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四大名著读后感 > 水浒传前五回的读后感 > 地图 > 水浒传前五回的读后感,2024水浒传前五回的读后感
水浒传前五回的读后感相关栏目
水浒传前五回的读后感热门栏目
水浒传前五回的读后感推荐
水浒传前五回的读后感

(共 6062 篇)

  • 1、 水浒传前32回读后感

    水浒传前32回读后感一:水浒传前32回读后感

    (1156字)

    《水浒传》是部庞大、复杂的小说,它生动地描写、反映出了梁山起义的发生,发展壮大直至起义失败的整个过程。它明确地描写出了当时起义的社会根源和原由,并成功塑造出了那些栩栩如生的起义英雄的形象,且通过他们不同的反抗道路展开了起义过程,也具体地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原因。

    其实,我认为情节大致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前70回是以宋江、晁盖为首,渐渐吸纳江湖四方的豪杰上梁山。在这些好汉中,有自愿上山的,有的是被贪一官污吏一逼一得无处可走的地步才上山的,还有的是受到感召而上山的。但不论如何,这些人聚集梁山的目的是替天行道,反抗当时那腐败的政治。在这一时,那些梁山的英雄们也像他们所说的那样: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杀得贪一官污吏心惊胆战,令人一大呼痛快。而作者也有意借此发泄他对当时社会腐败政权的不满。后50回描述的是梁山好汉们接受了朝廷的招安,为国家效力的过程。他们北征辽国,剿灭虎田、王庆,众头领尽皆无损,威枕四方;南讨方腊一役,却使梁山英雄们损兵折将、七损八伤其生存者并未因此而获得合理、应得的回报,反遭一奸一臣迫害,梁山好汉们几乎没有一个善终,表现出了忠心报国的无奈。

    所以说《水浒传》也同时反映出了北宋的政治和社会的腐败、混乱。因此在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见官员行一贿和压迫百姓的事实,表现出了当时百姓的有苦无处伸张的现象。而宋江等人和当朝政一府官员对抗,替百姓出怨气,就又表现出了此书的又一个中心思想:官一逼一民反——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此外,书中的主要任务有一百多个,他们的一性一情也各不相同,每个人都有其不同特一性一,语言、举止都和其身份、地位紧密配合。而读者们更可以从书中人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深刻地感受到他们的独特个一性一。

    虽然水浒中的人物大多都较粗一鲁,但作者写人的粗一鲁更是使人称奇:如鲁达的粗一鲁是一性一急,不容得半点怠慢、史进的粗一鲁是任一性一、李逵粗一鲁是蛮横、阮小二的粗一鲁是悲愤无说处,而焦挺的粗一鲁是本身的气质不好……在这本书上还至少出现了十一二个个一性一鲜明的形象,这些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这部以北宋末年社会为历史背景的小说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书中的人物在这“替天行道”的旗帜下,好似作者也肯定和赞美了被压迫的人民的反抗、复仇行为。比如说:武松为兄长伸冤,却告状无门,于是他拔刃血仇,最后被张都

  • 2、 水浒传前十回读后感

    水浒传前十回读后感范文一

    刚接到这个标题题目的时候着实吃了一惊,我望《水浒传》已经是3年前的事了,剧中人物早已忘了一大半;而且我最喜欢的是《三国演义》,《水浒传》本来就没当真望。迫不得已,只得从网上下了一套好好研读,竟发现:实在水浒传真的是不错。

    第一点,也是最令人着迷的一点,就是书中那一百单八将。人物虽称不上个个性格光鲜,但也每人都有自己的拿手尽活,例如浪里白条张顺水性奇佳,玉臂匠金大坚石刻技术拔群,还有进云龙公孙胜令人闻风丧胆的魔法,哪一个不是人中奇才 有人说《水浒传》里108将是委曲凑齐的,就是为了凑传说中的108星。我也不否认这点,可假如要是真的有多少些写多少,那么不仅少了一份奇幻色彩,也丢失了一百单八将从天而降的意义,水浒传在人物塑造方面可谓是极品。

    第二点就是《水浒传》中对剧情的刻画描述。《水浒传》从九纹龙大闹史家村到一百单八将聚一堂,从宋江大破连环马到宋公明全夥受招抚,中间事情的繁琐,人物的众多,令人瞅而却步。可施耐庵却用自己优秀的文笔将如斯长的故事娓娓道来却涓滴没有拖沓之感,而且一环套一环,使读者不由得继承去下望,仿佛自己到了真实的故事中往了一般,真是让人叹服。

    第三点我要说的是《水浒传》对于历史的记述。大家可能都要笑我吧,这样一个类似于科幻神话的故事,根本就是瞎编,哪有什么真的历史。的确《水浒传》是神话故事,可他对当时民不聊生,奸臣当道,外敌进侵,戎行战斗力下降的社会从一个特殊的角杜行了剖析。您们想,假如人民糊口恬静,那么怎么会有100多好汉奋勇起义 假如忠臣当道,那么为什么高逑会当宰相 假如国家太平,那么金朝来干吗 假如戎行丰足,那么何必招抚呢 在我望来,水浒传不止是一本有意思的小说,更是一本反映当时社会的历史书。

    我说了这么多,实在没什么用,只不外把《水浒传》好的地方举了出来而已,我还依旧喜欢《三国演义》。所以,每个人心目中的好书是不一样的,我但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喜爱的,有意义的好书。

    《水浒传》前十回读后感范文二

    《水浒传》是我国古典文学中一部名着,讲的是梁山108位好汉起义反抗朝廷,后接受招安的故事,《水浒传》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两个字:忠和义。

    忠就是对人民对国家很忠心。宋江对梁山事业很忠心,对国家也是忠心耿耿,这就是忠。他大破辽兵,为国出力,就是最好的证明。

    忠,也许绝大部分人都能做到,但是,义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可是,

  • 3、 水浒传第五回读后感

    水浒传第五回读后感(一)

    读了水浒传第五回,真是让人大快人心,更加佩服了鲁智深的机智勇敢,热心助人的高尚品质。这次写的是鲁智深又一次见义勇为的大手笔,又是路见不平,被拯救者又是一弱女子。在当时黑暗的社会里,强盗横行,官府腐败的堕落社会里,女子是最弱小的群体,她们很容易成为牺牲品。鲁智深在打闹佛门之后无法容身,由智真长老推荐去东京相国寺讨个出身,在路途中遇到了这件事,以当时鲁智深的情况完全可以不用管这件事情,因为他自安身立命的事情都没解决,可是鲁智深就是鲁智深,遇到这样的不平事,他就得管,而且管到底,哪怕是因为路见不平丢了自己的前程。在教训周通的过程中,也体现了鲁智深的智慧,这让我着实佩服,他不像李逵那样盲打莽撞,而是自己精心设计了一个圈套,这样既可以教训周通,又波及不到其他无辜的人,结结实实的打了欺男霸女的强盗周通一顿,我看到这里不仅感到心情舒畅,大快人心。

    周通的结拜大哥李忠和鲁智深认识,通过这层关系周通和鲁智深和解,经过鲁智深调节,周通答应不再为难刘太公的女儿,把鲁智深请到山寨吃酒,又下山劫财来给鲁智深,鲁智深看不起他们的行径,毅然离开,看到这里,我想,同为108好汉的一份子,周通和李忠的为人和鲁智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鲁智深的光辉照耀下,周通李忠等人闲的那么猥琐,渺小。

    鲁智深就好比这个腐朽社会下弱者们的救世主,我想,如果当时的大宋王朝要是多一些这样的侠肝义胆的英雄好汉,那么天下会很太平,北宋也不会最后落得个被金国所灭的下场!

    经过一星期的努力,我终于读完了水浒传的后5回,在这五回中我明白了许多道理。受益匪浅。

    在这五回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第8回,在这回中,我深刻的体会到了北宋末年朝廷的腐败与世事的黑暗,作者细致地描写,尖锐的话语,充分的体现了北宋末年的官员,官官相护,见钱眼开的丑恶形象。

    在其中我对朋友这个词有了新的理解,林冲的两个过命至交陆谦与鲁达在林冲受难时的表现令我震惊,鲁达飞身野猪林,救林冲于水火之中;而陆谦却为了几量金子而沦为高俅的走狗。怪不得林冲火烧草料场时说:陆虞侯,我有恩与你,而却有负于我,却死有应得!林冲的这番话使我对交友之道有了更深的理解。

    第五回主要是说:林冲误闯白虎节堂(林冲遭高球陷害)高衙内在陆谦家二楼厅堂,死死缠住林娘子不放,林娘子与之搏斗渐渐没力气,林赶来,高衙内越窗而逃,林怒气冲冲,手执尖刀返回樊楼找陆谦算帐,惜陆谦早已逃离。

  • 4、 水浒传每回读后感第五回

    在当时黑暗的社会里,强盗横行,官府腐败的堕落社会里,女子是最弱小的群体。下面是编辑整理的水浒传每回读后感第五回,欢迎阅读!

    水浒传每回读后感第五回【一】

    《水浒传》写英雄们走上反抗的道路,各有不同的原因和不同的情况,但是在逼上梁山这一点上,许多人是共同的。如阮氏三雄的造反是由于生活不下去,他们不满官府的剥削,积极参加劫劝生辰纲的行动,从而上了梁山。

    解珍、解宝是由于受地主的掠夺和迫-害起而反抗的。鲁智深是个军官,他嫉恶如仇,好打不平,因此造成和官府的矛盾,结果被-逼上山落草。武松出身城市贫民,为打抱不平和报杀兄之仇,屡遭陷害,终于造反,勇猛地向统治阶级进行冲击。他是从血的教训中觉醒过来的。

    水浒一百零八将,人物形象中令我记忆最深刻的是智多星吴用和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智多星吴用几次献策:吴用为晁盖献计,智取生辰纲,用药酒麻倒了青面兽杨志,夺了北京大名府梁中书送给蔡太师庆贺生辰的十万贯金银珠宝;宋江在浔阳楼念反诗被捉,和戴宗一起被押赴刑场,快行斩时,吴用用计劫了法场,救了宋江、戴宗;宋江二打祝家庄失败;第三次攻打祝家庄时,吴用利用双掌连环计攻克祝家庄。

    宋江闹华州时,吴用又出计借用宿太尉金铃吊挂,救出了九纹龙史进、花和尚鲁智深。一生屡出奇谋,屡建战功。受招安被封为武胜军承宣使。宋江、李逵被害后,吴用与花荣一同在宋江坟前上吊自杀,与宋江葬在一起。真不愧为智多星呀!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是一位非常直率,暴烈如火,却侠骨柔情,杀却恶人为的是救穷苦人于水火的真汉此文来源于公务员测试网--文秘频道,英雄人物。他往往在人们面前表现出一副粗鲁,野蛮。可他到了冲锋陷阵的时候可毫不含糊,挥着62斤重的禅杖上阵杀敌。

    读了这本书我了解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水浒英雄们的反抗精神和封建社会腐-败的一面。这的确是一本非常耐人寻味的一本书。

    水浒传每回读后感第五回【二】

    读了水浒传第五回,真是让人大快人心,更加佩服了鲁智深的机智勇敢,热心助人的高尚品质.这次写的是鲁智深又一次见义勇为的大手笔,又是路见不平,被拯救者又是一弱女子.

    在当时黑暗的社会里,强盗横行,官府腐败的堕落社会里,女子是最弱小的群体,她们很容易成为牺牲品.鲁智深在打闹佛门之后无法容身,由智真长老推荐去东京相国寺讨个出身,在路途中遇到了这件事,以当时鲁智深的情况完全可以不用管这件事情,因为他自安身立命的事情都没解决,可是鲁智深就是鲁智深,

  • 5、 水浒传12回读后感

    水浒传12回读后感(一)

    今天我读了水浒传的第十二回《杨志卖刀》。

    这篇文章后有着很大的启发,我来逐步的说一下:杨志他为人老实,黑霸主牛二很是不讲理,牛二想到不花一分钱就去拿到杨志手里的那把宝刀他也太不讲理了吧!杨志的宝刀有三大绝技,一是砍铜剁铁,刀刃不卷。二是吹灰之力,毛发必断。三是杀人不见血。前两项牛二已经证实了可是第三项牛二非让杨志杀个人给他看看,在牛二的纠缠之下,杨志把牛二杀了,去官府自首,老百姓都去给杨志伸张正义,官府把杨志关了几天牢,打了几十板,通过比试武艺当上了统帅。

    通过这事,我们要知道,做人和做事,都不能傲气十足,否则一事无成的!

    老话说一文钱难倒英雄汉。说的是无论怎样的英雄豪杰,如果出门在外囊中羞涩,也势必陷入窘途。其中着名的事例,当属隋末唐初的大英雄秦琼卖马的故事了。

    如果说秦琼卖马的结局是因祸得福,不但得到了单雄信的资助而摆脱困境,还结识了一批江湖豪杰。而古典名着《水浒传》中的第12回中杨志卖刀的故事却没那么幸运。

    我们可以从这个故事中,吸取一些什么样的教训呢?我想应该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杨志不该倾尽家资去行贿买官,结果落了个竹篮打水,反弄的自己。

    其二是杨志不该和那种下三滥的泼皮无赖过度较真。有道是好汉不吃眼前亏。遇到这种事既然官府都管不了,还不如一走了之,与这种不能称之为人的人纠缠,只能使自己吃亏。以自己英雄之躯抵一条无赖之命,委实是不值。

    从这个故事中我还认识到,像牛二这样的泼皮无赖这所以能够横行于一时,甚至被百姓视为吃人的大虫,与北宋封建王朝的腐败有着很大的关系。有什么样的环境就能滋生出什么样的社会毒瘤。怪不得,这个昏庸的宋徽宗后来会与他的儿子宋钦宗一道被掳入金国,最后客死他乡了。

  • 6、 水浒传分回读后感

    水浒传分回读后感(一)

    在这一回中作者对武松与蒋门神的刻画非常细腻,比如说蒋门神:那厮不特长大,原来有一身好本事,使得好枪棒;拽拳飞脚,相扑为最。自夸大言道:三年上泰岳争交,不曾有对;普天之下没我一般的了!因此来夺小弟的道路。小弟不肯让他,吃那厮一顿拳脚打了,两个月起不得床。武松平生最是侠义心肠,专爱打抱不平,听了以后,不顾身体状况,当即要前往。到了快活林,先是故意找茬,然后将蒋门神的老婆一下子扔进酒缸里。那酒保,提过一个来,两手揪住,也望大酒缸里只一丢,都装在了酒缸里了。另一个酒保,也落得个同样的命运。可谓打得淋漓尽致!蒋门神来了之后,你看武松:说时迟,那时快;武松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武松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真有点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感觉。但是与鲁智深不同的事,武松比较明智,没把人打死,武松本来就有关司在身,在被一个岂不是杀头的罪!

    武松外形描写所作的铺垫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其间体现了武松刚勇豪爽、毫无畏惧、爱憎分明、敢作敢为的英雄气概。

    今天,我读了《水浒传》第二回:王教头私走延安府。王教头谓王进。由于王进患病在身,在家调养休息,他无妻无子,只有一位老母亲。谁知,刚上任的太尉竟是浪荡子弟高俅,高俅在一次比武中被王进的父亲用棍棒打倒在地,所以怀恨在心,高俅逼着王进带病进见。无奈,王进只得来见高俅,又被高俅痛斥一顿,早已算出高俅要将他至于死地。王进的老母亲让儿子自己逃走,王进不肯,硬要母亲一起走。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母子乘着夜色逃走了。不久,被高俅的人发现,高俅立马押下文书,行开诸州各府,捉拿逃军王进。

    我觉得,在古代,小人当道,王进是个志士,但英雄无用武之地,真令人惋惜。今天,我们中国繁荣昌盛,只要你有才华,就不用愁报国无门。所以,我们必须好好学习,努力争做国家的栋梁之才。

    读了这篇文章,我发现,水浒传里的所有人物都很讲义气,在一起的时候非常团结,但如果谁惹恼他们了,他们就把他杀掉,就这点不好,动不动就杀人,我们也经常闹矛盾,但最终都是握手言和,都会互相道歉,人,也要学会忍,更要学会吃亏,但如果真的侮辱了你,你就不能吃亏,俗话说得好:小不忍,则乱大谋。我多么希望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是一个文明有礼、和谐的社会呀!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一定要学会谦让!只有这样,那个创造文明有礼、和谐有序的社会的

  • 7、 水浒传第11回读后感

    水浒传第11回读后感(一)

    水浒传的第11回有个着名的故事一一杨志卖刀。主要讲了杨志身无分文,准备把祖传的宝刀卖了。正好被牛二看见了,牛二不信杨志说的宝刀的3个神奇之处。就要验实,果然前两项都是真的。最后一项杀人不沾血因为不能杀人所以不能演示,牛二就说杨志骗人。两人吵了起来,最后杨志忍不住牛二的骂一怒把牛二杀了。从中我知道了牛二的无赖,杨志虽然杀了他,但也是罪有应得。因为牛二本来在当地就是恶霸,欺负百姓。

    水浒传第11回读后感(二)

    不必说宋江和小旋风柴进的仗义疏财,也不必说武松漂亮的醉拳,吴用的足智多谋。单说天真烂漫的李逵,他颇有些野,一身鲁莽庄稼汉和无业游名的习气,动不动就发火,遇事不问青红皂白,总是一说二骂三打。结果不是吃亏就是后悔,但是却有富贵不能一一婬一一,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种英雄气概,有一种愿意为兄弟两肋插刀的仗义,他这一点让我尤其感动。 虽然说现在仍离内行很远,不料却也看出一点门道。

    鲁达何以成五台山和尚? 俗话说不在高,有仙则名。五台山是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五台山的和尚当然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得的,何况象鲁达这样有命案在身凶犯?看过【水浒】的人都知道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的故事,至于他如何做了名山古刹的大和尚,不细心看还未必看得明白。 鲁达三拳打死郑屠之后便 亡命天涯,一日,在代州雁门县的十字街头正好遇上了他曾搭救过的金老,金老的女儿嫁给了雁门的大财主赵员外,赵员外既然取金老的女儿,鲁达自然成了他的大恩人,受人滴水之恩,当涌一泉相报。这赵员外和五台山的关系非同一般,寺里的智真长老是他的弟兄,而且他祖上便曾舍钱在寺里,是寺里的大施主。赵员外还曾向寺里买了一个名额,寺里曾许过愿让他剃度一僧。于是,赵员外就把这名额给了鲁达,有了名额还不够,赵员外还向寺里缴纳一笔集资费,那集资费便是赵员外带鲁达上山见智真长老时特意准备的一担段匹礼物。如果没有赵员外的一个名额和一担集资费,鲁达便有天大的本事也进不了五台山山门,更不会成为后来大名鼎鼎的花一和尚鲁智深了。

    【水浒传】一书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一党一,却遭一奸一人谋害的英雄故事。读完全书,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只有两个字:忠,义。 忠,即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宋江在种种威一逼一利诱之下,仍然对自

  • 8、 水浒传第1回读后感

    水浒传第1回读后感(一)

    水浒传主要描写的是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108人在山东梁山聚义的故事。

    第一回主了是水浒传的开遍部分,首写了高俅的发迹,接首写由于高俅的发迹并欲公报私仇,八十万军教头王进被逼出走。王进在出走路上投诉史家村出另外三条好汉,朱武,陈达和杨春。正是史进和三人的结交使其惹上官司被迫离家去寻王进。而史进在寻找王进的路上碰上经略府的提辖官鲁达以及自己曾经师傅李忠。而后寻小说的情节就围绕着鲁达展开,首先是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的故事,这也是本章节中最桧炙人口的片段,展现出鲁达仗义、嫉恶如仇、粗狂而又是细腻的性格特点。

    我们不能干什么事情太着急,俗活说冲动是魔鬼所以我们做什么事情之前要冷静地想一想,不要像鲁达一样。

    水浒传第1回讲的是当时大宋仁宗天子在位,当官的没有为老百姓着想,瘟疫盛行,伤损军民甚多,老百姓望仁宗天子救济万民,可是仁宗天子才刚刚得知今年瘟疫转盛。有一个大臣启奏,只有嗣汉天师可以保民间瘟疫,让洪太尉前去请。洪太尉不到一日就来到江西信州,大小官来接,洪太尉问天师在何处,真人也不知。便第二天一早继续寻找,走了二三里路,突然跳出一只大虫,和洪太尉打了一会儿,洪太尉倒地,大虫也被拖往后山坡,一会洪太尉又收拾了一下,走了一二里路,来了一条大蛇,那蛇张口喷出毒液,喷在洪太尉脸上,太尉三魂荡荡七魄悠悠,大蛇走了。一会儿又来了个道童骑黄牛,太尉问了许多问题,道童也不回答,只大笑几声就走了,太尉也回去了。太尉给祖师说了一遍,祖师说:那就是天师。

    看完第一回,我认为堂堂太尉让这样一个胆小怕事,昏庸无能的人来当,甚为可惜!可见大宋当时昏官当道,民不聊生。

    《水浒传》的第一回,也就是水浒传的开头。《水浒传》讲的是宋朝年间的起义故事。

    第一回讲的是:当时,瘟疫流行,皇上派洪太尉去祈福。他拜见真人后,就跑上山找天师了。在上山的路上,先后碰见了大蛇和老虎,但都不去吃他。又爬了一段路,看见一个牧童骑着黄牛。太尉一看,有一个小孩,便向他问路。牧童却说,这山上有很多的野兽!劝他别去了。太尉一想也是,便下山了。之后也吃素五天。快走时,发现了一个房间,贴满了封条。太尉要开,真人劝他别开,太尉不听,强行要开。里面黑黑的,用火把发现有四个字2020遇洪而开,便要挖开。真人又进行劝住,太尉不听。挖开了一个大洞,突然发出了一声巨响!一团黑气化作金光四散开来,大家纷纷逃走。

    从这个故事看出

  • 9、 水浒传第47回读后感

    水浒传第47回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水浒传》第四十七回,其题曰:扑天雕双修生死书,宋公明一打朱家庄。

    本回主要讲述的是:杜兴介绍祝、扈、李三庄誓盟共拒梁山以及李家庄庄主李应,李应修书去朱家庄取时迁,被朱氏三杰臭骂一顿,扯了书札。李应与祝彪在独龙冈交锋,被射中臂膀,杨雄、石秀回梁山搬救兵。宋江带两路人马到独龙山安寨,派石秀、杨林探路,石秀在酒店遇到钟离老人,问了盘陀路,方知白杨树便转弯才是活路,否则都是死路。杨林不知盘陀路被捉。宋江不见石秀、杨林,急于救人,杀奔祝家庄中计被围。

    虽然石秀绰号拼命三郎,可从本回中我们可以看出,石秀并不是一个只会用蛮力的人。他不仅武艺高强,且通晓人情世理,是个头脑灵活,会运用智慧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人。他不像杨林一样只知道自己琢磨路径,却因此露出了破绽,被人捉住。他懂得问知情人,问好人,能用最简单的方法最快得到答案,既不伤害自己,又不破坏大局,这样一个石秀,是不是很聪明很厉害呢?难怪连金圣叹都不禁赞叹道:石秀,机警之极。其实,在现实的学习过程中,当自己苦思冥想一道难题却始终不知方法,不晓答案时,不妨虚心地向身边知情人士请教,再加以理解巩固。这样,不仅避免了错误的发生,还能在得到答案的同时,学会这种类型的题目,保证下一次的成功,何乐而不为呢?

  • 10、 水浒传第12回读后感

    水浒传第12回读后感(一)

    今天我读了水浒传的第十二回《杨志卖刀》。

    这篇文章后有着很大的启发,我来逐步的说一下:杨志他为人老实,黑霸主牛二很是不讲理,牛二想到不花一分钱就去拿到杨志手里的那把宝刀他也太不讲理了吧!杨志的宝刀有三大绝技,一是砍铜剁铁,刀刃不卷。二是吹灰之力,毛发必断。三是杀人不见血。前两项牛二已经证实了可是第三项牛二非让杨志杀个人给他看看,在牛二的纠缠之下,杨志把牛二杀了,去官府自首,老百姓都去给杨志伸张正义,官府把杨志关了几天牢,打了几十板,通过比试武艺当上了统帅。

    通过这事,我们要知道,做人和做事,都不能傲气十足,否则一事无成的!

    老话说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说的是无论怎样的英雄豪杰,如果出门在外囊中羞涩,也势必陷入窘途。其中着名的事例,当属隋末唐初的大英雄秦琼卖马的故事了。

    如果说秦琼卖马的结局是因祸得福,不但得到了单雄信的资助而摆脱困境,还结识了一批江湖豪杰。而古典名着《水浒传》中的第12回中杨志卖刀的故事却没那么幸运。

    我们可以从这个故事中,吸取一些什么样的教训呢?我想应该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杨志不该倾尽家资去行贿买官,结果落了个竹篮打水,反弄的自己中途难堪卖刀求生;

    其二是杨志不该和那种下三滥的泼皮无赖过度较真。有道是 好汉不吃眼前亏 。遇到这种事既然官府都管不了,还不如一走了之,与这种不能称之为 人 的人纠缠,只能使自己吃亏。以自己英雄之躯抵一条无赖之命,委实是不值。

    从这个故事中我还认识到,像牛二这样的泼皮无赖这所以能够横行于一时,甚至被百姓视为吃人的 大虫 ,与北宋封建王朝的腐败有着很大的关系。有什么样的环境就能滋生出什么样的社会毒瘤。怪不得,这个昏庸的宋徽宗后来会与他的儿子宋钦宗一道被掳入金国,最后客死他乡了。

    林冲真是太不幸了,不过,我相信,林冲一定能从失败转换到成功的,因为如果一个人连这点挫折都承受不了的话,那他在这个弱肉强食、能者生存的社会里根本就没有立足之地,所以,我们应当学会如何面对以及克服困难,只有这样,才能在社会里拥有一席之地,可是光这样还不够,我们应当从一个有一席之地的人慢慢地转变为强者!这就是我从这篇文章中所体会到的道理。

  • 2019-10-19

  • 2019-09-21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19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19

  • 2019-10-09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19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19

  • 2022-12-0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10-19

  • 2019-10-24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19

  • 2022-12-28

  • 2022-11-18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10-09

  • 2023-01-14

  • 2019-10-20

  • 2019-10-20

水浒传前五回的读后感
水浒传前五回的读后感有哪些呢?水浒传前五回的读后感栏目为大家提供海量的水浒传前五回的读后感,2024水浒传前五回的读后感,水浒传前五回的读后感范文等,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