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莫言读后感600字 > 地图 > 莫言读后感600字

莫言读后感600字

发布时间:2019-09-25 来源:互联网

《莫患空谈症》读后感600字。

光明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人在阅读的过程中,知识与能力在同步增长。每个人对于作品,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心得体会,有了想法和感触,为了不让它遗忘,最好是写一篇读书心得。有关作品的读后感范文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莫患空谈症》读后感600字,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今日拜读了《莫患空谈症》,虽然肚子墨水空空,但也想写写自己的想法看法,看过这篇文章的内容第一反应觉得在深深的鞭策着自己,文章出现的空谈病的情况和自己相差无几。
知识水平不够,情况不明,不知道未来的走向与自己的方向,每天在学习着上级的文件精神,很多都没有看透,每天为了应对工作而工作,不知道为了什么,不懂得如何做好,是不是自己应该静下心来好好的学习学习,或是谦虚地向学者讨教一二。
思路不明,招法缺失。作为单位宣传员,如何把工作做好,不是每天在嘴上嚷嚷我们在践行群众路线,而是,真正俯下身去,认真踏实的为群众做事,当不知道如何做时,只要心里想着努力为群众服务就会找到思路,找到方法。
懒惰成性,懒得思考,生拉硬套,把工作不进行认真思考就会喊着空口号,将群众路线天天在嘴上践行,把学习思想天天在应付中完成,为什么不把工作踏实干好,把心思多放在群众需要的地方上,像我的工作岗位是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员,为什么不能深入到田间地头,看看哪里有需要农业技术帮助的农户,为什么不能把农业技术平台推广给农户,让他们在田间地头就知道怎么做,怎么高产呢,想想真的需要经常的反思自己,让自己在为群众服务中成长。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莫吐儿》读后感600字


做人要乐观

---读《莫吐儿》有感

《莫吐儿》这本小说是以第一人称莫吐儿“我”的形式写的。主要讲述了九岁的犹太男孩和家人在贫困中求生存的故事。死了父亲的莫吐儿帮人看小孩,陪疯老头睡觉,满街跑着卖自制的饮料、墨水、老鼠药,后来全家辗转去美国求生。

在整一部小说中,莫吐儿以他顽皮的天性让我忘记了他是一名多么可怜的小男孩。他的父亲因病重离开了家人,为了给父亲治病,他的母亲和哥哥几乎变卖了家中所有的家具,可他反而觉得很开心,觉得父亲可能有救了;而他的母亲却因生活所迫整天哭哭啼啼的。生活中莫吐儿始终以他顽皮的个性,乐观的态度帮助家人度过困境。这就是莫吐儿身上散发出的那种乐观的精神。

相比之下,我如果死了亲人,肯定会大哭起来,需要别人来安慰我。而莫吐儿虽然内心很悲伤,可他却能够鼓励家人走出困境,并且自己“发现”父亲留给他的“遗产”-----女高音。莫吐儿之所以能够与我们做出不一样的事,是因为他乐观的精神使他能够摆脱烦恼,走出困境。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人都很乐观,比如我的爸爸。爸爸是一名律师,他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可他总是乐呵呵的。记得有一个星期天下午,爸爸准备和我们一起去喝茶,可是因为助手的疏忽,少交了一份特别重要的材料,因此爸爸连忙赶去办公室拿材料交到法院去,一个下午休闲的时间就这么泡汤了。可爸爸回来后依旧乐哈哈地说:“没关系,做人就是要快乐嘛!”

乐观是一种精神。当年工农红军过草地、爬雪山,行程二万五千公里,却没有一个人退缩,靠的不就是这种精神的支撑。乐观你摸不到它,但乐观就在你身边。向工农红军学习这种精神吧,相信在今后的道路上,它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收获!

莫言蛙读后感600字


【篇一:莫言作品的读后感】

听说莫言获得了2012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于是找了篇3年前写的莫言作品读后感贴上,和大家聊聊莫言。我比较看好莫言早、中期作品,最近10年来他写的那些长篇实在差得让我不能卒读,这是我的真实感受。当我读《红高粱》、《天堂蒜薹之歌》、《食草家族》、《十三步》等作品的时候,我为其充满速度的叙述、斑斓的意味、锋利的究诘和卓越的语言才华而兴奋不已。

当然,我也为他后来的《丰乳肥臀》、《生死疲劳》、《蛙》等感到极度失望。真不知道是我自己的阅读感觉在退化还是莫言的水准在下降。当然,文学就是文学,需要真诚的阅读与公正的评价:莫言得他的奖,读者则必须有属于自己的真实的阅读感受。

真实的阅读感受,就是将文学当作文学来读,而不是像那些戾气哄哄的伪公知一样将文学简化为时政批评。这些唯恐天下不乱且站在虚假的道义制高点上的家伙,以偏激的观点迎合、撩拨大众诉求,消费政治,标榜自己,中饱私囊,还以为大众都是傻瓜,对此我深恶痛绝。MrLiu是英雄,莫言也是大师。但是,这些虚伪成性的家伙总是喜欢道德绑架别人。好了,不谈他们了,一谈他们我就来气。

再谈谈莫言吧:莫言可能是当下中国文坛最博大、勤奋的作家。博大源自其尝试的写法多而宽,充满试验性的创新精神,其笔法汪洋恣肆、气势蓬勃、自由率性。勤奋源自其写作的数量和质量之积,也源自其不懈的开拓精神,就中国当下而言,无人能出其右。

下面是我4年前阅读莫言的随感,零碎、任意,但确是我真实的感受。其实,真正来说,国人长期以来将诺奖看得太高了,都神秘化了,单从文学的层面看的话,高行健那样的小说都可以得诺奖,中国当代能得诺奖的作家就绝不止莫言一个。所以,诺奖确实有明显的政治评价,绝不单单是一仅从文学价值出发的奖项。当然,更重要的是:不是诺奖成就了莫言,而是莫言的作品成就了莫言;不是莫言被授予了诺奖,而是诺奖配得上莫言;只有伟大的作品,没有伟大的奖项!

【篇二:莫言蛙读后感】

最近在读一本莫言的新长篇《蛙》,这篇小说是一部彻彻底底以人为主题的小说,获得了第八届矛盾文学奖。故事发生在山东省高密东北乡,这是莫言许多小说中一贯用到的场景。姑姑是一位身份复杂的乡村医生,她一生坎坷的命运贯穿了整部小说。姑姑的身份特殊,抗日时她曾与父亲勇闯平谷;因男友逃到台湾惹上了一身骂名;在年轻时她曾是计划生育国策的支持和执行者;人到老年时她面对我的超生却睁只眼闭只眼。除了姑姑,小说还塑造了很多女性形象:姑姑同事小狮子年轻时也曾是计划生育的坚决支持者和执行者,但嫁给剧作家我之后,始终受着膝下无子的煎熬;在巨大的思想压力下她接受了牛蛙公司的代孕服务,并成功得子。在形势的巨变下,小狮子从计划生育国策的执行者摇身一变为违抗者,其间经历了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巨大压力;我的前妻王仁美和王胆是计划生育政策盲目执行下的牺牲品,也可称之为是传宗接代传统思想的牺牲品。

莫言在小说中用几近残酷的笔触详细描写了王仁美和王胆的死,给青年姑姑塑造了果断麻利、铁面无私的形象,同时也试图诠释人性在巨大的政治压力下被扭曲的一面。姑姑年轻时的豪言壮语与年老时的唯唯诺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变化中阐释了生命的坚韧与坚强:生命的坚强与脆弱会因环境而变,因此人性的诸多因素也并非一成不变。整部小说的结构也较为独特,由四封长信和一个九幕话剧组成。四封长信分别代表了四个时代,每一封信都是一个时代的隔离带。书信体的叙事方式给小说的表达赋予了更广阔的空间,利于作者更自由地直抒胸臆,也给细腻的心理活动描写奠定了形式上的基础。

九幕话剧《蛙》可看成是前四封信的补充和升华莫言在小说中暗示了其标题:以蛙为书名,极有隐喻意味。蛙之神形皆有生殖意,蛙可同娃和娲,娲是古之神女,化万物者,书名是整部小说的主旨和浓缩。相比莫言的其他小说,《蛙》对人性的剖析与批判更为深刻,对社会的剖析也一针见血。通读小说,我们能感觉到作家虽然始终在写家乡的故事,却已经跳出了故事的本身,站在人类或人性的角度去写人,我想这应该是许多小说作家应追求的目标。

【篇三:莫言蛙读后感作文】

作为一本新世纪和谐文学的代表作,莫言花了大半笔墨描写了一个高密县东北乡的普通妇产科女医生我的姑姑的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而记叙这样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又能微言大义,通过姑姑内心的挣扎,反映时代的变革堕落,人内心的矛盾变化,无疑在选题上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书本的题目叫《蛙》,如果没有看过书,光看这个题目,想必是怎么也不会和妇产科医生联系到一块儿去的。但莫言取这么个貌似奇怪的题目显然有着深刻的寓意,这在作品中也作了充分的阐释:首先,蛙和娃读音相同,而主人公姑姑从一个受人敬重、人见人爱的送子娘娘到计划生育实施后,被无数人唾骂和诅咒的杀人魔头,说到底,她的一生都在和娃娃打交道,她的爱恨情仇,都和孩子有关;其次,青蛙和叫声和孩子的哭声狠相似,都是哇哇的声音,这让后期的姑姑一听到蛙声,想起那些还未出生就被自己扼杀在子宫里孩子,立刻变得毛骨悚然,神神叨叨,备受煎熬。就像姑姑独白说的那样:我的双手,一半是芳香,一半是腥臭。

作品中,姑姑性格非常鲜明,一个敢作敢当,雷厉风行的女子。她是一名光荣的党员,她果敢地执行着国家政策,忠实于党的方针战略,甚至为了这一点,牺牲了自己的声誉,甘心被他人唾骂。姑姑强行让张拳的老婆、让蝌蚪的妻子王仁美,让陈鼻的妻子王胆强行去做人流的一幕幕,至今时刻在我的脑海浮现,但姑姑显然不是一个泯灭人性的人,她爱孩子,喜欢自己的事业,事实上,她做这项残酷的工作,受到的折磨肯定要比寻常人去做多得多。从迎接新生命到扼杀新生命,姑姑内心实有不忍,但坚决执行计划生育的信念却从来都没有动摇过。

所以,我也时常陷入沉思,姑姑到底有没有错,她在晚年时的内疚、失眠,罪魁祸首到底是谁。是那些思想愚昧,重男轻女的农村人,是计划生育方针的制定者,还是执着的、不讲情面的姑姑本身?还是三者都有一定的成分掺杂其中。而可怜的姑姑,却显然是错生了一个时代,成了那个时代国家政策和家族利益冲突对立的代罪羊和牺牲品。没错,她的选择是反政策的,但谁又能说政策本身不是呢,谁又能说明知这个政策还怀着侥幸心理偷生的男人女人不是呢?

【篇四:《蛙》读后感】

毛主席教导我们祖父辈,人多力量大,大家拼了命生,然后是大跃进大饥荒带来的粮食匮乏,孩子多的挨饿,拼了命生出来了却并没有带来所谓的力量。

计划生育,突然之间政策一转,又不让生了,父辈们带着那些传宗接代的旧思想,艰难的反抗,没男孩就必须要接着生,有了男孩可以不生。

现在改革开放,生孩子传宗接代的事情大概和人们的生活关系不大了,所谓生与不生,变成了能不能养起。有钱的可以随便生,即便是有政策干扰,却也无所谓。老百姓家生了男娃娃提前二十年想怎样买房,生了女娃娃的竟满是笑脸。

我只是在想,我们大大的政府,我这个小小的人物,我说听的,见的,感受的,这些年来,所谓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变。吃饱饭不是幸福生活,肩上的担子倒是越来越重。这大大的国能不能多为百姓想想,人们只不过是为了生活罢了。

【篇五:莫言《蛙》读后感】

前些日子,爸爸从六合带回一本小说,小说名叫《蛙》,我心想,蛙有什么值得看的?我们农村里青蛙多得是,可当我看完这本书之后,发现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儿。

《蛙》描述的是姑姑万心由名助产士最后成为一名计划生育工作者,她专门与那些想超生的妇女们之间的斗争。结果使得如她的侄媳王仁美和张拳的老婆家破人亡。最后,晚年的姑姑充满了不安与自责,每当夜晚,她听到蛙的叫声仿佛是成千上万个婴儿的哭啼声和控诉。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感到惭愧。

记得四年前我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妈妈也有同样的遭遇,妈妈因超生而东躲西藏。我从小就一直待在妈妈身边,从未离开过她的怀抱,所以在家我整天都在哭,后来生了一场大病,爸爸回来帮我挂了十天水。后来听大人们说弟弟没保住,而且房子又被拆了。妈妈回来以后我一点没怪她,相反,我觉得妈妈是伟大的勇敢的!

妈妈是幸运的,书中的王仁美因大出血而死亡,然而上天眷顾她的生命没有轻易离去。妈妈回来时明显瘦了许多,她看见别人的孩子总要抱一抱,我知道妈妈是在想念夭折的弟弟,每当这时我就心如刀割。2009年一个新生命降临在我家,这个家又充满了朝气!

【篇六:《蛙》名著读后感】

看完了莫言的《蛙》,不愧是获奖作品,写的很好,对人物、事件的描述,生动、逼真,像是把现实的场景做了特写放在了你的面前。这个作品与其说是小说,不如说是中国计划生育在群众生活中、在历史中做了真实的记录。

因为我了解到一些计划生育的实际情况,这部小说并没有夸张,而现实情况其实更加夸张。对计划生育这件事情,很难进行褒贬,对个人绝对是惨无人道,但是对国家看起来像是好的,事实上究竟是不是好的,历史与未来也难以评判。但是中国人对生命的追求、对根的延续这种情节,又那么特殊,它并不是愚昧或者封建,而更像是一种本能的图腾。通过计划生育这个主线,又描述了人物心理,以及相关的社会变化。在平实的文字下,却充满了各种讽刺。

尤其是老同学见面的寒暄与对白,太常见了,平时里,人们真的就是这样说话,但是在这本书里,看起来却是那么讽刺,感觉人与人之间怎么就变成了这样呢?后面的话剧,一幕一幕,显得更加怪诞与意识流,也扣住了主题蛙,这个粘腻与怪诞东西,与计划生育之间莫名其妙的关系,让人感觉计划生育像蛙一样奇怪、粘腻、甚至恶心,可能这个是对计划生育这件事情无法诉说的形容。

姑姑这个形象,是那个年代很多正面人物的理想代表,人们那时的理想就是要做一个她这样的人,作品表达了不同历史背景下,人物命运的变化。人的思想意识决定人的命运,人的思想意识又来自外界对她的灌输?这个就是人物的悲剧人生。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人即便有一些独立思考能力,这个能力也是微弱的,更加容易受到影响和左右。真是个奇怪的世界,时代与人物彼此构造对方,人物有时厌恶这个时代,想摆脱这个时代,又依赖这个时代,又构成了这个时代,最终实际上还是最喜欢自己的这个时代。

总之可以回味的地方很多,好的作品就是这样,越想,就越觉得,好棒。

【篇七:蛙读后感】

从网上看到莫言的《蛙》获得了本届茅盾文学奖,于是从当当上买来一本。莫言的作品,很久以前也许从诸如《收获》《十月》那样的文学期刊上看过,现在已经没有印象,也许从来就没接触过。买莫言的书这的确是第一次。

很快就读完了,感觉怎么说呢?似乎很单纯又确实很复杂。通篇都在讲一个关于娃故事能生娃,不能生娃?让生娃,不让生娃?护佑娃,扼杀娃?卖娃,买娃?而在这一个个有关娃的故事的后面,有现实的荒诞无奈,有传统的挣扎呼号,有政治的强硬冷血,也有金钱的无坚不摧

从张拳老婆到王仁美到王胆再到陈眉,母亲这个角色让小说中的女性角色释放出了她们生命的全部能量和智慧,母爱这种天性让她们表现出了令人震惊的执着顽强英勇无畏,她们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来捍卫自己正在孕育或已经出生的孩子,结局悲惨而不失壮烈。

主人公姑姑是烈士的后代,是一位产科的医生,是个阶级观念很强的人,但婴儿出生的那一刻她会忘记阶级和阶级斗争,体会到一种纯洁、纯粹的人的感情()。她用她那双普普通通的手,将数千名婴儿接到了人间,也是那双手,将数千名婴儿送进了地狱!曾经她不顾一切的用铁血手腕执行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晚年她又心怀忏悔为那没有来得及出生的两千多个孩子安放灵位,虔诚供奉,希望他们得了灵性,便会到他们该去的地方投胎降生。她被称为东北乡的活菩萨,送子娘娘,也被骂作杀人魔王死后要被阎王爷千刀万剐。善与恶,脆弱与刚强,清醒与迷惘在姑姑身上矛盾交错,使得这个人物的性格丰满而富有张力。

然而小说描写的依然是一个男权的社会,生一个儿子继承香火,是男人对女人的要求并内化成了女人们的心理需要。无论是蛮横粗鄙的张拳,还是伪堂吉诃德陈鼻,甚至身为作家的蝌蚪,都无法拒绝儿子的诱惑。只是,张拳陈鼻最终未能抵挡住政治的威力败下阵来,而蝌蚪却在经济社会的神奇迷宫中曲径通幽。不得不承认,宗法观念在中国依然根深蒂固,为了满足传宗接代的需要,女人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精神的和物质的,生命的和心灵的。

这两天电视上每天都有钱塘江大潮的报道。潮水奔涌而来,雄伟壮观,势不可挡,然而再大的潮头终有退去的一刻,人生亦如此,起起落落,悲欢离合

【篇八:莫言《蛙》读后感】

莫言的《蛙》应该是去年深秋就要读的,当时朋友推荐给我,我正忙着读毕飞宇的《推拿》,就耽搁下了,要不是莫言获诺奖,我也许还想不起要去读它,现在再读,就有点追风的嫌疑了。大概是书非借不能读的缘故,我在忙碌的工作间隙里,竟然只用了两三天的时间,就把书读完了。

合起书来,想想初读印象,大概可以用九个字来概括吧:一个人、一段情、一场梦、一个人。

这个人是全书的主人公姑姑,名字叫做万心。万心卫校毕业,一辈子跟妇女打交道。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她是接生员,无论多么困难的分娩,只要经她接手,就会转危为安,就连母牛难产,大家都请万心出马,那时候,她是四里八村妇女的大救星,活菩萨。到了八十年代,她一下子由天使变成了魔鬼。张拳的老婆因她溺死水中,她侄子万足的老婆王仁美被她大义灭亲引产失败大出血死了,袖珍美人王胆在被她追赶的途中所幸生下女孩陈眉,但王胆的命也没保住当时人口膨胀得厉害,国家不实行计划生育,可能带来灭顶之灾,万心就是计生工作的推土机,开到哪儿都压死一片,虽然讲法不容情,但我还是极端地厌恶这个时期的万心,以至于厌恶到要放弃读下去的地步。万心那种惨绝人寰的围追堵截实在是太血腥了,有谁愿意欣赏这样一个灭绝师太赶尽杀绝的表演呢?妇女工作本是最神圣的,可是,万心却被时代扭曲成了一个杀人恶魔,后来她途经芦苇地,被无数的蛙围攻,撕碎衣服,咬破耳朵,喷射黏液甚至是精液,再后来,她夜夜失眠,猫头鹰的叫声被她幻化成蛙的惨叫,她觉得这是那些无辜的生灵来讨债了。蛙,就是娃啊,万心的这双手,接生了上万个娃,又残害了多少个娃啊!如果她不仅仅是一个妇女工作者,如果她能在当嫁的年纪嫁掉,在该生的年纪生产,她的心就不会这么硬,这么冷。可惜,她年轻的时候与那个英俊的飞行员擦肩而过,后来在她徐娘半老的年纪里,戏剧性地嫁给了郝大手,一辈子接生了上万个孩子,却没有一个属于她,这也许就是对她作恶的报应吧?万心,愿你来生做一个完整的女人。

一段情。

这段情不是秦河对万心的忠诚,不是陈鼻对王胆的呵护,不是万足对王仁美的愧疚,而是王肝对小狮子的单恋。十二年的时间,王肝给小狮子写了五百多封情书,可以想象,王肝是怎么把一颗惴惴不安的心装进信封,等待小狮子的回信,可是,没有,直到小狮子嫁给万足,也没有给王肝回过只言片语,因为王肝的信小狮子一封也没看到,信全被万心扣下了。没有回信,王肝依然痴痴地写下去,从第一封到第五百多封,这是怎样的痴情啊!令人费解的是,头发蓬松,塌鼻方口,满脸粉刺的小狮子,在王肝的眼里竟然是小狮子真美啊!就是这么一个其貌不扬的灰姑娘,让王肝远远地看见就激动地眼含泪花浑身颤抖,让王肝情愿跪在地上亲吻小狮子留下的脚印,当他得知小狮子嫁给万足之后,他没有痛不欲生,反倒很冷静地说:爱情就是生一场重病,现在病好了!看来,爱情是不拘于形式的,比如婚姻。

一场梦。

这部作品是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高密东北乡写起的,农村的落后贫穷,在我的记忆里模模糊糊若隐若现,书中许多描写,使我不禁想起儿时的一些事情,就像唤醒了沉睡已久的梦。比如吃,虽然我没有吃煤块的经历,但是,小时候关于吃的记忆,我还是很清晰的。那时候几乎顿顿吃煎饼,能抹点猪油或者卷点红糖白糖,就算是十分奢侈了,至于钙奶饼干,那更是不可多得的人间美味了。如果能捡到飞机上投下来的压缩饼干,真是好运气了,更多的时候,见到的是印刷十分精美的传单,至于传单的内容,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飞行员降落伞,还有在手腕上画手表,每家每户发布票,小孩子吹避孕套当气球玩,哪个女人子宫下垂到体外等等这些记忆都被唤醒。还有那个时代村里的一个接生婆,我的表嫂,会安胎,会接生,会打针,还会算卦,巫婆一样神乎其神。写到这里,感觉自己的思想浅陋贫乏,文笔生涩干巴,罢了,咱又不去争诺奖,在乎那些干什么呢,自娱自乐吧。

莫言《蛙》读后感600字


《蛙》是莫言酝酿十多年、笔耕四载、三易其稿、潜心创作的第十一部长篇小说,2009年12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与他的其他重要长篇作品,如《酒国》、《檀香刑》、《生死疲劳》等相比,《蛙》延续了这些作品对小说结构、叙述语言、审美诉求、人物形象塑造、史诗般反映社会变迁等方面的执着探索,在整体上达到了极高艺术水准,也是近几年中国原创长篇小说中最重要的力作之一。

这部小说的主要内容是:以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为背景,通过讲述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在形象描述国家为了控制人口剧烈增长、实施计划生育国策所走过的艰巨而复杂的历史 过程的同时,成功 塑造了一个生动鲜明、感人至深的农村妇科医生形象;并结合计划生育过程中的复杂现象,剖析了以叙述人蝌蚪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卑微、尴尬、纠结、矛盾的精神世界。

小说结构新颖而缜密,由剧作家蝌蚪写给 日本 作家杉谷义人的五封信构成。前四封信附有关于当了50多年妇科医生的姑姑的长篇叙事,当中也加入了蝌蚪本人的生活故事;第五封信则附有一部关于姑姑和蝌蚪自己的话剧。因此,这是一部将书信、元小说叙事和话剧巧妙地融合杂揉为一体、拓宽了小说艺术表现空间的作品;是莫言创作中的又一次具有开创意义的艺术尝试。

《莫莉的假期》读后感600字


我觉得这本书好像就在描述我的故事、你的故事,好真实。和书中的主人公一样上厕所要和好朋友结伴而行,像连体婴儿一样的事我也常做。当书中的俞庭向莫莉承诺她们的友情永不变时,我想起在上四年级上学期时我也曾和她定下长大后的约定:一直在一起,争取考上同一所初中、高中、大学,然后一起旅行、逛街、买美美的衣服穿,住在一起把共同的家装潢成简单又不失漂亮的风格。现在想来时间会冲淡一切,我们真的能遵守约定吗?人生中都会有约定但也会有失约。

看来,没有烦恼的成长,那是到不了的彼岸的确如此,成长阶段的我们,慢慢地由一个个懵懵懂懂的小孩,长成一个个青涩纯真的少年。成长中的我们,会经历许多,会彷徨,会无助,但更多的是,我们正逐渐明白和认识这个世界,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会成长!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成长难免会有挫折,我们总能在挫折后明白和总结教训,这是我们成长的优势。

成长中的我们要接受成长历程中的许多烦恼,努力吸取更多的知识,明白父母的期望以及社会的竞争之大。同时,不要舍弃自己的那份纯真和青涩,让成长阶段的我们快乐健康地成长吧!

《莫莉的假期》读后感600字

在这个假期中,学校布置了任务,让我们写一篇读后感。而我,就选择了《莫莉的假期》这本书。

最初的时候,我看见这本书的书名时,毫无兴趣。但当我慢慢地翻开书,一页一页地细细阅读时,却发现书中的内容很有趣。文中的主人公莫莉放暑假时回到家乡后发生的时和回忆她以前的一些往事。那里有她的两个关系很要好的朋友,一位叫俞庭,她是个胖胖的女孩;另一位叫周鑫,他的朋友也叫他猩猩。他们是无所不谈得好伙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他们在假期里一起玩耍,一起欢笑。我觉得最有趣的就是他们背着家长去杭州一天游,那一天里遇到了不少困难,但他们互相扶持,互相鼓励,最终都平平安安地回到家。因为这件事,他们的友情更铁了。

莫莉的假期是多么丰富多彩啊!我的假期虽然没有她那么精彩,但是,也有不少活动。不如说运动,我就不时会打打羽毛球;看书,玩电脑这些也有。但让我最开心的还是去旅游。我在这个假期一共去了五个省份,虽然在每个省逗留的时间也不长,但那里的美景和美食,不时牵动着我的心。

这本书虽然没有运用很多的好词,但是它那生动的描写却给人一种十分真实的感觉。我的心情也会渐渐被作者感染。

读完这本书后,我觉得:友情是无价的,当你身边的朋友开心时,你会和她一起欢笑;当她难过时,你会和她一起哭泣。朋友是你无助时的救生圈,帮助你回到安全的港湾;朋友是你欢笑时的爆竹声,增添一份气氛

读完这本书后,我更加珍惜身边的朋友了,因为是她们给了我前进力量。

《莫莉的假期》读后感600字

书是知识的海洋,书是进步的阶梯。在茫茫书海中,《莫莉的假期》这本书深深地吸引我。因为这是以少女成长为主题的作品,详细的描述出少女成长的烦恼、快乐、害怕、纯真。

这本书主要讲了莫莉的假期是个快乐的假期,主人公莫莉在这个假期中与好朋友一起谈天说地、一起进行华丽的冒险、一起去偶像的书店打工作者庞婕蕾并没有用深奥难懂的文字、振奋人心的画面,就用了简简单单的语言,把故事的情节表现的淋漓尽致。《莫莉的假期》这本书给我带来很多的乐趣,让我受益匪浅。通过这本书,我朦朦胧胧地看到茉莉在成长道路上的坎坷、学习中的压力、朋友之间的矛盾通过这本书,我发现了一个道理,成长道路上没有曲折坎坷是到不了遥远的彼岸的。

这本书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三章《如果我们心有灵犀》。故事中讲了莫莉去外婆家,可舅舅和弟弟也要去。弟弟什么都和莫莉抢,甚至还把莫莉弄下水,重男轻女的外婆老是护着他。莫莉很讨厌弟弟,还有点讨厌外婆,他发誓再也不来外婆家了。可弟弟走了以后给莫莉寄了信和电子表,信中弟弟向莫莉道歉,请求她原谅。虽然电子表很便宜,但有莫莉喜欢的米菲兔,莫莉很感动,眼睛湿润了。

成长阶段的我们,慢慢地从一个懵懵懂懂的孩子,长成一个青涩纯真的少年。书中的每一段、每一篇都贴近了我的内心。我喜欢《莫莉的假期》这本书。

《拖延症》读后感1000字


常言道:“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从小到大,我们看过很多书,老师会在我们读完一本书后要求写下一篇读书笔记,用来记录下我们在阅读时的一些新的想法与感悟,如何在读后感中全面的总结自己的心得呢?根据你的需要,小编精心整理了《拖延症》读后感1000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动动手指请收藏一下!

《拖延症》读后感 篇1

英国著名小说家狄更新曾说:“永远不要把你今天可以做的事留到明天做。”说的就是今日事今日毕,不要陷入拖延旋涡。然而,不幸的是,许多人往往都抱着侥幸心理,对“拖延”行为甘之如饴。

比如明明可以马上就完成的工作,非要刷刷朋友圈、看看微博拖到加班才完成,让老板觉得你工作效率低下,提拔无望;明明答应了老婆去交物业费,却想着一会儿看完球赛再去,结果忘了交费停了水电,导致老婆生气等等。

《戒了吧,拖延症》一书中,作者辰格通过主人公胡小懒这么一个“像你、像我、又像他”,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主人公形象,带我们走进了拖延症的世界,从拖延的可怕危害、行为模式,到拖延再到拖延产生的深层原因,以及如何对症下药来“战拖”的方法,为我们提供了可实操的行动指南。

作者辰格是从2006年起便开设博客撰写心理学方面的文章,曾策划出版多本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深受广大网友和读者认可和喜爱。

在她编著的《戒了吧,拖延症》这本书中,没有长篇大论的教条性文字,借由主人公胡小懒,把我们带入一个个贴近生活的场景,和他一起经历拖延的煎熬,一起与拖延死死对抗。

《拖延症》读后感 篇2

延宕是偷光阴的贼。――英国诗人爱德华·杨格

正所谓“千防万防,家贼难防”,而拖延这个窃贼正是我们的家贼,当发现了自己存在拖延症,如何战拖呢?

书中讲到一个有趣的小故事:法国著名大文豪维克多·雨果在写作时,有一个特殊的癖好,那就是光着身子写作。对此人们很不解,以为他疯了,其实不然,他让管家在他写作时,把他脱下的衣服都藏起来,目的是为了在该写作时,能够心无旁骛、乖乖地坐在书桌前写作,而不知想那些有的没的,一会儿去泡杯咖啡、一会儿去花园逛逛等。

当然,这种做法虽然有效,但是比较极端,我们还可以从很多方面逐步改掉拖延这种行为习惯。

一是重视每一件小事。正所谓习惯成自然,当我们每做一件小事都尽早做、尽力做,逐步养成不拖延的习惯。当行动成为了习惯,就会印刻到我们的思维方式中,不用刻意执行就会去完成,而不是像以前一样,一想到要做什么就感到麻烦和疲惫。

二是不为自己找借口。为自己找借口开脱是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防卫机制,但是找借口或许可以蒙骗别人,但是却无法蒙骗自己,它会让我们陷入自己编织的自责黑洞无法自拔。

三是现在就去做。这是战胜拖延症最简单也最有效的办法,拿出纸笔,列出自己的行动计划,马上开始行动,一分钟也不拖延,才能慢慢戒掉拖延的毛病。要知道越拖延越恐慌,然而一旦我们开始去做我们一直拖着没去做的事情后,内心会非常的充实和有成就感,从而激励我们会继续完成它。

拖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自知,一步一步把自己拖到病态的边缘,影响情绪甚至正常生活,因此,赶紧对照《戒了吧,拖延症》这本书,向拖延宣战,彻底改变你的人生吧。

《拖延症》读后感 篇3

拖延眼下一时安,以后迟早得买单 读《戒了吧拖延症》有感

有一种可怕的病叫《拖延症》,一旦患上了,就很难治好。有一种解药,那就是坚持。

拖延症超可恨!他很难缠。而且还令我有一种心虚的感觉,英语作业是必须得写的。但这种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的思想占据我的心灵时,我到最后也没有完成英语作业懒,每个人都有过的,因为懒,所以才拖延。等到老师收作业的时候,我还要磕磕巴巴的解释完。拖延会让人变得两手空空,一无所获。

今天阅读的书中就有一个最为典型的例子:小晨是一位专栏作者,他非常在工作中追求完美。追求完美自然没错,如果完美主义阻碍我们去做事,那就大错特错了。小晨制定了两篇完成高质量的专栏计划,压根不起任何作用,她并没有完成自己制定的计划,总是找借口安慰自己。但借口并不能当拖延的替罪羊。玩归玩,写归写,因为玩而放弃写,这样只会让自己感到非常焦虑。想一想,如果你楼下邻居家着火了,你想打把游戏再拖延会儿,那你可就自身难保了。假如你那时跑下去拨打了119,救援人员及时来灭火。后果可能就不大。为他人着想,就等于为自己着想。

看完整本书过后,相信大家的感想都一言难尽吧!我要坚决改掉拖延这个坏毛病,不能让这个恶魔缠身。总之,人生就像一次旅行,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叹息。心中有梦想,就应该去实现,不要让梦想变成空想,要竭尽全力去实现人生的梦想。

《拖延症》读后感 篇4

《别让拖延症毁掉你》读后感1500字!

走出生活的“泥潭”,只需要改变这个习惯。

我有一个朋友,她说她要减肥。让我督促她。结果第2天我就看到他和另外一个同事在一起吃汉堡。我问他,你不是要减肥吗?他却和我说,我把这一顿吃了再减肥。我知道她的减肥没戏了。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说“这个事情我等一会儿再做吧”。或者说“不急,反正还有时间呢”。这样拖延的话。其实这就是拖延症的表现。

而拖延症也会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当中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影响。甚至在心理上也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负面情绪。

李世强就在《别让拖延症毁掉你》这本书中运用了大量的案例。向我们仔细的解释了拖延症形成的原因、危害以及出现的各种类型与症状。并且也详细的介绍了,如何从心理上克服拖延症。解除它对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干扰。从而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让自己有一个全新的开始。

《拖延症》读后感 篇5

在这个小组,看到有很多人在哭诉自己的拖延症,当然也有很多人在这个小组里和拖延症搏斗,而且还专门有这个小组专门建立的网站---战拖会。

但是对我来说,我当时的感觉是:哇,原来拖延不是一种习惯,而是一种症状啊。

这是我当时的想法,于是一年前的我很快的买了组里推荐的战胜拖延症的书,后边的详细事情我不用再叙述了,如果你和我一样,那么你也猜得到,一年过去了,这本书我连第十页都没有读到!

据说我买的那本书书当年被称为战胜拖延症1,而我一直到拖到了这本书的续集战胜拖延症2出来后,还没有看完它,这大概是一个拖延症绝好的一个例子吧。

昨天在地铁上看网易阅读里的电子书,看拖延症续集(大概是)的试读内容,当看到里面说到改变拖延观念的一个办法,就是要像美国的24戒酒协会那样,首先承认自己酗酒,承认自己有很严重的拖延症,承认自己拖延成瘾是战胜拖延的第一步;其次要放低自己对战胜拖延的乐观态度,但是要加强自己对继续拖延后果的认识。

看到这里,我忽然觉得自己对抗拖延的方法确实是完全错了,因为我一直以自己是一个做事认真的形象来欺骗自己,而不肯承认自己做事情一直在拖延。

仔细想想,我的拖延症真的很厉害的独孤求败啊:

-喜欢买书却拖了不看,两年里家里的书已经买了两三百本了,昨天又买了10本书,可今年认真看的书不超过10本。

-准备写的一本小说,已经拖了四年了,写了不到200个字。连开头都不算。

-一直想换工作,拖了三年了还没有换,而那个工作实在是一点发展的机会都没有了。

-个人定的计划,从来没有完成过,周计划坚持到第三天就放弃了。

-孩子都可以打酱油了,买的孩子如何才能正确的打酱油的育儿书,还没有看完。

-在职读的学位论文拖了三年去年才写完通过,要不是因为时间到了不写学位就作废了,估计能拖个十年。(后遗症是,现在偶尔还做噩梦被吓醒--该毕业了,竟然有好几门自己没有考试。好在这一年频率低了,每一两月才做一次)

-其实还有很多很多,我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写了。。。

但是我可以欣慰的告诉大家,我昨天把这本书看完了:

买了一年多的书,看了一年都没有看完,今天一个下午花了两个小时看完了。如果你问我看了这本书有什么效果,我只能说一点效果都没有。

因为这伴随一个人好多年的习惯,怎么可能在看完书两个小时后就完全消失了呢?如果可以再看完一本书就能解决很多人困扰多年的问题,这也是不太现实的事情。

所以如果你买书的时候,就要下定决心花几个月去和拖延症做斗争,而不是在看完后大呼上当:这本书对我的拖延症一点帮助都没有!

《拖延症》读后感 篇6

懒惰是拖延症的兄弟。人人都有懒惰的一面。人的性格中就有惰性的成分。生活中。我们也会常见很多懒惰的人。他们能明天完成的事情,绝不在今天做完。能留给别人做的事情,绝不自己做。在守株待兔中的那个农夫。就是因为自己的懒惰。想着坐守其成的事情。到最后庄家荒芜了。也成为了别人的笑柄。

追求过分的完美。也是造成拖延症的原因。很多人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完美的人。害怕别人看出了自己的缺点。所以说在工作当中遇到了困难或者是挑战。他们会害怕被别人看到自己的缺点。便选择拖延和逃避。而我们应该知道的是,事物或人有缺陷,并非是坏事情。缺陷才能够使其自身更加努力,才能逐渐的靠近完美。所谓的完美是不存在的。有一些拖延者也会拿完美当成借口。因为这件事情我做不到十全十美的好。所以我宁愿不做。

找借口,而对于拖延症来说,最多的东西就是借口。他们总是找着借口来拖延着,不愿意去付出行动。怎样克服拖延症,在《别让拖延症毁掉你》一书当中。详细的告诉了我们如何克服拖延症。

首先我们要有使命感:不论我们在工作或者在生活上。要有一种使命感。领导能够把任务交给你。是因为他信任你。这是一种使命感。

接下来我们要给自己制定目标和计划。有目标才会有方向,有方向才会有动力。最后一步就是行动。克雷洛夫说过:“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汹涌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

老子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我希望我们都能够克服拖延症。成为自己人生中的强者。

《拖延症》读后感 篇7

《终结拖延症》提出了一整套目前来看最完整的改善方案,很多拖儿们也许都只实践过其中某个部分,或认知,或情绪,或行为,然而必须承认拖延是复杂人体创造出来的复杂症候,不是某一个方面的调理就可以改善的,除了认知情绪行为,身体和环境因素也不容忽视,对付拖延症,本书的理念就是多管需齐下,拖延也需要鸡尾酒疗法。

书中提出的认知部分主要强调的是对习惯性拖延思维的反思与分析,五步改变法是种很好的方案,读者若能静下心来体验和实践,彻底改变不断谴责自己的习惯,无疑使拖延从根本上弱化,内化的过程是辛苦的,但是却是攻克拖延症所必须的,建立了正确的认知体系,并不断保护,让她在心灵深处成长壮大,会发现原来自己真的不算什么拖延症患者,生活也会因此美好而平和了许多。

情绪方法中关于马和骑手的论述也非常发人深思,的确,有时理智被拖延的习惯带的脱离了赛道,拖延者就是那个勒不住缰绳的苯骑手,锻炼自己的情绪肌肉调整不舒服的感觉,让自己和状况并存的条件下启动是很重要的,书中这段有很多语句一语中的,你不希望感到不适或显的智力低下.的确深刻的指出了拖延者心中隐藏的根本原因,拖延评估汇总表(P91)阐述的拖延的种类和指导也对情绪锻炼和读者脆弱的神经的磨练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行为部分的关键词是分心,与其说是分心行为不如说是分心习惯,这也许是从我们很小的时候就陪我们一起长大在思维中沉淀多年的坏毛病,书中提出了解决方法,但读者更应该自己探讨适合自己的方法。时间管理的确未必有用,不过思维喊停到真可以试一试。逆向规则是很有意思的预期方法,它强调预先勾勒出成功的景象。除此之外,更多具体的小方法,跬步千里,五分钟计划.方法都是好方法,读者自己选择实践与坚持才是改变的根本。

客观的说,决不是恭维,本书的翻译很有水准,也足见译者群体的语言根基,毕竟他们是高学历的青年知识分子。但真诚的说一句,曲高难免和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本书的普及性,显然,喜欢读网络小说的年轻人更需要通俗易懂,一句话能直插心窝子里的表达方式,否则即便看了也很难留下深刻的印象。

从作者的角度来讲,书中的诸多理论与方法还略有点繁琐,对一个被拖延症搞的焦头烂额,一脑门子官司的重症患者,在心情阴翳,毫无斗志的严重拖延状态下,很难马上运用书中的招数,也就是说,虽然开出了长久的综合药方,却不是可以救急的速效救心丸,当然,对付拖延症恐怕没有什么速效救心丸。另外,国外心理学家的西方文化背景使此类书籍在对中国读者的具体应用指导上的怎么都显的不够自然,中国人的文化底蕴和思维传统使拖延症也具有很强的本土特色,比如中国孩子从很小就面临着竞争、学业就业等压力,中国人的体面与中庸等处理问题的态度是外国学着无法体会和分析的了的,然而,本书的出版还是很有意义的,希望此类书籍的翻译出版能够带动国内心理学医学等学者,乃至社会对拖延的思考和关注,吸引更多的人来研究探讨战胜拖延的方法,帮助拖儿们解决烦恼无疑会对社会做出很大贡献。

综上,书是好书,招是好招,但拖延症是慢性病,治疗康复需要很长的时间,能否有具体的重大改善,需要长久的照顾呵护,需要拖延症患者自身的悟性和造化了!

《拖延症》读后感 篇8

在《终结拖延症》里,作者威廉克瑙斯(WilliamKnaus)提出了三管齐下的方法,分别从思维认知、情绪管理和行为实践三个方面来讨论如何破除这些障碍,如何有效战胜拖延。

首先,先来看看,常见的拖延思维有哪些:

1)时间有的是,明天再开始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这句已经在义务教育里已经背的滚瓜烂熟的诗句,在计划和行动开始之初,总会被遗忘,究其原因在于:我们总认为时间还很多,离最后期限还很远。尤其是面对那些我们认为会对自己有用,应该去做的事情时,总会把行动无限期往后推迟。

2)我不知道如何下手,还是先准备准备吧。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准备充分是很有必要的,但同时准备也会成为一种逃避、开拓的借口,因为准备得越充分,内心对未来就越有把握,心中就越踏实,因而面对的恐惧和焦虑就会少点。这是人的本性,无法避免。可是,就算准备得越充分,也不能让我们对未来有更多的把握感和操纵感,因为总会有不可预知的意外和干扰来打破行动和计划的进行。

3)为了把事情做得更好,我要准备得更充分。

这与上面一点类似,不过在完美主义者当中较为常见。但是我认为,相对于拖延思维来说,完美思维对完美主义者的思维产生的负面影响更大。

4)我觉得我会失败.....

有些人拖延一些事情是为了不想面对失败的结果,因为一开始他们觉得就算努力去做,还是无法完成,会面临失败的局面。而他们的成败价值观是这样的控制他们:努力了还是会失败,这体现了自己的无能;而如果自己拖延不去做,或是到最后期限才去行动,那么即使面临失败的结果,他们觉得自己并非是一个Loser,因为他们认为自己还未使出全力,还有余地。

不管你是否有拖延的行为,是否存在拖延思维,最重要的是觉察到自己正在拖延!对拖延的觉察是战拖的第一步。如果一个人明明在拖延,却否认自己在拖延,并继续拖延下去,这才是最可怕,最自欺欺人的地方。而在本书当中,作者建议:通过写拖延日志增进对拖延的觉察。拖延日志就是记录拖延的详细情况,如拖延的事情,拖延的结果,拖延的借口(内心独白),拖延的情绪变化等等。当具备对自己思维的觉察力时,我们就可以在拖延思维出现之时,通过自己激励、自我辩论,同时利用新的思维模式去替代拖延思维。以坚持跑步为例,今天先不跑吧,今晚恰好有好声音,先看完吧,明天再开始跑步吧!没关系,好声音晚上9点30分才开始,我可以先出去跑30分钟,然后再回来,时间正好,而且我明天可以再看重播,这样就可以省去广告时间了,所以还是今天开始跑步吧!

其次,就算我们开始迈出了第一步,拖延也还是纠缠我们不放。在我们还未建立完全针对某个习惯的神经通路或是新的战拖思维时,旧有的拖延思维为了求生而挣扎,不断地给我们的情绪和内心增加压力,让我们烦躁不安、焦虑难耐,甚至它像一个顽皮的小孩,在心中制造一个声音,强烈要求我们拖延或是停止手头上的事情,力求分散我们的注意力,然后趁虚而入,使拖延死灰复燃。

针对拖延引发的焦虑、恐惧和厌恶的情绪,书中的建议就是培养对这些情绪的忍耐能力,进而锻炼出情绪肌肉,这确实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但是却很痛苦,也很影响工作和生活。因为往往这些情绪出现时,我们越是强忍着,越是在心中做挣扎,做内心独白,自我激励,都会让我们分散对当下的注意力,如果那时恰好你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去完成工作,你会因无法静下心来而抓狂。所以我认为,强忍不是通用的办法,适时地放下手头的工作,静下心,深呼吸,利用灵修的方法,去与自己的情绪相处,同时在拖延日志上记录下来,待情绪稳定后回到工作中,这样的效果或许好很多。

最后,书中提到的战胜拖延的行动技巧基本和之前分享的战拖技巧差不多,现在再来回顾一下:

1)确定一个清晰、具体、可量化的目标;

2)将目标分解成短小具体的步骤来完成。如果是创造性的活动,就分解成机械性的活动;

3)不必准备太充分,一旦发现自己在准备上花太多时间,就跳过准备,直接行动,Justdoit;

4)停下完美主义,给自己足够的时间,一点一点地做,同时记录自己的改变和变化;

5)消除一切干扰,如关掉手机,关掉电视、拔掉网线......集中注意力;

6)利用仅有的10分钟时间;

7)先做5分钟,再做5分钟.......继续这样下去,你会慢慢找到状态的;

总得来说,这本书比《拖延心理学》更注重实践操作,但是操作的方法和步骤并不是那么容易理解,因为书中提倡通过记录和书写来觉察和反思自我,许多内容只有做了才会明白,才能理解,也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建议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尝试一下。

另外,再补充一点,那就是时间管理和拖延的关系。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拖延并不属于时间管理的范畴,而且拖延的产生并不完全是时间管理里不到位,可以说时间管理在其中作用的很小。而时间管理只针对那些最不拖延的人有效,对于经常拖延,不经常管理时间和自己的人,无效。

《莫莉的假期》读后感 (600字)


《莫莉的假期》读后感600字

莫莉的假期是一个快乐的假期,和好朋友一起谈天说地,一起进行一次华丽的冒险,一起去偶像的书店打工……可是,这个暑假与以前又有点不同,感觉大家一下子都长大了,有了这样那样的烦恼和秘密。的确,像我们今年的春游同往年的春游也大不一样了!原来我们每每出去活动,都是男生女生手牵手一起的,那是为了防止我们掉队而想出来的。但是,那天我们就不愿意了,都是拽着对方的衣袖,突然间,觉得我们一下子就长大了;有时候会觉得妈妈的爱是种甜蜜的负担,与好朋友的相处彼此温暖又彼此伤害……

我觉得这本书好像就在描述我的故事、你的故事,好真实。和书中的主人公一样上厕所要和好朋友结伴而行,像连体婴儿一样的事我也常做。当书中的俞庭向莫莉承诺她们的友情永不变时,我想起在上四年级上学期时我也曾和她定下长大后的约定:一直在一起,争取考上同一所初中、高中、大学,然后一起旅行、逛街、买美美的衣服穿,住在一起把共同的家装潢成简单又不失漂亮的风格。现在想来时间会冲淡一切,我们真的能遵守约定吗?人生中都会有约定但也会有失约。

看来,没有烦恼的成长,那是到不了的彼岸……的确如此,成长阶段的我们,慢慢地由一个个懵懵懂懂的小孩,长成一个个青涩纯真的少年。成长中的我们,会经历许多,会彷徨,会无助,但更多的是,我们正逐渐明白和认识这个世界,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会成长!“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成长难免会有挫折,我们总能在挫折后明白和总结教训,这是我们成长的优势。

成长中的我们要接受成长历程中的许多烦恼,努力吸取更多的知识,明白父母的期望以及社会的竞争之大。同时,不要舍弃自己的那份纯真和青涩,让成长阶段的我们快乐健康地成长吧!

《莫莉的假期》读后感600字

在这个假期中,学校布置了任务,让我们写一篇读后感。而我,就选择了《莫莉的假期》这本书。

最初的时候,我看见这本书的书名时,毫无兴趣。但当我慢慢地翻开书,一页一页地细细阅读时,却发现书中的内容很有趣。文中的主人公“莫莉”放暑假时回到家乡后发生的时和回忆她以前的一些往事。那里有她的两个关系很要好的朋友,一位叫“俞庭”,她是个胖胖的女孩;另一位叫“周鑫”,他的朋友也叫他猩猩。他们是无所不谈得好伙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他们在假期里一起玩耍,一起欢笑。我觉得最有趣的就是他们背着家长去杭州一天游,那一天里遇到了不少困难,但他们互相扶持,互相鼓励,最终都平平安安地回到家。因为这件事,他们的友情更“铁”了。

莫莉的假期是多么丰富多彩啊!我的假期虽然没有她那么精彩,但是,也有不少活动。不如说运动,我就不时会打打羽毛球;看书,玩电脑这些也有。但让我最开心的还是去旅游。我在这个假期一共去了五个省份,虽然在每个省逗留的时间也不长,但那里的美景和美食,不时牵动着我的心。

这本书虽然没有运用很多的好词,但是它那生动的描写却给人一种十分真实的感觉。我的心情也会渐渐被作者感染。

读完这本书后,我觉得:友情是无价的,当你身边的朋友开心时,你会和她一起欢笑;当她难过时,你会和她一起哭泣。朋友是你无助时的救生圈,帮助你回到安全的港湾;朋友是你欢笑时的爆竹声,增添一份气氛……

读完这本书后,我更加珍惜身边的朋友了,因为是她们给了我前进力量。

《莫莉的假期》读后感600字

书是知识的海洋,书是进步的阶梯。在茫茫书海中,《莫莉的假期》这本书深深地吸引我。因为这是以“少女成长”为主题的作品,详细的描述出少女成长的烦恼、快乐、害怕、纯真。

这本书主要讲了莫莉的假期是个快乐的假期,主人公莫莉在这个假期中与好朋友一起谈天说地、一起进行华丽的冒险、一起去偶像的书店打工……作者庞婕蕾并没有用深奥难懂的文字、振奋人心的画面,就用了简简单单的语言,把故事的情节表现的淋漓尽致。《莫莉的假期》这本书给我带来很多的乐趣,让我受益匪浅。通过这本书,我朦朦胧胧地看到茉莉在成长道路上的坎坷、学习中的压力、朋友之间的矛盾……通过这本书,我发现了一个道理,成长道路上没有曲折坎坷是到不了遥远的彼岸的。

这本书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三章《如果我们心有灵犀》。故事中讲了莫莉去外婆家,可舅舅和弟弟也要去。弟弟什么都和莫莉抢,甚至还把莫莉弄下水,重男轻女的外婆老是护着他。莫莉很讨厌弟弟,还有点讨厌外婆,他发誓再也不来外婆家了。可弟弟走了以后给莫莉寄了信和电子表,信中弟弟向莫莉道歉,请求她原谅。虽然电子表很便宜,但有莫莉喜欢的米菲兔,莫莉很感动,眼睛湿润了。

成长阶段的我们,慢慢地从一个懵懵懂懂的孩子,长成一个青涩纯真的少年。书中的每一段、每一篇都贴近了我的内心。我喜欢《莫莉的假期》这本书。

编辑推荐:

莫莉的假期读后感600字


【第1篇】

寒假期间,我读了一本书,书名是《莫莉的假期》。书中写了莫莉这个正在上初一的女孩子成长中的烦恼和秘密。

莫莉的假期是一个快乐的假期。能和外婆家附近的好朋友们谈天说地;能和好朋友们一起去书店里打工;能和好朋友们一起去进行华丽的冒险……可是,这个暑假仿佛又有些与众不同,身边的那些和自己无话不说的好朋友都有了这样或者那样的烦恼和秘密。妈妈的爱有时会变成一种甜蜜的负担。看来,没有烦恼是到达不了成长的彼岸的。

其中,令我最最感动的是“如果我们心有灵犀”这一章。这里写了莫莉最讨厌的表弟来到外婆家。因为莫莉的外婆重男轻女,表弟一来,莫莉的地位就由高山掉到了谷底。有一次,莫莉带着他去河边玩,表弟非要让她去采一朵河边土坡上的蒲公英。无可奈何的莫莉只好让他拉着自己的手,小心翼翼地下去摘。但是正当莫莉马上要摘到的时候,表弟的手突然松开了,莫莉滑到了河水里,差点被淹死。等到回家的时候,表弟竟然若无其事地吃着饭。愤怒的莫莉上去给了表弟一巴掌。然而外婆当了解事情经过以后不仅没有教训表弟,还倍加袒护说:“军军还小,不懂事……”

后来,莫莉和表弟都长大了,可是军军的性格却一点也没有改变,反而多了一个吹嘘的毛病。因为表弟的爸爸很有钱,就把军军送到了一个贵族学校。学校里的学生都是有钱人的小孩,老师也不一般。英语老师是外教,语文老师是作家,数学老师是在什么竞赛上都能获奖的。

【第2篇】

暑假,一个让人兴奋的两个字,现实生活中,父母都在暑假带自己的子女们好好的去玩,尽情的放松。但是,主人公莫莉的工作太忙,没空管莫莉,而莫莉一个人在家,他们又不放心。所以,每一个暑假,莫莉都是在外婆家度过的。

虽然住处是解决了,可是莫莉在外婆家没有玩伴,一个人还是寂寞的。这天,莫莉看到小区里有几个女孩子在玩,她在那里看了很久。终于,其中一个女孩子对她说:“和我们一起玩吧!”这个女孩就是俞庭,胖胖的,扎着两个小辫子,笑起来有酒窝,鼻尖上有汗珠。就这样,莫莉认识了她,还认识了男孩“猩猩”,打那以后,他们就成了好朋友,每天在一起玩,莫莉就再也不寂寞了。他们一起度过了愉快的暑假。和好朋友一起谈天说地,一起进行华丽的冒险,一起去偶像的书店打工……在他们一次又一次的经历下,暑假终于结束了。

【第3篇】

暑假里我读了《莫莉的假期》这本书。我感觉这本书特别好看,我非常喜欢。我只用了半天时间就把这本书看完了。

《莫莉的假期》这本书的作者是庞婕蕾。故事讲的是主人公莫莉暑假里在外婆家和她的两个好朋友猩猩和俞庭一起经历的各种故事。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华丽的冒险》这个故事。故事讲得是莫莉和她的两个好朋友在没有通知家人、在没有大人带领的情况下,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了车票乘坐火车来到了她们所居住的城市上海旁边的杭州。游了西湖,逛了博物馆,买了点纪念品……很快太阳就要落山了,当莫莉她们准备回家的时候,发现火车票卖完了,坐汽车有很危险,想去买高价票却发现有部分钱被偷走了……虽然莫莉和俞庭有机会可以自己乘车回家,但在最后关头,两人还是觉得不能抛弃朋友。经过了这起波折,三个人的友情更牢固了,因为她们在困难面前没有选择抛弃朋友,而是选择了一起担当。我希望我和我的朋友们之间,也可以像她们一样,除了一起玩乐,还可以有了困难一起担当,互相扶持,不放弃、不抛弃。

书中还有一个故事《那是天使的吻》,讲的是莫莉外婆隔壁有一个女孩,总是独自一人呆在家里。莫莉了解到那个女孩不出门的原因是因为她的脸上有一块褐色胎记。莫莉和她的朋友们为了帮助她,特意搞了一个聚餐会,在聚餐会上很多同学都将自己的缺点毫无保留的告诉大家,大家都不畏惧别人的嘲笑和讽刺。最后有胎记的女孩颜颜,也勇敢的站了出来介绍了自己。通过这个故事我了解了虽然每个人都想把自己最完美的一面展示在别人面前,但是我们还有很多不想让别人看到,但却真实存在的不完美之处。既然这些不完美之处无法避免,就要坦坦荡荡的面对。能正确的评价自己,也就能宽容的对待别人。

书中还有《游泳池发生的意外事件》、《不能说的秘密》、《你我并非微不足道》等好多故事,都很好看。

【第4篇】

在这个寒假中,我读了《莫莉的假期》这本书。莫莉的假期是一个快乐的假期,和好朋友一起谈天说地,一起进行华丽的冒险,一起去偶像书店打工……可是这个暑假与以前不同,感觉大家一下子都长大了有了这样那样的烦恼和秘密。妈妈的爱有时会觉得是一种甜蜜的负担。

其中在我脑海里最为深刻的还是第三章【假如我们心有灵犀】。因为莫莉的外婆重男轻女,所以表弟一来,莫莉在外婆家的地位一下从高山跌入了谷底,比如小时候,因为表弟从小心眼多,老爱把好吃的东西藏起来。莫莉正在玩玩具,他上来抢,莫莉不给他。他就哭着跑去跟外婆说莫莉欺负他。外婆老护着他,就长跟莫莉说:“军军还小,你让让他。”还有一次,莫莉带着军军到河边玩耍,军军非让莫莉采一只蒲公英给他,莫莉试了好几次,都够不着,打算放弃。结果他嚎啕大哭起来,嗓门大的不得了,路过的人都以为莫莉欺负他。莫莉无奈,只好拉着军军的手,一点点探下去,结果表弟手一松重心不稳,莫莉瞬时间就掉到河里去了。幸亏水浅,不然莫莉早投胎去了。当莫莉满身淤泥回去时,表弟早已经回到家了,吃的满嘴大米粒。莫莉眼泪瞬时间就流淌下来了,冲上去打了军军一个耳光,莫莉的外婆赶紧上前去护住军军,说:“你怎么可以打小弟弟呢?”当外婆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之时,并没有教训军军,而是对茉莉说军军年纪还小,你别记恨他。看到这我真想冲进书中,给莫莉打抱不平。两人都长大以后,军军的坏毛病不但没改,还多了一个吹嘘的毛病。每次一见到莫莉,就跟莫莉说不是自己班的同学到哪个国家去旅游,就是说自己的老师获过什么什么奖……后来莫莉得知自己的表弟军军被抓起来了,因为上网吧玩游戏,最后还是莫莉的外公给军军领回来了。后来莫莉在军军的信中得知,原来军军去玩游戏赚钱是要给莫莉表姐买礼物呀?因为没有挣到足够的钱。军军只好用自己的零用钱给莫莉买了一块比较便宜的。手表虽然便宜,但是却带着莫莉最喜欢的“米菲兔”的图案。莫莉终于被表弟的诚意感动了,她突然感觉表弟如此了解自己,可是自己却不能了解表弟,因为表弟和家人搬到南方去了。我被这样的离别感动了。我多么希望莫莉能有一次机会再去了解她的表弟,尽管有那么多的缺点,但是也有可爱的一面。

【第5篇】

一个有爱心的女孩;一个有好奇心的女孩;一个聪明的女孩,她就是莫莉。今天,我合上书的最后一页,莫莉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做真正的成长。

茉莉的假期是一个快乐的假期,和好朋友一起谈天说;一起进行一次华丽的冒险;一起去偶像的书店去打工……可是,这个暑假与以前又有点不同,感觉大家一下自动子都长大了,有了这样那样的烦恼秘密。妈妈的爱有时会觉得是种甜蜜的负担,与好朋友的相处彼此温暖又彼此伤害……

我也有数不胜数的烦恼,就拿我和妈妈的例子来说吧,我和妈妈总是和不来,说上一句两句就会吵起来,妈妈说我越长大越不懂事,我嫌妈妈太罗嗦,一件小事,就能被他说出一大堆的道理,妈妈还要把这些道理讲给我听,最后还说我让妈妈太操心,我听了很委屈,我都不知道我到底哪里让妈妈操心,可妈妈却总是这样说。最让我不理解的是,妈妈总是让我和别的小孩对比,还说我总是比不上别的小孩……

这样的烦恼很多,我总觉得妈妈对我太严厉,甚至有时候,我会觉得别人的妈妈都比我的妈妈好,但我还是明白,妈妈这样做是为了我好,妈妈给我讲道理听是让我知道怎么做人,妈妈让我和别的小孩比,是为了让我学习更有进步。

我们在成长的时候,都会遇到挫折、烦恼,我们还要经历酸甜苦辣的一些事情,只有经历了这些,这才叫一个完整的成长。没有烦恼的成长是到不了彼岸的……

终结拖延症读后感


导语:《终结拖延症》并不是一本陈词滥调之作,这本书才不会对你说教什么加油工作、多花时间干活之类的。当然,在某些时候,付出最大努力是很重要的。然而,人生中总是有许多成就,是基于一天天的努力的。

一、终结拖延症读后感

最近把《终结拖延症》这本书读了一遍,趁着新鲜度,赶紧分享一下读后感。

拖延,通俗来说就是:把事情不断延后,却迟迟不去做。在战拖会里,他们把拖延分为:真性拖延和假性拖延(也叫合理推迟),其中真性拖延是本可避免且后果消极的推迟行为或现象,而假性拖延则是后果无害的推迟。之所以这样分是为了方便归类和讨论,其次生活中所讲的拖延大多是会产生不利影响的拖延行为或现象,即真性拖延。

拖延之所以难以战胜,其障碍主要可以分为三种:

1)短视近利的拖延思维阻碍迈开第一步;

2)焦虑烦躁的拖延情绪阻碍行动的进行和坚持;

3)缺乏行之有效的战拖技术;

在《终结拖延症》里,作者威廉克瑙斯(William Knaus)提出了三管齐下的方法,分别从思维认知、情绪管理和行为实践三个方面来讨论如何破除这些障碍,如何有效战胜拖延。

首先,先来看看,常见的拖延思维有哪些:

1)时间有的是,明天再开始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这句已经在义务教育里已经背的滚瓜烂熟的诗句,在计划和行动开始之初,总会被遗忘,究其原因在于:我们总认为时间还很多,离最后期限还很远。尤其是面对那些我们认为会对自己有用,应该去做的事情时,总会把行动无限期往后推迟。

2)我不知道如何下手,还是先准备准备吧。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准备充分是很有必要的,但同时准备也会成为一种逃避、开拓的借口,因为准备得越充分,内心对未来就越有把握,心中就越踏实,因而面对的恐惧和焦虑就会少点。这是人的本性,无法避免。可是,就算准备得越充分,也不能让我们对未来有更多的把握感和操纵感,因为总会有不可预知的意外和干扰来打破行动和计划的进行。

3)为了把事情做得更好,我要准备得更充分。

这与上面一点类似,不过在完美主义者当中较为常见。但是我认为,相对于拖延思维来说,完美思维对完美主义者的思维产生的负面影响更大。

4)我觉得我会失败.....

有些人拖延一些事情是为了不想面对失败的结果,因为一开始他们觉得就算努力去做,还是无法完成,会面临失败的局面。而他们的成败价值观是这样的控制他们:努力了还是会失败,这体现了自己的无能;而如果自己拖延不去做,或是到最后期限才去行动,那么即使面临失败的结果,他们觉得自己并非是一个Loser,因为他们认为自己还未使出全力,还有余地。

不管你是否有拖延的行为,是否存在拖延思维,最重要的是觉察到自己正在拖延!对拖延的觉察是战拖的第一步。如果一个人明明在拖延,却否认自己在拖延,并继续拖延下去,这才是最可怕,最自欺欺人的地方。而在本书当中,作者建议:通过写拖延日志增进对拖延的觉察。拖延日志就是记录拖延的详细情况,如拖延的事情,拖延的结果,拖延的借口(内心独白),拖延的情绪变化等等。当具备对自己思维的觉察力时,我们就可以在拖延思维出现之时,通过自己激励、自我辩论,同时利用新的思维模式去替代拖延思维。以坚持跑步为例,今天先不跑吧,今晚恰好有好声音,先看完吧,明天再开始跑步吧!没关系,好声音晚上9点30分才开始,我可以先出去跑30分钟,然后再回来,时间正好,而且我明天可以再看重播,这样就可以省去广告时间了,所以还是今天开始跑步吧!

其次,就算我们开始迈出了第一步,拖延也还是纠缠我们不放。在我们还未建立完全针对某个习惯的神经通路或是新的战拖思维时,旧有的拖延思维为了求生而挣扎,不断地给我们的情绪和内心增加压力,让我们烦躁不安、焦虑难耐,甚至它像一个顽皮的小孩,在心中制造一个声音,强烈要求我们拖延或是停止手头上的事情,力求分散我们的注意力,然后趁虚而入,使拖延死灰复燃。

针对拖延引发的焦虑、恐惧和厌恶的情绪,书中的建议就是培养对这些情绪的忍耐能力,进而锻炼出情绪肌肉,这确实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但是却很痛苦,也很影响工作和生活。因为往往这些情绪出现时,我们越是强忍着,越是在心中做挣扎,做内心独白,自我激励,都会让我们分散对当下的注意力,如果那时恰好你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去完成工作,你会因无法静下心来而抓狂。所以我认为,强忍不是通用的办法,适时地放下手头的工作,静下心,深呼吸,利用灵修的方法,去与自己的情绪相处,同时在拖延日志上记录下来,待情绪稳定后回到工作中,这样的效果或许好很多。

最后,书中提到的战胜拖延的行动技巧基本和之前分享的战拖技巧差不多,现在再来回顾一下:

1)确定一个清晰、具体、可量化的目标;

2)将目标分解成短小具体的步骤来完成。如果是创造性的活动,就分解成机械性的活动;

3)不必准备太充分,一旦发现自己在准备上花太多时间,就跳过准备,直接行动,Just do it;

4)停下完美主义,给自己足够的时间,一点一点地做,同时记录自己的改变和变化;

5)消除一切干扰,如关掉手机,关掉电视、拔掉网线......集中注意力;

6)利用仅有的10分钟时间;

7)先做5分钟,再做5分钟.......继续这样下去,你会慢慢找到状态的;

总得来说,这本书比《拖延心理学》更注重实践操作,但是操作的方法和步骤并不是那么容易理解,因为书中提倡通过记录和书写来觉察和反思自我,许多内容只有做了才会明白,才能理解,也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建议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尝试一下。

另外,再补充一点,那就是时间管理和拖延的关系。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拖延并不属于时间管理的范畴,而且拖延的产生并不完全是时间管理里不到位,可以说时间管理在其中作用的很小。而时间管理只针对那些最不拖延的人有效,对于经常拖延,不经常管理时间和自己的人,无效。

二、终结拖延症读后感

战胜拖延无疑是困难的:各种拖延症在具体表现上可以千差万别,但看起来都顽固而容易反复。许多人戏称它为绝症。尤其是跟相关的生理性拖延,每每卷土重来,更是让人痛苦不堪。此外,拖延本身的复杂性也增加了我们同它对抗的难度。

如果我们可以不太严格地把拖延称为一种症那么它更接近于一个症状性而非病因性的名词。由于这种根源和具体表现上的差异,几乎不存在一种通用于各种拖延症的万能灵药。大体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注重内心成长和价值观梳理,一类注重任务解决和时间管理。第一类方法,强调挖掘拖延行为的根源,加强对自身各个方面的觉察,倡导从拖延的根本原因入手,化解负性情绪、调整不合理认知、强化行为的改变,从而不仅实现拖延行为的改善,更是谋求对自己更深层次的认识和接纳;第二类方法则强调聚焦于任务本身,挖掘、组织并利用自身的积极资源和社会支持系统,力求在短时间内克服障碍、实现目标。

从效果来看,第一类似乎更彻底,也更有利于预防反复,但改变周期漫长,似乎可以称为长期战拖;而第二类短小灵活,常用于对已发生的拖延的解决,或许可以称为短期战拖。是釜底抽薪重要,还是扬汤止沸有效,此二者可谓各有千秋,相信诸位拖友各有偏好。但是,无论是釜底抽薪还是扬汤止沸,容易的是纸上谈兵,共同的难点都在于如何操作和执行。

对拖延根源挖掘最彻底的人,可能会成为拖延心理学家,但这本身并不足以保证知行合一,在行动中实践那些觉察到的知识;而短期战拖当中的主要内容,如时间管理等,最适用的人群却常常是那些本不容易拖延的人,这些方法在设计时通常就没有充分考虑到拖延的干扰,而是假设人的理性决策能力已经足够强大。事实上,我们理性的一面也许需要事先训练和养成习惯(就像在这本书里一样),才能足够强大。

三、终结拖延症读后感

现在的生活节奏很快,什么事情都是以快节奏的角度漫步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和工作中,这无异于就是给我们年轻人非常大的压力,书中的胡小懒就是这样节奏的年轻人,不仅年纪越发的大着,而且又是单身, 最重要在单位一直处于漂浮状态,看着胡小懒从开始的懒癌患者,一步一步的理清自己的头绪,从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慢慢的回归到计划的执行者进步中,看的我是好振奋,可能他就是我的一个缩影,回想自己以前,后悔,可是世界没有后悔药啊,正所谓拖延就是一剂慢性毒药,让人深受其害,但是还欲罢不能的感觉。

书中的胡小懒一家公司的策划,也是做了好几年的老员工,但是就是病态的拖延,上班时间的刷微博,刷微信,QQ聊天,淘宝淘淘,免费的咖啡喝喝,时间就这样跐溜的跑了,就是这样的病态拖延,导致冲忙上交的策划案都是不合格的,本身策划就是一个伤脑细胞的事情,偏偏胡小懒就是病态的拖延,总想着,还有明天,重要该做的事情就这样拖着,直到期限的最后时刻,才不得不匆忙交工,这对自己,对公司,都是非常不负责的表现。不漂亮的计划不执行----那是因为策划太费脑细胞,所以拖拖拖,拖拉斯基。可怕!零碎的小岔子-------上班的聊八卦,诉诉苦水,喝喝免费咖啡,时间就不经意间溜走。好可怕的拖延,现在的年轻人太多的拖延病患,人一旦陷入拖延怪圈,就是慢慢吞噬人的健康,让人煎熬度日,悔恨到老,这就是拖延的负面威力,严重的侵害到我们每个人拖延病患的身心。

现在的拖延症无处不在,形态各异,多少人深受其害,却找不到逃离的出口,俗话说的好:因病开放,对症下药。每一个人都要揪出那个拖延的真凶。现在的拖延大多数都是懒惰的,因为拖延与懒惰是狼狈为奸的一对,要战拖,就得要从心里和行动上克服拖延,如果懒惰的情绪一直存在,那么人始终会处于一种空想状态,做什么事情都会觉得懒得动。没有行动,不想行动地耗时间,就是拖延,战拖,就要从抗击惰性开始。怎么做呢,远离那么懒散的人,因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多做点事情,其实不吃亏,放下三分钟热度,多点专注,人要踏实,才能换来长久,最重要的就是时刻提醒自己:别犯懒!年轻人每天在临睡前,都要想想自己的理想,然后告诉自己:别犯懒,不行动的话,这些想法就永远跟梦一样,摸不着,看不见。人妖克服惰性,就要学会经常与消极的自己作战,在试图享受安逸的时候给自己一点积极的刺激。

战拖,对完美主义者,我想说,允许自己的人生留点缺憾,因为缺憾也是一种美,毕竟完成比完美更加的靠谱。生活的赢家,从来都没有借口,当有件事情迟早需要做,而此刻又不想做,人就会有很多理由拖迟它,借口会让拖延变得顺理成章,要打败拖延的恶习,就得学会没有任何借口。没有借口,那就要打造强大的执行力,三流的点子加一流的执行,永远比一流的点子加三流的执行力更好,战胜拖延,最直接的做法就是立即执行,别把想法留在大脑,别让所以得计划都是纸上谈兵,别试图准备好一切在开始,要知道,谁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但是只有行动才能决定下一秒的你和未来。

如果生命是一场旅行,那么目标就是指引方向的灯塔。心中有了目标,就有了前行的方向,就有了行动的力量。习惯拖延的人,缺少的就是一个坚定的目标,所以才会迷迷糊糊,胡乱的拼凑自己的人生。克服拖延顽疾,就要需找到这股神奇的力量,让它指引我们前行,把梦想交给现实,告别一事无成,浑浑噩噩的人生。话说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人生,人都要有一个目标的目标,专注的做好每个步骤,专心的做好一件事情,把大大目标分解到小小目标,时刻监督自己修正目标,这样才能够战胜拖拉斯基,吻别拖拉斯基。

文章最后,告诉我们,再聪明的人玩不过时间,时间对每一个都是公平的,在时间上偷懒,结果就是患上拖延症,弄得你焦头烂额,在时间面前玩耍,拖延症就会变本加厉的折磨我们,偷走精彩的人生,留下混沌的噩梦。唯有学会时间管理,细化时间安排,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才有可能远离拖延症的病魔。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也许我们会感到倦怠,丧失了前进的动力。又或许因为梦想太遥远,现实耗费了我们太多的精力,打消了从前的积极性,不过不管怎么样,人都要记住,在奋斗的路上,每一个都会感到疲惫,唯有那些充满激情的灵魂,才能够走到终点,因为他们不会被疲惫打败,就算走在无人陪伴的路上,就会为自己鼓掌。

《拖延症》读后感系列


读后感大全栏目精选:“《拖延症》读后感”,欢迎阅读。

《拖延症》读后感 篇1

拖延症是一种不好的症状,生活中有不少人有这种症状,别小看了这区区拖延症这让我们的生活也受到了巨大的阻碍。于是乎我去看了这本借了吧拖延症。

书中说,人之所以在工作中拖延,是因为觉得工作枯燥,没有热情,自然就没有立刻去做的动力。一旦你爱上工作,对工作产生热情,你就会满怀热情的去做事自然就没了拖延,做事就更有效率。所以让自己爱上工作,你便不会再拖延。

所以,怎么才能让自己爱上工作呢?

我觉得书中有一段话写的就很好,同样一件事一个人主动去挖掘其中的乐趣,那么他们就会感受到快乐,就能够将它做的更好。反之,工作就会成为一中负累,让人觉得心力交瘁,工作自然也就流于庸俗了。只要我们愿意在工作中挖掘属于自己的快乐,那么即便我们在建筑工地上干着水泥匠的粗活,也能也能找寻到自己的快乐,也能将工作做的更好。相反,如果我们将工作看作孙悟空头顶上的紧箍圈,认为工作只不过是为了简简单单的完成任务,那我们也就无法把工作做好。学习上也是同样的道理。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其实生活中很多人就是一个典型的乐之者,他们把自己做的事当作一种快乐,那么,兴趣就来了。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学会做一个乐之者。

然而,拖延症患者如同那雪中的寒号鸟,本应该早点搭建自己的房屋,让温暖的房子抵御冬雪带来的严寒,却偏偏因为自己的拖延拖啊拖啊明天再做吧,天还不冷,明天在搭吧雪还未下结果直到寒雪覆盖全身,心脏停止跳动前才知道后悔:如果能早点,早点做好房子就不会被冻死了吧。

可说出来容易做出来难,往往更多时候我们无法坚定内心,改掉坏习惯,以至于拖延症越来越严重。就比如说,生活中我就是个典型的拖延症患者。平时妈妈让我写,我总是拖着说明天再写,可是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天过去了又是一个明天直到火烧眉毛,拖无再拖的时候才猛然后悔时间不够着急忙慌敷衍了事。我也为此深受困扰,直到我看完这本书《戒了吧,拖延症》。

从书中我知道了拖延症并不是无可救药的病症,我知道了兴趣使然的重要性,我知道了学会在学习中寻找乐趣,在乐趣中学习。所以说我决定以后再也不拖延了,今天事绝不明天做。在生活中寻找乐趣,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坚持改掉拖延症,向自己的目标进发。

《拖延症》读后感 篇2

很不幸,这个寒假,我又被可恶的拖延君给缠上了!

说来也怪,每到寒暑假,拖延君必会不请自来,给我本该快乐的假期增添一道痛苦的阴影。这次寒假,我本是有望和它saygoodbye的。妈妈未雨绸缪,为了让我在春节前完成作业,把所有的兴趣班都给停了。我一激动,放假第二天,就把一本《过好寒假》给KO了,笔头作业只剩下了口算和两篇作文。眼看作业大战胜利在即,我甚是欣喜,总算可以和拖延君彻底划清界限!

没想到,第三天,拖延君就找上了门。赖床便是我拖延症初期的症状表现。由于晚上看电视熬了夜,我的生物钟发生了紊乱。早上,我躺在温暖的被窝里做着美梦,隐约听得楼梯上传来脚步声,正在我傻傻分不清是现实还是梦境时,耳边传来一阵河东狮吼:刘朱溢,都10点钟了,你怎么还没起床!那声音震耳欲聋,不仅打断了我的美梦,还附带耳鸣效果。妈妈,你不觉得这样对待一个急需睡眠的人很残忍吗?我真想爬起来跟妈妈理论一番,但眼皮实在懒得动一下。唉,何必费口舌浪费这睡觉的大好时光呢,多睡一分钟就是赚到啊。我对妈妈的呼喊开启了屏蔽模式,调整好睡姿,又与周公约会去了。但很快,小弟的哇哇大哭将我从梦境中又拉了回来。天哪,二重唱强势来袭!已和拖延君打得火热的我哪肯轻易认输?我深吸一口气,呼啦一下钻进了被窝,完美地将杂音隔开了。忽然,一阵阵寒气袭来,妈妈竟将被子给掀开了。她的野蛮行动成功地斩断了拖延君与我的纠缠,我惊叫一声,立马手脚利索地穿好了衣服。

你以为拖延君会这样放过我吗?NO!上午被睡觉给毁了,下午我可得做点儿正事了。可午饭吃得太饱,不如先看会儿电视休息休息。于是乎,拖延君拉着我的手窝在沙发上徜徉在了各个精彩的电视节目中。该做作业啦!知道!怎么还不做?马上做!妈妈一遍遍地催促,我一次次地敷衍,一晃太阳已经下山。在妈妈凌厉的眼神中我无奈地提起了笔,磨磨蹭蹭总算完成了一页口算,可已到了吃晚饭的时间。吃完晚饭再做一会儿作业?呵呵,平时上学晚上要做作业那是迫不得已,放假哪有挑灯夜战的?作业嘛,明天做好了!

就这样日复一日,一拖再拖,眼看还剩一周时间就要开学,催债的妈妈实在看不下去了,对我下了最后通缉:在两天之内不把作业做完,就等着吃茄子夹肉(狠揍一顿)吧!此时的我才如梦初醒,快马加鞭地赶工后,写下这篇作文,以表我与拖延君绝交的决心!

可恶的拖延君害得我整个寒假都备受作业的折磨,不过这能怪谁呢?追根究底,还是怪我自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足够坚定的意志力。痛定思痛,今年暑假,我一定会将可恶的拖延君拒之于千里之外!

《拖延症》读后感 篇3

《终结拖延症》读后感300字:

约百分之二十五的人患有拖延症,有趣的是,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属于那百分之二十五。那我们先来找一下自己的定位,你属于哪一种拖延?

要改变这些负性思维及行为方法,终结拖延,可以试试下面几个简单的方法:

01、练习立即行动

以合理的方式、在合理的时间内,去做合理的事情。

02、控制分心行为—思维终止

意识到自动拖延决定时(如心里想“待会再做吧”),要在心里喊“停”。

03、复杂任务做分解

学会将复杂任务做分解。

04、建立正向联系

将学习和愉快的事情联系起来,比如你喜欢古典音乐,那就边放边学习

05、运用承诺

当我想翻跃一面很难翻的墙时,可以试着先把背包扔过墙。运用承诺会有一个短期明确的目标,因为你承诺了他人,所以你的行动也会更坚决一点。

06、维持适当的压力

没有压力人的表现不会很好,你得强迫自己开始;压力太大表现也不好,思维会分散混乱,所以要维持适当的水平的压力感。

书中作者还介绍了很多适合实际操作的流程、套路和练习,甚至可以在实战当中直接模仿复制。但是,任何方法光看不练是永远也没有效果的,战胜拖延,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拖延症》读后感 篇4

作为当代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最容易让人毛骨悚然汗毛竖立的词语,除了期末考试之外,大概就是ddl了。所谓ddl就是英语单词deadline的简称,而dedline在中文里的意思,就是截止日期,俗称“死线”。每次需要交论文或者需要考试,在大学里只有少数的学霸会提前规划一步一个脚印地完成这些任务,而更多普通咸鱼大学生往往都是将一拖再拖,将任务拖到最后一刻才去完成,正如这本由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的《拖延症患者自救手册》的背面配的图片——正常人就是开始做事,然后做完;而拖延症患者会在距离截止日期还有五天的时候,先玩会儿手机。距离ddl还有两天的时候,接着玩手机。距离ddl还有一天的时候,非常紧张地玩手机。直到距离截止日期还有一个晚上,才赶紧开始做事,通宵完成,不但害了自己的健康,而且完成的质量也不能得到保障。

我相信大部分人应该都不会很喜欢这样的生活方式和做事模式。那么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呢?毕竟手机太好玩了,电影太好看了。即使是抠手指甲和冥想神游的时刻,也是那么充满魅力。我们总是有各种各样的方法去逃避真正做事的时刻,而这最后时刻却非常的难熬,并且追悔莫及:为什么没有早点开始做这项任务呢?搞得现在这么着急,一地鸡毛。那么作为一名拖延症患者,你可能会需要这本《拖延症患者使用手册》,这是由美国作家加兰库尔森所著的心理励志类书籍。在网络上,他获得了非常多的点击量,出书之后这本书是一本非常实用,可操作性非常强的一本书。想要改变拖延症,你只需要搭配一个你最喜欢的笔记本,并且每天抽出任意20分钟时间,根据这本书跟着作者去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等到五周之后,或许你将会开启一段全新的人生。

这本书分为七个章节,从第二章到第六章按照每周一章的节奏来给我们手把手的帮助和指导。在一开始前言中作者就介绍了如何利用这本书,作文而且非常尖锐地指出,这应该不是你读过的第一本关于工作效率和拖延症的书,但是作者毫不介意。因为之前的书,或许有着非常的华丽或者有着非常令人心潮澎湃的推荐语,但是并没有特别实际效果。而这本书,虽然只有薄薄的不到200页,但是却非常具有实操性。与其他拖延症书籍不同的是,这本书的第一张从心理学上对拖延症的成因进行了解读,并且划分了不同的模式,读者可以对号入座找到自己拖延的内心深层次的原因,而不是按照一个通用且粗糙的方式来进行训练。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当我们读完第一章就可以继续跟着作者塑造自己的意志力和行动力,慢慢地改掉拖延症。作为一名经常拖延没有规划的咸鱼,我已经开始跟着本书尝试着迈出第一步来改变自己了,接下来的五周会继续努力,期待一个全新的自己。

《拖延症》读后感 篇5

你是否也有这样的经历,早上下定决心今晚一定要早睡,结果晚上躺在床上朋友圈微博刷不停或者游戏始终不肯退;接到一个报告的工作,你想了很长时间这个东西应该怎么写,却一想到去做就头疼,越不想做就越拖,拖到最后交不了怎么办?没办法只能加班解决。

好吧,不知不觉间,拖延症已经成为我们大家的通病。那什么是拖延症呢?百度上的解释是一种“个性”行为,即将所计划执行的任务推迟到稍后时间。是的,我们每天要面对太多的工作和问题,好像永远都做不完,于是,面对生活的压力,很多人想到的对抗方式就是拖延,它好像让我们避开了那些焦虑、恐惧、无聊等负面的内心感受,但拖延也只是暂时的,我们始终要学会习惯“负重前行”。

那么,该如何改变呢?《拖延症患者自救手册》会告诉一个好方法。作者将他自己20年的时间管理经验汇总成5周的自我训练法,从训练意念、构建上层结构、实现时间自由、高效利用大脑以及形成完整的动机链条5个层面入手,设定5周时间,每天花费20分钟,持续训练,告别“拖延症”。作者帮助我们找到拖延症的根源,并为我们提供了清晰明了、循序渐进的指导,在每一周的任务分工中都明确了要做什么,该如何做,并明确了目标和效果,其中的很多地方让我很受启发。

《拖延症》读后感 篇6

那么,我们究竟为什么会产生拖延行为呢?

举个简单的例子,今早我们七点五十就来到办公室,明明一开始是计划完善老板布置的方案,在下班之前尽快提交,结果刚打开电脑,就被弹窗里的邮件转移了注意力,回复了邮件,又看到微信上有人发来信息、微博上又有新八卦……

结果是,我们花了两个多小时刷手机,方案却迟迟没有推进,最后被老板催稿、批斗,导致自己一整天都忙得人仰马翻、心情不好。

当然,害人的手机、喧嚣的网络只是拖延的一个成因,拖延症背后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害怕失败、完美主义、依赖他人等等,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都需要深入探索。

比如书中分析到胡小懒的同事,Amanda的拖延症是完美主义使然,她能力很强,但总要准备到万无一失才开始执行,结果往往是最后截止时间到了,自己还没能完成项目,最终被老板开除;胡小懒的表妹因为害怕自己会考试失利,被人嘲笑,就制造各种借口拖延雅思考试,这其实是害怕被指责造成的拖延;而胡小懒的朋友张波的拖延症则是懒惰使然……

总而言之,拖延行为是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不同的人产生拖延行为的原因都各不相同,必须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

《拖延症》读后感 篇7

《终结拖延症》读后感800字:

约百分之二十五的人患有拖延症,有趣的是,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属于那百分之二十五。那我们先来找一下自己的定位,你属于哪一种拖延?

期限性拖延:

领导规定下周二要交一篇文章,我会拖到周一晚上才开始写,这种把工作拖到最后期限才完成的,可以称之为期限性拖延。

个人事务拖延:

我计划7月份去桂林旅游一趟,这属于个人事务,属于不紧急的事情,但一直拖到7月底,我的机票也没有定,行程也没有安排,这就叫个人事务拖延。

简单事务拖延:

简单事务拖延就很简单,我在吃饭或者在走路的时候,手机微信响了,同事询问我今天什么班?晚上一起约个午饭,两分钟就能回复的问题,但是我就拖延到快吃午饭的时候才想起来回复人家。

复杂拖延:

复杂拖延大多跟完美主义有关,领导要我做的PPT,里面有个数据不准确,我就会一直拖延,不想去完成这个PPT。

无事不拖的人确实难找,而从不拖延的人也很罕见。本书中,威廉·克瑙斯教给我们一个“三管齐下”的方法,帮我们克服拖延,让生命之旅收获更多的成就,方法是:

认知方法:

教你看清拖延行为是怎样表现的,以及怎样改变拖延思维。

情绪方法:

教你建立忍耐力和持久性,使你即使面对不适的环境,也能坚定地沿着原路前行

行为方法:

确定你的方向,落实在行动上,善始善终,运用你的知识,通过你的工作和成就取得成功

苏格兰有一句谚语:“什么时候都能做的事,往往什么时候都不去做。”所以,这次可别再拖延啦!我们一起来学习改变消极思考方式,缓解压力情绪,采取积极主动行为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的方式吧!

认知方法:

帮你重新思考你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改变自动负性思维(ANT),比如可以教自己跟拖延思维争辩。

情绪方法:

拖延很可能是因为一些不愉快的情绪引起的,想避开这种紧张、不快,需要一个更加安适的行为来转移情绪,代替不快。

行为方法:

当你拖延时,十有八九是在用一些压力小或不太重要的事,来代替被拖延的那件事,比如看新闻、打游戏。

小案例:雷蒙德是一名律师,但他总是习惯性拖延一些重要的事务,考虑到这将严重危及自己的职业生涯,于是向马萨诸塞州朗梅多市临床心理学家威廉斯·克瑙斯寻求帮助。对方给了他一份两页的关于办事拖拉的对照表,要求阅读并检查这些描述是否符合他的情况。雷蒙德欣然接受,答应在飞往欧洲的班机上完成这项任务。可是在飞行途中,他饶有兴趣地看了一部电影;随后发誓在下榻酒店的头天晚上阅读这份材料,但很早就睡了;此后每天,都会有一些更紧迫的事情要做。克瑙斯通过计算发现,由于拖延症,这名律师在这项可能仅需两分钟便能完成的小任务上花掉了40个小时。

莫莉的梦想读后感600


莫莉的梦想读后感600范文一

前几天,妈妈带我去书店。当我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就被这本书的封面吸引住了:一个小女孩站在几个玩具熊和三只小狗中间,我决定买这本书。

回到家我就津津有味的读了起来,本文讲述了:莫莉在信箱里发现了一张名叫凯凯寄给小娴的明信片,由于雨天信封上面的姓名和地址看不清,茉莉只好找到这个叫小娴的人。最后才发现小娴竟然是自己的妈妈。

故事中还写了莫莉喜欢比她年长的超哥哥,并在自己学校装修的时候,怀着兴奋的心情搬到了超哥哥学校上课,还很钦佩高年级的大姐姐,还希望自己快点长大也能像哥哥姐姐一样出色。

读完这本书我知道了莫莉的梦想是去那个最浪漫的岛屿。我的梦想是当一名医生,每个人的梦想都各不相同,但是我们都要为了自己的梦想去奋斗。所以,大家不妨来读一读这本书吧!

《莫莉的梦想》读后感600范文二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雨天,女孩莫莉突然收到了一张明信片,是寄给小娴的,莫莉以为寄错了,就去找小娴。但是没有找到她。又是一个雨天,莫莉又收到了一张寄给小娴明信片,从这以后,一个尘封多年的秘密渐渐浮现。在成长的过程中,莫莉和好朋友之间的距离忽远忽近。从小一起长大的邻居哥哥,心里偷偷崇拜的高年级大姐姐,喜欢给自己起绰号的男生,他们在莫莉的生活中掀起一个个小小的波澜。一个雨天,莫莉突然想起了那张从世界上最浪漫的岛屿寄出的明信片,关于蓝色爱琴海的梦想在心底萌发。她说:那个蓝色的梦想,总有一天我会实现。那个最浪漫的岛屿,在无数个明天后,我一定会到达!

读完这本书感觉故事里的人物一下子都长大了,有了这样和那样的烦恼。有时妈妈的爱会成为甜蜜的负担,有时与好朋友相处彼此温暖又彼此伤害懵懵懂懂的成长历程,跌跌撞撞的走过,只为在时光中等待最美丽的绽放。读完这本书中的故事让我明白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只要我们肯努力,只要我们有信心,什么事情都会成功。以后,我也要这样做,去坚持不懈的努力,对自己要有足够的信心。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想要得到的东西,就要靠自己的争取和努力才能做好才能得到!我相信只要我用心努力,在不久的将来,我的梦想也会实现。

从读书中我学到了东西感受到了快乐,让我有很大的收获。所以以后我还要多读书读好书,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和业余时间,让自己成为一名真正地阳光少年!

读《莫言作品》有感600字


读了《莫言作品精选》我深有感触。《莫言作品精选》这是一种对事物的讽刺,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是一种对完美的追求,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莫言作品精选》向人们描绘了各种画面:或悲伤,或欢乐,或梦幻,或真实,或呆板,或活跃,或完整,或破碎……

是他,像一个画家一样描绘五彩的世界,像一个粉刷匠一样装点简朴的世界,像一个导游引导人们欣赏我们的世界,他就是著名的作家——莫言。

莫言出生于1955年,原名管谟业,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硕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他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2011年莫言荣获茅盾文学奖。2012年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生死疲劳》和《蛙》这两部作品所具有的罕见的宗教情怀,使它们超越了中国作家同行,而进入了世界文行列。莫言的业绩,也使他当之无愧地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殊荣。

莫言就是这样一个独一无二的作家,他用自己的实力和不懈的努力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得文学诺贝尔奖的作家。他写的书完美而又特别。他用一个个简单而又平凡的文字,汇成一句句感人肺腑的话语,一篇篇精彩绝伦的文章,让人拍案叫绝。许多感人的故事在《莫言作品精选》中展现,有篇故事我至今难以忘怀还记忆犹新——《冰雪美人》。

《冰雪美人》讲述了:父亲送“我”去叔叔的小诊所学医,父亲反复叮嘱“我”多干活,少说话,叔叔的医术还算高超,各种杂病都能治,进去半年,叔叔也没教“我”什么,“我”总是干家务,“我”同学孟喜喜个性张扬,长得漂亮,一次,“我”偷葡萄给孟喜喜,老师发现,孟喜喜把罪名揽到她自己头上,又因为孟喜喜个性招老师讨厌,喜喜被开除了。开除后,喜喜帮她母亲经营“孟鱼头”,却招人诋毁,认为喜喜作风不正。一次,喜喜到叔叔诊所就诊叔叔婶婶显的十分厌恶。正巧,又有两人要动手术,喜喜只好等着,没过多久,喜喜就停止了呼吸,没有了心跳!

这篇《冰雪美人》通过对女孩孟喜喜的死亡折射人的思想观念深处的冷漠,作者通过喜喜周围所有人的描写分析,深刻了批判了这种思想意识,背地里折射出了美的滑落和消亡,通过对喜喜因其个性与周围环境不相容,体现了人性的丑恶,喜喜漂亮,乐观,自信,却因为张扬自己个性,想按自己真实想法生活,却让周围的人“刮目相看”有时候群众的力量是可怕的,但群众的力量也不一定是正确的!

在《冰雪美人》“我”学徒过程中送着送那,体现了亲情世俗。其实,折断喜喜的先是学校,从葡萄事件可以看出喜喜心灵和性格的美,同时,也看出年级主任的残酷和残忍。孟喜喜面对开除,体现出来的是勇敢。退学后,喜喜和母亲挑起生活的担子,把孟鱼头经营的轰轰烈烈,人们认为是卖“那个”的,看病时,婶婶说是“性病”这都体现了人们没有确凿的证据只凭自己猜测下结论。

莫言,他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莫言的文章都阐述了一个个道理,让读者成长,坚强。

《莫莉的梦想》读后感作文600字


导读:成长的过程中,莫莉和好朋友之间的距离忽远忽近,彼此温暖,也彼此伤害。以下是由小编J.L为您整理推荐的相关字数读后感和名著读后感,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莫莉的梦想》读后感作文】

我看过许多书,有文学类、历史类、科学类,还有名人传记等。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庞婕蕾写的《莫莉的梦想》。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一位处在青春期前奏的女孩儿莫莉。雨天,女孩莫莉突然收到了一张从世界上最浪漫的岛屿寄出的明信片,关于蓝色爱琴海的梦想在心底悄然萌发,一个尘封多年的秘密渐渐浮现。成长的过程中,莫莉和好朋友之间的距离忽远忽近,彼此温暖,也彼此伤害。

从小一起长大的邻居哥哥,心里偷偷崇拜的高年级大姐姐,喜欢给自己乱起绰号的男生,他们在莫莉的生活中掀起一个个小小的波澜。莫莉轻轻触碰诗一样的年华,那个蓝色的梦想总有一天会实现。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我觉得,梦想就是人活在世界上的意义吧。虽然每个人的梦想对世界来说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念头,但是不可小瞧梦想啊,就如同不能小瞧奇迹一样!

我的梦想是当一名画家,用我手中的画笔描绘出五彩缤纷的世界,编织出美好的未来。所以我们都要为了自己的梦想去奋斗。

【篇2:莫莉梦想读后感】

前几天,妈妈带我去书店。当我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就被这本书的封面吸引住了:一个小女孩站在几个玩具熊和三只小狗中间,我决定买这本书。

回到家我就津津有味的读了起来,本文讲述了:莫莉在信箱里发现了一张名叫凯凯寄给小娴的明信片,由于雨天信封上面的姓名和地址看不清,茉莉只好找到这个叫小娴的人。最后才发现小娴竟然是自己的妈妈。

故事中还写了莫莉喜欢比她年长的超哥哥,并在自己学校装修的时候,怀着兴奋的心情搬到了超哥哥学校上课,还很钦佩高年级的大姐姐,还希望自己快点长大也能像哥哥姐姐一样出色。

读完这本书我知道了莫莉的梦想是去那个最浪漫的岛屿。我的梦想是当一名医生,每个人的梦想都各不相同,但是我们都要为了自己的梦想去奋斗。所以,大家不妨来读一读这本书吧!

【篇3:莫莉的梦想读后感】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雨天,女孩莫莉突然收到了一张明信片,是寄给小娴的,莫莉以为寄错了,就去找小娴。但是没有找到她。

又是一个雨天,莫莉又收到了一张寄给小娴明信片,从这以后,一个尘封多年的秘密渐渐浮现。在成长的过程中,莫莉和好朋友之间的距离忽远忽近。

从小一起长大的邻居哥哥,心里偷偷崇拜的高年级大姐姐,喜欢给自己起绰号的男生,他们在莫莉的生活中掀起一个个小小的波澜。

一个雨天,莫莉突然想起了那张从世界上最浪漫的岛屿寄出的明信片,关于蓝色爱琴海的梦想在心底萌发。她说:那个蓝色的梦想,总有一天我会实现。那个最浪漫的岛屿,在无数个明天后,我一定会到达!

读完这本书感觉故事里的人物一下子都长大了,有了这样和那样的烦恼。有时妈妈的爱会成为甜蜜的负担,有时与好朋友相处彼此温暖又彼此伤害

懵懵懂懂的成长历程,跌跌撞撞的走过,只为在时光中等待最美丽的绽放。读完这本书中的故事让我明白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只要我们肯努力,只要我们有信心,什么事情都会成功。以后,我也要这样做,去坚持不懈的努力,对自己要有足够的信心。

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想要得到的东西,就要靠自己的争取和努力才能做好才能得到!我相信只要我用心努力,在不久的将来,我的梦想也会实现。

从读书中我学到了东西感受到了快乐,让我有很大的收获。所以以后我还要多读书读好书,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和业余时间,让自己成为一名真正地阳光少年!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莫患空谈症》读后感600字”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莫言读后感600字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