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 地图 >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2-03-10 来源:互联网

电影观后感:唐山大地震电影英语观后感80词。

和书一样,观看电影或者视频也可促进人的成长,我们会在观看的过程产生很多不一样的想法,对于欣赏过程中的所思所感,需要用观后感记录下来。整理我们的思维,写观后感不啻为一种好的方式。该如何才能将一篇观后感写好呢?考虑到你的需求,小编特意整理了“电影观后感:唐山大地震电影英语观后感80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唐山大地震是世界地震史上最悲惨的一页,由于唐山的各类设施都很落后,所以唐山几乎被移为了平地,所以单单是死亡人数就已经达到了24.2万人。那么你知道《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有关于唐山大地震电影英语观后感80词,希望你喜欢。

更多读后感请关注读后感大全网。

唐山大地震电影英语观后感80词1

今天,在影院观看了《唐山大地震》,以前一直都很期待的片子,终于可以在今天看到了,也算了却的我的一个心愿。之前听冯导说票房要达到5亿,就觉得这一定是一部大片,等公映之后一定要去影院一睹为快,今天我终于如愿以偿了。

不得不承认《唐山大地震》是一部非常震撼人心的电影,无论是从场面,还是剧情拿捏的都非常的到位,甚至那些特效,我看到了还以为是真的。电影讲述的一个普通的唐山家庭,在地震发生时,女主角李元妮(徐帆)失去了丈夫,而又面临着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抉择,当时看到她在废墟上绝望的哭泣,不停地喊着:“都救,两个都救。”的时候,我的心似乎也跟着碎了,作为一个母亲,每一个孩子都是她的生命,都是她舍弃不下的东西,俗话说的好“手心手背都是肉”,而母亲,就更应该是这样的了,最终,她做了一个决定,救弟弟方达(李晨)。

但是上天还是眷顾着姐姐方登(张静初),让姐姐奇迹般的生还了下来,还被一对解放军夫妇收养……辗转间,32年过去了,20xx年,正赶上汶川地震,当姐弟俩看到这场地震正在吞噬着人们的生命时,都被震撼了,想到自己所经历的唐山大地震,于是都毅然决然的赶赴灾区,挽救正在水深火热里的人们。就在这时,姐弟俩终于重逢,而姐姐方登也理解了当初母亲的苦心,终于原谅了母亲,最终,一家人终于团圆……正像海报上写的一样“23秒,32年”,是啊,仅仅因为那23秒所产生的巨变,确需要用32年的时间来抚平人心里的创伤。不过,最后,母女重逢又给人心里带来了莫大的安慰,同时,我也终于觉得——活着真好,这时徐帆在看完电影时说的,虽然只有短短的4个字,却让我难忘。32年的雨雪风霜终于换得了母女重逢,如果,当初他们没有活下来,也许就不会有重逢的一天。灾难,是不能打垮人们的,它只会让人们变得更坚强,更加的有勇气去面对以后的生活!

虽然灾难无情,但是我相信人间有爱,有爱的世界一定不会空虚。剧中还有一点也是值得赞叹的,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亲情。剧里方达对女友说了一句话:“我妈生了我三次,一次是把我生出来,第二次是我在三岁时的了肺炎,大夫说没救了,可是我妈坚持让他救我,第三次,就是地震。”听了这话,我忽然觉得心头一阵酸涩,亲情,这是一个多么美好感人的感情。只有亲情才永远不会背叛你,才是你心灵永远的港湾,亲情如一棵大树,永远为你遮风挡雨,亲情是一座港湾,永远为你心灵的小船开放,亲情是一个温暖的家,永远欢迎你回来。最后,让我们珍爱生命,接纳亲情,为了亲人好好的活着,珍惜生命里的每一天,因为,活着真好!

唐山大地震电影英语观后感80词2

无论是在网上、报刊上、人们的谈话中都对《唐山大地震》赞不绝口,说是“23秒的地震,32年的思念和痛苦。”

昨天晚上,我、妈妈、外婆,乘着老爸的车子去电影院,一路上老妈说“这部电影非常地伤感情。”老爸开玩笑地说:“把这些餐巾纸带去,免得我们家醒醒哭得惨。”我说:“放心吧,我不会哭得很惨的。”老妈说:“不用担心,那里有餐巾纸发的。”外婆说:“我们家醒醒看《金刚》时最后被那只大猩猩感动得流了许多泪,不知这次会怎样?”我说:“这次肯定不会的。”

车到电影院,我提前调整了心态,变得开开心心的,蹦蹦跳跳地向前走着,看到了《唐山大地震》的电影广告,上面画着的是一个小女孩站在一堆尸体上,四处张望着,眼神里充满着迷茫和痛苦。我们来到影院里,刚坐好电影就开始播放了。

电影播放的是1967年7月26日晚上,唐山出现了地震的预兆,昆虫、蛇都爬出来拼命地逃,鸡飞狗跳,连池塘里的鱼都要蹦出来逃生了,一会地光出现了,接着就发生了短短的23秒大地震,一霎那间,房屋成片成片地倒下,道路成块成块地塌陷,还在睡觉来不及逃生的人被石头压在废墟下,跳楼逃生的人许多被砸死,哭叫声、呼喊声、呻吟声响成一片,只有少数人幸存下来。这短短的23秒就使唐山变成一座埋葬了二十多万生灵的废墟,死气沉沉,惨不忍睹。

有一位母亲为了拯救孩子,在废墟里用手不停地挖着石头,砸伤的手臂上不停地流着鲜血,突然,工人们发现了她的女儿和儿子,问她救哪个,她说道:“两个都救,两个都救!”那位工人说:“只能救一个。”因为救姐姐会压死弟弟,救弟弟会压死姐姐。这苦涩的选择,令这位母亲十分痛苦,最后妈妈狠下心来说道“救弟弟。”这几个字让姐姐方登原来在用石头敲击地面的声音突然停了下来,眼里闪动着泪花,这个场景真令人心酸。过了一会弟弟被救出来了,可是那位母亲还在哭,大声斥责老天爷“你混蛋!”工人们劝母亲快带着孩子去医疗站,否则两个孩子一个都得不到。母亲绝望地把姐姐的“尸体”抱出来放在她爸爸的尸身边。过了一会下起了滂沱大雨,从死亡边缘醒过来的方登爬起来,看了看四周,发现全部都是尸体,她一个人走出这个地方,她站在门口,望着走来走去的军人,希望有一个人能收留她,一个军人走过来问她:“小朋友,你的父母呢?”她摇了摇头,那位军人便把她收养了。

32年过去了,20xx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姐姐和弟弟都来到了抗震救灾现场。在一次偶然的时候,姐弟俩相聚了,弟弟谈起了唐山大地震和姐姐被压在一块石头底下只能救一个人的事,这才使姐弟俩相认。到了最后,母女相聚的场面更是非常感人,坐在我身边的大姐姐在那里偷偷地抹眼泪,我也是不停地在抽泣着。在这间厅里有不少人在抽泣,有的还大声地哭了出来,因为他们的心被绞痛了,我也深深地感触到了这厂地震的悲惨和这部电影的感染力。我深深地体会到: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家园,所以要好好珍惜它。我们一定要为祖国繁荣富强作出应有的贡献,不要让大自然重演这痛苦和悲惨的一幕。

唐山大地震电影英语观后感80词3

《唐山大地震》看上去是一部灾难片,实际上却讲述了一个亲情和震后幸存者治愈心灵创伤的感人故事。在唐山大地震灾难发生的23秒间,动摇的地面、撕裂的房屋、惨叫的人声,强烈的视觉冲击震撼人的心灵,一个年轻的母亲在震后的废墟中,水泥板的一段压着龙凤胎的姐姐,另一端压着弟弟。救援者只有能力救活一人,这位年轻的母亲,将如何抉择?这是这部电影留给人性的一个难题。在“只能救一个”的万难抉择下,徐帆扮演的母亲无助而绝望的喊出“救弟弟”几个字时,压在钢筋水泥板下的姐姐默默流泪,呢喃着喊出最后一句“妈妈”,同样也在黑暗中陷入了无助和绝望。23秒的地震灾难,带来了一个家庭32年的生离死别。对他们三个人来说,活下来只是这个故事的开始。

这注定是一个无解的难题。母亲难以逃脱自责的负罪感,女儿也无法面对母亲放弃自己的心灵创伤。这里的无解,并不是故事的无解,而是人性的无解。人类如何才能修复这种因灾难或苦难带来的人性扭曲?这是冯小刚拍摄这部影片,一直在真正面对的难题。父亲死了,眼睛永远的闭上了;母亲和女儿虽然活了,但内心的伤口却一直张开着。人们在电影院中留下的泪水,不仅是为这对母女,更因为灾难对生命和人性的伤害与扭曲。

在观看这部电影时我流下了泪水,很多年没有这种观影的感觉了。但同时冯小刚最拿手的幽默元素依然存在:除去对于植入广告的些许不满外,儿子的那句“这里鸡不缺,蛋也有的是”还是让人忍俊不禁。但电影更多的是渲染了情感的力量,无论是对故事、画面节奏的把握,还是对观众情绪的驾驭,冯小刚都显示了他娴熟的功力。对大地震的灾难表现,也处理的恰到好处,既形成了对故事发展的推动和压力,也没有过度的渲染,电影在意的是如何让观众能设身处地走进角色的情感中,一旦与之呼应、合拍了,你自然会与角色一起深入到那复杂的人性世界中。人们流下的泪水,其实是对自己人性的一次净化,流出的不过是那些遮蔽人性的杂质。

近百年来,中国有太多的苦难和灾难,被遮蔽在人们的记忆之外。除了前两年看过一部国产的反映台风的灾难片以外好像国内没什么值得记忆的灾难片了。人们几乎已经遗忘了该如何用电影来表达苦难对人性的伤害。苦难在公共话语中的失声,使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直面不幸与悲伤的能力。天灾人祸是我们无法避免的,就像《20xx》一样。天灾在世人眼里承担了一个恶的角色。其实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让经历苦难的人发出声音,不仅是对那些受难者生命的尊重,也意味着将那些个体的苦难记忆,转化为民众可以用来自我教育的公共记忆。它其实也是民众间寻求文化认同的一种方式。这种记忆对一个民族,是最为重要的精神财富。因为对历史的苦难记忆越深刻,就越能警示人们提放这种苦难的再度发生。当08年发生汶川大地震的时候,电影中显示的救援场景和唐山地震有了天壤之别,整个民族对待灾难的态度日臻成熟,灾后的心灵重建是比实体重建更重要的一环,温家宝总理的一句“大难兴邦”道出了其中的真谛。

现在的科学水平还无法准确预报这种大的苦难和灾难在何时何地发生,它往往在人们毫无提防的时候突然来临,就像唐山、汶川、玉树地震一样。不愿面对伤疤和苦难的人们,却要以这种更残酷的方式,来面对历史的苏醒。苦难的受害者,并不只是那些受伤害的个体,而是所有人的共同人性,所以对苦难的揭示和记忆,也是一种对创伤的安慰和人性的追寻。《唐山大地震》就是这样一部寓言,它用一个带着体温和血泪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苦难重压下人性的尊严。那些死亡者的生命不会回来了,那些受难者的青春也不会回来了,但这种对于苦难的聆听和见证,会让我们对现实始终保持一份清醒。实际上,在这个麻木迷茫的年代,做一个对苦难历史的记录着和见证人,也是一份人性的行动和责任。

唐山大地震电影英语观后感80词4

近期电影院里在热映一部新影片《唐山大地震》,这是一部震动人心的大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虽然我没有亲身经历过唐山大地震的洗礼,却感受过汶川大地震的伤痛。印象里也只有妈妈当年给我讲的那些点点滴滴。我带着记忆,怀着一颗坚强的心来到了影院观看《唐山大地震》。

影片是以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当年的情形为背景,细致的描写了唐山一个普通人的家庭生活,告诉我们:生与死的距离到底有多远?仅仅是在短暂的几秒钟里,一个繁荣而平静的城市就灰飞烟灭,成了一片渺无声息的废墟。那一声声歇斯底里的呐喊,无不刺痛着我们每一颗心灵。夫妻之间的爱,生与死的相守;母子之间的爱如涓涓溪流、源远流长。就在妻子在丈夫身边不知所措那一刹那,突然听到有人喊到了自己的孩子的消息,母亲像看到了希望那样跑去救孩子,当救援队发问“想好了没呀,到底救哪个”时,那就像一只可恶的恶魔在一片一片撕扯母亲的肉,母亲在无奈之下选择了弟弟。也就是这一刻,女儿从此失去了所有的希望,她误以为被母亲放弃,不敢认真去爱,不敢相信爱,殊不知,她们的内心其实是最饱满、最真实的、生命可断,情却难了。追寻失去的,才弥足珍贵。因为生命,不应该在回忆里感叹,应该真诚触碰情感,彼此珍爱,认真的生活!而母亲也因此为女儿歉疚一辈子。当若干年后再一次救援地震灾区时,他们奇迹般的再次相遇,看着眼前的一幕幕画面,仿佛唐山大地震就在昨天,女儿理解了母亲的心痛,最终还是原谅了母亲。

每一个观看过这部影片的人,无不涌起情感的波澜,无不感到心灵的悸动,从唐山到汶川地震,无论是影片还是我们的现实生活,都让我们感动于华夏子孙的大爱无私。“唐山大地震”带给我们的震撼也远不止这些,甚至那些在影片中,一次正脸也没有露的满身淤泥的解放军,也是同样值得我们尊敬的,他们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有的伤了,有的还奉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却没有一个人发出怨声,都是无比坚强的冲上前去,与大自然勇敢地搏斗!自然灾害是可怕的,也是很难预料的,但只要所有人一条心,就一定能战胜困难,赢得胜利!地震只是一个载体,它引领着我们追忆过去,呼唤情感的回归。惊天动地,生死离别,告诉我们,地震是苦难的。但是,它又在岁月流逝之时,唤醒我们迷离脆弱的情感:活着,是一种幸福,爱,无可匹敌!

唐山大地震电影英语观后感80词5

大地震曾经使唐山人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关爱,冯小刚将使唐山人得到全国人民的尊重!

一部史诗般的电影,一部反映人间大爱的电影,一部能使全场潸然泪下的电影。我不得不佩服冯导,他是一个不仅仅可以让观众捧腹大笑的导演,还是一个可以让观众泣不成声的导演。《唐山大地震》挑战你的泪腺!

剧中不仅用镜头语言表现了唐山大地震那使人震撼的23秒钟,还用写实的手法表现出了一家人在唐山大地震中,在人类极端情况下所表现出的善良和豁达。

方达的姑姑善解人意,说服了奶奶,让方达从远去的长途车上下来,回去找妈妈。从元妮的神情到姑姑的一句“什么都没有了,如果接走方达,元妮的唯一希望就没了”,当观众们看到长途车停下,方达下车跑回妈妈的怀抱的时候,全场流泪!

片尾处,方凳原谅了妈妈,第一次回到唐山的家里,看到妈妈为她准备好的凉水泡西红柿、妈妈的下跪,让人心酸有余!方凳在自己和爸爸的墓地中哭泣着问妈妈“这些年你是怎么过来的啊?!”妈妈说“我过得挺好的,我要是过得花红柳绿的,就对不起你和你爸爸了!”

……

不说这些情节对泪腺的挑战,全剧对唐山人在人类极端情况下所表现出的善良和豁达足以让唐山人受到全国乃至全世界、全人类的尊重!当然,剧中陈道明饰演的养父同样以豁达和爱心让观众的眼泪纵容。

剧中仅表现了方达、方凳的一家人,这只是唐山二十四万殉难者家庭中的一个。我相信,唐山千千万万个家庭都有着对生离死别的权威诠释,都有着对生命、家庭、亲情的最深刻理解,唐山拥有千百万懂得人间大爱的人民!

片尾,一位华发老者对着地震纪念墙自语:“过两天我再来看你。”之后骑上自行车,慢慢离去,字幕:“宋守述,65岁,冶金矿山机械厂退休工人,地震中失去了父亲、妹妹和儿子,儿子宋永杰年仅5岁。”这个镜头使我震撼!使我对唐山、对唐山人肃然起敬!

看完《唐山大地震》,家里原本惊天动地的矛盾,在我心里变成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工作单位里的纷纷扰扰变成了早该飘散的烟云,生活常态中的一切变得那样的渺小,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豁达地去面对生活吧!

唐山大地震个人感悟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延伸读

唐山大地震电影影评


唐山大地震电影影评(一)

昨晚在电影院把《唐山大地震》看过了。简单的说说我的想法,就像小学时候的观后感。

电影一开篇,屏幕上涌出一片人名,我知道那是遇难者的名字,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一个生命从这个世界上以外的消失,突然有一种想哭的感觉。我赶紧向某人要了两张手纸,我怕我忍不住。

地震的那十几分钟,我感觉拍的很好,很震撼。我一直张着嘴在喘气,心在嗓子眼,感觉下一口就提不上来了。楼房倒塌的那些镜头我感觉很有内涵:“伟大”、“高举”、“万岁”、“战无不胜”,多么崇高的神圣词汇,多么伟大的革命理想,在灾难面前都被摔得粉碎。在23秒里,人就像虫子一样被上帝抹平,然后当大地平静之后,无数扭曲的尸体被留在了这个世界上,身上还带着血迹,就像我刚刚拍死的蚊子。人太渺小了,面对命运,甚至连反抗的时间都没有。

1976年解放军在唐山抗震救灾的那段我很喜欢,流泪了,但是并不满意。我对这些展示国家力量的镜头具有天生的崇拜感。据家里老人们讲,当时解放军救援的效率并不是很高,很多幸存者是灾区人民自己从废墟下面挖出来的,比如电影里面的方达。解放军大多也不大懂得如何救援,很多幸存者本可以不截肢,但是当时很急,于是成了一生的残废。但是他们当时看见解放军,看见一车车连绵不断的解放军,他们感到安心了。毛主席派人来了。唐山人民对于解放军的感情是深厚的,但是电影里面却用简单的特技一遍遍的循环播放车流、人流、飞机空投的救灾物资。那些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普通士兵,他们为了毛主席的指示,为了挽救更多的生命、为了这座城市的重生,他们献出了汗水、鲜血、甚至生命。然而这一切都被这部电影有意无意的忽略了,取而代之的一对善良的军队干部夫妇领养了一名漂亮的唐山孤儿,这名孤儿据说以后可以做文艺工作。这是真实的,但是这是对解放军抗震救灾伟大精神的抹杀,也是对这对夫妇善良初衷的抹杀,更是对那个充满崇高理想年代的抹杀。

好了,到此本电影的灾难片部分结束,进入伦理苦情电视剧阶段。徐帆演的很用心,很投入,但就是有那么一点点过火,她那一口走味的唐山腔,感觉像是在话剧舞台上。也许她是有意的,如果她压得住火,我想我会哭的很厉害。她送方达的那段戏应当是整部戏里最感人的部分了。汽车停下了,方达回到了她的身边。镜头一转,汽车里奶奶沉默的表情。“把方达带走就是要了元逆的命啊!”而此刻,方大强母亲的心却早已死了。看着徐帆佝偻的背影,我突然想起了我母亲也经常显露出佝偻的老态,眼泪刷的一下就下来了。

此后的电影完全的进入了电视剧时间。支线情节有头无尾,结局不用看就可以猜到。方达加元妮,方登加养父母这两条线并行不悖,基本没什么关系。张静初一如既往的表现出她的花瓶演技,时不时的秀几句英语(在《拉贝日记》里她就是这样),以此显示显示她的国际范。陆毅一出场就一脸无辜的坏相。你不想演坏人,我懂的,但是导演让你跑送子观音的龙套,没办法。贾媛媛他爸贾志国也打了一回修电话的酱油,二十年过去了,你胖了,岁月无情的为你留下了富态的啤酒肚。唐山美,杭州美,温哥华更美。社会主义拆光了再建设,盖广场,盖百货大楼,然后留下你的小屋,等着死去的亲人们回来。你说买了房,搬了家,他们就找不到了,于是她还真就找回来了。方登蹲在自己的坟边,突然起身,然后慢慢的走两步,找个清凉的地方又突然蹲下,我知道你要嚎啕大哭了,果不其然。

不得不说,陈道明和陈瑾演得很好,很稳很自然。陈道明演戏很有爆发力,给陆毅的那一巴掌,坐在沙发上突然拍起来“你到哪去了”,都很流畅。陈瑾淡淡的酸气,和她临终前对张静初的爱的表白都很到位。这让我恨得牙痒痒,养父母都这样了你也不回来看一眼,就忙着和陆毅在寝室里,抓被单造小人,太不是个东西了。

说一下这部电影穿帮的地方吧,其实这里面很多不是穿帮而是广告。以前找穿帮是乐子,现在找穿帮,正中了广告商的下怀。

1988年(电影说是86年后的两年),陈道明和陈瑾商量给张静初报志愿的事。陈道明穿87式军服带中校军衔没问题,陈瑾带文职干部军衔就不对了。1988年4月,中央军委下发《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干部暂行条例》,规定文职干部不授军衔,不着统一的制式军装,只佩带统一的胸章符号,胸章背面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干部胸章符号”字样。直到1992年4月中央军委决定为全军文职干部配发与现役军官相同的制式服装,佩带文职干部肩章、领花。 1992年,陈瑾饰演的养母都不在了吧。

徐帆惦记儿子,花了5000块装了个电话机。这个情节没大问题。我们家那边88年前后电话还在按级别装,要不就的有钱排着。我家94年装的,还花了2000多。但问题是,谁听说过没电池就不响的电话?电话机通话的电不是从电话线里来的么?贾圆圆他爸,你这酱油打得太有才了。

军队的房子,尤其是军区宿舍那种,在过去是严格按照级别给分的。1976年旧军装,看不出陈道明的级别,但就两屋一厨来看已经是不小的干部了,从后面倒退,我估计是营连职干部。88年中校军衔,县团级;90年左右大校军衔,师局级。可这房子怎么就一直没换过呢?是怕张静初找不回来呢,还是真的像传说中的安德罗波夫一样在做总书记前一直住70几米的公寓?这是多么优秀的共产党员啊!

90年工商银行的存折什么样?是那个红皮的么?不,那是就是90年代末的样式。90年代初的工行存折是蓝色软皮的,上面画着人民储蓄的标志。工商银行,你作为赞助商,花了那么多钱,就不能把道具提供的靠谱一点?

李晨90年左右在杭州蹬车穿kappaT恤,96年回家穿kappa羽绒服。我第一次认识这个牌子是99年看意甲尤文图斯的队服,那时候斑马军团的赞助商还是SONY。根据kappa的官网介绍,kappa是2002年进入中国市场的。96年你有钱了,可能是去欧洲买的,90年那件呢?是在地摊买的么?看来那时候杭州的山寨货很新潮,不负温州义乌之盛名。

方达96年有钱了,于是在剧组的安排下买了辆宝马。那时候宝马奔驰林肯凯迪拉克,没个一百多万根本下不来。可能你太有钱了,不在乎这一百多万,可你这香槟色的宝马样式也太新了吧,新到我都想钻进车里看看中控台上的GpS。说到开车,不能不提本部影片最大的硬伤。根据199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证管理办法》,残一肢的方达是不可能申领驾照的。这么些年你无照驾驶,就没被警察逮着过么?

为了表现海外华人的爱国之心,编剧安排张静初在温哥华看N的新闻。一洋大叔说,“有个不幸的消息告诉你”,然后张一脸的无知状。N的新闻,灾区一片狼藉,连个人影都没有,主持人一个人面对镜头侃侃而谈,就像是在拍国家地理的纪录片一样。外国记者进入地震核心灾区已经是地震发生将近一周之后,那时候总理都二赴汶川,写下“多难兴邦”了。在这之前的几天里,你就不知道汶川地震?这再买机票赶回国,从北京买票去成都,里外里折腾几天,废墟下的幸存者还等得了么?归根到底一句话,《唐山大地震》的剧组,你们找找N最早播发的汶川地震的新闻会死啊!你们拍的是电影不是电视剧,道具就不能准备的精良一点么?

这部电影一共140分钟,头40分钟,我一直在看电影,并时不时感到眼眶湿润。后100分钟我一直在找这样的乐子。没办法,情节太松散了,跟不住。有人说,《唐山大地震》是华谊公司准备投拍的同名电视剧的超长宣传片,我觉得是有道理的。令人遗憾的是,这么一个伟大的题材被冯导浪费了。据说在此片开拍之前曾有专门的红头文件要求“避免引起伤痛回忆”。唐山大地震和南京大屠杀一样,是我们这个民族最深处的心痛。以仇恨掩盖受伤,以亲情化解痛楚,难道是我们这个民族缺乏正视淋漓的鲜血的勇气?电影结束的时候,随着王菲的歌声,出现了一望无尽的人名墙,那不是一堵堵墙,那是几十万意外逝去的生命。说句题外话,我衷心期望:做土木的,做设计的,盖房的,买房的,把楼盖好,把桥修好,设计的合理些,施工多用些粗直径的钢筋,多用些高标号的水泥,不要急着赶工期,该养护好的的一定养护好。工程中层层扒皮的现状我们改变不了,但希望每层都少扒一些,多留一点给工程,给工人。我们花两三万一米买来的房子,不期望他升值多少,只希望在灾难来临之时能保我一命。这是我看过本片之后最真切的感想。电影头二十分钟太恐怖了,当年多少唐山人是因为简陋的预制板楼房而丧命,这样的悲剧在汶川地震中又一次重演。我真切的期望这样的悲剧能够从此在中华大地上绝迹。

我还希望中国以后即使再次遇到如此强烈的地震,遇难者的名字无法刻满一堵墙。所谓“天佑中华”不过是对未来美好的期待,“国人当自强”才是真真切切的道理。

在本文结束时我也像《唐山大地震》一样,我是真诚的:

向唐山大地震中不幸遇难的二十四万同胞表示深切哀悼,向浴火重生的英雄城市唐山表示致敬!

唐山大地震电影影评(二)

今天闲来无事,与朋友一起去看了唐山大地震。之前看了很多宣传,但看网友给它的打分并不理想。今日一睹,才真正品尝到其中的滋味。酸中带甜,苦中又有着微妙的快乐。

它就是一个催泪弹,从一开始,它来的就是那么强烈,那么震动人心。生与死的抉择,犹如冰冷的匕首直入人心。岂能一个痛字了得。整个地震的描述,缩小到了一个家庭,这样更能让关观众体会到个中滋味。一个渺小的家庭,却演绎着人生情感的百态。丈夫在危机关头的冒死,母亲对骨肉的割舍,对丈夫的感恩和忠贞,女儿对母亲的不理解和怨恨,解放军人的博爱无私这种种微妙微翘的动人心弦的描述,给现在疲于生活奔波的都市人的情感提供了一个休憩的港口。

在这个情感逐渐缺失的时代――爱情就像快速消费品,亲情犹如写了据条的支票,友情也变成了向上攀登中的一块垫脚石――突入其来的真情的呼唤,犹如沉睡已久的心灵忽然间业已发生了八级地震。

当心灵开始酸痛的时候才明白,原来整天围着我们身边的已经平淡的不能在平淡的感情是那么的弥足珍贵!

我很欣赏那句台词:"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这句让女主人翁愧疚一生的话,似乎也在告诉我们她真正的含义。是啊,没有人想自己去亲自实践这话的真正含义。因为当你真正体会到的时候,已经失去了她,而只能生活在暗无天日的过去里。好好的珍惜现在才是珍贵的。

逝者已矣!我们不能改变过去,也不能预知未来,唯有好好的珍惜现在。这也是这部影片的意义所在。如果我们看过后只是流几行泪水,摸一把鼻涕,然后,哀叹一生:悲矣!将恐怕是对这部影片的糟蹋。

从这里,我更加体会到哈佛校长drew gilpin faust的那句话:在醒着的时间里,追求你认为最有意义的。生命短暂而又脆弱,我们又岂忍心虚度年华啊。看到这里,请不要忘记,回到家给妻子一个温馨的吻,给孩子一个亲切的拥抱,给父母一句温暖的问候,给朋友一个真诚的祝福!

让每一天都绽放光彩!

唐山大地震电影影评(三)

今天,在影院观看了《唐山大地震》,以前一直都很期待的片子,终于可以在今天看到了,也算了却的我的一个心愿。之前听冯导说票房要达到5亿,就觉得这一定是一部大片,等公映之后一定要去影院一睹为快,今天我终于如愿以偿了。(可是,影院好腹黑,比平时多了要了我15块,穷啊,穷啊~众:没功听你哭穷,快写!偶:你们更腹黑)

不得不承认《唐山大地震》是一部非常震撼人心的电影,无论是从场面,还是剧情拿捏的都非常的到位,甚至那些特效,我看到了还以为是真的。(一定花了不少钱,这倒是值得一看哦)电影讲述的一个普通的唐山家庭,在地震发生时,女主角李元妮(徐帆)失去了丈夫,而又面临着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抉择,当时看到她在废墟上绝望的哭泣,不停地喊着:“都救,两个都救。”的时候,我的心似乎也跟着碎了,作为一个母亲,每一个孩子都是她的生命,都是她舍弃不下的东西,俗话说的好“手心手背都是肉”,而母亲,就更应该是这样的了,最终,她做了一个决定,救弟弟方达(李晨)。但是上天还是眷顾着姐姐方登(张静初),让姐姐奇迹般的生还了下来,还被一对解放军夫妇收养……

辗转间,32年过去了,2008年,正赶上汶川地震,当姐弟俩看到这场地震正在吞噬着人们的生命时,都被震撼了,想到自己所经历的唐山大地震,于是都毅然决然的赶赴灾区,挽救正在水深火热里的人们。就在这时,姐弟俩终于重逢,而姐姐方登也理解了当初母亲的苦心,终于原谅了母亲,最终,一家人终于团圆……

正像海报上写的一样“23秒,32年”,是啊,仅仅因为那23秒所产生的巨变,确需要用32年的时间来抚平人心里的创伤。不过,最后,母女重逢又给人心里带来了莫大的安慰,同时,我也终于觉得――活着真好,这时徐帆在看完电影时说的,虽然只有短短的4个字,却让我难忘。32年的雨雪风霜终于换得了母女重逢,如果,当初他们没有活下来,也许就不会有重逢的一天。灾难,是不能打垮人们的,它只会让人们变得更坚强,更加的有勇气去面对以后的生活!

虽然灾难无情,但是我相信人间有爱,有爱的世界一定不会空虚。剧中还有一点也是值得赞叹的,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亲情。剧里方达对女友说了一句话:“我妈生了我三次,一次是把我生出来,第二次是我在三岁时的了肺炎,大夫说没救了,可是我妈坚持让他救我,第三次,就是地震。”听了这话,我忽然觉得心头一阵酸涩,亲情,这是一个多么美好感人的感情。只有亲情才永远不会背叛你,才是你心灵永远的港湾,亲情如一棵大树,永远为你遮风挡雨,亲情是一座港湾,永远为你心灵的小船开放,亲情是一个温暖的家,永远欢迎你回来。

最后,让我们珍爱生命,接纳亲情,为了亲人好好的活着,珍惜生命里的每一天,因为,活着真好!

谨此影评像所有《唐山大地震》的主创致敬。

也希望大家可以幸福!最后祝大家:

真爱生命,好好活着。

观后感:唐山大地震电影相关电影观后感


《唐山大地震》该片以《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地震》为载体,用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诠释了人间的真爱,血浓于水亲情不仅是一种延续,更是一种忠贞的坚守。那么你知道《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有关于唐山大地震电影相关电影观后感,希望你喜欢。

更多读后感请参考,读后感大全网,如转载请标注来源!

唐山大地震电影相关电影观后感1

今天,在影院观看了《唐山大地震》,以前一直都很期待的片子,终于可以在今天看到了,也算了却的我的一个心愿。之前听冯导说票房要达到5亿,就觉得这一定是一部大片,等公映之后一定要去影院一睹为快,今天我终于如愿以偿了。

不得不承认《唐山大地震》是一部非常震撼人心的电影,无论是从场面,还是剧情拿捏的都非常的到位,甚至那些特效,我看到了还以为是真的。电影讲述的一个普通的唐山家庭,在地震发生时,女主角李元妮(徐帆)失去了丈夫,而又面临着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抉择,当时看到她在废墟上绝望的哭泣,不停地喊着:“都救,两个都救。”的时候,我的心似乎也跟着碎了,作为一个母亲,每一个孩子都是她的生命,都是她舍弃不下的东西,俗话说的好“手心手背都是肉”,而母亲,就更应该是这样的了,最终,她做了一个决定,救弟弟方达(李晨)。

但是上天还是眷顾着姐姐方登(张静初),让姐姐奇迹般的生还了下来,还被一对解放军夫妇收养……辗转间,32年过去了,20xx年,正赶上汶川地震,当姐弟俩看到这场地震正在吞噬着人们的生命时,都被震撼了,想到自己所经历的唐山大地震,于是都毅然决然的赶赴灾区,挽救正在水深火热里的人们。就在这时,姐弟俩终于重逢,而姐姐方登也理解了当初母亲的苦心,终于原谅了母亲,最终,一家人终于团圆……正像海报上写的一样“23秒,32年”,是啊,仅仅因为那23秒所产生的巨变,确需要用32年的时间来抚平人心里的创伤。不过,最后,母女重逢又给人心里带来了莫大的安慰,同时,我也终于觉得——活着真好,这时徐帆在看完电影时说的,虽然只有短短的4个字,却让我难忘。32年的雨雪风霜终于换得了母女重逢,如果,当初他们没有活下来,也许就不会有重逢的一天。灾难,是不能打垮人们的,它只会让人们变得更坚强,更加的有勇气去面对以后的生活!

虽然灾难无情,但是我相信人间有爱,有爱的世界一定不会空虚。剧中还有一点也是值得赞叹的,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亲情。剧里方达对女友说了一句话:“我妈生了我三次,一次是把我生出来,第二次是我在三岁时的了肺炎,大夫说没救了,可是我妈坚持让他救我,第三次,就是地震。”听了这话,我忽然觉得心头一阵酸涩,亲情,这是一个多么美好感人的感情。只有亲情才永远不会背叛你,才是你心灵永远的港湾,亲情如一棵大树,永远为你遮风挡雨,亲情是一座港湾,永远为你心灵的小船开放,亲情是一个温暖的家,永远欢迎你回来。最后,让我们珍爱生命,接纳亲情,为了亲人好好的活着,珍惜生命里的每一天,因为,活着真好!

唐山大地震电影相关电影观后感2

无论是在网上、报刊上、人们的谈话中都对《唐山大地震》赞不绝口,说是“23秒的地震,32年的思念和痛苦。”

昨天晚上,我、妈妈、外婆,乘着老爸的车子去电影院,一路上老妈说“这部电影非常地伤感情。”老爸开玩笑地说:“把这些餐巾纸带去,免得我们家醒醒哭得惨。”我说:“放心吧,我不会哭得很惨的。”老妈说:“不用担心,那里有餐巾纸发的。”外婆说:“我们家醒醒看《金刚》时最后被那只大猩猩感动得流了许多泪,不知这次会怎样?”我说:“这次肯定不会的。”

车到电影院,我提前调整了心态,变得开开心心的,蹦蹦跳跳地向前走着,看到了《唐山大地震》的电影广告,上面画着的是一个小女孩站在一堆尸体上,四处张望着,眼神里充满着迷茫和痛苦。我们来到影院里,刚坐好电影就开始播放了。

电影播放的是1967年7月26日晚上,唐山出现了地震的预兆,昆虫、蛇都爬出来拼命地逃,鸡飞狗跳,连池塘里的鱼都要蹦出来逃生了,一会地光出现了,接着就发生了短短的23秒大地震,一霎那间,房屋成片成片地倒下,道路成块成块地塌陷,还在睡觉来不及逃生的人被石头压在废墟下,跳楼逃生的人许多被砸死,哭叫声、呼喊声、呻吟声响成一片,只有少数人幸存下来。这短短的23秒就使唐山变成一座埋葬了二十多万生灵的废墟,死气沉沉,惨不忍睹。

有一位母亲为了拯救孩子,在废墟里用手不停地挖着石头,砸伤的手臂上不停地流着鲜血,突然,工人们发现了她的女儿和儿子,问她救哪个,她说道:“两个都救,两个都救!”那位工人说:“只能救一个。”因为救姐姐会压死弟弟,救弟弟会压死姐姐。这苦涩的选择,令这位母亲十分痛苦,最后妈妈狠下心来说道“救弟弟。”这几个字让姐姐方登原来在用石头敲击地面的声音突然停了下来,眼里闪动着泪花,这个场景真令人心酸。过了一会弟弟被救出来了,可是那位母亲还在哭,大声斥责老天爷“你混蛋!”工人们劝母亲快带着孩子去医疗站,否则两个孩子一个都得不到。母亲绝望地把姐姐的“尸体”抱出来放在她爸爸的尸身边。过了一会下起了滂沱大雨,从死亡边缘醒过来的方登爬起来,看了看四周,发现全部都是尸体,她一个人走出这个地方,她站在门口,望着走来走去的军人,希望有一个人能收留她,一个军人走过来问她:“小朋友,你的父母呢?”她摇了摇头,那位军人便把她收养了。

32年过去了,20xx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姐姐和弟弟都来到了抗震救灾现场。在一次偶然的时候,姐弟俩相聚了,弟弟谈起了唐山大地震和姐姐被压在一块石头底下只能救一个人的事,这才使姐弟俩相认。到了最后,母女相聚的场面更是非常感人,坐在我身边的大姐姐在那里偷偷地抹眼泪,我也是不停地在抽泣着。在这间厅里有不少人在抽泣,有的还大声地哭了出来,因为他们的心被绞痛了,我也深深地感触到了这厂地震的悲惨和这部电影的感染力。我深深地体会到: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家园,所以要好好珍惜它。我们一定要为祖国繁荣富强作出应有的贡献,不要让大自然重演这痛苦和悲惨的一幕。

唐山大地震电影相关电影观后感3

《唐山大地震》看上去是一部灾难片,实际上却讲述了一个亲情和震后幸存者治愈心灵创伤的感人故事。在唐山大地震灾难发生的23秒间,动摇的地面、撕裂的房屋、惨叫的人声,强烈的视觉冲击震撼人的心灵,一个年轻的母亲在震后的废墟中,水泥板的一段压着龙凤胎的姐姐,另一端压着弟弟。救援者只有能力救活一人,这位年轻的母亲,将如何抉择?这是这部电影留给人性的一个难题。在“只能救一个”的万难抉择下,徐帆扮演的母亲无助而绝望的喊出“救弟弟”几个字时,压在钢筋水泥板下的姐姐默默流泪,呢喃着喊出最后一句“妈妈”,同样也在黑暗中陷入了无助和绝望。23秒的地震灾难,带来了一个家庭32年的生离死别。对他们三个人来说,活下来只是这个故事的开始。

这注定是一个无解的难题。母亲难以逃脱自责的负罪感,女儿也无法面对母亲放弃自己的心灵创伤。这里的无解,并不是故事的无解,而是人性的无解。人类如何才能修复这种因灾难或苦难带来的人性扭曲?这是冯小刚拍摄这部影片,一直在真正面对的难题。父亲死了,眼睛永远的闭上了;母亲和女儿虽然活了,但内心的伤口却一直张开着。人们在电影院中留下的泪水,不仅是为这对母女,更因为灾难对生命和人性的伤害与扭曲。

在观看这部电影时我流下了泪水,很多年没有这种观影的感觉了。但同时冯小刚最拿手的幽默元素依然存在:除去对于植入广告的些许不满外,儿子的那句“这里鸡不缺,蛋也有的是”还是让人忍俊不禁。但电影更多的是渲染了情感的力量,无论是对故事、画面节奏的把握,还是对观众情绪的驾驭,冯小刚都显示了他娴熟的功力。对大地震的灾难表现,也处理的恰到好处,既形成了对故事发展的推动和压力,也没有过度的渲染,电影在意的是如何让观众能设身处地走进角色的情感中,一旦与之呼应、合拍了,你自然会与角色一起深入到那复杂的人性世界中。人们流下的泪水,其实是对自己人性的一次净化,流出的不过是那些遮蔽人性的杂质。

近百年来,中国有太多的苦难和灾难,被遮蔽在人们的记忆之外。除了前两年看过一部国产的反映台风的灾难片以外好像国内没什么值得记忆的灾难片了。人们几乎已经遗忘了该如何用电影来表达苦难对人性的伤害。苦难在公共话语中的失声,使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直面不幸与悲伤的能力。天灾人祸是我们无法避免的,就像《20xx》一样。天灾在世人眼里承担了一个恶的角色。其实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让经历苦难的人发出声音,不仅是对那些受难者生命的尊重,也意味着将那些个体的苦难记忆,转化为民众可以用来自我教育的公共记忆。它其实也是民众间寻求文化认同的一种方式。这种记忆对一个民族,是最为重要的精神财富。因为对历史的苦难记忆越深刻,就越能警示人们提放这种苦难的再度发生。当08年发生汶川大地震的时候,电影中显示的救援场景和唐山地震有了天壤之别,整个民族对待灾难的态度日臻成熟,灾后的心灵重建是比实体重建更重要的一环,【重要】的一句“大难兴邦”道出了其中的真谛。

现在的科学水平还无法准确预报这种大的苦难和灾难在何时何地发生,它往往在人们毫无提防的时候突然来临,就像唐山、汶川、玉树地震一样。不愿面对伤疤和苦难的人们,却要以这种更残酷的方式,来面对历史的苏醒。苦难的受害者,并不只是那些受伤害的个体,而是所有人的共同人性,所以对苦难的揭示和记忆,也是一种对创伤的安慰和人性的追寻。《唐山大地震》就是这样一部寓言,它用一个带着体温和血泪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苦难重压下人性的尊严。那些死亡者的生命不会回来了,那些受难者的青春也不会回来了,但这种对于苦难的聆听和见证,会让我们对现实始终保持一份清醒。实际上,在这个麻木迷茫的年代,做一个对苦难历史的记录着和见证人,也是一份人性的行动和责任。

唐山大地震电影相关电影观后感4

近期电影院里在热映一部新影片《唐山大地震》,这是一部震动人心的大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虽然我没有亲身经历过唐山大地震的洗礼,却感受过汶川大地震的伤痛。印象里也只有妈妈当年给我讲的那些点点滴滴。我带着记忆,怀着一颗坚强的心来到了影院观看《唐山大地震》。

影片是以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当年的情形为背景,细致的描写了唐山一个普通人的家庭生活,告诉我们:生与死的距离到底有多远?仅仅是在短暂的几秒钟里,一个繁荣而平静的城市就灰飞烟灭,成了一片渺无声息的废墟。那一声声歇斯底里的呐喊,无不刺痛着我们每一颗心灵。夫妻之间的爱,生与死的相守;母子之间的爱如涓涓溪流、源远流长。就在妻子在丈夫身边不知所措那一刹那,突然听到有人喊到了自己的孩子的消息,母亲像看到了希望那样跑去救孩子,当救援队发问“想好了没呀,到底救哪个”时,那就像一只可恶的恶魔在一片一片撕扯母亲的肉,母亲在无奈之下选择了弟弟。也就是这一刻,女儿从此失去了所有的希望,她误以为被母亲放弃,不敢认真去爱,不敢相信爱,殊不知,她们的内心其实是最饱满、最真实的、生命可断,情却难了。追寻失去的,才弥足珍贵。因为生命,不应该在回忆里感叹,应该真诚触碰情感,彼此珍爱,认真的生活!而母亲也因此为女儿歉疚一辈子。当若干年后再一次救援地震灾区时,他们奇迹般的再次相遇,看着眼前的一幕幕画面,仿佛唐山大地震就在昨天,女儿理解了母亲的心痛,最终还是原谅了母亲。

每一个观看过这部影片的人,无不涌起情感的波澜,无不感到心灵的悸动,从唐山到汶川地震,无论是影片还是我们的现实生活,都让我们感动于华夏子孙的大爱无私。“唐山大地震”带给我们的震撼也远不止这些,甚至那些在影片中,一次正脸也没有露的满身淤泥的解放军,也是同样值得我们尊敬的,他们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有的伤了,有的还奉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却没有一个人发出怨声,都是无比坚强的冲上前去,与大自然勇敢地搏斗!自然灾害是可怕的,也是很难预料的,但只要所有人一条心,就一定能战胜困难,赢得胜利!地震只是一个载体,它引领着我们追忆过去,呼唤情感的回归。惊天动地,生死离别,告诉我们,地震是苦难的。但是,它又在岁月流逝之时,唤醒我们迷离脆弱的情感:活着,是一种幸福,爱,无可匹敌!

唐山大地震电影相关电影观后感5

大地震曾经使唐山人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关爱,冯小刚将使唐山人得到全国人民的尊重!

一部史诗般的电影,一部反映人间大爱的电影,一部能使全场潸然泪下的电影。我不得不佩服冯导,他是一个不仅仅可以让观众捧腹大笑的导演,还是一个可以让观众泣不成声的导演。《唐山大地震》挑战你的泪腺!

剧中不仅用镜头语言表现了唐山大地震那使人震撼的23秒钟,还用写实的手法表现出了一家人在唐山大地震中,在人类极端情况下所表现出的善良和豁达。

方达的姑姑善解人意,说服了奶奶,让方达从远去的长途车上下来,回去找妈妈。从元妮的神情到姑姑的一句“什么都没有了,如果接走方达,元妮的唯一希望就没了”,当观众们看到长途车停下,方达下车跑回妈妈的怀抱的时候,全场流泪!

片尾处,方凳原谅了妈妈,第一次回到唐山的家里,看到妈妈为她准备好的凉水泡西红柿、妈妈的下跪,让人心酸有余!方凳在自己和爸爸的墓地中哭泣着问妈妈“这些年你是怎么过来的啊?!”妈妈说“我过得挺好的,我要是过得花红柳绿的,就对不起你和你爸爸了!”

……

不说这些情节对泪腺的挑战,全剧对唐山人在人类极端情况下所表现出的善良和豁达足以让唐山人受到全国乃至全世界、全人类的尊重!当然,剧中陈道明饰演的养父同样以豁达和爱心让观众的眼泪纵容。

剧中仅表现了方达、方凳的一家人,这只是唐山二十四万殉难者家庭中的一个。我相信,唐山千千万万个家庭都有着对生离死别的权威诠释,都有着对生命、家庭、亲情的最深刻理解,唐山拥有千百万懂得人间大爱的人民!

片尾,一位华发老者对着地震纪念墙自语:“过两天我再来看你。”之后骑上自行车,慢慢离去,字幕:“宋守述,65岁,冶金矿山机械厂退休工人,地震中失去了父亲、妹妹和儿子,儿子宋永杰年仅5岁。”这个镜头使我震撼!使我对唐山、对唐山人肃然起敬!

看完《唐山大地震》,家里原本惊天动地的矛盾,在我心里变成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工作单位里的纷纷扰扰变成了早该飘散的烟云,生活常态中的一切变得那样的渺小,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豁达地去面对生活吧!

唐山大地震个人感悟

观后感范文: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


7·28唐山地震是指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3.8秒,在中国河北省唐山市丰南一带(东经118.2°,北纬39.6°)发生的强度里氏7.8级(矩震级7.5级)地震,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12千米,地震持续约23秒。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希望读后感大全网能够对您找寻优质读后感提供帮助。

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1

中国人喜欢听评书,评书里既有“长坂坡”,也有“走麦城”。乡下人办红白喜事少不了唢呐,唢呐曲里既有“一枝花”,也有“哭皇天”。在文艺作品中感受大喜大悲,是我们这个民族的传统。23秒的天变带来了32年的分离之痛,《唐山大地震》是一部蹂躏人心的电影。影片说的是,一个平凡而幸福的四口之家,因为地震而裂成碎片。父亲(张国强)倒在瓦砾之中,儿女被压在一块楼板下,母亲(徐帆)在二者只能救其一的必答题面前,无奈地选择了弟弟。母亲从此生活在歉疚和悔恨中,幸存的女儿留下了一道心理阴影。唐山大地震的主冲击波维持了23秒,这23秒在电影里转化成了4分钟的山崩地裂。

好莱坞的灾难片看得多了,但看着中国式建筑坍塌、娄落、化为齑粉,那种感同身受的心痛无可比拟。更重要的是,影片从这一刻起进入无法逃避的伤情段落,总有一种力量让人心头大震。女儿家总是心重。虽然只是刚刚上学的年龄,但母亲一句“救弟弟”,使她的心彻底冰封。天灾压顶,劫后余生的人本来就郁闷难遣。更何况,一个童稚的心灵遭到了亲人的“背叛”。她不可能体会母亲的两难和心碎,她只知道自己被无情地抛弃在废墟下面。小女孩眸子里的光彩慢慢熄灭,让人情何以堪?女孩儿带着对母亲和世界的怨恨,“隐姓埋名”地进入领养她的家庭。养父(陈道明)和养母(陈瑾)给了她浓浓的父母之爱,但她仍然像拒绝融化的冰,每每被半夜的噩梦惊醒。

长大成人,爱生子,她带着一腔的决绝消失又出现,当养父再次让她去找生母时,她说:“我不是记不起,而是忘不掉!”可见,化为废墟的城池可以重新挺立起来,而人的心一旦散碎成片,就再也难以收拾。略感遗憾的是,女儿这条线删减的太多,出现了明显的跳跃感。留在唐山的母亲一点儿也不比她活得容易。家园得到重建,她心里装的还是死去的亲人。不是没人要,她的世界里无法容下另一个男人。她的儿子奋斗成了一个有型有款的人,她还是不肯离开安放灵魂的老房子。当中国人普遍热火朝天地向着新生活飞奔时,她形容枯槁地承受着次次心灵的余震。

在孝顺的儿子面前,她的坚持近乎不通情理,她实际上是用自虐来求得畸形的安宁。影片由幼小的女儿对母亲心生怨恨始,由成年的女儿和苍老的母亲和解终。多年以前,台湾哭片《妈妈再爱我一次》引爆了中国人的泪腺,而这部影片也可以根据其主线命名为《女儿再爱我一次》。这路影片最容易被拍成为催泪而催泪的滥情片,但《唐山大地震》一路娓娓道来,绝无刻意向观众邀约眼泪的煽情化处理。相反,它时时节制、每每收敛,每当我以为嚎啕将至,它却镜头一转,轻巧地进入了下一个场景。

这其实是高明的手法,让观众跟剧中人哭成一片那是电视剧的做法,电影就是要隐忍不发,那种缠绕氤氲、无处伸张的悲伤最是打动人心。当然,情感的水位不断上升之后总要决堤,在墓碑林立的陵园里,重逢的母女实现了泪眼相望的和解,也放出了大快人心的悲声。除了这条主线,沿路还铺设了很多情感“炸点”。奶奶(吕中)对儿媳(徐帆)的体谅,养父对女儿的疼爱,无不搅动人心。“养父”发飚痛吸“薄情郎”的时候,一种无比畅快的情绪弥漫开来。“女儿”张静初和“弟弟”李晨重逢的时候,一种苍天有眼的庆幸感让人坐立不安。两个第三代都叫“点点”,看似荒诞不经,实则有一种冥冥之中“点对点”的奇妙。

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2

卡车司机方大强,妻子李云妮,龙凤胎姐弟方登,方达,一个幸福美满的四口之家,在这一瞬间被摧毁了。大强为救孩子,死了,方登、方达被一块水泥预制板压着,一头压着姐姐方登,一头压着弟弟方达,设备简陋,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此时,头脑清醒的方登听到母亲做出抉择,“救弟弟”,她失望地流下了眼泪。方达的左臂没了,方登在大家都认为死了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被军人王德清夫妇领养。母女姐弟从此天各一方。方登因为对母亲狠心放弃自己的行为感到愤怒,她选择遗忘,选择离开,选择另一种生活方式。她从大学退学,当外教,打工,和大自己10岁的外国男人结婚。她移居加拿大,希望能忘记母亲,忘记那份复杂的感情。20xx年,汶川大地震发生了。此时,方登移居加拿大,而方达已成为一家国企老总,他们纷纷前去救援灾区,在灾区见了面,之后家人意外团圆,方登心中的裂痕得以抚平,一句句,一字字,都在诉说着当年那一段惨痛的灾难与回忆,让她知道,母亲还是爱着她,深深地爱着她。

是啊,天灾无情人有情,经历过,并且感受到了他的残酷,就应该去帮助和你的过去一样的、可怜的人儿,让他们感受到来自人们内心的这份温暖,这份真诚之心,忘掉过去,像刚开放的花儿一样,向着太阳,坚强地走下去!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这不就是我们追求的和平社会吗?

我曾读过一篇文章,文章中说“有的人在黑暗中为自己折了一只船,将自己摆渡到心灵的对岸;有的人则自暴自弃,活在这世上,如同行尸走肉一般,任由死亡的黑暗吞噬自己的灵魂。人生中怎么会没有挫折和失败,只有自己将自己摆渡到对岸,才可以生存。”

我愿做折出的船上那个撑船的人,帮助他们,让他们从黑暗的过去中走出来,找到新的自我!

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3

1976年,一夜间,唐山暴发了大地震!顷刻间,一座座房子倒塌了,砸死了一个个生命,呼喊声,求救声一声接一声,我看到这,心里一下子揪了起来。

故事讲的是一个爸爸跑回家救自己的女儿和儿子,不幸被石头砸死。两个孩子被压在同一个石板下,可只能保一个,妈妈两个都要保,时间不容考虑,妈妈违心作出了选择保儿子。最终女孩得救了,被一对解放军夫妇收养,30年没去找亲人,因为她一直忘不了妈妈说的话保弟弟。

30年后,汶川发生了大地震!身在加拿大的她,豪不犹豫的回到了祖国,来到了第一线,积极参与救人,弟弟一听到地震的消息,也是来到了汶川参与救援,她们相遇了。

回到了家乡,她才知道妈妈在她不在这些年,画像前放着她喜爱吃的水果、墓里弟弟上学的课本,她也有一份、弟弟要给她买新房她不住,就是好让她们认识回家的路、30年没嫁人,妈妈心中一直有那没倒的家。她哭了,大家都哭了······

母爱不是自私的,母爱是伟大的!灾难是无情的,人和人之间的亲情是无价的!

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4

下了阵暴雨,像是在废墟中大声喊叫亲人名字的声音。

在今天的语文晚自习上,我们观看了《唐山大地震》,看到一幕幕在废墟中振撼人心的场景,也让我们都流下了悲痛的泪水,最让我心酸的画面是:母亲在最后断然决定救儿子,当她的女儿听到后,心凉了。在这个场景中,我们可以看到母亲是爱她的孩子的,但是,因为他们说只能救一个时,哭着求他们把两个孩子都救出来,很让人心酸的画面。

也许在当她看见死去的爸爸也躺在她身边时,心里肯定很不好受,很孤单吧,毕竟,她是这么的小。

“倒塌的房子都盖起来了,可我妈心里的房子再也没有盖起来,三十二年守着废墟过儿子。”——心灵的废墟上,我们看到一座叫做希望的城,尽管曾经的创伤无法让生命变得完整,我们却看到他们依然怀揣着希望在成长的道路上努力前行……

许多年后,元妮一直不愿搬家,每次烧纸时她都会念叨家里的地址,她害怕那孤单的灵魂不认得回家的路,她怕她最爱的人迷了路,回不了家。——亲人永远是亲人,就算阴阳两隔,也是至亲的人!

“没了,才知道生命叫没了。”这是元妮在她最后悔时所说的话。是由这一次的地震,而触一动了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因为有了这种爱,才会让世界变得愈加美好,也看出了,元妮在内心深处依旧怀念着那段从前的时光,但是却一去不复返……

“我不是想不起来,而是忘不掉。”方登在最后的时候对自己的养父说了这一句话。是的,有些东西是不远想起的,但并不代表可以一辈子忘掉。

灾难的飓风过后,唯一留下的就是亲情。就好像这些光亮,是支撑着他们活下去的希望和勇气

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5

对于唐山没有多大印象,了解唐山是从前年汶川大地震开始的,汶川大地震致使我们的同胞失去了七十万,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举国上下轰动,我们都集体捐了款,汶川使得他们的家支离破碎,心灵也受到创伤,我们之前有位同学在当兵,受部队的领导,参加了这次救援,看到他们累的睡在地上的照片,令我们心疼,这位同学回来后,据说是抑郁了三个月,当然,除了国家的救援外,还有很多社会分子,和志愿者,义务的来帮助他们,为他们这种精神感动着,这些救援的人中,就有唐山的人,他们说:我们也要尽我们的力量去救人,因为经历过了,才懂得生命的意义!

冯小刚,是位名导,看过不少他的作品,如非诚勿扰,英雄等,前几个月看报低说,唐山大地震将会在七月上映,我每一天都在期待七月二十二日的到来,零震十二点,冯小刚作品,唐山大地震首映。

首映是没赶上,二十三日晚六点半,我和我妈妈出发到金逸电影城,到是七点半,大厅里面人很多,场次安排的不少,选了八点半场,因为七点的已经开始了,九点多的也没好位置。随便瞎晃,终于抑到了八点三十。

八点三十分进场,场内满座!

这部影片在开始真没太多了解,只知道,冯导的作品一定不会让我失望,八点三十五分,正式开始!

这部电影让我流了三次泪,一次是方达的奶奶要带走他,上车后又留下他的一个场景,一次是,方登带着孩子回家见陈道明的时候,另一次则是母女相见,相跪而佣的时候。没有什么没亲情更重要,没有什么比相互有联系重要,没有什么比拥有更加重要。

当然,也有有共识的场景,方达和方登吹风扇的时候 那种感觉,和我们小时候是一样的,仿佛又回到那个年代

也有雷人的话语,陆一,让方登怀孕后竟然说;这只是一个失误,很容易纠正的,一个女人只要生了小孩子,那么他的青春已经结束了,我不想你作这么大的牺牲。

张静初是勇敢的,他敢于作单亲妈妈,勇于嫁一个自己爱的人,她最后说到,他都不要我了,找他作什么呢,是啊,爱情就是要放的开,无论对于错。

方达是一个进取幸运而又不幸运的人,幸运的是他在地震中活了下来,不幸的是他没了左手,幸运的是他的妈妈始终照顾着他,幸运的是他下海通过努力开起了公司,在汶川中救了更多的人

徐帆和大强的爱情也是另人感动的,爱的最大限度就是为她付出生命,大强做到了,难怪徐帆说:我愿意一辈子做她的媳妇,没什么另外一个人可以用生命来爱我。

亲情血浓于水,这话是千年不变的,是真理,就算有再大的结也会解的开,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突然很喜欢军人,喜欢他们的生活,喜欢他们穿着军装的飒爽英姿,可能是因为陈道明演的的太好,太有气质了吧。

大家在一起,就是一种幸福,特别是过年!

我很庆幸,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和家人一起过年,也愿所有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的家!

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

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集合13篇


你会写观后感吗?影片观后感可以为观众提供更深入的体验和感悟,写观后感可以提升我们的思考和写作能力,如果您正在寻找一篇好文章读后感大全小编推荐您阅读一下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请继续阅读本文相关内容!

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 篇1

地震电影观后感篇一: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

带着对唐山地震那场浩劫追思的想法,看完这部片子,真是令我感动得无法自已。借用别人点评的一句话“真实情感。一个母亲的本能,两个孩子的眷念,几个家庭的真切。”任何一个有正义感,有善良心地,有血有肉的人,看过都会热泪盈眶,没有原因,只有顺着音乐与情节落泪,这是真情,这就是血浓于水的亲情!

它讲述了一个“23秒、32年”的故事。

1976年,唐山,卡车司机方大强和妻子李元妮、龙凤胎儿女方登、方达过着平凡幸福的生活。7月28日凌晨,唐山发生了大地震。为救孩子,方大强死了,方登和方达被同一块楼板压在两边,无论人们想救哪一个,都要放弃另一个。元妮选择了从小体弱多病的弟弟方达,而头脑清醒的方登听到了母亲作出的抉择。

震后,元妮独自抚养儿子,坚强地活了下来,劫后余生的方登被军人王德清夫妇领养,进入了全新的世界。母女、姐弟从此天各一方

对于个人来说,在灾难中生存下来是一种幸运,但不可否认的是,地震所带来的后遗症,不仅仅是震后的生存问题,更可能是伴随终身的心理问题。电影《唐山大地震》表现了人在灾难面前的脆弱,同时也关注了灾后人们如何释怀并摆脱心灵的枷锁。

我们回头再看看那段历史吧:

唐山,一座上百万人口的工业城市,已经在一场没有预报的特大地震中夷成废墟。中国地震出版社出版的《地球的震撼》一书,公布了以下数字:死亡242769人,重伤164851人,轻伤544000人。本世纪世界最惨痛的地震灾难发生了计算下伤亡:951620人。地质灾害,是人类难以抵抗的灾害。尤其是地震,辐射面非常的广泛,地震什么时候来,来的时候有多大,这是根本无法完全预测和抵抗的。地震来临了,人们只有接受和面对灾难,死亡是必然,人间悲剧是必然。真的要好好珍惜活着的日子,健康的生活,做个对社会,对人类有益的事情!

电影,只是给我们一个回忆的导火索,再高超的技术也无法还原地震时的现实。不过该片给我们留下了很多难以忘怀的情节。

主演徐帆演绎的李元妮,在震后长期自己独立生活,拒绝了再婚,她的一段台词叫我很感动——儿子问“妈你为什么不再找个人?”她回答:“对不起你爸!”儿问:“可是爸已经没了很多年了!”母亲回答:“你知道啥叫没了?没了才知道没了”。母亲说:“你爸是用生命换回了我!不是她推我一把冲进去的人就是我,死的就是我!哪个男人肯用生命救护我呢!”她的这段话,很感人。作为弱势群体的女人,尤其是震后那种重建,一个女人是多艰难,可想而知!但是她为了自己的男人选择了一辈子独守空房!这种选择,让我理解了父辈们的爱情观是那么的质朴但却如此的忠贞!

让我非常感动的还有最后去公墓的时候,当打开女儿那座墓室,里面整齐的码放着一摞课本,小学到高中的,只要弟弟方达有的,母亲心中已经死亡的姐姐“方登”就一定有,这些书是给地下的方登买的,母亲当时无奈,在只有选择救助一个的时候,最后她的“全部都救”被打垮后她无力的呼出“救弟弟”。

这三个字,母亲愧疚了32年,在这32年里她是最难过的。这三个字,女儿听到了,在她等待死亡的时候绝望过,在她被陈道明主演的王德清领养后也一直记着这个仇恨,她恨母亲这句话,她恨,所以32年她打消了王德清夫妇多次告诉她该回唐山找找亲人的建议。可是,当女儿32年后看到母亲为她所做的这一切之后,她跪下了,她哭了,“对不起”又是三个字她说了不下20回。世界上,没人任何力量可以超过“亲情”这两个字!

携手在忙碌中知道去看一次《唐山大地震》的所有同胞,我们的眼泪淹没了商业利益浓重的电影院的同时,我们的心灵在世界的各个地方有过了1次碰撞。在我们这些有感情的人们的努力下,这个地球才得以净化,才会得以世代延续和繁衍!我们改变不了别人,我们就继续我们自己。

地震电影观后感篇二:《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

昨日是电影《唐山大地震》全球首映,我与家人朋友有幸观看了此片,感觉震撼颇大。我是唐山人,经历过那场地震灾难(当时我八周岁,刚上小学二年级)。下面就以唐山一个普通百姓的角度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首先最让人感动的是大灾大难面前的亲情!徐帆饰演的母亲和张国强实验的父亲(以下省略简称母亲、父亲)在灾难发生的一刻,首先想到的是孩子!看到孩子无助的呼喊和求救,父母那种撕心裂肺的情感被二位演员演绎得丝丝入扣,丝毫看不出他们是在表演!在父亲抢救孩子无果遇难后,面对救姐姐还是救弟弟,母亲最后做出的痛苦抉择过程,被徐帆演绎得真实、感人!那是多么痛苦的选择啊,手心手背都是肉,作为母亲,任何一个人都很难抉择,那可是真真切切的生死抉择啊!震后奶奶、姑姑来唐山要带方达回济南,面临骨肉分离,母亲的无奈何大度,奶奶的思想矛盾和对母亲的理解,反映了感人的母爱之情!二是真实反映了人民军队的抗震救灾中的巨大贡献和牺牲。无论是唐山还是汶川,解放军永远冲在救灾最前线,从分体现出人民军队战争时期是人民和平的保护神,灾难面前是人民生命的保护神!三是养父母给予方凳真实真挚的爱。陈道明、陈瑾饰演的养父、养母给了小方登第二次,应该说是第三次生命,对待方凳视如己出,培养她长大成人考入大学,特别是陈道明将养父对养女的爱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爱同样很感人!四是电影中对爱情的表现处理恰到好处,非常到位。父亲舍生忘死推开母亲闯入摇摇欲坠的楼房,在充分体现父爱的同时也表现出父亲对母亲的爱;母亲三十多年孤守所表达的对父亲的挚爱!

除了以上感受以外,也对这部电影的拍摄谈点个人观点。这部电影属于大制作、大手笔,拍的非常震撼,陈道明、徐帆等演员表演非常真实,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来上这么一部电影,希望能让同胞们有些心灵上的震撼,也希望对年轻人的观念有所改变。美中不足的是该部电影有植入广告的嫌疑,可能是剑南春酒厂和工商银行赞助的缘故吧!另外在历史背景细节上把握不太准确,比如字幕提示1986年,陈道明实验的养父佩戴上校军衔就不符合实际,我军是在1988年菜实行军衔制的。当然这只是这部电影的美玉之瑕,总的来说电影很震撼、真实。再者唐山大地震时当时交通不发达,只有军队能进去,基本是唐山人自己扒自己,最后死了24万人。在汶川地震的时候,全国都动员起来了,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直升机飞进来了,挖掘机进来了,全国各地的志愿者都来了。时代不同了!唐山的观众看完以后是感动,甚至感恩!所以人有一颗感恩的心是非常重要的,用感恩的心回报社会,回报恩人!

韶关市第九中学初一:何柏辉

地震电影观后感篇三: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电影《唐山大地震》每看一次,心灵被洗礼一次。虽然只有两个小时,但留给我的却是对生命珍爱、对生活热爱的无尽思考。

闭目深思,《唐山大地震》中一幕幕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故事情节告诉我们,要坚守精神上的高地,要在事业上不懈奋斗,更要懂得感恩和回报社会。

影片主人公元妮在那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中,失去了丈夫,女儿生死下落不明,只留下了失去左臂的儿子方达。地震后,当她的婆婆千里迢迢来唐山,含泪要把她们母子俩接到山东时,元妮没有答应,因为她放不下被地震夺去生命的丈夫和下落不明的女儿,她要坚守着这块承载着她精神之魂的地方,哪怕面临着灾后生活的重重困难和精神上的创伤折磨;当她的儿子当上公司老总,有车有房有家有子,接她到杭州安度晚年时,她谢绝了儿子的孝心.就连儿子在唐山给她买套楼房,她也没有同意。她对儿子说他的爸爸和姐姐还在唐山,要给亲人永远留着门;当邻居中年男人向她表达情感时,她拒绝了。伴着挂在墙上的丈夫和女儿的遗像,她坚韧地生活着,就是在这种岁月漫长的锥心思念中,让我们看到了元妮身上那种精神上的执著坚守和亲情的忠诚捍卫。经历了这场天崩地裂的大灾难,活着的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体现在唐山新家园的恢复重建上,更体现在了人们对事业的顽强拼搏和不懈奋斗上。失去左胳膊的方达起初对生活有些悲观,但每当他回想起地震那天他和同胞胎的姐姐压在同一块水泥板下,母亲无奈地选择救他而放弃姐姐时,他都暗下决心不让妈妈失望。于是,他选择了到外地打工经商。从艰难地蹬骑三轮车接送车站旅客开始,一步一步奋斗,最后成为了一家药材公司的老总,可谓事业成功。而他死里逃生的姐姐方登在经历大学退学的挫折后,仍然对事业执著追求,诚实做人,认真做事,后移居加拿大,过上了富裕的生活。灾难余生的姐弟俩,虽然人生历程不同,但都昭示和告诉我们同一个道理:只有拼搏奋斗才能创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大灾有大爱,大爱感天地。曾被地震严重创伤的人们不仅对生活无限热爱,而且更充盈着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感恩情怀。影片跨度到了xx年的汶川大地震。5.12汶川大地震后,弟弟方达第一时间组织公司员工成立医疗救助分队前往灾区救援,无偿提供急需药材。姐姐方登在加拿大得知汶川发生大地震后,当即从国外飞回祖国,参加救灾行动。姐弟俩都经历了唐山大地震的巨大灾难,亲眼目睹了灾难带给人们生死离别的人间悲伤,奋战灾区挽救生命是她们姐弟俩人生最高的追求,是她们精神上的一次战役,更是她们书写感恩社会回报社会的至美画卷。懂得感恩,学会回报,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不朽之魂。

《唐山大地震》是一部震撼人心的大片,更是一部励志片、一部教育片。

《唐山大地震》带给我们的是地震灾难的强烈震撼,留给我们的是对精神的执著,对事业的奋斗,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德的弘扬。

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 篇2

妈妈听说唐山大地震这个电影很感人,就一直想看。昨天,她带我和姐姐看了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女主人元妮有两个孩子,女孩是姐姐,名叫方登。男孩是弟弟,叫方达,他们幸福地生活着。但是,一场突如其来地灾难毁灭了一切:一天晚上,方登和方达都在熟睡。只见天空变成了恐怖的淡紫色,大地猛烈地摇晃起来,楼板、砖块止不住地掉下来,元妮疯狂地要冲进房子里救两个孩子,父亲拦住元妮,要自己进去救孩子,就在他快要冲进房子里的那一刹那,一块巨大的楼板压死了他。

大地震过后,有人发现了方登方达姐弟俩,他们被一块楼板压着,一个在这头,一个在那头,就像跷跷板一样,救弟弟就会压到姐姐,救姐姐就会压到弟弟,姐弟俩只能救一个。救援人员问元妮救哪一个,可元妮哪个都不舍得放弃,过了半天,人家跟她说,再不做决定,两个都没了!元妮狠了狠心,说:“救弟弟!”这句话让被楼板压着无法说话而一直敲石头求救的方登彻底失望了……

一场大雨把方登淋醒了,她发现自己躺在拉尸车里,旁边就是她爸爸,死里逃生的方登被一对军人夫妇收养了,养父养母问她记不记得发生了什么事。她总是摇头,我想:她应该不是不记得,而是不想说罢了。过了32年,方登也恨了元妮32年,在08年汶川抗震救灾,方登深深体会了一个母亲的心情:这个母亲的女儿腿被压着,情急之下,这位母亲一狠心,叫了医生把她女儿的腿锯掉,事后,她哭着要去找她女儿的腿。这一段最让我感动的是,那位母亲说:“长大,她恨我,就让她恨吧!”我想:在让元妮从两个孩子里选一个救的时候,她是多么痛苦、难以选择呀!这都是她的孩子!如果她抛弃了任何一个,她都会痛苦一辈子、愧疚一辈子!我深深地体会到一个母亲的伟大与无奈。在方登吃东西的时候,偶然的,遇到了她的弟弟……

方登有没有认方达这个弟弟?她有没有原谅当初为了救弟弟而抛弃了自己的母亲,想知道的话,就自己去看吧!

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 篇3

一部由冯小刚导演创作的《唐山大地震》的电影,情节曲折动人,人物形象鲜明,故事内容连贯。

前天,我在电视荧屏上无意中看到电影中某一场景的特写:一位母亲忍痛割爱,撕心裂肺地、眼睁睁地望着自己在地震中幸存的儿子,就这样被失去儿子的奶奶带走的,但是当孩子从车上停下来跑回跪在地板上的母亲的那一刹那间,我感受到什么是母爱!所以我在心理告诉自己,我已经当了母亲,一定要去看看这个大片。

昨天:当我的爱人说和朋友一起去吃饭的时候,我很高兴,因为又可以吃大餐了,当我们津津有味地品着餐桌上的美食时候,电视的画面上再次呈现恐怖的场景,一场场洪水好像故意和人类过不去似的,从南至北,一个劲地袭击中国的大地。此时我的心里又是一阵酸楚,想想自己孩子这享受人间美味,可是在灾难面前有无数的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当我们吃完饭后,朋友说:“我们一起去散散步,看看我们闽江之夜景,这样的提议固然好,一路上我和朋友好像早已经商量好似的,一路上我们都在谈论《唐山大地震》。结果朋友还是先看了这部电影,是她在慢慢告诉我里面的情节,说真的,一般我在看一部电视或者电影之前,真的不希望听别人讲故事情节,否则我可就没那么大的憧憬了!

今天,我终于实现了这个期待已久的《唐山大地震》,而且还还是第一次和自己的爱人走进人民大剧院的,这样的心情更是别有一番滋味,结婚5年来,这可是头一回浪漫,这其实也说明电影可以拉近夫妻之间的感情嘛,说得更明白些,电影也真的是可以让更多互相爱慕的人们走到一起的催化剂!剧情中当一家子很开心地各做各的事情时候,突然一阵狂轰烂倒,那个场景真的很震惊,那一刻我想到,珍惜眼前的幸福!当看到两个孩子就刚好被压在石板上的时候,我的心真的触动了,到底是救姐姐还是弟弟?母亲的回答是人们意料之中的,可是我们不难想象那个姐姐此时的心里真的是绝望了哦,本来昨晚母亲就因为只有一个西红柿而给了弟弟,自己没有的时候,一肚子的委屈,泪水湿透了自己的枕巾,那一刻在姐姐的心里也许就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今天终于在母亲的那一句“救弟弟”的话上,她彻底地绝望了,好像她真的就是这个世界上多余的人似的,那一滴的眼泪真的让我看到了什么事绝望!此时我想起,我的小时候,父母从来就跟喜欢哥哥,所以当我看到这一场景的时候,我觉得天下的父母都是会先救弟弟的,这样也就没那么奇怪了。

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 篇4

《唐山大地震》上映了2天了,今天是周末终于有空去电影院探个究竟了。听看过的朋友说影片很感人,但我事前做足心理准备,要硬撑着不哭。

因为冯小刚说过:“只要是正常人看了这样的故事都会感激,除非他是一个混蛋。”开场前工作人员更送来一包纸巾,冯大导很有信,观众必哭,结果证明不是混蛋,撑了半个小时,眼泪已失控流下,完场时双眼哭肿了,但仍肯对着电视镜头讲观后感,只因此片值得推荐。

看此片记紧准时,否则便错过开场时十多分钟的大地震场面,特技效果做得十分逼真,很震撼,看罢电影后随即访问冯小刚,他形容:“这是一部内容大于形式的灾难片。”

冯大导所言非虚,该片改编自张翎的小说《余震》,的确1976年的23秒唐山大地震,给片中饰演母女的徐帆和张静初带来32年的余震,32年来一直活在23秒的噩梦中,影响一生的抉择。令人感到无奈苦涩的是天灾,不单带来身体的伤、财物的损失,还要迫灾民做无情的决定,两个只能活一个,要儿子还是要女儿?宁愿女儿死,还是截肢保命?活着又比死更难受。

编剧落笔很到位,完全拿捏到角色的感情,冯大导拍的电影多以男性元素,原来导女性电影功力不遑多让。

冯小刚说:“我初看剧本,已觉得徐帆很适合演这个角色,但又担心被指夫妻档,于是跟各单位开会,研究哪个女演员最适合演这个角色,结果大多数人都认为徐帆是最佳人选,我便顺水推舟。”

徐帆把角色演活,感动人心,她说:“很多时拍哭的剧情,都要酝酿情绪才哭得出,可是拍此片,剧本对白令我完全投入了角色,根本不用培养情绪,眼泪自然而然出来了。”

我预言女主角徐帆是今届金鸡百花影后大热,她演外柔内刚的母亲,能牵引观众的情绪,难怪冯小刚不怕外界指他捧老婆做女主角,假公济私,环顾内地女星名单,当红的范冰冰、李冰冰、赵薇、章子怡、巩俐都不适合。

张静初演女儿,由18岁演至40岁,游刃有余,她告诉我:“我是个很喜欢问问题的演员,很多时,在剧本以外,导演会给我一大叠资料,让我更了解贯通角色情感的起承转合,但跟冯导演合作,完全不需要。”果然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分钟。

最后必须一提的是陈道明,留意他在处理岁月催人的细微变化,属锦衣夜行,却不可或缺。

《唐山大地震》不单带来视听的震撼,更带来IMAX以外人心的震撼。

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 篇5

著名导演冯小刚的电影《唐山大地震》备受瞩目,我也走近了《唐山大地震》,《唐山大地震》带给了我心灵的震撼。

《唐山大地震》主要讲述了唐山大地震发生了,妈妈发现一块台板上压着两个孩子:姐姐方登和弟弟方达。无奈之下,妈妈首先救了弟弟!意外的是姐姐也活了下来。32年过去了,汶川大地震发生了,方登和方达同时前去支援,方登无意中听到了方达的话,方登理解了妈妈的做法,最终来到唐山和妈妈团聚……

看完了电影,我已经泣不成声了。

唐山,这个美丽而富饶的地方,32年前遭受了多少的磨难呀!仅仅23秒就摧毁了整个唐山,一切都化为乌有。24万人遇难,24万!惊人的数字!我感叹唐山大地震的悲惨!脑海里回想着电影上放映震撼人心的一幕幕:房屋倒塌,哭天喊地,满地血迹,一片废墟。生命是如此的可贵,可在唐山大地震中有多少人失去它呀!死的,伤的,有幸存活下来的,都躺在被废墟包围的一片片血迹斑斑的空地之中,有些人一边试图扒开废墟,一边朝着废墟撕心裂肺地喊着,叫着;有些人坐在空地上,呆呆地望着废墟;有些人趴在已经离开的亲人身上,只有泪水……看到这一幕,我的心一阵阵刺痛,泪水竟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灾难!天大的灾难!

灾难无情人有情呀!在地震中,这位妈妈的选择令人敬佩!正是因为她的选择,才会有了方达的存活,才会有了一个生命的奇迹,才会有32年后的团聚。当地震来临时,方达、方登的父亲把妻子推到了安全的地方,使她存活了下来,自己冲进即将倒塌的房屋,准备救自己孩子们,可是却被压在了倒塌的房屋下。当方登无家可归时,有两位非亲非故的解放军叔叔阿姨收养了她,对她倾注了所有的爱。亲情、爱情、友情……唐山大地震中无处不在,灾难摧毁的了唐山人民的的家园,但摧毁不了人间的真情!

看完《唐山大地震》,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1976年7月28日,令我难以忘怀,让我们向唐山大地震遇难者表示哀悼,更向灾难中坚强的人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 篇6

唐山大地震这部影片看后让整个人的身心都受到深深的震撼,在心里久久的回荡、挥之不去,对于一部电影能做到这样,可以说已经到了化境了,整个故事围绕的是一个人类历史上可怕的一次灾难性自然灾害,一个母亲在带着自己的孩子如何经历这次灾难,如何在最困难最无奈的时候面临着人生最痛苦的抉择,在只能选择放弃一个自己的骨肉的时候那种无奈,那种悲剧,太让人感动了,有时候想一想,人类的确是很渺小的,对于灾难我们只能选择接受,只能忍受,只能看着自己的亲人离去而什么都做不了,在灾难面前我们只能选择我们能做到得的,只能把灾难减少到最小,只能含泪的抉择,很无奈。

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一开始就来一次所谓的天翻地覆的大地动,飞沙走石天翻地覆,撕心裂肺的哭喊加上母亲孩子的呼唤,一下就将人性最弱点给激发到了极点,什么是人性最极点呢?母爱,在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面前我们的最弱点会暴露的一览无余,只有在母亲的面前我们才觉得是绝对最安全的,可是在大地震的时候母亲也救不了我们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呢?,一个母亲在自己的两个孩子面前的时候只能痛苦的最后选择救出一个,而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另外一个孩子被大地震给吞没他幼小的生命,人性最薄弱的一面被激发到了最高点,太悲剧了,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觉最成功的主题思想就是告诉我们人生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人活着应该如何抉择,在遇到无法改变我们的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选择有信心的战胜这种困难,只有自己有信心了困难才能向我们低头,只有自己伟大了,困难才会渺小,不要放弃任何一次希望,哪怕在世界最大的灾难来临的时候我们依然是有希望的,只要有一丝阳光,明天的种子就会发芽,世界就会更美好。

唐山大地震看的是一部电影,可是思考的是一个人生,困难都是一时的,而面对困难大态度却可以是永远的……

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 篇7

一个不富有但充满温馨的家庭,因为一场地震,爸爸在救孩子时走了,两个孩子被压在一块水泥板下,只能选择救一个,另一个必须死,母亲无助而绝望的喊出救弟弟,压在钢筋水泥板下的姐姐默默地流泪,喊出最后一句妈妈。姐姐后然被解放军夫妇领养,活了下来,却因为心中那片阴影变得沉默寡言,她无法原谅不了她的母亲,她长大后和一个外国人结婚,在加拿大生活。她的弟弟也结婚了,更巧的是,姐弟两的孩子都叫点点。当他们在电视机前看到汶川地震了,怎么也按捺不住了,于是都毅然地赶赴灾区,挽救生死边缘的人们,就在这时,姐弟两终于重逢,姐姐也理解了当初母亲的苦心,终于原谅了她,最终,一家人团圆了。

被23秒地震割舍的亲情,历经了32年才得以团聚。有一段令我记忆犹新什么都没有了,如果接走方达,元妮的唯一希望就没了。因为这句话,说服了奶奶,发达下了长途车,边跑边喊妈妈,远处的喊声,让元妮看到了生命的一丝希望,母亲紧紧地将儿子抱在怀中,那种感动是让人难免落泪的。

有一句台词,让我欣赏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这句话,没有人想去体会,但只有体会了,才能明白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所以,我们要感恩生命。生命虽短暂,但它给我们带来了亲情,爱情和友情。

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在活着的时间里,追求理想,万万不能虚度年华。

所以,我们要领悟人生。在困难面前,要有信心战胜,不要放弃任何一丝希望,只要有一丝阳光,明天就会灿烂,世界会更美好!

所以,让每一天都绽放光彩吧!

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 篇8

《唐山大地震》这部影片以一家四口的生活为线索展开,但这幸福美满的生活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震得支离破碎。下面是由小编精心挑选的,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

妈妈听说唐山大地震这个电影很感人,就一直想看。昨天,她带我和姐姐看了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女主人元妮有两个孩子,女孩是姐姐,名叫方登。男孩是弟弟,叫方达,他们幸福地生活着。但是,一场突如其来地灾难毁灭了一切:一天晚上,方登和方达都在熟睡。只见天空变成了恐怖的淡紫色,大地猛烈地摇晃起来,楼板、砖块止不住地掉下来,元妮疯狂地要冲进房子里救两个孩子,父亲拦住元妮,要自己进去救孩子,就在他快要冲进房子里的那一刹那,一块巨大的楼板压死了他。

大地震过后,有人发现了方登方达姐弟俩,他们被一块楼板压着,一个在这头,一个在那头,就像跷跷板一样,救弟弟就会压到姐姐,救姐姐就会压到弟弟,姐弟俩只能救一个。救援人员问元妮救哪一个,可元妮哪个都不舍得放弃,过了半天,人家跟她说,再不做决定,两个都没了!元妮狠了狠心,说:“救弟弟!”这句话让被楼板压着无法说话而一直敲石头求救的方登彻底失望了……

一场大雨把方登淋醒了,她发现自己躺在拉尸车里,旁边就是她爸爸,死里逃生的方登被一对军人夫妇收养了,养父养母问她记不记得发生了什么事。她总是摇头,我想:她应该不是不记得,而是不想说罢了。过了32年,方登也恨了元妮32年,在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方登深深体会了一个母亲的心情:这个母亲的女儿腿被压着,情急之下,这位母亲一狠心,叫了医生把她女儿的腿锯掉,事后,她哭着要去找她女儿的腿。这一段最让我感动的是,那位母亲说:“长大,她恨我,就让她恨吧!”我想:在让元妮从两个孩子里选一个救的时候,她是多么痛苦、难以选择呀!这都是她的孩子!如果她抛弃了任何一个,她都会痛苦一辈子、愧疚一辈子!我深深地体会到一个母亲的伟大与无奈。在方登吃东西的时候,偶然的,遇到了她的弟弟……

方登有没有认方达这个弟弟?她有没有原谅当初为了救弟弟而抛弃了自己的母亲,想知道的话,就自己去看吧!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2

大地震以前使唐山人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关爱,冯小刚将使唐山人得到全国人民的尊重!

一部史诗般的电影,一部反映人间大爱的电影,一部能使全场潸然泪下的电影。我不得不佩服冯导,他是一个不仅仅仅能够让观众捧腹大笑的导演,还是一个能够让观众泣不成声的导演。《唐山大地震》挑战你的泪腺!

剧中不仅仅用镜头语言表现了唐山大地震那使人震撼的23秒钟,还用写实的手法表现出了一家人在唐山大地震中,在人类极端状况下所表现出的善良和豁达。

方达的姑姑善解人意,说服了奶奶,让方达从远去的长途车上下来,回去找妈妈。从元妮的神情到姑姑的一句“什么都没有了,如果接走方达,元妮的唯一期望就没了”,当观众们看到长途车停下,方达下车跑回妈妈的怀抱的时候,全场流泪!

片尾处,方凳原谅了妈妈,第一次回到唐山的家里,看到妈妈为她准备好的凉水泡西红柿、妈妈的下跪,让人心酸有余!方凳在自我和爸爸的墓地中哭泣着问妈妈“这些年你是怎样过来的啊?!”妈妈说“我过得挺好的,我要是过得花红柳绿的,就对不起你和你爸爸了!”

不说这些情节对泪腺的挑战,全剧对唐山人在人类极端状况下所表现出的善良和豁达足以让唐山人受到全国乃至全世界、全人类的尊重!当然,剧中陈道明饰演的养父同样以豁达和爱心让观众的眼泪纵容。

剧中仅表现了方达、方凳的一家人,这只是唐山二十四万殉难者家庭中的一个。我相信,唐山千千万万个家庭都有着对生离死别的权威诠释,都有着对生命、家庭、亲情的最深刻理解,唐山拥有千百万懂得人间大爱的人民!

片尾,一位华发老者对着地震纪念墙自语:“过两天我再来看你。”之后骑上自行车,慢慢离去,字幕:“宋守述,65岁,冶金矿山机械厂退休工人,地震中失去了父亲、妹妹和儿子,儿子宋永杰年仅5岁。”这个镜头使我震撼!使我对唐山、对唐山人肃然起敬!

看完《唐山大地震》,家里原本惊天动地的矛盾,在我心里变成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工作单位里的纷纷扰扰变成了早该飘散的烟云,生活常态中的一切变得那样的渺小,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豁达地去应对生活吧!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3

对于唐山大地震观后感可以说看让让整个人的身心都受到深深的震撼当中,在心里久久的回荡摸之不去,对于一部电影能做到这样,可以说已经到了化境了,整个故事围绕的是一个人类历史上可怕的一次灾难性自然灾害,一个母亲在带着自己的孩子如何经历这次灾难,如何在最困难最无奈的时候面临着人生最痛苦的抉择,在只能选择放弃一个自己的骨肉的时候那种无奈,那种悲剧,太让人感动了,有时候想一想,人类的确是很渺小的,对于灾难我们只能选择接受,只能忍受,只能看着自己的亲人离去而什么都做不了,在灾难面前我们只能选择我们能做到得的,只能把灾难减少到最小,只能含泪的抉择,很无奈。

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一开始就来一次所谓的天翻地覆的大地动,飞沙走石天翻地覆,撕心裂肺的哭喊加上母亲孩子的呼唤,一下就将人性最弱点给激发到了极点,什么事人性最极点呢?母爱,在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面前我们的最弱点会暴露的一览无余,只有在母亲的面前我们才觉得是绝对最安全的,可是在大地震的时候母亲也救不了我们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呢?,一个母亲在自己的两个孩子面前的时候只能痛苦的最后选择救出一个,而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另外一个孩子被大地震给吞没他幼小的生命,人性最薄弱的一单被激发到了最高点,太悲剧了,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觉最成功的主题思想就是告诉我们人生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人活着应该如何抉择,在遇到无法改变我们的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选择有信心的战胜这种困难,只有自己有信心了困难才能向我们低头,只有自己伟大了,困难才会渺小,不要放弃任何一次希望,哪怕在世界最大的灾难来领的时候我们依然是有希望的,只有有一丝阳光,明天的种子就会发芽,世界就会更美好。

唐山大地震看的是一部电影,可是思考的是一个人生,困难都是一时的,而面对困难大态度却可以是永远的。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4

爱有很多种。有母亲对孩子至高无上的爱;有朋友之间互相帮助的爱;还有人与人和谐相处,共渡难关的爱……今天,我在电影院里感受到了许多爱。

冯小刚的电影《唐山大地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在1976年唐山那次可怕的地震中被拆散了,父亲为了救母亲而舍命,两个孩子被压在了同一块水泥板上,撬一边虽然这边的一个孩子可以得救,而那边的另一个却会被压死。在这艰难的抉择中,母亲选择了救弟弟。这使死里逃生的姐姐对母亲痛恨终生。2008年四川也发生了地震,解放军不顾一切地抢救废墟下的生命,挖石头,运救灾物资……一个个场景感动人心,失散32年的弟弟和姐姐也赶来抗震救灾,姐姐深深感受到了母亲当年痛苦的选择,最后姐姐跟着弟弟一起看望日渐憔悴的母亲,他们在激动与悲伤中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难以割舍的母子,血浓于水的亲情,催人泪下。片中母亲因为地震危难之时没有抉择女儿方登而痛心和自责了32年,32年啊!多么漫长的日子,人生之中能有多少个32年呢?这难道不能体现一个母亲伟大的爱吗?在救助四川地震灾区时,女儿方登终于体会到了母亲的苦心与艰难。世上有多少孩子能明白母亲的苦心呢?

在生活中,我常常听到妈妈的唠叨,虽然有时让我感到心烦,懊恼不已,但它毕竟是用心良苦。比如,每天中午不管是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凛冽都赶回家做饭。记得那天读兴趣班的时候,天空下起了瓢泼大雨,我正愁着没带雨伞,而妈妈早就等在门口为我送来雨伞。妈妈的唠叨又在耳边响起,但我的心里涌上一股暖流。

电影已经看完了,母爱依旧。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5

今天,我去电影院观看了一部非常感人的电影《唐山大地震》。

我早就听人说过这场电影,可我一直没有时间去看。来到电影院,电影开始时,我目不转睛的盯着大屏幕,生怕错过了每一个精彩的瞬间。

这部电影的主要内容是:有一个母亲,她有两个孩子,一个女儿,一个儿子,她们一家过着幸福的生活。可是,灾难却降临在她们头上——大地震发生了!短短几秒钟的时间,美丽的唐山变成了一片废墟。这位母亲本来准备冲进去救他们两个,可是,她的丈夫拉开了她,自己冲进去了,丧了命。此时此刻,她的女儿和儿子被压在同一块水泥板的两端,板上压了重重的石头。救援人员问这位母亲:“他们两个只能救一个,救姐姐还是救弟弟?”这位母亲面临着生命的抉择,最终选择救弟弟。本来这个女孩已经没有活下去的希望了,可是,她坚强的活了下来。当她被救援人员救出的时候,全身黑黑的,但她并不想认妈妈和弟弟。为什么呢?因为她发自内心的恨妈妈,恨妈妈当初没有选择救他……

看到这里,我泪流满面。如果是我,我也会救弟弟。因为他小,抵抗力不强。天下所有的母亲都是最爱自己的孩子的,他们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愿失去孩子。我能理解那位母亲当时的心情,那么痛苦的抉择就像锋利的刀子刺痛了那位母亲的心。当时如果不做选择,两个孩子都会失去生命。那位母亲抱着女儿“尸体”时撕心裂肺的哭声久久在我耳边回荡。在汶川大地震时,女儿终于理解了母亲……

看完这部电影,我懂得了:父母是这个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他们也许有时会做一些不得已的选择,但是我们知道,他们始终是为我们好。我们要支持他们,理解他们,爱他们!

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 篇9

1967年的唐山大地震,在经历40年的风风雨雨后,已经逐渐被大多数人淡忘,当日的废墟上已经建起一座欣欣向荣的新城市,那些当年痛失亲人的生还者,有的已经故去,有的已经步入中年,但那些破碎的悲痛记忆,却无法抹去,深深留在了他们记忆的最深处,唐山地震观后感。

而08年的汶川大地震,再次勾起大家对40年前那场灾难中逝去的24万同胞的缅怀,电影《唐山大地震》,通过极富表现力的画面和震撼的IMAX技术,再次真实再现了当年的灾难场景,在大自然的威力前,我们是如此脆弱的生灵,生命在弹指间灰飞烟灭,命运在刹那间被改写,一辈子的痛苦记忆,心灵创伤,需要用多少时间才能愈合?

影片中妹妹方凳在母亲痛苦选择救弟弟时,幼小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伤害,虽然她奇迹般的活了下来,但那种彻底的绝望与心灰意冷,让她整整32年都无法释怀,父亲的不幸遇难,母亲无奈的放弃,使得她对亲人的记忆,即充满了温暖和期盼,又带着难以愈合的仇恨与痛苦。她的心理阴影,直到汶川大地震时,看着一个泣不成声的母亲艰难做出决定让医生钜掉孩子的腿时才顿然醒悟,母亲说,孩子长大后就让她恨我吧。有哪个母亲会愿意看到孩子受苦,有哪个母亲会忍心放弃自己的孩子,32年来,母亲一直没有原谅自己,独自一人,心灵遭受着旁人无法体会的煎熬。

没有什么能比亲历死亡更能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命运了,母亲说:只有真的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在大自然的巨大威力与无法预测的未来面前,我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我们无法逃脱死亡,无法抗拒命运,无法留住时间的脚步,珍爱身边的亲人与朋友,珍惜活着的每一天,快乐的面对人生的坎坷,没有什么能比健健康康的活着,有一个完整的家庭更幸福的了。亲情或许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了,它可以让我们越过生命的天堑鸿沟,在绝望时给我们电量前方的明灯,在寒冷时给我们一个温暖的怀抱,不要等到失去才懂得珍惜,好好爱他们——我们的父母。

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 篇10

1976年7月28日的那个夜晚,在中国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了7。8级特大地震。震源深度23千米,范围多达14个省、市、自治区。整个唐山市在23秒后变成了废墟,共造成24。2万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30亿人民币,地震罹难场面为世界罕见。

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讲述了一个家庭在地震前的幸福融洽。但地震爆发后,面对即将倒塌的楼房,丈夫方大强与妻子元妮抢着去救被困的龙凤胎方达与方登。危急时刻,方大强拦住了妻子,自己却在营救时不幸遇难。这一切都发生在妻子元妮的眼前。震后人们发现了废墟下的龙凤胎方达与方登,但两个孩子被压在了同一块水泥板下,若要营救,必定会牺牲一方,情急之下,元妮做出了艰难的选择——“救弟弟”。而这句话深深地印在了姐姐的心中,成为方登心中难以磨灭的痛。

方登在被王德清夫妇收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喜欢说话,因为方登拥有一段痛苦的记忆,并不是她不记得,而是她忘不掉。方登高考后进入杭州医学院学习,并与研究生杨志产生了感情。

方达虽然被救但却失去了左胳膊,元妮以母亲无私的爱抚养方达成人。成年后的方达去杭州打拼,干出了一番事业。

32年后,汶川地震让这家人再次相遇。

在国外定居的方登听说汶川地震,作为一名医疗志愿者只身前往。身为企业老板的方达也带领员工参加了救援队。在救援现场,姐姐在一旁听弟弟与救援人员的述说后,姐弟终于相认。身为人母的方登在救援现场亲眼目睹了一位母亲,不忍心看到救援队员再次受伤,忍痛锯断了女儿的双腿。她终于理解了母亲当年“救弟弟”三个字的痛苦与折磨。地震的23秒拆散了这个家庭,却让压在水泥板下的女儿方登怨恨了母亲32年。

影片的结尾,叙述母亲得知女儿死而复生时内心的激动与感情的纠葛。当女儿踏进家门时,母亲低垂着头不敢正视女儿的眼神,包饺子的双手不停地颤抖。方登看到了自己儿时照片下依旧摆着几个硕大的西红柿,想起了地震前一夜母亲答应第二天买西红柿给她吃。而这一天却足足等了32年。母亲最后对自己当年的决定给亲生女儿下跪认错。

所有的父母都深爱自己的子女,将最无私的爱给予自己的孩子,哪一位母亲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失去生命呢?很多时候,父母所做的决定不一定是正确的,但绝对是最无奈的。

《唐山大地震》,是在诉说生命的真谛。

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 篇11

今天,在影院观看了《唐山大地震》,以前一直都很期待的片子,终于可以在今天看到了,也算了却的我的一个心愿。之前听冯导说票房要达到5亿,就觉得这一定是一部大片,等公映之后一定要去影院一睹为快,今天我终于如愿以偿了。

不得不承认《唐山大地震》是一部非常震撼人心的电影,无论是从场面,还是剧情拿捏的都非常的到位,甚至那些特效,我看到了还以为是真的。

电影讲述的一个普通的唐山家庭,在地震发生时,女主角李元妮(徐帆)失去了丈夫,而又面临着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抉择,当时看到她在废墟上绝望的哭泣,不停地喊着:“都救,两个都救。”的时候,我的心似乎也跟着碎了,作为一个母亲,每一个孩子都是她的生命,都是她舍弃不下的东西,俗话说的好“手心手背都是肉”,而母亲,就更应该是这样的了,最终,她做了一个决定,救弟弟方达(李晨)。但是上天还是眷顾着姐姐方登(张静初),让姐姐奇迹般的生还了下来,还被一对解放军夫妇收养……

辗转间,32年过去了,2008年,正赶上汶川地震,当姐弟俩看到这场地震正在吞噬着人们的生命时,都被震撼了,想到自己所经历的唐山大地震,于是都毅然决然的赶赴灾区,挽救正在水深火热里的人们。就在这时,姐弟俩终于重逢,而姐姐方登也理解了当初母亲的苦心,终于原谅了母亲,最终,一家人终于团圆……

正像海报上写的一样“23秒,32年”,是啊,仅仅因为那23秒所产生的巨变,确需要用32年的时间来抚平人心里的创伤。不过,最后,母女重逢又给人心里带来了莫大的安慰,同时,我也终于觉得——活着真好。

这时徐帆在看完电影时说的,虽然只有短短的4个字,却让我难忘。32年的雨雪风霜终于换得了母女重逢,如果,当初他们没有活下来,也许就不会有重逢的一天。灾难,是不能打垮人们的,它只会让人们变得更坚强,更加的有勇气去面对以后的生活!

虽然灾难无情,但是我相信人间有爱,有爱的世界一定不会空虚。剧中还有一点也是值得赞叹的,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亲情。

剧里方达对女友说了一句话:“我妈生了我三次,一次是把我生出来,第二次是我在三岁时的了肺炎,大夫说没救了,可是我妈坚持让他救我,第三次,就是地震。”听了这话,我忽然觉得心头一阵酸涩,亲情,这是一个多么美好感人的感情。只有亲情才永远不会背叛你,才是你心灵永远的港湾,

亲情如一棵大树,永远为你遮风挡雨;

亲情是一座港湾,永远为你心灵的小船开放;

亲情是一个温暖的家,永远欢迎你回来。

最后,让我们珍爱生命,接纳亲情,为了亲人好好的活着,珍惜生命里的每一天,因为,活着真好!

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 篇12

早就看到中央6台在反复宣传电影《唐山大地震》,我也禁不住想:什么时候能一睹为快呢?终于,8月3号星期二晚上8点,我和妈妈拿到了《唐山大地震》的电影票。

这部电影非常好看。讲述的是唐山市民“方大强”一家经过地震之后所发生的悲欢离合的故事。——就在地震发生之前,姐弟俩都要吃西红柿,可是西红柿只有一个,妈妈给了弟弟,告诉姐姐明天再给买。姐姐说:“骗人!”等姐弟俩熟睡中时,地震发生了,他们的爸爸被压死了。

剧情进行到这里也到影片的震撼之处,镜头里地震开始时天呈现橘红色、金鱼跳出鱼缸、墙壁出现裂缝、建筑物倒塌、人从楼上跳下后又不幸被砸死,还有大地的抖动、地面裂开大口子等情景,简直拍摄得太逼真了!不过我之前听介绍说,这组镜头不光用了合成技术,还专门从韩国聘请了特效团队,所以才能这么精彩。

影片的感人之处有很多,比如:妈妈“李元妮”发现她的.一对双胞胎:姐姐“方登”和弟弟“方达”被压在同一块水泥板下面,如果救姐姐,弟弟就得死;如果救弟弟,姐姐就得死。在这左右为难的时刻,妈妈选择了救弟弟。后来刚好下了一场大雨,奇迹般的让昏迷中的姐姐“方登”在废墟中苏醒了。从此姐姐非常恨妈妈,但是经历了很多曲折的故事之后,她最后还是原谅了妈妈。

这部影片除了震撼、感人,还有他的风趣幽默之处。比如:十几年过去了,长大了的方登在她的解放军养父母家做了一场噩梦,解放军夫妇被她的叫声吵醒了,她的养父安慰她说:“是不是高考压力太大,头疼?”方登点点头。养父一边帮她揉太阳穴一边说:“别有压力,不考也行,大学里也出了不少废物。不上大学的也能当国家栋梁。”呵呵,好玩不!

后来,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方登、方达一同赶往灾区救援。就这样姐弟两人碰到了。姐弟俩一起回了唐山,妈妈“李元妮”看到姐姐“方登”十分激动。姐姐看到她和爸爸的遗像,还有妈妈为她洗好的西红柿,以及之后她看到、听到的一系列妈妈为当年那句“救弟弟”所付出的代价,姐姐感动了,自责的同时,她原谅了妈妈。影片到这里,我发现我周围的好多阿姨包括叔叔都落泪了。

23秒,让唐山在瞬间变成废墟;23秒,改变了一家人32年的命运。灾难无情人有情,让我们好好珍惜生命、爱自己身边的亲人与环境吧!

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 篇13

我早就听人说过这场电影,可我一直没有时间去看。来到电影院,电影开始时,我目不转睛的'盯着大屏幕,生怕错过了每一个精彩的瞬间。

这部电影的主要内容是:有一个母亲,她有两个孩子,一个女儿,一个儿子,她们一家过着幸福的生活。可是,灾难却降临在她们头上——大地震发生了!短短几秒钟的时间,美丽的唐山变成了一片废墟。这位母亲本来准备冲进去救他们两个,可是,她的丈夫拉开了她,自己冲进去了,丧了命。此时此刻,她的女儿和儿子被压在同一块水泥板的两端,板上压了重重的石头。救援人员问这位母亲:“他们两个只能救一个,救姐姐还是救弟弟?”这位母亲面临着生命的抉择,最终选择救弟弟。本来这个女孩已经没有活下去的希望了,可是,她坚强的活了下来。当她被救援人员救出的时候,全身黑黑的,但她并不想认妈妈和弟弟。为什么呢?因为她发自内心的恨妈妈,恨妈妈当初没有选择救他……

看到这里,我泪流满面。如果是我,我也会救弟弟。因为他小,抵抗力不强。天下所有的母亲都是最爱自己的孩子的,他们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愿失去孩子。我能理解那位母亲当时的心情,那么痛苦的抉择就像锋利的刀子刺痛了那位母亲的心。当时如果不做选择,两个孩子都会失去生命。那位母亲抱着女儿“尸体”时撕心裂肺的哭声久久在我耳边回荡。在汶川大地震时,女儿终于理解了母亲……

看完这部电影,我懂得了:父母是这个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他们也许有时会做一些不得已的选择,但是我们知道,他们始终是为我们好。我们要支持他们,理解他们,爱他们!

观后感范文:历史电影观后感唐山大地震


《唐山大地震》是一部由张翎的小说《余震》改编而来的影片,它为我们展现了地震无情、人性脆弱和亲情可贵的动人场面。那么你知道《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有关于历史电影观后感唐山大地震,希望你喜欢。

读后感大全网专业提供免费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历史电影观后感唐山大地震1

今天,在影院观看了《唐山大地震》,以前一直都很期待的片子,终于可以在今天看到了,也算了却的我的一个心愿。之前听冯导说票房要达到5亿,就觉得这一定是一部大片,等公映之后一定要去影院一睹为快,今天我终于如愿以偿了。

不得不承认《唐山大地震》是一部非常震撼人心的电影,无论是从场面,还是剧情拿捏的都非常的到位,甚至那些特效,我看到了还以为是真的。电影讲述的一个普通的唐山家庭,在地震发生时,女主角李元妮(徐帆)失去了丈夫,而又面临着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抉择,当时看到她在废墟上绝望的哭泣,不停地喊着:“都救,两个都救。”的时候,我的心似乎也跟着碎了,作为一个母亲,每一个孩子都是她的生命,都是她舍弃不下的东西,俗话说的好“手心手背都是肉”,而母亲,就更应该是这样的了,最终,她做了一个决定,救弟弟方达(李晨)。

但是上天还是眷顾着姐姐方登(张静初),让姐姐奇迹般的生还了下来,还被一对解放军夫妇收养……辗转间,32年过去了,20xx年,正赶上汶川地震,当姐弟俩看到这场地震正在吞噬着人们的生命时,都被震撼了,想到自己所经历的唐山大地震,于是都毅然决然的赶赴灾区,挽救正在水深火热里的人们。就在这时,姐弟俩终于重逢,而姐姐方登也理解了当初母亲的苦心,终于原谅了母亲,最终,一家人终于团圆……正像海报上写的一样“23秒,32年”,是啊,仅仅因为那23秒所产生的巨变,确需要用32年的时间来抚平人心里的创伤。不过,最后,母女重逢又给人心里带来了莫大的安慰,同时,我也终于觉得——活着真好,这时徐帆在看完电影时说的,虽然只有短短的4个字,却让我难忘。32年的雨雪风霜终于换得了母女重逢,如果,当初他们没有活下来,也许就不会有重逢的一天。灾难,是不能打垮人们的,它只会让人们变得更坚强,更加的有勇气去面对以后的生活!

虽然灾难无情,但是我相信人间有爱,有爱的世界一定不会空虚。剧中还有一点也是值得赞叹的,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亲情。剧里方达对女友说了一句话:“我妈生了我三次,一次是把我生出来,第二次是我在三岁时的了肺炎,大夫说没救了,可是我妈坚持让他救我,第三次,就是地震。”听了这话,我忽然觉得心头一阵酸涩,亲情,这是一个多么美好感人的感情。只有亲情才永远不会背叛你,才是你心灵永远的港湾,亲情如一棵大树,永远为你遮风挡雨,亲情是一座港湾,永远为你心灵的小船开放,亲情是一个温暖的家,永远欢迎你回来。最后,让我们珍爱生命,接纳亲情,为了亲人好好的活着,珍惜生命里的每一天,因为,活着真好!

历史电影观后感唐山大地震2

无论是在网上、报刊上、人们的谈话中都对《唐山大地震》赞不绝口,说是“23秒的地震,32年的思念和痛苦。”

昨天晚上,我、妈妈、外婆,乘着老爸的车子去电影院,一路上老妈说“这部电影非常地伤感情。”老爸开玩笑地说:“把这些餐巾纸带去,免得我们家醒醒哭得惨。”我说:“放心吧,我不会哭得很惨的。”老妈说:“不用担心,那里有餐巾纸发的。”外婆说:“我们家醒醒看《金刚》时最后被那只大猩猩感动得流了许多泪,不知这次会怎样?”我说:“这次肯定不会的。”

车到电影院,我提前调整了心态,变得开开心心的,蹦蹦跳跳地向前走着,看到了《唐山大地震》的电影广告,上面画着的是一个小女孩站在一堆尸体上,四处张望着,眼神里充满着迷茫和痛苦。我们来到影院里,刚坐好电影就开始播放了。

电影播放的是1967年7月26日晚上,唐山出现了地震的预兆,昆虫、蛇都爬出来拼命地逃,鸡飞狗跳,连池塘里的鱼都要蹦出来逃生了,一会地光出现了,接着就发生了短短的23秒大地震,一霎那间,房屋成片成片地倒下,道路成块成块地塌陷,还在睡觉来不及逃生的人被石头压在废墟下,跳楼逃生的人许多被砸死,哭叫声、呼喊声、呻吟声响成一片,只有少数人幸存下来。这短短的23秒就使唐山变成一座埋葬了二十多万生灵的废墟,死气沉沉,惨不忍睹。

有一位母亲为了拯救孩子,在废墟里用手不停地挖着石头,砸伤的手臂上不停地流着鲜血,突然,工人们发现了她的女儿和儿子,问她救哪个,她说道:“两个都救,两个都救!”那位工人说:“只能救一个。”因为救姐姐会压死弟弟,救弟弟会压死姐姐。这苦涩的选择,令这位母亲十分痛苦,最后妈妈狠下心来说道“救弟弟。”这几个字让姐姐方登原来在用石头敲击地面的声音突然停了下来,眼里闪动着泪花,这个场景真令人心酸。过了一会弟弟被救出来了,可是那位母亲还在哭,大声斥责老天爷“你混蛋!”工人们劝母亲快带着孩子去医疗站,否则两个孩子一个都得不到。母亲绝望地把姐姐的“尸体”抱出来放在她爸爸的尸身边。过了一会下起了滂沱大雨,从死亡边缘醒过来的方登爬起来,看了看四周,发现全部都是尸体,她一个人走出这个地方,她站在门口,望着走来走去的军人,希望有一个人能收留她,一个军人走过来问她:“小朋友,你的父母呢?”她摇了摇头,那位军人便把她收养了。

32年过去了,20xx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姐姐和弟弟都来到了抗震救灾现场。在一次偶然的时候,姐弟俩相聚了,弟弟谈起了唐山大地震和姐姐被压在一块石头底下只能救一个人的事,这才使姐弟俩相认。到了最后,母女相聚的场面更是非常感人,坐在我身边的大姐姐在那里偷偷地抹眼泪,我也是不停地在抽泣着。在这间厅里有不少人在抽泣,有的还大声地哭了出来,因为他们的心被绞痛了,我也深深地感触到了这厂地震的悲惨和这部电影的感染力。我深深地体会到: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家园,所以要好好珍惜它。我们一定要为祖国繁荣富强作出应有的贡献,不要让大自然重演这痛苦和悲惨的一幕。

历史电影观后感唐山大地震3

《唐山大地震》看上去是一部灾难片,实际上却讲述了一个亲情和震后幸存者治愈心灵创伤的感人故事。在唐山大地震灾难发生的23秒间,动摇的地面、撕裂的房屋、惨叫的人声,强烈的视觉冲击震撼人的心灵,一个年轻的母亲在震后的废墟中,水泥板的一段压着龙凤胎的姐姐,另一端压着弟弟。救援者只有能力救活一人,这位年轻的母亲,将如何抉择?这是这部电影留给人性的一个难题。在“只能救一个”的万难抉择下,徐帆扮演的母亲无助而绝望的喊出“救弟弟”几个字时,压在钢筋水泥板下的姐姐默默流泪,呢喃着喊出最后一句“妈妈”,同样也在黑暗中陷入了无助和绝望。23秒的地震灾难,带来了一个家庭32年的生离死别。对他们三个人来说,活下来只是这个故事的开始。

这注定是一个无解的难题。母亲难以逃脱自责的负罪感,女儿也无法面对母亲放弃自己的心灵创伤。这里的无解,并不是故事的无解,而是人性的无解。人类如何才能修复这种因灾难或苦难带来的人性扭曲?这是冯小刚拍摄这部影片,一直在真正面对的难题。父亲死了,眼睛永远的闭上了;母亲和女儿虽然活了,但内心的伤口却一直张开着。人们在电影院中留下的泪水,不仅是为这对母女,更因为灾难对生命和人性的伤害与扭曲。

在观看这部电影时我流下了泪水,很多年没有这种观影的感觉了。但同时冯小刚最拿手的幽默元素依然存在:除去对于植入广告的些许不满外,儿子的那句“这里鸡不缺,蛋也有的是”还是让人忍俊不禁。但电影更多的是渲染了情感的力量,无论是对故事、画面节奏的把握,还是对观众情绪的驾驭,冯小刚都显示了他娴熟的功力。对大地震的灾难表现,也处理的恰到好处,既形成了对故事发展的推动和压力,也没有过度的渲染,电影在意的是如何让观众能设身处地走进角色的情感中,一旦与之呼应、合拍了,你自然会与角色一起深入到那复杂的人性世界中。人们流下的泪水,其实是对自己人性的一次净化,流出的不过是那些遮蔽人性的杂质。

近百年来,中国有太多的苦难和灾难,被遮蔽在人们的记忆之外。除了前两年看过一部国产的反映台风的灾难片以外好像国内没什么值得记忆的灾难片了。人们几乎已经遗忘了该如何用电影来表达苦难对人性的伤害。苦难在公共话语中的失声,使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直面不幸与悲伤的能力。天灾人祸是我们无法避免的,就像《20xx》一样。天灾在世人眼里承担了一个恶的角色。其实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让经历苦难的人发出声音,不仅是对那些受难者生命的尊重,也意味着将那些个体的苦难记忆,转化为民众可以用来自我教育的公共记忆。它其实也是民众间寻求文化认同的一种方式。这种记忆对一个民族,是最为重要的精神财富。因为对历史的苦难记忆越深刻,就越能警示人们提放这种苦难的再度发生。当08年发生汶川大地震的时候,电影中显示的救援场景和唐山地震有了天壤之别,整个民族对待灾难的态度日臻成熟,灾后的心灵重建是比实体重建更重要的一环.

现在的科学水平还无法准确预报这种大的苦难和灾难在何时何地发生,它往往在人们毫无提防的时候突然来临,就像唐山、汶川、玉树地震一样。不愿面对伤疤和苦难的人们,却要以这种更残酷的方式,来面对历史的苏醒。苦难的受害者,并不只是那些受伤害的个体,而是所有人的共同人性,所以对苦难的揭示和记忆,也是一种对创伤的安慰和人性的追寻。《唐山大地震》就是这样一部寓言,它用一个带着体温和血泪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苦难重压下人性的尊严。那些死亡者的生命不会回来了,那些受难者的青春也不会回来了,但这种对于苦难的聆听和见证,会让我们对现实始终保持一份清醒。实际上,在这个麻木迷茫的年代,做一个对苦难历史的记录着和见证人,也是一份人性的行动和责任。

历史电影观后感唐山大地震4

近期电影院里在热映一部新影片《唐山大地震》,这是一部震动人心的大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虽然我没有亲身经历过唐山大地震的洗礼,却感受过汶川大地震的伤痛。印象里也只有妈妈当年给我讲的那些点点滴滴。我带着记忆,怀着一颗坚强的心来到了影院观看《唐山大地震》。

影片是以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当年的情形为背景,细致的描写了唐山一个普通人的家庭生活,告诉我们:生与死的距离到底有多远?仅仅是在短暂的几秒钟里,一个繁荣而平静的城市就灰飞烟灭,成了一片渺无声息的废墟。那一声声歇斯底里的呐喊,无不刺痛着我们每一颗心灵。夫妻之间的爱,生与死的相守;母子之间的爱如涓涓溪流、源远流长。就在妻子在丈夫身边不知所措那一刹那,突然听到有人喊到了自己的孩子的消息,母亲像看到了希望那样跑去救孩子,当救援队发问“想好了没呀,到底救哪个”时,那就像一只可恶的恶魔在一片一片撕扯母亲的肉,母亲在无奈之下选择了弟弟。也就是这一刻,女儿从此失去了所有的希望,她误以为被母亲放弃,不敢认真去爱,不敢相信爱,殊不知,她们的内心其实是最饱满、最真实的、生命可断,情却难了。追寻失去的,才弥足珍贵。因为生命,不应该在回忆里感叹,应该真诚触碰情感,彼此珍爱,认真的生活!而母亲也因此为女儿歉疚一辈子。当若干年后再一次救援地震灾区时,他们奇迹般的再次相遇,看着眼前的一幕幕画面,仿佛唐山大地震就在昨天,女儿理解了母亲的心痛,最终还是原谅了母亲。

每一个观看过这部影片的人,无不涌起情感的波澜,无不感到心灵的悸动,从唐山到汶川地震,无论是影片还是我们的现实生活,都让我们感动于华夏子孙的大爱无私。“唐山大地震”带给我们的震撼也远不止这些,甚至那些在影片中,一次正脸也没有露的满身淤泥的解放军,也是同样值得我们尊敬的,他们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有的伤了,有的还奉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却没有一个人发出怨声,都是无比坚强的冲上前去,与大自然勇敢地搏斗!自然灾害是可怕的,也是很难预料的,但只要所有人一条心,就一定能战胜困难,赢得胜利!地震只是一个载体,它引领着我们追忆过去,呼唤情感的回归。惊天动地,生死离别,告诉我们,地震是苦难的。但是,它又在岁月流逝之时,唤醒我们迷离脆弱的情感:活着,是一种幸福,爱,无可匹敌!

历史电影观后感唐山大地震5

大地震曾经使唐山人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关爱,冯小刚将使唐山人得到全国人民的尊重!

一部史诗般的电影,一部反映人间大爱的电影,一部能使全场潸然泪下的电影。我不得不佩服冯导,他是一个不仅仅可以让观众捧腹大笑的导演,还是一个可以让观众泣不成声的导演。《唐山大地震》挑战你的泪腺!

剧中不仅用镜头语言表现了唐山大地震那使人震撼的23秒钟,还用写实的手法表现出了一家人在唐山大地震中,在人类极端情况下所表现出的善良和豁达。

方达的姑姑善解人意,说服了奶奶,让方达从远去的长途车上下来,回去找妈妈。从元妮的神情到姑姑的一句“什么都没有了,如果接走方达,元妮的唯一希望就没了”,当观众们看到长途车停下,方达下车跑回妈妈的怀抱的时候,全场流泪!

片尾处,方凳原谅了妈妈,第一次回到唐山的家里,看到妈妈为她准备好的凉水泡西红柿、妈妈的下跪,让人心酸有余!方凳在自己和爸爸的墓地中哭泣着问妈妈“这些年你是怎么过来的啊?!”妈妈说“我过得挺好的,我要是过得花红柳绿的,就对不起你和你爸爸了!”

……

不说这些情节对泪腺的挑战,全剧对唐山人在人类极端情况下所表现出的善良和豁达足以让唐山人受到全国乃至全世界、全人类的尊重!当然,剧中陈道明饰演的养父同样以豁达和爱心让观众的眼泪纵容。

剧中仅表现了方达、方凳的一家人,这只是唐山二十四万殉难者家庭中的一个。我相信,唐山千千万万个家庭都有着对生离死别的权威诠释,都有着对生命、家庭、亲情的最深刻理解,唐山拥有千百万懂得人间大爱的人民!

片尾,一位华发老者对着地震纪念墙自语:“过两天我再来看你。”之后骑上自行车,慢慢离去,字幕:“宋守述,65岁,冶金矿山机械厂退休工人,地震中失去了父亲、妹妹和儿子,儿子宋永杰年仅5岁。”这个镜头使我震撼!使我对唐山、对唐山人肃然起敬!

看完《唐山大地震》,家里原本惊天动地的矛盾,在我心里变成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工作单位里的纷纷扰扰变成了早该飘散的烟云,生活常态中的一切变得那样的渺小,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豁达地去面对生活吧!

唐山大地震个人感悟

观电影唐山大地震有感


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能让你掉眼泪的片子肯定是大片,但未必是经典。

这部片子唯一的主题就是催泪,为了催泪,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场奇迹,为了催泪,每个人的人性都要经受生死考验。

我也得恭喜徐帆演出人生最倪萍式角色,一标准催泪弹,整整按摩了你的泪腺150分钟,至于其它演员,也都比着谁更能让你流泪,那就男人女人哭吧哭吧都不是罪,你流下眼泪,我算算票房,都是一场娱乐而已。

我得承认著名贺岁喜剧片导演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把我给弄哭了,我得承认自从做了父亲后,我对母子离别这样的感情戏缺乏足够的免疫力,这也是我给片子四星的理由。太多中国电影不能让我哭也不能让我笑,更别说思考了。

在中国的导演能让我笑又让我哭的,还就是冯小刚这家伙,为这事我还粉了他围脖,顺便为他和孙海英的嘴仗煽风点火,这当然是冯导喜欢看到的事情。

要说张艺谋曾经也很不错,可是他也没做到让我哭让我笑,不过我得承认他时不时能震撼下我的眼球,比如最近的2008奥运会,当然《三枪拍案惊奇》也让我很掉眼球。据说马上要出来的《山楂树之恋》很不错。

不过放心,经典大片永远是灾难主题的多,悲剧在情感上的震撼胜过喜剧,生死在人性上的深度胜过初恋。张艺谋不管怎么选静秋,只怕还是要输给(张)静初。

但要说冯小刚就此脱胎换骨成为一流大导演,我还是有点保留意见。真让我觉得有点遗憾,《唐山大地震》这么好的题材,全部拍成催泪弹,至于特效,见惯了好莱坞的灾难片,咱们中国人就别谈特效这个事了,怎么看都觉得有点假,适合忽悠上世纪末的没见过世面的群众。

中国人玩大片还是得要么玩笑点,要么玩哭点,可是这片子哭点也忒多了点,到最后你就明白冯小刚拍什么片子本质路数都是一样的,原来是5分钟来一笑点,现在是5分钟来一哭点。

影片一开场就是地震后生死离别的煽情戏,然后是奶奶和母亲之间的儿子争夺,这边是孤儿寡母的艰难生活,那边是养父养母的无奈人生,等孩子大了,这边是身残志坚的创业致富,那边是未婚先孕退学养女,再之后这边是婆媳冲突,那边是父女重逢,(观后感 )到最后还没忘了把汶川大地震给带上,来一场姐弟偶遇,再续前缘,母女心结打开,皆大欢喜。

从头到尾,催泪到底,我想冯小刚就差说:这片子你他妈的看了不哭你就不是人。

这种片子当然能让广大人民群众喜欢,我们国家电影事业发展这么多年了,总是难得拍出一部让人能笑的电影,更难拍出一部让人能哭的电影,我们总是在拍一些苦大仇深一脸正气的电影,我们把这个叫主旋律,以致我们现在都以为拍出一部电影能让人哭,能让人笑一定是好电影。

这多让我想起《妈妈再爱我一次》,当年也是电影院大叔阿姨们哭成一片,不哭的大多是人生体验不够丰富,表情控制力空前叛逆的不大不小少年郎,事过多年现在可没有人会说催泪弹《妈妈再爱我一次》是电影史上的经典。

我不是贬低冯导的能力,在中国这个现实环境,一名商业片导演要特别注意地做足主旋律功课,冯导能把片子拍到这个地步不容易,至少把这种灾难片上把视角从无所不能无所不在伟大政府光辉业绩转移到一个家庭悲欢离合的角度,这总归是一个进步。

都说徐虹演母亲演得好,最后那一幕跪求道歉情感迸发,我觉得陈道明坐在沙发上的一拍:这么多年你都到哪儿去了啊?也力度惊人,仔细一想,其实两个老人说的意思大同小异。

我总觉得一个经典大片,不能只让你掉眼泪,不能只让你看见生活中善良的一面,还得让你看见人性的千百面,现实的千百面,这才是深度,这才是来自真实中的艺术拔高。《唐山大地震》挖掘的全是人性善良的一面,最糟糕的矛盾也不过是理解不理解的问题。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作文


《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让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明白了母爱的伟大。作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想了解更多的写作技巧请继续关注我们的作文栏目。

篇一:《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作文

今天,我在电脑上看了一部电影《唐山大地震》。电影讲述了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中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

那一天,动物们表现的与平常大不一样,尤其是蜻蜓,遍地都是,到处乱飞,可是所有人都不知道这是灾难来临的前兆。

夜晚,一阵巨大的轰隆声把沉浸在美梦中的人们惊醒了。大地剧烈震动起来,天边一片紫色,这时候,人们才明白是地震了!方登、方达姐弟俩被压在废墟下,他们的爸爸为了救妈妈而牺牲了。人们发现方登、方达被压在同一块水泥板下面的两端。只能选择救一个,可是他们的妈妈一个也不想放弃,两个孩子都想救,但是余震又来了,没有时间再考虑了,妈妈最终选择了救弟弟。被压在水泥板下说不出话的姐姐清楚地听到了妈妈的选择,心都快碎了。弟弟得救了,妈妈也以为姐姐不在了,可是姐姐方登在拉尸体的车上奇迹般地醒了过来。

后来,姐姐方登被一对好心的解放军夫妇收养。姐弟俩一天天地长大,成长的过程中发生了很多悲欢离合的故事。直到2008年汶川大地震,他们参加了唐山的志愿者救援队,这才相会、相认……看这部影片时,我哭了很多次,真是太感人了!

《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让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明白了母爱的伟大。我也明白了无论面对什么样的灾难,只要心中有爱,就没有过不去的难关。

篇二:《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作文

星期六爸爸带我去看电影唐山大地震,这是一部催人泪下的电影。

电影主要演了1976年在我国唐山发生了一场7。8级的大地震,地震仅仅23秒,一个繁荣的城市灰飞烟灭,一片废墟。有一对双胞胎姐弟被压在同一块楼板的两端,在没有任何工具的条件下,救出其中一位,另一位就会被压死。在大家的催促下,痛苦的妈妈选择了救弟弟,放弃姐姐,妈妈的话被压在石板下的姐姐听到了,她伤心的哭了,她也恨她的妈妈。弟弟得救了,却失去了一只胳膊,而他的姐姐也奇迹般的活了下来,被一对解放军夫妇收养了。20年后姐姐考上了医科大,弟弟也从一个蹬三轮的车夫干到了一家公司的老总。

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了7。8级地震,姐姐和弟弟都参加了救援队,在地震现场姐姐感受到了,在天灾面前人类是多么的微小,他彻底理解了母亲。在救援中他和弟弟相知相识了。他们一起来看妈妈,32年的风霜换来了母女重逢,年迈的妈妈跪在女儿面前请求女儿原谅她,母女抱头痛哭。

看了这部电影后,我感到天灾是多么的无情,母爱是多么的伟大。我们是多么的幸福,我们要理解父母好好学习。

篇三:《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作文

前几天,我和妈妈观看了一部影片,叫《唐山大地震》。电影用特技把32年前的唐山大地震搬上银屏展现在观众的眼前。短短的23秒钟地震,却令24万同胞永远的离开,震撼人心的场面,感人肺腑的故事,让包括我在内的许多观众流下感动的眼泪。

1976年的某一个晚上,整个唐山都进入了梦乡。突然,大地颤动起来,房屋开始倒塌。山崩地裂。人们在惊恐中被吓醒,然后在落下的墙砖,崩裂地面的街道上逃窜,哭声、喊声、尖叫声汇成一片。人在灾难面前显得那么渺小,只能哭喊着盲目地奔逃,也不知前面是生路还是死路。幸运的人逃了出来,而不幸的人却永远地离开了世界。女主角是幸运的,克对于她来说也是不幸的。她的丈夫被空中掉下的断墙给砸死了,她的儿女也被压在了同一块房板下。救援人员及时赶到,但却只能就一个孩子,女主角撕心裂肺地哭喊着:“我两个都要救!”救援人员告诉她,如果再犹豫不决,她的两个孩子都会离开。万般无奈下,她选择了还能发出微弱声音存活率较高的弟弟,可她不知道的是姐姐也活了下来。几十年后,唐山的废墟上盖起了一座座繁华的大楼,而那对分离的命运多桀的母女也在2008年重逢。

我一边观看影片,泪水一边在眼眶中打转。女主角为失去丈夫和女儿而时时悲痛欲绝,但她为了幸存的儿子,没有工作过的她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坚强的挺了过来。她的儿子在那次地震中失去了右手,可他身残

志坚成为企业老板。她的女儿更是经受了重重打击,被母亲“遗弃”,失恋,独自生下小孩抚养,可她也以坚强的意志扛住了一切的磨难。主人翁这一家其实就是灾难中幸存下来唐山人的缩影。现在繁华热闹的唐山就是唐山人涅盘后的重生。

从这部影片中我感悟最深的就是幸存者们的坚强的品质。他们用坚强的意志力从失去亲人的悲痛中走了出来,创造了唐山现在的奇迹。只是一部值得观看的电影,希望大家也去影院感受一下唐山人的坚强品质。

篇四:《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作文

《唐山大地震》看上去是一部灾难片,实际上却讲述了一个亲情和震后幸存者治愈心灵创伤的感人故事。在唐山大地震灾难发生的23秒间,动摇的地面、撕裂的房屋、惨叫的人声,强烈的视觉冲击震撼人的心灵,一个年轻的母亲在震后的废墟中,水泥板的一段压着龙凤胎的姐姐,另一端压着弟弟。

救援者只有潜力救活一人,这位年轻的母亲,将如何抉择?这是这部电影留给人性的一个难题。在“只能救一个”的万难抉择下,徐帆扮演的母亲无助而绝望的喊出“救弟弟”几个字时,压在钢筋水泥板下的姐姐默默流泪,呢喃着喊出最后一句“妈妈”,同样也在黑暗中陷入了无助和绝望。23秒的地震灾难,带来了一个家庭32年的生离死别。对他们三个人来说,活下来只是这个故事的开始。

这注定是一个无解的难题。母亲难以逃脱自责的负罪感,女儿也无法应对母亲放下自我的心灵创伤。那里的无解,并不是故事的无解,而是人性的无解。人类如何才能修复这种因灾难或苦难带来的人性扭曲?这是冯小刚拍摄这部影片,一向在真正应对的难题。父亲死了,眼睛永远的闭上了;母亲和女儿虽然活了,但内心的伤口却一向张开着。人们在电影院中留下的泪水,不仅仅是为这对母女,更因为灾难对生命和人性的伤害与扭曲。

在观看这部电影时我流下了泪水,很多年没有这种观影的感觉了。但同时冯小刚最拿手的幽默元素依然存在:除去对于植入广告的些许不满外,儿子的那句“那里鸡不缺,蛋也有的是”还是让人忍俊不禁。但电影更多的是渲染了情感的力量,无论是对故事、画面节奏的把握,还是对观众情绪的驾驭,冯小刚都显示了他娴熟的功力。

对大地震的灾难表现,也处理的恰到好处,既构成了对故事发展的推动和压力,也没有过度的渲染,电影在意的是如何让观众能设身处地走进主角的情感中,一旦与之呼应、合拍了,你自然会与主角一齐深入到那复杂的人性世界中。人们流下的泪水,其实是对自我人性的一次净化,流出的但是是那些遮蔽人性的杂质。

近百年来,中国有太多的苦难和灾难,被遮蔽在人们的记忆之外。除了前两年看过一部国产的反映台风的灾难片以外好像国内没什么值得记忆的灾难片了。人们几乎已经遗忘了该如何用电影来表达苦难对人性的伤害。苦难在公共话语中的失声,使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直面不幸与悲伤的潜力。天灾人祸是我们无法避免的,就像《2012》一样。天灾在世人眼里承担了一个恶的主角。

其实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让经历苦难的人发出声音,不仅仅是对那些受难者生命的尊重,也意味着将那些个体的苦难记忆,转化为民众能够用来自我教育的公共记忆。它其实也是民众间寻求文化认同的一种方式。这种记忆对一个民族,是最为重要的精神财富。因为对历史的苦难记忆越深刻,就越能警示人们提放这种苦难的再度发生。当08年发生汶川大地震的时候,电影中显示的救援场景和唐山地震有了天壤之别,整个民族对待灾难的态度日臻成熟,灾后的心灵重建是比实体重建更重要的一环,温家宝总理的一句“大难兴邦”道出了其中的真谛。

此刻的科学水平还无法准确预报这种大的苦难和灾难在何时何地发生,它往往在人们毫无提防的时候突然来临,就像唐山、汶川、玉树地震一样。不愿应对伤疤和苦难的人们,却要以这种更残酷的方式,来应对历史的苏醒。苦难的受害者,并不只是那些受伤害的个体,而是所有人的共同人性,所以对苦难的揭示和记忆,也是一种对创伤的安慰和人性的追寻。《唐山大地震》就是这样一部寓言,它用一个带着体温和血泪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苦难重压下人性的尊严。

那些死亡者的生命不会回来了,那些受难者的青春也不会回来了,但这种对于苦难的聆听和见证,会让我们对现实始终持续一份清醒。实际上,在这个麻木迷茫的年代,做一个对苦难历史的记录着和见证人,也是一份人性的行动和职责。

篇五:《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作文

继《阿凡达》后大半年没去看电影了,不过确实也没听说啥好片子值得去看,这次听说《唐山大地震》反响不错,碰巧又遇上影院团购优惠,就和老公一起去了。

之前已经在新闻里听说这部影片让纸巾销量很好,所以提前有所准备,确实,让我很震撼!

影片以普通一家人的生活为情节主线展开。恩爱的夫妻,漂亮机灵的孩子,姐姐护着弟弟,丈夫养活着妻儿,平淡但幸福的日子,都在7月28日这天,被一场地震毁灭了。

一群蜻蜓飞过,蓝光压城,23秒地震,建筑物坍塌,人奔逃、遭重压。在墙倒屋塌的呼号声中,人真的如草芥般无奈,像被猎杀的兽,一个个倒下。

看到孩子被困在房间里,无助的喊着妈妈,我的眼泪就下来了。男主人公不由分说的把女人拦住了,自己冲到前头救孩子,结果被倒塌的房屋压死。一块水泥板两头,是两个孩子,只能撬一头,救一个,一个是女儿,一个是儿子,你救哪个?哪个都得救啊,不行,再不决定就都没了,这个叫决定吗?这叫挖心挖肝啊。“救弟弟”听到这三个字,埋在废墟下的女儿一行眼泪流下来,恨、委屈、绝望……充斥着这个才几岁的孩子,不巧的是,她偏偏没死,而且被一对好心的解放军夫妇收养。孩子真的伤心了,以至于之后她宁愿装失忆也不要认这个救弟弟舍弃自己的妈妈,其实她是在逃避自己,因为她接受不了母亲那一刻的决定。

妈妈带着缺了一只胳膊的儿子重新开始生活,懂事的儿子离了学校一样成才。母亲绝不再嫁,她说:谁能拿命来对我好?其实在这点上,她并不苦,一些人没有在身边,在心里活着足已,比一些人还活着,但在自己心里跟个死人无异的强。“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这句话跟随了元妮32年,心灵的创伤用什么都无法修补啊。

2008年汶川地震,姐弟俩一同参与救援时候重逢,俩人一同回家看母亲。

老母亲洗好了西红柿,告诉女儿:西红柿洗好了,我没忘。这个当初地震之前给儿子吃而没分给女儿的西红柿,整整压了母亲32年。老母亲给女儿跪下时候,我泪如滂沱。

也许是自己当了母亲,看不得孩子受苦,特别是看到小女孩受难时更受不了,可能因为自己有女儿的缘故的吧,登被压在水泥板下听到妈妈说“救弟弟”那行无声的泪,汶川地震那个被锯腿的小女孩,感同深受,那种痛真是痛彻心扉啊。

真情,大爱,人性,亲情

看过这部片子,就觉得活着就好,能和亲人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观后感:唐山大地震是历史电影观后感


《唐山大地震》这部影片一开始就把观众带到那朴实无华的生活当中。使我们不得不跟随着电影又回到了当时的中国,人们的正常生活由于大地震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得到了超常的升华。那么你知道《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有关于唐山大地震是历史电影观后感,希望你喜欢。

读后感大全中有很多优质读后感范文为您提供!

唐山大地震是历史电影观后感1

今天,在影院观看了《唐山大地震》,以前一直都很期待的片子,终于可以在今天看到了,也算了却的我的一个心愿。之前听冯导说票房要达到5亿,就觉得这一定是一部大片,等公映之后一定要去影院一睹为快,今天我终于如愿以偿了。

不得不承认《唐山大地震》是一部非常震撼人心的电影,无论是从场面,还是剧情拿捏的都非常的到位,甚至那些特效,我看到了还以为是真的。电影讲述的一个普通的唐山家庭,在地震发生时,女主角李元妮(徐帆)失去了丈夫,而又面临着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抉择,当时看到她在废墟上绝望的哭泣,不停地喊着:“都救,两个都救。”的时候,我的心似乎也跟着碎了,作为一个母亲,每一个孩子都是她的生命,都是她舍弃不下的东西,俗话说的好“手心手背都是肉”,而母亲,就更应该是这样的了,最终,她做了一个决定,救弟弟方达(李晨)。

但是上天还是眷顾着姐姐方登(张静初),让姐姐奇迹般的生还了下来,还被一对解放军夫妇收养……辗转间,32年过去了,20xx年,正赶上汶川地震,当姐弟俩看到这场地震正在吞噬着人们的生命时,都被震撼了,想到自己所经历的唐山大地震,于是都毅然决然的赶赴灾区,挽救正在水深火热里的人们。就在这时,姐弟俩终于重逢,而姐姐方登也理解了当初母亲的苦心,终于原谅了母亲,最终,一家人终于团圆……正像海报上写的一样“23秒,32年”,是啊,仅仅因为那23秒所产生的巨变,确需要用32年的时间来抚平人心里的创伤。不过,最后,母女重逢又给人心里带来了莫大的安慰,同时,我也终于觉得——活着真好,这时徐帆在看完电影时说的,虽然只有短短的4个字,却让我难忘。32年的雨雪风霜终于换得了母女重逢,如果,当初他们没有活下来,也许就不会有重逢的一天。灾难,是不能打垮人们的,它只会让人们变得更坚强,更加的有勇气去面对以后的生活!

虽然灾难无情,但是我相信人间有爱,有爱的世界一定不会空虚。剧中还有一点也是值得赞叹的,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亲情。剧里方达对女友说了一句话:“我妈生了我三次,一次是把我生出来,第二次是我在三岁时的了肺炎,大夫说没救了,可是我妈坚持让他救我,第三次,就是地震。”听了这话,我忽然觉得心头一阵酸涩,亲情,这是一个多么美好感人的感情。只有亲情才永远不会背叛你,才是你心灵永远的港湾,亲情如一棵大树,永远为你遮风挡雨,亲情是一座港湾,永远为你心灵的小船开放,亲情是一个温暖的家,永远欢迎你回来。最后,让我们珍爱生命,接纳亲情,为了亲人好好的活着,珍惜生命里的每一天,因为,活着真好!

唐山大地震是历史电影观后感2

无论是在网上、报刊上、人们的谈话中都对《唐山大地震》赞不绝口,说是“23秒的地震,32年的思念和痛苦。”

昨天晚上,我、妈妈、外婆,乘着老爸的车子去电影院,一路上老妈说“这部电影非常地伤感情。”老爸开玩笑地说:“把这些餐巾纸带去,免得我们家醒醒哭得惨。”我说:“放心吧,我不会哭得很惨的。”老妈说:“不用担心,那里有餐巾纸发的。”外婆说:“我们家醒醒看《金刚》时最后被那只大猩猩感动得流了许多泪,不知这次会怎样?”我说:“这次肯定不会的。”

车到电影院,我提前调整了心态,变得开开心心的,蹦蹦跳跳地向前走着,看到了《唐山大地震》的电影广告,上面画着的是一个小女孩站在一堆尸体上,四处张望着,眼神里充满着迷茫和痛苦。我们来到影院里,刚坐好电影就开始播放了。

电影播放的是1967年7月26日晚上,唐山出现了地震的预兆,昆虫、蛇都爬出来拼命地逃,鸡飞狗跳,连池塘里的鱼都要蹦出来逃生了,一会地光出现了,接着就发生了短短的23秒大地震,一霎那间,房屋成片成片地倒下,道路成块成块地塌陷,还在睡觉来不及逃生的人被石头压在废墟下,跳楼逃生的人许多被砸死,哭叫声、呼喊声、呻吟声响成一片,只有少数人幸存下来。这短短的23秒就使唐山变成一座埋葬了二十多万生灵的废墟,死气沉沉,惨不忍睹。

有一位母亲为了拯救孩子,在废墟里用手不停地挖着石头,砸伤的手臂上不停地流着鲜血,突然,工人们发现了她的女儿和儿子,问她救哪个,她说道:“两个都救,两个都救!”那位工人说:“只能救一个。”因为救姐姐会压死弟弟,救弟弟会压死姐姐。这苦涩的选择,令这位母亲十分痛苦,最后妈妈狠下心来说道“救弟弟。”这几个字让姐姐方登原来在用石头敲击地面的声音突然停了下来,眼里闪动着泪花,这个场景真令人心酸。过了一会弟弟被救出来了,可是那位母亲还在哭,大声斥责老天爷“你混蛋!”工人们劝母亲快带着孩子去医疗站,否则两个孩子一个都得不到。母亲绝望地把姐姐的“尸体”抱出来放在她爸爸的尸身边。过了一会下起了滂沱大雨,从死亡边缘醒过来的方登爬起来,看了看四周,发现全部都是尸体,她一个人走出这个地方,她站在门口,望着走来走去的军人,希望有一个人能收留她,一个军人走过来问她:“小朋友,你的父母呢?”她摇了摇头,那位军人便把她收养了。

32年过去了,20xx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姐姐和弟弟都来到了抗震救灾现场。在一次偶然的时候,姐弟俩相聚了,弟弟谈起了唐山大地震和姐姐被压在一块石头底下只能救一个人的事,这才使姐弟俩相认。到了最后,母女相聚的场面更是非常感人,坐在我身边的大姐姐在那里偷偷地抹眼泪,我也是不停地在抽泣着。在这间厅里有不少人在抽泣,有的还大声地哭了出来,因为他们的心被绞痛了,我也深深地感触到了这厂地震的悲惨和这部电影的感染力。我深深地体会到: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家园,所以要好好珍惜它。我们一定要为祖国繁荣富强作出应有的贡献,不要让大自然重演这痛苦和悲惨的一幕。

唐山大地震是历史电影观后感3

《唐山大地震》看上去是一部灾难片,实际上却讲述了一个亲情和震后幸存者治愈心灵创伤的感人故事。在唐山大地震灾难发生的23秒间,动摇的地面、撕裂的房屋、惨叫的人声,强烈的视觉冲击震撼人的心灵,一个年轻的母亲在震后的废墟中,水泥板的一段压着龙凤胎的姐姐,另一端压着弟弟。救援者只有能力救活一人,这位年轻的母亲,将如何抉择?这是这部电影留给人性的一个难题。在“只能救一个”的万难抉择下,徐帆扮演的母亲无助而绝望的喊出“救弟弟”几个字时,压在钢筋水泥板下的姐姐默默流泪,呢喃着喊出最后一句“妈妈”,同样也在黑暗中陷入了无助和绝望。23秒的地震灾难,带来了一个家庭32年的生离死别。对他们三个人来说,活下来只是这个故事的开始。

这注定是一个无解的难题。母亲难以逃脱自责的负罪感,女儿也无法面对母亲放弃自己的心灵创伤。这里的无解,并不是故事的无解,而是人性的无解。人类如何才能修复这种因灾难或苦难带来的人性扭曲?这是冯小刚拍摄这部影片,一直在真正面对的难题。父亲死了,眼睛永远的闭上了;母亲和女儿虽然活了,但内心的伤口却一直张开着。人们在电影院中留下的泪水,不仅是为这对母女,更因为灾难对生命和人性的伤害与扭曲。

在观看这部电影时我流下了泪水,很多年没有这种观影的感觉了。但同时冯小刚最拿手的幽默元素依然存在:除去对于植入广告的些许不满外,儿子的那句“这里鸡不缺,蛋也有的是”还是让人忍俊不禁。但电影更多的是渲染了情感的力量,无论是对故事、画面节奏的把握,还是对观众情绪的驾驭,冯小刚都显示了他娴熟的功力。对大地震的灾难表现,也处理的恰到好处,既形成了对故事发展的推动和压力,也没有过度的渲染,电影在意的是如何让观众能设身处地走进角色的情感中,一旦与之呼应、合拍了,你自然会与角色一起深入到那复杂的人性世界中。人们流下的泪水,其实是对自己人性的一次净化,流出的不过是那些遮蔽人性的杂质。

近百年来,中国有太多的苦难和灾难,被遮蔽在人们的记忆之外。除了前两年看过一部国产的反映台风的灾难片以外好像国内没什么值得记忆的灾难片了。人们几乎已经遗忘了该如何用电影来表达苦难对人性的伤害。苦难在公共话语中的失声,使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直面不幸与悲伤的能力。天灾人祸是我们无法避免的,就像《20xx》一样。天灾在世人眼里承担了一个恶的角色。其实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让经历苦难的人发出声音,不仅是对那些受难者生命的尊重,也意味着将那些个体的苦难记忆,转化为民众可以用来自我教育的公共记忆。它其实也是民众间寻求文化认同的一种方式。这种记忆对一个民族,是最为重要的精神财富。因为对历史的苦难记忆越深刻,就越能警示人们提放这种苦难的再度发生。当08年发生汶川大地震的时候,电影中显示的救援场景和唐山地震有了天壤之别,整个民族对待灾难的态度日臻成熟,灾后的心灵重建是比实体重建更重要的一环,【温】的一句“大难兴邦”道出了其中的真谛。

现在的科学水平还无法准确预报这种大的苦难和灾难在何时何地发生,它往往在人们毫无提防的时候突然来临,就像唐山、汶川、玉树地震一样。不愿面对伤疤和苦难的人们,却要以这种更残酷的方式,来面对历史的苏醒。苦难的受害者,并不只是那些受伤害的个体,而是所有人的共同人性,所以对苦难的揭示和记忆,也是一种对创伤的安慰和人性的追寻。《唐山大地震》就是这样一部寓言,它用一个带着体温和血泪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苦难重压下人性的尊严。那些死亡者的生命不会回来了,那些受难者的青春也不会回来了,但这种对于苦难的聆听和见证,会让我们对现实始终保持一份清醒。实际上,在这个麻木迷茫的年代,做一个对苦难历史的记录着和见证人,也是一份人性的行动和责任。

唐山大地震是历史电影观后感4

近期电影院里在热映一部新影片《唐山大地震》,这是一部震动人心的大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虽然我没有亲身经历过唐山大地震的洗礼,却感受过汶川大地震的伤痛。印象里也只有妈妈当年给我讲的那些点点滴滴。我带着记忆,怀着一颗坚强的心来到了影院观看《唐山大地震》。

影片是以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当年的情形为背景,细致的描写了唐山一个普通人的家庭生活,告诉我们:生与死的距离到底有多远?仅仅是在短暂的几秒钟里,一个繁荣而平静的城市就灰飞烟灭,成了一片渺无声息的废墟。那一声声歇斯底里的呐喊,无不刺痛着我们每一颗心灵。夫妻之间的爱,生与死的相守;母子之间的爱如涓涓溪流、源远流长。就在妻子在丈夫身边不知所措那一刹那,突然听到有人喊到了自己的孩子的消息,母亲像看到了希望那样跑去救孩子,当救援队发问“想好了没呀,到底救哪个”时,那就像一只可恶的恶魔在一片一片撕扯母亲的肉,母亲在无奈之下选择了弟弟。也就是这一刻,女儿从此失去了所有的希望,她误以为被母亲放弃,不敢认真去爱,不敢相信爱,殊不知,她们的内心其实是最饱满、最真实的、生命可断,情却难了。追寻失去的,才弥足珍贵。因为生命,不应该在回忆里感叹,应该真诚触碰情感,彼此珍爱,认真的生活!而母亲也因此为女儿歉疚一辈子。当若干年后再一次救援地震灾区时,他们奇迹般的再次相遇,看着眼前的一幕幕画面,仿佛唐山大地震就在昨天,女儿理解了母亲的心痛,最终还是原谅了母亲。

每一个观看过这部影片的人,无不涌起情感的波澜,无不感到心灵的悸动,从唐山到汶川地震,无论是影片还是我们的现实生活,都让我们感动于华夏子孙的大爱无私。“唐山大地震”带给我们的震撼也远不止这些,甚至那些在影片中,一次正脸也没有露的满身淤泥的解放军,也是同样值得我们尊敬的,他们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有的伤了,有的还奉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却没有一个人发出怨声,都是无比坚强的冲上前去,与大自然勇敢地搏斗!自然灾害是可怕的,也是很难预料的,但只要所有人一条心,就一定能战胜困难,赢得胜利!地震只是一个载体,它引领着我们追忆过去,呼唤情感的回归。惊天动地,生死离别,告诉我们,地震是苦难的。但是,它又在岁月流逝之时,唤醒我们迷离脆弱的情感:活着,是一种幸福,爱,无可匹敌!

唐山大地震是历史电影观后感5

大地震曾经使唐山人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关爱,冯小刚将使唐山人得到全国人民的尊重!

一部史诗般的电影,一部反映人间大爱的电影,一部能使全场潸然泪下的电影。我不得不佩服冯导,他是一个不仅仅可以让观众捧腹大笑的导演,还是一个可以让观众泣不成声的导演。《唐山大地震》挑战你的泪腺!

剧中不仅用镜头语言表现了唐山大地震那使人震撼的23秒钟,还用写实的手法表现出了一家人在唐山大地震中,在人类极端情况下所表现出的善良和豁达。

方达的姑姑善解人意,说服了奶奶,让方达从远去的长途车上下来,回去找妈妈。从元妮的神情到姑姑的一句“什么都没有了,如果接走方达,元妮的唯一希望就没了”,当观众们看到长途车停下,方达下车跑回妈妈的怀抱的时候,全场流泪!

片尾处,方凳原谅了妈妈,第一次回到唐山的家里,看到妈妈为她准备好的凉水泡西红柿、妈妈的下跪,让人心酸有余!方凳在自己和爸爸的墓地中哭泣着问妈妈“这些年你是怎么过来的啊?!”妈妈说“我过得挺好的,我要是过得花红柳绿的,就对不起你和你爸爸了!”

……

不说这些情节对泪腺的挑战,全剧对唐山人在人类极端情况下所表现出的善良和豁达足以让唐山人受到全国乃至全世界、全人类的尊重!当然,剧中陈道明饰演的养父同样以豁达和爱心让观众的眼泪纵容。

剧中仅表现了方达、方凳的一家人,这只是唐山二十四万殉难者家庭中的一个。我相信,唐山千千万万个家庭都有着对生离死别的权威诠释,都有着对生命、家庭、亲情的最深刻理解,唐山拥有千百万懂得人间大爱的人民!

片尾,一位华发老者对着地震纪念墙自语:“过两天我再来看你。”之后骑上自行车,慢慢离去,字幕:“宋守述,65岁,冶金矿山机械厂退休工人,地震中失去了父亲、妹妹和儿子,儿子宋永杰年仅5岁。”这个镜头使我震撼!使我对唐山、对唐山人肃然起敬!

看完《唐山大地震》,家里原本惊天动地的矛盾,在我心里变成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工作单位里的纷纷扰扰变成了早该飘散的烟云,生活常态中的一切变得那样的渺小,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豁达地去面对生活吧!

唐山大地震个人感悟

观后感模板: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500字


影片《唐山大地震》是根据张翎的小说《余震》改编而成,由导演冯小刚执导。徐帆、张静初、李晨、陈道明、陆毅、张国强和陈瑾等联袂出演。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5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希望您阅读完读后感大全网的读后感后,能够收藏。

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500字1

前天,我和我的小伙伴,还有爸爸妈妈看了《唐山大地震》。

一开始,我本身不想看的,但是妈妈说过几天再陪我来看,我就答应了。

我们来到看电影的地方,我和我的小伙伴买的是第一排的票,所以我们跑到了第一排,其实,爸爸也很兴奋,但妈妈对爸爸说:“先要演二十分钟的广告呢。”爸爸说:“不可能。”妈妈说:“要不就是十分钟。”

屏幕亮了,我兴冲冲的等着,但确实性妈妈所说的那样,演了二十分钟的广告。

正式开始演了,这个故事是讲的姐姐方凳和弟弟方达两人在地震后的事。

其实,还没地震的时候,我就感动的哭了,是因为姐弟俩都想吃冰糕,于是姐姐就给弟弟和自己买了冰糕,刚买完,就有一个很坏的人抢走了冰糕姐姐为了报仇,一巴掌把那个人摁倒在地下了。

地震之前,有很多蜻蜓飞过,第二天就地震了,是晚上地震的,那时姐弟俩还在睡觉呢,房屋震动了一会,姐姐醒了她大声地把弟弟叫醒,告诉他地震了他们一起喊妈妈,爸爸。妈妈和爸爸真被去救方凳方达的时候,两人的爸爸把妈妈推开自己冲了过去,但是,方凳方达还没有救出来的时候,两人的爸爸已经死了,房屋也倒了,方凳方达被埋在了地下,地震结束了,也开始救人了,已经救了很多人,有一位叔叔找到了方凳方达,但不幸的消息又传来了,方凳方达中,只能救一个人。因为方凳方达被压在了一块水泥板底下,如果救弟弟,就会压姐姐,如果救姐姐,就会压弟弟。

他们妈妈说都救,但只能救一个,所以就了弟弟,水泥板打开了,把弟弟救了出来,他妈妈以为方凳死了,就扔在了地上。

但下了一场雨,雨珠把方凳淋醒了,于是,方凳就自己走了,走到半路,一位好心的叔叔把她带走了,过了十几年,方凳在解放军叔叔那里长大了,过了一阵,四川又地震了,方凳方达都与救援,但他们好几年不见,都已经忘了自记得亲人长什么样了,但他们吃饭坐在了一起,就在吃饭的时候方达说出了这件事,于是方凳方达就一起回了家。

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500字2

一个生在70年代的我有点迫不及待,想第一时间目睹那个真实而残酷的日子。今天中午乘着午休时间赶往湖南大剧院观,结果时间不合适,又驱车赶往王府井影城。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买到中午12点的全价票。

刚进影室时钟已经指向12点零5分了,屏幕上出现无声的开场字幕,显得格外沉重。我屏住呼吸。瞬间时间回到1976年7月28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灾难发生在河北唐山。唐山上空电光闪闪,惊雷震荡;大地上狂风呼啸。在强烈的摇撼中,这座百万人口的工业城市在顷刻间夷为平是迄今为止

四百多年世界地震史上最悲惨的一页,死亡:24万多人,重伤:16万多人二十四万人无疑是一个悲哀的整体。它带给我们的是惊恐,害怕,悲伤,难过……在23秒时间里几十万同胞瞬间消失,亲人骨肉分离。

影片中一位母亲(徐帆饰演),当她看到自己的一对双胞胎被埋在废墟中,在当时那种特殊状况下,又只能救一个孩子的情况下,一个伟大的母亲不停地重复,救两个,救两个......所有人都被这场景感动着……

在回来的路上我不停的回忆20xx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历历在目,每天通过新闻媒体了解受灾地区的最新情况,是我们的国家领导人、我们的人名子弟兵、是你们把自己的生命安危抛诸脑后一心一意的救援。人民子弟兵一起开辟通道、抢救伤员、清理废墟、运送物资,成为激励灾区军民顽强奋战的强大动力。哪怕是手无寸铁的人民教师和学生,都奋不顾身地营救埋在废墟的同胞们。

清楚地记得在汶川灾区温家宝总理曾说过:“山可以移动,但动摇不了中华儿女抗震救灾的决心;水可以阻断,但阻断不了内地同胞的深切友谊!

就是因为有这样的国家领导人,在一次次灾难严峻的考验面前,体现的是我们祖国人民的团结,众志成城。

“唐山大地震”的确是一部好片,尤其生活在蜜罐年代的孩子们值得一看!

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500字3

往事不堪回首,但在汶川、玉树的大地震后,我们都会不约而同的想到了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

地震发生前,一切都是那么平静,可爱的姐弟俩正在家里睡觉,突然,地震发生了,姐姐从梦中惊醒,她赶忙叫起弟弟,他们的父母拼命回去救孩子,母亲被父亲拉回安全的地方,父亲刚进门,房子轰然倒塌,姐弟俩都被压在房梁下,母亲只能选择救姐弟之一。母亲最终选择救了弟弟,但姐姐却奇迹生还,后被解放军收养,弟弟在地震中失去了一只手臂,他也不愿读书,自己挣钱,成为了一个公司的老板,姐姐当英语家教养活自己和女儿。32年后一家人的意外重逢,让他们仿佛再次回到了震后的唐山……7。8级的大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好在顽强的唐山人能重建家园,让唐山更加繁荣。

“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这句话是影片中的母亲(元妮)在地震之后的感悟,每次看到元妮孤独的身影,对于丈夫、女儿的怀念(她以为女儿也死于地震),对于外出儿子的思念……在32年后母亲与女儿的团聚,更是让人感到撕心裂肺的痛,看到这一幕,我心中涌起酸楚,当初元妮选择救儿子还是救女儿时该是多么痛苦的决定啊!意外的重逢,让这位母亲又想起了当时的场面,她对女儿的愧疚,毕竟是她自己抛弃了女儿啊!地震带给这位母亲的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她本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庭,仅仅23秒,让她失去了丈夫,还以为失去了女儿……

做父母的,哪个不担心自己的儿女?元妮担心出门在外的儿子,年迈的养父面对着失散多年的女儿怒而激动的大喊:“我天天担心!”是啊,父母对孩子的爱,不是只言片语所能表达的,这部影片更加深了我对父母爱的认识,它也让我明白了当我们面对无法控制的自然灾害时,我们只能选择,选择舍弃!

如今的唐山已经成为了一座繁荣的城市,它不仅是唐山人奋斗的结果,更是来自四面八方的援助,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500字4

几天前晚上,我在网上看了关于76年的《唐山大地震》,真情的演绎了当时的情景。以为只是单纯的危害片,看了才知不仅仅是表现大地震给唐山造成的破坏,更是着眼于这场浩劫在经历者内心深处造成的强烈余震,影片以质朴的画面和语言传达出主人公对家庭、亲情的永恒依恋。。这部电影是讲述女主角方登在她5、6岁的时候,突如袭来的大地震让她的父亲过世,母亲在只能救一个孩子的时候,毅然选择了弟弟,放弃了方登方,所有人都认为登方死了,但是,奇迹就是这么不寻常,登方在死人堆里爬了起来。后来被解放军救了,在一对解放军的抚养下长大。几十年后,在汶川大地震就在现场,弟弟与姐姐相认了,母亲见到了自己以为死去的女儿,下跪忏悔。

对于一个人来说,在灾难中生存下来是一种幸运,但不可否认的是,地震所带来的后遗症,不仅仅是震后的生存问题,更是伴随终身的心理问题。电影《唐山大地震》表现了人在灾难面前的脆弱,同时也关注了灾后人们如何释怀并摆脱心灵的枷锁。

愈是时间的长久,愈能磨砺人的意志愈能看出爱的伟大,电影中的母亲亦是这样。

现在的我,想起我的母亲,她是多么慈祥,多么善良。在我中学的时候我看过以篇文章:主人公小时候,总埋怨父母爱我太少,。总以为他们在外面就忘记了对他的关心。每过几天,就只能在电话里倾诉,却不知道他们为他付出多少。两岁的时候,主人公的鼻子大出血,跑遍了乌鲁木齐所有的大医院,医生的不愿接受像他一样的病人,但是他的爸爸背他着,______妈陪着他连夜乘飞机回到杭州。他得救了,却又让父母新生了白发,却又让父母为他担惊受怕。虽然我没有和他一样的经历,但是我却领悟了许多,就在看完这篇文章后,我写了篇文章,竟然在全校评比,成为十佳作文。

现在的我明白了,长大了,也明白了,父母的爱是平平淡淡的,不是轰轰烈烈的。而他们希望的只不过也希望我们对他们有平平淡淡的爱,比如倒一杯水,洗一次脚,拿一块毛巾,这些都是我们孝敬父母的机会,他们其实也在等待,等待我们的爱,等待我们对别人的爱,总有一天,我会让他们过上好的生活,让存折越来越多,让亲情占据它们。我相信最终,父母的守望会乘火车离开,越来越远,越来越远……慢慢的离开我……

《唐山大地震》感人至深,是一部反映了中国人情感的动人影片,也是一部呼唤亲情的影片。

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500字5

一部由冯小刚导演创作的《唐山大地震》的电影,情节曲折动人,人物形象鲜明,故事内容连贯。

前天,我在电视荧屏上无意中看到电影中某一场景的特写:一位母亲忍痛割爱,撕心裂肺地、眼睁睁地望着自己在地震中幸存的儿子,就这样被失去儿子的奶奶带走的,但是当孩子从车上停下来跑回跪在地板上的母亲的那一刹那间,我感受到什么是母爱!所以我在心理告诉自己,我已经当了母亲,一定要去看看这个大片。

昨天:当我的爱人说和朋友一起去吃饭的时候,我很高兴,因为又可以吃大餐了,当我们津津有味地品着餐桌上的美食时候,电视的画面上再次呈现恐怖的场景,一场场洪水好像故意和人类过不去似的,从南至北,一个劲地袭击中国的大地。此时我的心里又是一阵酸楚,想想自己孩子这享受人间美味,可是在灾难面前有无数的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当我们吃完饭后,朋友说:“我们一起去散散步,看看我们闽江之夜景,这样的提议固然好,一路上我和朋友好像早已经商量好似的,一路上我们都在谈论《唐山大地震》。结果朋友还是先看了这部电影,是她在慢慢告诉我里面的情节,说真的,一般我在看一部电视或者电影之前,真的不希望听别人讲故事情节,否则我可就没那么大的憧憬了!

今天,我终于实现了这个期待已久的《唐山大地震》,而且还还是第一次和自己的爱人走进人民大剧院的,这样的心情更是别有一番滋味,结婚5年来,这可是头一回浪漫,这其实也说明电影可以拉近夫妻之间的感情嘛,说得更明白些,电影也真的是可以让更多互相爱慕的人们走到一起的催化剂!剧情中当一家子很开心地各做各的事情时候,突然一阵狂轰烂倒,那个场景真的很震惊,那一刻我想到,珍惜眼前的幸福!当看到两个孩子就刚好被压在石板上的时候,我的心真的触动了,到底是救姐姐还是弟弟?母亲的回答是人们意料之中的,可是我们不难想象那个姐姐此时的心里真的是绝望了哦,本来昨晚母亲就因为只有一个西红柿而给了弟弟,自己没有的时候,一肚子的委屈,泪水湿透了自己的枕巾,那一刻在姐姐的心里也许就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今天终于在母亲的那一句“救弟弟”的话上,她彻底地绝望了,好像她真的就是这个世界上多余的人似的,那一滴的眼泪真的让我看到了什么事绝望!此时我想起,我的小时候,父母从来就跟喜欢哥哥,所以当我看到这一场景的时候,我觉得天下的父母都是会先救弟弟的,这样也就没那么奇怪了

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500字6

如果爱情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我愿意用生命来证明。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作文我要用来生回报她,用我自己的理解,我能够回报她最好的方式,就是做她的母亲,所以,我大胆的想,妈,愿来生你做我的孩子。650字作文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是喜悦的季节,丰收和喜悦告诉我们,秋天的责任已经完成!

我早就听人说过这场电影,可我一直没有时间去看。来到电影院,电影开始时,我目不转睛的盯着大屏幕,生怕错过了每一个精彩的瞬间。

这部电影的主要内容是:有一个母亲,她有两个孩子,一个女儿,一个儿子,她们一家过着幸福的生活。可是,灾难却降临在她们头上——大地震发生了!短短几秒钟的时间,美丽的唐山变成了一片废墟。这位母亲本来准备冲进去救他们两个,可是,她的丈夫拉开了她,自己冲进去了,丧了命。此时此刻,她的女儿和儿子被压在同一块水泥板的两端,板上压了重重的石头。救援人员问这位母亲:“他们两个只能救一个,救姐姐还是救弟弟?”这位母亲面临着生命的抉择,最终选择救弟弟。本来这个女孩已经没有活下去的希望了,可是,她坚强的活了下来。当她被救援人员救出的时候,全身黑黑的,但她并不想认妈妈和弟弟。为什么呢?因为她发自内心的恨妈妈,恨妈妈当初没有选择救他……

看到这里,我泪流满面。如果是我,我也会救弟弟。因为他小,抵抗力不强。天下所有的母亲都是最爱自己的孩子的,他们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愿失去孩子。我能理解那位母亲当时的心情,那么痛苦的抉择就像锋利的刀子刺痛了那位母亲的心。当时如果不做选择,两个孩子都会失去生命。那位母亲抱着女儿“尸体”时撕心裂肺的哭声久久在我耳边回荡。在汶川大地震时,女儿终于理解了母亲……

看完这部电影,我懂得了:父母是这个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他们也许有时会做一些不得已的选择,但是我们知道,他们始终是为我们好。我们要支持他们,理解他们,爱他们!

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500字

观后感范文: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600字


《唐山大地震》这部影片,使每一位观看它的的观众为之动容。地震时惊险的场景,地震后失去亲人的人们悲痛的神态,离别数十年后再次重逢的场面,都无不触动着人们的心弦。那么你知道《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有关于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600字,希望你喜欢。

读后感大全中有很多优质读后感范文为您提供!

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600字1

大地震曾经使唐山人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关爱,冯小刚将使唐山人得到全国人民的尊重!

一部史诗般的电影,一部反映人间大爱的电影,一部能使全场潸然泪下的电影。我不得不佩服冯导,他是一个不仅仅可以让观众捧腹大笑的导演,还是一个可以让观众泣不成声的导演。《唐山大地震》挑战你的泪腺!

剧中不仅用镜头语言表现了唐山大地震那使人震撼的23秒钟,还用写实的手法表现出了一家人在唐山大地震中,在人类极端情况下所表现出的善良和豁达。

方达的姑姑善解人意,说服了奶奶,让方达从远去的长途车上下来,回去找妈妈。从元妮的神情到姑姑的一句“什么都没有了,如果接走方达,元妮的唯一希望就没了”,当观众们看到长途车停下,方达下车跑回妈妈的怀抱的时候,全场流泪!

片尾处,方凳原谅了妈妈,第一次回到唐山的家里,看到妈妈为她准备好的凉水泡西红柿、妈妈的下跪,让人心酸有余!方凳在自己和爸爸的墓地中哭泣着问妈妈“这些年你是怎么过来的啊?!”妈妈说“我过得挺好的,我要是过得花红柳绿的,就对不起你和你爸爸了!”

……

不说这些情节对泪腺的挑战,全剧对唐山人在人类极端情况下所表现出的善良和豁达足以让唐山人受到全国乃至全世界、全人类的尊重!当然,剧中陈道明饰演的养父同样以豁达和爱心让观众的眼泪纵容。

剧中仅表现了方达、方凳的一家人,这只是唐山二十四万殉难者家庭中的一个。我相信,唐山千千万万个家庭都有着对生离死别的权威诠释,都有着对生命、家庭、亲情的最深刻理解,唐山拥有千百万懂得人间大爱的人民!

片尾,一位华发老者对着地震纪念墙自语:“过两天我再来看你。”之后骑上自行车,慢慢离去,字幕:“宋守述,65岁,冶金矿山机械厂退休工人,地震中失去了父亲、妹妹和儿子,儿子宋永杰年仅5岁。”这个镜头使我震撼!使我对唐山、对唐山人肃然起敬!

看完《唐山大地震》,家里原本惊天动地的矛盾,在我心里变成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工作单位里的纷纷扰扰变成了早该飘散的烟云,生活常态中的一切变得那样的渺小,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豁达地去面对生活吧!

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600字2

近期电影院里在热映一部新影片《唐山大地震》,这是一部震动人心的大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虽然我没有亲身经历过唐山大地震的洗礼,却感受过汶川大地震的伤痛。印象里也只有妈妈当年给我讲的那些点点滴滴。我带着记忆,怀着一颗坚强的心来到了影院观看《唐山大地震》。

影片是以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当年的情形为背景,细致的描写了唐山一个普通人的家庭生活,告诉我们:生与死的距离到底有多远?仅仅是在短暂的几秒钟里,一个繁荣而平静的城市就灰飞烟灭,成了一片渺无声息的废墟。那一声声歇斯底里的呐喊,无不刺痛着我们每一颗心灵。夫妻之间的爱,生与死的相守;母子之间的爱如涓涓溪流、源远流长。就在妻子在丈夫身边不知所措那一刹那,突然听到有人喊到了自己的孩子的消息,母亲像看到了希望那样跑去救孩子,当救援队发问“想好了没呀,到底救哪个”时,那就像一只可恶的恶魔在一片一片撕扯母亲的肉,母亲在无奈之下选择了弟弟。也就是这一刻,女儿从此失去了所有的希望,她误以为被母亲放弃,不敢认真去爱,不敢相信爱,殊不知,她们的内心其实是最饱满、最真实的、生命可断,情却难了。追寻失去的,才弥足珍贵。因为生命,不应该在回忆里感叹,应该真诚触碰情感,彼此珍爱,认真的生活!而母亲也因此为女儿歉疚一辈子。当若干年后再一次救援地震灾区时,他们奇迹般的再次相遇,看着眼前的一幕幕画面,仿佛唐山大地震就在昨天,女儿理解了母亲的心痛,最终还是原谅了母亲。

每一个观看过这部影片的人,无不涌起情感的波澜,无不感到心灵的悸动,从唐山到汶川地震,无论是影片还是我们的现实生活,都让我们感动于华夏子孙的大爱无私。“唐山大地震”带给我们的震撼也远不止这些,甚至那些在影片中,一次正脸也没有露的满身淤泥的解放军,也是同样值得我们尊敬的,他们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有的伤了,有的还奉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却没有一个人发出怨声,都是无比坚强的冲上前去,与大自然勇敢地搏斗!自然灾害是可怕的,也是很难预料的,但只要所有人一条心,就一定能战胜困难,赢得胜利!地震只是一个载体,它引领着我们追忆过去,呼唤情感的回归。惊天动地,生死离别,告诉我们,地震是苦难的。但是,它又在岁月流逝之时,唤醒我们迷离脆弱的情感:活着,是一种幸福,爱,无可匹敌!

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600字3

今天,在影院观看了《唐山大地震》,以前一直都很期待的片子,终于可以在今天看到了,也算了却的我的一个心愿。之前听冯导说票房要达到5亿,就觉得这一定是一部大片,等公映之后一定要去影院一睹为快,今天我终于如愿以偿了。

不得不承认《唐山大地震》是一部非常震撼人心的电影,无论是从场面,还是剧情拿捏的都非常的到位,甚至那些特效,我看到了还以为是真的。电影讲述的一个普通的唐山家庭,在地震发生时,女主角李元妮(徐帆)失去了丈夫,而又面临着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抉择,当时看到她在废墟上绝望的哭泣,不停地喊着:“都救,两个都救。”的时候,我的心似乎也跟着碎了,作为一个母亲,每一个孩子都是她的生命,都是她舍弃不下的东西,俗话说的好“手心手背都是肉”,而母亲,就更应该是这样的了,最终,她做了一个决定,救弟弟方达(李晨)。

但是上天还是眷顾着姐姐方登(张静初),让姐姐奇迹般的生还了下来,还被一对解放军夫妇收养……辗转间,32年过去了,20xx年,正赶上汶川地震,当姐弟俩看到这场地震正在吞噬着人们的生命时,都被震撼了,想到自己所经历的唐山大地震,于是都毅然决然的赶赴灾区,挽救正在水深火热里的人们。就在这时,姐弟俩终于重逢,而姐姐方登也理解了当初母亲的苦心,终于原谅了母亲,最终,一家人终于团圆……正像海报上写的一样“23秒,32年”,是啊,仅仅因为那23秒所产生的巨变,确需要用32年的时间来抚平人心里的创伤。不过,最后,母女重逢又给人心里带来了莫大的安慰,同时,我也终于觉得——活着真好,这时徐帆在看完电影时说的,虽然只有短短的4个字,却让我难忘。32年的雨雪风霜终于换得了母女重逢,如果,当初他们没有活下来,也许就不会有重逢的一天。灾难,是不能打垮人们的,它只会让人们变得更坚强,更加的有勇气去面对以后的生活!

虽然灾难无情,但是我相信人间有爱,有爱的世界一定不会空虚。剧中还有一点也是值得赞叹的,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亲情。剧里方达对女友说了一句话:“我妈生了我三次,一次是把我生出来,第二次是我在三岁时的了肺炎,大夫说没救了,可是我妈坚持让他救我,第三次,就是地震。”听了这话,我忽然觉得心头一阵酸涩,亲情,这是一个多么美好感人的感情。只有亲情才永远不会背叛你,才是你心灵永远的港湾,亲情如一棵大树,永远为你遮风挡雨,亲情是一座港湾,永远为你心灵的小船开放,亲情是一个温暖的家,永远欢迎你回来。最后,让我们珍爱生命,接纳亲情,为了亲人好好的活着,珍惜生命里的每一天,因为,活着真好!

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600字4

无论是在网上、报刊上、人们的谈话中都对《唐山大地震》赞不绝口,说是“23秒的地震,32年的思念和痛苦。”

昨天晚上,我、妈妈、外婆,乘着老爸的车子去电影院,一路上老妈说“这部电影非常地伤感情。”老爸开玩笑地说:“把这些餐巾纸带去,免得我们家醒醒哭得惨。”我说:“放心吧,我不会哭得很惨的。”老妈说:“不用担心,那里有餐巾纸发的。”外婆说:“我们家醒醒看《金刚》时最后被那只大猩猩感动得流了许多泪,不知这次会怎样?”我说:“这次肯定不会的。”

车到电影院,我提前调整了心态,变得开开心心的,蹦蹦跳跳地向前走着,看到了《唐山大地震》的电影广告,上面画着的是一个小女孩站在一堆尸体上,四处张望着,眼神里充满着迷茫和痛苦。我们来到影院里,刚坐好电影就开始播放了。

电影播放的是1967年7月26日晚上,唐山出现了地震的预兆,昆虫、蛇都爬出来拼命地逃,鸡飞狗跳,连池塘里的鱼都要蹦出来逃生了,一会地光出现了,接着就发生了短短的23秒大地震,一霎那间,房屋成片成片地倒下,道路成块成块地塌陷,还在睡觉来不及逃生的人被石头压在废墟下,跳楼逃生的人许多被砸死,哭叫声、呼喊声、呻吟声响成一片,只有少数人幸存下来。这短短的23秒就使唐山变成一座埋葬了二十多万生灵的废墟,死气沉沉,惨不忍睹。

有一位母亲为了拯救孩子,在废墟里用手不停地挖着石头,砸伤的手臂上不停地流着鲜血,突然,工人们发现了她的女儿和儿子,问她救哪个,她说道:“两个都救,两个都救!”那位工人说:“只能救一个。”因为救姐姐会压死弟弟,救弟弟会压死姐姐。这苦涩的选择,令这位母亲十分痛苦,最后妈妈狠下心来说道“救弟弟。”这几个字让姐姐方登原来在用石头敲击地面的声音突然停了下来,眼里闪动着泪花,这个场景真令人心酸。过了一会弟弟被救出来了,可是那位母亲还在哭,大声斥责老天爷“你混蛋!”工人们劝母亲快带着孩子去医疗站,否则两个孩子一个都得不到。母亲绝望地把姐姐的“尸体”抱出来放在她爸爸的尸身边。过了一会下起了滂沱大雨,从死亡边缘醒过来的方登爬起来,看了看四周,发现全部都是尸体,她一个人走出这个地方,她站在门口,望着走来走去的军人,希望有一个人能收留她,一个军人走过来问她:“小朋友,你的父母呢?”她摇了摇头,那位军人便把她收养了。

32年过去了,20xx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姐姐和弟弟都来到了抗震救灾现场。在一次偶然的时候,姐弟俩相聚了,弟弟谈起了唐山大地震和姐姐被压在一块石头底下只能救一个人的事,这才使姐弟俩相认。到了最后,母女相聚的场面更是非常感人,坐在我身边的大姐姐在那里偷偷地抹眼泪,我也是不停地在抽泣着。在这间厅里有不少人在抽泣,有的还大声地哭了出来,因为他们的心被绞痛了,我也深深地感触到了这厂地震的悲惨和这部电影的感染力。我深深地体会到: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家园,所以要好好珍惜它。我们一定要为祖国繁荣富强作出应有的贡献,不要让大自然重演这痛苦和悲惨的一幕。

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600字5

《唐山大地震》看上去是一部灾难片,实际上却讲述了一个亲情和震后幸存者治愈心灵创伤的感人故事。在唐山大地震灾难发生的23秒间,动摇的地面、撕裂的房屋、惨叫的人声,强烈的视觉冲击震撼人的心灵,一个年轻的母亲在震后的废墟中,水泥板的一段压着龙凤胎的姐姐,另一端压着弟弟。救援者只有能力救活一人,这位年轻的母亲,将如何抉择?这是这部电影留给人性的一个难题。在“只能救一个”的万难抉择下,徐帆扮演的母亲无助而绝望的喊出“救弟弟”几个字时,压在钢筋水泥板下的姐姐默默流泪,呢喃着喊出最后一句“妈妈”,同样也在黑暗中陷入了无助和绝望。23秒的地震灾难,带来了一个家庭32年的生离死别。对他们三个人来说,活下来只是这个故事的开始。

这注定是一个无解的难题。母亲难以逃脱自责的负罪感,女儿也无法面对母亲放弃自己的心灵创伤。这里的无解,并不是故事的无解,而是人性的无解。人类如何才能修复这种因灾难或苦难带来的人性扭曲?这是冯小刚拍摄这部影片,一直在真正面对的难题。父亲死了,眼睛永远的闭上了;母亲和女儿虽然活了,但内心的伤口却一直张开着。人们在电影院中留下的泪水,不仅是为这对母女,更因为灾难对生命和人性的伤害与扭曲。

在观看这部电影时我流下了泪水,很多年没有这种观影的感觉了。但同时冯小刚最拿手的幽默元素依然存在:除去对于植入广告的些许不满外,儿子的那句“这里鸡不缺,蛋也有的是”还是让人忍俊不禁。但电影更多的是渲染了情感的力量,无论是对故事、画面节奏的把握,还是对观众情绪的驾驭,冯小刚都显示了他娴熟的功力。对大地震的灾难表现,也处理的恰到好处,既形成了对故事发展的推动和压力,也没有过度的渲染,电影在意的是如何让观众能设身处地走进角色的情感中,一旦与之呼应、合拍了,你自然会与角色一起深入到那复杂的人性世界中。人们流下的泪水,其实是对自己人性的一次净化,流出的不过是那些遮蔽人性的杂质。

近百年来,中国有太多的苦难和灾难,被遮蔽在人们的记忆之外。除了前两年看过一部国产的反映台风的灾难片以外好像国内没什么值得记忆的灾难片了。人们几乎已经遗忘了该如何用电影来表达苦难对人性的伤害。苦难在公共话语中的失声,使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直面不幸与悲伤的能力。天灾人祸是我们无法避免的,就像《20xx》一样。天灾在世人眼里承担了一个恶的角色。其实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让经历苦难的人发出声音,不仅是对那些受难者生命的尊重,也意味着将那些个体的苦难记忆,转化为民众可以用来自我教育的公共记忆。它其实也是民众间寻求文化认同的一种方式。这种记忆对一个民族,是最为重要的精神财富。因为对历史的苦难记忆越深刻,就越能警示人们提放这种苦难的再度发生。

现在的科学水平还无法准确预报这种大的苦难和灾难在何时何地发生,它往往在人们毫无提防的时候突然来临,就像唐山、汶川、玉树地震一样。不愿面对伤疤和苦难的人们,却要以这种更残酷的方式,来面对历史的苏醒。苦难的受害者,并不只是那些受伤害的个体,而是所有人的共同人性,所以对苦难的揭示和记忆,也是一种对创伤的安慰和人性的追寻。《唐山大地震》就是这样一部寓言,它用一个带着体温和血泪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苦难重压下人性的尊严。那些死亡者的生命不会回来了,那些受难者的青春也不会回来了,但这种对于苦难的聆听和见证,会让我们对现实始终保持一份清醒。实际上,在这个麻木迷茫的年代,做一个对苦难历史的记录着和见证人,也是一份人性的行动和责任。

唐山大地震个人感悟

观后感模板: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350字


《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其实讲述的是那些幸存下来的普通人,如何在地震之后的漫长时光里,重新找回丢失的家庭亲情。那么你知道《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有关于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350字,希望你喜欢。

希望您阅读完读后感大全网的读后感后,能够收藏。

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350字1

今天,在影院观看了《唐山大地震》,以前一直都很期待的片子,终于可以在今天看到了,也算了却的我的一个心愿。之前听冯导说票房要达到5亿,就觉得这一定是一部大片,等公映之后一定要去影院一睹为快,今天我终于如愿以偿了。

不得不承认《唐山大地震》是一部非常震撼人心的电影,无论是从场面,还是剧情拿捏的都非常的到位,甚至那些特效,我看到了还以为是真的。电影讲述的一个普通的唐山家庭,在地震发生时,女主角李元妮(徐帆)失去了丈夫,而又面临着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抉择,当时看到她在废墟上绝望的哭泣,不停地喊着:“都救,两个都救。”的时候,我的心似乎也跟着碎了,作为一个母亲,每一个孩子都是她的生命,都是她舍弃不下的东西,俗话说的好“手心手背都是肉”,而母亲,就更应该是这样的了,最终,她做了一个决定,救弟弟方达(李晨)。

但是上天还是眷顾着姐姐方登(张静初),让姐姐奇迹般的生还了下来,还被一对解放军夫妇收养……辗转间,32年过去了,20xx年,正赶上汶川地震,当姐弟俩看到这场地震正在吞噬着人们的生命时,都被震撼了,想到自己所经历的唐山大地震,于是都毅然决然的赶赴灾区,挽救正在水深火热里的人们。就在这时,姐弟俩终于重逢,而姐姐方登也理解了当初母亲的苦心,终于原谅了母亲,最终,一家人终于团圆……正像海报上写的一样“23秒,32年”,是啊,仅仅因为那23秒所产生的巨变,确需要用32年的时间来抚平人心里的创伤。不过,最后,母女重逢又给人心里带来了莫大的安慰,同时,我也终于觉得——活着真好,这时徐帆在看完电影时说的,虽然只有短短的4个字,却让我难忘。32年的雨雪风霜终于换得了母女重逢,如果,当初他们没有活下来,也许就不会有重逢的一天。灾难,是不能打垮人们的,它只会让人们变得更坚强,更加的有勇气去面对以后的生活!

虽然灾难无情,但是我相信人间有爱,有爱的世界一定不会空虚。剧中还有一点也是值得赞叹的,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亲情。剧里方达对女友说了一句话:“我妈生了我三次,一次是把我生出来,第二次是我在三岁时的了肺炎,大夫说没救了,可是我妈坚持让他救我,第三次,就是地震。”听了这话,我忽然觉得心头一阵酸涩,亲情,这是一个多么美好感人的感情。只有亲情才永远不会背叛你,才是你心灵永远的港湾,亲情如一棵大树,永远为你遮风挡雨,亲情是一座港湾,永远为你心灵的小船开放,亲情是一个温暖的家,永远欢迎你回来。最后,让我们珍爱生命,接纳亲情,为了亲人好好的活着,珍惜生命里的每一天,因为,活着真好!

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350字2

无论是在网上、报刊上、人们的谈话中都对《唐山大地震》赞不绝口,说是“23秒的地震,32年的思念和痛苦。”

昨天晚上,我、妈妈、外婆,乘着老爸的车子去电影院,一路上老妈说“这部电影非常地伤感情。”老爸开玩笑地说:“把这些餐巾纸带去,免得我们家醒醒哭得惨。”我说:“放心吧,我不会哭得很惨的。”老妈说:“不用担心,那里有餐巾纸发的。”外婆说:“我们家醒醒看《金刚》时最后被那只大猩猩感动得流了许多泪,不知这次会怎样?”我说:“这次肯定不会的。”

车到电影院,我提前调整了心态,变得开开心心的,蹦蹦跳跳地向前走着,看到了《唐山大地震》的电影广告,上面画着的是一个小女孩站在一堆尸体上,四处张望着,眼神里充满着迷茫和痛苦。我们来到影院里,刚坐好电影就开始播放了。

电影播放的是1967年7月26日晚上,唐山出现了地震的预兆,昆虫、蛇都爬出来拼命地逃,鸡飞狗跳,连池塘里的鱼都要蹦出来逃生了,一会地光出现了,接着就发生了短短的23秒大地震,一霎那间,房屋成片成片地倒下,道路成块成块地塌陷,还在睡觉来不及逃生的人被石头压在废墟下,跳楼逃生的人许多被砸死,哭叫声、呼喊声、呻吟声响成一片,只有少数人幸存下来。这短短的23秒就使唐山变成一座埋葬了二十多万生灵的废墟,死气沉沉,惨不忍睹。

有一位母亲为了拯救孩子,在废墟里用手不停地挖着石头,砸伤的手臂上不停地流着鲜血,突然,工人们发现了她的女儿和儿子,问她救哪个,她说道:“两个都救,两个都救!”那位工人说:“只能救一个。”因为救姐姐会压死弟弟,救弟弟会压死姐姐。这苦涩的选择,令这位母亲十分痛苦,最后妈妈狠下心来说道“救弟弟。”这几个字让姐姐方登原来在用石头敲击地面的声音突然停了下来,眼里闪动着泪花,这个场景真令人心酸。过了一会弟弟被救出来了,可是那位母亲还在哭,大声斥责老天爷“你混蛋!”工人们劝母亲快带着孩子去医疗站,否则两个孩子一个都得不到。母亲绝望地把姐姐的“尸体”抱出来放在她爸爸的尸身边。过了一会下起了滂沱大雨,从死亡边缘醒过来的方登爬起来,看了看四周,发现全部都是尸体,她一个人走出这个地方,她站在门口,望着走来走去的军人,希望有一个人能收留她,一个军人走过来问她:“小朋友,你的父母呢?”她摇了摇头,那位军人便把她收养了。

32年过去了,20xx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姐姐和弟弟都来到了抗震救灾现场。在一次偶然的时候,姐弟俩相聚了,弟弟谈起了唐山大地震和姐姐被压在一块石头底下只能救一个人的事,这才使姐弟俩相认。到了最后,母女相聚的场面更是非常感人,坐在我身边的大姐姐在那里偷偷地抹眼泪,我也是不停地在抽泣着。在这间厅里有不少人在抽泣,有的还大声地哭了出来,因为他们的心被绞痛了,我也深深地感触到了这厂地震的悲惨和这部电影的感染力。我深深地体会到: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家园,所以要好好珍惜它。我们一定要为祖国繁荣富强作出应有的贡献,不要让大自然重演这痛苦和悲惨的一幕。

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350字3

《唐山大地震》看上去是一部灾难片,实际上却讲述了一个亲情和震后幸存者治愈心灵创伤的感人故事。在唐山大地震灾难发生的23秒间,动摇的地面、撕裂的房屋、惨叫的人声,强烈的视觉冲击震撼人的心灵,一个年轻的母亲在震后的废墟中,水泥板的一段压着龙凤胎的姐姐,另一端压着弟弟。救援者只有能力救活一人,这位年轻的母亲,将如何抉择?这是这部电影留给人性的一个难题。在“只能救一个”的万难抉择下,徐帆扮演的母亲无助而绝望的喊出“救弟弟”几个字时,压在钢筋水泥板下的姐姐默默流泪,呢喃着喊出最后一句“妈妈”,同样也在黑暗中陷入了无助和绝望。23秒的地震灾难,带来了一个家庭32年的生离死别。对他们三个人来说,活下来只是这个故事的开始。

这注定是一个无解的难题。母亲难以逃脱自责的负罪感,女儿也无法面对母亲放弃自己的心灵创伤。这里的无解,并不是故事的无解,而是人性的无解。人类如何才能修复这种因灾难或苦难带来的人性扭曲?这是冯小刚拍摄这部影片,一直在真正面对的难题。父亲死了,眼睛永远的闭上了;母亲和女儿虽然活了,但内心的伤口却一直张开着。人们在电影院中留下的泪水,不仅是为这对母女,更因为灾难对生命和人性的伤害与扭曲。

在观看这部电影时我流下了泪水,很多年没有这种观影的感觉了。但同时冯小刚最拿手的幽默元素依然存在:除去对于植入广告的些许不满外,儿子的那句“这里鸡不缺,蛋也有的是”还是让人忍俊不禁。但电影更多的是渲染了情感的力量,无论是对故事、画面节奏的把握,还是对观众情绪的驾驭,冯小刚都显示了他娴熟的功力。对大地震的灾难表现,也处理的恰到好处,既形成了对故事发展的推动和压力,也没有过度的渲染,电影在意的是如何让观众能设身处地走进角色的情感中,一旦与之呼应、合拍了,你自然会与角色一起深入到那复杂的人性世界中。人们流下的泪水,其实是对自己人性的一次净化,流出的不过是那些遮蔽人性的杂质。

近百年来,中国有太多的苦难和灾难,被遮蔽在人们的记忆之外。除了前两年看过一部国产的反映台风的灾难片以外好像国内没什么值得记忆的灾难片了。人们几乎已经遗忘了该如何用电影来表达苦难对人性的伤害。苦难在公共话语中的失声,使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直面不幸与悲伤的能力。天灾人祸是我们无法避免的,就像《20xx》一样。天灾在世人眼里承担了一个恶的角色。其实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让经历苦难的人发出声音,不仅是对那些受难者生命的尊重,也意味着将那些个体的苦难记忆,转化为民众可以用来自我教育的公共记忆。它其实也是民众间寻求文化认同的一种方式。这种记忆对一个民族,是最为重要的精神财富。因为对历史的苦难记忆越深刻,就越能警示人们提放这种苦难的再度发生。当08年发生汶川大地震的时候,电影中显示的救援场景和唐山地震有了天壤之别,整个民族对待灾难的态度日臻成熟,灾后的心灵重建是比实体重建更重要的一环,【总理】的一句“大难兴邦”道出了其中的真谛。

现在的科学水平还无法准确预报这种大的苦难和灾难在何时何地发生,它往往在人们毫无提防的时候突然来临,就像唐山、汶川、玉树地震一样。不愿面对伤疤和苦难的人们,却要以这种更残酷的方式,来面对历史的苏醒。苦难的受害者,并不只是那些受伤害的个体,而是所有人的共同人性,所以对苦难的揭示和记忆,也是一种对创伤的安慰和人性的追寻。《唐山大地震》就是这样一部寓言,它用一个带着体温和血泪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苦难重压下人性的尊严。那些死亡者的生命不会回来了,那些受难者的青春也不会回来了,但这种对于苦难的聆听和见证,会让我们对现实始终保持一份清醒。实际上,在这个麻木迷茫的年代,做一个对苦难历史的记录着和见证人,也是一份人性的行动和责任。

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350字4

近期电影院里在热映一部新影片《唐山大地震》,这是一部震动人心的大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虽然我没有亲身经历过唐山大地震的洗礼,却感受过汶川大地震的伤痛。印象里也只有妈妈当年给我讲的那些点点滴滴。我带着记忆,怀着一颗坚强的心来到了影院观看《唐山大地震》。

影片是以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当年的情形为背景,细致的描写了唐山一个普通人的家庭生活,告诉我们:生与死的距离到底有多远?仅仅是在短暂的几秒钟里,一个繁荣而平静的城市就灰飞烟灭,成了一片渺无声息的废墟。那一声声歇斯底里的呐喊,无不刺痛着我们每一颗心灵。夫妻之间的爱,生与死的相守;母子之间的爱如涓涓溪流、源远流长。就在妻子在丈夫身边不知所措那一刹那,突然听到有人喊到了自己的孩子的消息,母亲像看到了希望那样跑去救孩子,当救援队发问“想好了没呀,到底救哪个”时,那就像一只可恶的恶魔在一片一片撕扯母亲的肉,母亲在无奈之下选择了弟弟。也就是这一刻,女儿从此失去了所有的希望,她误以为被母亲放弃,不敢认真去爱,不敢相信爱,殊不知,她们的内心其实是最饱满、最真实的、生命可断,情却难了。追寻失去的,才弥足珍贵。因为生命,不应该在回忆里感叹,应该真诚触碰情感,彼此珍爱,认真的生活!而母亲也因此为女儿歉疚一辈子。当若干年后再一次救援地震灾区时,他们奇迹般的再次相遇,看着眼前的一幕幕画面,仿佛唐山大地震就在昨天,女儿理解了母亲的心痛,最终还是原谅了母亲。

每一个观看过这部影片的人,无不涌起情感的波澜,无不感到心灵的悸动,从唐山到汶川地震,无论是影片还是我们的现实生活,都让我们感动于华夏子孙的大爱无私。“唐山大地震”带给我们的震撼也远不止这些,甚至那些在影片中,一次正脸也没有露的满身淤泥的解放军,也是同样值得我们尊敬的,他们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有的伤了,有的还奉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却没有一个人发出怨声,都是无比坚强的冲上前去,与大自然勇敢地搏斗!自然灾害是可怕的,也是很难预料的,但只要所有人一条心,就一定能战胜困难,赢得胜利!地震只是一个载体,它引领着我们追忆过去,呼唤情感的回归。惊天动地,生死离别,告诉我们,地震是苦难的。但是,它又在岁月流逝之时,唤醒我们迷离脆弱的情感:活着,是一种幸福,爱,无可匹敌!

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350字5

大地震曾经使唐山人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关爱,冯小刚将使唐山人得到全国人民的尊重!

一部史诗般的电影,一部反映人间大爱的电影,一部能使全场潸然泪下的电影。我不得不佩服冯导,他是一个不仅仅可以让观众捧腹大笑的导演,还是一个可以让观众泣不成声的导演。《唐山大地震》挑战你的泪腺!

剧中不仅用镜头语言表现了唐山大地震那使人震撼的23秒钟,还用写实的手法表现出了一家人在唐山大地震中,在人类极端情况下所表现出的善良和豁达。

方达的姑姑善解人意,说服了奶奶,让方达从远去的长途车上下来,回去找妈妈。从元妮的神情到姑姑的一句“什么都没有了,如果接走方达,元妮的唯一希望就没了”,当观众们看到长途车停下,方达下车跑回妈妈的怀抱的时候,全场流泪!

片尾处,方凳原谅了妈妈,第一次回到唐山的家里,看到妈妈为她准备好的凉水泡西红柿、妈妈的下跪,让人心酸有余!方凳在自己和爸爸的墓地中哭泣着问妈妈“这些年你是怎么过来的啊?!”妈妈说“我过得挺好的,我要是过得花红柳绿的,就对不起你和你爸爸了!”

……

不说这些情节对泪腺的挑战,全剧对唐山人在人类极端情况下所表现出的善良和豁达足以让唐山人受到全国乃至全世界、全人类的尊重!当然,剧中陈道明饰演的养父同样以豁达和爱心让观众的眼泪纵容。

剧中仅表现了方达、方凳的一家人,这只是唐山二十四万殉难者家庭中的一个。我相信,唐山千千万万个家庭都有着对生离死别的权威诠释,都有着对生命、家庭、亲情的最深刻理解,唐山拥有千百万懂得人间大爱的人民!

片尾,一位华发老者对着地震纪念墙自语:“过两天我再来看你。”之后骑上自行车,慢慢离去,字幕:“宋守述,65岁,冶金矿山机械厂退休工人,地震中失去了父亲、妹妹和儿子,儿子宋永杰年仅5岁。”这个镜头使我震撼!使我对唐山、对唐山人肃然起敬!

看完《唐山大地震》,家里原本惊天动地的矛盾,在我心里变成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工作单位里的纷纷扰扰变成了早该飘散的烟云,生活常态中的一切变得那样的渺小,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豁达地去面对生活吧!

唐山大地震个人感悟

观后感: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小学生


《唐山大地震》这部影片不仅是一部灾难片,它更像一首赞美诗。经历过地震的阵痛,让我们对人生要了深刻的感悟,对情感有了生动的解读。那么你知道《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有关于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小学生,希望你喜欢。

读后感大全网专业提供免费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小学生1

今天,在影院观看了《唐山大地震》,以前一直都很期待的片子,终于可以在今天看到了,也算了却的我的一个心愿。之前听冯导说票房要达到5亿,就觉得这一定是一部大片,等公映之后一定要去影院一睹为快,今天我终于如愿以偿了。

不得不承认《唐山大地震》是一部非常震撼人心的电影,无论是从场面,还是剧情拿捏的都非常的到位,甚至那些特效,我看到了还以为是真的。电影讲述的一个普通的唐山家庭,在地震发生时,女主角李元妮(徐帆)失去了丈夫,而又面临着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抉择,当时看到她在废墟上绝望的哭泣,不停地喊着:“都救,两个都救。”的时候,我的心似乎也跟着碎了,作为一个母亲,每一个孩子都是她的生命,都是她舍弃不下的东西,俗话说的好“手心手背都是肉”,而母亲,就更应该是这样的了,最终,她做了一个决定,救弟弟方达(李晨)。

但是上天还是眷顾着姐姐方登(张静初),让姐姐奇迹般的生还了下来,还被一对解放军夫妇收养……辗转间,32年过去了,20xx年,正赶上汶川地震,当姐弟俩看到这场地震正在吞噬着人们的生命时,都被震撼了,想到自己所经历的唐山大地震,于是都毅然决然的赶赴灾区,挽救正在水深火热里的人们。就在这时,姐弟俩终于重逢,而姐姐方登也理解了当初母亲的苦心,终于原谅了母亲,最终,一家人终于团圆……正像海报上写的一样“23秒,32年”,是啊,仅仅因为那23秒所产生的巨变,确需要用32年的时间来抚平人心里的创伤。不过,最后,母女重逢又给人心里带来了莫大的安慰,同时,我也终于觉得——活着真好,这时徐帆在看完电影时说的,虽然只有短短的4个字,却让我难忘。32年的雨雪风霜终于换得了母女重逢,如果,当初他们没有活下来,也许就不会有重逢的一天。灾难,是不能打垮人们的,它只会让人们变得更坚强,更加的有勇气去面对以后的生活!

虽然灾难无情,但是我相信人间有爱,有爱的世界一定不会空虚。剧中还有一点也是值得赞叹的,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亲情。剧里方达对女友说了一句话:“我妈生了我三次,一次是把我生出来,第二次是我在三岁时的了肺炎,大夫说没救了,可是我妈坚持让他救我,第三次,就是地震。”听了这话,我忽然觉得心头一阵酸涩,亲情,这是一个多么美好感人的感情。只有亲情才永远不会背叛你,才是你心灵永远的港湾,亲情如一棵大树,永远为你遮风挡雨,亲情是一座港湾,永远为你心灵的小船开放,亲情是一个温暖的家,永远欢迎你回来。最后,让我们珍爱生命,接纳亲情,为了亲人好好的活着,珍惜生命里的每一天,因为,活着真好!

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小学生2

大地震曾经使唐山人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关爱,冯小刚将使唐山人得到全国人民的尊重!

一部史诗般的电影,一部反映人间大爱的电影,一部能使全场潸然泪下的电影。我不得不佩服冯导,他是一个不仅仅可以让观众捧腹大笑的导演,还是一个可以让观众泣不成声的导演。《唐山大地震》挑战你的泪腺!

剧中不仅用镜头语言表现了唐山大地震那使人震撼的23秒钟,还用写实的手法表现出了一家人在唐山大地震中,在人类极端情况下所表现出的善良和豁达。

方达的姑姑善解人意,说服了奶奶,让方达从远去的长途车上下来,回去找妈妈。从元妮的神情到姑姑的一句“什么都没有了,如果接走方达,元妮的唯一希望就没了”,当观众们看到长途车停下,方达下车跑回妈妈的怀抱的时候,全场流泪!

片尾处,方凳原谅了妈妈,第一次回到唐山的家里,看到妈妈为她准备好的凉水泡西红柿、妈妈的下跪,让人心酸有余!方凳在自己和爸爸的墓地中哭泣着问妈妈“这些年你是怎么过来的啊?!”妈妈说“我过得挺好的,我要是过得花红柳绿的,就对不起你和你爸爸了!”

……

不说这些情节对泪腺的挑战,全剧对唐山人在人类极端情况下所表现出的善良和豁达足以让唐山人受到全国乃至全世界、全人类的尊重!当然,剧中陈道明饰演的养父同样以豁达和爱心让观众的眼泪纵容。

剧中仅表现了方达、方凳的一家人,这只是唐山二十四万殉难者家庭中的一个。我相信,唐山千千万万个家庭都有着对生离死别的权威诠释,都有着对生命、家庭、亲情的最深刻理解,唐山拥有千百万懂得人间大爱的人民!

片尾,一位华发老者对着地震纪念墙自语:“过两天我再来看你。”之后骑上自行车,慢慢离去,字幕:“宋守述,65岁,冶金矿山机械厂退休工人,地震中失去了父亲、妹妹和儿子,儿子宋永杰年仅5岁。”这个镜头使我震撼!使我对唐山、对唐山人肃然起敬!

看完《唐山大地震》,家里原本惊天动地的矛盾,在我心里变成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工作单位里的纷纷扰扰变成了早该飘散的烟云,生活常态中的一切变得那样的渺小,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豁达地去面对生活吧!

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小学生3

《唐山大地震》看上去是一部灾难片,实际上却讲述了一个亲情和震后幸存者治愈心灵创伤的感人故事。在唐山大地震灾难发生的23秒间,动摇的地面、撕裂的房屋、惨叫的人声,强烈的视觉冲击震撼人的心灵,一个年轻的母亲在震后的废墟中,水泥板的一段压着龙凤胎的姐姐,另一端压着弟弟。救援者只有能力救活一人,这位年轻的母亲,将如何抉择?这是这部电影留给人性的一个难题。在“只能救一个”的万难抉择下,徐帆扮演的母亲无助而绝望的喊出“救弟弟”几个字时,压在钢筋水泥板下的姐姐默默流泪,呢喃着喊出最后一句“妈妈”,同样也在黑暗中陷入了无助和绝望。23秒的地震灾难,带来了一个家庭32年的生离死别。对他们三个人来说,活下来只是这个故事的开始。

这注定是一个无解的难题。母亲难以逃脱自责的负罪感,女儿也无法面对母亲放弃自己的心灵创伤。这里的无解,并不是故事的无解,而是人性的无解。人类如何才能修复这种因灾难或苦难带来的人性扭曲?这是冯小刚拍摄这部影片,一直在真正面对的难题。父亲死了,眼睛永远的闭上了;母亲和女儿虽然活了,但内心的伤口却一直张开着。人们在电影院中留下的泪水,不仅是为这对母女,更因为灾难对生命和人性的伤害与扭曲。

在观看这部电影时我流下了泪水,很多年没有这种观影的感觉了。但同时冯小刚最拿手的幽默元素依然存在:除去对于植入广告的些许不满外,儿子的那句“这里鸡不缺,蛋也有的是”还是让人忍俊不禁。但电影更多的是渲染了情感的力量,无论是对故事、画面节奏的把握,还是对观众情绪的驾驭,冯小刚都显示了他娴熟的功力。对大地震的灾难表现,也处理的恰到好处,既形成了对故事发展的推动和压力,也没有过度的渲染,电影在意的是如何让观众能设身处地走进角色的情感中,一旦与之呼应、合拍了,你自然会与角色一起深入到那复杂的人性世界中。人们流下的泪水,其实是对自己人性的一次净化,流出的不过是那些遮蔽人性的杂质。

近百年来,中国有太多的苦难和灾难,被遮蔽在人们的记忆之外。除了前两年看过一部国产的反映台风的灾难片以外好像国内没什么值得记忆的灾难片了。人们几乎已经遗忘了该如何用电影来表达苦难对人性的伤害。苦难在公共话语中的失声,使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直面不幸与悲伤的能力。天灾人祸是我们无法避免的,就像《20xx》一样。天灾在世人眼里承担了一个恶的角色。其实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让经历苦难的人发出声音,不仅是对那些受难者生命的尊重,也意味着将那些个体的苦难记忆,转化为民众可以用来自我教育的公共记忆。它其实也是民众间寻求文化认同的一种方式。这种记忆对一个民族,是最为重要的精神财富。因为对历史的苦难记忆越深刻,就越能警示人们提放这种苦难的再度发生。

现在的科学水平还无法准确预报这种大的苦难和灾难在何时何地发生,它往往在人们毫无提防的时候突然来临,就像唐山、汶川、玉树地震一样。不愿面对伤疤和苦难的人们,却要以这种更残酷的方式,来面对历史的苏醒。苦难的受害者,并不只是那些受伤害的个体,而是所有人的共同人性,所以对苦难的揭示和记忆,也是一种对创伤的安慰和人性的追寻。《唐山大地震》就是这样一部寓言,它用一个带着体温和血泪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苦难重压下人性的尊严。那些死亡者的生命不会回来了,那些受难者的青春也不会回来了,但这种对于苦难的聆听和见证,会让我们对现实始终保持一份清醒。实际上,在这个麻木迷茫的年代,做一个对苦难历史的记录着和见证人,也是一份人性的行动和责任。

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小学生4

无论是在网上、报刊上、人们的谈话中都对《唐山大地震》赞不绝口,说是“23秒的地震,32年的思念和痛苦。”

昨天晚上,我、妈妈、外婆,乘着老爸的车子去电影院,一路上老妈说“这部电影非常地伤感情。”老爸开玩笑地说:“把这些餐巾纸带去,免得我们家醒醒哭得惨。”我说:“放心吧,我不会哭得很惨的。”老妈说:“不用担心,那里有餐巾纸发的。”外婆说:“我们家醒醒看《金刚》时最后被那只大猩猩感动得流了许多泪,不知这次会怎样?”我说:“这次肯定不会的。”

车到电影院,我提前调整了心态,变得开开心心的,蹦蹦跳跳地向前走着,看到了《唐山大地震》的电影广告,上面画着的是一个小女孩站在一堆尸体上,四处张望着,眼神里充满着迷茫和痛苦。我们来到影院里,刚坐好电影就开始播放了。

电影播放的是1967年7月26日晚上,唐山出现了地震的预兆,昆虫、蛇都爬出来拼命地逃,鸡飞狗跳,连池塘里的鱼都要蹦出来逃生了,一会地光出现了,接着就发生了短短的23秒大地震,一霎那间,房屋成片成片地倒下,道路成块成块地塌陷,还在睡觉来不及逃生的人被石头压在废墟下,跳楼逃生的人许多被砸死,哭叫声、呼喊声、呻吟声响成一片,只有少数人幸存下来。这短短的23秒就使唐山变成一座埋葬了二十多万生灵的废墟,死气沉沉,惨不忍睹。

有一位母亲为了拯救孩子,在废墟里用手不停地挖着石头,砸伤的手臂上不停地流着鲜血,突然,工人们发现了她的女儿和儿子,问她救哪个,她说道:“两个都救,两个都救!”那位工人说:“只能救一个。”因为救姐姐会压死弟弟,救弟弟会压死姐姐。这苦涩的选择,令这位母亲十分痛苦,最后妈妈狠下心来说道“救弟弟。”这几个字让姐姐方登原来在用石头敲击地面的声音突然停了下来,眼里闪动着泪花,这个场景真令人心酸。过了一会弟弟被救出来了,可是那位母亲还在哭,大声斥责老天爷“你混蛋!”工人们劝母亲快带着孩子去医疗站,否则两个孩子一个都得不到。母亲绝望地把姐姐的“尸体”抱出来放在她爸爸的尸身边。过了一会下起了滂沱大雨,从死亡边缘醒过来的方登爬起来,看了看四周,发现全部都是尸体,她一个人走出这个地方,她站在门口,望着走来走去的军人,希望有一个人能收留她,一个军人走过来问她:“小朋友,你的父母呢?”她摇了摇头,那位军人便把她收养了。

32年过去了,20xx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姐姐和弟弟都来到了抗震救灾现场。在一次偶然的时候,姐弟俩相聚了,弟弟谈起了唐山大地震和姐姐被压在一块石头底下只能救一个人的事,这才使姐弟俩相认。到了最后,母女相聚的场面更是非常感人,坐在我身边的大姐姐在那里偷偷地抹眼泪,我也是不停地在抽泣着。在这间厅里有不少人在抽泣,有的还大声地哭了出来,因为他们的心被绞痛了,我也深深地感触到了这厂地震的悲惨和这部电影的感染力。我深深地体会到: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家园,所以要好好珍惜它。我们一定要为祖国繁荣富强作出应有的贡献,不要让大自然重演这痛苦和悲惨的一幕。

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小学生5

近期电影院里在热映一部新影片《唐山大地震》,这是一部震动人心的大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虽然我没有亲身经历过唐山大地震的洗礼,却感受过汶川大地震的伤痛。印象里也只有妈妈当年给我讲的那些点点滴滴。我带着记忆,怀着一颗坚强的心来到了影院观看《唐山大地震》。

影片是以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当年的情形为背景,细致的描写了唐山一个普通人的家庭生活,告诉我们:生与死的距离到底有多远?仅仅是在短暂的几秒钟里,一个繁荣而平静的城市就灰飞烟灭,成了一片渺无声息的废墟。那一声声歇斯底里的呐喊,无不刺痛着我们每一颗心灵。夫妻之间的爱,生与死的相守;母子之间的爱如涓涓溪流、源远流长。就在妻子在丈夫身边不知所措那一刹那,突然听到有人喊到了自己的孩子的消息,母亲像看到了希望那样跑去救孩子,当救援队发问“想好了没呀,到底救哪个”时,那就像一只可恶的恶魔在一片一片撕扯母亲的肉,母亲在无奈之下选择了弟弟。也就是这一刻,女儿从此失去了所有的希望,她误以为被母亲放弃,不敢认真去爱,不敢相信爱,殊不知,她们的内心其实是最饱满、最真实的、生命可断,情却难了。追寻失去的,才弥足珍贵。因为生命,不应该在回忆里感叹,应该真诚触碰情感,彼此珍爱,认真的生活!而母亲也因此为女儿歉疚一辈子。当若干年后再一次救援地震灾区时,他们奇迹般的再次相遇,看着眼前的一幕幕画面,仿佛唐山大地震就在昨天,女儿理解了母亲的心痛,最终还是原谅了母亲。

每一个观看过这部影片的人,无不涌起情感的波澜,无不感到心灵的悸动,从唐山到汶川地震,无论是影片还是我们的现实生活,都让我们感动于华夏子孙的大爱无私。“唐山大地震”带给我们的震撼也远不止这些,甚至那些在影片中,一次正脸也没有露的满身淤泥的解放军,也是同样值得我们尊敬的,他们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有的伤了,有的还奉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却没有一个人发出怨声,都是无比坚强的冲上前去,与大自然勇敢地搏斗!自然灾害是可怕的,也是很难预料的,但只要所有人一条心,就一定能战胜困难,赢得胜利!地震只是一个载体,它引领着我们追忆过去,呼唤情感的回归。惊天动地,生死离别,告诉我们,地震是苦难的。但是,它又在岁月流逝之时,唤醒我们迷离脆弱的情感:活着,是一种幸福,爱,无可匹敌!

唐山大地震个人感悟

喜欢《电影观后感:唐山大地震电影英语观后感80词》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电影观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