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角度张桂梅事迹观后感 > 地图 > 角度张桂梅事迹观后感

角度张桂梅事迹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2-12-28 来源:互联网

角度张桂梅事迹观后感1000字汇总4篇。

博览群书是好的,博览好电影也是我们提倡的,在获得感悟的同时让我们慢慢进步,观后感简单来说就是观赏之后的感触。有没有写好作品观后感的秘诀呢?如何就作品写一篇全面的观后感呢?为满足你的需求,读后感大全小编特地编辑了“角度张桂梅事迹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角度张桂梅事迹观后感 篇1

扎根云南丽江深山12年,创办我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作为边远山区乡村教育的“点灯人”,为1600多名偏僻山区的女孩插上腾飞的翅膀,帮助她们飞出大山,跨进大学校园的知识殿堂。这就是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的校长张桂梅。近几年她的事迹被央视等全国各大媒体广泛报道,已经家喻户晓。

立德树人,是教师的天职。“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张桂梅同志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矢志不渝、执着追求,她把自己的全部身心献给了党、献给了教育事业、献给了贫困山区人民,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坚定信仰和崇高境界,她是新时代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杰出榜样。

她是信念坚定的优秀代表。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张桂梅之所以为党的教育事业、为人民的教育事业锲而不舍、坚定不移、无私奉献,就是因为她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虽病魔缠身,遭受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却始终把学生放在心上,把党的教育事业放在心上。她把所有捐给她治病的钱和奖金、工资,共70多万元全部捐献出来修建乡村校舍,2015年,她把十七大党代表证、五一劳动奖章、奥运火炬和毕生获得的所有荣誉证书,毫无保留的全部交给了组织,全部保留在了县档案馆里。她说:“是党为她指引了一条光明的人生路,是党为她铺满了鲜花盛开的路,她所做的算不了什么,她就是要以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为党和人民奉献自己的全部。”

她是教书育人的杰出榜样。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可以说,正是这种强烈的教育情怀,才成就了今天的张桂梅。张桂梅的办学校,她的目的是“让大山里的女孩能够飞出去”,为这个目的而付出努力,不辍追求,这就是她的教育情怀。“我想让山里的(女)孩子也能走进最好的学校。”这是张桂梅的办学初衷。她创办免费的华坪女高,就是出于改变山里女孩命运,改变其家庭的目的。在她看来,山里的女孩子如果能考上大学,就可以改变三代人。如此,我们看到她长期拖着病痛的身体,“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是她的诺言,为了办好学校,她带着老师,拿命在拼。比如,在华坪民族中学工作时,常常有学生因交不起学费而面临辍学,她就拿出自己的工资,给他们交学费,她不让自己班上有一个学生因贫困而读不了书。这就是张桂梅,她成为全国所有教师的楷模,实在是当之无愧。

一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先进就是一个榜样。今天我们致敬张桂梅同志,就是要以她为榜样,学习她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始终做到在党言党、在党爱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学习她情系群众、一心为民的真挚情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学习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大力弘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精神,立足本职岗位作贡献,在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学习她坚毅执着、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攻坚克难,善作善成,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见行见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角度张桂梅事迹观后感 篇2

12万公里家访路

女子高中成立之初的困难,是张桂梅始料不及的。山区条件艰苦,再加上张桂梅对工作要求严格,很多年轻教师难以适应。建校才半年,17名教师中有9名辞职,教学工作近乎瘫痪。

焦虑、沮丧的情绪包围了张桂梅。在留下来的8名教师中,有6名是共产党员。张桂梅把6名党员教师集中起来,重温了入党誓词,诵读了《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等篇章。有的教师眼里泛起泪花,他们被张桂梅的无私打动,他们要和张桂梅一起,把女子高中办好,把大山里的女孩送入大学。

留住了教师,还要留住学生。家访成了张桂梅最重要的工作。很多学生的家在偏远山区,有的地方只能靠步行到达,但张桂梅要求自己“要亲自到每一个学生的家里去看看”。

与张桂梅多次同去的华坪县电视台记者王秀丽,对家访的路心有余悸。“在路上,我害怕得腿发抖,甚至觉得鞋底会被脚趾抓穿。在一些路段停车休息时,我连车都不敢下,害怕自己会不小心跌下山崖。”

张桂梅也害怕。一次,她坐乡政府工作人员的摩托车上山,“不敢低头,摩托车稍微歪一点,就会跌下悬崖粉身碎骨”。11年来,张桂梅在大山里走了近12万公里,对1345名学生进行了家访。家访途中,她摔断过肋骨、发过高烧、迷过路,还曾因身体虚弱晕倒在路上。

为了把儿童之家和女子高中顺利办下去,张桂梅不得不四处筹款,但这条路同样艰难。

一次,张桂梅到昆明某企业寻求帮助,未等她把话说完,企业领导就叫保安赶她走。张桂梅不走,保安就放狗出来追咬,小脑萎缩的她不能很好地保持平衡,衣服被狗撕破,脚上鲜血直流。无助的张桂梅坐在地上放声大哭。

还有一次,她在街头募捐,被人认为是骗子,有人还朝她脸上吐口水。离开人群后,疲惫、伤心、无助的她坐在街头靠着墙睡了过去,醒来时已是万家灯火。

后来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邀请她到北京录制了一期节目,这期节目为她募到了100多万元。

然而,没人知道,她才到北京就接到哥哥病危的电话,哥哥想在弥留之际见见离家几十年的妹妹。张桂梅思前想后,最终决定去录制节目。她怕错过时间人家就不让她上节目了,她怕不上节目就会失去筹款的机会。等她录完节目,哥哥已经过世。

角度张桂梅事迹观后感 篇3

张桂梅创办女子高中的初衷是为了解决众多适龄失学女孩的上学问题,帮助她们走出闭塞的村落,去追寻属于自己的青春和梦想。可当无法保障学生安全的时候,何谈追逐梦想?

对此,为保障新招收100名学生的安全,张桂梅便带着全校的女老师和学生一起走进了教室,利用桌椅晚上搭成简易“宿舍”,白天教学,晚上休息。同时,又安排学校里的男老师在教学楼的楼梯间搭起“木板床”,轮流值守校园安全工作,全体教师为学生筑起了安全保障第一关。

当张桂梅决心要创办女子高中之时,便知其一路坎坷,在这样的环境里,全校仅有的17名教职员工中有9名相继辞职离开,100名学生有6名提出转学,这些情况让创办女子高中初期本就步履维艰的张桂梅更是雪上加霜。

只招收贫困家庭女孩?免除学杂费的办学制度?女子高中能否办得下去?面对社会上的质疑声,张桂梅鼓励大家:“留下的8名老师中有6名共产党员,只要党员在阵地就在,女子高中这块教育扶贫阵地一定守得住。”

张桂梅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所以,即使遇到再多的挫折,她也没有放弃建立女子中学的决心。

2008年9月,在张桂梅老师的不懈努力下,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下,全国惟一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华坪女子中学终于顺利成立。

角度张桂梅事迹观后感 篇4

“我一直就在她们身边”

无论在民族中学还是后来的女子高中,教学质量一直是张桂梅最看重的事。

在民族中学时,曾经有一个班令老师们头疼,张桂梅却主动要求担任班主任。她进山找回那些不读书的学生,为看住那些晚上总想跑出去的学生,她把行李搬进男生宿舍,和32名男生住在一起。男生们渐渐接受了张桂梅,感觉“就像在家里,和妈妈住在一起”。但是,男生们不知道,他们粗重的鼾声、梦话和脚臭,常常让张桂梅睡不好觉。她甚至从下午开始就不敢喝水,担心晚上起夜时学生趁机溜出去。

在女子高中,张桂梅在宿舍里铺了两张床,一张自己睡,一张留给需要特别关心的学生。为了随时关照学生,她睡觉不脱衣服。有个和张桂梅住在一起的学生,始终不肯和她多说话。这期间,张桂梅在食堂打饭时,摔了一跤,肋骨断了三根。她没有住院就又回了学校。每天早晨仍然5点起床,但要靠学生抱起来;夜里很晚睡下,还要忍着疼痛和学生聊会儿天。3个月后,这名学生抱着张老师大哭起来,说一定不会辜负张老师。

如今,张桂梅的右腹部、右臂上能摸到肿块,头上还有骨瘤,她的肺出现了问题,嘴唇经常没有知觉,但她仍然每天拿着小喇叭喊起床,喊吃饭,喊跑步,喊睡觉……“我要让孩子们知道,我一直就在她们身边。”张桂梅说。

为给学生解馋,张桂梅每个月轮流带着学生出去“加餐”。直到有一次,张桂梅去付账时,学生发现她翻遍了所有的包才凑足了钱。学生们这才知道,张老师每顿饭只舍得吃两角钱一份的小菜,每天的生活费仅3元。

她至今还在用一部老式诺基亚,手机里存着学生和家长的电话,“听说智能手机容易坏,怕换手机后这些电话号码会丢失”。

她的衣服很土,有些是别人买给她的。她去参加党的十七大前,华坪县委给她7000元置装费,让她买套西服去北京开会。她却用这笔钱为学校买了台电脑。

她把获得的3万多元奖金,捐给了灾区;5000元的劳模奖金,一次性交了党费;30万元的“兴滇人才奖”奖金,捐给了华坪县丁王民族小学;昆明市总工会千叮咛万嘱咐拨给她治病的两万元,她也捐了;她甚至还想预支自己的丧葬费,把这些钱用在山区孩子们身上。

她把自己的十七大党代表证、五一劳动奖章、奥运火炬和毕生的荣誉证书,全部捐给了县档案馆。她说:“我的一切都是党和人民给的,我奉献给党和人民的还远远不够。”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小编推荐

张桂梅事迹观后感合集


快乐来自于视觉,观影即是如此,观赏作品的同时也是与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共鸣,我们将观后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观后感。我们可以用写观后感的方式将各种感触和思考组织在一起。应该怎么写好一篇的观后感呢?以下是由小编为你整理的《张桂梅事迹观后感合集》,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张桂梅事迹观后感(篇1)

6月29日下午在昆明举行“云岭楷模”专场发布会,授予张桂梅“云岭楷模”称号,号召全省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向她学习。

张桂梅是一名贫困山区基层教育工作者,现任丽江市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 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院长,曾荣获“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十大女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百名优秀母亲”等称号。

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授予决定指出,张桂梅同志是脱贫攻坚中涌现出的教育扶贫先进典型,她始终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坚守贫困地区40多年,把全部身心投入深度贫困山区教育扶贫主战场,尤其为解决贫困山区女孩教育问题,克服种.种困难,建成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她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立校之本,把理想信念作为育人之基,用红色教育树人铸魂,让1600多名贫困山区女学生圆梦大学。她敬业奉献,长期拖着病体忘我工作,在与时间赛跑和病魔的抗争中,以实际行动兑现“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她无私无我,给予福利院孤儿和贫困山区女孩母亲般的呵护,把自己的工资 奖金和社会各界捐款100多万元全部投入教育事业,托举起了贫困山区孩子“知识改变命运”的希望和梦想。

“云岭楷模”专场发布会上,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的教师代表 华坪县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们现场讲述了“张校长”“桂梅妈妈”的动人事迹。坚守贫困地区40多年的张桂梅,也在现场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希望所有山里的女孩都能够上高中,上大学!”

张桂梅事迹观后感(篇2)

我认真学习了张桂梅同志的感人事迹,我对她产生来强烈的崇敬之情,她和我们一样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可她坚强的毅力却是我所不能及的,我为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而钦佩。

她是与命运之神抗争的典范。张桂梅和许多人一样,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希望,但是幸运却没有垂青她,不幸之神却与她如影随行:花季年华丧失母亲,青春年华痛失丈夫,两次肿瘤手术,癌细胞转移到肝脏。磨难面前她勇敢的挺直了身子。磨难没有使她消沉,病魔没有使她倒下。她紧紧抓住有限的生命,在讲台上认真教学;在课外,认真辅导学生。几次晕倒讲台上,领导要她住院治疗,她放下学生,总是还不到出院就偷偷回学校上课。就是这样柔弱的身躯,她还毅然出任孤儿院院长。是什么力量支撑她如此做呢?张老师的话“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她是贫困地区孩子们的天使。张老师放弃了进条件好的学校任教的机会,选择了条件较差的学校,一身病痛的张老师教学上几十年兢兢业业,承担学校繁重的教学工作,女生工作,妇女工作,语文教研工作及其他校务工作。除了住院没向学校请个一天病事假,教学成绩却异常突出,她说:“为了民族贫困山区的教育,即使倒在讲台上,长眠于华坪的沃土之中,也无怨无悔”。吃苦在前,那里最需要就到那里,无私奉献,张老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她爱生如子。她虽然没有孩子,可是她却是许多孩子的妈妈。精心教育学生,辅导学生,中午、晚上看着学生睡觉,给学生盖被子。学校学生和孤儿院50多个孩子,住院她陪着,给他们送饭,付医药费,资助学生读书,自己连洗衣机都没有。她将爱播洒进孩子们的心田。她有着我们教师两袖清风的高尚品质。张老师前后将国家奖励给她的奖金50余万元全部捐给贫苦地区的教育事业,自己每天的生活控制在三元。她像春蚕,她像蜡烛,她更像光芒万丈的太阳!

她是新时期教师的楷模。因为她淡泊名利的精神可以使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物质固然重要,可是决定我们生命价值的东西不是物质,而是精神品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牢记使命,教书育人,培养一大批对国家发展有用的人才,这些人才,首先必须是政治上过硬的,必须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和人民。他们才能肩负历史的重任。我们教育工作者,如果没有过硬的政治思想,学校德育建设的落实就是一句空话。我们培养的人才质量就会出问题!这是很危险的,学习张老师的事迹,很有现实意义。

作为一名乡村教师,我们要学习她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崇高境界;学习她热爱生活、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优良作风;学习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要时时刻刻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努力工作,不辱使命,做一名人民放心的教师。

张桂梅事迹观后感(篇3)

张桂梅的事迹感动每个人,为了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和谐.这个活着的榜样,她顽强拼搏、不屈不挠、无私奉献、善良慈爱、她全心全意投入教育事业、慈善事业的精神让我们钦佩。“俯首甘为儒子牛”是鲁迅先生的写照也是张桂梅的写照。

人们常不解的问她:这样做有什么目的,有什么好处?什么力量使她这样坚强?张老师总是笑着说:“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集我有企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她没有生育自己的儿女,却有着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那些失去父母的贫苦孩子在她的身.上感受到了母爱,分享着人间最美好的亲情。她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用真爱点亮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的希望之光,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爱的奉献之歌。她就是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兼“儿童之家”福利院院长张桂梅。向传递真爱的使者张桂梅学习为主题的“感恩行动”在迅速掀起,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动力张桂梅为何与“感恩”产生联系,她的感恩情怀源自何处?从她的人生轨迹中找到了答案。

张桂梅同志参加工作30多年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

张桂梅同志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的优秀代表。她的先进模范事迹,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她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忠诚。

张桂梅为之苦苦追求的梦想--天天成为现实,她让伟大的母爱在奉献中不断延伸。

她和许多人一样,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希望,幸运没有垂青她,不幸之神却与她如影随行:花季年华丧失母亲,青春年华痛失丈夫,两次肿瘤手术,癌细胞转移到肝脏。磨难面前她勇敢的挺直了身子。磨难没有使她消沉,病魔没有使她倒下。她紧紧抓住有限的生命,在讲台上认:真教学;在课外,认真辅导学生。几次晕倒讲台上,领导要她住院治疗,她放下学生,总是还不到出院就偷偷回学校.上课。就是这样柔弱的身躯,她还毅然出任孤儿院院长。是什么力量支撑她如此做呢?

张老师的话“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张老师的生命价值观非常清晰。

我们学习她,首先是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作为-一个党员,张老师放弃了进条件好的学校任教的机会,选择了条件较差的学校,- -身病痛的张老师教学上几十年兢兢业业,承担学校毕业班的教学工作,女生工作,妇女工作,语文教研工作及其他校务工作。除了住院没向学校请个一天病事假,教学成绩突出,她说:“为了民族贫困山区的教育,即使倒在讲台上,长眠于华坪的沃土之中,也无怨无悔”。吃苦在前,那里最需要就到那里,无私奉献,张老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学习她,学习她爱生如子。她虽然没有孩子,可是她却是许多孩子的妈妈。精心教育学生,辅导学生,中午、晚上看着学生睡觉,给学生盖被子。学校学生和孤儿院50多个孩子,住院她陪着,给他们送饭,付医药费,资助学生读书,自己连洗衣机都没有。她将爱播洒进孩子们的心田。

我们要认真学习张桂梅同志努力实践“____” 重要思想,带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记宗旨、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优秀品质;学习她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崇高境界;学习她热爱生活、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优良作风;学习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大家决心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打造文化旅游名市,构建和谐大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要认真学习张桂梅同志努力实践“__” 重要思想,带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记宗旨、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优秀品质;学习她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崇高境界;学习她热爱生活、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优良作风;学习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

我们学习她的精神品质,有利于在社会主义经济大潮中保持清醒的头脑。物质固然重要,可是决定我们生命价值的东西不是物质,而是精神品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牢记使命,教书育人,培养- .大批对国家发展有用的人才,这些人才,首先必须是政治上过硬的,必须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和人民。他们才能肩负历史的重任。我们教育工作者,如果没有过硬的政治思想,学校德育建设的落实就是- -句空话。我们培养的人才质量就会出问题!这是很危险的,学习张老师的事迹,很有现实意义。作为一名战斗在大理市太邑山区的教师,我决心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打造文化旅游名市,构建和谐大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张桂梅事迹观后感(篇4)

许多年前,一次家访途中的偶遇,让张桂梅至今无法忘怀。

一个女孩坐在山坡上,忧愁地望着远方,身旁放着箩筐和镰刀。她上前询问得知,女孩才十三四岁,父母为了3万元彩礼,要她辍学嫁人。

张桂梅暗自发愿:要改变大山女孩的命运,让她们通过读书走出大山。2008年,她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12年来,已有1800多名大山女孩从这里考上大学。

她像一盏明灯,燃烧自己,照亮大山女孩的梦。

低进高出,1800多名女孩命运改写

今年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来得比往年稍晚一些。8月底,学生们报喜的短信把张桂梅的手机震得嗡嗡作响,但她却闷闷不乐了好几天。

这一届,华坪女高159名学生参加高考,150人达到本科线,本科上线率为94.3%,其中一本上线人数70余人。“如果没有疫情影响,姑娘们能考得更好。”张桂梅心有不甘。其实,这个成绩真的很不错了。

因为,华坪女高招收的学生大多来自贫困山区,不少学生基础差,甚至中考分数远低于当地高中的最低录取线。低分进、高分出,高考成绩常年位居丽江市前茅,华坪女高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

12年来,1800多名女孩从这里考上大学,改变了人生轨迹。

27岁的陈法羽是其中之一。2009年,家境贫寒的陈法羽中考分数没过线,自费读高中一年要好几千元。“当时我妹妹也在上学,家里拿不出这么多钱。”陈法羽说,实在没办法,她只能放弃读书,回家种地。

后来听说华坪有一所女子高中,专门招收家庭贫困的女孩,不收任何费用,陈法羽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赶快跑来报名。在女高学习三年之后,陈法羽顺利考入云南警官学院,如今已成为丽江市的一名警察。

回忆高中三年,陈法羽难忘校长的严厉与坚守。不管刮风下雨,张桂梅每天清晨都会陪着学生晨练;白天,几乎每节课她都会亲自查课;晚上,她和学生一起住在宿舍,直到夜里12点后查完宿舍才入睡。

“没有张老师的呕心沥血,就没有我们的命运转变。”陈法羽说。

张桂梅老师的事迹观后感精选


快乐来自于视觉,观影即是如此,我们的思维和事情情节一起跳跃,为了充分回味作品这个作品,就可以好好写一篇观后感。老师都提倡用写观后的方式来提升作文能力。您是否正在考虑如何写观后感呢?在这里,你不妨读读张桂梅老师的事迹观后感精选,请阅读,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张桂梅老师的事迹观后感(篇1)

每天凌晨5时30分,天未亮,她就站在校园中举着小喇叭高声呼唤全校同学:“姑娘们,起床读书啦。”每天深夜11时,她还在扶着栏杆、紧握着手电筒颤巍巍地上楼下楼,检查每一间教室和宿舍。

11年前,她经过不懈努力,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女子免费高中——云南丽江华坪县女子高中,犹如她的手电筒,照亮了贫困山区1645名女孩迈向大学之路。

她还是136个孤儿的妈妈,19年来在她的呵护下,一个个孤儿健康成长,走进学堂。

她叫张桂梅,是云南省华坪县女子高中党总支书记、校长;也是党的十七大代表,“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十大女杰”“全国十佳最美乡村教师”“全国百名优秀母亲”。她,一个62岁的老太太,瘦弱多病、无家无子。她究竟有什么魔力,改变了那么多孩子的命运?

136个孤儿的妈妈

“如果没有张桂梅妈妈,我连上学的机会都没有!我从她身上学到了吃苦、自强和感恩。”在华坪县儿童之家(孤儿院)长大的孤儿张惠华近日对记者说。2002年,张惠华7岁,父亲因矿难身故,母亲离家出走,她和弟弟被送到了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那天,张桂梅一只手抱起5岁的弟弟,另一只手紧紧地抱住张惠华,亲切地说:“孩子,别怕!以后,我就是你们的妈妈,这里就是你们的家了。”

高三时张惠华去丽江读书,张桂梅送她到客运站,反复叮嘱:“去了要好好读书,争取考个一本学校。”张惠华不想让妈妈失望,每天在灯下看书到凌晨一两点钟,最终他考上了华中农业大学,现在是华坪县驻村扶贫队员。

从2001年3月起,张桂梅一边在华坪县民族中学当老师,一边义务当政府新建的华坪县儿童之家的院长。刚建院,第一天就收了36个孤儿,从2岁一直到12岁,满院子哭声震天,她只能抱着孩子们满院子走。很多孩子体质较弱经常生病,她常在医院和学校之间来回奔跑。孩子们入院不久,都自发地喊她“妈妈”“老妈”。她把孤儿们当作自己的孩子,经常背着幼小的孤儿在儿童之家和学校打扫卫生。儿童之家成为温暖的家,孤儿们都是相亲相爱的兄弟姐妹。

11月20日,记者走进儿童之家,孩子们大都上学去了,只有4岁多的丁小付刚从邻近的攀枝花市看病回来,他患有出血性紫癜,经常去攀枝花治疗。女保育员李光敏说:“老妈最操心的就是丁小付,忙不过来陪他去看病时,就不断打电话问病情。”李光敏11岁成为孤儿被送进儿童之家,长大后考上云南艺术学院幼师专业,毕业后放弃在昆明工作的机会,回到华坪儿童之家工作。“儿童之家需要我,老妈有重病,回来也好照顾她。”她说。

19年来,在张桂梅的呵护下,先后有136个孤儿在儿童之家健康成长,其中10多个孤儿考入大学。

1645个贫困女孩的大学梦

2002年,张桂梅萌生了在华坪创办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的想法。“要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你是不是有精神病?”张桂梅的梦想招来一些人的质疑和辱骂,许多人也感到不解。

张桂梅从儿童之家的孤儿们身上,看到了很多农村贫困家庭的不幸,看到了贫困山区父母强逼女儿早早嫁人换彩礼的悲剧,看到了许多农村女孩初中毕业后,因为贫困没钱上高中,不得不去打工谋生。在张桂梅看来,贫困山区的落后主要是教育落后,其中女孩的受教育程度更低,由此形成了“低素质女孩——低素质母亲——低素质下一代”的恶性循环。要解决山区贫困问题,就必须从提高妇女素质入手。由此,她希望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

为筹集资金办女子高中,张桂梅四处求助,向社会募捐。有时疲惫、无助至极的她坐在昆明街头,靠着墙根睡了过去,醒来时已是万家灯火。整整奔波5年,只筹到一万多元。2007年,张桂梅成为党的十七大代表,她在北京开会期间奔走于各大媒体,讲述自己要建一所免费女子高中的梦想,引起了党委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广泛关注。

在各级党委政府投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捐助下,张桂梅的办学梦想终于实现了。2008年8月,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级中学在华坪建成。9月1日,来自丽江市华坪、永胜、宁蒗等贫困山区的96名贫困女孩走进了女子高中的校园,开始实现她们继续求学的梦想。

“如果没有张老师,没有女高,我和姐姐都肯定不会是现在的样子。”现在女子高中工作的周云丽激动地说。2008年,周云丽和姐姐一起考上华坪县普通高中,但在农村贫困的家庭,母亲早逝,父亲残疾,姐妹俩面临一个或两个辍学的困境。幸运的是恰逢女高建成,她们俩都进入了女高读书,如今姐妹俩都已工作。

张桂梅招收学生的原则是,只要是丽江各县农村贫困的初中毕业生,即使没有达到普通高中分数线,她都收下。女子高中的学生不收学费、住宿费和书本资料费,每人还发3套校服和箱子。唯一支出的伙食费也便宜,四五元即可吃一餐。丽江各县农村甚至其他州市的贫困女学生纷纷来报名入学,如今女子高中已有9个班、470名在校学生。

张桂梅付出的心血得到了最欣慰的回报。11年来,女子高中毕业1645名学生,连续10年高考综合上线率保持100%,连续8年丽江市高考升学率第一名,2017年1名学生还考上浙江大学。今年该校又创佳绩,118名毕业生中,109人上了本科线,9人上了专科线。

女子高中的同学们不仅都圆了自己的大学梦,高中3年每人还为贫困的家庭节约5万多元,大学毕业后她们又带动了全家脱贫。女子高中改变了1645个农村女孩的命运,也改变了1600多个农村家庭的命运。

好校长带出的好学校

“女子高中招收的学生基础差,老师也年轻,学校设施也不算很好,为什么高考那么棒?”有人问张桂梅。

“因为我们能吃苦!因为我们有理想信念教育!”张桂梅毫不犹豫地说。

在女子中学校园内,你常常可以听到学生们擂鼓一样急促的下楼声,可看到学生们像一阵风一样跑过校园。她们凌晨5点半起床,晚上12点20分休息,中午吃饭10分钟,晚饭半小时包含打扫校园卫生,其他时间除午休40分钟和做操外,都在上课学习,每周只有周日休息3小时。

“如果没有这样的严格要求,我怕她们走不出大山,这种严厉对她们一生都有帮助,将来都不会怕苦怕累。”张桂梅解释说。实际上她比学生更辛苦,她每天凌晨5时15分起床,是为了及时喊学生起床,夏天清晨校园里常有蛇,她早起去赶蛇。每天晚上8点半和10点半,她还打着手电摸索着检查两遍校园各个角落。所有学生都睡了她才睡。

女子高中校园里,处处都有红色文化的标语,在运动场旁石壁上,绘有鲜红党旗和入党誓词,还有“共产党人顶天立地代代相传”的巨幅大字。11月20日上午,记者目睹了一场每天都进行得非常励志的理想信念教育。9时40分,下课的全校同学迅速跑到操场上,整齐地跳起舞蹈《南泥湾》,高亢地齐唱《红梅赞》《我和我的祖国》等爱国歌曲,最后大家有节奏地齐声喊道:“高三加油!上清华!上北大!”每个同学都热血沸腾,红色的校服如熊熊燃烧的火焰。站在一旁的张桂梅举着小广播,激动地与同学们一起歌唱,一起呼喊。

“继承革命传统、发扬延安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这是我们的办学宗旨。”张桂梅说,理想信念教育激励了同学们学习的热情和斗志,11年来,全校没有一名学生辍学。

“张桂梅和女子高中的实践证明,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华坪县教育党工委书记胥国华感慨地说。

张桂梅时刻温暖着别人,对自己的不幸却深埋在心底,她年轻时随姐姐从黑龙江到云南迪庆支边,丈夫早逝,没有子女,没有财产,调到华坪县工作后又患肿瘤,绝望之时,华坪的许多干部职工为她捐款治病,党委政府给她许多关心帮助,对此她一直心怀感激。她至今还身患心脏病、肺气肿等严重疾病,可她说:“华坪对我那么好,我要报答华坪,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材。”

“张桂梅同志是新时代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杰出榜样。”云南省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在关于全省开展向张桂梅同志学习的通知中这样评价。

张桂梅老师的事迹观后感(篇2)

“提灯女神”是世界授予弗洛伦萨·南丁格尔的美誉,她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女护士,开创了护理事业。在中国云南乡村,有一个人被誉为“燃灯校长”。近期媒体的集中报道,让我们记住了她的名字——张桂梅。她是一名共产党员,她是一名乡村教师,她是一位身患重病的63岁的瘦弱女子。她把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献给了云南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名人民教师的职责和使命。

张桂梅是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创始人兼校长。之所以称她是“燃灯校长”,因为她创办了全国第一家全免费的女子高中学校,为大山里的贫困女孩免费提供教育,点燃了她们梦想的灯,照亮了她们前行的路。这所女子高中,是当地的教育奇迹,学校招收的大多是贫困、辍学或落榜的女学生,“全校高考上线率、升学率却连年高达百分之百,本科上线率稳居丽江市前列”。华坪女高建校12年来,已有1804名大山里的女孩从这里考上了大学,走出了大山,摆脱了贫困,通过知识改变了命运。几十年如一日,张桂梅把一切献给了贫困地区的乡村教育,谱写了一曲新时代人民教师的最美赞歌。

为了帮助困难家庭的孩子通过知识摆脱贫困、改变命运,张桂梅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滇西深度贫困山区,无私投身教育事业,帮助大山里的女孩圆了大学梦,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

2020年7月7日,云南省高考的第一天,63岁的张桂梅手里拿着小喇叭,给孩子们做上考场前的最后鼓劲。

“就算再苦再累,只要陪在姑娘们身边给她们信心,让她们尽可能发挥好,这一切就都值得。”张桂梅说。

身为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公办女子高中——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校长,建校12年,张桂梅和她的教师们带领16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走进了大学的校门。

从东北到云南的“老师妈妈”

高考过后,华坪女高又送走一届毕业生。2020年,华坪女高参加高考考生159人,150名超过了本科分数线。其中600分以上的有17人,一本分数线以上的有70人,综合排名丽江市第一名。

女孩们的命运转折里,离不开张桂梅这个“外乡人”。张桂梅出生在东北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来到云南支边后,张桂梅与丈夫同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喜洲镇第一中学任教。张桂梅以为那里将会是她最后的归宿,然而天不遂人愿,1996年,她的丈夫因胃癌去世。张桂梅害怕触景伤情,申请从大理调出,转到丽江市华坪县民族中学任教。

张桂梅任教期间,民族中学里的女生不仅数量少,还时不时有女生中途辍学。张桂梅跑进大山,找那些退学女生做家访。和家长们一谈,张桂梅明白了:十几岁的姑娘,已经被定下婚事,要出嫁了。张桂梅不甘心,拦不住的,就找到当地的村干部进行沟通;家里太穷的,就拿出自己的工资补贴。她铁了心,无论如何也要把这些女孩子们带回去读书。

2001年,华坪儿童之家(福利院)成立,捐助方指定让张桂梅兼任院长。儿童之家收养的孩子中有一部分是被遗弃的女婴,无儿无女的张桂梅成了她们的“妈妈”。

民族中学和儿童之家的工作经历让张桂梅萌生了一个想法:筹建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女孩子受教育,是可以改变三代人的。我的初衷就是解决低素质母亲和低素质孩子的恶性循环。”张桂梅说。

为了贫困女孩坚持到底

华坪县的教育经费本就紧张,专门办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在旁人看来是不太现实的想法。从2002年起,张桂梅就开始为这个梦想四处奔波。筹款之路远比张桂梅预想困难许多,她用了五年寒暑假的时间只筹措到1万多元,远远不够开办一所学校需要的资金。

2007年,张桂梅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到北京开会时,一位细心的记者发现张桂梅穿的裤子居然破了两个洞,她开始追踪张桂梅的事迹。这之后,一篇《我有一个梦想》的报道,让张桂梅和她的女高梦在全国传开。她筹建免费女高的想法逐渐被更多人知道。丽江市和华坪县各拿出100万元,帮助张桂梅办校。2008年8月,华坪女高建成。

张桂梅说,这所学校能办起来并走到今天,离不开党和政府作坚强后盾。华坪女高的教师工资和办学经费均由华坪县财政保障,学校建设由教育局负责。教学楼的墙上,挂满了密密麻麻的捐款人姓名。大家的关心和帮助,张桂梅都记在心里。

学校是建起来了,如何留住孩子却成了难题,家访成了张桂梅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有些学生家的路太难走,车子到不了,张桂梅只能徒步前往。两个假期,虽然马不停蹄,张桂梅只走访完一届学生的家庭。

有一个学生的家在山顶,仅有一条不到半米宽的山路,路的一边就是悬崖,走路的话需要6个小时。为了节省时间,张桂梅搭乘乡政府工作人员的摩托车上山。“当时坐在车上,我都不敢低头,摩托车稍微歪一点,就会跌落悬崖粉身碎骨。”张桂梅回忆说。

办校10多年来,张桂梅走了11万公里家访路,走进1300多名学生家。她摔伤过,还曾旧病复发晕倒在路上……可正是这一次次家访,更加坚定了张桂梅将女子高中继续办下去的信心。她也把教育摆脱贫困的理念带进了大山。

而张桂梅的身体却在变差,肺纤维化、肺气肿等疾病日益严重,医生说她的生命可能不会超过两年,但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张桂梅总是笑着说:“感谢每天清晨能够醒来,又能看到新的阳光!”

改变贫困女孩们的命运

每天,天还没有亮,张桂梅就佝偻着瘦弱的身子,爬上学校顶层,开始一天的工作。从起床,到出操,再到课间休息,以及晚上睡觉前,小喇叭的声音一直在校园里回响。

从初建校时的94名学生,到16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支撑女子高中的还有照亮黑暗的那道“光”。

女子高中建校半年时,17名老师,9名辞职,只剩下8人。张桂梅坐在学校的旗杆下抹泪:“怎么办?学校是不是办不下去了?”哭完后,她回到办公室整理学校的档案。这时她发现,留下的8名教师中,有5名是党员,加上自己,是6名党员。这给了她坚持下去的信心和力量。

张桂梅的心思很细腻。新冠疫情期间,学校只能通过网络授课。她担心老师一个人在教室讲课会孤独,便坐在教室门口陪着她们。后来,张桂梅干脆在门外支了张床。教学楼晚上熄灯,只有讲课的这一层才通电,张桂梅躺在光影之外,静静地陪着正在讲课的老师。

12年里,张桂梅先后获得了“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十佳最美乡村教师”等荣誉,她把全部奖金、各界捐款和自己的大部分工资共计100多万元都捐献给了教育事业。不久前,丽江华坪桂梅助学会成立,这个以张桂梅名字命名的助学会,将把大山里的爱延续下去,帮助更多贫困女孩改变命运。

张桂梅老师的事迹观后感(篇3)

像一名战士

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心奉献

坚守“能帮一个是一个”的信念

让136个孤儿有了“妈妈”

在备受质疑时

忠诚坚守

始终把党的教育事业放在心上

用不服输、拼到底的精气神创办了

全国第一家免费面向贫困山区家庭的女子高中

让贫困山区的女孩子有学上

身患重病

仍然冲锋在教书育人的第一线

改革创新办学模式

坚持革命传统立校、红色文化育人

带领教师队伍倾心培养贫困山区的孩子

……

她就是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张桂梅。

日前,中共云南省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发出《关于在全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开展向张桂梅同志学习的通知》,号召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把张桂梅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生动教材。

张桂梅,中共党员,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院长,是媒体多年关注报道的一位先进典型人物。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张桂梅同志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矢志不渝、执着追求,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她心系困难群众,投身教育扶贫,建成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她坚持树人先树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思想政治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立校之本,用红色教育为师生铸魂塑形。她长期拖着病体,坚守工作岗位,以实际行动兑现自己“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她始终艰苦朴素、甘守清贫,却把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助她治病的100多万元全部投入教育事业。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华坪女子高中连续9年高考综合上线率保持100%。

《通知》指出,张桂梅同志是新时代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杰出榜样。她把自己的全部身心献给了党、献给了教育事业、献给了贫困山区人民,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坚定信仰和崇高境界。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向张桂梅同志学习,学习她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始终做到在党言党、在党爱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学习她情系群众、一心为民的真挚情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学习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大力弘扬 “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精神,立足本职岗位作贡献,在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学习她坚毅执着、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攻坚克难,善作善成,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见行见效,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谱写中国梦云南篇章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通知》要求,全省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作为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生动教材,以先进典型为标杆,查找差距、检视问题、抓好整改,广泛宣传报道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迅速在全省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为推动云南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个小家

让不幸的孩子都有妈妈

7月31日下午6时,华坪县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们像往常一样在福利院大门口翘首以盼“妈妈”。当穿着洗得发白的黑色衬衣、拖着蹒跚步伐的张桂梅出现在孩子们眼前时,年纪最小的丁晓付冲上前,拉着张桂梅的手开心地走进福利院。随后,孩子们纷纷围坐在张桂梅身旁,嘘寒问暖。孩子关心妈妈的身体,妈妈唠叨孩子的学业,现场一片暖意融融。

时光倒转。23年前,当张桂梅带着丧夫之痛,从大理市喜洲镇调到华坪县任教时,她看到很多因贫穷、无知造成家庭悲剧的孩子,每一次看到孩子的不幸,张桂梅的心总是一阵一阵地痛,总有个声音在她脑海里萦绕:“到底怎么样才能救这些苦命的孩子?”渴盼“让不幸的孩子都有妈妈”的种子,悄悄发了芽。

1998年7月,张桂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党旗下的宣誓,更坚定了她要给可怜的孩子一个温暖之家的信念。2001年,华坪县儿童福利院找到张桂梅,希望她能担任福利院的负责人。张桂梅毅然承担起了这个重任。

华坪县儿童福利院一开始收养了36个孩子。每天下课后,张桂梅就跑回福利院忙里忙外,照顾每一个孩子,教他们读书识字,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正确的人生观。一年365天,从没间断。

“张老师虽然不是这些孩子的亲妈,但却比亲妈还要待这些孩子好。”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工作人员赵建英说:“这么多年来,张老师全身上下有近20种病,每天吃很多种药,但她对自己的身体一点都不在意,不晕倒绝不上医院,但只要孩子生病了,她就马上送去医院治疗。”

去年12月,福利院的孩子王龙朗出水痘,大家担心张桂梅的身体,纷纷劝阻她别去医院照看王龙朗,但张桂梅还是悄悄跑去看望。王龙朗病好了,她又忙着做锦旗送到医院。张桂梅说,我没在小龙朗身边照顾他,都是医生在照看,我得好好感谢人家,要让孩子心存感恩之心。

到目前,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先后收养了136个孩子,其中50多个已经走上了工作岗位。今年25岁的张惠华,是华坪县儿童福利院收养的孩子,2017年毕业到华坪县石龙坝镇工作。他告诉记者,没有张桂梅妈妈的抚养照顾,就不会有他的今天,张桂梅妈妈对他很重要,是她教会了他怎么做人。现在自己长大了,要努力工作,像妈妈一样去帮助别人,特别是贫困家庭的学生。

一所学校

让大山里的女孩有书读

“一座高高的山上坐着一个小女孩,身旁放着镰刀和箩筐,望着远方发呆……这画面到现在我都无法忘记。”张桂梅哽咽地说:“当我下车询问小女孩怎么了?她哭着说,想读书,可家里穷,要让她嫁人。”

小女孩的话和渴望读书的眼神深深地烙在了张桂梅的心里,她觉得应该给山里的穷孩子一个读书的机会,便萌发了创办一所女子高级中学的想法,让山里的女孩子都能免费接受高中教育,不再陷入“低素质母亲、低素质孩儿”的恶性循环中。

张桂梅开始四处募捐。大家都说她异想天开,可她仍旧咬牙坚持。2007年,作为党代表在出席党的十七大期间,有位记者问张桂梅:“你的梦想是什么?”她深情地说:“我的梦想是创办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让山里的女孩子都有书读。”当时有人对她说,全中国有那么多处于贫困的女孩子,你是不可能让所有山里的女孩子都读上书的。张桂梅却坚定地认为,能帮一个是一个。

在张桂梅的呼吁下,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支持,社会各界纷纷慷慨解囊。

2008年,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开学了。第一年招收了100个贫困家庭的女学生。

学校创办初期,各方面都很艰难,整个学校只有一栋教学楼,没有食堂、厕所,学生和女教师挤在教室里睡觉,男教师睡在楼梯间。由于学校的院坝没有硬化,风一吹,整个校园满是灰尘,老师每天下午5点半还得清扫校园。

恶劣的环境让部分老师打了退堂鼓。2008年冬天的一个早晨,有的老师想到华坪县教育局联名反映张桂梅,相约着不扫操场。张桂梅什么也没说,背着福利院最小的孩子“小萝卜头”,拿着扫帚默默地清扫校园,整个校园只有孩子的哭声和扫地的刷刷声。扫完地后,张桂梅和“小萝卜头”成了灰人。老师们被张桂梅感动了,又留下和张桂梅一起投入到紧张的教学中。

一份坚持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建校初期出现的种种困难,张桂梅和老师们都竭尽全力去克服,可第一学期考试成绩出来了,不尽如人意的成绩让一些年轻教师失望了,纷纷选择了离职,部分学生也转学了。

祸不单行,张桂梅的身体也出现了问题,额头、后脑、手臂上鼓起很多小包,长骨瘤,肺上有结节,经常出现呼吸困难,产生剧痛。

当时,张桂梅坐在学校的旗杆下哭泣,“怎么办?学校是不是办不下去了?”哭完后,她回到办公室去整理学校的档案。就在这时,她发现,留下的8名教师中有6名是党员,她心中暗想,只要有党员在,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经过思考,她提出了“革命传统立校 红色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开创了“党员一律佩戴党徽上班、每周重温一次入党誓词、每周唱一支革命经典歌曲、每周一次理论学习、每周观看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影片并写观后感交流”的“五个一”党性常规活动。随后,学校党支部很快成立,张桂梅任支部书记,“五个一”党性常规活动得到认真落实。

高中课业繁重,很多人都劝说张桂梅“改一改方式”,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学习红色文化上,但倔强的张桂梅却初心不改:“党的理论里有大学问,只有继承好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经过红色熔炉锻造,才能成为有用的人才。”

张桂梅的学生都忘不了高中入学后的第一堂课。

“太出乎我的意料了,高一刚进校的第一课,校长并不直接谈高中阶段的专业学科,而是让我们抄写党章。”华坪女子高中毕业学生邓婕回忆,“经过高中三年红色文化的熏陶,我变得坚强独立了。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理想,作为一名大学生,我要有革命先辈吃苦耐劳的精神,用勤奋去实现、靠毅力去坚持、靠进取去推动我的理想……”

现在,除了抄写党章,学校还紧紧依托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共党史等学科改进课堂教学,将红色文化教育融入思政教育的各个环节,广泛开展读原著、听专题报告、谈心得体会、看影像资料等活动;并定期举办“重温入党誓词,缅怀伟人功绩”“演绎红色经典”课间操等主题教育活动,使红色文化教育内化为一种文化自觉。丽江华坪女子高中也先后被评为2010-2012年云南省教育系统创先争优先进学校、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丽江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基地、华坪县党性教育与理论研究基地。

一个心愿

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接班人

60岁后,能够干什么?

多数人是退休回家,含饴弄孙,悠闲自适。但在张桂梅眼中,60岁则是焕发生机活力的又一个起点。

“我一定要让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学生考上清华、北大,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接班人。”今年62岁的张桂梅激情满怀地向记者“规划”着未来。

随着年岁的增长,张桂梅非但没有放缓将贫困山区女学生带出大山的节奏,反而增加了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

“每天5点半起床的张老师,便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丽江华坪女子高中教师韦堂云说,每天早上,叫完学生集合后,张老师回到办公室一边啃馒头一边开始处理日常事务,等忙完手里的活,她还要去各个教室检查,常常没有一个完整的早餐时间。

很多人问张桂梅,华坪女子高中建校以来,你已经帮助了1500多名山区贫困学子走出大山,还把自己获得的70多万元奖金全部捐献给贫困山区,华坪女子高中也连续10年获得了丽江市高考综合第一的好成绩,如今都这把年纪了,有必要这么拼吗?

“我没时间了,多抢一点时间,多培养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就是多作一份贡献,特别是要培养出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张桂梅说。

身体本就不好,还长时间超负荷工作,张桂梅全身时常疼得动不了,可她却瞒着所有人,吃点止痛药,稍好一些,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今年3月,张桂梅再一次住院,医生要求静养。这对视时间如生命的张桂梅来说,简直和病痛一样难受:“静养,把我照顾管理学生的权利都夺走了,这样干待着,太浪费时间!”

好不容易熬过了三天三夜,张桂梅稍微缓过劲来,没等医院同意出院,她就自己偷偷跑回学校。“孩子考上好学校,就是最好的药!我一定要培养出能上清华、北大的女学生。”说话间,张桂梅的眼睛里闪烁着充满希望的光芒。

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让张桂梅忘记了病痛,忘记了年龄,使她浑身充满了力量。为了学生,她长期带病坚持工作,几次晕倒在讲台上,而每一次张桂梅都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始终坚持把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命运放在心坎上。

一种感召

凝聚起全校师生的心

校外进行家访,校内开展“五个一”党性常规活动,张桂梅和老师们边研究边探索,感性的认知慢慢聚拢,理性的判断渐渐升腾,老师、学生的心渐渐和党支部、和张桂梅凝聚在了一起。

8月1日,张桂梅要去学生陈明思家家访。当天她的身体很不舒服,走两步就要歇一歇。可当她看见远远来迎接她的陈明思,紧蹙的眉头马上舒展开来,微笑着拥抱着学生,轻声询问假期作业的完成情况。

2014年到2015年间,陈明思的奶奶和弟弟相继去世,承受不住家中变故的父母经常吵架,有时还会打架,导致陈明思无心上学。张桂梅了解到情况后,及时到陈明思家家访,做她父母的思想工作,如今陈明思的父母不吵架了,父亲还去打工挣钱了。

“很多道理以前都听过,但由张校长说出来让我更信服。”陈明思说,“在我情绪不好的那段时间里,我不想和任何人讲话,校长就让我和她一起住,每天不管多疲惫,只要校长发现我情绪不对,她都会和我谈心,给我讲革命先烈的故事,慈祥的眼神里,流露出对我深深的爱,慢慢地我开始和校长讲心事了,现在校长已经成为我的知心长辈。”

陈明思告诉记者,现在她在“演绎红色经典课间操”中扮演江姐,演的次数多了,自己也受到了感染。她每天最期盼的就是跳《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献》,一听到歌声响起,就特别振奋,她仿佛看到了革命先辈为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浑身充满了劲,在学习上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克服,她相信只要努力一定可以考上向往的上海财经大学。

多年来,张桂梅把家访作为一种工作常态,坚持走进家庭、携手育人,深入到每个贫困学生家里,前后共走了10余万公里。在她的教育影响下,女高的学生都在心里暗暗许下向革命先辈学习,努力拼搏实现自己梦想的心愿。

“学校每周都开展‘五个一’活动,每周观看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革命历史故事片等活动,让我们耳濡目染,提升了自身修养,我们的心和张老师连在了一起,让大山里的孩子走出来成了大家共同的心愿。”华坪女子高中办公室主任张晓峰说。

当年因不堪学校严苛管理而离开的陈建华老师,不仅又回到了女子高中继续任教,还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说:“离开学校后,一直都听到张桂梅老师的故事,张老师把自己融入时代、将信仰融入生命,让我深受感动,我也想做像她一样有信仰的人。”

一种精神

激励人们励志前行

“从2008年开始,我就陪着张老师家访,这么多年过去,张老师越来越老,身体越来越差,可她牵挂孩子们的心一点都没减。”华坪县融媒体中心的王秀丽说,每一次陪张老师去家访,都会让她感动万分。

2012年,张桂梅到永胜县家访的第6天,肋骨一直疼。当时她以为是旧疾复发,没有在意。次日,张桂梅却疼得下不了床,大家建议她回华坪检查身体。可她却说,马上就要高考了,孩子们的学习和心理状况一定不能忽视。每一天她都忍着剧痛一家一家走访,在路上疼得龇牙咧嘴,可只要一踏进学生的家,她马上像没事似的,和家长、孩子交流。就这样一直坚持走访完所有的学生家。等回到华坪检查时,医生诊断说张桂梅的肋骨断了两根。

“当我知道张老师的肋骨断了两根时,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淌。”王秀丽说,她竟然为了别人的孩子不顾自己身体,忍住这样的剧痛,这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到的。“她是我学习的榜样。把孩子交给这样的老师我放心,去年我便把女儿送到了女高。”

“每当看到张老师使出浑身的力量来培养孩子们,我总感觉自己和张老师还有很大的差距。”华坪县县长庞新秀说,现在在工作上遇到问题,我就会用张老师的事迹、用拼搏精神来激励自己迎难而上,攻坚克难。

慢慢地,张桂梅的故事在华坪传开了,她也先后获得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十大女杰、全国十佳精神文明人物、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云南省劳动模范、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云岭先锋奖章等荣誉。

“我们每一次到华坪女高接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心灵都会受到一次震撼,一次洗礼。”华坪县委书记余丽军说。

张桂梅老师的事迹观后感(篇4)

2020年12月14日,油田第一中学北校区全体管理干部及培养对象在三楼会议室,集中学习了中宣部发布的“时代楷模”张桂梅老师事迹。

张桂梅同志扎根边疆教育一线40余年,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为了改变贫困地区女孩失学辍学现状,在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帮助下,推动创建了一所免费招收贫困女生的高中,2008年建校以来已帮助1800多位女孩走出大山走进大学,用知识改变贫困山区女孩命运,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她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引导学生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倡导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注重言传身教,传承红色基因,让“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成为广大学生自觉追求;她坚韧纯粹、甘当人梯,用爱心和智慧点亮万千乡村女孩的人生梦想,展现了当代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和责任担当,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张妈妈”。她曾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被广泛宣传报道后,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广大干部群众普遍认为,张桂梅同志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四有”好老师要求的优秀榜样,是脱贫攻坚中涌现出的教育扶贫先进典型,是新时代妇女投身脱贫攻坚巾帼建功的杰出代表,是点亮乡村女孩人生梦想的优秀人民教师。与会的管理干部们纷纷表示,要以“时代楷模”为榜样,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锐意进取、苦干实干,努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创造新的时代辉煌、铸就新的历史伟业。

同时,一中将开辟专门的宣传场地,对近年来表彰的“国家英雄”和“时代楷模”进行宣传,向英雄、楷模致敬,让先进人物事迹进入到每一位在校师生的心里!

张桂梅老师的事迹观后感(篇5)

乍暖还寒,山路迢迢。2月6日到16日间,张桂梅拖着病躯,家访了山区104个学生家庭,这是她连续第十三年的寒假家访。

2020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张桂梅本色不变。作为云南华坪县女子高中校长、华坪儿童福利院院长,大年三十,她在福利院陪孩子们度过除夕,还亲手做了炸蘑菇和熘豆腐;大年初一,她认真巡查女子高中校园各个角落……

扎根边疆山区教育四十余载,张桂梅用教育之光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照亮了无数人的心。

创举——

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

沿着县城边的狮山南巷往坡上走,是张桂梅曾工作过的华坪民族中学,女子高中就在旁边。红黄色调的大铁门上,是“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红布标语。这所看上去不起眼的高中,在当地颇有影响力:女高成立前,华坪县中考升学率还不到50%,2020年达到90%以上,全县高考升学率多年在丽江保持第一;以前农村女孩早婚早育的多,现在读高中的越来越多。

华坪女子高中,就是一所因抵抗贫困而生的学校。

1996年丈夫去世后,张桂梅从大理调到华坪教书,面对傈僳族、彝族、纳西族的学生,大山里的贫困超出了她的想象。有家长带着一包钢镚和角票交学费,有学生只吃饭不吃菜,有的头天晚上把大米放进暖水瓶做早点。班上男生多女生少,“一些女生读着读着就不见了”。

张桂梅意识到:提高山区母亲们的教育水平,将至少改变三代人!2002年她开始筹建免费女子高中,“规模化”地帮助山里女孩,改变她们的命运和家庭贫困。

但贫困地区办免费高中,这在许多人眼里简直是异想天开。

可张桂梅不这么想,为了改变这片贫困的土地,她毅然踏上募捐之路。5年间,她被人放狗咬,被吐口水骂是骗子,一次太累还坐在机关大门口睡着了。姐姐心疼,骂她:这是人干的事吗?女子高中办公室主任张晓峰却说:“直面贫困,张老师最懂山里人的渴盼,她是大山的女儿。”

2007年,张桂梅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在北京开会时,一篇“我有一个梦想”的报道,把她女子高中的梦在北京传开。随后丽江市和华坪县各拿出100万元,帮助张老师办校。从此,女高这棵教育扶贫的“珍稀苗木”栉风沐雨茁壮成长。

华坪女子高中的教师工资和办学经费均由县财政保障,学校建设一直由县教育局负责。女高学生除了自己的生活费,其余全免。张桂梅说,女高不是普通学校,是贫困家庭未来的希望。

2016年,华坪女高建设完成,学校有了食堂、宿舍和塑胶运动场,在校生达460多人。连续多年,华坪女高不仅一本上线率保持在40%多,高考成绩综合排名也位居丽江市第一。建校至今,把1804个大山女孩送进大学。

奇迹——

红色教育让“丑小鸭变天鹅”

2008年,首届100名学生招进来了,学校却面临难以想象的困难:华坪女子高中只有一栋教学楼,连围墙和厕所都没有,学生吃饭要到旁边的民族中学。几间教室,是老师们的宿舍,睡的是大通铺。没多久,17名教师就走了9个。

张红琼是女子高中的资深老师,受张桂梅一次演讲感召,2008年建校时她坐17个小时大巴车来投奔张桂梅。张红琼也曾打过退堂鼓,但当她拿着辞职申请忐忑地来到张桂梅办公室门口,看见张桂梅正在吃药,心里实在不忍。她说:“我是自愿来的,是党员,这时候不能一走了之。”

剩下的8个老师中,有6个是共产党员。打小就读《红岩》的张桂梅,一下子找到了精神支点和工作抓手。她让人在教学楼二楼画了一面党旗,举起右手咬牙宣誓:人在,教育扶贫的阵地就在!

十多年来,女高每周“五个一”教育:党员戴党徽上班,重温入党誓词,组织理论学习,合唱革命歌曲,看红色影片。

看看华坪女子高中的“速度和激情”吧。女生们5点半起床,晨起5分钟后洗漱完毕,跑步上下楼梯,课间出操1分钟站好队。从下课铃响起,到跑进食堂排队、打饭再吃完,10分钟内完成。

女高不只有严苛的纪律和领先的升学率。这里的老师,像姐姐哥哥一样关心学生。这里的学生抗压能力强,还特自信。

在北京“时代楷模”发布现场,毕业生们在荧幕上一个一个向她汇报:“我现在是医生,我现在是警察……”张桂梅忍不住举起手掩面而泣:“她们一个个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丑小鸭变天鹅了。”

精神——

“豁出去一点,怕什么”

2020年12月30日下午,云南省委在昆明举行张桂梅先进事迹报告会。当晚张桂梅就赶回了华坪,11点多到,她下车就去办公室了。

张桂梅身患心脏病、肺气肿等23种疾病,多次送往医院抢救才活过来。她行走困难,上下楼梯都是攥紧扶手,一步步地挪。可是每天早上5点,她都准时起床,第一个出现在校园里,每天至少3次巡校、查课……

张桂梅没有子女,也没有财产,至今和学生一起住在女生宿舍里。她的钱都去哪儿了?30万元的“兴滇人才奖”奖金,一次性捐给华坪县丁王民族小学建教学楼;昆明市总工会专门拨给她治病的2万元钱,最终也捐了。张桂梅把全部奖金、捐款和大部分工资累计100万余元,捐献给了山区孩子们和其他需要的人。

说起为啥想要办学校,张桂梅最初的想法就是报恩。中年丧夫,自己随后又重病缠身,在张桂梅最艰难的时候,是华坪这片热土接纳了她,给了她第二次生命。张桂梅告诉记者,山里的学生太穷了太苦了,自己想帮帮他们。县政协委员们向她鞠躬、县妇代会上给她捐款治病……回首往事,张桂梅感慨,“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

荣誉越来越多,名气越来越大,她越来越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有人说我爱岗敬业,有人说我疯了,有人说我为了荣誉,也有人不理解。一个人浑身有病,为啥还比正常人苦得起?”张桂梅解释说,“我心里始终有一股劲:你豁出命改变她们的命,值!人生老病死都正常,豁出去一点,怕什么?”

张桂梅老师的事迹观后感(篇6)

2020年12月11日的早上,阳光明媚,手机上“_”APP收到一条推送:“中宣部决定授予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时代楷模称号。”看完之后,心里由衷地为张桂梅老师感到高兴,思绪不禁又回到了2019年的春节假期。我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年春节假期总要对未来一年的科研教学工作制定计划。要做一名合格的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青年老师,既要不断增强理论功底,提高自己的“笔力”,也要注重实践调查研究,历练自己的“脚力”,因此每年确定调研主题,制定调研计划是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如何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青年,如何以共产主义信仰教育学生,发挥党组织建设在教育事业中立德树人的作用,是一段时期以来我重点关注的问题。

我曾经在中央电视台《讲述》栏目看过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的张桂梅老师,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创办了女子高中,并坚持以红色文化来培养学生,通过党的思想引领来激发学生尤其是贫困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的信念来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喊出了为党培养好女儿的口号,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于是我主动联系了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的同志,提出想组成调研组去实地调研华坪女子高中以党建促办学的具体情况,丽江的同志很热情地答应帮我联系,让我有机会能够走进大山深处这所充满共产主义信仰的女子高中。

一路辗转从北京来到华坪,走进大山深处的女高校园,我见到了张桂梅老师,她刚刚主持完每周一早上的入党誓词重温和红色经典朗读活动,知道我的来意之后,张老师说,“先看看我们的校园和我们的学生吧”。华坪女子高中的校园坐落在大山之下,远远看去朴实无华,一进校园却感受到了浓厚的红色氛围,校园里随处可以看到“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做党的好女儿”等标语,入党誓词、英雄事迹、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人的寄语张贴在教室里,张老师拉着我的手,带着我边走边看,碰到女高的学生,张老师都能一一叫出她们的名字,告诉我她们学习和家庭的情况,并叮嘱她们几句,女高的工作人员告诉我,张老师有个拿手绝活,就是对每一个女高学生的情况都了然于胸,就像电脑一样不会出错。我问张老师办这样一所女子高中的初心是什么,张老师给我讲一个故事:1996年张老师从大理来到了华坪,有一次在一座大山深处,她看到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挎着一个大篮子坐在石头上发呆,上前问小姑娘为什么没有上学?小姑娘突然就哭了,一般来说,山里人都很腼腆,可这个小姑娘却对她这个陌生人说她想读书,她不想嫁人。张老师安慰了她半天,她才止住哭泣,说她家里不让她再读书,要让她嫁人换彩礼。张老师当时就愣住了,这个小姑娘最多就十三四岁的样子,这么小就要嫁人了吗?大山里的小姑娘能对一个陌生人说出想读书不想嫁人的愿望,已经是有多绝望了。张老师于是找到了大山里小姑娘的父母,努力说服他们,甚至提出出钱给姑娘读书,不需要家里负担一分钱。可是小姑娘父母仍然不同意,坚决不同意。最后张老师只能无可奈何离开了小姑娘的家,而小姑娘绝望的眼神成了张老师心里永远的心病,用张老师的话说就是“时不时让我心痛到无法呼吸”。张老师从那时起就想到了一个现实问题,如果一个有知识的母亲,一个有文化的母亲,一个有责任感的母亲,是不会让自己的孩子辍学的,也不会让自己的孩子世世代代窝在大山之中,代代贫困下去,所以她就想要让山里的女孩子受教育,让她们全免费上高中,阻断母亲与孩子之间的贫困代际传递,让更多贫困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走出大山,通过知识改变三代人的命运。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倾尽全力让贫困家庭的孩子享受到教育公平,让党的政策在贫困地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这就是张老师办学的初衷。

我认真倾听女高校长张桂梅老师讲述女高的办学特色、发展历程、一路走过的艰辛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帮助,听她如何潜移默化地将“革命先辈的奉献精神、共产主义理想、党的信仰”等红色教育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在翻看学生作业的时候,我看到一个女高学生深情地写道:“我一定会努力,争取考上好的大学。我深深地被张桂梅老师的事迹和女高精神振奋和鼓舞。本来计划一天的调研持续了3天,但是仍然觉得时间太短,我觉得一定要多次来丽江华坪女子高中学习、体会、研究、总结,把女高精神弘扬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向张桂梅老师学习,向女高精神学习。后来我又陆陆续续多次来到华坪,听张老师对女子高中发展历史的介绍,探讨如何以党建来促办学和促教学的心得,收集张老师对具有普遍性问题的解决方式和看法,开学之后我又专门拿出时间跟着学生们上了半天课,体验了华坪女子高中的升旗仪式、自编自导的南泥湾课间操、背诵党章、红色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和老师们还有同学们进行了深入交流,还和张老师约好了跟着她去大山深处最贫困的地区做一次家访,看看教育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起到的作用。

走进女高,让我们最震撼的是女高老师的“信仰与忠诚”。女高是一个党性教育基地,学校围墙和过道建成了革命先辈精神和先进事迹的宣传长廊;食堂是雷锋精神展厅,墙上挂满了雷锋故事、雷锋警句等宣传画;从成立至今,女高始终坚持每周组织师生观看《刘胡兰》《赵一曼》等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每周组织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和优秀传统文化;每周一次党员宣誓;每周一次党员轮流读党章,读《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等经典文章。每位教师的读书笔记都写了许多本,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学习理论得到加强,逐步培养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张老师经常讲,办学初期,条件艰苦,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就是在学校党支部成立当天,张老师把6名党员教师集中起来,重温入党誓词,诵读红色经典。没有钱,我们在墙上画上党旗,把誓词写在墙上,入党誓词还没宣读完,人全哭了。我还记得,当时大家眼里泛着泪光,紧握右拳,向着党旗保证:“艰苦创业,百折不挠,顽强拼搏,一定要把女子高中办好!一定要把大山里的女孩送入大学!”这铿锵有力的话语,10多年来,一直回响在她的耳边。这一句话,也成为了华坪女高全体老师不变的初心。

当时的张桂梅老师已经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十大女杰”“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十佳人物”“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十佳知识女性”“中国十大教育年度人物”“全国百名优秀母亲”“全国最美乡村教师”等称号。张桂梅的先进模范事迹,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她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忠诚。作为党校的老师,要让张桂梅及其团队在立德树人、教书育人过程中形成的可信、可感、可行、可学的女高精神能够成为党校教学科研的素材。于是我承担了华坪县委组织部和中央党校哲学部的专项课题,来研究“张桂梅老师和华坪女高精神”课题,并于2019年4月27日在中央党校召开“张桂梅精神案例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研讨时一致认为,张桂梅老师及其团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践行者,她们的事迹对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贫困山区学校教育、基层党组织建设都具有示范意义。

记得上次到华坪女高时,刚刚大病初愈的张老师和我走在她最熟悉的校园里,深情地对我说:“郝老师,我身体不好了,现在只有两个愿望希望能够实现,一个是希望女子高中能够走出清华北大的学生;另一个是希望更多的人能够知道华坪女高,知道我们华坪女高将共产主义信仰融入校园文化,提高学生对共产主义信仰认识的路子是管用的,我们为党培养了好女儿,希望更多的学校能够重视共产主义信仰的作用,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的接班人,至于我自己,没什么特别的,你们就少宣传或者不用宣传我啦。”张老师淡泊名利、功成不必在我的情怀,不忘初心、用生命办学的精神,牢记使命、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的力量,深深感动教育激励着我。分别在即,张老师在校门口看着我的车远行,回首望去,一抹阳光照射在张老师身上,正如华坪县的群众对张老师的称呼“奇迹校长”,她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大山里千千万万的学生。

向时代楷模张桂梅老师致敬,向党的好女儿张桂梅老师学习!

时代楷模张桂梅事迹观后感通用9篇


您是不是对写好作品名的观后感一定很头疼?也可以让我们收获不一样的看法。 为了更深刻地理解电影,不妨写一篇观后感来记录自己的想法,写观后感时最好描写让自己感触最深的情节,读后感大全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时代楷模张桂梅事迹观后感,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时代楷模张桂梅事迹观后感【篇1】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张桂梅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矢志不渝、执着追求,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落实到平凡、普通、细微的教学管理之中。

为师者高风亮节,动之以情,付之以爱。张桂梅18岁从东北家乡来到云南后,当地领导和群众在她身患重病时伸出援手,给了她“第二次生命”,让她坚定了以教育扶贫回报山乡、用爱心传递温暖的志向。在教育方法上,她注重因材施教,摸索出民族贫困山区学生教育的规律,把育人作为教育的前提和目标。在她眼中,每一位学生都应该得到平等的关爱,从来不用“贫困”二字形容自己的学生,而是称他们是“大山里的孩儿”。正是秉承着一颗单纯而真诚的仁爱之心,张桂梅长期扎根红土高原,为山区孩子放飞梦想,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支撑着我的,是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让我直面这片热土时,心中无愧。”年幼时就已“渗入红色基因”的张桂梅,始终坚持树人先树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思想政治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立校之本,用红色教育为师生铸魂塑形。她创建的学校,经过1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党建统领教学,革命传统立校,红色文化育人”的特色教学模式,确立了“继承革命传统、发扬延安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办学宗旨,“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做党的好女儿”成为校园里铿锵有力的呼号,诵读革命故事传说、传唱爱国歌曲、开办法治讲座、弘扬传统文化、组织理论学习成为塑造师德师魂的日常功课。师生们在举手投足、潜移默化中感受革命精神、爱国情操和红色基因,不断激发对党忠诚、报效祖国、艰苦奋斗的信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坚持不懈用理想和信念“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是成就张桂梅传奇的源头活水,是“让教育走得更深更远”的强劲动力。

向张桂梅同志学习,我们就要学习她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学习她情系群众、一心为民的真挚情怀,学习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学习她坚毅执着、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把自身前途命运同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将自己的人生理想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洪流之中,以家国为己任,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

张桂梅,中共党员,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院长,是媒体多年关注报道的一位先进典型人物。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张桂梅同志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矢志不渝、执着追求,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她心系困难群众,投身教育扶贫,建成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她坚持树人先树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思想政治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立校之本,用红色教育为师生铸魂塑形。她长期拖着病体,坚守工作岗位,以实际行动兑现自己“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她始终艰苦朴素、甘守清贫,却把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助她治病的100多万元全部投入教育事业。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华坪女子高中连续9年高考综合上线率保持100%。

张桂梅的事迹感动每个人,为了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和谐。这个活着的榜样,她顽强拼搏、不屈不挠、无私奉献、善良慈爱、她全心全意投入教育事业、慈善事业的精神让我们钦佩。“俯首甘为儒子牛”是鲁迅先生的写照也是张桂梅的写照。

人们常不解的问她:这样做有什么目的,有什么好处?什么力量使她这样坚强?张老师总是笑着说:“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集我有企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她没有生育自己的儿女,却有着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那些失去父母的贫苦孩子在她的身上感受到了母爱,分享着人间最美好的亲情。她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用真爱点亮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的希望之光,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爱的奉献之歌。她就是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兼“儿童之家”福利院院长张桂梅。向传递真爱的使者张桂梅学习为主题的“感恩行动”在迅速掀起,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动力张桂梅为何与“感恩”产生联系,她的感恩情怀源自何处?从她的人生轨迹中找到了答案。张桂梅同志参加工作30多年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她没有子女,生活节俭,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费控制在3元以内,而拿出自己绝大部分工资接济困难学生,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带患病的学生去看病,天冷了给他们添置衣被,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献给学生和孤儿;她不仅生活上关心学生,而且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健康的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无微不至地关爱他们,与迷恋网络的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精心引导,细心照顾,使他们戒除了网瘾。华坪。妈”、“张妈妈”。

我们学习她的精神品质,有利于在社会主义经济大潮中保持清醒的头脑。物质固然重要,可是决定我们生命价值的东西不是物质,而是精神品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牢记使命,教书育人,培养一大批对国家发展有用的人才,这些人才,首先必须是政治上过硬的,必须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和人民。他们才能肩负历史的重任。我们教育工作者,如果没有过硬的政治思想,学校德育建设的落实就是一句空话。我们培养的人才质量就会出问题!这是很危险的,学习张老师的事迹,很有现实意义。

学习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之后,我为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而钦佩,我为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持在三尺讲台上而敬佩。

张桂梅和许多人一样,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希望,但是幸运却没有垂青她,不幸之神却于她如影随行:花季年华丧失母亲,青春年华痛失丈夫,两次肿瘤手术,癌细胞转移的肝脏。磨难没有使她消沉,病魔没有使她倒下。她紧紧抓住有限的生命,在讲台上认真教学,在课外认真辅导学生。几次晕倒在讲台上,领导要她住院治疗,她放不下学生,总是还不到出院就偷偷回学校上课。就是这样柔弱的身躯,她还依然出任孤儿院院长。是什么力量支撑她如此做呢?用她的话说就是“如果说我有追求,那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拜读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和用生命点滴的人生故事,我深切的领会到一个智者和仁者所显现出来的精神魅力。张桂梅不是制造出来的英雄,她是那样朴实,那样真实,也许她在悄悄的改写着英雄的概念,这些英雄就生长在普通的生活中。

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我们应该像张桂梅同志那样为学、为人、为师,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的教育事业需要更多像她那样的教师。我们学习张桂梅,就是要学习她处处以共产党员的先进标准要求自己,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她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为教书育人恪尽职守、呕心沥血的精神;学习她崇高师德、治学严谨,为追求学术锲而不舍、求真务实的精神;学习她珍爱生命、坚忍不拔,为战胜病魔而不屈不挠、积极乐观的精神。

张桂梅同志深深扎根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爱教育,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别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她爱学校,不顾身患多种疾病,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折磨,经常超负荷地工作在教学岗位上;她爱学生,拿出绝大部分工资接济困难学生,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关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关爱学生。张桂梅同志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一名共产党的崇高理想和追求,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张桂梅同志是教师的优秀代表,是教师的榜样。张桂梅同志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张桂梅同志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张桂梅同志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成才,认真执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切实加强师德建设,真正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张桂梅同志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勤奋工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人们常不解的问她:这样做有什么目的,有什么好处?什么力量使她这样坚强?张老师总是笑着说:“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集我有企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她,没有生育自己的儿女,却有着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那些失去父母的贫苦孩子在她的身上感受到了母爱,分享着人间最美好的亲情。她,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用真爱点亮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的希望之光,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爱的奉献之歌。她就是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兼“儿童之家”福利院院长张桂梅。向传递真爱的使者张桂梅学习为主题的“感恩行动”在迅速掀起,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动力。

通过学习张桂梅先进事迹以后,我们要更加热爱和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培养高素质的建设人才和接班人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甘为园丁,做到教育安心和专心,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服务。热爱本职,踏实工作,不追逐名利。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应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及时更新知识,不断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与能力。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认真听取他们的教诲。讲好普通话,使用规范字,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上好每堂课。绝不得过且过和放任迁就学生,而要以又红又专的高标准要求学生,以满腔的爱心关心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积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循循善诱,管教管导,既教书又育人,对学生一视同仁。做到深入学生,为学生排忧解难,为学生多办实事。

敬业是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人生的价值在于奋斗、进步与奉献。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是最基本的一条。有人说,伟大的科学发现和重要的岗位,容易调动敬业精神;而一些普普通通的工作,想敬业也敬不起来。道理并非如此。教师们发扬敬业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可感召成千上万人投身到教育事业建设中,推动社会现代化的建设与发展。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长期能爱岗敬业,创造让党和人民满意的业绩,需要我们有坚韧不拔的毅力。

张桂梅的事迹感动每个人,为了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和谐.这个活着的榜样,她顽强拼搏、不屈不挠、无私奉献、善良慈爱、她全心全意投入教育事业、慈善事业的精神让我们钦佩。“俯首甘为儒子牛”是鲁迅先生的写照也是张桂梅的写照。

人们常不解的问她:这样做有什么目的,有什么好处?什么力量使她这样坚强?张老师总是笑着说:“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集我有企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她没有生育自己的儿女,却有着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那些失去父母的贫苦孩子在她的身上感受到了母爱,分享着人间最美好的亲情。她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用真爱点亮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的希望之光,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爱的奉献之歌。她就是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兼“儿童之家”福利院院长张桂梅。向传递真爱的使者张桂梅学习为主题的“感恩行动”在迅速掀起,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动力张桂梅为何与“感恩”产生联系,她的感恩情怀源自何处?从她的人生轨迹中找到了答案。张桂梅同志参加工作30多年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她没有子女,生活节俭,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费控制在3元以内,而拿出自己绝大部分工资接济困难学生,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带患病的学生去看病,天冷了给他们添置衣被,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献给学生和孤儿;她不仅生活上关心学生,而且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健康的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无微不至地关爱他们,与迷恋网络的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精心引导,细心照顾,使他们戒除了网瘾。华坪。妈”、“张妈妈”。

张桂梅同志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的优秀代表。她的先进模范事迹,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她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忠诚。张桂梅同志参加工作30多年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她没有子女,生活节俭,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费控制在3元以内,而拿出自己绝大部分工资接济困难学生,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带患病的学生去看病,天冷了给他们添置衣被,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献给学生和孤儿;她不仅生活上关心学生,而且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健康的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无微不至地关爱他们,与迷恋网络的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精心引导,细心照顾,使他们戒除了网瘾。华坪县民族中学的学生和华坪儿童之家福利院的孩子们亲切地称她为“校园妈妈”、“张妈妈”。张桂梅为之苦苦追求的梦想一天天成为现实,她让伟大的母爱在奉献中不断延伸。

她和许多人一样,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希望,幸运没有垂青她,不幸之神却与她如影随行:花季年华丧失母亲,青春年华痛失丈夫,两次肿瘤手术,癌细胞转移到肝脏。磨难面前她勇敢的挺直了身子。磨难没有使她消沉,病魔没有使她倒下。她紧紧抓住有限的生命,在讲台上认真教学;在课外,认真辅导学生。几次晕倒讲台上,领导要她住院治疗,她放下学生,总是还不到出院就偷偷回学校上课。就是这样柔弱的身躯,她还毅然出任孤儿院院长。是什么力量支撑她如此做呢?张老师的话“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张老师的生命价值观非常清晰。

我们学习她,首先是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作为一个党员,张老师放弃了进条件好的学校任教的机会,选择了条件较差的学校,一身病痛的张老师教学上几十年兢兢业业,承担学校毕业班的教学工作,女生工作,妇女工作,语文教研工作及其他校务工作。除了住院没向学校请个一天病事假,教学成绩突出,她说:“为了民族贫困山区的教育,即使倒在讲台上,长眠于华坪的沃土之中,也无怨无悔”。吃苦在前,那里最需要就到那里,无私奉献,张老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时代楷模张桂梅事迹观后感【篇2】

近日,中宣部授予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时代楷模称号!同时,网络媒体上也大量报道着这位平凡女性不平凡的先进事迹,随着对她先进事迹进一步的了解,她身上那种无私奉献精神和爱岗敬业崇高魅力深深的吸引了我、感染了我。

知识是生命的动力,知识是无穷的源泉,知识是命运的改变。俗话说:知识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钥匙,也是改变命运的最佳途径。由此可见知识的重要性,特别是对贫困地区孩子们的重要性。张桂梅校长为了贫困家庭的孩子能够摆脱贫困和改变命运几十年如一日的扎根滇西贫困山区,把青春奉献给了国家的教育事业,把汗水洒在了云南的大山深地,用她那日渐柔弱的身躯和坚定不移的信念硬是圆了山区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的大学梦,硬是创造了滇西山区里的教育奇迹。硬是助力大山深处1600余名贫困“女儿”改变了自身命运。

在的时间里,张桂梅校长先后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十佳最美乡村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等荣誉,这一份份沉甸甸荣誉不仅是对张校长工作的肯定,也是张校长延续这份爱的前进动力,她把全部所得奖金、各界爱心人士捐款和自己大部分工资共计100多万都捐给了教育事业,为了改善孩子们的生活、学习状况,她节衣缩食,每天的生活费不超过3元,省下的每一分钱都用在学生身上,自己平时更是连肉都舍不得吃。她更是不顾身患多种疾病,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折磨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岗位上,她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现在的我去医院治病就是浪费时间”。除了孩子们,她别无所求--如果我是小溪,就流向沙漠,去造就一片生命的绿洲。

张桂梅校长的先进事迹讲上三天三夜也讲不......但是她的这种无私奉献精神和崇高的人格魅力深深令我折服,身为当代移民管理警察,虽然职业不同,但同为一名共产党员,都是为人民服务,怎样为国家边疆建设和边境地区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值得我们深思,我认为首先要学习她那种“义无反顾、扎根边疆”的无私奉献精神,有句歌词写得好:“你不站岗、我不站岗,谁来保卫祖国,谁来保卫家”?我们都是外来人士,但都同处云南边疆少数民族贫困山区,就要心无杂念的融入边疆、扎根边疆、守卫边疆,怀着对各族群众的关爱之情,真正把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同胞当亲人一样来对待,切切实实的守护好群众、服务好群众。然后就是牢记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张桂梅校长说过:“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那我们人民警察就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十六字总要求,切实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努力使人民群众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切实做到守一方水土、尽一方职责、保一方平安。其次要学习她那种不屈不挠、爱岗敬业优秀品质,我们要热爱本职、注重团结,勇于创新、努力提高业务本领和工作能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勤奋务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要安心基层、认认真真对待每一项工作,要为民解忧、切切实实解决群众的每一个诉求。最后要学习她那种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公仆情怀,我们要以只争朝夕、时不待我的精神状态一心扑在为人民服务当中,时刻摆正自己在人民群众心中的位置,时刻拉近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全心全意当好一个人民群众的公仆,时时刻刻牢记我是人民群众的仆人,以实实在在的现实表现和工作成绩,赢得边疆少数民族同胞的拥护和信赖。

时代楷模张桂梅事迹观后感【篇3】

张桂梅, 45 岁, 满族, 中共党员, 云南省丽江地区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兼华坪儿童之家院长.以来,先后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被全国教育总工会 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十佳师德标兵” , 被全国总工会授予“五一” 劳动奖章 全国“十佳”知识女性,获得省委 省政府授予的首届“兴滇人才奖” , 被省妇联 省电视台评为“感动云南” 十大母亲,被评为丽江市“关心下一代” 先进工作者,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优秀共产党员” “先进工作者” 称号。 今年 6 月, 在中共云南省委八届三次全会上, 她当选为云南省出席党的十七大代表。

张桂梅同志深深扎根边疆民族贫困地区, 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爱教育,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别的教学方法, 教学成绩突出; 她爱学校, 不顾身患多种疾病,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折磨,经常超负荷地工作在教学岗位上;她爱学生, 拿出绝大部分工资接济困难学生, 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关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关爱学生。张桂梅同志用自己的行动, 实践了一名共产党的崇高理想和追求,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张桂梅同志是教师的优秀代表, 是教师的榜样。 张桂梅同志爱教育, 爱学校,爱学生;张桂梅同志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张桂梅同志让社会满意, 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成才,认真执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切实加强师德建设, 真正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张桂梅同志立足岗位 开拓进取 勤奋工作 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 人们常不解的问她: 这样做有什么目的,有什么好处?什么力量使她这样坚强?张老师总是笑着说: “如果我有追求, 那就是我的事业: 如集我有企盼, 那就是我的学生; 如果我有动力, 那就是党和人民” 。她,没有生育自己的儿女,却有着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 那些失去父母的贫苦孩子在她的身上感受到了母爱, 分享着人间最美好的亲情。她,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用真爱点亮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的希望之光, 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爱的奉献之歌。她就是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兼“儿童之家”福利院院长张桂梅。向传递真爱的使者张桂梅学习为主题的“感恩行动” 在迅速掀起, 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动力。

时代楷模张桂梅事迹观后感【篇4】

张桂梅同志是教师的优秀代表, 是教师的榜样。 张桂梅同志爱教育, 爱学校, 爱学生;张桂梅同志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张桂梅同志让社会满意, 让家长放心, 让学生成才,认真执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切实加强师德建设, 真正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张桂梅同志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勤奋工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 人们常不解的问她: 这样做有什么目的, 有什么好处?什么力量使她这样坚强?张老师总是笑着说: “如果我有追求, 那就是我的事业: 如集我有企盼, 那就是我的学生; 如果我有动力, 那就是党和人民” 。 她,没有生育自己的儿女,却有着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 那些失去父母的贫苦孩子在她的身上感受到了母爱, 分享着人间最美好的亲情。 她,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用真爱点亮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的希望之光, 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爱的奉献之歌。 她就是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兼“儿童之家”福利院院长张桂梅。向传递真爱的使者张桂梅学习为主题的“感恩行动” 在迅速掀起, 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动力。

通过学习张桂梅先进事迹以后, 我们要更加热爱和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培养高素质的建设人才和接班人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甘为园丁, 做到教育安心和专心, 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服务。 热爱本职, 踏实工作, 不追逐名利。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应勤奋学习, 刻苦钻研,及时更新知识, 不断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与能力。 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认真听取他们的教诲。 讲好普通话,使用规范字,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上好每堂课。 绝不得过且过和放任迁就学生, 而要以又红又专的高标准要求学生,以满腔的爱心关心学生, 关心学生的成长,积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循循善诱, 管教管导, 既教书又育人, 对学生一视同仁。 做到深入学生, 为学生排忧解难,为学生多办实事。

时代楷模张桂梅事迹观后感【篇5】

校外进行家访,校内开展“五个一”党性常规活动,张桂梅和老师们边研究边探索,感性的认知慢慢聚拢,理性的判断渐渐升腾,老师、学生的心渐渐和党支部、和张桂梅凝聚在了一起。

8月1日,张桂梅要去学生陈明思家家访。当天她的身体很不舒服,走两步就要歇一歇。可当她看见远远来迎接她的陈明思,紧蹙的眉头马上舒展开来,微笑着拥抱着学生,轻声询问假期作业的完成情况。

20-年到20-年间,陈明思的奶奶和弟弟相继去世,承受不住家中变故的父母经常吵架,有时还会打架,导致陈明思无心上学。张桂梅了解到情况后,及时到陈明思家家访,做她父母的思想工作,如今陈明思的父母不吵架了,父亲还去打工挣钱了。

“很多道理以前都听过,但由张校长说出来让我更信服。”陈明思说,“在我情绪不好的那段时间里,我不想和任何人讲话,校长就让我和她一起住,每天不管多疲惫,只要校长发现我情绪不对,她都会和我谈心,给我讲革命先烈的故事,慈祥的眼神里,流露出对我深深的爱,慢慢地我开始和校长讲心事了,现在校长已经成为我的知心长辈。”

陈明思告诉记者,现在她在“演绎红色经典课间操”中扮演江姐,演的次数多了,自己也受到了感染。她每天最期盼的就是跳《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献》,一听到歌声响起,就特别振奋,她仿佛看到了革命先辈为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浑身充满了劲,在学习上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克服,她相信只要努力一定可以考上向往的上海财经大学。

多年来,张桂梅把家访作为一种工作常态,坚持走进家庭、携手育人,深入到每个贫困学生家里,前后共走了10余万公里。在她的教育影响下,女高的学生都在心里暗暗许下向革命先辈学习,努力拼搏实现自己梦想的心愿。

“学校每周都开展的‘五个一’活动,一日一次重温入党誓词和每周观看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革命历史故事片等活动,让我们耳濡目染,提升了自身修养,我们的心和张老师连在了一起,让大山里的孩子走出来成了大家共同的心愿。”丽江华坪女子高中办公室主任张晓峰说。

当年因不堪学校严苛管理而离开的陈建华老师,不仅又回到了女子高中继续任教,还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说:“离开学校后,一直都听到张桂梅老师的故事,张老师把自己融入时代、将信仰融入生命,让我深受感动,我也想做像她一样有信仰的人。”

时代楷模张桂梅事迹观后感【篇6】

我们学习她对教育的执着和对工作的努力,张老师放弃了进条件好的学校任教的机会,选择了条件较差的学校,一身病痛的张老师教学上几十年兢兢业业,承担学校繁重的教学工作,女生工作,妇女工作,语文教研工作及其他校务工作。除了住院没向学校请个一天病事假,教学成绩却异常突出,她说:“为了民族贫困山区的教育,即使倒在讲台上,长眠于华坪的沃土之中,也无怨无悔”。吃苦在前,那里最需要就到那里,无私奉献,张老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她爱生如子。她虽然没有孩子,可是她却是许多孩子的妈妈。精心教育学生,辅导学生,中午晚上看着学生睡觉,给学生盖被子。学校学生和孤儿院50多个孩子,住院她陪着,给他们送饭,付医药费,资助学生读书,自己连洗衣机都没有。她将爱播洒进孩子们的心田。她有着我们教师两袖清风的高尚品质。张老师前后将国家奖励给她的奖金50余万元全部捐给贫苦地区的教育事业,自己每天的生活控制在三元。她像春蚕,她像蜡烛,她更像光芒万丈的太阳!

她的精神值得我们全世界人民所学习,因为她有利于在社会主义经济大潮中保持清醒的头脑。物质固然重要,可是决定我们生命价值的东西不是物质,而是精神品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牢记使命,教书育人,培养一大批对国家发展有用的人才,这些人才,首先必须是政治上过硬的,必须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和人民。他们才能肩负历史的重任。我们教育工作者,如果没有过硬的政治思想,学校德育建设的落实就是一句空话。我们培养的人才质量就会出问题!这是很危险的,学习张老师的事迹,很有现实意义。

我们学习她淡泊名利 无私奉献 不求回报的崇高境界;学习她热爱生活 艰苦奋斗 乐观向上的优良作风;学习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努力工作,争取做一个优秀的教师

人生的意义就在这个过程上。你要细细体认和玩味这个过程中的每节,无论它是一节黄金或一节铁;你要认识每节的充分价值。

时代楷模张桂梅事迹观后感【篇7】

她和许多人一样,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希望,幸运没有垂青她,不幸之神却与她如影随行:花季年华丧失母亲,青春年华痛失丈夫,两次肿瘤手术,癌细胞转移到肝脏。磨难面前她勇敢的挺直了身子。磨难没有使她消沉,病魔没有使她倒下。她紧紧抓住有限的生命,在讲台上认真教学;在课外,认真辅导学生。几次晕倒讲台上,领导要她住院治疗,她放下学生,总是还不到出院就偷偷回学校上课。就是这样柔弱的身躯,她还毅然出任孤儿院院长。是什么力量支撑她如此做呢?张老师的话“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张老师的生命价值观非常清晰。

我们学习她,首先是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作为一个党员,张老师放弃了进条件好的学校任教的机会,选择了条件较差的学校,一身病痛的张老师教学上几十年兢兢业业,承担学校毕业班的教学工作,女生工作,妇女工作,语文教研工作及其他校务工作。除了住院没向学校请个一天病事假,教学成绩突出,她说:“为了民族贫困山区的教育,即使倒在讲台上,长眠于华坪的沃土之中,也无怨无悔”。吃苦在前,那里最需要就到那里,无私奉献,张老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我们学习她,学习她爱生如子。她虽然没有孩子,可是她却是许多孩子的妈妈。精心教育学生,辅导学生,中午、晚上看着学生睡觉,给学生盖被子。学校学生和孤儿院50多个孩子,住院她陪着,给他们送饭,付医药费,资助学生读书,自己连洗衣机都没有。她将爱播洒进孩子们的心田。

我们要认真学习张桂梅同志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记宗旨、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优秀品质;学习她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崇高境界;学习她热爱生活、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优良作风;学习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大家决心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打造文化旅游名市,构建和谐大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要认真学习张桂梅同志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记宗旨、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优秀品质;学习她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崇高境界;学习她热爱生活、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优良作风;学习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

我们学习她的精神品质,有利于在社会主义经济大潮中保持清醒的头脑。物质固然重要,可是决定我们生命价值的东西不是物质,而是精神品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牢记使命,教书育人,培养一大批对国家发展有用的人才,这些人才,首先必须是政治上过硬的,必须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和人民。他们才能肩负历史的重任。我们教育工作者,如果没有过硬的政治思想,学校德育建设的落实就是一句空话。我们培养的人才质量就会出问题!这是很危险的,学习张老师的事迹,很有现实意义。

作为一名战斗在大理市太邑山区的教师,我决心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打造文化旅游名市,构建和谐大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时代楷模张桂梅事迹观后感【篇8】

从张桂梅的事迹中,我联想到今天一些不能安心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不能将心思放在讲台上,再对比张桂梅同志的高尚人格,让人感到如此的震撼。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我们应该像张桂梅同志那样为学为人为师,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的教育事业需要更多像她那样的教师。我们学习张桂梅,就是要学习她处处以共产党员的先进标准要求自己,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她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为教书育人恪尽职守呕心沥血的精神;学习她崇高师德治学严谨,为追求学术锲而不舍求真务实的精神;学习她珍爱生命坚忍不拔,为战胜病魔而不屈不挠积极乐观的精神。她是当代知识分子学习的楷模!今后的工作中,我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向张桂梅同志学习。

一热爱教育事业。对教育的热爱主要来自于教师对教育在中华民族振兴道路上地位与作用认识,我要以实际行为,扎根于中学教育,让受教育的孩子成才。回想参加工作以来的历程:从9月,我就报着一颗对教育事业无比向往和追求的心走上三尺讲台,开始我平凡的事业。在这十三个春秋所走过的历程中,我永不退缩,更不放弃,我为之努力着奋斗着,当我取得了一点点微不足道的成绩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光荣与自豪。

时代楷模张桂梅事迹观后感【篇9】

从张桂梅的事迹中, 我联想到今天一些不能安心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不能将心思放在讲台上,再对比张桂梅同志的高尚人格,让人感到如此的震撼。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 我们应该像张桂梅同志那样为学 为人 为师,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的教育事业需要更多像她那样的教师。我们学习张桂梅, 就是要学习她处处以共产党员的先进标准要求自己,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淡泊名利 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她爱岗敬业 为人师表,为教书育人恪尽职守 呕心沥血的精神; 学习她崇高师德 治学严谨, 为追求学术锲而不舍求真务实的精神; 学习她珍爱生命 坚忍不拔,为战胜病魔而不屈不挠 积极乐观的精神。 她是当代知识分子学习的楷模!今后的工作中,我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向张桂梅同志学习。

一 热爱教育事业。 对教育的热爱主要来自于教师对教育在中华民族振兴道路上地位与作用认识, 我要以实际行为,扎根于中学教育,让受教育的孩子成才。回想参加工作以来的历程: 从 1 997 年 9 月,我就报着一颗对教育事业无比向往和追求的心走上三尺讲台,开始我平凡的事业。在这十三个春秋所走过的历程中, 我永不退缩, 更不放弃,我为之努力着奋斗着,当我取得了一点点微不足道的成绩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光荣与自豪。

二 关爱学生。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 教育的主体, 只有把学生培养好,振兴中华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要培养学生,就离不开对学生真挚的爱,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成为德 智 体 美诸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改革不断更新的今天,过去的那种教书匠式的方法肯定是不再可行了。 现在的学生, 比以前的学生多了更多的想法,受外界的影响也更大,在提高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用什么手段来教育学生? 我认为, 要教育好学生, 杜绝学生的逆反心里 厌学情绪,让学生真正喜欢上这门学科,绝不是靠武力手段,或是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应该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他们, 孩子有时是淘气, 有时是一时管不住自己,并不是真的想要犯错误。我们应该多给他们一些机会,多理解理解他们, 多跟他们谈谈心里话, 走进他们的生活, 了解他们的心声,从而对不同的心声进行因材施教。

三 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 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有新的理念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才能适应培养创新人材的需要,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 重视学生的自我锻炼和个性发展, 使全体学生的潜能得到最优的发挥,使每名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只有过硬的业务能力,在学生面前才有威信,才有利于教学和班级的管理。 所以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了解国内外最新的教育动态,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教学和班级管理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工作中我不断向有经验的教师和班主任请教, 认真总结自己的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经验, 用科学 合理有效的方法指导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使自己的教法和班级管理工作不断焕发新的活力。

时代楷模张桂梅先进事迹观后感


观看电影或者视频,已经是人们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从一个好的作品通常有能引起我们共鸣的地方,所讲的情节观看后让人不断地回味!写作能力的提升,可能呈现在写观后感方面。应该怎么写好一篇的观后感呢?你可以读一下小编整理的时代楷模张桂梅先进事迹观后感,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时代楷模张桂梅先进事迹观后感 篇1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张桂梅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矢志不渝、执着追求,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落实到平凡、普通、细微的教学管理之中。

为师者高风亮节,动之以情,付之以爱。张桂梅18岁从东北家乡来到云南后,当地领导和群众在她身患重病时伸出援手,给了她“第二次生命”,让她坚定了以教育扶贫回报山乡、用爱心传递温暖的志向。在教育方法上,她注重因材施教,摸索出民族贫困山区学生教育的规律,把育人作为教育的前提和目标。在她眼中,每一位学生都应该得到平等的关爱,从来不用“贫困”二字形容自己的学生,而是称他们是“大山里的孩儿”。正是秉承着一颗单纯而真诚的仁爱之心,张桂梅长期扎根红土高原,为山区孩子放飞梦想,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支撑着我的,是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让我直面这片热土时,心中无愧。”年幼时就已“渗入红色基因”的张桂梅,始终坚持树人先树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思想政治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立校之本,用红色教育为师生铸魂塑形。她创建的学校,经过1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党建统领教学,革命传统立校,红色文化育人”的特色教学模式,确立了“继承革命传统、发扬延安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办学宗旨,“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做党的好女儿”成为校园里铿锵有力的呼号,诵读革命故事传说、传唱爱国歌曲、开办法治讲座、弘扬传统文化、组织理论学习成为塑造师德师魂的日常功课。师生们在举手投足、潜移默化中感受革命精神、爱国情操和红色基因,不断激发对党忠诚、报效祖国、艰苦奋斗的信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坚持不懈用理想和信念“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是成就张桂梅传奇的源头活水,是“让教育走得更深更远”的强劲动力。

向张桂梅同志学习,我们就要学习她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学习她情系群众、一心为民的真挚情怀,学习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学习她坚毅执着、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把自身前途命运同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将自己的人生理想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洪流之中,以家国为己任,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

张桂梅,中共党员,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院长,是媒体多年关注报道的一位先进典型人物。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张桂梅同志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矢志不渝、执着追求,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她心系困难群众,投身教育扶贫,建成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她坚持树人先树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思想政治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立校之本,用红色教育为师生铸魂塑形。她长期拖着病体,坚守工作岗位,以实际行动兑现自己“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她始终艰苦朴素、甘守清贫,却把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助她治病的100多万元全部投入教育事业。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华坪女子高中连续9年高考综合上线率保持100%。

张桂梅的事迹感动每个人,为了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和谐。这个活着的榜样,她顽强拼搏、不屈不挠、无私奉献、善良慈爱、她全心全意投入教育事业、慈善事业的精神让我们钦佩。“俯首甘为儒子牛”是鲁迅先生的写照也是张桂梅的写照。

人们常不解的问她:这样做有什么目的,有什么好处?什么力量使她这样坚强?张老师总是笑着说:“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集我有企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她没有生育自己的儿女,却有着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那些失去父母的贫苦孩子在她的身上感受到了母爱,分享着人间最美好的亲情。她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用真爱点亮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的希望之光,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爱的奉献之歌。她就是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兼“儿童之家”福利院院长张桂梅。向传递真爱的使者张桂梅学习为主题的“感恩行动”在迅速掀起,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动力张桂梅为何与“感恩”产生联系,她的感恩情怀源自何处?从她的人生轨迹中找到了答案。张桂梅同志参加工作30多年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她没有子女,生活节俭,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费控制在3元以内,而拿出自己绝大部分工资接济困难学生,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带患病的学生去看病,天冷了给他们添置衣被,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献给学生和孤儿;她不仅生活上关心学生,而且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健康的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无微不至地关爱他们,与迷恋网络的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精心引导,细心照顾,使他们戒除了网瘾。华坪。妈”、“张妈妈”。

我们学习她的精神品质,有利于在社会主义经济大潮中保持清醒的头脑。物质固然重要,可是决定我们生命价值的东西不是物质,而是精神品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牢记使命,教书育人,培养一大批对国家发展有用的人才,这些人才,首先必须是政治上过硬的,必须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和人民。他们才能肩负历史的重任。我们教育工作者,如果没有过硬的政治思想,学校德育建设的落实就是一句空话。我们培养的人才质量就会出问题!这是很危险的,学习张老师的事迹,很有现实意义。

学习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之后,我为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而钦佩,我为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持在三尺讲台上而敬佩。

张桂梅和许多人一样,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希望,但是幸运却没有垂青她,不幸之神却于她如影随行:花季年华丧失母亲,青春年华痛失丈夫,两次肿瘤手术,癌细胞转移的肝脏。磨难没有使她消沉,病魔没有使她倒下。她紧紧抓住有限的生命,在讲台上认真教学,在课外认真辅导学生。几次晕倒在讲台上,领导要她住院治疗,她放不下学生,总是还不到出院就偷偷回学校上课。就是这样柔弱的身躯,她还依然出任孤儿院院长。是什么力量支撑她如此做呢?用她的话说就是“如果说我有追求,那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拜读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和用生命点滴的人生故事,我深切的领会到一个智者和仁者所显现出来的精神魅力。张桂梅不是制造出来的英雄,她是那样朴实,那样真实,也许她在悄悄的改写着英雄的概念,这些英雄就生长在普通的生活中。

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我们应该像张桂梅同志那样为学、为人、为师,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的教育事业需要更多像她那样的教师。我们学习张桂梅,就是要学习她处处以共产党员的先进标准要求自己,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她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为教书育人恪尽职守、呕心沥血的精神;学习她崇高师德、治学严谨,为追求学术锲而不舍、求真务实的精神;学习她珍爱生命、坚忍不拔,为战胜病魔而不屈不挠、积极乐观的精神。

张桂梅同志深深扎根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爱教育,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别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她爱学校,不顾身患多种疾病,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折磨,经常超负荷地工作在教学岗位上;她爱学生,拿出绝大部分工资接济困难学生,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关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关爱学生。张桂梅同志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一名共产党的崇高理想和追求,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张桂梅同志是教师的优秀代表,是教师的榜样。张桂梅同志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张桂梅同志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张桂梅同志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成才,认真执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切实加强师德建设,真正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张桂梅同志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勤奋工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人们常不解的问她:这样做有什么目的,有什么好处?什么力量使她这样坚强?张老师总是笑着说:“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集我有企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她,没有生育自己的儿女,却有着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那些失去父母的贫苦孩子在她的身上感受到了母爱,分享着人间最美好的亲情。她,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用真爱点亮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的希望之光,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爱的奉献之歌。她就是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兼“儿童之家”福利院院长张桂梅。向传递真爱的使者张桂梅学习为主题的“感恩行动”在迅速掀起,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动力。

通过学习张桂梅先进事迹以后,我们要更加热爱和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培养高素质的建设人才和接班人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甘为园丁,做到教育安心和专心,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服务。热爱本职,踏实工作,不追逐名利。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应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及时更新知识,不断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与能力。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认真听取他们的教诲。讲好普通话,使用规范字,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上好每堂课。绝不得过且过和放任迁就学生,而要以又红又专的高标准要求学生,以满腔的爱心关心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积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循循善诱,管教管导,既教书又育人,对学生一视同仁。做到深入学生,为学生排忧解难,为学生多办实事。

敬业是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人生的价值在于奋斗、进步与奉献。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是最基本的一条。有人说,伟大的科学发现和重要的岗位,容易调动敬业精神;而一些普普通通的工作,想敬业也敬不起来。道理并非如此。教师们发扬敬业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可感召成千上万人投身到教育事业建设中,推动社会现代化的建设与发展。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长期能爱岗敬业,创造让党和人民满意的业绩,需要我们有坚韧不拔的毅力。

张桂梅的事迹感动每个人,为了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和谐.这个活着的榜样,她顽强拼搏、不屈不挠、无私奉献、善良慈爱、她全心全意投入教育事业、慈善事业的精神让我们钦佩。“俯首甘为儒子牛”是鲁迅先生的写照也是张桂梅的写照。

人们常不解的问她:这样做有什么目的,有什么好处?什么力量使她这样坚强?张老师总是笑着说:“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集我有企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她没有生育自己的儿女,却有着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那些失去父母的贫苦孩子在她的身上感受到了母爱,分享着人间最美好的亲情。她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用真爱点亮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的希望之光,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爱的奉献之歌。她就是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兼“儿童之家”福利院院长张桂梅。向传递真爱的使者张桂梅学习为主题的“感恩行动”在迅速掀起,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动力张桂梅为何与“感恩”产生联系,她的感恩情怀源自何处?从她的人生轨迹中找到了答案。张桂梅同志参加工作30多年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她没有子女,生活节俭,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费控制在3元以内,而拿出自己绝大部分工资接济困难学生,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带患病的学生去看病,天冷了给他们添置衣被,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献给学生和孤儿;她不仅生活上关心学生,而且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健康的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无微不至地关爱他们,与迷恋网络的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精心引导,细心照顾,使他们戒除了网瘾。华坪。妈”、“张妈妈”。

张桂梅同志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的优秀代表。她的先进模范事迹,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她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忠诚。张桂梅同志参加工作30多年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她没有子女,生活节俭,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费控制在3元以内,而拿出自己绝大部分工资接济困难学生,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带患病的学生去看病,天冷了给他们添置衣被,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献给学生和孤儿;她不仅生活上关心学生,而且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健康的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无微不至地关爱他们,与迷恋网络的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精心引导,细心照顾,使他们戒除了网瘾。华坪县民族中学的学生和华坪儿童之家福利院的孩子们亲切地称她为“校园妈妈”、“张妈妈”。张桂梅为之苦苦追求的梦想一天天成为现实,她让伟大的母爱在奉献中不断延伸。

她和许多人一样,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希望,幸运没有垂青她,不幸之神却与她如影随行:花季年华丧失母亲,青春年华痛失丈夫,两次肿瘤手术,癌细胞转移到肝脏。磨难面前她勇敢的挺直了身子。磨难没有使她消沉,病魔没有使她倒下。她紧紧抓住有限的生命,在讲台上认真教学;在课外,认真辅导学生。几次晕倒讲台上,领导要她住院治疗,她放下学生,总是还不到出院就偷偷回学校上课。就是这样柔弱的身躯,她还毅然出任孤儿院院长。是什么力量支撑她如此做呢?张老师的话“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张老师的生命价值观非常清晰。

我们学习她,首先是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作为一个党员,张老师放弃了进条件好的学校任教的机会,选择了条件较差的学校,一身病痛的张老师教学上几十年兢兢业业,承担学校毕业班的教学工作,女生工作,妇女工作,语文教研工作及其他校务工作。除了住院没向学校请个一天病事假,教学成绩突出,她说:“为了民族贫困山区的教育,即使倒在讲台上,长眠于华坪的沃土之中,也无怨无悔”。吃苦在前,那里最需要就到那里,无私奉献,张老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时代楷模张桂梅先进事迹观后感 篇2

她,是一名敬业奉献的人民教师,是一位心系群众的教育扶贫工作者,更是一名信念坚定的共产党员,她就是华坪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原本拥有幸福家庭的她突遭命运的打击,在失去相濡以沫多年的丈夫后,她用柔弱的双肩扛起生活的重担,此时,她面临着工作岗位的抉择,她没有选择到条件优越的学校任教,而是毅然只身前往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条件艰苦的华坪县投身教育扶贫。虽然疾病缠身,被病痛折磨的苦痛难言,她也没有停下教书育人的脚步,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她忍着病痛一次次站在热爱的讲台上。

一枚党徽,她始终都把党徽佩戴在身上,昂首挺胸的展现共产党员的风采,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徽在闪烁。

一面旗帜,她埋头苦干 洒播大爱,是党员干部心中一面先锋模范的旗帜,哪里有艰苦哪里就有旗帜在飘扬。

一个榜样,她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是各行各业奋斗者争相看齐的榜样,哪里挫折有哪里就有榜样的力量。

情系群众,小喇叭声音更响亮。平日里,华坪女子高中校园内随处可见张桂梅老师手持小喇叭督促学生跑步早读的身影,有了小喇叭的陪伴,学生心里都很踏实。她始终把学生当做亲人,当遇到学生生病,她带着他们彻夜奔波到医院,一直守护在学生身旁。她心里始终记挂着群众,设身处地为百姓着想,用一次次感人的事迹践行着共产党人为民服务的宗旨。基层工作中,我们每天都会面对着很多前来咨询问题办理业务反映情况的群众,也常常会深入农户家里给群众做政策宣传,在面对群众时,我们是不是应该以张桂梅同志的精神风貌要求自己?对待群众,我们态度要好一点,笑容要多一点,讲解要清楚一点,多站在群众角度考虑问题,做好政策“翻译”工作,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切实把群众的事当做自己的事。

顽强拼搏,三尺讲台折射温暖。华坪女子高中建校初期,身为校长的张桂梅遇到各类棘手的问题,筹集建校资金困难教师队伍人员流失,以及疾病的痛苦折磨,但是对教育扶贫的坚持和对讲台的热爱支撑着她一步一步走下去,张桂梅同志的顽强拼搏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工作中,面对急难险重等困难时,部分人会出现躲避推脱敷衍塞责的情况,这既不利于任务的完成,也会使政府工作者的形象在群众心里大打折扣。我们要学习张桂梅同志精神,不仅要会“做事”,还要能“扛事”,面对“硬骨头”,不绕弯不敷衍,用理论完善决断力,用实践强化行动力,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以钉钉子精神将任务落实,见行见效。

无私奉献,一盏明灯照亮前方。张桂梅老师虽饱受病痛折磨,却依然坚持为教育事业奉献所有的光和热,她无私奉献,为校园建设拿出了所有的积蓄,她如细雨般润物细无声,不计功名,告诫学生要时刻铭记党和国家的栽培,她用实际行动展现出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本色,是我们党员干部的指路明灯。基层工作中,我们常常会因为紧急任务而牺牲个人的时间,或由于一些特殊情况被百姓误解,此时,我们更要要沉下心来做实事,不抱怨不消极,学习张桂梅同志“舍小我顾大家”的精神,用优秀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做事不计回报,功成不必在我,把群众的认可当做衡量自己工作成效的一把标尺,时刻谨记共产党员的“初心”,在时代的新征程中脚踏实地奋勇向前,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辉煌!

时代楷模张桂梅先进事迹发布会观后感2

她是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张桂梅,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十佳师德标兵。2019年10月,云南省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发出通知,号召全省党员向她学习。

张桂梅作为千千万万基层教育工作者中的一员,她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自1990年参加工作以来,她始终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人身追求,而且在工作的这三十年中也一直积极践行这一人生追求。

作为一名教师,她心系困难群众,始终相信群众利益无小事,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投身教育扶贫行列,在她的努力下,华坪建成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她坚持树人先树魂,把思想政治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立校之本。她长期拖着病体,坚守工作岗位,以实际行动兑现了自己“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她把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助她治病的100多万元全部投入教育事业自己却甘守清贫。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张桂梅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家访。张桂梅身体不好,但是她却从来不让学生家长来开家长会,自己拖着生病的身体进大山挨个对学生进行家访。在遇到有辍学思想的学生时会不厌其烦苦口婆心的给学生和家长做工作,不让一个同学掉队。就是这样的家访,张桂梅坚持了十年,帮助很多想辍学的孩子又重新走进了学校,坐在了课堂上学习。

拜读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和用生命点滴的人生故事传说传说,我深切的领会到一个智者和仁者所显现出来的精神魅力。张桂梅不是制造出来的英雄,她是那样朴实,那样真实,也许她在悄悄的改写着英雄的概念.”张桂梅的精神,是一种时代的精神,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主义追求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张桂梅的精神,又是一种平凡的精神,体现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把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和回报,具体落实到自己的事业和学生上,在普通教学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执着追求。我作为教师中的一员,我要用心感受、用心学习张桂梅的精神,学业上不断进步,修养上不断完善,做学生热爱、人民满意的优秀教师,做无愧于时代的光荣教师。

时代楷模张桂梅先进事迹发布会观后感3

学习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她是一个平凡的女人,膝下无子,但被评为“全国百名优秀母亲”、“中国好人”,被几百个孩子亲切的称呼为“妈妈”;她疾病缠身,但她誓死与病魔抗争,坚持把毕业班的学生送进考场;她放弃优越环境,选择了艰苦,因为她觉得“艰苦的地方更需要我。”她为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四处奔走,忍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酸……

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精神力量在支撑张桂梅同志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撑起了一片蓝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我想是因为她心中始终牢记“我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正因为如此,张桂梅同志对党无限忠诚和热爱,她牢记初心使命,心甘情愿为民奉献一辈子。也正因为如此,她毅然决然选择了贫困山区教育事业,用她饱含深情的伟大的“爱”去帮助贫困山区女孩实现人生的梦想!张桂梅同志践行初心使命,以责任担当实现了人生的超越。正如张桂梅同志所说:“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我想,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的张桂梅同志,她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她心系困难群众,投身教育扶贫,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是我们人民教师的骄傲;她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在党爱党、在党为党,是我们基层共产党员的骄傲。

的确,我们要走群众路线,就必须情系群众、一心为民;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落地落实、做事做实。张桂梅同志,始终冲在最前线,敢与时间赛跑,敢和病魔抗争,竭尽全力帮助一批又一批贫困山区的孩子走出大山,托举起他们的希望和梦想。

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也一样扎根山区农村,面对的一样是贫困的孩子,他们也一样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唯一的出路就是学知识、学科学,我们一定要接过老教师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用心来工作,用心来教书。记住,这里—更需要我们!

时代楷模张桂梅先进事迹发布会观后感4

扎根云南丽江深山12年,创办我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作为边远山区乡村教育的“点灯人”,为1600多名偏僻山区的女孩插上腾飞的翅膀,帮助她们飞出大山,跨进大学校园的知识殿堂。这就是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的校长张桂梅。近几年她的事迹被央视等全国各大媒体广泛报道,已经家喻户晓。

立德树人,是教师的天职。“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张桂梅同志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矢志不渝、执着追求,她把自己的全部身心献给了党、献给了教育事业、献给了贫困山区人民,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坚定信仰和崇高境界,她是新时代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杰出榜样。

她是信念坚定的优秀代表。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张桂梅之所以为党的教育事业、为人民的教育事业锲而不舍、坚定不移、无私奉献,就是因为她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虽病魔缠身,遭受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却始终把学生放在心上,把党的教育事业放在心上。她把所有捐给她治病的钱和奖金、工资,共70多万元全部捐献出来修建乡村校舍,2015年,她把十七大党代表证、五一劳动奖章、奥运火炬和毕生获得的所有荣誉证书,毫无保留的全部交给了组织,全部保留在了县档案馆里。她说:“是党为她指引了一条光明的人生路,是党为她铺满了鲜花盛开的路,她所做的算不了什么,她就是要以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为党和人民奉献自己的全部。”

她是教书育人的杰出榜样。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可以说,正是这种强烈的教育情怀,才成就了今天的张桂梅。张桂梅的办学校,她的目的是“让大山里的女孩能够飞出去”,为这个目的而付出努力,不辍追求,这就是她的教育情怀。“我想让山里的(女)孩子也能走进最好的学校。”这是张桂梅的办学初衷。她创办免费的华坪女高,就是出于改变山里女孩命运,改变其家庭的目的。在她看来,山里的女孩子如果能考上大学,就可以改变三代人。如此,我们看到她长期拖着病痛的身体,“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是她的诺言,为了办好学校,她带着老师,拿命在拼。比如,在华坪民族中学工作时,常常有学生因交不起学费而面临辍学,她就拿出自己的工资,给他们交学费,她不让自己班上有一个学生因贫困而读不了书。这就是张桂梅,她成为全国所有教师的楷模,实在是当之无愧。

一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先进就是一个榜样。今天我们致敬张桂梅同志,就是要以她为榜样,学习她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始终做到在党言党、在党爱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学习她情系群众、一心为民的真挚情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学习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大力弘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精神,立足本职岗位作贡献,在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学习她坚毅执着、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攻坚克难,善作善成,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见行见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时代楷模张桂梅先进事迹发布会观后感5

通过这段时间学校组织的对张桂梅先进事迹的学习,同是一名人民教师,我自感羞愧。

张桂梅同志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的教师的优秀代表,她的事迹平凡而伟大,思想朴实而闪光,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伟大的时代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展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和共产党员的时代风采。张桂梅的事迹,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她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忠诚。她工作30余年来,爱生如子,对待教育事业兢兢业业,即使被病魔纠缠也没有一丝懈怠,仍然带病忍受着剧烈的疼痛站在讲台,就算倒下也放不下她的学生,无论何时何地,心中仍然牵挂着她最热爱的教育事业。

作为一名教师,很多无法做到的在张桂梅看来像是举手投足的小事,其实不然,正因为对她来说是小事,是她心系学生,心系她的工作,无论在什么岗位,她始终一直坚守,不但自己做好,还要树立榜样,带动同事一起做好教育。从她教学取得的成绩证明了她对教育事业的衷心。

尽管现实残酷,她先是丧夫,然后自己几经病魔折磨,但她始终“不忘初心”,坚持将自己的一生为教育事业作奉献,她忘我的精神,爱学生如子,爱教育事业胜过爱自己生命的精神让我十分崇敬。作为一名党员的教师,尽管我一直以来也在热爱教育事业,认真对待我的每一位学生,在岗位上兢兢业业,但和张桂梅同志比起来,我所做的一切似乎很渺小。

今后的工作,我会继续努力,像张桂梅同志,学习她对待工作的态度,学习她无论何时何地始终“不忘初心”,坚守在教育岗位,培养更多优秀的学生,为学校的教育尽一份力,为贫困地区的教育奉献自己的力量。

时代楷模张桂梅先进事迹观后感 篇3

从张桂梅的事迹中, 我联想到今天一些不能安心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不能将心思放在讲台上,再对比张桂梅同志的高尚人格,让人感到如此的震撼。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 我们应该像张桂梅同志那样为学 为人 为师,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的教育事业需要更多像她那样的教师。我们学习张桂梅, 就是要学习她处处以共产党员的先进标准要求自己,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淡泊名利 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她爱岗敬业 为人师表,为教书育人恪尽职守 呕心沥血的精神; 学习她崇高师德 治学严谨, 为追求学术锲而不舍求真务实的精神; 学习她珍爱生命 坚忍不拔,为战胜病魔而不屈不挠 积极乐观的精神。 她是当代知识分子学习的楷模!今后的工作中,我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向张桂梅同志学习。

一 热爱教育事业。 对教育的热爱主要来自于教师对教育在中华民族振兴道路上地位与作用认识, 我要以实际行为,扎根于中学教育,让受教育的孩子成才。回想参加工作以来的历程: 从 1 997 年 9 月,我就报着一颗对教育事业无比向往和追求的心走上三尺讲台,开始我平凡的事业。在这十三个春秋所走过的历程中, 我永不退缩, 更不放弃,我为之努力着奋斗着,当我取得了一点点微不足道的成绩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光荣与自豪。

二 关爱学生。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 教育的主体, 只有把学生培养好,振兴中华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要培养学生,就离不开对学生真挚的爱,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成为德 智 体 美诸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改革不断更新的今天,过去的那种教书匠式的方法肯定是不再可行了。 现在的学生, 比以前的学生多了更多的想法,受外界的影响也更大,在提高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用什么手段来教育学生? 我认为, 要教育好学生, 杜绝学生的逆反心里 厌学情绪,让学生真正喜欢上这门学科,绝不是靠武力手段,或是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应该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他们, 孩子有时是淘气, 有时是一时管不住自己,并不是真的想要犯错误。我们应该多给他们一些机会,多理解理解他们, 多跟他们谈谈心里话, 走进他们的生活, 了解他们的心声,从而对不同的心声进行因材施教。

三 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 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有新的理念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才能适应培养创新人材的需要,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 重视学生的自我锻炼和个性发展, 使全体学生的潜能得到最优的发挥,使每名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只有过硬的业务能力,在学生面前才有威信,才有利于教学和班级的管理。 所以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了解国内外最新的教育动态,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教学和班级管理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工作中我不断向有经验的教师和班主任请教, 认真总结自己的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经验, 用科学 合理有效的方法指导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使自己的教法和班级管理工作不断焕发新的活力。

时代楷模张桂梅先进事迹观后感 篇4

张桂梅同志是教师的优秀代表, 是教师的榜样。 张桂梅同志爱教育, 爱学校, 爱学生;张桂梅同志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张桂梅同志让社会满意, 让家长放心, 让学生成才,认真执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切实加强师德建设, 真正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张桂梅同志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勤奋工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 人们常不解的问她: 这样做有什么目的, 有什么好处?什么力量使她这样坚强?张老师总是笑着说: “如果我有追求, 那就是我的事业: 如集我有企盼, 那就是我的学生; 如果我有动力, 那就是党和人民” 。 她,没有生育自己的儿女,却有着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 那些失去父母的贫苦孩子在她的身上感受到了母爱, 分享着人间最美好的亲情。 她,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用真爱点亮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的希望之光, 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爱的奉献之歌。 她就是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兼“儿童之家”福利院院长张桂梅。向传递真爱的使者张桂梅学习为主题的“感恩行动” 在迅速掀起, 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动力。

通过学习张桂梅先进事迹以后, 我们要更加热爱和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培养高素质的建设人才和接班人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甘为园丁, 做到教育安心和专心, 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服务。 热爱本职, 踏实工作, 不追逐名利。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应勤奋学习, 刻苦钻研,及时更新知识, 不断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与能力。 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认真听取他们的教诲。 讲好普通话,使用规范字,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上好每堂课。 绝不得过且过和放任迁就学生, 而要以又红又专的高标准要求学生,以满腔的爱心关心学生, 关心学生的成长,积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循循善诱, 管教管导, 既教书又育人, 对学生一视同仁。 做到深入学生, 为学生排忧解难,为学生多办实事。

时代楷模张桂梅先进事迹观后感 篇5

张桂梅同志的精神充分体现了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体现了一名普通人民教师把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具体落实到了自己的事业和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和执着追求。她不是英雄,但是她用朴实、真实、感人的事迹赢得了人们对她的敬重。她在以下几个方面所彰显的精神内涵,深刻地感动了我。

一是坚定的理想信念。用她的话说就是“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她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她热爱党,热爱人民,更热爱贫困山区的人民,为了办好女子高中,她锲而不舍,历尽艰辛,但始终坚信,依靠共产党就能办成事,就能成就她的梦,办一所女子高中的梦,让无数个贫穷的女孩子圆大学的梦,她要通过培养女大学生来促进我们贫困山区脱贫,促进现代文明建设,让孩子们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改变人生。

二是高尚的人生价值追求。她没有生儿育女,却是女子高中近500名学生和华坪儿童福利院50多名孤儿的“校园妈妈”、“张妈妈”,她把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给了那些失去父母的孩子和贫困山区的孩子,让他们分享人间最美好的亲情,用真爱点亮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的希望之光。她是党的十七大代表,集“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十大女杰”等荣誉于一身,多次受中央、省、市、县表彰,但是她没有骄傲自满,始终视自己为一个平凡的人,把崇高的人生价值追求铭刻在了平凡的工作岗位和繁琐的工作中。

三是博大的爱国为民情怀。她为了“改变山区母亲素质和促进教育公平”,没有一分钱的她,多方奔走、呼吁,历尽千辛万苦,创办了全免费的女子高中。她将自己获得的“云南省兴滇人才奖”30万元奖金捐献给了贫困山区的丁王民小建设教学楼,充分体现了她无私的爱国为民情怀。

四是卓越的敬业奉献精神。她30年如一日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平凡事业中,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坚守三尺讲台。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尽职尽责的精神,钻研学校教学和管理,身体力行,教学成绩突出。

时代楷模张桂梅先进事迹观后感 篇6

校外进行家访,校内开展“五个一”党性常规活动,张桂梅和老师们边研究边探索,感性的认知慢慢聚拢,理性的判断渐渐升腾,老师、学生的心渐渐和党支部、和张桂梅凝聚在了一起。

8月1日,张桂梅要去学生陈明思家家访。当天她的身体很不舒服,走两步就要歇一歇。可当她看见远远来迎接她的陈明思,紧蹙的眉头马上舒展开来,微笑着拥抱着学生,轻声询问假期作业的完成情况。

20-年到20-年间,陈明思的奶奶和弟弟相继去世,承受不住家中变故的父母经常吵架,有时还会打架,导致陈明思无心上学。张桂梅了解到情况后,及时到陈明思家家访,做她父母的思想工作,如今陈明思的父母不吵架了,父亲还去打工挣钱了。

“很多道理以前都听过,但由张校长说出来让我更信服。”陈明思说,“在我情绪不好的那段时间里,我不想和任何人讲话,校长就让我和她一起住,每天不管多疲惫,只要校长发现我情绪不对,她都会和我谈心,给我讲革命先烈的故事,慈祥的眼神里,流露出对我深深的爱,慢慢地我开始和校长讲心事了,现在校长已经成为我的知心长辈。”

陈明思告诉记者,现在她在“演绎红色经典课间操”中扮演江姐,演的次数多了,自己也受到了感染。她每天最期盼的就是跳《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献》,一听到歌声响起,就特别振奋,她仿佛看到了革命先辈为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浑身充满了劲,在学习上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克服,她相信只要努力一定可以考上向往的上海财经大学。

多年来,张桂梅把家访作为一种工作常态,坚持走进家庭、携手育人,深入到每个贫困学生家里,前后共走了10余万公里。在她的教育影响下,女高的学生都在心里暗暗许下向革命先辈学习,努力拼搏实现自己梦想的心愿。

“学校每周都开展的‘五个一’活动,一日一次重温入党誓词和每周观看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革命历史故事片等活动,让我们耳濡目染,提升了自身修养,我们的心和张老师连在了一起,让大山里的孩子走出来成了大家共同的心愿。”丽江华坪女子高中办公室主任张晓峰说。

当年因不堪学校严苛管理而离开的陈建华老师,不仅又回到了女子高中继续任教,还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说:“离开学校后,一直都听到张桂梅老师的故事,张老师把自己融入时代、将信仰融入生命,让我深受感动,我也想做像她一样有信仰的人。”

张桂梅个人先进事迹观后感精选


我们自身也会在观影的同时产生许多新的思维。写一篇观后感,也是为了真实的记录我们观看作品之后悟出的道理,观后感应以“感觉”为主,以叙事抒情为主,着作描写对作品的启发,写作品名观后感,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读后感大全小编特意收集并为您呈上“张桂梅个人先进事迹观后感”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希望你能阅读并收藏!

张桂梅个人先进事迹观后感(篇1)

奇迹校长——张桂梅

中宣部决定,授予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时代楷模称号。

张桂梅为了建一所免费的女子高级中学花了她很大的心思,她首先是想到找教育局局长,但因为投资太大,没有成功。她就想到筹款,于是她放下颜面,但人们却并不理解,几年间,才筹借到1万多元。可幸运的是,xx年十七大在北京召开,张桂梅被选为云南省十七大代表,在会上,她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很快这所女高就开始使用了。刚招生时,只要来就收,当时还收了一个数学只有6分的人(满分150分)。

华坪女高从来不开家长会,而是翻山越岭的一次次家访,xx来张桂梅的足迹遍布丽江市一区四县,行程超过了11万公里。要知道中国最南端到最北端距离为5500公里,那一年就要大概要走一个往返。有的学生家地处偏远山区,车进不去的地方,张桂梅有一次骑马,摔断了肋骨……

子夜时分,华坪女高依旧是灯火通宵,学生在走廊席地而坐,最后一节自习安排在宿舍楼道里,这样可以自习结束后以最快速度上床休息。十几年来,她一直都陪着学生学习到深夜。

凌晨5:30早读,晚上12:20自习结束睡觉,正是靠着这股劲,华坪女高从来的就收,到全县人人想进的高中。今年7月,华坪女高本科上线率94.3%,不少学生被国内重点高校录取。

如今张桂梅已经63岁了,20多种疾病缠身,但她依旧在前线教书育人。她在生病的时候,还在担忧她的学生们。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时代楷模,当之无愧!

张桂梅个人先进事迹观后感(篇2)

老太太,瘦弱多病 无家无子。她究竟有什么魔力,改变了那么多孩子的命运?

总有一些人,牺牲自己,照亮了别人,用敢为人先的拼搏与担当,大爱无疆无私奉献的品德与情怀为1645个贫困女孩的托起了大学梦,为贫困孩子撑起一片天。她就是张桂梅同志,她对事业的热爱与默默付出,是新时代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杰出榜样。

她,有“红梅傲雪大爱无疆”的担当。她就是一株傲雪红梅,仰首报春,带给孩子们无限的希望;用心血播撒爱的种子,谱写着新时代共产党人的无疆大爱!为筹集资金办女子高中,张桂梅四处求助,向社会募捐。有时疲惫 无助至极的她坐在昆明街头,靠着墙根睡了过去,醒来时已是万家灯火。整整奔波5年,只筹到一万多元。她不怕苦 不怕累,在北京开会奔走于各大媒体,引起社会关注。在各级党委政府投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捐助下,张桂梅的办学梦想终于实现了。学习张桂梅用生命绽放大爱无边,正气担当勇往直前的干劲,用大写的人生点缀冬雪的洁白 红梅的傲然。

她,以“无我”的境界“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张桂梅时刻温暖着别人,对自己的不幸却深埋在心底,她没有子女,却是上百个孩子口中的“妈妈”;她身患绝症,却把自己所得的奖金都捐献给了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她在基层教育岗位上辛勤耕耘数十年,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托起贫困山区孩子们的希望;她带病坚守岗位,潜心于教学管理研究和培育新人事业,她用行动在“平凡中见伟大 质朴中显真情”,以“无我”的精神境界诠释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是党员干部和教育工作者学习的榜样。

张桂梅个人先进事迹观后感(篇3)

这里出来的女孩后劲非常足

学校师生的付出得到了回馈。2011年,华坪女高向社会输送第一届毕业生,96名学生69人考取本科,综合上线率100%。这个成绩让华坪女高在县城站住了脚跟。

周云丽考上大学后,父亲总是笑嘻嘻,做什么都有劲,“觉得再读4年就出头了。”父亲让她和姐姐背着装满菜和鸡肉的筐子,当面感谢张桂梅。

踏上前往昆明的火车,周云丽第一次认识大山以外的世界,也体会到不同成长环境带来的差距。

同学来自全国各地,周云丽发现他们能歌善舞,自己没有才艺可展示。舍友问她用什么乳液护肤时,她还不知道乳液是什么东西。父亲不愿女儿落于人后,听女儿说班里同学都有电脑,他跑到县城,花费4000元为女儿买了一台电脑。

差距显而易见。一位华坪女高的毕业生说,大学的口语课上,自己蹩脚英语口音一出,很多同学忍不住笑。还有人说,自己沟通力欠佳,不主动,不擅长处理人际关系。第一届学生毕业后,张桂梅不断收到这样的反馈,一位浙大毕业生打电话对她倾诉,自己不如别人,英语也说不清楚。

这样的反馈是张桂梅不曾预想的。张桂梅意识到,学校也需要与时俱进,她开始让学生跳鬼步舞、穿黄色校服裙,让儿童之家的孩子吃汉堡、披萨,将生活习惯改成“洋式的”,“免得出去让人瞧不起。”

一位女孩考上大学后,向张桂梅倾诉,说自己跟同学相比又小又黑,穿得不好,说话也土气,常受排挤,7个舍友同去宿舍楼底抬水,不许她喝,还经常留她一人扫地,不过自己没哭过。张桂梅夸奖她好样的,还对她说,“欺负我,就给我揍回去,别看你长得小,不怕。”

还有考入北京的学生跟她说同学来自人大附中、衡水中学,张桂梅鼓励学生不要惧怕竞争,迎头上。她相信华坪女高毕业的学生“后劲非常足”,不会被轻易打倒。

女孩们不可避免审视过去。一位2011级的毕业生说,自己曾有一段时间充满沮丧,上大学后,她发现同学在高中阶段就出国旅游,考上大学顺理成章,而自己的高中生活被枯燥的学习生活填满,拼尽全力只是为了摆脱农民身份。不公平感会在某些时刻冒出来,但她也因此看到奋斗的价值——大山走出来的她能通过高考同优秀同学站在一起,这件事本身就值得欣喜。

张桂梅在教学楼外墙上贴了几个字:刚强、慈惠、质朴。她常鼓励学生,哪怕落榜了,也不要怕失败,“天塌不下来”。但有毕业生结婚后回来看她,带着孩子,又没有工作,张桂梅会面露忧虑。

张桂梅希望,女孩们走出大山,不要再回来,也不用回母校。有当医生的毕业生想捐工资,张桂梅没有收,她不愿拿学生的钱。如果未来实力允许,她希望学生能把钱捐给没钱治病的穷人,而母校和她本人都不需要报答。

张桂梅常说,女子高中是为社会培养人才,一个人奋斗不是为自己和父母,而是为国家和民族。如果看到有人落水,张桂梅觉得,不管自己是否自信有能力救人,都应该伸手拉一把。

她知道被人拉一把的感觉。来华坪县任教前,她在中甸子弟学校当老师,在那里与丈夫相识、成婚,度过了一段平静的时光。

1995年,为了给身患癌症的丈夫治病,张桂梅花光了全部积蓄,最后给丈夫立碑的钱也没有,又借不到钱,她在大马路上撞车寻死,被司机破口大骂。那一刻,张桂梅体会到,“人需要帮忙时,只要有人提一把,真的感激不尽。”

张桂梅个人先进事迹观后感(篇4)

她和许多人一样,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希望,幸运没有垂青她,不幸之神却与她如影随行:花季年华丧失母亲,青春年华痛失丈夫,两次肿瘤手术,癌细胞转移到肝脏。磨难面前她勇敢的挺直了身子。磨难没有使她消沉,病魔没有使她倒下。她紧紧抓住有限的生命,在讲台上认真教学;在课外,认真辅导学生。几次晕倒讲台上,领导要她住院治疗,她放下学生,总是还不到出院就偷偷回学校上课。就是这样柔弱的身躯,她还毅然出任孤儿院院长。是什么力量支撑她如此做呢?张老师的话“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张老师的生命价值观非常清晰。

我们学习她,首先是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作为一个党员,张老师放弃了进条件好的学校任教的机会,选择了条件较差的学校,一身病痛的张老师教学上几十年兢兢业业,承担学校毕业班的教学工作,女生工作,妇女工作,语文教研工作及其他校务工作。除了住院没向学校请个一天病事假,教学成绩突出,她说:“为了民族贫困山区的教育,即使倒在讲台上,长眠于华坪的沃土之中,也无怨无悔”。吃苦在前,那里最需要就到那里,无私奉献,张老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我们学习她,学习她爱生如子。她虽然没有孩子,可是她却是许多孩子的妈妈。精心教育学生,辅导学生,中午、晚上看着学生睡觉,给学生盖被子。学校学生和孤儿院50多个孩子,住院她陪着,给他们送饭,付医药费,资助学生读书,自己连洗衣机都没有。她将爱播洒进孩子们的心田。

我们要认真学习张桂梅同志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记宗旨、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优秀品质;学习她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崇高境界;学习她热爱生活、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优良作风;学习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大家决心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打造文化旅游名市,构建和谐大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要认真学习张桂梅同志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记宗旨、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优秀品质;学习她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崇高境界;学习她热爱生活、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优良作风;学习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

我们学习她的精神品质,有利于在社会主义经济大潮中保持清醒的头脑。物质固然重要,可是决定我们生命价值的东西不是物质,而是精神品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牢记使命,教书育人,培养一大批对国家发展有用的人才,这些人才,首先必须是政治上过硬的,必须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和人民。他们才能肩负历史的重任。我们教育工作者,如果没有过硬的政治思想,学校德育建设的落实就是一句空话。我们培养的人才质量就会出问题!这是很危险的,学习张老师的事迹,很有现实意义。

作为一名战斗在大理市太邑山区的教师,我决心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打造文化旅游名市,构建和谐大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张桂梅个人先进事迹观后感(篇5)

中宣部决定,授予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时代楷模称号。63岁的张桂梅坚守滇西深贫山区教育事业数十年,12年前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迄今帮助1800多名贫困女孩圆梦大学,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一个女孩可以影响三代人。”张桂梅说,如果能培养有文化、有责任的母亲,大山里的孩子就不会辍学,更不会成为孤儿。

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能被很多人所知晓,源于一档一档专访节目。在节目中,她表达了对“女性当全职太太”的鲜明反对。她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学生领着丈夫和孩子回到华坪女中,准备给母校捐一笔钱,当她得知这名学生已做起全职太太,便直接轰人,“你给我滚出去。家庭那么困难,把你供到现在,反而当起了全职太太?”

倒不是说张桂梅观念上有些偏颇,而是她认为女人当自强,更何况是从全免费女子高中——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里走出去的女生呢?张桂梅校长是真正的“教育扶贫”中国第一人。她对教育的倾情,她对教育的执著,让人感动;她对大山里孩子的真情,她对贫困地区的关注,让人泪目。也正因为如此,张桂梅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这是肯定也是褒奖。

毫无疑问,张桂梅是教育界的一个标杆人物,带着教育人的业者良心,带着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光芒,坚守滇西深贫山区教育事业数十年,一头扎进“教育扶贫”的光辉事业中。张桂梅是火种,点燃了贫困地区孩子的希望;张桂梅是火炬,照亮了贫困地区孩子的未来人生之路。

我国还有不少贫困地区,这些地区的孩子渴求知识,渴望走出贫困,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当然,中国光有一个张桂梅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越来越多的教育人也像张桂梅一样,以实际行动去“教育扶贫”。“以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我们有理由相信,张桂梅为众多的教育人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在她的精神感召下,势必会有更多的教育人争着赶往道德高地,用他们的热情、用他们的知识去帮助贫困地区孩子的圆飞翔的梦想。

让我们致敬张桂梅,感谢她为教育的付出;让我们致谢张桂梅,感激她对贫困地区孩子的挚爱。身边需要榜样,时代需要楷模,教育大花园需要梅花朵朵、激情绽放。

张桂梅个人先进事迹观后感(篇6)

今天,我认真观看了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学习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和用生活点滴写就的人生故事,使我深受启发,受益匪浅,深切地感悟到了一名普通共产党员、-名被孩子们称为“校园妈妈”的平凡教育工作者所彰显的高尚人格和博大精神魅力。

张桂梅同志的精神充分体现了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体现了一名普通人民教师把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具体落实到了自己的事业和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和执着追求。她不是英雄,但是她用朴实、实、感人的事迹赢得了人们对她的敬重。

张桂梅同志深深扎根边疆民族贫困地区,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爱教育,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别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她爱学校,不顾身患多种疾病,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折磨,经常超负荷地工作在教学岗位上;她爱学生,拿出绝大部分工资接济困难学生,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关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关爱学生。张桂梅同志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一名共产党的崇高理想和追求,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张桂梅同志是教师的优秀代表,是教师的榜样。张桂梅同志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张桂梅同志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张桂梅同志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成才,认真执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切实加强师德建设,真正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通过学习张桂梅先进事迹以后,我们要更加热爱和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培养高素质的建设人才和接班人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甘为园丁.做到教育安心和专心,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服务。热爱本职,踏实工作,不追逐名利。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应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及时更新知识,不断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与能力。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认真听取他们的教诲。讲好普通话,使用规范字,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上好每堂课。绝不得过且过和放任迁就学生,而要以又红又专的高标准要求学生,以满腔的爱心关心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积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循循善诱,管教管导,既教书又育人,对学生-视同仁。做到深入学生,为学生排忧解难,为学生多办实事。

敬业是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人生的价值在于奋斗、进步与奉献。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是最基本的一条。有人说,伟大的科学发现和重要的岗位,容易调动敬业精神;而-些普普通通的工作,想敬业也敬不起来。道理并非如此。教师们发扬敬业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可感召成千上万人投身到教育事业建设中,推动社会现代化的建设与发展。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长期能爱岗敬业,创造让党和人民满意的业绩,需要我们有坚韧不拔的毅力。

时代楷模张桂梅先进事迹观后感(6篇)


现在看电影或者视频也是人们汲取知识营养的一种主要渠道,观看的过程中,我们会涌现很多感触。好的作品会引起观众的共鸣,不断地触动内心,观后感可以更加条清缕晰地整理我们的思维。那么观后感怎么才能写好呢?小编特意收集和整理了时代楷模张桂梅先进事迹观后感(6篇),欢迎你阅读与收藏。

时代楷模张桂梅先进事迹观后感【篇1】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张桂梅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矢志不渝、执着追求,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落实到平凡、普通、细微的教学管理之中。

为师者高风亮节,动之以情,付之以爱。张桂梅18岁从东北家乡来到云南后,当地领导和群众在她身患重病时伸出援手,给了她“第二次生命”,让她坚定了以教育扶贫回报山乡、用爱心传递温暖的志向。在教育方法上,她注重因材施教,摸索出民族贫困山区学生教育的规律,把育人作为教育的前提和目标。在她眼中,每一位学生都应该得到平等的关爱,从来不用“贫困”二字形容自己的学生,而是称他们是“大山里的孩儿”。正是秉承着一颗单纯而真诚的仁爱之心,张桂梅长期扎根红土高原,为山区孩子放飞梦想,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支撑着我的,是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让我直面这片热土时,心中无愧。”年幼时就已“渗入红色基因”的张桂梅,始终坚持树人先树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思想政治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立校之本,用红色教育为师生铸魂塑形。她创建的学校,经过1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党建统领教学,革命传统立校,红色文化育人”的特色教学模式,确立了“继承革命传统、发扬延安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办学宗旨,“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做党的好女儿”成为校园里铿锵有力的呼号,诵读革命故事传说、传唱爱国歌曲、开办法治讲座、弘扬传统文化、组织理论学习成为塑造师德师魂的日常功课。师生们在举手投足、潜移默化中感受革命精神、爱国情操和红色基因,不断激发对党忠诚、报效祖国、艰苦奋斗的信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坚持不懈用理想和信念“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是成就张桂梅传奇的源头活水,是“让教育走得更深更远”的强劲动力。

向张桂梅同志学习,我们就要学习她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学习她情系群众、一心为民的真挚情怀,学习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学习她坚毅执着、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把自身前途命运同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将自己的人生理想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洪流之中,以家国为己任,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

张桂梅,中共党员,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院长,是媒体多年关注报道的一位先进典型人物。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张桂梅同志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矢志不渝、执着追求,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她心系困难群众,投身教育扶贫,建成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她坚持树人先树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思想政治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立校之本,用红色教育为师生铸魂塑形。她长期拖着病体,坚守工作岗位,以实际行动兑现自己“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她始终艰苦朴素、甘守清贫,却把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助她治病的100多万元全部投入教育事业。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华坪女子高中连续9年高考综合上线率保持100%。

张桂梅的事迹感动每个人,为了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和谐。这个活着的榜样,她顽强拼搏、不屈不挠、无私奉献、善良慈爱、她全心全意投入教育事业、慈善事业的精神让我们钦佩。“俯首甘为儒子牛”是鲁迅先生的写照也是张桂梅的写照。

人们常不解的问她:这样做有什么目的,有什么好处?什么力量使她这样坚强?张老师总是笑着说:“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集我有企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她没有生育自己的儿女,却有着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那些失去父母的贫苦孩子在她的身上感受到了母爱,分享着人间最美好的亲情。她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用真爱点亮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的希望之光,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爱的奉献之歌。她就是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兼“儿童之家”福利院院长张桂梅。向传递真爱的使者张桂梅学习为主题的“感恩行动”在迅速掀起,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动力张桂梅为何与“感恩”产生联系,她的感恩情怀源自何处?从她的人生轨迹中找到了答案。张桂梅同志参加工作30多年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她没有子女,生活节俭,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费控制在3元以内,而拿出自己绝大部分工资接济困难学生,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带患病的学生去看病,天冷了给他们添置衣被,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献给学生和孤儿;她不仅生活上关心学生,而且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健康的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无微不至地关爱他们,与迷恋网络的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精心引导,细心照顾,使他们戒除了网瘾。华坪。妈”、“张妈妈”。

我们学习她的精神品质,有利于在社会主义经济大潮中保持清醒的头脑。物质固然重要,可是决定我们生命价值的东西不是物质,而是精神品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牢记使命,教书育人,培养一大批对国家发展有用的人才,这些人才,首先必须是政治上过硬的,必须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和人民。他们才能肩负历史的重任。我们教育工作者,如果没有过硬的政治思想,学校德育建设的落实就是一句空话。我们培养的人才质量就会出问题!这是很危险的,学习张老师的事迹,很有现实意义。

学习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之后,我为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而钦佩,我为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持在三尺讲台上而敬佩。

张桂梅和许多人一样,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希望,但是幸运却没有垂青她,不幸之神却于她如影随行:花季年华丧失母亲,青春年华痛失丈夫,两次肿瘤手术,癌细胞转移的肝脏。磨难没有使她消沉,病魔没有使她倒下。她紧紧抓住有限的生命,在讲台上认真教学,在课外认真辅导学生。几次晕倒在讲台上,领导要她住院治疗,她放不下学生,总是还不到出院就偷偷回学校上课。就是这样柔弱的身躯,她还依然出任孤儿院院长。是什么力量支撑她如此做呢?用她的话说就是“如果说我有追求,那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拜读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和用生命点滴的人生故事,我深切的领会到一个智者和仁者所显现出来的精神魅力。张桂梅不是制造出来的英雄,她是那样朴实,那样真实,也许她在悄悄的改写着英雄的概念,这些英雄就生长在普通的生活中。

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我们应该像张桂梅同志那样为学、为人、为师,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的教育事业需要更多像她那样的教师。我们学习张桂梅,就是要学习她处处以共产党员的先进标准要求自己,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她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为教书育人恪尽职守、呕心沥血的精神;学习她崇高师德、治学严谨,为追求学术锲而不舍、求真务实的精神;学习她珍爱生命、坚忍不拔,为战胜病魔而不屈不挠、积极乐观的精神。

张桂梅同志深深扎根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爱教育,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别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她爱学校,不顾身患多种疾病,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折磨,经常超负荷地工作在教学岗位上;她爱学生,拿出绝大部分工资接济困难学生,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关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关爱学生。张桂梅同志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一名共产党的崇高理想和追求,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张桂梅同志是教师的优秀代表,是教师的榜样。张桂梅同志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张桂梅同志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张桂梅同志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成才,认真执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切实加强师德建设,真正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张桂梅同志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勤奋工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人们常不解的问她:这样做有什么目的,有什么好处?什么力量使她这样坚强?张老师总是笑着说:“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集我有企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她,没有生育自己的儿女,却有着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那些失去父母的贫苦孩子在她的身上感受到了母爱,分享着人间最美好的亲情。她,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用真爱点亮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的希望之光,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爱的奉献之歌。她就是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兼“儿童之家”福利院院长张桂梅。向传递真爱的使者张桂梅学习为主题的“感恩行动”在迅速掀起,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动力。

通过学习张桂梅先进事迹以后,我们要更加热爱和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培养高素质的建设人才和接班人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甘为园丁,做到教育安心和专心,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服务。热爱本职,踏实工作,不追逐名利。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应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及时更新知识,不断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与能力。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认真听取他们的教诲。讲好普通话,使用规范字,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上好每堂课。绝不得过且过和放任迁就学生,而要以又红又专的高标准要求学生,以满腔的爱心关心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积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循循善诱,管教管导,既教书又育人,对学生一视同仁。做到深入学生,为学生排忧解难,为学生多办实事。

敬业是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人生的价值在于奋斗、进步与奉献。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是最基本的一条。有人说,伟大的科学发现和重要的岗位,容易调动敬业精神;而一些普普通通的工作,想敬业也敬不起来。道理并非如此。教师们发扬敬业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可感召成千上万人投身到教育事业建设中,推动社会现代化的建设与发展。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长期能爱岗敬业,创造让党和人民满意的业绩,需要我们有坚韧不拔的毅力。

张桂梅的事迹感动每个人,为了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和谐.这个活着的榜样,她顽强拼搏、不屈不挠、无私奉献、善良慈爱、她全心全意投入教育事业、慈善事业的精神让我们钦佩。“俯首甘为儒子牛”是鲁迅先生的写照也是张桂梅的写照。

人们常不解的问她:这样做有什么目的,有什么好处?什么力量使她这样坚强?张老师总是笑着说:“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集我有企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她没有生育自己的儿女,却有着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那些失去父母的贫苦孩子在她的身上感受到了母爱,分享着人间最美好的亲情。她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用真爱点亮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的希望之光,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爱的奉献之歌。她就是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兼“儿童之家”福利院院长张桂梅。向传递真爱的使者张桂梅学习为主题的“感恩行动”在迅速掀起,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动力张桂梅为何与“感恩”产生联系,她的感恩情怀源自何处?从她的人生轨迹中找到了答案。张桂梅同志参加工作30多年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她没有子女,生活节俭,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费控制在3元以内,而拿出自己绝大部分工资接济困难学生,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带患病的学生去看病,天冷了给他们添置衣被,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献给学生和孤儿;她不仅生活上关心学生,而且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健康的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无微不至地关爱他们,与迷恋网络的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精心引导,细心照顾,使他们戒除了网瘾。华坪。妈”、“张妈妈”。

张桂梅同志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的优秀代表。她的先进模范事迹,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她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忠诚。张桂梅同志参加工作30多年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她没有子女,生活节俭,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费控制在3元以内,而拿出自己绝大部分工资接济困难学生,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带患病的学生去看病,天冷了给他们添置衣被,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献给学生和孤儿;她不仅生活上关心学生,而且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健康的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无微不至地关爱他们,与迷恋网络的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精心引导,细心照顾,使他们戒除了网瘾。华坪县民族中学的学生和华坪儿童之家福利院的孩子们亲切地称她为“校园妈妈”、“张妈妈”。张桂梅为之苦苦追求的梦想一天天成为现实,她让伟大的母爱在奉献中不断延伸。

她和许多人一样,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希望,幸运没有垂青她,不幸之神却与她如影随行:花季年华丧失母亲,青春年华痛失丈夫,两次肿瘤手术,癌细胞转移到肝脏。磨难面前她勇敢的挺直了身子。磨难没有使她消沉,病魔没有使她倒下。她紧紧抓住有限的生命,在讲台上认真教学;在课外,认真辅导学生。几次晕倒讲台上,领导要她住院治疗,她放下学生,总是还不到出院就偷偷回学校上课。就是这样柔弱的身躯,她还毅然出任孤儿院院长。是什么力量支撑她如此做呢?张老师的话“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张老师的生命价值观非常清晰。

我们学习她,首先是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作为一个党员,张老师放弃了进条件好的学校任教的机会,选择了条件较差的学校,一身病痛的张老师教学上几十年兢兢业业,承担学校毕业班的教学工作,女生工作,妇女工作,语文教研工作及其他校务工作。除了住院没向学校请个一天病事假,教学成绩突出,她说:“为了民族贫困山区的教育,即使倒在讲台上,长眠于华坪的沃土之中,也无怨无悔”。吃苦在前,那里最需要就到那里,无私奉献,张老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时代楷模张桂梅先进事迹观后感【篇2】

我们学习她对教育的执着和对工作的努力,张老师放弃了进条件好的学校任教的机会,选择了条件较差的学校,一身病痛的张老师教学上几十年兢兢业业,承担学校繁重的教学工作,女生工作,妇女工作,语文教研工作及其他校务工作。除了住院没向学校请个一天病事假,教学成绩却异常突出,她说:“为了民族贫困山区的教育,即使倒在讲台上,长眠于华坪的沃土之中,也无怨无悔”。吃苦在前,那里最需要就到那里,无私奉献,张老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她爱生如子。她虽然没有孩子,可是她却是许多孩子的妈妈。精心教育学生,辅导学生,中午晚上看着学生睡觉,给学生盖被子。学校学生和孤儿院50多个孩子,住院她陪着,给他们送饭,付医药费,资助学生读书,自己连洗衣机都没有。她将爱播洒进孩子们的心田。她有着我们教师两袖清风的高尚品质。张老师前后将国家奖励给她的奖金50余万元全部捐给贫苦地区的教育事业,自己每天的生活控制在三元。她像春蚕,她像蜡烛,她更像光芒万丈的太阳!

她的精神值得我们全世界人民所学习,因为她有利于在社会主义经济大潮中保持清醒的头脑。物质固然重要,可是决定我们生命价值的东西不是物质,而是精神品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牢记使命,教书育人,培养一大批对国家发展有用的人才,这些人才,首先必须是政治上过硬的,必须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和人民。他们才能肩负历史的重任。我们教育工作者,如果没有过硬的政治思想,学校德育建设的落实就是一句空话。我们培养的人才质量就会出问题!这是很危险的,学习张老师的事迹,很有现实意义。

我们学习她淡泊名利 无私奉献 不求回报的崇高境界;学习她热爱生活 艰苦奋斗 乐观向上的优良作风;学习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努力工作,争取做一个优秀的教师

人生的意义就在这个过程上。你要细细体认和玩味这个过程中的每节,无论它是一节黄金或一节铁;你要认识每节的充分价值。

时代楷模张桂梅先进事迹观后感【篇3】

头几年,张桂梅自己走山路家访,曾因过度劳累昏睡在路旁。她尝试过自己租车,也骑过马和摩托,肋骨断了两次。后来县里派车帮助她家访,可几乎每一个学生家里都还有一段要步行的小路。“过去张老师能风风火火地走路,后来病越来越重,有些难走的路段需要搀扶。今年需要搀扶的时候就更多了。”一直跟随张桂梅家访的华坪县融媒体中心记者王秀丽说。

今年10月2日至7日,张桂梅在6天里走遍华坪县荣将镇、石龙坝镇、兴泉镇、船房乡的37个村小组,走访了39个农村学生家庭,平均每天走访六七个学生家庭。最远的家访路是去高三学生罗青青(化名)的家。乘车40多公里到达船房乡华荣村后,张桂梅还要走半个多小时的上山小路到罗青青家。在同事和罗青青的搀扶下,张桂梅一步一步地爬山坡,走几分钟就停下来大口大口地喘气。路过一条浅浅的小溪时,她已无法抬腿跨过,只能拖曳着双脚划过水面。

张桂梅把1804个贫困山区女孩送出大山,送进大学。她创办的女子高中历届高中毕业生升学率100%,今年高考又创最好成绩,159个考生中70人上一本。然而,张桂梅仍不甘心,还没有学生考上清华北大。她仍旧拖着病体去家访,她要去了解每个学生家庭的情况,去解除每个学生的后顾之忧,让学生再加把劲,明年

时代楷模张桂梅先进事迹观后感【篇4】

张桂梅, 45 岁, 满族, 中共党员, 云南省丽江地区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兼华坪儿童之家院长.以来,先后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被全国教育总工会 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十佳师德标兵” , 被全国总工会授予“五一” 劳动奖章 全国“十佳”知识女性,获得省委 省政府授予的首届“兴滇人才奖” , 被省妇联 省电视台评为“感动云南” 十大母亲,被评为丽江市“关心下一代” 先进工作者,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优秀共产党员” “先进工作者” 称号。 今年 6 月, 在中共云南省委八届三次全会上, 她当选为云南省出席党的十七大代表。

张桂梅同志深深扎根边疆民族贫困地区, 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爱教育,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别的教学方法, 教学成绩突出; 她爱学校, 不顾身患多种疾病,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折磨,经常超负荷地工作在教学岗位上;她爱学生, 拿出绝大部分工资接济困难学生, 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关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关爱学生。张桂梅同志用自己的行动, 实践了一名共产党的崇高理想和追求,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张桂梅同志是教师的优秀代表, 是教师的榜样。 张桂梅同志爱教育, 爱学校,爱学生;张桂梅同志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张桂梅同志让社会满意, 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成才,认真执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切实加强师德建设, 真正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张桂梅同志立足岗位 开拓进取 勤奋工作 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 人们常不解的问她: 这样做有什么目的,有什么好处?什么力量使她这样坚强?张老师总是笑着说: “如果我有追求, 那就是我的事业: 如集我有企盼, 那就是我的学生; 如果我有动力, 那就是党和人民” 。她,没有生育自己的儿女,却有着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 那些失去父母的贫苦孩子在她的身上感受到了母爱, 分享着人间最美好的亲情。她,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用真爱点亮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的希望之光, 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爱的奉献之歌。她就是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兼“儿童之家”福利院院长张桂梅。向传递真爱的使者张桂梅学习为主题的“感恩行动” 在迅速掀起, 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动力。

时代楷模张桂梅先进事迹观后感【篇5】

张桂梅同志的精神充分体现了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体现了一名普通人民教师把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具体落实到了自己的事业和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和执着追求。她不是英雄,但是她用朴实、真实、感人的事迹赢得了人们对她的敬重。她在以下几个方面所彰显的精神内涵,深刻地感动了我。

一是坚定的理想信念。用她的话说就是“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她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她热爱党,热爱人民,更热爱贫困山区的人民,为了办好女子高中,她锲而不舍,历尽艰辛,但始终坚信,依靠共产党就能办成事,就能成就她的梦,办一所女子高中的梦,让无数个贫穷的女孩子圆大学的梦,她要通过培养女大学生来促进我们贫困山区脱贫,促进现代文明建设,让孩子们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改变人生。

二是高尚的人生价值追求。她没有生儿育女,却是女子高中近500名学生和华坪儿童福利院50多名孤儿的“校园妈妈”、“张妈妈”,她把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给了那些失去父母的孩子和贫困山区的孩子,让他们分享人间最美好的亲情,用真爱点亮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的希望之光。她是党的十七大代表,集“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十大女杰”等荣誉于一身,多次受中央、省、市、县表彰,但是她没有骄傲自满,始终视自己为一个平凡的人,把崇高的人生价值追求铭刻在了平凡的工作岗位和繁琐的工作中。

三是博大的爱国为民情怀。她为了“改变山区母亲素质和促进教育公平”,没有一分钱的她,多方奔走、呼吁,历尽千辛万苦,创办了全免费的女子高中。她将自己获得的“云南省兴滇人才奖”30万元奖金捐献给了贫困山区的丁王民小建设教学楼,充分体现了她无私的爱国为民情怀。

四是卓越的敬业奉献精神。她30年如一日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平凡事业中,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坚守三尺讲台。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尽职尽责的精神,钻研学校教学和管理,身体力行,教学成绩突出。

时代楷模张桂梅先进事迹观后感【篇6】

从张桂梅的事迹中,我联想到今天一些不能安心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不能将心思放在讲台上,再对比张桂梅同志的高尚人格,让人感到如此的震撼。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我们应该像张桂梅同志那样为学为人为师,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的教育事业需要更多像她那样的教师。我们学习张桂梅,就是要学习她处处以共产党员的先进标准要求自己,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她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为教书育人恪尽职守呕心沥血的精神;学习她崇高师德治学严谨,为追求学术锲而不舍求真务实的精神;学习她珍爱生命坚忍不拔,为战胜病魔而不屈不挠积极乐观的精神。她是当代知识分子学习的楷模!今后的工作中,我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向张桂梅同志学习。

一热爱教育事业。对教育的热爱主要来自于教师对教育在中华民族振兴道路上地位与作用认识,我要以实际行为,扎根于中学教育,让受教育的孩子成才。回想参加工作以来的历程:从9月,我就报着一颗对教育事业无比向往和追求的心走上三尺讲台,开始我平凡的事业。在这十三个春秋所走过的历程中,我永不退缩,更不放弃,我为之努力着奋斗着,当我取得了一点点微不足道的成绩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光荣与自豪。

[优质观后感]张桂梅事迹观后感作文汇编


在观看一部影片后内心肯定有属于自己的感悟,好的作品会引起观众的共鸣,在看作品之后一定会触动内心,大部分的人都是从喜欢开始,慢慢接触这些作品,是时候通过写一篇观后感来把作品中的内涵精髓表达出来了,写作品的观后感,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优质观后感]张桂梅事迹观后感作文汇编”,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张桂梅事迹观后感作文【篇一】

“坚持,再坚持一下呗”

进入女高的陈法羽很快发现:关爱的同时,是严格的管理。

每天早晨5点半起床,课间出操1分钟站好队。张老师每天拿着小喇叭,不厌其烦地喊学生起床、跑步、吃饭、睡觉,“你们迟到一秒钟我也不干!”

张桂梅和病魔斗:“不能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无休止地看病上”;

她和贫困较劲:“挽救一个女孩拯救三代人”;

她对学校老师、学生要求严格:“坚持,再坚持一下呗!”这是张桂梅劝慰大家最多的话。

陈法羽说:“我们来女高读书是来改变命运的,不拼拿什么和别人比?张老师也在拼啊!”

校办主任张晓峰告诉记者,张桂梅老师是在拿命办学,师生们服气。

张桂梅的言传身教也感染着女高老师们。韦堂芸老师受伤左脚骨折,想到还有100多天就要高考,她拄着双拐给学生上课;杨晓春老师悄悄给学生垫付医药费、生活费,却从不往外说——这样已知和未知的故事,在女高还有很多。

张桂梅宿舍里有4张床铺,1张自己睡,3张留给“不听话”的和生病的学生。有名女生性格孤僻,和张桂梅住在一起。不管张老师怎么关心她、开导她,她都不怎么说话。张老师疾病缠身,每天早晨5点起床,忙里忙外一天,晚上还和她聊天。3个月后,这名学生抱着张老师痛哭,说一定好好读书。

“女高的许多学生家庭贫困、变故多,她们的心要好好去焐。”张桂梅说。

张桂梅事迹观后感作文【篇二】

12万公里家访路

女子高中成立之初的困难,是张桂梅始料不及的。山区条件艰苦,再加上张桂梅对工作要求严格,很多年轻教师难以适应。建校才半年,17名教师中有9名辞职,教学工作近乎瘫痪。

焦虑、沮丧的情绪包围了张桂梅。在留下来的8名教师中,有6名是共产党员。张桂梅把6名党员教师集中起来,重温了入党誓词,诵读了《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等篇章。有的教师眼里泛起泪花,他们被张桂梅的无私打动,他们要和张桂梅一起,把女子高中办好,把大山里的女孩送入大学。

留住了教师,还要留住学生。家访成了张桂梅最重要的工作。很多学生的家在偏远山区,有的地方只能靠步行到达,但张桂梅要求自己“要亲自到每一个学生的家里去看看”。

与张桂梅多次同去的华坪县电视台记者王秀丽,对家访的路心有余悸。“在路上,我害怕得腿发抖,甚至觉得鞋底会被脚趾抓穿。在一些路段停车休息时,我连车都不敢下,害怕自己会不小心跌下山崖。”

张桂梅也害怕。一次,她坐乡政府工作人员的摩托车上山,“不敢低头,摩托车稍微歪一点,就会跌下悬崖粉身碎骨”。11年来,张桂梅在大山里走了近12万公里,对1345名学生进行了家访。家访途中,她摔断过肋骨、发过高烧、迷过路,还曾因身体虚弱晕倒在路上。

为了把儿童之家和女子高中顺利办下去,张桂梅不得不四处筹款,但这条路同样艰难。

一次,张桂梅到昆明某企业寻求帮助,未等她把话说完,企业领导就叫保安赶她走。张桂梅不走,保安就放狗出来追咬,小脑萎缩的她不能很好地保持平衡,衣服被狗撕破,脚上鲜血直流。无助的张桂梅坐在地上放声大哭。

还有一次,她在街头募捐,被人认为是骗子,有人还朝她脸上吐口水。离开人群后,疲惫、伤心、无助的她坐在街头靠着墙睡了过去,醒来时已是万家灯火。

后来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邀请她到北京录制了一期节目,这期节目为她募到了100多万元。

然而,没人知道,她才到北京就接到哥哥病危的电话,哥哥想在弥留之际见见离家几十年的妹妹。张桂梅思前想后,最终决定去录制节目。她怕错过时间人家就不让她上节目了,她怕不上节目就会失去筹款的机会。等她录完节目,哥哥已经过世。

张桂梅事迹观后感作文【篇三】

近期,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在全国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向张桂梅同志学习活动。

相信在教育系统内部,每位教师对“张桂梅”这个名字都不陌生,对张桂梅的先进事迹都能说上一二。但是每一次对张桂梅先进事迹进行学习,我都发现自己对她又认识了很多,学到了很多。

“如果我是小溪,就流向沙漠,去造就一片生命的绿洲。”张桂梅作为一名平凡的人民教师,扎根贫困地区全身投入教育事业,用生命点滴书写出来的人生故事传说彰显出一名普通党员、一名教育工作者的高尚人格和精神魅力。

她坚守初心,对党忠诚一辈子。张桂梅同志是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是“四有”好老师要求的榜样。她响应党的号召,到云南支援边疆建设,跨越千里、辗转多地,无怨无悔。她创办免费女子高中,她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坚定的理想信念融入办学体系,帮助数千名山区女孩改变命运,为国家输送了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华坪县女子高中,是全市第一家党员佩戴党徽上班的单位。张桂梅让党员在群众和师生面前“明身份”,促使党员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做到了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徽在闪烁。2000年,她在领取劳模奖金后,把全部奖金5000元一次性交了党费。她把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热爱渗透在血脉里,在她身上充分体现着一名共产党员初心如磐的精神品质和至诚至深的家国情怀。

她牢记使命,为民奉献一辈子。40多年来,她为了不让一名女孩因贫困失学,坚持家访11年,遍访贫困家庭1300多户,行程十余万公里。张桂梅与孩子们之间有很多故事传说,每一个都是催人泪下。1997年12月的一天深夜,一个男生突然发高烧,张桂梅看到这位学生寒冬腊月还穿着单衣,当即把丈夫去世后留下的唯一一件毛背心送给了这位学生,并连夜把他送到医院,替他付了200元的住院费。第二天,当学生家长赶到医院,看到已经守候了整整10个小时的张桂梅脸色苍白,神情憔悴,这位傈僳族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她长期拖着病体工作,超量的付出透支了原本羸弱的身体,换来女子高中学生学习的好成绩。

她坚守教育报国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扎根贫困地区40多年,不遗余力践行着“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立志用教育扶贫斩断贫困代际传递,倾力建成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让1600余名贫困山区女学生圆梦大学,托举起当地群众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信心与希望。

张桂梅事迹观后感作文【篇四】

她,是一名敬业奉献的人民教师,是一位心系群众的教育扶贫工作者,更是一名信念坚定的共产党员,她就是华坪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原本拥有幸福家庭的她突遭命运的打击,在失去相濡以沫多年的丈夫后,她用柔弱的双肩扛起生活的重担,此时,她面临着工作岗位的抉择,她没有选择到条件优越的学校任教,而是毅然只身前往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条件艰苦的华坪县投身教育扶贫。虽然疾病缠身,被病痛折磨的苦痛难言,她也没有停下教书育人的脚步,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她忍着病痛一次次站在热爱的讲台上。

一枚党徽,她始终都把党徽佩戴在身上,昂首挺胸的展现共产党员的风采,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徽在闪烁。

一面旗帜,她埋头苦干 洒播大爱,是党员干部心中一面先锋模范的旗帜,哪里有艰苦哪里就有旗帜在飘扬。

一个榜样,她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是各行各业奋斗者争相看齐的榜样,哪里挫折有哪里就有榜样的力量。

情系群众,小喇叭声音更响亮。平日里,华坪女子高中校园内随处可见张桂梅老师手持小喇叭督促学生跑步早读的身影,有了小喇叭的陪伴,学生心里都很踏实。她始终把学生当做亲人,当遇到学生生病,她带着他们彻夜奔波到医院,一直守护在学生身旁。她心里始终记挂着群众,设身处地为百姓着想,用一次次感人的事迹践行着共产党人为民服务的宗旨。基层工作中,我们每天都会面对着很多前来咨询问题办理业务反映情况的群众,也常常会深入农户家里给群众做政策宣传,在面对群众时,我们是不是应该以张桂梅同志的精神风貌要求自己?对待群众,我们态度要好一点,笑容要多一点,讲解要清楚一点,多站在群众角度考虑问题,做好政策“翻译”工作,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切实把群众的事当做自己的事。

顽强拼搏,三尺讲台折射温暖。华坪女子高中建校初期,身为校长的张桂梅遇到各类棘手的问题,筹集建校资金困难教师队伍人员流失,以及疾病的痛苦折磨,但是对教育扶贫的坚持和对讲台的热爱支撑着她一步一步走下去,张桂梅同志的顽强拼搏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工作中,面对急难险重等困难时,部分人会出现躲避推脱敷衍塞责的情况,这既不利于任务的完成,也会使政府工作者的形象在群众心里大打折扣。我们要学习张桂梅同志精神,不仅要会“做事”,还要能“扛事”,面对“硬骨头”,不绕弯不敷衍,用理论完善决断力,用实践强化行动力,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以钉钉子精神将任务落实,见行见效。

无私奉献,一盏明灯照亮前方。张桂梅老师虽饱受病痛折磨,却依然坚持为教育事业奉献所有的光和热,她无私奉献,为校园建设拿出了所有的积蓄,她如细雨般润物细无声,不计功名,告诫学生要时刻铭记党和国家的栽培,她用实际行动展现出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本色,是我们党员干部的指路明灯。基层工作中,我们常常会因为紧急任务而牺牲个人的时间,或由于一些特殊情况被百姓误解,此时,我们更要要沉下心来做实事,不抱怨不消极,学习张桂梅同志“舍小我顾大家”的精神,用优秀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做事不计回报,功成不必在我,把群众的认可当做衡量自己工作成效的一把标尺,时刻谨记共产党员的“初心”,在时代的新征程中脚踏实地奋勇向前,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辉煌!

张桂梅事迹观后感作文【篇五】

张桂梅, 45 岁, 满族, 中共党员, 云南省丽江地区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兼华坪儿童之家院长. 2000 年以来, 先后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 称号, 被全国教育总工会、 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十佳师德标兵” , 被全国总工会授予“五一” 劳动奖章、 全国“十佳” 知识女性, 获得省委、 省政府授予的首届“兴滇人才奖” , 被省妇联、 省电视台评为“感动云南” 十大母亲,被评为丽江市“关心下一代” 先进工作者, 被县委、 县政府授予“优秀共产党员” 、 “先进工作者” 称号。 今年 6 月, 在中共云南省委八届三次全会上, 她当选为云南省出席党的十七大代表。

张桂梅同志深深扎根边疆民族贫困地区, 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 她爱教育, 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方法, 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别的教学方法, 教学成绩突出; 她爱学校, 不顾身患多种疾病, 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折磨, 经常超负荷地工作在教学岗位上; 她爱学生, 拿出绝大部分工资接济困难学生, 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业余爱好, 从各个方面关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业余爱好, 从各个方面关爱学生。 张桂梅同志用自己的行动, 实践了一名共产党的崇高理想和追求, 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张桂梅同志是教师的优秀代表, 是教师的榜样。 张桂梅同志爱教育, 爱学校, 爱学生; 张桂梅同志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张桂梅同志让社会满意, 让家长放心, 让学生成才, 认真执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切实加强师德建设, 真正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张桂梅同志立足岗位、 开拓进取、 勤奋工作、 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 人们常不解的问她: 这样做有什么目的, 有什么好处? 什么力量使她这样坚强? 张老师总是笑着说: “如果我有追求, 那就是我的事业: 如集我有企盼, 那就是我的学生; 如果我有动力, 那就是党和人民” 。 她, 没有生育自己的儿女, 却有着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 那些失去父母的贫苦孩子在她的身上感受到了母爱, 分享着人间最美好的亲情。 她, 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 用真爱点亮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的希望之光, 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爱的奉献之歌。 她就是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兼“儿童之家” 福利院院长张桂梅。 向传递真爱的使者张桂梅学习为主题的“感恩行动” 在迅速掀起, 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动力。

通过学习张桂梅先进事迹以后, 我们要更加热爱和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把培养高素质的建设人才和接班人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 甘为园丁, 做到教育安心和专心, 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服务。 热爱本职, 踏实工作, 不追逐名利。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应勤奋学习, 刻苦钻研, 及时更新知识, 不断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与能力。 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 认真听取他们的教诲。 讲好普通话,使用规范字, 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上好每堂课。 绝不得过且过和放任迁就学生, 而要以又红又专的高标准要求学生, 以满腔的爱心关心学生, 关心学生的成长, 积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循循善诱, 管教管导, 既教书又育人, 对学生一视同仁。 做到深入学生, 为学生排忧解难, 为学生多办实事。

敬业是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人生的价值在于奋斗、 进步与奉献。 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是最基本的一条。 有人说, 伟大的科学发现和重要的岗位, 容易调动敬业精神; 而一些普普通通的工作, 想敬业也敬不起来。 道理并非如此。 教师们发扬敬业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 可感召成千上万人投身到教育事业建设中, 推动社会现代化的建设与发展。 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长期能爱岗敬业, 创造让党和人民满意的业绩, 需要我们有坚韧不拔的毅力。

张桂梅事迹观后感作文【篇六】

2008年9月1日,在张桂梅老师的倡导下,在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和社会各界捐助下,丽江华坪女子高中开学了。女子高中是全国第一家全免费的高中,是践行教育公平的改革先遣队。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免除一切费用,同时也在党和老百姓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开学那天,一些家长放声哭起来,激动地喊出了:“感谢共产党,感谢政府,感谢全社会好心人!”

在女高建校10年中,张桂梅老师先后失去了三位亲人,但每一次,都没能回去看一眼。但即便如此,在募捐中,她还是会遭到一些不解。甚至有次被人放狗出来追咬。小脑萎缩的她本来就不能很好的保持平衡,自然跑不过恶狗。一番撕咬后,看着被狗撕破的裤腿和流血的脚,想着自己的委屈,她坐在地上放声大哭。还有一次,在人群中募捐,被以为是骗子,被人在大庭广众之下把口水吐到脸上。张桂梅为了心中那份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默默承受着。

一、不忘教育初心用生命办学

办校10年来,3650个日夜身患重症、满身药味、满脸浮肿的张桂梅住在女子高中学生宿舍,与学生同吃、同住,陪伴学生学习。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托着疲惫的身躯咬牙坚持到晚上12点30分才睡,周而复始,常年如此。

办校10年来,张桂梅每年春节一直坚持家访,亲自走访了1527名学生的家庭,没有在账上报过一分钱。学生来自丽江市四个县的各大山头,家访行程十万多公里。不管山路多么艰险,她从未退缩。车子到不了,便步行;步行走不稳,爬也要爬到。每次家访回来,她都要重病一次。张桂梅用柔弱的身躯扛过了病痛带来的巨大的痛苦,用共产党人的信念,支撑着走进每个孩子的家。

10年来,张桂梅老师为了女子高中,一直孜孜不倦的前行。用生命陪伴着女高的孩子,忘记了失去亲人的悲痛,忘记了别人诸多不解、非议和委屈,忘记了头顶上的一长串殊荣,忘记了折磨她的病痛和不幸,忘记了年龄和生死,以忘我的精神投入到党的教育事业的实现中。她坚信就是要让最底层的百姓看到希望;要让他们的孩子和所有孩子一样,享受教育的公平,享受到党和政府的阳光与温暖;学校就是要培养能回报社会、真正具有共产主义理想、能把自己从社会上得到的帮助再传递下去的学生。她曾经这样说过:“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二、打破常规改革创新以信仰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

女子高中靠什么走到了今天,刚开始的女子高中没有宿舍,没有食堂、厕所,没有围墙。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住在教室里,食堂、厕所和邻近的学校共用。困难可想而知,经常老师和学生哭成一片,教师辞职、学生不读是常有的事。这时,在张桂梅那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的影响下党支部率先打破常规,以党建统领校建 ,开创了 “五个一”党性常规活动,“五个一”即“全体党员一律佩戴党徽上班”、“每周重温一次入党誓词”、“每周唱一支革命经典歌曲”、“党员每周一次理论学习”、“组织党员每周观看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影片并写观后感交流”。

张桂梅之所以为党的教育事业、为人民的教育事业锲而不舍、坚定不移、无私奉献,就是因为她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虽病魔缠身,遭受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却始终把学生放在心上,把党的教育事业放在心上。 她把所有捐给她治病的钱和奖金、工资,共70多万元全部捐献出来修建乡村校舍,2015年,她把十七大党代表证、五一劳动奖章、奥运火炬和毕生获得的所有荣誉证书,毫无保留的全部交给了组织,全部保留在了县档案馆里。她说:“是党为她指引了一条光明的人生路,是党为她铺满了鲜花盛开的路,她所做的算不了什么,她就是要以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为党和人民奉献自己的全部。”

张桂梅事迹观后感作文【篇七】

电影《白昼流星》里的一对少年流浪兄弟,在遇到扶贫干部李叔的时候,人生开始发生变化。兄弟俩见证了

神舟十-号飞船成功着陆的历史瞬间,见到了草原寓言中的“白昼流星”。”要是有一天,人们能在白昼里看到夜晚的流星的时候,这片穷土才会被改”,其实对于兄弟俩的人生,李叔才是那颗改变命运的白昼流星,他在祖国北方边疆点燃了希望之光,让兄弟俩的人生发生了改变。

在祖国西南的美丽古城丽江,我们也同样看到了白昼流星的闪亮。她叫张桂梅,一个从祖国东北来到西南的普通教师,她凭-己之力撑起了-所学校,也撑起了无数失学女孩的希望。人们说:"有她,就有光。"是啊,她就是白昼流星,她的光芒照亮白昼与黑夜,她已然成为传奇。

因为被照亮,所以选择照亮人

张桂梅老师的人生充满坎坷,从小家庭子女多、生活并不富裕,在人生最幸福的时刻痛失相濡以沫的丈夫,后来张老师又不幸得了癌症。命运仿佛一直在捉弄着她,让她遭受如此多的不公,但是'那些打不倒你的,终将使你更强大”。

张老师患病后,她不愿给学校增加负担就忍痛瞒着。但是她被病痛折磨得痛苦至极,走路艰难甚至难以起身,后只能告诉学校。学生知道张老师生病后,为她上山采摘野核桃,家长们也采摘灵芝磨成粉为她补身体。这些小小的善意举动,全部铭记在她的心中。

云南华坪县妇联也发动全县为她捐款,那些零零散散的毛毛钱也许就是农家攒了许久的收入,也许是进城来回的路费,也许是孩子的新衣,也许是全家-个月的口粮。正是这一点-滴的善心,救活了张桂梅,也让她决心燃尽此生,照亮前方的道路。

张桂梅说,‘我对自己说,活着吧,好好活下去,这座小城对我有恩,活着还可以还还人情债。”所以她以近乎疯狂的方式,透支着自己孱弱的生命,把往后余生奉献给教育事业,为给那些被忽视的生命提供更多的机会。

白昼里的流星,不被定义的人生

这个世界对女孩充满了所谓定义,譬如“女怕嫁错郎”,譬如"女孩是泼出去的水”,譬如“女孩就是赔钱货”。当女孩的人生被定义,选择就成了错误的事情。女孩难道就该随便嫁个人吗,女孩就只该哺育后代吗,女孩就不配受教育了吗?

当一个女孩十三四岁就嫁了人,那她的人生也就困在大山之中;当-个女孩上完初中就辍学,那她就只能围着自己的丈夫和小v小的灶台。这大多是悲剧的开始与重复,很多女孩因为过早失学,只能从事最繁重的体力劳动,甚至对同性充满歧视,等自己有女宝,有的还会遗弃。

在张桂梅的心中,女孩的人生不该是这样的,女孩应当和男孩一样,能够走出大山去见识世界,去了解生命的可能性。她们也可以和男孩一样,拥有同样的机会,从事喜欢的职业,受生育的权利。这也是她办免费女好高中的初心,每一个女孩能成为主宰自己命运的白昼流星。

所谓贫困,更多时候并非物质资源的匮乏,而是知识的缺少和理性不足。背后的根本还是缺少了教育。妝铁教育的机会,那么贫困就会-代代陷入恶性循环,而张桂梅凭着百折不回的信念打破了循环,她让-个个渴望知识的眼睛放出光亮,让她们成为大山开出的最美花朵。奇迹恰如白昼里的流星,而她正是那颗划破苍穹的闪耀明星。

后来遇见她,陪我春秋冬夏

遇到张桂梅的孩子们无疑是幸运的,她是136个孤儿的“事实妈妈”,她把1600多名山区贫困女生免费送入了大学。是她陪伴孩子们,过-个个春秋冬夏,让这个世界充满色彩与美好。

如果让这些孩子写一个和张老师的故事,那无疑这些故事会长到没有尽头,这些故事充满了坎坷与磨难,但也有无数的幸福与荣耀,而对于孩子们自身的影响与改变却是无穷无尽的。

在她们的故事里,她是不顾自身健康、四处奔波的妈妈。她时常颤颤巍巍、时常气喘吁吁,她身体一天不如-天。.但是她依然坚持拖着病体忘我工作,将自己工资所获奖金和社会捐助诊疗费等100多万元,全都给了学校、给了福利院,给了无数贫困的女孩子。她自己却只穿着破洞的牛仔裤,坐着最廉价的摩的,她只愿让孩子们更好。

在她们的故事里,她是剥夺她们玩耍时间的“周扒皮”,从5点30分起床晨读,晚上12点20分自习结束,中午只有40分钟的午休时间,吃饭、洗碗的时间限定在15分钟。即便在高考大省河南,这都是严苛至极的时间。而她想的是学生基础差、学校条件差,那只能用时间来拼。所以哪怕学生和社会多有怨言,但是她仍然坚持,因为她知道最终的成绩是会说话的。

在她们的故事里,她是永远向前、从不满意的老师。今年华坪女高有159人参加高考,600分以上有17人,--本线以上70人。理科最高65分,文科最高619分。这样的成绩连某些省会城市的高中都愧叹不如,但她却不满意,和其他一些大城市相比仍存在不足。她想让自己的孩子们去到更远的地方、考上更好的大学。她说:"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

这部故事书很长很厚,张桂梅还在用生命书写,她也愿陪着更多的孩子走过春秋冬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发展教育扶贫作为治本之计,确保贫困人口子女都能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賂就业创业能力,切断贫困代际传递。张桂梅正是沿着教育扶贫这条路,播撒着希望的种子,让这些希望的种子落地发芽,开出最美的花朵。感谢这朵划破苍穹的白昼流星,让我们一次次见证着红土地上的奇迹!

[收藏]张桂梅个人先进事迹观后感通用


观看一部影片,就好像在眼前展开了一个新世界,好的作品能直击人心,给我们带来震撼的感受,此时就可以写一篇欣赏好剧笔记,用文字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整理我们的思维,写观后感不啻为一种好的方式。怎么样才能写好一篇观后感呢?或许你需要"[收藏]张桂梅个人先进事迹观后感通用"这样的内容,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张桂梅个人先进事迹观后感 篇1

毅力却是我所不能及的,我为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而钦佩。

她是与命运之神抗争的典范。张桂梅和许多人一样,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希望,但是幸运却没有垂青她,不幸之神却与她如影随行:花季年华丧失母亲,青春年华痛失丈夫,两次肿瘤手术,癌细胞转移到肝脏。磨难面前她勇敢的挺直了身子。磨难没有使她消沉,病魔没有使她倒下。她紧紧抓住有限的生命,在讲台上认真教学;在课外,认真辅导学生。几次晕倒讲台上,领导要她住院治疗,她放下学生,总是还不到出院就偷偷回学校上课。就是这样柔弱的身躯,她还毅然出任孤儿院院长。是什么力量支撑她如此做呢?张老师的话“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她是贫困地区孩子们的天使。张老师放弃了进条件好的学校任教的.机会,选择了条件较差的学校,一身病痛的张老师教学上几十年兢兢业业,承担学校繁重的教学工作,女生工作,妇女工作,语文教研工作及其他校务工作。除了住院没向学校请个一天病事假,教学成绩却异常突出,她说:“为了民族贫困山区的教育,即使倒在讲台上,长眠于华坪的沃土之中,也无怨无悔”。吃苦在前,那里最需要就到那里,无私奉献,张老师为我们树立。

张桂梅个人先进事迹观后感 篇2

“坚持,再坚持一下呗”

进入女高的陈法羽很快发现:关爱的同时,是严格的管理。

每天早晨5点半起床,课间出操1分钟站好队。张老师每天拿着小喇叭,不厌其烦地喊学生起床、跑步、吃饭、睡觉,“你们迟到一秒钟我也不干!”

张桂梅和病魔斗:“不能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无休止地看病上”;

她和贫困较劲:“挽救一个女孩拯救三代人”;

她对学校老师、学生要求严格:“坚持,再坚持一下呗!”这是张桂梅劝慰大家最多的话。

陈法羽说:“我们来女高读书是来改变命运的,不拼拿什么和别人比?张老师也在拼啊!”

校办主任张晓峰告诉记者,张桂梅老师是在拿命办学,师生们服气。

张桂梅的言传身教也感染着女高老师们。韦堂芸老师受伤左脚骨折,想到还有100多天就要高考,她拄着双拐给学生上课;杨晓春老师悄悄给学生垫付医药费、生活费,却从不往外说——这样已知和未知的故事,在女高还有很多。

张桂梅宿舍里有4张床铺,1张自己睡,3张留给“不听话”的和生病的学生。有名女生性格孤僻,和张桂梅住在一起。不管张老师怎么关心她、开导她,她都不怎么说话。张老师疾病缠身,每天早晨5点起床,忙里忙外一天,晚上还和她聊天。3个月后,这名学生抱着张老师痛哭,说一定好好读书。

“女高的许多学生家庭贫困、变故多,她们的心要好好去焐。”张桂梅说。

张桂梅个人先进事迹观后感 篇3

她和许多人一样,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希望,幸运没有垂青她,不幸之神却与她如影随行:花季年华丧失母亲,青春年华痛失丈夫,两次肿瘤手术,癌细胞转移到肝脏。磨难面前她勇敢的挺直了身子。磨难没有使她消沉,病魔没有使她倒下。她紧紧抓住有限的生命,在讲台上认真教学;在课外,认真辅导学生。几次晕倒讲台上,领导要她住院治疗,她放下学生,总是还不到出院就偷偷回学校上课。就是这样柔弱的身躯,她还毅然出任孤儿院院长。是什么力量支撑她如此做呢?张老师的话“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张老师的生命价值观非常清晰。

我们学习她,首先是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作为一个党员,张老师放弃了进条件好的学校任教的机会,选择了条件较差的学校,一身病痛的张老师教学上几十年兢兢业业,承担学校毕业班的教学工作,女生工作,妇女工作,语文教研工作及其他校务工作。除了住院没向学校请个一天病事假,教学成绩突出,她说:“为了民族贫困山区的教育,即使倒在讲台上,长眠于华坪的沃土之中,也无怨无悔”。吃苦在前,那里最需要就到那里,无私奉献,张老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我们学习她,学习她爱生如子。她虽然没有孩子,可是她却是许多孩子的妈妈。精心教育学生,辅导学生,中午、晚上看着学生睡觉,给学生盖被子。学校学生和孤儿院50多个孩子,住院她陪着,给他们送饭,付医药费,资助学生读书,自己连洗衣机都没有。她将爱播洒进孩子们的心田。

我们要认真学习张桂梅同志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记宗旨、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优秀品质;学习她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崇高境界;学习她热爱生活、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优良作风;学习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大家决心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打造文化旅游名市,构建和谐大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要认真学习张桂梅同志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记宗旨、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优秀品质;学习她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崇高境界;学习她热爱生活、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优良作风;学习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

我们学习她的精神品质,有利于在社会主义经济大潮中保持清醒的头脑。物质固然重要,可是决定我们生命价值的东西不是物质,而是精神品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牢记使命,教书育人,培养一大批对国家发展有用的人才,这些人才,首先必须是政治上过硬的,必须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和人民。他们才能肩负历史的重任。我们教育工作者,如果没有过硬的政治思想,学校德育建设的落实就是一句空话。我们培养的人才质量就会出问题!这是很危险的,学习张老师的事迹,很有现实意义。

作为一名战斗在大理市太邑山区的教师,我决心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打造文化旅游名市,构建和谐大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张桂梅个人先进事迹观后感 篇4

8月26日晚,简单吃点白粥和青菜后,放下筷子的张桂梅不忘叮嘱同桌的人:“一定要吃完,别浪费。要在我们学校,如果有学生倒了一粒米,我可是要让她回家背一麻袋米来的。”

63岁的张桂梅是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儿童福利院院长,她普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优秀教师、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让1800多名女孩走出贫困大山等先进事迹感动了很多人。但关于她勤俭节约的故事,知道的人却并不多。

为了省钱办校,她曾经一天只花三块钱生活费被人扶着走到桌边,从装着十几盒药的塑料袋里,拿出药盒打开,抠出药片,一把倒进口里,再端起水杯仰头喝水...这些动作张桂梅熟悉得像是做过几千遍。有四颗白色药片,她喝了两次水才咽下去。“现在就是看病最花钱。”她被查出全身上下有三十多种疾病,当天从华坪坐了六个小时车才到昆明,下车时她已经浑身痛得走不动路了。

“之前是抢救花得多。今年在昆明检查,花了两万多。”她心疼这些钱。这次来昆明,是云南省教育厅邀请她参加活动。有同事劝她,别再穿黑衣服了,上镜不好看。她翻遍衣柜,只找到一件格子衬衫,还是几年前买的。多年的病痛和辛劳,让当年130斤的张桂梅瘦到不足100斤,衣服已经不合身了,穿着直晃荡。

“不管了,我就穿这件上台发言了。”这几年,她给自已买过最责的衣服只花了20多块钱,女高学生花100来块钱给她买了一双鞋,她嫌责。“上一百块钱就叫贵。穿什么不是一样,花那么多钱做什么。有那点钱,我花在学生身上多好。”

她没买房,一直住女高宿舍,和三个学生一起,睡着和大家一样的铁架.上下铺。有人问她,为什么不花钱买张舒服点的床时,她回答道,躺哪儿不是睡。

为了省钱办校,她曾经一天只花三块钱生活费。她晚饭常常只吃一块饼,中午就在福利院里简单吃点。她办公室里常备小面包,饿了就撕一小片垫垫肚子。

多年来,她从来没有在学校报销过餐费、差旅费。校长办公室的桶装水还是她自己掏钱买的。希望她们保持家里农民的风格,那种东西丢了可惜了认识张桂梅的人都知道,她在大山里的女孩和育幼院孩子身上花钱,从来不手软。买高三模拟题花了32万,她说,只要学生成绩能提高,就值。

今年,华坪女高高考成绩综合排名全丽江市第一,张桂梅却说她不满意,盼着能有学生考上清华北大,而且不是降分录取,要她们自己凭实力考进去。

8月下旬,华坪女高新一届高一学生160人开始参加军训。有学生向她抱怨训练太累,哭着想回家。她劝了半天,孩子最后说想喝饮料。十几块钱的烧仙草,全校500多个学生一人一杯,她请了。

晚上回到宿合,和她一起住的学生瘼怪她,五千多块钱眼都不眨就花出去了:“你太宠这些小师妹了。”她说,因为答应了孩子不能反悔,吃到孩子肚子里就没浪费。她也是想把新来的孩子们稳住,安心留下来学习,感到学校就是家,想吃什么就有什么。

“让她们自信,觉得自己比谁都不差。”说到她的学生,前一刻因为病痛靠在床头的张桂梅坐直了身子,“我要给大山里的姑娘一个尊严。”孩子们的校服,是她这几年花钱的大头。她劝人不要给孩子们捐旧衣服。经过清洗消毒,衣服穿不了几次就破了。她觉得邮费责,浪费可惜。其实,她还有别的顾虑:“人都是有自尊心的。原来是没办法,我鼓励她们穿旧衣服。现在一件衣服才20来块钱,

我买得起了。孩子知道自己穿的是新衣服,不是捡的旧衣服,她心里是不一样的。”宠归宠,她对学生的管教很严格。已经当上派出所民警的学生陈法羽说,在华坪女高吃饭,吃多少自己打多少不许浪费,用水有固定的时间段。校服不小心勾破了,简单缝一缝就继续穿。质朴二字,写进了华坪女高的校训。“因为我反对浪费。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要知道赚钱的辛苦。希望她们保持家里农民的风格,那种东西丢了可惜了。”张桂梅说。把党徽别在胸前,因为“看着就有力量”

这些年,张桂梅把自己的工资、奖金、捐款等100多万元,全都捐了出去。总工会给她慰问金,她一分不要,过年时一人1200元给了女高老师。有人送她新衣服,她转身送给了女高和育幼院的孩子,甚至是学生家长。大雪天去家访,看到学生和家长穿得单薄,她马上脱下棉衣,还让身边的人把棉衣脱下来,留给了这一家人。提起把去世丈夫留下的唯一一件毛线背心给了生病的学生,她有点黯然神伤,但却说:“放那里也是放着。纪念死人不如给活人解决问题。”她不希望那个孩子知道这件事,她希望他永远不知道。

当大这位大及化日、反肤韧羔的老人从椅于上起身,而要借两个人的力搀扶着。“扶她时要特别小心,不能碰到她右手上臂一个馒头大小的鼓包,会痛。”华坪县纪委监委干部吴燕说,张桂梅的双手常年痛得伸不开,贴满了膏药。

吴燕说:“她现在浑身上下都痛,有时候走路还要人扶。有的东西不能用钱来衡量。她为孩子们的付出,是真的把命搭进去了。”张桂梅每天最多睡4个多小时,5点钟就起床,是全校起床最早的人。为的是给学生们摁亮下楼梯的路灯,只因为以前有孩子在那里摔过跤。有学生突然生病被送去医院,她就担心得整宿睡不着:“等接到老师报平安的电话,我一看天已经亮了。”张桂梅是全家最小的孩子,结婚前有哥哥姐姐宠,结婚后有丈夫宠。在喜洲时,她常下馆子,曾拿着4000块钱去成都,只是想吃顿豆花。而现在她却说,希望把人生奢侈的那一段省略掉,她想从一开始就和她的孩子们一起吃苦。

前几年,有朋友和她一起去家访。看到家徒四壁的场景,朋友说:“老百姓苦成这样,党员干什么去了。”这句批评像针一样扎进了她心里,也更坚定了她要帮助大山里女孩的决她须臾没有忘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党徽她现在每天戴着睡觉,换衣服后第一件事,是把党徽别在胸前,因为“看着就有力量”。

那天,有个年轻小伙看到她胸前的党徽,管她叫老党员,还说自己也是党员。党徽成了这位老党员和青年党员的“接头暗号”。张桂梅说:“现在大家说愿意说自己是党员,觉得好光荣,挺好。”

张桂梅个人先进事迹观后感 篇5

中宣部决定,授予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时代楷模称号。63岁的张桂梅坚守滇西深贫山区教育事业数十年,12年前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迄今帮助1800多名贫困女孩圆梦大学,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一个女孩可以影响三代人。”张桂梅说,如果能培养有文化、有责任的母亲,大山里的孩子就不会辍学,更不会成为孤儿。

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能被很多人所知晓,源于一档一档专访节目。在节目中,她表达了对“女性当全职太太”的鲜明反对。她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学生领着丈夫和孩子回到华坪女中,准备给母校捐一笔钱,当她得知这名学生已做起全职太太,便直接轰人,“你给我滚出去。家庭那么困难,把你供到现在,反而当起了全职太太?”

倒不是说张桂梅观念上有些偏颇,而是她认为女人当自强,更何况是从全免费女子高中——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里走出去的女生呢?张桂梅校长是真正的“教育扶贫”中国第一人。她对教育的倾情,她对教育的执著,让人感动;她对大山里孩子的真情,她对贫困地区的关注,让人泪目。也正因为如此,张桂梅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这是肯定也是褒奖。

毫无疑问,张桂梅是教育界的一个标杆人物,带着教育人的业者良心,带着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光芒,坚守滇西深贫山区教育事业数十年,一头扎进“教育扶贫”的光辉事业中。张桂梅是火种,点燃了贫困地区孩子的希望;张桂梅是火炬,照亮了贫困地区孩子的未来人生之路。

我国还有不少贫困地区,这些地区的孩子渴求知识,渴望走出贫困,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当然,中国光有一个张桂梅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越来越多的教育人也像张桂梅一样,以实际行动去“教育扶贫”。“以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我们有理由相信,张桂梅为众多的教育人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在她的精神感召下,势必会有更多的教育人争着赶往道德高地,用他们的热情、用他们的知识去帮助贫困地区孩子的圆飞翔的梦想。

让我们致敬张桂梅,感谢她为教育的付出;让我们致谢张桂梅,感激她对贫困地区孩子的挚爱。身边需要榜样,时代需要楷模,教育大花园需要梅花朵朵、激情绽放。

张桂梅个人先进事迹观后感 篇6

“孩子,别哭,有什么困难跟我说。”

11月30日中午,记者刚刚踏进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的校门,便看到一名女学生依偎在校长张桂梅怀里哭泣。

这位女孩是华坪女高毕业生吕娜的妹妹,目前在当地一所初中读书。张桂梅在家访时认识了她,并一直支持帮助她上学读书。但女孩因为思念去世的父亲,好几天没有上学。

“想爸爸了就到坟上跟他说说话,要好好读书,不能让爸爸失望。”

张桂梅话音还未落,便从兜里掏出一个信封,塞到女孩母亲手里。信封里装着的,是教育部给她看病的1万元慰问金。

原来,张桂梅知道女孩母亲一个人供两个孩子读书,经济十分困难,家里的杧果林因为缺水收成也不好,便拿钱给她去修个水窖。通过张桂梅做思想工作,这名学生当天就回到了课堂。

像关心呵护这位女孩一样,张桂梅带领华坪女高守护着每一位学生的未来,建校12年来已累计把1804名女孩送入大学,点亮她们的人生梦想。63岁的张桂梅,被学生亲切地称作“张妈妈”。

张桂梅个人先进事迹观后感 篇7

张桂梅同志的精神充分体现了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体现了一名普通人民教师把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具体落实到了自己的事业和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和执着追求。她不是英雄,但是她用朴实、真实、感人的事迹赢得了人们对她的敬重。她在以下几个方面所彰显的精神内涵,深刻地感动了我。

一是坚定的理想信念。用她的话说就是“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她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她热爱党,热爱人民,更热爱贫困山区的人民,为了办好女子高中,她锲而不舍,历尽艰辛,但始终坚信,依靠共产党就能办成事,就能成就她的梦,办一所女子高中的梦,让无数个贫穷的女孩子圆大学的梦,她要通过培养女大学生来促进我们贫困山区脱贫,促进现代文明建设,让孩子们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改变人生。

二是高尚的人生价值追求。她没有生儿育女,却是女子高中近500名学生和华坪儿童福利院50多名孤儿的“校园妈妈”、“张妈妈”,她把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给了那些失去父母的孩子和贫困山区的孩子,让他们分享人间最美好的亲情,用真爱点亮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的希望之光。她是党的十七大代表,集“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十大女杰”等荣誉于一身,多次受中央、省、市、县表彰,但是她没有骄傲自满,始终视自己为一个平凡的人,把崇高的人生价值追求铭刻在了平凡的工作岗位和繁琐的工作中。

三是博大的爱国为民情怀。她为了“改变山区母亲素质和促进教育公平”,没有一分钱的她,多方奔走、呼吁,历尽千辛万苦,创办了全免费的女子高中。她将自己获得的“云南省兴滇人才奖”30万元奖金捐献给了贫困山区的丁王民小建设教学楼,充分体现了她无私的爱国为民情怀。

四是卓越的敬业奉献精神。她30年如一日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平凡事业中,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坚守三尺讲台。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尽职尽责的精神,钻研学校教学和管理,身体力行,教学成绩突出。

张桂梅个人先进事迹观后感 篇8

老太太,瘦弱多病 无家无子。她究竟有什么魔力,改变了那么多孩子的命运?

总有一些人,牺牲自己,照亮了别人,用敢为人先的拼搏与担当,大爱无疆无私奉献的品德与情怀为1645个贫困女孩的托起了大学梦,为贫困孩子撑起一片天。她就是张桂梅同志,她对事业的热爱与默默付出,是新时代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杰出榜样。

她,有“红梅傲雪大爱无疆”的担当。她就是一株傲雪红梅,仰首报春,带给孩子们无限的希望;用心血播撒爱的种子,谱写着新时代共产党人的无疆大爱!为筹集资金办女子高中,张桂梅四处求助,向社会募捐。有时疲惫 无助至极的她坐在昆明街头,靠着墙根睡了过去,醒来时已是万家灯火。整整奔波5年,只筹到一万多元。她不怕苦 不怕累,在北京开会奔走于各大媒体,引起社会关注。在各级党委政府投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捐助下,张桂梅的办学梦想终于实现了。学习张桂梅用生命绽放大爱无边,正气担当勇往直前的干劲,用大写的人生点缀冬雪的洁白 红梅的傲然。

她,以“无我”的境界“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张桂梅时刻温暖着别人,对自己的不幸却深埋在心底,她没有子女,却是上百个孩子口中的“妈妈”;她身患绝症,却把自己所得的奖金都捐献给了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她在基层教育岗位上辛勤耕耘数十年,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托起贫困山区孩子们的希望;她带病坚守岗位,潜心于教学管理研究和培育新人事业,她用行动在“平凡中见伟大 质朴中显真情”,以“无我”的精神境界诠释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是党员干部和教育工作者学习的榜样。

张桂梅个人先进事迹观后感 篇9

11月19日,云南大学党委书记林文勋以“从时代榜样中汲取精神力量和人生启迪——学习张桂梅老师先进事迹”为题,与同学们同上一堂思政课。

林文勋说,今天我们在这堂思政课上共同学习张桂梅老师的先进事迹,共同去感受榜样的力量、时代的精神,并以此激励我们见贤思齐、敦品励学、立志成才,把自己的人生融入国家民族进步与社会发展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同命运,共同成长进步,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林文勋说,令我们骄傲和自豪的是,张桂梅老师是我们的校友,曾就读于学校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她在《我的云大》这篇回忆文章中写道:“2001年,44岁的我又负笈昆明,走进了神圣的知识殿堂——云南大学。用知识充实自己,为社会、为别人多做那么一点事情,始终是我最大的愿望。也就是因为有这样的心愿,一直向往的云大成为我的又一个母校。”她还写道:“母校情、师友情、同窗情,融汇成一股磅礴暖流,浇筑了我的心灵……云大三年学到的知识、得到的收获,让我积蓄了更大的力量,迸发出更多更持久的热情。”张桂梅老师以云大为傲,云大也以张桂梅老师为荣。作为云南大学的杰出校友,张桂梅老师以她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会泽百家 至公天下”的云大精神和“自尊 致知 正义 力行”的云大校训,为广大青年学子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林文勋指出,张桂梅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她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生动诠释了传统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和价值追求,生动诠释了人民教师的使命与担当。他围绕以上三方面讲述张桂梅的事迹、剖析张桂梅的精神、对同学们提出学习要求。

林文勋在讲课中提出,在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给教育带来深刻变革的今天,学习张桂梅老师,还要深刻领会教育发现人和塑造人的本质,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从而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他说,同学们要以自我教育去达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并最终超越自我。这样,就不会虚度大学光阴,不会虚度青春年华。

林文勋最后寄语全体云大学生:典型就是榜样,榜样就是力量。榜样在激励着我们,时代在召唤着我们,党和人民在期待着我们,新时代需要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我们要见贤思齐、敦品励学,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在新时代勇立潮头、坚定理想、锤炼品格、练就本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书写青春华章。

张桂梅个人先进事迹观后感 篇10

陈法羽一辈子也忘不了在华坪女子高中入学时那张贴在床边、写着自己名字的小纸条。她是女高的第二届毕业生,如今是丽江市永胜县一名民警。

20xx年,陈法羽初中毕业,中考没达到高中录取线。父亲对她说:“自费读高中咱家供不起,要不你回家,过几年找个好人家嫁了。”

那一年,陈法羽16岁,心有不甘。此时有人告诉她,华坪建了所免费女子高中,专门招收贫困山区初中毕业的女孩,想读高中可以去试试。这对陈法羽来说,无疑是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开学报到,宿舍的床已经铺好了。被褥崭新整齐,床位上贴着名字。陈法羽轻抚写着自己名字的字条,忍不住哭了:“这张小床让我感到安全和温暖,这张纸条为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几乎每个从华坪女高毕业的学生,都有和陈法羽相似的感动,她们对张桂梅的敬重无以言表——有什么比改变命运更重要?

张老师对学生的爱真挚热烈,又一以贯之。拖着病体,她坚持为毕业班的孩子上课;节衣缩食,她把省下来的钱捐给学生……有人曾说,张老师快枯竭了,人的爱是有限的。张桂梅听后说:“不会的,因为有源源不断的爱奔向我、鼓励我!”

有关张桂梅事迹观后感1000字(模板12篇)


好电影往往是深入人心的。在获得感悟的同时让我们慢慢进步,写观后感要做到自然真实,有感而发。写观后感就是要把感受落实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去,联系生活中的事例来谈感受。作品中哪些情节让你至今难忘呢?我们特别从网络上整理了张桂梅事迹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张桂梅事迹观后感(篇1)

张桂梅的事迹感动每个人,为了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和谐.这个活着的榜样,她顽强拼搏、不屈不挠、无私奉献、善良慈爱、她全心全意投入教育事业、慈善事业的精神让我们钦佩。“俯首甘为儒子牛”是鲁迅先生的写照也是张桂梅的写照。

人们常不解的问她:这样做有什么目的,有什么好处?什么力量使她这样坚强?张老师总是笑着说:“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集我有企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她没有生育自己的儿女,却有着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那些失去父母的贫苦孩子在她的身.上感受到了母爱,分享着人间最美好的亲情。她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用真爱点亮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的希望之光,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爱的奉献之歌。她就是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兼“儿童之家”福利院院长张桂梅。向传递真爱的使者张桂梅学习为主题的“感恩行动”在迅速掀起,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动力张桂梅为何与“感恩”产生联系,她的感恩情怀源自何处?从她的人生轨迹中找到了答案。

张桂梅同志参加工作30多年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

张桂梅同志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的优秀代表。她的先进模范事迹,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她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忠诚。

张桂梅为之苦苦追求的梦想--天天成为现实,她让伟大的母爱在奉献中不断延伸。

她和许多人一样,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希望,幸运没有垂青她,不幸之神却与她如影随行:花季年华丧失母亲,青春年华痛失丈夫,两次肿瘤手术,癌细胞转移到肝脏。磨难面前她勇敢的挺直了身子。磨难没有使她消沉,病魔没有使她倒下。她紧紧抓住有限的生命,在讲台上认:真教学;在课外,认真辅导学生。几次晕倒讲台上,领导要她住院治疗,她放下学生,总是还不到出院就偷偷回学校.上课。就是这样柔弱的身躯,她还毅然出任孤儿院院长。是什么力量支撑她如此做呢?

张老师的话“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张老师的生命价值观非常清晰。

我们学习她,首先是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作为-一个党员,张老师放弃了进条件好的学校任教的机会,选择了条件较差的学校,- -身病痛的张老师教学上几十年兢兢业业,承担学校毕业班的教学工作,女生工作,妇女工作,语文教研工作及其他校务工作。除了住院没向学校请个一天病事假,教学成绩突出,她说:“为了民族贫困山区的教育,即使倒在讲台上,长眠于华坪的沃土之中,也无怨无悔”。吃苦在前,那里最需要就到那里,无私奉献,张老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学习她,学习她爱生如子。她虽然没有孩子,可是她却是许多孩子的妈妈。精心教育学生,辅导学生,中午、晚上看着学生睡觉,给学生盖被子。学校学生和孤儿院50多个孩子,住院她陪着,给他们送饭,付医药费,资助学生读书,自己连洗衣机都没有。她将爱播洒进孩子们的心田。

我们要认真学习张桂梅同志努力实践“____” 重要思想,带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记宗旨、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优秀品质;学习她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崇高境界;学习她热爱生活、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优良作风;学习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大家决心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打造文化旅游名市,构建和谐大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要认真学习张桂梅同志努力实践“__” 重要思想,带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记宗旨、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优秀品质;学习她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崇高境界;学习她热爱生活、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优良作风;学习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

我们学习她的精神品质,有利于在社会主义经济大潮中保持清醒的头脑。物质固然重要,可是决定我们生命价值的东西不是物质,而是精神品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牢记使命,教书育人,培养- .大批对国家发展有用的人才,这些人才,首先必须是政治上过硬的,必须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和人民。他们才能肩负历史的重任。我们教育工作者,如果没有过硬的政治思想,学校德育建设的落实就是- -句空话。我们培养的人才质量就会出问题!这是很危险的,学习张老师的事迹,很有现实意义。作为一名战斗在大理市太邑山区的教师,我决心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打造文化旅游名市,构建和谐大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张桂梅事迹观后感(篇2)

张桂梅同志是新时代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杰出榜样。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阳光下最崇高的职业莫过于教师——他们用心灵陪伴心灵,用青春点燃青春,用梦想照亮梦想。

每一名站在讲台上的师者都值得我们尊重,授业传道成了他们生命的选择,他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一个人,她不仅为师为表、传道授业、解惑答疑,她还是136个孤儿的“妈妈”,19年来在她的呵护下,一个个孤儿健康成长,走进学堂;她还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女子免费高中——云南丽江华坪县女子高中,照亮了贫困山区1645名女孩迈向大学之路。她叫张桂梅,是云南省华坪县女子高中党总支书记、校长;也是党的十七大代表,“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十大女杰”“全国十佳最美乡村教师”“全国百名优秀母亲”。她,一个62岁的老太太,瘦弱多病、无家无子,却用人间大爱,为孤儿、也为祖国,托起了明天的太阳。

命运无情,人间有爱。张桂梅,没有自己的孩子,却用一个伟大的母亲的怀抱,温暖了136名孤儿的生命。“孩子,别怕!以后,我就是你们的妈妈,这里就是你们的家了。”一句简单的话,却是最伟大的承诺,是最坚强的担当。她用瘦弱多病的肩膀,为孤儿们建起了一个遮风避雨的港湾,为他们托起了命运的未来。

桃李春风,师恩难忘。张桂梅,坚信知识能改变命运,总是把贫困山区孩子的教育问题放在心头。她深刻认识到贫困山区落后的根源在于教育,为解决孩子读书费用问题,她四处筹资、多年奔走,2008年成功创办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把红色文化融入校园办有理想信念的教育,11年来,女子高中改变了1645个农村女孩的命运,也改变了1600多个农村家庭的命运。

传道授业的光辉崇高,兴家庇幼的大爱伟大,张桂梅,用瘦弱的身躯为我们留下了顶天立地的精神光华。我们虽不在教师的岗位,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社会主义正能量、传递爱也是我们应尽的职责和本分。我们应当学习她的崇高精神,舍己为人民,大爱暖人间,把自己深埋在心底,时刻温暖别人,用真情为他人托起明天的太阳。

张桂梅事迹观后感(篇3)

校外进行家访,校内开展“五个一”党性常规活动,张桂梅和老师们边研究边探索,感性的认知慢慢聚拢,理性的判断渐渐升腾,老师、学生的心渐渐和党支部、和张桂梅凝聚在了一起。

8月1日,张桂梅要去学生陈明思家家访。当天她的身体很不舒服,走两步就要歇一歇。可当她看见远远来迎接她的陈明思,紧蹙的眉头马上舒展开来,微笑着拥抱着学生,轻声询问假期作业的完成情况。

20-年到20-年间,陈明思的奶奶和弟弟相继去世,承受不住家中变故的父母经常吵架,有时还会打架,导致陈明思无心上学。张桂梅了解到情况后,及时到陈明思家家访,做她父母的思想工作,如今陈明思的父母不吵架了,父亲还去打工挣钱了。

“很多道理以前都听过,但由张校长说出来让我更信服。”陈明思说,“在我情绪不好的那段时间里,我不想和任何人讲话,校长就让我和她一起住,每天不管多疲惫,只要校长发现我情绪不对,她都会和我谈心,给我讲革命先烈的故事,慈祥的眼神里,流露出对我深深的爱,慢慢地我开始和校长讲心事了,现在校长已经成为我的知心长辈。”

陈明思告诉记者,现在她在“演绎红色经典课间操”中扮演江姐,演的次数多了,自己也受到了感染。她每天最期盼的就是跳《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献》,一听到歌声响起,就特别振奋,她仿佛看到了革命先辈为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浑身充满了劲,在学习上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克服,她相信只要努力一定可以考上向往的上海财经大学。

多年来,张桂梅把家访作为一种工作常态,坚持走进家庭、携手育人,深入到每个贫困学生家里,前后共走了10余万公里。在她的教育影响下,女高的学生都在心里暗暗许下向革命先辈学习,努力拼搏实现自己梦想的心愿。

“学校每周都开展的‘五个一’活动,一日一次重温入党誓词和每周观看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革命历史故事片等活动,让我们耳濡目染,提升了自身修养,我们的心和张老师连在了一起,让大山里的孩子走出来成了大家共同的心愿。”丽江华坪女子高中办公室主任张晓峰说。

当年因不堪学校严苛管理而离开的陈建华老师,不仅又回到了女子高中继续任教,还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说:“离开学校后,一直都听到张桂梅老师的故事,张老师把自己融入时代、将信仰融入生命,让我深受感动,我也想做像她一样有信仰的人。”

张桂梅事迹观后感(篇4)

奇迹校长——张桂梅

中宣部决定,授予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时代楷模称号。

张桂梅为了建一所免费的女子高级中学花了她很大的心思,她首先是想到找教育局局长,但因为投资太大,没有成功。她就想到筹款,于是她放下颜面,但人们却并不理解,几年间,才筹借到1万多元。可幸运的是,xx年十七大在北京召开,张桂梅被选为云南省十七大代表,在会上,她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很快这所女高就开始使用了。刚招生时,只要来就收,当时还收了一个数学只有6分的人(满分150分)。

华坪女高从来不开家长会,而是翻山越岭的一次次家访,xx来张桂梅的足迹遍布丽江市一区四县,行程超过了11万公里。要知道中国最南端到最北端距离为5500公里,那一年就要大概要走一个往返。有的学生家地处偏远山区,车进不去的地方,张桂梅有一次骑马,摔断了肋骨……

子夜时分,华坪女高依旧是灯火通宵,学生在走廊席地而坐,最后一节自习安排在宿舍楼道里,这样可以自习结束后以最快速度上床休息。十几年来,她一直都陪着学生学习到深夜。

凌晨5:30早读,晚上12:20自习结束睡觉,正是靠着这股劲,华坪女高从来的就收,到全县人人想进的高中。今年7月,华坪女高本科上线率94.3%,不少学生被国内重点高校录取。

如今张桂梅已经63岁了,20多种疾病缠身,但她依旧在前线教书育人。她在生病的时候,还在担忧她的学生们。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时代楷模,当之无愧!

张桂梅事迹观后感(篇5)

6月29日下午在昆明举行“云岭楷模”专场发布会,授予张桂梅“云岭楷模”称号,号召全省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向她学习。

张桂梅是一名贫困山区基层教育工作者,现任丽江市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 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院长,曾荣获“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十大女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百名优秀母亲”等称号。

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授予决定指出,张桂梅同志是脱贫攻坚中涌现出的教育扶贫先进典型,她始终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坚守贫困地区40多年,把全部身心投入深度贫困山区教育扶贫主战场,尤其为解决贫困山区女孩教育问题,克服种.种困难,建成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她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立校之本,把理想信念作为育人之基,用红色教育树人铸魂,让1600多名贫困山区女学生圆梦大学。她敬业奉献,长期拖着病体忘我工作,在与时间赛跑和病魔的抗争中,以实际行动兑现“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她无私无我,给予福利院孤儿和贫困山区女孩母亲般的呵护,把自己的工资 奖金和社会各界捐款100多万元全部投入教育事业,托举起了贫困山区孩子“知识改变命运”的希望和梦想。

“云岭楷模”专场发布会上,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的教师代表 华坪县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们现场讲述了“张校长”“桂梅妈妈”的动人事迹。坚守贫困地区40多年的张桂梅,也在现场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希望所有山里的女孩都能够上高中,上大学!”

张桂梅事迹观后感(篇6)

“为了她们走出大山,吃什么苦我都愿意”在民族中学工作的时候,张桂梅就发现一个现象一-很多女生读着读着就不见了。“有的被叫回去干农活、打工,有的是父母收了彩礼,就让孩子辍学结婚。”张桂梅心痛地意识到,有些大山里的女孩连站在教育公平起跑线上的机会都没有。

“有知识、有文化、有责任感的母亲,是不会让自己的孩子辍学的,也不会让自己的孩子世世代代窝在大山之中,代代贫困下去。所以我就想让山里的女孩子受教育,让她们全免费上高中,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要让更多贫困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走出大山,通过知识改变她们的命运。”

2002年,张桂梅决定办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并为这个在别人看来根本无法实现的梦想四处奔走。为了筹集办学资金,张桂梅放下了全部自尊。从2002 年起,她每年假期都跑去昆明募捐。她把自己获得的各种荣誉复印了一大摞,在街上逢人便拿出来请求捐款。

“为了她们走出大山,吃什么苦我都愿意。”执着的张桂梅没有放弃,她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被骂骗子,被吐口水,被放狗...年下来,她只筹集到了一万多元。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在2008年8月建成了。这是一所没有录取分数线,只要初中毕业、只要愿意读高中、只要是贫困家庭的女孩子,学校都无条件接收,全免费就读。当年9月1日,100名来自周边地区的女孩子成为女子高中首批学生。

那一束光照亮了更多的人华坪女高成立以来,张桂梅每天都会拿着小喇叭催促学生上课、吃饭、自习、做操。学生们跑步去晨读、跑步去吃饭、跑步去睡觉-..每一件事情都被张桂梅严格限制在规定时间内,学生们开玩笑私下叫她“周扒皮”。理想很美好,但现实很严峻。学生来自大山,学习基础差,理解能力也不强,教学难度很大。刚开始的几届学生,有些连中考录取分数线都没有过。

在张桂梅和同亭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的硬件条件不断改善,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升。建校12年毕业10届学生,上线率和升学率都是百分之百,综合排名始终保持全市第一,社会认同度不断提高。1800多名贫困女孩在这里放飞了梦想、走进了大学,成就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

人们都说,这所学校“低进高出”的背后,离不开学生的苦读、教师的苦教,更离不开张桂梅不顾生死的奋斗。

这些年来,张桂梅将自己的工资、各级政府发给她的奖金,甚至是大家筹集给她看病的钱全部捐给了华坪贫困山区的教育和社会事业,累计有上百万元。她个人没有任何财产,现在还住在女子高中的学生宿舍。但她却说:“我什么都有,我心里有学校、有千千万万个孩子。”

张桂梅就像一束光,一束帮助大山女孩改变人生的希望之光,一束托起无数家庭和学生“知识改变命运”的梦想之光。她无私的大爱,也感染了身边的同事和一届届学生。韦堂芸老师,左脚骨折拄着双拐坚持为学生,上课;勾学华老师,婚礼当天上午还在学校忙碌;杨晓春老师,长期资助学生却从不说起....

周云丽是华坪女高第一届学生,大学毕业后考取一所中学的教师,听说母校紧缺数学教师就放弃正式编制,回女子高中当了一名代课教师。大学毕业后在上海打拼的黄付艳,在华坪遭遇水灾时,把自己积攒的钱首先捐给学校......

张桂梅事迹观后感(篇7)

这些女孩是学校老师通过满大街和菜市场贴广告、口耳相传从大山里招来的。

学生什么也不用准备,只需带着干粮和衣服,坐上大山通往县城的汽车,去女高寻找属于自己的一方课桌。周云丽是那个夏天的96个幸运儿之一。

报考女子高中时,周云丽正苦于没钱读高中。妈妈早逝,父亲养猪、种地、帮人锄草,养活一家四口。在周云丽的记忆里,有些跛脚的父亲总是一清早出门,用碗装着冷饭上山劳作,傍晚才回家。

打从记事起,周云丽就和姐姐去山上,替父亲分担农活。姐妹俩读书的动力很直接——摆脱土地与贫穷。

但读到高中,父亲发了愁。两个女儿都读高中,一年花费上万元,难以负担。初三还没毕业,父亲就开始为读书凑钱。那时,父亲总是坐在院坝边、猪圈门口不停地抽烟。

在女高最初建立的两年,来读书的女孩几乎都是因为贫困。周云丽后来才意识到,自己很幸运。在她所在的村子,许多女孩十五六岁就已定亲。山里人觉得女孩读书花钱,不如早早嫁人。

女高成为贫困女孩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当时,第一届学生成绩很多未达到中考分数线,且年龄偏大,有学生补习3年还未拿到初中毕业证。

女高接纳了这些女孩,只要是农业户口,想读书,就收。仅有的一栋5层教学楼成为全校师生吃、喝、睡的场所。学生们住在3楼3间教室里,每间教室有女老师陪同,其余女老师和男教师被分入4楼两间大教室。男老师们轮流在一楼木板床上守夜,夜晚,学生们要去隔壁中学上厕所,女老师陪同,男老师打手电筒护送。

开学不久,张桂梅就遇到一件糟心事。一个女孩去医院做阑尾手术,被发现已怀孕4个月。一阵批评的浪潮袭来,女孩的父母也质问学校。女孩说了真话,孩子的父亲是对面一所高中的男孩,两人在入学前的假期做了一些事。

张桂梅长了教训。学校没有围墙,常有男孩来戏耍,张桂梅守在教学楼前,见到逗留等候的男孩就赶跑,大骂“小混蛋”。

学校没有性教育课。有性知识辅导老师问需不需要支援,张桂梅让他们“滚一边去”,“手机上已经很过火了,还用教吗?”

后来,教学楼一楼安装了铁栅栏。一向吝啬的张桂梅在安全管理支出上毫不心疼,有宿舍门坏,她立即请师傅来修。每当高考季来临,张桂梅会请几个人日夜看守教学楼,让学生看到“楼前楼后都是人”,安心。

为了杜绝攀比,张桂梅规定,学生必须剪短发,穿校服,女老师在校不能穿裙子和高跟鞋。

教学楼的一楼贴满捐款人的名字和捐款数额,墙上的企业和个人帮助支撑起这所免费高中。每当有人来校捐款,她要求学生向捐款人集体敬礼,唱《不忘初心》。但她反对学生手举捐赠牌被拍照的行为,有企业提出此类要求,张桂梅宁可钱打水漂也不同意。

有毕业生回母校捐款,但也不知道最终资助给了哪个学妹,张桂梅希望这种“背对背”的方式,让学生没有压力地接受捐赠。

在张桂梅看来,贫困对女孩是一种隐私,对外,她称呼自己的'学生“山里的女孩”。

张桂梅事迹观后感(篇8)

“如果我是一条小溪,就要流向沙漠,去滋润一片绿洲。”这句话出自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一位坚守滇西贫困地区40多年的乡村教师。从照片看,她身躯瘦小,脸庞沧桑,但目光坚毅而执着。40多年来,她放弃了优越的工作条件,毅然投身深度贫困山区教育扶贫主战场,用持之以恒的无私奉献,帮助乡村女孩走出大山,去追逐属于自己的梦想。

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作为时代的“燃灯者”,张桂梅的故事让许多网民热泪盈眶。圣者渡人,40多年来,张桂梅笑对人生风雨坎坷,始终坚守在祖国西南边陲的教师岗位上。从寸寸青丝到头发花白,未曾改变的是对山区学子的爱心,对教育事业的信仰。她帮助一个个孩子改变人生的轨迹,进而帮助一个个家庭改变困难的处境,这是何其崇高的事业啊!

张桂梅让人热泪盈眶,还因为她激发了人们对教师特别是乡村教师群体的感怀。我们相信,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还有无数像张桂梅一样的老师。他们终其一生或许默默无闻,用生命践行使命,用情怀抒写担当,看似普通平凡,却无比崇高。他们持之以恒的坚守和奉献,温暖了每一位学子的心灵。社会不该也不会忘记他们的贡献。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每一位识文断字的读者心中都有一份师恩难忘的情愫。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张桂梅恰似一支蜡烛,虽然细弱,但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照亮了别人,耗尽了自己。这又何尝不是教师群体的写照呢?致敬张桂梅,就是致敬每一位润育桃李的教师。谢谢你们——让知识传承,让文明赓续,让青春激荡,让学子成长,让梦想飞扬!

致敬张桂梅,同时也表达了党和国家尊师重教的一贯立场。事业发展,人才为先。我们期待有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投身教育事业,扎根基层,扎根西部,扎根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培养人才、积聚力量。

张桂梅事迹观后感(篇9)

贫困学生的及时雨

华坪女子高中绝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贫困家庭,家庭贫困的阴影对孩子影响很大。张桂梅在家访过程中,不仅要帮助学生,还经常救济学生家庭,甚至帮助全家人摆脱贫困。

船房乡华荣村的文丽丽、文萍萍(化名)两姐妹分别是华坪女子高中的高三和高一学生。两姐妹的家不仅贫困,而且她们的父亲眼睛患有严重疾病,在县医院无法医治,需要到邻近的攀枝花市医院医治,可因经济困难,一直未能出行。今年国庆到她们家家访时,张桂梅当场掏出500元给两姐妹的父亲,让他尽快去看病。

张桂梅看到两姐妹家有一间装杂物的危房,人员进出十分危险,当即提出应该尽快拆除。陪同家访的船房乡乡长李桂梅表示由乡里帮助拆房,并帮助其向民政部门申请低保保障。两姐妹和父母感动不已,全家搀扶着张桂梅送出村外。

12年来,张桂梅资助学生困难家庭的费用,都来自各级政府给她的奖励补贴,还有社会各界的捐助。她希望把这些关爱带到女子高中的孩子们身上。

“我获得的许多荣誉,是贫困山区老师集体的荣誉。党和人民没有忘记贫困山区的老师们,温暖了老师学生们的心,激励着我们更加努力做好贫困山区的教育工作。”张桂梅诚恳地说。

张桂梅事迹观后感(篇10)

张桂梅,中共党员,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院长,是媒体多年关注报道的一位先进典型人物。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张桂梅同志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矢志不渝、执着追求,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她心系困难群众,投身教育扶贫,建成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她坚持树人先树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思想政治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立校之本,用红色教育为师生铸魂塑形。她长期拖着病体,坚守工作岗位,以实际行动兑现自己“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她始终艰苦朴素、甘守清贫,却把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助她治病的100多万元全部投入教育事业。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华坪女子高中连续9年高考综合上线率保持100%。

《通知》指出,张桂梅同志是新时代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杰出榜样。她把自己的全部身心献给了党、献给了教育事业、献给了贫困山区人民,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坚定信仰和崇高境界。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向张桂梅同志学习,学习她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始终做到在党言党、在党爱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学习她情系群众、一心为民的真挚情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学习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大力弘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精神,立足本职岗位作贡献,在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学习她坚毅执着、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攻坚克难,善作善成,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见行见效,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谱写中国梦云南篇章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通知》要求,全省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作为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生动教材,以先进典型为标杆,查找差距、检视问题、抓好整改,广泛宣传报道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迅速在全省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为推动云南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张桂梅事迹观后感(篇11)

陈法羽一辈子也忘不了在华坪女子高中入学时那张贴在床边、写着自己名字的小纸条。她是女高的第二届毕业生,如今是丽江市永胜县一名民警。

20xx年,陈法羽初中毕业,中考没达到高中录取线。父亲对她说:“自费读高中咱家供不起,要不你回家,过几年找个好人家嫁了。”

那一年,陈法羽16岁,心有不甘。此时有人告诉她,华坪建了所免费女子高中,专门招收贫困山区初中毕业的女孩,想读高中可以去试试。这对陈法羽来说,无疑是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开学报到,宿舍的床已经铺好了。被褥崭新整齐,床位上贴着名字。陈法羽轻抚写着自己名字的字条,忍不住哭了:“这张小床让我感到安全和温暖,这张纸条为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几乎每个从华坪女高毕业的学生,都有和陈法羽相似的感动,她们对张桂梅的敬重无以言表——有什么比改变命运更重要?

张老师对学生的爱真挚热烈,又一以贯之。拖着病体,她坚持为毕业班的孩子上课;节衣缩食,她把省下来的钱捐给学生……有人曾说,张老师快枯竭了,人的爱是有限的。张桂梅听后说:“不会的,因为有源源不断的爱奔向我、鼓励我!”

张桂梅事迹观后感(篇12)

张桂梅校长又上热搜了,但这一次不是让全网热泪盈眶,而是卷入观点争议,让支持她的人感到心情复杂。她在一档专访节目中表达了对“女性当全职太太”的鲜明反对。她讲道:一个学生领着丈夫和孩子回到华坪女中,准备给母校捐一笔钱,当她得知这名学生已做起全职太太,便直接轰人,“你给我滚出去。家庭那么困难,把你供到现在,反而当起了全职太太?”

当全职太太怎么了?为什么不能尊重别人的意愿呢?说尊重女性独立,为什么不尊重女性成为全职太太这种独立选择呢?有谁比一个女性自身更知道什么对自己有利、什么能让自己幸福、什么更适合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观和幸福观,为什么非要把自己的这种偏执以如此强烈排斥的方式强加到学生身上?当全职太太怎么就对不起“教育改变命运”了,贫困生出身怎么就不能当全职太太了?一个个问题像雨点一样飞向昨天被视为“教育天使”的张桂梅,天使的“人设”似乎因为那个“滚”字而黯然失色。幸亏是张桂梅说了这段话,网民能口下留几分情,如果是一般人,早被群殴得鼻青脸肿了。

我觉得当全职太太是一个人的自由,也并不意味着就没有自我和缺乏独立,但我实在不忍去批评张桂梅的观点。当然,会有一定的道义因素,面对这样一个“教育圣雄”般的人物,批判本身似乎有失道义和力度。泰戈尔的那首诗,“如果你在黑暗中看不见脚下的路,就把你的肋骨拆下来,当作火把点燃,照着自己向前走吧”——张桂梅就是这样的人,把自己的肋骨拆下来当火把,点燃了很多大山里的女孩前行的路。她为了教育,为了改变那些女孩的命运,连自己的命都不要了,用命换了一代人的命运。说到关心、爱护、心疼、尊重那些大山里的女孩,我们这些蜷缩在都市咖啡厅里、在键盘上敲敲字、热衷于谈论抽象概念的人,怎么比得上她?我们谈论的只是抽象概念,她接引了几千个女孩走出大山,我们没有理由觉得我们比她更“懂”贫困山区女孩教育这个命题。

这么说并不是失去了一个评论员的判断力,好像一个人成为道德典范,身上有了道义光环,就不能被批评了。不是这个意思。道德圣人也会有认知局限,张桂梅用生命在做教育,并不意味着她每句话都是对的。我说的“不忍”更包含着“同情的理解”这个意思,不要把“支持还是反对全职太太”当成一个抽象的命题,当成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专辩论赛供选手抖机灵的辩题,而要进入张桂梅所生活和面对的那种环境中,进入贫困山区女孩教育这个具体语境中理解“反对女性当全职太太”这个命题,看到它的条件性、矛盾性、语境性和问题针对性。

很多人首先是被那个“滚”字刺激了,如果进入语境,就不会把这个字当成激烈对抗中那种粗野、排斥、敌对的意思,而会看到一个教育者又爱又恨、就像父母不满孩子某种行为时那种带着失望意味的“滚”。

好像不近人情,人家过来捐款,你何以这种态度?人家当全职太太,怎么碍着你了?这可能正是张桂梅作为校长的态度,善良是有牙齿的,学校虽然很缺钱,但对钱的接受是有原则的。接受捐款,接受的不仅是钱,而且也有一种认同的价值观。以后跟学生介绍这笔捐款时,怎么介绍呢?我们的毕业生、你们的师姐捐的?她靠什么给学校捐钱?张桂梅可能觉得无法向学生传递一种她一直传递的那种独立价值观。一个人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捐款涉及学校倡导一种何种价值观,所以我理解她的那种坚韧的立场。她就像一只老母鸡一样,张开翅膀,护着下面的那些小鸡,生怕她们被辛苦培育的价值观受到任何一点误导和伤害。

在抽象层面争论“有无权利当全职太太”并没有什么价值,只有打成生活的碎片,在水里泡一泡,在风中晾一晾,日晒雨淋一下,才有生活的质感。张桂梅也许正是在这种生活质感中持那种观点的。如果看到山区的贫困,看到很多大山里女孩的命运,她们没读书,一辈子就被绑在山里、绑在丈夫和家庭、绑在几个孩子身上,重复着贫困的命运并承受着生活的重压,也许就能理解张桂梅所说“家庭那么困难,把你供到现在”包含的失望了。读书改变命运,对一般人来说,就是可以有多元的选择:当诗人、出国读书、追求自己的兴趣,甚至就是当一个幸福的全职太太。可在经历了极度贫困,穷怕了,因为缺乏事业缺乏独立而在恶性循环中苦怕了、卑微怕了之后,很容易对那种“本以为读了书可以改变命运却又被家庭绑住没了自己”的选择充满警惕。

作为大山女孩的摆渡人,作为拼着命去让女孩通过读书获得独立能力从而改变命运的人,把“一个女孩读书可以改变一家三代命运”当成信仰,看到自己教出来的孩子读了书却没有自己的“独立事业”,还能给学校捐钱,可想而知她的愤怒,甚至觉得是一种价值观的挑衅。

这就是我不忍批评的原因,如果身处她的位置,我可能也会这样做。

最新消息是,被“滚”当事人感激张桂梅。黄付燕在华坪女高同学群里看到了这则新闻链接,“感觉像是在说我”。当天,她把新闻链接转发到了微信朋友圈,并配上了一句转发语——“我们有个性的老大”。

2018年,黄付燕回到母校华坪女子高中捐款,被张桂梅拒绝。那时,孩子不到一岁,黄付燕没有工作,全职带娃。捐款被拒的第二年,黄付燕考上了贵州安顺某小学的特岗教师。10月27日晚,黄付燕接受采访时回应,“张老师话丑理正,她是从我们的立场去说的”。

【精品】张桂梅老师先进事迹观后感模板合集五篇


一个人在观看一部影片之后都会有一些收获和体会,观看作品后受益匪浅,心中有了更多的想法,懂得了更多道理,可以说好的作品将我们和角色联系起来了,写一篇观后感,可以更好地从剧中领悟出作品想表达的理念。作品观后感究竟该如何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精品】张桂梅老师先进事迹观后感模板合集五篇”,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张桂梅老师先进事迹观后感【篇一】

“坚持,再坚持一下呗”

进入女高的陈法羽很快发现:关爱的同时,是严格的管理。

每天早晨5点半起床,课间出操1分钟站好队。张老师每天拿着小喇叭,不厌其烦地喊学生起床、跑步、吃饭、睡觉,“你们迟到一秒钟我也不干!”

张桂梅和病魔斗:“不能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无休止地看病上”;

她和贫困较劲:“挽救一个女孩拯救三代人”;

她对学校老师、学生要求严格:“坚持,再坚持一下呗!”这是张桂梅劝慰大家最多的话。

陈法羽说:“我们来女高读书是来改变命运的,不拼拿什么和别人比?张老师也在拼啊!”

校办主任张晓峰告诉记者,张桂梅老师是在拿命办学,师生们服气。

张桂梅的言传身教也感染着女高老师们。韦堂芸老师受伤左脚骨折,想到还有100多天就要高考,她拄着双拐给学生上课;杨晓春老师悄悄给学生垫付医药费、生活费,却从不往外说——这样已知和未知的故事,在女高还有很多。

张桂梅宿舍里有4张床铺,1张自己睡,3张留给“不听话”的和生病的学生。有名女生性格孤僻,和张桂梅住在一起。不管张老师怎么关心她、开导她,她都不怎么说话。张老师疾病缠身,每天早晨5点起床,忙里忙外一天,晚上还和她聊天。3个月后,这名学生抱着张老师痛哭,说一定好好读书。

“女高的许多学生家庭贫困、变故多,她们的心要好好去焐。”张桂梅说。

张桂梅老师先进事迹观后感【篇二】

张桂梅在她收养的孩子们身上,看到了太多的不幸。不少孩子由于父母缺乏文化,从小接受不到应有的教育,家庭也无法摆脱贫困。这使张桂梅悟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解决偏远山区的贫困问题,要从提高妇女素质入手。”因此,她一直十分关注偏远贫困山区女童教育问题。她认为,偏远贫困地区的落后,主要是教育的落后,而教育的落后又集中体现在女童受教育程度低。女童教育成为提高偏远贫困山区人口素质,改变贫困面貌的关键。基于这样想法,几年来,她致力于兴办一所贫困女子高中,并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在出席党的十七大期间,张桂梅不止一次表达了自己的心愿。在中央人民广播网演播室,她接受了9岁小记者吴梓曼采访。小记者向她提了一个问题:“如果有一个魔法瓶,能帮你实现一个愿望,你最想做的是什么?”张桂梅饱含深情地说:“我有一个梦想,梦想让山里的孩子都有书读,梦想山里的孩子都能走出大山。”看到十七大报告提到“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这句话,张桂梅激动不已。她说:“国家提出这样的教育发展目标,就是要让每一个人都能平等地接受教育。山里的孩子渴望知识,渴望改变他们的命运,我们不能让他们失望。现在面临的困难还很大,需要全社会伸出援手,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山里的孩子们都能享受到高中阶段的教育。”

作为党代表出席党的十七大归来以后,张桂梅一边忙着深入机关、学校、企业宣讲十七大精神,一边为兴办贫困女子高中、新建“儿童之家"奔波。11月7日上午,在给全县的企业老总宣讲十七大精神时,张桂梅用自己亲历十七大的感受和一桩桩具体的事例,深深打动了在场的老总们。一位煤矿老板激动地说:“面对奉献两个字,我自愧不如。什么是奉献?在张老师身上就可以找到最好的答案。”不少老板表示,一定全力支持张桂梅,帮助她把爱的奉献延伸下去。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张桂梅一直为之呼吁的解决教育公平问题,在十七大上已经引起党中央的高度关注。她苦苦追求的兴办贫困女子高中,也引起了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10月31日,丽江市已经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正式决定启动贫困女子高中建项目。现在,张桂梅的计划是面向丽江市的华坪、永胜、宁蒗、玉龙4个县的偏远山区招收4个班200名贫困女生,并于2008年3月,先招初三预备班,9月正式就读高中。

与此同时,长期借用华坪县福利院房子生活的“儿童之家”的孩子们,也即将拥有他们自己的新家。华坪县已落实3亩土地,并由县政府安排100万元,中海房地产开发公司出资100万元新建“儿童之家”。目前,这个项目已经正式开工建设。据悉,新的“儿童之家”建成投入使用以后,张桂梅收养儿童的规模可以扩大到100人。到那时,可以有更多的儿童分享到她的母爱。张桂梅为之苦苦追求的梦想一天天成为现实,她让伟大的母爱在奉献中不断延伸。

张桂梅老师先进事迹观后感【篇三】

这里出来的女孩后劲非常足

学校师生的付出得到了回馈。2011年,华坪女高向社会输送第一届毕业生,96名学生69人考取本科,综合上线率100%。这个成绩让华坪女高在县城站住了脚跟。

周云丽考上大学后,父亲总是笑嘻嘻,做什么都有劲,“觉得再读4年就出头了。”父亲让她和姐姐背着装满菜和鸡肉的筐子,当面感谢张桂梅。

踏上前往昆明的火车,周云丽第一次认识大山以外的世界,也体会到不同成长环境带来的差距。

同学来自全国各地,周云丽发现他们能歌善舞,自己没有才艺可展示。舍友问她用什么乳液护肤时,她还不知道乳液是什么东西。父亲不愿女儿落于人后,听女儿说班里同学都有电脑,他跑到县城,花费4000元为女儿买了一台电脑。

差距显而易见。一位华坪女高的毕业生说,大学的口语课上,自己蹩脚英语口音一出,很多同学忍不住笑。还有人说,自己沟通力欠佳,不主动,不擅长处理人际关系。第一届学生毕业后,张桂梅不断收到这样的反馈,一位浙大毕业生打电话对她倾诉,自己不如别人,英语也说不清楚。

这样的反馈是张桂梅不曾预想的。张桂梅意识到,学校也需要与时俱进,她开始让学生跳鬼步舞、穿黄色校服裙,让儿童之家的孩子吃汉堡、披萨,将生活习惯改成“洋式的”,“免得出去让人瞧不起。”

一位女孩考上大学后,向张桂梅倾诉,说自己跟同学相比又小又黑,穿得不好,说话也土气,常受排挤,7个舍友同去宿舍楼底抬水,不许她喝,还经常留她一人扫地,不过自己没哭过。张桂梅夸奖她好样的,还对她说,“欺负我,就给我揍回去,别看你长得小,不怕。”

还有考入北京的学生跟她说同学来自人大附中、衡水中学,张桂梅鼓励学生不要惧怕竞争,迎头上。她相信华坪女高毕业的学生“后劲非常足”,不会被轻易打倒。

女孩们不可避免审视过去。一位2011级的毕业生说,自己曾有一段时间充满沮丧,上大学后,她发现同学在高中阶段就出国旅游,考上大学顺理成章,而自己的高中生活被枯燥的学习生活填满,拼尽全力只是为了摆脱农民身份。不公平感会在某些时刻冒出来,但她也因此看到奋斗的价值——大山走出来的她能通过高考同优秀同学站在一起,这件事本身就值得欣喜。

张桂梅在教学楼外墙上贴了几个字:刚强、慈惠、质朴。她常鼓励学生,哪怕落榜了,也不要怕失败,“天塌不下来”。但有毕业生结婚后回来看她,带着孩子,又没有工作,张桂梅会面露忧虑。

张桂梅希望,女孩们走出大山,不要再回来,也不用回母校。有当医生的毕业生想捐工资,张桂梅没有收,她不愿拿学生的钱。如果未来实力允许,她希望学生能把钱捐给没钱治病的穷人,而母校和她本人都不需要报答。

张桂梅常说,女子高中是为社会培养人才,一个人奋斗不是为自己和父母,而是为国家和民族。如果看到有人落水,张桂梅觉得,不管自己是否自信有能力救人,都应该伸手拉一把。

她知道被人拉一把的感觉。来华坪县任教前,她在中甸子弟学校当老师,在那里与丈夫相识、成婚,度过了一段平静的时光。

1995年,为了给身患癌症的丈夫治病,张桂梅花光了全部积蓄,最后给丈夫立碑的钱也没有,又借不到钱,她在大马路上撞车寻死,被司机破口大骂。那一刻,张桂梅体会到,“人需要帮忙时,只要有人提一把,真的感激不尽。”

张桂梅老师先进事迹观后感【篇四】

“战争年代有战斗英雄,和平年代有张桂梅这样的英模。共产党员就没有退休一说,我要向张桂梅学习,把自己当成战斗员,思想上永不退休,像张桂梅一样发光发热,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传递正能量。”省文化馆的倪金奎说。

省京剧院的刀承富感慨:“我从小也是家庭贫困差点辍学,因遇到好心的班主任,帮我向学校申请了每月6元的助学金才让我完成学业。1959年考取中央民族大学后,也因家中贫困无力支持上学,班主任再次帮我向学校申请了50元路费来到昆明,我又到省民委申请到50元后到达北京读书。我非常感谢党和政府,进校后我第一时间申请入党要报效祖国。如今退休了,我要以张桂梅为榜样,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继续发挥余热,并教育自己的后代子孙热爱教育事业,报考师范类大学,做像张桂梅那样的老师,一生无私奉献教育事业,报答党和国家的恩情。”

其他老同志也纷纷表示,要学习张桂梅爱岗敬业、敢为人先的担当精神,学习她大爱无疆、无私奉献的品德情怀,学习她对党忠诚、永葆初心的坚定信仰,做到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汇聚正能量、助力新跨越。

活动当天,老同志们还参观了省档案馆“红军长征过云南”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展览。通过缅怀革命先烈,回顾党的光辉历史,老同志们更加坚定理想信念,表示将不忘初心,传承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发扬坚忍不拔的长征精神。

张桂梅老师先进事迹观后感【篇五】

8月26日晚,简单吃点白粥和青菜后,放下筷子的张桂梅不忘叮嘱同桌的人:“一定要吃完,别浪费。要在我们学校,如果有学生倒了一粒米,我可是要让她回家背一麻袋米来的。”

63岁的张桂梅是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儿童福利院院长,她普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优秀教师、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让1800多名女孩走出贫困大山等先进事迹感动了很多人。但关于她勤俭节约的故事,知道的人却并不多。

为了省钱办校,她曾经一天只花三块钱生活费被人扶着走到桌边,从装着十几盒药的塑料袋里,拿出药盒打开,抠出药片,一把倒进口里,再端起水杯仰头喝水...这些动作张桂梅熟悉得像是做过几千遍。有四颗白色药片,她喝了两次水才咽下去。“现在就是看病最花钱。”她被查出全身上下有三十多种疾病,当天从华坪坐了六个小时车才到昆明,下车时她已经浑身痛得走不动路了。

“之前是抢救花得多。今年在昆明检查,花了两万多。”她心疼这些钱。这次来昆明,是云南省教育厅邀请她参加活动。有同事劝她,别再穿黑衣服了,上镜不好看。她翻遍衣柜,只找到一件格子衬衫,还是几年前买的。多年的病痛和辛劳,让当年130斤的张桂梅瘦到不足100斤,衣服已经不合身了,穿着直晃荡。

“不管了,我就穿这件上台发言了。”这几年,她给自已买过最责的衣服只花了20多块钱,女高学生花100来块钱给她买了一双鞋,她嫌责。“上一百块钱就叫贵。穿什么不是一样,花那么多钱做什么。有那点钱,我花在学生身上多好。”

她没买房,一直住女高宿舍,和三个学生一起,睡着和大家一样的铁架.上下铺。有人问她,为什么不花钱买张舒服点的床时,她回答道,躺哪儿不是睡。

为了省钱办校,她曾经一天只花三块钱生活费。她晚饭常常只吃一块饼,中午就在福利院里简单吃点。她办公室里常备小面包,饿了就撕一小片垫垫肚子。

多年来,她从来没有在学校报销过餐费、差旅费。校长办公室的桶装水还是她自己掏钱买的。希望她们保持家里农民的风格,那种东西丢了可惜了认识张桂梅的人都知道,她在大山里的女孩和育幼院孩子身上花钱,从来不手软。买高三模拟题花了32万,她说,只要学生成绩能提高,就值。

今年,华坪女高高考成绩综合排名全丽江市第一,张桂梅却说她不满意,盼着能有学生考上清华北大,而且不是降分录取,要她们自己凭实力考进去。

8月下旬,华坪女高新一届高一学生160人开始参加军训。有学生向她抱怨训练太累,哭着想回家。她劝了半天,孩子最后说想喝饮料。十几块钱的烧仙草,全校500多个学生一人一杯,她请了。

晚上回到宿合,和她一起住的学生瘼怪她,五千多块钱眼都不眨就花出去了:“你太宠这些小师妹了。”她说,因为答应了孩子不能反悔,吃到孩子肚子里就没浪费。她也是想把新来的孩子们稳住,安心留下来学习,感到学校就是家,想吃什么就有什么。

“让她们自信,觉得自己比谁都不差。”说到她的学生,前一刻因为病痛靠在床头的张桂梅坐直了身子,“我要给大山里的姑娘一个尊严。”孩子们的校服,是她这几年花钱的大头。她劝人不要给孩子们捐旧衣服。经过清洗消毒,衣服穿不了几次就破了。她觉得邮费责,浪费可惜。其实,她还有别的顾虑:“人都是有自尊心的。原来是没办法,我鼓励她们穿旧衣服。现在一件衣服才20来块钱,

我买得起了。孩子知道自己穿的是新衣服,不是捡的旧衣服,她心里是不一样的。”宠归宠,她对学生的管教很严格。已经当上派出所民警的学生陈法羽说,在华坪女高吃饭,吃多少自己打多少不许浪费,用水有固定的时间段。校服不小心勾破了,简单缝一缝就继续穿。质朴二字,写进了华坪女高的校训。“因为我反对浪费。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要知道赚钱的辛苦。希望她们保持家里农民的风格,那种东西丢了可惜了。”张桂梅说。把党徽别在胸前,因为“看着就有力量”

这些年,张桂梅把自己的工资、奖金、捐款等100多万元,全都捐了出去。总工会给她慰问金,她一分不要,过年时一人1200元给了女高老师。有人送她新衣服,她转身送给了女高和育幼院的孩子,甚至是学生家长。大雪天去家访,看到学生和家长穿得单薄,她马上脱下棉衣,还让身边的人把棉衣脱下来,留给了这一家人。提起把去世丈夫留下的唯一一件毛线背心给了生病的学生,她有点黯然神伤,但却说:“放那里也是放着。纪念死人不如给活人解决问题。”她不希望那个孩子知道这件事,她希望他永远不知道。

当大这位大及化日、反肤韧羔的老人从椅于上起身,而要借两个人的力搀扶着。“扶她时要特别小心,不能碰到她右手上臂一个馒头大小的鼓包,会痛。”华坪县纪委监委干部吴燕说,张桂梅的双手常年痛得伸不开,贴满了膏药。

吴燕说:“她现在浑身上下都痛,有时候走路还要人扶。有的东西不能用钱来衡量。她为孩子们的付出,是真的把命搭进去了。”张桂梅每天最多睡4个多小时,5点钟就起床,是全校起床最早的人。为的是给学生们摁亮下楼梯的路灯,只因为以前有孩子在那里摔过跤。有学生突然生病被送去医院,她就担心得整宿睡不着:“等接到老师报平安的电话,我一看天已经亮了。”张桂梅是全家最小的孩子,结婚前有哥哥姐姐宠,结婚后有丈夫宠。在喜洲时,她常下馆子,曾拿着4000块钱去成都,只是想吃顿豆花。而现在她却说,希望把人生奢侈的那一段省略掉,她想从一开始就和她的孩子们一起吃苦。

前几年,有朋友和她一起去家访。看到家徒四壁的场景,朋友说:“老百姓苦成这样,党员干什么去了。”这句批评像针一样扎进了她心里,也更坚定了她要帮助大山里女孩的决她须臾没有忘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党徽她现在每天戴着睡觉,换衣服后第一件事,是把党徽别在胸前,因为“看着就有力量”。

那天,有个年轻小伙看到她胸前的党徽,管她叫老党员,还说自己也是党员。党徽成了这位老党员和青年党员的“接头暗号”。张桂梅说:“现在大家说愿意说自己是党员,觉得好光荣,挺好。”

时代楷模张桂梅观后感7篇


以下是读后感大全的编辑整理的一些与您需要相关的:时代楷模张桂梅观后感,写作品名观后感有什么关键的要点呢?观后感可以帮助我们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去解读电影,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够喜欢并分享!

时代楷模张桂梅观后感【篇1】

中宣部决定,授予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时代楷模称号。63岁的张桂梅坚守滇西深贫山区教育事业数十年,12年前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迄今帮助1800多名贫困女孩圆梦大学,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一个女孩可以影响三代人。”张桂梅说,如果能培养有文化、有责任的母亲,大山里的孩子就不会辍学,更不会成为孤儿。

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能被很多人所知晓,源于一档一档专访节目。在节目中,她表达了对“女性当全职太太”的鲜明反对。她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学生领着丈夫和孩子回到华坪女中,准备给母校捐一笔钱,当她得知这名学生已做起全职太太,便直接轰人,“你给我滚出去。家庭那么困难,把你供到现在,反而当起了全职太太?”

倒不是说张桂梅观念上有些偏颇,而是她认为女人当自强,更何况是从全免费女子高中——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里走出去的女生呢?张桂梅校长是真正的“教育扶贫”中国第一人。她对教育的倾情,她对教育的执著,让人感动;她对大山里孩子的真情,她对贫困地区的关注,让人泪目。也正因为如此,张桂梅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这是肯定也是褒奖。

毫无疑问,张桂梅是教育界的一个标杆人物,带着教育人的业者良心,带着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光芒,坚守滇西深贫山区教育事业数十年,一头扎进“教育扶贫”的光辉事业中。张桂梅是火种,点燃了贫困地区孩子的希望;张桂梅是火炬,照亮了贫困地区孩子的未来人生之路。

我国还有不少贫困地区,这些地区的孩子渴求知识,渴望走出贫困,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当然,中国光有一个张桂梅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越来越多的教育人也像张桂梅一样,以实际行动去“教育扶贫”。“以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我们有理由相信,张桂梅为众多的教育人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在她的精神感召下,势必会有更多的教育人争着赶往道德高地,用他们的热情、用他们的知识去帮助贫困地区孩子的圆飞翔的梦想。

让我们致敬张桂梅,感谢她为教育的付出;让我们致谢张桂梅,感激她对贫困地区孩子的挚爱。身边需要榜样,时代需要楷模,教育大花园需要梅花朵朵、激情绽放。

时代楷模张桂梅观后感【篇2】

校外进行家访,校内开展“五个一”党性常规活动,张桂梅和老师们边研究边探索,感性的认知慢慢聚拢,理性的判断渐渐升腾,老师、学生的心渐渐和党支部、和张桂梅凝聚在了一起。

8月1日,张桂梅要去学生陈明思家家访。当天她的身体很不舒服,走两步就要歇一歇。可当她看见远远来迎接她的陈明思,紧蹙的眉头马上舒展开来,微笑着拥抱着学生,轻声询问假期作业的完成情况。

20-年到20-年间,陈明思的奶奶和弟弟相继去世,承受不住家中变故的父母经常吵架,有时还会打架,导致陈明思无心上学。张桂梅了解到情况后,及时到陈明思家家访,做她父母的思想工作,如今陈明思的父母不吵架了,父亲还去打工挣钱了。

“很多道理以前都听过,但由张校长说出来让我更信服。”陈明思说,“在我情绪不好的那段时间里,我不想和任何人讲话,校长就让我和她一起住,每天不管多疲惫,只要校长发现我情绪不对,她都会和我谈心,给我讲革命先烈的故事,慈祥的眼神里,流露出对我深深的爱,慢慢地我开始和校长讲心事了,现在校长已经成为我的知心长辈。”

陈明思告诉记者,现在她在“演绎红色经典课间操”中扮演江姐,演的次数多了,自己也受到了感染。她每天最期盼的就是跳《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献》,一听到歌声响起,就特别振奋,她仿佛看到了革命先辈为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浑身充满了劲,在学习上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克服,她相信只要努力一定可以考上向往的上海财经大学。

多年来,张桂梅把家访作为一种工作常态,坚持走进家庭、携手育人,深入到每个贫困学生家里,前后共走了10余万公里。在她的教育影响下,女高的学生都在心里暗暗许下向革命先辈学习,努力拼搏实现自己梦想的心愿。

“学校每周都开展的‘五个一’活动,一日一次重温入党誓词和每周观看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革命历史故事片等活动,让我们耳濡目染,提升了自身修养,我们的心和张老师连在了一起,让大山里的孩子走出来成了大家共同的心愿。”丽江华坪女子高中办公室主任张晓峰说。

当年因不堪学校严苛管理而离开的陈建华老师,不仅又回到了女子高中继续任教,还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说:“离开学校后,一直都听到张桂梅老师的故事,张老师把自己融入时代、将信仰融入生命,让我深受感动,我也想做像她一样有信仰的人。”

时代楷模张桂梅观后感【篇3】

时代楷模张桂梅观后感议论文800字左右5篇

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张桂梅同志始终把教书育人 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矢志不渝执着追求,张桂梅先后荣获:“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十大女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百名优秀母亲”等荣誉称号。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时代楷模张桂梅观后感议论文”,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时代楷模张桂梅观后感议论文1

张桂梅,中共党员,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院长,是媒体多年关注报道的一位先进典型人物。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张桂梅同志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矢志不渝、执着追求,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她心系困难群众,投身教育扶贫,建成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她坚持树人先树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思想政治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立校之本,用红色教育为师生铸魂塑形。她长期拖着病体,坚守工作岗位,以实际行动兑现自己“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她始终艰苦朴素、甘守清贫,却把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助她治病的100多万元全部投入教育事业。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华坪女子高中连续9年高考综合上线率保持100%。

张桂梅的事迹感动每个人,为了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和谐。这个活着的榜样,她顽强拼搏、不屈不挠、无私奉献、善良慈爱、她全心全意投入教育事业、慈善事业的精神让我们钦佩。“俯首甘为儒子牛”是鲁迅先生的写照也是张桂梅的写照。

人们常不解的问她:这样做有什么目的,有什么好处?什么力量使她这样坚强?张老师总是笑着说:“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集我有企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她没有生育自己的儿女,却有着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那些失去父母的贫苦孩子在她的身上感受到了母爱,分享着人间最美好的亲情。她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用真爱点亮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的希望之光,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爱的奉献之歌。她就是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兼“儿童之家”福利院院长张桂梅。向传递真爱的使者张桂梅学习为主题的“感恩行动”在迅速掀起,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动力张桂梅为何与“感恩”产生联系,她的感恩情怀源自何处?从她的人生轨迹中找到了答案。张桂梅同志参加工作30多年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她没有子女,生活节俭,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费控制在3元以内,而拿出自己绝大部分工资接济困难学生,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带患病的学生去看病,天冷了给他们添置衣被,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献给学生和孤儿;她不仅生活上关心学生,而且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健康的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无微不至地关爱他们,与迷恋网络的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精心引导,细心照顾,使他们戒除了网瘾。华坪。妈”、“张妈妈”。

我们学习她的精神品质,有利于在社会主义经济大潮中保持清醒的头脑。物质固然重要,可是决定我们生命价值的东西不是物质,而是精神品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牢记使命,教书育人,培养一大批对国家发展有用的人才,这些人才,首先必须是政治上过硬的,必须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和人民。他们才能肩负历史的重任。我们教育工作者,如果没有过硬的政治思想,学校德育建设的落实就是一句空话。我们培养的人才质量就会出问题!这是很危险的,学习张老师的事迹,很有现实意义。

时代楷模张桂梅观后感议论文2

张桂梅的事迹深深地感动着我,为了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和谐.这个活着的榜样,她顽强拼搏、不屈不挠、无私奉献、善良慈爱、她全心全意投入教育事业、慈善事业的精神让我钦佩。

她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用真爱点亮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的希望之光,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爱的奉献之歌。她就是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兼“儿童之家”福利院院长张桂梅。张桂梅同志参加工作30多年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她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带患病的学生去看病,天冷了给他们添置衣被,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献给学生和孤儿;她不仅生活上关心学生,而且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健康的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无微不至地关爱他们。

张桂梅同志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的优秀代表。她的先进模范事迹,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她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忠诚。我们学习她,首先是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作为一个党员,张老师放弃了进条件好的学校任教的机会,选择了条件较差的学校,一身病痛的张老师教学上几十年兢兢业业,除了住院没向学校请个一天病事假,教学成绩突出,她说:“为了民族贫困山区的教育,即使倒在讲台上,长眠于华坪的沃土之中,也无怨无悔”。吃苦在前,那里最需要就到那里,无私奉献,张老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我要学习她爱生如子,精心教育学生,辅导学生;学习她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记宗旨、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优秀品质;学习她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崇高境界;学习她热爱生活、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优良作风;学习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作为一名彝良的职高教师,我要牢记使命,教书育人。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而奋斗。

时代楷模张桂梅观后感议论文3

张桂梅觉得,贫困山区的落后,主要是教育落后,其中女孩的受教育程度更低,由此形成了“低素质女孩一一低素质母亲——低素质下一代”恶性循环。张桂梅认为,只要母亲的素质高,孩子的素质就高。要解决偏远山区的贫困问题,就必须从提高妇女素质入手。由此,她萌发了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的梦想。2002年起,她就开始为这个看来“根本无法实现”的梦想而四处奔走。

“要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你是不是有神经病?”张桂梅的“宏伟蓝图”招来的是许多人的质疑和辱骂。但张桂梅并没有放弃,为此饱尝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酸。

为筹集资金办学,张桂梅求过很多人。一次,张桂梅到某企业寻求帮助,未等她把办女子高中的构想说完,该企业的领导就叫保安赶她走,“见我不走,保安就放狗咬我,很多工人还出来看笑话。”看着被狗撕破的裤腿和流血的脚,想着自己的委屈,张桂梅坐在地上放声大哭。更多的时候,疲惫、无助至极的她坐在街头,靠着墙根睡了过去,醒来时已是万家灯火.......。

“2008年1月7号,姐姐从哈尔滨打来电话,说哥哥病危,一直喊着我的名字,盼着见我最后一面。”“恰好当时宣传部通知我9号到中央电视台录制节目。我想北京离哈尔滨近,可以去看看哥哥了”。但到了中央电视台后,热情的编导找了个企业家和她对话,争取帮她解决点女子高中的困难。一边是山里的娃,一边是弥留的兄,张桂梅艰难抉择。当她把节目录完,等来这位企业家承诺给女子高中50至100万元资助的同时,也等来了哥哥已经火化的消息.......。那种锥心之痛,张桂梅至今难忘。

筹建学校的日子,张桂梅异常艰难、身心疲惫,但她始终义无反顾,矢志不渝,在省、市、县各级党委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捐助下,她的办学梦想最终实现了。2008年8月,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级中学建成。9月1日,来自丽江市华坪、永胜、宁蒗等深度贫困县的94名贫困女孩走进了女子高中的校园。

时代楷模张桂梅观后感议论文4

“如果我是小溪,就流向沙漠,去造就一片生命的绿洲。”张桂梅作为一名平凡的人民教师,扎根贫困地区全身投入教育事业,用生命点滴书写出来的人生故事彰显出一名普通党员、一名教育工作者的高尚人格和精神魅力。

她坚守初心,对党忠诚一辈子。张桂梅同志是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是忠诚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四有”好老师要求的榜样。她响应党的号召,到云南支援边疆建设,跨越千里、辗转多地,无怨无悔。她创办免费女子高中,她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坚定的理想信念融入办学体系,帮助数千名山区女孩改变命运,为国家输送了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华坪县女子高中,是全市第一家党员佩戴党徽上班的单位。张桂梅让党员在群众和师生面前“明身份”,促使党员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做到了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徽在闪烁。2000年,她在领取劳模奖金后,把全部奖金5000元一次性交了党费。她把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热爱渗透在血脉里,在她身上充分体现着一名共产党员初心如磐的精神品质和至诚至深的家国情怀。

她牢记使命,为民奉献一辈子。40多年来,她为了不让一名女孩因贫困失学,坚持家访11年,遍访贫困家庭1300多户,行程十余万公里。张桂梅与孩子们之间有很多故事,每一个都是催人泪下。1997 年 12 月的一天深夜,一个男生突然发高烧,张桂梅看到这位学生寒冬腊月还穿着单衣,当即把丈夫去世后留下的唯一一件毛背心送给了这位学生,并连夜把他送到医院,替他付了 200 元的住院费。第二天,当学生家长赶到医院,看到已经守候了整整 10 个小时的张桂梅脸色苍白,神情憔悴,这位傈僳族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她长期拖着病体工作,超量的付出透支了原本羸弱的身体,换来女子高中学生学习的好成绩。

她坚守教育报国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扎根贫困地区40多年,不遗余力践行着“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立志用教育扶贫斩断贫困代际传递,倾力建成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让1600余名贫困山区女学生圆梦大学,托举起当地群众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信心与希望。

时代楷模张桂梅观后感议论文5

7月2日晚,巧家县各级各类学校组织收看了“云岭楷模”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专场发布会,通过集中观看、个人观看等形式,深入组织了广大教师开展观看学习活动,积极进行思想大讨论,通过收看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专场发布会把师德师风教育引向深入,让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从中受教育、得启发、有收获。

张桂梅同志是忠诚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扶贫重要论述和“四有”好老师要求的杰出榜样,是全县广大教师学习的楷模,各学校教师纷纷发表观后感言:

金塘学校党支部书记芶通权说:“张桂梅老师几十年如一日的从教生涯平凡而伟大!我们要学习她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学习她爱生如子的情怀;学习她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崇高境界;学习她热爱生活、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优良作风;学习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

铅厂小学罗佰美老师说:“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和用生活点滴写就的人生故事,使我深受启发,受益匪浅,深切地感悟到了一名普通共产党员、一名被孩子们称为“校园妈妈”的平凡教育工作者所彰显的高尚人格和博大精神魅力。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我们肩负着为祖国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我们的职业道德水准,新的时代要求我们要有张桂梅那样的奉献精神!”

包谷垴学校张建荣老师说:“如果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像张老师一样都把学生视为自己的儿女,把自己的工作与党和人民相连接而放在最高位置,我们也一样可以把平凡的工作做得不平凡!”

茂租学校彭议仙老师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在张桂梅老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作为党员教师的我反思良久,自己认为已经花了百分的心,其实比起张桂梅老师,我才花了百分之一的心。所以,在以后的教学路上我一定砥砺前进,不惧风雨,努力向张桂梅同志靠齐!”

感动中国张桂梅观看感悟相关文章:

时代楷模张桂梅观后感【篇4】

张桂梅同志的精神充分体现了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体现了一名普通人民教师把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具体落实到了自己的事业和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和执着追求。她不是英雄,但是她用朴实、真实、感人的事迹赢得了人们对她的敬重。她在以下几个方面所彰显的精神内涵,深刻地感动了我。

一是坚定的理想信念。用她的话说就是“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她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她热爱党,热爱人民,更热爱贫困山区的人民,为了办好女子高中,她锲而不舍,历尽艰辛,但始终坚信,依靠共产党就能办成事,就能成就她的梦,办一所女子高中的梦,让无数个贫穷的女孩子圆大学的梦,她要通过培养女大学生来促进我们贫困山区脱贫,促进现代文明建设,让孩子们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改变人生。

二是高尚的人生价值追求。她没有生儿育女,却是女子高中近500名学生和华坪儿童福利院50多名孤儿的“校园妈妈”、“张妈妈”,她把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给了那些失去父母的孩子和贫困山区的孩子,让他们分享人间最美好的亲情,用真爱点亮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的希望之光。她是党的十七大代表,集“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十大女杰”等荣誉于一身,多次受中央、省、市、县表彰,但是她没有骄傲自满,始终视自己为一个平凡的人,把崇高的人生价值追求铭刻在了平凡的工作岗位和繁琐的工作中。

三是博大的爱国为民情怀。她为了“改变山区母亲素质和促进教育公平”,没有一分钱的她,多方奔走、呼吁,历尽千辛万苦,创办了全免费的女子高中。她将自己获得的“云南省兴滇人才奖”30万元奖金捐献给了贫困山区的丁王民小建设教学楼,充分体现了她无私的爱国为民情怀。

四是卓越的敬业奉献精神。她30年如一日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平凡事业中,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坚守三尺讲台。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尽职尽责的精神,钻研学校教学和管理,身体力行,教学成绩突出。

时代楷模张桂梅观后感【篇5】

12年来,在华坪女高毕业的1804位贫困女孩心中,张桂梅就是一支照亮她们前路的蜡烛。

10月17日一早,记者来到华坪中心镇拉毕村村口,穿过一片菜地,跨过一条水沟,顺着墙边的小路,走进女高毕业生李小月(化名)的家。3年前李小月中考时,瘫痪多年的父亲说:“只要能读女子高中,就能上大学,我就放心了!”李小月如愿上女高时,父亲已经去世。“家里没有能力供小月读高中,是女高免收学费、书费、住宿费,张桂梅老师每月还给小月700元生活费,小月才能读完高中。”李小月今年考上了普洱学院,母亲李良翠送她到普洱校门口。瘦削的李良翠连连感叹:“小月今年考上大学,我正为上大学的学费发愁,张老师又送来了1万元,凑够了大学学费和生活费。张老师很伟大!没有她和女高的帮助,孩子读不了高中,也上不了大学。”

在华坪县医院检验科,有一位做事风风火火的女检验师,她叫高世婷,华坪女子高中第一届毕业生。在检验科值班室里,高世婷对记者连声说:“没有张桂梅老师就没有我的今天,她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我喊她阿妈。”

2008年,家在华坪县兴泉镇兴泉村的高世婷初三快毕业时,父母先后去世,家里只有弟弟和年迈的爷爷。她的中考分数超过了县一中分数线,可没钱交学费。绝望时刻,华坪女高开始招生,张桂梅接纳了她,不仅免学费书费,每月还补助她300元生活费,还把她弟弟接到儿童之家生活。因为心里还充满对父母去世的悲痛,第一次见到张桂梅时,她禁不住全身发抖,张桂梅坐在她身旁,拍拍她的腿亲切地说:“别害怕,好好学习!”此后张桂梅多次找她谈心,让她逐渐走出了悲痛的阴影,当了班长,3年后考上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她在大学的学费、生活费都由张桂梅负责。大学毕业后高世婷回华坪县医院工作,有了幸福的小家,还能赡养爷爷。80多岁的爷爷常在村里自豪地对别人说:“我孙女在县医院上班呢。”

云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研究生李欣坪万分感慨地说:“2011年中考结束,我很担心自己像同龄女孩一样,去打工或是嫁人生子。庆幸的是华坪女高发来一份录取通知书,改变了我的一切。正是张桂梅老师和女高其他老师的言传身教,让我成为一个佩戴鲜红党徽的研究生。”

12年来,丽江市贫困山区许多初中毕业的女孩,都走进了华坪女高的学堂,历届高中毕业生升学率100%,使1804名贫困山区女孩圆了大学梦。其中今年高考创最好成绩,159个考生中70人上了一本。“多数毕业生成为教师、医生、公务员和企管人员,还有边防民警和海关人员。今年有2个毕业于华坪女高的大学生自愿参军到西藏,现在全国各省市区都有我们女高的学生了。”张桂梅很开心。

“张桂梅带动的不仅是华坪女高,还带动了全县所有学校。2008年女高成立以前,全县中考升学率不到50%,2020年就达到了90%以上,近8年来全县高考升学率在丽江市保持第一名。”华坪县教育局党工委书记胥国华说。

时代楷模张桂梅观后感【篇6】

“我从心底敬佩您这样的人……您为这些女孩子们在荆棘重重的道路上开出了一片天,督促她们走向了更高、更远的地方。您选择将自己的爱给了山区的女孩们,让她们看到了更为广阔、美丽的风景。”12月5日,南航乘务员朱静怡给飞机上偶遇的一位乘客写了封信。

这位乘客正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

陈法羽一辈子也忘不了在华坪女子高中入学时那张贴在床边、写着自己名字的小纸条。她是女高的第二届毕业生,如今是丽江市永胜县一名民警。

20xx年,陈法羽初中毕业,中考没达到高中录取线。父亲对她说:“自费读高中咱家供不起,要不你回家,过几年找个好人家嫁了。”

那一年,陈法羽16岁,心有不甘。此时有人告诉她,华坪建了所免费女子高中,专门招收贫困山区初中毕业的女孩,想读高中可以去试试。这对陈法羽来说,无疑是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开学报到,宿舍的床已经铺好了。被褥崭新整齐,床位上贴着名字。陈法羽轻抚写着自己名字的字条,忍不住哭了:“这张小床让我感到安全和温暖,这张纸条为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几乎每个从华坪女高毕业的学生,都有和陈法羽相似的感动,她们对张桂梅的敬重无以言表——有什么比改变命运更重要?

张老师对学生的爱真挚热烈,又一以贯之。拖着病体,她坚持为毕业班的孩子上课;节衣缩食,她把省下来的钱捐给学生……有人曾说,张老师快枯竭了,人的爱是有限的。张桂梅听后说:“不会的,因为有源源不断的爱奔向我、鼓励我!”

如今女高毕业生遍布全国,她们把艰苦朴素、发奋图强、坚忍不拔、感恩回报的精神带出了大山,又带回到山里。

周云丽是女高第一届毕业生,20xx年大学毕业后考取宁蒗县一中数学教师岗位。正当她准备上岗时,听说母校数学老师紧缺,她毫不犹豫放弃“正式编制”,回到女高任代课教师。陈法羽将第一个月的工资全部寄给学校,之后每月拿出500元钱资助在校贫困学妹,“女高改变了山里女孩的人生,我们也要把张老师的精神传下去。”

时代楷模张桂梅观后感【篇7】

她,是一名敬业奉献的人民教师,是一位心系群众的教育扶贫工作者,更是一名信念坚定的共产党员,她就是华坪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原本拥有幸福家庭的她突遭命运的打击,在失去相濡以沫多年的丈夫后,她用柔弱的双肩扛起生活的重担,此时,她面临着工作岗位的抉择,她没有选择到条件优越的学校任教,而是毅然只身前往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条件艰苦的华坪县投身教育扶贫。虽然疾病缠身,被病痛折磨的苦痛难言,她也没有停下教书育人的脚步,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她忍着病痛一次次站在热爱的讲台上。

一枚党徽,她始终都把党徽佩戴在身上,昂首挺胸的展现共产党员的风采,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徽在闪烁。

一面旗帜,她埋头苦干 洒播大爱,是党员干部心中一面先锋模范的旗帜,哪里有艰苦哪里就有旗帜在飘扬。

一个榜样,她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是各行各业奋斗者争相看齐的榜样,哪里挫折有哪里就有榜样的力量。

情系群众,小喇叭声音更响亮。平日里,华坪女子高中校园内随处可见张桂梅老师手持小喇叭督促学生跑步早读的身影,有了小喇叭的陪伴,学生心里都很踏实。她始终把学生当做亲人,当遇到学生生病,她带着他们彻夜奔波到医院,一直守护在学生身旁。她心里始终记挂着群众,设身处地为百姓着想,用一次次感人的事迹践行着共产党人为民服务的宗旨。基层工作中,我们每天都会面对着很多前来咨询问题办理业务反映情况的群众,也常常会深入农户家里给群众做政策宣传,在面对群众时,我们是不是应该以张桂梅同志的精神风貌要求自己?对待群众,我们态度要好一点,笑容要多一点,讲解要清楚一点,多站在群众角度考虑问题,做好政策“翻译”工作,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切实把群众的事当做自己的事。

顽强拼搏,三尺讲台折射温暖。华坪女子高中建校初期,身为校长的张桂梅遇到各类棘手的问题,筹集建校资金困难教师队伍人员流失,以及疾病的痛苦折磨,但是对教育扶贫的坚持和对讲台的热爱支撑着她一步一步走下去,张桂梅同志的顽强拼搏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工作中,面对急难险重等困难时,部分人会出现躲避推脱敷衍塞责的情况,这既不利于任务的完成,也会使政府工作者的形象在群众心里大打折扣。我们要学习张桂梅同志精神,不仅要会“做事”,还要能“扛事”,面对“硬骨头”,不绕弯不敷衍,用理论完善决断力,用实践强化行动力,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以钉钉子精神将任务落实,见行见效。

无私奉献,一盏明灯照亮前方。张桂梅老师虽饱受病痛折磨,却依然坚持为教育事业奉献所有的光和热,她无私奉献,为校园建设拿出了所有的积蓄,她如细雨般润物细无声,不计功名,告诫学生要时刻铭记党和国家的栽培,她用实际行动展现出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本色,是我们党员干部的指路明灯。基层工作中,我们常常会因为紧急任务而牺牲个人的时间,或由于一些特殊情况被百姓误解,此时,我们更要要沉下心来做实事,不抱怨不消极,学习张桂梅同志“舍小我顾大家”的精神,用优秀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做事不计回报,功成不必在我,把群众的认可当做衡量自己工作成效的一把标尺,时刻谨记共产党员的“初心”,在时代的新征程中脚踏实地奋勇向前,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辉煌!

时代楷模张桂梅先进事迹发布会观后感2

她是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张桂梅,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十佳师德标兵。2019年10月,云南省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发出通知,号召全省党员向她学习。

张桂梅作为千千万万基层教育工作者中的一员,她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自1990年参加工作以来,她始终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人身追求,而且在工作的这三十年中也一直积极践行这一人生追求。

作为一名教师,她心系困难群众,始终相信群众利益无小事,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投身教育扶贫行列,在她的努力下,华坪建成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她坚持树人先树魂,把思想政治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立校之本。她长期拖着病体,坚守工作岗位,以实际行动兑现了自己“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她把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助她治病的100多万元全部投入教育事业自己却甘守清贫。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张桂梅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家访。张桂梅身体不好,但是她却从来不让学生家长来开家长会,自己拖着生病的身体进大山挨个对学生进行家访。在遇到有辍学思想的学生时会不厌其烦苦口婆心的给学生和家长做工作,不让一个同学掉队。就是这样的家访,张桂梅坚持了十年,帮助很多想辍学的孩子又重新走进了学校,坐在了课堂上学习。

拜读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和用生命点滴的人生故事传说传说,我深切的领会到一个智者和仁者所显现出来的精神魅力。张桂梅不是制造出来的英雄,她是那样朴实,那样真实,也许她在悄悄的改写着英雄的概念.”张桂梅的精神,是一种时代的精神,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主义追求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张桂梅的精神,又是一种平凡的精神,体现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把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和回报,具体落实到自己的事业和学生上,在普通教学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执着追求。我作为教师中的一员,我要用心感受、用心学习张桂梅的精神,学业上不断进步,修养上不断完善,做学生热爱、人民满意的优秀教师,做无愧于时代的光荣教师。

时代楷模张桂梅先进事迹发布会观后感3

学习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她是一个平凡的女人,膝下无子,但被评为“全国百名优秀母亲”、“中国好人”,被几百个孩子亲切的称呼为“妈妈”;她疾病缠身,但她誓死与病魔抗争,坚持把毕业班的学生送进考场;她放弃优越环境,选择了艰苦,因为她觉得“艰苦的地方更需要我。”她为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四处奔走,忍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酸……

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精神力量在支撑张桂梅同志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撑起了一片蓝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我想是因为她心中始终牢记“我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正因为如此,张桂梅同志对党无限忠诚和热爱,她牢记初心使命,心甘情愿为民奉献一辈子。也正因为如此,她毅然决然选择了贫困山区教育事业,用她饱含深情的伟大的“爱”去帮助贫困山区女孩实现人生的梦想!张桂梅同志践行初心使命,以责任担当实现了人生的超越。正如张桂梅同志所说:“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我想,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的张桂梅同志,她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她心系困难群众,投身教育扶贫,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是我们人民教师的骄傲;她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在党爱党、在党为党,是我们基层共产党员的骄傲。

的确,我们要走群众路线,就必须情系群众、一心为民;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落地落实、做事做实。张桂梅同志,始终冲在最前线,敢与时间赛跑,敢和病魔抗争,竭尽全力帮助一批又一批贫困山区的孩子走出大山,托举起他们的希望和梦想。

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也一样扎根山区农村,面对的一样是贫困的孩子,他们也一样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唯一的出路就是学知识、学科学,我们一定要接过老教师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用心来工作,用心来教书。记住,这里—更需要我们!

时代楷模张桂梅先进事迹发布会观后感4

扎根云南丽江深山12年,创办我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作为边远山区乡村教育的“点灯人”,为1600多名偏僻山区的女孩插上腾飞的翅膀,帮助她们飞出大山,跨进大学校园的知识殿堂。这就是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的校长张桂梅。近几年她的事迹被央视等全国各大媒体广泛报道,已经家喻户晓。

立德树人,是教师的天职。“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张桂梅同志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矢志不渝、执着追求,她把自己的全部身心献给了党、献给了教育事业、献给了贫困山区人民,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坚定信仰和崇高境界,她是新时代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杰出榜样。

她是信念坚定的优秀代表。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张桂梅之所以为党的教育事业、为人民的教育事业锲而不舍、坚定不移、无私奉献,就是因为她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虽病魔缠身,遭受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却始终把学生放在心上,把党的教育事业放在心上。她把所有捐给她治病的钱和奖金、工资,共70多万元全部捐献出来修建乡村校舍,2015年,她把十七大党代表证、五一劳动奖章、奥运火炬和毕生获得的所有荣誉证书,毫无保留的全部交给了组织,全部保留在了县档案馆里。她说:“是党为她指引了一条光明的人生路,是党为她铺满了鲜花盛开的路,她所做的算不了什么,她就是要以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为党和人民奉献自己的全部。”

她是教书育人的杰出榜样。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可以说,正是这种强烈的教育情怀,才成就了今天的张桂梅。张桂梅的办学校,她的目的是“让大山里的女孩能够飞出去”,为这个目的而付出努力,不辍追求,这就是她的教育情怀。“我想让山里的(女)孩子也能走进最好的学校。”这是张桂梅的办学初衷。她创办免费的华坪女高,就是出于改变山里女孩命运,改变其家庭的目的。在她看来,山里的女孩子如果能考上大学,就可以改变三代人。如此,我们看到她长期拖着病痛的身体,“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是她的诺言,为了办好学校,她带着老师,拿命在拼。比如,在华坪民族中学工作时,常常有学生因交不起学费而面临辍学,她就拿出自己的工资,给他们交学费,她不让自己班上有一个学生因贫困而读不了书。这就是张桂梅,她成为全国所有教师的楷模,实在是当之无愧。

一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先进就是一个榜样。今天我们致敬张桂梅同志,就是要以她为榜样,学习她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始终做到在党言党、在党爱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学习她情系群众、一心为民的真挚情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学习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大力弘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精神,立足本职岗位作贡献,在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学习她坚毅执着、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攻坚克难,善作善成,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见行见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时代楷模张桂梅先进事迹发布会观后感5

通过这段时间学校组织的对张桂梅先进事迹的学习,同是一名人民教师,我自感羞愧。

张桂梅同志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的教师的优秀代表,她的事迹平凡而伟大,思想朴实而闪光,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伟大的时代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展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和共产党员的时代风采。张桂梅的事迹,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她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忠诚。她工作30余年来,爱生如子,对待教育事业兢兢业业,即使被病魔纠缠也没有一丝懈怠,仍然带病忍受着剧烈的疼痛站在讲台,就算倒下也放不下她的学生,无论何时何地,心中仍然牵挂着她最热爱的教育事业。

作为一名教师,很多无法做到的在张桂梅看来像是举手投足的小事,其实不然,正因为对她来说是小事,是她心系学生,心系她的工作,无论在什么岗位,她始终一直坚守,不但自己做好,还要树立榜样,带动同事一起做好教育。从她教学取得的成绩证明了她对教育事业的衷心。

尽管现实残酷,她先是丧夫,然后自己几经病魔折磨,但她始终“不忘初心”,坚持将自己的一生为教育事业作奉献,她忘我的精神,爱学生如子,爱教育事业胜过爱自己生命的精神让我十分崇敬。作为一名党员的教师,尽管我一直以来也在热爱教育事业,认真对待我的每一位学生,在岗位上兢兢业业,但和张桂梅同志比起来,我所做的一切似乎很渺小。

今后的工作,我会继续努力,像张桂梅同志,学习她对待工作的态度,学习她无论何时何地始终“不忘初心”,坚守在教育岗位,培养更多优秀的学生,为学校的教育尽一份力,为贫困地区的教育奉献自己的力量。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角度张桂梅事迹观后感1000字汇总4篇》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电影的观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角度张桂梅事迹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