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万箭穿心观后感 > 地图 > 万箭穿心观后感

万箭穿心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2-10-03 来源:互联网

[参考范文]电影万箭穿心观后感范本合集五篇。

观影是一种全方面的感官影响,在观看的过程中各种情触,各种联想纷纷呈现出来。在观看了以后,不禁为演员精湛的演技所钦佩,写写观后感,可以更好地训练我们的写作思维。哪些情节让您印象最为深刻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参考范文]电影万箭穿心观后感范本合集五篇”,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电影万箭穿心观后感(篇1)

如果,山的后面还是山,是不是就没必要再翻山越岭的一探究竟了?

看完电影“万箭穿心”,我邪恶的猜测女主角的命运也许是咎由自取,可怜的她,自有她的可恨,那可恨的丈夫,也自有他的可怜。遇到了,坚强如她,也无可奈何。所有的期许最后换来的都是失望,所有的的付出最终都得不到回报,当最后一根稻草真的放下时,她是准备一了百了的,都来到江边了。看到漫天的烟火和年轻的笑脸,她换了主意,不死了。死多容易啊,真要死的话,那分分钟都可以,她不是没这个勇气,对她来说,活着是件比死更难的事!最重要理由都没有了,还有活下去的必要?

很多事情,不是给不出答案,也不是答案有多卑鄙龌龊,是我们都误解了自己。按照孟老夫子的标准来审视这个世界,大多数人不是变得冷漠就是变得愤怒。最好,最好别用道德来打量生活,谁都没资格来指导谁怎么去生活,更何况几千年前的老顽固呢。看电影时我一直都带着情绪和道德审判,这是习惯,这种习惯让我觉得痛苦,后来想想大可不必,道德可以去评价一个人、一件事,可是对于评价生活,它还没这个资格。看完电影后好一段时间,我才学会“不能用道德的眼观去看任何东西”。

有时候,再进一步都不能的时候,退一步才是正途。

电影万箭穿心观后感(篇2)

平直叙述的节奏,让我不知结局在哪里,只是看到演员表升起的时候,才相信故事真的结束了,但故事中的人或许才开始新的生活。

李宝莉,没有文化、大大咧咧、市侩尖刻。搬家工人临时加钱,她大喊大叫,不顾形象。丈夫让儿子为工人买汽水,她抢过钱,骂丈夫太慈悲。乡下婆婆来了,她狠狠地责骂丈夫,说屋子太小,住不下。丈夫约会外遇,她报警泄恨,害丈夫降职。丈夫因外遇事件失了颜面,她冷嘲热讽。丈夫跳江自杀,她没有哭,没有自责。

她勤劳肯干、心思粗糙、嘴贱心软。和丈夫争吵后,她默默地为婆婆铺床。丈夫死后,为撑起这个家,她毅然做了“扁担”,穿梭于汉正街的大街小巷。扁担何嫂有困难,她拿出一千块解困。见到出狱的故人建建,她热情招呼。她起早贪黑,交出所有的钱,只是嘱咐婆婆给儿子买好吃的,补充营养。她关心儿子的学习,只会问作业做完了没。面对儿子的冷漠,她无动于衷。

她不是一个坏人,不是丈夫眼中温柔贤惠的妻子,也不是儿子心中的好母亲。在丈夫和儿子眼里,她是一个没文化的外人。在婆婆和儿子眼里,她又是一个凶狠无情的外人。他们对她的依赖,只有她用苦力换来的钱。她只是一个挣扎着活着,为了孩子活着的贫穷女人,没有丈夫的依靠,没有儿子的理解,没有家庭的温暖,她从来没有计较过。她和儿子之间似乎只有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他的成绩、他的营养、她的钱。她从来没有认真想过丈夫的出轨,也没有真正了解儿子的心情,当他们无情抛弃她的时候,只剩下一个人的伤心和强硬。

十年了,她已经从一个有些姿色的年轻母亲变成了头发花白、衣着邋遢的“婆婆”,她没有怨言。当儿子金榜题名时,将她赶出了家门,她不明白,难道这就是命?因为她,儿子失去了父亲,因为她,儿子失去了家庭。可她没有想过报应,没有想过亏欠。当她在江边看到一群年轻人的灿烂笑容时,心中有了愧疚,她同意离开,为了儿子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开心地玩,开心地笑。

李宝莉,不是一个完美、高大的母亲形象,没有太多的好言好语,没有太多的温柔体贴,没有太多的理解宽容,她只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经营她的小家庭,却只得到家人的仇恨和报复。丈夫到死也不愿意跟她说一句话,儿子考上大学却要赶她出家门,她的努力换来了万箭穿心的痛,

是结婚错了吗?她选了一个她看不上的人。是搬家错了吗?新家面对着辐射状的条条马路,如同万箭穿心。是性格错了吗?她自卑自傲又自立自强。是命运错了吗?为什么丈夫、儿子、婆婆都把她当外人。她相信自己,相信努力,却不料人生不只有她一个人的相信。

当这一切涌上心头,她是否理解了命,是否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是否懂得了自己的悲苦?当人生并没有朝着你所预想的轨迹行走时,你是否接受,并开始转弯换道?

电影万箭穿心观后感(篇3)

知道前些年方方的一部小说,改编成了电影。似乎这部影片不是很火,我也是今年也知道。昨天看完了这部电影。应该说,这部电影是相当不错,无论剧本还是演员都相当好。而且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好像并不是主流。整个影片扣人心悬,看完之后人的心情有些沉重。一个人的命运竟然有怎么悲催,也真是让人唏嘘感叹了。

影片的主角是生活在武汉的中年妇女李宝莉。一方面她确实是生活的失败者,夫妻关系,母子关系都特别失败。另一方面,这个人的生命力又是热别的顽强,好像生命打击苦难都摧毁不了她。

一方面她的失败,悲催的遭遇令人同情,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她的这个命运确实她自己要承担很大一部分责任。从某种程度上说,她的悲剧是性格悲剧。

她在家庭里承担了主要的家庭责任。影片一开头就是讲述他们搬新家,本来好像应该是男性承担的事情,全部都是有她来张罗。甚至在她与搬家的工人因为要增加工钱发生争执时,马学武也始终没有出面。影片一开始,一个泼辣,性格火爆,风风火火的女强人的性格就展现在观众面前。在夫妻关系中过于绝对强势,做的过火,根本不懂照顾对方的感受。当她朋友来他家里吃饭时看见她的种种表现,也觉得看不下去了。当丈夫提出离婚时,她不知道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自己肯定觉得非常委屈。当丈夫和她分居,她想尽办法委曲求全地想和丈夫和好。在她朋友的一次谈话中,可以找到一些原因。首先她始终有一份优越感,认为自己是城里人,而马学武来自农村。自己长的还不错,当年追求自己的人不少,自己能嫁给他,他就该感恩戴德。影片虽没有交代马学武为什么刚搬新家就提出离婚的原因,但这种长期的生活压抑,肯定是最重要的原因。她对他丈夫的死肯定要付相当一部分责任。丈夫的外遇让它发现之后,虽然她在暗地里报复之后,原谅了丈夫,其实在内心深处也是不可能完全释然。当家庭矛盾出现时,这种不满就会从言语之中蹦出来。虽然在她丈夫自杀之后她没有流一滴眼泪,但是在她看起来凶蛮的表面之下,其实内心也并不是冷血。在他丈夫把婆子带回家里的那场戏里,她不同意婆子住在家里,却也开始准备晚餐。婆子离开之后被孙子接回,她给婆子支床准备被褥。

另外一方面,在她身上确实表现出强大的生命韧劲,不向命运低头的狠劲。为养活老人孩子,她做起了扁担夫的工作,拼命撑起了这个家。当含辛茹苦培养的状元儿子,在得知是她报的警导致父亲自杀,狠心地要赶母亲出门。她伤心地也想投河自尽,但是又想明白重新振作起来。

这部电影因为只看了一遍,还有很多地方没有想明白,写起来感觉不太清楚。

此外,我还感觉,她丈夫死后,她在家庭里对婆子,儿子的态度似乎和以前变化太大,总感觉不是完全不符合任务性格。

电影万箭穿心观后感(篇4)

有幸在电影节里看到王竞导演携新片万箭穿心而来,从看到片名开始我就在等待那个万箭穿心的时刻,可是到最后一向爱哭的我却没能流出一滴眼泪。我不能说这是一个悲剧,我只能称这就是所谓的生活。那些街头巷尾,三姑六婆,带着一张忒贱的嘴和一颗坚韧的心,我无数次看到她们从我的眼前掠过,或在牌桌前抱怨自家的男人或在菜市场讨价还价临走时顺走一颗大葱…

故事就是这个故事,一个内向有点儿文化的男人娶了个泼辣但却美丽的老婆,从相爱的原理来讲,他们还算互补与合适。但是在生活无尽的重复和折磨之下,女人放肆的在众人面前羞辱自己的老公,毫无面子与自尊。热情助人的一面都留给了朋友,结果老公不疼儿子不爱。电影开始,我就拉着朋友,要是有一天,我稍有类似的苗头,你一定要提醒我,我现在加一句实在不行可以把我打残,女人做成这样,真是没脸活下去了。

李宝莉愤恨的和闺蜜说他就是个乡里人,当初承诺一直对我好现在这样真是可恶。可是人家爱的是当初那个美丽热情的你,谁知道有一天热情变成了口不择言的唠叨生活陷入没完没了的吵闹。太多女人抱怨丈夫这个那个,可是真的让他们去离婚也没哪个会落实。男人不是你闲言碎语抱怨吐槽的垃圾桶,他们忍你一天两天一定会有爆发的一天。

一直以来有无数个人问过我是要嫁给爱我的男人还是我爱的男人,我姑且不论不爱我的男人凭 什么娶我,我不爱的我又是吃撑了要嫁他。大多时候我会反问一句那么你呢。我听到太多人说要嫁给一个爱我的男人,现在我不得不把艺术原型拿给你看。生活本来就是让一个人在你面前扒掉所有光鲜的一切,露出最不堪的内里,如果你一开始就看不上他那么你只会越来越看不上他。要死要活的爱情都抵不过难堪的七年之痒,你这没有丝毫资本的潘磕训来虻糜岁月那把杀猪刀。

女人天性里总是喜欢把自己当成受害者,整天重复那些你的不堪过去我的无怨无悔,好像以此为证自己的无上地位就能得以保存。你那曾经青葱的岁月里没人逼你选择身边一文不名的男人,更何况你别忘了如今身边这个发福的男人当年也是一把青葱。 天下女人难道非要把自己一个如花似玉的少女,消磨成惹人嫌弃的大姨妈!读了此文看过电影的女人们,,为自己做警戒,实在不行写在手机里挂在墙上,警惕自己千万要做男人心里永远的少女。

电影万箭穿心观后感(篇5)

看过许多电影,因为喜欢。所以,只要有空余的时间,基本都用来观看电影了,最近因为网球肘的问题看的更多,一天差不多三四部。对于好的电影,每一部我都会对其内容作只属于我自己的回想,这一回想的过程和看电影有同样的乐趣。《万箭穿心》已经在21日下午四点结束,如今是夜里23点11分,我再次把电影的内容回想了一遍。

小宝和宝莉在楼顶上的对话像所有经过或看过的伤痛一样的沉淀为平静,已经没有了那份咽噎于喉的艰难和窒息,但却和所有记忆深刻的事物一样在记忆里留下了印象。想要为它做些什么,但我知道我什么也做不了,这只是一个故事,一个经过编剧、导演和演员加工过的故事罢了。只是这些细碎被导演搬上荧幕,却似乎发生在身边,宝莉的无知和强硬把一个人因性格而造成的悲剧挥洒的血淋淋。

颜丙燕宝莉的扮演者,对小人物的心理变化把握的非常到位,她全心演绎出普通人生活里的没一个细节用以达成故事人物因性格而酿成的悲剧,这是一个好的演员所具备的技艺。她的演绎让故事更具真实感和穿透力,从最初入戏时搬家过程中对待搬家工人的语气和态度已经为以后的悲剧拉开了序幕。

结局的时候,宝莉抱着必胜的心态去找儿子小宝谈判,她希望自己能够回到自己辛苦经营的生活中去。但是,小宝把对父亲的追查过程告诉了宝莉,宝莉似乎无法面对这些因她自己性格为身边人所造成的伤害,那一夜她在滔滔的江边徘徊与思索。镜头穿插进一群孩子在桥头上嘻嘻,在这一群孩子的欢声笑语里让宝莉从最简单的事物中看见小宝生活过程里所缺乏的欢乐。为了小宝的快乐,她放弃她努力坚持下来的生活。

和她死去的丈夫相对比,她没有悲哀,只是换一种方式生活,为了让生命自然的完成它的使命;为了后半生的生活,她离家出走,再次拾起放弃过她也被她放弃过的爱情(虽然这份爱情在故事里表达的很模糊),说实话,在我眼里,这是这个故事里的一点儿最人道的编排,它让普通人的生活看起来有所寄望,我为电影所表达的性格悲剧感到难过。但是,它表达出成千上万的普通人在生活中所表现的坚强也是我所敬佩的。

人生是一幕没有预演的戏

编剧和导演都是当下的自己

你的生活

或许是黯淡的记忆

有着悲哀的续集

看着烟花中闪烁着孩子的脸

欢乐和烟花飞满了天

夜空中的星星它多耀眼

你的记忆那么地伤感

拜托星星陪伴你

让快乐回到你身边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编辑推荐

万箭穿心电影观后感


《万箭穿心》观后感

《万箭穿心》是我看完第十三届百花奖小说所有作品后唯一一部最喜欢的,以前因为《树树皆秋色》而对作家方方印象深刻,《万箭穿心》更是让我对她敬爱有加。我想在此向我周围有兴趣的朋友强烈推荐这两部中篇小说,尤其是女孩子。如果对小说感觉不错,还可以在网上看看同名小说改编的《万箭穿心》电影,虽然是默默无闻的小众电影,但确实是我多年来看过的最震撼最心痛的好电影之一。

我要说的是小说还是电影呢,嗯,一起吧,反正电影和文学,总是有共通的地方。我喜欢它的理由是:

1,真实,接地气。《万箭穿心》无论是从场景还是生活细节,还是人物形象,都是那么地真实,那么有人间烟火。娓娓道来的,仿佛就是我们身边的故事。我仿佛能感受到那人声嘈杂水货山寨货大行其道的汉正街,穿着搭配混乱没有品位的衣服大着嗓门张罗着兜售廉价小物件的可能是李宝莉,操着粗俗彪悍的武汉话个婊子养的的唾沫横飞的可能是李宝莉,街边小摊正大口咀嚼吞咽着蛋炒饭衣衫破旧的随便一个大妈可能是李宝莉,被老公背叛痛心却不知所措失去理智的女人可能是李宝莉,脾气暴躁心肠不坏勤俭持家的可能是李宝莉。。。那样的一份真实和平凡,市井气息,让李宝莉成为了一个符号,所看见的每一个普通的女人,仿佛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着自己一步步走来却无法控制的命运。以点带面,唯有这份真实可以造就。

2,武汉味道。武汉不止有鸭脖子,不只有热干面,不只有武汉大学,不只有长江,还有很多武汉味道的女人。武汉女人什么味道?《万箭穿心》里的李宝莉就有。她的优点很明显,缺点也很明显。但是她总归是让人怜惜,又让人敬佩的。她一口一个婊子养的,却会手脚麻利准备出一桌好菜,她一边痛骂公婆打扰她的生活,却一边为他们的安全担忧忙着张罗床铺,她能以最愚蠢最意气用事的方式挽救她的婚姻,却也能为此咬牙承担最坏的结果。她骂起人来往死里骂,给别人留下伤害她自己却骂过就忘,甚至连别人为什么怨恨她都不知道。我感叹,性格决定命运,太刚烈必然伤人伤己,又敬佩,不是谁都有那份骨气和硬气与命运抗争,把万箭穿心的日子,过得内心坦荡,光芒万丈。

3,命运感。找不到词来形容,只好说命运感。李宝莉说,她自己也没想到,那年的一个举报电话,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包括自己的。可是,那个举报电话是偶然的吗?她不打举报电话她会做什么呢?冷静一下回家装作没发生过?不可能,她刚烈火爆,自认为嫁给他算是亏了大本,怎么会受得了这个气?亲自闯进去抓奸?不可能,她有儿子有新家刚过上好日子,还不想离婚,抓奸之后两个人还怎么过?以她当时的性格,智商和情商,她自作聪明的最好选择是,打110举报电话,既让老公受了教训回家好好过日子,又可以大度处之并以此作为他亏欠她的旧账来压制他,岂不是两全其美?那样的时刻,谁会考虑周全到各种后果?她哪里知道老公会因此跳江,她会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儿子因此而记恨她一辈子?我年轻的时候看多了励志书,深信所有的命运线都在自己的拳头里,只要奋斗就能获得自己想要的命运。多年后才发现,原来我们的很多局限,其实早就在出身,家庭和教育中定性。像不知天高地厚的孙猴子,我们任凭折腾,其实翻不过思维定式的五指山。想想看,回忆已经走过的路,哪一条不是当年的我们选择的自认为的最好的路?而当发现走得乱七八糟的时候,已经发生了,不可能再来一次。再或者,我们曾经的选择,其实也决定了当下的选择是有限的,命运是个连环套,身处其中的人,会觉得一切都顺理成章,直到看到结果时,才惊讶,我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一部小说,能让人有联想有思考让人看到每一个普通的自己,我大爱。

4, 霸气。是的,绝不仅仅是虐心,更是霸气,那样一种旺盛的生命力,让我感动。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你来什么我接什么,我都过得问心无愧。这样的态度,我喜欢,我爱。像作家方方在谈《万箭穿心》的创作时说的,纵是万箭穿心,也得抗住。有的时候,就是没道理可讲,你说李宝莉是性格决定命运,可她何尝不是受害者?如果她家境好点,她也许会多念书,会找个更强大的男人呢,不会下嫁给除了有点知识各方面都不如她的马学武,而造成心理不平衡让性格缺陷愈演愈烈,可家境是她不能决定的;如果马学武是个大度点的男人,老婆的态度已经转变和讨好,也不至于计较到底到最后去偷情乱搞的程度,可她能在婚前就预料到他是有点钱就变坏的男人吗?这个更不是她能控制的,要靠运气;如果马学武但凡不那么懦弱,被老婆举报大不了离婚,被下岗大不了再找一份工作,何至于跳江?这个是她能控制的吗?不是,找了个如此不男人的男人,只是她命苦;如果公婆但凡是个稍微比正常人的善良多那么一点点的人,也应该知道怜惜这个媳妇为这个家的付出,而不是教唆儿子那样地淡漠他的亲生妈妈,可惜,别人的善良程度,也不是李宝莉能决定的。找谁去讲道理呢?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理,正如每个人有每个人该走的路,很多事情无从说起,也无人可说,公平不公平,都是自己的路罢了。那么不妨走得霸气点,谁说平凡的人,命苦的人,就不能光芒万丈呢?如此负责地,踏实地,热烈地活着,就是最牛逼的事情。

从万箭穿心的家里出来的李宝莉,没有给小宝留一个字,正如马学武当年的遗言中没有给她留一个字。 写实主义的电影,拍得并不文艺,没有给过多的慢镜头表情特写,没有常见的往事如烟的回忆,李宝莉挑着自己的行李上了建建的车。可巧车慢慢停了,担心是导演要庸俗地让李宝莉来个回眸凄然一笑啥的,却是车子抛锚了,李宝莉身手敏捷地跳下车来,踹了车屁股一脚,骂了句婊子养的,大力推车向前,推动后再上车。这样的情节,让我会心一笑。

这就是武汉女人,过去的事情就过去了,老子顶天立地问心无愧坦坦荡荡,所以不再有任何没用的伤感。踹一脚过去,推一把未来,不好不坏的日子,依然活色生香。

平静似水生活背后的万箭穿心——万箭穿心观后感


长期以来,我国国民都有着根深蒂固的封建传统思想,尤其是在改革开放才刚刚开始的时候,那时候正是新思想与旧传统激烈碰撞的时候,而电影《万箭穿心》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下,展开了对嫁给有着新思想的马学武的农村妇女李宝莉的故事的诉说。小编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了电影《万箭穿心》的观后感,让我们一起看看这平静似水生活背后的万箭穿心吧~

电影《万箭穿心》观后感(篇一)

故事开头就听到了《东方红》,歌颂改革开放的红歌,浓烈的时代气息由此凸显。

当然,从主人公搬家的建筑及装潢风格也能看出当时是八、九十年代,也就是改革开放初期。主人公宝莉,没什么文化。因家里条件不好而读书少的人在那个年代随处可见,宝莉便是其中之一。小景,宝莉的发小,也是电影的一个关键人物。她的性格及人物形象无不透露着当时年代的另一面特征,同时,她的坚强、现实和迷信也与当今社会有着紧密连接。电影中每次小景的出现都暗示着下一个情节的开始。小景被丈夫打了跟宝莉倾诉,揭开了宝莉发现自己丈夫在外有了姘头并报警、直至丈夫绝望跳江的情节。于是小景便开始在台词中点题——“万箭穿心”,说宝莉的房子风水不好。

迷信、风水、八卦在二十世纪末还是相较流行的,人们开厂房、搬新家、办红事白事都要请风水先生算上一卦才能一路心安。这也暗中细致地描绘了人们缺乏安全感的心理。强烈的时代感激起观众对那个年代的无穷追忆,不由得细细咀嚼起来。

电影虽是平铺直叙,也没有细致表现人物心理,但在人物形象、行为、形貌上的拍摄极其细腻到位,可谓“不言而喻”。

当小景第一次提到“万箭穿心”后,宝莉以“万丈光芒”来辩驳,可见当时的她年轻自信、不信命、且勇于与命运抗争。她的儿子跟她的丈夫是一个脾气的人,有话不直接说,在人背后暗暗“寻找”——儿子“寻找”父亲自杀的原因,丈夫“寻找”女人的爱。就是这样“不痛快”的性格才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事情的发展愈演愈复杂、揪心和痛苦。儿子对母亲的恨也因缺乏沟通日渐加深。他们都是不完美的人,他们都不珍惜被爱,他们都不够懂包容与宽恕。这也正是人的本性,“自利”的天性!电影对人物的剖析,真实到让人感觉似乎被扒光衣服一般。儿子的眼中只有死去的父亲,要母亲离开,完全不愿认那个含辛茹苦靠挑担养大他的妈。残忍的现实、母子断绝的痛对于宝莉来说又如“万箭穿心”。小景再次出现了,电影中她第二次点题,宝莉依旧不信那一说法,但看得出她不坚定了,她开始怀疑,怀疑命,她开始动摇了……

后来宝莉为了儿子离开家,她对着建建说那房子在个“万箭穿心”的地方。最终,她服从了一切。电影中三次提到“万箭穿心”,;两次转折,一次收尾,让人感觉这不像是观赏一部电影,更像是阅读一部结构严密的小说、欣赏一个文学作品。小说的写作技巧,起承转合,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始、发展、高潮、结束,包括点题,都以拍电影的形式一一展现,深刻、动人,且发人深思。每一个年代都是特殊的,每一个年代也都有着它特殊的故事,而悲剧总是更加让人印象深刻。

看完电影,观众也有着如同“万箭穿心”的感觉。

电影《万箭穿心》观后感(篇二)

武汉作家方方的原著小说《万箭穿心》曾在2009年获得《小说月报》百花奖的优秀中篇小说奖,“准制片人”谢飞将它搬上银幕。汉正街出身的女主人公李宝莉热辣、市侩,会为自己的一块肉不惜动粗,也会为自己的朋友两肋插刀,有明确的目标,虽然这个目标并不远大,心底的良善时时冒出来,却又被生活时时打回去。

按照“准制片人”谢飞的说法,《万箭穿心》票房大约没有超过500万。谢飞在此片中挂的头衔是监制,但是他的工作却是一个十足的制片:买小说版权、找导演、拉投资、控制成本、找买家——很少有见到年纪这么大的制片,“他图个什么呢!”导演王竞感慨道。在王竞看来,轻轻松松做导演,只管艺术创作,把诸般琐事抛给制片人,这才是老导演们应该做的事情。但是谢飞到了这把年纪,偏偏要试着做一回制片。

武汉作家方方的原著小说《万箭穿心》曾在2009年获得《小说月报》百花奖的优秀中篇小说奖,是谢飞首先发现了这部小说,并萌发了改编成电影的念头。谢飞常年保持着阅读文学作品的习惯,也许这是“第四代”电影导演的一个共同特点——吴贻弓、吴天明、杨延晋以及谢飞的代表作品均改编自文学作品。从更宽广的维度来说,强调“文学性”其实一直是“第五代”之前中国电影的主流态度。然而“第六代”之后的中国电影界,对于文学的依赖逐渐剥离。第六代导演大多拥有自编自导的能力,从积极的一面来说,也许这有助于导演从电影语言方面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作品,但是它的消极意义在于,电影作品的视域逐渐狭窄,电影取材逐渐贫血。谢飞在谈到这一现象的时候说道:“我们应该看小说,重视影片的文学价值,不要光想着镜头语言和调度。忙来忙去搞拍摄工作,太浮于生活的表面。”

《万箭穿心》的整个拍摄计划,正是带着谢飞这一思考的。同时他也自觉地站在一个更高的位置来看待自己做的这件事情:“我认为中国电影100年来最优秀的传统是现实主义,是批判现实主义。而且很多作品是跟文学结合,站在文学的肩膀上达到的。我们现在为什么要抛弃这个传统?”显然他已经把自己的工作定位于延续中国电影现实主义传统的高度。这也许可以解释王竞导演的喟叹:“他图个什么呢!”

电影《万箭穿心》观后感(篇三)

我妈一直不喜欢颜丙燕,理由就是这个演员出演的角色总是不讨喜的,用东北话说都是“欠儿登”,所以这样一个演员出演李宝莉这个人物导演真是慧眼识珠,角色的市侩、粗糙、坚韧被颜丙燕演绎的饱满而不着痕迹。但真正震撼我的是故事中生活的真实和复杂,这里面没有一个人是无罪的,每个人伤害过别人,每个人也都是受害者。很难用好人和坏人界定。

有人说这段悲剧源于李宝莉的性格,但我觉得不然,她就是这样一种人,刀子嘴豆腐心(这点在原小说中更明显),能不能消受全在于你,如果她一开始就找了一个和她一样粗鄙的男人,生活又会是另一番光景,生活中我们看到多少骂街撒泼的妇女身后同样站着一个凶神恶煞的老爷们儿?你说是泼妇可有人当宝,在中国这样的妇女不在少数。人说中国人没有信仰,可对于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说,家庭就是他们的信仰,为了这个家,李宝莉们变得自私,市侩,粗鄙。当然,李宝莉对丈夫的报复显然是很不妥当的,这种做法源自于她的性格,其实也源于她不想失去丈夫,即使用这种极端不理智的方法。李宝莉的悲剧在于不会爱,不懂得爱,看不透爱,放不开爱。

马学武到底是不是个受害者?作为一个曾经的乡下人,年轻时倾慕于李宝莉的美貌,苦追到手。可他不知道这个出身于买菜人家的姑娘当她青春不再的时候,曾经的活泼只能被生活演变成泼辣,于是他受不了了,提出离婚,找了情人。以致最后彻彻底底变成了妻子的一条狗,更在当得知真相后跳了江。马学武是可怜的,可他又是可悲、可鄙的,从一开始就注定失败的婚姻是自找的;觉得李宝莉俗不可耐,可自己不一样英雄本“色”;找的情人是个典型的破鞋,本来就是成人无聊不堪的扯淡,事后马学武竟还愚蠢的向其表白。

说李宝莉狠心,可他自己的冷暴力对妻子又是怎样的折磨?而选择跳江自杀究竟是难道就是因为生活太痛苦?!如果是因为妻子报案,那只能说这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悲剧的种子是他自己种下的,性格中的懦弱,愚蠢,以及那知识分子自以为是的脆弱和矫情。他死之前难道就没有想到自己老娘和幼子?谁来养?还不是你恨死了的李宝莉?不给妻子留一句话的遗书,这种冷酷的无视和残忍的报复,足见这个人的可鄙了。

我不知道是不是导演有意为之,片中以知识分子面目出现的人都是冷酷无情的,马学武,马学武的妈妈,以及小宝,这些读过书的人,做出的事和说出的话反而让人冷入骨髓。其没来由的优越感和自以为是更是让人难以忍受:马学武和情妇的乱来就是爱,李宝莉和建建的温存就是恶心。相反李宝莉粗俗背后的坚韧,建建嬉皮笑脸背后的默默守候却让我肃然起敬。

电影《万箭穿心》观后感(篇四)

浓浓的武汉标签:大桥、江滩、汉正街、民主路、热干面、油闷大虾、汉骂、刀子嘴豆腐心的武汉女人。主题是家庭、伦理、婚姻、宿命,性格决定命运。故事冲突足,女主表演好,片子有人味,生活化。都是经过高考过来的,家庭问题、性格问题见了不少,这些人物形象在身边真心能找到很多。真是近年来难得的好片,好剧本,好演员,细腻真实的触动人的神经。刚开场的时候,亲切的武汉方言,熟悉的场景让全场稀松坐着的我们四个观众默契的笑着。可是,到后来,场子越来越安静,我们开始低声抽泣起来。

也许导演和编剧的本意并非想把本片弄的那么煽情,于是给它安了个颇具黑色幽默的名字《万箭穿心》,女主的悲剧命运表面上是她家风水不好,就连她自己也无奈的承认“老子命不好”。可是,这“代人受过隐忍坚强”、这“苦尽却并未甘来”、这“亲叛又子离”的苦涩真实的命运不得不让人有种揪心的痛。

这一切都源于失败的婚姻。然而女主的选择又往往取决于她的个性使然。长相出众的城市底层女,选择了一个闷骚的知识凤凰男。有些固执和骄傲的女主暴脾气急性子,婚姻不和谐,闷骚的老公借职务之便看上了办公室有几分姿色的同事,于是出轨了。女主去抓奸的过程中迂回的采用了保全颜面的方式,让老公丢了工作,懦弱的老公自杀了。女主硬是顽固的没有掉一滴眼泪,她认为不是她的错。她毅然选择了去汉正街挑扁担养活儿子和婆婆,撑起三口之家。与生俱来的憨和钝让女主无畏生活里各种形式的苦难和打击而有顽强旺盛的生命力。那个曾经相互扶持过的男人羞辱了她,她也只是说了句“谈感情伤钱”就回家给儿子做晚饭,想想还得过下去,什么尊严啊感情暂时又都不值一提。

可儿子要跟她断绝关系的时候,她万念俱灰,当她被儿子赶出家门独自深夜在江滩边枯坐,可是以她的性格也断然没有想到去死。于是,当她抬头看见夜空中突然绽开的烟火,一群中学生在很欢乐的给其中一个孩子庆祝生日,她想到儿子因为自己失败的婚姻从小就失去的那些同龄人应有的快乐。于是,她瞬间就原谅了儿子的绝情与任性,转头回家打包一个人的行李。她走的那天就用扁担自己挑了两担衣物,碰到了那个男人不得不别别扭扭又上了他的面包车,儿子在远处冷冷看着她,好笑的是车子发动不起来,女主跳下来踢了一脚骂了句“婊子养的”推了几步终于点燃才又坐上去走了。

这里电影就落幕了,没有那些后来死去活来的拖拉和煽情,大概以后的日子女主照样会闷头过下去,不求能幸福,但无愧于心的活着。

电影《万箭穿心》观后感(一)


电影《万箭穿心》观后感

我刚刚写了三个小时的观后感,结果因为一分钟的操作失误,文字全部丢失,心痛,只好重写。我知道,明天或此后的感受会和此时此刻不同,那种痛会越来越淡,正如这泪痕逐渐风干,明天会不留任何痕迹。

这部电影讲诉了汉正街的一个女子的坎坷的人生经历。这个女子名叫李宝莉。她年轻时尖酸刻薄、斤斤计较、心胸狭窄、目光短浅,充满了市侩气,是个完完全全的势利小人。她不爱她的丈夫,对她的丈夫冷言冷语;她不孝敬她的婆婆,在她的婆婆没有地方居住时,对她态度冷淡,想将她赶出家门。她发现她的丈夫和一个女人在房间里做出不见得人的事情时,痛苦万分,向公安局举报,导致了她的丈夫失去车间主任的位置,成为带有个人问题的工人。由于这个问题,她的丈夫成为下岗职工。她的丈夫无法面对下岗的事实跳江自杀。宝莉加入了扁担的行列,凭借一根扁担,她挑下了年迈的婆婆、年幼的孩子的生活重担。

经过十年的含辛茹苦,她的孩子成人了,十八岁了,参加了高考,高考成绩出来后榜上有名。她成了状元的母亲。就在她和她的儿子、婆婆一起庆祝儿子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大学的时候,她的儿子却无视她的存在,不给她敬酒,却给那个逃避责任长眠于地下的男人敬酒。她的儿子要和她断绝母子关系,赶她出去。她痛不欲生。那种痛比万箭穿心还痛。她也去了江边,但是她没有跳江,她活了下来。她选择了放弃。她选择了离开。她用一根扁担挑着自己的两手袋衣物离开了。她离开的时候,她的儿子在远处观看着,却没有让她留下来。

一个女人用最好的人生的年华和一个男人在一起,并给这个男人生了一个孩子。结果呢?那个男人忘记了当初跪在地上求婚时的誓言,忘记了要一辈子对她好,要抛弃她要和她离婚;那个男人却和别的女人在一起;那个男人逃避责任,抛下年迈的婆婆和年幼的孩子给她。这就是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的好?好到让一个女人用一生的时间去挑那么重的生活重担,忍受那么多的痛苦?(观后感 )这就是一个男人对一个人的承诺?

她的儿子一直认为是她害死了他的父亲,一直讨厌她、漠视她,甚至是仇视、看不起她。这是她倾尽一生心血养大的儿子?她含辛茹苦养大了自己的儿子,却无法赢得孩子的尊敬,无法得到一丝亲情;而那个长眠于地下、逃避责任、什么事也不做的男人却赢得了孩子的尊敬和满满的爱,这是多么大讽刺、打击?这是怎样的痛?这种痛比万箭穿心还痛!

她曾经争强好胜、曾经美丽过,可是后来呢?在她的儿子面前低声下气,像一头驴一样的干活,她的脸色蜡黄、容颜苍老,穿着最劣质土黄色的衣服,穿着领口松懈、破口的粗制滥造的花秋衣。她的儿子喝着营养丰富的牛奶、穿着青春时尚的衣服,吃着她用血汗钱换来的食物,她的儿子却不认她、讨厌她、憎恨她、远离她!这是怎样的一种痛啊?

如果一切重来,她是否会珍惜曾经拥有的一切?是否会珍爱那个老实本分、彬彬有礼带着书生气的男人?她是否会孝敬她的婆婆?她是否会改掉她的所有的坏脾气,做一个贤惠的好妻子、好媳妇?

或许,她仍旧是她,是那个在汉正街长大的那个小贩,势利、尖酸、刻薄、斤斤计较、心胸狭窄依旧是那个脾气暴躁的有很多缺点的小女人。

她没有好好珍惜她曾经拥有的一切。她没有好好关心、体贴、爱自己的丈夫。是她亲手毁了他们的家庭生活;是她亲手将她的丈夫一步步送上了不归路。她是有罪的。因为她的小心眼、她的坏脾气、她的斤斤计较、她的心狠手辣。。。。。。。

一个人女人用多少时间和多少汗水才能赎罪?

如果不是生活的重担压在她的身上;如果不经受生活的洗礼,不经受炼狱般的生活;如果她不是一个母亲,不需要抚养年幼的孩子、将孩子抚养成人,或许她不会成为一个生活的强者、不会成为一个伟大的母亲!

虽然宝莉曾经有很多缺点,曾经做过错事,但是宝莉依然值得人尊敬的!一个母亲为了孩子能够付出一切,还有什么情感比这种爱更让人赞叹?

为了孩子,一个女人可以忍受很多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可以付出一切,甚至包括自己的生命;为了孩子能过上更好的生活,一个女人宁愿过最艰苦的生活;为了孩子,一个女人可以将自己的一切拱手相让,宁愿失去一切、一无所有。

母爱可以让一个人从低俗走向崇高,从渺小走向伟大。

万箭穿心观后感


万箭穿心观后感

看完这部电影,我一直在问自己:什么样的女人才算是完美?我找不到答案。温顺吧,说你不够独立;能干吧,说你不够温柔;朴素吧,说你没有女人味;妩媚吧,说你不检点;勤俭吧,说你没有生活情趣;懂享受吧,说你物质拜金;单纯吧,说你很傻很天真;成熟吧,说你城府深……

男人可以以养家为借口不理家务,可以以应酬为借口出去玩乐,可以以“我是男人”为借口要求被无条件得给予尊重,甚至可以以“小三是真爱”为理由而获得同情和原谅。

而女人呢,无论事业多么成功疏于家务就是“没做好本分”,讲义气重友情可能就是“感情用事,不分轻重”,“我是女人”似乎是泼妇无理取闹的标志。

女人为什么会活得那么累,因为在为别人活,为丈夫,为孩子,为父母。

什么样的女人才会幸福?《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告诉我们,至情至性的女子着人怜爱,却也不会被珍惜;《万箭穿心》告诉我们,倔强隐忍的女子能收获尊重,却得不到关爱。

什么样的女人会比较幸福,我想是“自私的”女人。“自私”当然不是唯自己的利益至上,而是在法律道德上问心无愧的前提下,明白自己要什么并去追寻;不损人,但懂得利己;能够独善其身,但不要求兼济天下;付出是因为心甘情愿,不是因为别人口中的“该或不该”。

我相信有“圣母”般的女人存在,前提是她是母亲。为了身上掉下来的那块肉,付出多少都不会超出人类的想象,但千万不要要求他去回报去感恩,哪怕是记得、理解、懂得,因为你的付出不是他要求的,你是为自己做的这一切。所以,电影中最后母亲搬出那个房子,我为她开心,她做了她该做的一切从那天起,她为自己而活。

观电影《万箭穿心》有感


电影《万箭穿心》观后感

很少看了电影还去写些什么,有时候只是给身边的人分享分享,小时候看电影的时候才会哭,现在我这个年纪还是感动了,眼泪哗哗的一把把,显得分外矫情。应该说电影的情节实实在在的触动了内心最软弱的地方。不仅仅因为我是骨子里最深处是武汉人,也尝试着身边的朋友分享这部发人深思的片子。

一:她到底是个怎样的女人

第一个镜头,热夏,是在床上,一个有着正常女人的欲望,夫妻间最平常的事情,男人呢背对着身子,女人从男人背后环抱着,男人本能的回避,明天还要搬家呢,太累了,睡吧。短短五个字,两句结束了女人的欲望。

第二个镜头,大清早,女人站在楼下和搬家公司找各种理由涨价时吵架,句句字字不让人,男人呢,在楼上和儿子打包,女人风风火火楼上楼下串,一面担心东西少了,一面担心搬家公司把东西弄坏,一面跑一面有着武汉女人特有的气质-------大嗓门,汗流浃背,她跟着搬家公司去往新房,李宝丽一路一直在和搬家公司吵架,不是嫌放电视机手脚太重,又嫌他们摆放冰箱时,不是一次到位,地面多了两道痕,武汉,中国三大火炉,这样一个闷热的时节,男人从房间走出来,拿出烟、冷饮试图缓和武汉的闷热,李宝丽出来,恶狠狠的当着众人的面对男人恶声恶气,毫无面子的在所有人面前剥夺男人的面子。男人敢赌不敢言。

第三个镜头,终于在新房住了下来,李宝丽洗完澡回到卧室,看着对面一言不发的男人,调侃气氛说到:托你的福,终于住到了属于自己的家,活了三十几年我第一次感觉到厕所是香的,以前啊老挤公厕,现在突感这才是自己的要的生活。说罢,推推男人,你去洗澡吧,男人不动,她又推了推,叫你去,你没听见啊,男人同样憋出了五个字我们离婚吧说完拿着杯子躺倒了外面沙发上。

忍不住分析,她的悲剧生活到底是自己咎由自取还是丈夫一手造成的?是无爱的婚姻?是情绪的失控?还是她从未学会舍生处地的为别人着想?至少有一点,她是在为这个家,能省一分钱,或者争一口气,在人前对丈夫的伤害是多少顿美味佳肴都无法解决的。我们每个人都在生活中奋斗,世俗了,为了房子、为了钱、为了能过得更好。她能有什么错?她本性还是很善良的。只是有着真正的武汉女人本有的特质:刀子嘴豆腐心,倔强不会说好听的,外表强硬内心柔软,很爱丈夫却从来不会表达,尝试着妥协却坳不过自尊心,甚至不是个有心计的女人,这就是武汉女人,但是男人从来不喜欢,几乎毁掉了男人面子,尊严上所有的一切,所以李宝莉的婚姻不可能幸福。

二:男人出轨后你会怎么做?

面对男人出轨无非两种结局:一是自己也出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二是大吵大闹,分家产,离婚。她选择了接受,却又不愿意白白忍受,所以不明智的报了警。当一个没有文化的市井女人和一个有文化却懦弱的乡下知识分子结婚,就形成了一种女强男弱的强烈反差。电影里也有台词:当年我那么多人追,我跟了他一个乡里人,他早就该谢天谢地了(原话大概是这个意思)。面对婚姻,大家都是初学者,婚姻随着日子的流逝,会发现丈夫没有结婚以前细心、体贴,家里家外还有这样或者那方繁杂的事情,本质善良的女人会变成这样,我们在指责李宝丽的时候是不是也想想她今天这样是不是男人变成的,如果她不需要为了生活奔波舒舒服服的在家,每天美美容、练练瑜伽、逛逛街、照顾好孩子,不用为了生活去操劳,她还会像这样市井吗?还会像男人一般要强吗?

三:马学武的死

马学武自杀后,李宝丽没有像其他女人一样哭哭啼啼,只是选择了默默接受,尽管儿子不理解、婆婆怨恨她,就连马学武留的遗书上只字未提她,其实已经是对她最大的伤害了,靠着自己的一己之力抚养儿子长大,照顾婆婆,做起了街边的担担中午自己只吃热干面,留钱给儿子买牛奶,当李宝莉跟小景说,我觉得这样蛮好的,她的眼角挤出了几丝皱纹,勉强露出了笑,镜头上的那个特写,让我瞬间泪崩。这个非正常的家庭里,并非因为她的赎罪而变得正常起来,她肉体尝受这辛劳,儿子的思想上对她彻头彻尾的憎恨。这种憎恨并不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反而愈演愈烈。(观后感 )表面上看着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都会好的可是却没有这么简单,剧本也一直铺垫着好像结局会出现缓和或者是转机,可是整个故事情节好像刀子拉肉一般,生生的疼,婆婆好像一点都没有谅解的意思,儿子呢,反而随着年龄越大恨得越深。以一种报复的心态折磨着他的母亲,哪怕母亲为了她上学去卖血。

我们回头再来穿一遍这个故事,马学武,农村奋斗出来知识分子与城市普通家庭出生的李宝丽喜结连理算得上男才女貌李宝丽:刀子嘴豆腐心,有什么说什么,脾气不好,有什么话说完也就过了,冲动和坚韧都是她性格的一部分,她那些迷人的部分和她折磨人的手段组成了她,那是原原本本的她,或许她丝毫未想过儿子眼中,爸爸在家里就是一个受气包,是个让人又烦又可怜的女人。

四;健健的出现

当然,当她撞见老公出轨想闹事,却想到孩子的时候放下了灭火器;当她跟另一个女扁担在街边吃蛋炒饭,而儿子却喝着牛奶;当她在街边抱着扁担磕瓜子,瞄着周围的赚钱机会;当她为了不影响儿子高考,在奶奶的劝说下,笑着却尴尬失落的离开家;当她以为可以跟着建建生活,却被建建的话伤到的时候痛哭。。。。因为这些镜头,我都忍不住哭了。因为很明白,她倔强的背后,背负着被丈夫出轨伤害,背负着养孩子的艰辛,背负着不让整个家散掉的重任,背负得太多,都没有想到怎么样让自己苍凉的心有个依靠。

五:结局

所以结尾处我觉得很好,当她上了建建的车,不知道未来的生活会不会更艰辛,但是至少卸下了重担,终于有所依靠。也许不幸的人生终于有机会幸福了。其实我认为,建建并不是真的玩过就算的坏人,在钱这件事上,他太不会表达才会伤了李宝莉,他说出了武汉男人常说的话,你晓得我的,我就是嘴贱。

所以说,生活就像那辆车,虽然偶尔会熄火,但是推一推,还可以继续走。

影片《万箭穿心》观后感


影片《万箭穿心》观后感

最近有时间看了把《万箭穿心》又看了一遍,感觉和上次看的感受又不一样了,估计再看一遍还是不一样,以下是《万箭穿心》观后感 。

我妈一直不喜欢颜丙燕,理由就是这个演员出演的角色总是不讨喜的,用东北话说都是欠儿登,所以这样一个演员出演李宝莉这个人物导演真是慧眼识珠,角色的市侩、粗糙、坚韧被颜丙燕演绎的饱满而不着痕迹。但真正震撼我的是故事中生活的真实和复杂,这里面没有一个人是无罪的,每个人伤害过别人,每个人也都是受害者。很难用好人和坏人界定。

有人说这段悲剧源于李宝莉的性格,但我觉得不然,她就是这样一种人,刀子嘴豆腐心(这点在原小说中更明显),能不能消受全在于你,如果她一开始就找了一个和她一样粗鄙的男人,生活又会是另一番光景,生活中我们看到多少骂街撒泼的妇女身后同样站着一个凶神恶煞的老爷们儿?你说是泼妇可有人当宝,在中国这样的妇女不在少数。人说中国人没有信仰,可对于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说,家庭就是他们的信仰,为了这个家,李宝莉们变得自私,市侩,粗鄙。当然,李宝莉对丈夫的报复显然是很不妥当的,这种做法源自于她的性格,其实也源于她不想失去丈夫,即使用这种极端不理智的方法。李宝莉的悲剧在于不会爱,不懂得爱,看不透爱,放不开爱。

马学武到底是不是个受害者?作为一个曾经的乡下人,年轻时倾慕于李宝莉的美貌,苦追到手。可他不知道这个出身于买菜人家的姑娘当她青春不再的时候,曾经的活泼只能被生活演变成泼辣,于是他受不了了,提出离婚,找了情人。以致最后彻彻底底变成了妻子的一条狗,更在当得知真相后跳了江。马学武是可怜的,可他又是可悲、可鄙的,从一开始就注定失败的婚姻是自找的;觉得李宝莉俗不可耐,可自己不一样英雄本色;找的情人是个典型的破鞋,本来就是成人无聊不堪的扯淡,事后马学武竟还愚蠢的向其表白。 说李宝莉狠心,可他自己的冷暴力对妻子又是怎样的折磨?而选择跳江自杀究竟是难道就是因为生活太痛苦?!如果是因为妻子报案,那只能说这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观后感 )悲剧的种子是他自己种下的,性格中的懦弱,愚蠢,以及那知识分子自以为是的脆弱和矫情。他死之前难道就没有想到自己老娘和幼子?谁来养?还不是你恨死了的李宝莉?不给妻子留一句话的遗书,这种冷酷的无视和残忍的报复,足见这个人的可鄙了。

我不知道是不是导演有意为之,片中以知识分子面目出现的人都是冷酷无情的,马学武,马学武的妈妈,以及小宝,这些读过书的人,做出的事和说出的话反而让人冷入骨髓。其没来由的优越感和自以为是更是让人难以忍受:马学武和情妇的乱来就是爱,李宝莉和建建的温存就是恶心。相反李宝莉粗俗背后的坚韧,建建嬉皮笑脸背后的默默守候却让我肃然起敬。

观《万箭穿心》有感


《万箭穿心》观后感

看过许多电影,因为喜欢。所以,只要有空余的时间,基本都用来观看电影了,最近因为网球肘的问题看的更多,一天差不多三四部。对于好的电影,每一部我都会对其内容作只属于我自己的回想,这一回想的过程和看电影有同样的乐趣。《万箭穿心》已经在21日下午四点结束,如今是夜里23点11分,我再次把电影的内容回想了一遍。

小宝和宝莉在楼顶上的对话像所有经过或看过的伤痛一样的沉淀为平静,已经没有了那份咽噎于喉的艰难和窒息,但却和所有记忆深刻的事物一样在记忆里留下了印象。想要为它做些什么,但我知道我什么也做不了,这只是一个故事,一个经过编剧、导演和演员加工过的故事罢了。只是这些细碎被导演搬上荧幕,却似乎发生在身边,宝莉的无知和强硬把一个人因性格而造成的悲剧挥洒的血淋淋。

颜丙燕宝莉的扮演者,对小人物的心理变化把握的非常到位,她全心演绎出普通人生活里的没一个细节用以达成故事人物因性格而酿成的悲剧,这是一个好的演员所具备的技艺。她的演绎让故事更具真实感和穿透力,从最初入戏时搬家过程中对待搬家工人的语气和态度已经为以后的悲剧拉开了序幕。

结局的时候,宝莉抱着必胜的心态去找儿子小宝谈判,她希望自己能够回到自己辛苦经营的生活中去。但是,小宝把对父亲的追查过程告诉了宝莉,宝莉似乎无法面对这些因她自己性格为身边人所造成的伤害,那一夜她在滔滔的江边徘徊与思索。镜头穿插进一群孩子在桥头上嘻嘻,在这一群孩子的欢声笑语里让宝莉从最简单的事物中看见小宝生活过程里所缺乏的欢乐。为了小宝的快乐,她放弃她努力坚持下来的生活。

和她死去的丈夫相对比,她没有悲哀,只是换一种方式生活,为了让生命自然的完成它的使命;为了后半生的生活,她离家出走,再次拾起放弃过她也被她放弃过的爱情(虽然这份爱情在故事里表达的很模糊),说实话,在我眼里,这是这个故事里的一点儿最人道的编排,它让普通人的生活看起来有所寄望,我为电影所表达的性格悲剧感到难过。但是,它表达出成千上万的普通人在生活中所表现的坚强也是我所敬佩的。

人生是一幕没有预演的戏

编剧和导演都是当下的自己

你的生活

或许是黯淡的记忆

有着悲哀的续集

看着烟花中闪烁着孩子的脸

欢乐和烟花飞满了天

夜空中的星星它多耀眼

你的记忆那么地伤感

拜托星星陪伴你

让快乐回到你身边

万箭穿心观后感影评欣赏


《万箭穿心》是一部根据方方著作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由颜丙燕和焦刚等出演,主要讲述了主人公李宝莉跌宕起伏的一生,表现了生活的艰苦和无奈。很多看过这部电影的网友都对影片给出了非常不错的评价,一起来看看吧!

好吧,我承认今天没看悬疑烧脑电影,看了《万箭穿心》。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儿子认为母亲逼死了自己的父亲,隐忍多年,考上大学后将母亲成功赶出了家门。如果你认为这是关于复仇的故事,恭喜你成功想歪了,这就是一个关于女人被丈夫被儿子万箭穿心的故事,好在她还有半辈子,好在最终没有放弃生命。

看完这部电影,我想通了一些事。比如我不恨爸爸了。以前我当然恨他,恨他娶了我母亲却总打骂她气哭她,恨他不上进,恨他重男轻女,恨他下手不分轻重最恨他害死了我母亲,我觉得妈妈会得癌症,就是被他气了十几年了,迫于压力外出奔波了十几年。

像我妈妈长得那么好看又有能力,真不知道当初为什么会看上他。我恨不能自己不出生,也不希望他们相识。

可我现在不恨了,就像电影里的那位母亲,性格特别不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的确是她害死了自己的丈夫,但难道作为男人就一点错都没有吗?最后是他自己选择自杀的。

他不喜欢老婆的言行举止,就提离婚?这人的行为习惯也不是一时形成的呀,既然当初心甘情愿被她的美貌迷惑,现在就应该安安心心、和和气气地跟他老婆说,耐心帮她改呀!

他不喜欢自个老婆就可以和别人的老婆亲亲我我?活该被公安局逮活该被下岗。

打住,现在在说我爸的事情,嗯嗯,后来电影的女人,一手撑起了整个家庭,十年来她用自己的双肩挑货物供养儿子和丈夫的母亲生活,相当不容易啊,而且这十年都没有找一个男人过活,明明对自己的丈夫失望透顶,明明有一个有钱的铁闺蜜。

她固然脾气不好,性格不好一言不合就开骂,对她婆婆还甩脸色看。

但可以看出她的心是好的,而且性格中倔强不服气的部分在困境面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好说我爸的事,我爸在外面漂泊十几年也不容易,没个女人照顾,都是自己照顾自己,他还供我读书生活到现在。

故事中的儿子小宝,年年考试第一名高考也是状元。

话说我读小学的时候也是年年第一啊,尤其是数学,每次大考不是满分就是头名。在***学校读到初二也拿了两年的奖学金,后面转学来***中学念初三,虽然教材不同,我也成为了***市三好学生,荣获全国语文能力竞赛二等奖还考上了***市第一中学。

可我高中拿的唯一一张奖状就是时入学时的军训标兵称号,因为我没有认真上过一节课,认真做过一次作业,都用来逃课去图书馆、新华书店看书了和逛吃食了。

虽然靠着初中的底子和临考前的博闻强记,

考上了医科大学,但学费不便宜呀还五年制。我爸说只要我认真读,五年就五年,读研考得上也供我读,生活费给不说,每年我还有压岁钱。大一时他还劝我不要早早出去兼职,享几年清福。

然而我休学了。

看得出我也挺让他失望的吧,其实我是故意的,因为他只让我从失望到绝望透顶,高中开学第一天我就不努力,就是想看看的在他的教育下,我会变成什么样子。

其实很傻。

优等生就该拿出优等生的样子来。糟践自己只会越来越糟糕,考上长沙一中的时候,我爸还指望我能找个金龟婿呢,呵呵,我错过了来自法国美国韩国的留学生,错过了常青藤的同班同学,错过了最美最美好的高中时代,因为那时候我真的很颓废特别不上进就像某个人。

晚安,现在我要去谈生意了。

顺便一起,现在我不觉得瘦下来是个问题,因为理性总是占上风的。

万箭穿心影评关于婚姻


这部《万箭穿心》的电影真的是很好看,在这部电影中,你会看到很多,关于爱情、关于亲情、关于生活。什么是好的生活?或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很多人看过这部电影都在思考关于婚姻的问题,那么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万箭穿心影评吧。

01

电影看了两遍。

第一遍看完吓一跳,在李宝莉身上看到太多自己的影子:一心为家庭,为孩子,到头来却谁都不领情,反而厌烦的厌烦,憎恨的憎恨,自己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说到底,还是情商的问题。刀子嘴,豆腐心,一心为整个家庭,从来没考虑别的,换来的却是丈夫和儿子对自己日渐的疏离。

李宝莉身上也折射出很多过得并不那么幸福的女人的影子。不会说话,不会绕弯子,不能考虑别人的感受,只会闷头做事。可是,做再多事,也不及一句暖心的话;做再多事,也抵不过一句伤人的话。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电影的后半段,看李宝莉一个人早出晚归,披星戴月,靠挑扁担养活一家人,供孩子上学,着实心酸。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李宝莉的一切,说难听点,是咎由自取。小景劝过李宝莉:你要是不想跟他过,你就把钱财抓在手上,好聚好散,你不吃亏;你要是想跟他过,就想办法好好留住他可惜李宝莉没有听。以她的性格,她也听不进去。即使她听进去了,也不懂如何去做,后面碰到事情,一样简单粗暴,不留余地。因为她的情商对应的处事方式就是这样,所以才有了后面的报警捉奸,马学武跳河

小景说:你不要拿马学武跟刘东峰比,刘东峰本来就是稀烂,而马学武,是被你逼到这条路上去的是啊,跟搬家公司讨价还价,不让马学武敬烟,不让儿子买饮料,出发点都是好的,是为了这个家。可是,马学武要的,不关是一个省吃俭用,勤俭持家的妻子,他要的,更是一个,懂得尊重他的女人。可是李宝莉,始终不明白。

所以人啊,谁能过什么日子,都是自己决定的。像小景,从她劝李宝莉的话来看,她的情商绝对甩李宝莉好几条街。如果是她来跟马学武过日子,马学武的结局也许就不会是跳江。所以小景与李宝莉的情商决定了一个开豪车,一个挑扁担。

其实李宝莉也明白,所以后来马学武跳江后,小景邀李宝莉来跟自己干时,李宝莉说,我就适合出力气,你那些要口脑并用,劳心的事,我真的做不来。她明白她的缺点,可是她不明白,她需要改变,或者说,她不愿意,改变。

02

看电影第二遍的时候,理解了李宝莉为什么不愿意改变。因为,她认为自己改变不了。她的阶层决定了她改变不了,她的眼界决定了她不去改变。

很多人的劣根性也在这里:对未知的恐惧,对不熟悉事务的排斥,宁愿呆在固有的,自以为的舒适圈里一直辛苦,也不愿接受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受的那在整个生命中微不足道的一点未知的苦。

所以,这就是菜农女儿的思维,这就是菜农女儿的眼界。没有尝试,就认为自己做不到。

其实在这部片子里,也可以看到教育。让我们反思该如何去教育我们的孩子。就像小宝暴躁地对李宝莉说:从小到大,你除了问我作业做完了没,作业做完了没,你还会说什么?李宝莉愣了:我的心是好的呀!

是呀,你的心是好的。你什么时候的心不是好的?你那么善良,那么坚强,然而呢?你的好心,你的坚强,把你的生活弄得一团糟!所以,你也意识到了,你没文化,你没见识。所以,你希望儿子不要像你,你希望他能靠文化过上比你更好的日子。所以你才不停督促他做作业;所以你那么辛苦,也要供他上学;所以他考了第一名,你的脸上笑开了花

可是,孩子不光是学习就行了的。现在这个社会,更多的是眼界。你见的越多,你了解的越多,你的思维就越开阔,碰到事情,你才有更多更好的解决办法。

就像李宝莉的婚姻,如果,她不是菜农的女儿,如果,她的成长环境不是菜市场,如果,她受更好的教育,如果,她有更开阔的眼界和思维,她的婚姻,不会走到那一步;她的半生,也不会如此辛苦

所以,让孩子成长得更好,更自信,勇敢,就该让他去见识更多更广阔的世界,拥有更开更广阔的思维。

03

老祖宗教导我们,婚姻要讲究门当户对,是一点也没错的。马学武的父母都是老师,可以说是书香门第,而李宝莉的父母是菜农,注定了他们的说话方式,处事方式都是截然不同的,注定了他们的结合不会幸福

这个片子里,李宝莉和健健,才是一对。而马学武,和周芬是同一类人。如果李宝莉开始就选择和健健在一起,不会像跟马学武在一起时有高他一等的感觉,健健也不会像马学武一样嫌她没文化,没素质,因为健健与李宝莉一样,虽出身城市,但是同是城市最底层的一员。他们说话直接,脏话连篇,却同样善良,耿直,他们才是门当户对。而马学武,喝过几年墨水,是厂办主任,男人,都有自尊,尤其是像他这样,靠自己努力从农村跻身大城市的男人,更渴望有人崇拜,满足其出身的相对卑微。

李宝莉从来没有认识到这点,反而因着自己的卑微,找不是城里人的马学武,来凸显自己的优越。所以,马学武压抑,憎恶,转而投向会认同自己好像真的是这样耶的周芬也就不足为怪。

也许,一个女人,以崇拜认同的眼神与语气对待自己,马学武在家从来没有享受过。那一刻,他是开心的,愉悦的,甚至,幸福的。出轨周芬,也就顺理成章

可惜李宝莉直到发现丈夫死后没给自己留一个字,儿子几年不叫自己,都没有觉悟到,是自己,造成了这整个家庭,包括自己,的不幸

当然,这些不幸也有马学武的责任。这个男人,太没有担当,太不负责任。自己一了百了,却把那样一个家庭的重担,扔给一个女人,甚至绝情到遗笔都不提她一个字!这是带着多大的怨恨,多少绝望去跳的江?

李宝莉没有恨他,甚至来不及怨他,就挑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这就是他们的不同:一个有文化,但胆小,懦弱,一个没文化,但坚强,勇敢,根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却因为各自的虚荣或自我满足而结合了,最终造成了各自的悲剧

还是那句话,婚姻需要门当户对。愿天下所有未婚男女都能明白:门当户对,频率相同的婚姻,才是一辈子幸福婚姻的根基。

万箭穿心观后感2000字欣赏


《万箭穿心》这部电影由王竞执导,丙燕、焦刚等主演,讲述了女主人公一生的跌宕起伏,向我们展示了生活的温暖、心酸与痛苦,这也是生活的真实面貌,不知道大家看过这部电影没有?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万箭穿心观后感2000字欣赏。

电影看了两遍。

第一遍看完吓一跳,在李宝莉身上看到太多自己的影子:一心为家庭,为孩子,到头来却谁都不领情,反而厌烦的厌烦,憎恨的憎恨,自己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说到底,还是情商的问题。刀子嘴,豆腐心,一心为整个家庭,从来没考虑别的,换来的却是丈夫和儿子对自己日渐的疏离。

李宝莉身上也折射出很多过得并不那么幸福的女人的影子。不会说话,不会绕弯子,不能考虑别人的感受,只会闷头做事。可是,做再多事,也不及一句暖心的话;做再多事,也抵不过一句伤人的话。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电影的后半段,看李宝莉一个人早出晚归,披星戴月,靠挑扁担养活一家人,供孩子上学,着实心酸。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李宝莉的一切,说难听点,是咎由自取。小景劝过李宝莉:你要是不想跟他过,你就把钱财抓在手上,好聚好散,你不吃亏;你要是想跟他过,就想办法好好留住他可惜李宝莉没有听。以她的性格,她也听不进去。即使她听进去了,也不懂如何去做,后面碰到事情,一样简单粗暴,不留余地。因为她的情商对应的处事方式就是这样,所以才有了后面的报警捉奸,马学武跳河

小景说:你不要拿马学武跟刘东峰比,刘东峰本来就是稀烂,而马学武,是被你逼到这条路上去的是啊,跟搬家公司讨价还价,不让马学武敬烟,不让儿子买饮料,出发点都是好的,是为了这个家。可是,马学武要的,不关是一个省吃俭用,勤俭持家的妻子,他要的,更是一()个,懂得尊重他的女人。可是李宝莉,始终不明白。

所以人啊,谁能过什么日子,都是自己决定的。像小景,从她劝李宝莉的话来看,她的情商绝对甩李宝莉好几条街。如果是她来跟马学武过日子,马学武的结局也许就不会是跳江。所以小景与李宝莉的情商决定了一个开豪车,一个挑扁担。

其实李宝莉也明白,所以后来马学武跳江后,小景邀李宝莉来跟自己干时,李宝莉说,我就适合出力气,你那些要口脑并用,劳心的事,我真的做不来。她明白她的缺点,可是她不明白,她需要改变,或者说,她不愿意,改变。

看电影第二遍的时候,理解了李宝莉为什么不愿意改变。因为,她认为自己改变不了。她的阶层决定了她改变不了,她的眼界决定了她不去改变。

很多人的劣根性也在这里:对未知的恐惧,对不熟悉事务的排斥,宁愿呆在固有的,自以为的舒适圈里一直辛苦,也不愿接受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受的那在整个生命中微不足道的一点未知的苦。

所以,这就是菜农女儿的思维,这就是菜农女儿的眼界。没有尝试,就认为自己做不到。

其实在这部片子里,也可以看到教育。让我们反思该如何去教育我们的孩子。就像小宝暴躁地对李宝莉说:从小到大,你除了问我作业做完了没,作业做完了没,你还会说什么?李宝莉愣了:我的心是好的呀!

是呀,你的心是好的。你什么时候的心不是好的?你那么善良,那么坚强,然而呢?你的好心,你的坚强,把你的生活弄得一团糟!所以,你也意识到了,你没文化,你没见识。所以,你希望儿子不要像你,你希望他能靠文化过上比你更好的日子。所以你才不停督促他做作业;所以你那么辛苦,也要供他上学;所以他考了第一名,你的脸上笑开了花

可是,孩子不光是学习就行了的。现在这个社会,更多的是眼界。你见的越多,你了解的越多,你的思维就越开阔,碰到事情,你才有更多更好的解决办法。

就像李宝莉的婚姻,如果,她不是菜农的女儿,如果,她的成长环境不是菜市场,如果,她受更好的教育,如果,她有更开阔的眼界和思维,她的婚姻,不会走到那一步;她的半生,也不会如此辛苦

所以,让孩子成长得更好,更自信,勇敢,就该让他去见识更多更广阔的世界,拥有更开更广阔的思维。

老祖宗教导我们,婚姻要讲究门当户对,是一点也没错的。马学武的父母都是老师,可以说是书香门第,而李宝莉的父母是菜农,注定了他们的说话方式,处事方式都是截然不同的,注定了他们的结合不会幸福

这个片子里,李宝莉和健健,才是一对。而马学武,和周芬是同一类人。如果李宝莉开始就选择和健健在一起,不会像跟马学武在一起时有高他一等的感觉,健健也不会像马学武一样嫌她没文化,没素质,因为健健与李宝莉一样,虽出身城市,但是同是城市最底层的一员。他们说话直接,脏话连篇,却同样善良,耿直,他们才是门当户对。而马学武,喝过几年墨水,是厂办主任,男人,都有自尊,尤其是像他这样,靠自己努力从农村跻身大城市的男人,更渴望有人崇拜,满足其出身的相对卑微。

李宝莉从来没有认识到这点,反而因着自己的卑微,找不是城里人的马学武,来凸显自己的优越。所以,马学武压抑,憎恶,转而投向会认同自己好像真的是这样耶的周芬也就不足为怪。

也许,一个女人,以崇拜认同的眼神与语气对待自己,马学武在家从来没有享受过。那一刻,他是开心的,愉悦的,甚至,幸福的。出轨周芬,也就顺理成章

可惜李宝莉直到发现丈夫死后没给自己留一个字,儿子几年不叫自己,都没有觉悟到,是自己,造成了这整个家庭,包括自己,的不幸

当然,这些不幸也有马学武的责任。这个男人,太没有担当,太不负责任。自己一了百了,却把那样一个家庭的重担,扔给一个女人,甚至绝情到遗笔都不提她一个字!这是带着多大的怨恨,多少绝望去跳的江?

李宝莉没有恨他,甚至来不及怨他,就挑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这就是他们的不同:一个有文化,但胆小,懦弱,一个没文化,但坚强,勇敢,根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却因为各自的虚荣或自我满足而结合了,最终造成了各自的悲剧

还是那句话,婚姻需要门当户对。愿天下所有未婚男女都能明白:门当户对,频率相同的婚姻,才是一辈子幸福婚姻的根基。

观后感《[参考范文]电影万箭穿心观后感范本合集五篇》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观影感受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万箭穿心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