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三顾茅庐读后感400字 > 地图 > 三顾茅庐读后感400字

三顾茅庐读后感400字

发布时间:2019-09-20 来源:互联网

暑假作文:再读《三顾茅庐》有感。

读书对于我们来讲,是一辈子不间断的事情。想要学到新的知识,这些经典作品就不可或缺。当不同的人在看完作品后,相信也会有对于它的专属心得体会,那么这个时候就有必要写一篇关于作品的读后感,应该怎么写好一篇作品的读后感呢?为此,小编花时间整理了暑假作文:再读《三顾茅庐》有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中国人喜欢曲折,写文用曲笔,绘画要留白,歌曲要含蓄典雅,说话要拐弯抹角反正是怎么曲折怎么来,大概目的只有一个吊你胃口!

不信请读《三顾茅庐》!

刘备一顾茅庐时,孔明云游在外,不知踪迹;二顾茅庐时,孔明应好友崔州平之约,出外闲游去了;到了第三次,孔明虽在家中,却值午休。刘备徐步而入,孔明仰卧在草堂几席之上;半晌,孔明还没有醒来。不一会儿,孔明翻身将起,忽又朝里壁睡着。刘备只好又乖乖地立了一个小时。在此处,刘备的求贤若渴、礼贤下士已经得到了传神的表现,令人拍案叫绝!

赞叹之余,我又想:难道孔明事先真的不知道刘备来访吗?就算不知,张飞的大喊大叫也应该早惊醒了他吧。可见这一切都是诸葛亮对刘备的考验。然而,醒来之后的孔明却不急着招待贵客,反而又转入后堂,花了半晌功夫,方整衣冠出迎,颇有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味道。对此,有人说孔明恃才傲物;也有人认为孔明故弄玄虚;还有的则表示理解,认为这是孔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隐士精神的体现。以我的拙见,无论孔明出于何种意图,都无法让大家对他失了尊敬,因为他才冠群雄,天下无双。

读到这里,我不禁冒出一个不成熟的猜测:或许,孔明早已为自己的出山规划好了一切,让刘皇叔猥自枉屈、三次寻访只是再壮大一下自己的名声而已。也就是说,在三顾之前,孔明就做好了出山的准备。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是诸葛亮志在出仕。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诸葛亮淡泊名利并不代表他志向短浅。他追求淡泊也只是在怀才不遇的特殊背景下聊以自慰的表现罢了。在出山之前,孔明已经想到要建功立业,不然谁敢自诩管仲、乐毅?这也可从他对三弟诸葛均的嘱咐中隐约窥得:汝可躬耕于此,勿得荒芜田亩。待我功成之日,即当隐归。可见,孔明对自己的前途抱有极大的希望,心中认定此次出山必能一展身手,功成名就。

二是诸葛亮早做宣传,广而告之。我们知道,孔明、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徐庶四人为密友。崔、石、孟、徐皆是当世名流,才能卓越,若出仕必可至刺史、郡守,而据守一方。然而诸葛亮却并不把他们放在眼里,他常常自比管仲、乐毅,志向非凡!这还不够,孔明在学问研究上也显得与众不同。崔、石、孟、徐四人都务于精纯,唯独孔明观其大略。很明显,诸葛亮很好地在这些人杰面前得瑟了一把,成功推销了自己。于是,孔明的大名得以在博陵、颍川、汝南一带传扬。人怕出名猪怕壮,孔明这个品牌已经打出去了诸葛亮红了,剩下的只需静卧草堂,待明主来访了。加上孔明有的是真才实学,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他怎么可能不受重视而空老于林泉之下呢?

不过,我们得承认司马徽和徐庶的举荐是促成孔明得遇明主、决定出山的直接动力。如果没有他俩的大力举荐,卧龙恐怕还得再卧几年吧。

分析到这里,似乎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为什么孔明早早地做了出山的准备,却直到刘备三顾才出山呢?他完全可以自己跑去找孙权、刘璋甚至曹操啊,他为什么不去呢?请允许我引用诸葛均的歌(诸葛均当时尚小,这首歌应为诸葛亮所作。)来回答这个问题。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

以上全是一家之言,希望读者慎重取舍!

江苏宿迁沭阳县沭阳如东中学高三:徐文峰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三顾茅庐 (300字)


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但都没有见到诸葛亮。

冬去春来,刘备带领关羽、张飞第三次来到隆中。诸葛亮正在午睡,刘备不忍打扰,在草堂门口耐心等待。等待了很长时间后,诸葛亮醒了,刘备才进屋拜访。诸葛亮深为感动,答应出山辅佐刘备,并为刘备详尽分析了国家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的策略。

通过阅读《三顾茅庐》这篇文章,我有了很多收获。我们要像刘备那样,对人诚心诚意;要像刘备那样,学会尊重他人。只有学会了关心他人、爱护他人,他人才会尊重你、才能帮助你。

我们也要像诸葛亮那样,热心帮助别人。俗话说帮助被人,快乐自己。诸葛亮就是这样做的。

四年级:彩虹的微笑妹妹

读《三顾茅庐》有感800字


真诚是开启人心的钥匙——读《三顾茅庐》有感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汉朝末年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最后被司马炎统一,建立了晋朝。书中有很多精彩的故事,比如火烧赤壁、三气周瑜、七擒孟获等,其中我最喜欢的就属三顾茅庐了,因为它让我有了很深的感悟。

当年,刘备因为没有一个好谋士而愁眉不展,他听说诸葛亮是一位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的贤人,便带上了关羽、张飞去请诸葛亮出山相助。前两次去时,书童都告诉刘备,诸葛亮有事去了;刘备第三次前去拜访,张飞说:“如果他再不在,我就用绳子把它捆起过来!”刘备听了狠狠地训斥了他。诸葛亮醒来后看到刘备十分真诚,便答应了他。

三顾茅庐,体现了刘备求贤若渴的心态,也体现了他的诚意。尤其是最后一次,刘备三访诸葛亮,当时他得知诸葛亮正在午休的时候,尽管自己心急,但还是不敢惊动他,耐心地在门外等诸葛亮醒了才进去拜访,我觉得这是对诸葛亮尊敬有加,作为一个古代帝王,有谁能这样屈尊下士呢?诸葛亮能不感动吗?纵然,诸葛亮知道天命难违,但他最终还是被诸葛亮的真诚打动,用超常的才干和谋略辅佐刘备,为建立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刘备用诚心打动了贤士诸葛亮,成就了了自己的大业。生活中,我也用真诚换来了友情。

有一次,我的同桌忘带作业本了,她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我心想,我也只有一本,也得用,不能借给他,怎么办呢?突然,我灵机一动,将本子一撕两半递给她,说:“我俩一人一半,先把作业写好,下课再向老师解释。”她听了我的话,感动得不知说什么才好,接过本子专心地写起作业来。老师知道情况后,不但没有批评我俩,反而表扬我们互帮互助呢。从那以后,我们就变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了。当然,当我遇到困难时,她也会鼎力帮我度过难关。

读了《三顾茅庐》,我明白了人们常说“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道理。人人都想得到别人的真诚相助,只要你真诚对待他人,别人也会真心实意地回报你,因为真诚是开启人心的钥匙。

三顾茅庐读后感


读完《三顾茅庐》,我不禁掩卷长叹:真诚,是人与人之间沟通最好的桥梁。

有了真诚,朋友就会真诚对待你,朋友就会成为我们最好的倾诉对象,成为安慰我们的贴心知已,成为我们快乐成长的伙伴。只要真心诚意地对待每一件事,成功就不会离我们很远。记得有一次竞选班干部,我认为在演讲时只要随便说一点就行了,而其他的同学都经过精心准备。演讲时,别的同学都讲得很好,打动了许多同学和老师,而我仅说了几句,没有体现我竞选的真诚,那一次,我落选了。第二次,我吸取了上次的教训,认真准备了演讲稿,竞选时,我说得绘声绘色,赢来了一片掌声,我成功了真诚帮助我赢得了成功。

刘备不仅对诸葛亮的真诚让我感动,他爱才、尊才的品格也令我久 久难忘。诸葛亮出山后,一生追随刘备,而刘备对诸葛亮也处处尊敬,甚至在临终托孤时,让诸葛亮担起复汉的重任。正是由于这份真诚,让诸葛亮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我们在学习成长过程中,要相互尊重、相互爱护,培养自己优秀的品质,努力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用真诚成就自己的一生。

读《三顾茅庐》有感600字


我读了《三顾茅庐》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故事是这样的,曹操占领了北方,刘备求贤若渴,不知怎么办,想到了诸葛亮,他说他很有才能,隐居南阳,就带着关羽和张飞三人一起去拜访,想让他来成就大业。

第一次去请诸葛亮,可是他并不在家,刘备只好带着他们两人失望地离开了。第二次,刘备、关羽、张飞又冒着大雪来到了隆中,想和他来成就大业,没想到,诸葛亮又外出闲游去了。第二次又没有请到,刘备只好留下自己写的一份信,表示对他的敬佩和自己的诚意。转眼间一年过去了,刘备三人又去看一看他。过了一会儿,他们三人到了草庐,诸葛亮正在睡觉,关羽说:咱们去两趟都落空了,这次又在睡觉,我用绳子把他捆起来。刘备阻止说:不行,诸葛亮是位大贤人。张飞说:诸葛亮不就是个种地的,算什么大贤人。刘备接着说:小声点,别把他给吵醒了。直到诸葛亮起来,他们才开始谈话。刘备把该说的话都说了,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打动了,就和刘备分析了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关系,为刘备提出了一个好办法:首先夺取荆州益州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兵分两路进攻曹操,成就大业,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

通过阅读《三顾茅庐》的故事,我深深地体会到刘备勇往直前,永不放弃的精神。每当我们认定了目标以后,就要一步一步地去努力,不管遇到任何困难,都要坚持再坚持,失败乃成功之母,只要我们在失败中不断总结经验,就像刘备一样,谦虚谨慎,尊重他人,我们是学生,就更应该尊重老师、家长,向优秀的同学学习,认真刻苦地学习,遇到了学习中的困难,多请教他人,长大后才能做一个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

三顾茅庐读后感作文


三顾茅庐读后感作文(一)

《三国演义》这本书家喻户晓,众人皆知。而我也不例外,其中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就是《刘备三顾茅庐》,这个故事主要写了:刘备为了找一个有专长的贤人来帮自己打天下,三次到诸葛亮的茅庐拜请诸葛亮,而后来诸葛亮被刘备的坚持不懈的诚心诚意打动了,答应帮他打天下。

看完这个故事后我陷入了沉思,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布封曾经说过:天才就是长期的坚持不懈。我国着名的数学家华罗庚也曾说:做学问,做研究工作,必须持之以恒。的确,我们干什么事,要取得成功,坚持不懈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都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作为学生的又能不能想刘备那样坚持不懈呢?

还记得在我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参加过我们小区的一场跑步比赛,和小区里面跟我差不多大的小朋友一起跑800米。当时我还信心满满的以为自己可以跑个第一名,谁知一圈,一圈半,两圈,两圈半许多人已经累的气喘吁吁,到大树下乘凉了,我看着他们,自己也想停下来,到树下乘凉。但就在这个时候,我又想到了刘备的坚持不懈,我对自己说:我不能够放弃,要像刘备一样坚持不懈,永不放弃!就是这样,我坚持了下去,拿了二等奖。

一个人想干成任何大事,都要能够坚持下去,坚持下去才能取得成功。说起来,一个人克服一点儿困难也许并不难,难得是能够持之以恒地做下去,直到最后成功。曾经的失败并不意味着永远的失败,曾经达不到的目标并不意味达永远达不到。过去的成功或是失败,那只代表过去,未来是靠现在决定的。这个世界上不会有一直成功的人,也没有永远失败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一个绝境就是一次挑战、一次机遇,如果你不是被吓倒,而是奋力一搏,遇到什么叫困难都不放弃,也许你会因此而创造超越自我的奇迹。


三顾茅庐读后感作文(二)

今天,我读了三国演义之刘备三顾茅庐。这篇文章是说刘备,关羽,张飞,三人一起去拜见诸葛亮,可是他们第一次去的时候诸葛亮不在家,他们只好又回去。过了几天,他们听说诸葛亮回来了,刘备他们又急忙赶了过去,可是诸葛亮又出去了,他们在那里留了一封信,又回去了。又过了几天,刘备又听说诸葛亮回来了,又急忙赶了过去,这一次,诸葛亮在家,不过他在睡觉,刘备他们就在外面等,等了好几个小时,诸葛亮才起了床,一眼就看见了在外的刘备三人,就急忙把他们叫了进来,和刘备他们讨论,刘备见诸葛亮精通世上万物,就请诸葛亮当他的军事,诸葛亮同意了。从此,刘备就多了一名精通世上万物的军师,这对他们的大大小小各种战役都是如虎添翼。

读了这篇文章,我明白了我们想要做好一件事,就必须要努力。


三顾茅庐读后感作文(三)

刘备下决心重整山河,光复汉室。桃园三结义之后,又招兵买马,建立了一支队伍,但是军中缺少足智多谋的人,心中很是着急。

有一天,他听说南阳卧龙岗有一位识文韬武略、才智过人之人,名字2020叫诸葛亮,并称,得此人者得天下。刘备听后很是高兴,决心一定要得到这个人。于是,刘备和他的两个兄弟关羽、张飞三人不顾道路遥远,翻山越岭 ,来到卧龙岗,但不巧,诸葛先生不在家,三人只得扫兴而归。几个月后,三人再次登门拜访,仍不见诸葛先生,这是张飞火冒三丈,让刘备放弃求诸葛出山之事,可刘备决心不变,耐心说服张飞,第三次来到卧龙岗,终于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见刘备诚心诚意,就欣然同意跟随刘备,共创江山大业。刘备在诸葛亮的鼎力扶持下,终于创成大业,与曹操、孙权形成三国鼎立之势。

刘备这种不畏艰难险阻,锲而不舍,求贤若渴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暑假作文:再读《三顾茅庐》有感》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三顾茅庐读后感4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