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话剧骆驼祥子观后感 > 地图 > 话剧骆驼祥子观后感
话剧骆驼祥子观后感相关栏目
话剧骆驼祥子观后感热门栏目
话剧骆驼祥子观后感推荐
话剧骆驼祥子观后感

(共 470 篇)

  • 1、 话剧骆驼祥子观后感集锦5篇

    以下是读后感大全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话剧骆驼祥子观后感”,怎样避免自己的观后感变成流水账呢? 我们可以用笔尖勾勒出观影体验,表达内心的情感与思维,观后感可按照常见的“简介-评论-感受”三段式顺序谋篇布局,相信你阅读本页面后有一些收获!

    话剧骆驼祥子观后感【篇1】

    看完名著改编片《骆驼祥子》,总觉得不大舒服,不是因为祥子的悲剧命运,而是因为这悲剧性由小说搬上银幕后大打了折扣,除了比较忠实的记录了老北京的生活外,这并不算是一部成功的改编片。

    综观全片,从祥子丢车卖骆驼开始,相继介绍了虎妞对祥子的感情;祥子努力挣钱但却在第一次包月生意中失败;虎妞诱惑祥子;祥子离开虎妞去一个老主顾家拉包月;虎妞以孩子威胁祥子让他在爹大寿那天去提亲;老主顾因革命运动而逃跑,探子要挟祥子并夺走了他的所有储蓄;祥子去给老太爷祝寿,但老太爷拒绝了二人的婚事;虎妞与老太爷决裂,同祥子一起生活;在大杂院里认识了小福子,从这儿开始侧重了对小福子不幸生活的描写,祥子的生活退于次要位置,其间还夹杂着虎妞对小福子时好时坏的态度,她与祥子的争吵;最终虎妞难产而死;祥子因欠了棺材钱变卖家产一无所有,祥子与小福子惺惺相惜;祥子继续拉车,但时代不同,拉车已无法维持生计,他去妓院找小福子得知了小福子上吊的噩耗;祥子最后游荡在街头。

    从一本长篇小说改编成电影,同一个故事不同的媒介,故事必要适应了媒介特征才能最好的表现其主题。小说版的《骆驼祥子》写得深沉悲痛,我们跟着主人公起起伏伏的命运一嗟三叹,而且文字的魅力使我们能沉静的思考那个凄惨的社会。但是电影则不然,面临着把一个书面上的,通过心理、细节和众多生活流的故事段落构建起来的人物形象表现出来,不容易。

    电影相比起小说来要逊色些,首先在人物塑造上,虎妞的形象远比祥子成功,祥子自始至终给我们看的就是一个任劳任怨志气高的苦汉子形象,最重要的在老舍书中祥子最后自暴自弃的转变没有表现出来,而这却恰恰是原作中最让人感慨生悲的地方,也是最能体现作者对于那个时代的深刻控诉的地方;其次在影片结构上,从前面对叙事的回忆可以看出,影片很难总结出一个适合于影视的完整流畅的故事线索,故事的整体性被分裂了,紧紧是对反映了祥子不幸命运的事件的堆积,而这些事件没有形成一个连贯的体系,没有发挥那种带领观众一步步深入祥子这个人物世界的效果;由此引申出来的便是节奏问题,因为散乱,没有做到详略得当,影片的主

  • 2、 骆驼祥子观后感
    骆驼祥子观后感(一) 祥子通过《骆驼祥子》成了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人物形象。他的悲剧人生也广为人知,但能用心体会他坎坷命运的人寥寥无几。很多人只注意故事情节的精妙,人物命运的跌荡,有的人或许只因为这是老舍的名著而如蜻蜓点水般草草了事。 老舍笔下的祥子来自乡村,带着中国农村破败凋敝的大背景,也带着农民的质朴和固执。 祥子是个有梦想的人——他认准了拉车,一心想买属于自己的车。凭借他的勤劳和执着,经过三年的省吃俭用,眼看梦想实现在即,能成为自食其力的上等车夫。但在当时黑暗的社会环境下,不容他有丝毫的个人幻想。在兵荒马乱中,他失去了洋车,只牵回三匹骆驼,但他仍然对未来怀有美好的幻想,从头开始,更加拼命地拉车赚钱。这次还没等他攒够钱,所有积蓄又被敲诈一空,他的梦再一次成为泡影。在梦想屡次破灭的打击下,祥子再也没有振作起来的勇气。他丧失了自己的本性,开始逃避生活,用游戏人生来医学专用自己,他害怕有梦,更害怕那梦醒后的苦楚。他彻底地成为一具失去灵魂的行尸走肉。 他的人生悲剧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对下层劳动者生活空间的威压。但更可悲的是那些视祥子这类人如草芥的麻木不仁的上层人和那些沦为罪恶帮凶的下层人,对祥子精神上的折磨。在那阴暗的社会中没有人性的光芒,无数鲜活的灵魂在那一片死寂中沉沦、毁灭。回到现实生活中,像祥子一样的人屡见不鲜,他们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中找寻幸福,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生活。 其实帮助弱势群体不该流于形式。平常的一言一行也许就能慰藉他们孤独寂寞的心灵,给予他们最阳光的关怀。我谨借此文呼吁:凡有爱心的人都能用实际行动多关心你身边的"祥子",别让他们成为这繁华都市的异乡人,让他们找到在钢筋水泥城市中久违的人性的阳光! 看了这个电影让我产生了很多的反思,他描写的是底层人民的生活是多么的艰苦,受到上层阶级的压迫,他们只有凭自己的体力来活着,过着那朝不保夕的生活。但是他们并没有放弃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凭借自己坚强的意志改变自己的生活,相信不会有人会看不起他们,不会说他们是没文化的人。用自己的体力来改善自己的贫困生活,这不正是劳动人民最美丽的地方么,虽然他们很贫穷,但却是很朴实,不会走什么不光明的道路,这比社会的很多人都高尚。 我很庆幸, 我能生活在这个和谐文明的社会,不会为了三餐而出卖自己的体力,我可以做在
  • 3、 骆驼祥子电影观后感

    骆驼祥子电影观后感(一)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它真实地描绘了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描绘了旧社会如何把一个正直,好强,自食其力的洋车夫从肉体到灵魂加以毁灭的过程。骆驼祥子善良淳朴,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和坚韧精神,他的唯一愿望就是买一辆自己的车来拉,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电影讲述了祥子的三起三落,经过多年努力,他用自己的血汗钱换来了一辆崭新的洋车,但是没过多久,却在动乱中被大兵抢走,接着反动政府的侦探又骗去了他所有的积蓄,虎妞对他那种推脱不开的爱情又给他身心都带来磨难。用虎妞的钱买了一辆车,很快,又不得不卖掉以料理虎妞的丧事。他的这一愿望在经过多次挫折后,终于完全破灭。他所喜爱的小福子的自杀,熄灭了他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他丧失了对于生活的任何乞求和信心,从上进好强而沦为自甘坠落。这个悲剧有力地揭露旧社会把人变成鬼的罪行。这个故事,反映了北平当时劳动人民的生活,命运与遭遇。祥子本是一个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人,他热爱生活,但系列的挫折使他恨透了整个世界!

    电影通过祥子的经历痛斥了压迫人民的无德之人,揭露了黑暗的旧社会对淳朴善良的劳动者所进行的剥削、压迫,控诉了旧社会活生生把人变成鬼的罪恶,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批判了自私狭隘的个人主义,也揭示个人奋斗不是劳动人民摆脱贫困改变境遇的主题。更体现了人是随环境变换而改变的动物,可谓是最不堪一击的。人性的丑恶在此暴露无遗。老舍无情的批判了这个社会它不让好人有出路。

    原先的祥子是那样的善良,勤恳踏实,帮老人家抬水,认认真真拉车,对自己的生活充满了希望,他让我看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经典形象。虽然打击重重,但是依然寄予希望,这样的祥子让人既心疼又感动。尽管最后自甘堕落了,我却无法怪他,只恨当时社会现实让人无奈。不是他不够坚持,不是他不够努力,而是黑暗的社会不容他。

    祥子的悲剧,是他所置身的社会生活环境的产物。在黑暗的社会中,人类的力量实在太渺小了。祥子多次想要凭自己来打败命运,可是最后,却使身心一次又一次的伤痕累累。祥子在一次次的痛苦中挣扎,越陷越深,他渐渐的被黑暗所扭曲,吞噬。以前有抱负且满是骨气的祥子,最后只剩对钱的贪念而已。在社会的黑暗与金钱的诱惑下,祥子没有了骨气。这是多么的可悲!

    这部电影让我很震撼,虽然很同情祥子,感叹他的命运,但我还是觉得不管怎样,自己都不能放弃自己,虽然很难,但一定要坚定自己的信念

  • 4、 歌剧《骆驼祥子》观后感
    歌剧《骆驼祥子》观后感 赵秀云 2014,6月,26日傍晚,气派非凡的国家大剧院灯火辉煌,我应邀观赏伟大的作家老舍先生名着原创歌剧《骆驼祥子》 歌剧《骆驼祥子》成功地塑造了原着中的主要人物祥子、虎妞、小福子等,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该剧生动地反映了老北京的百姓生活与城市风貌。国家大剧院集中了实力派导演、作曲家、演员打造了这部拥有独特审美价值、深具北京情怀的歌剧。庞大的交响乐团,以气势宏大的现场演奏,增添了完美展现这部歌剧的艺术魅力。 当序曲响起来的时候,舞台上一面硕大的纱幕呈现出老北京胡同里严冬时节的肃杀景象;光秃秃的老槐树覆盖着沉甸甸的积雪,粗壮的枝干直剌灰蒙蒙的天空,除此而外,所有的植物统统躲到肃杀的严冬里去了。面对凄风瑟瑟,寒气袭人的一域,我心中涌起阵阵悲凉。难道不是吗,那肃杀的景象酷似我孩提时生活过的地方。一时间,我仿佛变成了虎妞,小福子的同伴,与她们一起挨过黑暗的严冬,企盼人间的温暖。一种悲剧氛围,深深地感染着我,使我难以释怀。 大幕徐徐拉开,老北京的城楼下,人潮涌动,叫卖声鼎沸。主人公祥子出现在舞台中央,他买了新车,正当得意之时,乱兵抢走了他的车。懊恼之际,祥子悲愤交加,心存不甘,趁乱牵走了三头没有主人的骆驼。 祥子回到车行,昏睡了一夜,几乎没有力气迈出门坎儿。他试图重整旗鼓,却没能抵御住车行老板刘四爷的女儿虎妞的色诱。 虎妞是个大龄女,俨然一个性情奔放,欲火中烧,见了祥子就像见了猎物一样,疯狂地扑上去,紧紧地缠住意中人。这个老姑娘身着紫红色长裤,青蓝色褂子,黑黑的大辫子缠着红头绳,辫根上别一枚银制发卡。她迈着猫步,颤悠悠地从屋里出来,一脸妖媚的笑容坦露出火辢辢的诱惑力。她扭动着腰肢唱道:“祥子啊,你可倒好,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头!……” 虎妞是该剧的女主角,这个泼辢的老姑娘,生就一副粗犷的男儿性格。她聪明而有胆略,将车厂和车夫管理得井井有条。她一心爱着车夫祥子,颇有心计的她,为了爱情施展了一连串的手段。她爱祥子的厚道老实,爱祥子强健的体魄和年轻端正的外形。可是祥子不爱她,但命运就像一只魔爪,紧紧地扼住祥子的咽喉,迫使他稀里糊涂地上了虎妞的酒桌,与虎妞酒后乱性。 虎妞得到满足以后,进一步缠住祥子,不由得吟唱“棒!棒!棒!……” 祥子很后悔,深夜逃出了车行,给
  • 5、 话剧观后感

    话剧观后感(一)

    《将话剧进行到底》观后感

    周日晚上在9和剧场看的严肃荒诞剧《将话剧进行到底》,可能延续的《将爱情进行到底》的噱头,不过宣传海报远没有实际表演那么吸引人,甚至都没有宣传出什么值得一看的内容,直到现在依然没有搞明白严肃荒诞剧是个什么概念,但作为普通观众,倒很是欣赏里面一些难得真心道白,还有一个九曲十八弯衔接上的故事,荒诞归荒诞,大家笑后还是很有共鸣。

    相较之杨立新先生的导演处女作《我的西南联大》,以人艺的班底还在学校的百年讲堂推出,但确实不怎么样。没有足够的戏剧冲突,没有鲜明地人物形象,甚至于让我们这些非历史的亲历者根本感受不到一点儿西南联大创造出171名两院院士的历史价值。据说杨某院士还是该剧的顾问,但我看完的感觉是从城东横贯来到学校,一路为了赶点狂奔的价值就在于我看完这个话剧,在毕业几近三年后还可以颇似浪漫地在湖边漫步,欣赏夜色静谧中波光粼粼的湖面,感受拂面而来的温柔春风。可以说因为有这部话剧倒为我重新回校找到一个不错的借口。

    话剧不是哪个主题都可以触及的,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如果不能高度浓缩精华的话不如就这个主题而言改成以史实为基础的电视剧。别枉了话剧的虚名,本来清贫的话剧市场真的需要真正好的创意。

    话剧观后感(二)

    《彩虹》观后感

    文/洪慧玲

    2013年9月25日上午,我们全校同学迎着朝阳,意气风发地坐上了开往闵行区的汽车?为什么大家如此高兴?因为我们要到上海市闵行区城市剧院观赏儿童剧啦!

    我们所看的儿童剧名叫《彩虹》,它的的故事情节是这样的:小学毕业前夕,为了让少年儿童到不同的环境中去锻炼自己,分处城乡的两所学校举行了对口交流,规定双方各需安排一名学生到对方的家里进行交流学习。经过自荐和选举,住在城市里一名叫方磊的同学走进了云南乡下,住在山村里的山妹姑娘也踏上了去城市的寻亲之路。山妹为了寻找妈妈,走失在大都市的街头。无助的身影牵动着城里和山里所有孩子的心,城里的孩子通过高科技手段,运用网络搜索帮助山妹找到了妈妈。而山里的孩子狗剩凭着自己的冷静机智救出了被困在树上的方磊。两位同学在短短两个月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每当困难来袭时,他们都能团结一心,在一次次的互帮互助中战胜困难,共同分享悲喜,从而在假期生活中体验了一次生动的社会实践课。

    在这部话剧中,方磊是一个十足的富二代,他起初之所以选择了去农村体验生活一个月,在我看来是因为想感受下农村生活和城

  • 6、 《骆驼祥子》观后感1500字

    禾城,阴,雨,霏霏,气氛低沉。老舍的《骆驼祥子》。小说是去年看的,电影是今天看的。看过后,我的内心是一个冬天的湖,寒冷凄清,湖面如镜,湖畔的柳枝锋利如刀。我躺在阴暗里,仿佛在默然承受那百年前的苦难。默然间,我能给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呢?除了寂静的骨头,我一无所有。我就从骨头上刮下一些骨头,给你们看。

    大杂院,我是懂的。补丁,我是懂的。劈柴,我是懂的。女人无助的泪,我是懂的。二流子的嫖娼,我是懂的。牌九赌博,我是懂的。老财主的做派,我是懂的。被迫卖淫,我是懂的。泼脏水,角落撒尿,我是懂的。而善良的农夫农妇,我是懂的。进城打工的青年,我是懂的。青年难以抑止的性欲,我是懂的。红色嫁衣,我是懂的。姑娘的美好向往,我是懂的。耕牛,我是懂的。耕牛的交配,我是懂的。而人性中的小温柔,我也是懂的。

    在这一根根骨头之间,我觉得我能切身体会祥子、虎妞、刘四爷、拉车的老翁和小孙子、小福子和她的弟弟和她的父亲,电影中的一切一切,仿佛就在离北京城不远的一个小城市(我的第二故乡)里上演着。那是公元两千零几年的时候,那时的我只有一双孩子的眼睛。甚至直到现在,我自以为懂了,可其实我还是什么都不懂。

    作家给读者的是一根根骨头。作家写出作品后,也就变成了读者。当读者捧起一本本书,观看一部部电影。骨头上的血肉,就由他们自己生长出来了。

    科技的发展,给书籍的保存带来极大的便利。不像当年焚书坑儒后,许多书都是通过人工记忆,方得重见光明。抛开考试,抛开升学,我们现在大多数人都不愿再看《骆驼祥子》了,我们似乎可以遗忘过往。所以我劝你们,活在当下,得过且过。不要记起那苦难的过往。

    就这样,让我们遗忘了那个祥子那个虎妞,连同与他们相关的历史过往,也一并遗忘了吧。几十年后,几百年后,当有人再想写首关于珍惜的诗,我想看看他会怎么写。

    我知道你这是在讲反话。可你知道吗,从前的苦难大到我们不愿承受。当下我们这么幸福,又何必把自己弄得那么苦呢?

    苦,是极苦的;甜,是极甜的。在中间,不哭不甜的,是寂灭,是每个人的终点。八卦图,真是一个好象征。

    那么我就让这八卦图变成一个火把,我们所有人,我们曳尾涂中的所有人,你知道也好,你不知道也好,你早已贡献出了自己的微薄之力。这微博之力汇集,让这火把烛照天际。而那个能举起火把,在天空中飞来飞去的人,才被称为诗人。

    在我们这个时代,当然还有很多被称为诗人的人,但诗人和诗人是不一样的。当语言的

  • 7、 作文骆驼祥子观后感通用

    作文是我们学习语文时肯定会接触到的东西,写作文可以提高每个人的创作能力和想象力。优秀的作文模板是怎么去进行构思的呢?经过收集,小编为您献上作文骆驼祥子观后感,敬请参阅本文!

    作文骆驼祥子观后感(篇1)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描写的是一个车夫的真实生活,他深入到一个车夫实实在在的生活和内心去。

    祥子是一个人力车夫,也就是旧社会拉黄包车的,老舍笔下的他来自乡间,带着中国农村的破败,也带着农村的质朴和固执。当他认准了拉车这一行,他就变成了车迷,一心想买上自己的车,凭这个梦想,他用租来的破车努力赚钱,省吃俭用,最后经过三年努力,终于实现了这个梦想。但是当时中国军阀混战,不到半年,他就被官兵掠走了车和钱,但他并不灰心,依旧倔强地从头开始。但是困难三番五次的骚扰他,祥子再也无法鼓起生活的勇气,他开始厌恶拉车,开始吃喝嫖赌,祥子彻底堕落为城市垃圾。

    老舍是幽默大师,但《骆驼祥子》却是悲剧作品。作者没有刻意幽默,而是描写生活本来面目,作品中的人都在走下坡路,从祥子,虎妞,小福子,二强子,老马祖孙,到曾经扬威一时的刘四爷也都在走向绝望,暗淡。由这些人构成了整个社会的大悲剧。

    作文骆驼祥子观后感(篇2)

    读完《骆驼祥子》这本书使我想到了很多很多

    祥子本来是一个正直、善良、淳朴的少年,为了自己的理想和未来的美好而奋斗,可是现实确不如人意,他买的第一辆车被推下了悬崖,确捡来了几匹骆驼,从此就有了一个外号叫骆驼祥子,可是这个青年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开间车厂子,但老天确不眷顾这个少年,他娶了他并不喜欢的虎妞,还认了刘四爷做干爹,后来虎妞流产去世了,他又把原本用来买车的钱用来安葬了虎妞。后来他友爱上了善良的小福子,但命运又和他开了个大玩笑,他心爱的小福子因为生活所迫上吊自杀了。祥子对生活以及社会最后的一点希望也化为了泡影,他自暴自弃,甘愿堕落,最后他沦为有一身脏病的行尸走肉,为了活着而活着,静静的在现实生活中等待死亡。

    现实就是如此残酷,曾经淳朴善良的祥子如今成了一位狡猾奸诈的人,如果当初他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没有放弃社会对自己的希望,或许现在他是另外一番模样,或许社会对他也有了希望。

    在现在的社会中,像祥子以前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的人已经少之又少,现在的人们只知道算计和利用他人,早已失去了善良淳朴的品质,早已失去了作为中国人而应有的美德。

    在今后的漫漫人生路上,我们会遇到无法

  • 8、 观后感:骆驼祥子电影观后感8

    《骆驼祥子》描绘了一个车夫的悲惨命运。祥子来自农村,是一个普通车夫,在他身上有许多值得人们称赞的品质。那么你知道《骆驼祥子》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有关于骆驼祥子电影观后感8,希望你喜欢。

    读后感大全网专门为您提供免费的读后感优质模板,如转载请标明来源。

    骆驼祥子电影观后感81

    漫长的假期要用读书来充实。利用这个暑假,我阅读了《骆驼祥子》。很好奇它为什么那么出名,合上书的那一刻,我有了自己的答案。

    书中的主人公——一个好强、老实,又富有理想的乡下人——祥子。来到北平后,干起了拉车这一行。他的理想就是买上一辆自己的车。为了车,他吃尽了苦头。被抢、被诈,无奈成亲,却丧了妻,喜欢的人也走了。这一路上起起伏伏,坎坎坷坷。这样无情的社会就像一瓢冷水,连希望的星火也被浇熄了。曾经向上、不屈的祥子变了,他变得无赖、自私,变得沉沦自弃,吃喝,赌他都学会了,成了“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现实总是与祥子的理想过意不去,现实的残酷最终使他的理想灰飞烟灭,甚至连他也不成人样。

    其实,为祥子感到悲哀之外,我也很佩服他。他这一路上起起落落这么多次,其中有很多次想放弃拼搏,放弃理想,也想和别的车夫一样过得腐败,在那个时候可能是一种解脱吧!他们没有能力改变现实,空有理想有什么用。但祥子不一样,他一次次用理想激励自己站起来,一次次为了自己心中的目标而拼了命的向前,这应该与他那老实的人品分不开吧。

    这又让我想起了我们。当今的社会比起以前是很不一样,没有那么无情,更没有那么多不公平的事。应该说每个人都能够有机会达成自己的理想。而如今的那些“社会败类”,他们一定奋斗过,但吃不了苦,最终沦落到这种不堪的地步。我们既然有这个条件,为何不努力奋斗,去达成理想呢?

    《骆驼祥子》文字上的特点,则是它是活的。老舍先生注重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让我们身临其境去感受那些人物的心理,他们的情感。让我们的心也为之震动。我们在平时的写作中也应当注意这一点。《骆驼祥子》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以及人们面对生活的无奈。描写非常口语化。

    我从其中的人物身上也学会了遇到问题时应当具有的精神。无论再苦再难,都要奋斗下去。真正学会“不抛弃,不放弃!”

    骆驼祥子电影观后感82

    二十年代末期,北平,战乱,压迫,金钱,人力车夫……

    这个勤劳、政治、要强的农夫祥子来到北平,凭着自己的勤劳与毅力在这个城市里谋取生路。进城以后,他靠

  • 9、 话剧《日出》观后感

    话剧《日出》观后感 第一次写话剧观后感,不是科班出身,难免不专业,仅仅拙见,相互交流。 我是一个喜欢和关注道具、舞美的观众,首先,从道具和舞美来表达我的看法。女主角陈白露被爱人抛弃后迫于无奈成为舞女寄生在上海滩,周旋于各色人物之间,内心荒凉空虚但依旧存留着小女孩的那一点纯真和善良。 陈白露第一次出场是与昔日恋人方达生的见面,身着粉色长裙,温柔可爱,妩媚俏皮。这时的陈白露衣食无忧,只要她愿意,大丰银行的潘月亭可以为她散尽千金,她对日出还有着殷切的期望,她甚至还可以奢侈的拿出自己的善良纯真救了小东西一命,她将她身上仅存的对世界的一点希望和美好都寄存在了小东西身上,所以当小东西再次被金八掳走时,那个粉色的、存留着善良纯真的陈白露也被掳走了。她希望方达生和潘月亭找回小东西,不仅是救人一命,也是对自己的救赎(个人觉得,也有对方达生的歉意,方达生带小东西走,也是带走了自己希望成为的那个自己,倔强、顽强、被爱)。 第二幕她换上了妖娆的红裙,各色人物开始登场,乔治、顾八奶奶、李石清、胡四各个阶层、性格迥异,都对她奉承谄媚,夸赞她的性感聪慧,张乔治甚至为了她和妻子离婚来向她求婚。这一幕的她可以向方达生展现她无奈和光鲜的真正生活,因为方达生此时想要挽救的已不单单是往日的竹均,还有存留着她身上天真纯良的小东西,她无需再掩盖自己的空虚的窘境。 自甘堕落而又不甘寂寞、厌倦奢靡生活而又无法摆脱、放荡空虚,这才是那个寄生在上海滩的她,就像一朵开的正娇艳的玫瑰,想采的人一大把,灌溉浇水的却只有一人。 第四幕的陈白露更加奢华,黑色的长裙,晶光闪闪,她厌倦上流社会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生梦死的糜烂生活,但又无法抵御这种生活对她的腐蚀;她不想这样生活下去,但又离不开这个丑恶的地方;她虽然不能自拔,却还想救人,当她亲眼目睹小东西等社会底层的人们被摧残、被蹂虐,痛苦地在生活中挣扎时,自己真的无能为力了。这个黑暗的金钱社会让陈白露看不到了任何希望,她问王福升:舞会结束了吗?他们为什么还不结束?他们什么时候玩够?她知道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对自己残酷的折磨,但又无法自拔,太阳升起来了,黑暗留在后头,她选择了在这个黑暗的上海滩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第二部分是台词,个人觉得李石清这个角色是这场戏里最生动的人物,可能因为他代表了当时上海滩大部分的普通人吧,对上层阿谀奉承、努力做出人前光鲜的样子、时时刻刻想向上爬,成为食物链
  • 10、 话剧《赶集》观后感

    话剧《赶集》观后感 这话让人怎么说呢?相当意外,非常意外,肯定要意外! 如今还有人把老舍先生的文字改编成话剧,而且竟然有一大票人们挤挤擦擦地拥到天桥艺术中心剧场,只为去看一场六个大男人演绎老舍七十多年前小说里男男女女的喜怒哀乐。这都什么时代了,这都小小人物贷款买苹果x的时代了,还提喽出来这些老古董来编话剧,这就是吃饱了撑的,简直的! 要不是剧本策划关大爷知道我一向懒惰和贪小便宜的心态,热情地用赠票手段给我挖个坑去跳,我是绝不会去沾什么话剧这类高雅艺术的一丢丢儿边儿的。窝在家里刷刷朋友圈,看看可以让人忘了自己还有脑子的抖音小视频什么的是多么的惬意。何必跑大老远往高雅上凑合,在如今的世道,那是多么的装和累! 无论如何,白来的几百块钱的戏票是不能浪费的,那不符合我们当今的道德观念。我磨磨蹭蹭地坐地铁倒公交,历经一个半小时,甚至用上了百度地图,才找到了天桥艺术中心的大门,打这儿开始我就不自在。这是珠市口大街?我以为我走到了某个河北县城行政中心的地盘:牛x的楼房,宽宽的街道,大片的树木,除了对面依稀可辨的自然博物馆是我久远记忆的模样,这哪里是老舍先生的北京啊?这哪里是乱糟糟却有意思的南城! 行吧,我不乱讲话了,徒然给自己添堵。连赐予我快乐小胡同串子童年的朝内南竹竿胡同,都从精美的四合院群落变成了乱哄哄的大杂院,经过00年代初的拆迁,再进一步变成了立体的更乱的大杂院。现在偶尔路过南小街,看着戳在那里,还没羞没臊写着南竹竿胡同字样的路牌子,我就气儿不打一处来。生气之后想想能做什么呢?改变的何止是街巷!然后就灰溜溜走开,该干嘛干嘛去。 拿了票,进了剧场,更不自在了。老的少的,还是那么多人。烦不烦啊,每天在路上、车上、超市里、写字楼里,就看人了。都不过是满脸的心事,麻木的眼神,皱得像小山似的不耐烦的眉头。虽然这里面的人都是悄声低语,甚至笑眯眯地期待地看着四周和紧闭的红色大幕,我就觉得他们是为了装成高雅和懂艺术来的,这世道,有几个有那么多闲心和本事儿惦记高雅。 找到自己的位子,我就来个北京瘫半躺进舒服的椅子里,谁也不看,掏出手机在那里开始刷朋友圈。 到点儿了,灯光却没暗下来,啥意思这是?我这手机还没来得及静音呢,大幕后面就钻出来个穿长袍戴瓜皮帽的家伙,不过这衣服可不讲究,支支楞楞的一看就是纸的,你看,现如今高雅就是这个下场,连道具大褂都做不起了,你是演的什么戏!不过也
  • 2022-03-21

  • 2022-03-31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1-04

  • 2023-01-31

  • 2023-02-14

  • 2023-03-21

  • 2019-10-28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11-04

  • 2019-11-04

  • 2023-02-21

  • 2023-04-15

  • 2022-03-31

  • 2022-02-18

  • 2022-03-05

  • 2022-03-16

  • 2022-02-23

  • 2022-02-16

  • 2022-03-22

  • 2022-03-22

  • 2019-10-28

  • 2019-11-04

  • 2019-11-04

  • 2022-03-15

  • 2022-03-07

  • 2022-02-17

  • 2019-09-20

  • 2019-11-04

  • 2023-02-05

  • 2023-02-09

  • 2022-03-31

  • 2022-02-17

  • 2022-12-23

话剧骆驼祥子观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话剧骆驼祥子观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话剧骆驼祥子观后感、2024话剧骆驼祥子观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