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 地图 > 观后感

观后感

发布时间:2019-10-28 来源:互联网

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观后感。

观看电影或者视频,已经是人们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很多想法就是在观看的过程中不断涌现,观看后受益匪浅,心中有了更多的想法,懂得了更多道理,写观后感可以提升我们的作文水平。优秀的观后感怎么才能够写出来呢?以下由小编收集整理的《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观后感》,请继续阅读本文相关内容!

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观后感(一)

我离开家的时间,超过有生之年的一半长了。记忆里的爸爸总是停留在我小时候冲我吹胡子瞪眼扬言要揍我的画面,那时的他生龙活虎、风华正茂。

第一次发现爸爸变老,是有次我回家,跟他一起包饺子,漫不经心地说着话,一转头,看见他松松垮垮的下巴,和严重下垂的眼角。那一刻真正理解了那句话:父母的衰老是一瞬间的。

从那之后我开始害怕,怕我来不及好好跟他相处,他就不在了。我越来越多地给他打电话。他忙,我也忙,但是我尽量多抽出时间跟他聊天,聊我小时候,聊他小时候,聊他和妈妈的事,聊早已经去世的爷爷奶奶,甚至聊姑姑们的种种。我就是想趁着他还能跟我聊,多知道一些关于他的事。我明白即使我再拼命攥紧,时间的沙漏也会在指缝中漏掉一些东西,但总好过最后我两手空空。

我的手机越来越好,数码相机越来越高级,我竟然很少给他拍照,更别提拍视频。意识到这个问题,今年秋天的时候,陪爸爸一起去看花展,各种花开得明媚妖娆,我不断怂恿他拍照。爸爸说:“不照啦,不照啦,你们年轻人照吧,我年纪大了都不好意思跟花照相了。”

我说:“我记得你以前有个专门的相册,放单人照的。”

爸爸说:“嗯,确实有一个。”

那是一本特别简单的相册,32开。那时候他还年轻,经常出差,用的还是老式交卷相机,无论到那里都拍一张单人照,洗出来,按顺序摆在相册里。他说,以后要摆满中国地图。

忘了是哪一年开始,相片不再增加了。

爸爸说:“照着照着,发现不认识相册里的自己了。”

听到这句话,我忍不住鼻子发酸,但是依旧坚持让爸爸拍照。他终于被我说服,说:“好吧,还是跟花照一张吧,要不以后更不好意思照啦。”

这是两个月前的对话,我记得清清楚楚。这两天看《流放的老国王》,想起那番对话,当时忍住的眼泪顿时就掉了下来。德里达说:“当人们写作的时候,总是在请求原谅。”阿尔诺?盖格尔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我在写这篇文的时候,想的最多的就是这句话。

关于老年痴呆症父母的故事,井上靖写过《我的母亲手记》。跟那一本比起来,《流放的老国王》故事性更强,对父亲一生的回顾更细腻、更感人。深受小农经济浸润的父亲如何在战争年代九死一生,然后变成一只固守家园的“蟹”,顽固不化地缩进壳子里,再不愿意探出头来。儿女们从来没有深究过其中的原因。父亲的举止反常并且不断做错事,儿女们也只想到责怪、反感、厌倦,从来没有静下心来跟父亲谈一谈。“那些年我们都在玩猫捉老鼠的游戏,父亲是老鼠,我们是一群老鼠,而疾病是猫。”直到所有人都认识到“猫”的真相,做儿女的才开始漫长的反思过程,并且变勇敢,学着面对这个不可逆转的事实。

不可逆转。衰老是不分贫富贵贱的,这是每个儿女在面对双亲时最无奈的事实。即使父母没有患上阿尔兹海默症,他们的白发和皱纹也让人惦念和忧心。阿尔诺?盖格尔有段话精准地描述了这种无力感,他的原话是针对老年痴呆症父母的,但是我觉得它适用于所有父母。他说,很多人说父母年纪大了反倒像孩子,这是不对的,孩子的特性是向前发展,是取得能力,而老年人会逐渐丧失能力。与孩子在一起,你感受到的是进步,而与老人在一起,你感受到的是丧失。

“我如同在慢动作电影中看着父亲漫漫滴着血,生命一点点从他身上渗漏出去,整个人的品质和个性一滴一滴从个这个人的身上渗漏掉。”

这是最触动我的一段话,顺着它我几乎想到了很多可能发生在我爸爸身上的坏的可能性。其实事实已经说明一切了,爸爸时不时会说,眼睛花啦不戴眼镜不能看书啦;颈椎疼得厉害有时候手臂抬不起来;以前能吃的东西现在反而开始过敏;以前搬动家里的大花盆毫不费力气,现在不敢轻易动了怕扭到腰……看起来都是小事,但是呈现的都是老态。他像一棵只活一季的树,已经贡献了绿色和阴凉、花朵和果实,步入秋冬的时候再送我一束柴禾,就真要消失了。

米兰·昆德拉说:“在我们称之为生命的不可回避的溃败面前,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理解它。”因为理解,所以慈悲,所以很多人年纪小的时候讨厌背课文,但是年纪大了之后想到朱自清的《背影》会泪流满面。

顺着这本书的回忆,我还想到了爸妈的婚姻,第一次能够正确对父母之间关系进行一次梳理。书中的父母离了婚,我自己的爸妈也一样。

爸妈离婚好几年,我都没有正面跟爸爸聊过这件事。他是那么骄傲的一个人,永远不认为自己有错,甚至不认为妈妈离开他之后能够过得好。后来妈妈再婚了,过得很好很好,我跟爸爸婉转提起这件事,他才挤出一句:“她就是不肯听我的,太倔。”

那时候我误以为他是典型的大男子主义,希望妻子臣服于他的意志。直到很多年过去,我自己也要处理跟先生之间的关系,有一次我们吵架,他冲我吼:“我是为你好,你就是不领情!”我才恍惚明白,那些看似固执的男人并不是单纯地希望妻子臣服于他,而是偏执地用自己认为对的方式去爱对方。不得要领,铸成过错。

阿尔诺·盖格尔在书中写到:“他们对婚姻的想象建立在无知上,他们还像大多数人一样,忽略了一种小小的状况:没有人能够改变别人。性格比善意更为坚挺。”“两人身上都带有可能使人幸福的元素,但是,仔细观察,这些元素属于不同幸福方式,是完全相反的。最终,导致两人各自感觉不幸福。”

我再也找不到比这更贴切的句子来阐释一段失败的婚姻。这是我爸妈夫妻关系终结的根源,也为我自己的婚姻敲响了警钟。我写过很多爱情故事,也有很多读者给我写邮件,倾诉他们的恋爱、婚姻苦恼,我想,我说了太多的话,竟然都不如这几句精准。

俄罗斯有句俗话说,生命中除了我们犯的错误,没有任何其他的事情会重现。这句话警醒,却太悲观。我更希望世人能够更加聪明一些,在过去的错误上学到东西,减少未来发生悲剧的可能。也许我们干预不了政治,左右不了时局,至少我们可以拿出更多的行动力,对父母好一些,多家人好一些。

我曾经跟妈妈说:“妈妈,我觉得好遗憾啊,在我的童年记忆里,从来没有骑在爸爸脖子上的经历。小伙伴们都有的。”

那时候我爸妈已经离婚,妈妈对爸爸是有怨恨的,但是听到我这句话的时候,她立刻纠正说:“你记错了呀,是有的。不光是骑脖子。你很小的时候,你爸爸特别喜欢用一只手托着你,另一只手扶着你的腰,把你举得很高很高,还不断跟我说:‘你看你看,这丫头又胖了呢,但我还是举得动!’你开心得很呢。”

真恨自己记忆力不好啊,竟然忘记了这么美好的事。

我想,在时光机发明之前,我是没办法穿越回去考证这件事了,但我相信妈妈的记忆不会有错。我来不及回到过去,看到爸爸如何疼爱我。幸好我还有现在,和厚厚的一叠未来。当我陪着他给家里的牡丹剪枝的时候,当我给他炖五花肉做扁豆焖面的时候,当我先生为了哄他高兴故意输他两盘棋的时候,看他笑得那么开心,我想,幸好啊,我还有机会陪你笑着变老。

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观后感(二)

最近,27岁北大才女博士王帆的一场演讲《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感动了整场观众,微信朋友圈迅速火爆传播。“不要等到来不及了,不要等到没有机会了。就像所有的父母都不愿意缺席孩子的成长,我们也不应该缺席他们的衰老。”听完你有没有感动得掉眼泪?但也有人吐槽这是一份“鸡汤”,动人暖心,在子女打拼生存阶段却难实现。你怎么认为呢?

达标:

这让我想起以前在《梅州日报》上看到的百姓故事片段,一位老者晨练完毕,煲了几壶开水后便因心肌梗塞溘然长逝了。与病痛相比,孤单寂寞对“空巢”老人来说伤害尤甚。

陈柳: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谢翅飞:

无意行孝,再闲的人也总能找到种种借口。

梦中山水:

感恩是有时限的,别让“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悲剧再重演。

许素芬:

留守儿童、留守老人,都是生活的无奈。每隔一段时间,一条问候短信、一个视频电话、一件实用的礼物,只要能让父母开心,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就是尽到了孝道。

曾晓冬:

能如此迅速火爆,是因为触动了大家的心弦,引起了共鸣。相信很多人看后都会有所反思,有所行动。

陈华:

抽时间常回家看看,陪父母聊聊天,听听唠叨,做些家务当然更好!

温丽容:

爸爸曾经对我说:做阿公的人还有阿爸喊多好啊!这句话我读出了埋藏在父亲心底的伤感和他追忆父母的深情。这句话成了我一直以来对父母无尽的牵挂,父母在的地方永远是我的家,任什么也无法阻挡我要回家的脚步!

曾金红:

我身边的一些同事、朋友包括我自己都有过这样一种切身体会:有时候子女们两手空空带个人回去还不如多买些礼物多寄些钱回家更能让老人们开心!没办法,很多普通家庭的思想只能停留在物质层面。“陪父母慢慢变老”,是中产及其以上阶层所追求的一种精神享受,对于那些迫于生计不得不在外打拼的“小人物”来说是一个遥远的奢望!

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观后感(三)

早晨,打开手机,看到朋友圈被重阳节浓浓敬老情包围,我赶紧拨通了父母的电话,好久,那边才接通:“是闺女啊,我手机是不是坏了,怎么老接不到你的电话?”我心头一酸,才想起好久没有给爸爸妈妈通话了。

不懂事的我一直认为父母根本不爱我,我只是他们甩不掉的包袱,我从小做梦都想离开家,离开他们。直到我第一次离家去百公里外的市重点中学读高中,妈妈送我到车站,透过车窗,我看到一向坚强的妈妈眼里噙满了泪花。那一刻起,我真切地感受到父母是爱我的,他们奔忙于繁重的生活中,无暇顾及我的感受。也是从那一刻起我不再觉得自己是他们的包袱,我是他们的孩子。每次回家父母都将自己舍不得吃的东西留给我,临行前会将我的大包小包装得满满当当的。

今年妈妈过六十六岁大寿,我通过《齐鲁晚报》刊登了我和妈妈的合影,给妈妈写了人生的第一封信,大字不识的妈妈反复看着照片和黑色的字符,逢人就夸:“我上报纸了,闺女送的礼物。”幸福得像个小孩。

“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人生最大的遗憾,趁父母健在,放下手中的忙碌,每天和父母煲煲电话粥,听听他们的唠叨,利用假期多陪陪他们,看看岁月刻在他们脸上的皱纹,让子女的爱不缺席他们的衰老。记得龙应台在《目送》中说:“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而对于父母,我要做的是必须去追,他们为子女倾注了一生的心血,如今风烛残年,我们要做的是“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延伸读

我在伊朗长大观后感


篇一:我在伊朗长大观后感

这是看完《我在伊朗长大》之后最为之感动的几句话。看了三遍,而且每看一遍都感受不同,但唯有一点是没变的:这部影片写的是在伊朗动乱的大背景下一个女人的史诗,一段追求自由和本性的心灵之旅。玛姬的外婆是整部影片的灵魂人物,虽戏份不多,但每次出场以及所讲的话都是举足轻重的,她教给玛姬以及观众许多做人的道理,相信作者的漫画也有怀念外婆的初衷。我想,影片最想表达的就是“永远别忘了你是谁,也别忘了你的家乡”。

其实影片可以分为两部分:以玛姬第一次出国为界,前部分是以玛姬的眼睛看世界,后部分是以世界的眼睛看玛姬。由于影片是以黑白的动画形式表现出来的,且小玛姬天真活泼,让观众透过她的眼睛看伊朗的政治、战争等问题时,没有任何紧张感,反倒有点“黑色幽默”的感觉,让人笑中带泪。而我看到的伊朗,人民毫无自由、人权、幸福可言,就连最平常的聚会、喝酒、牵手甚至听音乐都是不被允许的,但是,让人又心生敬畏的是,伊朗人民并没有放弃追求,他们秘密地享受那一切,与政府做着无硝烟的斗争。看着玛姬在衣服上写着“punkisnotdead”时,我知道,自由和权利是人们永远追求的,政府无权剥夺,也剥夺不了的。

玛姬出国后的生活是让我感受比较深刻的:

1、纵使身处人群之中,还是会感觉孤独;当适着说服自己已经找到归宿时,还是会显得格格不入。玛姬试图融入那个新环境,但作为一个伊朗人,她被当作野人,只是一个来自狂热的宗教徒国家的野人。她学会吸烟、蹦迪这些年轻又近乎堕落的生活,她本应不是这样的女孩,她放弃了自己的本性勉强自己学着别人生活,最后却还是一个另类。

2、家是永远包容我们的地方,受伤了,唯有父母会不加追问只求你能平安回家。当玛姬打电话给父母时,电话那头的父母抢着讲话,千叮万嘱,母亲最后说了名“多吃蔬菜和水果”,让我潸然泪下,往往他们都是从最微小的地方关心着我们。

3、永远忠于自我,作为一个女人就应该有她的气节,而不是靠外表赢取别人的喜爱,靠装可怜赢取别人的同情。人人都有选择,但万万不可选择陷害别人而满足自己,那样只会让人更看不起你,即使是深爱你的家人。

4、婚姻永远都不能成为束缚自己的枷锁,如果你确定自己一个人会比跟那个混蛋一起更幸福,那么就勇敢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吧,一次婚姻的失败是为了下一次的更好,但是也要认真对待自己的心。

5、“是恐惧让我们失去自我意识,还把我们变成懦夫”,不要去逃避什么,有胆量的人别人更欣赏。

6、不要忘记自己的根,自己的家乡,自己是谁,“姑娘,你从哪里来?”“伊朗”,电影到此戛然而止,留给人们的是感动、回忆与赞许。

玛姬的成长历史是丰富多彩的,她也告诉了每个人,自由是有代价的。茉莉人生,有了亲情的陪伴以及外婆教与的为人之道,就足以芬芳整段人生旅程了。

篇二:我在伊朗长大观后感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相信大多数人对这首诗都不陌生,它是由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创作的。在他的字里行间,无不透漏出他对自由的渴望。即使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他还是认为生命和爱情都不是他所愿,唯有自由才是永恒的追求。

追求自由的行列永远不缺乏后继者,玛赞·莎塔碧就是其中之一。她既是电影《我在伊朗长大》的主人公,也是这部电影的漫画原着者,她以漫画的形式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个人认为它的最大的主题是自由,是被禁锢的自由。电影讲述的女主人公玛赞,她的人生充满了动荡和坎坷;她像笼中之鸟一样生活在伊朗,被禁止做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情,然后历经种种演变——政治变革、两伊战争、叔叔入狱、情人背叛,最后离开国家追寻自由。虽然这部片子以黑白为主,彩色画面极少,但是它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映象。如果你单纯把它当做一部动画片,那你就错了。因为看完它后,心情是沉重的。

电影从1978年的德黑兰开始讲述,主人公玛赞从小和父亲母亲以及奶奶生活在伊朗。9岁的小玛赞每天都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她喜欢西方文化,喜欢朋克风格的衣服打扮,最喜欢的偶像是李小龙,但这些都不被外人所接受,所以她只能偷偷地、小范围地追求自己的喜好。她的行为举止都和别的小朋友格格不入,父母和奶奶都常常为此感到头痛。周围的人都觉得她是个怪小孩,不愿和她多接触。然而就在那个年代,年幼的玛赞经历了很大的演变。

那个时候正值一场旷日持久的政治变革,沙赫推翻了卡扎尔王朝,建立了更加惨无人道、霸道独裁的朝政。人民毫无自由、人权、幸福可言。玛赞爸爸的朋友布鲁什叔叔组织全国人民起来反抗,想要推翻卡扎尔王朝,想要追求自由建立新的制度,却因此被抓了起来,大街上随处可见的是游行队伍。也就是那个时候,玛赞知道了自己的祖父也是因为自由失去了青春和生命。或许是从小的耳濡目染,玛赞也并不想就这样地或者,她比任何人任何时候都渴望得到自由,渴望飞出这个大牢笼,尽管这条道路上充满荆棘。

玛赞小的时候对朋克风情有独钟,她不愿意把自己束缚在又长又没有特色的教袍里面。她有一件衣服,上面写着“punkisnotdead”,足以表现出了她对自由的渴望。电影之中有个情节是玛赞穿着朋克风的衣服走在路上,然而她遇到了那些严守传统的教徒们,斥责她竟敢穿朋克风的衣服,必须戴好头巾,穿着统一的黑袍,不然的话就会被抓到监狱里去。玛赞没办法,只好编了一个谎话才得以逃脱。她喜欢和朋友们聚在一起,喝喝酒、唱唱歌,但是这些都是违法的。就连他们偶尔才会有这么一次,也被警卫发现而不得不立刻停止,还牺牲了一条生命。玛赞回国以后交了一个男朋友,他们却因为再平常不过的牵手而被警卫抓走。这些都对玛赞的心灵造成了很大的伤害。这就是对人性的一种禁锢,是给自由上的一道枷锁,是无法冲破的一道牢笼。电影其实还讲述了另外一个层面的自由,那就是女性的自由权利。那个时期的伊朗,大多数男人对女人很轻视,认为女人根本就是弱者,包括像玛赞的母亲,电影中也不乏对她的描述。男人们瞧不起她,所以她才会在最后对自己的女儿说,“你要做一个自由的人,如今的伊朗不适合你,我不允许你再回来”。一个母亲是需要多大的勇气,才会对自己的亲生女儿说出“不要再回来”这种话。我知道,伊朗人民从来都没有放弃过自由,他们的自由只是被禁锢了,被封存了。她们还在默默地坚持,坚持到自由真正释放的那天。

我觉得,与其说这是一部动画片,不如说它是一部文艺片或者政治片来得更为贴切。电影《我在伊朗长大》保留了漫画作者的黑白基调,玛赞的回忆部分都是黑白的场景,只有回到现实的时候才有彩色的镜头,这很好地将回忆与现实区分开来。黑白的色彩给人一种沉稳、严肃的感觉,特别体现出了被禁锢的自由这样一个主题。

篇三:我在伊朗长大观后感

看这部片子是我们艺术专业老师在教室给我们放映的,还没开始看的时候,老师说是一部黑白的动漫,我就没抱什么感兴趣的心情,因为在一般人印象里,从小看的动漫都是五颜六色的,画面活跃鲜明的。我当时还在想,这是一部有多老的片子哦。

可是在这部时长一小时三十五分钟线条单纯的黑白电影里,我看到很多政治、战争、追求、自由和亲情等。电影画面很单调,有时候给人想哭的感动,故事的沉重却又让人有点喘不过气。

但是相信看过这部片子的每个人都会有一些思考。

自由不分国界,片中的小女孩在动乱的童年中一步一步走向成熟,变得坚强。我想,这个世界上,不分种族,不分国籍,只要是相同的心灵都会产生共鸣,这一点很令人感动。作品中女孩的奶奶真的十分可爱,每天在Bra里装上茉莉花瓣,所以片名又为《茉莉人生》,她告诉小女孩要表里如一,所有的人都可以有选择自己的权利!这样时而慈祥时而严肃坚强的奶奶真的打动了我,作者无疑是一个杰出的女性,我想她生在这样宽容的家庭是一种幸福。当在法国流浪街头被送往医院后,女孩打电话到家里,妈妈说,什么都不要讲了,家永远为你敞开着!真的是泪水交杂的温馨作品!影片的最后,重温小女孩和奶奶的对话,泪水又一次涌上眼睛……

影片通过一个早熟而且直言的9岁女孩赛玛琪的眼睛,揭示了伊斯兰革命时期,基要主义者掌握大权后伊朗人民希望的破灭,女性被迫戴上面纱,数以万计的人被投进监狱。聪明而大胆的赛玛琪,设法瞒过官方的爪牙,认识了朋克、ABBA和IronMaiden乐队,两伊战争的爆发,让人们的生活陷入无边的恐惧中。随着赛玛琪年龄的增长,她的大胆让父母对她的安全越来越担忧,她14岁那年,他们终于做出艰难决定,把她送往奥地利上学。身在他乡、孤独脆弱的赛玛琪经受了青少年惯常的苦难折磨,而且经常被等同于她所逃离的宗教基要主义和极端主义,对此她毫不退缩,极力辩白,最终赢得了认可,甚至有了爱情的体验,但是高中毕业后,赛玛琪又恢复到孑然一身,而且患上了严重的思乡病。尽管这意味着她要重新戴起面纱,生活在一个专制的社会中,赛玛琪还是决定回到伊朗家人的身边。经过一个艰难的调整期,赛玛琪进入艺术学校并嫁作人妇,她仍然没有改变自己仗义执言的个性,继续针砭时弊。24岁时她意识到,尽管自己是个道道地地的伊朗人,却无法在这个国家生活,于是她做出了痛苦的决定,离开家乡前往法国,尽管过去被烙上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但她却要追求一个乐观光明的未来。

《我在伊朗长大》系列漫画的作者玛嘉·莎塔琵要以她童年的所见所闻,用影像和语言作辩解,将自己对于伊朗这一神秘而古老国度的个人记忆描绘出来,表达方式是轻松幽默的,画面内涵却涉及成长、亲情、宗教、政治等主题。看这部电影你可以清晰的感觉到作者想告诉你什么,很具有特色的背景音乐,更加的存托出电影的情景效果,渲染我们视觉享受。

我虽然也是一个动漫迷,但是像这样经典的动漫还是很少看到,刚开始会给人的感觉是它是不是很不出名,所以我们并不知道它的存在?随后,抱着对它喜爱的心里在网上搜索了一下,这部漫画居然还获得过很多奖项:2001年法国安古兰国际漫画节心动奖最佳首版漫画

2001年比利时布鲁塞尔Lion大奖最佳首版漫画。

2002年法国安古兰国际漫画节法国国家Info电台年度最佳漫画奖。

2002年法国安古兰国际漫画节最佳剧情奖。

2004年美国Harvey奖美国最佳外国出版物。

2004年德国法兰克福书展最佳漫画奖。

通过这部电影,我们要更加学会开阔自己的视眼,对于自己感兴趣的艺术啊好、文学爱好发挥得淋漓尽致,部分国家种族的,只要能学到东西,感受到让自己心灵触动的。那就是一种知识,一种收获。

影片正是根据玛嘉·莎塔琵的同名自传漫画改编,由玛嘉·莎塔琵和文森特·帕兰德联合执导。黑白的色调,版画般的质感,很有风格。下面有两条我颇有同感的影评:

1、《我在伊朗长大》让人笑中带泪,并且没有局限在伊斯兰专政当时对一批人的迫害和打击造成的创伤中,幽默而犀利,富有教育意义,引人入胜。——《巴黎竞技》

2、如果看过《我在伊朗长大》,相信所有那些落伍者都会乖乖地闭上嘴巴、停止争论,意识到动画片的确能够成为让成年人和孩子们都感兴趣的传播媒介。——《综艺杂志》

这是当时一些报刊杂志对这部漫画的评论,相信大家看了也都有这样的感受,我也是希望我的家人能够理解,动画有时候比看教育片都更有教育的寓意,有意义。

这是一部针对性很强的电影,当然也会引起很大的争议,特别是伊朗本土,她们公开谴责该片,有关人士在接受访问时评价这部电影“一部没有真实描写伊斯兰革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的影片”并认为“西方电影中敌对伊斯兰教就是始于法国,因而这部反伊朗的影片《我在伊朗长大》才得以制作和在戛纳电影节上得到大力推崇。”他还把这次获奖形容为“一种反传统的、不合时宜的行为”。影片自从戛纳斩获大奖以来,一直受到伊朗官方的谴责。当然还有个别伊朗政治人士对此片还是具有意见的。

玛赞·莎塔碧说:“我认为,不应该根据少数几个极端分子的恶劣行为而对整个国家做出评判。我也不希望人们忘记那些为了扞卫自由而在狱中失去生命、在两伊战争中丧生、在各种暴政统治下遭受折磨、或被迫离开亲人和祖国的伊朗人。人可以原谅,但绝不应该忘记。”

看过这部漫画之后,我就更像观看玛嘉·莎塔琵的更多漫画作品或者影视作品,从中找到这么直白、简单线条就能给人以深刻思想的画面。

我在伊朗长大观后感欣赏


《我在伊朗长大》是一部由法国和美国共同制作的传记动画电影,影片根据玛嘉莎塔碧的同名漫画改编,通过9岁的女孩讲述了伊斯兰革命时期发生的故事。很多网友都对这部电影给出了不错的评价,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这部黑白风格、自传性质、由漫画改编的动画作品其实没有我预期中的精彩,一直惦记着它,大概因为很久以前看过的那部伊朗影片《何处是我朋友的家》,想要多了解一下这个国家的电影。在我个人看来,《我在伊朗长大》侧重于我,减轻了伊朗的分量,长大的过程也并不太美好,对这部影片的喜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主人公性格的喜恶。

主人公女孩玛姬的经历很特殊,王族之后,家境显赫,亲人多是革命志士,国家历经战乱与变革,小小年纪背井离乡到国外独自生活读书,以及,她有点丧的情感与婚姻。可她只是这些背景下的一个普通人,年纪还小,所做有限,她的传奇仅仅是由于那些改变不了的外部环境,以及出现在她生命中的为理想牺牲的人们。不过,正因为她个性上与普通女孩区别不大,产生的奇妙反应是,她身处的压抑而特异的环境很能让人感同身受,年轻人无望的愤怒、叛逆的行为、躁动的情绪如暗潮汹涌,有人舍命去活,有人自甘堕落。

人似乎很容易失去自己内心的坚守,无聊的时候,逆境的时候,失去自由的时候,普通平凡的时候,声名煊赫的时候却也不为什么,大约人性是脆弱的,多是如此。一个国家或民族也有失去出路、独立、自由、信仰的时候,它所付出的代价,要比一个人大太多重太多了。可不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于失去之后,还是会痛苦地挣扎,再去艰难地寻回自我,有所坚持。

每个人的际遇都是不同的,也许我们一辈子都体会不了玛姬的处境,也难以理解她所承受的苦楚,但在成长的过程里遇到的困扰和浮浮沉沉的情绪与她定有相似之处。谁不是在一边失去,一边寻找?反反复复地,无穷无尽地,在这过程中也越来越坚信了些什么、攥紧了些什么。

濒临崩溃的年轻的玛姬,最后终于正视了她自己和()她的故国,她喜欢的摇滚乐精神、李小龙的热血和率真的勇气又回来了。在她那饱受战火的国家,她属于幸运的少数,有机会离开铁箍一般的环境到国外循着喜爱做回自己,其余的众多普通人,被迫接受着,组成了墨黑的无声的背景。

黑白色的凌厉纯粹有不容置疑的简截了当,有与孩童缤纷的世界全然相反的冷酷无情,玛姬幼时的国家是黑白的,童年是黑白的,动画的主调也是黑白的,在这黑白分明的单一里,情绪无分喜怒,都似淡漠的,旁观的。因而在《我在伊朗长大》的画面讲述里,有一种克制和简化的哀伤,还掺杂了少数的笑料,也许是为了能让孩子们看懂。

终是要抱有希望的吧,存着希望的孩子,不会变得日渐狭隘,不会只关注自己的利益而失去家国天下的情怀,让孩子明白现实里也有勇者斗恶龙的故事,那是艰难的故事,不要放弃希望的故事,寻找到自己就终能成为勇者的故事。

三变山变观后感两篇


从三变到山变,这其中有多少的血和汗。我们在如今,实实在在感受到改革带给我们的福利,这部纪录片《三变山变》透过三变改革典型人物的真实经历,生动反映出六盘水三变实现山变的发展模式,很值得一看。

1

电影《三变 山变》是精准扶贫政策的具体落实与实践。他希望电影能够推向社区、农村,让更多农民、社区居民看到这部影片,感受六盘水的发展。这部纪录电影讲述的是贵州六盘水在全面脱贫攻坚工作中取得的突破性成果,他们采取土地变资本、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方式,彻底改变了贫困落后地区农业农村农民走出洼地、集约发展的创新模式。这无异于继小岗村分田到户改革后,中国三农改革的第二次巨大举措!对全国各地三农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这部电影被中宣部确定为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片--纪录电影《三变 山变》!

影片以改革开放40年为大背景,用纪录电影的表现手法展示我市各级党委政府以责任、担当和勇气带领全市各族人民群众开启脱贫攻坚之旅,真实再现了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探索中的鲜活故事,坚定执着的余留芬、陶正学带领村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他们的奉献精神真的值得我们学习。

影片中的六盘水太美了,牂牁江、娘娘山真是美不胜收,还有三变改革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余留芬,陶正学身上不屈不挠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山村的巨变,真人、真景展现了六盘水三变改革的进程。

2

《三变山变》其实是献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一部纪录片,当然同时也肩负了比如说精准扶贫,还有2020年全面决胜小康社会这样的一些主题在里边。它其实后来我看是六盘水他们的一个先进的扶贫经验,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还有一个就是农民变股东,然后三种转变带来了山乡巨变。

电影本身我觉得,咱们且称它为一个新闻专题片吧,因为它的很多东西是带有明确的信息导向的,就是告诉大家我们要宣传这个事,然后在这个里面也不能称为完全的纪录片,因为有很多摆拍的特色演。这个真它又来自于细节,就是关于习近平总书记在说酒的价格,他同时也提出来说你别按我这来,你按市场来,给我说完了,你就卖三十块钱一瓶了,这也不合适。

这很有趣,我觉得这一段对话非常有意思,而且是非常符合纪录片的这种要素,这个就有它的特点,就是很真,就这一段不是摆拍。而且说的话都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合理性和意外的这种碰撞产生了你对很多事情的思索,精准扶贫的工作能够做出这种银幕上的尝试,我觉得干就比不干强。

拍这个东西有些人会看,就是在没有那么多资讯的地方的人,他也想改变自己的家庭地区的贫困状态的时候,那么我觉得他会给很多人鼓舞。头几年的时候,我们有一次送电影去下乡,到了延安那块以后,在那支上了一个布,大家晚上就都来看电影了,露天电影。

我特别意外的是,他们对讲述农民生活的电影非常爱看,然后到了《变形金刚》这些电影,他们就都走了。我觉得真的要了解人民、深入人民,就是中国发生这种剧变的情况下,它绝不是一个不好的地带,需要有镜头来记录,需要有人来说。

《我在伊朗长大》观后感300字


《我在伊朗长大》观后感

我在伊朗长大,很好的一部片子,荒诞的年代,能坚强活下来的人都很伟大。尤其喜欢玛姬外婆的睿智,她身上具有一个优秀的女人应该具备的很多特质。

希望大家都能从玛姬外婆的一些话中得到启发。

你的一生中,你会遇到许多神经病,如果他们可怜你,你就挺直了脊梁回击他们,这是你对付他们的最好办法。没有什么比软弱更可怕的了。你要自尊,要表里如一。

这难道就是你否认自己国家的理由吗?还记得我跟你说的话吗?要自尊、诚实、表里如一。

不要忘了,是恐惧让我们失去了信心,我们要勇于面对。孩子,你是个有心的人,我为你感到自豪。

我以为你不管发生什么事都会勇敢面对。...好好听我说,我55年前就离婚了,而且我敢说,在那个时代没有任何人提及离婚。我敢说我一个人生活,远比跟一个混蛋生活要幸福。让我来告诉你,第一次婚姻是第二次的演习,你下一次婚姻的时候就会更完整。你哭是因为你很丧气,年轻人是可以犯错的。

《老男孩》观后感


《老男孩》观后感:曾经志在四方,如今别来有恙.寒假作文
每一曲青葱的忆歌里,都有年少遗憾的旋律。只因为在乎而胆怯,只因为胆怯而错失,只因为错失而遗憾
似乎你我间,过往的欢声笑语,枯寒的冬日里球场上的嬉戏,一起在雪夜里围巾的温暖,都随着我们各奔前程的身影渐行渐远渐无书。无论南国的秋思,北地的冰语,都无法挽留那逐渐淡化在你我心头的笑语欢声。
花开花落几度春秋,人去人往多少错过,梦想的依旧遥不可及,是否只因当年的种种踟蹰?生活像一把无情刻刀,改变了我们模样。
转眼多少悲欢离合,任岁月风干,而我依旧有梦想。
曾经志在四方少年,如今别来有恙,昨日的你我早已不知去向,哪里才有属于我们的那一份安详?
要做南飞的雁,高高翱翔,复苏那曾经的梦想。
我没有像他们说的那样,泪流满面。
但是从最开始的漫不经心到最后呆坐在电脑前。
我不知道身为一个名为90后的我是不是不足以评论这部弥足珍贵的影片。
想想,你曾经最爱,也曾经在雨中向你回头的女孩,现在
而你却顺着人群渐行渐远。
关于青春,梦想这些东西总是有太多东西可以寄托。
一部电影,一本书,一首歌,一句歌词。
一群穿校服的孩子,一个青涩乖巧的少女。
你会想起什么么?
回想咱们的人生轨迹。
按照常理的上学,读书,混日子,毕业,工作,结婚,生子,终其一生
你知道他为什么是这个样子,为什么一定要是这个样子吗?
记得有人说的一段话大概是这个意思:
人有几种层次的悲哀,
第一种是,人在被教育的同时就在一直迷失着。
你坚信着你从小所受的教育。
但是你从来不知道你所坚信的东西是什么。
更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要去坚信他。
屈服于这样的生活,深信这是理所应当的。
第二种是,如果你了解自己被什么社会形态所教育。
但是你不得不屈服他,
愤慨,但是无法改变。
第三种是,你深知自己的人生轨迹
目标明确,向命运挑战。
从前强迫自己接受的没有办法,
但是以后的人生自己会去努力争取。
而不是平庸乏味的终了一生
其实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勇于向命运挑战,
也不是能挑战的了的。
当年你爆头欺负的小痞子,
日后成为香车美女的拥有者,
车里坐着的是你年轻时深爱的女孩,
即使她曾在雨中对你回头,
但是最后仍还是连相望一眼的机会都没有。
就像小时候你们喜欢的偶像MichaelJackson,
现实的摧垮,命运的捉弄,信仰的丢失,
你还记得你为他跳的舞么?
你们的偶像他还在么?
当你们在不同的地方得知MichaelJackson死讯的时候,
你们唤醒了从前的梦想,
你身边的妻不是当年那个玲珑少女,
变成了柴米油盐的发福主妇。
在她鼾声四起的深夜,
是谁起身跳起了曾经在聚光灯下灭掉的舞步。
曾经怀揣着梦想的热血岁月,
好像一个沉睡了多年的孩子,
他睡醒了,告诉你,其实一切都不晚。
筷子,你们站上了崭新的舞台,
你们从一群为爱纠结的毛头小子,
变成了面光发油的中年大叔。
你们跳着年轻的舞步,
在哼着不灭的旋律。
又是谁在电视前擦掉了麻木的眼泪,
当你心爱的女孩第一次在操场上看到你的舞步,
你没有注意到一个推着垃圾车的人闪烁着嫉恨的目光。
当你们第一次站在联欢舞台众人欢呼的时候,
一个人在后台剪断了你们的灯光电缆。
当你心爱的女孩走过你身边时,你的嚣张跋扈,
让那个看似弱者的男人记恨了终生。
在这个看似公平的娱乐舞台上,
你们的命运就被一个你们最熟知的制片人抹杀了。
你们让很多人找回了青春回忆,
你们没有让梦想就此沉淀,他们发出了灰蒙蒙的光亮。
你们回到了从前平凡的生活。
那个美丽的姑娘早已嫁为人妇,
你身旁安稳的妻为你抛出了一条美丽的红色绸带,
是不是所谓的人生就必须要在这种无奈错过中度过呢?
我们年少时候的梦想,
有多少你还在坚持,还能去实现呢?
我在电脑屏幕前冷静的看着42分钟的《老男孩》落幕,
曾经志在四方少年,羡慕南飞的雁
别忘了咱们的梦想,
别忘了我们的初衷,
别枉费了那段金子一般的珍贵岁月。
我还想谈一场穿着校服的恋爱,
告诉自己过去的并不遥远,
失去并不永久!

《百变爱人》观后感


《百变爱人》观后感

港式喜剧有其独特韵味及派别,时光淘洗,经典永存,许氏四杰为代表的鬼马风格,演绎一场又一场小市民的冒险狂想曲;成龙的功夫喜剧,在腾转挪移之间,让动作谐趣横生妙趣无穷;喜剧之王周星驰的无厘头,则把小人物最浅显的梦想解构成了一个又一个无法逾越的经典,闪闪发光。而这些港式喜剧电影的神髓,其实是对一种精神的体现,一种刻苦耐劳、勤奋拚搏、开拓进取、灵活应变、自强不息的香港精神。这种精神在《百变爱人》中,开始有了变迁

是一种兼模仿与怀旧为一体的变迁。这变迁无所谓好坏,但是,是基于王祖蓝的百变而产生,而这种百变,建立在他舞台上的深厚功底,综艺咖的唱念做打,无不惟妙惟肖,形象则猥琐又真诚,是天然生就的搞笑坯子,因而男扮女装也好,模仿老牌明星也好,都是技术上的成功,所以,无论故事如何发展,总是离不开他的这一独特天分。

也不难发现,王祖蓝式的喜剧影片,在他这种技术发挥下,渐渐形成一种贱嗖嗖风格,表情浮夸,动作也不在正常范围内,以找揍的态度,待人接物。好在这种流于表面的表演方式倒也受到一些观众的追捧,影院里此起彼伏的笑声,颇能说明这一点,而且,这种贱嗖嗖的表演风格,与故事更是贴合。

怀旧则是体现在故事的设置,类似《人生遥控器》的故事布局,让影片有着似曾相识的感觉,但从头至尾布满的,其实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相处态度珍惜眼前人。是比较传统,甚至比较古旧的精神内核。因而说其怀旧也无不可,加上许冠文、薛家燕、元秋、王敏德等二十余位老实力明星,老人老桥段,更是打了许多感情牌。

除了王祖蓝和许冠文新老两代笑星的碰撞,女主王菀之的表演更是令人惊喜,相比影视作品,大部分人认识王菀之无疑是通过她的歌曲,但音乐声中完美的声线,在影片中竟让人忽然有种不寒而栗的悚然,因此无数场戏走神,怕她会因为王祖蓝的讨厌而把一部充满科幻意味的爱情片演成充满杀戮的恐怖片。

好在影片最终走回到以传统价值观煽情的路线,老的少的,皆都幡然醒悟,大团圆结局更是传统,让坏的的变成好的,更是符合老式港片的原则。但《百变爱人》在搞笑之余,还是让人略感失之创新,乐,取决于演员的技术,路,则借鉴于传统,想要再创经典,还需更多情真意切。

老男孩观后感


《老男孩》观后感

如果有明天,祝福你,亲爱的。

年轻的时候我们都有梦想,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环游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题记

清早起来整理以前的稿件,翻出来一篇最最久以前的影评稿,(尼玛我怎么觉得是我最最拿得粗手的了),唉唉唉,写于大一上学期开学初,真是让人怀念。

影片的前半段我会用一个字去概括--“乱”。真的很佩服肖导演,开场能够用不到半分钟的时间,将那个年代教室的混乱场景表现的如此之妙。乱的一塌糊涂,乱的淋漓尽致,乱的让人抓狂!总觉得里面有一种充满爆炸感的力量,我想这些都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表现的吧。之后的剧情,也就这么乱哄哄的开场了,混乱的学习,混乱的生活,以及混乱的爱情。前15分钟,围绕一个叫小芳的姑娘,王肖二人为喜欢的人不断磨练各种才艺筹码,后来又因为得不到在乎的人的赏识而冲动地赌气放弃,映像最深的就是在肖大宝站在暴雨里,抱着吉他,扯着嗓子唱着“多少次我回头看看过去的路……” ,而迎面而来的小芳却是满脸麻木,视而不见的走过。暴雨,走廊,姑娘,还有一个抱着吉他狂号的少年……看到网上有讲导演将如此混乱的情节串连在一起,产生了非常喜剧的效果,而我分明看到在混乱的癫狂的背后,藏着的分明是浓厚的悲凉,一种笑着流泪的凄凉,我仿佛看到一个在夕阳下赤膊狂背的中年男人,跑到路的尽头,仰天长啸,泪流满面。这大概是对青春的,最痛的追忆吧。

后半段从回忆转到了现实,节奏似乎变得慢了下来。大概是从肖大宝狼狈的从婚庆现场回家开始的,车载广播里播放的是逐年上涨的CpI,逐年上涨的房价,恒年不变的工资。 逐年上升的升学率,伴随同样上升的失业率。 同样的, 王小帅在那些年里 明白了 要适当装孙子,也要适当装爷爷,就是不爱装自己。 然后有一天,他心中的偶像和标尺也坍塌了,现实的压力也开始咆哮了。 然后有一天,曾经一块折腾的人,开始变得不认识起来了。  然后有一天,还是跟最初那个爱你你却不爱的人走在一起了。 这些,都是当今社会的剪影,虽涉世未深,却感慨颇多。可是有一天,也许当我们学会了默默接受了平凡和麻木,学会了冷眼目睹生活扭曲变形、卑俗不堪的时候,却发现年少时期默默关上的幕布又渐渐拉开了。于是当梦想照进现实,又何必管那个幕布又会在什么时候默默地关起来。

整场电影终于迎来了高潮,那个梦想与现实的主题,开始真正登上银幕。 二人终于决定去参加欢乐男生,非常顺利地 进入了五十强。他们最后的那一曲感动了所有人,但最后,他们仍然止步于五十强。 也许好多人都认为,是包子的恶意阻止,才让他们无法挺进十强。事实的确如此,可是我总以为,包子,仅仅是他们生活中要面临的困难的缩影,没有他的阻挠,难道就能一帆风顺,挺进十强?就算如此,然后呢,他们会怎么样,他们仅仅只是两个生活在底层的普通百姓啊。面前不知会有多少麻烦,多少潜规则在等着他们呢。我觉得导演是善良的,他给了肖王最好的归宿,他们的表演已经得到了认可,年轻时的梦想终是得以善终。“生活仍然需要继续,梦醒了,就继续努力工作吧”,我想,这就是这部电影给我的全部内容了。

By 何人可

《老炮儿》观后感


《老炮儿》观后感

--《老炮儿》就是一部中老年版的《致青春》

今年真是国产电影的丰收年,年底以来上映的多部电影都获得了很高的口碑,《老炮儿》因为浓郁的"北京味道"和一堆老戏骨的精彩演出,再加上对当下社会"没有规矩"的批判,口碑爆棚。

在这个前提下,我预感这篇观后感又要遭遇谩骂了,因为接下来我要说的话,应该是很多喜欢这部电影的人都不爱听的。

口碑这事儿呢,跟电影的受众群体有关。目前有影响力的影评人都是70后和80后,这帮人正好是《老炮儿》的核心受众。再加上冲着吴亦凡和李易峰甚至仅露脸三秒的TFBOYS去的90后甚至00后观众对偶像的溺爱,口碑不爆棚才怪。

先从故事说起吧。《老炮儿》说白了就是一个胡同里的老流氓为了救不争气的儿子,和一帮新时代的小流氓约架的故事。只不过管虎在故事里融入了"提升作品逼格的万能良药"——情怀,看的大伙热血沸腾。

如果以5分为满分,我给这部电影4分。说实话,我也喜爱六爷这样的人物,也希望有闷三儿这样的兄弟和话匣子这样的女人。

但看完之后我没有感动,更多的是心酸:时代不同了,不要再自以为是了。我希望六爷身上那些好的品质被继承下来,但千万别活的像六爷一样,否则你会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

六爷是个讲规矩的人,但他讲的是"老规矩",是过去的人会自发遵守的行为。但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规矩,你拿过去的规矩来约束现在的人们,就好比《九品芝麻官》里包龙星的老妈拿着前朝皇帝的尚方宝剑来砍当前朝代的官员,这是不合适的。

六爷一直活在自己的价值观里,他觉得事情要一码归一码,老哥们的车被城管没收了,还挨了打,他主动垫钱,非要给老哥们讨一个公道。这是在他的一亩三分地上发生的事,他凭借老规矩,勉强做了主,但这个主也是建立在"先赔钱"的基础上的。

六爷最大的问题,就是一把岁数了没钱又没权。当然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六爷自己的价值观,他根本不想要财富和权利。

真的吗?六爷生活里遇到的所有困难,可都是因为财富和权利的极度缺失导致的。如果他拥有其一,儿子也不会被绑,自己也不用挨阿彪那一巴掌,也不用上门求助兄弟还开不了口,也不用为了还钱把房子都抵押给话匣子,更不用面对癌症连医院都住不起。

六爷是一个偶像包袱很重的人,他当惯了"胡同话事人"的角色,即便蹬三轮"一天赚一吨"他也不去做,为了生计干这事,容易掉价。所以他背着这个偶像包袱,那边乐善好施装大哥,回头又找话匣子借钱过日子。

所以我说《老炮儿》是一部中老年人的《致青春》,是一群始终沉浸在过去、没长大孩子想死死地拽住往昔"峥嵘岁月"的尾巴,却一直力不从心。他们不肯接受新的时代,把活在过去当做一种荣耀的象征。

人一上岁数,就容易得一种"对下一辈指手画脚"的毛病。六爷年轻时风光过,当年也应该是很多人的男神,他习惯了当权威,见不得别人不听话不讲规矩。

可问题是,每一代的年轻人都不讲老规矩,六爷当年自己就是规矩的破坏者。我的上一辈也指责我不懂规矩,看我不顺眼,现在我看比我小的一辈,有时候也觉得他们不懂规矩,胡乱来,可是结果呢?

社会还是一代又一代的往前发展,没有因为那些不懂规矩的年轻人而发生倒退。

我们所强调的"规矩",只是一套对自己有利的游戏规则,但这世界不应该只有一种游戏规则,哪怕它再好,也不应该。

对你有利,或者对多数人有利,并不能成为其它人必须遵守的原因,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规矩,老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指使别人也不合适。

要想让别人遵守你的规矩,最好的办法就是你有本事制定规矩,让别人不得不遵守。为什么那么嚣张狂妄的阿彪会乖乖的听小飞的话?因为在那个圈子里,小飞是规矩的制定者。

其实不光是北京有六爷这种人,全国每个城市每个乡镇都有自己的"六爷":他在一个小范围里是绝对的权威,因为多年以来凭借"做人"做出来的影响力,他的话比法律更管用。

六爷做人的方式,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个"刀"有时候是钱,有时候是暴力,在这两个前提下,他再跟你讲道理。

请注意,这个顺序是不能颠倒的,如果你先讲理,没人会听你的,只有用钱或暴力砸的对方愿意静下来听你唠叨,你才有机会讲理。一动一静,营造出了"六爷是个公道人"的形象。可是在新时代,"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几乎是"多管闲事"的代名词。

《教父2》里,年轻的维托·柯里昂也是通过这样的手段,成了那条街上的教父。后来父老乡亲有什么事都来找他帮忙,一般的小事情,他可以直接和对方讲理来解决,因为大家知道,如果自己不听,柯里昂会用另一种方法让自己接受他的条件。

六爷和维托·柯里昂之间的区别在于,后者一直奋发向上,而六爷不求上进。柯里昂很清楚,要想一直做"话事人",就得一直具备让人听话的能力,所以他开公司,通过各种手段赚钱,他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其他人也一直按照他的规矩办事。

六爷是个典型的普通人思维,不求大富大贵,只想过平凡的生活,可是矛盾在于:他在平凡的生活里,又想成为主持公道的"话事人",这是他一切痛苦的根源。

胡同里的六爷是个"人物",人人都认识你这号人物,都敬你三分。走出胡同,六爷只是北京这座城市里的两千万分之一,没人在乎你是平头百姓还是天皇老子,你进地铁一样被挤成罐头里的沙丁鱼,没人因为你是六爷就给你让座。

我外公年轻的时候,也是村里的一把手,谁家有问题都找他去解决。当然了,我外公靠的不是钱和暴力,而是讲道理,他确实能给出一个最合理最公正的解决方案。后来他离开了村子,村里再也没人能够单纯凭借讲道理让众人服气了。

外公讲道理能让人听进去,是因为他平时为人行事做出了表率,但后辈的人知道的道理比他还多,可是大家言行不一,没有公信力。

道理谁都会讲,可是谁愿意无条件遵守呢?除非借助外部因素,法制时代,你总不能靠暴力竖立权威,到最后,村里最有钱的那个人成了话事人,大家愿意听他的话,是因为知道他有能力解决很多问题,这个现象在其他地方应该也一样普遍。

六爷如果想做整座城市的话事人,就应该在财富和权利两者之间选择其一并登上金字塔顶端。可是六爷选择了蜗居在胡同里,那他同样就应该接受自己对外面的世界无能为力的现实。用胡同里的规矩去解决城市里的问题,显然是要吃亏的。

时代不一样,城市也不再是不当年的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让城市里鱼龙混杂,农民工来了,大学生来了,白领来了,小偷来了,过江龙也来了,财富和权力阶层取代了六爷,成为这座城市的话事人,他们不讲老规矩,因为他们带来了自己的规矩。

新旧两种规矩发生冲突时,被淘汰的必然是旧规矩。虽然这一点很让人感伤,但感伤阻挡不了时代的车轮从你身上碾压过去。所以铁骨铮铮的闷三儿在修理厂对着六爷痛哭:我操他妈的,咱什么时候受过这个呀。

导演管虎说"他妈的"不算脏话,但加了一个"操"字,必然就是脏话了。一个人愤怒的说脏话,无非是遇到了特别大的问题而自己又没能力痛快解决。闷三儿能打,但有勇无谋,如果不是六爷拦着他,早晚会出事。

以前没受过这个,不代表一辈子都不会受这个。好汉不提当年勇,那些现在活的风生水起的人,谈起往事通常都笑话自己当年幼稚不懂事,只有当下的活的不如意的人,才会沉浸在过去牛逼时光里无法自拔。

老一辈的人说:现在的年轻人都怕事。其实不是现在的年轻人怕事,是没本事的人都怕事。灯罩儿和那一帮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哥们,哪个不怕事?

怕事是一种求生本能,因为你知道摊上大事之后,自己没能力解决,你要是敢不计后果瞎横,吃不了的都得兜着走,吃过几次教训,人就怕事了。

小飞敬重六爷,也信任他,还说服自己人"只要按照六爷的规矩来,他就不会报警".可结果六爷还是通过一封检举信撂倒了小飞他爹。

诚然,小飞家里的财富有原罪,但小偷偷来的钱有没有原罪?也有。在六爷的老规矩里,只要小偷还回钱包里的证件就算盗亦有道。用他自己的话说:"谁都不容易".

可到了小飞这里,"谁都不容易"变成了"有些事,老百姓该管还得管",举报贪官污吏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既让观众看的爽,也容易过审,多么正确的政治观啊。但这件事对于口口声声盗亦有道、凡事都要按照规矩来的六爷来说,是重重的一巴掌打在自己脸上。

影片的最后,六爷跟小飞约在颐和园后的一个野湖干架,那种感觉是"又回到最初的起点,呆呆地站在镜子前,笨拙系上军大衣的结,将头发梳成大人模样,再穿一身帅气军装",那一天,六爷要赴小飞最后的约。

不知道六爷举着军刀在湖面上小步快跑的时候,有没有想起当年夕阳下的奔跑,那可是他逝去的青春啊。可惜六爷还没跑到小飞他们面前就倒下了。

其实六爷心里很清楚,自己的老规矩从他寄出检举信的那一刻起已经被打破了,他去赴约,就是赴死,只有死亡才能让自己心安。六爷的死,是道义的沦落。

不知不觉已经絮絮叨叨了三千多字,关于这部电影就聊到这里吧,有不同意见随便喷,我兜得住,但是希望你要喷在点子上,不要乱喷闹笑话。

《我是你爸爸》观后感


《我是你爸爸》观后感

前两天刚好是父亲节,看这部电影,让我想到了我那个严肃、不善言语的爸爸,莫名的好想回家了,快半年没有回过家了,真的好想家。

电影的背景音乐始终是爱的奉献,似乎在努力弘扬着一种含混不清的东西,真正想表达的似乎是父亲这一角色无法在生活中找到准确定位的难题,一方面,当父权的高高在上缺少缓冲地直落在儿子的身上时,压抑中酝酿的反叛自然不可避免。可是当父亲主动放弃自己的地位,试图用朋友的身份与儿子沟通时,身份错位的尴尬却又只能让自己难以得到平衡。父爱在中国的电影里仿佛总是带着一些含糊的色彩,而且总是带着强烈却狼狈的一厢情愿。哪怕如陈凯歌的《和你在一起》其实也不过是幸福版的1983年电影《包氏父子》而已,这样的故事,始终带着教化感十足的出发点。

我想,中国父亲的爱因此总是有惺惺作态的嫌疑,自然也就不难让人理解。当然,对于这部电影,王朔也有自己的结论:一旦在任何人与人关系中失去制约悲剧的发生便不可避免,哪怕是具有强大亲情力量的父子间也同样如是。而不管悲剧发生在谁身上受损失的一定是双方。打成一片、大相国寺的水浇菜园子决非上策。垂直关系中只有承认等级才能融洽相处,如同男女关系中只有承认差别才能真正做到平等。

我觉得,这话其实说得还挺深刻的。不过用什么这样的关系要通过什么方式来实现,还的确需要继续探讨。

父亲也是个是一个不容易担当的职业,甚至一不留神还可能和儿女成为冤家,妈妈就不同了,在儿女心中,妈妈永远那么和蔼可亲,爸爸却那么严肃可怕,其实只是他不懂得表达爱而已,在爸妈心中,儿女的重量可能早已远远超过了她们自己。

电影老阿姨观后感


这样的一部电影充满了奋斗和温情,革命老一辈扎根在土壤之上,以自己的努力和奋斗书写着不平凡的生活,为地方的发展贡献者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这样的一部纪实的片子,真的很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来看。在看完电影以后,被电影中革命老一辈的伉俪精神所感染,他们的心中装着党,他们的心中有着国家,但是他们却忘我,始终怀着崇高的感情投身建设。

这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相信艺术性的还原员不如亲身体验那样的真切。这位叫做龚全珍的老阿姨和她的丈夫开国少将甘祖昌传奇的一生,都在为了党和国家,为了人民群众而奉献自己。直到今日,这部电影已经上映了两年多,才有幸得知,实在是惭愧。

电影中的龚全珍是一位很有爱心的好老师,她在1950年的时候参军到了新疆担任了八一小学的老师,这是她事业的开始,从此她的名字边和教育联系在了一起。经组织介绍,她认识了长她18岁的新疆军区后勤部长甘祖昌,两人一见如故,结婚了!这位甘祖昌同志也是一位顶顶厉害的人物,为了国家的事业在战争中3次负伤,因而失去了正常工作的能力,但是他也并没有因此放弃自己的追求,在选择回乡当农民后,仍然是在当()地奉献自己,为地方修路搭桥,修缮水库沟渠,让当地的人民受益。

当然,我们这位老阿姨的称呼是习近平总书记亲切的称呼,为了感谢她的无私付出,为了感谢她的艰苦奋斗。龚全珍同志与甘祖昌同志相濡以沫,共同在坚定的信仰下奉献一生,尤其是龚全珍同志在丈夫死后,继续发扬甘将军联系群众,一心为公,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将这件事情当做了自己的终身事业,一生都勤勤恳恳,乐于助人。她是我国的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也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榜样!

在看完这部电影以后,深深地为他这对夫妻的事迹所感染,这种精神不仅仅在当时,更适用于现在,激励着我们每一位同志不断艰苦奋斗,尽忠职守、乐于奉献!

老兽影评观后感


电影《老兽》是一部由周子阳导演、涂门主演的一部剧情片,影片故事丰富曲折,画面色彩鲜明,网友们对这部影片的评价也是各有不同,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网友们到底是怎么说的吧!

我还是很难会去想起我爷的,说实话,真的很不熟,逢年过节才会去的,而且他比较高冷还耳背,没什么话讲,也不太敢。

我对他知之甚少,只不过现在通过以前发生的事情来了解这个人。也是啦,我们的爷爷爸爸辈都是需要靠着事情去了解的,因为他们不是在沉默就是在大声说话。

我爷真的蛮癫狂的一个人,永远闲不住,爱好是买摩托车,不是拉风那种,是实用型,好骑着上山打猎。家里的柜子旁边还挂着几张某种小动物的皮毛,具体什么动物我就不说了,我也不知道这算不算保护动物。每天中午喝一瓶啤酒,闲的话就打打麻将,抽烟,这样活着,所以一根白头发也没有。

啊,我爷还养了一池塘的鱼,不是观赏的,可以吃的那种,老两口也没什么事,把鱼喂的巨肥,以前还会拿去卖一卖,现在就分给儿女。他是蛮热爱这些的,他生活里的这一切。

我小学吧,或者刚上初中,我四爷不小心砍掉了我爷鱼池边上的两颗果树,我爷真的气到爆炸,到什么程度,他要去跳电视塔,真的,普通楼房看不上。为了两棵树豁出去了。不知道是真的心疼果树,还是这么多年一直憋在心里的气终于找到出口了。

也是从那以后,我奶就一直把一些防治躁郁症的药放在我爷的营养剂瓶子里。

我有5个爷爷,我爷是老大,也就他一个是我太爷原配生的,然后离婚了,太爷带着我爷还有后娶的女人闯关东来了东北。所以我爷同我太爷和其他爷爷的关系是很尴尬的,年轻的时候甚至是对立的。到现在我太爷早就驾鹤西去了,还是这样,逢年过节其他爷爷家都会聚在一起吃饭打牌趁着节日玩得乌烟瘴气,幸好我爷有四个子女,都还算可以,也算孝顺。至少表面上是的。

他有自己的一套原则,并且执拗地执行着,典型的唯心主义嘛,以自己的处事手法来调整自己的小世界。所以他就喜欢呆在自己的家里,很少来各个儿女家,这样才能完全以自己的手法掌控自己的生活,也许在我看来,他又很多奇奇怪怪的地方,但是本心还是好的,在为人的大原则上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重男轻女,但是又人人平等。有牺牲精神,却偶尔占小便宜。多矛盾多不可思议,但是这好像是很多父辈特性。人生的大方向上没有错,但是七七八八的小毛病真不少。

当真正讲到风骨的时候,我们却还是远远比不上老一辈的人啊。我们被社会狠狠地打磨过了,已经是软软地好摆布地,他们是梗着脖子地,姿态是不太好看,有时候甚至是不体面地,但是他们绝对不会跪着,就像老杨被打地时候,一鼻子血也还是,服个屁,奶奶个球的。

我还是希望以后我也可以带着墨镜释放着兽性活着的,老的时候。

我写影评真的不成样子,我喜欢由电影联想到自己的生活,然后才能有感悟。

梭罗在《瓦尔登湖》开篇就说:如果我对他人的了解有自己的自知之明那么深,那么我就不会聊我自己聊这么多了。我肯定比梭罗肤浅的多,所以我就只能说说肤浅的自己了。

有时会想,只应该有一种现实主义,就是有关贫穷的现实主义。

《老兽》里的世界一度让我觉得,这才是我们真正身处的现实。

所有人都过得很艰辛

老杨,妻子卧病在床,整日混迹麻将馆,过着一种朝不保夕的生活。

他的银行卡里,只余下75块钱。

以偶然形式在片中出现的牧民,因为骆驼生病,行将失去他赖以生存的手段。

老杨妻子突然入院,给这个家庭的子女们出下了一个难题,让他们发愁的,是手术费。

也正是手术费,占据了影片剧情漩涡的中心,围绕着它,夫妻交恶,兄弟阋墙,父子,反目。

似乎没有电影比这部电影更重视钱,然而,我们却不会从片中嗅见丝毫的铜臭味。

缺钱,构成这部电影整个虚构世界的坚实基础。

从缺钱处,接续发展出了全片一个个的冲突和反转

老杨请牧民做洗浴,没钱付账,把电动车押在了洗浴中心。

牧民将骆驼交给老杨代管,转过脸,老杨便将骆驼卖给了屠宰场。

用得来的钱,老杨赎回了他的电动车,还给情妇买了一件红大衣,让她套在内衣外面给他看。

为了应对前来要骆驼的牧民,老杨偷走儿女给妻子准备的手术费,给牧民买了一头奶牛。

愤怒但又无计可施的儿女们绑住老杨,强行要他签了一份协议。

老杨报警,将儿子们告上法庭

这些剧情发展,看上去全都是不得不如此,但同时,它们又总能带给我们足够的惊喜。

而一边做着必然的事,一边又令你意想不到,就构成老杨这个人物的独特性。

的确,不论从谁的角度看,老杨都是个不折不扣的混蛋,但从头至尾,他都没有刻意去耍无赖。

作为一个赤贫者,老杨做出的选择,就性质来说,永远是在解燃眉之急。

这是一个没什么选择的人主动在解决一些事情,统统堪谓无奈之举,但又显示出挣扎的活力。

因为习惯于此,他已经丧失长视的能力,因此才会一时冲动,竟要将亲生儿子送入监狱。

从我们的无奈处,催发出我们的惊人处这,便是那一向被人性所遮掩的兽性。

「老兽」指的不是兽的野蛮、残忍,而是兽的狼狈、辛酸。

在影史长河中,老杨以他特有的方式,遥遥呼应着那些同样挣扎着的困顿个体

《偷自行车的人》里的那位父亲,《醉乡民谣》里的勒维恩戴维斯。

在今年的金马影展上,饰演老杨的涂们获得了金马奖影帝。

这可能一部分与影片的属性有关

《老兽》是一部故事服务于人物的影片,其情节的铺设,主要是为了展现老杨这个人物的魅力。

如《出租车司机》,如《阿甘正传》,看罢这些电影,我们记住的首先是影片的人物。

至于说涂们的表演,微妙细腻处自然是把握得还算得当,但很难说他有多么的突出。

如果说他的表演有什么创造性,那就是他同时将个性与共性兼于一身

一是他的粗粝、生猛、为老不尊,二是一个县城老头的乏味平庸。

摘去墨镜,老杨就是我们身边的一个会被人视若无睹的普通老头。

这,使他不会像罗伯特德尼罗那样大放异彩,但却会令我们觉得更接近日常。

偶尔,他还像一位非职业演员那样表现出一些生涩和对角色的不适应。

实际上,在这部整体还算和谐自然的影片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生涩和粗暴的地方。

导演周子阳是一个电影新人,《老兽》是他的导演初女作。

可以看得出,这部电影是依循着剧作原理创作出来的,既受其指引,亦受之束缚。

他不止一次在主情节之外插入了一些看似不太必要的冲突,以给人物造成更大的压力。

很多时候,对白显得不太自然、日常,而像是出自一部小说,为刻画人物性格进行了文学的修饰。

也就是说,导演在添加一些情节、编造一些对白的时候,并没有很好地隐藏起他的目的。

正如两个传单发放员对老杨的殴打,是为了造成一种灵魂的黑夜、狼狈的顶峰。

不过我并不认为这一定就是缺陷。

这些生涩与粗暴,使这部影片具备了一些特点,仿若一些民间故事,带着当地特有的淳朴风味。

为了让影片有个性,导演在这部片里还添加了一些国产写实影片中不太多见的元素。

像洗浴中心的侏儒老板,墙里的乌鸦,路边的白马,以及,荒草树丛中行走的幽灵。

这些元素,未必见得有什么意义,但它们代表着一种自由的精神,能激发我们对电影这一媒介的热情。

《老兽》讲述的是内蒙老炮儿的故事。影片主人公老杨,一个老混蛋,赌博,包养情妇,蛮横,不照顾瘫痪老婆,坑蒙拐骗,吃喝玩乐,完了连老婆做手术救命的钱也偷。这么看来,他就是一个十足的老混蛋。

但是呢,老杨身上还有闪光点,帮助牧民朋友买来一头奶牛,让老朋友免于离开牧场,解决了生计问题。而买奶牛的钱其中一部分就是他偷拿老婆做手术的钱。他也是仗义的。

老杨是一个复杂的人物,他不全是一个坏蛋,但也肯定不是一个好人。

剧情的发展走向,还是因为他偷老婆手术费的事。子女们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商量着治一治混蛋老爸,一家人在争执过程中,女子把老杨绑起来关在一间杂物室里。老杨报警并告了不孝子女,家庭矛盾进一步激化,一场家庭闹剧上演了。

家庭矛盾平息之后,老杨在家照看昏迷不醒的老婆。他最终决定用安眠药结束老婆和自己的生命。全片老两口子从没有对话,唯一一处是老婆住院前打来的电话,老杨正与牧民朋友喝酒就没接听。在结尾处他坐在床头对昏迷中的老婆诉说最终决定。

虽然短短几句话,我们足以知道他是重感情的,他最重要的人就是老婆,从年轻时一路走到现在,共过苦还享受过好日子,他说,我们都不要遭罪了。

再加上他跳公交车,被卖楼发传单的年轻人打,这些都在交待老杨活得刚烈勇猛。他是一头猛兽,只适合在旷野驰骋,不相却被现实这座牢笼困住,他在逼仄压抑中做困兽之斗,注定在爆裂与碰壁中头破血流。

凶猛的老杨还有浪漫柔情的一面,在他卖了朋友的骆驼之后,立马买件红色大衣和牛肉给情妇送去,在情妇试穿衣服的空档,他打开手机放了一首《爱你在心口难开》,然后说还有一件礼物要送,他让情妇闭上眼睛,撸起她的袖口,一道光正好打在她的手腕上,就像一个打磨精致的玉镯一般。他们笑着搂在了一起。尽管是不道德的,或者有逢场作戏之嫌,当男女之情能达到这种情境,就冲着那骨子里的浪漫劲,也算难得了。

其实老杨从一进情妇莉莉家门说话声调便变得圆润温柔起来,虽然还是有我们这的牛吃的是有机草,喝的是矿泉水的满嘴谎言,但他是懂得女人心的,在他破产前大概是情场老手。

影片中出现几处异常情况,像墙中的乌鸦,荒草中的白衣丧尸,很难弄清导演是何用意,除了增加影片的诡异感,超现实现象的出现对影片似乎没什么实际作用。本身属于现实题材电影,只能理解为故弄玄虚了。

影片很流畅,剪辑做得干脆利落,剧情本身故事性不强,剪辑紧凑,不会让观众感觉无聊。个人认为有一处桥段比较牵强,女儿把一万块钱放在母亲的枕头下,才导致让父亲看到顺便把钱偷走的。鉴于父亲有前科,女儿是不想让父亲看到钱的,那么把钱放枕头下是打算第二天让谁来交手术费呢?母亲动不了,看样子话都不能说。现实中也不会那么随意把钱放病人枕头下吧。这算一处槽点。

《老兽》在金马奖上以黑马之姿拿下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原著剧本两项大奖。新晋金马影帝涂们在影片中贡献了精湛的表演,老混蛋被他演绎得传神而有气场,是整部片子的灵魂。

《老兽》原名叫作《老混蛋》,当然老混蛋更能传达该片的精髓,由于我们可想而知的原因,它改叫老兽,多少让人不明所以。影片在国内公映时票房惨淡,统共200万。不过,《老兽》作为一部比较优秀的文艺片,值得被更多人看到。

直到看完这部电影最后一幕,老杨躺在床上等死的场景。我内心里就一直有一团愤懑的情绪在涌动。具体是什么我也说不太清楚,但就是难受的想喊喊不出来,直到我用电脑打出来之后才稍微有点释然。这部电影以儿女将老杨跟他老伴儿锁在家里开始,以老杨和老伴儿在绝望中自杀等死结束。全篇充斥着压抑的情绪,阴郁的天空,空旷的城市,冷漠的人情,以及无处不在的那种令人窒息的苍凉感。

这主要是由于片中所在的城市陷入资源价值走低困境造成的。近年来,鄂尔多斯这个资源型城市由于煤炭价格大跌,经济从曾经的辉煌一下跌落到谷底,2000年至2012年,鄂尔多斯经济增长率超20%,人均GDp一度超越香港而位居全国第一。与此同时,当地人也被冠以土豪的代名词。鄂尔多斯富豪一掷千金的新闻屡见不鲜,不管是拍取各地车展顶级豪车,还是在北京、西安等地整栋买楼,甚至这些人在外国也是挥金如土,让国内外大大见识了一下鄂尔多斯人的豪爽大气。那些年这个城市的人大多能跟他们的城市标签一样做到羊煤土气。然而好景不长,2012年之后由于煤炭需求降低,煤价大跌,资金链断裂,进而造成民间集资跟房地产双双崩盘,把这些还没适应土豪身份的鄂尔多斯大款们打回了原形。片中的老杨就是其中之一。在片子里有很多细节都能看出老杨曾经有过一段很是阔绰的生活。例如打麻将、去按摩时别人口称的杨老板,老杨跟卢布森诉苦说的那句好汉不提当年勇,买奶牛时那种游刃有余的砍价手段,将小破电动车愣是骑出大哈雷的气势等等。

刚开始看了一半感觉这个老杨十足是一个老混蛋:置卧病在床的老伴儿于不顾出去打麻将;取钱后因为别人催促了几句就拿可能是出老千的麻将牌支在自动取款机的门上;把朋友托付给他照管的骆驼卖了换钱去取悦按摩女;为堵窟隆偷走给老伴儿做手术的救命钱;把儿子女婿告上法庭,让他们蹲大狱。这些事无论哪一件都能使人恨的牙根儿痒痒。但是越到后边才越发现这个人物塑造的没有那们简单,在之后的剧情中我们看到了老杨的另一面。人性是复杂的,片中的老杨也不例外,虽然已经不复当年的荣光体面,囊中羞涩,但是仍会为了老朋友重逢而慷慨解囊,尽到地主之谊。虽然其中也有一部分原因是老杨想要重新体会一下当年那种豪气的快感,但仍然掩饰不住这个迟暮的老人对于多年不见有恩于自己的老朋友的感激和认同,也只有这个当年卖马帮他救急的兄弟能让他体会到一点现今奢侈无比的人情的温暖,所以这个很懂感恩的人倾尽所有帮助了卢布森度过难关。

他内心也曾有希望,得知老伴儿的手术安排好了之后即使刚被爆打过,还是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就凭这一点,老杨就不能简单的被认定为混蛋。更何况其实真正混蛋的也不是他,而是他那两个女婿。子女们认为老杨不务正业,挥霍本来就不多的钱,可影片里从侧面交代,在原来经济条件好的时候,他们没少受到老杨的帮助:二女婿的工作是老杨帮着找到的,三女儿一家的房子也是老杨花钱资助的。可讽刺的是老杨后来去跟三女儿借钱却被女婿很不客气的赶出了家门,老杨还被三女婿决绝的关门动作碰破了鼻子。影片里老杨总共受过三次伤,有两次都是亲人带给他的。古代的儿子打老子会被认为是大逆不道,蹲监下狱甚至砍头的都有,可到了现代仅仅也就是口头上谴责一番,最多不过是半年的拘留。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照顾长年累月瘫痪的人是很熬人的,这需要消耗家属极大的身体健康和精神力量。儿女们为了不耽误自己的生活,把生活不能自理的母亲扔给同样年老的老杨,影片里老杨已经照顾老伴儿六七年了,这时候那些自认为孝顺的子女们在哪儿呢?从这里能看得出谁更混蛋了吧。

老杨的内心是骄傲的,秉持着一家之主的威严以及当年自己成功辉煌时带给自己的内心满足,这种感觉不会因为际遇发生改变就马上消失,相反它会因为无法再体会而越发想重新品尝它,哪怕是一次也好,可遗憾的是这个要求他再也无法满足了,因为伴随经济状况的改变,人心也变得不再单纯。他虽然一直在别人和晚辈面前表现的牛气冲天,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口吻。却不知何时原来那个高高在上的大家长现如今已然失去了亲人们对他的尊重与耐心。这个曾经人人敬仰的富翁家长彻底沦为人人厌憎的老兽!在儿媳口里的那句老不死的就能看出来落魄的老杨现如今在亲人眼里是什么样形象了,简直就是现实版的《我的叔叔于勒》。很难想象一个在家里处于金字塔顶尖的大家长在面临经济条件崩溃之后,随之而来的多年建立的威严也浑然倒塌,那种境遇跟心里的落差实在不是一个普通人能轻易接受的。

自尊心很强的人总是难以接受侮辱(钢刀易折)。他选择去死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俗话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内心的绝望也是一点一滴累积出来的:儿女的疏远、鄙视和排斥,老伴儿光花钱不见好的病,小情人的离去,以及被他认为的社会最底层的售票员奚落,被售楼员暴打,忘恩负义、道貌岸然的二女婿捆绑他。两面三刀、翻脸无情的三女婿驱赶他,就连最无知懵懂的孙子跟爷爷好的条件都变成了一个冷冰冰的变形金刚。亲情已然无立足之地。我想无论是哪个老人在面对这样的局面都很难选择不绝望。

现实的困境犹如老杨在按摩房中找到的乌鸦所处的墙内夹层一样,黑暗压抑,无从突破。然而乌鸦能被老杨放飞,但老杨的困境又有谁能帮他解除呢?答案是没有,连他最亲近的儿女都放弃了他。在派出所门外,解除诉讼的儿子女婿出来后,对他选择了无视,就连本来内心还有些许不忍的二女儿也扬长而去。此刻属于老杨的亲情已经荡然无存。车开走了,老杨强忍着泪,也默默地离开了。我想在那一刻老杨的内心彻底绝望了。在失去一切之后,一个骄傲且孤独的老人最终做出的决定就是去自我了断。法院门外的避而不见就是判了老杨死刑的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这时养儿防老这句话显得是多么的可笑。我想如果影片有延伸,儿女们得知父母双双自杀之后他们又会有怎样的举动,内心又是怎样的呢?有悔恨,有痛苦,有茫然,亦或是释然。这都不得而知了。

我觉得如果老杨生在美国那种个人意志至上的文化环境中,估计就不会受到那么多人指责,也不会出现无法挽回的结局了。因为在那样的环境下父母跟儿女的关系相对独立。没有那么多的经济跟情感上的灰色交集。儿女的人生父母不需要对其负责到底,父母的生活也不会受到儿女们的影响。但是这也只是一个很不切实际的假设而已。中国的儿女其实是很幸福的,父母可以无私的倾尽所有给自己的孩子,对他们无条件的包容,理解。还为他们操持家务,哺育下一代。但是相对的儿女们却很难做到用同样的态度来对自己的父母。人常说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就是这个道理。现代中国人还是沿用老传统,啃老族,巨婴族们对自己的父母无限索取。自己怎么样都可以,父母一旦有点要求就被认为是为老不尊、老不正经。如果对这一点感觉不服气的,可以自行脑补一下:如果寡居的父母任一方想要继续找个后老伴儿,有多少子女会真正毫不介意的予以大力支持呢?社会对于老人其实并不宽容!其实人人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但凡是触犯到自己的切身利益总会回归本性,对来犯者毫不客气地予以反击。残酷的是这里边也包括生养你的父母。

在子女跟老人的冲突关系中,无论老人有什么先决优势条件,即使道德法律都站在你这边,他都属于弱势的一方。试想如果老杨真把儿子女婿送进监狱蹲上半年,他们的工作跟收入一定会受影响,在本来就不宽裕的情况下无异于雪上加霜。那未来女儿跟儿媳会怎么对待他?人总是善忘的,不管以前老杨无私帮过他们多少,一旦在现实中遇到这样的冲突我觉得他的儿女们一定会跟他彻底划清界限,老死不相往来。人性的卑鄙大抵如此。以往我们津津乐道的孝子们也是建立在老人没有在儿女们的生活中起反作用的基础上,甚至老人一般都是用倾尽所有财产,精力跟感情才换来儿女们的孝顺,中国的这个意识形态就是不对等的,畸形的。但是却是深入人心,又源远流长的。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刚看完老兽我甚至不知道该如何评价这本电影或者说这个人一开始我觉得这是一个亦正亦邪的人物,蛮横无理,花天酒地,耍小聪明,但又讲情义。后来又觉得不对,这是一个吃里扒外的家伙,对家人刻薄无理,对外又讲情义,讲情义付出的又是家里人的代价,这是一个死爱面子的老混子。但又转念一想,还是不对,是什么使他成为了老兽一般的人物?对小孙子百依百顺的讨好,三妹也说爹娘小时候最疼我,广交好友,吹嘘起自己以前做生意的时候眉飞色舞,子女的工作住房上他曾经也都帮了很多的忙。但是渐渐的,也许老兽失去了他的价值,成为了子女的负担和累赘,常年照顾瘫痪的老婆让他疲惫不堪,甚至没有钱请老友去一次洗浴中心。这么一想又觉得老兽是一个收到不公平待遇的失意者。

就像老兽请老友吃饭,去洗浴中心之后卖了老友托付给他的骆驼,而又偷了老婆的救命钱去帮老友买了梦寐以求的奶牛。这一段真的困惑了我很久,很难去单方面的去解读老兽这个人的行事作风,只让我感觉到了似乎有点像生意人八面玲珑周转资金的感觉。

看过电影的人也一定对片中那个在野地里套了一个白色塑料袋漂浮不定的人有很深刻的印象,这个人在野地中走走停停,飘忽不定,就连最初身体本身的样子都不断地变化着,艰难的在前行,甚至是爬行。我认为这个人就代表的老兽现在矛盾疲惫的身心,孤独的他想获得更多的关注,可是他以前的那一套方式已经不再适用,发生的事情又往往超出他现在的能力范围,一切都变得越来越糟糕,爱无处表达,狠无处发泄,甚至连倾诉的对象也只能够是一言不发瘫痪的老婆,老兽从一个能人变成一个普通人,废人,累赘,坏人。到最后,他的死,也足以预见。慢慢思考到这里,我渐渐感觉到老兽的种种反常行为并不是他纯粹的坏造成的,而是可以被理解,可以被解读的存在,只是老兽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变得越来越没有意义,也许这是会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的事吧。

就像其他观众所说的,这是一部站在外人视角看待老炮的电影,少了英雄迟暮的悲壮,多了荒诞悲苦的现实。

观后感《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观后感》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观影感受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