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论语学而读后感800字 > 地图 > 论语学而读后感800字

论语学而读后感800字

发布时间:2019-10-24 来源:互联网

学而时习之_《论语·学而》读后感800字。

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因此,我们需要读大量有深度的书籍,比如中外经典名著,它是人类知识的总结。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为了记录文章中自己喜欢的句子以及阅读文章的感受,写一篇读后感是很有必要的。那么,你会不会在看完一本书籍后写一份读后感呢?也许下面的“学而时习之_《论语·学而》读后感800字”正合你意!希望能帮助到你的学习和工作!

学而时习之_《论语·学而》读后感800字:

文:陈玉萍。最近痴迷韩剧,刚刚过去的6月,已经追了三部:《来自星星的你》《拥抱太阳的月亮》《孤独而灿烂的神_鬼怪》。看剧的过程,常常是目光被剧中的经典台词吸引的过程,是思绪与这些句子产生共鸣的过程,这让我陷入或悲伤或沉思的状态,想要记诵这些台词或者写点什么,然而又耽于懒惰或者不愿承受思考的痛苦,最终还是让那点可怜的灵感火花一闪而过,大脑依旧如茫茫沙漠,未曾留下依稀痕迹。

因此在读到《论语·学而》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时,羞惭之心顿起:学习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想要获得好的学习效果,便要“时习之”。看剧,虽然对大部分人而言是工作之余的消遣,然而有心人总能从这消遣中学到知识取得收获,若非如此也不会有精彩的剧评出现。所以时时记诵,那些经典句子才能不被遗忘;勤于动笔,那些鲜活的感受才能长久留存;善于体悟,那些蕴含的哲理才能让我们活得更通透。这么简单的道理,而我竟然非常懂得却在行动上直接无视了。

一个喜欢写作且小有成就的朋友,谈到自己的写作时说:“没别的,只是我总是随身带着一个小本子,看到喜欢的电视剧台词、有趣的玩笑话、印象深刻的事情,我会随时随地记录下来,细加揣摩,写文章的时候很自然就会用到,如此而已。”如果打算致力于某项学习,便要实实在在践行“时习之”的道理,熟能生巧从来不是说来玩笑的虚妄的存在。如果学习的效果没有达到最佳,那么“君子不怨天不尤人,乐工不怨乐器,农夫不怨田地,一切问题都出在自己身上,而不是对象身上”,朝鲜时代的徐烟雨,早已从《论语》中悟出这道理了。

喜欢学习的人总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正如剧迷们的情绪总能随着剧中人的喜怒哀乐起伏不定一样,共情的结果,便是各种有关剧情的解说与透析。读后感.

《来自星星的你》大火之时,有网友手绘了都教授和二千的住宅图;有网友买来了都教授喜欢的书《明心宝鉴》《爱德华的奇妙之旅》彻夜阅读;有网友关注男女主的衣品等等。因为喜欢,所以情愿,所以乐在其中。喜欢学习,爱上学习,所谓学习的烦恼还剩下什么呢?

《论语》有言“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学习的目的首先是完善自己,追求内心的幸福与心智的满足。倘若剧迷们从剧中的经典台词获得乐趣与教益,更好地提升自我,那也不枉看剧评剧花费的时间与精力了。

HDh765.com更多中外名著读后感编辑推荐

《论语·学而》读后感1500字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李泽厚说:学者,学为人也。学为人而悦者,因人类即本体所在,认同本体,悦也。有朋来而乐,可以本体乃群居而作个体独存也。人不知而不愠,则虽群却不失个体之尊严,实在与价值也。此三层愈转愈深,乃仁说之根本,乐感文化,实用理性之枢纽。
一切文字,只有在一定的语境中,其意义才能清晰地浮现出来。《论语》,这本子夏留给后世的学习笔记,记录却是如此简单! (子夏在孔子的门徒中也确算不得是最好的学生)以这则文字而言,它缺少了具体的语言背景:在什么情况下,对谁,就什么问题而言等,这些都不清楚。从文字表面看并不深奥奇僻,似乎确实是谈悦、乐二字,如李泽厚所言:以儒学为骨干的中国文化的特征或精神是乐感文化。倘以知人论世的方式理解这则语录,就一定作如是解么?
不妨换个角度来看孔子的这段话。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这句话语义重点并不在学字上,而在习字上。习,实践。这句话的意思可以这样理解:学习后如果能经常实践它,那不也是很快乐的么? 学固然是快乐的,但实践所学更能让人快乐。
以孔子而言,夫子以行道救世为心,是一个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哲人,在殷商的废墟上,起于贫贱的处境的殷宋公孙嫡系,成了儒的复兴者。他说:吾其为东周乎?吾从周!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他想建立一个东方的周帝国,他以几百年来商周文化的混合物《周礼》作为支柱来建构一个理想的家园。所以他认自己是这种文化的代言人: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然而初不见用于鲁,十四年周游列国,栖栖惶惶一如丧家之犬,喟然长叹,道不行,乘桴浮于海,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在如水流年中白了双鬓畴昔之夜,梦里在空寂神殿的两楹之间,抚柱哀哀哭泣:泰山其颓乎? 梁木其坏乎? 哲人其萎乎?
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学何为? 习也! 学而无所用,才是一种真正的痛苦。学而致用,那只是孔子理想的快乐而已!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九万里的风等待扬起东海的波涛,托举鹏翼扶摇碧霄。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同门曰朋,来当然是切磋修养,研讨学问的;又自远方,山高水长,路途迢迢,交通不便,平素难得一见,这实在是值得快乐的事。何时共把盏,重与细论文,这是多少古人所临风怀想的美景。
然而细细想来,我们可以有另一种理解:难道朋友都在远方? 近处无友?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不也是孔子所欣赏、所向往的么? 只是微斯人,吾谁与归?现实生活的周围却往往没有这样志同道合者!
圣人可以光耀千秋,可以光照四海,却照不亮附近凡人们的双眸! 凡人们会告诉你:太阳再鲜艳,它也有黑子,像女人脸上的雀斑;西施是美,可是她有心脏病,娶不得!所以圣人是孤独的。所以他期待远方有一双慧眼,能够看到他的光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寂寂的柴门,等待远来的寻芳者扣响,打开一个尘封的春天。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伟大的人,他的痛苦在于,他是清醒的,他比平都是世俗所不需要的,因而他也是不合时宜的,也是不被理解的。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奈何这世上,谓我何求的人远比谓我心忧的人多! 更有甚者,人们总是习惯用石块、鸡蛋来迎接启蒙者、先知者。
胆怯一点的人,滔滔者天下皆是,而谁以易之,于是避人且避世。
勇敢一点的人,毁誉无动于衷,荣辱在所不计。即使是举身赴清流,也不肖于同流合污。
孔子说:我不生气! 因为我是君子,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怎么好和小人计较? 也罢,也只好如此了! 否则,还有什么能让我宽慰自己呢?
可是当一个君子,真的好难啊!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一声无奈的叹息,袅袅了千古!

学而时习之——《论语》读书笔记3000字


学而时习之——《论语》读书笔记3000字:

文:看淡秋水;“学而时习之”是《论语》的开篇第一章,也是初中古文启蒙教育的篇目。原文如下: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在读初中的时候,记得当时的翻译是这样的:

对学过的知识经常复习,不也是很愉悦的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开心的吗?别人不了解我,而我却不生气,不也是有修养的君子么?

目前网上认同这种翻译的大概占了百分之九十九以上,可见这是一个通用版本。

我个人认为,作为古文的启蒙教育,这样翻译也大致上说得过去,因为毕竟不是做学术研究,同时也照顾到了初中阶段教育的需要。但是,如果稍微深入一点的去分析,就会发现,这样的翻译是不准确的。

一、要准确翻译古文,首先应了解作者的思想特征

在“学而时习之”中,“学”是学习,这个没有争议。但是,孔子在《论语》中所说的“学”的内容是有特指的。

在没有特指的情况下,学的内容包括我们希望了解的所有未知知识以及我们没有掌握但是想掌握的所有技术,它既包括学习政治理论、文化艺术修养,也包括学习工农商学兵等各行各业的技能、才艺等等。

但是,孔子所说的“学”的内容范围要小得多,主要是指西周时期的诗、书、礼、乐等传统典籍,也就是学习帮助君主或者诸侯管理国家的理论、策略和方法。

孔子思想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有等级的仁爱观念和“入世”。有等级的仁爱思想是他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入世”是他对社会的态度。这两个特征贯穿于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

由于孔子非常强调人是有社会等级的,所以他很轻视对一般的生活技能的掌握,认为这不是“君子”该去掌握的事情。比如,在《论语·子罕》中,他说:

吾少贱也,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意思是说:我少年的时候非常低贱,所以掌握了许多卑贱的技艺。真正的君子会有这么多的技艺吗?不会的。

他又说:“吾不试,故艺。”(同上)我没有当官,所以才学会了这些技能。他把生活技能等称为“鄙事”,认为这不是一个君子该去掌握的事情,也不是一个“当官”的人该去做的事情。孔子从来不认为自己掌握了这些技能是多么高兴的事情,相反,他认为他是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去学的。

所以在这里,这个“学”不能宽泛地理解成学习一般的书本知识,或者是学习生活、生产技能。

二、翻译要联系上下文的意思

在《说文解字》中,“习”的本意是鸟儿频繁试飞。所谓的频繁试飞,是指雏鸟刚刚练习飞翔的行为。这个试飞行为的本身,包含了实践的意思。小鸟站在窝里无论翅膀煽动得如何优美,如果不离开自己的鸟窝去真正地实践飞行的技巧,也是检验不了自己到底能不能飞得好、飞得高的。

前面我们说了,孔子“学”的内容主要是指帮助君主或者诸侯管理国家的理论、策略和方法。那么,在这里如果把“习”字翻译成温习或者复习,就不是很准确。

在孔子眼里,一个人如果把学到的治国理政的本领施展出来了,才是一件愉悦的事情。所以,在这里“习”字应该是实践的意思,而不是“温习”或者“复习”。

三、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区别字义的不同

汉字经过不断的发展,其含义和用法既有继承也有区别。比如,“有朋自远方来”中的“朋”字,现在我们一般都把“朋”翻译成带有普遍意义的朋友。但是在古代,“朋”跟“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只是经常连用而已。《易·兑》中说:“君子以朋友讲习。”虽然这里是朋友连用,但是它的“朋”是“同学”的意思。孔颖达疏:“同门曰朋,同志曰友。”“同门为朋”,即跟从同一个老师学习的人称为“朋”;“同志为友”,即是说志同道合的人才能称为“友”。

还有一些字,虽然表达的是同一种状态,但是在程度上却不一样。比如“不亦说乎”中的“说”和“不亦乐乎”中的“乐”。“说”通“悦”,是内心愉悦的意思。“乐”的意思是开心、快乐。两个字虽然都是说愉悦、开心、高兴,但是表达快乐的程度和状态都是不一样的。

内心很愉快,但是不表现出来,被称为“悦”。

有特别让自己高兴的事情,整个人已经控制不住地喜形于色,甚至是手舞足蹈了,被称为“乐”。

(pS:“学而时习之”中的“时”字,网上有人说在周秦的时候,它是“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的意思,作副词用。但是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对“时”的解释是“时常”。《说文解字》中,对“学而时习之”中的“时”的解释,也是时常、经常。另外,我在《古文观止》中也没有发现“时”字特指“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的说法。比如,《左传·子产坏晋馆垣(襄公三十一年)》中,“时”字就有“诛求无时(时间。无时,指没有确定的时间)”、“以来会时(按时)事”、“未知见时(时间)”、“其暴露,则恐燥湿之不时(定时)而朽蠹”、“司空以时(平时)平易道路,圬人以时(按时)螟馆宫室”等用法,其意义跟现在差不多,并没有特指。所以,个人觉得,在这里“时”字解释成“时常”或者“经常”是正确用法。)

四、翻译要符合常理

把“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翻译成“对学过的知识经常温习不也是一件高兴的事情吗?”看似通顺,其实并不符合常理。一个人之所以要反复去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要么是他已经把学过的知识忘记了,要么是以前就没有学透,没有理解清楚。而这个反复的过程,并没有什么让人值得开心愉悦的。因为,一次就记住或者弄懂一个知识,远比需要花时间反复复习才搞懂要开心得多。

可能有人会说,孔子的意思是说“温故而知新”,通过反复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并经过思考,得到新的领悟,这难道不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情吗?

如果真的是这样,当然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情。但是,在“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有关于思考的提示吗?或者说根据文意能找到关于思考被省略的依据吗?都没有。这句话讲了四个状态:学(学习)、时(经常,时常)、习(实践)、悦(愉悦),并没有说关于思考的事情。假如说有通过思考得到了新的领悟而让人愉悦的意思的话,那么这句话的翻译应该是这样的:“对学过的知识经常复习,(并通过思考得出新的领悟)不也是很愉悦的吗?”

在古文翻译中,补出原文中无需说明而故意省略的内容,这是可以的。比如,在“人不知而不愠”中,“人不知”后面是省略了宾语“我”的,翻译的时候就补出来:“别人不了解(我)……”。

但是,对“学而时习之……”这句话的翻译,大家都没有补充“通过思考得出新的领悟”,这不是大家疏忽,而是原文中本来就没有这样的意思在里面。

既然不是|“温故而知新”,那么,单纯的、反复的去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还觉得非常愉快,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不符合常理的。

还有,把“朋”字理解成普通的“朋友”的意思以后,翻译成“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开心的吗?”也并不是普遍成立的事情。对好客的人来说,有朋友来确实开心,但是对不好客、不喜欢被打扰的人来说,是否真正开心就未必。另外,朋友的关系是有亲疏、厚薄之分的。好朋友、知己过来了,自然会发自内心的高兴,但是如果仅仅是点头之交的普通朋友来了,或许会客气的接待,但是未必会达到“喜形于色”、“手舞足蹈”的程度。

五、全文翻译

如果把孔子的这段话翻译成“对学过的知识经常复习……有朋友从远方来……别人不了解我而我却不生气……”给人的感觉是在分别讲学习的方式、对待朋友的态度和成为君子的一个标准,而这三件事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要说有,就是孔子告诉了我们三个不同的生活常识而已。

所以,我觉得孔子的这段话应该这样翻译:

学到本领后能时常进行社会实践,不也是很愉悦的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开心的吗?别人不了解(我)而(我)却不生气,不正是君子的作风吗?

《论语》学而篇第一章读后感400字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一篇很早就能倒背如流,却从未认真思考过。如今再读,原来孔子给我们指出了读书的方法、态度、和目的。难怪放在第一篇。

学而时习之,是方法。经典的书要反复读,时常读,读深读透,不能读不懂就放弃,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不亦说乎,是态度。如果读书不开心,一定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孔子鼓励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而不是学海无涯苦作舟。

有朋自远方来,这里的朋是指志同道合的朋友。《礼记》里说:同门曰朋,同志曰友,和同样喜欢读书的朋友一起坐而论道,是很快乐的事。正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如果来的是三观不一致的朋友,点到为止,沉默是金。

人不知而不愠,是目的。别人不懂自己,不要生气。一样米养百样人,每个人的理解力都不同。遇到不理解自己的人,不解释,不抱怨,不愤恨,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就是君子了。

解读“学”字_《论语》读后感1500字


解读“学”字_《论语》读后感1500字:

《论语》是孔子和学生的对话录,主要内容是孔子教育弟子怎样做一名君子。孔子认为君子与小人之别,并非是有没有知识,而是有没有高尚的品德、是否爱好学习,所谓“君子怀德,小人怀土”。知识和道德并非是同步的。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涵盖全社会;知识在旧社会只有少数人才能享有。有知识未必道德就高尚。孔子强调的是一个人要具备“礼”和“仁”。《论语》中孔子对君子的提法有几十种,但“礼”和“仁”是君子的最高标准,所谓“克己复礼为仁”。孔子非常重视学习,要成为一名君子,就要学习。《论语》开篇第一句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据杨伯峻《论语译注》统计,《论语》全书有64个“学”字。可见孔子对学习的重视。孔子对于“学”有精辟的见解,我觉得有下列几层意思:

一是强调学的重要性。孔子在两处讲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强调君子要学习,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公冶长篇》)。孔子问仲由,你听过六种品德便有六种流弊吗?仲由答没有。孔子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阳货篇》)就是说,即使有好的品德,不学习,也会有很多弊端,就会变得愚蠢、无所适从、被人利用、勇而无谋、胆大妄为等。这里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君子要时时学习,“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君子对于学习,要“学如不及,尤恐失之”(《泰伯篇》)。不断学习,生怕落后。而学习要有兴趣,要自己乐于学,所以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篇》)。

二是论述了学与思的关系,要把学与思结合起来。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篇》)学习而不动脑筋思考,就会受蒙蔽;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没有理想、没有信心。也就是说,学习不是机械地记住一些知识,而是要思考理解。这种学与思的关系,在今天的教学中仍然值得重视。教学不只是把已有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并能进一步思考,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做到孔子讲的“举一隅而三隅反”。

三是论述了学与习的关系。《论语》开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习”字可以有两种解释:温习、实习。这句话也可以有多种解释。杨伯峻先生翻译为“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实习它,不也高兴吗?”但还可以有另两种解释:一种是,学了常常温习,不也很愉快吗?

另一种是,适当的时候学习,不是很愉快吗?我想这几种解释都可以。总之,“学”要与“习”结合起来。学了要实习,要学以致用,践行学到的知识;学了要常常温习,所谓“温故而知新”。就如我们读《论语》,每一次读,都会有新的体会。我们今天的课程设计和教学也要遵循这种规律,许多知识是要反复学习的,做到温故而知新。

四是论述了学与行的关系。学了要践行,要化为行动。孔子常常教育弟子要敏于行慎于言,他说:“君子欲讷于言敏于行。”(《里仁篇》)就是说,一位道德高尚的人不是夸夸其谈,而是要有实际行动。所以孔子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篇》),又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篇》)。学习要实实在在,不图虚名。一次鲁哀公问孔子,弟子中谁最好学。孔子说,是颜回,可惜不幸早死了。他哀叹,可惜现在没有好学的人了!他还批评:“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宪问篇》)孔子认为,古人学习是为了自己修身,今人学习是装饰自己,给别人看的。他要求弟子实事求是,不要华而不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篇》)。知和行是哲学家经常讨论的问题,常常认为知难行易,其实行更难,许多人懂得道理,却不去实行。一个有道德的人更重视他的行动。

孔子在《论语》中关于学习的精辟见解,我想仍是今天我们需要学习和继承的。作者:顾明远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学而时习之_《论语·学而》读后感800字》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论语学而读后感8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