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四大名著读后感 > 三国演义周瑜的读后感 > 地图 > 三国演义周瑜的读后感,2024三国演义周瑜的读后感
三国演义周瑜的读后感相关栏目
三国演义周瑜的读后感热门栏目
三国演义周瑜的读后感推荐
三国演义周瑜的读后感

(共 7844 篇)

  • 1、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_我看真实的周瑜

    《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周瑜览毕,长叹一声,唤左右取纸笔作书上吴侯。乃聚众将曰:吾非不欲尽忠报国,奈天命已绝矣。汝等善事吴侯,共成大业。言讫,昏绝。徐徐又醒,仰天长叹曰: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寿三十六岁。

    后人有诗叹曰:

    赤壁遗雄烈,青年有俊声。

    弦歌知雅意,杯酒谢良朋,

    曾谒三千斛,常驱十万兵。

    巴丘终命处,凭吊欲伤情。

    为突出诸葛亮的形象而虚构的一句话既生瑜,何生亮,使得千百年来人们对周瑜产生错误的看法(心胸狭窄,眼光短浅,常怀妒贤嫉能之心)。

    东晋,这个偏安江左,只不过拥有半壁江山的封建王朝为维护自身的统治,从正史中大做文章。他们巧妙地认定蜀汉为正统,而曹魏、孙刘自然而然的就成了“小人”。(可借鉴《汉晋春秋》)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唐代大诗人对诸葛亮的倍加推崇恰恰又与“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对周瑜的调侃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思想最为开放的两宋,占统治思想的是宋明理学。帝蜀寇魏、尊刘贬曹贬孙已成定局。

    《三国演义》的从出版到现在的传唱度,已将周瑜的形象彻底扭曲了。

    在政治上,他鼠目寸光,为一己私利而制国家不顾;军事上颇有才华却处处被诸葛亮压制;在人格修养上,他好大喜功,心胸狭隘。

    但事实并非如此,演义中的周瑜并不符合史实。

    正史上的周郎德才兼备、文武双全,并且完全是一副少年英雄的形象。

    “曲有误,周郎顾”可见其在音律上的造诣;“雅量高致,气度恢弘”可见其人格魅力;“江左风流美丈夫”可见其雄姿英发;“文韬武略万人之英”可见其智勇双全。

    年仅24岁的周瑜就被孙策任命为建威中郎将,吴中呼为周郎。

    34岁与赤壁大败曹操(可能会有人说赤壁之战功劳最大的是诸葛亮,但当时诸葛亮仅是作为刘备的使节),如不是他英年早逝,历史的进程就会因周公瑾而变。

  • 2、 三国演义中周瑜读后感

    周瑜字公瑾,东汉末年名将,大家一起看看下面的三国演义中周瑜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三国演义中周瑜读后感(一)

    今天我读了一本经典好书《三国演义》,里面的故事和人物深深吸引了我。特别是“三气周瑜”这一章,读后感受很深。故事是这样的:

    周瑜和诸葛亮打仗。在城下,诸葛亮故意令守城的赵云激周瑜,气的周瑜摔下了马;在船上,周瑜得知诸葛亮和刘备正在山顶饮酒取乐,气得咬牙切齿;后来他又收到诸葛亮给他的信,更是气得奄奄一息,仰天大呼‘既生瑜,何生亮’吐血而亡。实在是可惜又可悲!

    周瑜之所以被气死,是因为他的心胸太狭窄了。诸葛亮正是把握住了他的这个弱点才把他置于死地的。如果周瑜心胸开阔一些,结果或许就不会是这样了。我们做人一定不能像周瑜那样,心胸狭窄,不能容人,我们要学会容忍别人,不能动不动就发火,也不能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互相吵架,伤了和气。

    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几个同学在办黑板报,因为颜色的问题产生分歧互相争吵起来,本来是一件小事最后发展成谁也不理谁了;你的好朋友不小心弄坏了你心爱的钢笔,你不依不饶的和他闹个没完,结果伤害了两人的友谊;还有一些同学故意找茬,和你过不去,你气不过将拳头挥向他……这些都是因为缺乏宽广的胸怀导致的恶果。因此,我奉劝大家遇事要大度,别人与自己的意见不同时,要互相商量,不要争吵。当别人犯错时要原谅他,不要抓着他的错误不放,否则会让你们的关系越闹越僵。

    我的脾气也不是很好,有时也会和同学发生一些小矛盾,也会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和同学闹别扭。以后,我要做一个胸怀宽广有度量的人,遇事冷静,不乱发脾气,防止自己成为第二个“周瑜”!

    三国演义中周瑜读后感(二)

    早闻‘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这句名言,都未能理解它的寓意,今天读《诸葛亮三气周瑜》一文才真正体会到它的意义,让我深有感触。

    自从周瑜与诸葛亮共同想出一计用“火”来对付曹操,赤壁一战,大胜曹军,周瑜从此以为诸葛亮有夺天地造化之法,鬼神不测之术,怕他日后会成为东吴大害,就派人追杀他,却没得逞,诸葛亮早有所察,让子龙事先来接回到樊口。

    周瑜胜曹之后,想乘胜夺取南郡、荆州等地,听说刘备驻军油江口,怕刘备先夺了南郡,就也率兵来到油江口,谁知中了曹操之计受了箭伤,而后周瑜又新生一计让曹仁中计,使曹军损失惨重。可见周瑜是何等聪明。等他乘胜去夺南郡城时,却发现诸葛亮已坐收渔翁之利,拿下了南郡。又马上派人分头去取荆州和襄阳,为时已晚,荆州已

  • 3、 读《三国演义——三气周瑜》有感800字

    退一步海阔天空 

    ——读《三国演义——三气周瑜》有感 

    “既生瑜,何生亮!”周瑜仰天长叹,连叫数声而亡。 

    ——题记 

    这句话出自《三国演义——三气周瑜》这个故事,是年仅三十六岁的周瑜发出的最后感慨。一山不容二虎,他自叹不如诸葛亮,带着无限的惆怅和不甘心,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一气周瑜 

    赤壁之战后,周瑜攻打南郡受了箭伤。刘备陆续取得南郡、荆州、襄阳等州郡,并收了黄忠、魏延两名大将。周瑜知道自己被诸葛亮算计了,气得口吐鲜血,箭伤迸发。读到这里,我再次感受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足智多谋,周瑜的聪明过人、骄傲自大。 

    《草船借箭》的故事已经充分流露出这一点,诸葛亮的厉害之处让我由衷佩服,与此同时,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自己,我曾经是那么羡慕自己班里的“小飞人”小昕。记得有一次赛跑,我和她同一个组,当老师发令起跑后,我和她齐头并进,冲在前面。我心想:我这么灵巧,一定能超过她。只见她跨着大大的脚步,和我的小脚步刚好形成对比,我只能尽量加快步伐追赶她的大步伐。但是,明显我的小步伐吃亏了,才一会功夫,我就体力不支了,心跳明显加快,身体也不听使唤,脚步再也提不快了,逐渐慢了下来。我听到同学们在一旁使劲地喊着:“加油!加油!”。我奋力地跑着,可是,我觉得小昕一点也不吃力,反而加快速度超过了我。我终于眼巴巴地看着她超过我,远远地甩掉了我,而我却无可奈何,怎么也追赶不上去。快到终点了,她反而像离弦的箭一样更快了,冲刺的速度真令我傻眼了。过了终点线,同学们纷纷为她欢呼。我被冷落了,失望透顶,心生妒忌,心想:有什么了不起的,这次算你运气好。我撅着嘴巴,垂头丧气地回到家了,妈妈问:“铛铛,怎么了?”我生气地说:“今天跑步比赛不小心输给了小昕,我不服气,她怎么可能比我快呢?”妈妈笑着安慰我说:“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这很正常啊!她比你优秀,你就要向她学习,而不能嫉妒她,这样你才能进步,总有一天,你会比她还出色啊!”听了妈妈的话,我猛然醒悟:对呀!比我厉害,比她厉害的人多的是,我又何必耿耿于怀,我应该改变自己,取长补短,才能变得更厉害。 

    二气周瑜 

    孙权和周瑜得知甘夫人病逝,便派吕范前去说媒,说要将孙权的妹妹嫁给刘备,实际上是想把刘备骗来杀掉。诸葛亮巧妙安排,刘备娶到了孙夫人,带她准备回荆州。周瑜亲自带水军追赶,却被诸葛亮事先埋伏的关栩、黄忠、魏延三支人马打得大败,他气得又一次口吐鲜血,昏死在地。

  • 4、 读《三国演义》有感 三国演义中的女人

    读《三国演义》有感 三国演义中的女人

    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这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对张飞说的话。经过两个来月的时间,终于粗粗看完了这本书。《三国演义》中对女性的描写,总让我看得心惊胆战。《三国演义》中那个猎户刘安,为了招待刘备,竟把妻子宰了,还告诉刘备,这是狼肉。看得我毛骨悚然,而这样的情节在《三国演义》中一再上演。第十六回写袁术企图在淮南称帝,拟立冯方女为后,立太子为东宫,为了拉拢吕布,拟立吕布之女为东宫妃。吕布表示拥护,把女儿交给袁术的特使韩胤,让他带去寿春(袁术称帝处)嫁给袁的儿子。后来他听了陈宫的话,又立即反悔,命张辽引兵追赶,至三十里之外把女儿抢回,并捉拿韩胤送到许昌献给曹操。在被曹兵围困之时,吕又派许汜、王楷到寿春请求袁术支援。袁术生怕吕布又言而无信,鉴于上一次教训,提出要先得到他的女儿,然后再出援兵。许、王回下邳复命后,于夜二更时分,吕布将女以绵缠身,用甲包裹,负于背上,提戟上马。没想到,出了城门,却被关羽、张飞的军队挡住,于是,没有和袁术做成这桩买卖。在小说文本中,吕布的女儿连名字也没有,只是其父和袁术进行政治军事交易的货物。

    在三国时代,把女子作为交易物,乃是常见的事。袁绍的儿子袁潭向曹操投降后,操大喜,以女许潭为妻。这次婚嫁,曹操把女儿当作奖品,比吕布把女儿当作贡品强一些,但终归也是物品。这之前,董卓为了笼络孙坚,特派李催去求婚,这之后,孙权为了笼络关羽,也派诸葛瑾去求婚,全是政治生意。

    就连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也不例外。她既有诱人的美貌,又有超人的技艺,只是一切表演都无心灵内容和情感内容。因此,她的表演,与其说是人的精彩,不如说是物的精彩。在古老的男权社会中,貂蝉的命运必定是个悲剧。作为一个弱女子,王允本来就把她当作工具使用,计划成功后,成了吕布的玩物,吕布死后,无论落到谁手里都逃不了被当作玩物的命运。她的生存价值就是作为玩物和工具,这是整个封建社会中女性的悲剧。

    还有吴国公主孙尚香,被动地进入阴谋与爱情的游戏,可惜阴谋是真的,爱情是假的。那时的刘备已四十九岁,而她才是一个二十岁左右的青春女子(据可查资料,孙权比刘备小二十多岁,作为孙权的妹妹,应比刘备小三十岁左右)。作为丈夫的刘备可以暂时喜爱她,但不可能永久、真正地爱她,因为他是一个政治野心压倒一切的政治人,只能把她当作玩偶。刘备知道,一旦对孙尚香有了永恒

  • 5、 三国演义

    滚滚长江水,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着之一,作者罗贯中。该书艺术地为人们描绘了三国时期的历史画卷。从东汉末年宦官之祸到黄巾军起义失败,直到魏蜀吴三国鼎立,终于西晋灭吴,统一中国,共约90年的烽火岁月,大体上分为军阀混战、封建兼并、三国鼎立、西晋统一四个阶段。

    《三国演义》之所以流芳百世,千古传诵,主要有赖于精彩惨烈的战争场面描写和对主要历史人物的个性刻画和他们之间纷繁复杂的关系分析。例如:官渡之战,此战发生在东汉末年三国鼎立局势之前,曹操不仅兵力少,且南面有荆州刘表,江东孙策与他为敌处于不利位置。但曹操客观地分析了局势(公曰: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威少,兵多而化分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为吾奉也。)决定以自己所能集中的近万兵力抗击袁绍的进攻。元200年,袁、曹两军在官渡作战。在这场战斗中,曹操善于捕捉战机,能够跟据战场姿态的发展灵活地变换战术,以正兵抵挡袁军的进攻,以奇兵袭击袁军的屯粮库(乌巢),烧毁了袁军的全部粮草,使袁军军心动摇,内部分裂,最后击败了袁军,创造了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着名战役。其间各人性格展现的淋淋尽致,战场画面的描述也可圈可点,不失为精典。

    《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其中有不少不属实的记载,什么诸葛亮火烧博望、新野;关羽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美人计。。。还有许多历史冤案:周瑜,性度恢阔、曲有误、周郎顾,与《三国演义》中周瑜完全相反;鲁肃本是一代英雄,结果被说成胆小怕事,唯唯诺诺。曹操

    在我还未看《三国志》前,常为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沉吟良久,并为关公华容放曹、败走麦城而捶胸顿足,还对在彝陵火烧连营大败刘备的陆逊恨之入骨。先在回想,儿时美好的回忆被真实打碎,失望、后悔、伤心最后脸红。

    而今吾已长大,理智少许,当我爱上是非成败,转头空后不再为得失而叹息。分久必和,和久必分。我开始钻研每一场战役的天时、地利、人和与人物间复杂的关系。于是我了解到了让国家强大不应只靠武力。在政治上,应联和其它势力,互相帮助。而对内在经济上应跟据民情收税,兴立屯田,发展农业生产。正所谓修内而安外。待时机成熟,再一鼓作气,完成霸业。这说起来很轻松,但要实施并完成,需要大家的不懈努力,并非易事。

    其实每个人也是如此,故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行,增

  • 6、 《三国演义》读后感:三国演义中的女性英雄

    三国演义中的女性英雄

    ——《三国演义》读后感

    王淳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作的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描写了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的故事,其中有无数英雄人物,例如曹操、刘备、孙权等人,但女性的英雄却寥寥无几。其实很多女性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将列举一些在三国演义中的女英雄。

    第一位就是王允府中的歌妓——貂蝉。当时董卓十分放纵、残暴,想称霸天下,貂蝉看到对待自己如女儿的王允忧愁满面,自己也心绪不宁,诚心想要报答王允,于是王允就想到用"连环计"除掉董卓。他先把貂蝉献给吕布,又献给董卓。在董卓卧室,吕布偷看貂蝉,貂蝉就装作忧愁的样子,随后吕布一直想念貂蝉,终于得到机会与她在凤仪亭相见,这时貂蝉又装作要投池的样子,离间吕布和董卓二人的关系,两人被董卓逮了个正着,他愤怒地把画戟扔向吕布。后来董卓听了李儒的计策,想要把貂蝉送给吕布,与貂蝉商量,貂蝉再次离间二人,让董卓不忍送出貂蝉。最终吕布大怒,假传天子诏,杀了董卓,最后娶了貂蝉。从这件事中就可以看出,貂蝉的智慧、沉着冷静以及懂得感恩,她用自己一生的幸福换汉贼之命,造福了老百姓,称得上是一位女英雄。

    第二位,是徐庶的母亲徐母。在徐庶投靠刘备后,曹操就一直想得到徐庶,于是先抓住徐母,让她叫来自己的儿子徐庶,徐母大怒,取石砚就打曹操,但曹操因留徐母有用,就没有杀她。后来曹操假装徐母给徐庶写信,信中徐母说自己被曹操囚禁,召唤徐庶,徐庶到曹操处后找到自己的母亲,徐母是一个十分有节气的人。因为他弃明投暗,十分愤怒,羞于见自己的儿子,最后上吊自杀。

    还有一位是糜夫人,刘备的一个妻子。在刘备带着百姓往江陵进发时,曹操大军追赶。刘备与二位夫人失散,赵云左冲右突,在土墙边找到了手里抱着阿斗的糜夫人,赵云请夫人上马,糜夫人怕妨碍赵云,再三推却,最后将阿斗交给赵云后投枯井而死。糜夫人这种勇敢、大义凛然,以大局为重的精神让人敬佩,她确实是一位女丈夫。

    最后一位是孙夫人,孙权的妹妹,被许给刘备。在刘备与孙夫人逃回荆州中途,周瑜派人来追,玄德按诸葛亮的锦囊,智激孙夫人,于是孙夫人大怒,下车就骂,骂得他们面面相觑,最后,追兵只得让条大路,让刘备与孙夫人过去,孙夫人以一人之力说服四将,十分勇敢。

    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一直为后人津津乐道,英雄人物也不断被人们激烈讨论。这些女性角色虽未曾一统千军、英

  • 7、 三国演义读后感:读《三国演义》论英雄

    三国演义读后感:读《三国演义》论英雄

    前几天,我刚读完《三国演义》。我最佩服的一个人就是号称乱世袅雄的曹操。

    曹操和刘备是大家公认的英雄,但不知刘备有什么本事能与曹操相提并论?就说当皇帝这件事来说吧,刘备称帝是蓄谋已久了的,曹操呢?如果当时没有他,不知天下会有多少个皇帝。称帝的袁术,被他灭了。之后无人敢称帝,曹操一直以丞相自居,并未称帝。

    曹操既是实干家,又是大军事家。他破黄巾,灭袁绍,平袁术,诛吕布,败张鲁,收刘表,狭天子以令诸侯。这一切无不表现出曹操杰出的军事才能和高超的政治手腕。而刘备除了找几个能人帮忙,自己什么都不会赶,更不用说什么军事才能了。最后,他败给了自己,在陆逊火烧联营八百里时被消灭了。

    曹操有豁达大度的胸怀。在《煮酒论英雄》一篇中,曹操说他刘备是并世英雄,说得刘备连筷子都吓掉了。这是刘备已是曹操的瓮中之鳖,但曹操觉得既然都是英雄,就该惺惺惜惺惺,就该共同驰骋沙场,决胜与刀光剑影之中。

    曹操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大诗人,他吟诵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副,天下归心。等作品,更能表现出他非凡的文才和浪漫的情怀。

    曹操不仅是一个英雄,更是一个强人。他既有巧取豪夺的能力,横冲直闯的勇气,还有运筹帷幄的智慧。当然,曹操也有很多缺点,但与他的英明相比,已经微不足道了。

    以前,我们从电视剧中认识了曹操,刘备,诸葛亮等,现在我从书中深刻地认识了这些名人。看电视不能取代读书,我更爱读书了。

  • 8、 三国演义的读后感400字:读《三国演义》有感

    自打我读了《三国演义》后,我认识了许许多多三国的英雄人物,列如:足智多谋的诸葛亮,骁勇善战的关羽、张飞,一身是胆的赵子龙,还有曹操、周瑜、刘备等人,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那英勇善战,讲义气的关羽了。

    关羽、字:云长。是桃园三结义中的老二。再一次战斗中他的手臂被曹兵的乱箭射中了,手臂又红又肿不能活动,华佗知道了,前来帮他疗毒,华佗先将手臂的肉割开,然后用小刀小心翼翼的刮骨头上的毒,血流了一地,正在和马良下棋的关羽,却一直在谈笑风生,周围的人都不禁大惊失色。做完手术后,华佗称赞道:关将军真是一位天神啊!多么坚强的关羽啊,我要向他学习。

    当然,还有我最讨厌的蔡瑁。蔡瑁先是投奔了刘表,刘备在那里时,他一直反对接纳刘备,还曾多次想杀害刘备,却一直都未成功。他后来又投奔了曹操,因为曹操中了周瑜的计,才得以错杀了蔡瑁,从此,他的一生便结束了。

    读完了第一遍,再读第二遍时。有了许多收获:诸葛亮三气周瑜、张飞智取瓦隘口、黄忠计夺天荡山这一类靠的不都是智慧吗?别以为打仗要得都是四肢发达的人,不然要谋士干嘛?所以我们要切记:不要光四肢发达,要手脑并用才能打造出一片新天地!。

  • 9、 品《三国演义》_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再次翻开这本书《三国演义》,里面栩栩如生的各个人物又活生生的出现在我面前曹操的阴险狡诈,刘备的意气风发,关羽的坚贞不离,诸葛亮的机智勇敢他们都曾经手握大权,都为了国家而战,可我们也不难看出,里面的每个人物也都有精神上的区别。

    正所谓智不划谋,勇不当敌,文不拿笔,武不动枪。刘备当年也只是一个小官,可他靠的是爱民之心是仁义之心。就从这一点便可看出刘备强。而曹操呢,只是一味的欺压百姓,用怀疑的目光看着每一个人,让人见了他就觉得害怕,于是衷心便也一去不复返了。

    可曹操并不也全是缺点,从后面的故事中我们发现最终还是曹操赢得了胜利,这又是为什么?答案就是正是奸诈,帮助了他夺得权位。因为他曾在几年的奋战中攻下过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许多的人都信他,这就为今后的魏国打下了创建的基础,之后,他又用计谋得到了当时皇帝的信赖,这更有助于他与其他两国对抗,。后来,曹操于公元214和217年又下了两道《求贤令》,反复强调他在用人上唯才是举的方针。他要求人事主管部门和各级地方官吏在选拔人才上,力戒求全责备,获得了许多勇士,形成猛将如云的气势。

    大家都知道火烧赤壁这个故事吧,当年魏国气势如虹,却错杀了自己国的大将,可只用了几年时间,又像咸鱼翻身,一下子打倒了其它二国,所以他也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只是方法不是正路,他的广阔的胸襟同时让我们无比敬佩!

  • 10、 读《三国演义》有感:三国演义的读后感1200字

    读了《三国演义》一书,使我受益匪浅。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相互斗争为主要描写内容。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我不禁感叹历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演义真的为读者生动活现地演义了一个历史故事,也让我从中学到了一些为人处世之道。

    先说说曹操这个人物带给我的启示。曹操一生都属于十分大胆型的人物,也是十分奸诈的。他误杀了吕伯奢一家人,最后明知错了,还要继续杀了吕伯奢,其无情无义至此,陈宫便离他而去,曹操后来说的那句话耐人寻味: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但反过来想想,如果当时他不赶尽杀绝的话,吕伯奢若真带了些人过来追杀他,可能曹操会就此退出历史舞台了。但是奸诈带来的只会是一时的小利,一直是奸诈的话,自然会遭到报应。后来董承一伙人便刺杀曹操,可惜事败了。后来陆续都有一些人刺杀曹操,但都因一些意外而失败了,否则这位曹阿瞒也不会叱咤风云了。曹操给我的启示就是,做人不能太狡诈。

    与曹操截然相反的一个人物就是刘备了,他以仁义当先,他热爱百姓。刘备一生的行为都与曹操相反,曹操奸诈,刘备仁义。刘备在落难时,还带着百姓逃命,他管理一个新野,或是徐州,都是布施仁政,得到百姓的爱戴。

    但不论是曹操还是刘备,他们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非常注重人才,曹操失了一个吕韦,祭奠时他不哭自己曹家的人,独哭吕韦。他的谋臣郭嘉死后,他也十分痛心。刘备则更重视人才了,起初赵云并不是刘家的将军,但他十分器重赵云,几次留他,后来终于归到了刘门下,才使得那个扶不起的阿斗两次脱险。徐庶被曹操拐骗到那边,在送别时,刘备哭着送别,还要砍掉挡在前面的竹林,后来徐庶才又回来推荐了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更是成为聘用人才的典范。

    所以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招兵买马,寻找志同道合的人,一同创建事业,这才是成功之道。与之相反的例子便是袁绍了,照说袁绍与曹操一战的时候,拥有明显的军事优势,但袁绍为人不重视人才,有许多忠臣在身边也不知道。他如果听忠臣的话,那曹操怎么可能胜得了他呢?而他却听信一些小人的话,致使败给了兵力较少的曹操。

    三国演义还让我学到:要善于听取好的意见,忠言逆耳。曹操赤壁之战为什么会败?我觉得还是因为没有听信好的

  • 2019-09-20

  • 2019-09-22

  • 2019-09-20

  • 2019-09-22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2

  • 2019-09-2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09-19

  • 2019-09-25

  • 2019-09-22

  • 2019-09-22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2-04-0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2

  • 2019-09-22

  • 2019-09-22

  • 2019-10-16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09-22

  • 2019-09-19

  • 2019-09-22

  • 2019-09-22

  • 2019-10-11

  • 2019-09-26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10-16

  • 2019-10-24

三国演义周瑜的读后感
三国演义周瑜的读后感有哪些呢?三国演义周瑜的读后感栏目为大家提供海量的三国演义周瑜的读后感,2024三国演义周瑜的读后感,三国演义周瑜的读后感范文等,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