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800字 > 读苦难辉煌有感800字 > 地图 > 读苦难辉煌有感800字

读苦难辉煌有感800字

发布时间:2021-09-25 来源:互联网

苦难辉煌读后感800字(优选范文)。

书是利剑,能斩破黑暗之愚。在阅读过一篇文章后内心肯定有属于自己的感悟,读后感,就是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把自己的想法写的越具体、越真实。写读后感能让阅读变得更有意义。一篇读后感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苦难辉煌读后感800字(优选范文)”强烈建议你能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假期读了《苦难辉煌》,该书由国防大学著名教授、博士生导师、金南少将撰写。看书的过程中真是让我激情澎湃、热血沸腾,那一幕幕、一场场历史的画面展现在我的眼前。从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叛变革命,使千百万共产党的人头落地,到8月1日南昌暴动的枪声、秋收起义的火种、井冈山上的红旗;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到红军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最后到达陕北,国共第二次合作,写的是波澜壮阔、荡气回肠、九死一生。读后,使我对中国革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更深深地体会到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的伟大,那真是用千百万烈士的鲜血换来的新中国,是那些革命的先驱用他们的智慧、他们的意志、他们大无畏的勇气建立了一个新中国,从而也知道了他们为什么伟大。这本书表现的就是中国革命史最重要的一段。

读后感大全网专业提供免费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m.dhb100.com

正如书中所描述的那样,1921年,中国共产党刚刚成立。没有多少人相信,仅有50多人的小小的政党能够赢得中国的未来;很少有人认为,在崇山峻岭、江河草地中那个弱小的、被无数困难包围的部队能够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的长征;没有人知道为什么面对如此多的苦难,中国共产党人还能继续前进。我想答案只有那些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们知道,因为他们正背负着国家和民族复兴的全部希望。

在金南少将的笔下我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必胜的决心与坚强的意志,他们以巨大的牺牲保存了革命的火种,带领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比如在南昌起义时面对即将崩溃的部队,朱德力挽狂澜,他激励部队,只要保存实力,革命就有前途,黑暗也是暂时的,共产主义必定胜利。在面对革命前途渺茫、同志们情绪低落的时候,他指出了光明的革命前途,坚定了同志们的革命信念,保住了南昌起义的革命火种。从此以后,星火燎原,这支南昌起义的余部发展成为了所向披靡的人民解放军。

看完《苦难辉煌》我感悟到了一份厚重、一份悲壮、一份精神和一种辉煌。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主旋律的今天,我们国家面临的问题是纷繁复杂的,我们前面并没有一条洒满鲜花的道路,所有的未来都还需要我们自己去创造,需要踏过一片片荆棘,迈过一道道门槛。而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中国共产党依然在履行着共产党成立之初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依然是在带领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从辉煌走向更加辉煌。

大学时的我看《苦难辉煌》,觉得作为国父的孙中山没能成功,作为国民党委员长的蒋介石没能成功,曾经权倾一时的张国焘也没能成功,在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成功了。

读后感大全网为大家提供优质原创内容,转载请标明。https://www.dhb100.com/

毛泽东是战神一般的存在,在一生中失败过四次,每次失败都是一次升华,每次失败都是为了更大的成功。苏联最初以来很长一段时间不看好中国共产党,而看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凭借自身的努力,从幼稚走向成熟,从被人左右走向独立自主,获得世界的关注和称赞。

从建党到建国的二十年里,从“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再到“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驻我扰,敌疲我打”,从南昌起义到五次反围剿再到两万五千里长征,一步一个脚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国共产党实现了自身的跨越。

中国红军是一支伟大的军队,他们具有钢铁般的意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支军队不畏艰难险阻,不惧沼泽雪山,为的是中国的未来与希望。

如今再看《苦难辉煌》,更加体会到得民心者得天下。军民一条心,上下众志成城,拧成一股劲的党和军队才会赢得最终的胜利。“时事造英雄,英雄造时势”,伟大的时代成就伟大的人物,伟大的任务铸就伟大的时代。把握不住大势的人物成不了英雄,不能坚定信仰的人们会被历史遗弃。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知道了中国共产党是打仗打出来的革命史,对当下中国发生的事情或许会有更深的理解。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共产党人,解救人民于水火之中,如今领导中国人民走向富强。

这部革命史也是一部血泪史。流血和牺牲,叛变和屠杀,弱小的时候忍气吞声,发展的时候被围追堵截,从长征前八万多人到不到一万人,吃了不知多少苦,也犯下不少错误。只有自己真正强大起来,才会有底气吹响反攻的号角,中华民族也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有人说:“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期间壮大起来。”确实,历史具有偶然性,无数的偶然汇聚起来便成了必然。没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艰难困苦的磨砺,怎么会有日后的涅槃呢?如今的我们更要珍惜得来不易的自由选择的生活,敢于正视自身的错误,学习他人的长处,过好自己的人生。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面对苦难,中国人民没有屈服,而是挺起脊梁、奋起抗争,以百折不挠的精神,进行了一场场气壮山河的斗争,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史诗。”

读后感大全能够帮助您创作出更优质的读后感,欢迎阅读和收藏!https://www.dhb100.com/

九十年艰苦征程,九十年灿烂辉煌。金一南教授的《苦难辉煌》一书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初救国与革命中的曲折和困苦,这是一部把党和军队的历史放在国际大背景下描绘的著作;这是一幅用战略意识点评历史的画卷。

全书围绕“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这条主线展开,展现了中国社会错综复杂的创业发展史,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下,建立红色政权、率领红军进行战略转移的伟大壮举,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战争的正义、艰辛和伟大。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中国共产党、国民党、联共与共产国际、日本昭和军阀集团等多股力量碰撞博弈,外部的围追堵截,内部的争论妥协,不尽的跋涉,惊人的牺牲,大量的叛变,中国共产党正是经历了如此的地狱之火,不断地成长、壮大、发展、成熟,最终领导中国人民在历史重大关头慨然承担救国使命,夺取胜利,中国革命也由此成为一只火中凤凰,从苦难走向辉煌。

辉煌发端于苦难,苦难孕育着辉煌,在苦难与辉煌辩证交替中演绎着一个真理:没有精神的崛起,没有信仰的支撑,任何民族的崛起是不可能完成的。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正是那坚如磐石的共产主义信仰,对正义必胜、人民必胜的坚定信念,对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忠贞不渝和坚信人民必然解放、民族必然复兴的理想,才使得一个1921年成立、最初只有50多名党员的党,28年后竟能夺取全国政权;一支1927年起义中建立的、剩下不到800人的军队,22年后竟能横扫中国,雄师百万,横渡长江,把不可一世的蒋介石赶到台湾去。革命先辈表现出来的坚定共产主义理想、革命必胜信念、艰苦奋斗精神,成为激励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强大动力。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更可以明方向。历史从来没有割断,也不可能割断。今天的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还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依然需要精神的力量。在临近建党一百周年之际,我们更要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勇于承担使命,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回首来路,苦难铸就辉煌;展望前途,光明引领未来。只有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才能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吕洪娟)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800字编辑推荐

《苦难辉煌》读后感800字(读后感范文)


《苦难辉煌》详细、生动、真实地描绘了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前后的历史。记录了众多我们敬仰和熟知的大人物,同时也描写了许许多多迄今默默无闻的英雄们。作者以真实的笔触,生动地描绘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伟人其实也是凡人,他们也不会天生正确,也会犯错误,也会打败仗。尽管在革命道路上,一路跌跌撞撞、磕磕绊绊,他们却永不言弃,最终走向胜利!因为他们始终相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

读后感大全为您提供更多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您。http://www.dhb100.com

掩卷而思,不禁感叹:如今的我们,出生在和平年代里,生长在改革开放环境中,工作稳定,衣食无忧。口袋富足了,精神却匮乏了,房子变大了,灵魂却渺小了,我们读着历史,却在忘记过去。我们缺乏的是什么?就是信仰!而信仰是什么?契科夫说过:当喉咙发干时,会有连大海也可以一饮而尽的气概---这便是信仰。当初无数革命先辈能舍生忘死,抛头颅洒热血,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牺牲,就是信仰的无穷力量。而如今的我们,就如生长在温室中的花草,没有经历过阳光、风雨的洗礼,相形之下显得是多么的脆弱不堪。因此在如今这个科技、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更应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大中国正在世界的东方崛起,在和谐安宁的环境中,在举世瞩目的成就面前,我们更要看到今天所面临的挑战,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以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义无反顾地接过先辈们的接力棒,跑好属于自己的一程,当好历史的传承者和创造者。在政治上要积极要求进步;在工作中要爱岗敬业;在学习上要积极进取;在生活中要充满爱心,要让信仰成为我们一切前进的动力!(韩艳梅)

论语读后感范文800字(优选范文)


“先生授我以诗书,我为先生传知识”,这里的“先生”说得就是孔子。《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辞约义富,语句、篇章形象生动,语言简练,浅近易懂,用意深远,雍容和顺。能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及其所要表达的观点。

读后感大全中有很多优质读后感范文为您提供!m.dhb100.com

语录谆谆,读取学习之法。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为好学也已矣。”我们每天学习不知道的知识,每月都不忘自己学过的知识,这样就算是好学之人了。就像悬梁刺股的主人翁孙敬,他经常把自己关在屋子中,不分昼夜,废寝忘食地读书。读书到夜半,怕自己打瞌睡,就把绳子栓在头发上,把另一头固定在房梁上,拿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他凭借这样的刻苦学习精神,使自己成为了一代鸿儒。还有“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我们把学会的知识常常复习,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吗?“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个是我们要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论语》给我们学习的方法,让我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把学习变成一件有趣的事情。

言微旨远,应思读以致用。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始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虽然会背《诗经》三百篇,但是把国家政治交给他,却不能治理;让他出使诸国,不能独立办事,虽背得多,但不会运用,又有何用呢?纸上谈兵,不会灵活运用,就像我们背单词一样,最后能记住的单词没几个。学习是要下点苦功夫的事,不是我们想想就能学会的。

柏寒松劲,书中还有许许多多深刻的道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教会我们要谦虚待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告诫我们要珍惜时间;还有“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警醒我们要有坚强的意志;“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启发我们要思考问题;“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提醒我们交友要谨慎;“朝闻道,夕死可矣”是说我们对真理要有敬畏虔诚之心。

字字斟酌,仔细咀嚼,久久回味,像是亲自聆听了孔子的教导,值得我们用一生来回味解读。

《边城》读后感800字(优选范文)


放寒假了,我手捧沈从文的代表作——《边城》一口气读完了,受益匪浅,让人浮想联翩。

读后感大全能够帮助您创作出更优质的读后感,欢迎阅读和收藏!https://m.dhb100.com/

《边城》这部小说,是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展开的。小说描绘了湘西美丽的桃源世界:茶峒的小山城中,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这便是故事的开头。

小山城中的人家三三二二,都依山傍水,房前屋后掩映着桃花、梨花……山是绿的,水是绿的,两岸的翠竹也是绿的,小女孩的名字就由两岸的翠竹的颜色而取名为翠翠。青山绿水养育了她,也养了她清澈纯净的性格。读着读着,翠翠这一人物形象立刻让我联想到电影《少林寺》的插曲《牧羊曲》中优美画面:桃花源处的人家,小溪流水潺潺,阿黄狗通晓人性……

《边城》这部小说中的人物,融入了作者的理想:老船夫对生活的满足、对于人的厚道;天保的豁达大度;傩送的笃情专情……当然湘西淳朴的民风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爷爷摆渡不肯收钱,甚至到了撒钱丢地上相背而行的地步,小说中爷爷买猪肉互相推钱的情景描写也是如此。即使是城中最有钱的顺顺,也是一个十分不在意钱的人。总之这是一个没有功利性的边城,人人重义轻利。这又让我想起童年在农村生活:你家送我河塘里捉的鱼,我家送你鸡下的蛋;小伙伴们在别人家的花草田里打滚,上树掏鸟窝、摘桑椹,下地里摘别人家的黄瓜;小时候当放牛娃,小河边捉鱼虾……

故事情节并不复杂,顺顺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同时爱上翠翠。天保在求爱无望后退出,后驾船闯滩而死,傩送因为家庭的阻力,舍弃翠翠下桃源而去,而翠翠仍与黄狗坚守渡口……

如果说这个爱情故事是个悲剧,倒不如说它是一种无奈。俗话说,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人生谁能说都如人所愿?我曾经也时常绕着校园的围墙独步,常想起鲁迅在《少年闰土》中写的那句话:“只看见院子里的高墙上四角的天空”,心中的不如意、心中的无奈与烦恼怎好向园外人诉说?

冬日读《边城》犹如暖阳照射人心,让人有净化心灵之感。《边城》的人生是纯洁的,翠翠就是真善美的化身,她做摆渡人默默付出却不贪图虚荣,她心中有所爱有所求,却并不为此挣扎。从某种角度可不可以这样说呢,学校这方净土可不可以算作是沈从文理想的“边城”?甘做“摆渡人”,是不是还要有精神层面上更高的追求?我是不是应该在心灵的高处,修座纯洁的白塔?(黄海松)

《目送》读后感800字(优选范文)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请大家阅读收藏!http://m.dhb100.com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清楚的感觉到这种感情,对于这本书的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体会的也更深切。有着淡淡的伤感,有着浓浓的亲情。时间让我们越来越成熟,时间也让我们体味到了人间百味,看到了世间百态,让我们目送着这千帆尽过,寒来暑往的人生篇章。

2024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肆虐的疫情让我们目送了更多的生离死别,看到了更多的逆行者最美的身影。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铭记的时刻。每每看到写满祝福话语的白色防护服,转身离开踏入隔离区的身影,这一幕幕怎能不让我们热泪盈眶。看着那一张张印满勒痕的脸庞、疲惫的身躯,却带着胜利的喜悦,怎么能不深深地感动。当我们站在街头目送着他们坐着的一辆辆大巴车离开,都来不及欣赏一下他们曾经为之拼过命的城市的真容,怎么能不让我们不深深为之动容。“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在这一年中我们在收获的感动中目送着这感人的一幕幕从我们的身边闪过。

前一段时间母亲身体突然出现了点问题,牵肠挂肚的感觉一直伴随着我好长时间,由于疫情不能及时到母亲身边陪伴一直深深的自责着。每当看到街边上牵着手的老夫妻,就会目送着他们渐渐走远,仿佛从他们的身上看到父母亲的影子,每每这个时候就会眼角湿润,泪眼朦胧。那种思念,那种牵挂,瞬间填满了心头。每天的视频中看着老母亲的牙齿开始缺失,头发越来越稀疏,父亲那爬满皱纹的脸,苍苍的白发,瞬时感觉悲从中来,什么时候在不经意间他们已经变得不再强大,需要我们来为他们遮风挡雨了。

过几日孩子就要去上大学了,她要开启她人生新的旅程了,因为疫情,我们只能目送她离开,迈进新学校的大门。孩子是欣欣然地对新生活充满了憧憬的,是怀揣着梦想的,而我们只能看着她的背影,默默祝福她在远方一切安好。

其实这本书教给了我们要学会面对生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感恩生活,感恩经历,感恩一切!学会珍惜,珍惜现在的不容易,珍惜现在的幸福,珍惜当下!(王鸿雁)

《庄子》读后感800字(优选范文)


四月桃花芳菲之际,我第一次与《庄子》相遇。

更多读后感请关注读后感大全网。http://www.dhb100.com

那天在图书馆,爸爸执意让我借下这本《庄子》,对于古典名著,我一直提不起兴趣,但是易中天的这部中华经典故事系列,精心挑选23个经典故事,36幅匠心打磨的古典插画,重塑更加现代化的庄子形象。它确确实实地改变了我对古典名著的看法。就在所有诗人都认为是“桃花蘸水,春意将老”的芳菲四月里,我却在书香里找到了一番别有风味的领域。

庄子,原名庄周。他写这书的时候,已年过七十。庄子一生贫穷潦倒,但在书里却不写自己的人生故事,也不写达官贵族们的宫斗琐事,这个可会讲故事的老头只写了一些大自然中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看似无关联却紧扣着结尾以水为鉴的道教,成为了传世名作中的不朽之籍。再加上易中天先生的现代文注解,让我对这本传世名作佩服得五体投地。

在整本书里,我最喜欢的章节是那一个“农场的故事”。这一章概括了整本书中的思想源泉,里面讲了什么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在“农场的故事”这一大章里分为几个小故事。以“沉默的猪”为例。说到有只猪要给先祖祭祀,拿去牺牲,于是猪不乐意了,官员劝他说:“猪啊猪,你为什么不开心呢?你将会被庄重地放在雕花的瓷盘里。拿最好的白布铺在桌上,你看怎么样?”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庄子的意思也不难理解,一只猪,最好的待遇就是把它留在圈里吃糟糠,而不是什么雕花的盘子。道理人人都懂,但当今社会许多人却做不到。名利是很重要,可在生命面前却什么都不是,但在当今社会,许多人,却为了名利与名声丢掉了本心。他们的结局不也和这头猪一模一样吗?

是啊,在这一章最后的故事当中,庄子拿马举例,最后一句“此马只真性情也”道破了真谛。无拘无束的在田野上奔跑,才是马刻在骨子里的天性。我们不也一样吗?

我认为事实上沉默的猪、飞驰的马,乃至庄子及整个道家要讲的都是这个道理: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的价值在于自由,因此最重要的是无拘无束,活出自己的真性情,那才叫无愧于人生!

在那个纷乱的战国时代,诞生了一位神人。他逍遥自在,不惧生活的窘迫,不被名与利束缚,追求心中的大道,他超越了世俗,保持着内心永远的宁静,他就是庄子。

读后感大全中有很多优质读后感范文为您提供!www.dhb100.com

庄子的洒脱,谈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极难。

庄子的洒脱来自于他对名与利的超越。听过这样的故事:有次庄子去梁国,找他的朋友惠子,惠子当时身居宰相的高位,听到众人说庄子的能力在他之上,可能会代替他的位置,惠子一下子就慌了,连忙派人全城搜捕庄子,可庄子却不请自来,用鹓鹐和猫头鹰的故事告诉惠子自己的志向不在名利。又有楚国人来请庄子出仕,也被庄子用自己宁愿在烂泥里快活的说辞给拒绝。试问天下能有几人能够像庄子一样对名利如此淡泊。天下人大多深陷名利的泥潭里无法自拔,为着家财万贯,名垂千史,在人世间苦苦挣扎,却在泥潭当中越陷越深,追名逐利的恶性循环永远看不到尽头。可庄子却是社会中的一股清流,他即使在穷困潦倒的处境下,仍是不肯向名与利低头,正是因为他超越了名与利的束缚才达到了自由的境界。

庄子的洒脱也来自于他对生与死的超越。庄子认为每个人都是气息,居住在形体之中,而死亡不过是又使形体回到了气息,是经历过一生之后的解脱和长眠。面对亲人的去世,他能放声高歌,而不是在亲人离世的悲伤中痛哭,这种洒脱便是来自于他对生死的看淡。生与死连接着两个世界,庄子看透了生的喜悦也看透了死之后的长眠,他一生逍遥自由,既不乐生也不哀死,倘若世人都能像庄子一样看透,生活之中也会少很多哀声吧。

庄子的洒脱还来自于他对道的理解与超越。作为道家学派的代表,他将道的含义尽情诠释。《庖丁解牛》中很好的展示他的志向,那就是顺其自然。当然庄子也的确做到了这一点,他不是过生活,而是跟着生活,从不妄为,只是独处陋室,耕于田野便也同样乐得自在。至于他对道的超越,那便是他那种逍遥不羁的人生态度,那种高深的境界,实在是众人难以到达的地步。

我们虽不是庄子,也很难达到他的境界,但我们每个人却都可以学习庄子,学习他的洒脱,学习他的超越。摆脱名利与生死的束缚,踏遍红尘看透红尘,永驻内心的静谧。

相信《苦难辉煌读后感800字(优选范文)》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苦难辉煌有感8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