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宇宙最后一本书有感 > 地图 > 读宇宙最后一本书有感
读宇宙最后一本书有感相关栏目
读宇宙最后一本书有感热门栏目
读宇宙最后一本书有感推荐
读宇宙最后一本书有感

(共 7352 篇)

  • 1、 宇宙最后一本书读后感体会

    打开它,你就来到了多年之后,这里的一切都翻天覆地的变化的,黑压压的世界,污染极重的环境……种种的场景告诉你,未来也许不像我们想的那么美好。

    “这本书不可能完成!”多少人在反驳着,耻笑着,但老人却从未放弃过。这本书的末尾,确实无从结尾。直到遇见了那个奋不顾身,哪怕赌上性命也要拯救妹妹的被人们称之为废物的男孩。

    他很卑微,明显不像是这么一本应当书该有的男主,可就是他,也只有他能够填补上老人书中的不足,也为此书添上了浓墨重彩。

    科技发展是好,这说明了人在进步,可是有时却因为科技的大爆炸,再次分类。一类住的地区美仑美奂,悠哉清闲,他们明事理,知人心;另一类,却要永远的在肮脏的关口生存的“人类”,他们以生存为目的,为生存而生存,而那消遣,却也就是那腐蚀他们肉体乃至灵魂的大脑曲针。

    老人的生命最终还是消散了,但他的灵魂却寄藏在了这本书上,他是他人生的缩写,是他灵魂的写照,男孩最终带走了它,发誓要振作起来,不再懦弱了。

    但,真的吗?

    曾经的懦弱小子,会因为一次冒险彻底改变?不甚可能。而作者埋藏在文中的,又何尝不是深深的反讽啊!

    《宇宙中的最后一本书》,不仅是作者写的一本书,更是作者对社会的一种劝导。

  • 2、 读后感大全:《宇宙最后一本书》读后感

    一个没有人书写,也没有人阅读的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在我第一眼看到书名字的时候,就被迷住了,这其实是一部科幻小说。

    世界被一场巨大的地震毁灭,到处是一片片的废墟,人们忘记了从前,也看不到未来。书籍消失了,每个人依靠新奇的科技来满足精神上的需要,没有希望,没有爱,完全处在一个幻想的美好的世界里,这样的生活,这样的人类,有何意义?用现在的话来说,只不过是做白日梦罢了,你永远也不知道真正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而就是在这个混乱的世界里,发生了一系列的事情……

    憨头,一个十二岁男孩,患有癫痫病,从小便被父母遗弃。由于生活环境所迫,他沦为街头混混,但是,他却有一颗善良的心,始终充满着爱。

    莱特,废墟中仅存的作家。他始终坚信书写可以唤起人没对于美好世界的记忆,帮助人类走出困境。

    拉娜雅,基因改良人,一位美少女,就是和憨头的一次遇险,一次机缘,使她走进了普通人的心灵世界。

    为了拯救憨豆生患重病的妹妹豆豆,憨头,莱特,拉娜雅和一个只会说“巧克力”的五岁男孩小脸,一起行动了起来,经历了种种困难,终于让豆豆恢复了健康。可是莱特却成为了理想的殉道者。为了完成莱特的遗愿,憨头写下了宇宙最后一本书。

    这本书,让我心里觉得,只要有希望,信心还有勇气,没有什么困难是解决不了的。同时,这本书还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人类都需要通过书写和阅读来传递美好,传播爱,书写和阅读应当与人类同在!是的,无论是书写,还是阅读,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很重要的,我感觉它们就像是我们每天必须干的事情,通过书写,你可以把自己的感情传递出去。而通过阅读,你可以了解到别人的感情、故事,甚至还有可能会影响你的一身。

    而在故事的最后,拉娜雅回到了自己的国家,传递给憨头一句话“未来属于我们”,是呀,未来属于我们,只要我们共同打造这个美好家园,心中充满希望,充满爱,未来一定是最美好的!

  • 3、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读《三国演义》有感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读《三国演义》有感

    作者 | 王城炯(浙江嵊州)

    书是我的好朋友,我喜欢看书,对于我来说,读童谣,让我想象力丰富;读历史,让我明白社会发展的规律;读科学,让我产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但我最喜欢的还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罗贯中以如梭之笔,运用章回体小说的形式,记叙了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社会发展历史,感动塑造了智杰、诸葛亮、义杰、关羽、奸杰、曹操等众多个性鲜明的历史人物形象,为后人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惊心动魄比比皆是,曹操煮酒论英雄谈笑间留下了“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如孙仲碟”的佳话,火烧赤壁曹操统率八十万大军南下,来势是何等之凶,可又在一把大火中灰飞烟灭,让人扼腕·······

    智勇双全,谦虚谨慎——赵云

    我最敬佩的还是长坂坡赵云孤身救幼子。你想一想,当年赵云孤身一人,却敢冲进曹军几十万大军之中,尽管他骁勇善战,可换作别人,有这么大的胆量吗?这一场杀,赵云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他冲进曹营找到了刘备的夫人,让出自己的马让她骑,反又杀死夏候婴,夺得青缸剑,最后才救出小主人阿斗。又冲出敌阵,终于保证了刘备唯一一个儿子的生命安全。而当赵云拼死救回阿斗,见到刘备时,不表有功,却言有过,他的谦逊之心,一至于此,着实令人钦佩。英勇善战、谦虚谨慎、赤胆忠心是对赵云最好的写照。难怪赞颂赵云的诗曰: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之龙。

    旷世奇才——诸葛亮

    诸葛亮的聪明才智更让我羡慕。隆中对简短话语中,体现出他对天下大势的精辟分析,洞察未来,奠定鼎足天下的基础。借东西,将气象知识灵活应用于军事之中,创立了典范。空城计更加淋漓尽致地体现出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在那时候,诸葛亮手下只有五千士兵,其中的一半还运粮去了,手中只有不到三千的士兵,但他不慌不忙,从容地应对司马懿带领的十万大军,利用司马懿的弱点,虚虚实实,无兵胜似有兵,直接用气势吓走了司马懿的十万大军。真是非一般人能有的胆识和智慧!在他为刘备争天下的过程中,处处体现了其超凡的智慧。从“博望城火攻李典”,“火烧新野拒曹军”,到“智激周瑜”,“智处华容”,“智取汉中”再到稳定汉中,出师南征和两次出师伐魏。就连作者,在字里行间也对诸葛亮充满了深深的敬佩。

    徐庶赞叹诸葛亮时说:“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出神鬼没守计”,而诸葛亮在今早已成为智慧化身,聪明的代名词。

    义薄云天

  • 4、 宇宙最后一本书读书笔记300字

    世界被一场巨大的地震毁灭,到处是一片面的废墟,人们忘记了从前,也看不到未来。书籍消失了,每个人依靠新奇的科技来满足精神上的需要,为了拯救身患重病的妹妹,12岁的男孩憨头,决定赌上自己的性命,力闯重重危机的关卡,许寻最后一线生机。一个只会说“巧克力”的五岁男孩、一个完美的少女和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也意外加入拯救行动之中,憨头发现,这位老人可能是废墟中唯一一个对书籍和书写,还抱有兴趣的人,他在老人的影响下写出了宇宙最后一本书。 读完这本书后,我明白了书和知识还有历史悠久的文字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技能。没有了这些,那世界就会变得和书上一样可怕,甚至更糟糕。人类只能依靠新奇的科技来满足精神上的需要,无法提高人类的智商。那么,人们怎会考虑别人,考虑后果,思考明天,预测未来。所以我们要爱护书籍,传承知识和历史悠久的文学,让它们永远流传下去,这样才能让我们缔结更美好的未来。

  • 5、 读一本书的心得体会范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一般分为学习体会,工作体会,教学体会,读后感,观后感。以下是小编整理读一本书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读一本书的心得体会(1)

    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学习书中主人公鲁滨孙不怕困难.乐观向上的精神,无论遇到了什么危险与困难都应该坚强地活下去,哪怕只有一丝希望也要争取,绝不轻言放弃!

    一六五九年九月三十日,一个人在航海途中遇到了可怕的大风浪,船翻了,除了他船上的人无一生还。他流落到了荒岛上。凭着他惊人的毅力与勇气,二十八年后,终于逃出了荒岛回到了英国。这个既倒霉又幸运的人就是书中扥主人公鲁滨孙克罗索。

    在荒无人烟的孤岛上生活28年,这是一个令人惊叹的奇迹!初到荒岛时,鲁滨孙认为自己没有希望了,一定会死在那里。他说:我整天悲痛着我这凄凉的环境,没有食物,没有房屋,没有衣服,没有武器,没有出路,也没有被救的希望,眼前只有死。

    不是被野兽所吞,就是被野人所嚼但是,慢慢地,他独特的个性体现出来了,对生活又充满了希望,不再只整天沉浸在自己设计的悲观中了,开始一心一意地安排自己的生活。他用双手,创建了自己的家园,他辛勤的劳动换来了令人欣慰的回报。

    他最后有船用,有面包吃,有陶器用,有了种植园,有了牧场,还有两处较豪华的住所.这些没有一件不是费了他很多的力气,克服了种种困难后才得到的。

    看完《鲁滨孙漂流记》,我不禁反省自己:假如我流落到了孤岛上没有食物吃,没有衣服换,能活几天?三四天?五六天?我又能干些什么呢?我连平日自己的衣服也要妈妈洗!再说没有一个人与我聊天,讲话,多孤单啊!可见鲁滨孙是多么的乐观向上!我要像鲁滨孙学习不怕困难,乐观的精神,要学习他不论遇到什么危险都绝不轻言放弃的斗志!我也要做一个生活的强者。

    读一本书的心得体会(2)

    在全局开展的读书月活动期间读了一本世界500强企业推崇的优秀员工思维理念的书籍《你在为谁工作》,读后深刻体会到了一个人生哲理:只有抱着为自己工作的心态,承认并接受为他人工作的同时,也是在为自己工作这个朴素的人生理念,才能心平气和地将手中的事情做好,也才能最终获得丰厚的物质报酬,赢得社会的尊重,实现自身的价值。 对于你在为谁工作这个简单而又包含深刻人生意义的回答,下面是我读此书的一点心得,与大家共勉。

    一、 为什么要努力工作

    态度决定一切。一个人对工作的态度是他志向的表示。所以了解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就是

  • 6、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读《西游记》有感
    《西游记》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书中描写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有神通广大、降妖除魔的孙悟空,他有火眼金睛和金箍棒,会七十二般变化,能腾云驾雾,而且一个跟都能翻出十万八千里。有好吃贪睡、贪生怕死得得猪八戒,他原来是天蓬大元帅,因为喝醉了就调戏嫦娥被贬下了人间投错了胎,长成了猪的模样猪八戒肥头大耳,据说一顿能吃三五逗得米饭;他有个宝贝那就是太上老君给他的九尺钉耙。有老实忠诚、默默无闻的沙和尚,他一心一意保护唐僧取经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还有一心取得真经、慈悲善良的唐僧。书中讲述了他们师徒四人经历了九九巴士一难后,取得真经的故事。 我喜欢《西游记》这本书,主人公之一孙悟空则是我最敬佩的。我们要学习孙悟空那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积极乐观的斗争精神。在生活中,我们虽然没有孙悟空那般神通广大,但是我们也要学习他善于分辨真假善恶,不要被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所迷惑。 喜欢《西游记》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这本书使我明白了要想办成一件大事,绝非易事。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经历了众多的艰险。使我想到了学习,我们经历的每一天又何尝没有困难呢?我们要面对一道道难题的挑战,要面对完与学的抉择……战胜困难就孕育着成功。这是我喜欢这本书的最大原因。

  • 7、 “可爱又可憎的他 ——读《父亲是一本书》有感
    “可爱"又"可憎"的他——读《父亲是一本书》有感 潘虹伊 “父亲是一本书,做子女的也许要用一生的时间才能读懂”。的确是这样。说实话,我一直都不觉得父亲有多么伟大,从小到大感受到的温暖几乎全部源于母亲,对“父爱”的概念从来都是模棱两可。可听到这句话,心还是被莫名地触动了。 我的父亲看起来和别的父亲差不多,不高,时常挂着一张严肃刻板的脸,站在人群中毫无辨识度。记忆中似乎只有幼时父亲训斥我的场景,手拉手温声细语地过马路是只会在电视剧里才会出现的情景。我总是觉得自己缺少了这份全世界人都有的东西——父爱。 作者回忆中的"地主"、"大家闺秀"等词语,其实与生活在21世纪的我一点都不沾边,他的经历跟我的也没有相似之处,可我就是感同身受,就是从中寻觅到了自己的影子。我与父亲的关系从小就是一块万年寒冰,两人单独坐在一辆车里,交流几乎不会超过五句话。他也很少问我在学校的情况,更不会偏心我,拿着我的胜利果实出去跟别人炫耀。有时候我还抱着一丝小期盼,期盼他会在跟同事聊天时,满脸骄傲的说"我女儿考了全班第一"之类的话,可惜他并没有。 我的父亲总是喜欢做些令人"可憎"的事,争执吵闹这些家常便饭也就算了,在我最失落无助的时候,泼我一盆冷水,寒意直达心底最深处。他的某些想法和做法更是不可理喻,渐渐的,我与他吵闹都觉得累了,干脆谁都不理彼此,和平的表面下藏着一场没有硝烟的"冷战",只有当母亲回家时才会将这可怕的安静暂时打破。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发现自己总会不经意地瞄到父亲"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我竟然一不小心地看到了他在帮我整理床铺时的背影,看到了他看我童年照片时脸上毫不遮掩的、带着点傻气的笑,看到了他担心我洗完澡后饭菜冷了,又匆匆忙忙的拿去锅里热一次,等我出去吃饭,他又摆回那张万年不变的冰山脸。我突然在心里噗嗤一笑,原来这个中年人也有如此可爱的一面。那一瞬间我又感受到父爱是真真切切存在的。 我常常会想:就算父亲是一本书,自己用一生也未必能读懂吧?即便如此,我还是会不可避免地爱他,会原谅他之前的不可理喻。看着他一天天被岁月染白的头发,这种感觉便愈发强烈。 我"可爱"又"可憎"的父亲,是我要用一生去读懂的那个人,也是我要用一生去爱的那个人。

  • 8、 只有岁月才能读懂——读《父亲是一本书》有感
    只有岁月才能读懂 ——读《父亲是一本书》有感 一生,是在艰苦求学途中,或是创业奋斗路上,亦或是垂暮时对校园生活的甜美回忆,亦或是对筚路蓝缕的朝花夕拾,是否当离去才知道惋惜,是否只有错过才知道珍惜,或许人这一生,只有岁月才能读懂。 这一篇文章叙以成长时作者种种伤害父亲的幼稚做法,全文语言平实却字字锥心,在这回忆与作者自我谴责之中,我早已潸然泪下。这一刻,没有些许对作者的责问,只有对一个人无知与幼稚的诘责,只有反思与痛心;这一刻,我想起曾经风雨中父亲的任劳任怨,想起晨曦之下父亲的谆谆教导…… 人生路上,是迷茫?是怅然?还是我们一路前行,留下一排排脚印,剩下父母一路追寻?他们给予我们的很少,少到只有那几声带着暖意的来自内心深处的问候;他们给予我们的很多,多到纵然我们处困境失意,他们的安慰与关怀能使我们重拾走下去的决心。 一个人在路上,记得常回首望望,毋要等到失去的那天。 岁月匆匆,青丝或已染霜,别让自己成长的脚步赶不上父母老去的速度。

  • 9、 读《如何阅读一本书》有感

    读《如何阅读一本书》有感(一)

    苏轼曾说:"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

    ——题记

    读书不是一朝一夕的差事,而是一种应当一生去追求,去秉持的习惯。然而读书不是认字,不是图个热闹,懂得如何去读书当是养成这个习惯最重要的事情。这本《如何阅读一本书》看来好笑,可能大多数人看到都会觉得它近乎废纸,心中想着"我连读书都不会吗?"其实不然,读懂一本书还真的没那么就简单。

    书中说有许多人看书仅仅是打发时间,甚至看完就忘,"这样的人不值得羡慕,而应当同情".这话看似冷酷,其实正是对读书而不得其法的我们最深刻的诠释。

    它将阅读分做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这四个层次是渐进掌握的,上一层次包括下一层次方法。第一层次基础阅读,其实就是最简单的对句子的理解,只要识字即可,对读者要求并不是很高,同时所收获到东东西也是最少的;第二层次检视阅读便是要求读者将眼光从句子放到全书的格局上,这样读者所获得的便不仅仅是单句的知识,而是全书所写的内容,这便高出了一个层次;第三层次是分析阅读,如果仅仅是追求消遣或者娱乐就不需要用到这一层次了。这一层次就要求我们在对书中表面的内容了解后,对作者想表达的深层的思想进行咀嚼和消化,着重于理解和提升;第四层次便是主题阅读了,这一层次对读者的要求很高,此时读者的眼光就不再局限于一本书之上了,而是要从多门数中寻找相同的观点,进行总结、磨合以及升华,我想这应该是最顶级的读书方法了。

    以前资源有限,古人看书尚需"手自笔录",前辈看书也许四处淘选,而如今我们想要看书几乎是随手可得。现在不会有人再去以读书作为消遣,更多的是为了提升自己,与别人的思想碰撞摩擦,所以依我看来,读书的前提条件就是选择一本适合自己的书。所以,我在看完这本《如何阅读一本书》后觉得自己最需要提升的就是这一点。我们总是被一些所谓"畅销书"的噱头所吸引,而并未检视它究竟是否适合自己。由此看来,对于早已熟练基础阅读的我们而言,检视阅读是我们在挑选书籍时不可或缺的一个步骤。

    其次,现代人最需要的就是使自己浮躁的内心平静下来,而连续的思考不失为静心的一个极佳途径。主动地去翻阅一本适合自己的书,在检视后以全局的眼光思考它的脉络,将全书连贯起来,这使得你会沉浸在自己的脑海中,不仅仅收起了平时的浮躁,更能帮助你解开在分散阅读时的疑惑,同时这种新的视角将会带给你一些原

  • 10、 《宇宙最后一本书》读后感

    《宇宙最后一本书》读后感

    杨嘉奕

    一个没有人书写也没有人阅读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呢?

    这就是暑假里,爸爸给我买来《宇宙最后一本书》我看到的第一句话。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一口气就把书看完了。

    书的前言写道:世界被一场巨大的地震毁灭,到处是一片片的废墟,人们忘记了从前,也看不到未来。书籍消失了,每个人依靠新奇的科技来满足精神上的需要

    主人公憨头,是一个12岁男孩,患有癫痫病,自幼被父母遗弃,由于生活所迫,沦落为街头混混。但是,他心中的善良之灯从未熄灭,他的心中始终有爱。为了拯救身患重病的妹妹,十二岁的男孩憨头,决定赌上自己的性命,力闯重重危险的关卡,冲破重重险阻寻找最后一线生机。一个只会说巧克力的5岁男孩、一个完美的少女和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也意外地加入拯救行动之中。憨头发现,这位老人有可能是废墟中唯一一个对书籍和书写还抱有兴趣的人,他将在老人的影响下写出宇宙最后一本书

    看完这本书我很感动,憨头得勇敢和必胜的信心值得我们学习。告诉了我们今后的学习中、生活中都会遇到困难,我们不要退却,有一丝希望都不要放过。

    明白了人类需要通过书写和阅读来传递美好、传播爱,书写与阅读当永与人类同在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20

  • 2021-04-12

  • 2023-06-28

  • 2021-09-24

  • 2023-01-27

  • 2023-01-18

  • 2023-03-11

  • 2019-09-20

  • 2019-10-24

  • 2023-01-21

  • 2023-04-06

  • 2023-03-08

  • 2023-04-05

  • 2023-01-23

  • 2023-02-19

  • 2023-05-26

  • 2023-06-01

  • 2019-10-09

  • 2021-10-02

  • 2021-09-27

  • 2019-09-20

  • 2019-09-21

  • 2023-03-05

  • 2019-09-20

  • 2023-02-25

  • 2023-02-16

  • 2023-05-13

  • 2019-09-20

  • 2019-10-09

  • 2023-04-03

  • 2023-01-16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09-22

读宇宙最后一本书有感
读宇宙最后一本书有感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读宇宙最后一本书有感,2024读宇宙最后一本书有感,教您怎么写读宇宙最后一本书有感,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