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乖摸摸头读后感 > 地图 > 乖摸摸头读后感

乖摸摸头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10-11 来源:互联网

《乖,摸摸头》读书笔记心得感悟2000字。

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书中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尤其读中外经典名著,它们都是作者智慧的结晶。当我们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将自己的感想记录下来写一篇读后感。那么,你知道写一份读后感有怎样的格式吗?下面,我们为你推荐了《乖,摸摸头》读书笔记心得感悟2000字,强烈建议你能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乖,摸摸头》读书笔记心得感悟2000字

第一次读大冰的作品,也是第一次才知道原来这个大冰不是说相声的那个大兵,而是一个真性情的文青。

但是说实话,我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对大冰还是颇有些意见的,所以一直拖了两周才读完(为自己的懒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首先说说杂草敏,谁年轻的时候又不是杂草敏呢?高中时,有一次和闺蜜吵完架后大哭,他开玩笑:“谁惹你了,我揍他”,我边哭边笑。就这样,他是我高中时期的好哥们儿。记得他失恋的时候聊天到半夜来安慰他;现在还留着那本他为我署上名字的书。大冰说,有些话,年轻的时候羞于启齿,等到张得开嘴时,已是人近中年,且远隔万重山水。有些话原来是谢谢你。

第二个故事说的是老兵。最让我佩服的是老兵那股子劲儿。不解释,不世俗。兀自挣钱,竟自己组建了一支消防队。文中说到,在老兵倒房产挣钱的时候,“我”心下难以接受。这是我对大冰的意见之一,我们经常站在自己的道德高度或者道德制高点来期望别人,特别是自己的朋友。我承认,我就是这样的人。很多时候,我们对自己的朋友是最不够包容的不是吗?

第三个故事叫对不起。讲到了亲情,让人想起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这个世上,你与父母兄弟的缘分只有这一世,也只有这么几个人会一辈子与你保持这种关系。东西丢了可以找,家人可以与你相处的时间就这么多。珍惜吧!这个故事在写流浪狗经常因为叼垃圾袋被踹时,把人写的很粗俗:“只要有一家吧它从垃圾袋旁踹开,另一家就会等它靠近也飞起一脚。明明自己不要的东西,狗来讨点,不但不给,反而还要踹人家”。这样说并不是对我这些人的做法赞成理解之类,而是觉得作者把那样写商户不合适,狗狗翻垃圾会把街道弄得狼狈这样的理由就足矣了。

而且,在我眼中,一个作家应该是宽容的,包罗万象的。所以大冰对自己的称呼文氓在我看来也是蛮符合的。哈。这里对大冰的言辞也是我把自己的看法强加到了别人身上。哎,人啊!

不过,不得不承认,在现在这个生活压力巨大的社会,很多人都羡慕大冰们的生活,肆意洒脱,略带些江湖义气。

三五个汉子立在毒辣的日头底下,沉默不语,涕泪横流。不知道是不是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别人都不知道的伤痛。一旦有人触及,便如洪水般决堤。之前每天晚上都会听广播,1024的星光慢摇吧,后来就不太听了,因为那些声音太容易把人带到悲伤的情绪里。我m.i1766.com很感叹阿明的命运多舛,历经沧桑,但他在黑暗的金三角脏乱污秽的环境中没有随波逐流,竟然学的了识字,学会了乐器、乐谱。奇怪的是,在这过程中让人觉着阿明的生活充实希望远远大于现实的黑暗,这让我看到了平凡的生活平凡中孙少平的影子。读到这些,总觉着自己平时的牢骚矫情太不应该,你有梦想吗?你为自己的梦想做了些什么?没有的话,说那么多闲话做什么?

世上没有什么命中注定,所谓命中注定,都基于你过去和当下有意无意的选择。

有时间可以去美丽的丽江看一看,看一下那些有梦想的人。我相信,没有一个人的生活是容易的。但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他们的生活态度吧!

hdh765.coM更多中外名著读后感小编推荐

《乖,摸摸头》读后感1500字


前几天我偶然见到一本书,作者是大冰这引起了我的注意。对于90后的我们来说,大冰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了。初识大冰是小时候在山东卫视的一个很火的综艺节目上看到他的。在我印象中,大冰是乐观向上,幽默的一位主持人,所以我拿起了这本书。
刚拿起书,看到封面上有这样一段话:不要那么孤独,请相信,这个世界真的有人在过着你想要的生活。我在刚入大学,认识大学还有些迷茫的时候,这句话深深的触动了我。
在这本书中讲的每一个故事都有他们的生活意义。大冰一路游历,一路卖唱去拉萨,感受朝拜的神圣,是不把这边的钱带到那圣洁的那边去的。
杂草敏照顾长不大的大冰很多年,那个在大冰进藏上雪山的时候跟他说不要死在那里的姑娘;在他受伤住院,天天不辞辛苦送西红柿鸡蛋面的姑娘。我想,她也许是喜欢他的吧!
我有一碗酒,可以慰风尘。只需一碗酒,风尘皆无。崇拜英雄是一种好善,也是一种审美。我崇拜老兵。老兵在战场上自我牺牲的勇气。在那场失去所有战友,自己也瘫痪了的战争中并没有摧毁他。他将自己的国家疗养金全部捐给了希望工程,拒绝采访,他只是不想用战友的鲜血生命为自己脸上贴金。在他身体基本康复后,他偷偷的爬墙跑掉,不再接受国家的优厚待遇,希望这机会给需要的人。他跑到丽江开了客栈,跟拉措生活,组建丽江救火队。这是经历风霜的人,在一个鸟语花香的丽江以自己的方式帮助之人,快乐的生活着。
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见缝插针,每天读一个故事。没看完一个故事,我都会心潮澎湃。大冰笔下的好友都那么真实,好似在上演着一幕幕微电影在我们的眼前,意犹未尽。不管是悠闲的小屋生活,还是惊险的背包客自助游;不管是平凡的爱情故事,还是坚守的追梦之旅,都没有对读者进行思想上的奴役,只是讲述,只为一种随缘的认同。
读过杂草敏、老兵这两个故事后,我又沉浸在了椰子姑娘漂流记里。她和他都懂得彼此等待、彼此栽种、彼此付出,她和他的爱不仅仅是自己。他们用普通的方式守护了一场普通而又感人的爱情。守着13年的时光,13年的人来人往,物是人非,有多少人仍守护着自己的初衷,又有多少人在一个转身后,就形同陌路,再无音讯。椰子姑娘的爱情传奇里美欧轰轰烈烈,只有淡淡的陪伴,美好而又平淡的幸福。
我喜欢这样的人,与其说喜欢椰子姑娘倒不如说我羡慕敬佩她。敬佩她有这样的平淡、执着的性格,不会不自信,不会不害怕,不会孤独。
对不起这个故事是我在这本书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故事。我哭了。一条宠物狗因为人受到伤害成为一条流浪狗,这之间发生了什么?它被嫌弃,人见人踢,躲藏在墙角寻求一丝庇护。那个女孩她遇到狗后,给它一些帮助,但最后没有救了狗,留下的是对不起。她的哥哥在受到生活事业的压力打击,进入疗养院,她逃离了那个曾经充满爱的地方,等她回去看望哥哥时,她有的是哥哥的黑白照片。
她左手拿父亲的遗照,右手拿哥哥的,剩下的只有对不起。
时间无情,它才不会在乎你是否还是一个孩子,只要你稍一耽搁。稍一犹豫,它立马帮你决定故事的结局,它会把你欠下的对不起,变成还不起;又会把许多对不起,变成来不及。好好珍惜现在,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当我读完这本书后,我知道原来我不是孤独的,我可以拥有我想要的生活。我还在犹豫要不要做的事,已经有人在做,我不敢做的事,真的有人在做。大冰不是一个称职的主持人,他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着自己,他是自由快乐的流浪歌手,他说走就走。我羡慕他,崇拜他,因为我没有勇气放下现在的一切,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正值美好年华的我们,无法毫无顾虑的放下一切,有太多的不能,太多的不甘,我有自己的责任与使命,所以我也正努力地在自己的范围内尽力施展。正因如此,也说明我在成长,不是吗?
不同的你我,愿你我在各自的世界里安好。

《乖,摸摸头》读后感3000字


有梦为马,随处可栖——《乖,摸摸头》读后感3000字

请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过着你想要的生活。忽晴忽雨的江湖,祝你有梦为马,随处可栖。——大冰《乖,摸摸头》

结缘这本书,得感谢读初中的侄女,她极力向我推荐,说是特别有趣。已经很久没有认真看过一本书的我,的确被这本书吸引,投入了夜光,也投入了兴致,完完整整地看了下来。

首先,作者大冰就是个非常有趣的人。之前并没有关注过他,同样是80后,他却有丰富的履历,十几种身份标签:野生作家、卫视首席主持人、高校导师、民谣歌手、老背包客、酒吧掌柜、油画科班、手鼓艺人、业余皮匠、业余银匠、业余诗人、资深西藏拉漂、资深丽江混混、黄金左脸、禅宗临济弟子。

他的文字,有江湖义气,甚至是文氓的痞气。好奇的我还跑到微博寻找他,没想,他对他的铁粉,也是慷慨大气的疼爱,竟然在年底给没买到车票的外乡人送机票。对他的好感,油然而生。

如此洒脱、狂野的一个人,他所接触的人和事,想必也是一部传奇。回归这本书,它讲述的是作者大冰在拉萨、丽江与大理路上,遇到的12个人,以及关于他们的爱与温暖的故事。

故事里,有相依相伴的友情,有疯狂浪漫的爱情,有后知后觉的亲情,更有无畏奋斗的梦想,这些真实的故事,是平凡的我们,这辈子可能都无法涉及,只能幻想,只能感叹。

每个故事,都有感动点,其中有几篇,印象特别深刻。不忍淡忘放下,于是,整理四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当做读后留念。

一、关于友情:

1、胜似媳妇的小妹

杂草敏,一个南方姑娘,因为大冰的一段无意点醒,辞去了稳定的幼儿园老师工作,跑到大冰就职的济南电视台少儿组实习。

把大冰当师傅,当亲哥,定期义务帮忙做家务,一边干活儿一边骂大冰。大冰外出半个月或是三个月,就把家里的钥匙、现金、银行卡、狗儿子……这些本应该是“媳妇”分内的事,统统都托管给她。

每每送行,她总要冲着大冰喊:“哥,别死啊,要活着回来哈。”大冰意外摔伤,半年的休养,她细心照料。

看到这些,我以为他们的情感会升华成爱情,可是没有。后来的杂草敏,就像蒲公英一样,漂去北京又漂回南方,甚至还漂到了澳大利亚。不论她身处何方,每年大年初一,大冰都会收到她发的短信——“哥,好好的。”

十几年的不相忘,浓浓的兄妹情,就如大冰永远忘不了杂草敏煮的那碗西红柿鸡蛋面,又烫又香,这味道,是其她任何一个漂亮姑娘都煮不出来的。

2、生死不忘的战友情

越战的一场战役,老兵手下的几百名士兵,全部牺牲,只余他一条人命。

老兵舍弃荣誉、光环和后半生的安逸,两手空空,来到丽江,开烧烤店自立。

后来的他,死赚钱,死要钱:菜价高于其它店;穿衣用车不讲究;甚至炒院子,赚转手价。

一个淡泊名利的战场英雄,晚年如此逆转,入世爱财。

真正反转的是老兵赚钱的用途,原来是为了组建一支民间消防队,他招募一批退伍的消防兵,月薪5000元起,又斥资200万盖宿舍营房,还购买180万元的专业灭火器材……老兵的消防救援队先后参与了十余次大小火灾的救援。从不屑解释也不愿争辩的老兵,正在用他自己的方式护持着这个世界。利益熏心的年代,老兵还能单纯朴素地崇尚奉献,又或者说,他用这种方式,来怀念那些和他出生入死的战友们。

因为,我知道:8月1日的那天,老兵一定会失态,会喝醉,会嘶吼高歌,会涕泪横流。

二、关于爱情:

1、两个人的丽江

兜兜和大树,缘分始于一家征婚网站,两人都是情感晚熟的人,兜兜已近30岁,而大树已过不惑之年。在虚拟空间一见钟情,虽然一个在西安,一个在广州,这场异地恋却如煲汤,细火慢炖,一炖就是三年。虽然聚少离多,感情却与日俱增。

不幸的是,兜兜被确诊为癌症晚期。她坦然接受这一现实,还如实告诉大树并提出分手。

六个小时后,大树飞抵西安,向兜兜表明:“我等了40多年才遇到了你,没有什么比你更重要!”的真心和决心。

一个月后,大树辞掉广州工作。第二年,两人结了婚。

兜兜此生的最后一次旅行去了丽江。他们在“大冰的小屋”,度过了难忘且美好的一段时光。

大树为她,在西安1:1定制了这家火塘,取名“那是丽江”。最后的日子,大树给了兜兜50平方米的丽江。

大树履行了诺言——“你在一天,我陪着你一天,陪你一辈子,不论这辈子你还剩下多少时间。”

爱你,或许不能永远,却能不放手。

2、十三年的长跑传奇

十三年前,椰子姑娘在披萨店初见他,不同的次元,期间联络不多,转眼过了六年。

有一天,他决定带着未完成的书稿去长途旅行。临行,他拜托椰子姑娘,住在他家,帮忙照顾植物。她看到她那张被迫丢弃的公主床在他家时,哭了。他归来之时,已是第九年。

之后,他隐居式地写作,一宅又是两年。而这次,椰子姑娘变身田螺姑娘。故事很温馨,也很奇怪,他们之间不曾有亲昵的举动,很多话依旧没有说出口。

书终于写完了,整整两年。

之后,他又听从椰子姑娘,回归建筑设计圈,开始各种忙碌。

转机在于:某天他兑现“马上出现”的承诺,彻夜未眠飞了1500公里后陪她逛街,拖着行李箱,逛到家装商城。

椰子姑娘趴在一张公主床,偏要买这张双人床,此时,两个人脸对着脸,“喂,这张床分我一半。”他说。

十三年,有多少人愿意等待。然而,越是美好的东西,越需要安静的力量去守护。心若诚一点儿,自然会成为传奇。

三、关于亲情:

1、欠下的“对不起”

故事从一条被遗弃而流浪的松狮狗说起,一位好心的姑娘留意到它,时不时会送点吃的。有一天,一群穿着制服的人围住了这条狗,姑娘苦苦哀求,阻拦,终还是没能救下它,只剩哭喊着“对不起,对不起……”

而后的一天,这位姑娘向大冰辞行,引出她自己的故事。

命运善嫉,哥哥因考研压力,得了重度抑郁症,祸不单行,父亲也患癌症病倒。曾是家中公主的她,开始在两个医院来回奔跑,没人再说她清秀。

化疗失败,父亲不久过世了,而哥哥的情况也越来越糟糕,有了精神分裂的前兆。

她开始害怕见到哥哥,父亲去世的三年里,只看过他四次。再后来,她躲在这座古城,想让时光洗白心头这些痛苦的往昔。

直到她遇见这条流浪狗,才明白:哥哥就是一个符号,不深不浅地印在她的生命里。

亲情的依偎,应该至始至终。错失后,无法再来过。

她告诉大冰:“我要去见一个人,晚了怕来不及。我要去对他说声对不起。”

四、关于梦想:

1、靠唱歌养活自己

阿明,只读了半年的小学,15岁开始做工赚钱养家。偶然在草地捡到一部随身听,迷上了歌曲的动听。从磁带里的歌词,他咬牙切齿地对照着随身听里的歌声,一字一句学会了认字。

音乐流淌的瞬间,是他最舒服,最享受的时候。从此,单调的日子有了乐趣,苦闷的生活显得美妙。

一腔热爱,他又买了吉他,通过一本《民谣吉他入门教程》自学成材,后来又学会编曲写歌,只身闯荡,一路向北流浪,边走边唱,一唱就是许多年。

阿明的作品和唱法异于常人,经常听者驻足发愣,继而满面泪流。

这个故事里,有金三角的工地,国内的服装店,孟定的香蕉园,大冰的小屋……故事里有穷困窘迫、颠沛流离、人情冷暖、渺茫前路,还有一把红棉吉他和一个很想唱歌的孩子。

“美丽的青春就像一杯酒,喝醉再醒来我已经白头。

但我没有后悔,我已展示过一回。”

只希望能靠唱歌养活自己,能唱上一辈子歌。为音乐之梦,浪迹天涯。

这些故事,字字用心,句句用情,就如点点星光,又如星星火花,让读者的心灵经历一次洗涤,温暖如阳照,对于那些追梦人,更是加以鼓舞的力量。

在冷暖自知的现实里,愿你我有梦为马,随处可栖。作者:童童谣言

《看见》读书笔记2000字及心得感悟


柴静《看见》读书笔记2000字及心得感悟

刚读《看见》,是完成任务的心态,一开始对柴静不熟,以为大主持人写的东西会很难懂,只是从老妈那儿得知她是“公知女神”、是冒死深入非典第一线采访的记者之一。慢吞吞地从序言开始,想着白纸黑字来一遍就已经是阅读了、然后回味一下就叫读后感了。

其间,老妈插话“我挺喜欢柴静的,她做的东西别具一格,属于新闻界的一股清流……”

慢慢地开始对《看见》所记录的前面几个事件印象深刻起来,读着读着我跟着每个事件的人与事,难受、感动、沉重……每个大事件都让我心里久久难以平静,我被震撼了。佩服柴静,能用这样强大的内心进行记录,以此自传性的叙述,对细节的描写和人物的心理刻画,生动地还原了这十年间的亲身经历、从初出茅庐、无工作经验到明白作为记者的意义,从看见到用心感受讲出所见所想的成长道路上的酸甜苦辣。突然很想跟着她的心路历程而成长,虽然和她的距离很大很大,但还是很希望。

柴静说:“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于是她试着尽可能诚实的写下这不断犯,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复的事实和因果——她只选择了留给她强烈生命影响的人。就因为她的积极寻找,尽力发掘,才让许多事情的真相以及那些默默奉献的人,一次次地真实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刚进台里,她按原来的花里胡哨的文艺路子走不来,便褪去了那一身洋洋洒洒,重新包装。起初,还令人为她着急,就像一位握着不稳方向盘的司机,回不到正轨上,陈虻的话“别当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让她明了做新闻也必须有常人之心,解常人之情,做出来的节目才会有人情味儿,才会与人产生共鸣。她妹妹说“你可以选择不当记者,但是你当了记者,就没有不去的权利”。让她更深刻地意识到,记者的身上担负了责任,比恐慌更可怕的是轻慢,记者需要一种刨根问底挖掘真相的精神,她感悟了,她也是这么做的。

在第二章中,她记录非典时期的一句话那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很特别,耐人寻味。敬佩非典时在前线用生命相搏,坚守原地默默奉献的医生们。佩服柴静的勇气,在危难的时候不顾安危,奋勇当先。她说“我不明白能不能播,但我管不了那么多了,一个声音告诉我,务必明白”。

“女记者也能干好”,柴静用自己调查外贸诈骗公司官员洗钱等一系列经历证实,只有善良的人才能刚性,善良的人一旦下定决心看真相,读书笔记就会在调查中不断深挖,绝不会退步。谈到了对吸毒,同性恋者被误判的“犯人”这些常被选择忽视的群体,这一些听起来很边缘,实际上跟我们的生活很贴近,他们跟普通人一样,努力地生存,他们不需要怜悯,只想得到平等的对待。

柴静认为,真实的力量才是重要的,采访不一定要刻意追求什么,如果在采访中过于渲染情绪,会给人矫揉造作之感。在灾难的报道中,柴静真正用心和采访对象接触,真实的用镜头记录下他们的生活,人性自然会从片子里流淌出来。有时候也要做一个甘居寻常的人,报道北京奥运,她走着和其他媒体相反的路子,她把目光投向了哪些不起眼甚至失败的运动员,她坚持着她自己关于新闻人的价值和信念。

通过柴静讲述着十年以来的成长和转变,我也学会逐渐认清自己身上的弱点,学会感受别人。我们现在的生活比起那些不幸的人来,像是他们的梦一样。我要学会珍惜,学会用心看待事情,懂得实事求是,评论事情要客观,站在对方角度理解和宽容对方。作者:陈梓晖

活着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2000字


活着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2000字:

今天立冬了,气温也着实降了下来,一阵阵的冷风吹着,这感觉竟然还不错,所以我打算无论周六刮风下雨都要去西湖边转转,也算了了我对杭州的初心!

昨天晚上读完了余华的《活着》,其实感触并没有多么深,难过也没有那么浓厚,甚至于难过持续的时间都没有过夜......

书中的福贵让我想起了刘五十、沈四、张二、李玉。这些都是我们村里的人。从生下来到高中毕业,我都生活在那个村子里,前几年传闻要拆,可直到现在仍未有所行动,扬言要住到拆的那一天的我的爷爷奶奶,前几天也终于搬到了城里,那村子现在应该是一座空城了。

此刻,我的脑子里走马灯似的不断闪现着过去和现在村子的模样,一个热闹一个孤清,嘿嘿,想想那个时候我是真讨厌那个地方呀!地主少爷逛窑子赌博输了家产,爹娘去世,女儿变哑,儿子死了,女儿结婚,女儿死了,老婆死了,女婿死了,孙子死了,最后和一头老黄牛相伴度日.....这是《活着》讲的故事。

刘五十年纪轻轻没有本事,娶了老婆游手好闲,不是打麻将就是出去浪,抽个空还要当着村里人的面狠揍老婆一顿,后来老婆死了,留下三个儿子没人管,一个两个三个先是做了梁上君子,后来又成了瘾君子,监狱进进出出只当是家常便饭。

后来刘五十怎么样了呢?因为吸毒身体瘦弱的不成样子,中风后坐着村里给发的轮椅,拿着国家发的补助,经常摇摇晃晃的在小卖铺外面喊着“木烟,木烟,厚大三“(买烟,买烟,红塔山)........

沈四算是村里进城早的那一批人,是个包工头,那个时候赶时髦在外面找了个小三,老不着家,两个儿子扔给老婆,地里的活也扔给老婆,老婆知道他在外风流,吵过,闹过!

“有个啥用么,就可怜了我的娃呀”。

后来沈四和老婆离婚了,老二跟了妈走,老大死了,怎么死的,抽大烟抽多了死了(吸毒),个头跟我一般高,干干瘦瘦的,小的时候我们还一起跳过皮筋(那个时候村里所有的孩子都会一起跳皮筋,无论男的女的,玩的可开心了)......

张二可是个老实人,真真是苦了一辈子!工地上干完活,回家还得紧着地里的活干,话是真的少,就这么唯唯诺诺的一个人,娶的老婆那叫一个漂亮,年轻时候绝对堪比关之琳,现在虽然50多岁了但美人的影子多多少少还能看的出来。

沈二年轻时老婆跟村里一个有钱的人勾勾搭搭,他忍着去挣钱;大儿子不听话吸毒偷电缆,进了监狱被判了10年,儿媳妇跑了,留个孙子不到一岁,

现在他都五十多岁了,苦了大半辈子了,这大儿子又快出来了。

李玉跟我家好像还有点亲戚关系,跟我爷爷是一个辈分的,李玉有个儿子特别爱喝酒,大家都骂他”酒傻子“,酒傻子因为喝酒和老婆离了婚,那个脑子有点迟钝的儿子留给了酒傻子,酒傻子又把儿子留给了他老子李玉,酒傻子的儿子比我高一年级,其实他也不算什么迟钝,顶多就是神经大条罢了,大概没有学坏也是这个原因吧,听说后来好像去学了门手艺,好在能养活自己。

去年听我爷爷说那酒傻子死了,怎么死的?酒喝多了,死在家里几天了才被人发现,之后就埋了,想来那酒傻子也才四十多吧,李玉也是白发人送了黑发人,唯一的儿子,能怎么办呢?

见过太多太多了,呵呵,自己家的我都不知如何下手。我曾不止一次的想象过这些人是怎么活着的,甚至就那样直挺挺的躺在床上想象自己就是他们,然后以他们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究竟要怎么活着,为什么而活着,得出答案了吗?也有也没有。

他们都受尽了折磨,有的自作孽,有的被迫接受,能怎么办呢?

刘五十作死成那个样子,还他妈领着国家的补助一天一包红塔山的抽。沈四老婆离了,儿子死了,小情人也不理他了,仍然一天天的把头发梳的一丝不苟的去城里蹦迪。还没养成年的孙子,即将出狱的儿子,张二要怎么办呢,半截身体要入黄土了,还能怎么活呢。

李玉本来就不大看得上那个酒傻子儿子,可儿子就那样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死了,午夜梦回的时候,李玉会梦到他那个酒傻子儿子红着脸眯懵着眼笑嘻嘻的叫他一声“爹”么?

所以《活着》对我有何意义呢?小的时候看改编的电视剧,因为福贵的悲惨遭遇我难过的哭过鼻子,可现在再读这本书,我竟然有点麻木,我竟然有点麻木,福贵这样的人太多了,这世间太多悲惨了,无论是人为的,还是天降的,能怎么办呢,在找不到任何一个理由活着,也找不到任何一个理由不活着的时候,能怎么办呢,不如就先这样吧,就麻木一点,就麻木一点的暂且这样活着!

反正周六我是一定要去西湖边的,要去吃碗混沌,嘻嘻!作者:随风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乖,摸摸头》读书笔记心得感悟2000字”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读后感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乖摸摸头读后感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