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伊索寓言风筝和老鹰读后感 > 地图 > 伊索寓言风筝和老鹰读后感

伊索寓言风筝和老鹰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10-28 来源:互联网

《老鹰和小鹰的故事》观後感。

观看一部影片,就好像在眼前展开了一个新世界,观看的过程中,我们全情地投入,并有很多的感触。写作品的观后感可以增强我们的印象,加深我们的领悟。通过写观后感的方式,我们在不知不觉是成长。你是否为写观后感而苦恼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你带来的《老鹰和小鹰的故事》观後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老鹰和小鹰的故事》观後感

这是一部有趣而又富含哲理的动画片。视频讲述了老鹰如何帮助小鹰学会展翅高飞的一个过程。

在此我们分别从几个角度来分析,从而更加深入的领悟到其中的道理,以让我们把这些道理更加融会贯通, 且行且悟。

首先来看小鹰。小鹰还小的时候,是舒舒服服地住在老鹰的窝里,无忧无虑,每天等着老鹰把食物带回来给他吃。不仅仅是鹰,在大自然赋予所有的动物的天性中,这是很普遍而又伟大的爱。

小鹰也总有会长大的一天,等他渐渐长大,需要自己去学会飞翔,学会生存本领的时候,老鹰就会把他带到悬崖边,让他下去,在自由落体运动中通过求生的本能来慢慢学会飞翔。这种方法就像一种游泳理论:让一个人最快学会游泳的方法,就是直接把他丢在深水了。这种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方法的确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人就是如此,不把他逼上绝路,他就永远不会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小鹰被老鹰带到悬崖边,小鹰看到了触目惊心的万丈深渊时,不禁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回到自己那温暖舒适的窝里。大自然赋予了所有的动物勇敢和退缩,向上而又消极的品质。在广袤的大自然中,我们往往感到自己是多麽的渺小,在对大自然的改造中,我们才发现自己是多麽的不自量力,在面对大自然的灾害中,我们领悟到自己是多麽的微弱。我们不能改变大自然,我们唯能改变我们自己。当山不能向我们走来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向山的方向走去,一样是拉近我们和山的距离。

但,实现这个目的的前提就是我们必须付诸行动。很多时候,这些行动往往就像小鹰学飞一样的,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不先付出巨大的代价,如何能成为百年之王呢?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有如孟子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热气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经过这样子的一番磨练之後,小鹰方可升级为老鹰。回头来看看老鹰。老鹰自从小鹰出生以後,即已经完善了小鹰的一生行程。最开始是母爱的喂养,等他长大了,需要学会自己生存的时候,就会鼓励他去学习飞翔,在此期间,老鹰是慈祥的母亲,是严厉的老师,是智慧的长者,是心灵的导师,是救人的英雄。种种角色终於是小鹰学会了飞翔。而这,仅仅是人生之路的开始。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还需要名师指路。我们发现,在小鹰学飞的过程中,老鹰始终是很关注的,带领——鼓励——要求——强迫——拯救——安慰——鼓励——跟随——欣慰。在家里的时候,她就是我们的母亲,在学校,她就是我们的老师。来到社会大熔炉之後,她就是我们的领航人。时刻鼓励着我们,鞭策着我们,让我们永不懈怠,勇往直前。

在我们养正大家庭里,有很多老鹰般的领航人,以廖复阳老师为首,不断地给与我们精神粮食,让我们明白生活工作的意义。他是领导,更是家长,是心灵的导师。在我们精神世界里授之以渔,真乃用心良苦,功德无量。

所以,在养正大家庭里,工作本身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赚钱的概念。而是上升到灵魂精神层次的提升与完善。

在养正,今天我是一只小鹰,正在接受者来自老鹰们的滋养。明天坚信自己一定能成为老鹰,把巢做得更加大来哺育更多的小鹰。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扩展阅读

《养正行远攀越高峰》观後感


《养正行远 攀越高峰》观後感

2月10号正式加入养正,到现在为止,也快2个月了。在这段时间里,我感觉非常幸福,受益良多,我认识到了很多良师,学习到了很多知识,掌握了很多技能,觉悟到了很多智慧。

曾经,我抱着一腔对国学的爱好,努力寻找实现理想的方向。

今天,我有幸来到养正,给我的人生树立明确导航。明天,我坚定我终将通过养正的培养,通过养正家人这样的良师益友的帮助,实现我的理想。

养正有着非常崇高的企业文化,这些目标不仅仅是口号而已,每一次念诵都是对自己的一种正能量的补充,对自己理想的坚定。

人往往会因为客观现实的因素,使自己慢慢地对人生“认命”。觉得现实的残酷,觉得社会的黑暗。其实,都是没有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至於心态与人格每况愈下。当然啦,人往往都是心随境转的,极少数是境随心转的。那怎麽办呢?充满正能量的企业文化就是最好的正能量补充。每次学习,每次开会,每天早上都用心的,大声地念诵这些正能量,就像给自己施了咒语一样,不管风吹雨打,依然勇往直前。

我们天天都在带着学生喊“与经典同行,和圣贤为友,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孟子曰:“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念这些格言不是为别人而念,而是为自己的而念,就会知道“养正一个孩子,兴旺一个家族,养正千万个孩子,振兴一个民族”是多麽的任重而道远,但是我,依然仁以为己任,并且要不亦乐乎。

修心借住修行,修行就在生活工作当中。一念转,你就是工作的主人,一念不转,你的主人就是工作,你就疲於奔命。记得有一个故事说的很好:有两个园艺工,问甲,你在做什麽?甲说我在修建花园,问乙,乙说我在设计园林。於是,过了若干年,甲还是一个普通的园艺工,乙则成为了园林设计师。同样的工作,同样的起点,不同的心态,不同的人生观,就会有不同的人生。就像廖复阳董事长曾经说的一句话:你在养正的程度是完全由你自己决定的。

是的,我把这句话深深地记载了心里,用在了行动里。并且把这句话的本质抽取出来,就是:你的人生价值是完全由你自己决定的。

有人说,这是涉世未深,思想单纯的表现。其实,细想单纯有何不好?思想复杂不也是活得很累。人之初,性本善。人性本来就像一个在厨房发亮的灯泡,社会就像是一个住房,各种社会丑陋现象就像是厨房里煮饭菜的油烟,随着时间的流逝,灯泡慢慢地被油烟盖住了,再加上一些逐臭的苍蝇等等,就更加污浊了。以至於之後完全盖住了他的光明。其实,他的内心还是有如灯泡一样善良,等他意识到自己性本善,想要改正的时候,只有通过忏悔,通过修行,慢慢地拿着抹布去吧灯泡上的油污搽乾净。

这一个过程下来多麽浪费时间啊。说不定还没有搽乾净,灯泡的寿命已经到了,不知道要过多少劫数才能够重新得回人生。是多麽的得不偿失啊。

那怎麽办?出家吗?如果因缘具足,那固然是好。其实,在生活工作中修行反而更加快,只要自己的心如如不动。管它什麽乱七八糟的,我的心不为之所动。或许,我可以参加,但是,我的心不着在上面。所以,在工作也是一样,用出世间的心态来做世间的事情,是多麽的有智慧。

养正的企业文化给了我很大的正能量,让我知道怎麽去做。尤其是“和谐 奉献 超越”这三个词,体现着做人做事的大智慧。值得让我一生去且行且悟。

我坚信养正会走的越来越好的,除非,企业文化的正能量少了,否则没有不成功的理由。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发心好的人和企业,即使是人欺田也不会欺负。只要像《水知道答案》那样,心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

随着体系的完备,人才的感召,养正会养正更多的孩子。不仅仅是局限於现在的加盟团队。正有如我们现在反思自己的祖辈丢弃了自己的民族之根一样。我们也要时刻提醒自己,无论如何,都不可以丢弃自己的根,不可以遗忘自己从事国学的最初的发心。否则,先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後人而复哀後人也。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公司荣辱,每个员工也都应该承担起责任。把观念转变,以主人的心态做事,而不是以打工者的心态做事。就会有不同的人生境界。

我坚信,今天,我以养正而骄傲,明天,养正以我而自豪。

观《我和妻子的1778个故事》有感


《我和妻子的1778个故事》观后感

《我和妻子的1778个故事》,从前天听说这部电影的存在时就满怀期待的等着看这部电影。终于在这个晚上通过快手下载如愿以偿把它看完了。影片不想介绍的太多,是一部很普通的日式电影,也随后听说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电影中的男主角在知道妻子得了癌病时才有了每天为妻子写一个故事的念头,在将近五年的时间里写了整整1778个故事。故事的引导从温馨到最后的感人肺腑都恰到好处,一步步让我们感觉这就像是现实生活中的浪漫与感人。

下面我想说电影中打动我的地方:

1、男主角朔太郎写作房间装饰很特别,完全把房间打扮成自己理想中的世界,而这个世界里我想也只有朔太郎和节子才能懂吧?

2、节子做好漂亮的火锅,等待着朔写完作后的一起共进晚餐,然后等朔写作出来,她在一旁欣赏男主角新作品的景象(因为她永远是他第一个读者),画面很简单、温馨。

3、喜欢他们家的庭院,红色的枫叶,门口的两个小机器人一个代表着朔,一个代表着节子,并时刻关注着四季的变化。

4、多笑笑对提高免疫力有很大好处。医生的一句话,让朔想到了他唯一能为妻子做的事情,每天为她写一个三页纸的故事,逗她发笑。

5、女主角的美,常常的黑发,白白的牙齿,米色的毛衣外套,一个默默支持和爱着男主角以及绝对称职的妻子的美。

6、男主角迷茫时,在纸上写下问题:我能做些什么?然后出去寻找。

7、我只能写小说,笑一笑能提高免疫力,我就写能让人捧腹而笑的小说吧!男主角把青蛙举得高高的,一边笑一边奔跑着回家写小说,也很感动。

8、妻子因为病的原因,辞职,然后在家的门口调整心情进门的细节,让人很感动。这是一名伟大妻子相处的艺术。

9、小节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轻了?男主角抱起倒在地上的妻子时说的,那刻忽然心就有点酸了。

10、我不要你做不喜欢的工作挣钱来为我治病,如果让你做不喜欢做的事,我宁愿去死;节子大声嘶喊着,她爱他,她才真正的了解他珍惜他爱护他。

11、天为什么是蓝的,因为海是蓝的,其实海一直在天的另一边海洋的天空,知识家的天空其中一个故事里的场景。

12、男女主人公在北海道旅游,仰望天空时的画面,那刻是幸福,也是永恒。

13、您夫人不愿意用止痛药,因为催眠,这样他就不能听到您读稿子了;医生这么说着。请给她用药,我会等她醒来以后再读给她听;这是男主人公的回答。

14、医院熄灯了,男主角还在给妻子写小说,护士、病人全在黑暗的角落默默地看着。

15、还在写,但是不是为了她,而是为了我的精神支柱。

16、我很困,但是不想睡,如果我睡着的时候,她停止了呼吸,一想到她会不小心消失,我就害怕。

17、妻子奄奄一息时,丈夫低下头轻轻地一吻,是电影里唯一的一吻。

18、最后那一摞标了年份的厚厚的稿纸,非常触目惊心,第1777篇。

19、场景里突然出现的那双妻子还未完成的手套。

20、最后一篇,1778篇,无字的故事,只有天堂的妻子能读懂放飞稿子,就像鸟儿一样,飞向一样的蓝天。好了,忽然看看时间,不晚了,对自己说声晚安,然后怀着感恩的心,谢谢这部电影,让我们了解真正的爱情。里面的包容,里面的了解,里面的相敬如宾,里面的恩爱,我们都值得用一辈子去探讨,去研究,其实爱很简单,或许它就在身边,满满的是爱,请珍惜身边的人,爱她就给她你觉得最简单而又最真的感情。

观《泰迪的故事》有感


《泰迪的故事》观后感

看了泰迪的故事对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爱与教育。

故事是这样的:汤普森太太是一位小学五年级的老师,她班上有一位叫泰迪的学生,泰迪不但肮脏,功课总是落后。她试了又试,怎么也不喜欢泰迪,每次批改他作业时,总是用一支大大的红笔,狠狠的划了一圈又一圈。

有一次老师看到了泰迪以前的教师评语,知道了他曾经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学生,之所以现在这样,是因为他的妈妈因病去世了。时间飞快的溜过,转眼已到圣诞节,依照习俗,所有的学生都会准备一份圣诞礼物送给老师。泰迪的礼物是用普通褐色纸包装起来的,她打开礼物,是一个缺了几颗细小钻石的手链,和只剩四分之一瓶的香水。她将手链戴上,并喷了香水。下课了,泰迪没有马上离开,他走到汤普森太太身旁,轻轻的说:你身上的香水味就像当年母亲身上的气味一样。说完,一溜烟的飞奔出教室。汤普森太太再也忍不住了,她把自己反锁在教室里,坐下来痛哭足有一个小时,身为老师,在过去的数月里,她都做了些什么啊。从那天起,她从教书转而育人。

从此汤普森改变了教育方法。一年后,汤普森老师收到泰迪的第一封信,信中称她是自己一生中遇到过的最好的老师。以后的几年里她陆续收到泰迪字条,并告诉她,她是他一生中最好的老师。时间飞逝,几年后,泰迪又给老师寄来一封信,告诉她取得了学士学位后,他选择了继续深造。并在信中再次称她是自己最好的老师,这次的签名比较长医学博士。(亲爱的汤普森老师,我希望您是第一个知道的人。从今天开始,我就是泰迪医生了,您觉得如何?我将要结婚,我想请您来参加我的婚礼,坐在我母亲该坐的位子,我已经没有亲人了,父亲去年离世了)

这是一个学生从高峰到低谷又重新走向高峰的故事。这个故事引人深思,身为老师,教书是本职工作,然而育人才是最重要的。每位教师都应对自己的言行进行深刻地反思。在我们的视野里可能就有泰迪这样的孩子,他们或是调皮淘气,或是反应迟钝,他们不时地给我们制造麻烦,让我们难堪,令我们气氛,但是,只要我们不嫌贫爱富,平等地关爱自己的每一位学生,他们都可能走向人生的高峰,达到事业的辉煌。

爱是感动的,爱是坚持的,爱是心底的,爱是付出的,爱是伟大的,爱创造了奇迹。阳光之爱可以熔化冰雪,春风之爱可以萌发草木,雨露之爱可以滋润禾苗爱是无处不在的!这就是爱真正的含义。


观电影《泰迪的故事》有感


电影《泰迪的故事》观后感

2013年1月6日,在学校的业务学习中,我观看了视频泰迪的故事。在舒缓的背景音乐中,我慢慢地分享着泰迪的成长历程,虽然只有不到10分钟的视频短片,我却被其中的故事感动着,汤普森老师的那句我会平等地关爱你们每一个人深深触动了我当老师的心。是啊,我们永远无法预知老师不经意的作为,会对孩子的人生产生怎样的影响,但是,看了这个故事,我真应该学着善用自己的能量,为每个孩子的生命带来一丝温暖的改变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孩子,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每个孩子都是特别的,他们有的大方,有的胆小,有的活泼,有的文静但所有的孩子也都一样,需要师长的鼓励,只是有的孩子需要给予更多的爱。在我的教师生涯中,就曾遇到过类似泰迪这样的孩子,他们或是调皮淘气,或是反应迟钝,他们不时地给我制造麻烦,让我烦恼,令我头疼,但只要我加倍地关爱他们,为孩子一生幸福着想,他们都可能变成美丽的白天鹅。爱是感动的,爱是坚持的,爱是心底的,爱是付出的,爱是伟大的,爱创造了奇迹。阳光之爱可以熔化冰雪,春风之爱可以萌发草木,雨露之爱可以滋润禾苗爱是无处不在的!这就是爱真正的含义。

正因为爱,教育才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让世界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爱,那么每个孩子的心里就会充满了温暖。《泰迪的故事》,也许只是一个平凡的故事,但是它让我明白,教师的伟大不仅仅在于让好孩子学好,而是让泰迪这样的孩子学会勇敢的面对生活、学会坚强的面对困难、学会乐观的面对人生!《泰迪的故事》观后感

2013年1月6日,在学校的业务学习中,我观看了视频泰迪的故事。在舒缓的背景音乐中,我慢慢地分享着泰迪的成长历程,虽然只有不到10分钟的视频短片,我却被其中的故事感动着,汤普森老师的那句我会平等地关爱你们每一个人深深触动了我当老师的心。是啊,我们永远无法预知老师不经意的作为,会对孩子的人生产生怎样的影响,但是,看了这个故事,我真应该学着善用自己的能量,为每个孩子的生命带来一丝温暖的改变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孩子,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每个孩子都是特别的,他们有的大方,有的胆小,有的活泼,有的文静但所有的孩子也都一样,需要师长的鼓励,只是有的孩子需要给予更多的爱。在我的教师生涯中,就曾遇到过类似泰迪这样的孩子,(观后感 )他们或是调皮淘气,或是反应迟钝,他们不时地给我制造麻烦,让我烦恼,令我头疼,但只要我加倍地关爱他们,为孩子一生幸福着想,他们都可能变成美丽的白天鹅。爱是感动的,爱是坚持的,爱是心底的,爱是付出的,爱是伟大的,爱创造了奇迹。阳光之爱可以熔化冰雪,春风之爱可以萌发草木,雨露之爱可以滋润禾苗爱是无处不在的!这就是爱真正的含义。

正因为爱,教育才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让世界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爱,那么每个孩子的心里就会充满了温暖。《泰迪的故事》,也许只是一个平凡的故事,但是它让我明白,教师的伟大不仅仅在于让好孩子学好,而是让泰迪这样的孩子学会勇敢的面对生活、学会坚强的面对困难、学会乐观的面对人生!

观《泰迪的故事》电影有感


《泰迪的故事》电影观后感

看完泰迪的故事,我感触很深。一是羡慕泰迪,他遇上了他一生中最好的老师,二是我深深地被汤普森老师感动了,心中升起对汤普森老师的敬佩之情,作为一名教师,她拥有博大的爱心,宽容心,耐心,她尽自己的最大所能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引导他们积极向上,健康成长,汤普森老师是我今后学习的榜样。

看完泰迪和汤普森老师的故事,我一下子便联想到了自己和学生。泰迪和汤普森老师的故事也许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也许就是我们和学生的翻版。但仔细回想一下,我们是否做得和汤普森老师一样呢。记得从一篇文章中看到过这样一句话:理想的教育大爱是源头。师爱是师生情感的结合与共鸣的基础,没有师爱的存在,教育就会成为口号,成为手段,成为形而上学的标语,甚至我们的教育还没开始就会面临死亡!所以,教育要成功,教师就要有情,把自己的胸怀向学生敞开以此打开学生的心灵,从而教育他们,塑造他们。当时读到这句话的时候,还没有真正理解,现在想来,这句话确是极有道理的。汤普森老师的成功不就是因为她对学生有爱,有情吗,这样想来,教育竟成了如此简单的事情。

说到爱学生,我想爱的前提应该是尊重,是平等。只有把学生看成是和自己平等的人,尊重他们的权利,才能说是真正爱他们。我想到了我们的学生,从早晨到校开始,就忙得不亦乐乎,一节课连着一节课,甚至连活动课上得也少了,整天忙于识记,理解,做题,考试中,学生们确实不容易。如果我们能理解到学生的难处,体谅到他们的处境,或许对学生的抱怨会少许多吧。

学习的过程总会有一些枯燥和乏味,学生在压力很大的前提下,自然也会感受到这些,但是我们面临的现状是如此的残酷,我们和学生没有选择的余地。在学习了泰迪的故事后,作为学生们的老师,我心中更加明确了一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会尽自己最大的所能引导学生有兴趣地去做一切必须做的事,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教给学生怎样苦中作乐,尽自己的最大所能把快乐和幸福带给学生。

观费城故事有感


费城故事观后感

大二的第一节听力课,老师让我们去看一部电影,老实说,我的第一感觉是惊讶。不过,对于这位冷美人的出牌,我相信大部分同学还是可以接受得了滴。但是,对于费城故事这部电影呢?我看未必会全部人都能接受得了。

让我来看,整部片子所透露出来的气息是相当的前卫,里面的主题同性恋、艾滋病,即便是放在今时今日,依然让人觉得很难以去接受。更何况这部影片是在1993年放映。片子是由一场官司贯穿其始终,不过,别忘了它可是叫做费城故事。一场官司就是关系到整个城市。它掀开这个城市的一层布,一个被刻意隐藏了的群体在这场官司中浮出了水面,他们因为性取向的不同,或因为身患世纪绝症AIDS,所以而要受到这座城市的歧视。并且,影片的一开头,就用略过的手法,让我们看到一群生活在底层的人的状态。不过,他们脸上的欢笑却掩盖了许多鲜为人知的辛酸。所以,这部影片公映时必定引起了一系列轰动。

由于,受于时间的限制,我并没有看完了整部影片,直到离开那时,已经接近尾声了。结局也应该不会超出预想。而在这个过程里面,我也想起我们中国第一承认患上AIDS的女大学生朱力亚,这件事情,同样引起了国人的关注,显然其影响力是不能与这片相比的,其写实的场景,在法院上的双方的辩论直挑战当下的价值观,挑动着每一位保守者的神经。我承认,我也是像里面的大多数人那样,感到了恐惧。而谁不能恐惧呢?

而未来,我想大多数人会像里面的正派人物乔那样,先是经历一个过程,由抵制再到接,再到帮助。但是,这需要时间。让我们再来看看乔,或许,他才是代表这座费城的未来,他有完整的家庭,有新生儿。而且,作为黑人的他有一份正当且高收入的律师职业,象征费城正一步一步地迈向自由平等。


观雪花和密扇有感


雪花和密扇观后感

出过国的人大略会知道,在国外,是很难找到地道的中国佳肴的。在那些中餐馆的菜单上,大部分是经改良过的咕咾肉,宫保鸡丁,牛肉炒花椰菜诸如此类符合着老外胃口的菜品。那菜品的口味与我们在国内的吃法实在是相去甚远。让你在第一瞬间无法辨识,就像宫保鸡丁在中国境内已经被改造的南北各异一样,遥远的大洋彼岸改良版中餐在西方人眼里还是一道诱惑的中餐,而国人也为中餐能够让老外垂涎而得到莫大的满足感。

雪花和密扇,一个嫁给西方老头的中国精英女子担任制片人,由中国和韩国的演员加盟,中西大杂烩的编辑,华裔的导演,从一开始,这注定就是一座横跨大洋彼岸的桥梁。而桥梁,有的是千年不倒的赵州桥,有的是炸药放不对都不倒的钱塘江大桥,当然也有钱塘三桥。桥都是那个桥,但是,施工者是怎样的施工者却在悄然的变化中。

女书是来传递女同间心有灵犀,心心相映,至死不渝的感情的文字,但是,在看这部影片的时候,我的脑海中始终盘横着青春期同性恋症候群这个名词,从理性角度分析,这实际上是我们经常说的,同性依恋心理,就是所谓的假性同性爱。更为严谨的解释是:同性爱指的是一个人在性爱、心理、情感上的兴趣主要对象均为同性别的人,无论这样的兴趣是否从外显行为中表露出来。这是一种生理(physical)上和情感(mental)上对同性的需要。现代的年轻人因为孤独,因为外界压力等等原因会出现这种心理反应,那么推导到十九世纪的中国,偏远,落后的中国农村,被缠足,媒妁之命等等封建礼教压抑下的妇女,用女同的方式,舒缓内心的压力就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不过,据我推测因为她们更多的是情感上对同性的需要,所以能够被社会所接受。

故事情节拖沓冗长,镜头在两个时代中穿插,粗糙的细节,用光陆离奇的酒会夜总会和高楼大厦和满嘴英文的人群来表现着上海的现代,然后再用阴暗晦涩和对裹脚的刻意描绘去体现过去的压抑和落后,

李冰冰饰演的百合与全智贤饰演的雪花,与现代的妮娜和索菲亚,两代人,在成长中都出现了因为成长和变化带来的友谊损伤,而这些损伤的来源从中国人的角度来看都有些莫名其妙,百合或者妮娜是一种太强势的存在,她们总是用一种她们以为是对的方法去对别人好。百合对雪花的怜悯,妮娜为索菲亚的牺牲都无法让我读出更多的友谊味道。而雪花拒绝帮助所以就断交然后在临死前去说自己心理从来没有过别人我觉得还不如永远不说,这种让活着的人一辈子遗憾的事情似乎杀伤力远超于其他。索菲亚为了阻止妮娜的牺牲用自己的身体去伤害对方。

如果这是现实存在,那么这样浅薄的情谊根底连友谊都无法比拟,还要生生加上一个比友谊和恋情更高尚的情操。

《雪花和密扇》,就是一些所谓认知中国人了解国际的中国人,用远方能够接受的方式作出的一盘改良宫保鸡丁,酸甜口,足量的肉,却独独少了国人舌尖上想品的那几点麻,一些辣,一点中国美食的平衡之美。当然,电影本身就是娱乐,不必都要背负什么特别重要的社会道德或是历史使命。当商业和文艺、现代科技以及完美的视觉享受最佳的结合在一起,就预示着一部巨作的诞生,比如泰坦尼克,比如阿凡达,而雪花和密扇,只是一部改良版的宫保鸡丁,可以降低味蕾的标准,作为充饥,总是聊胜于无。比如这部影片,到是给我了一个另外的启发如果一个人,用自己的视角去想当然的付出,有的时候反而是对别人最大的伤害,而这个人付出后如果再以被伤害的姿态来悲伤,实际上是一个最无奈的悲剧。


观阿基拉和拼字比赛有感


阿基拉和拼字比赛观后感

今天,我观看了《阿基拉和拼字比赛》这部影片。非常有趣,有意义。这对每个有着梦想的人来说,发现自己的天赋,用最大的限度去发挥它,通过它找到真实的自己,现实的自己,为此经历的一切都将成为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故事。

片头是11岁的黑人女孩阿基拉所拥有的生活,无聊的学校,单亲的家庭,有色的皮肤,母亲总是疲惫不堪毫不耐烦。但是拼字游戏,是让她感觉到父爱温暖的游戏,通过她不断地练习,即使不交作业,经常逃课,也能在测验中获得A+的好成绩。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老师渐渐地发现了她的特长,希望她能够去参加校级的拼字比赛。

阿基拉不断地晋级,一直晋升到全国总决赛。为了参加全国比赛,她必须克服重重的困难,重重德考验:对手的竞争、母亲的不赞成、同学的歧视,而最大的敌人,却是阿基拉自己!

不要害怕自己,她迟疑地说出这句话,在拉拉比博士答应成为她的教练之后,阿基拉的生活已经开始化险为夷,伙伴无私的友情也使她渐渐打开心扉,一切转向美好。

正当她习惯依赖博士的教导之后,博士却说她需要自己立完成5000个单词的背诵,她陷入了无助与迷茫,甚至有想放弃比赛的念头。这时,母亲却坚定的站到了她的身边,最初的反对不过是为了保护她,怕她在残酷的比赛中受伤、成为失败者。但是,慢慢地,她发现身边就有五千个教练:家人、朋友、同学、老师、路人每一个人都可以是她的教练。剧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最深刻的恐惧,不是我们无能,我们最深刻的恐惧,是我们自己的力量,无边无际,我们自问:如此的才华与美貌,天赋与禀异,会变成怎样的人?但问题,你不能变成怎样的人?我们生来个性张扬,并赐予上帝的荣光,在散发光芒的同时,我们无意识地也让他人做同样的事。我认为,这句话点明了现在许多人心中的恐惧恐惧自己!这才是真谛啊!

即使在比赛的最后关头,看到对手迪伦在严父的期待之下,她甚至愿意放弃比赛,故意拼错单词,成全对手,没想到迪伦也同样选择拼错,认为还有机会决胜,既然是比赛就应公平公正,全力以赴,即使是敌人也给了激发自己极限的机会,最后的结局是我们如愿,她和迪伦共同夺得冠军。

人是需要爱的,亲情、友情,这些情感是不可或缺的,犹如人离不开空气,而情感就好似空气,我们永远不能离开空气存活,只要用心,我们都能得到爱。用故事中的一句话来说吧:能让我们在某一时刻保持着一份最佳的心境,去感受我们曾想感受的,从而鼓起坚持下去的勇气。


观《红色故事汇》有感


观《红色故事汇》有感

作者:陆江洪

《红色故事汇》是由中国共产党江西省委组织部、江西电视台共同主办拍摄的大型党员教育系列片,对于寻访先辈足迹、重温红色经典、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宗旨意识,激发热爱江西、建设江西的热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江西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土地,八一起义在这里打响了第一枪,中国革命的摇篮在这里编织,共和国的雏形在这里孕育。红土地上留下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无数革命先辈的足迹,也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红色故事汇》就是这些故事的精汇。

该片反映了建党以来发生在江西这片红色土地上的革命历史足迹,颂扬了革命领袖和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及高尚的品质,深切缅怀了革命先辈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所建立的丰功伟绩,该片激发了广大党员群众对党和人民事业继续奋斗的进取心,弘扬了爱党爱国爱人民的主旋律。

该片使我们重新记忆了以前的光荣历史,“学习党的光辉历史,传扬江西红色文化,寻访历史足迹,重温红色红典”,是作为红色土地的责任,也是我们江西人民的责任。

看了该片,使我们深入了解了党是如何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党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复兴付出了何等大的代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更深刻地理解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变强,更加感受到共产党人的革命情怀和崇高风范,真实领悟到现在的幸福是多么来之不易,各位党员都表示从中受到很大教育和启迪,受到了激励。

观《荒蛮故事》有感


政治正确,太正确了

──观《荒蛮故事》有感

陈军 中国戏剧出版社

政治正确,太正确了──观《荒蛮故事》有感

《荒蛮故事》(Wild Tales )是2014年戛纳电影节参赛作品,达米安·斯兹弗隆导演,阿尔莫多瓦兄弟监制。影片由六组简短而颇富戏剧性的小故事组成,分别是:引子《帕斯特纳克》(pasternak ),"卢瑟(loser)"加百列·帕斯特纳克悲摧一生,驾驶飞机满载"仇敌"同归于尽;《老鼠》(The Rats ),善良姑娘偶遇"杀父"仇人,左右为难间同事为其两肋插刀;《归西路》(Road to Hell ),俩"路怒症"患者公路上互不相让,先羞辱后撕打终双双殒命;《小炸弹》(Bombita),爆破工程师一根筋踏上维权不归路,丢工作被离婚转又成人民英雄;《账单》(The Bill ),富二代酒后驾车撞死怀孕妇女,老爹拿金钱耍手段保儿子转危为安;《直至死亡将我们分开》(Till Death Do Us Apart),新郎官婚礼现场与情人打情骂俏,新娘子欲报复却与新郎热吻收场。这六组故事的人物及事件互不相关,把它们放在一起的理由,用台湾的译名来解释可能比较恰当:《生命中最抓狂的小事》。

影片一经推出,网上便引发热议,有网友评论说它是搞笑版的《天注定》。这个评论很准确地抓住了两者的一致性,即强烈的代入感。在《天注定》里,我们很容易辨识出影片的人物情节与当下中国底层老百姓以及热点新闻的关联。《荒蛮故事》说的尽管都是外国人的奇闻趣事,但它居然也同我们的生活互为映照。尤其是《天注定》的山西村民大海和《小炸弹》的爆破工程师西蒙,这两个人物的维权故事对于我们中国的老百姓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

毋庸置疑,影视作品能够引发即时的讨论,往往是由于它们反映了我们急切关注的当下问题,触碰到了我们当下的现实焦虑。值得一说的是,《荒蛮故事》的六个短片在介入现实这个问题上有深有浅,程度不一,在艺术层次上,它们是有差别的。在《帕斯特纳克》《老鼠》《归西路》和《直至死亡将我们分开》这四个短片中,导演介入现实的分寸掌握得恰到好处,他像上帝一样镇定自若,以因为全知所以冷静的心态,把那种遭受侮辱后"抓狂"到觉得对方该死恨不得弄死对方的心情娓娓道来。而《小炸弹》和《账单》则太介入现实,尤其是前者,导演在此失控了。我所说的"失控"并不是说导演在技术上(比如画面节奏,剧情衔接等)的失控──在技术上,导演一直稳定在很高的水准;而是说,导演因为过于介入现实,被急切希望政治应该尽快正确起来(法律清明、个人权益得到维护)的这股子意气给捕获了。于是导演从上帝的位置降下来,介入了人间的纷争,并开始像那些遇到"抓狂"小事的主人公一样意气用事。

《小炸弹》的维权故事颇富浪漫色彩。工程师西蒙由于违章停车,被要求去指定地点支付违章费后取车。西蒙坚称违章地点并无禁止停车的指示牌,是相关市政工作没有到位,而不是自己违章。收费员反驳说,他只根据违章罚单来办事。西蒙无奈交钱取车,改天来到投诉处申诉。在投诉处,西蒙据理力争,工作人员反诬西蒙是不懂法还要反抗法律的罪人。西蒙一怒之下当众发飙,砸烂了工作台,结果第一次蹲进监狱。被保释后,西蒙丢了工作,妻子提出离婚。一无所有的西蒙索性意气用事,在收费站引爆了汽车表示抗议。这一炸虽让西蒙再次蹲进大牢,可他却成了维权的城市英雄,还赢回了妻子的心。这则小故事最耐人寻味的地方是,西蒙在公共场所引爆汽车是一种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但影片却美化、浪漫化了他的意气用事。危害公共安全的做法之所以能被美化和浪漫化,一方面是因为西蒙在业务上敬业出色,业务外还算兼顾家庭,绝对算得上新时代的好男人,一开始他就获得了我们的同情。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从市政服务部门理应服务到家方便百姓的角度来说,西蒙的维权合情合理。然而相关工作人员对西蒙的投诉毫不作为,一概官僚做派。换句话说,好男人西蒙是被权力巨大而又不负责任的市政部门逼上了维权道路,他的炸弹是冲着不人性化的市政服务部门去的──这是多少被逼上维权道路的老百姓想做而不敢做的。面对这样的维权,有过坎坷维权经历以及同情维权者的人们(当然包括导演)多多少少都会对西蒙的行为表示理解甚至敬佩,我们几乎很难把西蒙丑化、罪恶化。

在一定程度上,现代社会就是在公民各自维护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形成的妥协社会,维权几乎是现代人日常生活的一项内容,尤其是,当公民向比自身强大得多的权力机构或政府部门维权的时候,维权往往还会被描述成一件政治正确的事情。从这个角度看,《小炸弹》美好浪漫的大团圆结局(大受欢迎,妻女回归)既廉价且次要。想想《人民公敌》,同样是维权,一旦维权的内容与人民利益冲突,人民英雄分分钟被打成人民公敌。重要的是,一旦剧情预设了无辜的个体和权力巨大又不人性化的政府的相互冲突,无需多说,维权者的政治正确就有了保障,哪怕你成了狼狈不堪的"人民公敌",维权者仍然极易被想象或塑造成浪漫的英雄形象。更何况,导演还在紧跟《小炸弹》的短片《账单》中为我们描述了特权阶层为维护自身利益时无所不用其极的那些手段。两个短片一关联,无论导演主动也好,无意也好,一旦做出类似个体是无辜的及政府是肮脏的这样的预设,他就只能从上帝"高冷"的位置上降下来,把作品的控制权拱手交给政治正确的激情,否则,怎么向历史和人民交代?

如果导演总想着要向历史和人民交代,把创作权交给政治正确,这样的创作状态,可以用尼采在《人性的,太人性的》一书中对荷马的评价来描述:"轻松"和"轻率".然而,正像荷马的"轻松"和"轻率"反倒正好抵消古希腊人过于"激奋的情绪",《小炸弹》导演的"轻松"和"轻率"及其结果(快意恩仇的维权方式,浪漫团圆的维权成果)的的确确为我们狠狠地出了一口恶气,让我们追求正义的意气获得了发泄。

话说回来,《小炸弹》带来的爽快到底是意气用事。意气用事后,我们可以冷静地问个问题,《小炸弹》足够让人解气,在政治上,它相当正确。若作为诗,它正确吗?

怪问题!难道政治正确不够代表诗的正确吗,诗还想怎样?当然够,政治正确的诗当然可以作为诗的一种,它当然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我想问的是──用政治可能不太正确的话来描述就是──可不可以有这样的诗,无辜的个人照例还是无辜的个人,而向来为所欲为的政府有一些时候也正确了起来,然后两者起了冲突?比如说《安提戈涅》。我们常常听到的一种说法是,安提戈涅是一个勇于向强权政府对抗的女性英雄(歌德、瓦格纳、别林斯基等均有此说)。安提戈涅与强权政府的对抗倒是不含水分,但其政治正确性和英雄性还不算无懈可击,因为她反对政府(克瑞翁)的理由恰恰是因为政府做了一件政治正确的事情。关于这一点,伟大的黑格尔已经做了极为有说服力的阐释。如果说忒拜城被敌国攻陷并且颁发了禁葬令,或者克瑞翁完全出于一己私欲而颁布禁葬令,那么安提戈涅的政治正确性和英雄性才算板上钉钉。但索福克勒斯没有去编织或者寻找这样的素材。写一个政治正确的故事,并且用政治正确来打动观众并不是他的追求。为什么?是因为索福克勒斯天真到认为克瑞翁代表的政府永远在做政治正确的事情,还是说索福克勒斯看不见克瑞翁式的政府官员的私欲、腐败和暗箱操作,抑或是索福克勒斯没有一颗诗人该有的悲悯的心?绝无可能!原因只有一个,索福克勒斯摆脱了政治正确的诉求和宰制,追求一种比政治正确高得多的事物。

亚里士多德是懂得索福克勒斯的,按照他的说法,索福克勒斯的作品描述了人的"可能性",是具有"哲学性"的作品。亚里士多德说的"可能性",当然不是指现实中的将来的可能,而应该被理解为从理论分析上说的、哲学上的可能,即它是上帝全知视角对人性的一种全面的理解,这种全面性、整体性就是哲学家渴求的事物。哲学家欲求上帝的全知,是的,索福克勒斯这样的诗人也欲求全知。

然而,诗人本性多愁善感,哲学家式追求全知的激情很容易被因为悲悯情怀泛滥而生出的追求政治正确的意气所取代。特别是在关于人的权利这一问题上,自文艺复兴以来,高扬人的主体性早已成为西方社会以及当代世界最大的政治正确。受此干扰,裹挟其中的诗人几乎遗忘了迈向哲学全知高度的欲望和能力。远的不说,近两年在网上十分红火的韩国电影《辩护人》,就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政治正确的电影。《小炸弹》的西蒙还只是向官僚的市政部门维护自己的权益,导演已然无法控制自己的意气。《辩护人》中的主人公律师宋宇锡主动维护无辜学生和无辜市民的权益,而维权的对立面恰恰又是腐败黑暗透顶的专制政府。面对如此一正一邪的故事及历史背景,导演的失控更是无以复加。影片最让人惊讶的地方是,受宋宇锡维权意气激发从而出庭作证的军人最终被害,但导演在渲染主人公的英雄性上太过意气用事,连反思军人被害这一笔都略去不谈,大概被害军人也被导演当作英雄给打发了。再说一遍,政治正确的诗当然是有价值和意义的诗,比如,在个体权益还未被充分尊重的地方,高扬个体权益的作品尤其具有意义。而在维护个体权益已然成为共识的地方,《小炸弹》《辩护人》这样的作品则具有反思和记取教训的意义。我这里只是指出,这些作品是一种政治上正确的诗。由于诗人把创作权交给了政治正确,他们无能也无意于追求哲学的全知。

顺带提一笔,说到政治正确,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在这个问题上往往是最难处理的。比如说《色·戒》。革命者王佳芝是否可以爱上汉奸易先生实在是当年影片公映后最大的热点话题。一种依附在民族主义立场的强有力的批评是,革命者爱上汉奸属于政治不正确。另一种持人道主义、世界主义立场的更强有力的观点则指出,王佳芝固然是一个革命者,但她首先是一个人,一个女人,她有权利爱上任何一个人,哪怕对方是汉奸。因为在人的权利面前,民族、国家这些宏大而虚无缥缈的事物都是次一等的,甚至是不重要的。民族主义立场和人道主义、世界主义立场,都属于政治正确的立场,"手撕鬼子剧"属于民族主义立场支持下政治正确爆棚的作品,《色·戒》(也包括陆川的《南京!南京!》)虽然挑战了民族主义立场,但在绝对个体价值、普世的人道主义这些所向披靡的价值上,太政治正确了。能够在这两个政治正确的立场上保持较好平衡的作品是罕见的,尤其在中国。令人欣慰的是,2011年电视剧《悬崖》在这一点上做到了极致,它在

很长的时间里会作为影视界的标杆而存在。

最后说一遍,政治正确的诗自有它的价值。不过我们要记得,在政治正确的诗人旁边,坐着索福克勒斯、莎士比亚(他是不是人文主义者至今争论不休)……在《小炸弹》《辩护人》《色·戒》旁边,还矗立着《安提戈涅》《悬崖》……

(本文刊登在《戏剧与影视评论》第八期)

观《忠犬八公的故事》有感


《忠犬八公的故事》观后感

在看这部影片时,我只知道它讲述的是一只狗和它的主人的感人故事,并不知道它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也不知道它是如何的感人,更不知道它的感人程度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故事就这样,简单,自然的开始了。

帕克教授在小镇的火车站捡到了一只走失的小狗,因狗的脖颈处带着的环上写着一个八字,所以取名为八公。八公在帕克的呵护下慢慢的长大,帕克上班时八公会一直送到车站,下班时会在车站等候他回来。看着影片中这只让小镇上的很多人疼爱的狗狗,就连我这个不喜欢宠物的人也对这只乖巧可爱的八公产生了喜爱之情。

电影就以这种平淡的方式叙述着,没有什么跌宕起伏的情节,有的只是生活中我们熟悉的朴实温馨的片段。镜头会不时的出现八公黑白灰的视角,很奇妙也很微妙,给人一种很奇特的感觉,在八公的视觉中,那些场景都是简单的,单纯的,干净的,它看到的笑容也格外灿烂。

起初,帕克教授的妻子是反对收养八公的,希望能够找到它的主人或者是有人能够领养它,当有人打电话表示愿意领养八公时,帕克的妻子透过窗户看到院子里趴在地上教八公捡球的丈夫,还有一旁的女儿,看到他们是如此喜欢这只小狗,于是,改变了让人领养这只狗的想法。

影片中,有许多温馨的、感人的场景:帕克教授会因为不舍,带着八公坐车,带它到自己上课的地方;在刮风的晚上帕克不忍把八公留在储藏屋里过夜,把它带到屋里,一起看着足球赛,吃着同一个盒子里的爆米花,看到此处,我感到八公已经不再是一只普通的狗,而是帕克教授的一个好朋友;帕克教授没事的时候,会带着八公一起跑步,为了训练它捡球,学着狗的样子趴在地上给八公做示范,教它捡球,令人奇怪的是,八公对帕克教授一遍遍的示范丝毫不敢兴趣,更不会照做。

对于八公这种反常的表现,帕克教授很是不解,他的朋友告诉他秋田犬这个犬种不会特意去讨好主人,Hachi和你要好是因为它和你之间有着感情上的牵绊,除非你和它之间有了什么转机,它才会去捡球。

有一天,帕克要上班的时候,八公很是反常,不愿意送他去上班,甚至对着他不停地吠叫,更令人惊讶的是,训练了那么久都不肯捡球的八公,竟然主动将球送到帕克的手中,并乖乖的将球捡回。

等有一天它会给你捡球的时候,一定有什么特殊的理由

是的,八公感觉到了。它感觉到他的主人这一去或许永远不会再回来了,所以它用它,一只狗所能做到的任何方式,去挽留它的主人。

遗憾的是,老教授没能懂得八公反常的原因,他只是为八公的第一次捡球而异常兴奋。这是他第一次看到八公捡球,但也是最后一次。最终,老教授还是踏上了启程的列车,却再也不能搭乘上那辆回程的列车。

帕克教授走了,八公还是像往常一样,在同样的时间,来到车站,在同样的位置上,等待着老教授的归来,一直等到夜幕降临,它还是等待着。我不知道八公是否明白它的主人不会回来了,还是希望有奇迹出现,或者是像火车站那位职员对八公说的,做你应该做的,也许在八公的意识中,等待就是它该做的。

电影进行到这一刻,看着八公那充满忧郁伤感的眼神,我不禁潸然泪下,一直到影片结束。

当老教授的女儿带走八公,并希望八公能够和她一起生活时,八公却一次次从家里逃出来,还去了原来的房子,可是那里已经有了新主人,之后八公去了车站,一直守在那里等待着,无论什么严寒酷暑,每天傍晚五点,八公都来到火车站里等候、凝视第二天、第三天春夏秋冬,一直等到自己变老变弱,等了整整十年。十年时间里,八公依然风雨无改,周围的人都已熟知它,并亲切地和它打招呼。

就这样,八公等待了它的主人十年,用了它一生的时间去等待。这样的等待,这样的执着,不得不令人感动。

不想在写了,眼泪再一次抑制不住的留下来了。怕同事看笑话,下面就以网友的影评来结束吧。

引自网友:

当十年后教授的妻子归来,她看到八公的一霎那,她也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当她哽咽地对八公说你居然还在等我陪你等下一班车时,我的眼泪,瞬间落下。

最令我动容的是影片的最后,八公知道自己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他却在风雪之中毅然选择走向车站。依旧是那个位置,它趴在那儿,有些疲惫的,缓缓地闭上了自己的双眼,恍然间,它仿佛看见了他的主人就像十年前一样,推开车站的大门,对它说八公,我们回家真好,八公,你终于等到他了。

写这么长长的影评不为什么,只是被感动了,真的很好,在这个年代,还能有这么一部影片,能触动我的心灵。

再加一段话:

其实在影片中还有使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句话。那是老教授的外孙问她外婆外公是在哪里发现八公的?时,老教授妻子的回答实际上是八公发现外公的。

不知是什么原因,这句话让我发愣了很久。

茫茫人海中,唯独发现了你,这是一种怎样的缘分在牵扯着他们走进彼此的世界。

这部影片,我不敢再看第二遍,我怕我会再次泪流满面。只要一想起影片,我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八公在车站门口苦苦等待的镜头,就算这样,我的眼眶也总会在回想中逐渐湿润。

有位网友说如果我离开了,希望不要再等我,我会很难过,或许我实在是个感性的人,看到这句话居然也湿了眼眶。

我想,如果可以,每条狗狗都会等待着它离开的主人。可是,我们何德何能,要它们用一生来等待。有那么一句话你的狗也许不是你的全部,而对于你的狗,你就是它的全部,或许这句话,便能很好地解释它们的行为。

影片中还有很多感人温馨的画面,我无法一一描述,但希望每个观看完影片的人,都能心存一份感动,更加真诚地对待你的宠物,因为他们只有你。


相信《《老鹰和小鹰的故事》观後感》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观后感,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伊索寓言风筝和老鹰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