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英文 > 地图 >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英文,2024傲慢与偏见读后感英文范文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英文相关栏目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英文热门栏目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英文推荐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英文

(共 7256 篇)

  • 傲慢与偏见

    《傲慢与偏见》是一部由乔·赖特执导,凯拉·奈特利、马修·麦克费登、吉娜·马隆等主演的剧情、爱情电影,于2005年9月16日在英国上映。

    该片主要讲述了19世纪初期英国的乡绅之女伊丽莎白·班内特五姐妹的爱情与择偶的故事。

    2006年,乔·赖特凭借该片获得第59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有前途新人卡尔·弗雷曼奖。

    查看本书相关读后感 >
  • 1、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2024范文500字

    《傲慢与偏见》偶然间在大学图书馆看到这本书,由于书的主人极力推荐,我满腹狐疑,才决定看完之后再对此书下一个自己的定论。在这种想法推动下,我花了一些睡觉时间将它看完,于是对它的看法大为改观。不过,我这里所谓的改观,并非指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地改变了原先的看法。我所谓的改观,是指现在才发现它并非毫无优点。

    先说说我发现的优点吧。从风格上看,它有与众不同之处,这是毫无疑问的,《傲慢与偏见》明显地充满了女性思想色彩,包括世界观及生活方式。这一点在写作内容上得到最好体现:假如是男作家,写出的作品大多具有惊险色彩,而本书中,最激动人心的一段也不过是威克姆与伊丽莎白之妹私奔,作者能想到的最恶劣的行径,也只是一些人与人之间的简单欺骗;贯穿全文的一件事就是母亲如何嫁女儿。这一系列的事实,都表现了这本书的女性化,而这类书在那个时代当然极少,所以我认为这是本书极大的成功之处。

    一部好的小说应当可以反映一个时代的风貌,就这一点而言,此书也表现得相当成功。读了这本书,头脑中不难形成当时欧洲女性社会的状况所有女子都以嫁出去作为一种荣誉,而不管嫁给谁,婚娶成了妇女唯一的人生目标,真正的感情既少见,又难以被理解,作者深刻揭露与批判的正是这些。

  • 2、 傲慢与偏见:PRIDE AND PREJUDICE(英文原版)读后感500字(3)篇

    该书以小见大,全景式的刻画了英国19世纪乡村绅士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对婚姻和爱情的看法。并不是说奥斯丁不了解其他社会阶层,而是她选择了只写她自己生活圈子的事情。简·奥斯丁是英国浪漫主义时期重要的小说家,她以女性视角描述世界,刻画了一系列平凡而又传统的女性角色。而本书的第一句话也成了经典。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凡是有钱的单身汉都要娶一个妻子,这已经成为一条举世真理。不仅是对人,也有对人性的体现,还有人们生活的优雅以及贵族的奢侈和傲慢都让人印象深刻。

    其中有两种对待婚姻的态度,一种是像elizabeth和darcy的心心相印才能结为连理,另一种是collins和lucus的那种为了结婚才结婚。虽然故事发生在那个年代,但是这一经久不衰的话题至今日也被人津津乐道,而人们对此的回答也是莫衷一是。

    女主的独立个性,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使得她成为英国文学史上的可爱女性。她总是有她自己的想法。而她善良的姐姐吉英总是把人往好处想,最后也获得了自己的幸福。

    故事的内容曲折漫长,很佩服作者超强的想象力,把一些看似家长里短的事情写的别有一番风味。塑造了许多鲜活的形象:mr.bennet的幽默讽刺,bennet夫人的虚荣愚蠢(她的无时无刻的絮絮叨叨,我怀疑作者身边一定是有这么一个原型话痨),collins对catherine夫人张口即来的彩虹屁,还有lydia像她母亲一样的愚蠢……当然也有一些善良的人,比如lizzy的舅舅舅妈

    总之两人克服了种种困难最终才走到一起。一边为darcy的不会言辞感到捉急,一边又为elizabeth的言辞犀利而忧心。书中不时穿插着主人公们书写的长长的信件的内容,感觉写信真的好浪漫,想起了那句话,从前车马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或许书里面最让我吃惊的是darcy先生,有着男主光环庇佑的他,即使在刚出场时,傲慢目空一切,却离奇的在表白之后,变得礼貌起来。让人不得不感叹爱情力量之伟大。

    简·奥斯丁所刻画的女主人公或许正是她自己对爱情观的写照,她个性独立,宁肯终身不嫁也不愿意向阶层偏见低头。或许是这样才会使她专于创作,留下了这经典的作品。

    pride and preju

  • 3、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_1000字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1000字

    “一个富有的单身汉所缺少的一定是一位年轻貌美的太太,这已是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这个开场真是经典引人深思,真的是被奥斯丁圈粉了,她的写作功底真的让人敬佩,难怪毛姆会对她有那么高的评价。

    小说中四对恋人无疑吉英和彬格莱、伊丽莎白 和达西这两对更让我喜欢,更让人羡慕吧。至于柯林斯和夏洛特、威克姆和莉迪亚的婚姻让人不敢恭维,前者的婚姻没有爱情做支撑,完全是金钱物质的婚姻,后者更让我觉得荒唐,莉迪亚爱威科姆,威科姆和莉迪亚在一起只是让她的家人帮他还清债务,但我觉得威科姆对莉迪亚连喜欢都没有更别提爱了,只是单方面的爱,一个人的爱,是愚蠢的。

    吉英和彬格莱的爱情是超越世俗的,两个人都是那么的善良可爱,没有看到世事的险恶,两个人最开始都没遵从自己内心的想法,总是被生产的人和事影响了自己,导致差点失去了彼此,好在最后有伊丽莎白和达西的帮助,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但是这种爱情也只有小说和童话里会出现吧。而且你还要足够富有带着“吉英”远离世俗,守住她的天真善良和那纯粹的爱情。

    emmmm 伊丽莎白和达西呢,他俩才是真被现代人所羡慕,伊丽莎白在她五个姐妹里有自己的独特灵魂,她因睿智而美丽,她敢于做那个受名利束缚时代的真正的女性,她真挚善良的心,令人动容,那是不容一丝玷污和污蔑的,如兰草般芳香美好。达西呢当初的傲慢我并没有觉得他有错,从小不同于普通人的教育方式生活环境,那种上层社会的富家子弟难道不应该有写傲慢吗?只是在碰到伊丽莎白时的这种言谈举止让伊丽莎白产生了偏见,以至于达西本来第一次表白以为胜券在握是却没想到会遭到伊丽莎白的拒绝,从这开始也是达西的转折点,他慢慢的放下了傲慢,就像他对伊丽莎白说的“是你叫我懂得了,在取悦一个值得自己爱的女子方面,我的那种自命不凡是多么的微不足道。”读到这是也真的感动,来来回回这么久终于在一起了,伊丽莎白消除了偏见,将种种偏见统统化成真诚之爱,达西不在傲慢,他们也就因为爱情在一起了。

    但是我觉得 你如果没有达西的富贵,没有伊丽莎白的美丽,还是放下你的傲慢和偏见吧(哈哈哈)。

    最后还是要放上全书最美的情话来表现我对童话般爱情的向往(嘻嘻)。

    “我也说不准究竟是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点,看见了你什么样的风姿,听到了你什么样的谈吐,便是使得我开始爱上了你。那是在好久以前的事。等我发觉我自己开始爱上你的时候,我已是走了一半路了。”

  • 4、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作文

    凡是有财产的单身汉,必定需要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以这样一句话作为本书的开头,让人不由想到这会是一部清喜剧,来讲一个皆大欢喜的爱情故事。可是如若只为了消遣而读,那么这部《傲慢与偏见》就不会有如此长久的生命力。往往,伟大出自于平凡,奥斯丁就是将她的哲理通过爱情这一人人司空见惯的事物来表达的。乍一看,她讲的是伊丽莎白。班纳特与达西的爱情,但寻遍全书,确丝毫不见热情澎湃的只言词组。勃朗特说奥斯丁不知激情为何物,的确,奥斯丁的作品给人的感觉最多的是理智二字。她以理智诠释爱情,虽然没有《呼啸山庄》的生离死别,没有《巴黎圣母院》的生死相随,没有《红与黑》的浪漫热烈,但其所反应的社会现实确是如此一针见血,她讲的是婚姻,却与爱情无关。   

    在奥斯丁生活的十八世纪末期大英帝国正处于颠峰时期,而奥斯丁却把视线关注在英国乡间。当时英国乡间的生活在作者看来是惬意悠闲的,纯朴中包含平凡自然,但是整个英国社会的影响力始终波及着乡村,如势利、炫耀、虚荣和对婚姻的看法。当时的婚姻缔结的充要条件是男方有可观的家产,女方有丰厚的嫁妆。于是他们的结合便是幸福,便会为世人所承认接收。诚然,这样的婚姻类似于一种资产合并,以钱作为婚姻的基础,这明智吗?在当时的达官贵人看来这无可非议。于是一切的婚姻要门当户对,此处的门当户对确切地说应是资产相当。于是,一个已婚绅士有一两个情妇,或是贵妇人们有几个消遣的情人也被当时社会所默认。可婚姻仍被冠以神圣这一词来修饰。注重实际的人们始终以金钱作为信条,金钱至上方为他们的圣经,为之不惜赌上一生的幸福。这样的做法才算理智、清醒。可悲的是钱成了地位的标志、有钱=有教养=有地位=有高尚品格=具备做丈夫的一切条件。当贵妇人或是待嫁的小姐标榜自己的地位、修养、才华、娴静、优雅等等的诸多美德时,她们决不会想到这一切的美德得以形成的资本是钱,她们谈及金钱时,显现出蔑视和鄙夷,却不知自己的婚姻得以缔结不是因为美德,美德只是一件附属品,作为她们丰厚嫁妆的最让人信服的掩饰物。人们以敷衍、奉承、阿谀来祝贺新人,祝他们有钱人终成眷属。   

  • 5、 电影傲慢与偏见观后感1000字

    《傲慢与偏见》是一部根据简奥斯汀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影片主要讲述了英国乡绅之女伊丽莎白班内特五姐妹的爱情和择偶故事,剧情丰富,扣人心弦,影片在网上的评价也是相对较高,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网友们是怎么说的吧!

    《傲慢与偏见》是根据简奥斯汀同名小说改编,由乔怀特执导,凯拉奈特莉、马修麦克费登、唐纳德萨瑟兰主演的爱情类型电影。该片讲述了19世纪初期英国的乡绅之女伊丽莎白班内特五姐妹的爱情与择偶的故事。因为男主人公富家公子达西的傲慢,从而使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对其产生了偏见,险些错过心中的真爱。

    其中,最重要的角色是伊丽莎白,她是个有才智的少女。富豪子弟达西在短暂的交往后很快便深深地爱上了美丽的伊丽莎白。并且,达西不顾门第和财富的差距,勇敢地向她求婚,但却因为伊丽莎白对他存有的误会和偏见,而遭到了无情的拒绝。伊丽莎白对他存有误会和偏见的原因是,出身富贵的达西经常表现出不可一世的傲慢,这令正直善良的伊丽莎白讨厌不已。但经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渐渐地,伊丽莎白发现并亲眼看到了同样善良的达西在为人处世和一系列所作所为上有了质的改变。特别是他过去那种骄傲自负的神态完全不见了踪影,于是伊丽莎白对他的误会和偏见也逐渐消失,一段美满的姻缘也就此最终成就。她的姐妹们也各自得到了想要的甜蜜生活。

    原作的具体情节与电影有所出入,但其中要传达的信息基本一致。简奥斯汀在此作品中主要勾画了四对青年男女的婚姻,展现了四种不同的婚姻状况,描绘了四种不同的恋爱到婚姻的过程。

    简奥斯汀所处的文学年代是属于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但是她的作品中无不透露出对现实社会的描写,采用了幽默、讽刺的写作手法,将当时英国乡镇中产阶级生活进行淋漓尽致的描绘,因此,更多学者倾向于把简奥斯汀归入到现实主义的文学营地中来。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乡绅阶级的环境,给作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参考信息,也正因为作家一生都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之下,让作品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对这种环境的刻画,也反映了作家本人对这种生活的讽刺。例如,作品中的伊丽莎白班奈特,她反对由别人一手操办的婚姻,蔑视因金钱、地位而盲目婚嫁的现象,同时主张以遵循内心想法为出发点寻找自己的幸福,充满勇敢、智慧的形象赫然显现。人物的这些特点所产生的行为都是作家本人对改变现存生活的寄托,和对现实不满的发声。而小说采用了讽刺、幽默的手法,赋予人物生动的形象,鲜明的个性特点,幽默言语中透露出

  • 6、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笔记1000字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笔记1000字范文:

    读了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让我知道了原来在遥远的欧洲不仅有罗密欧与朱丽叶那样悲壮的爱情,像莎翁那样的古典哥特式的美,原来也有市井家,回归生活的美。简单,精致,如同“两寸牙雕”,却窥视出了整个社会。

    弗兰克奥康纳说:“我认为简。奥斯汀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技巧局将一样,她在文学方面炉火纯青,就像莫扎特在音乐方面的完美无缺一样。”《傲慢与偏见》的语言如同掠过竹林的风,带给我竹林般的清凉,泉水般的清澈,让人可以随时随地的沉浸其中。那细腻的语言,缜密的思维,为我拉开了英国田园风光的帷幕,不经意间勾勒出了一个浪漫纯美的童话,却又那么的贴近生活。

    这是一部描写爱情与婚姻的小说。小说围绕班奈特太太如何把五个女儿嫁出去的主题展开。书中一共写了四队青年男女的结合,作者一一加以比较,批判,爱憎分明的阐述了自己的爱情与婚姻观。富有傲慢的达西和睿智具有反叛精神的伊丽莎白,温柔体贴的简和有权有势的宾利,以及莉迪亚和威克姆,夏洛蒂与柯林斯。

    贝内特夫妇五个女儿待字闺中,没有子嗣,依照当时的法律,他们死后家产须由远房内侄柯林斯继承,因此把五个女儿嫁到有钱人家,成了贝内特太太最大的心愿。于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了整个故事的架构。虽然作者在作品中没有重大的社会矛盾,但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真实的描绘了她周围世界的小天地,尤其是绅士淑女间的婚姻和爱情风波。其实小说中的班奈特太太是当时社会大多数人的缩影,爱情对她们来说是不可靠的奢侈品,她们只看重物质,看重权势。所以当富有单身的宾利来到内瑟菲尔德庄园,便成了众人注目的焦点和谈论的话题,以及小说中对军官们到来,小镇人民细微的表情和言语的描写,将当时社会风气展现的淋漓尽致。

    然而作者奥斯汀是一个具有批判精神的女性,于是她塑造了一个追求纯粹的爱情,多少有些藐视权贵的伊丽莎白。虽然小说写于19世纪初叶,但是她所阐述的爱情观与婚姻观放在当下中国却也依旧是那么热点的问题。看到社会中充斥着的拜金主义,炫富事件,小三,读书笔记.包养等心中竟升起一种荒凉,但这也并非真爱的缺失,而是社会问题。我个人认为这种狂热的拜金主义是因为社会制度的不够完善,本来在一个市场经济国家,对金的崇拜,对物质的追求是很正常的事,然而在中国却显得有些病态了,因为在中国没钱你便无法在这个社会生存下去,在“生存”这把悬于头顶的大刀压迫下,拜金现象自然

  • 7、 奥斯丁傲慢与偏见读后感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什么是傲慢,什么是偏见?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傲慢与偏见读后感,欢迎阅读!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1】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丁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为素材,一反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感伤小说的内容和矫揉造作的写作方法,作品描写傲慢的单身青年达西与偏见的二小姐伊丽莎白、富裕的单身贵族,彬格莱与贤淑的大小姐吉英之间的感情纠葛。

    其实这本书,在初一时已经接触过了,但当时对于剧情的繁杂很没有耐心,看了几章就没有了兴致,便一直搁在一旁,直至今日才重新拾起。

    不过再看开头几章时还是觉得很无趣,到后来明白才这里是在为以后的情景埋伏笔。

    一眨眼,三十几章已经过去了,人物的性格也很明显地被作者刻画出来了。

    这本书中似乎只有两种人:聪明的和愚蠢的,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骗子韦翰也许除外。

    他利用了自己巧妙的奉承能力以及一付讨人喜欢的仪表,迷住了伊丽莎白,不停地为自己洗刷冤情,中伤达西。

    可笑他的话里充满破绽,而聪明过人的伊丽莎白虽能与彬格来小姐辩驳,与咖苔琳夫人顶撞,却还是被韦翰牵着鼻子走。

    说实话,我并不认为伊丽莎白被骗说明他是一个愚人。

    人,总是先入为主,达西先生傲慢、无礼的样子早已进入伊丽莎白的头脑,还怎么对他产生好感?对于旁人的点评又怎能轻易的置若罔闻?对达西产生偏见是很正常的。

    我说的旁人自然就是指相貌堂堂的韦翰了。

    不可否认,韦翰长着一张英俊的脸,表面上也装得非常绅士。

    虽有人不可貌相、知人知面不知心之说可就连我这个活在二十一世纪,以旁观者的身份看这个故事,仍然对韦翰产生好感,又岂能怨伊丽莎白这一个生活在过去时代的姑娘?合上这本书,仔细地品味一番,方才发现,整部小说,之所以吸引人,完全是因为它轻松幽默的格调。

    伊丽莎白的嘲笑讽刺,正将那些自视绅士、淑女的贵族的本来面目暴露无疑。

    而伊丽莎白的父亲班纳特先生竟然以嘲笑太太、女儿为家庭快乐,幸哉?不幸哉?

    文中的所谓「傲慢」就是指出身富贵、教养颇高、眼光锐利的青年达西的个性弱点;而所谓「偏见」是指出身中产阶级、教养颇好、机智聪明的小姐-伊丽莎白的精神弱点。

    一个眼光锐利,一个机智聪明,都属人中杰,但却都难免人性的弱点的纠缠。

    他们在一次的家庭舞会上初次见面,却因对彼此的印象不佳,一个态度傲慢,另一个心怀偏见。

    第一个印象先入为主,以后又加上女人们在旁闲言碎语,而造成了两人之间的爱恨情仇。

    伊丽莎白曾对达西

  • 8、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小学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丁的代表作,作品描写傲慢的单身青年达西与偏见的二小姐伊丽莎白、富裕的单身贵族`彬格莱与贤淑的大小姐吉英之间的感情纠葛。小编为您整理了傲慢与偏见小学读后感,仅供参考!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小学一

    我是一口气读完这本书的。

    合上书的那一刻,我对男主角达西和女主角伊丽莎白在追求各自幸福中所显露出来的执着的勇气敬佩不已。

    真的难以想像,如果聪明的达西在第一次求婚遭到拒绝后,没有勇气去面对并改正自己的性格缺陷,或者他俩谁都没有勇气去克服财产与门第的悬殊,他们还会幸福吗?

    人生之旅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寻梦者。

    梦是巫山峡壁上缀着的那团闲适的白雾,不知何时来,何时去,去向何方;梦是一条伸向河里的若隐若现的虹,现到最美的时候也是它即将消逝的时候。

    梦是何等神奇,令人魂牵梦绕!它引无数的追梦者背负着黄河的淤泥,手捧长江的清纯,迈着日月交替的脚步,追赶着问题的音符。

    这其间每一段艰辛的历程,无不饱含着奋斗的辛酸,无不需要我们以足够的勇气去面对,去承受,去拼搏。

    有人曾经问我,你可曾关注过空气中的那些尘埃?浩大的世界中它们什么也不算,既没有浮到空气顶层的能力,亦缺乏彻底堕入低谷的魄力,他们以一种很不起眼的姿态被夹在世界的中央。

    然而我要说:他们是有思想的,他们也拥有梦,他们努力争取过,可是最终他们选择了沉默,放弃了与世抗争的机会,放弃了一路的苦楚与灾难,更放弃了成功后收获的幸福。

    他们缺乏的是勇气,一种超越自我的勇气,一种不懈追求自己幸福的勇气。

    命运是奇妙的,你永远不知道生活中将要发生什么,生活就是生活,你想这样,可它偏偏是那样。

    人的手掌太小了,握不住它惊喜和伤害,只是听由它倾盆而来。

    所以说,我们每一个人真的需要勇气来面对流言蜚语。

    勇气绝不是冲动,而是追梦者对未来对理想的一种执着。

    也许你曾有过这种感觉:偌大的世界你孤单地前行,丢弃了合乎自己的理想而显得空空荡荡,你以为自己还要寂寞地站很久,以为就算丢弃了整个世界也依然可以安稳地生存。

    这时,想想达西,想想他的勇气,也许就该知道如何去做了。

    事实上,像达西这样的人物有很多。

    四面楚歌中,项王仍悲歌慷慨: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曹孟德更是在对酒当歌中,一边感叹人生几何,一边执着地吟出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此时的我们正值青春,就如绚丽的花朵在绽放,我们充满希望,渴望自由呼吸,自由飞翔。

    而这一

  • 9、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1000字2024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1000字2024

    《傲慢与偏见》的作者是英国著名女性小说家简奥斯汀。她的小说不仅有天衣无缝的结构和精湛准确的刻画技巧,还有深刻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在英国文学史上有开创性意义。她的作品主要是关于乡绅家庭女性的婚姻和生活,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和敏锐的观察力描绘了她周围世界的小天地。我们主要熟悉的作品有《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曼斯菲尔德庄园》《爱玛》《劝导》《诺桑觉寺》等。

    简奥斯汀常被20世纪的评论家们和文学史家们誉为真正伟大的英国小说家,因为她使英国小说更趋于完美,因此她的小说是最具经典意义的小说。戴维塞西尔曾评价她:最成功的作家是最严格的遵循支配他所挑选的艺术的规律的人。在所有挑选小说这种艺术的人中,

    没有谁比简奥斯汀更细心的遵守着小说艺术的规律,正是这一点使她胜过英国其他的小说家。由于她的小说艺术技巧高超,她使得其他英国小说家都相形见绌。在读这篇文章之前我以了解了作者,她给我了深刻印象,她出生在英国南部汉普郡一个乡村牧师家里,未进过正规的学校,在家里由父母指导,自学成才,终身未婚,42岁时与世长逝。奥斯汀十二三岁时就开始创作故事,戏剧和小小说。由于生长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封建保守势力相当强大的英国乡村,这时的妇女只能在其所生长的阶层的圈子中生活,社会习俗禁止她们在社会的任何其他领域里生活她就在这样的狭小天地里观察研究和创作。她最关注的是妇女的命运,于是许多的著名小说横空出世。

    她通过《傲慢与偏见》中被贝内特小姐的口说:没有爱情千万不要结婚。她批判那种唯利是图的金钱婚姻,但她并不把金钱与爱情绝对分开,而且显示金钱在确立稳固的理想婚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正如《傲慢与偏见》开篇的第一句话所说的:一个家财万贯的单身汉,必定需要一位太太,这是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而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纯洁的爱情呢,不过这也不能一概而论,我相信纯粹的爱情是有的。《傲慢与偏见》中主要介绍了四桩婚姻。贝内特夫妇只生了五位千金小姐,由于没有男性继承人,按照英国当时的财产限嗣继承法贝内特家的财产将有贝内特先生的一位远房亲戚继承。而他们的五位女儿没人只能得到一千英镑的财产。这样一来,她们将来优裕的生活就成了问题。于是贝内特太太就急不可待的要为五个女儿找到有钱有势的婆家。就这样剧情拉开了帷幕,纠结的感情,家族的地位,事情的阴差阳错。可谓一波三折,但是时间就是最好的良药,他能抚

  • 10、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1000字2024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1000字2024

    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2015级高二(6)班叶家俊

    许多人只是把傲慢和偏见视为一个爱情故事,但在我看来,这本书是当时社会的一个例证。她很好地反映了金钱和婚姻之间的关系,并赋予了人们在作品中生动的人物形象。人物有自己的个性。bennet夫人是一个女人谁努力嫁女儿。宾利先生是位很友好的年轻人,但他的朋友,达西先生,是一个非常骄傲的人谁似乎总是感觉优越。即使是五个女儿的bennet家族有很大的不同。简是简单的,无辜的,从不说别人的邪恶。伊丽莎白是一个聪明的女孩,她总是有自己的见解。玛丽喜欢阅读经典书籍。(其实她是一个书呆子。)凯蒂没有自己的意见,而是喜欢跟她的妹妹,丽迪雅。丽迪雅是一个女孩谁如下异国情调的东西,英俊的男子,并在某种程度上有点挥霍。当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总能在社会上找到同样的个性。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这本书确实是第十八世纪英国社会的代表。

    在农村的绅士家庭是简奥斯丁最喜欢的话题。但这个小话题可以反映大问题。它总结了她的世纪英国的阶层状况和经济关系。你可以从这本书的开头找到这些。

    这本书的第一句话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它写道: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所有的世界,一个未婚的男子拥有一大笔财富,必须需要一个妻子。低音是非常明确的:当时的婚姻的基础不是感情而是占有。

    人们总是认为奥斯丁是一个讲爱情故事的专家。事实上,在她的书中的婚姻不是爱的结果,而是经济需求的结果。读完这本书,我知道事实是,一个贫穷的女人必须有一个丈夫,一个富有的男人。

    我不能忘记,多么渴望bennet夫人要她嫁出去的女儿。如果你想知道她为什么如此疯狂的关于这些事情,我必须提到在英国的情况在那个时候。只有长子继承了继承父亲的财产的特权。年轻的儿子和女儿们习惯于奢侈的生活,别无选择,只能和一个拥有大量财富的男人或女人结婚,来继续他们的舒适生活。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结婚是一种变得更加富裕的方式,特别是对没有许多财产的妇女。简奥斯丁告诉我们,金钱和财产决定了一切,包括她的世纪的婚姻和爱情。

    在《傲慢与偏见》,宾利先生的姐姐强烈反对他和简结婚的计划因为bennets没有太多的财产和社会地位比他们低得多。从这个,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障碍,一个不是很有钱的女人嫁给一个有钱的丈夫。社会上,亲戚们都不允许他们结婚。

    在现代社会,经济需求的婚姻虽然迅速下降,金钱决定一切的概念仍然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19

  • 2019-10-17

  • 2019-10-17

  • 2019-10-11

  • 2019-10-09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23-02-21

  • 2023-04-18

  • 2019-09-20

  • 2023-03-31

  • 2019-10-09

  • 2021-09-01

  • 2019-10-09

  • 2019-09-28

  • 2019-10-09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英文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英文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傲慢与偏见读后感英文,2024傲慢与偏见读后感英文,教您怎么写傲慢与偏见读后感英文,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