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四大名著读后感 > 西游记一至七章读后感 > 地图 > 西游记一至七章读后感,2024西游记一至七章读后感范文
西游记一至七章读后感相关栏目
西游记一至七章读后感热门栏目
西游记一至七章读后感推荐
西游记一至七章读后感

(共 7975 篇)

  • 1、 西游记第一章读后感

    西游记第一章读后感(一)

    《西游记》开篇,以大段大段的文字2020讲述了各种自然现象及自然规律,让人读罢,不得不感叹自然的伟大。使人不解的是,这天地为何多事生出一只石猴?莫非规律果真是为了有一天被打破而制定的?看那石猴出生之后,玉帝恩慈的称其为天地精华所生,彼时又怎能料到此猴有一天会打上凌霄宝殿?

    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水帘洞中又有天造地设的家当,连自己置办家当的人力物力财力都省下了,真真是世间仙境,但凡我能在此地居住,夫复何求?偏那美猴王又开始担心自己有一天会死,要从此访道求仙,寻个长生不老之法。可以说,这时的美猴王,并不晓道为何物,他是个彻头彻尾的实用主义者,执着的到处寻访名师,只为求个长生不老。

    菩提祖师是何人,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从樵夫口中可知,菩提祖师不仅自己道行深,还用这道行去指点别人,是个爱惜万物的高人。只是这祖师指点樵夫一二,无非使其忘却忧愁,每日开开心心劳作及孝顺母亲,盖因其是个安分守己之人,那悟空却是只不肯顺应自然的猴子,从这一刻开始,将生出多少事端来!

    一部古老的神话故事,但却引起了儿童的喜爱,那就是《西游记》。小时候,我只是看动画片与图画书。但现在,我不仅看与读,而且还学会了思考。

    《西游记》中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大家都十分了解。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孙悟空啦!因为他总是聪明过人、助人为乐、能分辨好人与坏人,来守护唐僧和弟兄们。他就像我们现在的人民警察一样,火眼金睛,抓坏人救好人,时刻保卫着我们。或许由于唐僧遇到麻烦的事情就不动脑筋,盲目地接受别人的帮助的缘故吧,有时才会不听孙悟空的好心劝告,掉入妖怪的手中。这足够说明了遇到麻烦的事情要动脑筋,如果不动脑筋,听了别人不好的意见,反而会更糟糕。不过我还认为唐僧过于善良,哪怕对待坏人也十分好,因为他只看表面,不了解人的本质。

    我也很喜欢猪八戒。我觉得他是个性格单纯但很可爱的人。他不会想出一些好方法,但却有正义感。只要他想做的事,他就一定会去做。他会奋不顾身地保护师傅的安全,而不考虑自己的安危。看上去他有些笨不动脑筋,但是人们觉得他笨的可爱。我们要学习他那种不怕敌人的胆量。不过有些事在做之前要仔细考虑,分清楚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要凭自己的实力去做。

    总之,师徒四人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长处,哪怕是他们的短处也必须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有,如果有的话,要

  • 2、 西游记第5章读后感

    西游记第5章读后感(一)

    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第五回充分反映了大圣的天真率直,同时也衬托出了大圣的愚昧无知,他不畏强权,但强权是不会因为他的天真耿直就会宽容他,而且还有很多看不惯大圣所作所为的人,从中挑拨是非,无中生有,想与处置而后快。大声就是这些人权势利益纷争的一个工具,一个靶心而已。

    想必大家都读过《西游记》,对书中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都不陌生吧。我家有一本原版《西游记》,我最喜欢看的就是第五回乱蟠桃大圣偷丹。

    这回书说的是:孙悟空在天上看管蟠桃园,见园里熟透的桃子十分诱人,就偷吃了几个,吃饱了就变成一寸高的小人在一片树叶上睡着了。这时,七仙女来园子采桃,边采边议论着蟠桃会邀请的各路神仙。当孙悟空听说没有邀请他时,怒气冲天,用定身法把七仙女定住,变成赤脚大仙大摇大摆地向瑶池走去,用瞌睡虫使天兵睡着,自己在瑶池痛饮一翻,不一会就喝醉了,然后走进老君府,把里面的仙丹偷吃了个干干净净。酒醒后,发现自己犯了天条,慌慌张张地逃回花果山了。

    孙悟空的任务是看管蟠桃园,他却没有尽职,不仅偷吃蟠桃,还呼呼大睡。他不敢勇于承认错误,知道自己防了天条,为什么不向玉帝请罪呢?我觉得这几点孙悟空应该好好反思一下。

    西游记第五回第一句话:话表齐天大圣到底是个妖猴。非常深刻地评价了孙悟空的性格及其所作所为。本来让孙悟空看管蟠桃园是个美差,但是到摘蟠桃的时候成熟的蟠桃都没了,那时蟠桃已成熟一半,少说也有三十多万个,都让他个人吃了吗?不可能,那就是让人给偷了,他却没发现你说他一天都在干什么?有一点责任心吗?几十万个蟠桃都给看丢了,这已经是大错,他却全然不知。当孙悟空听说蟠桃会没请他时,他便恼羞成怒破坏了蟠桃宴,偷了仙丹,事到这时才知道闯了祸才知道害怕,反天宫跑了。跑能解决问题吗?肯定要抓回来治罪的。

    孙悟空自学艺归来后就自高自大,非常跋扈,老子天下第一,敢打敢干,遇事不加思索,暴力倾向严重。这一时期的孙悟空还没有形成自己成熟的个性,做事幼稚天真不计后果,我们大多数人在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出现这样的过程。

  • 3、 有关《西游记》章读后感汇总

    读后感大全相关专题:“《西游记》章读后感”。

    读书让我们更好的去了解生活,明白生活的道理。从作者写的作品上获得了一定的收获之后,在读完整本书后,写一篇读后感,加深理解。应该从哪里开始写起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西游记》章读后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动动手指请收藏一下!

    《西游记》章读后感 篇1

    西游记第五回第一句话:话表齐天大圣到底是个妖猴。非常深刻地评价了孙悟空的性格及其所作所为。本来让孙悟空看管蟠桃园是个美差,但是到摘蟠桃的时候成熟的蟠桃都没了,那时蟠桃已成熟一半,少说也有三十多万个,都让他个人吃了吗?不可能,那就是让人给偷了,他却没发现你说他一天都在干什么?有一点责任心吗?几十万个蟠桃都给看丢了,这已经是大错,他却全然不知。当孙悟空听说蟠桃会没请他时,他便恼羞成怒破坏了蟠桃宴,偷了仙丹,事到这时才知道闯了祸才知道害怕,反天宫跑了。跑能解决问题吗?肯定要抓回来治罪的。

    孙悟空自学艺归来后就自高自大,非常跋扈,老子天下第一,敢打敢干,遇事不加思索,暴力倾向严重。这一时期的孙悟空还没有形成自己成熟的个性,做事幼稚天真不计后果,我们大多数人在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出现这样的过程。

    《西游记》章读后感 篇2

    《西游记》这本书相信很多人都读过吧!这已经是我读第7遍了,虽然我已经读过很多遍,但还是对这本书爱不释手。

    在这本书里相信每个人都有一个最爱的故事情节,其中我最爱的故事就是三打白骨精。这个故事讲述的曲折离奇,有很多动人的情节并且被电影按翻版的形式播放过呢!我第一遍读时,感觉白骨夫人太坏了,孙悟空太可怜了,当和妈妈一齐看到那里时,痛哭流涕,很想将白骨夫人揍一顿。经过多遍阅读,悟空一次次的被误会,以及他对身边人的谅解,最终经过种种磨难,师徒四人最终取得圆满的结果,或许人生也是如此吧!

    我能理解文字后,随着读的遍数越来越多,在脑海里浮现出一幅幅画面来栩栩如生。这本书是我爱阅读的起源,让我爱上了阅读。让我明白书不能单靠封面来确定资料,也许单一的封面蕴藏着大学问,或许能够改变一个人。

    《西游记》章读后感 篇3

    暑假里,我认真阅读了四大名着之一—《西游记》。其中,令我深有感触的一个故事是“孙悟空三借芭蕉扇”。

    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是:唐僧师徒在路过火焰山时,看见火焰山上的熊熊烈火如同一只凶猛的巨兽喷吐着火焰,周围一片炽热,土地被烤的焦黑,村民们痛苦地呻吟着,一颗颗豆大的

  • 4、 西游记第2章读后感

    西游记第2章读后感(一)

    我们处处可以看到现实社会的投影。悟空是《西游记》中第一主人公,是个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他有无穷的本领,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有着大英雄的不凡气度,也有爱听恭维话的缺点。他机智勇敢又诙谐好闹。而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敢斗。与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敢斗,楞是叫响了齐天大圣的美名;与妖魔鬼怪敢斗,火眼金睛决不放过一个妖魔,如意金箍棒下决不对妖魔留情;与一切困难敢斗,决不退却低头。这就是孙悟空,一个光彩夺目的神话英雄。孙悟空那种正义大胆、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本领高超是妖怪们的克星,横扫一切妖魔鬼怪的大无畏气概,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他代表了一种正义的力量,表现出人民战胜一切困难的必胜信念。说到猪八戒,他的本事比孙悟空可差远了,更谈不上什么光辉高大,但这个形象同样刻画得非常好。猪八戒是一个喜剧形象,他憨厚老实,有力气,也敢与妖魔作斗争,是孙悟空第一得力助手。但他又满身毛病,如好吃,好占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难,常常要打退堂鼓,心里老想着高老庄的媳妇;他有时爱撒个谎,可笨嘴拙腮的又说不圆;他还时不时地挑拨唐僧念紧箍咒,让孙悟空吃点苦头;他甚至还藏了点私房钱,塞在耳朵里。他的毛病实在多,这正是小私有者的恶习。作者对猪八戒缺点的批评是很严厉的,但又是善意的。他并不是一个被否定的人物,因此人们并不厌恶猪八戒,相反却感到十分真实可爱。师傅唐僧,虽说没有孙悟空的本领、猪八戒的活络、沙僧的勤快、白龙马的脚力,但他品行端正,会念真经,不怕千刀万剐,有坚定的信念;沙僧和白龙马虽说没有什么大本事,但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甘心当好后勤,不好出风头。这四个人物形象各有特点,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写作技艺的高超,也许作者善于刻画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处。书中写唐僧师徒经理了八十一个磨难有让我联想到了他们的执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这着实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读完第二章后,我的感触有如下几点:1)为了自己树立的明确目标要坚持不懈;2)要认清自己的比较优势,从比较优势中寻找到自己的目标,然后再去努力;3)知恩图报,尊师重道是人之根本。

    孙悟空为了能学一个不老长生,常躲过阎君之难漂洋过海,登界游方十数个年头,其中所吃之苦自不必说。任何事情若想成功不付出辛苦是万万不行的,这自是世人皆知的,大多数人为了自己的目标也会有所努力的。只是,随

  • 5、 读书:骆驼祥子一至七章读书300字

    作为学生,当你读完《骆驼祥子》,就应该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骆驼祥子读书笔记300字。《骆驼祥子》这本书讲述了旧社会时期的人力车夫——祥子的生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有关于骆驼祥子一至七章读书笔记300字,希望你喜欢。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读后感大全网!https://m.dhb100.com/

    骆驼祥子一至七章读书笔记300字1

    老舍先生的这部著作《骆驼祥子》并不长,只有20万字,内容却极其深刻。这部小说为我们刻画了一个栩栩如生的旧北京洋车夫的形象,揭露了旧社会底层劳动人民无尽的苦难。

    祥子原是乡下人,家中没了田地,为了谋求生计,他来到了北平,干上了自己理想的职业——拉车。流了三年的汗水,他买了一辆属于自己的新车。从此,祥子的事业蒸蒸日上,眼看着就要过上好日子了——可惜好景不长,一次生意没做成,祥子连人带车全被军队抢了去!可祥子岂是那种稍遇到点儿挫折便垂头丧气的人,他脑子一转,趁着大部队转移之际,祥子偷偷牵上三匹骆驼,逃了出来——然而,慌乱下那三匹骆驼只卖了35元,离买车还差得远呢!无奈之下,祥子只得又回到“仁和厂子”拉车。厂主刘四爷的女儿虎妞,因为太泼辣,已经三十多了还没找到婆家。虎妞看上了祥子,诱惑祥子,祥子栽倒在了她的怀中,还和她成了亲。

    但是,虎妞又在生日宴会上和刘四爷闹翻了,导致她和祥子只得搬出来住。没过多久,虎妞死于难产,祥子只得将刚买的车又卖掉,为虎妞举办了葬礼。从此,祥子人财两空。他染上了恶习:抽烟、赌博、骗钱、借钱不还,甚至还为钱诬陷别人。祥子终于彻底的堕落了,和那些失败的底层人民一样,变成了一具行尸走肉。

    时代的悲剧啊!腐朽、残酷的旧社会无情的毒害了多少人!就连祥子这样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了希望的人,最终都恨透了这个世界!正如周恩来总理当初鼓励战士们时所说的:“国家没有前途,个人能有什么前途?”祥子凄惨的结局,使我认识到国家与个人命运的休戚相关。

    骆驼祥子一至七章读书笔记300字2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祥子来到城市,渴望以自己诚实的劳动,创造生活。他怀着买车的信念,拼命的赚钱,就像是一个旋转的小陀螺。终于,祥子得到了梦寐以求的车,那辆车对于祥子来说,不知道是他磨破了多少双鞋换来的。可是命运捉弄人,车接二连三的被人夺走,祥子的梦想之火一次次的熄灭。但祥子仍然不肯放弃,不断的振作起来,再度奋斗。在此,我

  • 6、 西游记第二章读后感

    西游记第二章读后感(一)

    读完第二章后,我的感触有如下几点:1)为了自己树立的明确目标要坚持不懈;2)要认清自己的比较优势,从比较优势中寻找到自己的目标,然后再去努力;3)知恩图报,尊师重道是人之根本。

    孙悟空为了能学一个不老长生,常躲过阎君之难漂洋过海,登界游方十数个年头,其中所吃之苦自不必说。任何事情若想成功不付出辛苦是万万不行的,这自是世人皆知的,大多数人为了自己的目标也会有所努力的。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着众多的艰难与诱惑,能始终坚持自己最初的目标不放弃,始终为了这个目标努力奋斗的却极为稀少。也就是所谓的圣人立长志,凡人常立志。

    孙悟空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长生不老,躲过阎君之难,他也是一如继往的向着他的目标努力。在求仙过程中,他开始访了无数的地方都没有访到仙家,如果他中途放弃或者改个目标,学写武术就算了,也就不会最终学得仙道。就在他拜了菩提祖师为师后,祖师问他要学什么道时,他也是非能长生者不学,甚至不惜惹怒师傅。孙悟空可以坚持自己的志向不妥协,可以为了自己的志向奋斗终身,他的执着是众人所不能的,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另外,凡事除了努力外还要有这方面的天赋。俗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有些事情是你倾其所有都做不成的。天赋其实是个很神奇的东西,无色无味无形却又实实在在存在。有些人轻轻松松可以取得很好的成绩,而有些人费尽力气也不过表现平平。孙悟空在学道过程中,因非长生者不学而惹怒师傅,师傅将悟空头上打了三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了。若不是孙悟空有此悟性,知道师傅是让他三更从后门进入,秘处传他道法,他也学不成如此仙道。

    读完第二章后,我的感触有如下几点:1)为了自己树立的明确目标要坚持不懈;2)要认清自己的比较优势,从比较优势中寻找到自己的目标,然后再去努力;3)知恩图报,尊师重道是人之根本。

    孙悟空为了能学一个不老长生,常躲过阎君之难漂洋过海,登界游方十数个年头,其中所吃之苦自不必说。任何事情若想成功不付出辛苦是万万不行的,这自是世人皆知的,大多数人为了自己的目标也会有所努力的。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着众多的艰难与诱-惑,能始终坚持自己最初的目标不放弃,始终为了这个目标努力奋斗的却极为稀少。也就是所谓的圣人立长志,凡人常立志。

    主要内容:孙悟空从菩提老祖那里学来了长生之道,筋斗云和七十二般变法,但因他骄傲,所以被老祖赶出洞外,回到花果山。

    感受:孙悟空吃苦,聪明

  • 7、 西游记第一章读书笔记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它是吴承恩先生的杰作,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西游记第一章读书笔记,欢迎阅读。

    篇一:西游记第一章读书笔记

    《西游记》开篇,以大段大段的文字讲述了各种自然现象及自然规律,让人读罢,不得不感叹自然的伟大。使人不解的是,这天地为何多事生出一只石猴?莫非规律果真是为了有一天被打破而制定的?看那石猴出生之后,玉帝恩慈的称其为天地精华所生,彼时又怎能料到此猴有一天会打上凌霄宝殿?

    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水帘洞中又有天造地设的家当,连自己置办家当的人力物力财力都省下了,真真是世间仙境,但凡我能在此地居住,夫复何求?偏那美猴王又开始担心自己有一天会死,要从此访道求仙,寻个长生不老之法。可以说,这时的美猴王,并不晓道为何物,他是个彻头彻尾的实用主义者,执着的到处寻访名师,只为求个长生不老。

    菩提祖师是何人,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从樵夫口中可知,菩提祖师不仅自己道行深,还用这道行去指点别人,是个爱惜万物的高人。只是这祖师指点樵夫一二,无非使其忘却忧愁,每日开开心心劳作及孝顺母亲,盖因其是个安分守己之人,那悟空却是只不肯顺应自然的猴子,从这一刻开始,将生出多少事端来!

    提到《西游记》大家肯定能将其中的一些片段记得滚瓜烂熟,我也一样,再一次拿出那本在书架上已微微发黄的《西游记》,爱不释手,道一杯香茗,没翻开几页,随着吴承恩爷爷的精彩描绘,就被其中的情节给吸引住了。

    读了《西游记》我深有感触,文中曲折的情节和唐僧师徒的离奇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书作者罗贯中为读者讲述了唐僧以及其他的三个徒弟一路上历尽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了真经的故事。

    《西游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人们无不在作者丰富而大胆的艺术想象面前惊叹不已。然而,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作为神魔小说杰出代表的《西游记》 通过《西游记》中虚幻的神魔世界,我们处处可以看到现实社会的投影。

    篇二:西游记第一章读书笔记

    一部古老的神话故事,但却引起了儿童的喜爱,那就是《西游记》。小时候,我只是看动画片与图画书。但现在,我不仅看与读,而且还学会了思考。

    《西游记》中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大家都十分了解。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孙悟空啦!因为他总是聪明过人、助人为乐、能分辨好人与坏人,来守护唐僧和弟兄们。他就像我们现在的人民-警-察一样,火眼金睛,抓坏人救好人,时刻

  • 8、 西游记第四章读后感

    西游记第四章读后感

    前面看了天生石猴做了美猴王,在花果山带着猴子们游山玩水,可谓是快活逍遥。如果就这么逍遥下去,恐怕就没有后来的孙悟空了。有一天,美猴王突然想去学一些本领。他远涉重洋,历经艰辛,拜菩提祖师学艺,菩提祖师给他起名叫孙悟空。孙悟空不停地学,学会七十二变和驾筋斗云等本领,终于脱胎换骨,为后来的英雄业绩奠定了基础。正是孙悟空这种不满足现状,积极进取的精神,才造就了一代叱咤风云、惊天动地的英雄。这个故事启示我,要努力学习,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今天看了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第四章《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大闹天宫,真是痛快!孙悟空入龙宫探宝、去阴曹地府勾生死簿、上天宫搅闹王母娘娘的蟠桃宴。挥舞金箍棒,威风凛凛,把天兵天将和玉皇大帝打的一塌糊涂。后来还是靠如来佛祖帮忙,才保住了玉皇大帝的位子。尽管孙悟空最终被压在五行山下,但他是个无畏的英雄,他代表了人民群众对恶势力的反抗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西游记》就是孙悟空的英雄传,他挥舞金箍棒的傲然身姿,早已凝固在千万年的传说中。他是我心目中的英雄,他敢于和强大势力做斗争的大无畏精神值得我学习。

  • 9、 西游记第三章读后感

    西游记第三章读后感(一)

    今天我读了《西游记》的第三章。这一篇主要讲了孙悟空不满自己的官职,非要当齐天大圣,就回到了花果山去了。玉皇大帝听了非常生气,派托塔李天王和哪吒带天兵天将去捉拿孙悟空,托塔李天王命巨灵神去挑战,没过多久就逃跑了,后来又派哪吒去迎战,结果也败下阵来,玉皇大帝看到这猴子这么有能耐,就让他当齐天大圣去看管桃园,可他看见桃子就流口水,就饱饱地吃了一顿,发现自己闯了大祸,一个筋斗又回到了花果山。

    我从中知道了看见自己想要的东西要禁得起诱惑,不要用偷的方式去获得,这样的方式是不对的。在我们生活当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事情,我希望他们把别人的东西尽早还回去,这样才不会闯祸。

    第三章《大闹天宫》讲的是,东海龙王和阎王告了 孙悟空的状以后,玉帝欲遣兵捉拿,太白金星建议,把孙悟空召入上界,做弼马温。孙悟空到了天宫,知道了弼马温只是个管马的小官后,便打出天门,返回花果山,自称齐天大圣。玉帝派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孙悟空连败巨灵神、哪咤二将。孙悟空又被请上天管理蟠桃园。他偷吃了蟠桃,搅闹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还把太上老君的金丹吃了个精光。孙悟空知道自己把祸闯大了,逃离天宫,回到了花果山 。

    读了这章,我懂得了一个道理: 人都希望有自由,但没有人可以拥有无限的自由;那些想拥有无限自由的人,得到的往往是自由的束缚。人也不能过于骄傲,骄傲会让人迷失了自己。孙悟空就是因为骄傲自大,大闹天宫,终被压在了五行山下。 孙悟空大闹天宫的行为不值得效仿。

    相信大家对《西游记》的每一个片段都很熟悉,我也一样。每次细细研读《西游记》,聪明智慧的孙悟空,憨厚贪吃的猪八戒,坚持不懈的唐憎,忠诚老实的沙憎就清晰的展现在我面前。

    在《西游记》中,我最喜欢孙悟空。因为我和他差不多,一样爱打抱不平。他有一身高超的绝世武功,天不怕,地不怕,有一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敢作敢当、机智勇敢,敢与高高在上的玉皇大帝做斗争,大闹蟠桃会,砸坏了太白金星的炼丹炉,多次大闹天宫,还机智的和妖魔鬼怪做斗争,面对困难绝不低头。这就是我眼中的孙悟空,一个敢作敢当的大英雄。孙悟空那伸张正义,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他是广大民众心中的一位榜样,反映广大民众的美好心愿。

    我们应该学习孙悟空面对困难绝不退缩、机智勇敢克服难题的精神。把这些精神用到你的学习和生活中去,会使你的生活变的丰富多彩。

  • 10、 [荐]《西游记》章读后感(汇总3篇)

    人们在阅读了一本书籍后会迸发一些不一样的感悟。当细细品读完作者写的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为了加深印象,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把心中感受写出来。那么,你会不会写作品读后感呢?读后感大全经过搜集和处理,为你提供《西游记》章读后感,请收藏并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西游记》章读后感(篇1)

    西游记第五回第一句话:话表齐天大圣到底是个妖猴。非常深刻地评价了孙悟空的性格及其所作所为。本来让孙悟空看管蟠桃园是个美差,但是到摘蟠桃的时候成熟的蟠桃都没了,那时蟠桃已成熟一半,少说也有三十多万个,都让他个人吃了吗?不可能,那就是让人给偷了,他却没发现你说他一天都在干什么?有一点责任心吗?几十万个蟠桃都给看丢了,这已经是大错,他却全然不知。当孙悟空听说蟠桃会没请他时,他便恼羞成怒破坏了蟠桃宴,偷了仙丹,事到这时才知道闯了祸才知道害怕,反天宫跑了。跑能解决问题吗?肯定要抓回来治罪的。

    孙悟空自学艺归来后就自高自大,非常跋扈,老子天下第一,敢打敢干,遇事不加思索,暴力倾向严重。这一时期的孙悟空还没有形成自己成熟的个性,做事幼稚天真不计后果,我们大多数人在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出现这样的过程。

    《西游记》章读后感(篇2)

    《西游记》讲述的是自从齐天大圣大闹天宫之后。被菩萨关在五指山下。一天,唐僧的到来救出了被关在五指山下已有五百年的悟空。为了报答唐僧的救命之恩,悟空决定不畏艰险护送唐僧西天取经。悟空神通广大,他腾云驾雾来去无踪,并且千变万化;他还有火眼金睛可以明察秋毫大显神通。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最后他们除恶务尽取到了真经,天下太平。

    《西游记》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他的作者是吴承恩。这本书写的是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过程。途中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

    一部古老的神话故事,却能引起所有儿童的喜爱,那就是《西游记》。小时候,我只是看动画片与图画书。但现在,我不仅看与读,而且还学会思考。《西游记》中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大家都十分了解。我和许多同学一样最喜欢的就是孙悟空啦!因为他聪明过人、助人为乐,还喜欢他的善良、调皮、机灵、法力无边、对各天神说话时的直率,打妖怪时的执着尤其是三打白骨精那一回,还有对兄弟、师傅和猴子猴孙的情谊;唐僧诚心向佛,心地善良,顽固执着,同时又因心肠太软而显得有点懦弱和迂腐:猪八戒挺可爱的傻傻笨笨的,虽然贪财好色,又懒又馋,但是很有善心;沙和尚忠心耿耿

  • 2022-11-21

  • 2019-10-29

  • 2019-10-09

  • 2019-09-19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2

  • 2019-09-23

  • 2019-09-21

  • 2019-09-20

  • 2020-06-30

  • 2019-09-20

  • 2019-09-21

  • 2022-11-20

  • 2022-11-23

  • 2019-09-22

  • 2019-11-06

  • 2019-09-22

  • 2019-09-22

  • 2019-09-20

  • 2019-09-22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26

  • 2019-09-22

  • 2019-11-08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09-20

  • 2019-09-22

  • 2019-09-22

  • 2019-11-08

  • 2019-09-19

  • 2019-09-26

西游记一至七章读后感
西游记一至七章读后感栏目为您提供许多优质的2024西游记一至七章读后感,西游记一至七章读后感范文,西游记一至七章读后感大全等,希望在您写西游记一至七章读后感中有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