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初中读后感 > 初二下册第四课灯笼读后感 > 地图 > 初二下册第四课灯笼读后感,2024初二下册第四课灯笼读后感,初二下册第四课灯笼读后感范文
初二下册第四课灯笼读后感相关栏目
初二下册第四课灯笼读后感热门栏目
初二下册第四课灯笼读后感推荐
初二下册第四课灯笼读后感

(共 8992 篇)

  • 1、 部编本二下《识字2传统节日》同步作业
    一、比一比,再组词。

    郎( ) 团( ) 传( ) 贴( )

    朗( ) 困( ) 转( ) 帖( )

    二、画出错别字,并在( )内改正。

    (1)元霄 粽子 帖春联 牛朗织女( )

    (2)赏菊 传眼 赛龙舟 大衔小巷( )

    三、连一连。

    中秋节 端午节 重阳节 春节 清明节 元宵节

    吃月饼 吃粽子 登高赏菊 祭扫先人 看花灯 放鞭炮

    四、排序。

    1.清明节 重阳节 端午节 春节 中秋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晨 傍晚 正午 深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播种 结果 开花 长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部编本二下《识字3“贝”的故事》课堂作业

    1.比一比,再组词。

    贝( ) 甲( ) 币( ) 财( )

    见( ) 申( ) 巾( ) 材( )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保护——( ) 喜欢——( )

    3.圈出错别字,并在( )内改正。

    (1)随身 钩买 贪穷( )

    (2)缥亮 甲古文 损坏( )

    4.学完这篇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部编本二下《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仿写9篇

    1

    顺着广阔的田野,

    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你在哪里?

    果子说: 

    昨天,他曾路过这里,

    他提着重重的水桶,

    帮年迈的爷爷种树。

    瞧,那草芽上的露珠,

    就是他洒下的汗滴。

    2

    沿着长长的小河,

    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你在哪里?

    小河说:

    昨天,他曾路过这里,

    抱着要过河的孩子,

    顶着大风,

    冒着细雨,

    瞧,那河里圈圈波纹,

    就是他留下的足迹。

    3

    顺着荒凉的沙漠,

    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你在哪里?

    沙漠说:

    昨天,他曾路过这里,

    背着年迈的大娘,

    顶着炎炎烈日,

    瞧,那金黄沙土地上的脚窝,

    就是他留下的足迹。

    4

    沿着美丽的花园,

    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你在哪里?

    花朵说:

    昨天,他曾路过这里,

    帮助在花园里的工作人员来浇水。

    瞧,那花瓣晶莹的水珠,

    就是他留下的痕迹。

    5

    沿着高高的山峰,

    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你在哪里?

    山峰说:

    昨天,他曾路过这里,

    背着受伤的小熊猫,

    冒着鹅毛般的雪花。

    瞧,那雪地上一串串的脚窝,

    就是他留下的足迹。

    6

    沿着宽宽的水池,

    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你在哪里?

    水池说:

    昨天,他曾路过这里,

    背着受伤的孩子,

    冒着纷飞的大雪。

    瞧,那雪地上的脚窝,

    就是他留下的足迹。

    7

    顺着高高的山坡,

    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你在哪里?

    山坡说:

    昨天,他曾路过这里,

    抱着迷路的孩子,

    踏着路上的雨水。

    瞧,那小草上晶莹的露珠

    就是他洒下的汗滴。

    8

    顺着宽宽的马路,

    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你在哪里?

    马路说:昨天,他曾路过这里,

    扶着年迈的大爷,

    穿过危险的汽车。

    瞧,那花丛中晶莹的露珠,

    就是他洒下的汗滴。

    沿着长长的马路,

    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你在哪里?

    马路说:

    昨天,他曾路过这里,

    扶着盲人,

    穿过马路。

    瞧,那花瓣上晶莹的露珠,

    就是他洒下的汗滴。

  • 4、 初二课文读后感

    初二课文读后感(一)《芦花荡》

    在读《芦花荡》的时候,会发现老头子很自信和自尊,而且他驾驶船的技术的高超。但是他太自信了,才使得里面两个女孩中的大女孩子受伤了。老头子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人,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他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的像老了的鱼鹰,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有一对深陷明亮的眼睛。

    老头子在文章里说: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而且不带一枝。他还对别人说:你什么也靠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这里说明了老头子技术高超,对自己非常自信,没有把敌人当回事

    文章里写: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这里突出了老头子想的计划很周全,让日本鬼子们放松了警惕,好让日本人中他的陷阱。

    最后写: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顽固的老玉米一样。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老头子对日本人的痛恨,把他们脑袋比成顽固的老玉米。想打死他们。

    我们要学习老头子,学习他的精神。

    初二课文读后感(二)《蜡烛》

    今天,我读了《蜡烛》这篇文章,使我受益匪浅。

    文中围绕着一次停电,主人公用蜡烛照明写作业这个故事,故事短小精悍,通俗易懂,但是这个故事背后确有一种高尚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蜡烛愿意牺牲以自己,来换取主人的光明,真是不易呀!现实生活中一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无所欲为,两者何以论比。

    点燃自己,用光芒照亮别人,蜡烛一生就是这样度过的,它的一生虽很短暂,但非常有意义。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辛勤的老师、令人敬佩的警察、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他们都具有蜡烛的奉献精神。

    前苏联伟大的作家高尔基说过:给要比拿愉快。蜡烛不正是这样吗?它给人们光明并不向人们央求什么,而是无私的向人们奉献。难道我们不应该学习这种精神吗?

    的确,蜡烛微弱的光亮远远不及电灯的光亮强,但它总能在危及的时候挺身而出,它难道不是让人赞美的大英雄吗?

    初二课文读后感(三)《阿长与山海经》

    我读了鲁迅先生写的《阿长与山海经》之后我发现文章先介绍了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由来和她外形的特点,以及她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如写她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睡觉爱摆大字2020等;接着写她懂得的许多我听不耐烦的规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等;最后写了长妈妈我买《山海经》的事,而且叙述得很详细。

    文章着重写了鲁迅幼年时与长妈

  • 5、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读后感汇总

    读后感大全推荐更多专题:“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读后感”。

    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我相信作品这本书会为每一个读者带去很多的读书感悟。那么写读后感的重点应该是联系实际发表自己的感想。还迟迟无法动笔作品的读后感吗?根据你的需要,读后感大全精心整理了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读后感,欢迎你收藏本站,并关注网站更新!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读后感【篇1】

    初读《鲁滨逊漂流记》,我就被书中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住了,这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写的,书中的主要内容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三次航海的冒险经历,他的精神让人震撼,每看几章都会给我带来新的惊喜与乐趣。

    鲁滨逊不甘于平庸的生活,三次出海冒险,当他遭遇海难流落荒岛后,他并没有怨天怨地,而是利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在孤岛上生活了28年,那是多么的漫长寂寞啊,但他没有放弃,为了生存下去,在岛上建造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他建造住所,种植粮食,驯养家畜,制作工具最终把荒岛改造的欣欣向荣,靠着自己惊人的毅力成为了荒岛上的国王

    但是谁又能想象得到:在鲁滨逊初到荒岛时,只有孤独与寂寞陪伴着他,谁又能想象的到:他当时是有多么的绝望和无助啊!幸好他头脑聪明毅力坚强,这才生存了下去,并创造出了一个令人惊叹的奇迹。

    笛福笔下的鲁滨逊,他是多么的伟大啊!他就是那样,有着世界上几乎完美无瑕的品质,他积极乐观,不畏艰辛,毅力顽强,他值得我们所有人去尊重,去学习,他就是我们的榜样。

    有时我在想,如果我遇上了大风暴,我能生存下去吗?就算能,我在荒岛上又能生存几天呢?一天?两天?我会像鲁滨逊那样心存希望,积极自救吗?我又会做什么呢?打猎?建房?面对荒岛我可能只会消极待命,而不会积极自救吧。但是如果我们勇于斗争,勇于挑战,这样就可以靠自己生活下去。

    我坚信:一个人无论在多么艰辛环境下,只要有信心有毅力,有一颗乐观坚强的心,就一定能战胜自己!战胜挫折!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读后感【篇2】

    这学期我读了《鲁滨逊漂流记》,从中受益匪浅。

    这本书写道,罗宾逊在一次航行中不幸遭到风暴袭击,除了他之外,所有人都遇难了。他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在荒岛上,鲁滨逊在废弃的船上找到了一些工具,在荒岛上建造了一个避难所,种植了小麦谷,并饲养了一些动物,从而满足了生活的基本需要。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了许多挫折和困难,所有这些他都克服了。

    最打动我的是罗宾逊的毅力和无

  • 6、 部编本二下《识字4中国美食》课堂练习作业
    1.看拼音,写词语。

    jī dàn yā ròu

    ( )( )

    chǎo fàn qié zi

    ( )( )

    shāo kǎo

    ( )

    2.给下列汉字各组三个词。

    烧(   )(   )( )

    饭( )( )(   )

    3.比一比,再组词。

    炒( ) 炖( ) 烧( ) 饭( ) 抄( ) 纯( ) 浇( ) 板( )

    4.我会选择合适的方法来烹饪。(填序号)

    ①炒②烤③烧④炖

    ⑤炸⑥煎⑦蒸⑧煮 

    ()面条 ()薯条

    ()肉串 ()青菜

    ()排骨 ()牛排

    (  )馒头 ()茄子

    5.延伸阅读,我会做。

    我的家乡在号称“天府之国”的四川成都。这里的美食品种非常多,有火锅、烤鱼、酸辣粉、“赖汤圆”等。其中,我最爱吃的要数“赖汤圆”了。

    据说,从前在成都的一条很小的巷子里,有一位姓赖的老婆婆。她每天早上都要包很多汤圆去卖。她包的汤圆味道好,个儿大,还很便宜,大家都争着去买,所以她的汤圆出了名。

    人们为了记住她的汤圆,就用她的姓给汤圆取名叫“赖汤圆”。你要是有机会来我的家乡,一定要尝尝这有名的“赖汤圆”哟!

    (1)填上恰当的量词。

    一()小巷子 

    一()老婆婆 

    一()汤圆

    (2)四川成都号称“____________”。

    (3)用“——”画出“赖汤圆”出名的原因。

    (4)文中提到的四川的美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家乡的美食有________、__________。

  • 7、 范文热搜:灯笼吴伯箫读后感初二模板五篇

    阅读让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可以开阔视野。我相信每个人看了优秀的书籍后,内心都一定会有所触动。为了更好地领悟书籍的内涵,我们需要写一篇读后感。读后感是人们读完书后的真情实感、独到见解。那么,一篇优秀的读后感范文怎么写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范文热搜:灯笼吴伯箫读后感初二模板五篇,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灯笼吴伯箫读后感初二【篇一】

    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选编了吴伯箫的一篇散文《灯笼》,今天读来倍感亲切,读它就像见到了一个老朋友,文中的语句一次次触发了我的情思,一些尘封的往事也次第涌上我的心头:

    第一段,读到“玩火黑夜溺炕”时,我仿佛也听到了母亲“玩火尿床”的恐吓,看到了她板着的严肃的面孔,火确实是孩子的禁忌——水火无情嘛!但如文中所言“除夕玩滴滴金,放焰火是少有例外的事”,瞧,男孩放鞭炮,远远蹲着,左手捂着耳朵,右胳膊尽量伸直,将点燃的火棍尽力向二踢脚(鞭炮的一种)探去,一见点着,飞也似的跑开了;女孩子胆小只能玩滴滴金,点燃后拿在手里转圈圈,前后甩动着,举着滴滴金在空中写字玩……偶有溅到别人身上时,耳边便传来了一声大叫、随之是一阵嘻笑。多么美好的童年往事啊!

    第二段作者“如沸的繁星”使我想起在空旷的田野里,仰望漆黑的天幕上缀着繁星的情景,起初各个星座上的星星还看得清,时间一久,星星就都闪烁起来,转动起来,沸腾起来,有了“星河欲转千帆舞”的景象了。文段中由灯笼想起的一切声响真的就在我的耳畔回响;麦收后到邻村看戏时的情景顿时闪现在我的眼前,简陋的戏台,嘈杂的人群,举着物品招徕顾客的小商小贩,嚼着零食,吹着琉璃乐器的小孩,女人们嗑着瓜子聊天,男人们蹲在地上抽着旱烟,趴在戏台口的村中闲汉,和小主人躲在角落里看演员化妆的小狗……《打金枝》、《狸猫换太子》、《穆桂英挂帅》这些熟悉的剧目跑入了我的脑海。多么真实的生活写照啊!

    第三段挑灯笼迎祖父回家路上,听祖父讲故事的入迷的叙述,使我想起小时候节假日挎着篮子割草的情景,几个伙伴相跟着割草,你讲一个故事,我说一个笑话,讲述者绘声绘色,倾听者津津有味,尤其是听武打电影时,大家会忘了割草,席地而坐听讲述者唾沬飞溅的讲述,那哪里是去割草,分明是借割草的借口,聚在一起自发地开一场场故事会呢。“醉翁之意不在酒”说的就应该是我们的这段快乐的生活吧?

    第五段中写到母亲,“为自己特别预备的那支小的纱灯”使我想起了父亲给我们特制的白

  • 8、 可怜的孩子——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
    可怜的孩子 1937年8月28日早上,上海火车站。一对父母带着一个小男孩来到了火车站,小男孩睁着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四周的一切,然后问道:“妈妈,这是什么地方啊?为什么这么多人啊?”男孩的妈妈笑着说:“这里是火车站,人们来这里是为了坐火车去别的地方。”小男孩高兴地说:“我们是要坐火车去姥姥家吧,太好了,我还是第一次坐火车呢!”望着小男孩欢呼雀跃的样子,他的爸爸妈妈开心的笑了。 突然,天空传来了一阵“轰隆隆”的响声,像打雷一样。“日本的轰炸机来了,快跑啊!”不知是谁大喊了一声,火车站立刻陷入一片混乱。慌乱的人们像受惊的蚂蚁,四处逃窜。小男孩在妈妈的叮嘱下,紧紧地抓着父母的双手,跟着跑。大眼睛中写满了恐惧和不知所措。“嘭、嘭、嘭......”一枚枚炮弹像冰雹一样飞速落下,把火车站炸的七零八落,铁轨在哀嚎,道路在嘶吼,火车在悲鸣!更惨的是被轰炸的人们,很多人甚至来不及呼喊,便被炸死了。 一轮狂轰滥炸之后,敌机终于走了。火车站成了一片废墟,铁道被炸坏了,道路被炸毁了,车厢被炸得开花了。幸存的人们脸上满是恐惧和痛苦,死去的人浑身血淋淋的,十分悲惨。“哇啊啊...”就在这时,只听一阵哭声响起,一个衣衫破烂的小男孩坐在地上嚎啕大哭,他边哭边喊:“爸爸,妈妈,你们在哪里?你们在哪里啊......” 战争让人们流离失所,朝不保夕;让孩子不能在父母的关怀下成长。在这里,我想对大家说:“拒绝战争,让和平之花永远盛开吧!” 注释:本次材料出自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二、解析例文 1、开头部分:起因式开头,交代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小男孩一家坐火车的原因。 2、中间部分:第二段写轰炸时的场景,第三段写轰炸后的情景。 3、结尾部分:呼吁式结尾,向众人发出呼吁,点明“拒绝战争,维护和平”的主题。

  • 9、 四年级下册19课读后感

    四年级下册19课读后感范文一

    生命,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条丑陋的毛毛虫,可能蜕成一只五彩斑斓的蝴蝶。因为,生命本来就是一桩奇迹。让我们走近生命,用心倾听生命的真谛吧!

    一只小小的、脆弱不堪的飞蛾,也许只有5、6天的生命。但是就因为这短短的几天,它在人类的手指时没有选择放弃生命,而是选择努力的逃生,让我们感受到了它顽强求生的欲望。

    一粒小小的香瓜子不怕困难,用自己的嫩芽冲破坚硬无比的外壳,不受周围环境的干扰,它知道自己生长在一个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但它并不难过,而是勇敢地面对。我很敬佩它那种不屈的精神。

    再查查本文作者杏林子的资料,我感慨万千:杏林子12岁就患上了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部分关节遭到损坏,手不能抬、肩不能举、头不能转、脚不能行。这一切使她的生活行动都很困难,但凭着她坚强的毅力和数十年来的自修,杏林子被评为第八届台湾十大杰出女青年之一呢!现已有小说、散文、剧本等四十多本了。这让我们明白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是啊,生命是自己的,我们可以让它有价值,也可以让它黯淡无光。所以,我们要对自己负责。我们应好好珍惜生命,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出无限的辉煌。

    四年级下册19课读后感范文二

    读了《生命 生命》这一课,让我明白了许多。起初,我也不明白生命是什么,但是读完了,我明白了生命就是活在的意义。

    读了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这一句,仿佛我也感受到那种生命力,种子不怕困难,用自己的嫩芽冲破就坚硬无比的外壳,不受周围环境的干扰,它知道自己生长在一个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但它并不难过,而是勇敢地面对。我很敬佩它那种不屈的精神。

    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从句话我联想到那些失业人士,他们都认为自己已经不能再走进这个社会,而自行了断,一死了之。我想对他们说:你们不能不爱惜生命,应该爱惜生命。败了,也应该自己站起来,应该充实自己,重新走入这个社会才对。

    一想到自己,觉得很惭愧。以前,我看见一只小蚂蚁都要把这条小生命弄死。现在,每当我发现有一只蚂蚁在咬我,想弄死它的时候,就想起它毕竟也是一条小生命啊!我打消了这个念头,轻轻把它放到地上,让它回到自己的家。

    学了这篇课文,让我懂得了无论遇到什么挫折都不能放弃生命,我应该珍惜生命,我必须对自己负责,无论如何都要坚持下去!

  • 10、 初二课文读书笔记

    导语:在我的童年里,种种趣事都能成为美好的回忆,而童年回忆却像恐怖篇般播放在他的脑海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二课文读书笔记,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初二课文读书笔记(1)

    这个星期我读了一本名为《鬼狗》的书,读完这本书时,我被书中内容深深吸引。

    “鬼”的父亲是一只藏獒,母亲是德国牧羊犬,就因为这种雪域与莱茵河畔血缘的巧妙结合育出“鬼”这样一头绝无仅有的纯白色獒犬。鬼降生于警犬基地,因为野性难驯,无法完成训练而被送往机场仓库。可是又因为多次伤人,被卖给石料场主德子。鬼被过往的司机们百般玩弄,终于再次爆发,被货场看守黑人带走。从未有过的残酷训练和毒打使它练就了超众的躯体和奔跑速度,却在同时失去了对温暖人心的信任与渴望。它被黑人带到草原度假村,成为人类牟利和娱乐的工具。一次出乎意料的失败迫使它逃出度假村,开始了在呼伦贝尔草原上的游荡生涯。它这样一头荒蛮的巨兽成为了传说中的雪狼。

    当它在蒙古大草原游荡被击伤时,当死亡的魔爪已经勒在鬼的脖颈时,它遇到了那个曾经蹲在它身边,轻唤着“小狗狗”的孩子——阿尔斯楞。在鬼的生命中第一次出现了爱,孩子温柔的抚摸,轻柔的呼唤,小心的守候,让鬼与孩子牵起了草原上这段命中注定的缘。阿尔斯楞的真情温暖了鬼那颗久己冰冷的心,他们生死与共,朝夕相伴,亲密无间的……

    然而,时光流逝的脚步无法阻止。鬼年岁大了,它再也无法陪伴外出上学的阿尔斯楞,只能每天在那棵大树下,执着地等待着孩子的归来。它就卧在那儿的,静静地向远方眺望,一动不动,像一团久久不愿融化的白雪……

    鬼是凶悍和野性的,但它仍然试图和人类建立友谊,它内心仍然渴望人类的爱和呼唤,只是人类对它的伤害实在太深了,以至于它根本不相信人类,可是狗究竟是人类的友伴,一个孩子唤醒了狗对人类的依恋和情感,这份感情是如此的厚实,以至于强悍的狗完全能够被感化被融化了。是爱,是温暖打动了心灵,而不是残忍,即使如同鬼一样似乎凶悍的狗,同样需要温暖的爱,同样能够被感化。鬼在最后的日子里,常常想着自己的主人。

    每一个动物都是善良的,都是有生命的,我们人类应该善待动物,动物是我们人类最好的朋友。

    黑鹤的《鬼狗》让我明白大自然生命体的价值,任何一个生命都需要自由和爱,生命本应如此多惜。

    初二课文读书笔记(2)

    每当我听到《红梅赞》这首歌,面前就浮现出江姐在赴刑场时和渣滓洞的难友们告别的那一幕,于是满怀悲愤而激动的心情,回想起

  • 2022-05-22

  • 2019-10-09

  • 2019-09-2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09

  • 2023-03-04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4

  • 2023-04-13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4

  • 2023-06-07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3-06-0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1-16

  • 2019-09-20

  • 2023-06-06

  • 2019-09-20

  • 2023-05-27

  • 2019-09-19

  • 2023-04-21

  • 2023-04-21

  • 2019-10-09

  • 2022-12-18

  • 2023-01-04

初二下册第四课灯笼读后感
初二下册第四课灯笼读后感栏目为您提供大量优质的初二下册第四课灯笼读后感,2024初二下册第四课灯笼读后感,初二下册第四课灯笼读后感范文等,带您走进初二下册第四课灯笼读后感的海洋,让您品味这里的文章。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