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大学电影观后感 > 地图 > 大学电影观后感,2024大学电影观后感
大学电影观后感相关栏目
大学电影观后感热门栏目
大学电影观后感推荐
大学电影观后感

(共 5858 篇)

  • 1、 大学电影观后感精选11篇

    读后感大全精选专题推荐:“大学电影观后感”。

    以下的大学电影观后感或者是您在寻找的内容,希望你能从中找到有用的内容。每当我们观看一部新的电影时,优秀的影视节目能够充实我们的内心。写一篇观后感,也是为了真实的记录我们观看作品之后悟出的道理,写作品名观后感有什么技巧吗。

    大学电影观后感(篇1)

    美国大片《地心引力》的故事情节极为简单:在空间站工作的宇航员马特·科沃斯基(乔治·克鲁尼饰)以及航空新手瑞恩·斯通(桑德拉·布洛克饰)在出舱工作时,飞船与空间站发生爆炸,同行们都死了,两个人在缺氧、失重、与外界丧失联系的情况下艰难求生,最后女主角独自一人回到地球,重新感受到地心引力时,她非常激动。

    简单的情节,无聊的对话,帅哥美女的脸都被扣在严实的宇航服里,看不到他们迷人的微笑和表情。甚至包括科沃斯基放弃或让度生的希望,毅然决然飘然而去的伟大共产主义品德,都不是什么新鲜元素。然而,这部电影居然还能吸引观众屏住呼吸一气看完,靠的是什么呢?

    首先,这部电影始终带领观众,获得一个浩瀚恢宏的视角。从两百公里太空,看眼前那个富有压迫感的蓝色地球,在强烈的太阳光照耀下,飘浮在布满星辰的黑暗中。白天与黑夜飞快交替,地球上的大海、大陆、山脉、城市群,是一幅极其美丽的画面,你甚至想辨认正对着地球的是哪个大洋哪个大洲,寻找它们熟悉的轮廓。黑夜,你会看到山谷中布满灯火的河流。所有这些,远远超出紧紧蚁附在地球表面的我们的直觉,持续不断地给予强烈而新鲜的刺激。其次,让人们饱览失重条件下演员的各种表演。他们以优雅和富有表现力的方式打破我们所熟知的一切物理常规。他们在空中飘浮、依照惯性进行各种碰撞,稍有动力,包括一只灭火器的喷射,都能改变运动的方向。我不知道他们如何做到看上去克服了地心引力,始终处于一种失重状态的。如果不是制作成本等一系列硬邦邦的数字挡在前面,我甚至会相信就是在太空拍摄的。当然,这些肯定都是虚拟的,但整个细节高度逼真。让我们相信,那一切都基本符合航空技术数据。

    另一个视角就是远离地球高高在上的心理视角和情感视角。在浩淼的太空,与总部和联系已经中断,他们显得那么渺小无助。这里,地球上任何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声音,都变得非常的珍贵,有一个语言不通的人在哄自己的孩子睡觉,唱着摇篮曲,其中夹杂着宝宝的哭声、牛羊的叫声、狗的吠声。这时,女主角学狗叫:旺,旺旺。这个场景如果放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

  • 2、 大学电影观后感系列

    读后感大全栏目精选:“大学电影观后感”,欢迎阅读。

    有请阅读“大学电影观后感”相关内容。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好的影响,看到好的作品,我们会萌发出很多感悟。写观后感也是为了让我们不要遗忘内心感悟,观后感要是我们观看完一部作品之后的感悟和心得体会。相信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大学电影观后感(篇1)

    电影《孔子》想要展示给我们的,并不是一个所谓的“圣人形象”,更多的,依然还是从传记电影的受众角度出发,向我们描绘了一个情感里的孔子。

    对于中国人来说,可以将孔子称之为精神之父,只是,孔子的形象实在是太过遥远和飘渺,我们对他最直观的感受估计还是“仁义礼智”这些信念所塑造的慈祥老头,估计很大一部是因为我们深受儿时课本上插画的影响。所以对孔子的印象,都是被建构起来的,而且经过了每个人自己的不同想象。

    可以说,这样的情况对导演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因为,无论她塑造一个什么样的孔子,观众都有可能接受,因为观众并不清楚孔子到底是怎样的仪态和举止。但另一方面,这种很大自由度的塑造,也会让很多观众反感,毕竟,通过现实的荧幕表现出来孔子这个形象,未免会打破很多人心中的幻境。

    通过影片,我们可以看到,导演依旧执着于孔子圣人形象的打造,但同样也没有放弃对孔子个人情感细节的表达。导演希望借于此,向观众们重现一个既为凡人也为圣人的孔子,所以才会放入那么多孔子的感情世界,比如他的妻女,当然更重要的是作为卖点的周迅版南子。

    导演大胆的给孔子配了一个小三,而且是一个跟孔子一样非常聪明的小三。“子见南子”这样一个传说中的故事,被导演处理的暧昧不已。史记里记载:(南子)使人谓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君。寡小君原见。”孔子辞谢,不得已而见之。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璆然。孔子曰:“吾乡为弗见,见之礼答焉。”子路不说。孔子矢之曰:“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

    面对弟子子路的不高兴,孔子是发了毒誓的。但到底子见南子的时候发生了何事,历史上并没有定论。因此导演做此番演绎,虽说不上巧妙,但也很好的维护了孔子的形象,将其对南子的态度处理的不卑不亢不过不失。同时,又让其间充满了想象的意味,照顾了商业上炒作点,让两大主演有了交集,相信这一段,是让导演煞费苦心的。

    撇去这些争议点不谈,导演将孔子的一生浓缩在了这部电影里。从孔子在鲁国开始推行改革,

  • 3、 观后感:长征电影观后感大学1500字

    看到“长征”这两个字,我首先想到的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看完《长征》这部电影后,可谓是心灵受到了一次洗礼,对这句诗词也有了另一番的理解。那么你知道《长征》的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有关于长征电影观后感大学,希望你喜欢。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优质好文章,如转载请标注来源。

    长征电影观后感大学1

    长征,这震惊中外举世皆无的两万五千里的军事长征,是中国红军的战略大转移。中国工农红军长驱二万五千余里,纵横十一省。长征途中,天上有敌人飞机轰炸,地下有敌人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还有湘江、乌江、金沙江、大渡河、泸定桥、五岭、乌蒙山、大雪山、草地等天险的阻隔,红军要战胜克服这些艰难险阻,不仅身体要遭受超出人类种.种极限才能忍受的痛苦,而且还要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长征本身是一曲悲壮的交响乐,一首悲壮的诗,一幅悲壮的画。

    看完《长征》后,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使我感慨万千。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凭借革命乐观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相结合的长征精神,带领中国人民翻了三座大山,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开始了扬眉吐气的日子。在长征诗中,我领略了中国共产党人豪情万丈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感受到中国革命的波澜壮阔和艰辛曲折,体会到我们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长征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

    长征的精神激励着我努力学习,克服生活.学习中的种.种困难,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身上艰苦奋斗、大公无私的品德,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如今我们生活在他们为我们创造下的和平年代,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有什么理由不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让我们把《长征》的精神用到学习、生活中,为祖国的强大而努力奋斗。作为一名学生,我要用“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神去征服学习、生活上的一座座高山,一条条大河,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好好读书,决不能浪费光阴,虚度年华。迎来自己人生的“尽开颜”。

    长征电影观后感大学2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红军战士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漫漫长征路上,不仅有枪林弹雨,还有急流险滩、雪山草地,更有饥饿、寒冷、疾病等难以想象到的困难。面对各种险恶的环境,红军就像竹石,在岩石缝中发芽、成长,显示着生命的顽强。他们个个都是铁骨铮铮的汉子,永远不会服输,永远接受着挑战!

    在长征路上,红

  • 4、 电影观后感:大学生电影摆渡人观后感

    如果由王家卫担任导演,张嘉佳担任编剧,《摆渡人》的成功几率会大许多,只可惜,王家卫只是挂名监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影摆渡人观后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很多的读后感模板,希望对您有帮助。

    电影摆渡人观后感1

    从目前的《摆渡人》来看,和王家卫的文艺风格也是极不搭界的。虽然梁朝伟和金城武出演过多部王家卫的影片,但在《摆渡人》里,看不到任何《重庆森林》、《花样年华》和《20__》的影子,虽然影片一度有成为《重庆森林》的可能。王家卫挂名的喜剧片寥寥无几,最著名的当属由其监制,刘镇伟执导的《东成西就》。只可惜,《东成西就》的成功,多半也是正处于喜剧创作巅峰时代的刘镇伟的功劳,和王家卫关系不大。

    《摆渡人》在画面和场景方面,有些王家卫的风格,不过,也仅仅形似罢了。影片故事依旧是三段论,主线是由杨颖饰演的小玉单恋偶像马力(陈奕迅饰演)的故事,出自《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的《摆渡人》一篇,副线两条,即担任摆渡人的陈末(梁朝伟饰)和合伙人管春(金城武饰)各自的爱情故事,分别出自书中《暴走萝莉的传说》和《我希望有个如你一般的人》。但三个故事的融合度并不是很高,并且,陈末、管春和小玉这三个角色,不但没有三足鼎立形成有力支撑,而且,长短不一,倾斜明显。另外,太多的明星,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同时又不知所云。虽然有诸如“愿做个逗号待在你的脚边,但你有自己的朗读者,而我只是个摆渡人”这般的金句,也难掩《摆渡人》情节凌乱的尴尬,而梁朝伟和金城武的港台腔又让人出戏之感。

    《摆渡人》,这次看来是无法靠岸了。许久不出山的梁朝伟和金城武,甫一出手,就遇到摇摆不定的摆渡人,为两位大咖一哭,也为片方一哭,看来又是一笔赔钱的买卖。

    电影摆渡人观后感2

    先感谢导演张嘉佳,他想给我的很多,只是受限于电影时间限制。这部电影太好:演员太好,演技也好,配乐很棒,场设很好。然而我却不得不常常游走在戏外,思考诗一样的台词,理解无奈的闹剧,回味莫名幽默的笑点。

    电影前面讲了好多好多故事,好多好多点缀的故事。像不得不讲,又像可有可无的故事,更奇怪的是,这些故事就像一条水位刚好齐平岸边的河流,自然而然地流动,却光怪离奇。故事发簪到小玉为马力挑战酒吧高尔夫的时候,这一段特别细腻,不得不说杨颖,本来可以靠脸吃饭的却选择靠演技,但是征服我了,只有很少的细节存在破绽可

  • 5、 观后感范文:长征电影的观后感1000字大学

    长征是英雄的长征,长征是团队合作患难与共的长征,长征是团结友爱男儿当自强的长征,长征是爱的长征。在长征途中,每位官兵雄赳赳气昂昂,无数的战斗让红军这支威武之师更加团结友爱,这里的每个红军战士,都值得人们敬佩。那么你知道《长征》的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有关于长征电影的观后感1000字大学,希望你喜欢。

    更多读后感请参考,读后感大全网,如转载请标注来源!

    长征电影的观后感1000字大学1

    这个周五,我们心潮澎湃的看了学校精心制作的《长征》视频,看完以后思绪万千。

    短片主要讲了1934年共产党被迫进行大规模转移,史称长征。在两万五千里的浩浩长路中,红军战士们四渡赤水;横渡金沙江;翻雪山过草地;飞夺泸定桥……最终在陕北成大会师,完成了世界上一大军事奇迹!

    短片对长征的路线标明的十分详细,红线代表长征路线,红点则表示一次次战役。在短片最后,单独把长征路线放了出来,只见屏幕上的红色由点成线,那线毅然在中国地图上画了一个c型。我被震撼了,心想红军战士们:“为了我们如此拼命,我们出生于这太平盛世,有何理由不报效祖国呢?”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唯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前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掷地有声的诗句是毛主席经历了长征后写下的。战士们为了革命事业不顾一切,真不愧为世界上最可爱的人。

    长征电影的观后感1000字大学2

    在学校看了几集电视剧《长征》,使我认识到红军长征能够成功,这完全是集体奋斗、团结、努力的结果。因为他们相信: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中国要富强,只有靠自己共同努力与奋斗,达到步调一致才能走向胜利。

    在看《长征》片时,我高兴、我悲戚、我感动、我流泪。看到那湘江激战、那四渡赤水、那抢渡乌江、那飞夺泸定、那爬雪山、过草地、攻克腊子口,以及马蹄声急,见到那一个个倒下去的革命先烈,使我一次次流下了热泪,那十盼红军的旋律在我耳边不时回环,那千万红军的身影不时在我脑中呈现。

    我再次翻阅了毛泽东描写《长征》的历史诗篇,“红军不怕远征能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好一首气势辉宏,雄伟壮观的诗歌,它深刻的体现了当年中央红军不畏艰难险阻,突破了敌人的层层围剿。在前有埋伏,后有追兵,再加上天上有飞机轰炸的

  • 6、 观后感:大学生焦裕禄电影观后感1000字

    电影《焦裕禄》,看完之后,我深深地被焦裕禄同志的“为民之心”所感动。焦裕禄心里想着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因为他知道党的形象,需要在为人民服务中去维护。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大学生焦裕禄电影观后感1000字,希望大家喜欢!

    想查看更多读后感敬请关注读后感大全网。

    大学生焦裕禄电影观后感1000字1

    观看影片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电影中主人公焦裕禄下基层、访民情、赈灾救济百姓、雨夜抗洪、治沙种梧桐、带病坚持工作等一幕幕感人事迹令人感动,每一幕都让人落泪。焦裕禄同志的事迹感人至深,在于他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时刻不忘党的宗旨;焦裕禄同志的事迹感人至深,在于他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公而忘私,心系百姓,一切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焦裕禄同志的事迹感人至深,还在于他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清正廉洁,敢于担当,敢于负责。焦裕禄同志是党和人民的好干部、好儿子,是我们全体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和榜样。通过观看影片,让我对焦裕禄的认识得到进一步升华,更让我体会到了为人民服务的真正内涵。通过观看影片,对焦裕禄同志三点感受:对党的忠诚,对岗位的热爱,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主要学习他以下几方面精神:

    1、学习他一心为民,服务至上,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的崇高精神。作为一名教师,就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牢记党的宗旨,为每一个学生做好服务,为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好服务,为学生做好服务,为外语学院的进一步发展献计献策、做好优质服务的一切准备。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焦裕禄同志对人民群众怀有非常深厚的感情,他心里时刻装着老百姓,在工作中认真履行职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一对孤寡老人,无依无靠,生活非常艰难。在冬天天气严寒、将下大雪的时候,焦裕禄首先想到了这两位老人,一大早就赶到老人家里,嘘寒问暖,给老人送去了御寒的衣物等,并说“我是你们的儿子,是毛主席派我来看望你们的”。这种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2、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始终不渝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任何时候都决不犹疑、决不含糊、决不动摇。要坚定宗旨意识,始终与群众心相连、情相依,同呼吸、共命运,做群众的贴心人,做群众的主心骨。焦裕禄同志当年在烈士们流血牺牲解放出来的90多万亩土地的兰考大地任县委书记,他既是一县之首,同时又是全县人民的公仆。他说:“党把这个县36万

  • 7、 观后感:《尼克胡哲》电影大学生观后感体会

    无论你遇到什么挫折,要坚持到底,永不放弃。你会选择放弃?还是会坚持?放弃太容易,可最后一事无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尼克胡哲》电影大学生观后感体会五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更多优质读后感请您参考读后感大全网,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尼克胡哲》电影大学生观后感体会1

    1982年12月4日,在澳大利亚一个普通家庭里诞生了一个没有四肢,无手无脚,只得左下肢有一个“小鸡腿”的孩子,他的名字是力克·胡哲。

    没有人知道他的病因是什么,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对待他,面对他的只有迷茫无助的前途。

    但他没有放弃,凭借着身边人的爱与关怀,他一步一步地走向了成功。直到今天,他可以自豪坚定地跟大家说:“现在就算你用百万元来引诱我,叫我长出手脚,我也不会考虑。”因为他相信,因为上帝没有赐他一个想要的神迹,所以其实是想让他成为别人的神迹。

    one step a time·one step a life

    在他的演讲过程中,有一句令我深受感动。他“站”在桌子上,从左走到右,一次一步,虽然缓慢但终是会走到终点。one step atime是他的方法,也是支撑着他继续前进的信念。他告诉了我们:一次一步,一步一生。

    没有人能够一次就能攀上顶峰,只有不断坚持努力。这看似平凡的道理,却常常被我们这些所谓的正常人所忽略,我们常常会抱怨生活的不公、命运的不济,却没有认真地为着目标再去努力一次。还记得那个挖水井的寓言,农夫一次一次地挖,却从来没有一次是专注在一个洞里持续地挖。农夫走了很多步,但总是还没有走到终点就已停止。

    这也让我想起了我自己,以前总觉得这个世界充满着不公平,总是愤世嫉俗。但看到这个片子之后,真的,我发现不公平永远都会存在,我们无力改变他,但可以改变自己,让自己在这些不公平中活得精彩!

    《尼克胡哲》电影大学生观后感体会2

    巨大的银幕播放了尼克的纪录片,他一生下来就没有四肢,但他并没有被他的父母抛弃,他在成长过程中,不仅仅要挑战学习,更要面对自卑和孤独。他有着过人的毅力,在20_年里,他学会用他唯一的小脚跑步、踢球、打字、游泳、骑马、开车,甚至成了一位演讲家。看了片子,我很好奇,尼克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终于,他出场了,尼克穿着蓝色衬衣、黑色西装,但西装没有袖子,更为惊人的的他有一个只有两个趾头的小脚。

    尼克的演讲持续了一个半小时,非常风趣,观众席上爆发出阵阵掌声和大笑声。尼克讲了一个关于他成为演讲家

  • 8、 观后感模板:大学生怦然心动电影观后感

    《怦然心动》是由罗伯·莱纳执导,玛德琳·卡罗尔、卡兰·麦克奥利菲主演影片。该片根据文德琳·范·德拉安南的同名原著小说改编,描述了青春期中男孩女孩之间的有趣战争。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怦然心动电影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相信读后感大全网能够帮助到找不到优质读后感的您,找到优质的读后感模板。

    怦然心动电影观后感1

    电影的风格很清新。影片中男女主人公来自不同的家庭。男孩的家庭富裕却不和平,女孩的家庭拮据却充满温暖。男孩的父亲常常鄙视女孩的家庭。而男孩也并不喜欢她。在女孩喜欢男孩的过程中遇到一些挫折,比如男孩附和同学,背地里羞辱女孩的家庭,而当女孩明白后,毅然的决定不再喜欢他。那里能够看出女孩是个具有勇敢,自强的品质。当她明白自己家的庭院常被邻居嘲笑之后,一个人开始整理,修剪。她没有因此而感到自卑,而是勇敢的去改变。当男孩的一家邀请女孩的一家吃晚餐时,女孩一家的表现是认真且充满诚意,而男孩的父亲却在餐桌上百般的刁难,鄙视他们。这顿晚餐也许吃的不太开心,但女孩却并没有因此沮丧,相反的她为自己有这样的家庭感到幸福。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常常拿金钱去衡量一切,这些错误的价值观似乎从小就扎根在人们的心里。人们会因为有富裕的家庭而感到骄傲,因贫穷的家庭而感到自卑。这些物质层面上的东西扭曲了他们的价值观。过分追求虚无的东西而看不到精神上的价值。这部影片好在它把早恋,家庭,价值观和品质连成一条线,穿插在整部片子中。

    它告诉人们恋爱和自尊是对等的,不能退而求其次,在触及到人格尊严时,就该放下那个伤害你自尊的人。然而,在中国人们似乎总认为感情就是一切,为了感情能够舍弃自尊舍弃一切,因为一切都是因为爱。这样的价值观是错误的,是懦弱的表现,没有人能够这么对你。之后是家庭,女孩的叔叔是个智障,男孩的父亲和男孩都曾鄙视过她。而影片中女孩的家庭曾为此事吵过,母亲认为父亲就应把精力多放在家庭上。而父亲却始终维护自己的弟弟。女孩并没有因此觉得叔叔是个累赘,相反她主动提出和父亲一齐去看叔叔。在那里,影片想传达的一种思想是不能歧视残疾人,就应为自己是个健全人而心怀感激。价值观,影片中的小女孩能够正确的决定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更加可贵的是她不仅仅能勇于应对现实还能够透过这些东西看到本质的好处。这样的思想远远超过了很多成年人。故事发展到后面,男孩开始审视自己,审视父亲,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父亲的问题。他没有再顺从父

  • 9、 观后感范文:大学生钢琴家电影观后感

    在犹太区里饱受着饥饿的折磨和各种羞辱,每一天都在暗无天日地躲避。在纳粹地毯式地搜索之下几乎失去了生的期望,也是导演波兰斯基的童年再现。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钢琴家电影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请大家阅读收藏!

    钢琴家电影观后感1

    在影片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战争中生命的微不足道,因而为了生活我们渴望和平。”回忆影片我们甚至不愿再次去看那过去的令人触目惊心的往事。()设想:当我们坐在教室读书时,突然一枚重型炸弹落在教室,你昔日的同学、你昔日的恋人就倒在你的眼前,我们该怎样办,你也没有潜力去拯救,更惨地是你被敌人判成劣等人,当你走在街道上别人用另样的眼光看着你因为你是劣等人,同时一批敌军士兵时时不不时拿你戏耍一下,不高兴就给你一枪。这又算什么,当看着自己的亲人被敌人带走将被杀掉而自己……那是多么揪心的痛,为了生存只能饱受屈辱,为了生存只能躲避现实,为了生存只能把自己最爱的事默默放在心中;当多次碰到钢琴时,平时那喜爱的事只能在心中奏响。正如《钢琴师》的题头语:音乐是他一生的热情,求生是他生命的杰作。钢琴师用音乐与强权进行着征服与反征服。严格说来,这部影片不仅仅仅是一个逃离集中营的传奇、一种求生信念的挥扬和对纳粹暴行的揭露,波兰斯基在破碎的视野上拔起杯具的骨骸的同时,更讲述一个在极度痛苦和压抑中,依然持续充盈和完整的灵魂的人性故事。对于作者波兰斯基平生最为人诟病之处,首先在于他的惊世骇俗的生活方式与放荡不羁的个人生活。暴力和色情已渗透于波兰斯基

    的影片中,也是他心头挥之不去的阴霾。因为童年的特殊经历,波兰斯基对于人与人之间的所有关系均抱持着一种危险和不安全的看法,作为一名电影导演,他从不讳言性爱是他创作的源泉,他不仅仅自己尽情享受着性爱的滋润,他也试图提醒他人应当以另一种态度对待生活、对待性爱。他的作品风格恐惧感和神秘气息一向笼罩在波兰斯基的电影中,这和他的人生经历有关。他的作品中波兰斯基大多体现了他独特的世界观、人生观。他对黑暗人性的深刻洞察,使他的影片大多涉及暴力、死亡和孤独,恐怖、悬念片是他拿手好戏,成为了电影史上的“罪恶大师”。

    回味历史我们更加珍爱我们的生活,更加珍爱和平,为人性的完善,为了种族的延续,为了全世界的共同发展,我们远离战争。

    钢琴家电影观后感2

    《钢琴师》是在我记忆中留下比较深刻印象的一部电影,片子大概要三个小时,我

  • 10、 观后感模板:《白银资本》电影大学生观后感体会

    《白银资本》从根本上否定了被西方学术界一度奉为圣经的“ 欧洲中心论” , 提出与之完全相左的“ 中国中心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白银资本》电影大学生观后感体会五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相信读后感大全网能够帮助到找不到优质读后感的您,找到优质的读后感模板。

    《白银资本》电影大学生观后感体会1

    我看了一些关于评价白银资本的看法,许多都是挑剔或者反对,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经济史学家的学术心态。当非专业经济史学家写出了名噪学坛的经济史著作时, 经济史学家的前后反应往往是矛盾的: 第一反应就是充当评委,从自己视阂所能及的范围内作是非评判, 挑一挑论著中的史料错误, 然后把它当作罪证进行批判, 最后以专家的身份说: 不懂就不要写历史! 第二反应是照搬套用,经济史学家在做完史实挑剔之后, 发现非专业经济史学家所构建的理论体系确实胜过自己, 于是又被它所折服, 折服之后, 不分青红皂白, 拿来套用。由此看来,经济史学家在经济史学的最高舞台上首先是评判者然后是粉丝,但就不是表演者。要知道, 只有一线的演员才能演出一台真正的好戏,经济史学家不以主动积极的学术心态去谋取经济史学舞台上一流演员席位, 又怎能演出一台高水平的经济史好戏!

    尽管还存在一些问题, 弗兰克的《白银资本》一书总的来说还是写得比较成功的,它能够在许多方面给我们提供有益的启示。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中突出地使用了长时段的研究方法,他用这种长时段的分析来架构他的整体主义研究,并据此预言了亚洲将再次兴起。我认为, 不论弗兰克所使用的周期理周期理论与长时段论是否科学和准确,单是这种长时段的研究视角也能给我们提供很多启发。从这种视角出发我们不难发现, 世界历史中最繁荣和发达的文明重心实际上也一直是在不断转移的。因此,未来发生西方再次衰落和东方 或其他地区 再次崛起的情况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可能的。否定对资本主义的起源问题进行的研究,对各种生产方式的意义及它们之间的所谓过渡.提出了质疑, 这是《白银资本》中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论点。弗兰克指明,正如我们指出的, 不仅根本不存在从一种生产方式. 向另一种生产方式的直线进步. ,而且在任何一个社会里, 更不用说整个世界社会, 过去和现在都混合着各种生产关系。许多不同的生产关

    系-提供. 了在世界市场上竞争的产品。但是, 从来不是哪一种生产关系, 更

  • 2023-02-03

  • 2022-03-19

  • 2019-10-28

  • 2019-10-28

  • 2023-01-15

  • 2021-04-29

  • 2022-03-21

  • 2021-04-25

  • 2022-03-21

  • 2023-04-05

  • 2022-03-16

  • 2022-04-01

  • 2019-11-04

  • 2022-04-18

  • 2022-04-06

  • 2022-04-07

  • 2022-04-09

  • 2022-02-14

  • 2022-03-15

  • 2022-03-15

  • 2022-03-31

  • 2022-04-02

  • 2019-10-28

  • 2019-11-04

  • 2023-02-04

  • 2023-02-19

  • 2022-04-11

  • 2022-03-08

  • 2022-03-14

  • 2022-03-02

  • 2022-04-07

  • 2022-04-07

  • 2022-03-30

  • 2022-04-11

  • 2022-03-15

  • 2022-03-16

  • 2022-03-18

  • 2022-04-01

大学电影观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大学电影观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大学电影观后感、2024大学电影观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