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名人故事读后感600字 > 地图 > 名人故事读后感600字

名人故事读后感600字

发布时间:2019-09-23 来源:互联网

白色故事读后感600字。

书虽然是死物,但是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自我,丰富我们的生活,读书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尤其读经典作品对我们思想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当不同的人在看完作品后,相信也会有对于它的专属心得体会,写作品的读后感可以增强我们的印象,加深我们的领悟。一篇属于自己的作品读后感该怎么写呢?经过收集,小编整理了白色故事读后感600字,希望你能从中找到有用的内容!

1942年,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对冀中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日本鬼子从炮楼出来不断袭击邻村老百姓,进村后,他们烧杀抢夺,无恶不作,老百姓对他们咬牙切齿,恨之入骨。

高家庄群众在党支部书记高老忠、民兵队长高传宝的领导下,随机应变,因地制宜,把土洞、地窖改造成户户相通、村村相连的多口地道,而且一直挖到敌人的炮楼底下。某夜,小鬼子山田队长率日军在天黑之际偷袭高家庄,这事被老钟叔发现了,高老钟意识到鬼子进村将是老百姓的一场灾难。面对凶恶的日本鬼子,他一路小跑,毅然来到村中的老槐树下,解开绳索,拉响了那口报警的大钟,就在钟声回荡在高家庄的上空时,山田的qiāng声也响了,这位忠诚的老钟叔倒在了山田的qiāng口下……高家庄人民被激怒了,他们望着老钟叔的遗体,立下了铮铮誓言,他们要为老钟叔报仇!

鬼子一出炮楼就会被藏在地道里的民兵发现,他们连忙告诉村里的老百姓,赶快下地道,敌人进村后,什么也发现不了,可是,民兵连长高传宝和他的所有民兵早已做好战斗准备,一声令下,四面开火,敌明我暗,战术自如,打得鬼子措手不及,乱窜乱跳。敌人在逃往炮楼的途中,被我埋伏在田野外的民兵从地下向神兵一样杀出,打得鬼子溃不成军。最后,活捉了日本鬼子小队长。高传宝揪着小鬼子的衣领说:“你抬起头来看一看,这是什么?这是人民!只有人民才能创造出这样的奇迹,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读了这个故事,我有我有了深切的感受,我知道了以前的人民是怎样打败日本人的,知道了他们的辛苦。六十几年后的今天,回望六十几年前的峥嵘岁月里,高家庄的地道战中的地道是奇迹,而我说冀中平原的劳动人民们才是奇迹!他们发挥自己的智慧创造了地道,战胜了的困难,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自己的家园和祖国!他们在抗日战争的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如果说,生命如花,岁月如歌,那么历史呢?历史就可以说是激荡生命、贯穿岁月、蜿蜒曲折、奔流不息的浩浩长河。

在这浩浩长河中,中国共-产-党集合了一大批意气风发、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如: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中夏、向警予、蔡和森、张太雷、罗亦农、瞿秋白等等,他们犹如璀璨群星,光华夺目。

读完后,让我感受最深的是红军长征。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剿”,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根据地进行长征。其间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芫人烟的草地,行程约25000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这使我想了毛泽东写的一首诗,叫:“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大渡桥横铁索寒……三军过后尽开颜。

红军的崇高品质使我敬佩,他们刚毅勇敢,热爱祖国,坚贞不屈,扶危济困。我要学习红军的精神,将来报效祖国。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白色经典读后感600字


【第1篇】

我怀着无比崇敬的情绪读完了《红岩》这本书。书中的革命志士们一个个抛头颅、洒热血,为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用鲜血谱写出了可歌可泣的史诗。

这本书主要描述的事革命者们在狱中与反动派斗争的故事。书中塑造的许云峰、江姐、成岗、刘思扬、于新江等在酷刑下毫不畏惧,宁死不屈的英雄形象更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书中我十分敬佩江姐,江姐的丈夫在革命的斗争中牺牲了,但她却忍着悲痛,接替了她丈夫的工作,任然在工作的第一线奋斗。之后由于叛徒的出卖,她在万县被捕,后被关押于重庆渣滓洞集中营。再那里,她受尽了国民党军统特务的各种酷刑:老虎凳、吊索、带刺的钢鞭、撬杠、电刑……,但是她丝毫没有动遥甚至于当敌人残忍地将竹签子一根根插入她的食指时,她也是面无惧色,还说:“严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就这样,江姐宁死不屈,就在重庆即将解放时,被国民党反动派残忍的杀害了。

我读完书后,又深入地查了资料。我发现其实书中的众多烈士在历史上都是确有其人。如许云峰的原型徐建业,敌人用酷刑拷打,他只字不招,之后改用利诱,他仍然不为所动。敌人恼羞成怒,给他施加了所有狠毒的刑罚,但他仍是沉默。敌人无计可施,只得将奄奄一息的他关进渣滓洞集中营。最后,他高唱《国际歌》英勇就义。

我们这天过着幸福安定的生活,但是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当初那么多的革命烈士用鲜血书写历史,我们怎样可能有如今的生活呢?而应对这些牺牲的烈士,他们在酷刑之下信念始终如一,这对我们是不是也有所启示呢?

此刻的许多人,一碰到困难就退缩,一遇到挫折就放下。但革命先烈们在遇到数十倍、数百倍于此的困难时他们畏惧了吗?他们退缩了吗?不,他们没有!他们知难而进,勇往直前,用鲜血开辟了革命的道路,为新中国的成立打下了基石,这难道不应发人深省吗?

读完这本书,我眼前仿佛出现了那被鲜血染红的红岩,出现了那些为了革命胜利而献身、为了争取自由而牺牲的革命先烈们。虽然我们生活在和平的时代,但我们时刻都应铭记:胜利的旗帜是烈士们用鲜血染红的!如今的生活来之不易,要懂得珍惜,我们更应为了完美的明天而奋斗!

【第2篇】

今天,我再读了《刘胡兰》这本红色经典书,感动之处已是泪流满面,看完了书,还沉浸在刘胡兰的故事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同学们,当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凝神听课的时候;当此刻平安祥和的气息围拢于我们的全身之时,你们是否还记得,60多年前的今天,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新中国的成立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动人诗篇。在这些优秀的中华儿女中,有一名共产党员,她的名字叫刘胡兰。

此时此刻,我的眼前又浮现出刘胡兰英勇就义时的情景。刘胡兰英勇地躺在敌人的铡刀下,她是那样的安详,仿佛正躺在一片松软的草地上,享受着美好的生活。可是,就是这个乌云低垂的冬日,敌人包围了云周西村。由于叛徒的告密,刘胡兰和其他六位革命同志被捕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开始了,六位同志倒在了敌人的铡刀下。敌人想从刘胡兰的口中得到党的秘密,就指着烈士的遗体威逼刘胡兰投降。敌人没想到的是,他们的阴谋没有得逞,小小年纪的刘胡兰宁死不屈,面对这场血腥屠杀,她斩钉截铁地说:“怕死就不当共产党!”“我咋个死法?我咋个死法?我咋个死法?……”一句句荡气回肠的话震撼着全场,敌人害怕了,敌人退却了。刘胡兰昂首挺胸,走向铡刀,她是那样的从容。曾经她就是这样一路由稚嫩走来,走向成熟,站在了鲜艳的党旗下。临刑前的她,眼里有一抹光芒,一抹坚信共产主义事业必将最终胜利的光芒!

我真想给刘胡兰敬个少先队礼,来表达我心中的敬仰!15岁,生命才刚刚开始;15岁,多么美好的青春年华。刘胡兰牺牲了,在敌人的铡刀下英勇就义。毛主席给她亲笔题字: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刘胡兰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宁死不屈的革命气节,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刘胡兰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奋发向上!我牢牢记着当年带上红领巾时铿锵有力的誓言:“时刻准备着,做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年少的心展翅欲飞;年少的我风华正茂。我热爱学习,追求上进,我时刻以胡锦涛总书记“四好少年”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理想远大、热爱祖国;勤奋学习、追求上进;品德优良、团结友爱;体魄强健、活泼开朗。我要接过英雄的接力棒,勇于接受挑战和承担责任,从小学好本领,长大报效祖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终身!

【第3篇】

《吕梁英雄传》是一本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民族抗日的小说,是吕梁革命史的真实写照。让我看了受益匪浅。

在吕梁山中有一个普通的村落——康家寨,那里住着几百户人家,是个好地方,还与东南桃花庄、东北望春崖恰好成为了一个三角形。可是抗日战争爆发后,闹的康家寨人心惶惶,日夜不安。

后来村民在日寇的烧杀抢掠中,村民们渐渐明白应该保卫自己的村庄,绝不能让日寇侵略了自己的家园,便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组织起民兵力量同敌人顽强的斗争。成立了以雷石柱、康明理、孟二楞、刘石头、张有义、李有红、武二娃等人为骨干的民兵队伍。康家寨老财主康锡雪为了夺回自己在减租减息斗争中失去的钱粮,重塑自己在村里的威势,不惜勾结日本鬼子,充当汉奸。民兵们不仅打鬼子,还同村里的土豪劣绅、汉奸走狗作斗争。他们拿起大刀、火枪进行战斗,还制造了“石雷”、手榴弹等各种自制武器打击敌人,粉碎了敌人的“三光政策”、“蚕食政策”、“怀柔政策”,挫败了日寇的一次次进攻。在艰难的战争下,最终赶走了日寇,揪出了汉奸,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从《吕梁英雄传》中,我们可以看出,晋绥解放区人民在八年抗日战争中艰苦斗争的轮廓,三万多吕梁英雄儿女血染沙场。谱写了一曲中国农民英雄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壮烈史诗。同时证明了人民群众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力量,颂扬了吕梁人民在困难面前不弯腰、在强敌面前不低头的民族精神。

我们要向吕梁人民学习,学习他们不怕困难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力。

白色书籍读后感600字


【第1篇】

青春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太短促了,也正是因为他的短促方才显得他弥足珍贵。

每个人都拥有青春,对于那些年过半百的人,青春给了他们的回忆和遐想;而对于我们这些年轻气盛的人来说,青春给了我们无尽的活力和憧憬向往。

《青春之歌》是女作家杨沫的代表作。他通过描写以林道静为主要人物的一批进步青年在那个时代,那个背景下的年轻人的革命精神。这是一部全面反映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学生运动的长篇小说,展现了从九一八到一二九这个历史时期,北京的一批青年大学生为了反对封建统治,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拯救危难中的祖国而进行顽强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真实、生动地揭示了一代知识分子走向革命的必由之路。当看完了这部作品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他们那个时代爱国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真诚,他们的信念是那么的坚贞。

读着《青春之歌》,或许我们没有抗战时期那些英雄儿女动人事迹的切身体会,但是透过主人公林道静的成长和进步,我们依旧能够感受到在这场历史大风暴中,与我们相同的年纪,可他们却有着不一样的青春。主人公林道静出身于大地主家庭,但她不甘心当封建地主的小姐,不甘心当官僚特务的玩物,在她不断为个人的命运挣扎时,却遭到了一连串的打击她自杀未遂,教书被逐,寻找职业四处碰壁面对重重的挫折打击,林道静并没有放弃,尽管前行的路充满坎坷,尽管她知道这条路艰辛异常,可她只当这些打击、坎坷是丰富人生的元素来对待,从没放弃自己的命运,这种不服输的、大无畏的精神,在现在当真是一笔无价的财宝了。

试想现在的我们,青春到底被我们浪费了多少?就在我们的身边多少正直年少有为、大展宏图的青年却是那么不堪一击。面对一两次的打击,有人选择买醉,有人选择沉沦,更有甚者竟然选择死亡,你们难道就真的这么脆弱吗?你们如何对得起那随风而逝的青春?买醉的人酒醒后,依然迷途不返;沉沦的人乘坐的时候,却发现青春不在空伤感;而那些轻生者,或许你们不会再有后悔的感觉,但你们留给生者的是无尽的伤心和失望不要把自己的命运的交给命运,而是要自己努力改写命运,尽管这条路很艰难,可你有青春,有冲劲,有干劲,还有什么好怕的,跌倒了再爬起来,就算是哭,那也要爬起来再哭,继续着自己坚定的脚步。

青春真的好似一首歌,有前奏,有高潮,有尾声。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奏响青春的每一个音符,让青春之歌响彻命运的每个章节。我们伟大的共产党,迎来她90岁的生日了。翻开五千年的历史,我发现祖国的生命,记载了多少沧桑,却表现得如此顽强,那是一种标识,更是一种力量,一种精神,一种向往!回首往昔,在我们遭受外国人的欺凌时,祖国一次又一次地从危险困境中走出来,因为祖国心中有我们,有人民!祖国用伟岸身躯来保护我们,我们也要回报于祖国:永远爱你,保卫你。

【第2篇】

抗日救亡的烽火在胶东半岛昆箭山区燃烧。王官庄贫农冯仁义,为逃避恶霸地主王唯一的迫害,两年前只身闯关东,留下仁义嫂拉扯着五个孩子艰难地度日。牛倌出身的共产党员姜永泉领导乡亲们武装暴动。仁义嫂的大女儿娟子拿起父亲的猎枪参加这场殊死的战斗。暴动胜利,王官庄群众公审并枪决了王唯一,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仁义嫂冲破重重阻力,支持娟子当妇救会长,投入抗日斗争的洪流。秋末的一个夜晚,国民党特务、王唯一的叔伯兄弟王柬芝奉命回到王官庄。他伪装进步,骗取群众信任,当了小学校长。其妻虽出身破落地主家庭,却不甘做封建婚姻制度的牺牲品,不堪丈夫的精神折磨,爱上了长工王长锁,并生下女儿杏莉。王柬芝利用妻子的隐私,挟制王长锁为他传送情报,进行特务活动。伪军分队长、王唯一之子王竹根据王柬芝的情报,带领日伪军洗劫王官庄,残酷地杀害了副村长七子等人。群众怀着仇恨的怒火祭奠烈士,村党支书德松、娟子的弟弟德强等参加于得海团长率领的八路军。

作品所塑造的母亲仁义嫂的形象,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而丰满的革命母亲英雄形象,具有相当的典型意义,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学的人物画廊增添了一个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同时,也标志着作品本身的艺术成就。可以看出,作者是怀着无限的深情来塑造母亲的形象的,鲜明地刻画了母亲思想性格的主要特征:慈爱心肠和革命意志。

作品把母亲置于王官庄极其严峻复杂的矛盾冲突之中,在公与私、生与死的抉择面前,充分展示她性格中慈爱心肠与革命意志这两个特征,真实地描写了她的觉醒和成长,具体地写出她从一个只知爱自己子女的母亲到爱革命、爱一切革命的子女,勇于为革命奉献一切的革命母亲的性格发展过程,并注意揭示母亲性格发展过程中多方面的矛盾心理,使得母亲的形象血肉丰满,也使得读者清晰地看到了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怎样变为灵魂高尚的革命母亲的过程。当大女儿娟子拿起猎枪参加革命活动时,母亲的一家正处在极端困苦的生活中。大伯一家数口被恶霸地主王唯一害死,丈夫又被逼走,母亲独自拉扯着5个年幼的孩子,娟子是她唯一的帮手,母女相依为命,而且,斗争的环境又是那样的险恶,母亲怎么能不为娟子担惊受怕呢?但是,公审大会和娟子亲手枪毙大仇人王唯一的现实教育了她,有一种东西,像是一把火从她内心里烧起来母亲的革命意识开始苏醒了。面对封建家族的传统压力,她更加认定娟子是好孩子,毅然支援娟子干革命工作。敌人烧毁母亲的房子,她咬紧牙根:这前世的冤,今世的仇,我烂了骨头也要跟你们算清!这冤仇,不仅是个人的,而且是阶级的,因此,大儿子德强参军时,母亲满意地点头。随着斗争的深入,在共产党员革命精神的感召下,她那母亲的慈爱和革命的意志在不断地发展。

母亲从娟子、姜永泉、星梅和八路军战士身上,愈来愈深刻地感受到了革命的力量,认识到革命才是苦难农民的唯一出路。她把对儿女的爱扩大到对每一个革命战士的爱,上升到对革命的爱。当敌人逼她说出兵工厂埋藏机器的地点,并以杀害她的小女儿嫚子相威胁时,为了革命,为了保住兵工厂,她忍受了一切酷刑和巨大的悲痛,眼睁睁地看着心爱的小女儿被敌人残酷杀害。

酷刑,摧毁不了她钢铁一样的革命意志;残杀,只能激起她更强烈的仇恨。这时,母亲的慈爱心肠和革命意志已经升华到了一种崭新的境界。她自觉地为革命工作,直到拿起武器亲手消灭敌人。

母亲的觉醒反映了千百万贫苦农民的觉醒;母亲的成长代表了千百万革命母亲的成长。

书中所描述的事情我还是比较熟悉的,因为我的祖辈、父母亲及亲戚都生活在胶东半岛,后来我的父亲参加了革命,我们从小就随父母离开了老家,1968年因为文化大革命学校停课闹革命,我和姐姐回到原籍住了近一年的时间,之后我又回去二次。仁义嫂这位革命母亲的形象,在胶东半岛还是很有代表性的,她的那种伟大母亲的慈爱心肠和革命意志,从一个只知爱自己子女的母亲到爱革命、爱一切革命的子女,勇于为革命奉献一切的革命母亲的性格发展过程,使得读者清晰地看到了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怎样成长为革命母亲的过程。时隔半个多世记的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

【第3篇】

依照老师的要求,妈妈带我到图书馆,为我挑选了《闪闪的红星》红色经典图书,一拿到这本书,我就爱不释手,开始快速阅读了。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就被里面的故事情节所吸引,感受颇深。其中的一些精彩部分令我难以忘怀。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这首歌相信大家都听过吧。《闪闪的红星》是红色大作家李心田爷爷的一部作品,也是有名的少年红色经典文学作品。现在应该知道这首歌的由来了吧。

《闪闪的红星》这本书主要描写了一个红军战士的孩子潘冬子,在红军北上抗日的艰苦环境中,不屈不挠与游击队联手对抗土豪恶霸的精彩故事。故事以一九三七年红军长征作故事背景。江西柳溪村内,一名天真活泼的小孩潘冬子,本过着无忧无虑的童年岁月,但成长到十岁后,便经历了人生的悲欢离合。

潘冬子的爸爸是红军团长随红军北上抗日,临走时给冬子一颗红五星。冬子很想念爸爸,一次,妈妈告诉冬子说:等山上的映山红开了,红军就回来了,你爸爸也就回来了。一天晚上他梦见了满山的映山红开了,自己穿着军装,戴着上面有闪闪红五星的军帽,走在红军队伍的最前面,特神气。

冬子的妈妈是地下党,为掩护同志壮烈牺牲了,冬子伤心极了,发誓要给妈妈报仇。他还潜伏到地主恶霸胡汉三家的米店做杂工,他巧妙应付胡汉三,运走了米店里的粮食,最后还在米店你放了一把火。机智、勇敢、善良使他最终战胜了恶霸,逐渐由一个儿童团员成长为一个真正的革命战士。

潘冬子在父母不在身边的情况下,在失败及挫折中成长,变成了一个坚强的男子汉。最后,他凭着机智勇敢和镇定的信念终于打败了汉奸胡汉三。在山上开满映山红的时候,红军长征回来,冬子也和爸爸团聚了,爸爸并亲手将那闪闪的红星安在他的帽子上。

读了这本书,我不由陷入沉思,冬子真是我们少年儿童的好榜样。我们中国共产党真的太伟大,带领着成千上万像潘冬子这样的革命先辈洒血洒泪,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看着潘冬子,对比起我们,革命胜利了,条件不一样了,但我们还要学习和发扬潘冬子的精神,面对危险时,都要镇定,用自己的智慧来彻底解决困难。好好学习,以实际行动来报效祖国。

《白色少年的故事》读后感500字


战火纷飞的年代已经过去,如今的我们生活在幸福快乐的时光中。然而,我们却要铭记那些为了祖国未来而牺牲的烈士们,当我翻开《红色少年的故事》时,我感受到了“自古英雄出少年”的气概,更是深深地被他们舍生取义的爱国情怀所打动。

书中记录着许多年纪不同的少年,经历不同的爱国英雄。最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视死如归,不怕牺牲的刘胡兰。刘胡兰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从小就因为对万恶的旧社会不满,而对革命事业充满了热情与向往。当因判徒的背判而被抓时,她虽是被捕人员中年纪最小的一个,但她却用弱小的身体,强大的精神力量从容不迫地去承受敌人残酷的刑罚,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愿意出卖革命。最终,年仅十五岁的刘胡兰为了革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这需要多么大的精神力量!我们在享受如今的幸福生活时,不能忘记这是无数位像刘胡兰一样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烈士用鲜血换来的,所以我们应该珍惜生活,用更好的精神风貌去面对未来。

现代社会的建设需要大家同甘共苦、团结奋斗的精神,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有那么一群为了革命事业同甘共苦,浴血奋战的英雄。在土地革命时期,黄土高原上有一支神出鬼没的少年武装——红色少年先锋队。他们都是由穷人家的孩子姐成,能吃苦、胆子大也非常地团结,他们平时每天进行操练,当敌人进攻时,他们总是团结一心、奋勇抵抗,真是人小志气大。如今的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不需要面对敌人的枪林弹雨,但我们需要做的是,努力学习知识,团结在一起共同为祖国的发展而努力。

书中还有少年英烈—欧阳立安,抗日小英雄—杨来西,铁骨铮铮的共产党员—王华等英雄。在他们那一段段已经逝去的光辉岁月中,是中国少年对历史的呐喊与对未来的希望,我们应该在这最美丽的时代中,继承少年英雄们的遗志,做一个积极向上,不断开拓的好少年,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

《白色的贝壳》读后感600字


这几天我认真的阅读了《白色的贝壳》这本书,它让我学到了很多,这其中每一篇故事都蕴涵着深刻的道理,都记录着孩子每一个成长的脚印。那里的每一篇故事都是那么感人,都是那么贴近我们的生活。

其中最令我感触颇深就得算那篇《白色的贝壳》了。小说描写了一群生活在海边的淳孩子,偶然与住在疗养院里的作家朱伯伯相识了,他们是那么崇拜作家伯伯,将他视为忘年挚友。朱伯伯离开疗养院的前一天,孩子们跟他约好晚上七点半去看他。为此孩子们特地为他准备了最珍贵的礼物——漂亮的白色的贝壳。可是,当他们准时来到疗养院时,朱伯伯却与别人谈笑风声地一起吃饭,把与孩子们的约会忘到九霄云外去了。为了掩饰自己的爽约,他还“非常严肃地”编出一个谎言——他刚开了一个“很重要”“非得参加不可”的会议。孩子们纯真的眼里顿时蒙上了一层阴霾,仅仅一句谎言毁掉了孩子们心目中最美好真挚的情感与信任。

诚信是无价的,情感是真挚的。它是友谊的桥梁是信任的源泉,是我们的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朱伯伯并不知道世间真情难能可贵,他轻飘飘的一句谎言,却深深刺痛了这些孩子们幼小纯洁的心灵,给他们留下难以弥补的心灵创伤。朱伯伯原先在孩子们心中的伟岸形象已经荡然无存,当他虚伪地留下通信地址表示要与孩子们保持联系时,孩子们激情已经不再如旧,他们手中的白色的贝壳已经不再是珍贵诚挚友情的见证,失去了孩子们心目中的价值。在孩子们的心中,贝壳已不是那么纯洁了,孩子们在月光下将它扔进了大海,一种复杂的感情油然而生,他们认为只有将这贝壳再次让海浪冲刷,才能找回原来的洁白。

孩子们纯洁美好的情感不容亵渎,希望朋友之间的友情能够地球天长。

读白色经典有感600字


【第1篇】

说到雷锋,大家都知道;说到雷锋的故事,都众人皆知。让我翻开这本把雷锋的英雄事迹描绘地栩栩如生的书吧!雷锋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模范战士,社会主义时代的青年标兵。他在短短22年人生成长历程中,并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他只是默默无闻的做着点点滴滴的平凡小事,也正是这些小事,体现出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和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精神。

钉子精神

施工任务中,他整天驾驶汽车东奔西跑,很难抽出时间学习,雷锋就把书装在挎包里,随身携带,只要车一停,没有其他工作,就坐在驾驶室里看书。他在日记中写下这样一段话:“有些人说工作忙,没时间学习,我认为问题不在于忙,而在于你愿不愿意学习,会不会挤时间。要学习,时间是有的,问题是我们善不善于挤,愿不愿意钻。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由此看来,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钻。“

一次义务劳动

1960年初夏的一个星期天,雷锋肚子疼的很厉害,他来到到团部卫生连开了些药。回来的路上见一个建筑工地上正热火朝天地进行施工,原来是给本溪路小学盖大楼,雷锋情不自禁地推起一辆小车,加入到运转的行列中去,直到中午休息。雷锋被一群工人围住,面对大家,他说:”我们都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我和大家一样,只要尽了自己的一点义务,也算是有一份光发一份光吧!“这天下午,听到雷锋名字以及部队驻地的市二建公司组织工人敲锣打鼓送来感谢信,大家才知道病中的雷锋做了一件好事,过了个特殊的星期天。

雷锋的伟大,不仅在于它自己所做的一切,更在他的精神对于后人的影响和造就。他为我们留下了一笔无可估价的精神财富。

雷锋用他的生命每一分钟,实现了他的誓言,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

雷锋的一生世光辉的一生;是高尚的一生;是光明磊落的一生;是实现了人的最高价值的一生!

【第2篇】

暑假里,我读了《英雄黄继光》这篇英雄故事,内心非常激动。时间过去好久了,黄继光那舍身堵枪口的光辉形象还总是出现在我眼前。

黄继光是1930年生,在1952年英勇殉职,牺牲时年仅22岁,是四川中江人,在1951年时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成为了一名普普通通的军人;1952年他又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1952年10月朝鲜打起了最激烈的一场阵地战。而黄继光所在的营已经战斗了四天四夜,当到了第五天夜晚,上级给他们下了命令,说是在黎明之前必须夺下已被夺走的597.9高地。攻击开始了。很快,黄继光营就已经打下了一个又一个的山头。当快要到达597.9高地时,突然,一个火力点像猛兽般扑过来,战士们屡次突击,结果都被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压了回去。时间快到了,可是他们还是没有打下597.9高地。这时,黄继光带领着两个战士拿了手雷,喊了一声:“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

一名战士牺牲了,另一名战士也负伤了。这个重任落在了黄继光的身上。当战士们都在着急时黄继光张开双臂用胸膛堵住了敌人正喷着火舌的枪眼。这时,敌人、战士们惊呆了,我也惊呆了,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战士竟然能为国家做出这样的牺牲,真是可歌可泣啊!

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黄继光叔叔为人类的正义事业而死,他死得有意义,死得伟大!我们将永远怀念他!

其实,除了黄继光叔叔以外,还有无数革命先烈为了祖国的神圣领土不被侵犯,为了老百姓们不受欺辱,为了使我们生活得更幸福,用他们那满腔热血谱写了一曲曲英雄的赞歌。现在我们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要知道,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像黄继光这样的英雄用自己的生命换来的。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继承老一辈的光荣传统,为祖国塑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在这里,我要说一声:“英雄们,你们安息吧!”

【第3篇】

我是怀着激动的心情看完这本书的,闭上眼睛,一幕幕动人的情景便浮现在我眼前。我自己也仿佛置身于硝烟弥漫的战场。党和红军为了穷苦人民得到解放,不用再被那些大地主压榨而同敌人进行着艰苦卓越的斗争。当中就发生了不少感人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小就有一颗报国心叫做潘冬子的小孩子,冬子的父亲是一名红军战士,在村中对抗奸角土豪胡汉三,却不幸被抓,危急中被红军赤卫队员所救,从此冬子对赤卫队队长修竹极度崇拜。柳溪村在赤卫队的保护下过了一段愉快的日子。好景不常,红军要远赴长征,冬子父亲亦要随行。父子分别在即,父亲就赠送一颗红星帽徽予冬子以作鼓励。父亲离开后,柳溪村只留下少量赤卫队员驻扎,大汉奸胡汉三在此时雇用了一批冷血杀手返回柳溪村,重新霸占柳溪村,冬子只好与母亲随赤卫队远走避开。赤卫队在一次策划反击中,东子的母亲为救所有人牺牲了。从此冬子在父母都不在身边的环境下,在失败及挫折中成长,冬子自强不息,性格逐渐坚强,并且战胜了敌人,从一名刚愎自用的小孩,变成一个真正勇敢的热血少年。

看完了这本书,但冬子坚韧不拔的精神却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冬子 只是一个和我们年纪相仿的小孩,但他的精神却不得不令人为之敬佩。年纪小小的就勇敢地与日本人周旋,他用他的聪明智慧巧妙地战胜了敌人,成为了值得我们学习与爱戴的英雄小战士。最令我佩服的是小冬子把盐送到在山上的红军战士们的手上巧妙地溶在自己和小伙伴的衣服里,没有被敌人发现。而这种敢于探索的美好品质正是现今社会大部分人缺少的。

这本书中除了给我们讲述冬子的故事外,还讲了很多革命勇士的感人事迹,不知多少宝贵的性命为了后人的幸福而壮烈牺牲,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都是用革命先辈的血和肉换取回来的。我们现在的宁静,都是那些革命前辈呕心历血来的,如果不是他们,我们能有现在的安宁吗?在我们为了逃避做作业而去享受闲情逸致时,有没有想过他们不舍得浪费任何一粒粮食的感觉;在我们平时连一点家务活都不想帮父母亲减轻的时候,甚至还家中他们肩上的担子,有没有想过他们日行千里路艰辛;有时我们会因为别人的一两句话,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与人发生冲突,但有没有想过他们被敌人严刑逼供时,受尽说不出的痛楚?。

为了不让那些战死沙场的革命前辈白白牺牲,我们从现在起就要好好学习,成为这个国家的栋梁,为我们的国家做出一点贡献!

【第4篇】

今年暑假,我看了好几本红色经典的书,其中《红岩》这本书我最爱读。一拿到书看到封面上画着一块巨大的被鲜血染红的红岩石,旁边生长着一棵挺拔苍劲的青松,巨石前面“红岩”两个金字映入眼帘,催我翻开书。这本书主要写了解放前“四川中美合作所的两座科密集中营--渣滓洞”和白公馆里被捕共产党员的英勇故事。读后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三们英雄。

故事中,成岗是一位坚强的革命战士。他直到英勇牺牲,也没有泄露一丝党的机密。他对敌人毫无畏惧,在狱中还坚持工作,对同志十分关心,最懂得阶级的友爱。特别感人的是他被打得遍体鳞伤时,挥笔写下了《我的“自白书”》,这首慷慨激昂的诗篇。他的英雄气概使敌人震惊,使同志们倍受鼓舞。从他身上我清楚地感悟到:共产党员是特殊材料铸成的。

大家还一定记得那位稳重的江姐吧。她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她失去了最亲的人,但她吞下了眼泪,毅然挑起了亲人留下的重担,继续奋斗。被捕后,她受尽酷刑,毫不动摇,视死如归,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在《红岩》的英雄群像中,有一位独特的形象,他就是华子良叔叔,他似乎没有成岗叔叔那样威武高大,也没有许云峰叔叔那样凛然正气。表面上看,他只有一关蓬松乱发和一双无神的眼睛,只知道成天的疯跑。实质上,他有一颗忠于党的红心,有一股忍辱负重的顽强毅力。平日里,他爱到许多人的误解,甚至连最亲密的同志也不理解他。但是,他怀着坚定的信念,十多看如一日,直到胜利前夕,才利用自己的身份,完成了党交给的特殊任务。而我呢,平时受不了半点委屈。记得有一次,一个同学和我闹了误会,我认为冤枉了我,就和他争吵起来。读了华子良叔叔的故事,我感到十分惭愧。

《红岩》这本书是一曲用先烈谱写的战歌,是行列气节凝成的史诗。无数革命者经受了各种严峻考验,为我们赢来了今天的美好生活。《红岩》讴歌了革命先烈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高度赞扬了英雄的崇高的思想境界,告诉我们要珍惜今天并去努力创造更加和谐、灿烂的明天。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轻轻地合上了这本书。

《白色少年的故事》读后感500字2024


战火纷飞的年代已经过去,如今的我们生活在幸福快乐的时光中。然而,我们却要铭记那些为了祖国未来而牺牲的烈士们,当我翻开《红色少年的故事》时,我感受到了“自古英雄出少年”的气概,更是深深地被他们舍生取义的爱国情怀所打动。

书中记录着许多年纪不同的少年,经历不同的爱国英雄。最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视死如归,不怕牺牲的刘胡兰。刘胡兰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从小就因为对万恶的旧社会不满,而对革命事业充满了热情与向往。当因判徒的背判而被抓时,她虽是被捕人员中年纪最小的一个,但她却用弱小的身体,强大的精神力量从容不迫地去承受敌人残酷的刑罚,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愿意出卖革命。最终,年仅十五岁的刘胡兰为了革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这需要多么大的精神力量!我们在享受如今的幸福生活时,不能忘记这是无数位像刘胡兰一样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烈士用鲜血换来的,所以我们应该珍惜生活,用更好的精神风貌去面对未来。

现代社会的建设需要大家同甘共苦、团结奋斗的精神,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有那么一群为了革命事业同甘共苦,浴血奋战的英雄。在土地革命时期,黄土高原上有一支神出鬼没的少年武装——红色少年先锋队。他们都是由穷人家的孩子姐成,能吃苦、胆子大也非常地团结,他们平时每天进行操练,当敌人进攻时,他们总是团结一心、奋勇抵抗,真是人小志气大。如今的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不需要面对敌人的枪林弹雨,但我们需要做的是,努力学习知识,团结在一起共同为祖国的发展而努力。

书中还有少年英烈—欧阳立安,抗日小英雄—杨来西,铁骨铮铮的共产党员—王华等英雄。在他们那一段段已经逝去的光辉岁月中,是中国少年对历史的呐喊与对未来的希望,我们应该在这最美丽的时代中,继承少年英雄们的遗志,做一个积极向上,不断开拓的好少年,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

白色书籍读后感600字2024


【第1篇】

青春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太短促了,也正是因为他的短促方才显得他弥足珍贵。

每个人都拥有青春,对于那些年过半百的人,青春给了他们的回忆和遐想;而对于我们这些年轻气盛的人来说,青春给了我们无尽的活力和憧憬向往。

《青春之歌》是女作家杨沫的代表作。他通过描写以林道静为主要人物的一批进步青年在那个时代,那个背景下的年轻人的革命精神。这是一部全面反映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学生运动的长篇小说,展现了从九一八到一二九这个历史时期,北京的一批青年大学生为了反对封建统治,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拯救危难中的祖国而进行顽强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真实、生动地揭示了一代知识分子走向革命的必由之路。当看完了这部作品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他们那个时代爱国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真诚,他们的信念是那么的坚贞。

读着《青春之歌》,或许我们没有抗战时期那些英雄儿女动人事迹的切身体会,但是透过主人公林道静的成长和进步,我们依旧能够感受到在这场历史大风暴中,与我们相同的年纪,可他们却有着不一样的青春。主人公林道静出身于大地主家庭,但她不甘心当封建地主的小姐,不甘心当官僚特务的玩物,在她不断为个人的命运挣扎时,却遭到了一连串的打击她自杀未遂,教书被逐,寻找职业四处碰壁面对重重的挫折打击,林道静并没有放弃,尽管前行的路充满坎坷,尽管她知道这条路艰辛异常,可她只当这些打击、坎坷是丰富人生的元素来对待,从没放弃自己的命运,这种不服输的、大无畏的精神,在现在当真是一笔无价的财宝了。

试想现在的我们,青春到底被我们浪费了多少?就在我们的身边多少正直年少有为、大展宏图的青年却是那么不堪一击。面对一两次的打击,有人选择买醉,有人选择沉沦,更有甚者竟然选择死亡,你们难道就真的这么脆弱吗?你们如何对得起那随风而逝的青春?买醉的人酒醒后,依然迷途不返;沉沦的人乘坐的时候,却发现青春不在空伤感;而那些轻生者,或许你们不会再有后悔的感觉,但你们留给生者的是无尽的伤心和失望不要把自己的命运的交给命运,而是要自己努力改写命运,尽管这条路很艰难,可你有青春,有冲劲,有干劲,还有什么好怕的,跌倒了再爬起来,就算是哭,那也要爬起来再哭,继续着自己坚定的脚步。

青春真的好似一首歌,有前奏,有高潮,有尾声。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奏响青春的每一个音符,让青春之歌响彻命运的每个章节。我们伟大的共产党,迎来她90岁的生日了。翻开五千年的历史,我发现祖国的生命,记载了多少沧桑,却表现得如此顽强,那是一种标识,更是一种力量,一种精神,一种向往!回首往昔,在我们遭受外国人的欺凌时,祖国一次又一次地从危险困境中走出来,因为祖国心中有我们,有人民!祖国用伟岸身躯来保护我们,我们也要回报于祖国:永远爱你,保卫你。

【第2篇】

抗日救亡的烽火在胶东半岛昆箭山区燃烧。王官庄贫农冯仁义,为逃避恶霸地主王唯一的迫害,两年前只身闯关东,留下仁义嫂拉扯着五个孩子艰难地度日。牛倌出身的共产党员姜永泉领导乡亲们武装暴动。仁义嫂的大女儿娟子拿起父亲的猎枪参加这场殊死的战斗。暴动胜利,王官庄群众公审并枪决了王唯一,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仁义嫂冲破重重阻力,支持娟子当妇救会长,投入抗日斗争的洪流。秋末的一个夜晚,国民党特务、王唯一的叔伯兄弟王柬芝奉命回到王官庄。他伪装进步,骗取群众信任,当了小学校长。其妻虽出身破落地主家庭,却不甘做封建婚姻制度的牺牲品,不堪丈夫的精神折磨,爱上了长工王长锁,并生下女儿杏莉。王柬芝利用妻子的隐私,挟制王长锁为他传送情报,进行特务活动。伪军分队长、王唯一之子王竹根据王柬芝的情报,带领日伪军洗劫王官庄,残酷地杀害了副村长七子等人。群众怀着仇恨的怒火祭奠烈士,村党支书德松、娟子的弟弟德强等参加于得海团长率领的八路军。

作品所塑造的母亲仁义嫂的形象,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而丰满的革命母亲英雄形象,具有相当的典型意义,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学的人物画廊增添了一个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同时,也标志着作品本身的艺术成就。可以看出,作者是怀着无限的深情来塑造母亲的形象的,鲜明地刻画了母亲思想性格的主要特征:慈爱心肠和革命意志。

作品把母亲置于王官庄极其严峻复杂的矛盾冲突之中,在公与私、生与死的抉择面前,充分展示她性格中慈爱心肠与革命意志这两个特征,真实地描写了她的觉醒和成长,具体地写出她从一个只知爱自己子女的母亲到爱革命、爱一切革命的子女,勇于为革命奉献一切的革命母亲的性格发展过程,并注意揭示母亲性格发展过程中多方面的矛盾心理,使得母亲的形象血肉丰满,也使得读者清晰地看到了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怎样变为灵魂高尚的革命母亲的过程。当大女儿娟子拿起猎枪参加革命活动时,母亲的一家正处在极端困苦的生活中。大伯一家数口被恶霸地主王唯一害死,丈夫又被逼走,母亲独自拉扯着5个年幼的孩子,娟子是她唯一的帮手,母女相依为命,而且,斗争的环境又是那样的险恶,母亲怎么能不为娟子担惊受怕呢?但是,公审大会和娟子亲手枪毙大仇人王唯一的现实教育了她,有一种东西,像是一把火从她内心里烧起来母亲的革命意识开始苏醒了。面对封建家族的传统压力,她更加认定娟子是好孩子,毅然支援娟子干革命工作。敌人烧毁母亲的房子,她咬紧牙根:这前世的冤,今世的仇,我烂了骨头也要跟你们算清!这冤仇,不仅是个人的,而且是阶级的,因此,大儿子德强参军时,母亲满意地点头。随着斗争的深入,在共产党员革命精神的感召下,她那母亲的慈爱和革命的意志在不断地发展。

母亲从娟子、姜永泉、星梅和八路军战士身上,愈来愈深刻地感受到了革命的力量,认识到革命才是苦难农民的唯一出路。她把对儿女的爱扩大到对每一个革命战士的爱,上升到对革命的爱。当敌人逼她说出兵工厂埋藏机器的地点,并以杀害她的小女儿嫚子相威胁时,为了革命,为了保住兵工厂,她忍受了一切酷刑和巨大的悲痛,眼睁睁地看着心爱的小女儿被敌人残酷杀害。

酷刑,摧毁不了她钢铁一样的革命意志;残杀,只能激起她更强烈的仇恨。这时,母亲的慈爱心肠和革命意志已经升华到了一种崭新的境界。她自觉地为革命工作,直到拿起武器亲手消灭敌人。

母亲的觉醒反映了千百万贫苦农民的觉醒;母亲的成长代表了千百万革命母亲的成长。

书中所描述的事情我还是比较熟悉的,因为我的祖辈、父母亲及亲戚都生活在胶东半岛,后来我的父亲参加了革命,我们从小就随父母离开了老家,1968年因为文化大革命学校停课闹革命,我和姐姐回到原籍住了近一年的时间,之后我又回去二次。仁义嫂这位革命母亲的形象,在胶东半岛还是很有代表性的,她的那种伟大母亲的慈爱心肠和革命意志,从一个只知爱自己子女的母亲到爱革命、爱一切革命的子女,勇于为革命奉献一切的革命母亲的性格发展过程,使得读者清晰地看到了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怎样成长为革命母亲的过程。时隔半个多世记的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

【第3篇】

依照老师的要求,妈妈带我到图书馆,为我挑选了《闪闪的红星》红色经典图书,一拿到这本书,我就爱不释手,开始快速阅读了。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就被里面的故事情节所吸引,感受颇深。其中的一些精彩部分令我难以忘怀。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这首歌相信大家都听过吧。《闪闪的红星》是红色大作家李心田爷爷的一部作品,也是有名的少年红色经典文学作品。现在应该知道这首歌的由来了吧。

《闪闪的红星》这本书主要描写了一个红军战士的孩子潘冬子,在红军北上抗日的艰苦环境中,不屈不挠与游击队联手对抗土豪恶霸的精彩故事。故事以一九三七年红军长征作故事背景。江西柳溪村内,一名天真活泼的小孩潘冬子,本过着无忧无虑的童年岁月,但成长到十岁后,便经历了人生的悲欢离合。

潘冬子的爸爸是红军团长随红军北上抗日,临走时给冬子一颗红五星。冬子很想念爸爸,一次,妈妈告诉冬子说:等山上的映山红开了,红军就回来了,你爸爸也就回来了。一天晚上他梦见了满山的映山红开了,自己穿着军装,戴着上面有闪闪红五星的军帽,走在红军队伍的最前面,特神气。

冬子的妈妈是地下党,为掩护同志壮烈牺牲了,冬子伤心极了,发誓要给妈妈报仇。他还潜伏到地主恶霸胡汉三家的米店做杂工,他巧妙应付胡汉三,运走了米店里的粮食,最后还在米店你放了一把火。机智、勇敢、善良使他最终战胜了恶霸,逐渐由一个儿童团员成长为一个真正的革命战士。

潘冬子在父母不在身边的情况下,在失败及挫折中成长,变成了一个坚强的男子汉。最后,他凭着机智勇敢和镇定的信念终于打败了汉奸胡汉三。在山上开满映山红的时候,红军长征回来,冬子也和爸爸团聚了,爸爸并亲手将那闪闪的红星安在他的帽子上。

读了这本书,我不由陷入沉思,冬子真是我们少年儿童的好榜样。我们中国共产党真的太伟大,带领着成千上万像潘冬子这样的革命先辈洒血洒泪,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看着潘冬子,对比起我们,革命胜利了,条件不一样了,但我们还要学习和发扬潘冬子的精神,面对危险时,都要镇定,用自己的智慧来彻底解决困难。好好学习,以实际行动来报效祖国。

白色死亡读后感


白色死亡读后感

这本书说的是:一对恋人他们的梦想是环游世界,就在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梦想时,命运之神却给他们开了个玩笑,他们在一个国家的入境处被搜出违禁物品海洛因。被控携带海洛因,因此这一对苦命鸳鸯稀里糊涂就入狱了。女生的前男友,母亲及男生的父母都赶到法院听审。这对恋人都声称自己以及对方都并未携带那装有海洛因的牙膏。经过警员的层层追击,抽丝剥茧才知道原来是女孩的前男友嫉妒,将装有海洛因的牙膏偷偷放进男孩的旅行箱中只想报复一下他。并未想牵连那女孩,谁知男孩让女孩帮他带了一管。

我之所以喜欢这本书是因为我觉得其中法官的判词很有哲理性:海洛因它给全国带来了厄运,它能使人精神错乱,还能使人死亡。因此我们叫它白色死亡我们绝不允许它进入我们的国家。

海洛因确实是一个恐怖的词,它的全身都充斥着恐怖分子的味道。是它,使得人们家破人亡;是它,使得人们妻离子散;它能使人丧失本性,它能迷惑人的心智。在人们斥责它,批斗它,时人是否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它是如何出现的?

人们在制造它的时候,只想着它的优点,却从没想过它的危害,就象在训练狙击手一样,但狙击手教练起码还知道,他们培养的不仅仅是保卫国家的战士,与此同时他们也是在培养职业杀手或恐怖分子。狙击手教练还有点自知者明懂得居安思危,但人类太自大了,总以为任何事都是自己能够控制得了的,总以为自己就是王道。

请人类在做任何一件事时三思而后行。

白色死亡是一个有着酸甜苦辣感的故事,它讲的是一个女大学生被她的旧男友陷害成一个贩卖毒品的犯罪人。在法厅里和她一直被关在监狱4天发生的故事。最后还是在母亲和很多正直人的帮助下,洗清了冤仇,最终抓住了真正的犯罪分子--她的旧男友。这个故事有时让我哭,有时让我感动。感动于母亲的伟大,友谊的真挚,朋友的珍贵。

这本书说的是:一对恋人他们的梦想是环游世界,就在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梦想时,命运之神却给他们开了个玩笑,他们在一个国家的入境处被搜出违禁物品海洛因。被控携带海洛因,因此这一对苦命鸳鸯稀里糊涂就入狱了。女生的前男友,母亲及男生的父母都赶到法院听审。这对恋人都声称自己以及对方都并未携带那装有海洛因的牙膏。经过警员的层层追击,抽丝剥茧才知道原来是女孩的前男友嫉妒,将装有海洛因的牙膏偷偷放进男孩的旅行箱中只想报复一下他。并未想牵连那女孩,谁知男孩让女孩帮他带了一管。

我之所以喜欢这本书是因为我觉得其中法官的判词很有哲理性:海洛因它给全国带来了厄运,它能使人精神错乱,还能使人死亡。因此我们叫它白色死亡我们绝不允许它进入我们的国家。

海洛因确实是一个恐怖的词,它的全身都充斥着恐怖分子的味道。是它,使得人们家破人亡;是它,使得人们妻离子散;它能使人丧失本性,它能迷惑人的心智。在人们斥责它,批斗它,时人是否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它是如何出现的?

人们在制造它的时候,只想着它的优点,却从没想过它的危害,就象在训练狙击手一样,但狙击手教练起码还知道,他们培养的不仅仅是保卫国家的战士,与此同时他们也是在培养职业杀手或恐怖分子。狙击手教练还有点自知者明懂得居安思危,但人类太自大了,总以为任何事都是自己能够控制得了的,总以为自己就是王道。

请人类在做任何一件事时三思而后行。

白色死亡是一个有着酸甜苦辣感的故事,它讲的是一个女大学生被她的旧男友陷害成一个贩卖毒品的犯罪人。在法厅里和她一直被关在监狱4天发生的故事。最后还是在母亲和很多正直人的帮助下,洗清了冤仇,最终抓住了真正的犯罪分子--她的旧男友。这个故事有时让我哭,有时让我感动。感动于母亲的伟大,友谊的真挚,朋友的珍贵。

白色经典读后感600字2024


【第1篇】

我怀着无比崇敬的情绪读完了《红岩》这本书。书中的革命志士们一个个抛头颅、洒热血,为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用鲜血谱写出了可歌可泣的史诗。

这本书主要描述的事革命者们在狱中与反动派斗争的故事。书中塑造的许云峰、江姐、成岗、刘思扬、于新江等在酷刑下毫不畏惧,宁死不屈的英雄形象更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书中我十分敬佩江姐,江姐的丈夫在革命的斗争中牺牲了,但她却忍着悲痛,接替了她丈夫的工作,任然在工作的第一线奋斗。之后由于叛徒的出卖,她在万县被捕,后被关押于重庆渣滓洞集中营。再那里,她受尽了国民党军统特务的各种酷刑:老虎凳、吊索、带刺的钢鞭、撬杠、电刑……,但是她丝毫没有动遥甚至于当敌人残忍地将竹签子一根根插入她的食指时,她也是面无惧色,还说:“严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就这样,江姐宁死不屈,就在重庆即将解放时,被国民党反动派残忍的杀害了。

我读完书后,又深入地查了资料。我发现其实书中的众多烈士在历史上都是确有其人。如许云峰的原型徐建业,敌人用酷刑拷打,他只字不招,之后改用利诱,他仍然不为所动。敌人恼羞成怒,给他施加了所有狠毒的刑罚,但他仍是沉默。敌人无计可施,只得将奄奄一息的他关进渣滓洞集中营。最后,他高唱《国际歌》英勇就义。

我们这天过着幸福安定的生活,但是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当初那么多的革命烈士用鲜血书写历史,我们怎样可能有如今的生活呢?而应对这些牺牲的烈士,他们在酷刑之下信念始终如一,这对我们是不是也有所启示呢?

此刻的许多人,一碰到困难就退缩,一遇到挫折就放下。但革命先烈们在遇到数十倍、数百倍于此的困难时他们畏惧了吗?他们退缩了吗?不,他们没有!他们知难而进,勇往直前,用鲜血开辟了革命的道路,为新中国的成立打下了基石,这难道不应发人深省吗?

读完这本书,我眼前仿佛出现了那被鲜血染红的红岩,出现了那些为了革命胜利而献身、为了争取自由而牺牲的革命先烈们。虽然我们生活在和平的时代,但我们时刻都应铭记:胜利的旗帜是烈士们用鲜血染红的!如今的生活来之不易,要懂得珍惜,我们更应为了完美的明天而奋斗!

【第2篇】

今天,我再读了《刘胡兰》这本红色经典书,感动之处已是泪流满面,看完了书,还沉浸在刘胡兰的故事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同学们,当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凝神听课的时候;当此刻平安祥和的气息围拢于我们的全身之时,你们是否还记得,60多年前的今天,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新中国的成立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动人诗篇。在这些优秀的中华儿女中,有一名共产党员,她的名字叫刘胡兰。

此时此刻,我的眼前又浮现出刘胡兰英勇就义时的情景。刘胡兰英勇地躺在敌人的铡刀下,她是那样的安详,仿佛正躺在一片松软的草地上,享受着美好的生活。可是,就是这个乌云低垂的冬日,敌人包围了云周西村。由于叛徒的告密,刘胡兰和其他六位革命同志被捕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开始了,六位同志倒在了敌人的铡刀下。敌人想从刘胡兰的口中得到党的秘密,就指着烈士的遗体威逼刘胡兰投降。敌人没想到的是,他们的阴谋没有得逞,小小年纪的刘胡兰宁死不屈,面对这场血腥屠杀,她斩钉截铁地说:“怕死就不当共产党!”“我咋个死法?我咋个死法?我咋个死法?……”一句句荡气回肠的话震撼着全场,敌人害怕了,敌人退却了。刘胡兰昂首挺胸,走向铡刀,她是那样的从容。曾经她就是这样一路由稚嫩走来,走向成熟,站在了鲜艳的党旗下。临刑前的她,眼里有一抹光芒,一抹坚信共产主义事业必将最终胜利的光芒!

我真想给刘胡兰敬个少先队礼,来表达我心中的敬仰!15岁,生命才刚刚开始;15岁,多么美好的青春年华。刘胡兰牺牲了,在敌人的铡刀下英勇就义。毛主席给她亲笔题字: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刘胡兰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宁死不屈的革命气节,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刘胡兰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奋发向上!我牢牢记着当年带上红领巾时铿锵有力的誓言:“时刻准备着,做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年少的心展翅欲飞;年少的我风华正茂。我热爱学习,追求上进,我时刻以胡锦涛总书记“四好少年”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理想远大、热爱祖国;勤奋学习、追求上进;品德优良、团结友爱;体魄强健、活泼开朗。我要接过英雄的接力棒,勇于接受挑战和承担责任,从小学好本领,长大报效祖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终身!

【第3篇】

《吕梁英雄传》是一本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民族抗日的小说,是吕梁革命史的真实写照。让我看了受益匪浅。

在吕梁山中有一个普通的村落——康家寨,那里住着几百户人家,是个好地方,还与东南桃花庄、东北望春崖恰好成为了一个三角形。可是抗日战争爆发后,闹的康家寨人心惶惶,日夜不安。

后来村民在日寇的烧杀抢掠中,村民们渐渐明白应该保卫自己的村庄,绝不能让日寇侵略了自己的家园,便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组织起民兵力量同敌人顽强的斗争。成立了以雷石柱、康明理、孟二楞、刘石头、张有义、李有红、武二娃等人为骨干的民兵队伍。康家寨老财主康锡雪为了夺回自己在减租减息斗争中失去的钱粮,重塑自己在村里的威势,不惜勾结日本鬼子,充当汉奸。民兵们不仅打鬼子,还同村里的土豪劣绅、汉奸走狗作斗争。他们拿起大刀、火枪进行战斗,还制造了“石雷”、手榴弹等各种自制武器打击敌人,粉碎了敌人的“三光政策”、“蚕食政策”、“怀柔政策”,挫败了日寇的一次次进攻。在艰难的战争下,最终赶走了日寇,揪出了汉奸,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从《吕梁英雄传》中,我们可以看出,晋绥解放区人民在八年抗日战争中艰苦斗争的轮廓,三万多吕梁英雄儿女血染沙场。谱写了一曲中国农民英雄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壮烈史诗。同时证明了人民群众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力量,颂扬了吕梁人民在困难面前不弯腰、在强敌面前不低头的民族精神。

我们要向吕梁人民学习,学习他们不怕困难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力。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白色故事读后感600字》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名人故事读后感6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