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植树的牧羊人读后感600字 > 地图 > 植树的牧羊人读后感600字

植树的牧羊人读后感600字

发布时间:2019-09-23 来源:互联网

植树的牧羊人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就是读书笔记,它是阅读一个作品后的心得体会。读书对我们是有很大影响的,所以有很多人就很喜欢看各种的书籍,在阅读作者写的作品时,脑中不停的有新的想法,此时就可以写一篇读书笔记,用文字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我们如何去领会作品的内函呢?在此,你不妨阅读一下植树的牧羊人读后感600字,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导语:牧羊人日复一日的植树,终于使荒漠变成了绿洲,使上万人受惠,不但拯救了一方水土,也拯救了一方人民,其行为宛如救世的基督。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植树的牧羊人》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植树的牧羊人读后感【1】

这是一个很长的绘本,不需要太多的展开进行讲解,光是读,就几乎需要一节课的时间。在绘本中这本书的文字量算是很大了。 其实故事很平淡,讲述的就是一个男人在种树的故事。1913年我在普罗旺斯的一片荒漠中遇到了一个男人,这个男人五十五岁了,他在一片荒漠中种树,每天选出一百颗橡树子,然后种下去,每天如此,种了一年,种下了三万多棵橡树,其中有十分之一成活。然后他又种纵树,就这样一年一年,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老人还在种树,老人种的树距离他住的石头房子越来越远,几十年过去了,我一次又一次去看这位老人,每次都发现这里的树变得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环境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而老人也越来越老了,唯一不变的是老人一直在种树。最后一次见到植树的老人是一九四五年,和第一次相比,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当年的荒原上,已经通了公共汽车,已经形成了一个城镇,已经有了泉水。而老人种树,已经要到距离这里四十公里以外了。这里被发现的这片森林,已经有了护林员来管理。人们在这片曾经的荒原上面幸福的生活。可是这一切和老人并没有什么关系,老人依旧在种树。在遥远的远方在种树。 这位种树的老人做到了只有上帝才能够做到的事情。上帝其实就在每个人的心里。 在平淡中开始,在平淡中结束,可是却在每一个听故事的人心中留下了巨大的震撼!一个人的力量原来竟然有这么大,一个人竟然能够做出这么了不起的事情来!这就是一个种树的男人的故事

人应该坚守自己的信念和操守.为追求心中的光明耐得住孤独.耐得住寂寞.爱是一种德行.崇高的爱.不但能体验美.还能创造美.爱是种子.谁播种爱.谁就能收获美丽.点评:孤独.寂寞是人生的阴影.爱是迎接光明的使者.是人生充满温暖.充满力量的源泉.文章从一本书中的一个故事入手.用牧羊人的故事.证实了爱让生活多份阳光的道理.牵带引出当今社会一部分人的急功近利和急于求成.造成心灵世界的干涸.提出社会应该关注.思考的问题.然后引用兰德暮年的一首诗.告诉人们人生应有的态度就是淡泊宁静.让生活充满爱.充满阳光!文章语言富有哲理.引用故事精当.名言的引用则如画龙点睛.作者的思想在字里行间闪光.

一个人几十年来做着一样的事情而没有质疑没有抱怨,犹如神一样的存在,没有奢求没有私欲,那种平凡而不平凡的一步一脚印走出来的是巨大的震撼。估计也只能有这样无私的心灵心无旁骛才能接近这样的理想~!我不说他很伟大,因为他只是追随自己的所思所想,犹如苦行僧一样内心只有自己膜拜的信仰而别无他物。

有一种幸福的境界叫做单纯。

这种幸福看似平凡却又难以到达。

植树的牧羊人读后感【2】

绘本总能给我带来美不胜收的喜悦。最早接触绘本是从李欧李奥尼开始的。起初读不太懂,后来慢慢的发现鳄鱼哥尼流、小黑鱼、田鼠阿佛真的太好了,读完心里很舒服,并感慨这些大概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绘本了。后来遇到了奥菲利亚的影子剧院,被震撼的无话可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觉着无法用语言来精确的评价这个绘本,但毫无疑问,这也是世界上最好的绘本。昨天又读到了植树的男人,再一次被震撼了。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心中充满了感动、震撼!

故事的背景是20世纪初的法国普罗旺斯地区,这个以熏衣草闻名全球的浪漫地区在当时只是一个荒芜、破落、毫无生气的荒漠。只有很少的人在这儿过着冷漠、愤恨、孤独的生活。有一个牧羊人,他一边牧羊,一边每天都种100棵橡树。由于气候不好,种十万棵树,最终会只有两万棵树发芽,而这两万棵树中,最终只有一万棵长成大树。

尽管如此,牧羊人没有气馁,没有沮丧,依然坚持不断的种树。因为他觉的有了树,就有了生机,就有了生命。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牧羊人种的树已经小有规模,这个地区有了雾气,开始有水分了。牧羊人依然不停种树,森林的规模不断扩大,渐渐的这个地区有了溪水,这个地区的风景越来越好,慢慢的就有人开始来这儿旅游了。虽然大家都认为这片森林是自然形成的,虽然没有人肯定牧羊人的付出,甚至会有人要求他搬离森林。牧羊人依然不改初衷,坚持不停的种树。森林的规模不断扩大,开始有了水源,气候也变得越来越好,慢慢的开始有人搬到这儿住了,而原来住在这儿的人也变得友善起来,有了村庄,有了泉水,有了儿童的笑声,整个地区都活了起来。

书的附页说这不是真实的故事,让我觉的非常遗憾。当意识到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正在做同样的事 情后,心里豁然了许多。

我为老人的见识、胸怀、坚持而感动!

植树的牧羊人读后感【3】

爱是人生之源.一个人的心中倘若没有爱的泉水.那也就不会有人生的绿荫.有了爱.纵然是满眼阴云.遍地荆棘.你都会对这个世界充满无限的迷恋和神往.爱造就人成为独一无二的动物.物质的贫缺只会导致人生的艰难.而爱的匮缺则会使人生空虚和灵魂孤独. 令人心痛的是.在这个越来越崇拜物质的年代.一些人变得急功近利和急于求成.物质左右着他们的心灵.其心灵世界犹如干涸的沙漠.心不乏则身不累.

有人说.像蚂蚁一样工作.像蝴蝶一样生活.这样的人.其生命一定是阳光般灿烂炫美.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曾经说过: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但是这种很小的差异可以造成巨大的差异.很小的差异即积极的心态还是消极的心态.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和失败. 爱能使人懂得忧伤与痛苦.同时也能使人摆脱忧伤与痛苦.令平凡的生活充满情趣与意义.英国著名诗人兰德暮年时在一首诗中写道:我不和谁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热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兰德的这首小诗表现了一个走进暮色的老人通达从容.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宁静淡泊.铅华洗尽的人生境界.爱让生活多份阳光.种树的牧羊人不也正是如此吗?

这是一个很长的绘本,不需要太多的展开进行讲解,光是读,就几乎需要一节课的时间。在绘本中这本书的文字量算是很大了。 其实故事很平淡,讲述的就是一个男人在种树的故事。1913年我在普罗旺斯的一片荒漠中遇到了一个男人,这个男人五十五岁了,他在一片荒漠中种树,每天选出一百颗橡树子,然后种下去,每天如此,种了一年,种下了三万多棵橡树,其中有十分之一成活。然后他又种纵树,就这样一年一年,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老人还在种树,老人种的树距离他住的石头房子越来越远,几十年过去了,我一次又一次去看这位老人,每次都发现这里的树变得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环境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而老人也越来越老了,唯一不变的是老人一直在种树。最后一次见到植树的老人是一九四五年,和第一次相比,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当年的荒原上,已经通了公共汽车,已经形成了一个城镇,已经有了泉水。而老人种树,已经要到距离这里四十公里以外了。这里被发现的这片森林,已经有了护林员来管理。人们在这片曾经的荒原上面幸福的生活。可是这一切和老人并没有什么关系,老人依旧在种树。在遥远的远方在种树。 这位种树的老人做到了只有上帝才能够做到的事情。上帝其实就在每个人的心里。 在平淡中开始,在平淡中结束,可是却在每一个听故事的人心中留下了巨大的震撼!一个人的力量原来竟然有这么大,一个人竟然能够做出这么了不起的事情来!这就是一个种树的男人的故事

HdH765.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植树的牧羊人》读后感600字


《植树的牧羊人》讲的是一个离群索居的牧羊人,通过近半个世纪坚持不懈地植树,把土丘变成了绿洲,证实了孤独者能够找到幸福。下面由小编整理的《植树的牧羊人》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植树的牧羊人》读后感600字(一)

晚上牧羊人拿出袋子挑好橡树籽,第二天带我爬上海拔200米的高地放羊,他用代替手杖的铁棒掘洞,种完了一百颗种子。我了解到原来三年前,他就在种树,虽然已种下十万颗,但存活下来的只有两万棵,其中一半已被动物破坏了,剩下约一万棵。牧羊人五十五岁,名字叫艾尔哲艾勒普菲尔,以前是经营一个农场,后来儿子和妻子去世。他就决定一个人在这片高地上,以羊和狗为朋友,把这片土地改造一下。

第二天我和他告别了。第二年,也就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之后的五年,我都随军战斗,战争结束后,我又来到此地。牧羊人还活着,他只养了4只羊,养了一百个巢的蜜蜂。他一点都不关心战争,悠闲的种着树,1910年种下的橡树,现在已有10年的树龄了。整个森林绵延不断,像海洋一样,以前干涸的河床,现在流着潺潺的流水。

从1920年开始,我每年都必定会拜访艾尔哲艾勒菲普尔一次,他的身体渐渐地变得虚弱,但他从未因此而露出迷茫的神情。

1933年,森林保护员慌慌张张地去找他,规定了绝对不能在森林里用火,他也只是第一次看到那座由人手造出来的森林。1935年,政府派了正式的代表团,来这座森林做调查,他们高谈阔论,除了禁止在森林里烧炭之外,没有什么特别的事被规定下来,但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被这座森林的魅力吸引住了。我的一个朋友成了这座森林的管理者之一,我向他透漏了牧羊人的事迹,友人分别时说:那个老人已经找到了幸福生活的真谛。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因为此处地处深山,砍伐对国家没有好处,于是采伐计划就搁浅了。牧羊老人对世间所发生的事一无所闻,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他都不知道,只是默默无闻地做着自己的事情,战争使我和老人又分离了八年。

1945年6月,我再次来到这儿,1913年的废墟里,现在建起了无数的农家,以前住在这里的人们和新近搬进来的人们,总计大约有一万人,他们所享受的幸福,全都是靠艾尔哲艾勒菲普尔得来的。1947年,在巴朗的养老院里,老人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植树的牧羊人》读后感600字(二)

《植树的牧羊人》讲述了人在生态链中的角色差异所带来的不同结局。主人公在法国南部阿尔卑斯山脉的普罗旺斯高原穿行,途经一个破败荒废的村庄,村庄泉眼干涸,房屋崩塌,没有一个人。在又一段长途跋涉后,他穿越了几十里昏暗的黄沙漫天的高地,在没有生气人迹罕至的高原见到了一个牧羊人。从牧羊人布菲耶的口中我们得知:主人公看到的村庄之前是人丁兴旺的,村民们靠烧炭砍柴为生。能以伐木烧炭作为生计,可想而知这片土地曾经树木成林,它曾经是人们理想的家园。

可是一味地向自然索取,只知砍伐而不知栽种,在有限的资源耗尽后,人们的生活面临困境。为了生计村民们抢夺剩下的为数不多的树木,私欲、争吵、病疫和疯狂伴随着资源的枯绝肆意横行。当人们在这片土地上再也找不到任何可利用的东西后,他们选择了离开,留下了一片不毛之地。

这是影片前面部分对故事的叙述,通过画面的昏黄、风声的呼啸和主人公行走的艰难我们得知这的确是一片已沦为废墟的土地。村庄颓败、房屋坍塌、飞沙走砾,曾经的美好家园成了一片荒原。这是村民们自己种下的苦果,当大自然再也无力承受人类对她的一味索取后,她只能赤裸裸地呈现被人类肆意虐剥的伤痕。

环保先锋雷切尔?卡森说:人在他自己发明的人造世界里走得太远了。他用钢筋混凝土造就了城市,把自己与大地的真实、水的真实和发芽的种子的真实隔离开来。普罗旺斯高地的人们被利益羁绊后,与自然规律背道而驰。而当大自然表现出了她的不可担负后,众人选择了遗弃。这体现出村民缺乏对人与自然持续发展关系的反思,不能正视失去家园的根本原因。影片中有明显的对比手法运用。我所见到的牧羊人目睹了村庄的变化,默默地选择了以植树来逐渐改变区域的环境。布菲耶老人在放羊之余,前3年种下了10万棵橡树。

一战后的第5年,我再次去拜访老人,他之前种下的树木已经繁盛如森林,干涸的河床恢复了生机,流水环绕。二战爆发时,老人所栽培的森林险遭采伐,终因地处深山运输不便而免遭此劫。可见这时的森林已具相当规模了。老人年复一年地植树,坚持了近40年,终于他凭借一己之力使被遗弃的高原成为绿洲,良性的生态形成。之前逃离的村民们纷纷回到这里重建家园,昔日的村庄恢复了生机。布菲耶老人的行为给身处逆境的人们发人深省的启示。故事的前后有几种转变:从索取到给予、从舍弃到守护、从破坏到重建。在这些转变中,最为重要的是人角色的转变。生态美学中的人类中心主义在伐木烧炭的村民中得到了充分地体现,人人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人类是万物的主宰,居于自然之上,可以对生态链上的其他物种进行肆意的虐剥。很显然,这种任意的宰割很快为这片高地带来了生态危机。而牧羊人的行为则暗示着人类中心主义的隐退,要想重建家园,人类必须要思考与自然的关系,改征服、支配自然为尊重顺应自然。将人与自然置于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中,动物、植物、微生物都是这个整体中合理存在的一部分,都拥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拥有自身存在的权利。

《植树的牧羊人》读后感600字三)

法国作家让季奥诺写过一篇著名的小说.讲的是一个离群索居的牧羊人.通过近半个世纪坚持不懈地植树.证实了孤独者能够找到幸福.这位牧羊人.不知道1914年的战争.也不知道1939年的战争.他天天和树打交道.和树相依为命.他用心灵的语言和树谈心.默默地交流.过的是淡泊生活.他通过亲身经历证实了孤独者找到了过得美满幸福的好办法--爱让生活多份阳光.

这位牧羊人几十年置身于荒无人烟的地域.他每种下一棵树.就感到在人世间就又多了一个亲人.他的事业是堪与上帝比美的事业.由于充满了改造现实世界的强烈愿望和对树的极度热爱.这位牧羊人在实践中逐渐发现人与土地.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他深深意识到人生的价值在于为他人.为后人造福.幸福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心态.人生充满忙碌.但人们依然可以选择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生活繁琐而艰辛.但宁静的心灵和满腔热忱会弹奏出精彩的乐章!

爱是人生之源.一个人的心中倘若没有爱的泉水.那也就不会有人生的绿荫.有了爱.纵然是满眼阴云.遍地荆棘.你都会对这个世界充满无限的迷恋和神往.爱造就人成为独一无二的动物.物质的贫缺只会导致人生的艰难.而爱的匮缺则会使人生空虚和灵魂孤独.令人心痛的是.在这个越来越崇拜物质的年代.一些人变得急功近利和急于求成.物质左右着他们的心灵.其心灵世界犹如干涸的沙漠.心不乏则身不累.

植树的牧羊人读后感50


导语: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植树的牧羊人》读后感精选优秀篇,欢迎大家阅读!

《植树的牧羊人》读后感50字一

牧羊人艾尔哲阿.普菲尔,曾经有自己的幸福生活,但是爱子、妻子的死,使他完美的幸福生活被打破了。他抛弃孤独、离开故土,与他的狗和羊来到新的家园。他发现这里的土地正在因为没有树木而走向死亡,而人们的精神和物质生活也因为环境的恶劣而走向崩溃。牧羊人立志要为改变环境做事

《植树的牧羊人》读后感50字二

仅仅凭这一个人的努力,就可以把一片不毛之地变成森林,可是也只能把这一片地方变成森林。如果来一群人砍伐,这片森林照样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消失。但如果每个人都去种树,那这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再想想看,其实只要一万个人中能有一个这样的人,就已经足够好了。

《植树的牧羊人》读后感50字三

我很想把这部短片推荐给朋友们和每一个认识的人去看,这部短片告诉我们只要每个人减少一点污染环境的行为,合起来就可以为环保事业做出无法想象的贡献!

再来看看现在某些人的恶劣行径,现在大家都在呼吁要环保,有些人喊得更响亮,但实际行为却和嘴里说的大相径庭。要让他去种几棵树,觉得太渺小;手里要有个空塑料瓶之类的,就随手一丢了事。还是那句老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植树的牧羊人》读后感50字四

本片通过讲述牧羊人用双手把荒漠变成绿洲,使万人享受幸福生活的故事,表达了一种人定胜天的思想。曾经在古罗马时代流水淙淙,人们可以垂钓的地方,现在变成了狂风呼啸的荒漠,可是说是大自然对人类破坏自然的不端行为的严惩。但是牧羊人通过一己之力又把不毛之地变成富裕的村庄,全是靠一个永恒的精神和肉体的力量。

在这部短片里,我看到了一个人的力量有多伟大,也看到了一个人的力量有多渺小。

《植树的牧羊人》读后感50字五

牧羊人的故事告诉我:

一个人或者少数人的幸福是很难维持的,想获得长久的幸福,要为更多的人考虑。要爱护环境、珍惜我们的资源。

一个人类共有的和谐空间,是我们每个人幸福的保障。

植树的牧羊人课文读后感600字


导语:《植树的牧羊人》讲述了一个始终坚守内心梦想,为保护森林奉献自己的感人故事。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课文《植树的牧羊人》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植树的牧羊人读后感【1】

当我们用这样的视线去看事物时,就可以发现我们和观众的共通之处。那是一种来自深处且长期累积的人文观点。片中的普罗旺斯爷爷有一张哲学家的脸,而拜克选择这张脸的理由,我非常能了解

这是一个很长的绘本,不需要太多的展开进行讲解,光是读,就几乎需要一节课的时间。在绘本中这本书的文字量算是很大了。 其实故事很平淡,讲述的就是一个男人在种树的故事。1913年我在普罗旺斯的一片荒漠中遇到了一个男人,这个男人五十五岁了,他在一片荒漠中种树,每天选出一百颗橡树子,然后种下去,每天如此,种了一年,种下了三万多棵橡树,其中有十分之一成活。然后他又种纵树,就这样一年一年,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老人还在种树,老人种的树距离他住的石头房子越来越远,几十年过去了,我一次又一次去看这位老人,每次都发现这里的树变得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环境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而老人也越来越老了,唯一不变的是老人一直在种树。最后一次见到植树的老人是一九四五年,和第一次相比,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当年的荒原上,已经通了公共汽车,已经形成了一个城镇,已经有了泉水。而老人种树,已经要到距离这里四十公里以外了。这里被发现的这片森林,已经有了护林员来管理。人们在这片曾经的荒原上面幸福的生活。可是这一切和老人并没有什么关系,老人依旧在种树。在遥远的远方在种树。 这位种树的老人做到了只有上帝才能够做到的事情。上帝其实就在每个人的心里。 在平淡中开始,在平淡中结束,可是却在每一个听故事的人心中留下了巨大的震撼!一个人的力量原来竟然有这么大,一个人竟然能够做出这么了不起的事情来!这就是一个种树的男人的故事

植树的牧羊人读后感【2】

仅仅凭这一个人的努力,就可以把一片不毛之地变成森林,可是也只能把这一片地方变成森林。如果来一群人砍伐,这片森林照样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消失。但如果每个人都去种树,那这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再想想看,其实只要一万个人中能有一个这样的人,就已经足够好了。

森林逐年减少,珍稀物种濒临灭绝,草原沙漠化,全球变暖等等,这些问题是不是真的这么难治理呢?我不是专业人士,但是再来看看这位仁兄的故事,似乎一个人就可以改变很多事情。人们除了每年植树节去种树作秀之外,也许可以下决心做一些更多的事情来改变现状。

我很想把这部作品推荐给朋友们和每一个认识的人去看,这部短片告诉我们只要每个人减少一点污染环境的行为,合起来就可以为环保事业做出无法想象的贡献!

再来看看现在某些人的恶劣行径,现在大家都在呼吁要环保,有些人喊得更响亮,但实际行为却和嘴里说的大相径庭。要让他去种几棵树,觉得太渺小;手里要有个空塑料瓶之类的,就随手一丢了事。还是那句老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植树的牧羊人读后感【3】

人应该坚守自己的信念和操守.为追求心中的光明耐得住孤独.耐得住寂寞.爱是一种德行.崇高的爱.不但能体验美.还能创造美.爱是种子.谁播种爱.谁就能收获美丽. 点评:孤独.寂寞是人生的阴影.爱是迎接光明的使者.是人生充满温暖.充满力量的源泉.文章从一本书中的一个故事入手.用牧羊人的故事.证实了爱让生活多份阳光 的道理.牵带引出当今社会一部分人的急功近利和急于求成.造成心灵世界的干涸.提出社会应该关注.思考的问题.然后引用兰德暮年的一首诗.告诉人们人生应有的态度就是淡泊宁静.让生活充满爱.充满阳光!文章语言富有哲理.引用故事精当.名言的引用则如画龙点睛.作者的思想在字里行间闪光.

一个人几十年来做着一样的事情而没有质疑没有抱怨,犹如神一样的存在,没有奢求没有私欲,那种平凡而不平凡的一步一脚印走出来的是巨大的震撼。估计也只能有这样无私的心灵心无旁骛才能接近这样的理想~!我不说他很伟大,因为他只是追随自己的所思所想,犹如苦行僧一样内心只有自己膜拜的信仰而别无他物。

有一种幸福的境界叫做单纯。

这种幸福看似平凡却又难以到达。

“植树的牧羊人”读后感700字


《植树的牧羊人》在这部短片里,我看到了一个人的力量有多伟大,也看到了一个人的力量有多渺小。仅仅凭这一个人的努力,就可以把一片不毛之地变成森林,可是也只能把这一片地方变成森林。下面由小编整理的《植树的牧羊人》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植树的牧羊人读后感700字

最早接触绘本是从李欧李奥尼开始的。起初读不太懂,后来慢慢的发现鳄鱼哥尼流、小黑鱼、田鼠阿佛真的太好了,读完心里很舒服,并感慨这些大概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绘本了。后来遇到了奥菲利亚的影子剧院,被震撼的无话可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觉着无法用语言来精确的评价这个绘本,但毫无疑问,这也是世界上最好的绘本。昨天又读到了植树的男人,再一次被震撼了。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心中充满了感动、震撼!

故事的背景是20世纪初的法国普罗旺斯地区,这个以熏衣草闻名全球的浪漫地区在当时只是一个荒芜、破落、毫无生气的荒漠。只有很少的人在这儿过着冷漠、愤恨、孤独的生活。有一个牧羊人,他一边牧羊,一边每天都种100棵橡树。由于气候不好,种十万棵树,最终会只有两万棵树发芽,而这两万棵树中,最终只有一万棵长成大树。

尽管如此,牧羊人没有气馁,没有沮丧,依然坚持不断的种树。

因为他觉的有了树,就有了生机,就有了生命。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牧羊人种的树已经小有规模,这个地区有了雾气,开始有水分了。牧羊人依然不停种树,森林的规模不断扩大,渐渐的这个地区有了溪水,这个地区的风景越来越好,慢慢的就有人开始来这儿旅游了。虽然大家都认为这片森林是自然形成的,虽然没有人肯定牧羊人的付出,甚至会有人要求他搬离森林。牧羊人依然不改初衷,坚持不停的种树。森林的规模不断扩大,开始有了水源,气候也变得越来越好,慢慢的开始有人搬到这儿住了,而原来住在这儿的人也变得友善起来,有了村庄,有了泉水,有了儿童的笑声,整个地区都活了起来。

书的附页说这不是真实的故事,让我觉的非常遗憾。当意识到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正在做同样的事 情后,心里豁然了许多。我为老人的见识、胸怀、坚持而感动!

篇二:植树的牧羊人读后感700字

在这部短片里,我看到了一个人的力量有多伟大,也看到了一个人的力量有多渺小。

仅仅凭这一个人的努力,就可以把一片不毛之地变成森林,可是也只能把这一片地方变成森林。如果来一群人砍伐,这片森林照样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消失。但如果每个人都去种树,那这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再想想看,其实只要一万个人中能有一个这样的人,就已经足够好了。

森林逐年减少,珍稀物种濒临灭绝,草原沙漠化,全球变暖等等,这些问题是不是真的这么难治理呢?我不是专业人士,但是再来看看这位仁兄的故事,似乎一个人就可以改变很多事情。人们除了每年植树节去种树作秀之外,也许可以下决心做一些更多的事情来改变现状。

我很想把这部短片推荐给朋友们和每一个认识的人去看,这部短片告诉我们--只要每个人减少一点污染环境的行为,合起来就可以为环保事业做出无法想象的贡献!

再来看看现在某些人的恶劣行径,现在大家都在呼吁要环保,有些人喊得更响亮,但实际行为却和嘴里说的大相径庭。要让他去种几棵树,觉得太渺小;手里要有个空塑料瓶之类的,就随手一丢了事。还是那句老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篇三:植树的牧羊人读后感700字

晚上牧羊人拿出袋子挑好橡树籽,第二天带我爬上海拔200米的高地放羊,他用代替手杖的铁棒掘洞,种完了一百颗种子。我了解到原来三年前,他就在种树,虽然已种下十万颗,但存活下来的只有两万棵,其中一半已被动物破坏了,剩下约一万棵。牧羊人五十五岁,名字叫艾尔哲艾勒普菲尔,以前是经营一个农场,后来儿子和妻子去世。他就决定一个人在这片高地上,以羊和狗为朋友,把这片土地改造一下。

第二天我和他告别了。第二年,也就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之后的五年,我都随军战斗,战争结束后,我又来到此地。牧羊人还活着,他只养了4只羊,养了一百个巢的蜜蜂。他一点都不关心战争,悠闲的种着树,1910年种下的橡树,现在已有10年的树龄了。整个森林绵延不断,像海洋一样,以前干涸的河床,现在流着潺潺的流水。

从1920年开始,我每年都必定会拜访艾尔哲艾勒菲普尔一次,他的身体渐渐地变得虚弱,但他从未因此而露出迷茫的神情。

1933年,森林保护员慌慌张张地去找他,规定了绝对不能在森林里用火,他也只是第一次看到那座由人手造出来的森林。1935年,政府派了正式的代表团,来这座森林做调查,他们高谈阔论,除了禁止在森林里烧炭之外,没有什么特别的事被规定下来,但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被这座森林的魅力吸引住了。我的一个朋友成了这座森林的管理者之一,我向他透漏了牧羊人的事迹,友人分别时说:那个老人已经找到了幸福生活的真谛。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因为此处地处深山,砍伐对国家没有好处,于是采伐计划就搁浅了。牧羊老人对世间所发生的事一无所闻,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他都不知道,只是默默无闻地做着自己的事情,战争使我和老人又分离了八年。

1945年6月,我再次来到这儿,1913年的废墟里,现在建起了无数的农家,以前住在这里的人们和新近搬进来的人们,总计大约有一万人,他们所享受的幸福,全都是靠艾尔哲艾勒菲普尔得来的。1947年,在巴朗的养老院里,老人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植树的牧羊人》读后感800字


不毛之地上涌出的泉水_《植树的牧羊人》读后感800字:

“我”在1913年,人迹罕至的阿尔卑斯山地上,遇到一位沉默又自信的神秘牧羊人。牧羊人一直一个人种着树。1919年,”我”重返荒原,那儿已有了一片树林。在1945年,荒原俨然成了生机盎然的热闹村庄。

这是一个关于奇迹的故事。让人读着读着,不觉莞尔。但文中一句话,引发人深深思索: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那时,“我”正处于一个极端困迫的处境,已走了五个小时却滴水未沾,牧羊人为“我”带来了惊喜,“我”内心重燃希望之火。

牧羊人是不毛之地的希望之水。牧羊人在战争期间仍坚持种着树,这片曾只有干涸泉眼的土地上,出现了泉水_而树林,分为三块,最大的一块,有11公里宽。那仿佛是我无法到达的一段路程,而这11公里是树林!要多少棵树才能达到遮天蔽日的11公里?而它却为一双手所造就,那么,这双手一定是毅力、坚持、执着的化身。

牧羊人是不毛之地上的执着之水。在这不懈的努力下,昔日的荒地成了沃土,一万多口人过着幸福生活。这绘本中的原图,我也见识过了,从1913年的素描,到1945年大块大块的蓝色、绿色,是一种创造的力量!没有创造,何来幸福?何来生命?

牧羊人是不毛之地上的创造之水!有了希望,才能执着;有了执着,才能创造;有了创造,才能出现生命。这是我想到的第一个感受。其次,这个故事也至关人与自然。这泉水般的牧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将自然打造得更加平凡而至美。

我想起《青山不老》。里面一个住所简陋的瘦小老头,带着一群老汉在晋西北无比恶劣的环境下治理山沟。15年,绿化了八条沟,造了3700亩林网。他不愿享清福,只要一辈子种树,实现自己的价值。他那无私奉献的精神,使他真正与山川共存,日月同辉了。

环境需要人类去守护,去努力。而这两位老人以生命化为青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是从人民的勇气、幸福而出发。于是,在不懈努力下,牧羊人创造了沃土和人民的舒适生活;老人攒钱买了电视机给乡亲,也用树林挡住了狂风,守住了珍贵的黄土。他们这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是多么可贵啊!他们做到了上天才能做到的事!作者:倪泠

植树的牧羊人读后感300


下面均由小编整理的《植树的牧羊人》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更多资讯请关注读后感栏目!

植树的牧羊人读后感300字【1】

人应该坚守自己的信念和操守.为追求心中的光明耐得住孤独.耐得住寂寞.爱是一种德行.崇高的爱.不但能体验美.还能创造美.爱是种子.谁播种爱.谁就能收获美丽.点评:孤独.寂寞是人生的阴影.爱是迎接光明的使者.是人生充满温暖.充满力量的源泉.

文章从一本书中的一个故事入手.用牧羊人的故事.证实了爱让生活多份阳光的道理.牵带引出当今社会一部分人的急功近利和急于求成.造成心灵世界的干涸.提出社会应该关注.思考的问题.然后引用兰德暮年的一首诗.告诉人们人生应有的态度就是淡泊宁静.让生活充满爱.充满阳光!文章语言富有哲理.引用故事精当.名言的引用则如画龙点睛.作者的思想在字里行间闪光.

一个人几十年来做着一样的事情而没有质疑没有抱怨,犹如神一样的存在,没有奢求没有私欲,那种平凡而不平凡的一步一脚印走出来的是巨大的震撼。估计也只能有这样无私的心灵心无旁骛才能接近这样的理想~!我不说他很伟大,因为他只是追随自己的所思所想,犹如苦行僧一样内心只有自己膜拜的信仰而别无他物。

有一种幸福的境界叫做单纯。

这种幸福看似平凡却又难以到达。

植树的牧羊人读后感300字【2】

在这部作品里,我看到了一个人的力量有多伟大,也看到了一个人的力量有多渺小。

仅仅凭这一个人的努力,就可以把一片不毛之地变成森林,可是也只能把这一片地方变成森林。如果来一群人砍伐,这片森林照样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消失。但如果每个人都去种树,那这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再想想看,其实只要一万个人中能有一个这样的人,就已经足够好了。

森林逐年减少,珍稀物种濒临灭绝,草原沙漠化,全球变暖等等,这些问题是不是真的这么难治理呢?我不是专业人士,但是再来看看这位仁兄的故事,似乎一个人就可以改变很多事情。人们除了每年植树节去种树作秀之外,也许可以下决心做一些更多的事情来改变现状。

我很想把这部作品推荐给朋友们和每一个认识的人去看,这部短片告诉我们只要每个人减少一点污染环境的行为,合起来就可以为环保事业做出无法想象的贡献!

再来看看现在某些人的恶劣行径,现在大家都在呼吁要环保,有些人喊得更响亮,但实际行为却和嘴里说的大相径庭。要让他去种几棵树,觉得太渺小;手里要有个空塑料瓶之类的,就随手一丢了事。还是那句老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植树的牧羊人读后感300字【3】

法国作家让季奥诺写过一篇著名的小说.讲的是一个离群索居的牧羊人.通过近半个世纪坚持不懈地植树.证实了孤独者能够找到幸福.这位牧羊人.不知道1914年的战争.也不知道1939年的战争.他天天和树打交道.和树相依为命.他用心灵的语言和树谈心.默默地交流.过的是淡泊生活.他通过亲身经历证实了孤独者找到了过得美满幸福的好办法--爱让生活多份阳光.

这位牧羊人几十年置身于荒无人烟的地域.他每种下一棵树.就感到在人世间就又多了一个亲人.

他的事业是堪与上帝比美的事业.由于充满了改造现实世界的强烈愿望和对树的极度热爱.这位牧羊人在实践中逐渐发现人与土地.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他深深意识到人生的价值在于为他人.为后人造福.幸福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心态.人生充满忙碌.但人们依然可以选择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生活繁琐而艰辛.但宁静的心灵和满腔热忱会弹奏出精彩的乐章!

相信《植树的牧羊人读后感600字》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植树的牧羊人读后感6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