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做一个诚实的人读书笔记 > 地图 > 做一个诚实的人读书笔记,2024做一个诚实的人读书笔记大全
做一个诚实的人读书笔记相关栏目
做一个诚实的人读书笔记热门栏目
做一个诚实的人读书笔记推荐
做一个诚实的人读书笔记

(共 2153 篇)

  • 1、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笔记1000字(读书笔记范文)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书名是《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什么是幸福?幸福是人生的主题,只有感到幸福的人其人生才是快乐和阳光的,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毕生所求所愿。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想自己有所成就,每天都在寻求幸福的人生,但是,并非人人都能在追求中得到幸福。原因是对幸福缺乏认识、感悟和理解,还记得小时候的语文课本中就有对幸福的阐述,它非常生动而具体地告诉人们:幸福是夏日的井水;是雨后的朝阳;是雪中送炭;是为他人忘了自己;是给别人带来快乐。可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幸福在哪里?

    读后感大全为您提供更多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您。https://www.dhb100.com/

    我想对于教师来说,是否能时时处处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不仅仅影响着其人生是否快乐,更影响着学生,只有教师幸福,学生才会感到幸福,那么教师如何去感受幸福呢?

    首先,要懂得享受课堂。课堂是教师生命最重要的舞台,一个懂得享受上课的人,课堂便自然会成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和学生一起痛苦、一起欢乐,你就会少了许多教学的焦虑和烦恼。

    其次,要懂得享受学生。教师职业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一定是学生的成功和他们对你的真情回报,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许多不利因素都可以从学生对教师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弥补。但要让学生感恩你,你就必须学会感恩学生、呵护学生、尊重学生,真正做到这点并不容易,但如果你只知道权威,那也许你会离幸福更远。幸福不仅仅来自工作,更来自生活。家人、朋友、闲情、雅趣是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也许手头钱是有点紧,但还得学会舍得用杯水车薪中的一水一木去买些喜欢的书、买件心仪的衣服,和家人、朋友一起去聚个会、旅趟游。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自觉高雅的生活情趣很重要。

    第三,要懂得研究教学。把教学工作看做是一种简单的重复,那必然厌倦,也无言幸福。应把研究教材、教学当成提高自己素质的必走之路,应把教学作为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一个体现。

    其实,教师的职业幸福是一种心态和状态,也是信念与追求的体现。教师是精神的“传道士”,必须拥有好的心态面对工作和社会,这与我们的幸福“鱼水情深”。心态决定状态,有了好心态就有了好心情,心情是可以传递的,教师是爱的事业,有了好心情,就能笑对生活,就能爱每一个学生,同他们“打成一片”,非常专一的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能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陶醉,接受情感的洗礼、引导和激励。况且,有

  • 2、 做一个大写的教师读书笔记1000字(精选笔记)

    《做一个大写的教师》是薛法根老师所著的一本书,有缘走近薛法根老师,得益于一位亦师亦友的姐姐的推荐。《大学》里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我浮躁的内心犹如这三伏天的太阳,炽热而躁动。欲有所得,必先静心。于是,我选择了阅读,读一本由名字吸引我的书,借以此事静心。然而,却收获匪浅。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优质好文章,如转载请标注来源。http://www.dhb100.com

    做老师已经七年有余,然而我现在的工作依然是每天紧张忙碌,平庸肤浅。对于教育,我是热爱的。理想中的教育是闲适的,是摒弃了急功近利后的一种自然,是摆脱了紧张忙碌后的一种恬静,是拒绝了平庸肤浅后的一种深刻。回首过去,想到自己刚入职时的初心,好像走得远了,常困于工作中的琐事,而忘记了自己当初的教育信条。我教的是语文,看到的却应该是孩子整个人生。阅读此书,回顾往昔,我有以下两点感悟。

    一是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学习的愿望。人的创造力源于好奇,而孩子的天性是对一切新奇的事物感兴趣,知识于他们而言就是新奇的事物,了解新奇事物的唯一途径是学习。从教以来,我始终认为我所遇到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场美丽的邂逅,所以每一个孩子都是重要的。孔子说因材施教,我更愿意选择相信每一个孩子,肯定每一个孩子,除了知识,我更想凭借自己的力量,唤醒学生心灵深处那个向善向上的本能,并不断激励他,使之成为孩子成长的内在动力!有了这样的动力,学习于他们而言就是喜欢的事情了。

    二是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学好的可能。我们的工作中肯定都遇到过各种“问题学生”,他们身上总是有我们无法预测的“不完美”。对此,我们常常花费很多时间让这些孩子身上的“不完美”改变方向,向其他大多数人看齐。然而,看了薛老师的书,我在想这样做真的正确吗?教育本就是求同存异,顺应儿童的天性,培养具有独立思想的人,而不是扼杀儿童的天性。最好的教育是最适合孩子发展规律的教育,是孩子感觉最好的,而不是我们作为教育者以为最好的。好的教育,一定会用足够的时间,让孩子慢慢长大;一定会有足够的耐心,静等花开的声音;一定会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有学好的可能。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更肩负着开启人类心智的使命。保持对学习的无限热情,树立对学习的无限信心、获得终身有益的习惯,让每个孩子通过学习习得认知的自由、行动的自由、做事的自由、生活的

  • 3、 于永正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读书笔记(精选笔记)

    暑假期间,我有幸拜读了于永正老师《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这本书,是于老师的从教五十多年的全面总结,是一名小学教师在教坛上辛勤耕耘数十年的心得与经验。这本书,语言平实,事例鲜活,读来令人愉悦,也让我受益匪浅。于老师在这本书中第八章“把课上得有意思”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对我的教学课堂有很大的启发。

    读后感大全网专门为您提供免费的读后感优质模板,如转载请标明来源。www.dhb100.com

    于永正老师是如何把作文课上得有意思的呢?

    一、为学生选择、提供他们喜欢的、容易写的素材。老师们在备作文课时,常常为找不到合适的题目、合适的写作素材而犯愁。老师们选材尚且为难,学生就更不用说了。而于永正老师从来没有为写作素材发愁过。为什么?因为他有素材意识。有了这种意识,就会为自己、为学生发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素材意识来自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是我们语文老师的责任。有了这种责任感,就留神了,心就细了,心眼儿也就多了,目光也就敏锐了。素材意识来自对生活的热爱。有爱才能有发现,才能有赏识;发现了,赏识了,才能有表达的欲望。素材意识来自学习。人一定要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要向书本学习,向同行学习。素材意识来自动笔习惯。要想为小学生选择他们喜欢的写作素材,老师还得有一颗童心。有了一颗童心,才能理解学生,知道他们喜欢写什么,不喜欢写什么,他们应该写什么,不写什么。

    二、把说、写训练寓于活动之中。

    三、“题好文一半”,讲究命题的艺术。

    命题宜小不宜大,题目要有趣味性,命题要让学生学生“情动”,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命题要“命”到学生心眼里去。

    四、师生共写,当好“对话教学”的“首席”。

    在作文教学中于永正老师要求学生写的,一般情况下,他也写,有时可能写两篇,甚至三篇。一“下水”,便知“水”的深浅,便取得了指导学生的发言权。

    五、当堂面批学生作文。

    “作前指导”,只是提提要求,并不细说。作前指导越细,要求越具体,对学生的束缚越大,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等学生都写好了,通过点评三五位学生的习作,以及听老师读“下水文”,学生定能从中得到启迪,发现自己的不足,领悟到应该怎样改——删掉什么,增添什么。

    六、让学生的习作“上墙”。

    “作文上墙”具有巨大的激励性。所有学生都渴望老师讲评作文时朗读他的作文,至于“作文上墙”更是梦寐以求的事儿。作文上

  • 4、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读书笔记800字(精选读书笔记)

    于永正老师驾鹤西去已近五年,当再次翻阅这本书时,仿佛这位老先生还活跃在语文课堂。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请大家阅读收藏!www.dhb100.com

    很遗憾,在他有生之年没有亲临过现场聆听他的课堂,不过在录像课上,在教学实例中是再熟悉不过了。

    于永正老师也是我初入教坛后认识的第一位大师,第一位小学语文界、男性的、名师。

    刚毕业时候,作为一位语文老师,如同初入江湖的后辈小生,把目光放在技法上,即单纯的语文教学方法上。在书中我关注的也是于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方法,比如说如何设计过渡语,如何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有效的评价。

    现在十多年过去了,再看于老师,学习的目光不光是聚焦在语文教学中,更是在于老师整个人身上,因为他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都在诠释着如何才是为师之道。

    于老师说:我从来都不把练习册放在眼里,开始让学生选做其中一部分,后来干脆把它废了,一点也不做,学生当然为之高兴,我的语文作业只有写字,读课外书和写日记,另外还有玩玩儿。

    试想一下,一位语文老师,如果是这样,那哪一位学生能够不喜欢?

    哪一位家长又会不喜欢呢?

    如此多的家校矛盾,有很多是因为家庭作业的原因产生的,当我们能够在保证教学质量的情况下,而又让学生和家长没有过多的负担,这希望必是人人都期盼的。

    打铁还需自身硬,能有这样一手的于老师,必定是对语文教学有了千百次的思考,有了过于常人的付出。

    当我们的目的是在减轻学生和家长的负担上,在学生能够愉悦的学习上在教学质量的提升上,是在自己个人的成长上,这种付出又是值得的,必要的。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于老师的理念将在他的书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从事语文教育的人。

    还记得十几年前,初为人师,分配的农村小学也比较偏远,网络也还不够普及,学习的机会更是不多,恰好地是当时遇到了一位中心校教研室的史华老师,她在指导我上课的时候,见我课堂语言琐碎,让多去学习学习一些语文名师的课堂,鉴于我是男老师,又带低年级,为我首推于永正。

    为此,史老师还专门给我找了于老师的相关资料,并送给我一本于永正老师的课案教学案例,尽管那是一页一页复印的,至今还保存着,而曾带我认识“于老师”的史老师也已经退居二线了。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如果你的头脑中有了这么个想法,那从现在开始修炼吧。

    跟随叙事者十月份共读于永正老师的这本经典之作,受益终生。读完这本书,我被于老师的为师之道深深震撼。

    希望读后

  • 5、 做一个诚实的人作文700字

    诚实就像一阵柔和的春风,悄悄揉过披着银装素裹的大地;诚实如一旺清澈的山泉,润泽了一方干涸水土;诚实也像黑暗中的一束阳光,带给人们无比向往的希望。相对于我而言,诚实就像一顶黑色的帽子,一顶普普通通甚至有点破旧的帽子。

    艳阳高照的早晨向大地洒出金灿灿的阳光,但洁白的云朵依然停留在不为人知的地方。我抬头望了望那赤红的骄阳,随即遮住了晒得发热的头颅。我要去少华山观景,旁边一个陌生的男生发现我一直护着额头,于是向前主动递给我一顶黑色的帽子。我还没来得及答谢,他便继续向山顶进发了。

    在后面的路上,我一直照应这个善意的陌生人,当一些坡路较陡时,我也会停下来拉他一把,但我们两个一直沉默不语。到了中午,太阳像贪婪的毒蛇一般舔舐着我们的身体。虽然有着帽子的防护,但温度却从帽子外传递下来一般,令人焦灼不安,就连树干上的知了都仿佛在嘲笑我的狼狈。这时,他又递给我他那蘸着清凉山泉的毛巾,微微一笑,我的心里好像也涌入了清凉的山泉,清爽逼人。

    山上的风景也依旧绚丽迷人,乱花渐欲迷人眼,我沉醉于其中,不能自拔了。我察觉到他的目光也放射出了光芒,嘴角也出现了慵懒的笑容,我们尽情迷失在生命的力量中,尽兴万分。

    下山的路途中,我们已经很是熟稔,好像多年不见的朋友一般分享着彼此近些年来的过往经历,相遇,相识,相熟于这少华山之巅。

    然而,到了分别的时刻你该走了!我该走了!互相一愣又相视一笑,拥抱着别离,看着他的身影渐渐模糊,我也准备离开。忽然,山风袭来,我本能地护住头顶的帽子。忽然一愣,帽子!是啊,帽子还在我头顶。我连忙三步并作两步赶忙向他离开的地方奔去。终于,又在路途的拐角见到了那个熟悉的背影,我止不住地一边弯腰喘气,一边将紧紧攒着的帽子递了过去,看到我的到来,他愣了一下。接着便露出了那和煦的笑容:谢了,兄弟!接着又犹豫了一下,我们以后还会见面的吧?我也愣了一下,随即高兴地回应:对,我们以后一定还会再见面的!

    回家路上,夕阳泼洒在我脸上。至今,我还是不时会想起那个笑容令人如沐春风的攀登客。

  • 6、 做一个大写的教师读书笔记

    对教育该有什么样的情怀?对儿童该有什么样的理解?对教学该有什么样的追求?对成长该有什么样的定义?……没有这样持续追问和深刻思考,就没有崇高的教育理念和独立的教学见解,也就难以成为大写的教师。——薛法根

    《做一名大写的教师》是薛发根校长真性情的随笔,没有干枯无味的长篇大论,让人觉得“大写教师”遥不可及。他用清简、睿智、厚实、幽默的风格再现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个困惑和难题,表达了自己独到而深刻的思考和见解,给人一种新鲜感,引人深思。

    整本书读下来给我整体的感觉是教育处处需要慧心,大写的老师必定是个有心的、用心的老师。

    一、用心才能看见“风景”

    生活好似长流水,一旦你习惯了就感觉不到它的存在。而用心的人,即使平凡无奇的日子,也能从中品咂出滋味,看到独有的风景。

    在聆听名家的课时,我时常会感叹课堂实在精彩,但这课自己也上过,怎么我却上得那么平淡无奇呢?薛老师在书中告诉了我答案,名家课上的一招一式看似简单,实质上是除却繁杂之后艺术化的简约。授课者上起课来如鱼得水,听课者有所悟,拍手叫绝,都因教育者存乎一心。作为教师,先得践行初心,扎根讲台,在讲课讲学中立德树人。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人比做学问更重要,教师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航标灯,要用心育人。除此之外,还得独具匠心授知识,润物无声养习惯。薛老师在书中举了教学经典之作《狼和小羊》作为例子,没有思想,不会思考的老师可能会把经典教成淡而无味的白开水。单纯地让学生分角色扮演“狼”和“小羊”,然后追问“狼是怎样的一头狼?羊是怎样的一头羊?”这样教与不教没有实质区别,学生难以获得一种进步感。若备课老师加入了自己的阅读思考以及策划独具匠心的实践环节,抓住羊和狼的两次“争辩”,聚焦“争辩”,教学生学习“如何争辩”,更重要的是教学生“识别争辩的对象,谁可与之争辩,谁不可与之争辩。若是狼,则走为上策。学生不仅仅获得“争辩”的知识和技能,更获得人际交往的生活智慧。

    二、惜心才能走进孩子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特别的个体,每个孩子都有独立的精神和意志,作为老师要给孩子一张独立行走的名片。无限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学习的愿望,无限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学好的可能。永远记住激励比指责重要,告诉孩子“你能行,我相信你,再试试。”当我们总认为要教给孩子什么一生有用的知识,孩子又不感兴趣时,不妨放下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观察和感受孩子

  • 7、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读书笔记800字

    于永正老师驾鹤西去已近五年,当再次翻阅这本书时,仿佛这位老先生还活跃在语文课堂。

    很遗憾,在他有生之年没有亲临过现场聆听他的课堂,不过在录像课上,在教学实例中是再熟悉不过了。

    于永正老师也是我初入教坛后认识的第一位大师,第一位小学语文界、男性的、名师。

    刚毕业时候,作为一位语文老师,如同初入江湖的后辈小生,把目光放在技法上,即单纯的语文教学方法上。在书中我关注的也是于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方法,比如说如何设计过渡语,如何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有效的评价。

    现在十多年过去了,再看于老师,学习的目光不光是聚焦在语文教学中,更是在于老师整个人身上,因为他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都在诠释着如何才是为师之道。

    于老师说:我从来都不把练习册放在眼里,开始让学生选做其中一部分,后来干脆把它废了,一点也不做,学生当然为之高兴,我的语文作业只有写字,读课外书和写日记,另外还有玩玩儿。

    试想一下,一位语文老师,如果是这样,那哪一位学生能够不喜欢?

    哪一位家长又会不喜欢呢?

    如此多的家校矛盾,有很多是因为家庭作业的原因产生的,当我们能够在保证教学质量的情况下,而又让学生和家长没有过多的负担,这希望必是人人都期盼的。

    打铁还需自身硬,能有这样一手的于老师,必定是对语文教学有了千百次的思考,有了过于常人的付出。

    当我们的目的是在减轻学生和家长的负担上,在学生能够愉悦的学习上在教学质量的提升上,是在自己个人的成长上,这种付出又是值得的,必要的。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于老师的理念将在他的书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从事语文教育的人。

    还记得十几年前,初为人师,分配的农村小学也比较偏远,网络也还不够普及,学习的机会更是不多,恰好地是当时遇到了一位中心校教研室的史华老师,她在指导我上课的时候,见我课堂语言琐碎,让多去学习学习一些语文名师的课堂,鉴于我是男老师,又带低年级,为我首推于永正。

    为此,史老师还专门给我找了于老师的相关资料,并送给我一本于永正老师的课案教学案例,尽管那是一页一页复印的,至今还保存着,而曾带我认识“于老师”的史老师也已经退居二线了。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如果你的头脑中有了这么个想法,那从现在开始修炼吧。(张文勋)

  • 8、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读书笔记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一书是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的“封笔”之作。我认真拜读了这本书,正如于永正先生自己在书的前言中所说:“本书是我对自己从教五十多年的较为全面的总结。”书中描述了于老师在教育教学中的感悟,在教学活动中的偶得,但更多是于老师与学生之间发生的故事。

    每个老师都有这样的愿望,做学生喜欢的教师。经验告诉我,作为老师,想让一部分学生喜欢你很容易,但是让所有的孩子都喜欢你真的很难。那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学生喜欢的老师呢?从于老师的书,让我对学生喜欢的老师,对师生关系,也有了更深刻,更丰富,更准确的理解和把握。

    1、学生喜欢的老师:如“甘草”,性温、味甘、包容、调和。

    于老师说,要让孩子喜欢你,必须做一个甘草似的教师,温和而宽厚,要真心的爱学生,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善待每一个学生就要放下架子,把自己当做他们的朋友。把学生放在心上。以平等、博爱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师的爱如同阳光一样能够温暖人,只要老师充满爱,学生们一定会喜欢。但是做老师,一味的“温厚”就可以了吗?于老师说:“一味温和是不行,还必须要‘严’.但是一味严厉也是不行的,一定要做到严而有爱,严而有方。

    2、学生喜欢的老师,童心不泯。

    于老师认为教师只有拥有一颗童心,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在他的课堂上,于老师带孩子表演小品,让孩子们爆笑,让学生感觉他就是一位知心朋友。课后游戏,他也要求自己站到学生中间,同孩子们一起玩耍;大扫除任务,他也主动去班长那里领任务,和学生们一起打扫卫生,俨然是一个孩子,让孩子特别愿意亲近他。于老师把童心不泯总结为这么几点:一是始终保留孩子般的好奇心;二是“孩子气”;三是理解和体谅学生;四是想学生之所想,做学生之想做。

    3、学生喜欢的老师,亦师亦友。

    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作为教师我始终认为教师就应该爱自己的学生,并且要用恰当的方式让学生能感受到你对他的爱。学生感受到了爱,他自然就会同样的爱上你这位老师,也会对你所教的课程感兴趣,有了兴趣自然就会有主动学习的动力了。在书中,于老师说:“我们要理解学生,不妨放下架子,不居高临下地俯视学生,不带有色眼镜评价学生,在教学中实现“平等对话”。于老师就是这样用一件件平凡的小事,一句句朴实的话语,赢得的学生对他喜欢,从而喜欢上他的课堂。

    总之,读到共鸣处,我不仅在心里为于老师鼓掌,被他朴实

  • 9、 做一个诚实的人作文300字_初一读后感

    今天,我看了《驼背人》这一篇文章,故事说的是巴克利上校和他的妻子是公认的模范夫妻,可是有一天他们却争吵起来,随即巴克利上校就突然死亡,他的夫人也因惊吓而失去知觉。当福尔摩斯欲根据已发现的蛛丝马迹找出真凶时,尸检报告却得出,巴克利上校的死是中风引起的。

    那么巴克利夫妇是因为什么争吵呢?原来是因为巴克利夫人在没结婚之前,有一个初恋,初恋没权没势力,而巴克利却有权有势力,于是巴克利夫人被许给了巴克利,,但巴克利夫人依旧和初恋在一起,于是巴克利給夫人设下了一个圈套,使他被敌人捉走,但是夫人的初恋没有死,被折磨成了驼背人,而后夫人的初恋回来告诉夫人当年的一切,巴克利夫妇才争吵起来。,其实我觉得巴克利上校死去也是好的,您想一想,如果巴克利上校没有死,他该怎样面对自己的夫人和那个男人?所以,我们一定不能做亏心事,要做一个正直,诚实的人,问心无愧的活在这个世界上。

  • 10、 做一个认真的人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一遍又一遍地读了《詹天佑》这篇文章。我深深地被詹天佑那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所感动了

    《詹天佑》这篇文章记叙了詹天佑,这位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不畏帝国主义者的嘲笑,成功地主持修筑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京张铁路。

    詹天佑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有着一种宝贵的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他常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我想,詹天佑这种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不正是那些做事马马虎虎、敷衍了事的人所缺少的吗?

    其实,说实话,我做事时,也是一个十足的马大哈。在平时,写作业坚决不检查是我的个性。为此,爸爸妈妈曾多次苦口婆心地劝我,写完作业后一定要检查、检查、再检查,可我却把这些忠言逆耳当作耳旁风,还振振有辞地说:爸,妈,你们不懂!某些骄子曾曰:作业,乃越检查越糟也!

    记得有一次,我以极快的速度写完了对于我来说是超简单的数学题。然后,毕恭毕敬地奉老妈的指令给老爸检查。爸爸瞄了一眼,问道:玮玮,你认为你做对了吗?我立即脱口而出:我想也许应该可能对了吧!可结果却出乎我意料错了!

    如今,我读了《詹天佑》这篇文章后,觉得当时我真的错了。错,不仅错在做题上的失误,更错在我对作业、对学习、对生活、对一切的粗心马虎。我想,粗心马虎对我百害无一益。今后,我一定要把这个坏毛病改正过来。我要向着詹天佑学习,成为一名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

  • 2019-09-22

  • 2019-09-20

  • 2021-04-10

  • 2019-10-24

  • 2019-09-20

  • 2019-11-12

  • 2019-09-20

  • 2019-09-21

  • 2021-09-02

  • 2019-10-29

  • 2019-11-12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10-24

  • 2019-09-21

  • 2019-09-21

  • 2022-04-14

  • 2023-04-13

  • 2019-09-21

  • 2021-06-26

  • 2019-11-12

  • 2019-09-21

  • 2021-09-04

  • 2019-09-20

  • 2019-09-21

  • 2021-09-25

  • 2019-11-12

  • 2023-03-25

  • 2021-09-14

  • 2021-09-09

  • 2019-11-12

  • 2019-11-12

  • 2019-11-12

  • 2019-11-12

  • 2019-11-12

  • 2023-04-15

  • 2021-06-14

  • 2019-11-12

做一个诚实的人读书笔记
在读书的时候该如何做笔记?做一个诚实的人读书笔记栏目给大家带来2024做一个诚实的人读书笔记、做一个诚实的人读书笔记范文和精选做一个诚实的人读书笔记等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