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易中天中华1000字通用。
当不同的人看完作者的作品,他们都会有不同的心得体会。最好的读后感就是人内心的想法。是不是现在对作品读后感还无头绪呢?编辑特地花时间为你收集并编辑了读后感易中天中华,欢迎你阅读与收藏。
读后感易中天中华 篇1
因为“百家讲坛”和各类小品的“笑点”而知易中天老师,后来发现这个“师者”相当励志,因为时代造就了他的一种人生,结果也因时代造就了他另一种人生。作为晚生,我喜欢这样的老师。
读易中天老师的作品,你从来都不会有“好为人师”的反感。他的“非历史”系列作品,有些文字几乎能把人笑岔气。即便在这些历史作品中,我们也能读出他幽默机智的一面。
“易中天中华史”系列,第一部看上去不如我早先读完的“铁血蒙元”单本,大概是年代久远而多从典籍中“寻章摘句”的缘故。但是,不可否认,易老师解读典籍也很有见地;看得出,著书工作非常辛苦,工作量大到惊人,因为既要解读典籍,还要参考其他作者解读典籍的文字。光这一点,我们就该真心感谢易老师!否则,我们就不会看到另一个角度的中华史了。
“易中天中华史”第一部看完,掩卷而思,发现中国古人,及至今天的“儒者”,其实仍在思考人生的意义,家国的意义,天下的意义。或许只是时代不同而已,人类对自身、家国和天下的思考其实一直都没有中断。兴许,两千年前就有“全球化”的趋势,只是限于时代和科技手段,人类只能“小打小闹”。
而今天的我们对“全球化”趋势已然没有“抗拒”之力,但科技的高速发展到底将人类带入更加美好的世界,还是带入无法返回的“绝境”,现在看来还不大好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拿智能手机来说,它的发展飞速,给人类的影响多是“负面”,人类越来越依赖于“智能”,懒惰大概会成为“普世病”,好吃懒做的越来越多,下地干活的越来越少……这跟先秦时期“百家争鸣”时代争论“人性”的善恶如出一辙。人手一机,每天耗费在玩手机上的时间几乎是一天的一大半,而很多人早已落下“病根”,形成过度依赖手机的“恶性循环”,没有手机就像丢了魂一样,玩起手机完全可以不要爹娘;智能手机无疑是二十一世纪的“鸦片”。这么说,有人肯定会跳出来破口大骂,难道你忘了手机带来的便利?没错,这就是“中华史”告诉我们的意义:三千七百多年来,我们祖先的思考和抉择,其实都在“好坏”两面而成的一个“大圈”里打转。
世间万物,都有两面,大多好坏参半,没有绝对的好和坏。人类如何驾驭好坏参半的人性和发明创造出来的东西,既需要不断的探索发现,也需要先民的智慧和重复检验。人类到底是前进了,还是只是在古人的设想之上“更上了一层楼”,现在看来还不叫真正的“进步”。因为人性的弱点一直都在,而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至今也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
向易中天老师辛苦的工作表示深深的敬意,也感谢先生为读者在不同层面理解历史而著下如此鸿篇!
愿先生身体健康,再接再厉,还能推出更多精彩作品!
读后感易中天中华 篇2
嘉靖十四年到万历十二年,年仅十几岁的懵懂少年嘉靖帝被迫成为皇帝,自此大明王朝内阁朝夕莫测,上演一出出独裁专断的荒唐戏码,估摸着时间跨度半个世纪。
《严嵩与张居正》一书正是以浅显易俗的白话描述着曲折离奇的历史故事。
在古代封建制度的王朝中,皇帝就是真命天子,那就自然有一批辅佐天子的内阁朝臣。即是朝臣,自然有忠臣、奸臣之分,还有一小撮表面中立者们。
事实上,作为一个王朝中最高权力者,嘉靖帝可谓是一个玩弄政权的高手。他即重用忠臣,也重用奸臣,使其相互制衡,朝廷也就达到坐收渔翁之利。可见,无数群臣挣得你死我活,归根结底还是天家江山得了最大益处。
虽说嘉靖帝少年做了皇帝,可他毕竟是过继来的,他自己也有亲生父母,这不刚坐上皇位就到处串掇要立自己父母为兴献帝后,还不顾群臣反对,打死了几十个大臣,收了奸臣张璁和桂萼为朝廷重臣。
自古以来,大家都信奉“天命不可违,来者犹可追。”
因此,严嵩被嘉靖提拔重用,不可谓不是天命。成熟起来的嘉靖帝就是一只狡猾的狐狸,正巧遇上经验丰富的老狐狸严嵩,两人臭味相投,一拍即合。
从此,这个靠着严苛的科举制度出头的历史大奸臣,就走上了奴颜婢膝媚上邀宠和弄权谋私的不归之路。恶人自有恶人磨,最终把自己搭进了权术的坟墓,成了王朝的殉葬品。
作为有着士大夫深厚底蕴的重臣张居正,他的命运相对严嵩要顺遂一些,也可以说是他把握住了命运赐予他的好时机,遇到了年少不经事的小皇帝,获取他的极度信任。于是,有着皇帝这个大靠山,张居正手握专权,直达王朝内阁的顶缝,做了大明唯一的太师。
虽说,张居正聪明的把握了这个绝好时机,完全有能力糊弄小皇帝,从而做一个隐形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独裁者。然而,从骨子里就接受权臣尊卑思想的他是一个一心为国家出力的做实事的人。用此时机,他施展浑身解数,大显身手,励精图治,只改革五年,朝廷的国库财富就增长了三倍之多。
张居正是个有能力有野心的人,但他的确是一个才华横溢做实事的人,他用这场改革挽救了大厦将倾的大明王朝,这也是之后腐朽没落的大明万历三十多年不问朝事,政权机构停驻,却没有灭亡的主要原因。
然而,不管你如何努力,如何为王权做贡献,但在天家的眼中,这些都是你的份内职责,不管你做得好还是做的不好,是奸臣还是忠臣,天家人都理所当然的把他们都当做卑微的奴仆对待,毫无真心可言。这也是他们没有善终的主要理由之一。
千百年传下来的封建思想就是普通人对皇权无底线的崇拜与信仰。
在《严嵩与张居正》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历史的龌龊一面。当时,许多学子能人都屈服于皇权的统治之下,进了天家门,只有无理由的服从下达的命令。权臣们由表及里只能全身心的奉献于最高权力统治者,不能再拥有自我意识和主
明朝的君臣关系不仅复杂,而且水火不相容,动辄就是激烈的交锋,结果往往是臣服于皇帝权威的脚下。朝臣们早已丧失了尊严和信念,很难脱离这个复杂交织的官场做一回真实的自己。
然而万事总有例外,俗话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再横的人也怕不要命的。海瑞就是这样一个官场奇葩,他公正清廉,以身作则,官场多年一直努力以道德和良知清除积弊。这股清流却极大损害了多数奸臣的利益,由此一直遭受抵制和磨难。
而另一个奇葩张居正,底蕴和靠山都很强大,他把握了绝好时机,早一步先于他人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因此他施展非凡的能力与才华,锐意革新,试图运用法令振作精神,结果却也艰难险阻、抗拒横生。
而申时行妥协安抚,极力靠调和来维持团结,终至纷争不已。殊不知他们最终的失败,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都败给了无形的敌人——封建专制主义!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又滚滚而去,在大明朝,最具有代表性和值得推崇的,也只有张居正和海瑞,作文因为他们活的真实,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意义。而严嵩只是跳梁小丑,一闪即逝……
《严嵩与张居正》一书,作者易中天多用轻松白话的语言风格,文章段落简洁明朗,通俗易懂,如此读者更能通过此书吸收到大明王朝的那些事儿。
读后感易中天中华 篇3
《易中天中华史》已经读到了最后一本《三国纪》。
《三国纪》读过之后,对书中一段话感受颇深,引起我的共鸣。这段话主要是要讲明这样一个问题,即:为什么三国这段在整个中国历史长河中并不太重要的阶段却能如此引起大家的兴趣。但我认为他不仅说清楚了三国热的原因,还揭示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底层的人民)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固有观念。书中的这段话是这样说的:
传统社会的中国人,其实是一直有梦的。第一个梦叫大同梦,也就是回到部落时代。第二个梦叫小康梦,也就是回到邦国时代。这两个梦都实现不了,就开始做治世梦。这就是帝国时代的中国梦。
治世梦也包括三个内容。首先是希望有一个仁慈而明智的好皇帝,这就是圣君梦。其次是希望各级官员清正廉洁,这就是清官梦。如果圣君和清官都指望不上,则希望有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就是侠客梦。
圣君、清官、侠客,就是中国人的千年梦。
易中天老师认为,这三个梦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替我们圆了,用刘备、孔明、关老爷三个文学形象替我们圆了。因此,罗贯中的三国史深入人心,流传甚广,以至于正史反而几乎无人知晓。
其实,何止是《三国演义》帮中国人圆了千年梦,中国的古典文学作品无一不是在帮中国人圆这一千年梦。何止是古典文学作品,戏曲、评书、曲艺等中国的传统艺术,也无一不是在帮中国人圆这一千年梦。说这些传统的文学艺术在帮中国人圆这一千年梦还不大确切,其实是中国人(底层的中国人)自己在利用这些形式圆自己的千年梦。现实中缺的,在文学艺术中找补、找补而已。
中国人的这个梦一做就是几千年,至今仍在做着。虽然唱了几十年的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但仍然盼着能出一个好皇帝,出不来好皇帝出个清官也好,实在不行弄个侠客替我们出出气也行,最不济了还有个因果报应等着呢,让他下辈子托生到咱家当牛做马,咱往死里欺负它!反而是那些不怎么唱这支歌的地方却不再盼着出什么好皇帝或清官,看来这事与唱什么歌没多大关系。
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外界客观因素变化了,思想观念也得随之而变。现在皇帝是难再出现了,好皇帝就更难有了(好皇帝的前提得是皇帝)。清官嘛,没有好的制度,清官也会变成贪官。至于侠客,在法治社会里侠客和罪犯的界限很难划清,分寸也很难拿捏,还是别有为好。所以,这个千年梦看来是做不下去了,至于改做什么梦大家按照自己意愿去做吧。俗话说得好: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多想点儿好事,做个好梦。
读后感易中天中华 篇4
这是一本站在学术的角度写给大众看的科普书籍。
原始时期的人类,没有直接的文字记载的史实,全凭后代的人的只言片语、神话传说和考古发掘的实物资料。面对这些不辨真伪的猜测和推测更加考验一个人对历史的态度和把握。易中天先生本来就对历史有着很深刻的认识,在本书中又运用了王国维先生推荐的实物史实并重的治史之法。语言平实却丝毫不见一般史书的枯燥。很推荐。
在本书中难能可贵的是,不仅仅是事实的堆砌,更有作者对原始人类精神的思考。从懵懂的混沌到渐渐有知,因何母系,缘何父系,整段石器时代的脉络被这样轻松画出。读者理解的更加容易,却也反映了作者的学术高度。与此同时,在本书中提出了诸多与大众认知相悖的一些想法。虽然历史已然尘封,真相不见天日。但是却不妨碍好奇的后人追逐真相的脚步。研究没有对错,在于它给后人的启示,其意义的价值远远大于结论。
总之,本书粗粗一读是一本可爱的历史科普小文,细品却大有乾坤。看您挖到哪一层了,无论深浅,总有收获。
读后感易中天中华 篇5
鸟是好鸟,就是话多
总体来说,我对易中天先生报以敬佩之情的,但对该书也确有些保留的看法。
鸟是好鸟——学者的易教授
从这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众多批注,作者旁征博引显示其深厚的学术功底。更可贵的是,他能将其在融汇之后按其逻辑串起来,相对完整地展示一个事件或观点。
作为通史类的书,一不小心就容易陷入到编年似的记叙文风格,那显然是一般读者不愿意见到的。因此,本部书的四卷从隋唐定局(初唐)、女皇武则天(盛唐)、安史之乱(转折)三个重要历史阶段,以及禅宗这一唐朝重要精神思想产物作为聚焦,还是有其深意的。
就是话多——媒体人易先生
这里的“就是话多”没有贬义,甚至可以被很多读者视为优点。
书中不乏对三省六部、宫廷布局、科举制、唐诗格律等看似与主线不相关的地方着墨颇多,但我却要给其一个大大的赞。因为很多大师写小书时会省略掉,而普通人又根本搞不清这些事情,所以易先生愿意填补这个“裂缝”的做法是值得称道的。因为这些算是了解历史的基础知识背景,他如不说,读者就需要另觅他途去解决,而且还不一定能找对地方。即便找对了,还不一定能和该书中的一些名词对得上号,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作者在降低读者阅读门槛的“通俗化”方面是做的极好的。
书中还有很多的议论和抒情之笔,有些引自其他文献,有些则为其自己总结。这部分文字有些不错,有些则略显牵强甚至武断。当然,这种“有态度”的做法也可能是最富争议的。
此外就是有大量“媚俗”的文字,比如文中大量的“呵呵”或者“也许吧,也许”之类的则让我感觉有点莫名其妙。或许这是作者本来的语言表达习惯,或者是为了拉近和读者距离有意为之。但我觉得这类文字降低了本书的“品味”。
总之,从易教授当初百家讲坛品三国开始,我对其就报以敬意——我们需要此类有着学术背景的人来与纯粹的网红去“竞争”,他们愿意放下身段贴近大众是一种福分,对其进入“作家富豪榜”也持积极态度。
然而,通俗和媚俗之间的尺度把握确实较难,易先生风格算是一种尝试,但应该可以做得更好。
我对其一些表述风格的保留不能掩盖对其的扬赞。如果本书能让更多人感受到历史的有趣,甚至愿意寻着本书所引的文献去了解更多的,进而收获属于自己的历史观,那就算大获成功了。
读后感易中天中华 篇6
如果古代有民意调查机构,那会有怎样的记录?可惜没有。
平民百姓在朝代的兴亡和更替中,似乎没有发言权。后世我们能看到的记载,也大多局限在精英人士和上层人群。在魏晋时期,也同样如此。
那对于精英人士而言,是否历史(正面地)记录下他们了,他们就算成功呢?
这可就难说了。比如东晋的王导和谢安,堪称是当时力挽狂澜的人。前者拼尽全力融合南下的北方残余皇族士族与南方当地的本土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后者御敌于国门之外,以少胜多地赢下著名的淝水之战。可惜,即使如此,这也只是短暂地延续了东晋王朝的统治。
公元420年,也是谢安去世不到40年后,东晋王朝就覆灭了。
下一次等到国家的统一和真正的安定,则要到唐朝的贞观之治,也就是公元627年之后。这其中,五胡之乱、南北朝以及短暂的隋朝,一共乱世了近200年!
当然,200年对于整个中国历史长河而言,只不过是一个瞬间,但是对于当时真真切切的个体而言,那是相当于三四代人的真实命运。这近200年的乱世里,无法想象多少人的命运被时代的洪流冲刷得多么的体无完肤,多少个生命遭受何等的苦难。
然而,他们的声音我们都无法听见。在历史记载中,只有王侯将相的故事。但愿后世的人们,尤其是那些站在各个领域云巅之上的人,多以苍生为念吧。
读后感易中天中华 篇7
《易中天中华史》系列中发现最好看的还是第二本《祖先》,那种颠覆,将东西方文化巧妙的结合,亮点突出,让我欲罢不能,读了还想再读。
越往后,对我来说,更是一种文化的洗礼。因为不是文科出身,很多政治、历史方面深层次的东西并不是能一下子理解,虽然易教授已经写得很通俗了。在看《百家争鸣》时,我很想理顺各家的观点,然而,看的时候觉得言之有理,加上自己那仅有的对各家的浅显认识,?能看懂,但是看过以后,却有种记不住的无力感。毕竟,最这些的没有什么深入的研究。
这系列丛书让我大开眼界,不论是从大的文化、政治等方面的了解,还是一些有趣的小知识。比如,我知道了英文中的八月August是纪念奥古斯都屋大维的,知道了门阀这个词是怎么来的等等,还了解了诗经中为什么有那么多美好的诗句,什么是封建,西周的邦国制度是怎么进行分封的,原来历史书中有如此多的细节没有介绍,有如此多有趣的故事被枯燥的教条式教学代替。
尽管这系列丛书也有一些毛病,比如我觉得易教授老是将每况愈下和每下愈况用错(我个人认为他用错了),有时候能感觉某本书他写得很混乱,有时候觉得他写的某些片段没有考虑读者的水平,自顾自说,看得我好几次都想跳过去,或者扫视过去,留不下什么印象,而其实我知道这个地方其实挺重要,但就是静不下心去认真读。但这套系列丛书我仍然是褒大于贬。对于我这样一个理科女生来说,已经觉得很酣畅淋漓了?。绝对是满满的收获。甚至看到某些章节觉得历史真是一面镜子,真是可以古为今用。虽说现在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但是那些治乱循环的背后,有太多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小到个人,大到企业、国家。
这套丛书的感受不是简单的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的,这里仅说个总体感受,待自己沉淀、消化、吸收,再去评说具体的细节吧。
HdH765.cOm更多精选读书心得阅读
易中天中华读后感1000字集锦
读后感大全主题阅读推荐:“易中天中华读后感”。
经过整理,我们为你呈上易中天中华读后感,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唯有阅读,才能在时光里装进更加丰盛的内容,在阅读作者的读后感书名后,相信您一定对此有所感悟,对于刚刚读过的书籍实际上并不是很深刻的,这时候需要写一篇读后感,一篇优秀作品读后感书名的读后感到底应该如何撰写。
易中天中华读后感【篇1】
嘉靖十四年到万历十二年,年仅十几岁的懵懂少年嘉靖帝被迫成为皇帝,自此大明王朝内阁朝夕莫测,上演一出出独裁专断的荒唐戏码,估摸着时间跨度半个世纪。
《严嵩与张居正》一书正是以浅显易俗的白话描述着曲折离奇的历史故事。
在古代封建制度的王朝中,皇帝就是真命天子,那就自然有一批辅佐天子的内阁朝臣。即是朝臣,自然有忠臣、奸臣之分,还有一小撮表面中立者们。
事实上,作为一个王朝中最高权力者,嘉靖帝可谓是一个玩弄政权的高手。他即重用忠臣,也重用奸臣,使其相互制衡,朝廷也就达到坐收渔翁之利。可见,无数群臣挣得你死我活,归根结底还是天家江山得了最大益处。
虽说嘉靖帝少年做了皇帝,可他毕竟是过继来的,他自己也有亲生父母,这不刚坐上皇位就到处串掇要立自己父母为兴献帝后,还不顾群臣反对,打死了几十个大臣,收了奸臣张璁和桂萼为朝廷重臣。
自古以来,大家都信奉“天命不可违,来者犹可追。”
因此,严嵩被嘉靖提拔重用,不可谓不是天命。成熟起来的嘉靖帝就是一只狡猾的狐狸,正巧遇上经验丰富的老狐狸严嵩,两人臭味相投,一拍即合。
从此,这个靠着严苛的科举制度出头的历史大奸臣,就走上了奴颜婢膝媚上邀宠和弄权谋私的不归之路。恶人自有恶人磨,最终把自己搭进了权术的坟墓,成了王朝的殉葬品。
作为有着士大夫深厚底蕴的重臣张居正,他的命运相对严嵩要顺遂一些,也可以说是他把握住了命运赐予他的好时机,遇到了年少不经事的小皇帝,获取他的极度信任。于是,有着皇帝这个大靠山,张居正手握专权,直达王朝内阁的顶缝,做了大明唯一的太师。
虽说,张居正聪明的把握了这个绝好时机,完全有能力糊弄小皇帝,从而做一个隐形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独裁者。然而,从骨子里就接受权臣尊卑思想的他是一个一心为国家出力的做实事的人。用此时机,他施展浑身解数,大显身手,励精图治,只改革五年,朝廷的国库财富就增长了三倍之多。
张居正是个有能力有野心的人,但他的确是一个才华横溢做实事的人,他用这场改革挽救了大厦将倾的大明王朝,这也是之后腐朽没落的大明万历三十多年不问朝事,政权机构停驻,却没有灭亡的主要原因。
然而,不管你如何努力,如何为王权做贡献,但在天家的眼中,这些都是你的份内职责,不管你做得好还是做的不好,是奸臣还是忠臣,天家人都理所当然的把他们都当做卑微的奴仆对待,毫无真心可言。这也是他们没有善终的主要理由之一。
千百年传下来的封建思想就是普通人对皇权无底线的崇拜与信仰。
在《严嵩与张居正》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历史的龌龊一面。当时,许多学子能人都屈服于皇权的统治之下,进了天家门,只有无理由的服从下达的命令。权臣们由表及里只能全身心的奉献于最高权力统治者,不能再拥有自我意识和主
明朝的君臣关系不仅复杂,而且水火不相容,动辄就是激烈的交锋,结果往往是臣服于皇帝权威的脚下。朝臣们早已丧失了尊严和信念,很难脱离这个复杂交织的官场做一回真实的自己。
然而万事总有例外,俗话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再横的人也怕不要命的。海瑞就是这样一个官场奇葩,他公正清廉,以身作则,官场多年一直努力以道德和良知清除积弊。这股清流却极大损害了多数奸臣的利益,由此一直遭受抵制和磨难。
而另一个奇葩张居正,底蕴和靠山都很强大,他把握了绝好时机,早一步先于他人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因此他施展非凡的能力与才华,锐意革新,试图运用法令振作精神,结果却也艰难险阻、抗拒横生。
而申时行妥协安抚,极力靠调和来维持团结,终至纷争不已。殊不知他们最终的失败,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都败给了无形的敌人——封建专制主义!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又滚滚而去,在大明朝,最具有代表性和值得推崇的,也只有张居正和海瑞,作文因为他们活的真实,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意义。而严嵩只是跳梁小丑,一闪即逝……
《严嵩与张居正》一书,作者易中天多用轻松白话的语言风格,文章段落简洁明朗,通俗易懂,如此读者更能通过此书吸收到大明王朝的那些事儿。
易中天中华读后感【篇2】
为了了解基础的历史可以草草读一下,没必要太当回事的一本书。
给三星是因为没有2.5星,这本书的历史价值有,教人了解了三国的始末争斗格局和发展,对一些文学形象进行了历史形象的拨乱反正,值得肯定。
但是书中表现了太多主观的态度和个人的评价,这就脱离了客观,出现了个人好恶和情绪,不免让人觉得引经据典的证据也是有目的性的。所以书名用纪这个字十分不准确,因为这本书并不客观,是你认为的历史,读者不是你的学生。
关于书中的观点,很多我也不敢苟同。
1,时势造就刘备。不仅是刘备,曹操,孙权,袁绍等等都是。但是这并不是他们成为枭雄的关键,而是背景。刘备在这个时代会走出这个道路,在另一个时代也会有另一种成功的道路。关键在于什么,他这个人的野心、城府、坚韧和气魄。说白了作者也受到了三国演义的影响而对刘备的否定更多,以中正的历史观讲,刘备很像高祖,虽然他没成为高祖,但那并不否定他的枭雄。曹操,孙权都是,天时地利人和,看人看事,都应该考虑。
2,对诸葛亮的大幅度削弱。书中对诸葛亮治理蜀国轻描淡写,仿佛这并不是什么难事,并将曹操拉到同诸葛亮一样的线上比较,我想说我很不同意。内忧外患立足不稳的蜀国如果没有诸葛亮顷刻之间崩塌,那种国情下诸葛亮几乎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了蜀国,书中太重视结果,却忽略了那艰辛的过程,周瑜孙权曹操谁也没有这样孤军奋战的境遇。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能被千古尊奉,文学只不过是助推而已。其次,曹操和诸葛亮没有可比性。诸葛亮定位管仲乐毅,诸葛亮最后的收场,与他的能力无关,与他的理想有关,有句话叫士为知己者死,诸葛亮这样是能臣,却不是枭雄。而曹操不一样,曹操是领军一样的人物,能力素质模型完全不一样。正如高祖与韩信,高祖不宜带兵而韩信却多多益善。作者把这两个人相比,当真可笑。
最后,任何一段历史都是平等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齿轮上一样的重要。盛唐辉煌地位高就重要,三国混乱短小就没有什么特色和价值吗?作者不认同功利主义,这种看法也太功利了吧!认为读者知道真相会失望,当真是把读者的档次看的太低了吧!三国有他的精彩之处,有他独特的历史意义在,不要用别的学者的态度来论据你的偏颇,太主观。写到这里,我把三星降到了两星。
读完整体之后,就一个感觉:易中天不过如此,寥寥故事。只不过是个学问比较渊博的一般人,因为境界一般。
易中天中华读后感【篇3】
读《易中天中华史王安石变法》
以前看过林语堂写的《苏东坡传》,书中有大面积的描写王安石变法的内容。看完了之后自以为了解,于是凭着自己对于王安石变法的最终失败的了解以及对于苏东坡的崇拜。大肆宣扬王安石的为人心术不正,变法的失败,于课堂上与老师互怼。
却不知道历史也分正史野史,就如正史《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史》也有些地方记叙的不尽相同。何况林语堂老先生在写《苏东坡传》时,确实夹杂了很多的私人感情。犹如《三国志》与《三国演义》。
断断续续读完了易中天的《易中天中华史王安石变法》,才恍然大悟。同时倍感羞愧。
熙宁时期,法不改则烂,变法则乱。王安石雄心壮志,以助国的道德制高点去变法。所以司马光是反派。
司马光以秉承祖宗之法的道德制高点去抵制变法。所以王安石是反派。
苏东坡看的最为透彻,支持变法,但明白王安石的变法太过急于求成。说不上反对却也说不上支持。
两派撕的头破血流。皇权摇摆不定。民不聊生。苏东坡身险乌台诗案。
“现在看来,从仁宗到神宗,真是群星璀璨的时代,这三人则是群星中的巨星。司马光有《资治通鉴》传世,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更是以其在文学和艺术各个领域中的卓越成就,成为两宋的骄傲、标志和象征。”他们一心为国,本都是值得我们敬佩的人。
“当朝宰相司马光重病在床不能上朝,便写信给副宰相吕公著说:介甫道德和文章都有过人之处,只是性格有点问题。如今仙逝,朝廷又在乱拨反正,那些无耻之徒必定乘机诋毁。因此,拜托仁兄奏请天子对介甫优加厚礼,以彰节义,以正市风。”“苏轼则利用执笔起草制书之便,给他的这位老对手兼老朋友,以极高的评价:名高一时,学贯千载;智足以达其道,辩足以其言;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用能于期岁之间,靡然变天下之俗。”政治挂帅。即便他们如此敬重对方,也要尽力排挤对方。
看完之后,有太多的心绪不可描述。不只是三人之间复杂的政治冲突,其间章惇,吕惠卿,李定等人在这一段历史间的品性,作为,也能让我学到很多。特别是李定,由于正史的不同,人们对他的言论也不一样,我们也只能以自己的眼光去选择性相信。
以前逛过知乎,专门点有关于王安石变法的话题进去看,影响最深的一句是“居然有给司马光捧臭脚的。”……当时内心非常愤慨吧。不论他怎么看待司马光所站在的立场,他编写出了《资治通鉴》便是我们礼应尊敬的。怎么也不应该被后人如此污蔑。知乎里面还有很多这种人,当时一气之下卸了知乎,现在想想,当时我也是那么极端的讨厌王安石,否定他的一切,不承认他的为国之心。
突然想起唐太宗说过的一句话“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可以说是非常有道理了。
易中天中华读后感【篇4】
因为“百家讲坛”和各类小品的“笑点”而知易中天老师,后来发现这个“师者”相当励志,因为时代造就了他的一种人生,结果也因时代造就了他另一种人生。作为晚生,我喜欢这样的老师。
读易中天老师的作品,你从来都不会有“好为人师”的反感。他的“非历史”系列作品,有些文字几乎能把人笑岔气。即便在这些历史作品中,我们也能读出他幽默机智的一面。
“易中天中华史”系列,第一部看上去不如我早先读完的“铁血蒙元”单本,大概是年代久远而多从典籍中“寻章摘句”的缘故。但是,不可否认,易老师解读典籍也很有见地;看得出,著书工作非常辛苦,工作量大到惊人,因为既要解读典籍,还要参考其他作者解读典籍的文字。光这一点,我们就该真心感谢易老师!否则,我们就不会看到另一个角度的中华史了。
“易中天中华史”第一部看完,掩卷而思,发现中国古人,及至今天的“儒者”,其实仍在思考人生的意义,家国的意义,天下的意义。或许只是时代不同而已,人类对自身、家国和天下的思考其实一直都没有中断。兴许,两千年前就有“全球化”的趋势,只是限于时代和科技手段,人类只能“小打小闹”。
而今天的我们对“全球化”趋势已然没有“抗拒”之力,但科技的高速发展到底将人类带入更加美好的世界,还是带入无法返回的“绝境”,现在看来还不大好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拿智能手机来说,它的发展飞速,给人类的影响多是“负面”,人类越来越依赖于“智能”,懒惰大概会成为“普世病”,好吃懒做的越来越多,下地干活的越来越少……这跟先秦时期“百家争鸣”时代争论“人性”的善恶如出一辙。人手一机,每天耗费在玩手机上的时间几乎是一天的一大半,而很多人早已落下“病根”,形成过度依赖手机的“恶性循环”,没有手机就像丢了魂一样,玩起手机完全可以不要爹娘;智能手机无疑是二十一世纪的“鸦片”。这么说,有人肯定会跳出来破口大骂,难道你忘了手机带来的便利?没错,这就是“中华史”告诉我们的意义:三千七百多年来,我们祖先的思考和抉择,其实都在“好坏”两面而成的一个“大圈”里打转。
世间万物,都有两面,大多好坏参半,没有绝对的好和坏。人类如何驾驭好坏参半的人性和发明创造出来的东西,既需要不断的探索发现,也需要先民的智慧和重复检验。人类到底是前进了,还是只是在古人的设想之上“更上了一层楼”,现在看来还不叫真正的“进步”。因为人性的弱点一直都在,而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至今也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
向易中天老师辛苦的工作表示深深的敬意,也感谢先生为读者在不同层面理解历史而著下如此鸿篇!
愿先生身体健康,再接再厉,还能推出更多精彩作品!
易中天中华读后感【篇5】
如果古代有民意调查机构,那会有怎样的记录?可惜没有。
平民百姓在朝代的兴亡和更替中,似乎没有发言权。后世我们能看到的记载,也大多局限在精英人士和上层人群。在魏晋时期,也同样如此。
那对于精英人士而言,是否历史(正面地)记录下他们了,他们就算成功呢?
这可就难说了。比如东晋的王导和谢安,堪称是当时力挽狂澜的人。前者拼尽全力融合南下的北方残余皇族士族与南方当地的本土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后者御敌于国门之外,以少胜多地赢下著名的淝水之战。可惜,即使如此,这也只是短暂地延续了东晋王朝的统治。
公元420年,也是谢安去世不到40年后,东晋王朝就覆灭了。
下一次等到国家的统一和真正的安定,则要到唐朝的贞观之治,也就是公元627年之后。这其中,五胡之乱、南北朝以及短暂的隋朝,一共乱世了近200年!
当然,200年对于整个中国历史长河而言,只不过是一个瞬间,但是对于当时真真切切的个体而言,那是相当于三四代人的真实命运。这近200年的乱世里,无法想象多少人的命运被时代的洪流冲刷得多么的体无完肤,多少个生命遭受何等的苦难。
然而,他们的声音我们都无法听见。在历史记载中,只有王侯将相的故事。但愿后世的人们,尤其是那些站在各个领域云巅之上的人,多以苍生为念吧。
易中天中华读后感【篇6】
《易中天中华史。中华根》读完了,完全颠覆范文澜、翦伯赞史书搞法,但以今说古的读史方法很值得阅读和借鉴。
今日偶尔发现网上质疑甚多,不妨传播一点读此书的诀窍。
名学者写史另类,肯定对反响有准备。不妨回头看看每编的后记,尤其是第一本《祖先》。易中天20XX年5月12日“拜见了吴敬琏先生”,为何要“讨教一些学术问题”?
吴敬琏是经济学家,易中天中华史是历史散文着作,他料定吴老会说“怎么保证你说的历史是真实的”问题,这正是他最终需要的。而后,顺理成章回答这个问题——中华史面世后的质疑。读过第一篇后记的“出发点”“目的地”“北冰洋”“导航仪”“发现号”“处女航”,便能豁然了。顺带补充一句:这易中天之处女航正是你无法“证伪”与“证不伪”之间的海域。
能回答吴敬琏先生的问题,还在乎其他人质疑乎?
本人与易中天老师有过一面之交,也知道一点个性。他用讲课方式着文,对于那些并非硬伤的质疑,甚至仅为自以为是的硬伤,是不屑一顾的。说到“硬伤”,于是也就挑一点:商殷不应一笔带过。商殷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已被考古发掘所证明。立足于此,“周”小国灭大邦、蛮荒克文明,以德立国、以礼治邦,结束神明、开辟人本,就更明晰了。
易中天中华读后感【篇7】
这是一本站在学术的角度写给大众看的科普书籍。
原始时期的人类,没有直接的文字记载的史实,全凭后代的人的只言片语、神话传说和考古发掘的实物资料。面对这些不辨真伪的猜测和推测更加考验一个人对历史的态度和把握。易中天先生本来就对历史有着很深刻的认识,在本书中又运用了王国维先生推荐的实物史实并重的治史之法。语言平实却丝毫不见一般史书的枯燥。很推荐。
在本书中难能可贵的是,不仅仅是事实的堆砌,更有作者对原始人类精神的思考。从懵懂的混沌到渐渐有知,因何母系,缘何父系,整段石器时代的脉络被这样轻松画出。读者理解的更加容易,却也反映了作者的学术高度。与此同时,在本书中提出了诸多与大众认知相悖的一些想法。虽然历史已然尘封,真相不见天日。但是却不妨碍好奇的后人追逐真相的脚步。研究没有对错,在于它给后人的启示,其意义的价值远远大于结论。
总之,本书粗粗一读是一本可爱的历史科普小文,细品却大有乾坤。看您挖到哪一层了,无论深浅,总有收获。
易中天中华读后感【篇8】
鸟是好鸟,就是话多
总体来说,我对易中天先生报以敬佩之情的,但对该书也确有些保留的看法。
鸟是好鸟——学者的易教授
从这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众多批注,作者旁征博引显示其深厚的学术功底。更可贵的是,他能将其在融汇之后按其逻辑串起来,相对完整地展示一个事件或观点。
作为通史类的书,一不小心就容易陷入到编年似的记叙文风格,那显然是一般读者不愿意见到的。因此,本部书的四卷从隋唐定局(初唐)、女皇武则天(盛唐)、安史之乱(转折)三个重要历史阶段,以及禅宗这一唐朝重要精神思想产物作为聚焦,还是有其深意的。
就是话多——媒体人易先生
这里的“就是话多”没有贬义,甚至可以被很多读者视为优点。
书中不乏对三省六部、宫廷布局、科举制、唐诗格律等看似与主线不相关的地方着墨颇多,但我却要给其一个大大的赞。因为很多大师写小书时会省略掉,而普通人又根本搞不清这些事情,所以易先生愿意填补这个“裂缝”的做法是值得称道的。因为这些算是了解历史的基础知识背景,他如不说,读者就需要另觅他途去解决,而且还不一定能找对地方。即便找对了,还不一定能和该书中的一些名词对得上号,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作者在降低读者阅读门槛的“通俗化”方面是做的极好的。
书中还有很多的议论和抒情之笔,有些引自其他文献,有些则为其自己总结。这部分文字有些不错,有些则略显牵强甚至武断。当然,这种“有态度”的做法也可能是最富争议的。
此外就是有大量“媚俗”的文字,比如文中大量的“呵呵”或者“也许吧,也许”之类的则让我感觉有点莫名其妙。或许这是作者本来的语言表达习惯,或者是为了拉近和读者距离有意为之。但我觉得这类文字降低了本书的“品味”。
总之,从易教授当初百家讲坛品三国开始,我对其就报以敬意——我们需要此类有着学术背景的人来与纯粹的网红去“竞争”,他们愿意放下身段贴近大众是一种福分,对其进入“作家富豪榜”也持积极态度。
然而,通俗和媚俗之间的尺度把握确实较难,易先生风格算是一种尝试,但应该可以做得更好。
我对其一些表述风格的保留不能掩盖对其的扬赞。如果本书能让更多人感受到历史的有趣,甚至愿意寻着本书所引的文献去了解更多的,进而收获属于自己的历史观,那就算大获成功了。
易中天中华读后感【篇9】
读《易中天中华史:秦并天下》有感
秦始皇是历史上争议较多的一位人物,在“伟大领袖”赞扬他以前说他好的不多,伴随他的几乎都是“焚书坑儒”、修长城、建阿房宫等负面评价。但无论有多少争议,有一点是应该肯定的,即:他统一了文字等,促生了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大国。
秦以前,我们理论上是个整体的中央大国,实际上是分散、半独立的联合体,各诸侯国之间不一样的东西太多了。用许慎的话说,当时是“诸侯力政,不统于王,……田畴异晦,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也就是说,法令各异,语不同声,字不同书,衣不同饰,车不同轨,而且还币不同形,尺不同长,称不同重。一句话,几乎没有一样是一样的。这颇有些像欧洲,人长得都差不多,但各国有各国语言、文字、文化、货币等等。而且,那时的我们甚至比欧洲还乱,起码人家的度量衡、汽车的标准是一样的(现在货币也统一了)。
具有如此之多的不一样“独联体”是非常容易解散的,时间一久,难免就会分裂成完全独立的小国。所以说,如果没有秦始皇的大一统下的诸多统一,恐怕就没有我们今天这个具有960万平方公里,13亿人口的大国了。正是秦始皇的诸多统一(特别是文字统一),避免了“中央之国”的分崩离析,他的这个功绩是应该充分肯定的。
易中天中华读后感【篇10】
《易中天中华史》已经读到了最后一本《三国纪》。
《三国纪》读过之后,对书中一段话感受颇深,引起我的共鸣。这段话主要是要讲明这样一个问题,即:为什么三国这段在整个中国历史长河中并不太重要的阶段却能如此引起大家的兴趣。但我认为他不仅说清楚了三国热的原因,还揭示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底层的人民)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固有观念。书中的这段话是这样说的:
传统社会的中国人,其实是一直有梦的。第一个梦叫大同梦,也就是回到部落时代。第二个梦叫小康梦,也就是回到邦国时代。这两个梦都实现不了,就开始做治世梦。这就是帝国时代的中国梦。
治世梦也包括三个内容。首先是希望有一个仁慈而明智的好皇帝,这就是圣君梦。其次是希望各级官员清正廉洁,这就是清官梦。如果圣君和清官都指望不上,则希望有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就是侠客梦。
圣君、清官、侠客,就是中国人的千年梦。
易中天老师认为,这三个梦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替我们圆了,用刘备、孔明、关老爷三个文学形象替我们圆了。因此,罗贯中的三国史深入人心,流传甚广,以至于正史反而几乎无人知晓。
其实,何止是《三国演义》帮中国人圆了千年梦,中国的古典文学作品无一不是在帮中国人圆这一千年梦。何止是古典文学作品,戏曲、评书、曲艺等中国的传统艺术,也无一不是在帮中国人圆这一千年梦。说这些传统的文学艺术在帮中国人圆这一千年梦还不大确切,其实是中国人(底层的中国人)自己在利用这些形式圆自己的千年梦。现实中缺的,在文学艺术中找补、找补而已。
中国人的这个梦一做就是几千年,至今仍在做着。虽然唱了几十年的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但仍然盼着能出一个好皇帝,出不来好皇帝出个清官也好,实在不行弄个侠客替我们出出气也行,最不济了还有个因果报应等着呢,让他下辈子托生到咱家当牛做马,咱往死里欺负它!反而是那些不怎么唱这支歌的地方却不再盼着出什么好皇帝或清官,看来这事与唱什么歌没多大关系。
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外界客观因素变化了,思想观念也得随之而变。现在皇帝是难再出现了,好皇帝就更难有了(好皇帝的前提得是皇帝)。清官嘛,没有好的制度,清官也会变成贪官。至于侠客,在法治社会里侠客和罪犯的界限很难划清,分寸也很难拿捏,还是别有为好。所以,这个千年梦看来是做不下去了,至于改做什么梦大家按照自己意愿去做吧。俗话说得好: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多想点儿好事,做个好梦。
易中天中华读后感【篇11】
借用书中的文章完成这次书评
作为“故事”──已故的事件,历史就是历史。你知道也好,不知也罢,正说也好,戏说也罢,它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并不会因为我们的确知或无知而稍有改变。那么,又何必一定要知道真相呢?
因为我们就是历史,历史就是我们。无论自觉还是不自觉,每个人都生活在历史当中。我们的今天,对于明天就是历史,正如此刻是昨天的延续。
了解历史,是为了看清自己。
这就必须知道来龙去脉。只有知道从哪里来,才知道到哪里去,包括要到哪里去和能到哪里去。也就是说,追根寻源,是为了建立文化系统,实现身份认同,找到人生坐标。
这是我们的目的地。
何况童年是值得追忆的。没人不想知道自己是谁生的,家在何处,小时候长什么样,有过怎样的天真和顽皮。因此本中华史的第一部便是“中华根”,第一卷则是《祖先》。
找到了祖先,就找到了根本。
但这很难。天上的星星不说话,地下的文物也不说话。它们集体地保持沉默,共同看守着那亘古的秘密,要到世界末日才会重新咆哮和歌唱。
能帮上忙的,也许只有神话和传说。
神话和传说,就是民族的童年记忆。童年的记忆难免模糊,甚至错乱,何况还会被非法或合法地投放添加剂。于是一片光怪陆离之中,便既有神话和童话,又有鬼话、胡话和谎话,而且结结实实地冻成了冰块。
冰块是两三千多年前甚至更早就结成的,因此不但“骗了无涯过客”,也瞒过了千万双睿智的眼睛。比如女娲和伏羲都“人首蛇身”,甚至是夫妻或兄妹;炎帝姓姜,黄帝姓姬是因为住在姜水和姬水,等等等等。这些说法基本上被学界普遍认同,很少有人想到其实是谎言。
还有尧舜,也很可疑。
可疑并不奇怪。事实上,任何由文字构建的历史,都是拥有话语权的人在书写;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也一定是统治阶级的。为了获得和保有控股权,他们用官方意识形态将神话传说包装上市,把史前变成创业板,把先民变成股民。
这就要重新审视,但不意味着全盘否定,更不意味着那些看起来荒诞不经的只言片语就一定不靠谱。相反,所有民族的神话和传说,都是历史上突出片段的记录,也无不隐含着某种文化的秘密和梦想。要知道,神的世界就是人的世界,神的历史就是人的历史,是人类自我认识的心灵史。只不过,云遮雾障,真伪难辨,语焉不详。
必须破译这些“达·芬奇密码”。
必须感谢前辈学人,他们早就发现了古代文献的可疑之处。必须感谢文字学家,他们早就在揭示古代文化的秘密。还必须感谢国际关系学院李蓬勃先生,他在我还没买到《古文字诂林》时,将相关内容拍成照片发到我邮箱,并对我的某些误解和误读进行了纠正。
于是我确认:女娲是蛙,伏羲是羊,炎帝是三皇,黄帝不姓黄。我也有了新的发现,比如炎帝的妈妈是“牧羊女”,黄帝的妈妈是“漂亮妞”,而蚩尤则其实是“蛇灾”。这些结论,都可以从这三种证据那里得到强有力的支持。正是这些证据,为我们的发现之旅保驾护航。
本卷得出以下最重要的结论:从史前到文明,人类的社会组织依次是原始群、氏族、部落、部落联盟、国家。从文化程度看,它们可以称之为点、面、片、圈、国。其中,夏娃代表原始群,女娲和伏羲代表氏族,炎帝和黄帝代表部落,尧舜禹代表部落联盟,夏商周代表国家时代,只不过分别是部落国家(夏)、部落国家联盟(商)和国家联盟(周)。
从氏族,到部落,再到国家,也都有各自的文化标志。在我们历史上,则依次是生殖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宗崇拜。生殖崇拜和图腾崇拜是世界各民族都有的,祖宗崇拜则是中国特色。正是它,决定了我们民族今后要走的路。
易中天中华读后感【篇12】
两次大动荡都因为前一种文明出了问题。春秋面临周文明的崩溃,魏晋面临汉文明的危机,总之是老祖宗风光不再,新问题层出不穷。不同之处仅仅在于:周的差错在制度,汉的麻烦在文化。因此春秋战国以后,诞生的便是新制度。魏晋南北朝以后,诞生的则是新文化。与汉文明相比,唐文明更具有开放性和兼容性,就连独尊儒术也变成了三教合流(儒释道),尽管官方思想和主流意识形态仍是儒学。帝国没有了激励机制,个人没有了奋斗目标。一个世家子弟,几乎刚生下来就有做官的资格,那又何必努力何必奋斗?因此即便为官一任,也不造福一方。如果有人认真工作,还要被嘲笑,被讥讽,被视为俗气。至于国家的兴亡,自然不必也不会关心。因为他们的荣华富贵是家族的门第和郡望决定的,不是王朝和皇上的恩典,那又何必管帝国的死活?因此高级士族中人大多只知有家,不知有国。国难当头,首先想到的是保家,不是卫国,王衍的狡兔三窟和卖主求荣就是证明。有趣的是,帝国似乎也没指望这些家伙保卫自己,朝廷授予世家子弟的大多是清要之职,地位高,待遇好,事务少,责任轻。繁杂而辛苦的工作,都交给庶族寒门。久而久之,上层社会便充斥着无能之辈。除了清谈误国和腐化堕落,其他什么都不会,只能做寄生虫。然而待遇和特权却一点也不少。根据西晋政府颁布的占田令,官员可以按级别占有近郊田。一品五十顷,依次递减到九品十顷。更重要的是,法令颁布之前大族多占的田亩并不需要清退,没占够数的却可以“依法”补足,真不知道帝国中央对贪腐的态度是遏制还是鼓励社会不公的结果,是两晋比东汉更加迅速地腐朽。靠垄断仕途起家的士族其实是文化暴发户。暴发户都是要炫富的,因此连同名士们自鸣得意的雅量、清高和洒脱,都带有炫耀和标榜的意味。他们追求的真实、自由和美,竟只能通过佯狂、醉酒和男人女性化来实现,这说明这个阶级完全没有底气。士族注定只能是文明的过客。这就跟春秋战国的大夫和士并不相同。后者是生机勃勃的新生力量,代表着方兴未艾的地主阶级,腐朽没落的只是上层的领主阶级。这时,华夏文明当然可以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实现自我修复和自我更新。但即便如此,也仍要借助华夏化的蛮夷,比如齐,比如楚,比如秦。因此,新文化的创建不但不能指望士族地主阶级,甚至不能单靠汉民族来完成。种种事实都证明,政治需要新制度,文明需要新生命,民族需要新血液。动荡和分裂只不过意味着新的整合,而整合的前提是融合。中华的历史,势必走向南北朝。
读后感1000字通用
您是否正在网络上收集有关作品的读后感呢?正如第一次读完作者写的作品,内心的感动久久不能平复,读后感应该含着深刻的感情。下面是读后感大全精心收集整理,为你带来的读后感,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读后感【篇1】
《飘》于1936年6月问世后即获得普利策最佳小说奖,风行至今。作为一部社会历史小说,《飘》出版后评论界众说纷纭。从作者的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斯嘉丽持着同情的态度,对战争性质、奴隶心态和南方“重建时期”社会现状的描写也不甚准确。但从文学角度判断,小说极富于浪漫情调的构思,细腻生动的人物和场景的描写以及蕴含的人生哲学,确定了《飘》在美国小说史乃至世界小说史上的重要地位。
斯嘉丽本是一个娇生惯养的南方贵族庄园小姐,唯一的烦恼就是不知如何能让阿希礼爱上自己。经过了战争所带来的贫困和家庭变故后,她的心便形成了一层硬壳,这层壳越来越厚,她的心也越来越硬。终于她蜕变为一个坚强孤勇、扛起一个大家庭的女子。她不完美,自私任性、贪婪虚荣,但她像风像火一般的热情,勇于面对生活,从不将自己的未来轻易的交付给命运。
斯嘉丽共有过三段婚姻,无一为了爱情。瑞德是她的第三任丈夫。瑞德桀骜不驯、成熟理智,他看懂了斯嘉丽的一切包括斯嘉丽对阿希礼的执迷,仍去相信他会用爱感化这个长不大的孩子。直到斯嘉丽流产,珍爱的美蓝夭折,唯一敬重的梅兰妮难产去世。瑞德,终于绝望了。无论是多么刻骨铭心的爱情,也终会有消亡的一天。瑞德说,已经破碎的布就无法再粘起来,虽然这补好的衣服跟新的一样。但是既然已经破碎,我宁愿记住它破碎以前的样子也不愿意把它补好后一辈子看那补丁。
但斯嘉丽最终认识到了她对瑞德的爱,她要用尽全力挽回瑞德。喜欢她最后的那段独白:我能忍受这一切的!明天,明天,我会有办法再次得到他!无论如何,明天是崭新的一天!Tomorrow is another day。
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便是这句话,Tomorrow is another day!在现实的推动之下,历史和人物的命运都在前进着,这是每个历史时代都要面临的问题。我们生活在一个相对和平的时代,我们不需要为生计担忧,也不必担心随时降临的战火,但是,谁的人生不会有坎坷,谁从不会看错方向?很多时候,命运总是和我们开玩笑,我们哭泣着面对,它只会让我们更加痛苦;我们笑着面对,它就会带给我们希望。既然如此,何不放开已经不能改变的过去,来把握一个属于自己的明天?挥一挥手,我们告别昨日,高昂着头,我们勇敢的面对明天。当旭日升起,又是新的一天,又是新的希望。我们要向斯嘉丽一样坚强、自信,用一种永不言弃的精神来面对学习、生活中的一切纷扰与失意,成为生活的强者。也许努力了会失败,但不努力又怎会成功?
谁又能晓得明天会发生什么呢,心怀梦想,昂首挺胸,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读后感【篇2】
读书的心态是我最为看重的。而读书的心态又是指些什么呢?我想,大概是指那种肯钻研的心吧。
而我最近最不能够理解的,是孙悟空的结局。
早在小学时,我就已经把《西游记》啃完了。也许是因为它是原著吧,总还是有些枯燥无味,因而我也没怎么认真读。当时的感受也无非就是“孙悟空好厉害啊”诸如此类。
但是最近再去温习,却忽然有了一种深切的悲哀——对孙悟空结局的悲哀。
孙悟空的结局是什么?是“成佛”。也许很多人会认为成佛很好吧,可以长生不老,会受人贡奉,能受人尊敬,他的事迹可以永垂不朽,人人都敬畏他。而若是不成佛,那么一切都是空妄——人们在几十年,几百年后再次提起“孙悟空”这个名字时,恐怕也只会想到他是一只曾经大闹过天宫的“妖猴”罢。所以,人人都希望这只肆意妄为的猴子成佛,都希望他能有一个好的归宿。想必吴承恩先生也是如此想的吧!所以在最后的最后,孙悟空成了“斗战胜佛”,成了人人都羡慕的“佛”。
但他自己呢?他真的想成佛吗?当初在水帘洞,花果香,万妖朝,那是多么地自在啊!没有规矩,他仍是那个胆大包天,上天入地的齐天大圣!地府改命有谁敢阻?东海索器有谁敢拦?大闹天宫有谁能降?孙悟空本就是天地所生,天地所育,自由自在,无法无天。亦或是,俗世的那些规矩入不了他的眼!他可是从未败过,一生骄傲的齐天大圣啊!齐天大圣又怎会真正喜欢,又怎会真正愿意去当一个所谓的“斗战胜佛”呢?
成佛也就意味着一切皆空。当时的一切痴狂,当时的一场春秋,皆是镜花水月梦一场。他若成了佛,便永远都只能当这俗世里的“佛”,永远、永远都回不去那方自己的小天地了,也永远都当不回那个“齐天大圣”了。因为佛啊,意味着要包容众生,要庇护众生,不能够再像当初那么地任性,那么地为所欲为了。
但其实,佛,妖又有什么区分别呢?不过都是这几界芸芸众生中的一员罢了。可总有些人,认为佛啊,生来就比妖高贵,天生就是高高在上的。而妖,却是能被狠狠地踩到尘埃里去的东西吧。
这个世界上,总有人说“一切平等”,但又有谁能真正做到平等呢?佛和妖,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从古至今如此多的人唾弃妖,贡奉佛,就是最好的写照吧!
如果能重来,我想,他应是再不会选择“斗战胜佛”吧。
最后四个人成了佛,成佛以后呢?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以前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感情有梦想的四个人,一成了佛,就完全消失在这个世界上了。佛是什么,佛就是虚无,四大皆空,什么都没有了,没有感情没有欲望没有思想,当你放弃这些,你就不会痛苦了。但问题是,放弃了这些,人还剩下什么?什么都没了,直接就死了。所以成佛就是消亡,西天就是寂灭,西游就是一场被精心安排成自杀的谋杀。——后记
读后感【篇3】
家长亲子阅读心得:亲子阅读感悟
古有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美言,确实,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身的伴侣,最诚挚的朋友,读书能给人带来快乐,而经常与孩子一起读书,则能增加彼此间的亲情,使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馨,使我们家长与孩子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下面是我个人关于亲自阅读的一些浅显体会与大家一起交流:
一是要建立良好的情感。
沟通是联系情感的桥梁,必须与孩子进行不断的沟通中磨合中建立起深厚情感和信任。刚开始我的孩子总是报喜不报忧,当考试得了高分或得到老师的表扬回来就马上向父母报告,想争取表扬及奖励,而关于一些负面的信息,她就想方设法去隐瞒实情或者故意忽略。会出现这种情况,归根究底孩子是怕父母批评唠叨,去否定她。例如,有一次孩子作业没做被老师罚站了,她并没有第一时间向我说明原因进行解释,经过一番提示,她终于招架不住向我招认了这件糗事。了解到由于孩子疏忽没记录下作业,误认为没作业,而导致被罚的原因后,我对她说:只要你不是主观上故意去犯这个错误,妈妈可以理解你,但是保证以后要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要做诚实的孩子,只要你认识并及时改正错误,妈妈是不会批评你的,以后不可以这样遮遮掩掩的......
总结后,我得出两点结论:一是父母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要冷静,不要粗暴对待,要从中帮她寻找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使她明了应该如何去做。二是父母要对孩子耐心相待,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从中指出她的问题使她得到启发改进,在父母面前敢讲真话、实话。
二是要用诚信去指导。
现在孩子的好多作业父母不一定都能理解,表述也没有老师形象。因此作为家长也要与时惧进,经常检查孩子的作业,对与自己不懂或不会的题目,不要急于解答,要先通过各种渠道理解透彻后。再对孩子进行讲解指导,这样她才会感到学习的兴致、味道、觉得受到帮助。
三是用事实来引导。
作为父母一定要逐步采取引导的方法是孩子的思路不受压迫,坏的引正道,好的引开发,发展孩子的智力是有一定益处的。当孩子回来讲时,不管什么凡是好的我给予表扬,坏的讲明道理给予纠正指明改正方向。成绩优异给予表扬和适当奖励,成绩不好不指责,要帮孩子找出成绩不理想的问题出在哪里,该注意这么做,下次注意什么。这样长期下去不但开阔孩子的视野,发展孩子的智力,培养孩子对书的兴趣,激发他对学习的渴望,这对孩子的成长会有很大的好处。
四是培养阅读爱好。
阅读是培养孩子学习能力的起点。阅读也是获得知识的最佳途径,是一种能给孩子带来无限乐趣的事情,对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对孩子的记忆、语言、知识面有极大的帮助。我国伟大诗人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培养孩子的阅读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看的最多的就是彩色连环画和一些幼儿图书,我给孩子讲连环画和一些幼儿图书里的故事,孩子听得津津有味,逐渐有了些兴趣。第二阶段,是识字以后,特别是会汉语拼音以后,阅读的兴趣越来越浓,看的图书也越来越多,我就要求孩子自己独立完成阅读,有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地方可以查字典或问父母。第三阶段,让孩子细细品尝字里行间的好词佳句,每看完一本书或一篇好文章,要把书或文章里面精彩的句子或段落摘抄下来,熟练掌握,深刻理解,平时在练笔时能够灵活运用。除了需要对真正有害于孩子的书籍进行控制外,我并没对书的内容、范围进行人为的约束和控制,并且要尽可能创造多阅读的机会,因此逛书店是我们母女周末经常要做的事情,在书店看一会儿书,每人都选择一些需要的书本,让孩子感觉阅读是生活中必须的事情。
五是贵在坚持。
说起这点,我其实挺惭愧,因为自己没有做好这一点。其实孩子很喜欢与家长一起阅读书籍,以前我总会用一些借口推辞,比如说,妈妈忙,你自己看去吧,今天太晚了,我们该睡觉了,就不讲故事了。每每看到孩子失望的表情,觉得自己真的做得不够,难道自己就挤不出那一点点时间吗?反省之后,我认识到必须要做到亲子共读,给孩子树立良好的阅读榜样。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身教的魅力不可低估。因此每天都会坚持自己陪这孩子一起看会儿书。渐渐地孩子也养成了一个习惯,现在每天上床之后,她总是需要花半小时时间阅读课外书之后再睡觉。
亲子阅读是一种既能给孩子也能给家庭带来无限乐趣的娱乐活动,同时,也是获取知识、开阔视野的一种学习方法。希望我们家长都能坚持陪着我们的孩子共同阅读,在书的海洋里得到更多的知识!陪伴着我们的孩子终身学习,共同成长!
读后感【篇4】
读书,让我的生命因为阅读而精彩,因为阅读让我的人生因为阅读而变得更精彩。
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工作方式。
读书对于我的学习来说,就像是一杯浓重的水,必须有源源不断的的源源不断的水源,如果没有源源不断的水源,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而且还会影响到我的工作。读书,能够让我的生活更加有趣,因为有了书,我们才会拥有更加灿烂美好的精神生活,也才会使我的生活更加有意义。所以,我要养成一个读书的好习惯,让自己变得精彩、更加幸福。读书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工作方式。
读书是我们人生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因此我必须要养成一个读书的好习惯,让自我明白“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工作方式”,也才会使我的生活更加有意义,也是更好地生活。
中华民俗文化读后感1000字精选
我们每次阅读完一篇文章,心中都会有新的收获,作品这部作品的价值总会历久弥新。要写读后感,就要善于抓住这些零碎、甚至是模糊的感想。经过搜索和整理,编辑为大家呈上中华民俗文化读后感,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中华民俗文化读后感【篇1】
“文化”的定义,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较普遍能接受的定义,是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其所著的《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的表述:“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等凡是作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习性的复合整体,总称为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不同的文化形态来表示的各种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中国人一直以来就有着争议。早在二三十年代,主张全盘西化的是胡适之先生,主张中华文化优越论的是梁漱溟先生,各有一众拥趸,彼此互不买账。即使到了如今,有了兼容并包的觉悟,却仍未有很好融合。一方面,随着近年来的“国学热”和“文化自信”的宣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审视传统文化,认识到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宝藏,开始有意识地培育大众在中国传统文化上的兴趣,比如在非遗、诗词、民乐、昆曲等方面引导。而另一方面,人们又往往受到环境的影响而显得有些急功近利,尤其是对于年轻父母,为了所谓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孩子3岁就开始学英语,4岁开始弹钢琴,5岁开始刷奥数,而对于国学的启蒙,则不知道要晚多少。或因其无用,而浅尝辄止。
张岱年先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有两个基本精神,具有高度的理论价值,一是“以人为本”,一是“以和为贵”。孔子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强调“人”;《礼运》曰“人者,天地之心也”,认为人是天地思维器官,人表现了天地的自我认识;孟子辨析“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强调了“良贵”观念,即人有道德自觉心。这些观点都强调了人的价值,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以人为本”,与有神论相比,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
中国哲学特别重视和谐,强调“以和为贵”。所谓“和”,是创新的源泉,指多样性的统一。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指人与人的团结合作。国与国之间,人类与自然之间经常相互矛盾斗争,把利益和力量之争看得很重要。而现在的世界更需要“和”,而不是“争”。“和”才是持续发展的准则。
“以人为本”、“以和为贵”,体现了祖先的智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的贡献,也是适合现代社会生存与发展需要的思想要素。历史的发展往往是螺旋式上升,新时代的发展,需要在历史的传承中吐故纳新,才能有所开拓创新。因此,“弘扬我们优良的民族文化传统,创造中国文化的新形态,是我们当代人的庄严任务”。
中华民俗文化读后感【篇2】
在我们这个统一的民族国家里,汉族有汉族的风俗,55个少数民族有其各具特色的风俗,共同组成丰富多彩、和谐统一的中华民族风俗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相继实行社会改革,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更加密切,社会生产力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
所有这一切,都为民族风俗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中国少数民族风俗志》将55个少数民族风俗,分为服饰、饮食、居住、交通运输、生产、岁时节日、人生礼仪、社会家庭、宗教信仰、禁忌、艺术、竞技游艺等12个门类加以叙述。现在就几个少数民族谈谈他们的风俗,以及自身的感想。回族回族主要从事农业,部分经商,与汉族经济文化联系密切,酷爱养花,庭院中繁花似锦,屋内栽养盆花,讲究清洁卫生。
如果走进回族人的家中,就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非常舒适。在饮食方面,肉食只限于牛、羊、驼、鸡、鸭、鹅、鱼,禁食猪、驴、骡、狗等肉。从现在的餐饮汗液也可以看出对少数民族习俗的尊重,比如说上次去酒店打工,就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在一个宴会厅里大大小小几十桌,其中有一桌特别标明了回族,并竖这一个标签,开始并不知道为什么,后来才知道这是为了服务员方便上菜,一方服务员把猪肉灯回族人的禁食端上桌,如果是这样,就会使回族人感觉到不尊重他们,是对他们的一种侮辱;由此可见,少数民族的对饮食的重视以及现在人们对少数民族习俗的尊重。回族的饮食也有自己的特点,家庭饮食一般以拉条子、拌面、揪片子、蒸馍、烤饼和香豆子花卷为主,还有肉汤、羊肉泡馍、蒸肉、清汤牛肉面、凉粉等独具风格的食品,这与我们汉族不一样,我们都是以米饭为主,并配上各种各样的菜肴,如果让我们想回族人一样天天吃那些也许会受不了,但这确是回族人的喜爱。
不同的地域孕育不同的文化,不同文化习俗各不相同各有特点。回族人喜欢饮茶,这与我们汉族人一样,饮茶文化在中国历史悠远,是不可缺少的部分,他们主要喝砖茶、红茶、青茶和沱,而我们汉族人主要喝铁观音等,各自的品味也因地域等因素而不一样。服饰方面,散居在城镇的回族穿着基本上和汉族相同,但在回族聚居区,一般中年以上的男子多戴小帽,穿白色衬衫,外套青色和棕色坎肩。青年妇女爱穿纯朴素青的黑色大襟衫袄。已婚妇女一般都要盘头,戴白色、青色布帽或头巾。未婚少女一般都梳辫子,不戴头巾。中青年妇女有佩带耳环、戒指等金银首饰的习惯。
这些在我们汉族人看来比较的复杂,我们的服饰几乎没有什么规矩,很随和;回族人对待服饰非常重视,这就好比出门在外,所代表的他们的文化,是一种象征,是他们对自己特有文化的自豪。
中华民俗文化读后感【篇3】
《中国传统文化》这门课使我受益非凡。记忆中最深刻的是讲中国书法的老师,知识渊博,举的例子深刻有趣,上课轻松快乐,使那些埋头作业的同学都忍不住听课。但在这里我想讲一讲读中国传统史学文化的感想。
每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中都有着十分特殊的地位;史学的发展是一个民族发展的见证的同时,也是对后来这个民族发展方向的一个指引,对这个民族向前良好地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国古代史学是座瑰丽的宝库,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状况的反映。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正是因为她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化,而这些信息都是由历代的历史学家记录在史学著作上保存下来的。
历史上有很多很出名的名著。例如被鲁迅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司马迁的《史记》。从汉代就开始,《史记》的文学价值就被人们进行着广泛的分析与研究,到唐代《史记》的文学地位被奠定下来。《史记》以人物为叙事的核心,是历史学创造中的一次全新革命。宋代的众多学者对于其叙事写人的风格充分进行了分析。
比如:宋代大文学家苏洵对于《史记》叙事写人的评价特点是简而明、直而宽、隐而章。如:苏洵评价到《史记》在写人叙事中对于像廉颇、郦食其等人物缺点进行指出时,往往是在其他人物的传记中进行叙述,而在其本人的传记中则充分的展示出此人的优点与长处。这种互见性的风格使得《史记》的叙事写人更加饱满。可见司马迁在文学史上所做出的贡献是无人可比的。这也使中国传统史学更加丰富多彩。
菜根读后感1000字通用
想写好读后感,要有体验,有见解,有感情,有心意。作品这本书籍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并被他的细节所感动。这时我们可以把学习到的新东西写在读后感上,那么怎样才能写出属于自己的作品读后感呢?我们的我们特意搜集并整理了菜根读后感,相信你能从本文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菜根读后感 篇1
《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被称之为“具有三教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起初,我被这样的高评价而吸引并且持怀疑态度,读罢才觉如此评价毫不夸张。此篇仅表达对其中部分语录的感悟体会。
《菜根谭》文字简练明隽,兼采雅俗。其似语录、似训诫又似随笔,而亦有其独特的趣味与力量。作者以“菜根”为本书命名,意谓“人的才智和修养只有经过艰苦磨练才能获得”。作为一本通俗读物,其对仗工整而耐人寻味,便于记忆与理解。
每一个尚未涉世的年轻人,都对未来抱有无限期待。在社会中,我们经历磨练与挫折,并由此获得经验。然而,我们在不断做加法的同时也在不经意中做了减法,失去了本性中珍贵的品性。“抱朴守拙,涉世之道。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这是《菜根谭》中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尽管我们尚未完全进入社会,但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或许已经失去了最初的纯真与烈性。饱经世故的人或许从容而能干,却也沾染了圆滑。社会中各行各业的“潜规则”被习以为常却未必正确,这些“恶习”也在不经意中伴随着成长而增加。与其讲究做事的圆滑,倒不如保持朴实的个性;与其事事小心谨慎委曲求全,倒不如豁达一点才不会丧失纯真的本性。做一个有丰富内心世界的人,就要学会保留本性中的特质与闪光点。如此,才不至后悔迷失。
现代的快节奏生活,让许多人在忙碌中失去了生活的快乐与情趣。不论古今,好好生活才是幸福人生的主旋律。“闲里吃紧,忙里偷闲。天地寂然不动,而气机无息稍停;日月尽夜奔驰,而贞明万古不易;故君子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处要有悠闲的趣味。”古人总是擅长从自然规律中摸索人生的道理。我们每天看到的天地好像一动也不动,其实天地的活动一时一刻也没有停止。早晨旭日东升,傍晚明月当空,可见日月昼夜都在奔驰,可在宇宙中,日月的光明却是永恒不变的。所以一个聪明睿智的人,平日闲暇时胸中要有一番打算,以便应付意想不到的变化,忙碌时也要做到忙里偷闲,享受一点生活中的乐趣。于是又忽然想到陶渊明的豁达自由,向往“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的恬淡。虽然我们不能避世隐居,但是我们可以追求高质量的生活。高质量的生活不是追求享乐安逸,也不是追求朝乾夕惕,而是追求充实和快乐。
“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大智慧。一个人经常保持开朗的心情,乐观的态度,豁达的心胸是事业成功、人生幸福的基础。“和气致祥,喜神多瑞。疾风怒雨,禽鸟戚戚;霁日光风,草木欣欣。可见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此处在描写自然事物的情感时让人不禁联想到杜甫笔下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在狂风暴雨的天气中,连飞禽都感到哀伤忧虑;在晴空万里的日子里,连草木也呈现出欣欣向荣。由此可见,天地之间不可以一天没有和祥之气,而人间也不可以一天没有欢欣之气。人们喜欢风和日丽的春景。同样,人们也喜欢平和快乐的人生。一个人保持一种健康豁达的心态,那么他周围的世界就是一个欢快美丽的世界,一个和气幸福的世界。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坐观天外云卷云舒”“真味是淡,至人如常”……每每读到让自己豁然开朗或眼前一亮颇有醍醐灌顶之意的至理名言,我都会摘抄记忆。虽然有些可能已经遗失至脑海中无法追寻的角落,但有些却是永远印刻在了心上。慢慢咀嚼,细细品味,静静思索,《菜根谭》是一本读不尽阅不完的“心灵礼物”。
菜根读后感 篇2
“菜根”一词出自北宋学者汪信民的一句“咬得菜根,百事可做”,意思是一个人只要能适应清贫艰苦的生活,以后无论做什么事,都会有所成就。明代洪应明先生以“菜根”为本书命名,大概意谓“人的才智和修养只有经过艰苦磨练才能获得”,以“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为中心思想, 在简单质朴中体现朴素的智慧,在亲切含蓄中体现人生哲理。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句话取自《菜根谭》体道篇,也是我们在曾经作文中经常引用的一句话。在应该盛开的时刻,花儿自然而然地绽放;在应该衰败的时刻,花儿自然而然地凋落。在应该伸展的时候,花朵自然而然地肆意舒展着轻盈的身躯;在应该蜷缩的时候,云朵自然而然地收敛起身形。花儿和云朵不为外界所负累,有着随意自然和惬意自由。但是,世人恐怕很难达到这种自由畅快的境界,因为世人拥有花儿和云朵所没有的心念,不仅被外界事物所缠缚,会在意他人的想法和意见,会在乎名利得失,还会被自身的各种想法和情绪所困扰。若想像花儿和云朵一般自由地生活,我们就不能在意所谓的宠辱得失,而是要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培养自己豁达自在的胸襟和淡然平和的心态。世事虽然纷繁复杂,但是,只要我们保持一颗明朗豁达的心,认清人生其实是一场必经的旅途,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笑看人生。
“无事常如有事时提防,才可以弥意外之变;有事常如无事时镇定,方可以消局中之危。”这是我在读《菜根谭》时最有感触的一句话。“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古代先贤们都追求“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修养境界,而有了这种境界,便可以遇事泰然处之。沉着、理智是一种优良的心理素质和修养境界,它意味着一个人在认知活动及实践活动中,不受喜怒哀乐情绪的影响,而我们现在需要的正是这种品质,在任何时候都能保持镇定自若、头脑冷静,遇事不慌、处变不惊。
培根曾说:“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智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而我想说,《菜根谭》使我遍历山河,觉得人间值得!
菜根读后感 篇3
佛家有言“心静自然凉”,与《菜根谭》有异曲同工之妙,“欲其中者,波沸寒潭,山林不见其寂;虚其中者,凉生酷暑,朝市不知其喧”,心中浮躁的人即使在幽静的山林中也体会不到的寂静,心中虚脱明净的人即使在夏日里也能得到清爽,在嘈杂的躁市也能心静。无论在哪个时代这都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很多人一昧的追求功名利禄整天心浮气躁,惶惶不可终日,若得若是若即若离忐忑不安的,就算是找个人间仙境也无福消受;但是一个人把名利地位看得很简单,他的人生会很轻松,这也是把物欲看透了的表现,他明白钱财乃身外之物,内心纯洁才是最重要的。
陶渊明就是超凡脱俗的隐士的典范,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尚情怀,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清高昭然可见。但是他那种清高又是那么的平易近人,把清高放在内心而不是表现在外表的高傲,这也是洪应明所认可的高尚。
洪应明对叱咤政坛的风云人物说要学会激流勇进明哲保身,对仕途迷茫前途坎坷之人说要苦中求进永不言弃,对整日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人说要内心持净以修其德,对高傲自大自以为是的人说要虚怀若谷虚心谦卑,对雄才大略威震八方的霸主说要仁者无敌。
嚼着菜根香,体会世海沧桑,读懂人生哲理,导航着未来的方向!
“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得来,才是性天之真静;乐处乐非真乐,苦中乐得来,才是心体之真机。”
你听过吗?这是在《菜根谭》中的一则,说了在一个静的地方,很安静,这不是真正的静,要在一个喧闹的地方静下来,才是真正的静。
有一次,我和妈妈来到一个农村,那里很穷苦,他们在那里干活,种田,满头大汗。我在城市里整天很开心,可是我在农村里看到那些小孩子,和种田的大人们也很开心。为什么呢?我知道了一个道理,在快乐的环境中很快乐,这不是真的快乐,在很穷苦的生活环境中仍然保持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我终于知道了,我在学校里努力学习,刻苦读书中取得的快乐才是真的快乐。
我一定会做到这些的。
《菜根谭》这本书是对我有好处,我会把这本书保存得很好,认真学习。
最近,笔者读完洪应明的《菜根谭》,书中无处不在的博大、宽容、淡泊、向善与智慧,让你觉得仿佛在与一位智者交谈,疑虑消弭,警策长留。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给我感悟最深的是其中有关教育批评的至善妙语。
洪应明说“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意思是说,当责备别人的过错时,不可太严厉,要顾及对方是否能承受,注意不伤对方的自尊心;当教诲别人行善时,不可以期望过高,要顾及别人是否能做到。
我们常抱怨现在的孩子太难教育,但有没有反省过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得当呢?我们当教师的有时在公众场合、在家长面前大声斥责学生;有时小题大做、声色俱厉,严词批评;有时长篇大论、喋喋不休像老太婆……这些做法都起不到好的教育效果。如果能像上句话中所说的那样教育孩子去恶趋善,还愁效果不佳吗?
《菜根谭》中处处充满了辩证法观点。“念头浓者,自待厚,待人亦薄,事事皆淡。故君子居常嗜好,不可太浓艳,亦不宜太枯寂。”“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故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这些话语告诉我们,凡事应求恰到好处,过之不及都将失之偏颇。
我喜欢《菜根谭》。它淡雅的眉目下是一双历世阅人的慧眼。它宛如一溪清泉,荡涤人心的积郁,使人澄怀物象,进而得以超然物外,静观世界,参悟人生。
菜根读后感 篇4
我隔三差五地要抄一段《菜根谭》文字,一方面是重温文言文,感受古语的魅力,一方面是强化正确的理念。很多道理,说出来,大家都明白,但是做起来,却困难重重。这究竟是为什么?我曾多次问过我自己,也问过他人。其实古人也是早已问过多次,并且答案也不统一。
我们当今的科学水平已然比较发达,上能飞天,下能潜水,远非古人能比,但是思想水平,在我看来,其实从未超越,这也是为何现代中国人普遍缺乏统一信仰的原因。当然,我所指的信仰,不局限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是追根溯源,究竟人之初,性如何?本善?本恶?本惰?本无?本空?……
这个根本的问题,全世界从未统一过,但在科学方面,在一定时期内总还是基本统一的。人与一般动物相比,差异究竟为何如此之大?除了大脑,其他很多生理功能都不如动物。以我的浅薄之见,究竟人与动物,谁更高级,真不好说。
因为从品德而言,不少人的境界远远不如一只狗,一条鱼。甚至,我大胆的假设,若是把当今的各种法规制度都抛开,等上一年,这个地球会是一种什么状态?
我不敢想象,不过有一部电影倒是可以作为参考,就是黄渤执导的《一出好戏》。影片我没有看过,但从故事介绍和朋友表述得知大致情节是:
“某公司员工团建出游,遭遇海难,众人流落在荒岛之上,为了生存,他们共同生活并面对一系列人性问题的寓言故事。”所谓“寓言故事”,并非我的意思,而是度娘告诉我的,所以我用“引号”标注,此文非本人原创,没有知识产权。
我一直不明白的是,人为什么需要那么多规则来要求自己,而动物却不用。人既然有了那么多规则,可又为什么总是不按规则执行?动物没有制定规则,也不见他们乱成什么样。而人要是没有规则,却不知乱成怎样?人即便有了规则,还是可以乱成一团。
人与动物,难道真的有高低之分吗?难道因为高级,就可以让地球大乱吗?我百思不得其解。我只知道,别人可以不守规则,而我不行。请不要问我为什么?因为我不如动物。
菜根读后感 篇5
早起喉咙有些神奇,以为说不出话的时候,还会有声音发出。原来灵魂也会帮我们发声,我们永远可以按照内心的心意,分享和表达。
昨晚看了菜根谭,有美妙的感受在心里流淌。浩然正气,原来是禅宗说的气就是能量。
中华文化浩瀚五千年,在教化者解读的时候往往会根据所处的当世警醒后人。但如果不是去恐惧抗拒,而是去接纳去发现爱,看到光,那东方智慧就会变得有无限的能量。
这也是很多国学大师在做解读的时候就像我们读阿卡西的方式一样,第1层是故事与经历,人性层面的不完美与源头的完美完全融合在一起。核心是在渴望爱呼唤爱寻找爱,对爱的表达的过程。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经历和体验。当我们看到了他们正在发生什么,就能感受到这句话给那个时代带来的力量。
第2层去到原因与状况,这句话或者故事发生的背后是因为什么?当下的选择和决定如何成为那个时候的最佳利益和选择。而不是以当今这个时代的评判和不理解陷入了一种二元对立,去觉得不适合现在这个时代的发展,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可以跨越漫长的岁月的洪流,去到每一个时代。
第3层是看到灵魂背后的实相,最终回归到光与爱。在宇宙中没有任何的受害者和施害者。也可以看到所有的作者对后人的警醒也是因为爱。所以国学不是来限制我们的思维把我们禁锢在某一个年代,而是让我们通过那个当下,去放眼未来。当我们无限次的链接到祖先的智慧,他们的能量会直接传递给到我们。
在这个的过程中我们得以重新看待每一句话,和背后传递的爱的能量。过去一直在想早教如何去做国学的结合,而不是让西方的早教完全取缔掉东方式的教育。不是去到了硬着陆让孩子卷入了限制性的思维当中,而是更有爱的传递祖先的那份智慧和力量。今天终于找到了这样的方法,也需要现在的父母共同的成长!
真正国学的集大成者正是有这样的广阔的胸襟,穿越每一个时代,去看到它的本质。每一个后世对前人智慧的解读,都是一份传递的智慧,既是传承,也是发展。
当我们透过时代的洪流给这句话造成的影响,回归到最初源头在这个人身上活出的模样,以靠近源头的爱与光的方式去解读,那么每一句话都充满了智慧与力量,感恩这份惊喜的到来!
此刻感受到了一种解锁的感觉。同时看到了一幅画面迷宫之门正在打开,当我们提高意识维度后得以看见迷宫的全貌。生活正是这样,永远有无数的宝藏藏在哪个角落等待我们。在链接高维智慧之后,在我们心之力驱使下找到踏实执行的方法,我们也可像龙一样奔腾而起。因为,这是我们的家,也是一生归属的地方。
时刻可以链接到祖先的智慧也让我得以重新去看待家。我们在源头的家可以让我们时刻的取得智慧与爱,源头在三维世界的投射第1个家是我们的小家。家里的每一个人都有着灵魂的约定,守护家庭的每一个成员,支持彼此的生命成长和觉醒,让我们不断的在这个世界里有更多的爱与能量,并且活出我们本来的样子。第2个家是这个家延伸出去的国家我们有着共同的文脉,有着共同的信念,有着共同的文化归属,也让我们拥有国魂更大的力量。第2个家往下延伸就是世界,这个地球的家。我们有着共同的基因密码,在DNA上我们会发现原来全世界的人血脉都是互相融合的,因为我们的灵魂生生世世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角色去体验,我们与地球所有的生灵本是共生的,源头在三维世界的投影自然也是浩瀚无比的。
科学的方式可以映照我们血液的密码。当我们清晰的照见这一点,我们更感受到大爱无疆,宇宙的爱深情而浩瀚。愿我们不负使命和才华,也不因他人的偏离而蒙蔽自己,永远记得来时的初心:一份诞生的喜悦和渴望来人间体验的模样!活出源头应该有的样子!
菜根读后感 篇6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史的长河不断地冲刷、洗礼中留下一颗颗瑰丽无比的明珠。《菜根谭》就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菜根谭》是一本怎样的书呢?古人云:“谭者,谈也。性定根香。”花香能够用鼻来品味,果香能够用口来品味,而根香却需要用一颗智慧的心灵来品味。
《菜根谭》是一位悟透了人生的隐士融释、道、儒于一身,别具慧眼,将自我的人生奥妙和盘托出的结晶。我觉得《菜根谭》思人间事,是一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书。喜欢读《菜根谭》,他认为:“嚼得菜根香,百事可做。”;商界巨子们喜欢读《菜根谭》,因为他们认为《菜根谭》是一部奇书,是企业界经营管理的“指南”,企业家修身养性的“教材”;僧侣们喜欢读《菜根谭》,是因为其博大、宽容、善良。我也喜欢读《菜根谭》,因为我觉得它充满了哲理的味道,充满了富于通变的处世哲学,充满了诗情画意。我觉得《菜根谭》是一本修身养德、为人处世的好书。读起来感觉内心很平和的,一个个鲜活的例子,一段段朴素无华的语言,感觉就像在拉家常一样,娓娓道来,让自我在不知不觉中有所收益:哦,原先有些事情还能够这样处理的。
读了《菜根谭》,让我从中得到了许多的启迪。作为一个教师,不但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精神,而且更加要立足自我的工作岗位“先学生之忧而忧,后学生之乐而乐”的工作热忱;不但要有“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不怨天、不尤人”的心态,更加要有“以修身自强”、“修辞立其诚”、“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的品格,作为一个平平凡凡的人要想不落后于这个时代,不但要有居安思危、防微杜渐的想法,而且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来不断为自我充电、加油!
街上流行的服饰,最时髦的往往最容易过时,而经久不变的,是那些式样简洁普通的衣服。对于一个人来说,物质的需求只是生活的调剂,却不能成为生活的主旋律。能让我们百吃不厌的是粗茶淡饭,酸甜苦辣只是调味品,能让我们活得充实、活得踏实的关键要有一种好的心态和健康的道德观念。读了“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让我体会到世界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皱眉,它就对你皱眉;你微笑,它就对你微笑。幸福不是一种现实,而是一种感觉。在工作中、生活中经常持续喜悦的情绪,就是获得幸福的根本。读了“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让我懂得了人心不能够不谦虚,谦虚才能让正义真理进驻心中;人心不能够不充实,充实才能使贪念物欲无法入侵。人在做学问和做人,要善于听取不一样人的意见,并改变自我,要持续“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状态,才能不断地修正自我的言行
“心者后裔之根,未有根不植而枝叶荣茂者”告戒我们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让自我的子女们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他的子孙自然也学得心地善良。如此类推,我们作为教师的如果具有无私奉献、以身作则、精益求精的精神、崇高的师爱和良好的言行举止,学生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们就应常常反思自我:我的教育到底给予了学生多少的快乐、自信、幸福的享受和成功的体验?
读了“凭意兴作为者,随作则随止,岂是不退之轮;从情识解悟者,有悟则有迷,终十分明之灯。”让我懂得做事不要任凭自我意气用事,也不要带着太多的情感去领悟道理,这样才会少走弯路。想想真的很有道理,我们作为教师,我们育人的工作是细水长流的,不是立竿见影的。因此工作的时候不能意气用事。因为感性的热情是干柴上的火,响起来是比比剥剥的,但片刻就会烧尽;理智却是沉默的煤炭,能够放出持久的光和热。做事有始有终的人,依靠的是恒心和毅力。想成为一个平凡而不平庸的教师,除了要学会顺应时势,要有职责心外,关键要用心去工作。浅水是喧哗的,深水是沉默的。我期望自我是那耐人寻味的深水,厚积薄发,每一天能展现经过沉淀后的精华!
《四书》十九章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说的是为学的几个层次,或者说是几个递进的阶段。“博学之”意谓为学首先要广泛的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丧失了,为学的欲望随之而消亡,博学遂为不可能之事。“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惟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因此博学乃能成为为学的第一阶段。越过这一阶段,为学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审问”为第二阶段,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要对所学加以怀疑。问过以后还要透过自我的思想活动来仔细考察、分析,否则所学不能为自我所用,是为“慎思”。“明辩”为第四阶段。学是越辩越明的,不辩,则所谓“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不分。“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
菜根读后感 篇7
引用
冷月的转:《菜根谭》读后感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史的长河不断地冲刷、洗礼中留下一颗颗瑰丽无比的明珠。《菜根谭》就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菜根谭》是一本怎样的书呢?古人云:“谭者,谈也。性定根香。”花香可以用鼻来品味,果香可以用口来品味,而根香却需要用一颗智慧的心灵来品味。
《菜根谭》是一位悟透了人生的隐士融释、道、儒于一身,别具慧眼,将自己的人生奥妙和盘托出的结晶。我觉得《菜根谭》思人间事,是一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书。喜欢读《菜根谭》,他认为:“嚼得菜根香,百事可做。”;商界巨子们喜欢读《菜根谭》,因为他们认为《菜根谭》是一部奇书,是企业界经营管理的“指南”,企业家修身养性的“教材”;僧侣们喜欢读《菜根谭》,是因为其博大、宽容、善良。我也喜欢读《菜根谭》,因为我觉得它充满了哲理的味道,充满了富于通变的处世哲学,充满了诗情画意。我觉得《菜根谭》是一本修身养德、为人处世的好书。读起来感觉内心很平和的,一个个鲜活的例子,一段段朴素无华的语言,感觉就像在拉家常一样,娓娓道来,让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有所收益:哦,原来有些事情还可以这样处理的。
读了《菜根谭》,让我从中得到了许多的启迪。作为一个教师,不但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精神,而且更加要立足自己的工作岗位“先学生之忧而忧,后学生之乐而乐”的工作热忱;不但要有“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不怨天、不尤人”的心态,更加要有“以修身自强”、“修辞立其诚”、“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的品格,作为一个平平凡凡的人要想不落后于这个时代,不但要有居安思危、防微杜渐的想法,而且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来不断为自己充电、加油!
街上流行的服饰,最时髦的往往最容易过时,而经久不变的,是那些式样简洁普通的衣服。对于一个人来说,物质的需求只是生活的调剂,却不能成为生活的主旋律。能让我们百吃不厌的是粗茶淡饭,酸甜苦辣只是调味品,能让我们活得充实、活得踏实的关键要有一种好的心态和健康的道德观念。读了“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让我体会到世界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皱眉,它就对你皱眉;你微笑,它就对你微笑。幸福不是一种现实,而是一种感觉。在工作中、生活中经常保持喜悦的心情,就是获得幸福的根本。读了“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让我懂得了人心不可以不谦虚,谦虚才能让正义真理进驻心中;人心不可以不充实,充实才能使贪念物欲无法入侵。人在做学问和做人,要善于听取不同人的意见,并改变自己,要保持“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状态,才能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言行
“心者后裔之根,未有根不植而枝叶荣茂者”告戒我们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让自己的子女们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他的子孙自然也学得心地善良。如此类推,我们作为教师的如果具有无私奉献、以身作则、精益求精的精神、崇高的师爱和良好的言行举止,学生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常常反思自己:我的教育到底给予了学生多少的快乐、自信、幸福的享受和成功的体验?
读了“凭意兴作为者,随作则随止,岂是不退之轮;从情识解悟者,有悟则有迷,终非常明之灯。”让我懂得做事不要任凭自己意气用事,也不要带着太多的情感去领悟道理,这样才会少走弯路。想想真的很有道理,我们作为教师,我们育人的工作是细水长流的,不是立竿见影的。因此工作的时候不能意气用事。因为感性的热情是干柴上的火,响起来是比比剥剥的,但片刻就会烧尽;理智却是沉默的煤炭,能够放出持久的光和热。做事有始有终的人,依靠的是恒心和毅力。想成为一个平凡而不平庸的教师,除了要学会顺应时势,要有责任心外,关键要用心去工作。浅水是喧哗的,深水是沉默的。我希望自己是那耐人寻味的深水,厚积薄发,每一天能展现经过沉淀后的精华!
《四书》十九章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说的是为学的几个层次,或者说是几个递进的阶段。“博学之”意谓为学首先要广泛的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丧失了,为学的欲望随之而消亡,博学遂为不可能之事。“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惟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因此博学乃能成为为学的第一阶段。越过这一阶段,为学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审问”为第二阶段,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要对所学加以怀疑。问过以后还要通过自己的思想活动来仔细考察、分析,否则所学不能为自己所用,是为“慎思”。“明辩”为第四阶段。学是越辩越明的,不辩,则所谓“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不分。“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
菜根读后感 篇8
这本书很有意思,书名中的谭是淡的意思,菜根就是用菜的根基来比喻人生的根本。全书有368则中国古代格言,涵盖了如何修身、处世、待人、接物等方方面面,糅合了儒家的中庸、道家的无为、释家的出世和自身的体验,将一套为人处世的方法留给了后人。整本书也没有严密的逻辑性,读起来比较轻松,读后给我留下较深印象的有几下几方面:
第一部分“修省”中讲到的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做了好事还要有一颗平常心。行善时唯恐别人不知道,作恶时生怕人知道。读到这我联想到中国“首善”陈光标高调做慈善,他每次做慈善都请很多媒体为他曝光,生怕别人不知道,而周润发却低调裸捐全部56亿家产,生活非常简朴,和家周围的小摊贩非常熟络,每次去买菜商贩们都给他抹去零钱,他还经常吃大排档,和档口老板也是老朋友。为善是发自内心的帮助别人、不求回报,陈光标的为善还是有所图的,想要名声,想要全世界都知道,而这不是真心为善。
第二部分“应酬”中讲到世间的事既要能承担负担,又要善于解脱牵绊,既要勇于担当道德事业,又要善于摆脱尘俗羁绊,看起来矛盾,实际道出了生活的真谛---张弛相成,刚柔并济,这是保持锐气和活力的良方。一味强调担当,就缺少从容和情趣,因而也就失去了吸引力,而过分看重摆脱,则又缺少了热情和进取,因而也就没有创造力。我们一生在世会遇到很多事情,都要以包容、有度的心态去对待,凡事不能过于极端,要留有余地,儒家的中庸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第四部分“闲适”中讲到心胸宽广,虚怀若谷,情趣高雅,自然就不会在意琐碎的是非曲直。人的心宽广了,世界就宽广了,心明亮了,世界就明亮了。古人说修身就是修心,内心世界清净了,世界就清净了,内心淡泊,不被得失而烦恼,不受物质诱惑,做本色的自我是理想的人生境界。
最后一部分“概论”中有一段“治家”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居家有二语曰:惟恕则情平,惟俭则足用。”意思是关于治家有两句格言:“只有宽容才能心情平和,只有节俭家用才能富足。”一家人要有宽恕的心胸,要有乐观的人生态度,对家人和蔼可亲,这样才能使全家人心平气和,和睦相处,能够勤俭持家,精打细算,才能使全家人过上富足生活。家和万事兴、俭以养德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其实不论对家人还是对外人都要心平气和、求同存异。另外,俭朴了就不会铺张浪费,生活自然就会富足。
读完之后,我认为本书总的思想也是中国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为人处世的精髓,即清白做人、与人为善、有道德自律、宠辱不惊、做一个内心安宁之人。
菜根读后感 篇9
应该著名哲学家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智慧、学算使人精密。”读了融会历史与道德、诗歌与哲理、时代精神与民族特色于一炉的书籍——《菜根谭》,犹如滴水穿石,绳锯木断,持久而有力,浸润着我的心灵。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史的长河不断地冲刷、洗礼中留下一颗颗瑰丽无比的明珠。《菜根谭》就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菜根谭》是一本怎样的书呢?古人云:“嚼得菜根,百事可做。”能吃苦清贫的人,可成为大事。
《菜根谭》是一位高人,把自己的人生哲理和经历,盘托出的给大家学习和参考的结晶。个人觉得《菜根谭》是一本任何人都需要消化和细读,是一本奇书。喜欢读《菜根谭》,他认为:“嚼得菜根,百事可做。”商业大亨,企业家,职业经理人,其他人都喜欢研读《菜根谭》,因为这本书是一本修身养性,充满了哲理味道,管理方法的书。我读《菜根谭》,我觉得是一本为人处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好书:简单的故事,朴素的语言,研读起来津津有味。
作为职业经理人,读了这本书,我从中得到了许多的启发。我们要有“不昧已心,不尽人情,不歇物力”的待人待物原则,更要有“滴水穿石,绳锯木断”的坚韧精神。还要有“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不怨天、不尤人”的心态。
山珍海味,也不过是一日三餐;流行时髦物外,也是昙花一现;那些经久不变的,长久的就是简单的,平淡的“粗茶淡饭”生活。不管是富贵也好,学富五车也罢,我们是要踏实,低调,“谁家烟灶无烟火”?当我们遇到苦难,或者开心时,要坚信“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的谏言。一个人,不可能一天,一个星期都是一种状态的。人在做学问和做人,要善于听取不同人的意见,并改变自己,要保持“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状态,才能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言行。
“心者后裔之根,未有根不植而枝叶荣茂者”告戒我们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让自己的子女们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他的子孙自然也学得心地善良。读了“凭意兴作为者,随作则随止,岂是不退之轮;从情识解悟者,有悟则有迷,终非常明之灯。”让我懂得做事不要任凭自己意气用事,也不要带着太多的情感去领悟道理,这样才会少走弯路。想想真的很有道理,我们作为大人,父母,领导,我们育人的工作是细水长流的,不是立竿见影的。因此工作的时候不能意气用事。做事有始有终的人,依靠的是恒心和毅力。想成为一个平凡而不平庸的教师,除了要学会顺应时势,要有责任心外,关键要用心去工作。浅水是喧哗的,深水是沉默的。我希望自己是那耐人寻味的深水,厚积薄发,每一天能展现经过沉淀后的精华!
人一生要多读书,更要读好书!
菜根读后感 篇10
立场坚定,着眼高处。
风斜雨急处,要立得脚定;花浓柳艳处,要著得眼高;路危径险处,要回得头早。这三处分别代表着逆境、顺境和绝境!在狂风骤雨、风吹雨打的逆境中,要把脚站稳,这是说的要有恒心、有毅力,不能风一吹就倒,雨一来就滑。在逆境中站稳脚跟,考验一个人的能力,看得是他有没有定力和功夫。
逆境中是很容易左右摇摆丧失立场的,尤其是在失去方向,失去信念的时候!
顺境中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作者提醒大家要高处着眼,正如白居易诗所云“乱花渐欲迷人眼”,在乱花丛中,最容易被美好的景象所迷惑。当企业一帆风顺财源广进的时候,正是花浓柳艳的时候。很多企业不是死在艰苦的创业初期,而是倒在蒸蒸日上的发展高峰。因为没有更高的眼光,没有更宽的格局,企业还沉寂在自己的享乐当中时,已经开始被市场淘汰!
所以企业管理强调居安思危,越是花团锦簇,越需要将眼前放长远,不要被眼前的艳丽所迷惑。
而对于绝境和危境,要做到迷途知返。一些企业管理者在错误的事情上越陷越深,不是因为回不了头,而是因舍不得面子,不愿意回头。
所谓的“人定胜天”,不是说硬碰硬,而是人有认知自然规律的能力。险恶境地,不能跟环境和规律作对,只能把握规律敬畏趋势。
《变化》读后感1000字通用
无论在人生的哪个阶段,都不能停止阅读。读完作者写的作品后,里面情节总是扣人心弦,这时候可以将自己昙花一现的感悟写成读后感了,您是不是也想让自己的读后感出类拔萃呢?读后感大全小编特地为你收集整理“《变化》读后感”,我们后续还将不断提供这方面的内容。
《变化》读后感 篇1
今天上午辅导机构的情况下,我院全校师生相互收看了形势教育大课堂的第一课“生活新变化”的教育片。在小小显示屏前,大家相互体会着中华民族的日趋繁荣富强,兴旺发达,心里的民族自豪感溢于言表,内心再度遭受明显陶冶,使大家明白了今日的勤奋是为明天的辉煌。
显示屏上,最先是教育部党组镇长、科长周济的发言。关键讲的是:今日必须大家掌握,明日等候大家造就。在将来的五十年,更是大家的国家开展社会主义社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更是大家长大、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聪明智慧的关键阶段。接下去,是北京人大附中的优秀教师勒张英的发言,关键发言的是“生活新变化”。
在这里课里大家学得了许多专业知识,如:从一九九七年4月1号起至xx年3月29日中国铁路一共开展了六次大提速,将完成超越区域经济发展的运营、另外也期待我国的每一个人在地面上都是有“飞”的觉得。如今,中国铁路全线通车旅游做到了7.7千米,等于绕地球上的一半,稳居全球第三。下课了,同学们便都议论纷纷起來,使同学们了解我们要自小努力学习。国家的点点滴滴发展,社会发展的点点滴滴变化,都十分形象化的呈现在同学们眼前。同学们也可以心照不宣地感受到这股杰出的中华民族精神财富。
最终,让我们一起掌握时期脉率,借着“十七大”的车风,随着着中华民族的新变化,从如今学起,从小抓起,为明天搞好今日的提前准备,变成与时具进的新形势下的继任者。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变化》读后感 篇2
有人给师生关系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即电路变压器,相同的教育条件,教育对象,通过一定的师生关系配置,或许能爆发出强烈的教育能量,产生积极的教育效益,或完全相反,会产生短路,使学生厌学。
在这个电路变压器的关系中,老师处在更主动的位置上,建立什么样的师生关系,主动权在老师手上。在以往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是高高在上的说教者,在学生面前,他们是知识的权威。但是今天,学生接受知识和信息的渠道大大拓宽了,学生独立性的增强和信息来源的扩大,使他们思维敏捷、充满活力,有些教师在电脑操作、畅销书阅读等方面会落在一些学生的后面。老师要乐于向学生学习。老师应该把“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当成自己的座右铭,师生之间有时是以“能”会友的关系。现在的学生涉猎广泛,学习速度远远超过教师,作为老师就应该谦虚地向学生学习。这并不是什么不好意思的事情。相反,如果教师不肯放下架子,不加强学习,不主动与学生交流、交心,甚至还把体罚、侮辱学生人格的做法当作最为有效的教育手段,那就不仅不会是受学生喜欢的教师,还会彻底破坏师生关系。
无论高段学生还是低段学生,他们对自己喜欢的教师都会有一些普遍认同的标准。诸如尊重和理解学生;宽容、不伤害学生自尊心;平等待人、说话办事公道;有耐心、不轻易发脾气等。
教师要放下架子,把学生放在心上。“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关心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怀的温暖;自觉接受学生的评价,努力做学生喜欢的教师。
教师要学会宽容,宽容学生的错误和过失,宽容学生一时没有取得很大的进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每当想起叶圣陶先生的话:你这糊涂的先生,在你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身为教师,就更加感受到自己职责的神圣和一言一行的重要。
善待每一个学生,做学生喜欢的教师,师生双方才会有愉快的情感体验,一个教师,只有当他受到学生喜爱时,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
《变化》读后感 篇3
科学书上的《地球表面及其变化》中的第2课,《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有:火山、地震、水、风……火山和地震是地壳和地幔引起的。
火山和地震使地形发生了变化,如:1963年,冰岛以南的大西洋中,一艘渔船在海面打鱼,人们突然看见那里的海水汹涌翻浪,烟柱腾空而起,结果一昼夜之内在海面上升起了一座岛屿(苏尔特塞岛),为冰岛共和国增加了一块新的土地。
xx年4月2日所罗门群岛发生里氏8级地震,在引发海啸造成人员伤亡的同时,将一座名为拉农加的岛屿突然“拔高”了3米,岛屿周围的珊瑚、礁受此影响露出水面。19xx12月16日的傍晚,在宁夏的一个地方,劳累了一天的人们都回家休息了。突然,大地发出一阵阵雷鸣似的响声,接着人们居住的窑洞纷纷倒塌……
地球内部的运动能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有的像火山和地震这样猛烈和迅速,也有的像喜马拉雅山脉这样缓慢发生。地球上海陆的形成和分布,陆地上大规模的山系、高原的地貌格局都是地壳运动的结果。但是除了地球内部运动能引起地表发生改变外,还有另一种缓慢的在短期内不易被人发觉的力,那就是水、风、海浪等外力作用也能造成地形地貌的变化。这些内容我们将在以后的学习中进一步探究。
啊!地球好奇怪呀!
《变化》读后感 篇4
什么没变?这永恒的信念没变。当九十岁的航天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家栋给出这个浅易朴素而意味深长的回答时,一下子就明白了这变与不变中蕴含的深意。中国继往开来迎来新时代,变的是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而那不变的浓缩成两个字就是信念,是每一个中国人内心都在默默坚守、初衷不改的信念。
电影《变化中的中国生活因你而火热》这个片名很长,但却不容删改,或者说一旦删改就不能将原本的涵义表达完尽。变化中的中国讲的是宏观的处于不断发展进步的动态之中的中国,而生活因你而火热则巧妙地将视角对准了新时代里的每一个见证者、开创者和建设者,通过他们各自忙碌且充实的工作与生活日常,看到他们在追梦路上的艰苦奋斗和对职业对生活的单纯热爱。生活因他们而火热,生活因我们而火热。
主创团队历时三年、前后跨越二十六个城市、调研了一百多月活跃于各行各业的工作者,最终选取了最富代表性的其中六位来细致呈现。拳手、基层民警、青年创业者、妇产科医生、高中历史教师、壁画研究者六种或熟悉或陌生的职业有着各自新鲜忙碌的工作日常,而他们的生活轨迹、欢乐与烦恼都在这部电影中得到最真实细腻的展现。
《变化中的中国生活因你而火热》的影片叙述逻辑非常清晰:六位奋斗者的生活轨迹穿插融合,一开始是对各自职业和工作状态的简单介绍,接下来是更加具体的工作场景和具有代表性的矛盾冲突,而后是诸如过年团圆休憩聊天等更趋于平淡日常的生活场景,最后对每个人物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给出了阶段性的小总结,有的不再迷茫找回了生活方向,也有的在历经长时间的艰苦付出后不声不响接受了失利的结果,又在不断调整尝试后回归正途。这是最鲜活的奋斗者群像,是打上了属于自己独特印记的火热奋斗史。
既然是工作就免不了有烦恼有压力重重,但这些奋斗者们无一例外都在镜头前留下了一张张动人笑颜。拳手张方勇在电影开场因不敌对手,带着一身重伤黯然离场,期间为生计还放低姿态当起了外卖骑手,最终在卧薪尝胆后以49:46的优秀成绩成为当之无愧的外卖拳王,激动得亲吻脚下的赛场;妇产科医生韩杨在长时间连轴转的繁重手术后,看着手机里孩子们的可爱模样露出如释重负的笑脸;历史老师魏祺带着几名学生年前在河西走廊旅游一趟,谈丝绸之路悠久历史也谈高考后的人生规划正应了魏祺跟家人聊天时说的那一句:快乐总比烦恼多。
时代永远在不断发展变化,在全新时代里要坚守住信念不变,永葆对职业的热情,对生活的热爱,也许这就是《变化中的中国生活因你而火热》所要向观众传达的。
《变化》读后感 篇5
这段时间阅读了《给数学教师的101条建议》这本书,这些建议给所有的新、老教师及时提供了迫切需要也本该得到的帮助和培训:为教和学提供即时而有效的指导;为新教师提供各种实用的教学技巧;促进新教师和教师指导者之间更多的探讨和互动;为老教师提供有益的指导方法和案例;为任何有意于自身提高的教师提供了素材。这些建议和一些观点,对于当前的数学教育者来说,确实有一定的帮助。数学是当前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直到大学毕业,都离不开数学,数学几乎成了我们生活的必需品。但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又有多少教师真正思考过,数学教学,我们应该追求什么?
我想,数学教学内容首先要精简和目的明确。一节课40分钟,学生的学习精力是有限的,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特别是抓住课的本质内容,就会显得既精又简。
教学过程要简化。数学学习本来应该是一件简单而快乐的事情,有些教师的课堂设计使许多原来简单的课堂变得纷繁复杂。有些教师为了;作秀;,特意设计一些障碍与陷阱,搞到学生大半天摸不着头脑,反而降低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学设计应该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教学过程简洁明了,轻重得当,没有那种费尽心机联系生活只为理解某一概念的做法,收获甚好。
使用教学媒体要适当。起初,多媒体的使用很流行,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实践证明,过多使用多媒体会引起学生的视觉疲劳,还会削弱学生对课本的理解和利用。多媒体课件不是万能的。我们还是要以常规媒体为主,多媒体为补。有些教师过分的依赖多媒体,到了没有多媒体就上不好课的思想,这是不合乎教育教学规范的。关键时候可以用。其实只要我们吃透教材,把握好学生,课堂教学照样可以很成功。
总之,我读了《给数学教师的101条建议》这本书,我受到很大的启发,我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不断努力,使自己在教学中更成熟。
《变化》读后感 篇6
周家中学李亚丽
读了《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我深深地感到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等都要发生很大的转变,教师应进行必要的角色调试以适应改革的大潮。
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知识传授者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当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并不是清闲的,而是积极地看,积极地听,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同时教师还应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热情更加高涨。当然,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教师除了参与、促进学生的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指导,应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性的、支持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气氛。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忠实的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的“教书匠”。新课程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三级管理,这意味着原来属于国家的课程开发的权利部分地下放给学校和教师,从而使课程开发不再仅是学科专家和课程专家的专利,教师也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之一。这样教师不再仅是课程的消费者和被动的实施者,而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课程的生产者和主动的设计者。新课程还使教学内容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增多了。随着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弹性加大,教材教参给教师留有的余地加大。这些都意味着课堂就不仅是课程的实施场所,而且也是进行教育教学实验的实验室。教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同时又是课程的研究者。在提高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的同时,教师更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有人评价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两强、两弱”,即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应试能力也比较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都比较弱。我们要努力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
多年来,学校教学一直是分科进行的,不少教师便画地为牢,把自己禁锢在学科壁垒中,不再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新课程在改革现行分科课程的基础上,设置了分科为主、包含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
由于课程内容和课题研究涉及多门学科和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成为综合型教师。综合课程的提出和发展缘于对分科教学的批判。长期以来,课程整合的理想和学科割裂的现实困扰着中小学教学。我们不可能囫囵吞枣的传授、学习或探索科学知识,对其进行分类和分析加以识别是必然的选择。但是各种分门别类的教育在一个学生身上最终应该发生整合的作用。就课程与教学而言,分析与综合是认识世界的两种不同的方式,没有孰优孰劣之分。总之,综合化将给学校课程带来巨大的变化和新的面貌。教师要努力去
适应这一变化,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博学悦教的人。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广泛的学习兴趣,经常学习新的科学知识,并善于把自己的学习与对学生的教学结合起来,善于将新知识吸收到教学中,用新的科学知识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21世纪的信息社会所需的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有赖于教育的信息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大力推进
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教育信息化是教育教学从观念、思想、理论到手段、方法、模式等的根本性变革。它需要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素质。随着信息网络的扩张和教育信息化发展,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获取信息知识的本领,将学生培养成“信息化人”。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意识,善于将信息网络上新的知识信息与课本上的知识信息有机结合起来,不断了解和掌握学科发展的新动向,以新的知识信息开阔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维;同时教师还必须具有较强的获取信息、储存信息、加工处理信息、筛选利用信息,以及更新创造信息的能力。教育信息化的突出表现就是教学技术的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教师还要能正确的指导学生进入信息高速公路检索信息获取知识。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日益在学校领域应用的局面,给教师的教学方式带来了新的变革。而教学方式的变革可能是这个时代教育将要发生的变化中最突出的特征。
在班级授课的情况下,教师面对的是众多既有共同的身心特点,又有不同的遗传素质、家庭环境、智力水平、人格特性,而且儿童的身心发展又处于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中的学生。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向他们提出统一的要求,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又要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采用多种不同的教育措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做到因材施教。
新课程从课程目标到教材内容都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多样化,允许学生发展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评估标准,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应该注意到,实施个性化的课程和教学的条件正在逐渐形成。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在学校中应用范围的日益扩大,给课程个性化和教学过程的因材施教带来了新的机遇,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采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尤其是基于Interne[1][2]下一页读书心得》
《变化》读后感 篇7
今天下午辅导班的时候,我校全体师生共同观看了形势教育大课堂的第一课生活新变化的教育片。在小小的屏幕前,我们共同感受着祖国的日渐富强,繁荣昌盛,心中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心灵再次受到强烈熏陶,使我们懂得了今天的努力是为了明天的腾飞。
屏幕上,首先是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周济的讲话。主要讲的是:今天需要我们了解,明天等待你们创造。在今后的五十年,正是我们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阶段,也正是我们长大成人、为祖国、为人民贡献聪明才智的重要时期。接下来,是北京市人大附中的特级教师勒忠良的讲话,主要讲话的是生活新变化。
在这课里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如:从1997年4月1日起至20xx年4月18日中国铁路一共进行了六次大提速,将实现跨越区域经济的经营、同时也希望中国的每一个人在地上都有飞的感觉。现在,中国铁路通车旅行达到了7.7公里,相当于绕地球的一半,位居世界第三。下课了,同学们便都纷纷议论起来,使同学们知道我们要从小好好学习。国家的点滴进步,社会的点滴变化,都非常直观的展现在同学们面前。同学们也能心领神会地感受到这股伟大的民族精神力量。
最后,让我们一起把握时代脉搏,趁着十七大的东风,伴随着祖国的新变化,从现在做起,从小抓起,为明天做好今天的准备,成为与时具进的新时期的接班人。
《变化》读后感 篇8
《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有这样的一句话“从小事做起,伟大源于细节的积累”。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我们越来越发现“细节”对于工作的重大意义。细节是每一个人都会说,不能忘记却又常常忘记的地方,它是如此的平凡,平凡得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但却又那么重要,因为我们每一次重大进步都是在无数次细节上的努力基础上得来的。在日常教育中从细节上教育幼儿,让幼儿从小就知道他们应该从身边的事情开始一步步达到人生的完美。
幼儿从三岁开始就上幼儿园,在幼儿园里过上集体生活,每天和老师、小朋友在一起活动时间超过了和父母相处的时间。所以幼儿园的生活既是幼儿可爱的温床,也可以说是接受考验的战场。每一个教育活动中的细节或是生活中存在的细节对幼儿的成长都包含着巨大地影响。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懂得孩子的心理变化情况。幼儿心理和他们的身体一样,同样是脆弱的,我们一定要注意重视孩子心理情绪变化。
小朋友们平常在做任何一种活动时,心中大都希望成功,但同时也会有怀着对失败的恐惧,缺乏主动性的孩子,除了追求成功的意愿较弱外,更糟的是对失败的不安感也过于强烈。幼儿不是一生下来就可体会“挫折感”,因为幼儿还没有判断成功与失败的能力。“挫折感”的获得,主要来自于老师和小朋友之间的反应,亦即受到赞美夸奖就是“成功”,而受到指责嘲笑就是“失败”。
其实,我们老师和小朋友在一起,相对于未涉世事的小朋友来说,老师自身的细节也是极为重要的事情。老师在日常生活中必须说到做到,威信的树立是让小朋友对老师产生一种信任感,这种信任靠说教或者是批评的方式都是很难建立,老师只有言而有信,说话算数才是最重要的。平常,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出榜样,对待幼儿像对待好朋友一样。
生活中的魅力就在那些并不起眼的细节上。细节就是生活,细节就是教育。我们把握好这个教育细节,将可以更好地开展教育活动。让我们在细节中诠释着爱的美丽,看似琐碎平凡,却在细节中让你回味。
《变化》读后感 篇9
今天,我学习了《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一课,这一篇课文让我感触很大。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黄河在今年来的“表现”。在数万年到数千年前,黄土高原乃至黄河流域,自然条件是很好的,可与今日的江淮流域相媲美。可是,后来黄河变了,它开始变得凶猛残暴起来,折腾的两岸百姓叫苦不迭。黄河原本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而现在却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忧患。据科学家研究,黄河发生变化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自秦朝以后,黄土高原气候转寒,暴雨集中。二是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的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草原破坏。
科学家们认为黄土高原地区应该坚持以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并让人人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破坏森林是不折不扣的自杀行为。我们要爱护一草一木,而且要多种一些草,花,树木,要有限制地开垦放牧。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只要我们保护好环境,我相信,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便会再一次地成为我们的摇篮。
读后感《读后感易中天中华1000字通用》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后感易中天中华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