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喋血长平观看心得 > 地图 > 喋血长平观看心得
喋血长平观看心得相关栏目
喋血长平观看心得热门栏目
喋血长平观看心得推荐
喋血长平观看心得

(共 9133 篇)

  • 1、 喋血长平观后感

    《喋血长平》是一部由刘元导演的纪录片,该片在网上的评分也是相对较高,一起来看看网友们是怎么评价的吧!

    看了这部纪录片才把长平之战、廉颇、赵括、白起、纸上谈兵等耳熟能详的人或典故串联起来。此战,六国中唯一能和强秦抗衡的赵国几乎举国45万大军轻而易举地就被赵括、赵王坑完了。。此战后,秦统一六国只不过是时间问题。不可谓不惨重,也给后人留下很多深刻的教训。

    1. 临阵换将,兵家大忌。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就像我最近总结出来的一个结论(程序员背景):接手前辈的代码是最头疼的,因为除了当初写代码的人,再优秀的接盘者也很难揣测当初作者的心思,很多问题久而久之就成了无头悬案了。接盘不如重构,重构一时爽,但同样是给后人挖坑

    2.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年轻人才会问这种愚蠢的问题。年轻易气盛,却往往忽略了经验的重要性。再聪慧如赵括者,没有经验也只能是个失败者。所以年轻人要时刻保持谦逊,向老前辈学习。

    3. 性格决定命运。一种玄学,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4. 一将功成万骨枯。现实是残酷的,同样是舍命沙场,总要有人当将军,也总要有人当小兵。如果你还有一点进取心,能做的也就是认清这个残酷的现实,然后努力让自己不成为最底层的那个小兵。工程师何尝不是这样,一个高工、技术专家底下要有多少小兵帮他拼命干活

    5.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遇到赵括这样的草包将军,45万赵军、赵国除了认命还能有啥办法。大到国家,小到公司、团队,何尝不是一样。

    6. 成大事者,要有足够的气量和耐心。

    7. 多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很多道理,不亲身经历是不会明白的。

    本片这么高分还是让我感到吃惊的,本来给的2星,但是想想整体拍的还是可以的,特别是对战争本身的分析和表现还不错。这么一场大战争描述太扁平,可能与影片的时间有关系。结合史料,尽量还原,合理虚构。这和其他历史小说有相同之处,但是本片所述长平之战的胜负观点还是过于偏狭,太多的描述都是太史公曰,可是太史公距战争发生时也已百余年,难免虚构。所以要还原真像,必须从综合国力水平来全面比较。着力描述的历史人物较差,比如白起,其他国人称人屠,杀人百万。但这并不能断定他就生性残忍好杀,特别是在第4集的时候,边杀赵军士兵边吃鸡让我感到很恶心,不是你以个人观念来评判历史人物,也不能强加灌输这样思想给观众。坑杀多少不得知,但是杀戮肯定有,而且不在少数。但是在秦国的政策

  • 2、 《喋血长平》观后感800字

    《喋血长平》观后感 为数不多的几集战国时期的纪录片,描述的是秦国与赵国之间那场令人震撼的长平之战,对剧中的几个重要人物印象深刻。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白起,四大名将廉颇,名门之后赵括,秦国国君秦昭襄王,赵国国君赵孝成王。 秦国君主,秦昭襄王。印象中这个人在位时间最长,一生兢兢业业为秦,有勇有谋。为秦国的强大做出来不少贡献。老年时期,听信谗言,使得一生为秦立下不少战功的四名将之首白起落得个赐死的下场。这也许是历代君王一直以来拥有的通病吧。多疑、当心功臣功高盖主吧。 赵国君主,赵孝成王。赵惠文王之子,在位二十一年,一生也没什么大作为,值得一提的是,赵国的败落,算是他一手促成的。一生两场战役,一败一胜使得赵国元气大伤。比较自我,认定的想法人家复合他,他就觉得是对的,就去做。咨询他人意见也是认可的人。不会想着那些元老级别的想法与看法,没考虑过为什么这些人会成为元老。从战役的一开始就一直在做着错误的决定。算是个悲哀的人物吧。就说认命赵括为将,当时的蔺相如和赵括的生母劝说也没能改变其决定,一意孤行。当时的一个环境倘若战败的话,是要株连九族的使得最后赵母与其达成协议,你要认命可以,他朝战败你不可以株连我九族。 四大名将之首白起,一生从无败绩。称号人屠。他所到之处,无论平民还是降兵,一律屠杀不留活口。这场战役中,只因韩国上党郡十七城池的臣民不归顺秦国而选择转投赵国,恐其反,而尽数杀之。本打算一股做气拿下赵国,奈何奸臣进言,君主当亦心其功高震主,下令其撤兵。回到秦国国都,和君主分析利弊,奈何君主不听劝,导致君臣离心。赵国国君冷静下来后,联合诸国抗秦,而这时的秦国君主才想着要攻下赵国,就是所谓的邀请白起挂帅,而白起在明知全无胜算的情况下,拒绝出征。结果可想而知,秦国无法取胜。秦昭襄王无奈之下亲自登门请白起告病家中的白起出征,白起不愿,秦王说我会恨你。而白起的回复是我宁愿现在死,也不愿做有辱君王的名将。他其实也不想让自己一生无败绩的军旅生涯留下遗憾。从此后他的官场之路在走向下坡路。即便是这样,一生为秦的名将之首最终还是抵御不了,奸臣在君主身边进献谗言。落的个被君主赐死的下场。 四大名将廉颇,在明知不敌的情况下,步步退让步步防守。哪怕君主再三的催促进攻,为了守卫家园,还是坚持自己的决策。最终落的个临阵换将,远走他乡,看着自己家园衰败,也许还客死异乡的下场。 名门之后赵括,父亲赵奢,
  • 3、 喋血长平观后感影评800字

    《喋血长平》是一部由刘元导演的纪录片,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呢?小编这里给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这部影片的观后感,一起来看看吧!

    为数不多的几集战国时期的纪录片,描述的是秦国与赵国之间那场令人震撼的长平之战,对剧中的几个重要人物印象深刻。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白起,四大名将廉颇,名门之后赵括,秦国国君秦昭襄王,赵国国君赵孝成王。

    秦国君主,秦昭襄王。印象中这个人在位时间最长,一生兢兢业业为秦,有勇有谋。为秦国的强大做出来不少贡献。老年时期,听信谗言,使得一生为秦立下不少战功的四名将之首白起落得个赐死的下场。这也许是历代君王一直以来拥有的通病吧。多疑、当心功臣功高盖主吧。

    赵国君主,赵孝成王。赵惠文王之子,在位二十一年,一生也没什么大作为,值得一提的是,赵国的败落,算是他一手促成的。一生两场战役,一败一胜使得赵国元气大伤。比较自我,认定的想法人家复合他,他就觉得是对的,就去做。咨询他人意见也是认可的人。不会想着那些元老级别的想法与看法,没考虑过为什么这些人会成为元老。从战役的一开始就一直在做着错误的决定。算是个悲哀的人物吧。就说认命赵括为将,当时的蔺相如和赵括的生母劝说也没能改变其决定,一意孤行。当时的一个环境倘若战败的话,是要株连九族的使得最后赵母与其达成协议,你要认命可以,他朝战败你不可以株连我九族。

    四大名将之首白起,一生从无败绩。称号人屠。他所到之处,无论平民还是降兵,一律屠杀不留活口。这场战役中,只因韩国上党郡十七城池的臣民不归顺秦国而选择转投赵国,恐其反,而尽数杀之。本打算一股做气拿下赵国,奈何奸臣进言,君主当亦心其功高震主,下令其撤兵。回到秦国国都,和君主分析利弊,奈何君主不听劝,导致君臣离心。赵国国君冷静下来后,联合诸国抗秦,而这时的秦国君主才想着要攻下赵国,就是所谓的邀请白起挂帅,而白起在明知全无胜算的情况下,拒绝出征。结果可想而知,秦国无法取胜。秦昭襄王无奈之下亲自登门请白起告病家中的白起出征,白起不愿,秦王说我会恨你。而白起的回复是我宁愿现在死,也不愿做有辱君王的名将。他其实也不想让自己一生无败绩的军旅生涯留下遗憾。从此后他的官场之路在走向下坡路。即便是这样,一生为秦的名将之首最终还是抵御不了,奸臣在君主身边进献谗言。落的个被君主赐死的下场。

    四大名将廉颇,在明知不敌的情况下,步步退让步步防守。哪怕君主再三的催促进攻,为了守卫家园,还是坚持自己的决策。最终落

  • 4、 电影《长津湖》观看心得及个人感悟

    鸭绿江,一江寒水,风波骤起,抗美援朝战事是让人难以忘却的历史,观看了《长津湖》电影,心中的感悟颇多。有哪些关于《长津湖》观后感呢?下面是读后感大全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影《长津湖》观看心得及个人感悟,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电影《长津湖》观看心得及个人感悟【篇一】

    我爱我的祖国,一刻都不能分离。9月30日22:40,与小伙伴们选择以跨夜观看《长津湖》的方式,为祖国庆生!看完之后,我的感受如下:

    一、这是一场敌我双方差异悬殊的战斗。我们步枪轻武器,敌人飞机和大炮;我们吃炒面啃雪,敌人吃罐头啃肉;我们秋衣,敌人厚衣。但是我们的精神力量之强大,高于敌人数倍。

    二、不但要和敌人拼命,还要以血肉之躯与零下近五十度的极端严寒天气斗争。我们为伏击敌人,冰天雪地里不分昼夜急行军,雪地中潜伏。

    三、这是一场不得不打的战斗。为了下一代不打仗,为了新中国站稳脚跟,争取发展时间,必须要打,而且必须打赢。

    四、电影所展现的自然环境之恶劣、战斗之残酷、场面之悲壮,都难以全部还原真实,只有经历过战争的人,才知道。

    五、历史要被看到,更要被铭记,爱国主义必须要在一代又一代年轻人身上传承。现在的江山和美好生活,是我们的父辈用生命换来的。

    六、落后就会挨打,弱国无外交。从敌人动不动就想来欺负我们,到拥有东风快递敌人不敢轻举妄动,再到现在中国的硬气外交,是多少父辈打下的局面。

    七、人民子弟兵是人民的安全保障,人民是人民子弟兵的力量源泉。

    最后,一定要带着家人、孩子去电影院看看《长津湖》。

    电影《长津湖》观看心得及个人感悟【篇二】

    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邱少云烈士的故事,小时候就听爸爸妈妈讲过,邱少云这光辉的名字早就深深的刻在我的心上了。

    我贪婪的读着,字里行间我仿佛看到了邱少云那高大的身影、坚毅的神情展现在我的眼前……我的眼睛湿润了,我含着热泪默默的说:“邱少云叔叔您没有死,您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您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永远活在朝鲜人民的心中,您的名字永远闪烁着光辉!”

    邱少云叔叔为什么能在烈火烧身之下不动摇呢?是因为他有刚毅的性格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能把革命胜利看得高于一切,所以他为了革命的胜利宁肯牺牲自己。邱少云叔叔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换来了战斗的胜利,这是何等崇高的精神!我们这代着的幸福生活正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啊!

    邱少云叔叔的英雄事迹告诉我们:纪律是赢得胜利的重要保证,“纪

  • 5、 长津湖观看后个人心得作文 【收藏】

    “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抗美援朝是一场战强敌、驱恶魔的生死大搏斗!看完国庆档《长津湖》电影后,心里有许多的感想。有关《长津湖》观后感范文有哪些呢?下面是由读后感大全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长津湖观看后个人心得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长津湖观看后个人心得作文【篇一】

    看完国庆档《长津湖》电影后,心里有许多的感想。

    长津湖战役发生在1951年11月27日,当时,陆战一师前进到长津湖西侧,这里连绵的山地。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已经陷入了十万大军的包围中。影片中一张战场形势图,显示了双方战场态势。蓝色为陆战一师的位置和突围路线。湖东侧是陆战一师的1团和5团共8000人,湖的南头是陆战一师师部和部分工兵,有3000人。湖东侧是陆军第7师31团在担任右翼掩护,有4000人。合计总兵力有18000人左右。另外,在战斗中陆战一师还得到第一航空联队的空中支援。红色为另一方部队,形成一个包围圏,为9兵团的20j,27j和26j共三个军,最终投入兵力计15万人。中间浅蓝色是长津湖,它是截流长津江的水库,长津江流入鸭绿江。

    《长津湖》这部影片,以老兵的视角回顾那场惨烈的战斗,无涉胜败。零下40度的严寒,使战斗变得更加悲壮。健在的老兵在讲述这个故事时,充满感情。离开战场就不再敌对,他们对敌方军人流露同情和敬意。六,七十年过去了,当年爱吃冰激凌的年轻人,都垂垂老矣,但他们依然可爱。

    陆战一师师长,作为主角,在影片中一带面过。史密斯将军是个富有经验而且非常谨慎的指挥员。陆战一师深陷重围未被歼灭,很大程度得益于他的指挥。

    陆战一师最终突出重围,一路撤到兴南港,乘船离开了。同时带走了9万多北朝难民。此役美军伤亡5000人,其中第7师31团占到3000多人。战役双方共伤亡数万人。

    陆战一师1941年2月1日成立,在太平洋战争中,参加了瓜达尔纳尔岛战役、格洛斯特岬战役、贝里琉岛战役‘冲绳岛战役,对日作战屡建奇功。二战后,参加了越南战争、海湾战争和在索马里进行的“重建希望”人道主义救援行动。

    这部影片中除了几个历史学家外,其他的解说都是老兵们的语言,即使他们不出现于画面。他们心里没有仇恨,会拥抱昔日的对手。老兵们有自己对胜败的诠释他们觉得,虽然没有胜利,但是南韩还在,值得去战斗 。此生无悔,一点也不!

    长津湖观看后个人心得作文【篇二】

    国庆假期我看了《长津湖》这部电影。它讲的是抗美援朝时,中国

  • 6、 抗美援朝电影《长津湖》观看心得体会 【精】

    “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抗美援朝战事是让人难以忘却的历史,观看了《长津湖》电影,心中的感悟颇多。有关《长津湖》观后感范文有哪些呢?下面是由读后感大全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抗美援朝电影《长津湖》观看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抗美援朝电影《长津湖》观看心得体会【篇一】

    常常被人告诫说,凡是要冷静,不能让冲动冲昏了头脑。现实生活中,吵架吵到最后,不是在谈论事情,而是你死我活的诡辩,俗称“吵红了眼”。

    其实,在战争中,也会遇见这样的情况。

    七连刚下车,走到了一片毫无掩体的岩石地,敌机来了,时间上来不及,只能全连装死,一动不动。

    两架敌机,来回飞了两回,看见下面都是尸体,觉得没有意思。他们用尸体打赌,看看谁能打中的多,就这样,七连一个19岁的小伙子就被活活地打死了。

    美军,一直处在战争的优势方,骄傲自满,完全无视人道主义的人本精神。同为人类,为何要如此对待他人。

    基本的人道主义,怎可无视,全然不放在心上。

    相比之下,看看七连是怎么做的?

    攻占了北极熊团团部,团长胸中一枪,流血昏迷了。年少的伍万里(易烊千玺饰)冲进来,准备给他补上一枪,让他成为英雄更近一步。因为余从戎曾告诉他,杀了20个敌人就是英雄了。

    没想到,被二哥伍千里阻止了。

    “有些枪必须开,有些枪可以不开。”

    这句话,真是深深扎到我的心里。在杀红了眼的战斗中,他还能守住军人的最低处。

    这句话是对小伙子弟弟伍万里说的,同时也是对当下我们说的。

    在被利益冲昏了头脑的时候,在情绪带走了理智的时候,别忘了身而为人的基本人道。

    每个人都是天使与恶魔的综合体,愿我们在纷纷扰扰的世界里,守住自己心底的天使。

    抗美援朝电影《长津湖》观看心得体会【篇二】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伟大的,是有很重要意义的。

    第一,和朝鲜人民一起,打回到三八线,守住了三八线。这是很重要的。如果不打回三八线,前线仍在鸭绿江和图们江,沈阳 鞍山 抚顺这些地方的人民就不能安心生产。

    第二,取得了军事经验。我们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陆军 空军,海军,步兵 炮兵 工兵 坦克兵 铁道兵 防空兵 通信兵,还有卫生部队 后勤部队等等,取得了对美国侵略军队实际作战的经验。这一次,我们摸了一下美国军队的底。对美国军队,如果不接触它,就会怕它。我们跟它打了三十三个月,把它的底摸熟了。美帝国主义并不可怕,就是那么一回事。我们取得了这一条经验,这是一条了不起的经验。

    第三,提

  • 7、 国庆节观看电影《长津湖》个人心得感悟 【荐】

    “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长津湖》战役中的他们,战无不胜;他们,毫不畏惧。有关《长津湖》观后感范文有哪些呢?下面是读后感大全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庆节观看电影《长津湖》个人心得感悟,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国庆节观看电影《长津湖》个人心得感悟【篇一】

    为什么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看完《长津湖》这部电影,我觉得我才真正地了解了。当千里放下碗筷接受归队命令时,当梅生虽然可以退伍但还是骑了几十公里自行车来报到时,当千里秒懂了同志眼神中的焦虑,说马上整理装备五分钟后出发时,当积雪覆盖在战士身上他们一动不动避免侦查时,当他们咬着焦黑的坚硬的土豆时,当无数战士甘于献出生命与敌人输死对决时,他们都是最英勇的军人,是最值得我们敬仰和爱戴的英雄。

    没有冻不死的英雄也没有打不死的英雄,有的只是军人的荣耀,是世世代代中国人血脉里流淌的勇敢与奉献。他们不为了当英雄而当英雄,不为了胜利而胜利。他们的鲜血洒在战场上,无畏的精神永远凝聚在国人心中。这仗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来打……就算只剩一个人也要坚持到最后。真的泪目了,愿国家繁荣富强,国泰民安!

    国庆节观看电影《长津湖》个人心得感悟【篇二】

    可爱的人,不是没有任何情感的钢铁卫士,相反地,他和我们一样都是普通人。

    他们有人会像伍万千里一样,回家含泪跪拜自己的父母,把积攒的津贴都给他们,幻想着退伍后回家建造什么样的房子,里面有几个房间,房间留给哪些人住。

    他们有人会和余从戎一样。虽然久经沙场,但是,在新人面前像个大哥哥一样,逗趣着,调皮得像个孩子。

    他们有人会和雷公一样,老家已经没有人了,以后可以和战友一起生活。

    他们有人已经是别人的爸爸了,就和梅生一样。生死关头,想留在身上的只是女儿的照片,舍弃了那一箱子的奖章荣誉。本来是退役军人了,为什么要回来接着打仗。除了那身军装的责任感,还有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再经历战争。

    为了国家,为了下一辈,他们扛起枪,奔赴战场,用生命守住了三八线。

    为了今日我辈之人的和平盛世,他们留在了异国他乡。

    这份恩情,我们不能忘记,要永留心中。

    国庆节观看电影《长津湖》个人心得感悟【篇三】

    2021年10月2日,我观看了讲述中国人民志愿军从入朝到第二次战役获胜的历史的电影——长津湖。虽然电影选拍的历史很长,场面也很恢宏,但是在拍摄过程中并未选择大场面,而是以五千里(吴京饰)所在的七连以切入点来描写战争的全

  • 8、 喋血孤城读后感

    喋血孤城读后感(一)

    看完《喋血孤城》后,我被影片中一幕幕残酷的画面深深地触动了。《喋血孤城》讲述了1943年的一场异常惨烈的中日对抗攻防战,日军三万装备精良、武器先进的精锐部队合攻常德,驻守湖南常德的国民党第五十七师八千多虎贲将士,在余程万师长的带领下,与三万精锐日军展开了殊死对决。看到这,我心想:这是一场多么惨烈的战斗啊,日军足足有我军的3倍多,我的心立刻绷紧了。

    继续往下看,德山阵地上,坚守阵地的一百将士英勇奋战,坚持到最后一个战士也绝不投降,誓与日军同归于尽;河洑山阵地上,一千铁血男儿一次又一次地把失去的河洑山阵地从敌人的手上夺回来,最后全军覆没,无一生还;德山、河洑山两道屏障相继失守了,常德顿时变成了一座孤城。我的心绷得更紧了,现在常德已是瓮中之鳖,但我们中国战士一定会守住常德城的。

    当日军攻到常德城门口时,我军拼死奋战,逼退日军多次冲锋和飞机的狂轰滥炸,让日军的敢死队也倒在了国民党74军57师的枪下。我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放了下来,果然,我们中国的虎贲战士果然厉害,每一个人都怀着必死的思想,决不放弃。可现在援军无望,弹尽粮绝,打得十分艰难。

    再往下看,日军得知伤亡惨重,忍无可忍,最后使用了惨无人道的毒气弹,我军很多将士都死在这无情的毒气下,常德城不攻自破,但余程万师长没有放弃反击,手握与城共存亡的密令,亲自率统余下的300多虎贲将士,于日军展开了一场场激烈的巷战。当看到日军占领了战地医院,被俘虏的战士没有一个投降,于是日军少尉下令扫射,一个个战士先后倒下。这时我的心里充满了愤怒,小鬼子实在是太可恶了!尤其是主人公二虎说的:连长死了排长上,排长死了班长上这情景不禁让我热泪盈眶。

    看完影片,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虎贲战士们为了保护常德城,拼死战斗,誓与城共存亡。而今,常德烈士公墓旁周围已建起了高楼大厦,以前的废墟现在变成了一座美丽的城市。现在没有多少人在去谈以前抗战的事了,但我们大家都知道:这是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祖国的未来,社会的进步、前进和发展,都寄托在我们这些慢慢成长起来的孩子们身上,我们只有踏踏实实地去做好自己的一切,才能让祖国变得更加美好、强大。

    喋血孤城读后感(二)

    喋血孤城演意了日本鬼子攻常德德山,二军的攻城和守城经过。

    喋血孤城里攻打常德的一幕是发生在1942年。冯德华是一名排长

  • 9、 喋血孤城观后感
    铭记牺牲,不忘历史————《喋血孤城》观后感一 历史的画面犹如还在昨天,老弱妇孺在大声的啼哭着,呼啸的日军飞机在常德的古城上空穿梭来往,到处是断壁残垣,在中华这片古老的大地上,日军肆无忌惮,百姓任其屠戮,整个电影犹如封存已久的油画,在我面前缓缓展开。 影片以抗日战争为背景,讲述了一场异常惨烈的中日大战,中国军队以低劣的装备与三万精锐日军展开生死对决,以命相搏,在弹尽粮绝的艰苦环境下,为守卫常德这座古城,献出了自己最后一滴鲜血。“营长死了连长上,连长死了排长上,排长死了班长上!”影片中这句普通的电影台词至今让我记忆犹新。我相信在八年抗战中,有千千万万和“虎贲军”一样有名或无名的英雄们为国尽忠,也许他们在此之前只是一位士兵,甚至是一位普通的农民,也许他们根本不懂得什么是爱国?为什么要爱国?但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倭寇的残忍侵略,血雨腥风,舍身成仁,用鲜血为华夏民族赢得一条崭新的道路,他们才是民族的脊梁! 战争的残酷让结局并不美好,古城常德被日军占领,余程万率军突围,八千将士化为八千英烈。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支撑他们的不是金钱和地位,而是一种信念。正是这种信念,支撑千千万万中华儿女保家卫国;支撑着中华民族繁衍至今,屹立世界千年而不倒,文化源远流长。 如今从前的废墟变成了美丽的城市,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历史已经过去但绝不会忘记,今天活着的所有中国人和他们的后代子孙将永远铭记这些英雄,你们的鲜血不会白流,你们努力不会白费,我相信,总有一天富士山头扬汉旗! 最后向在抗战中为国捐躯的国军官兵致以最崇高敬意! 何欣瑜 明月照汗青——《喋血孤城》观后感二 德山,满山开遍映山红。 ——题记 一道曙光拨开了黑暗的大地。黎明悄悄到来,寂静的街巷,飘荡着淡淡的鱼米之香。美丽寂静的地方,在今日,在远方的映山红的照耀下,充满着芬芳的朝气,这一刻,是“桃花源”常德人民幸福的缩影…… 但是,常德人民不会忘记80年前这片土地浸染过一滴滴赤诚的鲜血:日军千方百计夺取常德,国民党驻守在常德的战士们奋起反抗。于是,在德山,在伏枥山,。在城门口,他们苦苦坚守了常德城8个日夜。但在日军不择手段的使用武器和毒气,国军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常德还是沦陷了。但反抗没有结束!(心得体会 )最终,常德还是被夺了回来,虽然原先的队伍
  • 10、 喋血孤城读后感400字

    喋血孤城读后感400字(一)

    电影一开场,就是漫天飘落着日军劝降书的常德城,镜头转到一个戏楼里,安以轩正在台上唱着常德丝弦,丝弦里提到的地名估计只有常德人知道,而看台上却只有余程万师长一个人在听,可以推测人们都早已出城避难去了,曾经热闹的常德城也就只有一个人唱丝弦的声音。

    飘荡的芦苇看不到一点战争的影子,而马上,这里将化为焦土。一个日本队长在写生,感叹美丽的景色,知道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就在这里,很想去,可司令官说只有等占领常德后才能一起去桃花源。真的,战争让人们美好的愿望也变成遥不可及。

    一阵阵枪鸣传来,硝烟正在弥漫,桃源已成废墟。八千虎贲将士,仍以自己的的生命护卫着常德非将敌寇驱退,绝不生离常德,与常德共存亡!炸弹在眼前轰鸣,烟雾在远处升起,刺刀在耳边划过,毒气在身旁弥漫有种感觉,真实的战争真的要比想象的残酷一千倍。那个自愿参军的苗族战士二虎,那激昂的斗志在真正的战场上,也害怕得哆嗦。枪声越来越近,常德外围阵地已全部丢失。或许,这还能算一座城,死寂的孤城。日军轮番攻城不得,最后使用毒气终于攻破城墙,与国军开始巷战。巷战的惨烈都是知道的,寸土寸金,就在被战火摧毁的房屋的残垣断壁中,双方明枪暗箭。日军不断压缩推进,国军的兵力远不及日军。整座城,还剩两百余人,只能拼死突围。那位苗族战士二虎站在尸体纵横的巷子高声疾呼:还有活着的吗?还有活着的吗?营长死了连长上,连长死了排长上,排长死了班长上!

    在那个舍生忘死的年代,他们所付出的和得到的我无法去形容,因为支撑他们的不是金钱和地位,而是一种信仰、信念!

    喋血孤城读后感400字(二)

    前几天下午,邓老师组织我们看了电影《喋血孤城》。

    影片震撼地再现了发生在67年前的一场惨烈血战。1943年11月,抗日正处在中日对峙阶段,日军向常德发起了猛烈的进攻。驻守常德,代号虎贲的国民党第74军57师在师长余程万的带领下,以八千将士之力死命抵抗三万精锐日军的连环炮火。在弹尽、援绝、城已破的绝望情势下,八千虎贲以生命为承诺,为守卫常德这座炮火中的孤城撒尽了最后一滴热血。这是一场以绝望支撑希望的战斗,明知自己是死,却为了有更多人有生的希望选择向死而生。八千虎贲 以拼到只剩二、三百人的惨烈代价阻止了日军继续南下的步伐。常德血战,也被日军冠以凄绝,之名成为抗战史上最惨烈的一役。从德山失手,坚守阵地的 100将士坚持到最后一个与日军同归于尽,到日军

  • 2019-10-28

  • 2023-02-18

  • 2023-03-13

  • 2019-09-21

  • 2021-10-11

  • 2021-10-11

  • 2023-03-27

  • 2023-01-26

  • 2023-03-27

  • 2023-01-24

  • 2023-02-04

  • 2023-02-15

  • 2022-12-17

  • 2019-10-28

  • 2019-10-19

  • 2023-05-18

  • 2022-01-05

  • 2019-09-28

  • 2023-02-03

  • 2023-02-15

  • 2023-02-02

  • 2023-01-25

  • 2023-02-06

  • 2022-04-27

  • 2023-01-13

  • 2019-09-28

  • 2023-02-15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21-10-15

  • 2019-10-28

  • 2021-09-01

  • 2019-09-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23-01-15

  • 2019-11-02

  • 2019-11-06

  • 2019-10-11

喋血长平观看心得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喋血长平观看心得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喋血长平观看心得、2024喋血长平观看心得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