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卢旺达饭店观后感 > 地图 > 卢旺达饭店观后感,2024卢旺达饭店观后感
卢旺达饭店观后感

(共 1360 篇)

  • 1、 《卢旺达饭店》观后感集锦

    当我们花了时间认真观看了影片之后,我们或许会获得新的感悟和见解。这个时候可以将观看作品时的启迪总结成观后感,写观后感时充分联系实际,才能保证观后感有感染他人的能力。栏目小编特意为你呈上“《卢旺达饭店》观后感”,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卢旺达饭店》观后感 篇1

    看完影片后,心情不能平静,想写些东西,但是却无法找到合适的字眼去表达,很多东西都深深地刻在了脑海中。

    影片讲述的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发生在非洲国家卢旺达动乱的故事,虽然没有血腥的场面,但是通过影片我们仍能感觉的其中蕴含的打动心扉的东西。一百万人在这场种族动乱中被屠杀,其中不乏众多的妇女和儿童。他们被杀,只是因为一方不想让对方有下一代。冷酷,血腥,泯灭良心……突然发觉很难找到合适的字眼去形容那些杀人者的行为,只是觉得那一刻他们丧失了人性。甚至比不上野兽。

    影片并未向大家展现血腥屠杀的场面,通过影片前小半部分的平静和温馨的生活同后半部分的动荡的鲜明对比,从另一个角度向大家展现了卢旺达大屠杀的残酷。影片通过一个叫保罗·卢斯赛伯吉纳的视角向大家讲述整个故事。他是卢旺达首都基加利一家外资饭店(米勒·科林斯饭店)的客房经理,在那片土地上,有着他深爱着的温馨家园,但是知道有一天这样的平静被打破。国家内部族落之间的不和一直是存在的,而总统飞机的失事加剧了两个族落之间的猜疑,黑暗的大幕就此拉开。图西族的人们因此引来了被排挤、抓捕、屠杀的噩梦,或许比噩梦还可怕。保罗最初只是保护自己的家人,当他逐渐认识到动乱的严重性时,人性中的向善面开始闪光,他收留了众多的难民,不论种族,但是也由此也换来了无尽的麻烦。事态继续恶化,原本以为可以依靠的外国人却迎来了要被撤离的事实,他们失去了依靠。孤身抗争的他们就只剩四个联合国的士兵保护,以及拥有外国国籍的饭店。命运在那一刻变得彻底黑暗了,失去了依靠就是意味着死亡。

    整部影片开门见山,一气呵成,没有精巧花哨的剪辑技巧,有的只是质朴之中撼动人心的——真实。一个人,善良可以到什么地步?在人人只求自保的时候,主人公收留了1268名难民,天天冒着生命危险在军阀、政治家中周旋,但求多救一个人。一个人,邪恶可以到什么地步?种族屠杀的煽动者们,可以在广播电台上公然说道:坟墓还没有满!号召屠杀继续……

    最难以忘怀影片里那一幕场景:初夏的天空,下着雨。雨中,慈爱的神父领着一群图西族孤儿,奔向停在饭店门口象征

  • 2、 卢旺达饭店观后感精选6篇

    在当今社会,电影对于人们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作品中感触人心的地方,往往让我们感慨万千,对于我们欣赏作品过程中的所思所感,需要用观后感记录下来。观后感可以将自己所看的内容涉及到的知识条理化,加深印象。你知道如何写好作品的观后感吗?考虑到你的需要,读后感大全的编辑特地编辑了“卢旺达饭店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你能阅读并收藏。

    卢旺达饭店观后感 篇1

    看完了卢旺达饭店这部电影,感觉心里很沉重,同一个国家的人们因为种族的不同,利用民族的情绪煽动,展开了血腥的大屠杀,胡图族整整杀害了图西族一百万人啊,尸体都无法处理了,画面中的人已经和秋天飘落的树叶一样,生命如此的脆弱,尸体堆满在河边湖边,房子被烧掉了,疯狂的人群挥舞着砍刀叫嚣着。饭店的经理保罗一个胡图族的黑人,坚守着饭店的经营,为了保证这里的民众的安全,求助了联合国的维和部队,贿赂政府军的头领,为了大家的安全,放弃了自己可以逃出漩涡的机会,甚至要求自己的家人如果饭店冲进叛军就跳楼避免羞辱,最终通过不断的努力,终于把大家领到了安全地带,避免的死亡的危机,生死的煎熬和恐惧让避难在饭店的图西族人受尽了心灵的折磨。

    那些所谓的民主国家跑到哪里去了?只是在作壁上观啊,连个真实的报道都没有,保罗是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小人物,却拯救了近千人的生命,一个类似纪实性的故事拍摄的平淡却很真实,没有过多血腥的场面,在生死之间展现的人性光辉,却很震撼心灵,现在还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么?人的生命价值到底意味着什么,生活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看了这部电影之后感觉很心情很灰暗,我们到底应该追求什么,如何找到社会和自我的平衡点,如何在短短的2万多天里面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如何才能生活的无怨无悔,什么才是真正的拥有,一个个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无限广义的命题深深的萦绕在我的脑海,一个上下思索了很久却没有完整答案的问题,也许这就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也许每个人的看法答案不尽相同,这也许就是人生的魅力,也许。

    卢旺达饭店观后感 篇2

    看完影片后,心情不能平静,想写些东西,但是却无法找到合适的字眼去表达,很多东西都深深地刻在了脑海中。

    影片讲述的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发生在非洲国家卢旺达动乱的故事,虽然没有血腥的场面,但是通过影片我们仍能感觉的其中蕴含的打动心扉的东西。一百万人在这场种族动乱中被屠杀,其中不乏众多的妇女和儿童。他们被杀,只是因为一方不想让对方有下一代。冷酷,血

  • 3、 《卢旺达饭店》观后感1000字8篇

    依稀记得小时候第一次看电影时,我们拥有独立的个体与思维,在观看过程中不断产生思绪的火花,影片结束后我们不妨去写一篇观后感来记录自己的见解。写观后感要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来写。如何让自己撰写的作品观后感体现出原作的精髓呢?下面,读后感大全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卢旺达饭店》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收藏,分享给身边的人!

    《卢旺达饭店》观后感【篇1】

    今天我看了部名叫《卢旺达饭店》的电影,看完之后,感触万千。在自己的脑海中依稀会记得曾经那个关于卢旺达种族屠杀的故事,那里也有着万人坑,一个或许比南京还要大的坑,来自的是自己的同胞,而不是所谓的侵略者。或许是侵略者留下的陷阱,一个少数派掌握政权,当殖民者离去的时候,政权却交给了曾经的被压迫者,这也就创造了所谓的报复的条件。这不禁让我联想到曾经的那场动乱,败退宝岛的毕竟只是一小部分,留下来的呢?连一些革命领导者都会被批判,更何况是革命对象的他们呢?不过真的不知道中国有没有这样的亡人坑呢?不过历史上是有的,扬州十日之屠,太平南京之屠,后来曾屠户南京又来屠了一次。这不禁让我感概,往往会害你的是你自己的同胞。

    我曾经问我自己,如果我处在那些动乱的年代我会怎么做呢?会像电影的主角那样站出来,保护那些弱小者,还是跟随大部队,到处烧杀抢掠呢?静静地想想,好像我还是会做后者,毕竟那样对自己一点坏处都没有,至少在当时是那样的,我可以肆意发泄自己的情感。但如果我选择了前者,那对于我来说,就意味着是逆时代潮流,或者是与大多数人为敌。这也就难怪了,为什么所谓的西藏新疆动乱的时候会有那么多的人参加了,毕竟他们在某一个程度上,是一个阵线上的,不管他们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但是这个阵线又不是很牢固的,是可以随时变化的,这也给了当权者很好的机会,这也会成为扭转时局的契机。

    人性在没有约束的时候,灵魂里的恶魔就会被放纵出来,肆意妄为,不计后果地冲击着人性的底线。“”时的中国就是那样,现在很多人都在回避那个时候,其实现在的当权者都是那个时代过来的,他们所回避的也就是他们当初所犯下的错误。作为后辈的我们却不知道,有可能会重蹈覆辙,也有可能另辟蹊径。不过我还是希望现在的我们都安稳点,要是不安稳了,很容易出乱子的,就好比电影中的那样。举一个很不恰当的例子,现在的官民矛盾,如果有一天有一个机会让这些曾经受压迫的人可以站起来反抗,那么结果就是,所有的官员都要遭殃,不管你是好

  • 4、 卢旺达饭店观后感范文1000字模板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部自己最喜欢的电影,我们经常被一些奇特的故事情节所吸引,我们最好用笔将相关作品的心得感悟记录下来,很多人都是在写观后感的过程获得成长。那么你知道观后感的基本格式吗?或许你需要"卢旺达饭店观后感范文"这样的内容,请收藏好,以便下次再读!

    卢旺达饭店观后感范文 篇1

    听老师介绍电影资料是关于民族冲突谋杀的时候,我不以为意。但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图西族和胡图族之间的谋杀竟是如此震撼着我的心灵。看完这个电影,我的情绪万分沉重,这不单单是谋杀,这简直就是一场万劫不复的杀戮。短短的100天,竟然就有100万的图西族人被胡图族人残杀。然而在此之前,我竟然对此一无所知,我一向认为南京大屠杀的30万已经是一个惊天的数字,没想到这来自同一国家的同胞之间的杀戮要残忍好几倍。他们之前可能是父子、夫妻、兄弟姐妹,但在一瞬间就变成了人见人踩的蟑螂!

    我感慨在这种人性泯灭的时刻,保罗·卢斯赛伯吉纳是清醒的,也只有在这样混乱的时刻才能看出谁是真正的英雄。()保罗是胡图族,而他的妻子孩子都是图西族,他凭自我的潜力保护他的家人已经很不易,但是他不忍看到他的邻居们,那些孩子们惨死在同胞的屠刀下,于是他承担了巨大的职责,将他所在的米勒·科林斯饭店变成图西族人的庇护所,他用心走动于胡图官员和联合国官员之间,使饭店里的人免受杀戮,但是应对着越来越多的图西族人,应对着越来越恶劣的形势,应对越来越大的压力,保罗的力量显得越来越小,在很多状况下他无能为力。

    有一次,保罗冒险出行,去为避难者们找寻食物,路上看到的是尸横遍野,回到酒店后他濒于崩溃的边缘,却宁愿独自承受这份死亡的威协与恐惧。那个场面深深刻在我心里,民族间的仇恨到底有多深才能酿成这般杯具。保罗的恐惧、崩溃并没有打折他的英雄形象反而他宁愿独自承受的坚强让我更加敬佩这位拯救了千余同胞的英雄。

    而让我痛心不已的是这个:当联合国部队进驻酒店,人们欢呼着“我们有救了”相互拥吻时,保罗的笑容却凝固在维和部队军官奥列佛上校将军帽掷地的那一瞬间。他明白了,联合国陪队只是来撤走外国侨民的,甚至连维和部队的士兵都也要撤离,剩下的,只有没有人在乎的“非洲人”。奥列佛上校竟然吐出这样一句令人绞痛的话:“你是黑人,甚至连黑鬼都不是,你只是非洲人。”这是一种更大范围的民族矛盾,更是一种种族歧视。他们同样都有获得生存的权利,却因为皮肤的颜色让白人如此歧视,活得多

  • 5、 卢旺达饭店观后感1000字精选

    除了读书让我们成长,观影也是一种成长方式,我们拥有独立的个体与思维,在观看过程中不断产生思绪的火花,观看完的以后,相信心中有不少的心得,写观后感也是一种提升作文水平的途径。怎么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你带来的卢旺达饭店观后感1000字精选,请继续阅读本文相关内容!

    卢旺达饭店观后感【篇1】

    今天我看了部名叫《卢旺达饭店》的电影,看完之后,感触万千。在自己的脑海中依稀会记得曾经那个关于卢旺达种族屠杀的故事,那里也有着万人坑,一个或许比南京还要大的坑,来自的是自己的同胞,而不是所谓的侵略者。或许是侵略者留下的陷阱,一个少数派掌握政权,当殖民者离去的时候,政权却交给了曾经的被压迫者,这也就创造了所谓的报复的条件。这不禁让我联想到曾经的那场动乱,败退宝岛的毕竟只是一小部分,留下来的呢?连一些革命领导者都会被批判,更何况是革命对象的他们呢?不过真的不知道中国有没有这样的亡人坑呢?不过历史上是有的,扬州十日之屠,太平南京之屠,后来曾屠户南京又来屠了一次。这不禁让我感概,往往会害你的是你自己的同胞。

    我曾经问我自己,如果我处在那些动乱的年代我会怎么做呢?会像电影的主角那样站出来,保护那些弱小者,还是跟随大部队,到处烧杀抢掠呢?静静地想想,好像我还是会做后者,毕竟那样对自己一点坏处都没有,至少在当时是那样的,我可以肆意发泄自己的情感。但如果我选择了前者,那对于我来说,就意味着是逆时代潮流,或者是与大多数人为敌。这也就难怪了,为什么所谓的西藏新疆动乱的时候会有那么多的人参加了,毕竟他们在某一个程度上,是一个阵线上的,不管他们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但是这个阵线又不是很牢固的,是可以随时变化的,这也给了当权者很好的机会,这也会成为扭转时局的契机。

    人性在没有约束的时候,灵魂里的恶魔就会被放纵出来,肆意妄为,不计后果地冲击着人性的底线。“”时的中国就是那样,现在很多人都在回避那个时候,其实现在的当权者都是那个时代过来的,他们所回避的也就是他们当初所犯下的错误。作为后辈的我们却不知道,有可能会重蹈覆辙,也有可能另辟蹊径。不过我还是希望现在的我们都安稳点,要是不安稳了,很容易出乱子的,就好比电影中的那样。举一个很不恰当的例子,现在的官民矛盾,如果有一天有一个机会让这些曾经受压迫的人可以站起来反抗,那么结果就是,所有的官员都要遭殃,不管你是好官还是贪官,异或你就是一个临时工。这个就

  • 6、 卢旺达饭店观后感作文汇总

    作文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一种比较痛苦的记忆,作文中文字的表达需要一个积累和内化的作用。一篇优质的作文可以打动人们,引起共鸣,关于作文,你有什么建议或是想法嘛?于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了卢旺达饭店观后感作文汇总。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卢旺达饭店观后感作文 篇1

    看完了卢旺达饭店这部电影,感觉心里很沉重,同一个国家的人们因为种族的不同,利用民族的情绪煽动,展开了血腥的大屠杀,胡图族整整杀害了图西族一百万人啊,尸体都无法处理了,画面中的人已经和秋天飘落的树叶一样,生命如此的脆弱,尸体堆满在河边湖边,房子被烧掉了,疯狂的人群挥舞着砍刀叫嚣着。饭店的经理保罗一个胡图族的黑人,坚守着饭店的经营,为了保证这里的民众的安全,求助了联合国的维和部队,贿赂政府军的头领,为了大家的安全,放弃了自己可以逃出漩涡的机会,甚至要求自己的家人如果饭店冲进叛军就跳楼避免羞辱,最终通过不断的努力,终于把大家领到了安全地带,避免的死亡的危机,生死的煎熬和恐惧让避难在饭店的图西族人受尽了心灵的折磨。

    那些所谓的民主国家跑到哪里去了?只是在作壁上观啊,连个真实的报道都没有,保罗是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小人物,却拯救了近千人的生命,一个类似纪实性的故事拍摄的平淡却很真实,没有过多血腥的场面,在生死之间展现的人性光辉,却很震撼心灵,现在还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么?人的生命价值到底意味着什么,生活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看了这部电影之后感觉很心情很灰暗,我们到底应该追求什么,如何找到社会和自我的平衡点,如何在短短的2万多天里面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如何才能生活的无怨无悔,什么才是真正的拥有,一个个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无限广义的命题深深的萦绕在我的脑海,一个上下思索了很久却没有完整答案的问题,也许这就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也许每个人的看法答案不尽相同,这也许就是人生的魅力,也许。

    卢旺达饭店观后感作文 篇2

    看完影片后,心情不能平静,想写些东西,但是却无法找到合适的字眼去表达,很多东西都深深地刻在了脑海中,影片讲述的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发生在非洲国家卢旺达动乱的故事,虽然没有血腥的场面,但是通过影片我们仍能感觉的其中蕴含的打动心扉的东西。一百万人在这场种族动乱中被屠杀,其中不乏众多的妇女和儿童。他们被杀,只是因为一方不想让对方有下一代。冷酷,血腥,泯灭良心……突然发觉很难找到合适的字眼去形容那些杀人者的行为,只是觉

  • 7、 卢旺达饭店观后感范文1000字

    看自己喜欢的电影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写观后感能加深我们对作品的理解。您也许正在观看,也为相关的情节呈现所赞叹,写作品观后感有哪些格式上的要求?您对写好作品的观后感一定充满兴趣吧!为此,读后感大全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卢旺达饭店观后感范文》,请阅读后分享你的朋友!

    卢旺达饭店观后感范文 篇1

    电影是根据1994年4月6日发生的卢旺达大屠杀改编的,沉重的历史让我们再一次反思所谓的人道主义,再一次质问和平是否真的存在。同时让我十分感慨的是种族主义、民族主义的力量之强。

    之前对于这件发生在我出生之初的历史事件,我并不了解。看完了这部电影后,我上网搜索了一下相关的信息,所有文章都是持这样一个观点,这场发生在卢旺达的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又一惨痛的教训,大屠杀这种行文必须否定。可是关于这场大屠杀的起因,观点则是各有不一样。有的是确定大屠杀的最表面原因,胡图族与图西族的种族仇恨;有的认为是西方大国借卢旺达的民族进行利益的较量;甚至有的把起因归结于卢旺达人多资源少,生存利益容易冲突的国情。

    我认为,在明确反对屠杀种族这种反人类的罪行的立场上去明确起因十分必要。因为仅有弄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才能更好地防范事件的重演。人类社会无法一次又一次承受如此沉重的教训,不能一次又一次去用过百万人的生命去唤醒真正的人道保护。冰冻三尺绝非一日之寒。这场惨无人道的大屠杀也绝非单一的因素引发的。不能否认,胡图族与图西族长期以来积怨很深,而卢旺达胡图族人总统被杀则成为了导火索。但也不能忽略电影中提到的,胡图族进行种族灭杀期间的武器由法国供给,这也就说明,这场屠杀还涉及强国的利益角逐。当时的卢旺达是授权比利时进行管理的。当然,电影中反映的联合国维和部队的不作为也是大屠杀的酿成因素之一。联合国决定撤兵的那一刻,我想电影已把那种绝望表现得淋漓尽致了。

    关于联合国的维和部队,有一个议点是维和部队在执行维和任务时的职权。在电影中,维和部队应对胡图族暴动民众的一次又一次攻击,都是不能开枪的。联合国维和部队规定了“维和部队进行自卫之外不能主动攻击。而维和部队的主要职责是调停战火。我认为这样的维和部队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位置。部队应是军队的性质,军队与军队或暴动民众在对峙激烈的前线还有谈判的机会吗。并且部队仅有在自卫时才能主动攻击,换言之,当对方攻击的是他们所保护的对象时,情景危急时也只能是以阻止、停止状态为目的。要明白一

  • 8、 观后感范文:电影卢旺达饭店高中生观后感范例

    影片《卢旺达饭店》的导演特瑞·乔治选择去表现了人们面对随时可能失去的生命之时的行为、神态和心理,重点刻画了保罗行为变化后的心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电影卢旺达饭店高中生观后感范例五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优质好文章,如转载请标注来源。

    电影卢旺达饭店高中生观后感范例1

    这是一次惨不忍睹的屠杀,发生在两个不同种族之间。没有政府的力量,也没有联合国的援救,任其民兵在全国范围内疯狂地屠杀······

    《卢旺达饭店》这部影片,影片里面刻画了两个不同的种族,图西人和胡图人。他们多年来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一起建造卢旺达——这个沙漠里的绿洲,经过多年的努力,人们生活稳定,经济不断得到发展。然而,胡图人心中永远都记忆着那段“历史”,对图西人的恨一直铭记在心。在胡图人看来,当年的图西人是比利时殖民者的走狗,他们掠夺胡图人的土地,还鞭打他们,称图西人为“蟑螂”、“杀人犯”。卢旺达是胡图人的土地,现在大批的图西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胡图人因此而感到极为不满,于是,策划赶走图西人,决定“消灭害虫”。就这样,在胡图力量电台的大力宣传下,一场恶性屠杀开始了。

    在“把高的树砍到!”这一信号发出之后,卢旺达民兵,一支国家政府从未出手干涉的部队,拿起手中的砍刀,杀人,放火,捣毁房屋······,只要能把图西人赶尽杀绝,他们什么都干,就连孤儿院里的孤儿也不放过。大街上横尸百万,一座美丽的城市,转眼间就变成了一座废墟。卢旺达一直以来都处于国家动乱中,必然引起联合国的关注,于是长期派遣部队进行调停,以维持和平。然而,当屠杀开始后,驻扎在卢旺达的外国军队被撤退了,图西人的唯一希望就此破灭了,凭借主人公保罗的力量,对英特哈瓦军官多次行贿,一托再托,最终卢旺达饭店里德几百余人被送往安全地带,因此抱住了性命。最终屠杀被制止了,图西人得到了解救,一切反动活动停止了下来,和平取代了一切。

    这是一场民族之间的战争。由于一直以来国家没有处理好两民族之间的关系,没有实施合理的民族政策,以及没有制定出一个完备的国家军队体质,而发生的一起没有任何人干预的屠杀。在我看来,胡图人和图西人没有根本上的区别。既没有文化上的区别,也没有生活习俗上的不同,这又何以区分谁是哪个民族。事发之前,胡图人和图西人是邻居,是同事,是朋友,是爱人。没有种族的歧视,更没有种族之间交往的约束。然而,在那段胡图人难以忘怀的历史的驱使下,他们

  • 9、 卢旺达饭店电影观后感1000字模板

    读后感大全主题栏目精选:“卢旺达饭店电影观后感”,敬请访问。

    卢旺达饭店电影观后感 篇1

    看完影片后,心境不能平静,想写些东西,可是却无法找到适宜的字眼去表达,很多东西都深深地刻在了脑海中,影片讲述的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发生在非洲国家卢旺达动乱的故事,虽然没有血腥的场面,可是经过影片我们仍能感觉的其中蕴含的打动心扉的东西。一百万人在这场种族动乱中被屠杀,其中不乏众多的妇女和儿童。他们被杀,只是因为一方不想让对方有下一代。冷酷,血腥,泯灭良心……突然发觉很难找到适宜的字眼去形容那些杀人者的行为,只是觉得那一刻他们丧失了人性。甚至比不上野兽。

    影片并未向大家展现血腥屠杀的场面,经过影片前小半部分的平静和温馨的生活同后半部分的动荡的鲜明比较,从另一个角度向大家展现了卢旺达大屠杀的残酷。影片经过一个叫保罗·卢斯赛伯吉纳的视角向大家讲述整个故事。他是卢旺达首都基加利一家外资饭店(米勒·科林斯饭店)的客房经理,在那片土地上,有着他深爱着的温馨家园,可是明白有一天这样的平静被打破。国家内部族落之间的不和一向是存在的,而总统飞机的失事加剧了两个族落之间的猜疑,黑暗的大幕就此拉开。图西族的人们所以引来了被排挤、抓捕、屠杀的噩梦,或许比噩梦还可怕。保罗最初只是保护自我的家人,当他逐渐认识到动乱的严重性时,人性中的向善面开始闪光,他收留了众多的难民,不论种族,可是也由此也换来了无尽的麻烦。事态继续恶化,原本以为能够依靠的外国人却迎来了要被撤离的事实,他们失去了依靠。孤身抗争的他们就只剩四个联合国的士兵保护,以及拥有外国国籍的饭店。命运在那一刻变得彻底黑暗了,失去了依靠就是意味着死亡。

    整部影片开门见山,一气呵成,没有精巧花哨的剪辑技巧,有的只是质朴之中撼动人心的——真实。一个人,善良能够到什么地步在人人只求自保的时候,主人公收留了1268名难民,天天冒着生命危险在军阀、政治家中周旋,但求多救一个人。一个人,邪恶能够到什么地步种族屠杀的煽动者们,能够在广播电台上公然说道:坟墓还没有满!号召屠杀继续……

    最难以忘怀影片里那一幕场景:初夏的天空,下着雨。雨中,慈爱的神父领着一群图西族孤儿,奔向停在饭店门口象征着安全与生命的大巴,一个荷枪实弹的联合国士兵拦住了神父:“卢旺达人不准上车(norwandans)!”。神父无奈又无助的凄凉眼神,雨纷飞,伴着这首稚嫩童声演唱的歌声——天也在哭泣,

  • 10、 巴哈旺大饭店观后感影评范文

    《巴哈旺大饭店》是一部来自印度的喜剧电影,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呢?影片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带着自己年迈的父亲去往印度圣城瓦拉纳西的故事。剧情扣人心弦,耐人寻味。网友们是如何评价这本书的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开始知道这是一部探讨生与死的电影的时候,是不抱什么希望的,看完以后意外的发现,还不错呀。

    其实我更想说的是里面的父亲,那个中年男人。我一开始是很讨厌那个老头的,觉得事贼多,那么简陋的地方还要喝牛奶吃水果,明明自己儿子工作那么忙还非要去那个破地方待那么久。第一阶段待的15天大概就可以把儿子的年假用完了吧。

    这个中年人俨然是家里的主心骨,顶梁柱。妻子是普通的印度妇女,一辈子操持家务,那么家里的收入,其实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这个中年人。面对老父亲看似不合理的请求,糟糕的环境,工作的压力,女儿的叛逆,总让我觉得他是这个电影里最可怜的人。

    《巴哈旺大饭店》是一部印度电影,巴哈旺大饭店是真实存在的旅馆,在过去的四十多年内,已有超过一万四千五百人在此留,这是间只提供垂死之人入住的旅馆,每人的居住上限是两星期,幸或不幸,两星期后若仍未死去就必须离开。

    影片中的父亲外表仍十分强壮,也没什么特别的病痛,只因为一个反复出现的梦,便认定死神即将上门。这可苦了忙于工作的儿子,他一方面认为父亲在胡闹,一方面又认为自己有义务陪伴父亲,一方面认为父亲不会死,一方面又突然意识到父亲总有一天会离开。这种矛盾的两难,随着待在旅馆的日子渐长而不断加剧,他一直生活在矛盾之中,但当他看到焚烧尸体的现场后,改变了自己的看法,他学会了放下。

    父亲临终前感悟到自己对儿子的愧疚,对儿子道歉中,两人的隔阂烟消云散,老人从与儿子的隔阂、不理解,到劝儿子离开,体现了老人从单纯的厌世状态,转变到顺其自然的状态。

    每天死亡都在发生,或近或远,而在巴哈旺大饭店中,死亡变为了一次旅行,一门课程,一场聚会,一次人心交融的畅谈,让人脱离现世的纷杂,脱离日常生活的细碎,脱离人们感情的()禁锢,筛浣出最闪亮的恒河钻石。

    离开不一定是不幸的,但一定是不舍的。人生如梦,死亡也只是生命的过程,当放下的时候,也正是解脱的时候。

    印度圣城瓦拉纳西,给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恒河边烧尸体的事,那种骇人的场景只有西藏的天葬可以与之抗衡,很少有人至少我并不了解葬礼背后的那些老人和病人的经历。巴哈旺大饭店就是带着大家了解印度人是怎么面对死亡理解死亡的

  • 2021-04-18

  • 2019-10-09

  • 2019-11-06

  • 2019-09-21

  • 2021-10-26

  • 2019-10-19

  • 2023-05-19

  • 2019-09-30

  • 2019-11-06

  • 2019-11-06

  • 2019-11-16

  • 2019-10-17

  • 2019-11-06

  • 2019-11-06

  • 2019-09-21

  • 2022-09-08

  • 2019-09-20

  • 2019-11-12

  • 2019-11-04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11-0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23-01-14

  • 2019-10-23

  • 2022-02-18

  • 2022-02-25

  • 2022-03-02

  • 2022-04-16

  • 2022-04-18

  • 2022-04-18

卢旺达饭店观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卢旺达饭店观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卢旺达饭店观后感、2024卢旺达饭店观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