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书心得 > 艾青诗选的读后感优秀范文 > 地图 > 艾青诗选的读后感优秀范文
艾青诗选的读后感优秀范文相关栏目
艾青诗选的读后感优秀范文热门栏目
艾青诗选的读后感优秀范文推荐
艾青诗选的读后感优秀范文

(共 2162 篇)

  • 1、 玫瑰的故事读后感(优秀范文)

    今日完结《玫瑰的故事》,这篇小说也拍过电影,张曼玉和周润发饰演的,我亦没有看过这部电影。黄玫瑰的美,我不太相信有人能饰演出来,纵使张曼玉是非常美丽的女子,但我仍觉得黄玫瑰的美,世上应该不得有,这种美只能通过文字的描述去想象。

    读后感大全为您提供更多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玫瑰虽美,却不媚俗,她从来都不利用自己的美,也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不可一世,甚至可以说是美而不自知,纯碎的至情至性之人,更何况功课还非常好,简直难得。她一生中爱过两个人,庄国栋和傅家明,庄生因世俗而抛弃于她,致使她痛彻心扉后,不想让母亲伤心难过,迎合母亲品味嫁给了自己不爱的方文协,十年的婚姻生活中贤惠持家,育有一个与她一样美貌的女儿方太初,母亲去世后,她遵从内心,与方文协离婚,十年最美好的年华给了他,也算待他不薄吧。后来遇上互相一见钟情且尊为挚爱的傅家明,恋爱几个月后家明因患癌症而离世,悲情总是更能俘获人心,但玫瑰知道家明希望她振作,好好活下去,伤心过后重新乐观过活,后又嫁给了罗德庆,收获美好的生活,至此不谈刻骨的爱情,只谈美好和适合。她的一生我觉得还是非常幸运的,拥有一般女子不曾有的波澜壮阔,不缺钱,不用为生活奔波,有自己的灵魂,爱则爱得坦荡和热烈,不爱时退则退得理性和心安,不拖泥带水。在我眼中过上的是理想中的完美生活,爱恨情仇生离死别种种体验过,最后收获幸福完美,目前为止在我看过的师太小说中最幸运的女子了。

    然则,我们芸芸众生,岂会有这样的奢华和美好,多数人毕生未必能遇上令自己心动的人,甚至有些人都缺少某种激素,不知恋爱心动为何物。大多数人在合适的年纪找到差不多的人,结婚生子,平凡度过一生,这已算是较为美满的人生了。譬如一开始的苏更生与玫瑰的哥哥黄振华的结合,就是如此,彼此只觉合适,没有激烈的爱之火花,而偏偏更生内心也如玫瑰一般追求爱情,又缺乏玫瑰的勇气,故而她说:“我性格上最大的缺陷,就是妄想追求爱情。”幸运的是,在多年后,她鼓起了勇气,与丈夫尝试沟通,用分居一段时间,使丈夫觉醒,为赢回妻子做出了努力,终于也拥有了对方的爱,尽管来得晚些,也好过碌碌一生都没有。

    翻阅了一些对这篇小说的人物赏析文章,不少人觉得玫瑰的女儿方太初的性格中和了玫瑰与更生两者,是较好的性格,但我还是更喜欢玫瑰与更生,让人印象深刻,不过在现代社会中,确实是中庸的人更幸福快乐呢。

    读书,品个中人物性格和处事方式,或许

  • 2、 《希腊人的艺术》读后感(优秀范文)

    《希腊人的艺术》的作者温克尔曼,是18世纪德国新古典主义美学家、古典散文家、欧洲考古学的先驱者之一。在美学观念上推崇古希腊理想化的美,提出模仿古代的主张。其重要著作《古代艺术史》是最早在文化背景上研究艺术风格演变的历史著作,是第一本真正的艺术史。

    读后感大全中有很多优质读后感范文为您提供!

    受启蒙学者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一书影响,温克尔曼在《古代艺术史》里,将艺术发展的的原因归于自然和社会条件。《希腊人的艺术》中,有一大章节《论希腊人的艺术》,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希腊艺术发展的基础和原因。

    书中说到,“从希腊的国家体制和管理这个意义说,艺术之所以优越的最重要的原因是自由。”并且他还认为古希腊的这种政治自由是希腊艺术优越于其他民族的决定性因素。书中就举了许多的例子来佐证他的观点:例如,“他们(埃及)的法律牵制着思想,迫使思想追随祖先,禁止他们有任何创新;他们要求严格遵从业已形成的古代信仰”;又例如,希腊男青年在竞技场比赛时全身赤裸,这说明古希腊社会是多么开明开放。

    温克尔曼出生于德国。18世纪的德国,是欧洲各国中最落后的地区。整个国家黑暗压抑,给人以死气沉沉的印象。温克尔曼在成长过程中,常产生不自由的感受。这样的成长背景,无关乎他在论著中重点强调自由对艺术发展的价值。他渴望拥有古希腊人那样自由的生活和社会环境。

    温克尔曼把希腊艺术与文学的特征概括为“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他用这种单纯、宁静的美学理论来反对宫廷艺术和巴洛克的过分与豪华、绚丽,过分的、虚假的热情。

    此外,温克尔曼是最早用发展的观点来研究古代艺术史的美学家。他指明了古代艺术是不断发展的,并且将古希腊艺术分为了四个时期和四个风格:远古风格的初创时期、崇高风格的全盛期、典雅风格的技巧高度成熟期、模仿者的风格衰落时期。作为一个有着历史发展观的美学家,温克尔曼主要将古希腊艺术的兴衰与希腊民主政治的兴衰联系在一起。他的这一分法,与现行的古希腊艺术的发展过程划分,有所差异。

    在《关于在绘画和雕塑中模仿希腊作品的一些意见》中,温克尔曼把希腊的艺术作品的风格概括为“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这是相当精辟的点评,也可见他对古希腊艺术的深深的敬意。瓦

    萨里《名人传》的序言中,对古希腊艺术也是多有推崇。处在文艺复兴盛期的瓦萨里,对于古希腊艺术的提及,多是出自寻本溯源。而温克尔曼处于盛行巴洛克艺术的18世纪欧洲,受启蒙运动

  • 3、 飞奔的物种读后感(优秀范文)

    在读这本书之前,你可能会和我一样,觉得创造力是一个挺神的东西,就是说不清道不明的。而且我们的生活里面,也总有一些像什么大师呀、知名艺术家,他们在刻意地“神秘化”他们的创意萌发过程,动不动就说什么梦中得诗,什么天赐良句。其实这些动作,和那位被闪电打中的女作曲家一样,无非都是试图给自己的创意,营建一种不可复制性。

    读后感大全中有很多优质读后感范文为您提供!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读完这本书,我们会发现,不是这样的。

    关于创造力的发生机制,人类已经总结出了明确的规则。最后落实到行动上,无非就是掌握更多的客观知识,还有更多的做打破、扭曲和融合的动作,以及不要犯前人犯过的错误。创造力可以增强,甚至被营造出来,它没有什么神。

    那我们要问,为什么总是有些人,要把这些原本清晰的东西给雾化和神秘化呢?我觉得,他们是为了“通过不增加自己核心竞争力的方式”来筑高壁垒。至于为什么,可能是因为他嫌读书太苦,嫌学知识太慢,以及和别人辩论太累,他们想轻松地建筑壁垒。所以,他们就很有动机把自己成功的原因,推到那些你认为你绝对不可复制的,神秘因素里面去,这样,能起到一个把你吓退的作用。

    这本书是讲创造力的,但在生活里,我们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肆意挥洒创造力的,毕竟大多数人不是艺术家。假设你是一个公司管理者,或者掌握着某种技术的专业人士,你在读完这本书的收获是什么呢?我觉得是要在生活里,培养自己“去神秘化”这种视角。在掌握这种视角之后,你会发现很多所谓的神秘感,是被人特意营造出来的。

    我来说一个自己的生活经验。我去每个地方旅行,都喜欢吃当地的食物。每当我遇到好吃的,我就会问当地人,说你们怎么能保证这个口味一直这么稳定而地道,有没有哪些关键的节点和品控的环节?我最不喜欢听到的,也最怕听到的回答就是,哎呀,我们这个地方的水不一样。因为我们这的水含有什么微量物质,必须得用这个水和面,然后这个包子才好吃。如果换成外面的水,那味道就不行了。

    这么回答问题,本质就是有意或无意地,把不神秘的东西给神秘化,把可解决的问题推向不可解决。你这么表述确实成功吓退了所有人,因为山里的水确实任何人也搬不走,你赢了。但从科学角度说,你这个说法显然不合理,如果这个地方水里的杂质多到了能影响食物口味的程度,那水就不是水了,不就是酱油了吗,也不符合饮用水标准。你倒还不如直接说,这是商业机密更坦诚,更让人理解。

    创造力是人类追求不平凡的本

  • 4、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读后感(优秀范文)

    曾国藩,一个出现在历史书上的著名人物,也是近些年来各种畅销书的主角。历史课本上的曾国藩建“大团”、创湘军、平太平天国、剿捻军、办洋务,立下赫赫功勋,功臣伟人形象,令人遥不可及。市面上关于曾国藩的书,要么晦涩难懂,要么云山雾罩,抑或是不知所云的厚黑学。

    相信读后感大全网能够帮助到找不到优质读后感的您,找到优质的读后感模板。

    但是张宏杰先生经过严密地考证,运用别样的视角来审视曾国藩的一生。《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一书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曾国藩:他资质不高,年轻时还非常激进暴躁,骂同僚、骂皇帝,被众人排挤,最终却华丽转身,成为“晚清中兴第一名臣”。书中用非常细致,甚至琐碎的日常材料,构造出拙诚、勤勉、务实、自律的曾国藩,多了真实的味道。

    我觉得,曾国藩身上最值得学习的地方是勤和恒。一个人短期勤奋是能够做到的,但像他这样一辈子勤奋,达到了恒常的境界,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

    我们有时候总以为能者无所不能,伟人小时候就是天才。但事实上,曾国藩小时候读书天分并不高,科举连续考了七次,一直到二十三岁的时候才以倒数第二名的成绩考上了秀才。李鸿章评价自己的老师“儒缓”,曾国藩自己也常说:吾生平短于才。但是曾国藩极其勤奋,酷爱读书,为官一生没有其他财物,除了衣物就是书。在他二十六岁的时候,不惜花光从朋友那里借来的一百两回家路费、典当自己的衣服,只为购买一套《二十三史》。回家后闭门不出,每天圈点十页,发奋苦读一年方止。到晚年的时候,他也不忘读书,认为书才是治疗病痛的药,写下“禽里还人,静由敬出;死中求活,淡极乐生”来提醒自己千万不要忘记读书。在去世的前一天,曾国藩还在阅读《理学宗传》,批阅本日文件,一直读书,一直办公。

    曾国藩一生坚持写作,笔耕不辍。他从三十一岁起,每日一记,从起床到睡觉,以圣人标准要求自己,检查一举一动,记录自己的各种糗事、不足,有了错就深刻剖析,在曾国藩家书中,随处能看到这样的字眼:“未能改得一过”,“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忽忽已过十日”。其实,曾国藩的身体特别糟糕,三十二岁开始害眼病,三十六岁的时候已经完全看不清人影了,晚年有一只眼睛彻底失明。大概四十八岁的时候,写日记说自己的身体已经像七十多岁的老人家一样,走路都需要人搀扶。就是这样一个常年被病痛缠身的人,作为国家之重臣,工作繁重,又要带兵打仗,一生还写下了两千万字的著作。一件事情,做一天不难,做三年五年也不难

  • 5、 平原上的摩西读后感(优秀范文)

    最近读完了两本书,分别是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和双雪涛的《平原上的摩西》,看完之后无意中发现二个作家的共同点是都是东北人,前者是黑龙江人,后者是辽宁人,看来所谓的东北文艺复兴有那么点意思。《额尔古纳河右岸》是第七届茅盾文学奖作品,说它是鄂温克族的《百年孤独》不为过,中间描写了无数个千奇百怪的死亡,虽然笔触是自然而然的,但总觉得那就是鄂温克族被迫式衰亡的缩影,读过会觉得无比的压抑与悲伤好久缓不过神来,同时也隐隐觉得有关它的书评如果写的不好是对小说本身的亵渎,那就说说另一部很哇噻的小说吧——《平原上的摩西》。

    更多读后感请参考,读后感大全网,如转载请标注来源!

    不得不说,双雪涛的作品吸引我的很大的原因是他和班宇、郑执一样,写的都是东北往事,特别是东北工业城市国企体制改革下岗潮时人们的喜怒哀乐,那会儿的贫穷就像东北的寒风一样让人刻骨铭心。读他的小说,会有无数个感同身受的瞬间,也有无数个尘封的记忆被拉扯出来的感受。《平原上的摩西》是一部小说集,以第一篇小说的名字作为整部小说集的名字,十部中篇长短不一、风格迥异,有写侦破案件的,也有写奇人奇事的,无一例外的是在看似冷冰冰的故事中融入了温情,或是点滴或是通篇,下面说几个我喜欢的。

    no.1《平原上的摩西》

    它是小说集的第一篇,里面描写的人都很丧,小说开篇是由出租车司机被杀案开始的,中间夹杂者描写了庄树一家人及李斐父女的故事,在下岗潮的大社会背景下充满了无奈与心酸,人被裹挟着向前走去。成年的庄树成为一名刑警,负责侦查与之前旧案相关的案件,随着侦查的推进,嫌疑渐渐指向了李斐父女……,结尾是神来之笔,庄树用他的方式救赎了李斐的人生。小说描写的很真实,下岗就是逼迫所有人不得不找其他的出路,有的人下海经商发了大财,但更多的普通人是无所适从的,像极了茫茫大海中的一条小鱼,被突如其来的浪无情的拍打在了沙滩上,绝望的抽搐着,无望的等待着他们的结局,绝望时他们还不免疑惑,分明我是在中规中矩的游啊,他们对外界的一切突变猝不及防又不明就里,文中描写的人物像极了小时候东北的邻居,读起来十分亲切。

    no.2《大师》

    讲的是三个痴迷于下棋人的故事,有人为下期入了痴,有人为下其抛下了凡世,都是特别的人生。喜欢这篇的原因很简单:我爸也爱下棋。他可以在三伏天从白天一直下到华灯初上,不畏蚊虫、不怕饥渴。我爸下岗那会儿被逼的没法儿也尝试着走街串巷卖过冰棍,看

  • 6、 刑罚的历史读后感(优秀范文)

    裴姣刚看到这本书的书名的时候,我就觉得有必要读一读,因为无论是了解历史还是作为常识来说,这都是长知识的一本书。一边看一边学历史的过程中,还可以试着学学生僻字和古文,甚至还可以回忆曾经看过的电视剧。可是涉及到写感想,对于我来说着实是困难,就且聊聊自己随性浅显的想法吧。我对于古代刑罚的了解,大概就是通过看电视剧启蒙的吧。小时候看《封神榜》,比干劝谏,却遭剖心之祸。纣王荒淫无度暴虐成性的形象就浮现在眼前,画面感极强。《水浒传》里的各种刺青,发配......也能与本书中关于宋代刑罚的特点联系起来。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优质好文章,如转载请标注来源。

    《甄嬛传》里甄嬛因为自己的父母以及妹妹被皇上发配宁古塔而悲痛,当时只知道宁古塔是苦寒之地,如果被流放此地,九死一生,生不如死。在本书中也可以找到有关宁古塔的详细记载,它是清朝朝廷发遣人员的主要接收地,而书中讲吴兆骞被流放数年后来得到权贵相助,回归了故土,实属不易,又无比的幸运,而又有多少宁古塔流人的无限辛酸无处诉说呢。对于古代的刑罚,电视剧给了我最初的印象,而罗翔的《刑罚的历史》则给了我极大的震撼。书中通过系统讲述中国刑罚的发展史,展现出中国从野蛮到文明的进程。从奴隶制社会到封建社会以及现代社会,朝代迭代,刑罚的历程漫长而艰难,漫漫几千年的波澜壮阔,卷进了多少人的生命与血泪。作为历史中的人,看似渺小若尘埃般存在,但是一点点放大了看,那就是一个个鲜活人的命运史啊,自己的命运如何也许就是运气使然。上到天子,下到庶民,全在历史的巨浪中随波逐流,在无法真正做到把犯罪人当作人来惩罚之前,刑罚的历史就是一部滥杀无辜的历史。作为现代人来看,野蛮无道的刑罚占据了中华历史的几千年,在国家机器的面前,在统治者面前,人渺小也无力,只有把人当人,刑罚才能真正的发挥作用吧,否则就是当权者对人的残杀。罗翔说“酷刑把人当作纯粹的工具,是对人的物化,刑罚当然要惩罚犯罪人,但是必须要把他当作人来惩罚,这种惩罚本身也是对犯罪人的尊重”。这本书读下来,得忍住特别多的不适感。因为当各类酷刑被清晰的描述出来的时候,也同样展示了人的惨无人道,人性的险恶,这简直是不可想像的。几千年下来,当中国人对各种砍头腰斩凌迟以及其他惨绝人寰的刑罚见怪不怪的时候,就是麻木到极致,甚至还可以抢着去吃人血馒头呢。当权者费尽心机的去维护统治地位的时候,大都会以史为鉴,就真的没有弄明白如何才能

  • 7、 老子的智慧(优秀范文)

    【第1篇】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语译: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能驾驭天下最坚强的东西。道是无微不入的,这一无形的力量,能穿透没有间隙的东西。因此我才知道无为的益处。但是像这样的道理——不言的教导,无为的益处,天下很少人懂得,也很少人能做到。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语译:善于做将帅的,不会显出凶猛的样子;善于作战的人,不轻易发怒;善于克制的人,不用和敌人交锋;善用人的人,反处于众人之下。这些是不和人争的德,就是利用别人能力的处下。能做到不争和处下这二者就是合“道”的极致了。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谓天下王。”正言若反。

    语译:天下没有一样东西比水还柔弱,但任何能够攻克坚强的东西,却都不能胜过水,世上再也没有别的东西可以替换它,也再也没有比它力量更大的东西。世人皆知弱胜强,柔胜刚的道理,却无法付诸实行,主要的原因,乃是因为人们爱逞一时的刚强,而忽略了永久的平和。所以圣人才说:“能承受全国的侮辱,才配做社稷之主;能承受全国的灾祸,才配做天下之王。”这就是“正言若反”——合于真理的话,表面上多与俗情相反——的道理。

    【第2篇】

    老子《道德经》,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文明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

    当今社会科学发达,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精神财富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堂堂正正做人,踏踏踏实实工作”的呼声日益强烈。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去面对金钱、地位、美色的诱惑呢?我们同样可以在《道德经》这部圣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守静处世,清静自省,尽心本职!

    既然我们个体十分渺小,力量十分微弱,人生十分短暂,我们何不端正心态呢?静心、净心、尽心就是人们的三个不同心态层面。静心:静安人生坐标;净心:净处人生方向;尽心:尽展人生作为。

    静心,静安人生坐标。

    老子以“清静为天下正”,“清静无为”为修道之本。《道德经》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强调了致虚守静的修养。“致虚

  • 8、 乐琦的神奇力量(优秀范文)

    很显然,《乐琦的神奇力量》是一本孤儿类型的儿童文学。着重于恶劣的生存环境,一个人的孤独,面对无法控制的事物的脆弱,面对大自然人类力量的渺小等种种生活负面情绪之外,十岁半小女孩乐琦面对生活的乐观,坚强,勇敢以及爱。可以说,这是一个关于心灵成长的故事,一个坚强与呼唤爱的故事,也是一个让大人思考如何善待孩童想法,如何与之沟通的故事。当然也是一个无比温暖的故事。

    主人公乐琦是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孩子。生母死于意外,生父不要她,只是每月寄很少的支票。养母布瑞琪是生父的前妻,也远离美国的法国人,她的小皮箱,法国口音的长途电话,还有时不时哼唱的法国歌,都让乐琦惊恐担心有一天布瑞琪受不了这里的生活,抛下她回到法国。直到发现布瑞琪的护照,感觉布瑞琪终于要离开她的乐琦,在沙暴之日穿上布瑞琪的小礼物,背上救生包离家出走了。她用她的行动呼唤母爱。

    小孩子们虽然看起来很小,很多事情不懂,但却又有着大人们不法企及的智慧,比如乐琦。因为一直生活在没有母爱的不安之中,乐琦随身携带着救生包,对总是让别人念《你是我妈妈吗》这本书的五岁迈尔斯心怀小小的刻薄“恶意”----或者说是嫉妒更为恰当:五岁的迈尔斯明明有妈妈,却还用这种执拗的方式想妈妈,乐琦却不能。乐琦极其懂事地做各种的家务活,在仅有43人的硬土镇自豪地做着打扫小市场的工作。她甚至懂得察言观色,比如初次出场便是谨慎小心地“偷听”这样的不光彩---想找到属于自己的神奇力量。乐琦甚至积极思考,想办法避免不能不离开硬土镇去和寄养家庭生活的命运:她想到成为昆虫科学家,想过改造拾得物风铃博物馆,想过如何让布瑞琪爱上硬土镇,想过如何让布瑞琪当个好妈妈----看到这样努力积极又异常懂事的乐琦真让人心疼。她有感于生活的无法控制,于是总是在寻找“能引导她找到正确方向”的神奇力量。乐琦的寻找过程,也让我们看到一个孩子对母爱的呼唤。而她的危难意识,野外生存的本领,自己照顾自己并照顾小伙伴的能力都让人佩服。

    除了乐琦,另外两个小伙伴也是孤单又没安全感的可怜孩童。小伙伴迈尔斯的妈妈进了监狱,但大人们骗他是远游了。他喜欢吃饼干,一块饼干会小心意意地舔着吃得干干净净。他也总是抱着一本念过上千遍的书《你是我妈妈吗》一次一次让人念给他听。总是在结绳的林肯,安静,有想法,梦想成为绳结会主席,可他的父母却总让他当总统。这三个孤独又懂事的孩童真让我们反省:在生活中面对孩子们的不安和脆弱,

  • 9、 黑贝街的亡灵(优秀范文)

    今天,我读了《查理九世》系列的《黑贝街的亡灵》,这本书讲的是墨多多是个好奇又贪玩的小孩,是老师和同学们眼中的“问题多多”。自从一只奇怪的贱狗“查理九世”来到墨多多的家,事情就不对劲了。

    一系列令人惊叫不已的事件发生了:一本扔不掉的“亡灵日记”,一张画满眼睛的藏宝图,一首恐怖的歌谣……在神秘事件的共同吸引下,四个各具才能的小伙伴组成了少年冒险队!

    “亡灵日记”指引他们来到一条拥有无数幽灵传说的古老“黑贝街”,在经历了无数难关、层层险恶后,他们终于发现了“尖叫婴儿的鬼宅”的秘密,获得了“迷境徽章”……

    读完这本书,我有些失落,也有些高兴。高兴的是小白狐终于被救了出来,失落的是书里的老警卫沙皮和刀疤为了发财,不惜把墨多多四个人绑架两次,还把秋鹤老太太推下楼梯,得了脑中风!生活中也有许多像老警卫这样的人:许多人因贩卖毒品被抓,有些赌博、吸毒的人家破人亡,还有的人因为自己生活的不如意就发泄给社会……这些人真是罪大恶极!

    墨多多的爷爷曾经说过一句话:“红色代表勇气,蓝色代表智慧,黄色代表好奇心,唯这三者结合在一起,才是我们寻找‘谜底’的能量。”是啊,在我们这个世界,三者中最多两者综合在一个人身上,而好奇心却在慢慢地磨灭……

  • 10、 流放的老国王读后感(优秀范文)

    在回程的飞机上,把《流放的老国王》后半部分看完了。作者在父亲生病期间经常回去陪伴着他,父亲的老年痴呆症越来越严重了,人也变得既卑怯又可爱,尤其在儿女面前。记得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当父母在我们面前开始变得小心翼翼的时候,说明他们真的老了。”,而正如书中所描绘的,他仿佛是被流放的老国王,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威严与果断,有时甚至变得有些无助与绝望。作者是一个观察细微的人,他对父亲的自嘲和无助既怜爱又感动,他选择在父亲在世时写了这本书,记录着父亲一天天病情的发展,以及兄弟姐妹之间因为父亲的病,由原本的疏离而开始变得日益温情、紧密。大家因为这场疾病,重新认识了彼此,也逐渐看到了自己的内心。而作者的母亲也在多年的分居和独立之后,最终原谅了父亲,重新回到他身边。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就如作者写的“到一定的时候一定有事情发生的。”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很多的读后感模板,希望对您有帮助。https://m.dhb100.com/

    《流放的老国王》一书,是奥地利作家阿尔诺·盖格尔在意识到父亲患上老年痴呆症以后,用温情与耐心陪伴父亲,走过他人生最艰难却又最最无忧无虑的一段经历,同时引发了人们对自我的追寻以及对生命的探索。

    这本书让我想起了姥姥,九十岁以后,姥姥已经开始出现一些老年痴呆症的症状了,只是我们都没有注意到。在家里每一个人的眼里,姥姥始终是一个忙忙碌碌一刻不停闲的人,她习惯了那个她生活了一辈子的村庄,习惯了院子里的每一棵树,每一朵花,每一块砖瓦,还有院外的每一条河,每一片田野。所以在她搬到城市的那天以后,陌生的环境让她的思维混乱了:时不时的跑到楼下,开始渐渐叫不出我们的名字,有时不小心拉在裤子上,然后很内疚的看着别人帮她清洗,直到有一天竟然一个人偷偷打开反锁的门然后穿过若干条马路走失......再后来,因为不小心摔了一跤,只能每天在床上躺着,姥姥就彻底糊涂了,每天念念叨叨的都是以前她年轻时候的事情,有时盯着天花板自说自话,有时也会跟我们搭茬,但是说的话让你苦笑不得。躺在床上半年以后,姥姥就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那段日子,是我们离她最近的时光,尽管不长,但是那段记忆却一直留在我们大家的生命里,包括我们的孩子。她们在姥姥已经不够清醒的目光里成长,尽管没有太多的交流,但是在她们的记忆里,姥姥的笑容一直都在,这个后期给大家添了很多麻烦(尽管不是她本意),却给了我们更多幸福的老人。

    小的时候,

  • 2022-01-13

  • 2022-01-11

  • 2021-12-31

  • 2021-12-31

  • 2021-12-24

  • 2021-12-15

  • 2021-11-27

  • 2021-11-20

  • 2023-01-08

  • 2019-09-28

  • 2019-10-14

  • 2023-02-25

  • 2021-08-06

  • 2021-08-12

  • 2023-03-10

  • 2019-10-13

  • 2019-10-28

  • 2019-10-14

  • 2023-02-23

  • 2023-05-03

  • 2023-05-04

  • 2019-10-14

  • 2019-10-24

  • 2022-11-26

  • 2019-10-14

  • 2023-02-08

  • 2023-01-15

  • 2019-10-24

  • 2019-10-14

  • 2019-10-28

  • 2019-10-14

  • 2022-12-22

  • 2021-07-31

  • 2019-10-14

  • 2023-03-08

  • 2021-11-08

  • 2023-01-17

  • 2019-10-14

  • 2019-10-14

  • 2019-10-14

艾青诗选的读后感优秀范文
读后感大全(hdh765.com)艾青诗选的读后感优秀范文栏目为大家提供最新艾青诗选的读后感优秀范文、精选艾青诗选的读后感优秀范文、经典艾青诗选的读后感优秀范文等,感谢大家的阅览,欢迎大家多关注本栏目文章更新。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