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200字 > 地图 >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200字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200字

发布时间:2019-09-20 来源:互联网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_初中读后感1500字。

读后感是写阅读作品后感受最深的一点,它不是书评。想要学到新的知识,这些经典作品就不可或缺。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们在读过一本书之后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心得,此时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把自己阅读完毕后的想法写下来。那么作品读后感怎么才能写好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战争与和平》读后感_初中读后感1500字”,希望你更多关注本网站更新。

《战争与和平》紧紧围绕着普尔康斯基、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和华西利四大贵族家庭展开,描绘了俄罗斯民族壮丽多彩的历史图景。为什么说《战争与和平》是一部杰作?经典在于托尔斯泰精湛的刻画和叙述。例如,在小说的开头,安娜和舍勒一家举行了一次上流社会聚会:安娜的向导身份非常有趣,比如将A引入B,或将与D交谈的C插入到E和F之间的辩论中,对此她异常忙碌。后来,托尔斯泰在晚会上通过人物的对话一针见血,指出了拿破仑激动人心和战争前夕的历史和背景。说托尔斯泰引用了大量材料,拜访了伟大卫国战争的参与者,还视察了当时的博罗基诺战场,以描述战争的开始、经典和后果。很明显,托尔斯泰的真诚努力造就了这部伟大的作品。

当我第一次看到它时,我想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名字。战争与和平就像生与死。他们为什么要联系在一起?没有战争就没有和平。读完整本书后,我改变了看法。在列夫托尔斯泰的内心世界里,战争与和平从来不是对立或孤立的。在和平的环境中,人类心中的战争从未停止过。在阅读书籍时,有无数各种各样的人物。有些人追求自己的荣誉。有些人追求权利。有些人追求金钱。有些人追求欲望。追求越迫切和疯狂,内心的战争就越痛苦。就像生与死一样,有些人活着就好像他们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但他们的灵魂仍然活着。列夫托尔斯泰不是一个生动的例子吗?他已经死了,但他的灵魂和意识仍然活着,触动着后代的心灵。读完《战争与和平》,我认为列夫托尔斯泰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思想家、历史学家和哲学家。他是一个什么都知道的聪明人。因此,我对他无限的爱和崇敬给了我记录我浅薄感情的冲动和勇气。

托尔斯泰普遍认为,在理性的视野中,自由意志是一种幻想,是一种瞬间不确定的生活感觉。然而,在灵性观中,自由意志是生命的整体,是人的精髓。我们无法想象完全的自由,无论一个人想象的东西不受外界的影响,我们永远无法获得时空自由的概念,空间的运动,遵循必然的规律,时间上的思维和判断也受到一系列限制的制约。但最重要的是我们无法想象我们的行为没有理由理性的第一个要求是假设并找出原因,因为没有理由,我们无法想象任何行动。我无缘无故地举手,但我想无缘无故地做一件事,这就是我行为的原因。多么精彩的论点啊!如果托尔斯泰沉溺于对力学或生理学的讨论,来反驳自由意志,那么他的论点至少会被科学的发展所推翻,至少有牵连和优柔寡断,但他会跌跌撞撞,转向更高的泛化水平,例如太极的钩子,这个结论很难动摇,这与专业哲学家的结论相当!

总的来说,《战争与和平》中有一种年轻的精神,包括托尔斯泰自己的精神。这种说大话有时会让人觉得非常扭曲,也就是说,非常自信,想要表达出来。正如朝日所说,把它强加给你可能是因为跨欧亚的关系,俄罗斯文学表现出非常奇怪的一面,总觉得这个故事有点像中国的《红楼梦》和其他大家族的风格。有人说拓实追求广度而忽视深度。这本书可能有一点,每个人的变化都有点突然,但是,这正是这部作品的伟大之处!通过伟大卫国战争的胜利,托尔斯泰也表达了对战争中遭受创伤的人们的同情。他是一位有情感的作家。在阅读之后,俄罗斯人民在这场悲惨战争中的英勇和爱国热情受到历史书籍的赞扬,也体现了俄罗斯人民的顽强性格和斗志,这是任何国家都不可阻挡的。

支持受压迫的农民。即使他们不了解宗教的含义,他们仍然可以感受到安慰。我认为这可以被视为另一种精神上的胜利,但是那个时代的俄罗斯农民没有条件去抵抗,所以他们应该得到比阿Q更多的同情。面对苦难感到无助的人群很难得到。就像托尔斯泰当时一样,面对农民的满足和乐观,停止了物质施舍,开始痛苦地反思他们与他们的差异和改变的可能性。

嘿,嘿嘿一只白鸽停在我身后楼梯旁的窗户旁边。我转身看着房子里温暖的黄色灯光照亮了房子。茶几装饰有精致的茶具,新鲜水果和甜味。糕点,妈妈正在书桌前静静地写书法,爸爸正在沙发上和她的祖父母一起看电视正在播放太棒了!我的国家!当场景中壮观的大型航空摄影经过时,祖国壮丽的山川带来的震撼和骄傲,取得了骄人的成就。我很自豪能够生活在这样一个和平与伟大的新时代。我们现在的和平生活有多难。我希望战争永远消失。和平的白鸽将永远留在世界的每个角落。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1500字


在合上书的一刹那,闭上眼睛,有一股浩大而包容的清风久久拂过我身:风中没有战争的鲜血和硝烟,没有身体的伤痛和心口的疮疤,没有生与死的泪水,没有爱与恨的目光。唯有一股永恒生活的气息,从质朴的文字间向我吹来,以历史的面貌和丰富得难以猜透的本质,告慰了我的灵魂。

有人将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进行对比,认为托尔斯泰是一名伟大的艺术家,却不是深刻的思想家。虽然我还没认真比较研究过二者的差异,也无此等功力;但我觉得,托尔斯泰作品的思想性也许较陀氏逊色,但比之二三流作家仍能做到俯视。他的作品不光折射了历史,更充盈着对于人民的同情与关怀,同时把人性中美的一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想起了安德烈和娜塔莎的爱情,那样真切而易碎,美妙与不幸共存:如同一面镜子,反射着当时社会人们的生活与内心。如果是浪漫主义的写法,也许安德烈会不顾老公爵的阻挠,和娜塔莎私奔;也可能与她私定终身,最终双双走向悲剧的结局。但托尔斯泰描写的是生活本身。在那样背景与环境下,作为一名带有贵族荣誉感和责任感的公爵,安德烈必然会答应父亲的要求,与娜塔莎定下一年的婚约;而娜塔莎作为一位情窦初开却没有经验的小姐,也必然会投入到对其大献殷勤的阿纳托利的怀抱中。作者安排的只是波折的情节,而人物就像真实的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做出必然的、最合理的选择。这让他们那样富有感染力,我读到他们时,忘记了作者而体验到生活本身带给我们的感动。

当安德烈在战场上负重伤时,历经磨难后成长了的娜塔莎来到他的床前:

“请您宽恕……”“宽恕什么呢?”“宽恕我的行为。”娜塔莎吻着他的手,颤抖着说。 安德烈看着她的眼睛:“我比过去更加爱你,爱的更深。”

这只是很朴素的一段对话,但在了解了二人过去辛酸的恋情以后,在了解了二人因为战乱,生活的改变引起的灵魂的成熟以后,我读出了一种真正的精神性的爱。安德烈经历了生死的一瞬,他终于觉醒,了解到“神圣的爱”的本质含义,也宽恕了所有伤害过他的人。他的人性也渐渐被金黄的神性所浸染,迈向了宗教所追求的一种完美的精神世界。如果说先前安德烈爱上舞蹈时美丽欲滴的娜塔莎有情欲的因素,那么现在他面对娜塔莎“消瘦,苍白,嘴唇肿胀的脸”,表达的则是对于一个美好心灵的热爱。使我们醍醐灌顶的这种爱之涵义的表述决非说教似的灌输,而是像一条温暖的河流,从安德烈或托尔斯泰那里直接流淌到我的心中。

读了这部书,我印象最深第一是这种“神圣的爱”,第二就是俄国农民的生活和思想。作为一名“忏悔的贵族”,托尔斯泰有着他关心底层人、体谅农民的一面。这不仅表现为力图还原他们的自由身份,他躬身垄亩,作为一名观察者和不完全的实践者,与那些农民呼吸着同样的空气,甚至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努力建立了一套思想体系。这种思想力图使俄国走向贵族与人民思想上的大同,结合为一个接近“同呼吸,共命运”状态的一种共同体。

在书中出现了普拉东这样一个农民的形象,他和皮埃尔同处在战俘营里,用他的乐观和淳朴感动了皮埃尔,使他重拾了信仰。作者将普拉东描绘为一个圆形的形象,说他身体的各个位置都是圆形的,说他是“一切俄罗斯的、善良的和圆形的东西的体现”。我想这是一种象征,象征着作者观察到的许许多多俄罗斯底层的农民:他们贫穷,落后,然而快乐、圆滑,可以在任何艰苦的条件下生存。我读到这里不由得想到鲁迅笔下的阿Q:同样处于底层,同样以一种快乐的姿态示人,甚至连死亡都一样,被上位者所枪决。二者的共同点让我看到了普拉东本质的愚昧和低微,但割去了他的阶级属性,从人性的角度来讲,他又是那么单纯和快乐,以致我难以对他下任何干脆的断语。在当时的情况下,革命的火焰尚未燃起,农奴制难以被轻易根除:这种快乐的处世态度,究竟是该提倡还是反对?若反对,农民岂不是失去了幸福的权利?

也许信仰也是一方面,支持起被压迫的农民的是例行的晚祷,即使他们不知晓宗教的意义,但仍能感受到一种慰藉作用。我想,这可算做另一种精神胜利,但那个时代俄国的农民是没有条件进行反抗的,因此他们比阿Q值得同情得多。想到面对苦难却难以做出反应的这一人群,一种无奈之感会油然而生。就像当时的托尔斯泰,面对农民们的满足和乐观停止了物质上的施舍,开始痛苦地反思自己与他们的不同点以及改变的可能。

他反思的结晶我并不了解,但列宁评价说:“作为一个发明救世新术的先知,托尔斯泰是可笑的,所以国内外的那些偏偏想把他学说中最弱的一面变成一种教义的“托尔斯泰主义者”是十分可怜的。作为俄国千百万农民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快要到来的时候的思想和情绪的表现者,托尔斯泰是伟大的。”这或许是一个革命者能给予他的最公允的评价了。

不管怎样,托尔斯泰伯爵尽管没有领导革命,甚至没有像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样预言到革命,但他的作品却成为革命的土壤,鼓舞着一代代的年轻人。他以自己贵族的身份,深入浸泡到农民“兄弟”的现状和心灵中去,并揭示出这些苦痛却不渺小的灵魂。这种行为本身就值得每一位人类赞美,他正是自己所写的“神圣的爱”最为深刻的践行者。

《战争与和平》之读后感1500字


1805年,法国和俄国之间关系恶化,即将发生战争。然而在俄国上层社会,人们的生活依旧恬静悠闲,社交舞会照常举行。

青年公爵安德烈保尔康斯基决心干一番事业,就提任库图佐夫将军的副官向前线出发去了,他期望这次战争能为自己带来辉煌与荣耀。在奥斯特里茨,他参加联军与法军的会战并受伤。在 斯托夫伯爵家,他爱上了充满青春活力的那塔莎,爱情使他振作起来重新投入生活和事业。俄法战争爆发,安德烈赴沙场,在波罗金塔会战中受重伤。他忽然体会出死亡就是人生的清醒过程。从那一刻开始他的生命慢慢退潮,平静地走到终点。

与安德烈的故事平行发展的另一主人公彼埃尔是个热血冲动、善良真诚的年青人,凭着继承一笔可观的遗产,他成了上流社会的瞩目人物。势利库拉金公爵便把放荡堕落的女儿爱伦嫁给了他。意志薄弱但又向往理想的道德生活的彼埃尔在荒淫的贵族群中屡次受挫。自卫战争中,彼埃尔组织民团并经受了战火考验。后被法军逮捕。在战俘营,士兵中的宿命论和不抗恶思想使他深受感动。在俄国人民的打击下,法军溃败。彼埃尔被游击队救出,重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婚后,他参加了十二月党人的秘密组织,而那塔莎则成为一个贤妻良母。

《 战争与和平》给了我许多东西,包括宇宙万物运行的道理、人生的启发以及心灵上的慰籍。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彼埃尔这个人物,并在精神上把他当作一个知心朋友来对待。他随和、善良、落拓不羁、贪享受却又没有贵族老爷的架子,常常沉浸在精神世界里以至于显得魂不守舍,这些特点都让我感到亲切。娜塔莎很可爱,不过略显轻浮了些,所以一经阿纳托里诱惑便放弃了对安德烈的爱情。经历了战火洗礼后的娜塔莎沉稳多了,成熟多了,但同时她又失去了以往的活泼与快乐。安德烈则是另一种性格,他冷峻、聪明、善良、敏感,但遇事往往缺乏彼埃尔的那种宽容气度,所以常常后悔。安德烈的死很可惜,但除此以外,我们找不到一个更好的结局来安排他,毕竟在临死时他彻悟了。

《战争与和平》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呢?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它不是传奇,不是长诗,尤其不是历史记事。《战争与和平》只是作者想借以表达和能够在其中表达他所要表达内容的那种形式。他说的是实话。孟子也曾有过类似的言语:吾辞达而已矣。辞能达意,就这么简单。托尔斯泰认为,文学只是表现思想的一种形式,作为形式,它远不如内在的灵魂重要。后人读《战争与和平》,往往呼为史诗,那样其实正好违背了托翁的意愿。真正读懂《战争与和平》的人,最终会发现,这是一部思想的结晶,却非文学。而小说的作者托尔斯泰,则纯然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了。难怪著名作家高尔斯华绥说,如果要举出一部符合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这个定义的小说,我就要选择《战争与和平》。

精彩语录

●只要人们没有发现生命的游戏是愚蠢的,他就会期待它,人们一旦能够认识它的愚蠢,便会自杀,这是我将要做的。

●没有人想到,承认与是非标准不相符合的伟大,不过是承认他自己的没有价值和无限的卑劣。

●为什么从未留意到这高高的天空呢?不过,如今总算注意到了。我真是幸福,没错。除了这辽阔的天空外,其他的一切都是空虚都是欺骗,除了这天空外,任何东西都有不存在。

●人民战争的巨棒以全部威严雄伟的力量举了起来,并且不问任何人的趣味和规则,不考虑任何东西,愚笨单纯地,却是合乎时地举了起来,落下去打击法军,直到侵略者的军队全部消灭。

书评|《战争与和平》读后感1500字


书评|《战争与和平》读后感1500字:

经过一场战争的洗礼,皮埃尔变了,变得成熟、积极乐观、有主见。在他眼里,每个人都是可爱的,每样东西都充满生机,哪怕是被抢劫一空被战火焚烧的莫斯科,也隐藏着无限生机。

战争,可怕的战争!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残酷的战争面前,竟如此脆弱和渺小。不知上帝看到这自相残杀的人类作何感想,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非得如此折腾,真是可恶至极!除了战争的残酷,我还看到了人类的可恨之处。自私自利的人到处都是,小到一个士兵投机钻营只为升官发财,大到一个将军处心积虑只为明哲保身,再大到一个皇帝冲冠一怒掀起一场战争。有多少年轻的生命成为炮灰,有多少可怜的人儿失去家园,有多少美满的家庭支离破碎。可悲的是这一切只是缘于人类的愚蠢和错误,一切冠冕堂皇的理由只是借口,一切保家卫国的号召只是为了掩饰统治者的一己之私。当你走近战争,看清它的真面目,你会发现一切启动它的理由都是荒谬的,都是愚蠢人类的自取灭亡。

第四册:

第一部

安德烈公爵走了,当精神离开躯体,躯体一动不动地躺着,渐渐变凉。作者如同亲历过死亡的过程,细致入微地描写了安德烈公爵死亡前夕的心理活动,让我感觉死亡如在眼前。死亡真的是如此吗?我的死亡又会怎样?总以为死亡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但每当身边熟悉的人离去,尤其像今天亲眼目睹一个人死去,心中感觉其实死亡离我们并不遥远,也许就在不远的某一天,也许就在下一刻。死亡在何时会降临是未知的,但它必然会来临,这更增添了人们对它的恐惧。有人说:“正是因为人会死亡生命才有了意义”,我模模糊糊地理解为,因为意识到死亡会结束生命,所以我们会珍惜生命,让生命不白来世间走一遭,于是活着便有了追求和目标。因为死亡,我才会去想我真正需要什么,我才会意识到我应该做什么,我才会不顾及别人的眼光,我才会有勇气走自己的路。所以,每一次对死亡的近距离接触,都让我从沉溺中清醒。

第二部十七

两个“知识浅薄能力有限”的人,因为全力以赴干好本职工作,对战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依然默默无闻。这样的无名英雄又有多少呢!

第三部

史学家们的记载和评论是想当然的推理,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作者对史书的批判,让我开始怀疑:如何看待史书的真实性?尽信书不如无书,可是读书的我们,太容易陷入其中,被作者说服。书呆子就是这样造成的吧!

第四部十一

库图佐夫,总司令,大元帅,处处被掣肘,皇帝不喜欢,同僚不配合,下属命令执行不到位,多么糟糕的处境!但他没有退缩,用自己的智慧同对手圆滑地斡旋着,战争的胜利离不开他的高瞻远瞩,为了减少伤亡他坚持着自己的原则,可是有谁能理解他呢?善良的他心疼自己的士兵,也同情受难的俘虏,也会被感动地抽泣。佩服他的坚持!可爱的老头儿!作者评论他才是伟大的英雄,比拿破仑强。我看此话不虚。

第四部结束

经过一场战争的洗礼,皮埃尔变了,变得成熟、积极乐观、有主见。在他眼里,每个人都是可爱的,每样东西都充满生机,哪怕是被抢劫一空被战火焚烧的莫斯科,也隐藏着无限生机。就像严冬厚厚的冰雪下依然有生命在等待萌发。冬天已经过去了,春天还会远吗?

令人愉快的是,焕然一新的皮埃尔终于可以开始自己真正的爱情了,一切水到渠成。

全剧终

终于读完了这宏篇巨著,之前的畏惧已如过眼云烟。结局是美好的,皮埃尔与娜塔莎,玛丽亚与尼古拉,因为爱情而结合生下一群孩子;经济危机也已解决,皮埃尔不再挥金如土不再醉生梦死,全身心投入家庭深受家人喜爱和尊敬;尼古拉还清了债务精心管理田庄,家业振兴之余享受天伦之乐。多么美好的结局!一切都如人们所愿!战争已远去,正直局势并不理想,但对他们而言,生活依然可以美好。

结尾处是作者长长的议论,关于历史。匆匆看过,囫囵吞枣,留下的感觉是历史书中的历史总是片面的,尽信书不如无书。作者:沧海一粟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范文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500字


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战争与和平》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1

这恐怕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部小说了。

十二岁的时候我开始读它,到现在已经整整七年,我读了一遍又一遍,最终才发现,这本书是我永远也读不完的。

有人说,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的契机是为了探寻~社会的出路,我却始终觉得这种观点过于片面。我认为,一部真正伟大的小说,应该是包罗万象的,而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小小的目的。从《战争与和平》里面,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包括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甚至宗教学等等,这一切综合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这个体系既是主观的,同时又是客观的。说它主观,是因为他来源于托尔斯泰的思考与总结,很多地方都打上了“托氏烙印”;说它客观,则是因为他并不强加于人,而是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人在“托化”的同时又逐渐凸显出自己的个性来。

另一方面,我又认为,以托尔斯泰的眼界之高、目光之远,他未必会把人类的所谓政治放在眼里。从根本上讲,托尔斯泰所关心的,应该是更广阔的精神与永恒。《战争与和平》里面,托尔斯泰曾不止一次地借皮埃尔、安德烈的大脑来探讨这个问题,探讨的最终结果,他没有告诉我们,这也正是其客观之处。他似乎希望我们去独立思考,并找出答案来。然而,人的思想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与见解,所以,凡是读过《战争与和平》的人,都在心里构造了一部属于自己的《战争与和平》。

应该说,《战争与和平》这部书最大的成就在于其思想性,那是无与伦比的。但是,在其它方面,它的成就也同样不凡。

结构安排方面,要处理好这样一部浩瀚的作品原本是非常困难的,托尔斯泰却能够凭借自己的艺术天才,在战争与和平之间穿来插去,井然有序,分毫不乱。而且,托尔斯泰似乎特别擅长描绘那种高难度的大场面,战争、舞会、宴席,他可以用极简短的话把每个人的性格及心理和盘托出,却从无顾此失彼杂乱无章的感觉,这是其他任何作家都望尘莫及的。

语言方面,《战争与和平》始终保持一种质朴大气且与众不同的风格,它并不旗帜鲜明,但内蕴深邃,使人一看便知是托氏文字,比起莎士比亚的雕章琢句来,要强出许多。

人物性格方面,《战争与和平》也有其高超过人之处。首先,书中几乎每一个人物,包括那些并不重要的配角,如伊波利特、莫特玛、小尼古拉等,都有他们自己的性格(要做到这一点是比较困难的,其它小说如《红楼梦》、《水浒传》也有类似成就)。其次,书中许多人物的性格,都在不断变化。如皮埃尔,从单身到结婚、从私生子到继承人、从海伦到娜塔莎、从雅各宾派到共济会、从战争前到战中到战后、从贵族老爷到俘虏再到释放、从初出道时的年轻气盛到后来的好学深思,他的性格一直处于一种无法停止的状态,每经历一件事情,他都会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并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自身的转变。再如安德烈,他的一生经历过很多大的变故,从军、负伤、丧妻、对娜塔莎的爱情及娜塔莎的变心、还有死亡。相比皮埃尔而言,他的性格的变化是比较突然的,这与他所处的环境及自身特点有关。娜塔莎的变化最大,尤其是与皮埃尔结婚后,她由原来那个活泼、快乐、爱唱爱跳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位不修边幅、甚至有点吝啬的母亲,以至杰尼索夫再次见到她时,竟会大吃一惊。但,无论这些人物的变化多么不可思议,我们都会觉得它合情合理,提不出任何异议,似乎一切事情就应该这样。而且,无论他们怎样变化,皮埃尔还是皮埃尔、娜塔莎还是娜塔莎、安德烈还是安德烈,他们天生具有的根本性特点是永远不会改变的。这就是托尔斯泰的高明之处,他总是能够站在一个客观的高度,从客观上描述并观察人物的性格,而不因为任何主观因素来刻意创造。表面上看,这种旁观者的白描手法似乎缺乏情感,太过冷峻,但如果往深处挖掘,你便会发现,托尔斯泰其实在他笔下的人物身上寄寓了很多东西,包括这个世界上最为深沉的感情和悲悯。也正是这种最深沉的感情,才使得托尔斯泰与他所热爱的东西始终保持着一定距离,他可以客观地评判,却很难一厢情愿地投入。记得高尔基在致契可夫的一封信中说:“您可知道,在您的戏中,我觉得您处理人物比魔鬼还要冷酷,您对待他们像雪,像风雪一样的冷。”可就是《万尼亚舅舅》这部戏却使高尔基感动得哭了。读《战争与和平》也让我有类似的感受。

《战争与和平》给了我许多东西,包括宇宙万物运行的道理、人生的启发以及心灵上的慰籍。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皮埃尔这个人物,并在精神上把他当作一个知心朋友来对待。他随和、善良、落拓不羁、贪享受却又没有贵族老爷的架子,常常沉浸在精神世界里以至于显得魂不守舍,这些特点都让我感到亲切。娜塔莎很可爱,不过略显轻浮了些,所以一经阿纳托里诱惑便放弃了对安德烈的爱情。经历了战火洗礼后的娜塔莎沉稳多了,成熟多了,但同时她又失去了以往的活泼与快乐。安德烈则是另一种性格,他冷峻、聪明、善良、敏感,但遇事往往缺乏皮埃尔的那种宽容气度,所以常常后悔。安德烈的死很可惜,但除此以外,我们找不到一个更好的结局来安排他,毕竟在临死时他彻悟了。

《战争与和平》里面有很多精彩的片段,值得我们咀嚼回味,如罗斯托夫一家因战乱迁出莫斯科时娜塔莎与皮埃尔告别的场景。娜塔莎从车窗里探出头来,看到穿着邋遢匆匆走过的皮埃尔,就向他打招呼。他们简单聊了几句,皮埃尔因为痴恋娜塔莎又考虑到自身的处境而显得漫不经心,最后他向娜塔莎挥手道别:“明天,不!再见,再见了。”随即停下脚步落在了马车后面。娜塔莎则好一阵子还把头伸出窗外,对渐渐远去的皮埃尔露出亲切、快乐的微笑。

这一段特别使我感动,虽然他们之间的谈话非常平淡,几乎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但我仍然可以感觉到战争阴影下人与人之间的依依真情。尤其是皮埃尔那句:“明天,不!再见,再见了。”更加可贵。他似乎觉得这一分别,与娜塔莎将永无再见之日,战争逐渐临近,明天风雨不定,所以说出这么看似不经意却沉痛之极的话来。

有人说,托尔斯泰那种僧侣式的不抵抗主义使得他像个可笑的懦夫;又有人说,托尔斯泰属于农民阶级,他所提倡的农民宗法制观点带有很大局限性。对此,我要说,我们这个世界所缺乏的正是托尔斯泰的不抵抗主义。因为人类太好胜了,他们不但要超过自己的同胞,还想进一步征服那生养自己的大自然。很明显,人类是不可能征服自然的,他们将为自己的好胜付出代价,酸雨、臭氧层空洞、大气变暖,这一系列的事实难道不正说明了这一点吗?至于所谓的农民阶级局限性,那是不值一哂的,如果拿阶级来划分托尔斯泰这样一个伟大而超前的人物,就好比用米尺丈量地球,可笑透顶。

不管怎么说,托尔斯泰都是一位伟大的人物,他的思想是很多人无法理解的,所以,我们没有资格站在这么一个伟人面前指手画脚。尽管他不抵抗,偏向农民,但这毕竟是他自己的个性,像很多其他人的个性一样,我们没有理由不尊重。而且,我更认为,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的个性,托尔斯泰才成其为托尔斯泰,否则他只是一介庸夫罢了。

《战争与和平》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呢?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它不是传奇,不是长诗,尤其不是历史记事。《战争与和平》只是作者想借以表达和能够在其中表达他所要表达内容的那种形式。”他说的是实话。孟子也曾有过类似的言语:“吾辞达而已矣。”辞能达意,就这么简单。托尔斯泰认为,文学只是表现思想的一种形式,作为形式,它远不如内在的灵魂重要。后人读《战争与和平》,往往呼为史诗,那样其实正好违背了托翁的意愿。真正读懂《战争与和平》的人,最终会发现,这是一部思想的结晶,却非文学。而小说的作者托尔斯泰,则纯然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了。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2

在经过这段时间的仔细阅读后,我发现这本世界名著给我了新的不一样的感觉。这是一本世界名著,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在上高一的时候我曾经阅读过这一本书,可是当时就是仅仅读了一下,没有太大的感触,我想是因为当时的思想还是比较局限,理解能力还很欠缺,在加上文化程度在那儿,所以度了就仅仅是读读,读了也没什么特别深的印象,可是这一次,我就很认真的读了一遍,感觉和原来有很大的不同这次读的时间比上次的还要短一些,可能是因为原来接触外国小说不熟悉,现在读的多了,感觉是比原来读起来快多了,并且有了很多有感触的地方,说了这么多还没有说这是一本什么书呢,这是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我开始读的时候还有些不太懂,觉得里面涉及的方面特别多,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从这本书中就可以看到外国的很多东西,比如说他们的生活的方式,说话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这本书中特别是思想方面和军事方面是两个两点方面是很只得看的地方。这本书的契机是为了探寻俄国社会的出路,我想这也是这本书本身所想表达的一个目的,但是从这个目的来看我就的还是有点片面了,我觉得可以说这本书中所表达的东西已经到了一个全人类的高度了,我想这就是一个著名的思想家和作家的特有所在吧,当然里面还包含着很多的文学上的东西,文学色彩也是非常重要的非常有价值的,虽然我不能在这大放厥词,高谈什么文学,我也不是很懂,我也没有资格,但是这本书很吸引我,我觉得这就达到了文学的目的了。

当我要从新阅读这本书时,也做了一些准备工作,因为我不想和上次一样,没太大收获,我想只有这样才会让我收获的更多,更加容易理解到作者真正想表达的,读这本书才有意义,本书的写作背景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鸿篇巨制,完成于1863—1869年之间,字数达到了130多万字,历经7年的艰辛创作受到列宁的高度称赞,这时也不得不说说作者了,他是19世纪最伟大的作家,出身于贵族家庭。1847年他退学回故乡在自己的领地上作农奴制的尝试,他曾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在军队的几年生活使他看到上流社会的腐化,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的10月份他离家出走,之后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这些就是读这本书时的一些准备,下面就这本书来详细说说。

这本书知道字数就知道是很长的要不作品,可是在结构方面,却是做的井井有条。每一步作品在结构上都是非常难把握的住的,并且像这样一类的鸿篇巨制更是难上加难,可是托尔斯泰却凭着他自己的文学天分,在本来就矛盾着的战争与和平之间穿梭自如,一点都不觉得矛盾,在内容结构上井然有序丝毫不乱,便文章更清晰明了,而且托尔斯泰似乎特别擅长描绘一些比较难描绘的场面,可是他却描绘的就像浮现在眼前,一下子就能想到那种场面,寥寥几笔,却描绘的恰到好处。比如说描写那些大场面,战争是个非常难描写的场面,可是他却描绘出了一个真实的战场,有比如说大型的宴会、舞会他用简单的几句话,简短又精炼的把每一个人的性格、心理全部都描绘出来了,并且是和盘托出,使人一读就能感受到那种场面和场面的气氛,一点都没有杂乱无章的感觉,我想这一点是相当厉害的了,不是一般的作家就有这跟能力做到这么到位,这么恰到好处而无半点累赘,这是其他的作家不能相及的。

当然我是特别喜欢他在语言方面的描述。说到这一点脑子里就出现了我记忆很深、触动很大的句子,在《战争也和平》上中有这样几句话“这一个死的好!拿破仑望着博尔孔斯基说,安德烈公爵心里明白,这是指他说的,他集中全身的力量想动一动,发出一点声音。他轻轻动一下脚,发出可怜的、微弱的病人的呻吟。“啊,他还活着。”拿破仑说“把这个青年人抬起来送到救护站去”。我自己就很喜欢这一段话,这段话具有鲜明强烈的对比效果,语言不多,但是把他们的心里都通过语言的形式全部显现出来,特别是拿破仑,就可以看出他的`性格。,还有一段话也是我非常喜爱的,在《战争与和平》下中有这样一段语言我还记得:他用手抚摸着她的头发,“我整夜都在叫你……”他说。“要是我知道……”她含着泪说。“亲爱的……”也许是说:“好孩子,为什么不进来呢?”“可是我愿意,我愿意他死”这每一句话的字数都很少,却仅仅几个字就都可以代表一大串长的句子,并且很到位,从这也可以看的出语言的一些特色并且有很长很深的意味,感受其中的神奇的表达效果,语言魅力,这本书出现了和很多并都大放异彩。

那接下来就是这本书其他地方的超人之处和感悟的地方了。就先说说人物方面吧。在这本书中的每一个人物包括那些不太重要的配角,就想小尼拉这类的小人物,就很轻而易举的展现出来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性格,而且不会太多,不会显得轻重不分,这一点就很厉害了。接着就是他在描写许多人的时候都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给我们一种很想要读下去的感觉,在这个当中给我印象非常深刻的就要属娜塔莎的变化了,开始是一个很活泼,很快乐,爱唱爱跳的笑姑娘的形象,她的变化可谓是最大最明显的了,尤其是和皮埃尔结婚后竟然变成了一个不修边幅、甚至有点吝啬的母亲,所以当杰索夫再次见到她时,竟会大吃一惊,但是,有一点无论娜塔莎怎么变,她在本性上其实永远是不变的,根本上性的特点还是没有改变的,看着却是那么顺其自然,合情合理,提不出任何异议,我觉得这肯定就是他的高明之处,开始读的时候觉得全部都是白描的手法,有点缺乏情感,可是仔细读才发现了这么多有意义的地方,这就是一个大作家作品给人的感觉,相信下次在读的时候,又会有许多不同的感受和发现。

在这本书中有几段是我读过来发现又有了新的感觉和理解。

首先就是“单单是我知道我自己,要他们生活不是我的生活毫不相干,要我的生活在大家身上反映出来,要他们和我一起生活”这段内容深深打动了我,从此我觉得我的想法和情感与周围的人有点不同,让我也能一样去体会这种深刻的崇高的感情,但是我发现许多人除了讪笑之外,也不会有谁会为这一崇高的感情所打动,他们仅仅顶多会为一般的亲情和那些被嚼烂的爱情所感动,或许就仅仅是这样,更多的是为金钱的鼓动,我觉得说的很好很对,现在我也感觉好多人可能一味的崇拜一些名人一些大人物,但是却不知那里所表达的真正崇高的思想,我觉得这就进了一个误区了,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是真正的思想在照亮这个人,更深刻的去体会和理解思想,这才是最重要的实质的东西。还有一段文字,是《战争于和平》下中的,是这样的:“尼古拉托斯夫并没有什么牺牲精神,而是碰巧在服役时间遇到了战争,于是就密切地长期地参加了保卫祖国的战争,因此他对俄国的情况并没有悲观的想法。如过有人问他,他对当前的俄国情势有什么看法,他会说,这个问题用不着他考虑,自有库图佐夫和其他人考虑,不过他听说,团队要补充编制,这场仗大概要打很久,照这样下去,在有一年他就可以当上团长了。”我句的这段文字很有意思,首先对尼古拉罗斯托夫这个人把他的性格特征全部显现在众人面前,当然也想到他自然后参加到战争中去,还有就是他在战争来临之时有这种不失望的想法,换个方面想也是挺积极的。

还有在这本书下第十五部中说“那么,生命的灭亡面前除了恐怖感之外,还会感到五脏六腑的撕裂和精神的创伤,这种精神的创伤犹如身体的创伤,有是致命有时痊愈,但是永远疼痛,害怕外界刺激性的触摸”。这短话我认为最能表现《战争与和平》的本质意思,为俄国寻找到一条道路,追寻和平,战争永远都不会是主题,和平才是共同的愿望。

读了这一遍之后真的受益颇多,相信以后我还会读这本书,因为他其中所蕴藏的深刻的思想,我理解的还不够,我所感悟的就是这样,不愧是世界名著!

战争与和平


读了《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封信后,我的感触很深。

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战场上浓浓的硝烟弥漫空中的情景;我的耳边仿佛响起了无辜的儿童被流弹夺去生命的声音与儿童的哀号......

我不禁想到现在伊拉克与美国的战争。发起战争的原因是伊拉克的石油,美国想占领伊拉克,成为西方强国。伊拉克的人民整天提心吊胆,生怕自己会被美军抓去。伊拉克上空每天硝烟滚滚,一幢幢大楼被炸成了平地。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有些身强力壮的男子不得不冲阵杀敌。当噩耗传来,他们的亲人将是多么痛苦啊!穷困的人就露宿街头,冒着随时被枪毙的危险。人们个个弄得家破人亡。人们渴望和平,人们不希望再看着自己的亲人死去。可这一切都无法实现。

战争与和平,究竟美国选择哪一个?是战争?是和平?我能义不容辞地回答,是战争!美国没有任何伤害,受伤害的是伊拉克。布什不能体会伊拉克人民失去亲人那种撕心裂肺的感受,他们永远体会不到。

为什么诺贝尔的和平奖至今都没有一个国家获得?这说明什么?说明世界还不太和平,需要我们去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我一定要向文中雷利的父亲那样热爱和平,维护和平!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这恐怕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部小说了。

十二岁的时候我开始读它,到现在已经整整七年,我读了一遍又一遍,最终才发现,这本书是我永远也读不完的。

有人说,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的契机是为了探寻~社会的出路,我却始终觉得这种观点过于片面。我认为,一部真正伟大的小说,应该是包罗万象的,而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小小的目的。从《战争与和平》里面,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包括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甚至宗教学等等,这一切综合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这个体系既是主观的,同时又是客观的。说它主观,是因为他来源于托尔斯泰的思考与总结,很多地方都打上了“托氏烙印”;说它客观,则是因为他并不强加于人,而是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人在“托化”的同时又逐渐凸显出自己的个性来。

另一方面,我又认为,以托尔斯泰的眼界之高、目光之远,他未必会把人类的所谓政治放在眼里。从根本上讲,托尔斯泰所关心的,应该是更广阔的精神与永恒。《战争与和平》里面,托尔斯泰曾不止一次地借皮埃尔、安德烈的大脑来探讨这个问题,探讨的最终结果,他没有告诉我们,这也正是其客观之处。他似乎希望我们去独立思考,并找出答案来。然而,人的思想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与见解,所以,凡是读过《战争与和平》的人,都在心里构造了一部属于自己的《战争与和平》。

应该说,《战争与和平》这部书最大的成就在于其思想性,那是无与伦比的。但是,在其它方面,它的成就也同样不凡。

结构安排方面,要处理好这样一部浩瀚的作品原本是非常困难的,托尔斯泰却能够凭借自己的艺术天才,在战争与和平之间穿来插去,井然有序,分毫不乱。而且,托尔斯泰似乎特别擅长描绘那种高难度的大场面,战争、舞会、宴席,他可以用极简短的话把每个人的性格及心理和盘托出,却从无顾此失彼杂乱无章的感觉,这是其他任何作家都望尘莫及的。

语言方面,《战争与和平》始终保持一种质朴大气且与众不同的风格,它并不旗帜鲜明,但内蕴深邃,使人一看便知是托氏文字,比起莎士比亚的雕章琢句来,要强出许多。

人物性格方面,《战争与和平》也有其高超过人之处。首先,书中几乎每一个人物,包括那些并不重要的配角,如伊波利特、莫特玛、小尼古拉等,都有他们自己的性格(要做到这一点是比较困难的,其它小说如《红楼梦》、《水浒传》也有类似成就)。其次,书中许多人物的性格,都在不断变化。如皮埃尔,从单身到结婚、从私生子到继承人、从海伦到娜塔莎、从雅各宾派到共济会、从战争前到战中到战后、从贵族老爷到俘虏再到释放、从初出道时的年轻气盛到后来的好学深思,他的性格一直处于一种无法停止的状态,每经历一件事情,他都会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并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自身的转变。再如安德烈,他的一生经历过很多大的变故,从军、负伤、丧妻、对娜塔莎的爱情及娜塔莎的变心、还有死亡。相比皮埃尔而言,他的性格的变化是比较突然的,这与他所处的环境及自身特点有关。娜塔莎的变化最大,尤其是与皮埃尔结婚后,她由原来那个活泼、快乐、爱唱爱跳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位不修边幅、甚至有点吝啬的母亲,以至杰尼索夫再次见到她时,竟会大吃一惊。但,无论这些人物的变化多么不可思议,我们都会觉得它合情合理,提不出任何异议,似乎一切事情就应该这样。而且,无论他们怎样变化,皮埃尔还是皮埃尔、娜塔莎还是娜塔莎、安德烈还是安德烈,他们天生具有的根本性特点是永远不会改变的。这就是托尔斯泰的高明之处,他总是能够站在一个客观的高度,从客观上描述并观察人物的性格,而不因为任何主观因素来刻意创造。表面上看,这种旁观者的白描手法似乎缺乏情感,太过冷峻,但如果往深处挖掘,你便会发现,托尔斯泰其实在他笔下的人物身上寄寓了很多东西,包括这个世界上最为深沉的感情和悲悯。也正是这种最深沉的感情,才使得托尔斯泰与他所热爱的东西始终保持着一定距离,他可以客观地评判,却很难一厢情愿地投入。记得高尔基在致契可夫的一封信中说:“您可知道,在您的戏中,我觉得您处理人物比魔鬼还要冷酷,您对待他们像雪,像风雪一样的冷。”可就是《万尼亚舅舅》这部戏却使高尔基感动得哭了。读《战争与和平》也让我有类似的感受。

《战争与和平》给了我许多东西,包括宇宙万物运行的道理、人生的启发以及心灵上的慰籍。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皮埃尔这个人物,并在精神上把他当作一个知心朋友来对待。他随和、善良、落拓不羁、贪享受却又没有贵族老爷的架子,常常沉浸在精神世界里以至于显得魂不守舍,这些特点都让我感到亲切。娜塔莎很可爱,不过略显轻浮了些,所以一经阿纳托里诱惑便放弃了对安德烈的爱情。经历了战火洗礼后的娜塔莎沉稳多了,成熟多了,但同时她又失去了以往的活泼与快乐。安德烈则是另一种性格,他冷峻、聪明、善良、敏感,但遇事往往缺乏皮埃尔的那种宽容气度,所以常常后悔。安德烈的死很可惜,但除此以外,我们找不到一个更好的结局来安排他,毕竟在临死时他彻悟了。

《战争与和平》里面有很多精彩的片段,值得我们咀嚼回味,如罗斯托夫一家因战乱迁出莫斯科时娜塔莎与皮埃尔告别的场景。娜塔莎从车窗里探出头来,看到穿着邋遢匆匆走过的皮埃尔,就向他打招呼。他们简单聊了几句,皮埃尔因为痴恋娜塔莎又考虑到自身的处境而显得漫不经心,最后他向娜塔莎挥手道别:“明天,不!再见,再见了。”随即停下脚步落在了马车后面。娜塔莎则好一阵子还把头伸出窗外,对渐渐远去的皮埃尔露出亲切、快乐的微笑。

这一段特别使我感动,虽然他们之间的谈话非常平淡,几乎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但我仍然可以感觉到战争阴影下人与人之间的依依真情。尤其是皮埃尔那句:“明天,不!再见,再见了。”更加可贵。他似乎觉得这一分别,与娜塔莎将永无再见之日,战争逐渐临近,明天风雨不定,所以说出这么看似不经意却沉痛之极的话来。

有人说,托尔斯泰那种僧侣式的不抵抗主义使得他像个可笑的懦夫;又有人说,托尔斯泰属于农民阶级,他所提倡的农民宗法制观点带有很大局限性。对此,我要说,我们这个世界所缺乏的正是托尔斯泰的不抵抗主义。因为人类太好胜了,他们不但要超过自己的同胞,还想进一步征服那生养自己的大自然。很明显,人类是不可能征服自然的,他们将为自己的好胜付出代价,酸雨、臭氧层空洞、大气变暖,这一系列的事实难道不正说明了这一点吗?至于所谓的农民阶级局限性,那是不值一哂的,如果拿阶级来划分托尔斯泰这样一个伟大而超前的人物,就好比用米尺丈量地球,可笑透顶。

不管怎么说,托尔斯泰都是一位伟大的人物,他的思想是很多人无法理解的,所以,我们没有资格站在这么一个伟人面前指手画脚。尽管他不抵抗,偏向农民,但这毕竟是他自己的个性,像很多其他人的个性一样,我们没有理由不尊重。而且,我更认为,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的个性,托尔斯泰才成其为托尔斯泰,否则他只是一介庸夫罢了。

《战争与和平》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呢?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它不是传奇,不是长诗,尤其不是历史记事。《战争与和平》只是作者想借以表达和能够在其中表达他所要表达内容的那种形式。”他说的是实话。孟子也曾有过类似的言语:“吾辞达而已矣。”辞能达意,就这么简单。托尔斯泰认为,文学只是表现思想的一种形式,作为形式,它远不如内在的灵魂重要。后人读《战争与和平》,往往呼为史诗,那样其实正好违背了托翁的意愿。真正读懂《战争与和平》的人,最终会发现,这是一部思想的结晶,却非文学。而小说的作者托尔斯泰,则纯然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了。

文/柳树下的童年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如果说当我手捧《战争与和平》这本书时,是怀着崇敬的心情的话,那么,当我读完《战争与和平》这本书时,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因为,在此之前,关于俄罗斯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我已经听说不少,今天,当我完整地学习了《战争与和平》这部小说后,对小说及其作者有了更深的认识。 俄罗斯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是世界上几乎无人能与之媲美的伟大作家。他的文学创作,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体裁丰富,被誉为19世纪俄罗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象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期俄罗斯社会生活的一切矛盾和巨大的社会变动。 《战争与和平》以保尔康斯基、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华西里四大贵族家庭在战争与和平年代里的生活为情节线索,生动地展现了1805年至1820年间,俄奥联军同法军在奥斯特里茨的会战、法军入侵俄国、莫斯科大火、拿破仑军队溃退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表现了战士们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歌颂了俄国人同仇敌忾精神和人民力量的伟大胜利。场面壮观,结构清晰,具有强烈时代感。 体会最深的是,这部小说人物形象非常鲜明、富有个性。如安得烈性格内向,意志坚定,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彼埃尔心直口快,易动感情,缺少实际活动能力,更侧重于道德理想的追求;女主人公娜塔莎则是个情感丰富,生机勃勃,热爱大自然,接近人民,具有民族气质的女人。他们在保卫祖国的战争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这几个主要人物形象都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而以库拉金为代表的宫廷贵族的贪婪、虚伪和堕落的个性,也被赤裸裸地刻画出来,并进行了无情的鞭笞。 我觉得,《战争与和平》这样的小说,对我来说,虽然有点深奥而新鲜,但通过这次学习,我对这样的世界名著有了初步的认识和学习欲望。

战争与和平简介_战争与和平内容简介


战争与和平简介

《战争与和平》是俄国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文本以极其简洁的文字,卓越的、令人惊叹的心理分析,生动、鲜活地描绘了俄罗斯文学史上令人激动的一组人物形象。整部作品构思宏伟、气势奔腾,有力地展示出了俄罗斯历史上最壮丽的一页——1812年卫国战争,展示出了战争前后俄罗斯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画卷。

作者将“战争”与“和平”的两种生活、两条线索交叉描写,构成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壮阔史诗。

战争与和平内容简介

1805年,在拿破仑率兵征服欧洲后,法国与俄国之间也发生战争。

青年公爵安德烈·保尔康斯基把怀孕的妻子交给退隐于领地“秃山”的父亲及妹妹玛莉亚后,就担任库图佐夫将军的副官,向前线出发去了。他期望这次战争能为自己带来辉煌与荣耀。

安德烈·保尔康斯基的刚留学回来的好友彼尔,是别竺豪夫伯爵的私生子,由于继承了伯爵身后的全部遗产,因此,他摇身一变成为莫斯科数一数二的资本家,当然也成为社交界的宠儿。

居心叵测的监护人拉金公爵看上这一点,便计划将貌美但品行不端的小姐爱伦嫁给他,结果计谋顺利达成。婚后不久的彼尔因妻子爱伦与好友多勃赫夫之间有暧昧风声传出,他为了保护自11月,安德烈·保尔康斯基所属的俄军在奥斯特里茨之役战败,他带着军旗独自冲入敌阵,不幸受了重伤。但是,当他突然抬头看见那永恒的蓝天时,不禁为那份庄严之美深受感动,读书笔记霎时觉得过去那些野心,名誉及心目中认为伟大的拿破仑,都变得微不足道了。从此以后,他陷于善恶与生死问题的困扰中,直至认识了互助会的领导人后,才进入新的信仰生活里。一直被认为已战死沙场的安德烈·保尔康斯基突然回到秃山的那一晚,其妻莉莎正好产下一名男婴后去世,这使安德烈·保尔康斯基觉得自己的人生已告结束,便下定决心终老于领地。

1807年六月,俄与法言和,和平生活开始了。

1809年春天,安德烈·保尔康斯基因贵族会之事而去拜托罗斯托夫伯爵。在伯爵家他被充满生命力的年轻小姐娜达莎深深地吸引了。但由于秃山老公爵强烈反对,只好互相约以一年的缓冲期,而后,安德烈·保尔康斯基即出国去了。

年轻的娜达莎无法忍受寂寞,且经不起彼尔之妻爱伦的哥哥阿纳托尔的诱惑,而擅自约定私奔,因此,与安德烈·保尔康斯基的婚约即告无效。

1812年,俄、法两国再度交战,安德烈·保尔康斯基于多勃琪诺战役中身受重伤,而俄军节节败退,眼见莫斯科即将陷于敌人之手了。罗斯托夫家将原本用来搬运家产的马车,改派去运送伤兵,娜达莎方能能于伤兵中发现将死的安德烈·保尔康斯。她向他谢罪并热诚看护他,但一切都是徒劳了,安德烈·保尔康斯基仍然逃不过死亡之神而去世了。

彼尔化装成农夫,想伺机刺杀拿破仑,但却被法军逮捕而成为俘虏。其妻爱伦于战火中,仍继续其放荡行为,最后,因误服堕胎药而且死亡。

几番奋战后,俄国终于赢得胜利,彼尔于莫斯科巧遇娜达莎,两人便结为夫妇,而安德烈·保尔康斯基的妹妹玛莉亚也与娜达莎之兄尼克拉结婚,而组成一个幸福的家庭。

战争与和平----读战争与和平有感作文1000字


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

凯勒

读书不仅可以增长我们的学识,更能够塑造我们的品质和性格。它可以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我们也完全可以把读书当成一种心灵义务对待。在诸多文学作品中,我最为喜爱战争与和平,它的场面极为开阔,人物形象鲜明,有一种大海般恢弘开阔的美。

世界的历史可说是一部战争史。自十字军东征,第一、二次世界大战,至近代亚洲的泰缅战争、中日战争,哪一次不是死伤惨重、民不聊生?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便是以四个豪族作主线,在战争年代与和平时期的交替描写中,为我们展现了1895至1820年俄国历史的生动画面。从中,我深深体会到了和平,是人性光明的表现。而战争,只能造成国破家亡、亡命伤身、人们流离失所的悲剧。

记得小说主人公安德烈曾说过:假使每个人只为他自己的信念去打仗,就没有战争了。留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战争中,硝烟弥漫,耳畔是听不尽的嘶喊声。但在士兵们的内心深处,他们是在呻吟、在流血,他们在企盼下一个消亡的肉体不属于自己!而战争始终具有其残酷性、现实性,那些士兵中,大多是从老百姓中抽出来的壮丁,他们来自各个地区、各个行业。为了战争,他们身份统一为士兵,也许有的人从彼此仇恨却站到了同一战壕里,因为目前他们共同的敌人是对面的机枪和炮火!

有史以来,各种战争不胜枚举,我们真是避之惟恐不及。当世界人民一致期盼新世纪和平安定之际,随着3月20日那场流弹的侵袭、警报的骤鸣,却将一切愿望打碎!

战争可以说是解决国际纠纷问题的最糟糕、最危险的选择。使用战争手段既不符合世界人民追求和平、安定与发展的愿望,也无助于从根本上消除引发纷争的固有矛盾;既会造成生命和财产的重大损失,也会播撒新的仇恨与敌对的种子,甚至加剧不同文明之间的误解和对抗,使部分地区乃至全球局势陷入795a新的动荡和混乱。20日那隆隆的轰炸声,破碎的已远不止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

伊拉克战争的爆发,己使得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都为之愤慨。立即停止对伊战争,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在战争与和平这部卷帙浩繁的巨著,作者以史诗般广阔与雄浑的气势,呼吁我们爱好和平的人们,联合起来吧,让我们只有一个旗帜和平!这个口号,应成为我们世界人民永恒的追求!战争与和平,我们渴望和平、摈弃战争!让我们乘着战争与和平这艘思想之船,共同祈盼和平,驱散战争的阴霾,还海湾地区一片祥和宁静的晴空!我们一定会生活在世界各国人民共享和平、共同发展的美好世界!

读后感大全:《战争与和平》


有人说,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的契机是为了探寻俄国社会的出路,我却始终觉得这种观点过于片面。我认为,一部真正伟大的小说,应该是包罗万象的,而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小小的目的。从《战争与和平》里面,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包括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甚至宗教学等等,这一切综合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这个体系既是主观的,同时又是客观的。说它主观,是因为他来源于托尔斯泰的思考与总结,很多地方都打上了托氏烙印;说它客观,则是因为他并不强加于人,而是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人在托化的同时又逐渐凸显出自己的个性来。

另一方面,我又认为,以托尔斯泰的眼界之高、目光之远,他未必会把人类的所谓政治放在眼里。从根本上讲,托尔斯泰所关心的,应该是更广阔的精神与永恒。《战争与和平》里面,托尔斯泰曾不止一次地借皮埃尔、安德烈的大脑来探讨这个问题,探讨的最终结果,他没有告诉我们,这也正是其客观之处。他似乎希望我们去独立思考,并找出答案来。然而,人的思想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与见解,所以,凡是读过《战争与和平》的人,都在心里构造了一部属于自己的《战争与和平》。

应该说,《战争与和平》这部书最大的成就在于其思想性,那是无与伦比的。但是,在其它方面,它的成就也同样不凡。

结构安排方面,要处理好这样一部浩瀚的作品原本是非常困难的,托尔斯泰却能够凭借自己的艺术天才,在战争与和平之间穿来插去,井然有序,分毫不乱。而且,托尔斯泰似乎特别擅长描绘那种高难度的大场面,战争、舞会、宴席,他可以用极简短的话把每个人的性格及心理和盘托出,却从无顾此失彼杂乱无章的感觉,这是其他任何作家都望尘莫及的。

语言方面,《战争与和平》始终保持一种质朴大气且与众不同的风格,它并不旗帜鲜明,但内蕴深邃,使人一看便知是托氏文字,比起莎士比亚的雕章琢句来,要强出许多。

人物性格方面,《战争与和平》也有其高超过人之处。首先,书中几乎每一个人物,包括那些并不重要的配角,如伊波利特、莫特玛、小尼古拉等,都有他们自己的性格(要做到这一点是比较困难的,其它小说如《红楼梦》、《水浒传》也有类似成就)。其次,书中许多人物的性格,都在不断变化。如皮埃尔,从单身到结婚、从私生子到继承人、从海伦到娜塔莎、从雅各宾派到共济会、从战争前到战中到战后、从贵族老爷到俘虏再到释放、从初出道时的年轻气盛到后来的好学深思,他的性格一直处于一种无法停止的状态,每经历一件事情,他都会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并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自身的转变。再如安德烈,他的一生经历过很多大的变故,从军、负伤、丧妻、对娜塔莎的爱情及娜塔莎的变心、还有死亡。相比皮埃尔而言,他的性格的变化是比较突然的,这与他所处的环境及自身特点有关。娜塔莎的变化最大,尤其是与皮埃尔结婚后,她由原来那个活泼、快乐、爱唱爱跳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位不修边幅、甚至有点吝啬的母亲,以至杰尼索夫再次见到她时,竟会大吃一惊。但,无论这些人物的变化多么不可思议,我们都会觉得它合情合理,提不出任何异议,似乎一切事情就应该这样。而且,无论他们怎样变化,皮埃尔还是皮埃尔、娜塔莎还是娜塔莎、安德烈还是安德烈,他们天生具有的根本性特点是永远不会改变的。这就是托尔斯泰的高明之处,他总是能够站在一个客观的高度,从客观上描述并观察人物的性格,而不因为任何主观因素来刻意创造。表面上看,这种旁观者的白描手法似乎缺乏情感,太过冷峻,但如果往深处挖掘,你便会发现,托尔斯泰其实在他笔下的人物身上寄寓了很多东西,包括这个世界上最为深沉的感情和悲悯。也正是这种最深沉的感情,才使得托尔斯泰与他所热爱的东西始终保持着一定距离,他可以客观地评判,却很难一厢情愿地投入。记得高尔基在致契可夫的一封信中说:您可知道,在您的戏中,我觉得您处理人物比魔鬼还要冷酷,您对待他们像雪,像风雪一样的冷。可就是《万尼亚舅舅》这部戏却使高尔基感动得哭了。读《战争与和平》也让我有类似的感受。

《战争与和平》给了我许多东西,包括宇宙万物运行的道理、人生的启发以及心灵上的慰籍。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皮埃尔这个人物,并在精神上把他当作一个知心朋友来对待。他随和、善良、落拓不羁、贪享受却又没有贵族老爷的架子,常常沉浸在精神世界里以至于显得魂不守舍,这些特点都让我感到亲切。娜塔莎很可爱,不过略显轻浮了些,所以一经阿纳托里诱惑便放弃了对安德烈的爱情。经历了战火洗礼后的娜塔莎沉稳多了,成熟多了,但同时她又失去了以往的活泼与快乐。安德烈则是另一种性格,他冷峻、聪明、善良、敏感,但遇事往往缺乏皮埃尔的那种宽容气度,所以常常后悔。安德烈的死很可惜,但除此以外,我们找不到一个更好的结局来安排他,毕竟在临死时他彻悟了。

《战争与和平》里面有很多精彩的片段,值得我们咀嚼回味,如罗斯托夫一家因战乱迁出莫斯科时娜塔莎与皮埃尔告别的场景。娜塔莎从车窗里探出头来,看到穿着邋遢匆匆走过的皮埃尔,就向他打招呼。他们简单聊了几句,皮埃尔因为痴恋娜塔莎又考虑到自身的处境而显得漫不经心,最后他向娜塔莎挥手道别:明天,不!再见,再见了。随即停下脚步落在了马车后面。娜塔莎则好一阵子还把头伸出窗外,对渐渐远去的皮埃尔露出亲切、快乐的微笑。

这一段特别使我感动,虽然他们之间的谈话非常平淡,几乎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但我仍然可以感觉到战争阴影下人与人之间的依依真情。尤其是皮埃尔那句:明天,不!再见,再见了。更加可贵。他似乎觉得这一分别,与娜塔莎将永无再见之日,战争逐渐临近,明天风雨不定,所以说出这么看似不经意却沉痛之极的话来。

有人说,托尔斯泰那种僧侣式的不抵抗主义使得他像个可笑的懦夫;又有人说,托尔斯泰属于农民阶级,他所提倡的农民宗法制观点带有很大局限性。对此,我要说,我们这个世界所缺乏的正是托尔斯泰的不抵抗主义。因为人类太好胜了,他们不但要超过自己的同胞,还想进一步征服那生养自己的大自然。很明显,人类是不可能征服自然的,他们将为自己的好胜付出代价,酸雨、臭氧层空洞、大气变暖,这一系列的事实难道不正说明了这一点吗?至于所谓的农民阶级局限性,那是不值一哂的,如果拿阶级来划分托尔斯泰这样一个伟大而超前的人物,就好比用米尺丈量地球,可笑透顶。

不管怎么说,托尔斯泰都是一位伟大的人物,他的思想是很多人无法理解的,所以,我们没有资格站在这么一个伟人面前指手画脚。尽管他不抵抗,偏向农民,但这毕竟是他自己的个性,像很多其他人的个性一样,我们没有理由不尊重。而且,我更认为,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的个性,托尔斯泰才成其为托尔斯泰,否则他只是一介庸夫罢了。

《战争与和平》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呢?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它不是传奇,不是长诗,尤其不是历史记事。《战争与和平》只是作者想借以表达和能够在其中表达他所要表达内容的那种形式。他说的是实话。孟子也曾有过类似的言语:吾辞达而已矣。辞能达意,就这么简单。托尔斯泰认为,文学只是表现思想的一种形式,作为形式,它远不如内在的灵魂重要。后人读《战争与和平》,往往呼为史诗,那样其实正好违背了托翁的意愿。真正读懂《战争与和平》的人,最终会发现,这是一部思想的结晶,却非文学。而小说的作者托尔斯泰,则纯然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了。

巨著《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战争与和平》被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是一部人民战争的英雄史诗。小说的主要情节是围绕着保尔康斯基、别组霍夫、罗斯托夫、华西里四大贵族家庭的生活展开的。场面壮阔、结构清晰、人物形象鲜明,有一种大海般恢弘开阔的美;同时,小说时代感强烈,虽是一部历史题材的小说,却反映了农奴制后俄国前途和人民作用的问题。因此,《战争与和平》当之无愧地是一部“了不起的巨著”!书中包括俄奥联军同法军在奥斯特里茨的会战、法军入侵俄国、莫斯科大火、拿破仑军队溃退等。描写了历史上的真实人物拿破仑、库图佐夫以及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表现了战士们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歌颂了俄国人同仇敌忾的抗敌精神和震惊世界的伟大胜利。

书中刻画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如:性格内向、意志坚定的安德烈,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心直口快、易动感情的彼埃尔,缺少实际活动的能力,侧重于道德理想的追求;女主人公娜塔莎则是个情感丰富,生机勃勃,热爱大自然,接近人民,具有民族精神的女人。他们在保卫祖国的战争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而以库拉金为代表的宫廷贵族的贪婪、虚伪和堕落的个性,也被赤裸裸地刻画出来,并进行了无情的鞭笞。

在各个国家,军人都是崇高和伟大的,都受到了人民的尊重。但军人也是人,也有阴暗和脆弱的一面,部队中也有喜怒哀乐,也有争权夺利和勾心斗角。

我向来是不喜欢看历史题材的书籍,但是,《战争与和平》是我第一本喜欢的历史题材的小说。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一方面融入书中情节中,体验书中主人公的思想变化,另一反面也不禁的发人深思:和平的重要性。

《战争与和平》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即使是平凡的人物也能写的让我们对其充满了敬佩。战争是残酷的,但在战争时期却会让我们更加盼望和平。现身在一个和平的年代,我们是否应该珍惜现在温馨的生活呢?难道非要等到失去后才追悔莫及?不,应该从现在开始把握!

我们反对战争,但是,我们绝不惧怕战争。当战争来临时,我们也同样会拿起武器,去保卫自己的家园!去保卫自己的安静、和平的生活!

《战争与和平》读书笔记1500字


《战争与和平》读书笔记1500字:

战争与和平,这既是故事的主题,暗喻着人生的常态。纵然是拿破仑这样伟大的皇帝,传递自由精神和“革命”的魅力的意大利人,即便他其实试图恢复一个神圣罗马帝国_似乎在这个主题之下,也可以被分解成无数个喧嚣的会议、虚情假意的外交辞令和一场又一场令人疲乏的战争。_在纷乱中爆发出一点高潮,随即又回复到更低、更虚无的现实中,这不但是指战争这一对象,换言之,故事里的家庭生活、社交环境,也同样暗暗反映着如此自相矛盾的逻辑。托尔斯泰是一个擅长记录生活,更具有不自觉遵循生活中某种“必然”的逻辑的直觉。这种直觉使他在试图表达深刻主题之外,常常能催生出一些令人猝不及防的生活喜剧。而他自己也深知:也许出于情感,他对宗教和土地有不可理喻的爱意;但出于他的教育和理智_实际上常常因为不断反省而转向虚无。有趣的是,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总有些真理不可置疑、不须反思_“信仰”就像大主教的遗体,一旦浮现出尸瘢,无法映证那个全能的神,软弱的人就会堕入怀疑的危机中。也许在热爱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眼里,托尔斯泰是个从内心深处真正软弱的人,他并不具备他所标榜的那样的信仰。

以此为准线,逆推向《白痴》和《群魔》,与托尔斯泰完全不同,陀思妥耶夫斯基将“愚人”或曰“圣愚”刻画得浓墨重彩,并且赋予《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阿廖沙以信仰试炼。后者更坚信,信仰只有在愚人身上才能保存,也许是因为愚人这个形象背后是更具有希腊原始癫狂精神的,离崇尚“科学”的现代文明,更远一些。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向信仰深处挖掘,他不去探讨生活的意义,因为那与宗教精神相比,显然是不值多费口舌的。托尔斯泰则孜孜于询问人生的意义,却同时点出构成人生的全是片段_试图极力描摹的作者却无法从中提炼出意义。他所描绘的虚无人生,是使深入探索那种宗教信仰_亦即有力托住虚无之花的花萼。陀思妥耶夫斯基,一个癫痫症患者,一个体验过极端事件的人,也是托尔斯泰的后辈,读后感.

正是从这里找到撬动问题的铁锹,并且一气呵成解答了前者。也许,从这种对信仰的肯定层面来看,陀思妥耶夫斯基又否定了前者。有趣的是,纳博科夫在多年后旅居美国时,创作了一系列描摹黑色喜剧以及精神病症状的作品,其中一度将陀思妥耶夫斯基真的描摹成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也许是发现了俄罗斯文学中的极端偏执情结,纳博科夫将深刻和偏执冷静地隔离开了:但他又留下了诗歌一样的语言和,某种不可言喻的阴郁情绪。去其筋骨而欲保留神采,得来的结果却终究有些浅薄。

因之,托尔斯泰在贴地描写生活的同时,也达到了一种深刻。他真实地刻画着生活,也提炼着生活,从而通过体验,以生活的流动状态而表现了他所看见、并且隐约触摸到的深刻真相。他从深刻的主题出发,最终渴望朴实的道理,这也合乎生活的逻辑_因为渴望某种抽象的概念而前往具体事例中探寻真理,反而经过真诚的体悟而变得朴实。

《战争与和平》第三卷中,安德烈公爵在得知娜塔莎的私奔一事后,感到生活虚无,没有意义。战场上的荣誉感转瞬即逝。托尔斯泰展现他的虚无情绪:“他越关心眼前的问题,以往的事就离得越远。以前那个高悬在他头上的无限高远的苍穹,忽然变成低压在他身上的拱顶,那里的一切都清清楚楚,但毫无神秘之感。”(657)

而托尔斯泰,还是不忘记展现他一流的刻薄手笔,童山老公爵家里,生活一成不变:“玛丽雅公爵小姐依旧是个胆怯、丑陋的老姑娘,永远生活在恐惧和苦恼中,毫无意义毫无欢乐地虚度着青春年华。布莉恩还是一个春风得意卖弄风情的姑娘,快乐地享受着生命的每一瞬间,并且满怀最美好的希望。安德烈公爵觉得,她只是变得更加自负。安德烈公爵从瑞士带来的家庭教师德萨尔,身穿俄国式礼服,同仆人们说着生硬的俄语,但还是那样智力有限,教养有素,品德高尚,思想迂腐。”(658)我可以想象,托尔斯泰在家中看着他可爱的妻子儿女们,面对繁琐农务时,大约用的就是如此流露一丝讥讽意味的语言。对他来说,过于旺盛的精力和强大的智力居然是种麻烦。作者:天上种白榆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范文


《战争与和平》是俄国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

1805年,法国和俄国之间关联恶化,战争一触即发。然而身处俄国上层社会的人们生活依旧恬静悠闲,社交舞会照常举行。

青年公爵安德烈·保尔康斯基决心干一番事业,就提任库图佐夫将军的副官向前线出发去了,他期望这次战争能为自己带来辉煌与荣耀。在奥斯特里茨,他参加联军与法军的会战并受伤。在斯托夫伯爵家,他爱上了充满青春活力的那塔莎,感情使他振作起来重新投入生活和事业。俄法战争爆发,安德烈赴沙场,在波罗金塔会战中受重伤。他忽然体会出死亡就是人生的清醒过程。从那一刻开始他的生命慢慢退潮,平静地走到终点。

与安德烈的故事平行发展的另一主人公彼埃尔是个热血冲动、善良真诚的年青人,凭着继承一笔可观的遗产,他成了上流社会的瞩目人物。势利库拉金公爵便把放荡堕落的女儿爱伦嫁给了他。意志薄弱但又向往理想的道德生活的彼埃尔在荒淫的贵族群中屡次受挫。自卫战争中,彼埃尔组织民团并经受了战火考验。后被法军逮捕。在战俘营,士兵中的宿命论和不抗恶思想使他深受感动。在俄国人民的打击下,法军溃败。彼埃尔被游击队救出,重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婚后,他参加了十二月党人的秘密组织,而那塔莎则成为一个贤妻良母。

《战争与和平》给了我许多东西,包括宇宙万物运行的道理、人生的启发以及心灵上的慰籍。一向以来,我都很喜爱彼埃尔这个人物,并在精神上把他当作一个知心朋友来对待。他随和、善良、落拓不羁、贪享受却又没有贵族老爷的架子,常常沉浸在精神世界里以至于显得魂不守舍,这些特点都让我感到亲切。娜塔莎很可爱,但是略显轻浮了些,因此一经阿纳托里诱惑便放下了对安德烈的感情。经历了战火洗礼后的娜塔莎沉稳多了,成熟多了,但同时她又失去了以往的活泼与快乐。安德烈则是另一种性格,他冷峻、聪明、善良、敏感,但遇事往往缺乏彼埃尔的那种宽容气度,因此常常后悔。安德烈的死很可惜,但除此以外,我们找不到一个更好的结局来安排他,毕竟在临死时他彻悟了。

《战争与和平》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呢?托尔斯泰以前说过:“它不是传奇,不是长诗,尤其不是历史记事。《战争与和平》只是作者想借以表达和能够在其中表达他所要表达资料的那种形式。”他说的是实话。孟子也曾有过类似的言语:“吾辞达而已矣。”辞能达意,就这么简单。托尔斯泰认为,文学只是表现思想的一种形式,作为形式,它远不如内在的灵魂重要。后人读《战争与和平》,往往呼为史诗,那样其实正好违背了托翁的意愿。真正读懂《战争与和平》的人,最终会发现,这是一部思想的结晶,却非文学。而小说的作者托尔斯泰,则纯然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了。难怪作家高尔斯华绥说,如果要举出一部贴合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这个定义的小说,我就要选取《战争与和平》。

高中《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读书至少可以增长知识,去除无知;提高素养,除去愚昧;充实生活,丰富精神;滋润心灵,减少空虚;淡定从容,明辨是非。读书能使人时时闪烁着生命的光辉,让人欣赏到不同的生命风景,从而使自己灵魂欢畅,精神饱满而丰盈。小编为您提供!更多精彩,尽在小编,欢迎您的关注阅读!

【篇一】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在合上书的一刹那,闭上眼睛,有一股浩大而包容的清风久久拂过我身:风中没有战争的鲜血和硝烟,没有身体的伤痛和心口的疮疤,没有生与死的泪水,没有爱与恨的目光。唯有一股永恒生活的气息,从质朴的文字间向我吹来,以历史的面貌和丰富得难以猜透的本质,告慰了我的灵魂。

有人将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进行对比,认为托尔斯泰是一名伟大的艺术家,却不是深刻的思想家。虽然我还没认真比较研究过二者的差异,也无此等功力;但我觉得,托尔斯泰作品的思想性也许较陀氏逊色,但比之二三流作家仍能做到俯视。他的作品不光折射了历史,更充盈着对于人民的同情与关怀,同时把人性中美的一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想起了安德烈和娜塔莎的爱情,那样真切而易碎,美妙与不幸共存:如同一面镜子,反射着当时社会人们的生活与内心。如果是浪漫主义的写法,也许安德烈会不顾老公爵的阻挠,和娜塔莎私奔;也可能与她私定终身,最终双双走向悲剧的结局。但托尔斯泰描写的是生活本身。在那样背景与环境下,作为一名带有贵族荣誉感和责任感的公爵,安德烈必然会答应父亲的要求,与娜塔莎定下一年的婚约;而娜塔莎作为一位情窦初开却没有经验的小姐,也必然会投入到对其大献殷勤的阿纳托利的怀抱中。作者安排的只是波折的情节,而人物就像真实的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做出必然的、最合理的选择。这让他们那样富有感染力,我读到他们时,忘记了作者而体验到生活本身带给我们的感动。

当安德烈在战场上负重伤时,历经磨难后成长了的娜塔莎来到他的床前:

“请您宽恕……”“宽恕什么呢?”“宽恕我的行为。”娜塔莎吻着他的手,颤抖着说。安德烈看着她的眼睛:“我比过去更加爱你,爱的更深。”

这只是很朴素的一段对话,但在了解了二人过去辛酸的恋情以后,在了解了二人因为战乱,生活的改变引起的灵魂的成熟以后,我读出了一种真正的精神性的爱。安德烈经历了生死的一瞬,他终于觉醒,了解到“神圣的爱”的本质含义,也宽恕了所有伤害过他的人。他的人性也渐渐被金黄的神性所浸染,迈向了宗教所追求的一种完美的精神世界。如果说先前安德烈爱上舞蹈时美丽欲滴的娜塔莎有情 欲的因素,那么现在他面对娜塔莎“消瘦,苍白,嘴唇肿胀的脸”,表达的则是对于一个美好心灵的热爱。使我们醍醐灌顶的这种爱之涵义的表述决非说教似的灌输,而是像一条温暖的河流,从安德烈或托尔斯泰那里直接流淌到我的心中。

读了这部书,我印象最深第一是这种“神圣的爱”,第二就是俄 国农民的生活和思想。作为一名“忏悔的贵族”,托尔斯泰有着他关心底层人、体谅农民的一面。这不仅表现为力图还原他们的自由身份,他躬身垄亩,作为一名观察者和不完全的实践者,与那些农民呼吸着同样的空气,甚至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努力建立了一套思想体系。这种思想力图使俄 国走向贵族与人民思想上的大同,结合为一个接近“同呼吸,共命运”状态的一种共同体。

在书中出现了普拉东这样一个农民的形象,他和皮埃尔同处在战俘营里,用他的乐观和淳朴感动了皮埃尔,使他重拾了信仰。作者将普拉东描绘为一个圆形的形象,说他身体的各个位置都是圆形的,说他是“一切俄罗斯的、善良的和圆形的东西的体现”。我想这是一种象征,象征着作者观察到的许许多多俄罗斯底层的农民:他们贫穷,落后,然而快乐、圆滑,可以在任何艰苦的条件下生存。我读到这里不由得想到鲁迅笔下的阿Q:同样处于底层,同样以一种快乐的姿态示人,甚至连死亡都一样,被上位者所枪决。二者的共同点让我看到了普拉东本质的愚昧和低微,但割去了他的阶级属性,从人性的角度来讲,他又是那么单纯和快乐,以致我难以对他下任何干脆的断语。在当时的情况下,革命的火焰尚未燃起,农奴制难以被轻易根除:这种快乐的处世态度,究竟是该提倡还是反对?若反对,农民岂不是失去了幸福的权利?

也许信仰也是一方面,支持起被压迫的农民的是例行的晚祷,即使他们不知晓宗教的意义,但仍能感受到一种慰藉作用。我想,这可算做另一种精神胜利,但那个时代俄 国的农民是没有条件进行反抗的,因此他们比阿Q值得同情得多。想到面对苦难却难以做出反应的这一人群,一种无奈之感会油然而生。就像当时的托尔斯泰,面对农民们的满足和乐观停止了物质上的施舍,开始痛苦地反思自己与他们的不同点以及改变的可能。

他反思的结晶我并不了解,但列宁评价说:“作为一个发明救世新术的先知,托尔斯泰是可笑的,所以国内外的那些偏偏想把他学说中最弱的一面变成一种教义的“托尔斯泰主义者”是十分可怜的。作为俄 国千百万农民在俄 国资产阶级革命快要到来的时候的思想和情绪的表现者,托尔斯泰是伟大的。”这或许是一个革命者能给予他的最公允的评价了。

不管怎样,托尔斯泰伯爵尽管没有领导革命,甚至没有像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样预言到革命,但他的作品却成为革命的土壤,鼓舞着一代代的年轻人。他以自己贵族的身份,深入浸泡到农民“兄弟”的现状和心灵中去,并揭示出这些苦痛却不渺小的灵魂。这种行为本身就值得每一位人类赞美,他正是自己所写的“神圣的爱”最为深刻的践行者。

每一位伟大的作家,其人就像其作品一般崇高而令人钦佩。我想,即使不阅读这样的巨著,只要能理解托尔斯泰的行为,体察到他的生活,也足以为其所倾倒了。就如维特根斯坦所说:“他是一个真正的人,他有权写作。”

【篇二】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这本描述俄 国十九世纪的小说,列夫托尔斯泰用浓墨重彩的叙述将很多的情景呈现在我的面前。其实看这本书是很费劲的,不说繁琐的人物心理描写,频繁的场景切换,众多的家族众多的人物关系,单单是他们的名字就够我喝上一壶的了。俄 国人的名字可真不好记。

最后娜塔莎和皮埃走到了一起,这是让人欢欣鼓舞的结局,很多人经历了很多事,然后善良的人最终走到一起,为了生活,经历战争,体会离别,感受相聚。

今天还把战争与和平的电 影看完了,很高兴的是看到了奥黛丽赫本演娜塔莎,三个多小时的电 影,算的上是冗长的了,有很多删节,也因为是早期的电 影,演的跟话剧似得,但总的说来,还是挺好看的。

要用什么样的语言来总结这本厚厚的书呢,如果让我评价的话,用一个词语,那就是真实。

每个人都会经历很多琐事,会偶尔的走入歧途,会在关键的时刻不知道选择什么,会时不时的犯傻但是却因为这样那样的巧合没有走进最糟糕的路。我们都会迷惑,不懂得拒绝现实里的诱 惑,不懂得用怎样睿智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人和事,但是也许,我们依旧能像皮埃那样,在各种没法拒绝的诱 惑下选择常常沉溺于饮酒聚会,但仍旧迷迷糊糊的继承了父亲的遗产,因为贪图外貌娶了个爱慕虚荣的妻子,最后因为她和别人决斗却是一个侥幸自己没死叫别人负伤,当拿破仑的军队侵入莫斯科的时候,在战场里徘徊于生死边缘最终却还是回到了心爱的人身边。因为他是一个善良的人。

我们现在一刻不停的地走在追逐自己理想的道路上,为了生活,但是往往,却忽略了很多人性美好的品质,我们更多的在乎成功,在乎获得。然而,真诚的对待身边的人,善良的跟别人相处同样应该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物质与精神,其实无所谓哪个更为重要,而是在于我们为其中一个而奋不顾身的时候,不去忘却另外一个。就好像现在的毕业,我们在担忧前途的时候,还会为了与同学的离别伤心流泪,这就是人性,我们把真实的感情嵌入了平凡的生活。

努力的活着,去做有意义的事,即便经历苦难,也要热爱它,你永远不清楚,之后的你,会受到生活怎么样的犒劳与恩赐。哪怕现时的苦恼与困难让我难堪,我想,我也有努力的克服,热爱生活,就是热爱一切,我觉得,这再正确不过了。

热爱生活,这,就这四个字,就是在看完战争与和平之后,我得到的。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2000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2000范文一

《战争与和平》 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以史诗式的规模,反映了1805-1820年俄罗斯整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气势磅礴地展示了无与伦比的俄罗斯生活的图画,多方面地表现了俄罗斯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勇敢斗争的精神。整部作品以库拉金、罗斯托夫、鲍尔康斯基、别祖霍夫四大贵族家庭的生活为情节主线展开叙述,人物心理、动作、表情分析描写透彻,生动具体。

拿破仑率领着法国一百万人的兵马,轰开了俄国的大门,这引起了俄国人民的恐慌,人们对拿破仑这位军事天才嗤之以鼻,俄国军队边打边退,以少于对方一半的兵马和对方周旋,最后,竟然失掉了俄罗斯的首都莫斯科。之后,拿破仑开始渐渐衰败,在莫斯科,指挥军队毫无纪律地搜刮居民财产,落得的下场便是抱作一团然后落荒而逃。

在俄国军队与法国军队周旋的过程中,曾打过几次著名的战役,是拿破仑的士兵丢盔弃甲,损失惨重,为什么一个原本不足以抗拒声势浩大法军的俄罗斯军队,如今却远远占了上风,那是因为俄国人民所拥有的那些法国军人所没有的品质朴实、真诚、爱国、无私、舍己为国,他们看见了皇帝能够感动得热泪盈眶,在莫斯科即将被攻破的那段时间里,人们抛弃了自己的财产,远远地逃离了这里,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俄国人民从来没有想过在外国人的统治下生活,说明了他们有一颗爱国心。

是的,失败从不源自于条件的好坏,而真正导致失败的原因,则是对事物所持有的态度,俄国人民没有绝望过,他们相信,并且认定他们终将把法国人赶出自己的领土,有一种力叫做信仰之力,正是这种力真正让法军感到恐惧,俄军冲锋陷阵,毫无怨言,把死视为在前线马革裹尸,鞠躬尽瘁,把祖国视为心中最高尚、最圣洁的地方,爱国之心人皆有,但是,法军却禁不住金钱的诱惑,在金钱面前,他们丧失了理智,抛弃了祖国的利益,导致了最后的失败。

爱国其实需要坚定的意志力,在危难面前,不退缩,与祖国同生死,共存亡。就如文天祥在被捕时所说的那样: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样的死,才值得世人铭刻在心。

近几天家里来了客人,丁丁跟他们玩的不亦说乎!一直坚持的阅读也放弃了,最后还是在我的提醒下阅读完了《战争与和平》,还主动写下了以上的读后感。人都有惰性,何况是孩子,但是,失败从不源自于条件的好坏,而真正导致失败的原因,则是对事物所持有的态度,对于生活也是如此,以正确的心态面对每一天的生活,过得充实而精彩。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2000范文二

这恐怕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部小说了。

十二岁的时候我开始读它,到现在已经整整七年,我读了一遍又一遍,最终才发现,这本书是我永远也读不完的。

有人说,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的契机是为了探寻俄国社会的出路,我却始终觉得这种观点过于片面。我认为,一部真正伟大的小说,应该是包罗万象的,而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小小的目的。从《战争与和平》里面,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包括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甚至宗教学等等,这一切综合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这个体系既是主观的,同时又是客观的。说它主观,是因为他来源于托尔斯泰的思考与总结,很多地方都打上了托氏烙印;说它客观,则是因为他并不强加于人,而是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人在托化的同时又逐渐凸显出自己的个性来。

另一方面,我又认为,以托尔斯泰的眼界之高、目光之远,他未必会把人类的所谓政治放在眼里。从根本上讲,托尔斯泰所关心的,应该是更广阔的精神与永恒。《战争与和平》里面,托尔斯泰曾不止一次地借皮埃尔、安德烈的大脑来探讨这个问题,探讨的最终结果,他没有告诉我们,这也正是其客观之处。他似乎希望我们去独立思考,并找出答案来。然而,人的思想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与见解,所以,凡是读过《战争与和平》的人,都在心里构造了一部属于自己的《战争与和平》。

应该说,《战争与和平》这部书最大的成就在于其思想性,那是无与伦比的。但是,在其它方面,它的成就也同样不凡。

结构安排方面,要处理好这样一部浩瀚的作品原本是非常困难的,托尔斯泰却能够凭借自己的艺术天才,在战争与和平之间穿来插去,井然有序,分毫不乱。而且,托尔斯泰似乎特别擅长描绘那种高难度的大场面,战争、舞会、宴席,他可以用极简短的话把每个人的性格及心理和盘托出,却从无顾此失彼杂乱无章的感觉,这是其他任何作家都望尘莫及的。

语言方面,《战争与和平》始终保持一种质朴大气且与众不同的风格,它并不旗帜鲜明,但内蕴深邃,使人一看便知是托氏文字,比起莎士比亚的雕章琢句来,要强出许多。

人物性格方面,《战争与和平》也有其高超过人之处。首先,书中几乎每一个人物,包括那些并不重要的配角,如伊波利特、莫特玛、小尼古拉等,都有他们自己的性格(要做到这一点是比较困难的,其它小说如《红楼梦》、《水浒传》也有类似成就)。其次,书中许多人物的性格,都在不断变化。如皮埃尔,从单身到结婚、从私生子到继承人、从海伦到娜塔莎、从雅各宾派到共济会、从战争前到战中到战后、从贵族老爷到俘虏再到释放、从初出道时的年轻气盛到后来的好学深思,他的性格一直处于一种无法停止的状态,每经历一件事情,他都会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并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自身的转变。再如安德烈,他的一生经历过很多大的变故,从军、负伤、丧妻、对娜塔莎的爱情及娜塔莎的变心、还有死亡。相比皮埃尔而言,他的性格的变化是比较突然的,这与他所处的环境及自身特点有关。娜塔莎的变化最大,尤其是与皮埃尔结婚后,她由原来那个活泼、快乐、爱唱爱跳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位不修边幅、甚至有点吝啬的母亲,以至杰尼索夫再次见到她时,竟会大吃一惊。但,无论这些人物的变化多么不可思议,我们都会觉得它合情合理,提不出任何异议,似乎一切事情就应该这样。而且,无论他们怎样变化,皮埃尔还是皮埃尔、娜塔莎还是娜塔莎、安德烈还是安德烈,他们天生具有的根本性特点是永远不会改变的。这就是托尔斯泰的高明之处,他总是能够站在一个客观的高度,从客观上描述并观察人物的性格,而不因为任何主观因素来刻意创造。表面上看,这种旁观者的白描手法似乎缺乏情感,太过冷峻,但如果往深处挖掘,你便会发现,托尔斯泰其实在他笔下的人物身上寄寓了很多东西,包括这个世界上最为深沉的感情和悲悯。也正是这种最深沉的感情,才使得托尔斯泰与他所热爱的东西始终保持着一定距离,他可以客观地评判,却很难一厢情愿地投入。记得高尔基在致契可夫的一封信中说:您可知道,在您的戏中,我觉得您处理人物比魔鬼还要冷酷,您对待他们像雪,像风雪一样的冷。可就是《万尼亚舅舅》这部戏却使高尔基感动得哭了。读《战争与和平》也让我有类似的感受。

《战争与和平》给了我许多东西,包括宇宙万物运行的道理、人生的启发以及心灵上的慰籍。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皮埃尔这个人物,并在精神上把他当作一个知心朋友来对待。他随和、善良、落拓不羁、贪享受却又没有贵族老爷的架子,常常沉浸在精神世界里以至于显得魂不守舍,这些特点都让我感到亲切。娜塔莎很可爱,不过略显轻浮了些,所以一经阿纳托里诱惑便放弃了对安德烈的爱情。经历了战火洗礼后的娜塔莎沉稳多了,成熟多了,但同时她又失去了以往的活泼与快乐。安德烈则是另一种性格,他冷峻、聪明、善良、敏感,但遇事往往缺乏皮埃尔的那种宽容气度,所以常常后悔。安德烈的死很可惜,但除此以外,我们找不到一个更好的结局来安排他,毕竟在临死时他彻悟了。

相信《《战争与和平》读后感_初中读后感1500字》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战争与和平读后感2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