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放牛班的故事观后感 > 地图 > 放牛班的故事观后感,2024放牛班的故事观后感大全
放牛班的故事观后感相关栏目
放牛班的故事观后感热门栏目
放牛班的故事观后感推荐
放牛班的故事观后感

(共 394 篇)

  • 1、 值得收藏!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范文汇集(7篇)

    我们在一生的观赏中,一些经典自然而然地在岁月中沉淀下来。当不同的人在看完作品后,相信也会有对于它的专属心得体会,或许这个时候我们的感受不能用单纯的语言表达出来,写一篇观后感,可以更好地从剧中领悟出作品想表达的理念。作品观后感究竟该如何写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值得收藏!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范文汇集(7篇),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篇一)

    这部原名叫做《les choristes 》的电影,被翻译成《放牛班的春天》,名字译得很巧妙,单是读着都漾出善意的笑。但是我看了确是笑不出来的,因为这是一部反映二战后残酷的教育现象的电影,我想把它称之为纪录片也不过分。因为它的的确确反映出了一个时代该有的面貌,甚至人的心态,社会的状况……

    影片中的马修老师是那个时代所需求的人,也是那个时代里人们迫切想要有这样一个具有相对人性友爱的老师出现,来拯救战后被摧毁的教育。合唱团,孩子们的合唱团,不是简简单单的歌唱,孩子是在用灵魂,用生命在歌唱,声音空灵清澈。而马修老师则是用生命在教那群在别人眼里看起来已经无可救药的孩子们唱歌,他相信没有什么不可能的,别说永远不可能的,难道真的是无可救药了吗?孩子们的天性告诉他,孩子不是无可救药,无可救药的是环境,是养育孩子的学校环境。在这所学校里,犯错,惩罚,犯错,惩罚……已经成了一种规定。孩子们一犯错,不是接受老师的教育,而是关禁闭,体罚,罚处打扫卫生等。

    校长是整个学院的权威,是不可挑战的人物。这个校长是一个自私,残暴,冷酷的人,金钱至上,对于功利十分热衷,不管学生死活的人,他甚至把学生归结为小坏蛋,罪犯等。这是教育界里最真实的写照,这类人是教师行业里的吸血鬼,这种说法,一点也不过分。

    对于其他老师来说,在他们新来的代课同事的带动渲染下,他们开始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学生的职责,这是很难得的一种现象,影片中的老师私底下帮助马修的合唱团,开始联合偷偷反抗校长的命令,这是师德观念转变的一种表现。(如:偷偷使用校长的木柴,烧热水给学生洗澡等)

    最后,我想说说学生,影片中以皮埃尔为中心学生,从影片开头的捣蛋,经常被关禁闭的男孩,到最后变成一个喜欢歌唱,学会感激的一个人,马修的教育态度起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作用。那些经历过二战的孩子,从我们当代的角度来看,都是经历过磨难的苦小孩,他们有着不一样的经历,他们的心灵曾被扭曲过,他们是畸形的

  • 2、 今日观后感: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怎么写(5篇)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在观看一部影片后都会独属自己的感悟,观看完的作品以后,我被作品描绘的情景吸引,印象深刻,我们的可以在影片中感受到自己内心的一片净土,很多优秀的观后感,要真正地理解作品,其实需要以心得的方式去认真回味。优秀的作品观后感怎么才能够写出来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今日观后感: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怎么写(5篇)”,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篇一】

    这部原名叫做《les choristes 》的电影,被翻译成《放牛班的春天》,名字译得很巧妙,单是读着都漾出善意的笑。但是我看了确是笑不出来的,因为这是一部反映二战后残酷的教育现象的电影,我想把它称之为纪录片也不过分。因为它的的确确反映出了一个时代该有的面貌,甚至人的心态,社会的状况……

    影片中的马修老师是那个时代所需求的人,也是那个时代里人们迫切想要有这样一个具有相对人性友爱的老师出现,来拯救战后被摧毁的教育。合唱团,孩子们的合唱团,不是简简单单的歌唱,孩子是在用灵魂,用生命在歌唱,声音空灵清澈。而马修老师则是用生命在教那群在别人眼里看起来已经无可救药的孩子们唱歌,他相信没有什么不可能的,别说永远不可能的,难道真的是无可救药了吗?孩子们的天性告诉他,孩子不是无可救药,无可救药的是环境,是养育孩子的学校环境。在这所学校里,犯错,惩罚,犯错,惩罚……已经成了一种规定。孩子们一犯错,不是接受老师的教育,而是关禁闭,体罚,罚处打扫卫生等。

    校长是整个学院的权威,是不可挑战的人物。这个校长是一个自私,残暴,冷酷的人,金钱至上,对于功利十分热衷,不管学生死活的人,他甚至把学生归结为小坏蛋,罪犯等。这是教育界里最真实的写照,这类人是教师行业里的吸血鬼,这种说法,一点也不过分。

    对于其他老师来说,在他们新来的代课同事的带动渲染下,他们开始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学生的职责,这是很难得的一种现象,影片中的老师私底下帮助马修的合唱团,开始联合偷偷反抗校长的命令,这是师德观念转变的一种表现。(如:偷偷使用校长的木柴,烧热水给学生洗澡等)

    最后,我想说说学生,影片中以皮埃尔为中心学生,从影片开头的捣蛋,经常被关禁闭的男孩,到最后变成一个喜欢歌唱,学会感激的一个人,马修的教育态度起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作用。那些经历过二战的孩子,从我们当代的角度来看,都是经历过磨难的苦小孩,他们有着不一样的经历,他们的心灵

  • 3、 [精品范文]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优秀模板

    观后感代表着欣赏作品后的感悟,它是阅读一个作品后的心得体会。观看完的作品以后,心中犹如涨潮的潮水,久久不能平静下来,优秀作品中永远不会缺少细节,对于欣赏过程中的所思所感,需要用观后感记录下来。您从作品中有哪些领悟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精品范文]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优秀模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篇一】

    这部原名叫做《les choristes 》的电影,被翻译成《放牛班的春天》,名字译得很巧妙,单是读着都漾出善意的笑。但是我看了确是笑不出来的,因为这是一部反映二战后残酷的教育现象的电影,我想把它称之为纪录片也不过分。因为它的的确确反映出了一个时代该有的面貌,甚至人的心态,社会的状况……

    影片中的马修老师是那个时代所需求的人,也是那个时代里人们迫切想要有这样一个具有相对人性友爱的老师出现,来拯救战后被摧毁的教育。合唱团,孩子们的合唱团,不是简简单单的歌唱,孩子是在用灵魂,用生命在歌唱,声音空灵清澈。而马修老师则是用生命在教那群在别人眼里看起来已经无可救药的孩子们唱歌,他相信没有什么不可能的,别说永远不可能的,难道真的是无可救药了吗?孩子们的天性告诉他,孩子不是无可救药,无可救药的是环境,是养育孩子的学校环境。在这所学校里,犯错,惩罚,犯错,惩罚……已经成了一种规定。孩子们一犯错,不是接受老师的教育,而是关禁闭,体罚,罚处打扫卫生等。

    校长是整个学院的权威,是不可挑战的人物。这个校长是一个自私,残暴,冷酷的人,金钱至上,对于功利十分热衷,不管学生死活的人,他甚至把学生归结为小坏蛋,罪犯等。这是教育界里最真实的写照,这类人是教师行业里的吸血鬼,这种说法,一点也不过分。

    对于其他老师来说,在他们新来的代课同事的带动渲染下,他们开始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学生的职责,这是很难得的一种现象,影片中的老师私底下帮助马修的合唱团,开始联合偷偷反抗校长的命令,这是师德观念转变的一种表现。(如:偷偷使用校长的木柴,烧热水给学生洗澡等)

    最后,我想说说学生,影片中以皮埃尔为中心学生,从影片开头的捣蛋,经常被关禁闭的男孩,到最后变成一个喜欢歌唱,学会感激的一个人,马修的教育态度起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作用。那些经历过二战的孩子,从我们当代的角度来看,都是经历过磨难的苦小孩,他们有着不一样的经历,他们的心灵曾被扭曲过,他们是畸形的,但是他们的天性还在,我相信人

  • 4、 [观后有感系列]放牛班的春天电影观后感英文范文优选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在观看一部影片后都会独属自己的感悟,观看作品后受益匪浅,心中有了更多的想法,懂得了更多道理,面对作品里的情节、人物,我们需要从相关的角度去分析它。是时候通过写一篇观后感来把作品中的内涵精髓表达出来了,该如何才能将一篇作品观后感写好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观后有感系列]放牛班的春天电影观后感英文范文优选》,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放牛班的春天电影观后感英文【篇一】

    这个星期,老师推荐了《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让我们看。

    其实,这部电影最让我感动的不是马修的教育有方,也不是马修的仁爱善良,也不是他的善解人意······而是他为了自己的理想坚而持不懈。

    马修刚进学校,看到的是一群调皮捣蛋又带点邪恶的学生,而冷漠的校长不但没有教导,只有惩罚,叫孩子们关到“禁闭室”。马修看到了这情形,谋生了想法:改变学校,改变学生。

    热爱音乐的他,想要用音乐去净化孩子的心灵,并自己谱写曲子,组织合唱团。这些孩子们都是没有好的音乐基础的,调皮的孩子,教起来自然会有困难,再加上同学的不配合,校长的反对,这变得更加不顺利。原本我以为,他就会这样放弃了,再去找一份更好的工作,没想到他仍是坚持努力,不顾一起反对,渐渐地,孩子们因为他坚持对每一个人的爱,每一份坚持,也爱上了音乐,配合马修的合唱。

    马修为了改变孩子而坚持不懈,那我们面对挫折时,是否坚持?

    我想,人生的路途不会轻易的迈过,在路途中难免会有种种困难,挫折和打击,大多数人在种种艰难的关卡上都选择放弃。在他们看来前面的路仿佛是黑暗而没有光明的,因为在他们心中没有信念去照亮。马修为了孩子而坚持不懈,敢于拼搏和挑战。所以,在遇到挫折时,我们要以坚强的信念,冲破挫折的牢笼,以不拔的意志坚持着。

    就像是马修老师说的:“永远不要说永远,凡事都有可能。”微笑地面对困难,一切终会晴朗,永远不要失去奋进向上自信的心,只要坚持,就终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天空,永远继续追求下去的力量!

    放牛班的春天电影观后感英文【篇二】

    摒弃名利,金钱,权利等身外之物,这些世俗的符号会变成我们享受生活的桎梏。我们需要一种豁然的心态来看清未来与真谛。

    片中憨厚善良的音乐老师克莱门特固然拮据,然而他却收获了人性的褒奖——孩子们的尊敬与爱戴。

    克莱门特是一个才华横溢的音乐家,不过在法国的1949,他无奈因命运退避到一间男子寄宿学校,成为一名

  • 5、 关于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780字)

    在上学的时候,我们都被老师要求写过观后感。在观看作品的时候,我沉浸其中感触良多,在繁忙的世界里我们的生活乏味而单一,观赏作品等于充实自己的生活,很多思维的火花在欣赏中不断地在脑海里闪现,不断地跳跃出来,这就是观后感的素材。怎么才能避免将作品观后感写的如同流水账一样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关于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78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篇一)

    这部原名叫做《les choristes 》的电影,被翻译成《放牛班的春天》,名字译得很巧妙,单是读着都漾出善意的笑。但是我看了确是笑不出来的,因为这是一部反映二战后残酷的教育现象的电影,我想把它称之为纪录片也不过分。因为它的的确确反映出了一个时代该有的面貌,甚至人的心态,社会的状况……

    影片中的马修老师是那个时代所需求的人,也是那个时代里人们迫切想要有这样一个具有相对人性友爱的老师出现,来拯救战后被摧毁的教育。合唱团,孩子们的合唱团,不是简简单单的歌唱,孩子是在用灵魂,用生命在歌唱,声音空灵清澈。而马修老师则是用生命在教那群在别人眼里看起来已经无可救药的孩子们唱歌,他相信没有什么不可能的,别说永远不可能的,难道真的是无可救药了吗?孩子们的天性告诉他,孩子不是无可救药,无可救药的是环境,是养育孩子的学校环境。在这所学校里,犯错,惩罚,犯错,惩罚……已经成了一种规定。孩子们一犯错,不是接受老师的教育,而是关禁闭,体罚,罚处打扫卫生等。

    校长是整个学院的权威,是不可挑战的人物。这个校长是一个自私,残暴,冷酷的人,金钱至上,对于功利十分热衷,不管学生死活的人,他甚至把学生归结为小坏蛋,罪犯等。这是教育界里最真实的写照,这类人是教师行业里的吸血鬼,这种说法,一点也不过分。

    对于其他老师来说,在他们新来的代课同事的带动渲染下,他们开始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学生的职责,这是很难得的一种现象,影片中的老师私底下帮助马修的合唱团,开始联合偷偷反抗校长的命令,这是师德观念转变的一种表现。(如:偷偷使用校长的木柴,烧热水给学生洗澡等)

    最后,我想说说学生,影片中以皮埃尔为中心学生,从影片开头的捣蛋,经常被关禁闭的男孩,到最后变成一个喜欢歌唱,学会感激的一个人,马修的教育态度起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作用。那些经历过二战的孩子,从我们当代的角度来看,都是经历过磨难的苦小孩,他们有着不一样的经历,他们的心灵曾被扭

  • 6、 观电影《放牛班的故事》有感

    电影《放牛班的故事》观后感

    不必凄婉哀恻,无须生离死别,一种柔和的、温婉的、诙谐的生活故事同样可以给我们以感动和心灵的震撼,这就是法国影片《放牛班的故事》给予我的最直接的启示。感动,因为平凡的小人物克莱门特马修那颗博大的爱心;震撼,因为艺术的力量竟是如此巨大,让多少冥顽的灵魂得到救赎。

    《放牛班的故事》,是这样一部影片,没有任何一丁点的色情和暴力,而是那样的阳光和健康,却同样的扣人心弦、引人入胜。这是一部关于事业与成功、教育与成才的影片,在欣赏着优美音乐的同时,相信为人父母和为人师长者还都会有思想上的不菲收获。

    我不懂法语,不知道放牛班是法文的直译还是综合了中文的意译,但是我们都知道,在中国常把对学生不加区分、放任自流的教育和管理称作放羊,并且当我们这么说时,可能同时也意味着教育者的不负责任和被教育者的不可救药。我想放牛当与此相类。

    的确,池塘底学校虽然名为学校,实际却是教养院,这里聚集了众多的问题少年,偷盗、说谎、抽烟、搞恶作剧对他们而言都是家常便饭;同时,这里还有一个浅薄、势利而冷酷的铁血校长,一个把犯规处罚奉为圭臬的教师。在这里你看不到教育、教化的影子,那厚重的大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会客安排、关禁闭罚劳役的处罚等近乎军事化的管理使这里更像是一座监狱而不是学校。

    但这一切,都因为一个失败的音乐家,小小的带课老师克莱门特马修的到来而改变。马修是这样的其貌不扬,他没有魁梧的身材,没有英俊的面容,再加上秃顶的脑袋让他看起来甚至有些滑稽,但正是他创造了奇迹。他从这些让所有人都失望的孩子中培养出来世界著名的指挥家皮埃尔,并让受他教化的学生在几十年后满怀着敬慕和热爱的心情来怀恋他,这本身就是作为一个教育者的无上光荣和莫大成就。

    平凡的小人物马修之所以如此令我们感动,恰恰正在于马修的平凡和普通。他给予我们学习的可能性,而并不简单是当作一个偶像或榜样而远远的膜拜敬仰。池塘底在铁血校长的统治下仿佛罩上了一面密不透风的铁幕,任何的变革和尝试仿佛都是不被允许的,而马修在这种制度下进行了自己的探索。当他发现这群孩子有唱歪歌的爱好后因势利导,成立了合唱团,(观后感 )并在被发现后冒着丢掉饭碗的危险进行了制度内的抗争,而成效是显著的:当皮埃尔内心深处对音乐的爱好被唤起,而独自在角落里唱歌;当那一群散漫不羁的孩子被音乐俘虏,而驯服的听从了马修的指挥,并大大减少了捣乱和恶作剧;当皮埃尔平生

  • 7、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八)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主要是描写在这所叫池塘之底的学校里,校长哈森和学监马修两种教育方式的碰撞,他们的教育理念有着天壤之别。

    校长哈森,他用残暴高压的手段管治这些问题少年,辱骂、殴打、关禁闭等体罚在这里司空见惯。他的教育理念 行动反应原则,如果有孩子触犯了纪律,全校师生立即集合,肇事者将受到严厉的惩罚。若三秒内找不到肇事者,所有人都要轮流关六小时的禁闭,取消所有娱乐活动,禁止任何外来探访,直到肇事者自首或被揭发为止。他自私贪婪、刻薄而又刚愎自用,用强权制度压迫学生。在这里,缺乏公义、尊重、爱心他的行动反应原则,不是教育,而是维持一种表面上的纪律,以达成其升迁的目的。对孩子们而言,在这里最重要的也不是学习,而是在犯错之后如何躲避惩罚。殊不知,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更容易因这种强制性的教育而违抗师长,校长及其它教员们越是压制他们,他们的心理就越反抗。

    蒙东便是哈森校长这种教育方式下的一个典型的失败案例。影片当中最让我们感到心痛的一件事就是蒙东纵火报复,一把火烧毁了寄宿学校。在校长雨点似的巴掌面前,他坚决不承认偷了10万法郎,因为他真的没偷,他不辩解,眼中闪出凶光,这世界再也没有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他绝望了,心中熊熊燃烧仇恨之火。正是带着这种仇恨,纵火烧了给自己带来无尽痛苦记忆的学校。最后像一尊泥塑似的嘴里叼着一根香烟,站在远处的山头上,看着冒着浓烟的校园,留下一个诡秘的笑容,转身远去,从他的脸上我们看不到人性的存在。假如校长细心地调查,不致于把蒙东再次送入警察局,也不会发生这样一个悲剧。校长还可能会得到勋章或升迁,学校的歌声还可能会飘得更远、更美。教育真的像一把双刃剑,能创造天使,也能制造魔鬼。爱心可以感化迷失的羔羊,否则只能驱使迷失的羔羊步入极端,那个被冤枉的孩子蒙东最终用极端的方式烧毁了这所寄宿学校。此时损毁的不止是校舍,还有那个孩子早已残缺的心灵,这便是以暴制暴的结果。如果我们对孩子多点慈爱和恻隐之心,他们带给我们的就不是怒火,而可能是一个纯净的春天。

    马修虽然他只是个小小的学监,一个失败的音乐家,但是他用仁爱、友善、信任、理解、宽容和真诚改写了孩子们灰色的记忆,留下了欢声笑语,如一缕阳光,春风化雨。马修老师对孩子们的爱在于对于每个孩子他都坚持不抛弃不放弃,最终,用音乐净化了孩子们的心灵,也唤回了教师们冰冷已久的心,人性深处的生命热情被唤醒,死气沉

  • 8、 影片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黑暗与温暖并重,残忍与感恩俱全的法国片。其实观影之前,看它的剧照已经可以隐约嗅出一丝《春风化雨》(《死亡诗社》)的气息来。一群顽劣成性的学生,一位充满爱心,循循善诱的教师,再加上一个或几个顽固不化,粗暴专制的学校领导这样的人物组合几乎已经形成了教育题材电影的一个固定的内在结构所以有人说这电影古典、传统。但是导演出色地运用了音乐来作为影片的主要表现手段,从而使法国人特有的优雅浪漫,在这样一部几乎完全遵循传统套路的、中规中矩的电影中,依然被演绎得淋漓尽致。如果说《春风化雨》带给观众的第一感受是心灵的震撼,那么我以为《放牛班的春天》给人的第一感受则是心灵的沉醉:孩子们清澈的眼神,甜美清亮的童声合唱,以及悠扬的歌声中放飞的童心、梦想、感激、怀念这一切无不美得令人动容。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讲述的是四十八年前,主人公马修到一家学校担任学监,这个学校被称为池塘之底,这个学校由调皮的孩子,残忍的校长,冷酷的教师,严厉的制度构成。马修怀着一颗仁爱之心看待这些孩子,对学校残忍的行动-反应制度深恶痛绝。他热爱音乐创作,他用爱心关怀孩子,在他的执着下,费尽心思组成了一个合唱团,为他们谱曲,用音乐引导他们的心灵,用音乐拯救彼此。当然,最后的结果是音乐净化了孩子的心灵,也对他们的人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作为被主流社会忽视的马修,更能清楚的观察到已经渐渐扭曲了的孩子们的心灵。并且,他能让许许多多孤独的孩子慢慢地接触,接触那美丽,纯真的天籁之声。那个平凡至极的马修,也让那群黑暗中的孩子,感到了梦想,天籁之声和光芒。

    此外,非常有趣的是,由于这个学期开始上教育心理学,我在影片中看到了如果是放在从前,自己绝不会注意的一点:那就是行为主义者与人本主义者的对立:)以中文系学生的眼光来看,可能只会看到校长习惯性的咆哮如雷加大棒政策与clement mathieu学监的温和诙谐、善良宽容这两种作风、两种人格的鲜明对比,但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这实际上还反应了两种教育理念、两种心理学流派的对立。以行动反应为口号的校长自然代表着刻板冷酷的行为主义者,频繁而花样繁多的惩罚措施便是他的强化手段。为了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反应,这种强化是非常及时而有力度的校长在惩罚犯错的学生时,其态度可说是雷厉风行、不遗余力。刺激-反应的联结当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结果表现出来就是学生在校长面

  • 9、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七)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星期五下午,我们在教室里观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放牛班的春天》。电影前面的人物关系有些复杂,不过在后面,我渐渐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讲了马修老师来到一个名叫池塘之底的学校当代课老师。可是他所在的那个班的学生都很调皮,但马修老师以一颗仁爱的心来对待那些学生。对学校残忍的行动-反应制度深恶痛绝。他用音乐的方法来打开学生们封闭的心灵,最后把孩子们的心灵净化了,给他们的人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在整部电影里,我最记得那次哈森校长外出,马修先生给大家放了一天假,带着孩子们去森林里玩捉迷藏。可是不知为什么,学校突然起火了,哈森先生回来后,很愤怒,把马修辞退了。在马修最后一次走过教学楼下面时,学生们锁了门,把写有字和自己名字的纸飞机扔出窗外,并唱起了马修教过他们的歌,为马修送别。马修捡起了一些纸飞机,当中有莫安琦和一个不会唱歌的小男孩派皮诺的。他最后看了一眼窗口那些摇动的手,带着纸飞机离开了。我很感动,马修只教了他们一些简单的音乐,并给了他们自由,这对他们来说无比重要!

    看了这部电影以后,我深受感触,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像校长一样以暴制暴的教育方式。有时我们上课不听讲有些老师就会惩罚我们:伸手给老师打,或罚站。他们认为只有通过严惩才能维护课堂纪律。但却适得其反,使我们产生逆反心理,我们觉得老师很讨厌,就偏不听老师的课,或产生怕老师的心理。在家庭中我们的父母也有这样的教育方式,上个星期爸爸教我写作业,我没认真听他就一巴掌打向我的头。当时我心里想,爸爸太凶了,我以后都不理他了,也不想写作业了。所以严惩在一定程度上是不能解决问题的,特别是用在教育孩子的身上。

    这部电影,多数是讲马修如何感化学生的。但从中表达出了马修对孩子的关爱,以及孩子们对给予他们最珍贵东西的马修先生的感激。这部电影的含义很深,但是,它是一部很让人受鼓舞的电影。看过它的人,一定都能从中感悟到一些道理吧。我希望不管是在学校或是家庭教育上应该像马修老师一样用理解、宽容的人性化教育方式,这样才能更好的把握好教学,使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才能得到我们的认可。

  • 10、 作文《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作为一名学生,写一篇作文是很常见的,作文可以帮助我们表达我们的感情和思想。写作文一般需要我们描述人的真实故事。以下为我们为您分享的作文《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希望您分享本页内容与您朋友!

    作文《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篇1)

    星期五,我们在学校音乐厅看了电影《放牛班的春天》

    这部电影讲述了天才音乐家马修最终成为一所男子寄宿学校助理教师的故事。这所学校有一个昵称,叫做“池底”,因为这里的大多数学生都是有困难的问题儿童。就职后,克莱门特发现学校校长用残酷高压的手段统治了这一类少年问题,并对这里的学生进行了体罚。克莱门特试图用自己的方法改善这种情况。在业余时间,他会创作一些合唱。这所寄宿学校没有音乐课,所以他决定用音乐来教他们。克莱门特开始教学生如何唱歌,但事情并不顺利。最大的麻烦制造者之一是皮埃尔莫安齐。皮埃尔有一张天使般的脸和声音,但他的个性很麻烦。认真的克莱门特发现了皮埃尔的音乐天赋。

    这部电影给了我温暖的感觉,发生在春天温暖季节的故事自然会让人感到温暖。但是电影开始播放的时候,我发现电影的感觉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样,背景音乐总是略带伤感,让整部电影多少有些伤感。

    然而,随着我继续阅读,我有了不同的感觉。淘气的孩子和马修总是会发生什么,但这些事情看起来是那么自然,因为他们有着相同的音乐爱好。在马修的训练下,他们的歌声是如此的优美美妙。

    作文《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篇2)

    今天我观看了《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主要讲了人过中年的马修是“池塘畔底”这所少管所的代课老师。人生似乎在这个地方更没了希望。暴戾的校长、冷漠的老师、阴森的大门、调皮的无可救药的如同魔鬼的少年……似乎永远也犯错不断。

    马修的第一节课就因为同学的吵闹而得到了校长的咆哮。同学不小心打上了心地善良的麦神父。因为马修独特的教育方式,孩子们第一次做错了事不被体罚,第一次知道做错了事可以用负责任的方式弥补。马修为孩子们组建了一个音乐团,用他对孩子们彻底的真爱,使这些已经麻痹了的问题少年们,有了一丝丝良知,成就了莫翰奇的音乐之梦,也成就了自己的音乐之梦。当他被恶毒的校长赶走后,孩子们折起带着祝福的纸飞机,送给这个拯救过他们灵魂的人。他们变成了爱的精灵,纷飞在春的序曲中,融化了冰封的海洋,展开风帆,义无反顾的航行在光明的前程中,翻开新的人生篇章。

    马修以他宽广的胸怀包容着这些可怜的孩子,他以一颗博爱的心将温暖和希

  • 2021-09-03

  • 2022-03-31

  • 2021-04-21

  • 2021-04-24

  • 2019-11-16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9

  • 2019-10-28

  • 2023-01-08

  • 2019-10-28

  • 2019-11-04

  • 2021-04-25

  • 2021-04-25

  • 2019-11-02

  • 2019-09-25

  • 2019-10-28

  • 2021-04-16

  • 2021-04-26

  • 2022-12-09

  • 2022-12-17

  • 2023-06-25

  • 2019-10-28

  • 2022-12-1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10-28

  • 2022-12-07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1-04

  • 2021-09-03

  • 2022-03-31

  • 2019-10-29

  • 2022-12-14

  • 2023-02-24

放牛班的故事观后感
放牛班的故事观后感栏目给大家提供丰富的2024放牛班的故事观后感、放牛班的故事观后感大全等,希望丰富的放牛班的故事观后感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供大家参考借鉴!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