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孩子你慢慢来读书笔记 > 地图 > 孩子你慢慢来读书笔记

孩子你慢慢来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2022-01-21 来源:互联网

《孩子,你慢慢来》读书笔记300字。

古语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人一生的进步都是和书籍的阅读相伴随的,而当不同的人在看完作品后,相信也会有对于它的专属心得体会,为了避免忘记读这本书时所感触到的思想,我们通常会记录下读书笔记,你现在正在想写一篇读书笔记吗?也许"《孩子,你慢慢来》读书笔记300字"就是你要找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是作为人母的龙应台对自己和孩子们的生活的真实写照,看着华生和华安从出生到逐渐认识这个世界,作为母亲的她宽容,耐心,不断指引,还有无奈和些许焦虑。书中都是母子之间的默默温情。读龙应台的书总是静默的,感觉内心的波澜表面平静暗底汹涌,会让人思考很多东西,思考生命,思考生活。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妈妈,起床啦!安安用手指撑开妈妈紧闭的眼睑,像验尸官撑开死人的眼睑。

入夜,小兄弟闭上眼睛,浓密而长的睫毛覆盖下来,使他们的脸庞甜蜜得像天使

HDh765.com更多读书笔记编辑推荐

《孩子你慢慢来》读书笔记


这是《孩子,你慢慢来》书中卷首的一段话,我在石阶上坐下来,看着这个五岁的小男孩,还在很努力地打那个蝴蝶结:绳子穿来穿去,刚好可以拉的一刻,又松了开来,于是重新再来;小小的手慎重地捏着细细的草绳。淡水的街头,阳光斜照着窄巷里这间零乱的花铺。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正是这段文字吸引我继续读完这本书。

青蛙有青蛙的世界,蝌蚪有蝌蚪的世界。作为青蛙的我已忘记自己是怎样的长大,已不能切身的理解蝌蚪的想法,尤其是近阶段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心态就明显有心急的嫌疑。你看你啊,讲了几遍还不明白吗怎么到班里这么长时间还没有把书拿出来等的话语经常不经过自己大脑就熟练地从口中蹦出,说完后意识不到有什么不妥却也没见起到什么效果,反而更让自己心里添堵。文中的妈妈是个聪明、睿智、理性的母亲,她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选择了一个非常简便却又符合儿童身心生长的方法孩子你慢慢来。这个在我们的教学中不是也可以较好的运用吗?

班里的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发展水平不同,因此我们在教育时应提出不同的要求:发展水平高的学生,你有能力快点就快点,而对于水平稍低的学生,你慢点老师也等你啊!

慢慢来却比较快。慢慢来,孩子。

2016孩子你慢慢来读书笔记


孩子你慢慢来这本书是从母亲角度写出的生命体验性质的生活散文。以下是由小编为为大家推荐的孩子你慢慢来读书笔记,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2016孩子你慢慢来读书笔记(1)

终于在今天有机会拜读龙应台的著作《孩子你慢慢来》,这是一本很优秀的书籍,书中的一字一句,都是那么的轻柔,她以一个母亲的角度,用她细腻的文字,轻轻柔柔的将她对于孩子们的爱刻进每一个读者的心里;她也以一个学生,一个曾经的学生,表达了她对于国内教育方式的不满。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 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这就是龙应台对于孩子的态度,她尊重孩子,在她的认知中,孩子就是独立而庄严的生命,她尊重孩子的执着,她愿意等。

书中的第一章,让我的心不禁为之颤抖,林老师对王爱莲毫不掩饰的厌恶,以及他对那个可怜的穷苦孩子毫不留情的体罚,都让我为之心寒。藤条一鞭一鞭地抽下来,打在她头上、颈上、肩上、背上,一鞭一鞭抽下来。王爱莲两手捂着脸,缩着头,不敢躲避,不敢出声;我们只听见藤条扬上空中抖俏响亮的`簌簌`声。

然后鲜血顺着她虬结的发丝稠稠地爬下她的脸,染着她的手指,沾了她本来就肮脏的土黄色制服。那绿色的藤条,不仅打在了王爱莲的身上,也打在了作者的心上。周围人们的歧视导致了王爱莲带弟弟妹妹跳河的悲剧,而冰冷肮脏的河水吞噬的也并不仅仅只是几个可怜的孩子。

这是龙应台童年的阴影,王爱莲幼小生命的逝去,先生冰冷的面孔和每天三小时的作业,使她害怕,她不愿意让她的孩子也去承受这些,所以她尊重孩子,她试着让自己融入孩子的世界,而不是让孩子去接受自己。没说完,刮起一阵秋风,鲜红的彩带在风里波浪似地翻滚起来,此起彼落,妈妈一时呆住了,她以为自己在看一条春节鞭炮声中的五彩金龙谁说这不是一条龙呢?是啊,谁说这不是一条龙呢?孩子的世界永远是那么的纯真,也让龙应台受益无穷。

成为母亲,让龙应台获得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不得不牺牲的,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她哼的曲儿竟变成了儿歌的?她自己也不知道。或许是她第一次拥着这个小生命,把他的脑袋轻轻地放在自己胸口,感受着他浅浅的呼吸的时候,她就彻彻底底的变成一个母亲了吧。当若冰问她为了做一个母亲而抛弃事业时你后悔吗的时候,她的心里肯定也翻起了波澜吧,那句有些经验,是不可言传的中,透露出的,也许就是她于母亲这种特殊职业的感受,有些东西,她牺牲的心甘情愿。

在另一个小生命出世时,她有过担心,实际上这也化为了事实,她看见安安听了人们对于弟弟的夸奖后在镜子前反复的照,妈妈,我的睫毛不长吗?我的头发不软吗?我的手,妈妈,我的手不可爱吗?一句句话语,柔柔的牵动了母亲的心弦,她安抚自己的孩子,告诉安安他和弟弟的区别,她就那样耐心的用自己的爱,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步一步,稳稳地,稳稳地走向未来。

漫漫人生,她有很多的时间去细心的教导他的孩子,教他们万事万物,教他们行事做人。

她并不着急,她也有这个耐心去等孩子,你慢慢来。

2016孩子你慢慢来读书笔记(2)

台湾作家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早在一年级(上)时,我就看过了一遍。

我很喜欢充满传奇色彩的作家一家。妈妈是台湾人说汉语,爸爸是德国人说德语,爸爸妈妈相互交流用英语。因为爸爸工作的原因,他们一家现住在瑞士,华安就是在瑞士上的幼儿园。在不知不觉中,安安从学会听到学会说,在不同的场合说不同的语言,汉语、德语、瑞士语、英语应用自如。真是太可爱、太搞笑了!

我羡慕安安有这样一位通情达理、理解我们、充满耐心的好妈妈。在《序》中,龙应台写下了这么一段美妙的文字: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慢慢来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三个字呀!

而我可以说每天都是在快一点的催促声中度过的。早晨还在迷迷糊糊中,就听到妈妈快一点起床,否则要来不及了的叫声。我穿好衣服,正想顺便看一下桌上的书,妈妈又催我快一点刷牙、洗脸。接着就是催我快一点吃饭,在狼吞虎咽、食物还未完全到胃的时候,就一手拿着一片面包,一手拿着一盒牛奶,在快一点,否则要迟到了的催促声中走上了上学的路。一到学校,又是在老师快一点坐好、快一点交作业、快一点排队的指挥下完成各种各样的事情。放学了,奶奶来接我,回到家后奶奶的第一句话是快一点洗手,第二句快一点吃点心,接着是快一点做作业。直到晚上,在快一点洗脚、快一点睡觉的催促声中,才度过了急匆匆的一天。

我自认为是一个爱学习的孩子,但是我不喜欢填鸭式、功利的学习方式,而是喜欢瓜熟蒂落、功到自然成的龙应台那样的教育方式。我做过一个梦,梦中龙应台一会儿变成我的妈妈,一会儿又是我的老师。

真的,慢慢来有时候并不是坏事。由于气候的原因,东北大米生长周期长于南方大米,所以其口感就要比南方大米好得多;饲养40天就可宰杀的速成鸡,它的鲜度和营养无论如何都比不上农家养一年才食用的土鸡。

慢慢来,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慢慢来让成长变得更加快乐!

2016孩子你慢慢来读书笔记(3)

第一眼见到《孩子你慢慢来》时,就买下了这本书。毫不犹豫的原因是,我曾见到老师的桌子上放着这本书,我很好奇,是什么故事让老师都会去看一看。读完这本书后,才发现是母爱和亲情。

这本书的作者龙应台我并不熟知,但看了这本书后,我可以很肯定,这是只有真正懂得爱的作家才写得出的书,记载了龙应台的两个儿子华安以及华飞成长时的一切、全部,虽然并没有一丝一毫都写出来,但是散文中的情感却足以表达了一切。

华安比华飞大四岁,他们互相笑称对方葛格和底笛,这让我呢感受到了他们不可切割的手足情谊,从一开始的华安对华飞的敌对,到后来两兄弟的打打闹闹,之中有一条无形但圣洁的纽带拴住了他们之间的血缘。有时不经意的打闹,完全漏出一种特别的气息。

还有他们的母亲龙应台。龙应台在这本书里扮起了严母、慈母的形象。她对儿子的期望很高,对德国的教育方式大惊小怪,在一方面比较严格,在另一方面又是另一回事了。我真希望全天下的母亲都能像她一样,牵着孩子慢慢来,该放手的时候就放手。

虽然华安和华飞一开始并不友好,但随着时光飞泻却像蜜糖一样甜蜜、黏黏的。我和姐姐也是如此哦。一次我去姐姐家玩,不知怎么的,姐姐对我开始冷淡起来,我一时气愤也不去理她,但是过了一会儿,我们又和好如初了,又相互依靠在一起玩耍了。其实啊,亲情就是这么easy呢!

读完这本书,我想说:珍惜眼前的时光和爱!

《孩子你慢慢来》读书笔记摘抄


1、现在这个男人当然完全地属于你,做妻子的你;但是他的过去却属于我,做母亲的我。

2、这个世界,凡有爱的事情都好办一点,怕的是恨,不是爱。

3、这家书店只卖两种书:社会主义思想和女性主义。我的手指在寻找答案,谁能告诉我做[母亲]和做[个人]之间怎么平衡?我爱极了做母亲,只要把孩子的头放在我胸口,就能使我觉得幸福。可是我也是个需要极大的内在空间的个人,像一匹野狼,不能没有它空旷的野地和清冷的月光。女性主义者,如果你不曾体验过生养的喜悦和痛苦,你究竟能告诉我些什么呢?

4、华安爸爸说,很骄傲地,别忘记,我是世界上第一个抱他的人。能够这样见证宇宙的蕴吐,能够这样拥抱鲜活的生命,是多厚的恩泽啊!却有男人推拒这样的特权。

5、在他往后成长的岁月里,他会见到无数的人间恶事,没有必要让两岁就开始直到人与人之间的仇恨,人的快乐童年何其匆促,何其珍贵!

6、一路上,两个人都很忙碌。是这样的,妈妈必须做导游,给安安介绍这个世界,安安是新来的。而妈妈漏掉的东西,安安得指出来,提醒他。

7、他正在和一伙人谈他身为奶爸的经验:他如何被一个从早到晚只会啼哭的小东西完全地控制,他的生活如何如何的狼狈大伙正要到颓废的酒吧去,他站起来,说:对不起,我要回去喂奶了。那晚,他走得洋洋得意。他用受虐的、抱怨的方式来表达心中洋溢的幸福。

8、在一个西方的家庭里就比较简单。孩子的母亲有最大的权利,任何人都得尊重生母的权利。我的婆婆很清楚地认知:宝宝首先是我的儿子,其次才是她的孙子。对孩子的教养,她可以从旁帮忙,或是提供过来人的经验,甚至于表示不同的意见,但她最后一句话永远是:当然,决定还是在于你做妈妈的。

9、淡水的街头,阳光斜照着窄巷里这间零乱的花铺。

回教徒和犹太人在彼此屠杀,衣索匹亚的老弱妇孺在一个接一个地饿死,纽约华尔街的证券市场挤满了表情紧张的人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

10、孩子是两个人的,生孩子也是两个人的事情。当医生和护士在为众多的病人跑进跑出的时候,只有丈夫能够握着你的手,陪你度过每一场阵痛的凌虐。夫妻的同舟共济,没有更好的时候。两个人先共度苦痛,苦痛之后再共享欣喜。

《孩子你慢慢来》的读书笔记


是《孩子,你慢慢来》书中卷首的一段话,我在石阶上坐下来,看着这个五岁的小男孩,还在很努力地打那个蝴蝶结:绳子穿来穿去,刚好可以拉的一刻,又松了开来,于是重新再来;小小的手慎重地捏着细细的草绳。淡水的街头,阳光斜照着窄巷里这间零乱的花铺。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正是这段文字吸引我继续读完这本书。

青蛙有青蛙的世界,蝌蚪有蝌蚪的世界。作为青蛙的我已忘记自己是怎样的长大,已不能切身的理解蝌蚪的想法,尤其是近阶段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心态就明显有心急的嫌疑。你看你啊,讲了几遍还不明白吗怎么到班里这么长时间还没有把书拿出来等的话语经常不经过自己大脑就熟练地从口中蹦出,说完后意识不到有什么不妥却也没见起到什么效果,反而更让自己心里添堵。文中的妈妈是个聪明、睿智、理性的母亲,她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选择了一个非常简便却又符合儿童身心生长的方法孩子你慢慢来。这个在我们的教学中不是也可以较好的运用吗?

班里的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发展水平不同,因此我们在教育时应提出不同的要求:发展水平高的学生,你有能力快点就快点,而对于水平稍低的学生,你慢点老师也等你啊!

慢慢来却比较快。慢慢来,孩子。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孩子你慢慢来读书笔记


您是否正在思考用那种方法记录读后感呢?读者们都很喜欢看作品这本书。写一篇读后感将内心的感受抒发出来分享出来,经过搜索整理,小编为你呈现“孩子你慢慢来读书笔记”。

孩子你慢慢来读书笔记 篇1

我想凡是有孩子的妈妈或者爸爸,都会感叹一个小生命的成长,从像热水瓶大小的它,慢慢的长大,高大到可以为他的父母遮阳挡雨;从第一次会爬会走,到最后稳健的搀扶着他年迈的父母走路;从第一次开口叫妈妈,到后来站在台上流利的用各国语言演讲;从第一次自己拿筷子吃饭,到最后,站在妈妈曾经最爱的厨房里做饭……曾经的第一次,到后来的无数次,曾经的手把手,到后来他带着曾经那个年轻的你,走过一段又一段属于他的人生……

是的,孩子,的确需要慢慢来,慢慢的长大,慢慢的成为那个我们所想的他,或者他希望的人生。看着他第一次慢慢的系鞋带,小小的手指慢慢的穿过那两根比他的小手粗不了多少的带子,看着他那个小小的慢慢的动作,还真担心他会做不好,但是心理的那种成就感,可能要远远的超于他本人……

孩子,需要我们用一种慢慢的心去陪伴,陪伴他的成长,陪伴他所有的慢慢来……当时间一点点慢下来,我们静静的和孩子一起,用慢慢的等待,等他长大的那刻……

孩子你慢慢来读书笔记 篇2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是这些年最流行的一句话,讲的是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那怎么赢?才算是真正的赢在起点,又赢在终点呢?

一般孩子开始上学后,最大的改变之一,就是家庭作业,而这个作业的问题,在上海,或者国内其他发达城市,甚至是提前到了幼儿园的中班,大班。就我们这个年纪来看,孩子的作业可以用浮云来解释,可是,就孩子而言,作业简直就是恶魔,他们能花2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来玩,却只能在写作业上坚持五分钟之久,五分钟后,无论作业有无完成,孩子肯定会做一些和作业无关的事,比如玩玩笔,折下飞机,看看窗外,发发呆,或者出来找找妈妈在干什么……

这种走神,对于孩子来说,是再正常不过了,不是吗?美国的孩子花1个多小时写作业,日本的孩子话3个多小时,中国的孩子呢?8个小时……即使我们有多大健忘症,忘记了很多童年往事,但是关于不愿意写作业这件事,或多或少多应该还有点印象的吧。自己当年有多么不愿意写作业,自己又是如何面对老师的质问的?

所以,孩子不一定非要赢在起点,或者以这种方式来赢,输一点点又如何呢?

早在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因为政策,因为当时的大背景,父母总希望我们事事第一,或者至少比同伴们好,不论我们是不是做得到,那时,我们是父母的唯一,唯一的骄傲,唯一的谈资,唯一的希望……那么,才走过那段路的我们,是不是要看着孩子在走一遍自己都不愿意走的路呢?

孩子你慢慢来读书笔记 篇3

爱马两三岁时我写过一篇关于睡眠的博客,结尾我说,这篇文章只是写下来,但是对于很多方法我也很迷茫,现在觉得对的未必以后也觉得对,因为育儿方法的对错是需要时间来证明的,有的可能十几年后才能见分晓。

如今随着(爱马的)妹妹的成长,我越来越后悔在爱马一岁时进行的哭声免疫训练,虽然两天就成功让她学会睡整觉,可她一岁半时又开始反复,睡着后总会醒一次,哭着拍手求抱抱,发现没人理之后只好再哭着睡着,而我就固执地在黑暗中盼她快点睡着,麻痹自己去漠视她的无助,甚至以为她长大了就不会记得这些哭泣的夜晚。这种煎熬于我于她于全家人都是巨大的折磨,最后听我妈妈的劝,让爱马的床紧挨着我的大床,她半夜醒来就伸手拍拍她,从此我们和她都睡得无比踏实。

回想20xx年时中外流行的育儿理念是多么扭曲的:从出生起就不让多抱孩子也不让摇晃,怕孩子从此依赖大人的怀抱,否则不肯入睡。喂奶要三个小时喂一次,导致大部分母乳喂养的妈妈看见宝宝刚喂了一个小时就饿了,便以为是自己的奶水不够而开始加奶粉。殊不知母乳极易消化,纯母乳喂养的宝宝一个多小时喂一次很正常。还有月子里训练定时把尿,偶尔把到了就以为孩子学会了,其实孩子两岁左右括约肌才发育好,才懂得控制大小便,过早的把尿训练既对婴儿的脊椎不好,又容易造成孩子尿频……各种规矩无疑是在制造军事化管理的标准宝宝!

更可怕的是一本英国著名皇室育儿师的书,当时极为流行,书里严格规定了出生后孩子各阶段的吃奶、睡觉、作息时间,并要求哪怕早上六点孩子在熟睡中也要果断拉开窗帘把孩子弄醒,晚上入睡前要求妈妈面无表情,不许说话,不许跟孩子有任何眼神接触,以防孩子兴奋。作者言之凿凿地说,任何孩子只要严格按照她的方法训练,基本上都可以在满月时就睡整觉!多么可笑的目标啊!只要是一个人,总有一天会睡整觉的,自己亲生的宝贝,在他最弱小、最需要你的时候拥抱他、安抚他,即使夜不成寐,相比他漫长的一生不值得吗?

现在的(爱马的)妹妹,未经任何训练,哭就抱,饿就喂,满一岁就已自然睡整觉了,也不吃夜奶。想来六年前的那些夜晚,我到底在急什么呀?

写给正在纠结或未来会为各种养育问题着急,或者总在跟别人的孩子比的妈妈,放松自己,也放过孩子,在心里对自己说:“孩子,你慢慢来!”

孩子你慢慢来读书笔记 篇4

之前只读过这本书的片段。现在全部看完。更感觉到龙应台褪去作家模样后母亲的样子—细心、耐心,静候孩子们成长。这本书以孩子的视角或母亲的视角描写孩子成长历程,极细微的日常被描写得极温暖,这本书让中国家长翻阅后,第一个浮现的词语应该是“陪伴”吧。想起我小时候,不爱吃饭,最不爱吃早餐,于是母亲就把我抱在膝上,每天一个童话故事,说一句故事,为我一口粥,这样我才乖乖地吃饭。就像安安听妈妈讲故事那样,我总是有无数的问题和好奇心,母亲也是笑着、耐心地回答我。记得她给我讲莴苣姑娘的故事,当时就问妈妈:莴苣这么好吃嘛,那个丈夫都愿意偷巫婆菜园里的东西!还有还有,那么妈妈为什么这么嘴馋呀,非要吃莴苣,比我还不乖。那天晚餐,我们家的餐桌上就出现了一盘莴苣。

还有我父亲,他爱看武侠小说和四大名著,最喜欢给我和弟弟讲武松打老虎的那一篇,每次都讲不完,有次他想睡觉了,便干脆讲到:武松喝完酒后,就困了,就在客栈睡下了,哎呦,武松困了,我们三个也睡吧,爸爸好困啊。

想来这些都是十分温情的细节。陪伴真的是父母最应该做的。

感谢您阅读“读后感大全网”的《《孩子,你慢慢来》读书笔记300字》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书笔记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孩子你慢慢来读书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