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 地图 > 观后感

观后感

发布时间:2019-11-06 来源:互联网

流浪地球观后感1800字范文欣赏。

很多人印象最深的不是读过的书,而是看过的电影,我们的思维和事情情节一起跳跃,此时就可以写一篇欣赏好剧笔记,用文字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是时候通过写一篇观后感来把作品中的内涵精髓表达出来了,如何在写的观后感时把自己的真实感悟写出来呢?也许"流浪地球观后感1800字范文欣赏"就是你要找的,欢迎收藏本网站,继续关注我们的更新!

《流浪地球》这部电影由郭帆执导,吴京,屈楚萧,李光洁等主演,当太阳即将毁灭时,地球也面临爆炸,人类为了生存,将开启什么方式改变自己?大家有没有看过这部电影?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流浪地球观后感1800字范文欣赏。

中国最好的科幻电影,个人看来完全具备了与《星际穿越》《云图》比肩的资质,足以留名科幻电影史,恐怕是中国科幻电影第一次真正走向世界,也是荒芜了三十多年的中国科幻片界的一次重生。如流传了多年的段子所言:美国全是科幻片,中国全是古装片,因为美国没有历史,中国看不到未来。等一部真正的中国的科幻片,我们等了太久。尤其是对于我们这群看着十万个为什么、科幻世界、飞碟探索长大的80后90后,《流浪地球》来得太晚,以至于我们中的大多数,看着李一一运筹帷幄时,只能默默感叹后生可畏,遥想自己当年也有一个星空间遨游的梦。

说不好的,却有人物脸谱化、科学硬伤多、民族主义鸡血等诸如此云。其实大多都可以理解,春节几天一部电影热度前所未有,必然吸引不同的人群前去观影。所谓众口难调。按照文艺片、故事片的标准去要求人物,确实可能有形象雕刻不细腻、台词打磨不够的问题,但这是科幻片的通病,你看天行者卢克、火星种土豆的呆蒙、女儿控的马修,不知道人物形象饱满了没有?话又说回来,人物雕刻怎样算饱满,本来也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毕竟大千世界千人千面。我们通常所谓的形象饱满,多数情况还是源于好莱坞个人主义中心式的那一套,因为我们这个国家的观众们看了太久的样板戏。但片面推崇个人主义也是一种脸谱化、一种样板,千万不要把个人主义当成多元化多样化的唯一指标。

说科学硬伤多而否定电影的,大多是没搞明白电影、科学、娱乐和科普的关系。讲科学和科普的,有科教片、纪录片,基于小说的电影本来就是一种艺术创作,因为不够科学而否定艺术,把这些混为一谈再一锤子打翻,是不是有点过分了?咋不去质疑狮子王中的动物设定、咋不去质疑灭霸打指响、咋不去质疑灭火器当推进器绕地飞行?有人要说有一种片子叫硬科幻,并对其给予了启迪民智弘扬科学精神等的厚望。再硬的科幻也离不开艺术的创作,巧合、呼应、矛盾等等,电影真能那么硬,电影导演也可以去搞科学了。不得不说还有一种言论充满了酸葡萄味儿,看到一个评论上来就说我是一个科研工作者,对片子十分失望,开始云云片子这不符合常识,那不符合某某定律,恨不得立马开个百家讲坛。我看这就叫蹭热点,本质上是看不惯一部假大空不符合科学电影大热大卖的文人相轻。一个科学工作者非要去和娱乐较什么劲。但这其实反映了地盘意识的现象,大凡跟宇宙相关的,只有我说的才是权威,其他的通通不对!这是自卑还是自负,就不予评论了。可是现实确实是娱乐至上,相比之下科研工作者物质精神待遇低。这是另一个问题了,不过至少这次,流浪地球的娱乐境界很高很高了,放眼2019的中国文娱圈,恐怕已无敌手了。

说民族主义鸡血的,也要分开看。一是膝盖硬不起来的,看惯了洋人拯救世界,这次换中国人拯救世界,就成了中国鼓动民族主义了,要说鼓吹民族主义,我个人还是只服把国旗当紧身衣的美国队长。黑吴京为爱国主义投机商人的,其逻辑和眼界也是够够的了。第二类要复杂些,源自对官宣的抵触。一部反映亲情和宇宙生存的片子,非要被强行套上中国人如何如何的宣传标签,并往民族主义的舆论上引,势必引起大众的逆反心理。但要知道,宣传民族主义,是一些人的饭碗。这些人前几年还和花千芳、周小平之流你侬我侬呢。这两年学乖了,各种蹭热度,蹭坏了伤的也是票房,反正他工作也算干了,工作总结可以漂亮地写上流浪地球弘扬中国精神、世界逐步认识只有中国才能救全人类。还有一些涉军号也要强行蹭热点,弘扬中国军人怎么怎么了,中国军队已经沦落到不蹭遍每一个热点不足以让世界认识中国军人了吗?这几年战斗力不知道涨了多少,宣传功夫倒是见涨很多事情,是好事,但有没有副作用呢?不由得想起某部队组织官兵集体看红海行动,要求撰写战术学习体会,已是业内的笑柄。

重新回到电影本身,个人认为科幻片有几个要素:人类对未知的探索和抗争、灾难、灾难下的人性。这几点,流浪地球都很好地予以诠释,而且向世界昭告:中国人,可以拍好科幻电影!我想这才是这部电影最大的民族主义鸡血,干了这杯,我还期待下一杯!电影也致敬了诸多科幻片先行者,你注意到刘培强工作台上的那个陀螺了吗?

当然电影也有不足,一是应该交代下月亮哪去了,二是主控电脑摩斯哪有那么好对付,一瓶伏特加就解决了,三是应该多给美国人几个镜头,这片子基本没美国人的事儿,显得有点小气了。电影末尾众人一齐推器械的镜头让我想起了阿克西斯,差点热泪盈眶。

最后回到大刘,这个恶魔般的天才。地球早晚要走向终点,人类代代相传文明需要生存。《星际穿越》的方案是空间站,用父爱去解开黑洞的秘密。《流浪地球》的方案是带地球走,用父爱拯救被捕获的地球。流浪地球的想象力更加天马行空,所构建的世界观更为宏大。面对生存还是毁灭这个终极诘问,大刘给出了中国式答案。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如同无数人类的个体,因为差异,才有可能性,才有钻石一样宝贵的希望。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扩展阅读

流浪地球观后感范文700字欣赏


《流浪地球》这部电影由郭帆执导,吴京等主演,这是一部科幻片,在太阳即将毁灭之时,人类为了生存将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坐以待毙还是为了拯救地球想出各种方案?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流浪地球观后感范文精选700字欣赏。

寒假期间,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流浪地球》在全国上映,我也乘着假期,和家人一起观看了这部令人荡气回肠的电影。

影片讲述的是在不久的将来,太阳以极快的速度衰老膨胀,地球面临被吞没的免顶之灾。为了拯救地球,人类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上万座行星发动机和转向发动机,计划以此推动地球逃离太阳系寻找新的生存家园,地球和人类就此踏上了预计长达2500年的宇宙流浪之旅。在完成这一宏伟计划的进程中,为了应对各种危机,无数人前仆后继,奋不顾身,不断上演着一个个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九死一生的冒险精神和对人性的终极拷问也在同时上演。

在电影放映结束后,我久久无法从影片中回神,除了影片中那撼人心魄的特效给我视觉冲击外,最令我震撼的是面对危机时地球上所有人的表现以及影片中展现的地球表面状况。

在拯救地球的最后时刻,电影中吴京扮演的父亲驾驶空间站冲向木星氢气层引爆空间站所携带的30万吨燃料;剧中的刘启以及他们的救援团队,在大家都纷纷撤离的过程中逆向而行去到转向动力中心去重启动力;剧中其他各国救援执行人员在感召下,一起返回基地协助救援。正是在他们的坚持下,在他们的团结下,地球得以拯救,人类得以自救,使得地球逃离了木星的吸引力重新回到正常的行驶轨道上来。

电影中利用特效制作出的场面再加上3D的效果给我强大的视觉冲击。现实生活中的大都市北京、上海,在影片中全部包裹在厚厚的冰雪中,高楼大厦、火车站、街道、汽车,都不复往日的繁华热闹,只余下满眼的冰雪世界,包括我们熟悉的央视大楼和东方明珠,也只能看到裸露在冰雪之外的一部分模糊身影。到处是拔地而起的冰柱、冰墙甚至冰山。看到这一幕,我情不自禁地想:多年以后,如果我们仍然不知悔改,继续肆意破坏我们的地球家园,会不会真变成电影中的那副场景?

星球千万个,地球只一个,保护不积极,人类两行泪!

流浪地球观后感500字范文欣赏


最近有很多科幻电影上映,不知道各位科幻迷们有没有去看呢?由吴京和屈楚萧主演的电影《流浪地球》更是字上映以来就受到了网友们的一致好评,影片根据刘慈欣的同名小说改编,小编这里给大家带来了一篇网友的观后感,一起欣赏吧!

小时候,你说你要飞向远方,只要我抬头,就能看到你,可是,我想说,我真的看不到啊

后来,你果真去了远方,只留下我们爷孙三个,你知道么?所谓的平安地下城生活,那是多么黑暗,多么闭塞,多么无聊的啊!我不知道对你什么敬仰,我只知道,你抛弃了妈妈,留下了我,我恨你!

不知什么时候,宇宙危机四伏,机缘巧合下冲击了留在地面的爷孙三,我不想听你所谓的平安安排,我是男子汉,我不靠你,我可以做到!我一定要带他们回家,我要保护他们!

再后来,我明白,即使我回家了,地球灭亡之后,我还是没有家,我必须为了我们的小家,世界的大家,奋力一搏,你可以做到的,我也一定会做到!

哪怕我们的计划想象的多完美,命运总是喜欢捉摸人的,在我们绝望的时候,你告诉我们不要放弃,是啊,在你驾驶空间站飞向木星时,我们明白了,那确实是希望,那确实是一束带来光明的希望啊!

可是,爸爸啊,我不想你去,你回来,你回来我陪你一起变老好不好,我不要你当什么世界主角,你只给我一个拥抱就好,你回来

爸爸,我看到了,真的,我看到了!你亲眼看到你乘坐五千里的火焰,到达了了那颗星,成为浩淼星空中最亮的星,也成了我心中永远最敬仰的星!

流浪地球观后感范文1500字欣赏


《流浪地球》这部电影由郭帆执导,吴京等主演,这是今年一部大热的电影,让我们看待中国科幻电影的希望,在面临地球毁灭之时,人们为了生存将会开展哪些活动?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流浪地球观后感范文1500字欣赏。

今天两个孩子都开学了,我也給自己放了个假,把孩子们都安顿好,自己去看了《流浪地球》这部电影,也正好应了恩师的教诲:闲着有雅趣,忙着有乐趣。突然觉得以前的自己好像不太会玩,总是把自己绷得的很紧,工作生活,带孩子总是排的满满的。感觉全天下就是我最忙,总是把自己搞的筋疲力尽,跟着恩师走过了这半年,才慢慢学会了放慢自己的脚步,对自己好一点,对自己就是在供养整个法界,多么伟大又充分的理由,我必须去执行。

整部影片气势恢宏,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越来越强大的中国。爱与希望贯穿整部影片,从刚刚开始的父爱,到后来的拯救地球的大爱,满满的正能量,让人看了热血沸腾,久久回味。

当看到刘启的父亲在跟儿子告别的时候,我想到了恩师和所有的师父们。为了更好的弘法利生,为了让更多的人走上觉醒之路,您们的大爱付出高于一切。再次双手合十,至诚感恩顶礼师父!

影片里的主角刘启,因从小缺少了父亲的陪伴,对父亲有很大的成见。但这并阻挡不了已经深深刻在了他基因里,流淌到血液里的父亲的那份正义感,与面对挑战时的勇气。在学习的时候师父曾经教导我们要不断的熏修把伟大的愿力植入到我们的基因里,让愿力成为我们生命的本能。任何干扰都不能动摇我们的伟大愿力。学习的时候也因此懂得了愿力的伟大,让自己活的更有力量,更释然。在这部电影里我体会到了这一点。

我们的父母,亲人,朋友会在我们不能预期的情况下纷纷离我们而去。而只有我们伟大的愿力和业力继续伴随着我们。师父曾说过您看到什么,您关注什么,什么就会放大。从此我把我的关注点放到了伟大愿力上,而不再去纠结自己的业力。也是因为曾经的过往成就了现在的自己。于是不仅仅不纠结,还有感恩于它。虽然自己修行的路还很长,也不够好,但是把愿力当成不断前进的动力时,内心就有了力量,让自己的心多多安住于正念之中,活好每一个当下,成就未来的自己。

当我们在名正言顺的享受着生命的富足与安稳的生活的时候,有很多的像恩师一样的大德,还有我们的国家,正在默默的为我们的觉醒与安定的生活而努力着,付出着。我认为这就是影片想要诠释的大爱。而这一刻我也体会到了。财富坛城时,师父通过层层的引导,让我的心量不断的放大,看到了以前不曾拥有与自我感觉不值得拥有的一切。是的当把自己当成生命的中心时,也就拥有了整个宇宙!

希望总是与绝望并存,只要不肯放弃,希望的火焰会为你点燃,在联合国都宣布放弃的时候,我们中国的救援队没有放弃,没有绝对的绝对。希望总在不放弃的层层包装里埋藏着,只要有足够大的愿力与勇气,力量,就一定会点然希望,开启智慧的伏藏,给了众生活下来的希望。作为佛子,生活中如果没有了希望,没有了愿力,也就没有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好好的去爱,去工作,去体验,去觉醒更多有情,这才是我们来到地球的意义所在。

当演到朵朵在救援的最关键时刻,向全球发出请求支援的广播时,那一刻不仅仅是感动的泪流满面,更多体会到的是人与人之间沟通时的那份真诚。是因为她足够真诚的直白的去表达,而唤醒了人们的良知。也让大家对最后的救援有了信心。是的,每个人都有渴望美好,向善的一面。而只有在卸下所有防伪,心真正的敞开时,才能洞悉这一切。

影片接近尾声时,刘启的父亲为了拯救地球而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成全大家时,那份感动无法用语言去表达,只能说那是一份超然的,全然的大爱。那一刻真真正正的超越了一切恐惧,超越了一切挂碍,一切束缚。为自己的决定,为自己的选择,全然的,无条件的负担百分百的责任。

影片的最后,演到了拯救地球的计划将延续几百年,甚至更久,这将是一代又一代的地球人共同的任务。这也对应了诸佛菩萨为了广利一切有情的伟大菩提心。师父曾教导过我们:未成道业先发菩提心,未成道业先立下伟大的愿力。在伟大的愿力面前,曾经的业力又算得了什么?菩提种子已经深深扎根到了我的心里,刻到了我的基因里,通过学习与不断的熏修已在慢慢的茁壮成长。一切现象都会成住坏空,而伟大的愿力将永远相随。

希望永远伴随着绝望,当我们静下心来,回光返照到自己自性之光时,希望一定会超越绝望。我来自于圆融不二的如来藏,当任务完成,体验结束,我将回归于爱的源头,自性如来藏!

流浪地球观后感长篇欣赏


最近关于《流浪地球》这部电影的讨论度很高,每个人都有着自己不同的看法,褒贬不一,这是一部由屈楚萧、吴京、李光洁等人主演的科幻片,小编今天也给大家带来了流浪地球观后感精选长篇欣赏,一起来看下吧,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想我一个从不追热点的人居然也开始写关乎热点的文章倒也是有趣。尤其是我一个对中国古典或者中国新武侠有着特殊情怀的人,去评价一个科幻的作品,真的非常微妙。其实在金庸先生去年去世的时候,我就有预感,尤其是看完《流浪地球》,那种全网此起彼伏的赞美和叫骂,我第一瞬间的感觉是,一个时代结束了,这个时代属于未来。

对于《流浪地球》的评价,大多都会看到好莱坞级别的特效或者中国电影史上的里程碑一类的,其实近些年来,所谓电影工业化的时代,任何以上的头衔都会被扣在所谓大制作电影的头上,比起其他的电影,虽然这帽子有些过誉,但也没人比他合适。虽然话是这么说,但过誉就是过誉,说多了难免会有捧杀之嫌,这话我已经说的很客气了。想想如今这是个娱乐至死的时代,大多数人对电影的好感也因为冯裤子或者电影学博士之类的人而崩塌,在阿猫阿狗都可以拍电影的年代,似乎我们有着好印象的作品简直凤毛麟角。很多人以为中国电影的崛起之年应该是1993和1994年。没想到这两年成了中国电影的巅峰之年。我们以为《活着》《霸王别姬》这样的作品只是一个开始,可这个头开了,就是二十余年的贫瘠,鲜有佳作。二十年了,人们失望过了,也重新殷切地期盼了,起码2018和2019,这是一场甘露。《我不是药神》这类现实主义的佳作终于打破了有口碑不卖座的旧状。而《流浪地球》呢,开启了中国科幻片的方向,虽然这条路很有很远,但这一步的迈进,值得赞美,起码是欣慰。

大刘是个划时代的人物,这一点毋庸置疑,他的脑洞是无与伦比的,这一点来讲,他是一个鲜有的天才。粗糙的文笔和流水账一般的叙事手法来去描绘他宏伟且极富创造力的宇宙观以及人性的冷淡和卑劣。我常常自诩一个悲观主义者,我读大刘的书,总在字里行间感受到无限的压抑,我能感受出他隐隐的悲观主义,但那种悲观与我的又截然不同。我是一个盗用叔本华理论诡辩的极端浪漫主义分子,就这个角度来讲,我肯定对大刘喜欢不起来。我看了豆瓣上对《流浪地球》打一星的那个影评,其实他说了那么多,摆了那么多的道理,其实只是很不喜欢大刘的价值观而已。我觉得很多情况下刘慈欣塑造的宇宙很多所谓有点文人性情,书生意气的人是极度不喜欢的,因为我本人第一次读刘慈欣的作品就一个感觉,不适,作品很好,但我就是不适。可这么评价一个作品是不客观,虽说艺术是主观的,但有时候我们的主观总挣扎在我们的格局里,也谈不上错误,但就别大声叫嚷,那真的是掉价。

大刘给我的感觉就是,理工男的冷酷,直男的思维和无政府主义的荼毒。在此声明啊,我也是理工男,所以理工男冷酷一点我觉得没什么不可以接受的,因为这个宇宙运行的法则就是如此。但无政府主义实在是有点天真的可笑,人类会在灭亡前的最后一天依旧明争暗斗互相厮杀,没有联合政府,没有空前一致的努力,只有谁出钱造这些推动器啊?签各种条约,然后又各种毁约,这是人类。至于原著反叛军的怀疑和人云亦云,那种对人性的刻画倒还是有意思,但是一下杀到联合政府操作台让我大傻眼了。我尼玛(有没有想到雷佳音)联合政府这么怂蛋还特么叫个头的联合政府,早变更领导人十几百次了。说白了,刻画人性的太片面,研究理工的总归还是信奉达尔文那一套,另一些人只会觉得幼稚得很阴暗。

说回电影,电影只是小说的一大半自然段拿出来的改编,可其实我一直搞不懂一个问题,为什么去流浪一定要带着地球。我知道原著上很详尽的解释了飞船派,生态系统云云的理由。我想问的是,为什么要这么设定?科幻这玩意儿吧,不能深究,深究起来都是BUG,想地球一个液态星球,地壳其实极为脆弱,且不说推进器能不能让地球达到逃脱速度,达到了,地球的结构也分崩离析了。所以有时候设定,我们就看看,深究起来,就当是个乐子。可是这个作品最大的看点就是带着地球去流浪,我想这个设定总归有他的原因。

大家都说最尴尬地就是韩朵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台词和吴京莫名其妙的rape式爱国主义情怀,我觉得这都不是事。因为带着地球去流浪这个思想本身就是一个充满家国情怀的构想,这是东方人骨子里的东西,再西方的壳,也掩饰不了骨子里的文化。我不敢想象真有一个政府会在人类即将灭亡的时刻,说大家回家看看亲人吧,这是骨子里的东方血统啊。如果按照美国人那个尿性,会告诉全世界,和你眼前的人一起狂欢吧,开最后一瓶香槟,抽最后一根雪茄,他们是流动的民族,他们不晓得落叶归根,他们无数的科幻作品都是遗弃了这个星球,中国人把这里叫做家。所以这些台词尴尬是文学水平的问题,而意思并没有错,这个脑洞本身就是家国情怀的体现,也是我们中国的科幻和外国不一样的地方。我当然希望中国人能拍出真正好莱坞水准,BUG不要那么多的作品,可是也不要遗弃属于中国人的情怀,否则我们永远在学别人的东西而已。我觉得最讽刺的就是《流浪地球》原著里反叛军的人云亦云,于是对于家国情怀的批判也开始人云亦云,也许对于此类的情怀不应该填鸭式的,但是我们应该为怀有这种情怀而骄傲。很多人跟我说他有情怀,可国无所依,家无所寻。我告诉他,目之所及皆是国,脚之所踏便是家。不要拿一个人的苦难来质疑世界,世界上比你苦难的人多得是,苦难从不是你质疑世界的资本。也许是鼓吹过度的逆反心理吧,没办法历史特殊阶段嘛,毕竟东西城都要合璧了,这事儿比地球还流浪。

我想大家对于吴京的抨击实在是过于无理,我想有没有一种更文明的说法。睿智!对,就是一帮睿智!当年袁隆平种水稻就是让你们吃太饱了,如果他知道他喂饱的是这群人,估计老爷子早就不研究杂交水稻了。是,我知道,一个中校,一个军人,反抗联合政府,不听命令,为了一个可能的希望,一个所谓的小爱赌上人类最后的火种,这的确很不可理喻,像极了冷锋。但是人是一种不能再双标的动物,这一点他们从未让我失望,同样违抗政府命令,为了保护小我,满嘴美国精神,象征自由,一袭金发,又有大胸的军人被很多称为帅气与正义的化身,那就是我们的罗杰斯队长。合着别人一顿嘴炮就是对自由的追求,吴京一顿嘴炮就是陈词滥调堪比C站,你们也就是欺负吴京没有盾。是不是王智应该和吴京说一句最后一舞,然后吴京自爆的时候脑海里跳一曲你们就满意了?是不是跟看妇联四预告片一样?也没啥,大清自有此国情。舔毛妹的和舔洋垃圾的谁也别说谁,互相祸祸吧,跪累了就站一站,不丢人,反正我站着我可舒服了。

我相信导演是用过功夫的,起码我看见了诚意。原著从来没有提起过推进器熄灭的事情,实际上木星的引力比地球强2.5倍,又有强大的磁场和辐射,总以使整个地球的电子仪器全部瘫痪,所以可见导演还是下功夫了的。地震没有解释,这个我觉得其实也不好解释,就是推动力加速度的作用和轨道偏移使铁镍核心的平衡被干扰,从而波及向外扩散什么火山喷发,地震什么的就发生了。另外电影搞了一个洛希极限还不解释,故作高深这个有点不能忍,其实很简单,卫星行星近到一定程度潮汐现象会使天体直接解体,比如著名的木星环。直接说会解体很难吗,非要说这么一个概念,还找不到机会解释。另外就是为啥会和木星有关系,其实最让我费解的就是明明刚刚穿过小行星带,撞木星有啥可大惊小怪的,本身小行星带就是死里逃生。其实原著里解释的还是不错的,本身停止自转之后,地球又绕了太阳十五圈,然后全力奔赴木星,由于木星质量大,引力足,相当于一个弹弓,把地球甩离太阳系。讲真,其实,如果地球连这个危机和计算都解决不了,那还流浪啥啊,回家包饺子吧。当然我说过科幻不能深究,我这一段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证明,老子的确是学理的!

流浪地球观后感影评欣赏


《流浪地球》这部电影是正大热上映的一部电影,是一部科幻片,由吴京主演,深受大家喜爱,这部电影讲述了地球在逃亡的过程中发生的种种故事,令人刺激,又让人向往。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流浪地球观后感影评欣赏。

趁着假期,和朋友一家人一起去看了大热的《流浪地球》,3D版。

最近这个外星人啊、银河系啊之类的电影很火呀,琢磨一下,为啥呢?

是不是科学家有了最新发现?

在这之前,并没有看什么推荐、影评之类的,只是从各类网文标题感受到这个电影很火,还和吴京有点关系。

先跑个题,小时候看《小李飞刀》的时候,就很喜欢吴京。

沉稳、帅气、身材好、有安全感,一喜欢就到了现在。

(哇,我也是超专一好吗?)

切入正题,电影一开始,好冷好冷的场景就开始了,什么零下48度这样的。

北京上海的各种大高楼都被冻住了,整个世界就是一片白一片冰,本来这周北京也冷,感觉自己在电影院瑟瑟发抖啊!

看着看着疑惑越来越多,大致有这么几个点:

第一

主演帅小伙户口在危急时刻,突然扔出一个什么东西,瞬间变成大球,还挺结实,他们几个人都可以躲进去,地震掉大石头都不怕了。

真的很像公园小朋友们玩的这个球!

哇,好神奇,我也想拥有一个!

咳咳,情人节快到了

第二

每个人戴的那个大头盔,似乎有三个重要作用,一是提供氧气;二是保暖;三是安全保护。

话说这么重要的东西,就偏偏一个人只有一个?

一旦坏了或者没戴就得死?

第三

最后紧要关头的时候,两个大铁(或者不锈钢?)方块中间什么地方卡住了,主角户口自己夹在中间,用脚使劲踹,居然踹好了?

而且好了以后他还有时间跑出来,没有立刻被压成肉饼?

哇,真是厉害!

第四

推那个针的时候,刚开始就四个人推,能推动?

之后来了一大帮人,还靠谱点(但是感觉也推不动),感觉前面四个人推的都是无用功啊!

后来吴京操控空间站去点燃木星了,也就是说木星是空间站的燃料点燃的,那他们一堆人不松手还推那个针干啥??

第五

结尾啥意思?

主角户口又活了?是是是,他的好朋友Mike在上面吊着,是说我这就来,就救活了?

那你告诉我,Mike怎么下来的?跳下来的?

为什么成功了,整了半天还在地下城待着呢?

地上还是都是冰白一片?

也许我比较期待大团圆结局,有点不适应吧~

就别提那个伟大的计划,什么电路连不上了,什么进度条99%卡住了?什么大火石?(看起来像巧克力球)

为什么要推针?

以及这些之间到底有啥联系?

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不朗朗上口,不押韵呀~

唉,看不懂看不懂,也许科幻大片就是这样的吧?

父子之间的深沉感情让我想流泪,让我想起小时候和爸爸之间一些温暖的小事。

播放过程中一直看得挺紧张的,一会从上面掉东西,一会地震,一会板块挪动。

画面效果也还不错,不过似乎3D效果没太感觉出来。

如果想了解一下中式科幻大片的起步,可以去看看。

相信《流浪地球观后感1800字范文欣赏》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观后感,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