心安理得取回自己的东西。百姓群情亢奋,如潮水般涌进碉楼,搬走的全是身外之物,所谓“自己的东西”,其实是内在的觉醒与自信。

黄四爷问,在你眼里,我与钱,哪个重要?张麻子说,都不重要,没有你,对我很重要。在百姓心中,黄四爷是一颗毒瘤,做手术割掉吧,贪生怕死;留着吧,又不堪其苦。怒不敢言,冤不敢伸,忍辱负重,苟延残喘。黄四爷代表魔王波旬,强烈的我法二执,幻化分裂,制造隔绝,令人愚昧混沌,薄情寡义。所以,张麻子与他博弈到底,坚壁清野,让他无处藏身;釜底抽薪,让他没有力量;彻底消灭,毫不手软,斩草除根!

张麻子手下的弟兄们,集体辞别,他问,“跟着大哥不好吗?”“好是好,就是太累”。是啊,修行路上哪里来的轻松?一人与万人敌,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永远警惕,永远保持清醒。道已不同,不相为谋。张麻子没有挽留,没有遗憾,任来的来,去的去,“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影片的开头和结尾的旋律,都是弘一法师的那首耳熟能详的《送别》,“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聚散离合终有时,历来烟雨不由人。人生百般滋味,始终伴随着潮起潮落,迎来送往。看着轨道,听着歌声,留下他一个人的背影,似乎在喃喃自语:神马都是浮云……

如《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豪爽洒脱的性情中人,吃不了摆谱饭、架子饭,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不羁。在生活中,我们见到过马邦德,邂逅过汤师爷,可是一直没有遇到过张麻子。张麻子活得自在潇洒,不贪不滞,无牵无挂。,仗剑走天涯,没有一点点的憋屈。始终气定神闲,踌躇满志,把目光投射出一道悠然的弧度,让子弹飞一会儿……

让子弹飞观后感 篇2

当品味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让子弹飞》观后感400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不记得这是第几次观看电影《让子弹飞》了,但今晚才有了些“品”的感觉。

一、人物塑造

这部电影几乎每一个人物都各具特色,无论主角配角,还是大人物小人物,个个棱角分明、身怀“绝”技!当然塑造得最精彩的还数张麻子、黄四郎、汤师爷三人。张麻子,本名张牧之,讲武堂出身,护国运动失败后,落草为寇,有勇有谋,侠肝义胆,善恶分明。黄四郎,为鹅城当地恶霸,豢养了一批打手,欺压百姓,勒索民财。汤师父,即马邦德,新任县长,招摇撞骗,贪财爱命,又擅长见风使舵,拍马溜须。

二、情节起伏

这真是一个好看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一环扣一环。正如剧中台词“我坐着火车,吃着火祸,唱着歌,却突然遇到麻匪,成了阶下囚。”正象这个开头,故事就在突变中演绎开来。张麻子假扮县长、马邦德谎称汤师父,真真假假中,率队走马上任鹅城。武状元打人、小六子剖腹、鸿门宴斗勇、真假土匪发钱抢钱、县衙门斗智、汤师爷被炸死、张麻子回师鹅城、黄四郎自取炸死……只觉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三、语言奥妙

影片中充满中国人特有的幽默和语言表达技巧。文言文与现代文交错,中文与西文兼用。如初到鹅城,张麻子说:“来者不善啊”,汤师爷却说:“你才是来者”。鸿门宴中,黄四郎说:“dorIer”,汤师父却说:“谈刀干什么?”影片最后,张麻子对黄四郎说:“钱对我不重要,你对我也不重要,没有你,对我很重要!”汉语言的奥妙,在这部影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部电影的编剧和导演,都是讲故事高手!特别是对语言的驾驭,登峰造极,堪称绝佳!这恐怕也是师父选它做为“辩才无碍”教具的原因吧!感恩恩师的匠心独具!南无阿弥陀佛!

让子弹飞观后感 篇3

让子弹飞,是什么意思?说全了,就是让子弹再飞一会,如何理解?我已经开枪了,你什么都没有看到,不要着急,让子弹再飞一会,你就会看到结果。给我时间。

事实上,这部电影就是子弹,电影的上映,就代表了姜文已经开枪了,也许只是第一枪,也许还有第二第三枪。他想要击中什么?他想要什么结果?现在你们看不明白,不要着急,就让子弹飞吧。事实上,这部电影中鲜明的对现实的影射,是任何一个对现实有所了解的人都很容易观察到的。

最直接的最明显的就是,县长买官,上任后再玩命捞钱。县长想的只是和当地恶霸同流合污,欺压百姓,然后分赃而已。而故事就是从这个买官的县长开始的。

而故事的发生地,为什么叫鹅城呢?虽然只是一个个小小的县城,不过象征的正是我们的祖国啊。我们的版图是什么样子呢?是啊,我们常说它是一只雄鸡,不过,我想事实上它并没有那么威风。与其说是雄鸡,不如说是肥大呆滞的一头蠢鹅吧。我们也正是生活在这样一个鹅城之中。

在这鹅城中,有县长,有恶霸,还有无数浑浑噩噩的百姓。而县长,恶霸,这些有钱人靠什么发家呢?他们靠洗劫老百姓的财富发家。他们把老百姓当做廉价劳动力,贩卖到美国,挣得美元供自己挥霍。不由的让人联想到我国高企的外汇储备,两房和美国债券的巨额亏损,已经无以为继的出口导向型经济。

这时,一个天不怕地不怕,在电影中有着无比强大实力和对穷苦大众慈悲的恻隐之心的亦雄亦匪的救世主式的人物,也就是姜文所扮演的张麻子来到了这里。彻底打破的鹅城往日的“和谐”。

他感到奇怪,为什么我要赚钱,不去富人身上赚,却要在穷人身上赚?师爷告诉他,现实就是这样的,依靠着的乡绅,富豪的支持,他这个县长才有油水捞,他所能欺负的也只有老百姓而已,否则,他的位子也就不保了。师爷告诉他,县长从来是没有胆量去剿匪的,不过却很有胆量以剿匪的名义来收钱。正如,从来没有胆量去降房价却有胆量以将房价的名义来收税,从来没有胆量去抓贼,却有胆量以维护治安的名义去扫黄,从来没有胆量去挑战美国,却有胆量以美国的量化宽松来解释国内的通货膨胀。不信邪的张麻子[姜]不想这样。师爷告诉他,要想赚钱,必须跪着。可是他想站着把钱赚了。这其实是姜文的内心独白。姜文的电影多次被大陆禁映,因为他喜欢挑战权威,喜欢叫板,可能有人告诉他,想赚钱,你就要认怂,就要妥协,就要装孙子,就要主旋律,可是他在这里告诉所有人,我不跪着,我要站着把钱赚了。

如何站着,也即是有尊严的,把钱赚了,也即是维护自己的权益,电影告诉我们,枪和醒木,就是有实力对抗,有合法的身份和地位。

接着,姜文说,我要给所有人公平,有名无实的冤鼓,不能只是一个摆设,要让大家来鸣冤,要给大家主持公道。这就好像*制度一般,只是一个好看的摆设,却没有人有机会通过它来洗刷冤屈。

老百姓看到张麻子[姜]的铁面无私,一起给他下跪。张麻子骂到,早他妈没有皇帝了,没有人值得你们下跪,我也不值得!他是想说,不要做奴才,不要给任何人下跪。人应该是平等的。看得出,对国人的无奈。张麻子[姜]教育六子,有出息不是当官,也不是当匪,不是有钱,也不是有权,而是读书,留洋,学知识,学文化,去了解莫扎特的音乐,观后感《《让子弹飞》给力的观后感》。这一段,看得出姜文对知识和艺术的向往,对钱和权的鄙视。他希望人们可以看看外面的世界,可以了解人类已经拥有的文明。去真正陶冶自己的心灵,去追随自己的精神。

接着,胡万在陷害六子的时候说,县长的儿子,吃了两碗粉却只给一碗的钱,这就是不公平,我们要公平,要公平!虽然电影中的六子并没有以权谋私,不过现实中,我们不是恰恰需要吃一碗粉给一碗钱的公平吗?而这看似简单的公平,离我们却最遥远。

六子被诬陷,倍感冤屈,他的选择是切腹以证明自己的清白。就好像那些被强拆被侵犯的受害人选择自残来抗争一样。

接下来,张麻子[姜]和黄四爷正式展开了较量,张麻子抢来富人的钱,发给穷人,这是一段浪漫主义的畅快淋漓的发泄,打破这世界的不公平,不合理,不正义,让无耻的剥削者付出代价,让善良的劳动人民得到幸福。不过,也只能在电影中得到短暂的宣泄罢了在最后与黄四爷的决战中,张麻子[姜]只有势单力薄的四个人,而黄四爷则有数百之众,实力对比如此悬殊。张麻子向民众发钱,可是第二天民众乖乖把钱交给了黄四爷。张麻子问手下人为何?答曰,怕。张麻子说,怕之中有的是怒。我们要把这怒引出来。我想,这也就是让子弹飞的真实意图所在。它要煽动要挑动的正是观众心中压抑的怒。这怒指向谁?我不必多说。

于是,第二天,他们不发钱,而发枪。给人民抵抗的力量。不过,人们依然无动于衷。于是他们四人骑着马在空荡荡的广场上一遍遍呐喊,却没有回音。这里姜文想告诉我们他的孤独和寂寞,颇类似鲁迅所说的呐喊。想唤起民众的觉醒,不过收获的只是凄凉。没有人响应。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麻木冷漠忍耐受欺,这就是中国人。

张麻子[姜]说,他们只帮助赢了的人。于是他们四个人继续前往黄四爷的堡垒。某种势力的大本营。他们四人势单力薄,形单影孤,面对的是黄四爷家门口的一扇大铁门。严丝合缝,透露出威严和强大,将他们死死挡在门外。

于是他们向这扇大门发起了疯狂的进攻。这扇大门象征了什么?也许是现行体制的壁垒,也许只是最令姜文愤怒的审查制度的束缚。总之,它代表了权威,而这时,姜文肆意的向这权威的大门发起进攻,它要在这大门上打出一个大大的惊叹号,不过,最终却只打上了省略号和问号,是说他感到无奈何无语吗?

而黄四爷,也即是高层人物,对于他们这种不自量力的进攻却颇有些不屑。显示出某阶层的傲慢和自以为是。

最终,靠着替身的帮助,他们终于发动了群众,暴怒的人群,降黄四爷的铁门冲的粉碎。人们肆意的宣泄,拿走一切本该属于他们的东西。

张麻子[姜]问黄四爷,你重要,还是钱重要?黄四爷说我重要。张麻子说,你再想想。黄四爷说,钱重要。张麻子说,你再想想。黄四爷说,那还是我重要。张麻子说:没有你,最重要。

这里姜文想说的是,权重要,还是钱重要。他最终说的是,没有不受监督的、凌驾于人民至上的权力,才是最重要的。

全片凌乱而随意的向我们暗示了很多东西,影射了很多东西。除去这些,其他时间是姜文的自由发挥。包括展示他的男人风采,不失时机的搞些冷幽默逗大家一笑,来尽情宣泄,体会造物主的无所不能。

总之,这部片子是融合姜文的抗争,愤怒和呐喊于一体的显得有些杂乱无章,浪漫主义,而又充满了随意和肆意的作品。

我的感受就是,姜文想说的东西太多了,想表达的东西太多了,他也有太多的不爽和愤怒了,他也太想唤醒出一些东西了。

他开枪了,他需要时间,他要让子弹飞。

最后,于姜文而言,比起已经彻底沦为靠忽悠观众来骗取票房,诅纣为虐之流,他至少还想说些什么,还想表达些什么,这也算难能可贵了吧。

这片子能过审核不能不说是一大奇迹。阴错阳差,此天意也。

让子弹飞观后感 篇4

刚刚看过姜文的《让子弹飞》,可以说它应该是本年度最好的国产电影了。虽然也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个人感觉精彩段落的对白太快。有点超出人们的逻辑思考范围,给人一种事先编排好的感觉。再就是火车飞入水中时电脑出来的效果比较明显。然而,和这部影片的精彩相比,这都算不了什么。曾千方百计下载到《鬼子来了》的我,本就对这部电影很是期待。看过之后竟感到奇怪,这部电影为什么没有被禁呢?影片中大部分的笑料是隐喻和黑色幽默。也许我们看不懂《老无所依》里的那些黑色幽默。因为我们的文化背景不同。可是我想每个中国人都能听明白影片最后姜文对发哥说的话:“你和钱对我都不重要,你不在才是对我最重要的”是什么意思。那些冲出去抢东西的“穷人”是谁呢?他们永远被最现实的利益驱使,永远只能做奴隶。这又让我想起《大电影之数百亿》中满街的以讹传讹从一两个人变成流言的洪流,一句不相干的话变成各种各样的流言.....。心中有些悲哀。因为他们是谁赢站在谁一边的。所以“成王败寇”成了我们的社会准则。

看电影不能想太多。还是谈论影片吧!片头和片尾的曲子挺好听,但仿佛有一种很“日本”的味道。很像日本人自己拍的他们军人时配的曲子。电影的整体风格又有些美国西部片的味道。但是又巧妙的融合了东方式动作、武侠片的一些元素。再有就是最精彩的台词部分,是很有中国风格的。“京味”也不重的令人讨厌。所以我很期待川话版的,到时一定会再看一遍。姜文的片子越来越成熟了。不再是《阳光灿烂的日子》那种对自己逝去日子的一种怀恋。那其实是30多岁(如我现在一般)时的一种状态。而且,在商业方面也是很成功的。赵本山就曾经评论过姜文的《鬼子来了》,谁都说这是一部好电影,可就是中国和日本都不让演。因为他太讲实话了,所以没人愿意听。这次本山的《大笑江湖》和飞来的子弹在同一档期相遇,恐怕要铩羽而归了。大家还是快点看吧!搞不好又被禁了。另外,葛优也越来越演技派了。呵呵!他演的片子也越来越多了!

让子弹飞观后感 篇5

夫人说:我只做县长夫人,谁是县长无所谓。

妇人如此,那些光膀子的老百姓,也如此,谁赢,他们帮谁。

满街枪弹在你手,十成白银在碉楼。

张麻子打黄四郎,三个回合。

回合一,张发钱/黄收钱,激发老百姓的怒气。

回合二,张发枪/黄收枪,激发老百姓的勇气。

回合三,张带着兄弟攻黄的大门,打了一夜的.枪,老百姓一个来做帮手都没有。我原来觉得敌人太强,根本打不过,张麻子说要先得打,打才能有可能打过,不打永远打不过,打个铁门,得让群众听到响儿。

让子弹飞一会儿,“勾出他们的怒来”。摸过钱的贫民,不会愿意再当贱民。开过枪的奴隶,不会愿意再当奴隶。

但,还缺一个时机。

张抓了黄的替身,大喊,“抓住黄四郎了”,时机就到了。

人们三番几次不敢捡银子半夜偷偷捡,不敢捡枪半夜偷偷捡,到最后人们发现黄四郎被抓了,群起而攻之。大家都不愿做雪中送炭,唯独愿锦上添花。有人兴奋地高呼张麻子打倒了黄四郎,真的黄四郎反而被人当成假的替身了。

什么是权力?权力就是恐惧。

而对于百姓来说,他们畏惧的也根本不是黄四郎本人,而是他们脑海中的那个黄四郎,而一旦看到自己脑海中营造的那个“黄四郎”被打倒,老百姓一旦真正拿起枪冲向黄四郎家,那个千疮百孔的铁门是根本没有任何办法阻挡力量的。

老百姓总觉得,只要我们讲公道、凭良心,把肚子剖开给大家看一颗红心,我们就能赢,其实呢,人家根本不想和你讲道理,人家管你红心黑心,人家只想要你剖开肚子自杀,死的像个傻瓜。

聪明人马邦德,一会儿冒充汤师爷,一会儿冒充张麻子的亲娘舅,一会儿认黄四郎为恩人,但他永远和赢家坐一伙。书呆子觉得,只要我们自私一点,明哲保身一点,装糊涂,和稀泥,假装参与一下,赚了钱就跑,总能活的很好,谁知道历史的洪流翻脸不认人,脑臀分离,它就炸得脑臀分离。某种意义上善良是弱者的特征,不利于生存竞争,注定要被淘汰的。

黄四郎是一个坏人,别人是流水的县长,他是铁打的老爷。张麻子也是一个坏人,杀人劫货,自己还假冒县长。坏是一种竞争优势,是进化的必须,他得熟稔规则,还得有足够的勇气去打破它,然后要有强大的心智来保护自己不受社会道德的反噬,有坚定的信念和意志摆脱负罪感。

张麻子值得敬佩,他要实现的目标有三个,即公平,公平,还是公平。他是一个人站着把钱赚了的人,我们普通人能趴着把钱赚了,就不错了。

【热】《让子弹飞》观后感


怎样才能更好地将自己的感受在观后感中记录下来呢?为此就要认真思考观后感怎么写了,写观后感时要把握文章重点,才能表达真挚的感受,考虑到你的需要,读后感大全特地编辑了“《让子弹飞》观后感”,如果您喜欢本文可以分享给身边朋友喔!

《让子弹飞》观后感(篇1)

让子弹飞,是什么意思?说全了,就是让子弹再飞一会,如何理解?我已经开枪了,你什么都没有看到,不要着急,让子弹再飞一会,你就会看到结果。给我时间。

事实上,这部电影就是子弹,电影的上映,就代表了姜文已经开枪了,也许只是第一枪,也许还有第二第三枪。他想要击中什么?他想要什么结果?现在你们看不明白,不要着急,就让子弹飞吧。事实上,这部电影中鲜明的对现实的影射,是任何一个对现实有所了解的人都很容易观察到的。

最直接的最明显的就是,县长买官,上任后再玩命捞钱。县长想的只是和当地恶霸同流合污,欺压百姓,然后分赃而已。而故事就是从这个买官的县长开始的。

而故事的发生地,为什么叫鹅城呢?虽然只是一个个小小的县城,不过象征的正是我们的祖国啊。我们的版图是什么样子呢?是啊,我们常说它是一只雄鸡,不过,我想事实上它并没有那么威风。与其说是雄鸡,不如说是肥大呆滞的一头蠢鹅吧。我们也正是生活在这样一个鹅城之中。

在这鹅城中,有县长,有恶霸,还有无数浑浑噩噩的百姓。而县长,恶霸,这些有钱人靠什么发家呢?他们靠洗劫老百姓的财富发家。他们把老百姓当做廉价劳动力,贩卖到美国,挣得美元供自己挥霍。不由的让人联想到我国高企的外汇储备,两房和美国债券的巨额亏损,已经无以为继的出口导向型经济。

这时,一个天不怕地不怕,在电影中有着无比强大实力和对穷苦大众慈悲的恻隐之心的亦雄亦匪的救世主式的人物,也就是姜文所扮演的张麻子来到了这里。彻底打破的鹅城往日的“和谐”。

他感到奇怪,为什么我要赚钱,不去富人身上赚,却要在穷人身上赚?师爷告诉他,现实就是这样的,依靠着的乡绅,富豪的支持,他这个县长才有油水捞,他所能欺负的也只有老百姓而已,否则,他的位子也就不保了。师爷告诉他,县长从来是没有胆量去剿匪的,不过却很有胆量以剿匪的名义来收钱。正如,从来没有胆量去降房价却有胆量以将房价的名义来收税,从来没有胆量去抓贼,却有胆量以维护治安的名义去扫黄,从来没有胆量去挑战美国,却有胆量以美国的量化宽松来解释国内的通货膨胀。不信邪的张麻子[姜]不想这样。师爷告诉他,要想赚钱,必须跪着。可是他想站着把钱赚了。这其实是姜文的内心独白。姜文的电影多次被大陆禁映,因为他喜欢挑战权威,喜欢叫板,可能有人告诉他,想赚钱,你就要认怂,就要妥协,就要装孙子,就要主旋律,可是他在这里告诉所有人,我不跪着,我要站着把钱赚了。

如何站着,也即是有尊严的,把钱赚了,也即是维护自己的权益,电影告诉我们,枪和醒木,就是有实力对抗,有合法的身份和地位。

接着,姜文说,我要给所有人公平,有名无实的冤鼓,不能只是一个摆设,要让大家来鸣冤,要给大家主持公道。这就好像*制度一般,只是一个好看的摆设,却没有人有机会通过它来洗刷冤屈。

老百姓看到张麻子[姜]的铁面无私,一起给他下跪。张麻子骂到,早他妈没有皇帝了,没有人值得你们下跪,我也不值得!他是想说,不要做奴才,不要给任何人下跪。人应该是平等的。看得出,对国人的无奈。张麻子[姜]教育六子,有出息不是当官,也不是当匪,不是有钱,也不是有权,而是读书,留洋,学知识,学文化,去了解莫扎特的音乐,观后感《《让子弹飞》给力的观后感》。这一段,看得出姜文对知识和艺术的向往,对钱和权的鄙视。他希望人们可以看看外面的世界,可以了解人类已经拥有的文明。去真正陶冶自己的心灵,去追随自己的精神。

接着,胡万在陷害六子的时候说,县长的儿子,吃了两碗粉却只给一碗的钱,这就是不公平,我们要公平,要公平!虽然电影中的六子并没有以权谋私,不过现实中,我们不是恰恰需要吃一碗粉给一碗钱的公平吗?而这看似简单的公平,离我们却最遥远。

六子被诬陷,倍感冤屈,他的选择是切腹以证明自己的清白。就好像那些被强拆被侵犯的受害人选择自残来抗争一样。

接下来,张麻子[姜]和黄四爷正式展开了较量,张麻子抢来富人的钱,发给穷人,这是一段浪漫主义的畅快淋漓的发泄,打破这世界的不公平,不合理,不正义,让无耻的剥削者付出代价,让善良的劳动人民得到幸福。不过,也只能在电影中得到短暂的宣泄罢了在最后与黄四爷的决战中,张麻子[姜]只有势单力薄的四个人,而黄四爷则有数百之众,实力对比如此悬殊。张麻子向民众发钱,可是第二天民众乖乖把钱交给了黄四爷。张麻子问手下人为何?答曰,怕。张麻子说,怕之中有的是怒。我们要把这怒引出来。我想,这也就是让子弹飞的真实意图所在。它要煽动要挑动的正是观众心中压抑的怒。这怒指向谁?我不必多说。

于是,第二天,他们不发钱,而发枪。给人民抵抗的力量。不过,人们依然无动于衷。于是他们四人骑着马在空荡荡的广场上一遍遍呐喊,却没有回音。这里姜文想告诉我们他的孤独和寂寞,颇类似鲁迅所说的呐喊。想唤起民众的觉醒,不过收获的只是凄凉。没有人响应。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麻木冷漠忍耐受欺,这就是中国人。

张麻子[姜]说,他们只帮助赢了的人。于是他们四个人继续前往黄四爷的堡垒。某种势力的大本营。他们四人势单力薄,形单影孤,面对的是黄四爷家门口的一扇大铁门。严丝合缝,透露出威严和强大,将他们死死挡在门外。

于是他们向这扇大门发起了疯狂的进攻。这扇大门象征了什么?也许是现行体制的壁垒,也许只是最令姜文愤怒的审查制度的束缚。总之,它代表了权威,而这时,姜文肆意的向这权威的大门发起进攻,它要在这大门上打出一个大大的惊叹号,不过,最终却只打上了省略号和问号,是说他感到无奈何无语吗?

而黄四爷,也即是高层人物,对于他们这种不自量力的进攻却颇有些不屑。显示出某阶层的傲慢和自以为是。

最终,靠着替身的帮助,他们终于发动了群众,暴怒的人群,降黄四爷的铁门冲的粉碎。人们肆意的宣泄,拿走一切本该属于他们的东西。

张麻子[姜]问黄四爷,你重要,还是钱重要?黄四爷说我重要。张麻子说,你再想想。黄四爷说,钱重要。张麻子说,你再想想。黄四爷说,那还是我重要。张麻子说:没有你,最重要。

这里姜文想说的是,权重要,还是钱重要。他最终说的是,没有不受监督的、凌驾于人民至上的权力,才是最重要的。

全片凌乱而随意的向我们暗示了很多东西,影射了很多东西。除去这些,其他时间是姜文的自由发挥。包括展示他的男人风采,不失时机的搞些冷幽默逗大家一笑,来尽情宣泄,体会造物主的无所不能。

总之,这部片子是融合姜文的抗争,愤怒和呐喊于一体的显得有些杂乱无章,浪漫主义,而又充满了随意和肆意的作品。

我的感受就是,姜文想说的东西太多了,想表达的东西太多了,他也有太多的不爽和愤怒了,他也太想唤醒出一些东西了。

他开枪了,他需要时间,他要让子弹飞。

最后,于姜文而言,比起已经彻底沦为靠忽悠观众来骗取票房,诅纣为虐之流,他至少还想说些什么,还想表达些什么,这也算难能可贵了吧。

这片子能过审核不能不说是一大奇迹。阴错阳差,此天意也。

《让子弹飞》观后感(篇2)

在2010年12月31日,我们一家吃过晚饭,坐着爸爸的车去新开张的三和影院看贺岁片《让子弹飞》。

车里很温暖又很温馨。车窗外飘着零星的雪花,马路两旁的路灯在夜空中闪烁着微弱的桔黄色的光,放眼望去,像两条蜿蜒的长龙。到了三和影院,我们顺着楼梯爬了上去,楼梯两旁挂着精美的电影广告牌。到了收银台,有两个大姐姐穿着草绿色的制服在收银台后面忙得不可开交。这天看电影的人很多,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最后轮到我们了,那收银台的大姐姐安排我们坐一室一排8、9、10座,让我们稍等,正因那厅里的电影还没有放完。等了一会儿,我们跟一个戴话筒的大哥哥去了一号放映室。放映室里有六排座位,每排10多个椅子,呈梯形分布。椅子是红色的小沙发,扶手上还有一个小圆筒,是用来放饮料的。电影屏幕是长方形的,电影机就安装在座位后面的墙壁上。大家纷纷找个座位坐了下来。这时放映厅的灯光熄了,从墙后打出一束光来,电影开始了。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马邦德(葛优扮演)带着他老婆、师爷他们坐着马拉的火车,烤着火,喝着红酒,唱着《送别》去康城当县长。但是火车在半路上遇到了马匪,火车翻了,只留下马邦德和夫人,其他人都一命呜呼了。马县长为了活命,假称自己是师爷。强盗头子张麻子就装成马县长去鹅城上任。进城后张麻子的养子小六子被鹅城最大的劣绅黄四郎的手下胡飞逼死了。张麻子决定为民除害,杀死胡飞和鹅城一霸黄四郎。黄四郎也怀恨在心,于是设计了一个鸿门宴。在鸿门宴上,黄四郎送假马县长一双宝石。那宝石是无价之宝,黄四郎是想收买马县长让他去剿匪。同时他又让胡飞扮成土匪的模样把马夫人射死了。黄四郎又出了一个诡计,把一个威力巨大的炸弹埋在路上,想趁马县长他们去杀匪的时候,踩到炸弹炸死他们。在剿匪的途中张麻子的士兵都被黄四郎的人打死了。老二被抓吊死了,只剩下老三、老四、老五、老七和马邦德及张麻子。他们奋勇杀敌,不料马邦德被炸弹炸死了。张麻子带领手下浴血奋战,最后杀死了假黄四郎,真黄四郎也自杀了。村民们欣喜若狂,拿起枪杀向黄四郎的家,拿走了本来就应属于他们的东西。

看完电影后,我明白了张麻子上山为匪,是正因当时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他们只好落草为寇,劫富济贫。他们是为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他们除暴安良,为民除害。这充分说明了公平正义是社会永恒的主题。

《让子弹飞》观后感(篇3)

知道这部影片是很早的事情了,最最让我奇怪的就是片名。让子弹飞?什么意思?莫名其妙!周六上午,我们课题组的一位博士兴冲冲地来到我们办公室,激情洋溢地向我介绍这部片子,于是我被“忽悠”了,决定去看看子弹到底怎么飞。

枪战场景在电影中很普遍,一般是这样:神枪手潇洒地举枪,击发,于是目标应声而落。神!帅!爽!

不过,“让子弹飞”的场景有一个“细微”的差别:枪声响过之后,什么也没发生!

于是,质疑声起:“没打中?”

“别急,让子弹飞一会儿!”

原来如此,这就是片名的来源。

仔细想起来,“让子弹飞一会儿”实际上是很正常的啊——无论距离远近,子弹必须要飞一会儿才行——理论上是这样,当然,实际上也是这样——牛顿定律毕竟不是“忽悠”。

但是,电影中为什么没有这“一会儿”呢?

因为这“一会儿”时间很短?可以忽略?

No!

因为人的天性是着急!我们往往“等不及!”

比如网瘾:

往往是现实中成绩不好的孩子容易有网瘾,为什么?

以英语学习为例。现实中,他背了一篇好文章,他的英语水平会有所提升;不过,这一提升,必须是等到考试的时候,而且刚好考试的内容与他背过的文章紧密相关的时候,这种提升才能体现出来!然而,网络游戏中不同,只要进入游戏,就会有无数的怪物随机地找到他(考试随时随地),而且,每打一个怪物,系统会在第一时间显示经验值增加了若干,金钱增加了若干,距离下一次的升级还需要若干,等等等等,不一而足!所以,他会觉得网游中的努力是有效地,而现实中的努力是无效的!于是,一个迷恋网游的正反馈与讨厌现实中努力的负反馈同时形成了。

现实中,感觉不到努力的效果,于是更加不努力!于是,越来越差,越来越郁闷,越来越逃避!宅男宅女诞生了! 虚拟世界中,随时的努力就会获得第一时间的反馈,于是更加努力(或者说沉迷),于是更加成功,于是有了满足感,于是无休止地沉迷于网络!于是,越来越多的孩子沉迷于网络,于是,网瘾成了一种病,成了一个社会问题!

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就是我们忘记了这“一会儿”!忘记了即使是子弹,他也需要飞一会儿,才能到达目标!

我们太着急了!

老祖宗说:心急是吃不了热豆腐的!

所以,我们可以说: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让子弹飞了一会儿!

让子弹飞一会儿,他才能到达目的地!

“让子弹飞”告诉我们坚持才能成功!

我终于确定,我没有被“忽悠”!子弹飞得挺好看!

你也可以去“飞飞”看!

《让子弹飞》观后感(篇4)

当品味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让子弹飞》观后感400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不记得这是第几次观看电影《让子弹飞》了,但今晚才有了些“品”的感觉。

一、人物塑造

这部电影几乎每一个人物都各具特色,无论主角配角,还是大人物小人物,个个棱角分明、身怀“绝”技!当然塑造得最精彩的还数张麻子、黄四郎、汤师爷三人。张麻子,本名张牧之,讲武堂出身,护国运动失败后,落草为寇,有勇有谋,侠肝义胆,善恶分明。黄四郎,为鹅城当地恶霸,豢养了一批打手,欺压百姓,勒索民财。汤师父,即马邦德,新任县长,招摇撞骗,贪财爱命,又擅长见风使舵,拍马溜须。

二、情节起伏

这真是一个好看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一环扣一环。正如剧中台词“我坐着火车,吃着火祸,唱着歌,却突然遇到麻匪,成了阶下囚。”正象这个开头,故事就在突变中演绎开来。张麻子假扮县长、马邦德谎称汤师父,真真假假中,率队走马上任鹅城。武状元打人、小六子剖腹、鸿门宴斗勇、真假土匪发钱抢钱、县衙门斗智、汤师爷被炸死、张麻子回师鹅城、黄四郎自取炸死……只觉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三、语言奥妙

影片中充满中国人特有的幽默和语言表达技巧。文言文与现代文交错,中文与西文兼用。如初到鹅城,张麻子说:“来者不善啊”,汤师爷却说:“你才是来者”。鸿门宴中,黄四郎说:“dorIer”,汤师父却说:“谈刀干什么?”影片最后,张麻子对黄四郎说:“钱对我不重要,你对我也不重要,没有你,对我很重要!”汉语言的奥妙,在这部影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部电影的编剧和导演,都是讲故事高手!特别是对语言的驾驭,登峰造极,堪称绝佳!这恐怕也是师父选它做为“辩才无碍”教具的原因吧!感恩恩师的匠心独具!南无阿弥陀佛!

《让子弹飞》观后感(篇5)

刚刚看过姜文的《让子弹飞》,可以说它应该是本年度最好的国产电影了。虽然也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个人感觉精彩段落的对白太快。有点超出人们的逻辑思考范围,给人一种事先编排好的感觉。再就是火车飞入水中时电脑出来的效果比较明显。然而,和这部影片的精彩相比,这都算不了什么。曾千方百计下载到《鬼子来了》的我,本就对这部电影很是期待。看过之后竟感到奇怪,这部电影为什么没有被禁呢?影片中大部分的笑料是隐喻和黑色幽默。也许我们看不懂《老无所依》里的那些黑色幽默。因为我们的文化背景不同。可是我想每个中国人都能听明白影片最后姜文对发哥说的话:“你和钱对我都不重要,你不在才是对我最重要的”是什么意思。那些冲出去抢东西的“穷人”是谁呢?他们永远被最现实的利益驱使,永远只能做奴隶。这又让我想起《大电影之数百亿》中满街的以讹传讹从一两个人变成流言的洪流,一句不相干的话变成各种各样的流言.....。心中有些悲哀。因为他们是谁赢站在谁一边的。所以“成王败寇”成了我们的社会准则。

看电影不能想太多。还是谈论影片吧!片头和片尾的曲子挺好听,但仿佛有一种很“日本”的味道。很像日本人自己拍的他们军人时配的曲子。电影的整体风格又有些美国西部片的味道。但是又巧妙的融合了东方式动作、武侠片的一些元素。再有就是最精彩的台词部分,是很有中国风格的。“京味”也不重的令人讨厌。所以我很期待川话版的,到时一定会再看一遍。姜文的片子越来越成熟了。不再是《阳光灿烂的日子》那种对自己逝去日子的一种怀恋。那其实是30多岁(如我现在一般)时的一种状态。而且,在商业方面也是很成功的。赵本山就曾经评论过姜文的《鬼子来了》,谁都说这是一部好电影,可就是中国和日本都不让演。因为他太讲实话了,所以没人愿意听。这次本山的《大笑江湖》和飞来的子弹在同一档期相遇,恐怕要铩羽而归了。大家还是快点看吧!搞不好又被禁了。另外,葛优也越来越演技派了。呵呵!他演的片子也越来越多了!

《让子弹飞》观后感(篇6)

看完这部影片后,我想到的是一部叫《无耻混蛋》的外国影片。《让子弹飞》与这部影片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让子弹飞》更具有中国特色,对中国人的人性描述和刻画更多些。

片中的汤师爷就是大多数中国人的一个模型,胆怯,欺软怕硬,贪财,妥协,逃避,顺从,但是他善良,分得清善恶。这是在我身边常常能够见到的小人物。

有时候,能够在报纸上,或是在电视的新闻里看到,当有人遇见危险,路人常常冷漠相对,没有人愿意出手相助。这就反映了人们矮小的心理。他们不愿帮忙,并非出自于他们落井下石的恶意,而是怕给自己惹上麻烦。汤师爷就是这种没有安全感,没有能量的一个代表,当然,也谈不上担当。因此,在师爷最后死的时候,他对张麻子说,你斗但是黄四爷。但师爷却个性的善良,在生命的最后,要求张麻子不好回鹅城。

那里面的鹅城,我不知道,意图是否是在说明,那个城里的百姓都是任人宰割的。

其中反映中国人从众心理的,就是在张麻子攻黄四爷的碉堡的时候,张麻子当众砍掉了黄四爷替身的头,大家才一哄去了黄家。真的黄四爷没有死,而大家仍然是成功的攻下了黄家的碉堡。这说明,在对待恶霸的时候,不是大家没有潜质将他打翻,却是正因大家胆怯。

我个人最喜爱的片段是,关于张麻子身世的那一段。张麻子叫张牧子,是跟随将军打仗出身的战士。正因军阀割据,自己不愿委身于人,因此落草为寇。人们以为是土匪就不能是张牧子,理所应当的是张麻子,张麻子脸上不就应是干净的,他就就应是满脸的麻子。

为什么,我们的生活,总要顺从一些,莫须有的东西呢?

观后感《让子弹飞的影评》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观影感受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