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四大名著读后感 > 读《三国演义》之读后感 > 地图 > 读《三国演义》之读后感,2024读《三国演义》之读后感
读《三国演义》之读后感相关栏目
读《三国演义》之读后感热门栏目
读《三国演义》之读后感推荐
读《三国演义》之读后感

(共 905 篇)

  • 1、 以智取胜-读《三国演义》读后感

    古人云: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东汉末年,汉献帝昏庸无能,天下再次分裂魏国、蜀国、吴国。

    其中,兵力匮乏的蜀国在兵力悬殊的情况下,往往以少胜多。当年诸葛亮初出茅庐夺取新野之后,曹操举兵十万攻打新野。没想到,蜀军仅仅用五千大军活活烧死了大半的敌军,打得敌军哭爹喊娘,狼狈而逃。第二次,曹操亲自率兵几十万,杀向新野。蜀军还是用了五千兵力,用水火两种方式先后攻击,大败了曹军,敌军死伤上万。

    诸葛亮的出兵如此之妙也,以少胜多打得敌军落败而逃。我想,他以智取胜的妙计,不就像田忌赛马的对策吗?

    战国时期,齐威王要和田忌赛马,禁赛分三场进行,三场两胜。可是,田忌最好的马不如齐威王的好马,中等马不如齐威王的中等马,次马也不如齐威王的次马。军事孙膑给田忌出了个主意:用他的次马迎战齐威王的好马,用他的好马迎战齐威王的中马,用他的中马迎战齐威王的次马,结果,田忌就以2:1取得了胜利!在这次比赛中,孙膑正式较好地运用了在竞争性活动中智取对方的最优策略,从而帮助田忌避开自己的短处,摆脱了劣势,在赛马中以弱胜强,以智取胜!

    也许,我们可以灵活运用以智取胜的策略在生活中、学习中,也许这就是我从《三国演义》中感悟到的!

  • 2、 读历史名书《三国演义》之”木牛流马”随想

    前言:读后感的内容,来源于我们对书记的领悟,因此,小编收集整理了大量的读后感,供大家学习阅读!

    读历史名书《三国演义》之木牛流马随想

    四(五)班自从读了三国演义之后,我就一直在找令我印象最深的内容片段.最终我锁定了木牛流马这章节.

    它主要说了:蜀国去讨伐魏国,可魏国却坚守不出.诸葛亮为了运送粮草,做长久之计.便叫许多能工巧匠用力学的原理制造了木牛流马.后被魏国获悉后也跟制了一批木牛流马,可木牛流马有机关,魏国怎么也不知道机关在哪里,最后只能看着蜀军抢他们的粮草这个故事我们一个简单而易被忽视的道理:学被人的东西是可以的,可是要用心去思考,不只是简单的仿照,要把他消化吸收,从中掌握更多的奥秘.

    直到现在,仍有爱好者在研做木牛流马,可他们做的都不是很完美,虽然木牛流马会走,但似乎操作的人要花上九牛二虎之力才能让他们行走,这便失去了古人制作木牛流马的意图.究其原因,难道是古人能造的东西,我们就仿不出来吗?难道是古人比我们聪明吗?其实不如,并不是古人比我们更聪慧,而是我们没处处留心,过于依赖现代科技,也许就是那种守常必败,思变则胜的道理吧!

    因此我们现代人在学好知识,掌握现代科技的同时也要去用心思考.作为我们当代的学生,在学校里学习也要明白木牛流马的道理,在跟老师学的同时一定要把所学知识消化,然转化成自己的知识,使自己更上一层楼.

  • 3、 读书之《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

    读书之《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

    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我早就久仰大名。放假这几天,我兴致勃勃地看了这本小说。

    《三国演义》描写了许多人物,主要有曹操、刘备、孙权、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这三位:诸葛亮、曹操和关羽。先说说诸葛亮,他是智慧的化身。他料事如神,谋略超人;下知地理,上晓天文;深谙正直,精通军事,善于外交,具有惊天纬地之才;早在隐居隆中时,就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辅佐刘备三分天下,对蜀汉的建立和发展立下了卓越功勋。再说说曹操。曹操是一个正直家,又是一个军事家,既凶残奸诈,又有雄才伟略。小说通过曹操杀吕伯奢全家、逼迫汉献帝、借扰乱军心之罪名杀死杨修等情节表现了曹操复杂的性格。关羽是一位义薄云天,英勇无畏的英雄。他忠于蜀汉、知恩图报、英勇善战、智勇双全。

    我最崇拜的还是鼎鼎大名的诸葛亮。他足智多谋总能找到打败敌人的方法,这些都归功于他学识渊博、善于思考。他的空城计就曾经帮我智退小偷。一天,爸爸妈妈去上班了,只剩我一人在家里看书。

    这时传来几下敲门声,我连忙跑过去,用门上的猫眼观察了一下,发现是一个长得贼头贼脑的陌生人。心想:“难道是小偷?”这时,我想起了《三国演义》里的“空城计”把他吓跑。我就大声叫道:“爸爸快起床,有个不认识的人来敲门,是不是来找你的呀?”接着我模仿大人的脚步声走向大门。这时门外的楼梯传来一阵脚步声,我在猫眼里往外看,原来小偷已经溜走了。看来空城计还真是挺管用的!我还要向诸葛亮学习,做一个爱学习,勤思考的好孩子,和学习他为国家“鞠躬尽碎、死而后已”的精神。为建设强大的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读完了《三国演义》,我懂得了不光学习和生活需要知识和智慧,连军事和正直都要知识和智慧,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作者:李佳谕

  • 4、 《三国演义》之读后感

    《三国演义》读后感

    我用了近一个星期读了《三国演义》一书,真是收益非浅啊!《三国演义》是一部断代体古典名著小说,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首先我看到的是像滚滚长江东逝水这一类脍炙人口的诗句,接着引入正文。第一句话这样说到: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不无道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书中还有上百个人物、无数的军事谋略,加上作者本身借着历史人物,来阐述忠、教、仁、义、爱的道理,更是深入人心。它写的庸主献帝、刘禅,无能之辈吕布、袁术、袁绍、刘表、刘璋,气量狭隘的周瑜,长厚的鲁肃,勇者张飞、许楮、典韦,无不个极其态。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教育。

    虽有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先说关羽。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而约好一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三国演义》表现关羽的方法也极简单: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后来加上赤兔马,又读过《春秋》,刮骨疗毒不怕疼,斩颜良,诛文丑,几乎变得天下无敌。他的所做所为值得我们学习。

    封建统治时期需要忠臣,需要一个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这就是诸葛亮。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他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为这种人应该相貌非凡,可书中描绘的却十分简单: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他的所做所为给后人很深的印象。现说曹操。

    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可能是因为他的儿子篡了汉。他说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说得刘备都不敢听,但是他没有杀刘备,虽刘备正是他的瓮中之鳖。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梦也梦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诸葛亮,与其誓不两立,只要把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后来又发现刘备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杀刘备,至少把他留在东吴,东吴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浅,气量狭小,非英雄也。这也与曹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曹操还是个实干家,曾经行刺董卓,矫诏聚诸侯讨伐董卓。这些使我感到

  • 5、 三国演义读后感之后勤篇

    勤涵盖范围很广;孙子兵法论述后勤时说: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军争篇》)这里的辎重,主要是指随军运载的武器装备;粮食,是供将士每天食用的谷物;委积,是指衣服、牲口饲料等各种物资。军队没有这些东西,军心动摇而无法作战,必然遭到覆亡的结果。可知军队后勤工作的好坏,乃军队出征作战胜败的关键之一。

    《三国演义》里著名的后三国演义脍炙人口,家喻户晓。我从小学五年级开始读它,至今已忘了读多少遍了。由于岗位变动我来到物业公司。物业公司属于后勤部门,先前我认为后勤部门可有可无,读过三国演义,联系有关后勤方面我感觉自己认识问题的片面性。说起后勤战例很多,比如:著名的以弱胜强的官渡之战:开始,袁绍兵精粮足而曹操粮草不济,后勤保障不力;为了稳定军心竟然借后勤部长的人头,直到曹操采取奇袭袁绍后勤储粮地乌巢,断绝袁绍后勤供应才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

    在另一例著名战役赤壁之战中,由于东吴粮草堆积如山,而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巧借大雾骗得十万只箭,装备了自己为后勤保障赢得时间,又削弱了曹操后勤供应增加了经费开支。

    再看关键的街亭之战由于马谡不按预先安排,放弃了预定的在路口扎寨的决定,而去山上扎寨,结果被司马懿四面围定断绝了蜀军供应,使蜀军山上无水,军不得食,寨中大乱,街亭失守。

    实践告诉我们后勤供应是很重要的,大到一个国家必须有充足的后勤物资保障,金融有黄金、硬通货;粮食有国库收储,石油等正在建储备库。小到一个企业也应有充足的完善的后勤供应。

    在煤化工企业里后勤自然不如一线生产岗位重要,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后勤有着无法忽视的作用。像咱们临涣焦化,后勤部门下设食堂宿舍、计量维修、园林绿化等班组。试想:

    忙碌了一天的我们把脏兮兮的工作服往洗衣房一放,换上高温消过毒的干净的工作服,到浴室冲个热水澡,是不是把一天的疲惫冲去几许?吃饭时我们到食堂因为有专门人员监管,我们不用担心吃的是不会有地沟油会不会有霉变物质的黑心饭;每天上下班无论在路上还是岗位放眼厂区绿意盎然,桂花的香气浓浓的四溢,月季怒放,健康主题公园绿草如茵;宿舍里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这些都是物业班组尽心尽职的结果还有,物业净化水站即将运转,净化水各项指标远超市场上一般的纯净水指标,据食药监管总局通报:桶装水不合格率11.9%,而

    我们再也不用为担心喝不上好的纯净水发愁了,炎热夏季我们有甘泉滋润。

    点点

  • 6、 读三国演义读后感

    读三国演义读后感范文一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叫《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感触很深。

    首先,我对历史动荡时期的那些奸雄们无比痛恨。东汉末年,董卓利用自己手中的兵权,当了大师,废少帝,立献帝,卧龙床,不把皇帝放在眼里,后来王允献计除了董卓,真是大快人心。吕布只是一勇夫,背信弃义,为金钱而杀丁原,为美色而杀董卓,投刘备而夺其徐州,最后被曹操杀死在白门楼。董卓和吕布都是罪有应得。

    其次,我对那些英年早逝的英雄们感到痛心。周瑜,三国时东吴大将,因为妒忌诸葛亮的才华,被诸葛亮三气至死,埋没了一肚子的才华。关羽一向沉稳,曾经打过无数胜仗,但最后由于骄傲轻敌,中了吕蒙之计,致使自己败走麦城,为吴侯所害。庞统曾与孔明合称凤雏卧龙,但在落凤坡中了张让埋伏,被乱箭射死。可惜!可惜!

    最后便是对那些英雄能人的钦佩。我钦佩孔明他奇计百出,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钦佩张辽威震逍遥津,跟随曹操屡建战功;我钦佩赵子龙在曹操百万军中七进七出,人称常胜将军。

    《三国演义》不愧为世界名着,它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成为今人的一面面镜子。

    读《三国演义》读后感范文二

    《三国演义》是一部断代体古典名着小说,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首先我看到的是像滚滚长江东逝水这一类脍炙人口的诗句,接着引入正文。第一句话这样说到: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不无道理。

    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书中还有上百个人物、无数的军事谋 略,加上作者本身借着历史人物,来阐述忠、教、仁、义、爱的道理,更是深中人心。它写的庸主献帝、刘 禅,无能之辈吕布、袁术、袁绍、刘表、刘璋,气量狭隘的周瑜,长厚的鲁肃,勇者张飞、许楮、典韦,下至因行间而贻笑千古的蒋干,无不个极其态。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教育。虽有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 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 先说关羽。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汉不降曹、秉烛 达旦、千里走单骑、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而约好一 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

    《三国演义》表现关羽的方法也极简单: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后来加上 赤兔马,又读过《春秋》,刮骨疗毒不怕疼,斩颜

  • 7、 读三国演义的读后感

    读三国演义的读后感范文一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第三次翻开了古典文学名着《三国演义》。

    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画的淋漓尽致,细细品味,让读者仿佛进入了一种境界。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以智和勇来依次展开的,但是我认为智永远是胜过勇的。比如:在西城,孔明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率领的十五万大军。此种例子举不胜数。

    可是在故事中也有智不划谋,勇不当敌,文不拿笔,武不动枪的。像汉室刘蝉,整日饮酒作乐,不理朝政,心甘情愿的把蜀国献出,最后竟然上演了让天下人(笑逐言开)耻笑的事情,乐不思蜀。谁会想到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能做出这样的时移俗易的事情来呢?

    有勇无谋,大敌当前,只能拼死征战。吕布,颜良都是典型的例子:如果吕布在白门楼听从谋士的计策,何必被曹操吊死在城门上呢?如果颜良把刘备在河北的事情和关羽说清楚,哪儿至于被义气的关羽所砍呢?古人云:大勇无谋,祸福占其,祸居上,福临下,入阵必中计,死无不目。

    再谈谈国家,魏,曾经煊赫一时;蜀,曾经功成不居;吴,曾经名震江东。这么来看,从国家就可以反映出国君的性格。曹操,欺压百姓;刘备,爱民如子;孙权,称霸江东。

    如果说魏国在三国里智谋最强,一点也不为过。曹操的用兵堪称举世无双,司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两个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点:曹操多疑,司马懿太过阴险。再说蜀国,首当其冲的必定是伏龙诸葛亮。他那过人的机智,娴熟的兵阵,无不让后人叹为观止。还有像凤雏庞统、姜维、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认为都不如孔明。吴,一个占据三江六郡的国度,能算得上是有谋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时期的周瑜就熟读兵书,精通布阵。经过一番刻苦的努力,终于当上了水军大都督,总统水兵。不过他太过于嫉妒,死时年尽二十六岁。

    从这些人物和国家我们不难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关系着成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只要踏踏实实,仔仔细细(的)地走好追求成功过程中的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会不远的。当我们羡慕地看着别人成功时,往往忽略了他在成功的道路上付出的艰辛。就像冰心说的: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幕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读《三国演义》的读后感范文二

    读了《三国演义》一书,使我受益匪浅。 中国四大名着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着。《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

  • 8、 三国演义之读后感

    三国演义之读后感范文一

    《三国演义》这个名词大家都熟悉吧,它是中国古典四大名着之一。作者是明朝的罗贯中,书的大概内容是:东汉末年,汉灵帝刘协昏庸无能。后被董卓夺权,曹操等地方诸侯组成联盟,立袁绍为盟主,征讨董卓。董卓后被吕布谋反刺死。再经过一番群雄割据,刘备、孙权和曹操三国鼎立。刘备占益州(今四川),曹操占北方大部分地区,孙权占江南地区。就这样,又经过了100多年,曹操手下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夺权。建立晋朝,统一天下。其中有三个经典的故事是诸葛亮的三把火,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每次针对的敌人都是曹操,虽然曹操拥有百万雄师,但对于才华横溢的诸葛亮来说,几把火就可以将这些兵士烧的片甲不留。下面来走进这三把火了解了解它们吧!

    第一把火。火烧博望坡三国前期,曹操为了统一全国,而攻打刘备,此时刘备投靠刘表,驻在新野。曹操派大将夏侯敦进攻新野。这时刘备已经请出了诸葛亮。诸葛亮在新野设下埋伏,令赵云去诱敌深入,然后火攻。夏侯敦一时轻敌,大败而归。

    第二把火,火烧新野,火烧博望坡之后,曹操不甘心,卷土重来,派曹仁和曹洪两名大将率大军进攻新野。诸葛亮觉得新野不能久呆,就留下空城,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的东西。曹军进城之后住入了民房。夜里狂风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刘备军往城里射火箭。大火迅速烧起来。曹兵逃奔出城,被刘备军截杀,再次大败而归。

    最后一把火,火烧赤壁,曹操在有利形势下,轻敌自负,指挥失误,终致战败。孙权、刘备在强敌进逼关头,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终以弱胜强。此战为日后魏、蜀、吴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同学们,三国给了我许多启发,也让我开始对历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人要足智多谋,不能野蛮行事,做事还要三思而后行!!

    《三国演义》之读后感范文二

    利用这个暑假,我阅读了四大名着之一的《三国演义》,《三国演义》写了我国历史上三国时期魏、蜀、吴的兴衰史,展现了一大批英雄形象,串连了一个个智谋故事,读起来让人欲罢不能。

    《三国演义》内容大至从东汉末年桃园三结义一至写到三家归晋,总共写了五个阶段: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割据、三分天下与三家归晋。从三国演义产生的82个成语

    正如《三国演义简介》中所评说的那样:《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成熟的长篇小说。作品取材于东汉末年和魏、蜀、吴三国的历史,在民间传说、民间艺人创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而成,其取向是现实主义的。小说在思想

  • 9、 《三国演义之手不释卷》读后感

    篇一:《三国演义之手不释卷》读后感

    大家还记得手不释卷的大将吕蒙吗?他可是《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

    今年暑假,我又一次看完了《三国演义》,对每位将领的人物个性又有了深入的了解。像英勇善战的曹仁、急性子的张飞、百战百胜的周瑜、骁勇无比的吕布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是,我最敬佩的还是有勇有谋的吕蒙将军,佩服的是他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他一边管理军队,一边坚持阅读军书,虽然很忙,但还是挤出时间攻读史书、兵书,就是领兵打仗,也不离开书本。他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值得我学习。

    无独有偶,妈妈学习游泳的经历也感动着我。妈妈是个特别怕水的人,所以一直学不会游泳,每次刚跳入水中,就喊着:水好深,我很怕。所以每次学习游泳,都以失败告终。

    今年暑假,她鼓足勇气,下定决心,一定要学会游泳。在爸爸的鼓励下,妈妈终于勇敢地下水了。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慢慢地把头沉入水中,不到几秒,妈妈就探出了水面,显得很痛苦的样子。

    但是她一点也不示弱,说:不行,我还得再来,还要在水中别更长的时间。就这样,妈妈一次又一次地练习,终于,可以在水中憋很长时间了。几次以后,她可以浮在水面上了,这个旱鸭子终于变成了水鸭子。

    吕蒙将军热爱学习的精神和妈妈知难而进的游泳经历都是我学习的榜样。

    我应该向吕将军学习他那孜孜不倦的学习习惯,在暑假中,每天保证至少有四小时的学习时间。要向妈妈那样,遇到困难不害怕,全力以赴,确保成功。

    篇二:我最喜欢的动画片《三国演义》

    我最喜欢看的动画片是《三国演义》。里面有许许多多、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更有许多非常精彩的故事。我喜欢里面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武艺高强的张飞,义气深重的关羽,还有勇武过人的赵云。我最喜欢的是具有非凡军事才能的曹操。

    望梅止渴这个故事讲的是曹操打完张绣后走在回到军营的路上。当时正是炎热的夏天,太阳火辣辣的,但是那条路上没有水,再加上曹操的士兵都没有带水。大家都渴得要命,走不动了。

    曹操让士兵们用手挖水,可是一无所获。当士兵们都快要渴死的时候,曹操想出了一个妙计,说:士兵们,我们得救了,我知道前面有一片很酸很酸的梅林,我们快走吧!士兵们说:哪里?哪里?在哪里?曹操说:就在前面呀!士兵们听了曹操的话,口水都流出来了!赶紧都往前面跑去,最后,曹操就带着百万大军回到了军营。

    看了这个望梅止渴的故事,我发现曹操真聪明,但《三国演义》里面聪明的人还有很多,我真希望能和他们一样聪明

  • 10、 《三国演义》读后感之关羽

    他“面如重枣,唇若图脂,丹凤眼,蚕卧眉。”相貌堂堂但感觉表情永远是很严肃的,不仅武艺超群,能温酒斩华雄,杀颜良、诛文丑,水淹七军,还非常勇敢,刮骨疗毒不怕疼。真是所向披靡!尤其是在战斗中,一副骁勇善战的样子,十分威猛。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美髯公”关羽,他的忠、义、勇,都很令我钦佩。 关羽的忠,惊天地,泣鬼神。关羽忠于当年桃园三结义的誓言,拒绝了曹操的封侯赐爵,为了寻找大哥刘备,他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 关羽的义,惊天动地。关羽讲义气,不管谁对他好,他都会知恩图报。赤壁大战曹操大败,逃跑到华容道,关羽为了报答曹操义释了他。所以,现在许多庙里都供奉关公的神像,这使他成为了忠义的化身。 关羽的勇,惊世骇俗。“千里走单骑,过五关、崭六将”闻名遐迩。关羽为了见到他的兄长刘备并为了保护好刘备的两位夫人,一路拼杀,无人可敌,无人可挡,“单刀赴会”。 而现在的我们就是:忠,是忠于师长、忠于工作;义,是守道义、讲信誉;勇,是勇敢地面对挫折、敢于见义勇为,做一个有骨气的人。我们这个社会上,虽然也有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可是,还有更多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背信弃义,伤及无辜。当你为了一己私利而立场不坚定时,多想想关羽吧,或许你就会迷途知返,悬崖勒马。

  • 2019-10-29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10-11

  • 2019-09-20

  • 2019-09-22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22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2

  • 2019-09-20

  • 2019-09-22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11-12

  • 2019-09-19

  • 2019-10-24

  • 2023-02-14

  • 2019-09-22

  • 2019-09-20

  • 2019-09-22

  • 2021-07-23

  • 2019-09-20

  • 2019-09-22

  • 2019-09-22

  • 2019-09-20

  • 2021-09-01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2

  • 2019-09-22

  • 2019-09-19

读《三国演义》之读后感
读《三国演义》之读后感有哪些呢?读《三国演义》之读后感栏目为大家提供海量的读《三国演义》之读后感,2024读《三国演义》之读后感,读《三国演义》之读后感范文等,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