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 地图 > 观后感

观后感

发布时间:2019-10-28 来源:互联网

寻找最美乡村教师观后感。

记忆中难忘的事,经常是观看一些经典的影响记忆,人的思维不是静止的,观看作品的过程中思维也在不断跳跃。为了充分回味作品这个作品,就可以好好写一篇观后感。是时候通过写一篇观后感来把作品中的内涵精髓表达出来了,你是否为写观后感而苦恼呢?我们的小编特意搜集并整理了寻找最美乡村教师观后感,供你参考和使用,请收藏和分享。

篇一:寻找最美乡村教师观后感

前几天看了中央电视台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颇为感动,其中几个镜头令我看了之后久久留下思索。其中一个乡村男教师说:“老师用左手写字也非常漂亮!”画外旁白:其实老师右手因患病已抬不起来!还有几个镜头也是如此。另一个乡村女教师山村支教几十年如一日,每天背着孩子淌水过河,冰凉的河水长期浸泡早已使老师的双腿患上了风湿。老师不得不住着木棒背孩子过河。年幼的孩子说:“老师,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了我给老师带回汽车,飞机让老师坐着!”孩子天真纯朴令观者动容。看了之后感动加心痛。我们都知道根据以往经验,凡是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社会各界和当地政府一定会千方百计的为该校的办学努力改变教学环境和办学条件。上节目的几位老师是幸运的,至少他们的付出会赢来社会的尊重和关注。

在中华大地上其实有千百万个乡村教师像他们一样在为祖国的未来孩子的明天,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默默地奉献,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奉献青春。因为心中有信念,有理想他们甘受清贫,病痛而无怨无悔。我想起了那句话“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那句话,多么感人至深。那教师的苦和穷谁来管?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在他最后一届执政时还债,还教育上的债!中国经济经过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可谓是飞速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第二的经济实体。在军事上我们已经拥有了航空母舰,不久会有我们国产的航空母舰,我们已经研制出了第五代隐形战机;在航空上我们已经具备了制造大飞机的能力可以和欧美竞争;在太空技术上神舟九号的飞天使我们成为世界太空技术的第三大国;北京奥运会的举行确立了中国体育大国的地位和增强了民族自豪感。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国家在这些领域的巨额经济科技的投入,可在教育上的投入呢?在教育上国家投入还达不到国民经济的百分之二都不到,这也是温家宝总理要还债的原因。特别是在农村教育这一块是少之又少!二零零零年时,一个农村中学教师工资是几百块钱比当地的农民的收入好不到哪儿去!现在一个农村教师平均工资是一千五六,而一个农民工外出打工能挣三四千块是教师的两倍!都知道农民是低收入人群而教师更是低收入人群。教师也是人,也食人间烟火,上有老下有小也要养活一大家子。连自己家人都养活不了,老师还能一心只教圣贤书吗?是的老师可以当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孩子的人生,如果没有后续支持蜡烛会烧完的一天。

当然现在政府已经开始关注这一点了,为老师建立医疗保险,每年进行体检关注教师健康。可是在老师工资待遇上是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已致有些老师已经承受不了巨大的经济压力而转作他行。我们不能说他们不高尚,没有奉献精神,不是不高尚而是高尚不起来,不是不奉献而是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奉献了。发达国家教师属于中产阶级,而我们教师还处于社会底层。只有国家加大教育资金支持力度提高教师待遇才能让教育成为人人想参与的事业,吸收更多更好地人才为教育服务,为祖国的教育腾飞插上翅膀!关注教育,关心教师是成为教育强国的前提!

篇二:寻找最美乡村教师观后感

为弘扬“最美乡村教师”的高尚精神,倡导广大教师扎根石场,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日前,石场中心小学开展“学习 最美乡村教师”师德教育活动。

开学初,学校政教处制定学习最美乡村教师,努力走进学生心灵师德活动方案,把最美乡村教师的事迹集中收集整理,制作成高标音像资料 ,利用每周一政治学习时间,集中组织学习观看“寻找最美乡村教师”视频。视频中一个个名不见经传的清贫老师,普普通通的名字,平平淡淡的生活,却给我们带来不同寻常的感动,给我们进行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简陋的校舍,淳朴的语言,崇高的师德深深震撼了全体教师的心灵。

学校还通过校园网专题学习、黑板报、宣传栏、校园广播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在全校上下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教师节,该校把学习最美乡村教师与学习本校教育先进个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结合起来,用身边的先进事迹来感化每一位教师。活动中,全校教师还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人人都写了一份反思总结,对照乡村最美教师,寻找差距,制定整改措施,形成学先进、比先进,争做人 民满意教师的氛围和局面。

看《最美乡村教师》,终于明白了,他们的教育才是最原始的教育,因为原始,也更能反映出教育的本质,如果按目前教育质量的评价体系-----分数来衡量这最美的乡村教师,我看他们应该全部被列入下岗者之中,可以这样说,乡村教师的事业目标只有一个,让更多的学生能有书读。我相信,如果他们个体的素质再强一点,他们一定会创造出最好的教育分数。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乡村教师最美的一面,在那些条件艰苦的乡村里,他们用不知多少个春夏秋冬的坚守阐释了什么是希望的守望者。“把平凡的事做到极致就是伟大”,从一件件看似平凡的小事里,我们看到了“最美乡村教师”的坚持 和责任,体会到了他们那份始终不变的执着情怀。在中国大地上其实有千千万万个乡村教师像他们一样在为祖国的未来、孩子的明天,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坚守无私奉献,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奉献青春。因为心中有信念 、有理想,他们甘受清贫、病痛而无怨无悔。正是有许许多多这些默默无闻耕耘在中国乡村教育事业中的教师,大山深处那些渴望知识的孩子才有了飞向未来理想的翅膀。

这样一场特殊的晚会,教师节这一个特殊的节日,只有一个关键词,那就是:老师。可否还记得人生路上他对你的启蒙,可否还记得奋斗途中他对你的指引,也许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让你印象深刻的老师,在这一个注定无眠的夜晚,如果愿意,我们一起来分享心里对老师的感恩,一起回忆那些年老师带给我们的成长与感动!

篇三:寻找最美乡村教师观后感

周一下午第四,五两节课,高中部全体教师和生活老师集体在五楼会议室观看了2012年寻找最美乡村教师的节目,其中的情节和镜头令我深受感动,留下久久思索。朴实乡村教师的执着与博爱,印证了平凡中的非凡,普通中的崇高,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树立了可亲可敬的榜样。我们应该学习“最美乡村教师”那无私奉献、甘为人梯的精神品格:

第一是忠于职守、高度负责的精神。最美老师,美在责任。他们的责任心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尽心、对工作尽职、对社会尽责的态度,充分体现了他们敢于负责,敢于担当的精神。向他们学习,就是要树立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把岗位当作社会责任,把工作当作一种事业的追求,满腔热情的、全身心的投入各项工作,踏踏实实地干事,兢兢业业地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也正是他们的这种担当,责任和事业心的精神,才使乡村的学生有受教育的机会和可能,才能真正感动学生,感动教育,感动社会。

第二是乐于助人、至善大爱的精神。最美教师,美在大爱。这种爱就是把学生真正放在自己的心里,对学生不嫌弃、不抛弃、不放弃,坚守着可以没有大师,没有大楼,但绝不能没有大爱的坚韧的信念和价值观。向最美教师学习,就是要传承中华的美德,弘扬大爱精神,本着爱人民、爱社会、爱他人的博大情怀,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正是这些教师的大爱,才让贫苦的孩子找到归宿,让残疾的孩子得到慰藉,孤独的孩子寻得亲情,才让他们真正有一种家的感觉。

第三是甘于奉献、理解支持的精神。最美教师,美在支持。正是因为家庭的这种理解和支持的精神,才共同谱写了一曲曲感人的赞歌。向他们学习,就要增强大局观念,强化责任意识和精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强化工作的合力,为学校的进一步提升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实际上,在这些最美教师的背后,还有一个群体,那就是他们的家庭,父母,妻儿的理解支持和帮助,才有他们的安心工作,放心奉献,真心为了孩子和教育。

通过这次学校组织的观看,让我看到了中国乡村教师最美的一面,在那些条件艰苦的乡村里,他们用不知多少个春夏秋冬的坚守阐释了什么是希望的守望者。“把平凡的事做到极致就是伟大”,从一件件看似平凡的小事里,我们看到了“最美乡村教师”的坚持和责任,体会到了他们那份始终不变的执着情怀。在中国大地上其实有千千万万个乡村教师像他们一样在为祖国的未来、孩子的明天,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坚守无私奉献,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奉献青春。因为心中有信念、有理想,他们甘受清贫、病痛而无怨无悔。正是有许许多多这些默默无闻耕耘在中国乡村教育事业中的教师,大山深处那些渴望知识的孩子才有了飞向未来理想的翅膀。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小编推荐

《最美乡村教师》观后感


灵魂的熏陶 心灵的洗礼

--《最美乡村教师》观后感

观看《寻找中国最美乡村教师颁奖晚会》,对我来说,是一次灵魂的熏陶,一次心灵的洗礼! 感动、泪水、敬仰、震撼、感慨这些词语似乎都难以完全表达我观看视频时的心绪。一个个先进的事迹,一幕幕感人的场面,一声声充满稚气的童声:老师,您好!无不使我潸然泪下,激动不已。

颁奖晚会上获奖的10位教师,一个青年教师团体,用他们的行动展示了对学生无私而伟大的爱。他们如乡村的风光一样,美得自然,美得纯朴,他们燃烧自己的能量点亮学生的梦想。他们淡泊名利、执着坚守、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和精神品格为我们展示了作为一名教师的伟大,也为我们诠释着什么叫“春蚕到死丝方尽”,什么叫“蜡炬成灰泪始干”。他们真正是在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他们不愧“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称号。

我也曾体验过带病坚持上课的艰难,有段时间我因气血不足,上课经常需要一边吸气一边讲解。而我仍在课余进行家访,找回流失学生;掏钱买录音机,拼音挂图给乡村学生补拼音;也曾为学生垫过书学费,买过学习用品,资助过有困难的学生;也曾在翠华镇较偏远的乡村学校独自一人住校,体验过晚上漆黑一片、空无一人的恐惧。但与仲威平、刘坤贤、吉思妞、阿力太、格桑德吉、王金花、廖乐年等最美乡村教师们相比,我所做的一切只是偶尔的行为,只是短暂的付出,我最终还是因身体不佳而选择了调到具备更好条件的县城学校任教,而不顾乡村孩子们是否更需要我。因此我所做的一切在他们面前显得是那么微不足道。

我为最美乡村教师们那份执着与坚守而深深震撼。黑龙江省铁力市工农乡兰河小学教师仲威平, 分功时21岁,坚守兰河小学24载,从未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无论暴雨滂沱、大雪纷扬,每天都要骑20公里的路奔波于教学路上。为了那些贫困、单亲家庭的孩子有学上。她放弃调转中心校的机会,留在偏僻的乡村,24年的坚守,换来无数残疾孩子的未来。“身残志坚”的刘坤贤老为解决教学经费而利用暑假去当挖煤工,却导致左腿高位截肢。当他身体还未完全康复时,他却又拄着拐杖回到学校,重新上了讲台。学校就是他的家,学生就是他的孩子,尽管身体残疾,但他总会用尽全部力量做好每一件事。忘不了刘老师拖着残疾的左腿,匍匐着为学生修桥的镜头,忘不了刘老师领奖时坚持站着的坚毅的表情。刘老师是一位大爱无私的教师,更是一位“身残智坚”典范。我为刘老师所遭遇的不幸而无限悲恸的同时,更为他对学生那无私的大爱和对教育事业的无比执着的精神而怀着深深的敬仰之情。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墨脱县帮辛乡小学教师格桑德吉,她所在的帮辛乡小学是墨脱县最后一个通公路的乡,因常年发生泥石流、山体滑坡,从来没有过完整的路。为了让孩子们上学,12年来格桑德吉老师天天走悬崖,在满是泥石流、山体滑坡的道路上频繁往返;为了孩子们不停课,她不顾六个月身孕,背起糌粑去帮邻村的学校代课;为了把学生平安送到家,每年道路艰险、大雪封山时,格桑德吉跟男老师一样,趟过冰冷的河水、溜铁索、走悬崖峭壁,把四个月才能回一次家的学生们平安送到父母的身边。 13年来,格桑德吉走遍了帮辛乡每个村落,把40多名学生劝回校园,把200多个孩子送出了大山。村民们亲切地称她为门巴族的“护梦人”。她说,自己要在最需要她的地方发光发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女教师阿力太,16年孤身独骑,走遍2万平方公里草原家访。每次家访翻山越岭,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冬天踩冰踏雪,忍耐极寒;夏天骑马趟过湍急河流,多次遇险。16年一人一骑,阿力太走遍辽阔大草原。悬崖、大河、冰川,路途暗藏凶险,她是牧民孩子学校里的妈妈。

观看了最美乡村教师们那一个个先进的事迹,一幕幕动人的画面之后,他们留给我的不仅仅是感动、震撼,更是一次灵魂的熏陶、心灵的洗礼。最美乡村教师们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风雨不变的坚持是难得的,那些点点滴滴的岁月,都化着滴水穿石的力量,一点点地托起大山里的孩子,让大山里的孩子们都拥有自己理想的翅膀,走出大山。而这些最美丽的老师们却随着岁月的流逝像一棵棵大树一样,植根原地,更加挺拔地为孩子们遮风挡雨,保驾护航。他们的事迹令人赞叹,他们的精神让人敬佩!

作为教师队伍中的一员,我在敬佩这些最美乡村教师的同时,更多的应该是去反思。当我们抱怨学生难教的时候,当我们报怨工作环境不好的时候,当我们抱怨工资待遇差的时候,当我们为工作疲惫喊累的时候。我们应该想到在世界的另一个角落,还有更恶劣地工作环境存在,还有一些感人至深的故事在发生,还有一群奉献自我的乡村教师在坚守。

感谢最美乡村教师们,是他们让我这个从教20余的教师重新拾起了心中的理想,重又燃起了教育的热情。我将用我这颗已被深深感染的心,充满激情地投入到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为大关的教育事业做出我应有的贡献!

《乡村最美教师》观后感


《乡村最美教师》观后感

今天下午我们初三全体教师集中在一起在多媒体观看《乡村最美教师》,虽然视频没有放完就下课了,可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直到现在还一直被他们那热衷于,献身于教育事业的满腔热血所震撼!

我感动于第一位老师——宋玉刚。

从22岁起投身西藏山区教育,把15年青春岁月献给了他所深爱着的藏族孩子。说藏语、吃糌粑,融入藏民生活,他成为藏族学生爱戴的“汉族阿爸”。工作15年来,宋玉刚几乎去过每个藏族学生家里家访。夏日,跋山涉水;冬季,踩冰踏雪,山路崎岖,加上高原缺氧,家访路途漫长而艰辛。日复一日的练习、打磨,四年努力,宋玉刚终于能用藏语表达,跟藏族学生家长交流不再有障碍他是一名汉族老师,完全融入了藏族同胞的群体中。在教育生涯中,没有大起大落,也没有惊天动地,就像高原沙土中顽强生长的“班公柳”,执着、静默、奉献。但,正是这份坚守,更值得我们尊重;正是这份平凡,更让人触动心弦。在祖国的雪域高原,正是千千万万个“宋玉刚”支撑起了基层教育,给大山里的孩子撑起了一片希望的天空。

为了教育事业宋玉刚连续5个春秋未回家探望二老 。当视频中出现满头白发的父母五年来终于看到自己的儿子,竟抱着儿子失声痛苦,我也禁不住哭了起来。我能感受到老人对儿子的深切思念之情。宋玉刚远在他乡怎能不惦念年迈双亲?可他牵挂着学生和工作,面对两难选择,他每次都选择留下。以至于他和妻子结婚生子都未能在父母身边享天伦之乐。当二老含泪亲自把奖杯双手递给他时,主持人问:儿子这么多年不回家,生他的气吗?老人坚定地说:不生气,希望儿子多培养大学生。

以前总觉得我们学校的老师辛苦,现在想想和宋玉刚老师比起来我们的苦和累算得了什么。所以,今后的我将不在抱怨,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好好爱我的学生,做他们心中美丽的老师。

最美乡村教师颁奖观后感


向您致敬——中国最美乡村教师!

乡村,不属于繁华的城市;乡村,属于您们的生命。荏苒岁月,您们在此耕耘;逝去流年,您们在此奉献。生活,留下了您们走过的足迹,尽管走过的足迹,或深或浅;尽管留下的汗水,苦辣皆有;尽管走过的时光,又长又短;尽管自己的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但正是您们的耕耘,让乡村焕发生机;正是您们的付出,让那广袤的土地青春常在;正是您们的汗水,浇灌着那方热土;正是您们的双手,托起明日的太阳……

10朵最美的花儿,正盛放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就如那美丽的春天,诗意盎然,五彩斑斓……

16年前,为了14名贫困、单亲家庭的孩子有学上,您放弃调转中心校的机会,留在偏僻乡村教学,每天骑自行车20多公里上路。14年的坚守,您换来了无数残疾孩子的未来。这就是您——黑龙江省宜春市铁力市工农乡兰河小学仲威平老师。

您坚守山村近30年,假期下井挖煤,却发生意外,高位截瘫,失去左腿,回村养病期间,让妻子自修大学课程为学生代课。康复后,您重返课堂。孩子放学回家要过河,您用自己的工资买了水泥,并上山砍毛竹修桥。转为公办教师后的第一笔工资,就为学校买了第一台电脑。学校没有自来水,您拄着拐杖上山找水源,卖自家的猪买水管,和村民一起将山泉水引入学校。这就是您——重庆市巫溪市高楼乡新田村小学、忠诚山村教育17载的“独腿教师”刘坤贤老师。

当年,您高中毕业,在村长父亲的劝说下,当上乡村教师,一人一校干了8年。8年后乡上派来一位代课女老师,为留住老师,您父亲与乡村撮合俩人最终成婚。3年前,您被派到对面山头小学,在一间废弃寺庙里带着山村孩子。因回家要走2个多小时山路,只能一星期回家一次。从此夫妻俩人隔山相望,一人守住一所学校,也守住大巴山孩子的未来,让大巴山里走出20多名大学生。这就是您——四川省通江县石庙子村小学~火天岗村小学廖占福、张兴琼夫妇。

您年轻时曾在镇上的乡村小学工作了八年。1997年被调到云南怒江州特殊教育学校。来到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没有了琅琅的读书声,只有看不懂的手势和听不清的声音。两年后,您考取了手语资格证,成为了正式的特教老师。您用特殊的爱,为学校的聋哑智障学生打开了更广阔的的天地。这就是您——云南怒江州特殊教育学校吉思扭老师。

2001年,您从教师岗位退休后回到自己的家乡,以祖祠为基地,开班英语班坚持义教,把国外的模式移入大山,11年来教过的学生超过5000人。全国各地都有人前来求学,成为英语学习的“乐年效应”。这就是您——广东省梅州市大浦县湖寮镇长教村廖乐年老师。

您说:“山里的孩子要读书,要走出大山,需要我这个老师!”今年55岁的您,是大山最深处歙县上丰中心学校岩源村吴家坦教学点的老师,从1976年高中毕业担任民办教师开始,手把手教着山里的孩子,帮他们圆“看看大山之外”的梦想。这就是您——安徽省歙县上丰中心学校岩源村吴佳坦教学点潘中华老师。

您16年孤身独骑,走遍2万平方公里草原家访,成为连接学校、家庭教育情感纽带。执教16年,培养出50多个大学生。为学生,您没见过母亲最后一面、不能守在儿子身边、丈夫也被您带到小学。大雪消融,您又踏上“马背家访”之路。这就是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勒蒙古自治州和静县巴音布鲁克区寄宿制学校阿力太老师。

作为一名乡村教师,热爱文学的您发现留守孩子不善交流,于是用写日记方式打开孩子的心扉,从此学生爱上写作。山村出现辍学打工潮,孩子宁愿为打工荒废学业。为让学生明白未来不只打工一条路,您将学生日记出版成书,这就是《中国留守儿童日记》。26个留守孩子、220篇孩子的日记、12封孩子写给父母的信、21幅象征孩子梦想的画,《中国留守儿童日记》一经出版,引发了社会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这就是您——贵州省安龙县万峰湖镇毛草坪小学杨元松老师。

作为黎族的您1977年7月初中毕业,1979年3月参加工作,在海南省儋县番加乡番打小学任民办教师,您坚守山区,传递希望,真正做到——深山涉水传希望,风雨无阻“渡船人”。这就是您——海南省儋州市兰洋镇番打小学王金花老师。

作为门巴族乡村女教师的您,主动选择回乡执教。12年危险劝学路上,天黑走悬崖、遭遇泥石流、山体滑坡是常态,别村缺老师,您不顾六个月身孕、背起糌粑上路,门巴族孩子从最初失学率30%,到今天入学率达95%。每到放假,您都要冒生命危险翻雪山、溜铁索,护送孩子平安回家。为门巴族孩子,自己儿子留在拉萨,一年才能见到一次。您的坚守,让6名孩子考上大学,20多个孩子考上大专、中专。这就是您——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帮辛乡小学格桑德吉老师。

一幅幅平凡的生活画面,一篇篇感动的工作写真,让我们看到了一张张真诚的心灵,让我们见识了平凡中孕育着的伟大。在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农村还占着很大的比重。随着社会的进步,农村许多农民漂泊出外,为了生活,为了明天。可留在乡村的,是妇孺老少。留守的孩子的学习,靠的是那些守望着那方热土的老师。老师是山村孩子的启蒙,是孩子成长的引路人。

一只粉笔两袖清风,一生追求无怨无悔。这就是最美的山村教师,您们用青春装点孩子,用追求奉献流年;用无私感染天地,用热诚书写希望……

10位最美山村教师,就是10面最美丽的镜子,她映衬着平凡的力量;她诠释着奉献的居功至伟。如果说,孩子就如那春天的花朵,那么,教师就是那百花园里最辛勤的园丁。山村,贫穷,但不贫乏,因为有您们辛勤的耕耘;山村,富有,而且光明,因为有您们付出的汗水……山村,不再遥远,您们的坚守,就如守住了未来,打开了希望的大门。

向您们致敬——中国最美的乡村教师!

最美乡村教师评选观后感


最美乡村教师评选观后感(一)

澜沧江畔,昆仑山下。他们用双脚丈量生命的宽度,用羸弱双肩扛起贫弱地区的希望。在三尺讲台上,一生坚守,无怨无悔。教师节前夕,10名来自我国老少边穷地区的优秀乡村教师在京得到中央领导接见,并荣获首届"启功教师奖".在这个感怀师恩的日子里,这群远离尘世喧嚣浮躁,在清贫中默默守护乡村孩子、为他们编织梦想的质朴师者值得尊敬。

36年,一座校、一个人

大山深处,遥远村寨。他选择过一种与世隔绝的生活,独自坚守36个春秋。一个人,一所学校,从风华正茂,到满头华发,只为17岁时的一句承诺:让更多娃娃走出大山。

53岁的张有国面色黝黑,消瘦硬实,一笑,牙齿雪白。他来自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是当地大田坝乡文沧村德斯立小学唯一的教师。

文沧村山高谷深,位置偏远,多数村民家庭困难。1979年底,初中毕业后的张有国成为村寨唯一的"扫盲"老师,负责教村民识字,之后开始教小学一到六年级的所有课程。从每月12元钱、12个工分的代课教师干起,直至1994年转正。

9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师生座谈会间隙,他忆起教学初期,连说:"非常艰苦,教室就是一间茅草房,四处漏雨,一下雨娃娃们只能披着蓑衣、戴着斗笠听课。"在德斯立小学,他是老师,也是校长,是父亲,也是保姆。"语文、数学、音乐、美术、体育……全是我一个人教。"张有国颇有些自豪,"每天上完课要教他们做饭,睡觉时还要替他们盖被子。"为改善学习环境,他动员乡亲们一起制砖烧瓦、砍木料,亲手将漏雨的教室换成瓦房;没有电灯,他就跑到山里砍来松明作照明,怕伤到孩子眼睛,又走20多公里山路买来火油;用自己卖玉米挣来的钱替上不起学的孩子垫学费,忙活着为学校修厕所、建水窖、做篮球板。

对学校的全心付出使他对家庭亏欠的太多。10年前,23岁的儿子患病住院,生命垂危,丢不下学校和学生们的他最终没来得及陪儿子走完最后一程,这成了他心中永远的痛。

如今,村里50多户人家由于当地水库蓄水搬迁至别处,张有国一家也搬到了附近湾甸坝镇的新家。尽管留下的20多户人家的学生只有不到10人,但他仍然守在学校,每周末再骑六七个小时的摩托车回家。

"只要有学生的地方,老师就得在,哪怕班里只有一个学生了,我也不会走。"他说,"我走了,那些娃娃就没有人教,没有出路。"如今,张有国已培养出200多名学生,其中本科生、专科生20多人,当老师的就有10几人,这使他非常欣慰。"我要坚持到我教不动为止,希望他们(做老师的学生)在外面好好培养学生,我在家里好好培养学生。"昆仑山脚下的"双语教育"

在盛产美玉的昆仑山脚下,一座偏远的牧场,一所地图上都无法准确标注的小学,59岁的达芳,一干就是40年,她如玉般温润、坚硬。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四师一牧场中心小学地处新疆策勒县境内,北临塔克拉玛干沙漠,海拔2000米以上,全年有200多天是沙尘天气。达芳就是这所小学的校长和教师。"要说起我们学校,那真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够!"她一脸幸福地说。

达芳就出生在一牧场,是兵团军垦第二代人。1975年,高中毕业后的她主动要求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工作,被分配到号称"骆驼队"的第五连队做老师。

"我骑着骆驼从早晨八点一直走到晚上八点才到那个教学点。"她回忆说。之后几年,她辗转5个连队的教学点,直到1984年集中办学,才调入一牧场中心小学。

中心小学的条件依然艰苦:教室和宿舍总是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桌椅板凳到处挪,娃娃们睡觉时被子上就盖上塑料布;住得最远的学生家离学校150公里,家长们骑着毛驴走几天才能送娃娃们到学校;菜也要到200多公里以外去买,老师们不得不在上课之余种菜、养鸡,为住宿的孩子们改善生活。

2000年,成为学校校长的达芳,针对95%以上学生都是少数民族的现状,在全校开展维吾尔语、汉语的"双语"教学,通过演讲比赛、课文朗读、讲故事、歌唱比赛等多样活动,进行教学示范。同时还与周边县乡各校进行双语评课、研讨,交流教学经验。

如今,这里的学生们都可用双语进行学习交流,在各类双语比赛中频频获奖,学校也成了当地出名的双语学校。"双语教学在新疆非常重要,可以拉近维汉之间的距离,增进相互了解、信任与团结,必须要坚持到底。"达芳说,现在学校已为当地培养出了一批批双语人才,这让她"自豪得很".

现在,获得"全国最美乡村教师""全国模范教师"等多项荣誉的达芳虽然已经退休,却仍然心系着学校。"山区的娃娃们可怜,能让他们有个好前途,我做一辈子老师都无怨无悔!"她说。

"为了让草原的孩子更好"

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是内蒙古自治区边境旗县之一,多年来都是国家级贫困旗县。在美丽的乌兰毛都草原上,原先连汉语都说不流利的牧民家庭,这些年陆续走出了约百名大学生。一切都与她32年的艰辛付出密不可分——乌兰毛都小学教师斯日古楞。

去年教师节,斯日古楞作为内蒙古代表,在北京受到了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的接见,成为"全国模范教师"中的一员;今年教师节,一身水蓝色蒙古装的她再次出现在"启功教师奖"的颁奖典礼,成为全国3000多名基层教师的突出代表。

1983年,高中毕业的她自愿留在家乡乌兰毛都苏木乡一所村庄学校担任代课老师。整整五年,她每天都要亲自抱柴给全班38名住宿生烧土炕;周末,她又成了"全职妈妈",学生们的饮食起居全由她一人打理。"孩子们挤在一张炕上睡觉,一年也洗不上澡,身上都长了黄癣,我每天给他们擦药,自己也不小心染上了黄癣。"她说。

学校放假,她步行几十里路,挨个把学生安全送到家,每次脚都起满水泡。为减少开支,她带着学生一起种地、上山割草、打柴。寒冬,尽管怀着8个月的身孕,她仍咬着牙到山上去拽木头给教室烧火取暖,来回赶了十几里的山路。为了不让一个孩子辍学,每学期开学前,她都要辗转每个牧业点,做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

2003年,斯日古楞成为乌兰毛都小学校长。为了让孩子们有个像样的教室,5年间,她四处奔忙,争取资金物资支持,扶贫办、财政局、民政局,就连畜牧局都找过,最终将校园使用面积扩大到了1万多平方米。2005年,她又为当地牧民建起了中心幼儿园。

多年积劳成疾,给她的身体带来了严重损伤。2007年,在拉柴途中,斯日古楞发生车祸,重度脑震荡失忆一个星期,住院半个月才康复;2010年,严重的食道和肠胃疾病来袭,一旦耽误病情就可能发生癌变,她不得已两次进行手术,出院后第二天就又到学校上班;2011年,为戗幼儿园工期,她在工地干活时右膝盖骨裂,至今右腿还隐隐作痛。

看到如今正蓬勃发展的学校,斯日古楞说,无论做教师,还是做校长,她都问心无愧。

"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还是会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她说,"我这一辈子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在乌兰毛都小学工作,我爱我的学校和学生。我会一直守在这里,看着我的孩子们走出草原,健康成长,建设家乡,建设祖国。"

最美乡村教师评选观后感(二)

不知不觉,在从教生涯中经历了第18个教师节,今年教师节给人印象深刻的是"最美乡村教师"评选颁奖的电视节目。在观看节目时,我阵阵心酸,眼中也时时盈满了热泪,他(她)们的事迹感人至深。他(她)们在常人难以想象的困苦环境中,坚守偏远农村小学,一干几年、甚至干十几年,教出了一代又一代学生,改变了当地人们的知识水平,让所以学生都得到发展,有好多还升入了名牌大学。他(她)们深受当地学生、家长和乡亲们爱戴,深受全国人民特别是教师们的尊敬。

这些乡村教师们工作条件艰苦、生活贫寒,入选的10乡村教师中,半数有残疾或曾身患重病,低下的工资甚至不能维持家用,治病都需要借贷。就是这样,他(她)们依然忘我地工作,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从不报怨,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牺牲了小我,奉献着大爱,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般看待,让学生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他(她)们:毕业后有机会到城市里工作,却回到家乡偏僻的山村教书!

他(她)们:积劳成疾甚至身患残疾,却仍拖着虚弱的身躯坚持在三尺讲台上!

他(她)们:收入微薄却把尽可能多的钱省下来给学生购买学习、生活用品!

他(她)们:没有快捷的交通工具,甚至翻山越岭,却从不会没有耽搁学生一堂课!

他(她)们:为了教育事业,好多甚至误了自己的终身大事,三十好几了仍孤身一人!

他(她)们:没有先进的教学设施,却演活了三尺讲台,使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含泪看完节目,颇受感动。我虽在乡镇中学默默工作了18载,但和这些乡村教师杜比,我是幸运的,深感平时所做的工作跟他(她)们相差甚远。今后,我要更加努力工作,向这些最美地乡村教师学习,让三尺讲台,成为我诠释为人师表、传授知识和施展才能的的舞台,学习上多指导学生,生活中多关心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使自己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精彩纷呈。

他(她)们是我今后工作和学习中的优秀楷模!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观后感》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电影的观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