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四大名著读后感 > 西游记1至7章读后感 > 地图 > 西游记1至7章读后感,2024西游记1至7章读后感范文
西游记1至7章读后感相关栏目
西游记1至7章读后感热门栏目
西游记1至7章读后感推荐
西游记1至7章读后感

(共 6598 篇)

  • 1、 格列佛游记1至8章读后感集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们平时也需要多阅读一些书籍书籍,我们在读作者写的作品时,不能马观花地读,需要仔细地领会,我们就可以通过文字的方式把那些心得体会记录下来,您是否正在考虑如何写作品的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格列佛游记1至8章读后感集锦”,欢迎阅读,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格列佛游记1至8章读后感【篇1】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写的,他是英国讽刺作家,其中《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游记体讽刺小说,以较为完美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作者的思想观念,作者用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幻想的荒诞和离奇的情节,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

    格列佛游记,讲述的是格列佛在四个不同的国度所遇到的奇闻趣事。小人国实际上是当时英国的缩影。作者借小人国里的高跟党和低跟党之争来嘲笑英国两个不同政党间的论证;吃鸡蛋的大端派和小端派的争论是指英法之争;跳绳选官之事讽刺了政坛的腐败。大人国的所见是阐述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大人国的淳朴民风,和所石施行的政治体系。飞岛国的科学家们,从事着脱离实际的科学研究。他们不但脱离人民,而且还敌视人们,用残暴的手段对待人民。这是作者对于英国的殖民统治的不满之情。而慧骃国中

    分为两种动物,一种是具有高度自律性,高尚节操的马和粗鄙丑陋的耶胡,这表达了作者对资产阶级的憎恶。

    读了这一篇文章后。我觉得即使现在的我们虽然不能做出什么轰轰烈烈的事情来,但是可以做我们能做到的事。就算是低下头拣起一片垃圾,制止他人做破坏环境的事。这都是我们可以做到的。我们应该像慧骃国的马一样拥有着高尚的情操。

    格列佛游记1至8章读后感【篇2】

    每当我执笔写完一篇文字时,就会望着本该有着题目的空白处,茫然而不知所措。回头,想着多少年后才会再来这个地方?问,是荒漠中水草丰美的绿洲,始终激励着饥渴地穿越在荒漠中的旅人。

    这里的国王和大臣贪婪、残忍而且野心勃勃,党派之间相互倾扎,与邻国之间战争不断。第二次格列佛乘坐一艘名叫:“冒险号”的船再次出海,又意外的来到了另一个国度,这里的居民在格列佛的眼中身高犹如铁塔,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大人国”,这里虽然没有一套完整的文明体系,但民风淳朴,处于完全自然的状态。格列佛的第三次航行乘坐的是:“好望号”,这次航行他先后到过“飞岛国”、“巫人岛”等地,见识了许多新鲜的东西,后经日本、荷兰又回到了英国。格列佛第四次航行是受聘为“冒

  • 2、 西游记第5章读后感

    西游记第5章读后感(一)

    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第五回充分反映了大圣的天真率直,同时也衬托出了大圣的愚昧无知,他不畏强权,但强权是不会因为他的天真耿直就会宽容他,而且还有很多看不惯大圣所作所为的人,从中挑拨是非,无中生有,想与处置而后快。大声就是这些人权势利益纷争的一个工具,一个靶心而已。

    想必大家都读过《西游记》,对书中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都不陌生吧。我家有一本原版《西游记》,我最喜欢看的就是第五回乱蟠桃大圣偷丹。

    这回书说的是:孙悟空在天上看管蟠桃园,见园里熟透的桃子十分诱人,就偷吃了几个,吃饱了就变成一寸高的小人在一片树叶上睡着了。这时,七仙女来园子采桃,边采边议论着蟠桃会邀请的各路神仙。当孙悟空听说没有邀请他时,怒气冲天,用定身法把七仙女定住,变成赤脚大仙大摇大摆地向瑶池走去,用瞌睡虫使天兵睡着,自己在瑶池痛饮一翻,不一会就喝醉了,然后走进老君府,把里面的仙丹偷吃了个干干净净。酒醒后,发现自己犯了天条,慌慌张张地逃回花果山了。

    孙悟空的任务是看管蟠桃园,他却没有尽职,不仅偷吃蟠桃,还呼呼大睡。他不敢勇于承认错误,知道自己防了天条,为什么不向玉帝请罪呢?我觉得这几点孙悟空应该好好反思一下。

    西游记第五回第一句话:话表齐天大圣到底是个妖猴。非常深刻地评价了孙悟空的性格及其所作所为。本来让孙悟空看管蟠桃园是个美差,但是到摘蟠桃的时候成熟的蟠桃都没了,那时蟠桃已成熟一半,少说也有三十多万个,都让他个人吃了吗?不可能,那就是让人给偷了,他却没发现你说他一天都在干什么?有一点责任心吗?几十万个蟠桃都给看丢了,这已经是大错,他却全然不知。当孙悟空听说蟠桃会没请他时,他便恼羞成怒破坏了蟠桃宴,偷了仙丹,事到这时才知道闯了祸才知道害怕,反天宫跑了。跑能解决问题吗?肯定要抓回来治罪的。

    孙悟空自学艺归来后就自高自大,非常跋扈,老子天下第一,敢打敢干,遇事不加思索,暴力倾向严重。这一时期的孙悟空还没有形成自己成熟的个性,做事幼稚天真不计后果,我们大多数人在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出现这样的过程。

  • 3、 有关《西游记》章读后感汇总

    读后感大全相关专题:“《西游记》章读后感”。

    读书让我们更好的去了解生活,明白生活的道理。从作者写的作品上获得了一定的收获之后,在读完整本书后,写一篇读后感,加深理解。应该从哪里开始写起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西游记》章读后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动动手指请收藏一下!

    《西游记》章读后感 篇1

    西游记第五回第一句话:话表齐天大圣到底是个妖猴。非常深刻地评价了孙悟空的性格及其所作所为。本来让孙悟空看管蟠桃园是个美差,但是到摘蟠桃的时候成熟的蟠桃都没了,那时蟠桃已成熟一半,少说也有三十多万个,都让他个人吃了吗?不可能,那就是让人给偷了,他却没发现你说他一天都在干什么?有一点责任心吗?几十万个蟠桃都给看丢了,这已经是大错,他却全然不知。当孙悟空听说蟠桃会没请他时,他便恼羞成怒破坏了蟠桃宴,偷了仙丹,事到这时才知道闯了祸才知道害怕,反天宫跑了。跑能解决问题吗?肯定要抓回来治罪的。

    孙悟空自学艺归来后就自高自大,非常跋扈,老子天下第一,敢打敢干,遇事不加思索,暴力倾向严重。这一时期的孙悟空还没有形成自己成熟的个性,做事幼稚天真不计后果,我们大多数人在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出现这样的过程。

    《西游记》章读后感 篇2

    《西游记》这本书相信很多人都读过吧!这已经是我读第7遍了,虽然我已经读过很多遍,但还是对这本书爱不释手。

    在这本书里相信每个人都有一个最爱的故事情节,其中我最爱的故事就是三打白骨精。这个故事讲述的曲折离奇,有很多动人的情节并且被电影按翻版的形式播放过呢!我第一遍读时,感觉白骨夫人太坏了,孙悟空太可怜了,当和妈妈一齐看到那里时,痛哭流涕,很想将白骨夫人揍一顿。经过多遍阅读,悟空一次次的被误会,以及他对身边人的谅解,最终经过种种磨难,师徒四人最终取得圆满的结果,或许人生也是如此吧!

    我能理解文字后,随着读的遍数越来越多,在脑海里浮现出一幅幅画面来栩栩如生。这本书是我爱阅读的起源,让我爱上了阅读。让我明白书不能单靠封面来确定资料,也许单一的封面蕴藏着大学问,或许能够改变一个人。

    《西游记》章读后感 篇3

    暑假里,我认真阅读了四大名着之一—《西游记》。其中,令我深有感触的一个故事是“孙悟空三借芭蕉扇”。

    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是:唐僧师徒在路过火焰山时,看见火焰山上的熊熊烈火如同一只凶猛的巨兽喷吐着火焰,周围一片炽热,土地被烤的焦黑,村民们痛苦地呻吟着,一颗颗豆大的

  • 4、 西游记第2章读后感

    西游记第2章读后感(一)

    我们处处可以看到现实社会的投影。悟空是《西游记》中第一主人公,是个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他有无穷的本领,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有着大英雄的不凡气度,也有爱听恭维话的缺点。他机智勇敢又诙谐好闹。而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敢斗。与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敢斗,楞是叫响了齐天大圣的美名;与妖魔鬼怪敢斗,火眼金睛决不放过一个妖魔,如意金箍棒下决不对妖魔留情;与一切困难敢斗,决不退却低头。这就是孙悟空,一个光彩夺目的神话英雄。孙悟空那种正义大胆、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本领高超是妖怪们的克星,横扫一切妖魔鬼怪的大无畏气概,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他代表了一种正义的力量,表现出人民战胜一切困难的必胜信念。说到猪八戒,他的本事比孙悟空可差远了,更谈不上什么光辉高大,但这个形象同样刻画得非常好。猪八戒是一个喜剧形象,他憨厚老实,有力气,也敢与妖魔作斗争,是孙悟空第一得力助手。但他又满身毛病,如好吃,好占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难,常常要打退堂鼓,心里老想着高老庄的媳妇;他有时爱撒个谎,可笨嘴拙腮的又说不圆;他还时不时地挑拨唐僧念紧箍咒,让孙悟空吃点苦头;他甚至还藏了点私房钱,塞在耳朵里。他的毛病实在多,这正是小私有者的恶习。作者对猪八戒缺点的批评是很严厉的,但又是善意的。他并不是一个被否定的人物,因此人们并不厌恶猪八戒,相反却感到十分真实可爱。师傅唐僧,虽说没有孙悟空的本领、猪八戒的活络、沙僧的勤快、白龙马的脚力,但他品行端正,会念真经,不怕千刀万剐,有坚定的信念;沙僧和白龙马虽说没有什么大本事,但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甘心当好后勤,不好出风头。这四个人物形象各有特点,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写作技艺的高超,也许作者善于刻画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处。书中写唐僧师徒经理了八十一个磨难有让我联想到了他们的执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这着实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读完第二章后,我的感触有如下几点:1)为了自己树立的明确目标要坚持不懈;2)要认清自己的比较优势,从比较优势中寻找到自己的目标,然后再去努力;3)知恩图报,尊师重道是人之根本。

    孙悟空为了能学一个不老长生,常躲过阎君之难漂洋过海,登界游方十数个年头,其中所吃之苦自不必说。任何事情若想成功不付出辛苦是万万不行的,这自是世人皆知的,大多数人为了自己的目标也会有所努力的。只是,随

  • 5、 西游记读后感800字1篇

    西游记读后感800字1篇范文一

    唐僧师徒四人一路向西,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这不禁使我想起了共产党。伟大的人民领袖毛泽东带领共产党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最后才把侵略者赶出中国的领土。一个是为了取经造福百姓,一个是为了国泰民安,两者都是为了人民。

    现如今的我们早已无法辨别那段充满神奇色彩的故事是真是假,但唐僧师徒四人那种与妖怪斗智斗勇,不惧怕邪恶势力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

    西游记中为我们塑造了四个鲜明的人物形象本领高超的孙悟空,胆小如鼠的唐僧,贪财好色但不缺乏善良的猪八戒,沉默寡言的沙僧。这四个人性格各不相同,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孙悟空一路上降妖除魔,像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这些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都是发生在孙悟空身上。孙悟空也是我在西游记中最喜欢的角色,因为他神通广大、技艺高超,一路保护唐僧成功地取得了真经,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而且在他身上还有一种叛逆心理,以及他敢于和强大势力做斗争的勇敢的精神令我十分欣赏。

    而八戒则不同,他好吃懒惰,常常打退堂鼓,心里老想着高老庄的媳妇;他有时爱撒个谎,可笨嘴拙腮的又说不圆;他还时不时地挑拨唐僧念紧箍咒,让孙悟空吃点苦头,虽然如此,但在战斗中从不退缩,可以说得上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

    唐僧和沙僧就更不同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慢热型,他俩给人的感觉就是不急不慌的。唐僧耳根子特别软,经不住挑唆。沙僧没主见,经常附和孙悟空和唐僧,总说:大师兄说得对师傅说得对

    他们师徒经历的坎坷就像我们人生路上的坎坷。

    记得有一次,我参加学校的书法比赛,比赛过后,我好几天心神不宁,为了这次比赛我准备了好几天,万一落选,不就前功尽弃了吗?比赛结果下来了,我还是落选了。放学后,我躲在房间里哭了,爸爸特地打来电话安慰我,说:这有什么好哭的了,照你这样,我生意失败了,我还不得哭死啊,儿子,这就是挫折,哭是没有用的,要吸取这次的教训,争取下一次成功,这才是面对挫折的办法,这个道理你是一定要明白的。

    是啊!人生中的挫折太多了,不能每次都哭啊,就像西游记中孙悟空打妖怪,那也是挫折啊,迟早要懂得去面对。

    《西游记》读后感800字1篇范文二

    在中国文学的宝箱中,有许许多多驰名中外的古著,让人看得津津有味。吴承恩创作的那充斥着魔幻色彩的大型神魔小说《西游记》就是这样一颗璀璨的明珠,让人看得津津有味,回味无穷

    书中讲述的故事大致如下:五百年前,孙悟空大闹天宫,自

  • 6、 西游记第二章读后感

    西游记第二章读后感(一)

    读完第二章后,我的感触有如下几点:1)为了自己树立的明确目标要坚持不懈;2)要认清自己的比较优势,从比较优势中寻找到自己的目标,然后再去努力;3)知恩图报,尊师重道是人之根本。

    孙悟空为了能学一个不老长生,常躲过阎君之难漂洋过海,登界游方十数个年头,其中所吃之苦自不必说。任何事情若想成功不付出辛苦是万万不行的,这自是世人皆知的,大多数人为了自己的目标也会有所努力的。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着众多的艰难与诱惑,能始终坚持自己最初的目标不放弃,始终为了这个目标努力奋斗的却极为稀少。也就是所谓的圣人立长志,凡人常立志。

    孙悟空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长生不老,躲过阎君之难,他也是一如继往的向着他的目标努力。在求仙过程中,他开始访了无数的地方都没有访到仙家,如果他中途放弃或者改个目标,学写武术就算了,也就不会最终学得仙道。就在他拜了菩提祖师为师后,祖师问他要学什么道时,他也是非能长生者不学,甚至不惜惹怒师傅。孙悟空可以坚持自己的志向不妥协,可以为了自己的志向奋斗终身,他的执着是众人所不能的,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另外,凡事除了努力外还要有这方面的天赋。俗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有些事情是你倾其所有都做不成的。天赋其实是个很神奇的东西,无色无味无形却又实实在在存在。有些人轻轻松松可以取得很好的成绩,而有些人费尽力气也不过表现平平。孙悟空在学道过程中,因非长生者不学而惹怒师傅,师傅将悟空头上打了三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了。若不是孙悟空有此悟性,知道师傅是让他三更从后门进入,秘处传他道法,他也学不成如此仙道。

    读完第二章后,我的感触有如下几点:1)为了自己树立的明确目标要坚持不懈;2)要认清自己的比较优势,从比较优势中寻找到自己的目标,然后再去努力;3)知恩图报,尊师重道是人之根本。

    孙悟空为了能学一个不老长生,常躲过阎君之难漂洋过海,登界游方十数个年头,其中所吃之苦自不必说。任何事情若想成功不付出辛苦是万万不行的,这自是世人皆知的,大多数人为了自己的目标也会有所努力的。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着众多的艰难与诱-惑,能始终坚持自己最初的目标不放弃,始终为了这个目标努力奋斗的却极为稀少。也就是所谓的圣人立长志,凡人常立志。

    主要内容:孙悟空从菩提老祖那里学来了长生之道,筋斗云和七十二般变法,但因他骄傲,所以被老祖赶出洞外,回到花果山。

    感受:孙悟空吃苦,聪明

  • 7、 1到14回西游记读书心得

    随着年龄的增长,《西游记》带给我们不再是对神话的幻想,它令我善良,宽容,嫉恶如仇,有面对困难的勇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西游记读书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西游记读书心得篇1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它是吴承恩先生的杰作,讲述的是一个泼猴和唐三藏及师迫切,但对于精神自由的需求却无端被抹杀了.总之,我认为现代人最缺乏的就是一种开阔进取, 寻找最大自由的精神.

    在厉尽时间锤炼的《西游记》中,竟深深蕴含着新世纪人们最渴望的自由精神我更明白为什么它能够传承至今了.

    学做真人《西游记》读后感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它是吴承恩先生的杰作,讲述的是一个泼猴和唐三藏及师弟八戒,沙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这本书我虽然看了一遍,但是以这本书编辑的电视机不知道看过多少遍了,它给人一种百看不厌的感觉,让人看了就喜欢上了它.

    看完这部小说,有很大的感悟,我觉得学习唐僧的全心全意,孙悟空的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

    这本书把一个从石头里蹦出来的泼猴勾勒得栩栩如生,写它从天不怕地不怕变为一个恭敬的猴子,为了师傅的安危他奋不顾身,他并不像猪八戒那样好吃懒惰,也不像沙僧那样憨厚,作者更是借助他这一点勾勒出孙悟空的大智大勇,自从唐三藏把孙悟空从五指山解救出来到取得了真经,这期间经理九九八十一难,每次劫难都是孙悟空全心全意去解救师傅的,最后才圆满的取回真经.

    在打白骨精这一回里,他三次打死变为人形的白骨精,而被师傅气的念紧箍咒,唐僧是凡人他并不知道那是妖怪,悟空的解释他完全不听,而是念他的紧箍咒,疼的孙悟空满地打滚,最后唐僧还要和孙悟空断绝师徒之情,孙悟空被迫无奈,只好又回到花果山.但是孙悟空心理并没有怨恨师傅,更没有去报复师傅的想法,他把委屈全都藏在心理,而且心理总是想着师傅的安危,可见他对是师傅的真心.这一路上他们经历艰难险阻,不管多累,多饿,不管妖怪是多么的阴险狡猾他门都一一打败他们,把师傅从危难中救出来.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读多了总是有好处的,在当今的社会里没有文化是不行的,会被社会淘汰,从我们呱呱落地,父母就教我门说话,识字,等大一点儿他们又教我们怎样做人,我们在学校里不仅是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做人,只有学会了怎样做人,才能学会更多的知识,才能广交益友,可见书何其的重要.

    从书中我们会悟出许多真理,所以我们应该多读书,读好书.

    西游记读书心得篇2

    《西游记

  • 8、 西游记第一章读后感

    西游记第一章读后感(一)

    《西游记》开篇,以大段大段的文字2020讲述了各种自然现象及自然规律,让人读罢,不得不感叹自然的伟大。使人不解的是,这天地为何多事生出一只石猴?莫非规律果真是为了有一天被打破而制定的?看那石猴出生之后,玉帝恩慈的称其为天地精华所生,彼时又怎能料到此猴有一天会打上凌霄宝殿?

    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水帘洞中又有天造地设的家当,连自己置办家当的人力物力财力都省下了,真真是世间仙境,但凡我能在此地居住,夫复何求?偏那美猴王又开始担心自己有一天会死,要从此访道求仙,寻个长生不老之法。可以说,这时的美猴王,并不晓道为何物,他是个彻头彻尾的实用主义者,执着的到处寻访名师,只为求个长生不老。

    菩提祖师是何人,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从樵夫口中可知,菩提祖师不仅自己道行深,还用这道行去指点别人,是个爱惜万物的高人。只是这祖师指点樵夫一二,无非使其忘却忧愁,每日开开心心劳作及孝顺母亲,盖因其是个安分守己之人,那悟空却是只不肯顺应自然的猴子,从这一刻开始,将生出多少事端来!

    一部古老的神话故事,但却引起了儿童的喜爱,那就是《西游记》。小时候,我只是看动画片与图画书。但现在,我不仅看与读,而且还学会了思考。

    《西游记》中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大家都十分了解。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孙悟空啦!因为他总是聪明过人、助人为乐、能分辨好人与坏人,来守护唐僧和弟兄们。他就像我们现在的人民警察一样,火眼金睛,抓坏人救好人,时刻保卫着我们。或许由于唐僧遇到麻烦的事情就不动脑筋,盲目地接受别人的帮助的缘故吧,有时才会不听孙悟空的好心劝告,掉入妖怪的手中。这足够说明了遇到麻烦的事情要动脑筋,如果不动脑筋,听了别人不好的意见,反而会更糟糕。不过我还认为唐僧过于善良,哪怕对待坏人也十分好,因为他只看表面,不了解人的本质。

    我也很喜欢猪八戒。我觉得他是个性格单纯但很可爱的人。他不会想出一些好方法,但却有正义感。只要他想做的事,他就一定会去做。他会奋不顾身地保护师傅的安全,而不考虑自己的安危。看上去他有些笨不动脑筋,但是人们觉得他笨的可爱。我们要学习他那种不怕敌人的胆量。不过有些事在做之前要仔细考虑,分清楚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要凭自己的实力去做。

    总之,师徒四人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长处,哪怕是他们的短处也必须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有,如果有的话,要

  • 9、 西游记第四章读后感

    西游记第四章读后感

    前面看了天生石猴做了美猴王,在花果山带着猴子们游山玩水,可谓是快活逍遥。如果就这么逍遥下去,恐怕就没有后来的孙悟空了。有一天,美猴王突然想去学一些本领。他远涉重洋,历经艰辛,拜菩提祖师学艺,菩提祖师给他起名叫孙悟空。孙悟空不停地学,学会七十二变和驾筋斗云等本领,终于脱胎换骨,为后来的英雄业绩奠定了基础。正是孙悟空这种不满足现状,积极进取的精神,才造就了一代叱咤风云、惊天动地的英雄。这个故事启示我,要努力学习,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今天看了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第四章《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大闹天宫,真是痛快!孙悟空入龙宫探宝、去阴曹地府勾生死簿、上天宫搅闹王母娘娘的蟠桃宴。挥舞金箍棒,威风凛凛,把天兵天将和玉皇大帝打的一塌糊涂。后来还是靠如来佛祖帮忙,才保住了玉皇大帝的位子。尽管孙悟空最终被压在五行山下,但他是个无畏的英雄,他代表了人民群众对恶势力的反抗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西游记》就是孙悟空的英雄传,他挥舞金箍棒的傲然身姿,早已凝固在千万年的传说中。他是我心目中的英雄,他敢于和强大势力做斗争的大无畏精神值得我学习。

  • 10、 西游记读后感1千字2020

    西游记读后感1千字2020(一)

    吴承恩先生写的小说《西游记》,我们耳熟能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里面生动有趣的文字2020,个性鲜明的人物,使我记忆犹新,从小就对它百看不厌,爱不释手。

    今天,我又一次翻开《西游记》,武功高强、正义大胆的孙悟空;贪吃贪睡、好色好财的猪八戒;任劳任怨、心地善良的沙和尚;意志坚强、诚心向佛的唐玄奘;勤劳勇敢、忠心耿耿的白龙马精彩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描写也又一次深深地打动了我。合上书本,我不禁感叹:唐僧师徒四人,真是艰难啊!一步一步地走完了十万八千里。路上是多么辛苦,九九八十一难,大家都受尽了煎熬!

    其实,我们学习也像取经,有些人像《西游记》中的猪八戒,懒惰,对任何事情都是草草了事,没有一点儿耐心。有的人像唐僧,坚定不移,百折不挠。唐僧遇到过那么多困难,但从来没有气馁过,从未打消过取得真经的念头。我们有的同学也是,遇到难解的题目毫不畏惧,一定要不断地演算,哪怕到最后算不出来,也要找老师弄懂为止。有的人像沙和尚,诚恳老实,对任何事都不敷衍了事,总是一点一滴踏踏实实地把事情做好!有的人像孙悟空,活泼好动,足智多谋,特别聪明,对学习有很强的兴趣,回到家,总是把当天所学的复习一遍,把没有学的预习一遍。如果大家都像唐僧、沙和尚和孙悟空一样,有对学习有坚定的决心,就会像他们一样,取得真经。

    看着师徒四人的坚定不拔,想想我自己的所作所为,真是自形惭愧。

    6岁那年,瞅着别人如小鸟般在溜冰场上飞翔,我也禁不住动了心,非缠着妈妈要买一双溜冰鞋。妈妈拗不过我,便说:只要你学会了滑冰,我就给你买。好!一言为定!不过,当我摔了几脚后,就气呼呼地把溜冰鞋给扔到垃圾桶里去了。瞧着别人溜冰时轻盈矫健的身影,我也只有望鞋兴叹啦!可唐僧师徒呢?一十四年后才取得真经,一路上遇到了多少妖魔鬼怪、艰难险阻也没有放弃。这让我联想到了他们的执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这着实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废、虎头蛇尾,我不禁惭愧自己当初为何不能像他们一样坚持到底呢?也许这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从头做到尾,不管我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只要我尽力去做了,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成功啊!因为我去做了,而且坚持到了最后。

    唐僧四人都有缺点,孙悟空的毛躁,猪悟能的懒惰,沙悟净的沉默,唐玄奘的懦弱。可是他们却带着各自的缺点取到了真经,并修成了正果。这说明任何人,任何事

  • 2019-10-19

  • 2023-01-07

  • 2019-10-23

  • 2019-10-23

  • 2022-12-17

  • 2019-09-23

  • 2023-05-13

  • 2019-09-19

  • 2019-11-12

  • 2019-09-19

  • 2022-05-22

  • 2019-09-19

  • 2023-03-01

  • 2019-11-12

  • 2019-11-12

  • 2023-01-26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2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1

  • 2022-11-20

  • 2019-09-22

  • 2019-09-22

  • 2019-09-22

  • 2019-09-20

  • 2019-09-22

  • 2019-09-20

  • 2022-12-15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26

  • 2019-09-22

  • 2019-11-08

  • 2019-09-20

  • 2019-09-20

西游记1至7章读后感
西游记1至7章读后感栏目为您提供许多优质的2024西游记1至7章读后感,西游记1至7章读后感范文,西游记1至7章读后感大全等,希望在您写西游记1至7章读后感中有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