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人间词话读后感800字 > 地图 > 人间词话读后感800字

人间词话读后感800字

发布时间:2019-10-24 来源:互联网

《人间词话》读后感1500字。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尤其读中外经典名著,它们都是作者智慧的结晶。读过经典名著的人都知道,每个人在读完中外经典名著后都会产生不同的心得体会,这时候,我们不妨坐下来好好写一篇读后感。那么,你都看过哪些中外经典名著呢?经过搜索整理,小编为你呈现“《人间词话》读后感1500字”,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文境与人境_《人间词话》读后感1500字:

《人间词话》,其实本身便是读后感。表面上,它脱离了原词,便成了只言片语;实际上,它又的确能独立存在。用字字珠玑形容,绝不为过。而珍珠本身,不事雕琢,无需镶嵌。

初读《人间词话》,是读词论;再读,便是读境界。“有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境界,是艺术的极致追求,也是全书的关键词。

词尤文也。小学生作文,要求结构清晰、语句通顺;中学生作文,要求文采华美、情感真挚;高中生作文,要求观点正确、立意新颖;文人作文,讲求视角宏大、境界高深。

境界是文章的精髓,却往往被人忽视。为文如登山,绝大多数人在山腰徘徊。这是一种局限,也是一种无奈。有些人,是自赏;有些人,是自欺;有些人,是无力;有些人,是无方。自赏,是被眼前山花所迷,忘却追求山巅之绝境;自欺,是自知低俗而不愿承认;无力,是听闻别有佳境,却身心俱疲,无力攀登。无方,是有心向上,精力十足,却难窥路径。其中,当是自赏与自欺者居多。无方者,往往将精力放在阅读积累、技法探析等文字的外在形式上,而忽略了内求自省。他们不懂得,再多的名言佳句、再妙的写作技法、再新的选材角度,都是平面拓展,不能真正立体建构自己独有的艺术境界。

江上之舟往来如梭,乾隆应是看到了盛世繁华,法磐却只看到两艘船,一为名,一为利。在游人眼中,不过是转瞬即逝的景致。至于划舟的人,应该是无心于欣赏或思索,看到的只是自己苦苦挣扎的人生。同样的事物,观者的身份不同,体会也不同。同样的写作对象,用不同的格局去写,便是不同的意境。

意境是虚构的精神世界的花园,作者作为导游,将读者引入自己的意境,便是共鸣。

境界有大小。“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心怀家国者为大。“少游词境最凄婉,‘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则变而凄厉矣。”感怀自身者为小。

境界有虚实。营造意境,便要“写境”与“造境”。“写境”重写实,“能与花鸟共忧乐”。虽然生动真实,但易流于浅白。“造境”重想象,“以奴仆命风月”。虽然瑰丽神奇,但易失于空洞。文章是理想与现实的反映,“写境”与“造境”相结合,便可回避无本之木的尴尬,达到虚实相生的艺术境界。

境界有高下。《人间词话》中,最为人们熟知的,莫过于三种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第一境,凄清孤独,不为人知,前路漫漫。第二境,上下求索,不悔不弃,历尽磨难。第三境,豁然开朗,空灵顿彻,无心偶得。

这是艺术的三种境界,也是人生的三种境界。人一生所悟甚多,“吃一堑,长一智”是凡夫之悟;“退步原来是向前”是智者之悟。每一种悟里,也都有这三种境界。悟之境界,便是人生境界。

境界有有无。“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读后感

·

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有我之境,从“我”的角度去写景状物,外境随着人的心境而变化,作品带着作者个人的感情色彩。无我之境,“我”的心境与自然融为一体,物我两忘。这是道家的“天人合一”,是儒家的“仁”,也是佛家的“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放下自己,才能包容万物、关爱他人,也才能真正建构与他人共赏的艺术境界。境界有大小、境界有虚实、境界有高下、境界有有无,文章境界,便是人生境界。作者:王立娜

相关:人间词话读后感

hdh765.Com更多中外名著读后感延伸阅读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

几年前在陪谭总在彼岸书店喝茶时,闲来无事在书店里随意找本书读,看到叶嘉莹先生对顾随先生讲课的笔记《中国古典诗词感发》,本来只是想用几首熟悉的诗词打发一下时间,没想到读来酣畅淋漓,一下午看了大半,就索性买了带走了,书中对诗词的揣摩对我这种除了在小学、初中、高中后再没接受过更高语文教育的人是一个全新的角度,一时间心潮澎湃。书中多处引用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印象深刻,但最近几年看专业类的书多,看文学类的书较少,今年适逢读专业书有些瓶颈,厌书情绪上升,正好找来经典品味品味,果然药到病除。

王国维先生不愧为国学大家,书不厚,酣畅淋漓,多处让人不由得拍腿较好。

文中论文体兴衰更替:“四言敝而有楚辞,楚辞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诗敝而有律绝,律绝敝而有词。盖文体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习套。豪杰之士,亦难于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做他体,以自解脱。一切文体所以始盛终衰者,皆由于此。故谓文学者不如前,余未敢信。但就一体论,则此说固无以易也。”聊聊数语,道尽中国文学文体更替之缘由曲折,宋词到元曲也是一以贯之,文体之间有继承性、连续性,也有革新,才有中国古典文学的波澜壮阔,一浪又一浪。

王国维先生对词推崇以“境界”分高下:“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由名句。”那什么是境界呢?“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无境界。”境界就是真情流露,有感而发,而不是无聊凑骚,“境界”二字着实精妙,读书笔记m.i1766.com王国维先生的“境界”可运用到所有领域,合乎天理、地道、人性本真的就是有境界,否则就是无境界。以境界而分,王国维先生认为北宋的词有境界,南宋无境界,南宋词人中,能和北宋并驾的只有辛稼轩一人。

境界分造境和写境,即理想与写实两派,“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又道:“自然中之物,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虽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则。故虽理想家,亦写实家也。”论述实在精妙,“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就是理想与写实的交融的代表作品。

境界又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而王国维先生似更推崇无我之境,这可能是因为无我之境需要忘我,需要的境界更高。

境界有大小之分,但不以大小分优劣。“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但宏大的诗词似乎更容易得到读者的认可,苏东坡的“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读起来比“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肯定带感很多。王国维先生贬李清照、温庭筠之词似乎也有受境界大小的影响。

有无境界,除了词作者本身的水平高低之外,与词作者的品格关系更大。“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永叔、少游虽作艳语,终有品格。方之美成,便有淑女与倡伎之别。”

王国维先生根据境界,崇五代北宋之词而贬南宋之词,祖李煜、崇谢灵运、欧阳修、苏轼、秦观、辛弃疾而贬温庭筠、韦庄、柳永、姜夔。

国学大家能根据自己的标准褒贬分明,而不是含糊折中,正应了文中所说“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虽然有些观点在后世看来有些偏颇,很多作者的很多作品也是一流之作,但能直抒胸臆、嬉笑怒骂间指点江山,读来让人酣畅淋漓。作者:成方街哈士奇

经典的光芒——《〈人间词话〉七讲》读书笔记5000字


经典的光芒——《〈人间词话〉七讲》读书笔记5000字

(一)词学大师葉嘉瑩先生以深入浅出和典雅细腻的文字,讲述了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著名的“境界说”,词与诗的美感特质的区别,及历代著名词家词作。

虽然这本书对王国维先生的“境界说”进行了大篇幅的讲述,但是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却是先生开篇所言的王国维之思想。人总是会死去,唯有思想是不朽的,无论历史的车轮怎样抹杀一个人的痕迹,但是伟大的思想却不因为人的死去而光辉渐逝。而王国维先生的思想,正是这样一种伟大的思想,“思想而不自由者,毋宁死而”,先生所秉承的自由之思想,不仅体现在自己的著述中,而且也表现在他人的评价中,“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光,共三光而永光。”,陈寅恪先生在写给王国维的碑文中就高度赞扬了王国维先生思想。王国维先生的这样一种思想,正是我们现下大学教育所需要的一种思想,钱理群曾说道,现在大学培养的是高度的利己主义者,而这样的大学生可以说是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这真的是我们社会所需要的吗?为着真理而进行孜孜不倦地奋斗,为着学术而进行不计代价地研究,为着理想而进行坚持不懈地努力,即使有这样的人,然而真的能不被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所排挤吗?这是王国维先生的自由之思想带给我的思考,已经觉得被这个社会所同化的我,依然在光辉的思想面前像黑泽明所言的“站在镜子前的蛤蟆”,面对自己的丑陋依然颤抖得不能自已。而唯有秉承一颗“赤子之心”,才能心无杂念地研究学问,“余虽不敏,然余诚矣”。

至于“境界说”,书中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讲述,但是我认为即使是这种讲述也无法完全地讲述王国维先生所提出来的“境界”一词。“我们中国的学问,是为利根人——就是思想非常敏锐的人——所说,你只要点到,他就明白了。所以古人谈诗论词常常没有一种逻辑四边的模式,写出来都是比较零乱的诗话,词话”,葉嘉瑩先生在书中就言明了中国文论的特点,不像西方文论那样逻辑条理非常地清晰谨严。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境界”是无法言明的。而这种不能言明,绝不是我们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言不尽,仅仅是西方文论所说的无法用清晰的逻辑条理来明确地道出这一境界的含义。自中国五四运动解放思想,大肆引进西方文论开始,向西方学习已经是深刻地印在我们的脑子里,无法用西方理论所解释的东西,大略是无法被很容易地理解和接受。自然而然地,学习古典文学知识,就变成了我们的难题。而运用古典文学知识去解释古代文学问题更是成为现在学习的一大难题。那么既然无法言明是不是说这个问题就是一个不好的问题,谁又能说明人是怎样存在的呢?但不能否认这是一个很好的哲学命题。而“境界”这一问题,只能在中国的文论里找到与之相像的文章中所谓的“气”的问题。孟子所言“养浩然之气”,曹丕所言“文以气为主”,我们无法用语言来描述何为“气”,但是我们可以凭借自己的文学素养看出一篇文章有没有一种所谓的“气”存在,并且能够论说文章是如何有这种“气”的存在,就像“境界”一样。蒋捷的《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这首词里面对于听雨感受地描写,所呈现的是三种不同的境界,我们能言明他所塑造了三种不同的境界,却无法言明什么是境界。在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篇》中,苏格拉底一直在追问美是什么,即使到现在,西方美学也一直在追问美是什么,我们都无法言明美到底是什么,但是我们知道是什么使物品所具有的美,可能是优美的曲线,绚丽的颜色,但是却无法因此就认为绚丽的颜色就是美,就像我们无法认为“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所塑造的开阔的境界就认为就是境界自身的意义。绘事后素的意义就在于此,由此即彼的联想。境界的意味也在于此,由此可以想象出一个更高远的存在,即为王国维先生所说的“词以境界”为最上者。

即使先生在这篇文章里分析了很多首优秀的词作,但是我们仍然不能像西方文论定义文学——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那样来定义境界,但是先生以学贯中西的文学素养,带领我走进词的世界,学会从欣赏一首词的手法到欣赏词的境界再到鉴别一首词优秀与否。而这种文学素养就在先生深入浅出的文学熏陶中,得到提高。常言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也有,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之说。不论是西方文论,还是古代文论,要完全地阐释一种文学形式,往往只从内部看,或者从外部看都是片面的。钱钟书先生博学多识,中西文学都有涉猎,最终写成一部集大成的《管锥篇》,就证明了这一点。先生在这本书,结合中西文论,提出“创造性背离”和“断章取义”的观点,我认为对于境界的理解是十分有帮助的。自从弗洛伊德提出“精神分析法”开始,文字符号学发展得愈发迅猛,为“子非鱼焉知鱼之乐”这个问题提供了科学合理的解释。而对于“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这个问题,我却认为先生在这本书所说的,陈曾寿的《浣溪沙》的幽微曲折的感情适用于词而不适用于诗,这种论调对于词与诗的区别仍不能完全地道出。自孔子收集十五国风,整理成册,《诗经》所代表的诗的文学传统就为士大夫规定了诗歌的文学样式,诗文以载道的文学传统。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在这等士大夫心中的文学之道之外的无法排解的情感就适合用词的文学形式来表达。即使是李商隐的一系列“无题”诗歌,也左不过是壮志难酬的思绪,而南唐后主的一系列写歌舞升平的词,却无法仅仅只用一个及时行乐来概括。即使是苏轼开了“豪放派”的传统,但我却认为最能代表词只有花间词。花间词就像“衣锦褧衣”的文姜,只有拿下罩在外面的那一层罩衣,才能真正地看见里面华丽的衣裳,即所谓的“创造性背离”,也许先生在书中所说的“创造性背离”不是这个意思,但我仍然想用这个词来解释。罗兰·巴尔特认为,“尽管文学写作是一个符号,它的最后的结果是由于“代码”的作用而生成一种具有“自我包容性质”的符号系统”,这种符号系统又可分为“可读性”和“可写性”的,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这两种性质常常是交织出现的。毫无疑问,词就是一种“可写性”极强的文本形式,但也不排除词的“可读性”的存在。柳永和周邦彦的词,对事物几近吹毛求疵的描写,完美地呈现事物,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毫无掩饰地对于这种“可读性”的贬低,对于温庭筠与冯延巳的评价,我认为也是这种“可写性”与“可读性”之间的对比。“可写性”极强带给读者的审美体验就愈加丰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者期待视野和作者呈现的审美表达形式之间,形式所能承载的东西愈多,期待视野便也愈加契合,而词作也就越加优秀。即读者的“创造性背离”与由“符号学”这两种对文学的解读方式所理解的文义,既是读者所引发的联想,又是作者的创造而形成的境界,这就是我从这本书中理解的“境界”一词。至于所谓“解人之不易得”就是这种审美期待视野和作者呈现视角所带来的背离,而这种背离也是词魅力的所在,由词所引起的无限的联想,即使是“符号学”对作品的解释也不能据此就完全认为作者那时那刻正是这样所想。我认为是花间词不仅能言幽微曲折的感情而且能包含无限丰富的情感和诗歌作文正统的文学形式和文以载道的文学传统的区别,使得“词能言诗之所不能言”。

战国时代,屈原的《楚辞》提出以美人自比,香草美人这一传统就成为了自《诗经》所形成的“风,赋,比,兴,雅,颂”文学形式的一种补充。在书中先生也提到了外国文学的“弃妇诗歌”传统,并提到了美国的劳伦斯·利普金的《弃妇与诗歌的传统》这本书,虽然我没有看过这本书,但有看这本书的打算,也许“弃妇思想”这一文学传统是全人类共同的思想情感引起的。但据此也可以看出女性在古代的地位是地下的,这又是女权主义的话题了,在此不提。自屈原开创用女子对君子的爱慕来写士大夫对于君主的忠诚这一传统开始,用女子的口吻来写士大夫的心声便形成了一种文学样式。至于其中原因,在书中也有解释。周礼所形成的的严格的“三纲五常”的传统,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妇妇,臣不可僭越于君,妇不可僭越于夫,但是作为士大夫的夫,用女子的口吻来写君主,自然就为在这种约束找到了可行的方法,孟浩然的一首《岁暮归南山》——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而引得玄宗不悦,张籍的《节妇吟》——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却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态度,弃妇诗歌存在的合理性据此就可以看出。同理,词也是一样,花间词派多用妇女的口吻,抒写士大夫的心声。至于女性写的诗歌,古往今来者,唯有李清照一人耳。虽朱淑真仍有不少优秀诗作,却难免不为理学所容。可以看到真正适合写弃妇诗歌的却不是弃妇,而是那些壮志未酬,不受重用而满心忧怀国家的士大夫。王国维先生的人生三大境界从词的描写对象来说仍然是弃妇,但是王国维先生却从中读出了人生所追求的东西,弃妇诗歌的文学意味就能很好的看出来。

寒假读了这本书,自认为不仅学到了关于词的很多知识,而且学到了关于学问的很多知识,一本好的书,不仅能让人从中学到知识,更能从中学到方法,而且从中引起关于学问的思考。王国维先生之追求自由的思想,词之“境界说”,中国文学的“弃妇传统”,这是我所学到,最重要的是,运用中西文论全面看文学的方法。才疏学浅,一点鄙见而已。

(二)在中国古典文学发展的历史星空之中,每一种文学形式都熠熠生辉,而诗歌却宛如一弯明月,在夜空之中,散发的光芒,较之其他文学形式都要耀眼。而诗歌之中又以唐诗宋词成就最高,面对唐诗宋词这座文学的大山,虽不祈求能拾级而上,攀至巅峰,亦希望能够于沿途风景领略一二。乃至于大诗人,如李白,杜甫之一流,便只能够高山仰止,顶礼膜拜。虽不以诗文为生,但诵读唐诗,鉴赏几番,附庸风雅,倒不失为一种情趣。在现代化进程推进,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以一点闲心,几点情趣,品位唐诗莫不为给平淡的生活增添些许光彩。

布鲁姆在《西方正典》中说,“文学研究无论怎样进行也拯救不了任何人,也改善不了任何社会。莎士比亚不会使我们变好或变坏,但他可以教导我们如何在自省时听到自我”。阅读莎士比亚是这样,阅读李白,阅读王昌龄,阅读贺知章也是这样。他们的诗歌不会拯救我们自己,却能让我们在自省时候,感受到阅读这些作家作品时带给我们的焦虑,感受到潜藏在文学性里面的群体或社会的记忆,从而产生一种人性的关怀。而这一种关怀也是人们对于经典的一种渴求,也是阅读唐诗的必要。使得阅读唐诗不仅仅只是一种闲情逸致,更是一种能够得到心理慰藉的一种方式。

因之阅读唐诗如此重要,而很好地掌握阅读唐诗的办法就显得尤为迫切了,虽有一颗赏花的心,却无赏花的眼便是再美的花也就无趣了,而走马观花也是最要不得的。自以为懂了,却于旁人眼里显得无知。在这门课上,老师带领我们进入唐诗的大观园,给我们一把打开大门的钥匙和一双看花人的眼,既懂哪些诗好,也需明了好在哪里。我想,这也正是这门课的意义。

古典诗歌,卷帙浩繁,但各家自有各家之好,争奇斗艳,博釆百家,眼观四方,才是正途。而诗歌如钻石一般,从每一个侧面都有能散发耀眼的光芒,犹如西子,无论淡妆浓抹,远观还是近看总是不足。无论是知人论世,还是会意吟诵,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诗歌之美大抵总是看不足的。

在这门课上,最使我影响深刻的是老师所讲的“近乡情更怯”一句,在通常的解读之中,这句话大约妙在真切地写出了久别假相的诗人害怕家中发生不幸的心里,这产生一种“怯”的心情,而这种心情在大多数背井离乡的人之中有着深刻的典型性和普遍性,总是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但是在上课时,老师却说了另一种解读,诗人谄媚权贵,讨好张易之和张仲之兄弟,此时正有贬所逃回洛阳,所以在这种担心家中发生不幸的心理之外也有害怕被人发现自己是逃回来的。由此可见在典型性和普遍性之外,还有作者自己的无奈和不得已。这让我觉得唏嘘不已,经典因其深刻的典型性和普遍性,引得人们产生共鸣,觉得宽慰,但是经典背后的无奈和不得已却通常被人所忽略。犹如托尔斯泰没能阻止安娜·卡列尼娜奔赴死亡,也犹如金庸在《笑傲江湖》之中写令狐冲和任盈盈命悬一线,而令狐冲想的却是,“不知小师妹,此时在做些什么”,人们往往能看到表面的光鲜亮丽,而习惯性地忽略里面的不堪。张爱玲曾说过,“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子,上面爬满虱子”,这大抵也是经历过了生死劫难的人才能产生的慨叹。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哪能事事如意,能拿到台面上讲的不过一二罢了。无论宋之问处于哪种心态去写下这样的诗句,担心也好,恐惧也好,心中戚戚才是那刻所想的。但是令我唏嘘的不仅仅是这一种“情更怯”背后的原因,更多是这种做学问的态度,对于所阐发的东西,努力探寻而不是不求甚解的,不了了之。虽有很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一读就懂,甚至于说,只需一眼就已了然。诚然这不失是一种直白的美,但是文喜看山,不喜平,曲折幽微,也是一种美。细心玩味,仔细寻找文中所写,我认为相较于浅显地阅读,我更喜欢探寻的美,或者说,这样更吸引我。循着小道,百转千回,忽的豁然开朗,倒不是一番乐趣。

这种乐趣或者说是一种对于严谨的追求,林逋“梅妻鹤子”的名声无人不识,而冒认是林逋的儿子,或者说是后代这种行为看起来甚是可笑。但在可笑之外还能找出史实来证明就是一种学问,当老师讲这个问题的时候,曾引得我们发笑,可现下仔细想想,发笑之外,是我能不能找出这一行为能让我为之去笑的原因。笑而引人思,方显得深刻。在老师的证明之中,虽然各种史料交错,但都指向这一林逋不可能有后代这一真实,确实是称得上有理有据。这也教会我们的学习的方法,有时候知道的更多,才会有更明亮的眼睛。

在以上这两种感想之外,还有几点遗憾。唐诗宋词虽没有史书难读,但也没有元曲有趣,却胜在我们从小就接触,无论是幼时学舌时的一两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还是读书时跟着语文老师念的几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唐诗宋词对我们来说都无比地熟悉。但是仿佛在现代社会之中,有闲情逸致去欣赏的人却十分地少。辛弃疾曾道,“为赋新词强说愁”,可现在越来越多的娱乐形式,让“几许闲愁”都消散在“及时行乐”之中。含蓄优雅的诗歌,慢慢地品的形式是否与现代社会脱节呢。虽然有这一些的感想,但是在我心中的答案,只有唐诗宋词永远不会过时,与其说唐诗宋词错了,不如说是有些人错了。不能欣赏不能不算是一种遗憾。作者:王言卿

曾瑞《烟火人间》读后感1500字


曾瑞《烟火人间》读后感1500字:

从收到快递到读完本书,我用了一周的时间。在工作之余,闲暇细读掩卷,身心得到放松,灵魂受到冲击。首先是本书聚集了对底层农民工群体命运的关注。每个年代都有它特定的时代背景,《烟火人间》作者描写的85后出生的这一代人的在外求学、出门打工等场景,于我来说都不陌生。我父亲是地道的农民工,90年代开始前往广东汕头等地打工维生,每月600-800块的工资,相对于种田来说是一大笔收入,托起整个家庭的全部希望。而我的同辈人,没能通过高考读大学的,基本上都走上了外出打工之路,有的去温州鞋厂,有的去广东建筑工地当小工。国家城市建设十多年,离不开2.5亿农民工辛勤汗水。社会上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媒体人士都在呼吁。包括最近揭露明星阴阳合同的崔永元崔老师,多次用他的实际行动关心关注着农民工这个特殊的群体。对于这一群体,尤为让我关注的是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呼吁了这么多年可谓竭尽全力,但收获甚微。

谈到打工潮,作者《烟火人间》中多次提及的现象,看到作者父亲、弟弟、堂兄、表弟都是出门在外打工的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想到自己家中的亲人,命运有时候是这样相似,又是这样不同。我父亲,包括我弟弟,在外打工受到的不公平待遇,我为他们感到愤怒,又为自己感到无能为力。我能做的仅仅是努力摆脱这个身份而已。

其次本书发人深思的还有文学如何在社会中立足的问题。在《烟火人间》中我看到了作者满怀江湖理想的文人形象,情义重如山,那么多亲戚朋友,都需要去关心关怀关爱。从意外身亡他乡的表弟,到远嫁苏州镇湖的幺姨。他的文字里都带着深沉的感情,或悲痛,或追忆,或思念,或祝福。大山深处人的命运尤其令他牵挂,自己身在江湖,刀剑如梦,文笔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无论是否稳当,终究是有一技傍身。而大山深处的亲人们,那些没有独立思考判断能力的农民,如何面对江湖风云变幻,如何在时代大潮中始终看清楚自己的方向,令人堪忧,江湖儿女多挂牵。虽然作者不曾在当地任一官半职,但对当地政治生态,官方的作为都是有所关注,用实际行动帮助村民维护自己权益,赢得了村民对读书人社会责任担当的认可,为读书人树立了榜样,有古代侠者风范。

最后,本书饱含了作者对自己家族亲人的真情告白。带有感情的细节的描写最能打动人心。父亲到学校给生活费,质朴而谦卑,毫无在家那种教训的威严,离去的背影让人心酸。让我想起朱自清的《背影》,两种不同性格的父爱;小时候厌倦干农活,读书笔记下雨天整个人就能心安理得的放松下来了,不用干农活,因此特别喜欢下雨天,感同身受;偶然一次的回家,看到母亲在扔石头,哐当哐当,勾着身子,满头白发,身材臃肿的像男人一样,农村妇女的辛勤,卖命干活的场景令人动容。女本柔弱,为母则刚。这是真实感情的表达,看到之后鼻子很难不酸。

看完书,触动很大,提笔以记。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这么多江湖儿女,跟我一样的经历,一样的身世,或为谋生或为理想,机缘巧合之下,走上了不同的路。作为小人物,我并不孤单。作者笔下的生活,亲戚朋友的命运,看着都那么熟悉,似曾相识。感谢作者,用他的文笔,他满腔的真情和热血,为穷苦出身的江湖儿女,书写活着的证明、传世的篇章。让世人了解到还有这样一群人在底层挣扎,尽管苟且而卑微,但绝不放弃希望。因为活着的意义或许就是活着本身,希望我们都能好好的,有缘来相聚,在这烟火人间。

我渴望做个俗人——《人间失格》读后感1500字


我渴望做个俗人——《人间失格》读后感1500字:

《人间失格》是躺在书架里好久的一本书,翻了几页,深感压抑,便再没有读起。直到前几天学弟说他在读,又恰好成立读书小组,便又和这书重逢。

坦白说,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不是在看叶藏的故事,而更像在回顾和剖析过去的我。这一过程是痛苦而艰难的,却也是刺激而痛快的。以至于在读的过程中,我一直都在问自己:我们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过去?假若你也曾有过一段晦涩孤寂的时光的话。

叶藏从小生活在一个古板的旧式乡下家族,“大家都板着面孔吃饭,就俨然成了一种仪式。全家老小,一日三餐,在规定的时间内聚集到阴暗的屋子里,井然有序地摆好饭菜,即便没有食欲,也得低着头,一声不吭地嚼着饭粒”,如此压抑的气氛导致他对用餐时刻充满了恐惧。而那时的他,还只是个小孩子。一直在想是什么让小叶藏如此敏感,对与人交往充满了恐惧和渴望?也许是因为生来就体弱多病,天生的性格阴郁,以及少与人接触,让他只画地为牢在自己的小小世界里。人之初,性本善,他从书本中学到的绝对的善恶是非中为自己戴了枷锁。当他看到世间与他所想并不一样甚至完全相反时,(例如当他看到大人们若无其事的虚伪做作时),他的价值观开始动摇,他不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的,正常的。他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待芸芸众生,一方面以高尚的道德要求鄙视人间,一方面又害怕自己不正常,渴望融入人间。他的潜意识里希望自己变成一个俗人。而不是活的如此挣扎而痛苦。颇有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自负,可这只不过是他自以为的。

如果用一个词去评价叶藏的话,那就是“混沌”。如叶藏一样的人的共同点是:敏感多疑,玻璃心,害怕受伤,极度恐惧人际关系以至于处理时战战兢兢,自我认同感低。然而,在面对与自己价值观全然不同的人间,有的人选择了极端对抗,可想而知撞得头破血流;而叶藏选择了伪装自己,讨好别人,努力做一个能够融入人间的正常人。而正是这种伪装和偏执,让他始终游离于人间之外,且日日挣扎灵魂难以救赎。苏格拉底说,要认识你自己,这真的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课题。而叶藏,很可悲,他无法认识自己,也无法客观的认识世界。他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也不知道自己饿不饿,他的一切都依附于别人的喜欢,别人的要求。可怜,可悲,可叹。

可我也曾有过那样一段艰难的时光。只不过我选择的是对抗,固执己见。现在看来,大概年少时多一些坎坷和碰撞,未必是坏事。若不残酷,哪得顿悟。若是像叶藏一样不断地伪装和逞强,终有一天会不堪负累。许是和叶藏有过相似的经历或者说心路历程,读书笔记所以阅读手记的过程中我十分理解他,但我却不能同情他。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大概就是这样的感觉。叶藏只把自己拘禁在一个小圈子里,他的所有痛苦挣扎都是真实的,痛彻的。可是,在外人看来那就是一种不知所云的矫情,甚至当你走过那一段路再回望的时候,也会骂自己一句傻比啊我当时都在想些什么。可我也明白走出来有多么不容易,那是一段多么黑暗无助的时光。

我很遗憾,叶藏没有和这个世界和解。叶藏最后感慨他失去作人的资格,是他在做出了那么多努力之后发现,他终究还是无法做一个正常人,他的灵魂依然无法得到救赎。更可悲的是,这些并非是别人的过错,而是他自己。是他的灵魂出了问题,难以修补。这无疑是最绝望的事情。就好像一个完美主义者看到自己忽然残缺的身体,难以挽回的那种悲恸。他再也没有勇气,也找不到办法去融入人间了。

而我,以一个曾经的病友,现在的胜利者的姿态,不能去尽更大善意的理解和心疼叶藏,多了些许漠然,这也是我的悲哀。可我也庆幸,有时的漠然也是我性格的一部分,我坦然接受它,并不以它为耻。毕竟,我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俗人啊。

愿所有迷茫的人,坚定的做自己,都能够与这个世界和解。快乐的生活。作者:张烫烫

喜欢《《人间词话》读后感1500字》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人间词话读后感8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