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观新春第一课有感 > 地图 > 观新春第一课有感

观新春第一课有感

发布时间:2021-08-08 来源:互联网

观《2021年春季第一课》有感 5篇。

观看一部影片,就好像在眼前展开了一个新世界,有很多想法在看中不断涌现,不能消失,很多思维的火花在欣赏中不断地在脑海里闪现,不断地跳跃出来,这就是观后感的素材。写观后感可以提升我们的作文水平。观后感究竟该如何写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观《2021年春季第一课》有感 5篇”,请阅读后分享你的朋友!

观《2018年新春第一课》有感——周子茜

保护生命的摇篮——地球

“践行生态文明,守护美丽宜昌,我们在行动!”随着这一声口号的吹响,又一期《新春第一课》结束了。前几期都是介绍人物,而这一期讲的是“生态”。

其中四中同学们以及老师冯倩共同学习如何给垃圾分类,去垃圾填埋场感受垃圾之多;宜昌市垃圾分类示范小区美岸长堤里时时刻刻遵守垃圾分类原则的做法;大公桥小学秦一文同学习以为常的垃圾分类;八中同学雷打不动坚持的蚁工志愿者工作;一中同学自主检测空气情况。

我印象最深的是大公桥小学秦一文同学和八中同学们的做法。秦一文同学可以利用自己美丽的双手去创造无限的再生。地球跟人类一样也是有寿命的,地球上的资源用完了就没有了。我们要以秦一文同为榜样,用废衣物制作可循环利用的购物袋、用喝完的饮料瓶装上花草为家里添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许废物利用这个词在我们的脑海里浮现过无数次,但我们并没有真正地做到,所以我们可以把废物利用当成一次手工创意课,用自己的手创造一份可能,为我们的地球母亲减少一些负担!

八中的同学们的行动也是令人佩服。他们每个星期天早上都起得很早,不管刮风下雨,都会坚持到长江边上捡垃圾。他们说:“虽然垃圾还会有,但我们付出努力了。”是啊,如果没有这些同学的帮助,长江边早已成为垃圾回收站。

看了《新春第一课》,我要在生活中做到不乱扔垃圾,并学会废物利用,让浪费的资源越来越少。在家里,我们可以把没有写完的本子整合订成一个个新本子。

在《小学生必须知道的环境保护故事》一书当中,有数据显示,全世界大多数地方正在变成沙漠。变成沙漠后果可想而知,在那一片就不会有再生资源了。所以,保护环境,为了地球,也为了我们自己!

惠特曼说过:大地给予所有的人是物质的精华,而最后,它从人们那里得到的回赠却是这些物质的垃圾。是的,不努力保护环境,地球母亲终有一天会崩溃。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学会废物利用、垃圾分类,清理垃圾,再像蝴蝶效应一样, 呼吁整个社会:

环保是一种习惯!

环保是一种坚持!

环保是一种探索!

让我们一起来保护地球吧!

观《新春第一课》有感——刘思涵

让“绿色”走进生活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是我们的母亲。我们在地球上飞速地发展,可是绿色却离我们越来越远。灰色的浓烟多了,清新的空气少了;干裂的土地多了,肥沃的土壤少了;浑浊的污水多了,清澈的绿水少了……

据统计,每年约有60万儿童因环境污染导致智力下降,过多的垃圾威胁着6500万人的生命。

人们迅速地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并开始挽救生态环境。我的家乡宜昌市号召“践行生态文明,守护美丽宜昌”,并积极地采取了措施。在美岸长堤小区建立了首个垃圾分类站,小区业主们积极参加。一位老爷爷将垃圾桶也进行了分类,厨余垃圾用绿色的垃圾袋,其它垃圾用黄色的垃圾袋,这样既环保,又简单,在投放垃圾时也能更加轻松。小区内参与垃圾分类的每一个居民,人手一张“绿色分类卡”,它会根据每个人分类的垃圾重量,给予一定的积分。目前,美岸长堤小区已有三分之二的居民参与垃圾分类了,他们把环保看成是自己的一份责任。

环保,不仅是一份责任,更是一种习惯。大公桥小学五年级的秦一文,积极参与环保。她将废弃纸卷等物品制作成工艺品,这样既美观,又环保。平时,作业本有几页剩下的,她总会把它订在一起,制成草稿本。同学们用过的作业本,她常常收集起来,可以二次利用。打草稿时,她先用铅笔写,写满后,再用黑笔写,一张纸甚至可以用四遍。因为她的环保成绩显著,被聘为“湖北少年环保使者”。在接受采访时,秦一文说:“我希望环保能像蝴蝶效应一样,从我做起,把这种习惯传播给更多人,让越来越多的人行动起来。”

作为这座城市的一员,我们也要行动起来,从身边的一些小事做起。在生活中,洗手时随手关水龙头,不要让水空流。减少盆浴,多洗淋浴,并且不要长时间冲洗,这样既节水又节电。多用节能灯,不要长时间把灯开着。出行时尽量骑自行车或坐公交,如果在路边看见了垃圾,一定要捡起来,还要注意垃圾分类。将还有空白的纸订成草稿本,打草稿时尽量多利用纸的空间,写满后再用下一张……相信我们在这些小事中坚持下来,心系环保,并且让身边的人行动起来,环境一定会有改善。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从小事做起,“践行生态文明,守护美丽宜昌”,让绿水青山重新回归眼前,让环保精神常驻心田!

观《新春第一课》有感——董复标

践行生态文明,守护美丽宜昌

新学期来临了,《新春第一课》也随之而来,而这一次的第一课与以往不同,这次的主题是“环保”。

现在的我们年仅十二岁,又怎样才能做好环保呢?是像方雨浓同学去研究空气里的二氧化硫?是像梁智博伯伯去改善一整条湖的环境污染?还是像垃圾回收站的叔叔阿姨们将上百吨的垃圾进行处理?不,现在的我们年龄太小,那些离我们都还太遥远,不现实。我们最不应该做的则是,嘴里说着保护环境,在生活中却将垃圾随地乱扔,造成海洋污染﹑空气污染,对人类的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可能还会危害到动物﹑植物的生命安全。

而我们应该做的则是从日常小事做起。比如我们家里的垃圾可以分类丢弃,准备两个垃圾桶,一个垃圾桶装的是可回收垃圾,一个垃圾桶装的是不可回收垃圾,这样也可以给回收站的叔叔阿姨们的工作带来便捷。我们还能将家里的丢弃物通过自己的手工,将它变废为宝。其实,我们在数学计算打草稿时也会有小妙招呢?打草稿时,可以先用铅笔写一遍,再用黑笔写一遍,然后再用蓝笔写一遍,最后用红笔写一遍。这样可以节省好几张纸,要知道制造一张纸最起码也要砍伐几棵树,若日益累积,砍伐的树木都会超过上万棵。其实,我们上学的时候,可以不用家长开车来回接送,可以骑自行车或走路上学,因为汽车排放的尾气对空气有着极大的污染。如果我们周日上午没有事的话,可以到江边参加三峡蚁工的公益活动,长江岸边有着大大小小游客所丢弃的垃圾,尤其是有着“白色污染”的称号的塑料袋,如果这样的垃圾漂浮到母亲河的怀抱里,那过不了多久,绝对会让母亲河变得乌烟瘴气﹑面目全非。上述的都是一些我们能保护环境的方法。

变废为宝,环保是一种节俭;三峡蚁工,环保是一种坚持;科学研究,环保是一种探索。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保护我们这岌岌可危的环境吧!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覃耀纬

这学期的《开学第一课》节目以环保这两个稍显沉重的字眼为主题,倡导大家保护好地球,让它重焕生机。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四中7002班的同学们来到孙家湾垃圾填埋场参观时的情景。成堆的垃圾犹如一座座小山拨地而起,臭气熏天;大量的塑料袋被风吹得到处飞扬;各式各样的玻璃瓶相互碰撞着,仿佛奏出了一首悲哀歌……据了解,这里原本是一片郁郁葱葱的山林,后来改成垃圾填埋场,最开始预计可用十五年。但由于过度利用,其使用年限将缩减至少一半。这可怕的场景,惊人的数据,让人无一不心痛,无一不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和憎恶。

片子中那位来自大公桥小学的秦一文同学让人肃然起敬。她自幼就跟着妈妈学习手工,将许多看似没用的垃圾变废为宝,做成各工各样的工艺品,有笔筒,有吊坠,非常漂亮,比起一些店铺卖的毫不逊色。她们的这种做法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又为生活增添了情趣,值得点赞。还有一直活跃在滨江拾捡垃圾、扮靓城市的“三峡蚁工”,他们是同样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不难做到资源的节约和回收,比如洗口时杯中只接半杯水,洗脸和洗衣服的水拿来拖地,洗拖把的水可以用来浇花,如此反复,充分利用每一滴水,便可减少对水的污染,这也是对环保的一个小小贡献。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为了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让我们和不良习惯说“再见”,只要每个人都积极行动起来,全力以赴去做有利于环境的事,我相信不远的将来,这个星球就会重新变得处处生机怏然,我们的家园将变得更加美好。

《新春第一课》读后感——肖梦涵

环保,不是一个人的事

今天,我们观看了宜昌市开学第一课,看完后我深有感触:在现代化的世界里,科技给人类带来了方便,却也带来了垃圾。眼见着环境的恶化,人类却不为所动。而在今天观看了开学第一课后,我认为,我们的世界有了希望。

习近平有句话说得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现在,环境的恶化越来越严重。在人类不断的破坏下,动物们的日子也不得安宁。根据资料显示,现在由于人类一直破坏动物栖息环境,动物的数量下降了百分之二十九,人类的数量反而还增加了百分之三十五。再这样下去,地球怎么吃的消呢?就拿宜昌来说:宜昌一天的垃圾就有一千多吨,一次性清理就要六十到九十万。光是这样一个城市的垃圾就十分恐怖了,那如果把全世界的垃圾加起来呢?那个数字又会多恐怖?我心里十分着急,不禁头涔涔了。但在这执迷不醒的人群中,还是有一些人明白的。他们为环保做贡献,让原本无救的环境,有了一丝希望。其中,我最感动的,是一群高中生。

谁说年纪小就不能做事,这群高中生用行动证实了这一点。每个星期天,他们都早早起床,去江边捡拾江滩上的垃圾。这就是三峡蚁工。他们从不间断,风雨无阻。看到这一幕,我深表佩服,脸上火辣辣的。我以前也做过一会蚁工,但我可比他们差多了。那次,妈妈大清早把我喊起来,让我去捡垃圾,我很不愿情。被妈妈拖去之后,我也无所事事,看到垃圾也不捡,让妈妈来捡起放到袋子里,生怕自己手弄脏。现在和他们比起来,真是自愧不如啊。虽然他们每天能做的也只有那一些,但是,人多力量大,贵在坚持。一天捡了三袋子垃圾,看起来不多。但十天,就是三十袋,一百天,就是三百袋!只要坚持不懈,我相信,我们的江滩一定能回复原样。看到他们的身影,我想,长江也一定会很欣慰吧。我还想到了李白看到的磨针的老婆婆。铁杵只要磨,总能磨成针的!这群高中生的行为让我内心也有触动,我决定以后有时间,也去当一会蚁工,这一次,要好好当。环保不是一个人的工作,要许多人一起做,那地球的环境就一定会变成原来的模样——鸟语花香,万紫千红。

还有一些其他的例子。如秦一文变废为宝、一位默默无闻的渔民却改善了清江的水质、老师开始教学生们环保等。这些例子都是在告诉我们,环境保护,从每一个人开始。只要你有心,就一定做得好。

我认为,环保是一种习惯,环保是一种坚持,环保是一种探索。要养成环保的习惯,持续坚持,不断探索世界。环保不是一种口号,而是一种实在的行动。环保也不是环卫工人的事,要自己去爱环保。我们要留住青山绿水,留住蓝天白云,把动物原本的栖息地原样还给它们,还地球原本的面貌!使人和动物成为朋友,在地球上共同生存,让地球母亲永远年轻,收起憔悴的表情,露出美丽的笑颜!

让我们一起践行生态文明,守护美丽宜昌吧!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编辑推荐

2021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教会了我们“孝心、爱心、礼貌”,这般主题,我认为,比上一年的更让我的心触动,且有所收获。
孝心:所谓百善孝为先,人们把父母抚育子女,子女孝敬父母,看成是做人的基本道德。人人都知父母辛劳,要尽我所能来回报双亲,但这种善良的天性如果不及时子以正确的教导方法,使之生根、发芽、成长、结果,此种感恩的心情很快会泯灭掉,因此让我们多为爸爸妈妈多做点力所能及的事,这样爸爸妈妈能全力以赴工作,让家变成温馨的港湾。
爱心:无论是见到陌生人或者是老爷爷、老奶奶,要是他们需要帮助的话,我们应该伸出自己双手,积德行善,有句话说得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礼貌:任何一个文明社会,任何一个文明民族,人们总是十分注重文明礼貌。因为礼貌是人类社会据以促进人际交往友好和谐的道德规范之一,是构建起与他人和睦相处的桥梁。它反映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中华民族历来就非常重视遵循礼规,礼貌待人。如见到亲戚都应该说声“叔叔阿姨好”,在学校见到老师说声“老师好”等。
看完《开学第一课》,我学会了如何孝顺父母,做一个有爱心、有礼貌的人,更要拥有一颗坚定不拔的心的好少年!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教会了我们“孝心、爱心、礼貌”,这般主题,我认为,比上一年的更让我的心触动,且有所收获。
孝心:所谓百善孝为先,人们把父母抚育子女,子女孝敬父母,看成是做人的基本道德。人人都知父母辛劳,要尽我所能来回报双亲,但这种善良的天性如果不及时子以正确的教导方法,使之生根、发芽、成长、结果,此种感恩的心情很快会泯灭掉,因此让我们多为爸爸妈妈多做点力所能及的事,这样爸爸妈妈能全力以赴工作,让家变成温馨的港湾。
爱心:无论是见到陌生人或者是老爷爷、老奶奶,要是他们需要帮助的话,我们应该伸出自己双手,积德行善,有句话说得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礼貌:任何一个文明社会,任何一个文明民族,人们总是十分注重文明礼貌。因为礼貌是人类社会据以促进人际交往友好和谐的道德规范之一,是构建起与他人和睦相处的桥梁。它反映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中华民族历来就非常重视遵循礼规,礼貌待人。如见到亲戚都应该说声“叔叔阿姨好”,在学校见到老师说声“老师好”等。
看完《开学第一课》,我学会了如何孝顺父母,做一个有爱心、有礼貌的人,更要拥有一颗坚定不拔的心的好少年!
《父母教会我》观后感
龙江城区小学 六(4)班 张炜杰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我们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学期。在这新学期的开始,我们认真观看了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开学第一课》,我看得可认真了,里面教会了我很多深刻的道理……
《开学第一课》首先开篇的是《孝》,我们熟悉的“童话大王”郑渊洁教会了我们做人要孝顺父母,要把好的东西给父母,听从父母的教导也是孝顺父母,比如我们把好的食物给父母,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接着的主题是《爱》,曾经是黑豹乐队主唱的秦勇,他放弃了自己的音乐生涯回家当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爸,教患有唐氏综合症的儿子——“大珍珠”,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教会“大珍珠”骑自行车、游泳……正是这种无私的父爱,这种有担当的父爱,使得“大珍珠”过得与正常孩子无异。
还有令我印象最深的《礼》和《自强不息》。中国作为“礼仪之邦”最要遵守的非《礼》字莫属了。正如容祖儿所说的做一件事要先考虑别人的感受。文明礼貌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自强不息》是我们所要学习的目标,就像电视中那些孤儿那样做到自强不息,三个月的时间完成人家一年才能完成的事情,从遥远的边疆一路跳到北京的大舞台上。我相信他们能做到的,我们也一样能做到,并且我们还会做得更好!
看了《开学第一课》使我学会了许多,也领悟到了许多!

2021 观《开学第一课》有感(一)


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江炜轩

幸福,它究竟是什么,又是否存在?幸福,若是存在,它来自何处,又藏身于何处?幸福,若是藏起来了,我又该用什么方式去找到它,用什么方式去享受它?我的幸福密码又是什么呢?

今年九月一日,是我们开学的日子,央视推出了特别节目《开学第一课——我的幸福密码》,让我重新认识了幸福,让我掌握了那珍贵的幸福密码。原来,幸福就是——

幸福,就是自信地坚持。有一个10岁的小孩子,他的名字叫刘浩。刘浩从小与钢琴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这条汗水与泪水铺就的求学之路上,他历经艰辛,几经磨难,终于一举成名。但,就是这样一位能弹奏出一首首婉转动听的曲子的孩子,却是一个看不见琴键,看不见琴谱,看不见万千世界的盲人!正是由于他的自信,他不懈的坚持,才促使他走向成功,获得了幸福。

这使我产生了深深的共鸣。记得有一次派对的活动上,其中有一个有趣的项目叫“在针尖上立鸡蛋”——要求是不借助任何固定工具,徒手将鸡蛋立在针头上不掉下来。在我之前有许多人都试过了,均以失败或弃权告终。这使我心里像十五只水桶——七上八下,怀里像有只小鹿在撞。终于轮到我了,我双手不住地颤抖着接过鸡蛋,如握至宝地轻轻放在针尖上,小心翼翼地摆正位置,大气都不敢出……十五分钟,二十分钟过去了,仍无结果。旁边的朋友开始不耐烦起来,都纷纷让我放弃,但我不肯。又一个十分钟过去了,有的人在下边起哄,有的人议论纷纷,还有人甚至想出手打掉我手中的鸡蛋。在这场面快要失控的时侯,我突然惊喜地大叫一声:“我成功了!”只见鸡蛋稳稳当当地立上针尖上!我为这奇迹高兴得又蹦又跳,像是自己登上珠穆朗玛峰一样。此刻我是那么开心,那么幸福。原来,自信坚持不但是胜利,还是一种幸福。

幸福,也是奉献,是为国为民的一份大爱。在《开学第一课》现场上,我国著名的航天英雄——杨利伟叔叔发表了演讲:“如果我们能够提供一点点帮助,我们一定会收获幸福和快乐。如果我们能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去为我们的祖国,为我们的人民去贡献一份力量,去贡献一份爱心,我们一定会生活在幸福与快乐当中……”。

杨利伟叔叔的那番话久久地回荡在我的脑海中,使我觉得“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句话永远是对的。我不禁想起了那一次的经历。她,是我的同班同学;她,是日常生活中麻烦多多的女孩;她,是全校唯一的残疾人。在一日早上,她拖着残疾的腿,靠在楼梯扶手旁,艰难地往上爬。我背着书包哼着歌走上楼梯,恰巧遇见了她。我惊奇地问道:“教室在下边呢,你自己爬上来做什么?”她甩了甩布满汗珠的头发,发现是我,便苦笑着说:“我的药忘在医务室了,医生还说了,今天早上让我到他那里检查身体情况。而我妈妈却忘记了这件事,她正在开会呢。”我想了想,便对她说:“像你这样的进度,没到医务室早就上课了。”我放下书包说:“还是让我背你去吧。”经过我的劝说,她终于同意了。我把她的手搭在我的肩上,身子一耸,沉重的身躯压在我的背上,我每一步都迈得屏息凝神,小心翼翼,生怕出现意外。终于,目的地到了,她看着喘着粗气的我,朝我投来了感激的目光:“你累得头上都冒汗了,谢谢你!”我全身像突然被幸福电流击中了,这时,我明白了:帮助别人,其实在快乐自己,这就是幸福。

幸福,还是懂得感恩。在临汾市有一个女孩,她就是被誉为“最美女孩”的孟佩杰。在孟佩杰5岁的时侯,父母双亡,被养母收养着。可三年后,养母大病,终日卧床不起。养父不愿承担如此沉重的担子,便出走了,但年仅八岁大的佩杰却不愿抛弃养母,自己留了下来,扛起照料养母的重担,每天都给养母做康复运动,包括200多次仰卧起坐,240多次伸脚,还要用自己80斤的身躯把140多斤的养母背来背去……真不容易啊!除此之外,家里的一切家务活都由孟佩杰一人承担,还要顾着学业等等。如此艰难的生活,可是她却感到很幸福。

回想起我对待母亲的情景,我真是自愧不如。我生气时就当母亲是出气筒,悲伤时就一个劲地向母亲诉苦……母亲有时会在别人面前说自己不幸福,我经常想不明白为什么母亲这样说。母亲也有说自己幸福的时侯,就是在今年母亲节的时侯,我帮母亲分担家务,做贺卡祝贺她的那一刻,母亲感动地说:“我的孩子学会感恩了!”母亲的赞扬让我倍感快乐和幸福。原来,学会感恩就是幸福。

幸福就是自信地坚持,幸福就是奉献爱心,幸福就是学会感恩,幸福还是温暖的关爱,真诚的赞美,分享与人快乐……幸福无处不在,只要肯用心感受,难道还不易得到吗?这就是我的幸福密码。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顺德区龙江城区中心小学五(5)班 何子晴

指导老师:邓银凤

在那一条路上,曾经多少人走过,曾经有多少次跌倒,然而,又有多少人在途中停步,放弃了前方的大好风景。又有多少人不管炎寒酷暑,用那伤痕累累的脚,依然坚定地向前走着,走着——因为,他们知道,幸福不久就在眼前。

今天,我看了2011的《开学第一课》,让我再次感到了茧坚持不懈,破蛹成蝶的蜕变过程。

第一位出场的是10岁盲童刘浩,他从小热爱钢琴,爱他的妈妈带着刘浩来到了北京开始漫漫的求学之路。简陋的房子,微薄的收入,艰难的生活,一连叩响了40多位钢琴家的门,可是却没有一个收留他。尽管求学之路曲曲折折,但热爱钢琴强烈的欲望却没有在刘浩的心里打折,他仍然还是这么热爱钢琴。天无绝人之路,在别人的帮助下,刘浩进了盲童学校,有专人辅导钢琴。经过三年的勤学苦练,汗水浇出绚丽的花朵。刘浩在世界钢琴比赛中获得第三名。优美的旋律,似乎诉说着刘浩对美好人生的追求。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还有最美女孩8岁就反哺自己身患重病的养母,坚持了12年,可歌可泣。邓亚萍阿姨、李娜老师的成功,也给我很大的感触,人生要经历很多比赛,不管输还是赢,只要在无数次跌倒后爬起来,继续拼搏下去,坚持到底,你才是最棒的!还有国际巨星成龙,杨利伟叔叔的故事,王忠华老师与同学们浓浓的爱,都让我感慨万分。

《开学第一课》真让我受益不浅,温暖了我的心灵。他们的故事,就是一段段不朽的传奇伟章,一次次扣人心弦的震撼。钻石,是因为不断打磨,才会发出耀眼的光芒;钢铁,是因为经受熊熊大火和冷却,才能如此坚硬。只有在逆境下勇敢走出来的人,才能看到人生的另一番风景。没有谁的人生一路阳光,只有靠自己钢铁般的意志和战胜困难不放弃的心,接受了风雨的洗礼,一道彩虹就会为你挂起,走吧,不管多么艰难,继续走下去,一定能寻找到幸福。

承担幸福的使命——《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小时候,我以为幸福是甜甜的糖果;一二年级时,我以为幸福是考全年级第一名;三四年级时,我以为幸福是拥有纯洁的友谊。看了《开学第一课》后,我明白了:幸福不仅仅是拥有……

幸福来自自强不息。

《开学第一课》介绍了一个叫刘浩的盲童。他酷爱弹钢琴,妈妈就带他去找了40多个音乐老师,都因为他是个盲童,所以每次都被拒之门外。虽然这样,但他脸上总带着自信与坚强。

因为没有老师愿意教刘浩,所以只能去琴行里练琴。每次离开,他总抹着眼泪,带着哭腔对妈妈哀求道:“我想再多练一会儿……”这时,他虽然在哭,可是只要一弹琴,他的快乐幸福就会感染每一个人。

看到这一幕时,我百感交集。这个才华横溢却又不幸的男孩子,凭着自己的坚强改写了自己的命运。反观现在,有很多人还在抱


2021年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400字


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400字

晚上八点,爸爸妈妈和我准时坐在电视机前观看《开学第一课》。每个学期的第一天,我们都很期待这个节目。这次的主题是“先辈的旗帜”,正好今年又是长征胜利八十周年,这节课也是对长征精神的歌颂。

第一节课的中心是“信念不移”,99岁的老红军胡正先爷爷给我们讲述了长征路上通讯兵的故事。听完他讲的故事,我觉得我们现在是多么幸福,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

第二节课的中心是“勇往直前”,贺陵生讲述了父亲贺炳炎的故事,他是唯一一位不用敬军礼的将军,我被他的毅力和勇敢所折服。另一位是贺龙的女儿贺捷生讲述了自己和父亲在长征路上的故事。她被成为“长征中最小的红军”。

第三节课的中心是“百折不挠”,104岁的老红军秦华礼讲述了自己和伙伴们在长征中克服困难、坚持学习无线电的故事。他们百折不挠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

第四节课的中心是“坚持不懈”,航天员王亚平给我们讲述了长征火箭、神舟飞船背后蕴含的精神。并且讲述了自己愿为祖国奉献的精神。

以前我不懂究竟什么才是“长征精神”,上完了这节课,我明白了,长征精神就是: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百折不挠、遇到困难想办法、不被困难吓到、要为理想而坚持。

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400字

今天,我看了《开学第一课》---《先辈的旗帜》。

TFBOYS的歌曲,开始了第一节课。大到开国元帅。小到通信员,没有一个不艰苦的。先说说通信员,他们学习没有一个固定的场所,没有桌椅、教学仪器等等。只是坐在较为平整的地上,用树枝写一个个知识。 这样艰苦的学习环境,与我们相比真是天壤之别。我们有教室、桌椅、多媒体大屏幕等等,而他们什么都没有,我们为何不能专心呢?只要信念不移,认准目标,你会发现,学习不费吹灰之力。

第二课,我们认识了开国元帅贺龙先生的女儿贺捷生。她出生18天就跟着父母长征,她开始被放在马背上的篮子里,因为一次事故,贺龙把她搂在怀里。在一次战斗后,捷生不见了,贺龙不怕枪林弹雨、艰难险阻、生死考验,这回他怕了,最后被一名伤员找到。所以,当我们学习遇到困难,要勇往直前,才能成功。

飞夺泸定桥的天险,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吧!当红军赶到桥边时,桥上只剩下几根光溜溜的铁索,时间紧迫,刻不容缓!红军指挥一部分人铺桥,主力开始渡河,面对对面敌人的炮火,许多人都掉下去了,但他们一直坚持,终于渡过了河。后来,主持人叫上现场的几位小朋友做这样的游戏,先铺海绵板,然后过去。有的人不慌不忙的到达对岸,有人心急,掉到“河”里了。我们在学习中也要向红军一样不放弃,坚持不懈。

最后,他们举行了升国旗仪式,升国旗,奏国歌,我也敬礼,唱国歌。

传承长征精神,在先辈们的感染下,激励着我们学习的进步。在泪水中,我顿悟了。


高中2021 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九月开学,十月国庆,我们的开学第一课,祖国的峥嵘七十年!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红旗下的演讲者讲了五个故事。故事想要告诉我们的是生生不息的信念,是永不止步的进取,是舍我其谁的牺牲,是孤独坚韧的守望……

回望来路,没有人可以否定,1949年天安门广场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刻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分水岭。

历史倒退100年,是1849年!

这一年,城下之盟——《南京条约》墨迹未干,老牌帝国依然做着天朝美梦,意识到晚景凄凉,还需要很长时间。这一年,广东府番禺县,邓永昌出生,其名寓意家业永远兴隆昌盛;然而,国运不振、世事艰辛,欲求永昌,何其难哉,后改“永”为“世”。在观看《开学第一课》的时候,很自然想起了他——邓世昌!这是一个和“致远号”捆绑在一起的名字。

1889年,邓世昌成为致远号正式管带,这一年他40岁。邓世昌是大清海军中少有的“西学湛深”“精于训练”的专业人才,早几年正是他从英国接回了致远号,一起回来的还有其他三艘“远”字号的先进军舰。北洋水师一时傲视亚洲,风头无两……后来的故事,家喻户晓——甲午风云突变,黄海一役,邓公和全舰官兵英勇殉国,山雨欲来之时,邓世昌常对官兵说:“谁人不死,但愿死得其所。”“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伟哉!然而回顾彼时彼刻,国人所咀嚼的,除了悲壮,恐怕还有屈辱、遗恨、不甘等太多东西。何惜一死报家国,出师未捷实堪哀!

1894!能否回答黄海浪涛年复一年的叩问?

2014年,甲午,中国水下考古队在黄海丹东海域发现致远号残骸,并组织了打捞。120年了,中国政府、中国海军从未停止叩问历史,“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为了致敬,为了铭记,或许也为了雪耻。

2019年,中国海军将迎来70华诞。70年砥砺前行,中国海军正无限接近一代代海军人的强军梦想。在《开学第一课》讲述“神盾”故事的是171舰副政委严冬。他的女儿团团和圆圆不清楚爸爸的工作究竟是什么,于是爸爸讲述了在万里之外护卫商船、抗击海盗的故事……一个温情脉脉的年轻爸爸,一个顽强坚毅的老兵!

节目中隆重登场的“海口舰”,是中国军事工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孕育的杰作,相比于老一代驱逐舰,“海口舰”充满了现代感,它拥有强大的防御能力,因此得到“中华神盾”的美誉。其实,“神盾”是一个包含好几个型号(171属于051C系列,更先进的051D系列也已大量列装)的强大家族,“海口舰”只是家族的代表。据介绍,入列14年来,海口舰“身披”五星红旗走过34万海里,足迹遍布亚洲、非洲和美洲。2018年,中宣部授予海口舰“时代楷模”的称号。

令人无比动容的是,这一次在《开学第一课》同台,竟是严冬5年来与家人的第12次相聚……我想,从1949到2019,红旗下可歌可泣的故事当有千千万,正是有了故事主角们的信念、守望、传承,才会有我们来时的路,才会有更好的中国!

  点评

全文采用灵活的叙事手法,再现北洋水师致远号的历史,与新时代中国海军的飒爽英姿形成对比,角度新颖独特!语言流畅。结构层次清晰明了,不仅通过邓世昌的英雄事迹印证了主题,还结合自己的所观所感,深入刻画了主题。

文中多次采用古诗句,使文章增加了文采,更从精神上鼓舞振奋了人心,真是一箭双雕,很赞!

全文还有一个亮点是开头直接点明主题,与结尾的深化强调交相辉映,使读者再一次感受到了“我为红旗骄傲,我为祖国自豪”的主旨,并且决心好好理解节目中的信念、守望、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努力拼搏!

观2021年《开学第一课》有感 600字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新学期来临了,新学期就是新的开始,新的征程。伴着欢快的音乐,激情的朗诵,《开学第一课》拉开了帷幕,它教会了我珍惜和平,努力学习,让我受确益匪浅。

《开学第一课》共有四节课,第一课是信念不移。由两位年近百岁的老红军,为大家讲述自己长征路上的故事。令我最难忘的是胡正先爷爷讲述的通信兵的故事,听到战士们吃掉密码本保护机密,自己制作电池,用猪油牛油运转发电机为电台充电等故事。我不禁佩服起革命先烈的智慧与敢于牺牲的勇气。

第二节课:勇往直前,是两位将军元帅的子女讲述父亲当年长征途中勇敢拼搏的故事。国难当头之时,他们为祖国不畏生死,遇困难,不屈服。我被这种精神深深感动,暗下决心,要向这些将军们学习,把他们的精神一代一代发扬下去。

第三节课百折不挠与第四节课坚持不懈,每节课中的故事都让我潸然泪下,听得如醉如痴。

对我们来说,和平似乎很平常,可很多人却不知道,在地球上的许多地方,战争仍在持续,很多孩子没有了父母,没有了家庭,连饭都吃不上。比起他们,我们简直生活在天堂里。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都是革命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这些先烈们,有的战死沙场,连名字都没留下;有的被打成残疾,葬送了美好的前程;还有的祖孙三代都为国牺牲了……想想他们,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虚度光阴,不好好学习呢?

长征路上很多红军战士都牺牲了,但他们的精神却永垂不朽,会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些烈士们是为国家而死,为人民而死的,他们的死换来了祖国今天的繁荣昌盛,他们的死比泰山还重。我们要学习这种不怕牺牲,勇敢顽强的精神。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要像这些革命先辈一样,为祖国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俗话说得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学期开始了,我们一定要刻苦学习,才能不输在起跑线上。在新学期里,我一定会珍惜时间,加倍努力,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做出贡献。

9月1日晚上八点整。我一直等待的《开学第一课》开始了。我看着电视,认认真真地听着。

主持人说,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课堂上邀请了平均年纪100岁以上的老红军,给我们讲他们当年亲身经历的事。两万五千里的长征,跨越了14个省份,红军冒着敌人的围剿,翻雪山,过草地,渡大河。艰苦的长征会有怎样感动人的故事呢?我支着耳朵听着听着,有好几次都被红军的故事感动地流泪了。

最先走上讲台的是一位腰板挺直的老爷爷,都99岁了,看着精神很好。他给我们讲的是红军通信兵的故事。在那个年代里他们被称为“红军的千里眼和顺风耳”。这位爷爷12岁就参加红军走长征。他说,当时条件非常艰苦,他们走了很长的一段石头路后,草鞋都磨破磨烂了,前面的路,地下没有可以用来编草鞋的草,全是带刺的荆棘,就这样战士们没有停下脚步,继续往前走,走着走着,这位老爷爷的脚上扎了三颗又粗又长的刺,但仍旧往前走,当时他的脚上全是血,他再看看同伴的脚,也都磨出了血泡。看到这,我想到,每当换季,为了我穿得舒服,妈妈都给我买名牌鞋。衣服上有个商标挨着皮肤,我就哼哼唧唧向妈妈抗议。当老爷爷讲到,他的同伴的脖子被炸、牺牲,小小年纪的他哭着继续往前走时,我都感动地哭了。他说他当时只有一个信念,“跟着党走,为国家贡献一切”。老爷爷的故事告诉我,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树立一个坚定的目标,这样在我们遇到困难时,才不会放弃。

94岁的梁天文老爷爷给我们讲述了他和他的战友杨政委的深厚友谊。他们同吃一碗饭,同盖一床被。他们同盖一床被子,因为杨政委个头高,每天睡觉,杨政委的脚趾都露在外面,都冻伤了。他们宁愿牺牲自己,也要保护同伴。我想到了我和好友之间的相处,我们以后要团结友爱。

贺龙元帅的女儿,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给我们讲述了,贺龙元帅骑马抱着只有18天的女儿打仗长征的故事。我联想到我们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

有一位将军在没有医疗器械,没有麻药的情况下,用锯木头的大锯,锯掉伤臂.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啊!血淋淋的故事,让我记住了英雄的铮铮铁骨。我联想到平时我只要手破一点皮,就流泪、喊疼。

还有一位老奶奶,也是一位将军的女儿,她给我们展示了红军长征时穿的草鞋,是几根绳子编的。穿着这样的鞋子,红军一天只吃一粒黄豆,每天行走240公里,相当于在我们学校400米的跑道上跑600圈!太艰苦了啊!我们现在饭菜丰盛,我倒是不挑食,但吃饭时,常常是一边吃,一边掉。学习上遇到点困难就不想继续下去了。我以后坚决不浪费一粒粮食,学习上也要试着去克服困难。

这堂课,我还听了许多故事,每个故事都让我很感动。我知道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辈用热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发扬红军“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的精神,努力学习,长大了建设我们的祖国!


观2021年《开学第一课》的感受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暑假消逝,新的学期到来,我和弟弟怀着激动的心情,拉开了《开学第一课》的帷幕。这回的《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先辈的旗帜。主要是关于红军两万五千里的长征。《开学第一课》共讲了四节课——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坚持不懈。每节课都让我受益匪浅,令我感动,更加令我有了佩服之心。

tfboys三位少年由一首《开学第一课》这首歌,拉开了《开学第一课》的帷幕。

侯勇用真诚的心朗诵了《七律·长征》,雄浑的男高音诵出了长征时候的艰苦卓绝,千辛万苦的历险。

第一课“信念不移”,讲述了“千里眼,顺风耳”的红军通信员——胡正先老先生在红军途中做通讯员的故事。他在十几岁的时候加入红军,在祁南山冰天雪地里,他们四十八天见不到一口粮食,战士们穿的是稻草编的鞋,因为,有的时候没有稻草了,很多战士都把牛皮割一块绑在脚上行走。听到战士们吃掉密码本保护机密,自己制作电池,用猪油牛油运转发电机为电台充电等故事。我非常感动,也非常敬佩 。

梁天文老先生讲述了长征途中,与杨政委相依为命的故事,杨政委为了先战略物资转移,而牺牲了。

这一课在凤凰传奇的歌声《十送红军》中结束。

第二课“勇往直前”,贺捷生讲述了她与她的父亲贺龙长征的故事,贺捷生刚出生十八天就跟随红军长征的故事。途中贺捷生两次丢失的故事。贺龙先生战功赫赫,所向披靡。贺陵生讲述自己父亲,被毛泽东称为唯一一位不用敬军礼的将军——贺炳炎的故事。展现了他们不惧危险,为祖国坚强奋斗的精神。

最后蔡国庆老师歌颂《五星红旗》,表达自己的情感。还讲述了飞度泸定桥的故事,还做了一个游戏,让我们看的人激动万分。途中,我们感觉自己也身临其境。

第三课“百折不挠”,老红军秦华礼讲述自己的长征故事。耿莹讲述自己父亲的长征故事,一天仅仅只吃一颗黄豆的故事。这个让我感动,我一天要吃好多东西才可以吃饱,可是他们却一天只吃一颗黄豆,让我更加钦佩。

第三课在平安演唱的《映山红》中结束。

第四课“坚持不懈”,1970年4月24日,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把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太空的就是长征火箭。

航天员王亚平,她讲述了长征火箭、神舟飞船背后蕴含的航天精神,告诉孩子们“长征”火箭的名称,寓意着火箭长长的踪迹。

随之,隆重的升旗仪式开始,秦华礼老先生代表老红军升旗,随后,所有人起立唱国歌。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仿佛看到了当年的红军们,仿佛看到了今天的辉煌!

之后,由李谷的《我和我的祖国》的歌声中结束了2016年的《开学第一课》。

感受:

有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当然少不了当初为我们的祖国奋斗的红军们,他们为我们打出了这一片天,所以,我们更要珍惜。现在,还有很多人无家可归,吃不上热饭,失去了父母,可我们不仅生活好,家庭条件也好,有饭吃,有游戏玩,更有爸爸妈妈陪着,你说我们幸福吗?

在前进的道路上,坚定的信念能推动我们前进,也能指引我们的方向,只有认准目标、信念不移,才能成功。

在人生中的每个阶段我们都会遇到挫折和困难,百折不挠,就是不被挫折轻易达到,就是面对困难是不妥协、不退缩、不放弃。

红军长征的精神永远存留在我们的心中,所以,我们也要像红军叔叔阿姨们,遇到事情要勇往直前,不退缩,更加要以学习为第一,努力学习,为祖国争光!

最后先给大家都熟悉的一首诗: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更开颜。


2021年《开学第一课》简介


由中宣部、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推出的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即将于9月1日21:00在央视综合频道首播。素有“少年儿童春晚”之称的《开学第一课》节目如今已迈入第十个年头,今年,节目将以“中华骄傲”为主题向全国少年儿童开讲。“中华骄傲”四字含义丰富而深远,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将对这一主题做怎样的解读呢?

五大篇章读解“中华骄傲”

提起“中华骄傲”,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中华骄傲是什么?”其实,即便是在《开学第一课》节目组为今年的内容策划召开研讨会的时候,与会的专家学者、导演、主持人也都有不同的答案。有专家认为得从领先世界的四大发明说起,主持人董卿则首先想到四大名著。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状况,正是因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丰富、之广袤。对于中华儿女来说,只有充分了解了我们国家优秀的传统文化、知道了我们民族血液世世代代里流淌的基因和血脉是什么,才能以更好的姿态迎接未来,创造和成为新时代的“中华骄傲”。

为了更好地完成对“中华骄傲”这一主题的解读,节目组将今年的节目内容划分为字以溯源、武以振魂、文以载道、棋以明智和丝绸新路五个篇章,采用主题演讲、节目表演、人物对话、互动游戏等多种形式展开课题,力求在充分调动孩子们兴趣,同时达到启发思维、传播思想的目的。

新鲜的方式连接传统与现代

在《棋以明智》这个篇章中,少年棋手、世界冠军柯洁将登台,讲述意气风发的自己和横空出世的围棋机器人“Alpha Go”之间的“爱恨情仇”。

围棋起源于中国,小小一方棋盘上有361个交叉点,从而产生出近乎无限种的棋路变化可能。这种变化的可能性不仅使围棋成为棋类运动中的佼佼者,也让古往今来无数人穷其一生去探寻黑白之间的道与义。正因为如此,“Alpha Go”的出现一度让许多人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未来产生了畏惧和担忧,但柯洁却认为,正是“Alpha Go”的出现让拥有近4000年历史的围棋运动焕发出了新的生机,科技不仅仅是我们的对手,更是我们的合作伙伴。

新鲜的观点,自然要用新鲜的方式来传达,《开学第一课》节目组这次就特别从意大利请来一位机器人嘉宾——拥有53根“手指”、会弹钢琴的音乐机器人Teo。如果人和机器人一同演奏同一曲目,你能猜出哪边是人哪边是机器人吗?如果说机器人能在节奏极快的乐曲中表现出人类无法企及的速度和精准度,那他能表现出音乐中蕴含的情感吗?如果机器人和著名钢琴家郎朗一起演奏,谁的表演会更胜一筹呢?

诸如此类的疑问,节目组都将通过现场互动、游戏的方式来为观众解答,让孩子们不仅仅通过课本或博物馆看到我们的传统文化,而是能亲手触摸、感受到我们的智慧和文明、我们的过去和未来。

鲜活人物表达传承与传播

邀请当年最受社会关注、在中小学生群体中拥有巨大影响力、来自社会各行各业的优秀代表到访节目,给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开讲”,这是《开学第一课》节目的一大重要特色。因此,每年《开学第一课》的嘉宾阵容总是备受关注。而在今年的嘉宾阵容中,几位热爱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国友人成为了最新鲜的血液。

来自美国的理查德·希尔斯痴迷汉字、研究汉字45年。因为对汉字的热爱,他建立了网站向全球传播汉字。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发现了这个网站的中国网友给予了他巨大的帮助。如今他被称为“汉字叔叔”,理查德·希尔斯说:“我的生命,注定要和汉字、和中国连在一起了。”来自巴基斯坦的汉语老师米斯巴·拉希德教授曾参与创建巴基斯坦第一家孔子学院。如今,该学院中文系学生从最初的13个发展到如今的2000多人。因为在巴基斯坦99%会说汉语的人都是她的学生,她也被誉为“巴基斯坦汉语之母”。而在这一切背后,却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她和北京语言大学退休教授常敬宇夫妇之间的动人故事。

通过他们的演讲和采访,一个又一个传承和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人和故事鲜活地呈现在全国观众面前。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更是世界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拥有文化自信,积极传承、传播和发扬我们的“中华骄傲”,也成为今年《开学第一课》节目的最终主题。

今年《开学第一课》有“五大课堂”和“五大看点”。

五大看点

【看点一】

“书卷”造型的舞台

公开课教室别致新颖

舞台被布置成一个打开的“书卷”造型,两侧是卷起的书边。在“书卷”下,是两排一共32套课桌椅。到时,32名来自各地的小学生将排排坐好,和台上的主持人“老师”互动。

【看点二】

郎朗的徒弟VS 意大利机器人

现场比拼弹琴速度

在《开学第一课》中,郎朗携带他的两位高徒亮相。一位10岁,一位12岁。他们将与来自意大利的机器人比拼钢琴弹奏,弹奏曲目是《野蜂飞舞》。

这个意大利机器人名叫TEO。与人类不同,TEO有53根手指,几乎覆盖大半个键盘,所以可以非常快速地弹奏任何钢琴曲。

【看点三】96岁“诗译英法第一人”

讲述长达六十余年翻译人生

96岁的北京大学教授许渊冲是本次《开学第一课》最年长的嘉宾。他从事文学翻译长达六十余年,译作涵盖中、英、法等语种,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

《诗经》、《李白诗选》、《红与黑》等中外名著都是经许渊冲的翻译后才得以流传国外或引进国内的,他还曾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的“北极光”杰学翻译奖。

【看点四】

吴京远程视频

诠释对“武”的理解

《开学第一课》还特别邀请了最近刷爆互联网的《战狼2》的导演兼主演吴京,他通过远程视频的方式与中小学生分享他对“武”的理解。

【看点五】

吴磊献唱主题曲:

昔日少年,已成栋梁

今年《开学第一课》主题曲的演唱者是由童星转型成功的演员吴磊,他是看着《开学第一课》长大的。几年前还在写《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的孩子,现在已经是一名优秀的青年演员。

《开学第一课》彩排现场

五节大课

第一节:字以溯源

这节课将讲述年近七十岁的美国人理查德·西尔斯,如何为中国文化而努力奋斗花了20年时间将《说文解字》电子化的故事。

理查德·西尔斯,1950年出生,美国人。他花了20年的时间将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字形整理好并放到网上,中国网友深受感动,因此称呼他为“汉字叔叔”。(图为彩排现场)

第二节:武以振魂

在这节课上,主持人将带领大家做起武术闯关接力游戏,包括考验平衡的梅花桩、考验腿功的踢气球等。

螳螂拳、太极拳和八极拳等三门传统武术的传承人也将来到课上,为同学们介绍传统武术的奥秘和魅力。

第三节:文以载道

这节课上,有“瑜老板”之称的著名青年京剧演员王珮瑜将用京剧念白表演了苏轼著名诗词《水调歌头》。

董卿、吴磊、任嘉伦将和现场的小朋友们做“用身体拼字”的成语游戏。

《开学第一课》彩排现场

第四节:棋以明智

曾与“阿尔法狗”进行围棋对战的青年棋手柯洁也将来到现场,和同学们交流与机器人对弈的感受。

第五节:丝绸新路

丝绸之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在“走出去”和其他文化进行交流的岁月中,焕发出了持久的光芒。

这节课的重要嘉宾之一是来自巴基斯坦的汉语教师米斯巴(右),她是巴基斯坦第一个本土汉语教师,在巴基斯坦百分之九十会说汉语的人都是她的学生,因此她被誉为“巴基斯坦汉语之母”。

思 考

或许对于很多孩子而言,无论这一堂课的制作者怎么来设计,总能收获别样的感动。

只是,要不同的学生在这相同的一节课中能读出更多的不同,的确要求制作者要有更高的站位,对“开学第一课”进行再思考。

当我们回到原点对“开学第一课”进行再思考时,你就会发现有很多问题值得细细品味。无论是央视的“开学第一课”,还是各学校自行创意的“开学第一课”,大概都需要关注如下三个问题:

第一,“开学第一课”到底是谁的第一课?

显然,学生才是第一课的主角。那么,如何从学生的视角出发设计出学生喜欢的内容,如何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第一课中来?

如果做到了这些,开学第一课便真正成为学生的开学第一课。

第二,“开学第一课”的第一属性做何理解?

显然,“开学第一课”的第一属性应该是“第一"。既然是第一课,它就要与第二课、第三课区别开来。如果一项内容可以安排在任何一时段去上的话,那么,安排在第一课就缺少了特殊的意义。

对于中小学生而言,每年秋季开学无非是新入学的学生和升入高一年级的学生。

据此,开学第一课可以定位于两个教育:一个是起点教育,一个是节点教育。起点教育关注学生新的起点有一个好的开始,而节点教育则是关键时候的一种提醒、一种指引。

第三,第一课只是一堂课吗?

当“开学第一课”一年一年办下去有了延续性后,设计者是否需要有更系统、更完整的思考,是否需要把“开学第一课”当作一门课程来开发。当设计者具有了系统的课程开发意识,那么开学第一课便更有针对性、更有系统性。

“第一课”不可能是完美的,但是它一定要敢于指向完美,即便我们不可能寄希望于一堂课能改变孩子什么,但是,至少这堂课要能触动孩子的心灵。

观后感《观《2021年春季第一课》有感 5篇》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观影感受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新春第一课有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