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 地图 > 观后感

观后感

发布时间:2019-11-06 来源:互联网

2019大国工匠年度人物颁奖典礼教师观后感5篇。

看电影或者看视频已经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观赏作品的同时也是与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共鸣,我相信每个人看了之后,内心也一定会有所触动,整理我们的思维,写观后感不啻为一种好的方式。哪些情节让您印象最为深刻呢?以下为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2019大国工匠年度人物颁奖典礼教师观后感5篇,建议你收藏并分享给其他需要的朋友!

工匠精神是每个时代都需要的精神,正是因为有这些工匠人物,才有我们这么美好的生活,你知道哪些工匠人物?从他们的事迹中学到了什么?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2018大国工匠年度人物颁奖典礼教师观后感精选5篇,大家一起来看看。

工匠精神: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

中国,一个历史悠久,文明千年的大国,从吃穿住行,到工农商学兵各行各业,传承千年的工匠精神绵延不绝。小到0.01的尺寸,大到跨越千里的工程,精到毛细针管的分毫修补,准到点滴的校对符合,无一不是工匠精神的完美体现。

看着电视上那些貌似与我的生活并无紧密相关的行业和人物,头脑中想到的却是劳动技术课上的生动画面。老师,为什么一定要画木工加工线啊?差不多不就行了?我想早点动手操作。不就差一点吗?老师干嘛要对我要求这么严格?我只会用剪刀,能不能不用刻刀?我害怕!老师我做不好,我放弃了!

是啊,我就是这么较真的老师。孩子们啊,这一分一毫看似不重要,但是代表了劳动的态度。这好与不好不重要,态度决定一切,难不难看没关系,步骤操作是规矩。原谅我的较劲与严格。因为,你们是未来的我大中国的脊梁,是未来我大中国的工匠,是精神的传承者,是希望。

电视节目有结束的时候,一个个奖杯代表了坚持和精神。多希望在未来的大国舞台上可以看到曾经跟我学习,玩耍,提问甚至被较劲到哭鼻子的孩子们,精神不灭,奋斗不止。

心怀崇敬,观看了央视的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颁奖典礼,难抑心潮澎湃。十位在不同岗位上的普通技术工人,凭借刻苦钻研,辛勤付出,别具匠心地把工匠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而攻克了一个又一个世界性难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叹为观止的奇迹。从他们身上,我切身感受到十年磨一剑这种工匠精神的平凡和伟大,感受到技术强国这四个字的千钧之重。十位年度人物用他们的行动诠释了平凡的岗位同样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业绩的真理。而这不平凡的业绩正是来源于他们的坚守,来源于他们的勤恳,来源于他们的精益求精。而这些恰恰是工匠精神的完美演绎。感慨并品味着他们的事迹,我不禁心绪起伏,身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们的工匠精神应该是什么样子?我们能从中汲取什么?对我们的教育事业又有什么引导和启示呢?传承中国文化的不仅仅是唐诗宋词京剧昆曲,还有更多的各行各业的匠心独运的不朽精神扮演着不可或缺的灵魂作用,这种精神才真正包含着与我们教育事业相关的每一个细节。思虑良久,我想: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我们更需要坚守,更需要勤恳,更需要精益求精。坚守我们的岗位,爱岗敬业,静心从教。认真备课,上课,帮助学生健康成长,这就是勤恳。不做重复性工作,多阅读,多汲取更多的知识,用新的理念武装自己,在工作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持续,在每一个环节都秉持精益求精,这才是我们教师应该做的。教育是国家的立国之本,那么,我们作为知识的传播者,也需要十年磨一剑的工匠精神,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让我们祖国更加强大。

周五晚上收看了大国工匠年度人物颁奖典礼,我被深深地震撼了。这些大国工匠,既是匠人,也是追梦人。他们用双手铸就了港珠澳大桥的辉煌,用智慧将航天器送上太空,用坚守探测出一个个油田,用果敢挑战超、特高压带电作业他们是焊工、技工、电工、桥梁工等等,来自于不同的工作岗位,却有着同样对工作执着的追求。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建设港珠澳大桥的团队。这座大桥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它的美丽、雄伟世人有目共睹,但在实现这份美丽的过程中,那些辛酸和励志的故事,却鲜为人知。其中一个难点便是一个外海沉管隧道。在港珠澳大桥之前,全中国的沉管隧道工程加起来不到4公里,而且,这是我国第一次在外海环境下建沉管隧道,可以说是从零开始从零跨越。我国的桥梁专家们,在困难面前没有后退,也不能后退。2013年5月1日,历经96个小时的连续鏖战,海底隧道的第一节沉管成功安装。这是不平凡的96个小时,仿佛一个从来没有人教过,也从来没有驾驶经验的新手司机,要把一辆大货车,开上北京的三环、五环。

这些可敬的榜样,他们其实就是我们身边的一员。但是,他们却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我们要向这些榜样人物学习,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努力探索,精益求精,用自己的爱心、耐心、恒心去守护孩子们稚嫩的童心,让他们在爱的雨露中茁壮成长。

近几年听到很多人在提工匠精神,看完《大国工匠》,才体会到什么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种在设计上追求独具匠心、质量上追求精益求精、技艺上追求尽善尽美的精神,蕴涵着严谨、耐心、踏实、专注、敬业、创新、拼搏等可贵品质。这些工匠们勤恳敬业、干练稳重、遵守规矩,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产品在手中升华的过程;他们执著、坚守、精进,不断追求极致与完美。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为火箭铸心的高凤林,他是焊接火箭发动机的中国第一人,0.08毫米,这是火箭燃料输送管道壁的厚度,焊枪停留在上面不能超过0.01秒,否则就会焊穿管壁,他将发动机的合格率由29%提高到92%多么令人震撼的一组数据,震动着每一个国人的心。

虽然我们是一名老师,接触不到这些精密仪器,但是在平时的工作中也要以这种精神时刻鞭策自己。第一就是敬业,热爱我们的教育事业,常怀一颗敬畏之心,因为教书育人容不得半点差错,同时将这种严谨、专注、拼搏的精神也传递给我们的学生。第二就是精业,作为老师,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更要自己努力学习更多知识,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才能在自己的领域做到精益求精。第三是奉献,作为一名老师,更要有奉献精神,其实说到奉献,我周围也有很多默默奉献的同事,如王欣欣老师,她经常很晚了还在班级里或办公室里忙碌,儿子只能在一旁默默等她完成所有工作才能回家。其实这样的老师还有很多很多,他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付出,不求回报,从而赢得学生、家长、同事的信赖与信服。这些同事是我最好的榜样,我也会像他们学习,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认真工作,脚踏实地,努力提升自己。

3月1日晚观看了大国工匠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了解了这些大国工匠的故事,这些劳动者虽然看起来普普通通,但其实是在做最不平凡的事情,他们的传承和钻研、执着和坚守,使他们成为了国宝级的技工,成为了平凡中的最不平凡的人。

他们的精神也使我受到了启发,我们做老师的其实不也是一名工匠吗?教授知识、培养人才,我们在教课时也一样需要传承文化、钻研教材、坚守师德、执着教育,这些工匠面对的还只是一些物体,而我们需要去教育的是人,这就更需要我们去学习这些工匠的执着精神,以认真钻研、执着教育的心态去上好每一节课,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学生成长,教会学生做人,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延伸读

大国工匠2019年度人物观后感8篇


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活动自2018年六月启动以来,由各个工层组织推荐选拔,经过严格评审,最终选出10位大国工匠2018年度人物,他们都是各个行业的佼佼者,小编带来了些大国工匠2018年度人物观后感精选8篇,一起来看吧。

颁奖典礼以说理不说教、传输不灌输的新文风、新样态,精准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尚、劳动最美丽这一宏大主题。获奖工匠所展现出的卓越匠心、精湛技艺以及执着坚守、默默奉献的家国清欢,深深打动着我们,并激发起大家为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热情。一个人最大的自豪是,这个视角不必知道我是谁,但我参与的事业却惊艳了世界,这句话让我们印象尤深。

这些大国工匠,基本都是奋斗在第一线的杰出劳动者,他们以聪明才智,敬业勤勉,书写着一线劳动者的不平凡,他们为我们的时代,为我们的社会做出突出的贡献,让我们为之叹服,为之激动。大国工匠们的感人故事,生动实践表明,只有那些热爱本职工作、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精益求精的人,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

国家工匠彰显大国风范,大国工匠托起巨龙腾飞。无论我们处于什么样的岗位,从事着什么样的工作,技术无处不在,只要你能坚持,敢于创新,平凡的双手也会创造出不平凡的焊枪。

从这些大国工匠身上,她感受到一种敬业奉献、精益求精的精神。大国工匠反映的是普通职工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的不平凡业绩,让人敬畏和感动的德技双馨的真人真故事。

透过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挖掘并提拎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生动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这一宏大主题,表达了中国制造业发展和崛起的中流砥柱是千千万万具有工匠精神的产业工人这一基本思想。大国工匠的事迹使同学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作为一名中职生肩负着建设祖国的历史使命,激发了我们要用手中技能,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强国之志。要学习大国工匠务实敬业的精神,用实际行动努力践行崇德尚技,砺志笃行的校训,争当新时代的大国工匠。

大国工匠都是奋斗在生产一线的优秀人才,他们精湛的技艺和永不放弃的探索精神让人叹为观止,也深深地激励着全体职工在今后工作中继续发扬坚韧拼搏、团结协作、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工匠精神。而我们要在学习大国工匠的活动中不断进取,在实干中凝聚职工智慧和力量,以十九大精神为引领,继续贯彻落实集团1335发展战略,团结一致,开拓奋进,全面推进公司又好又快发展。

通过看核电站领军人乔素凯,国防军工业陈行行,维修工人王树军,火箭焊接安装高凤林,地质钻探者朱恒银,特高压带电作业人员王进,钳工夏立,复兴号高铁转向焊接员李万军,油田开采谭文波,修复工匠李云鹤等领军人物最大感触是,不管是各行各业的人只要是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不断创新,不怕吃苦,敢于亮剑的精神最终会得到成功的,为国家带来更大的利益,带来最大的辉煌。

只要对党忠诚,敢于担当,有努力奋斗拼搏的精神,我们的梦想会让中国再升一个新高度,我们执着、勇敢、奉献、坚守,会让我们中国富起来,我们敬业、精益、专注,不断创新会让我们中国强起来。

在看过大国工匠-2018年度人物影片之后,心中充满幸福和自豪,为自己越来越强盛的祖国,为自己祖国有这样一群推动祖国发展的伟人。

影片中以高凤林为代表的大国工匠让我明白我们我们缺乏的不是平台,不是技能而是坚持和责任。如果每个人都能恪尽职守,尽职尽责,兢兢业业,负责做好自己职责之内的事那就是一种伟大。但这种看似简单的份内之事重要的是做好和坚持。

做好:话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而这好不单单是我们平时流水线式的工作模式,也不是我们只中规中矩的完成对应工作。所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正因为他们用心,不断地探索、总结和实践,才会有0.01秒的精确控制、手工装配精度做到头发丝直径的1/40--0.002毫米这振奋人心的数据证实着一个个奇迹的发生。

坚持:滴水穿石是亘古不变的哲理,贵在的就是坚持。他们数十年如一日的敬业精神是我们最该学习的榜样,尤其作为项目管理者,施工生产的安全质量监控以及工程技能是我们必备的能力,在生产过程中不是一天,一项坚持按照标准完成,而是工作的每一天,每一项都要严格按照技术规范用心监管。我们也应该用坚持不懈的敬业精神书写我们铁建人的不平凡。

工匠精神不单单是一种谋生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是彰显一个国家文化传承,是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持,忍者清贫和寂寞在为祖国尽着自己的绵薄之力。这种精神和态度才是自己的财富,更是祖国的财富,也是我们的骄傲。

大国工匠的感人故事、生动实践证明,只有那些热爱本职、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精益求精的人,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才可望拓展人生价值。他们的成功之路是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挑战自我、挑战极限,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我们要向这些大国工匠们学习致敬,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意识,要用工匠精神对待每一项工作,继承和弘扬铁道兵精神,在今后的项目管理中,立足岗位,为项目技术和管理提升贡献力量。

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仪式观后感


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上,会观看欣赏许多优秀的作品。通过其中难忘的情节能获得不少新的感悟,写观后感能帮助我们梳理作品脉络。写观后感能帮助我们回忆作品情节,保留当下感受。您觉得写作品的观后感困难吗?我们的我们特意搜集并整理了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仪式观后感,我们后续还将不断提供这方面的内容。

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仪式观后感(篇1)

我们大部分人都工作在平凡的岗位,我们生活中不缺乏激情与感动,只是大多数人少了一些发现感动的眼睛,大多数人没有去好好的用心感悟。

为了认真学习“大国工匠”们坚韧不拔的意志品格和追求卓越的职业精神,养成勤学习,刻苦钻研,爱岗敬业的优良品质,我们销售公司动员全体员工利用业余时间认真观看了《大国工匠》系列专题片。该片讲述了为长征火箭焊接发动机的国家高级技师高凤林等十位不同岗位劳动者,用他们的灵巧双手,匠心筑梦的故事。大国工匠们的精湛技艺令人叹为观止,他们身上表现出的对事业的追求、对人生的热情、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对产品精雕细琢、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弥足珍贵。他们的精神理念和人生追求,值得我认真的学习。

当我看完大国工匠的宣传片后,我就一次次的问自己,到底什么样的工人,才是大国工匠。不必从事高端科技,也无需从事独一无二的工作,工作岗位也不用奢华卓越,他们都是在第一线辛勤工作的平凡工人,他们有钳工,有焊工,有研磨工等等,无一例外,都是平凡的普通工人,他们不都是领导,不都是高学历,他们的成功离不开他们的信念。他们都有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这种信念是他们成长进步的动力,这种信念使他们散发出一种感染人性,振奋人心的精神,这种信念我们称之为“匠心”。我国数千年历史中,出现过鲁班这样的大师级工匠,也有修造出故宫这种世界奇观建筑的工匠。他们都有工匠精神,有不断超越自我的工匠意识。再看,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整个中华民族为了国家的兴旺与发达,为了社会的进步倾入了大量的心血,他们中有铁人王进喜、有掏粪工人时传祥,更有像给给火箭焊“心脏”的高凤林这样的大国工匠。他们的成功本身就是对自己信念的坚信、坚守与坚持,是为匠心独运。

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仪式观后感(篇2)

最近,央视做的一个纪录片《大国工匠》,看后让人振奋,也感慨良多。

中国自古便有“技进乎道”的文化源流。然而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加速,社会节奏不断加快,使得现代社会更多去注重生产速度和能见的效益,往往自动忽略一些可贵的情怀。匠人或者匠人精神的缺失便是其一。

我们这个时代是网络信息爆炸的时代,是科技生产力高速发展的时代,是追求卓越寻求突破的时代。社会在进步,物质生活在丰富,然而某些精神某些品质却因为过分的追求利益在渐渐遗失。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但不意味着要抛弃可贵品质,重新出发。

据权威机构统计,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222家,法国196家。综合分析这些企业都有一个共性:他们都在传承着一种精神——匠人精神。很多人认为匠人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但其实,“匠人”意味深远,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与坚定、踏实、精益求精相连接。

在日本有一个“煮饭仙人”,50多年专注煮饭,煮出一碗好吃的米饭。同样是日本还有一个居住在神户的小工匠,冈野信雄,30多年来只做一件事:旧书修复。而德国管理大师赫曼·西蒙在他的著作《隐形冠军》一书中,就指出了具有匠人精神的手工艺传承者对德国工业的影响,这一批人就是隐形的冠军。在这些国家,一个行业内非常专注、做得出类拔萃的人,他们被称为匠人或者职人,这些人往往倍受重视和尊敬。

“工匠精神”就是一种情怀、一种执着、一份坚守、一份责任。从容独立、踏实务实;摒弃浮躁、宁静致远;精致精细、执着专一。专注只做一件事,这个其实本不是什么新鲜事,也并不艰难,但难就难在坚持“一生”。这个时代需要一种“匠人精神”,以一种做人做事敬天畏人的态度,抵御日渐炽热的浮躁之风,淬心炼性、专注而长远。

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仪式观后感(篇3)

深深的被立面的各位工匠师傅精湛的技艺给感动了,那不仅仅是技术,而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把岗位、责任、技术爱到骨子里的执着;是一种“中国梦、强国梦”最真实的笃实力行;是一种为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最有力的助力。

在诸位工匠大师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焊接工高凤林是焊接火箭发动机的中国第一人,在机械都达不到的标准里面,在0.08毫米的薄板上焊接,那是一种多么精湛技艺;检修工王进在超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上带电检修,光听听就觉得胆战心惊,660千伏的高压,都是拿生命在保障祖国的电力供应;技工陈行行以20多岁的年龄能获此殊荣,震撼到了我,在看到他那十几本证书的时候,我沉默了。我们常常怨天尤人,工作不好,工资低,没有个好爹娘,没有个靠山,却很好有人提起怨自己,陈行行为我们年轻一代上了很好的一课,我们应该从自身找原因,努力学习,提高自我,实现自我价值,实现人生价值;维修工王树军突破进口生产线技术封锁,一直以来,中国的重工业一直落后于发达国家,常听有人说,中国的汽车不行,发动机不行,但我觉得不行不能只是说说,更不能自暴自弃,古人云知耻而后勇。我们知道自己的不行,就要奋起直追,就要像王树军一样努力学习,把别人的变成自己的,把自己的要突破成先进的,那中国的伟大复兴就离成功更近一步了。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强国梦”、提出了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工人队伍是时代的要求,大国工匠们无疑是其中的一股坚强力量。他们胸怀理想、破茧成蝶,靠的就是一股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他们不惜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反复改进自己的工作,追求职业技能的极致化。他们在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历史进程中勇于突破、探索创新,从学徒工人成长为身怀绝技的大国工匠。

而现在的我们要向他们学习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和他们奋斗的目标,争做国家的栋梁,而在学习中我们要更加努力的学知识,我们要不断地进步,争取做好自己。

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仪式观后感(篇4)

2021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仪式观后感1

大国工匠,匠心筑梦。有的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点漏点,有的人能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就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火箭总装厂高级技师高凤林来讲,他绘火箭焊心脏,是发动机焊接的第一人。0。16毫米,是火箭发动机上一个焊点的宽度0。1秒,是完成焊接允许的时间误差,如此高的焊接技术,不由人折服。

胡双钱就是其中一位拥有非凡技术的匠人,至今,他都是一名工人身份的老师傅,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制造中国大飞机团队里必不可缺少的一份子。2006年,中国新一代大飞机c919立项,对胡双钱来说,这个要做百万个零件的大工程,不仅意味着要做各种各样形状各异的零件,有时还要临时救急。一次,生产急需一个特殊零件,从原厂调配需要几天的时间,为不耽误工期,只能用钛合金毛坯来现场临时加工,这个任务交给了胡双钱。

在节目里,胡双钱所讲述的任务难度广大,令人难以想象:一个零件要一百多万元,关键它是精锻锻出来的,所以成本相当高,因为是有36个孔,大小不一样,孔的要求是0.24毫米。

0.24毫米,相当于人头发丝的直径,这个本来要靠细致编程的数控车床来完成的零件,那是只能依靠胡双钱的一双手,和一台传统的铁钻床,仅用一个多小时,36个孔悉数打造完毕,一次性通过检验,也证明胡双钱的金属雕花技能。

2021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仪式观后感2

《大国工匠》讲述了为长征火箭焊接发动机的国家高级技师高凤林等8位不同岗位劳动者,用他们的灵巧双手,匠心筑梦的故事。这群不平凡劳动者的成功之路,不是进名牌大学、拿耀眼文凭,而是默默坚守,孜孜以求,在平凡岗位上,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最终脱颖而出,跻身“国宝级”技工行列,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宝剑锋从磨砺出。我在收看该系列节目时,发现他们文化不同,年龄有别,但都拥有一个共同的闪光点—热爱本职、敬业奉献。他们技艺精湛,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在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还有人检测手感堪比X光般精准,令人叹服。他们所以能够匠心筑梦,凭的是传承和钻研,靠的是专注与磨砺。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人的心灵深处一旦有了源源流淌的“活水”,便有了创业创造、建功建树的不竭“源泉”。我把它称为“成功之源”。这个“成功之源”就是—爱岗精神、敬业自觉。有那么一些人,他们也希望能功成名就,却缺少必备的“成功之源”。表现在,既不爱岗,更不敬业。有的挑肥拣瘦,这山望着那山高;有的不务正业,把主要精力放在“第二职业”上;有的粗枝大叶,不求“过得硬”但求“过得去”;有的滥竽充数,长年累月“占着茅坑不拉屎”。

爱岗敬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内容之一。筑就人生美丽梦想也好,践行核心价值观也罢,既不是虚无缥缈的,也不是高不可攀的。“成功之源”,就根植在你我他的职业道德里、情感良心中。表面上,爱岗敬业是利他的;实质上,爱岗敬业也是利己的。换言之,它是满足社会需求与实现个人价值的有机统一。

“大国工匠”的感人故事、生动实践表明,只有那些热爱本职、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精益求精的人,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才可望拓展人生价值。

2021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仪式观后感3

《大国工匠》,讲述那些劳动者用双手匠心筑梦的故事,这群劳动者,他们的成功之路不是上名高中、进名大学,而是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他们成为国宝级的顶级技工,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这些“大国工匠”,基本都是奋斗在生产第一线的杰出劳动者,他们以其聪明才智、敬业勤勉,书写着一线劳动者的不平凡。他们为我们的时代、为我们的社会做出突出的贡献,让我们为之震惊,为之叹服,为之激动,为之点赞。

高凤林———火箭的“心脏”

在中国航天,53岁高凤林的'工作没有几个人能做得了。他曾说过“每每看到我们生产的发动机把卫星送到太空,就有一种成功后的自豪感,这种自豪感用金钱买不到”。火箭的“心脏”,他的作为,让中国“神舟”系列顺利升空,也让中国科技发展达到了令人仰视的高度。微不足道的技能发展,同样蕴藏着较高的智慧含量,我们把微小的工匠精神,做精、做美、做到极致,“品质从99%提高到99.99%”,同样是一种巨大的事业成就、国家成就。

胡双钱———“航空手艺人”

钳工胡双钱的手,工作30多年来,创造了打磨过的零件百分之百合格的惊人纪录。在中国新一代大飞机C919的首架样机上,有很多老胡亲手打磨出来的“前无古人”的全新零部件。胡双钱凭着他对航空事业的热爱和对民机梦想的执着,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始终奋战在民机制造的第一线。胡双钱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品质的极致追求,用他自己的话说:“加工出一流质量的飞机产品,是我一生的追求!希望自己能再干十年、二十年,为中国大飞机多做一点贡献。”

管延安———深海钳工

在工作时,管延安要进入完全封闭的海底沉管隧道中安装操作仪器。按照规定,接缝处间隙误差要小于一毫米,他却能做到零缝隙。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全凭自学成为这项工作的第一人。他所安装的沉管设备,已成功完成16次海底隧道对接。他曾说过“装好了也要拆,拆了在装,这是为了手感”。因为执着,坚持,求学。

孟剑锋———国家高级工艺美术技师

北京APEC会议上,我国送给外国领导人及夫人国礼之一——“和美”纯银丝巾果盘,是孟师傅在只有0。6毫米的银片上,经过上百万次的精雕细琢才打造出的“丝巾”。航天英雄、奥运优秀运动员、汶川地震纪念等奖章都是出自孟剑锋之手。用他自己的话说:“追求极致,超越自己”

张冬伟———十三里焊缝全手工

殷瓦焊是世界上最难的焊接技术,殷瓦板牛皮纸一样薄,一条LNG船上的手工焊缝长达13公里,一个针眼大小的漏点,都有可能带来致命后果。张冬伟的焊接技术不但质量百分百有保障,外观上也完美无缺。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暗暗下决心,技术一定要超越师傅,希望,我带的徒弟一定超越我”。

呈现他们追求完美和极致、视技术为艺术、既专业又敬业的精神内核,倡导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贯之的“工匠精神”,而现在的我们要向他们学习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和他们奋斗的目标,争做国家的栋梁,而在学习中我们要更加努力的学知识,我们要不断地进步,争取做好自己。态度决定一切,只有奋斗的青春才美丽,永不放弃,生命才精彩。

2021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仪式观后感4

今天老师让我们观看了《大国工匠》,主要讲的都是一些为国家作出贡献的重要人物,他们都是为了国家而作出重要贡献的,多少次他们为了工作,忽视了自己的家庭,他们的这种高贵品质值得我们每一个青少年学习。他们每一人,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做着属于自己应该做的事,他们之所以做的这么好,是因为他们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时间,更多的耐心,他们付出的比人多!

每一分成就的取得,背上一定会有十分的努力,任何人都不可能会不劳而获,我们必须付出努力,才会像《大国工匠》里得人一样,取得属于自己的成功。

所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认真刻苦,遇到困难应及时克服,部位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想办法。

2021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仪式观后感5

《大国工匠》讲述的是八个工匠靠着他们自己的双手所缔造的神话。他们早已经走到了职业技能的前端,但他们仍然努力地追寻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他们的专注和执着,缔造了一个个“中国制造”。

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的公民,我们难道就没有工匠精神吗?还是说社会的浮躁,已经让我们忽视了这种精神的存在?

“大国工匠”的感人传奇故事和他们生动的实践表明:只有那些热爱职业,脚踏实地,尽职尽责,精益求精的人,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才可能拓展人生价值观,寻得成功。

他们是一群成功的劳动者,他们的成功之路不是靠上名牌高中和名牌大学,而是在于追求自己职业技能的完美,靠着他们自己的专注和努力,最后成为了国家级顶级技工,成为了一个他们职业领域里面不可缺少的领跑者!

当前我们国家缺少这种工匠精神,需要用大量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而在这个过程中,代表我们国家实力的制造工程,其顶级工艺技术确实需要十分精良的,但对于更多的中国制造领域,我们仍然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其背后所折射的,又恰恰是基础制造业优质技术人才——大国工匠的缺失!

看完《大国工匠》后,我领悟到我们非常需要拥有他们伟大的坚持,努力和尽职尽责的精神。这样的话,我想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有意义,也只有拥有他们的精神,我们才可能取得成功,并且升华自己的生活。

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仪式观后感(篇5)

大国工匠,匠心筑梦。有的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点漏点,有的人能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高超的艺术创造着中国史上的一个个奇迹,但他们都有一个特点:对专业执着,甚至是痴迷。

大国工匠中各个岗位上的高级技工,生产的飞机、火箭、高铁、轮船是质量要求十分高的产品。如果0.1%的质量问题。飞机可能会坠落;高铁可能会脱轨;轮船可能会沉没。这些100%的保证质量在他们的眼里已经习从为常。成为小菜一碟的事情了;中国经济经过三十年的飞速发展。经济总质量有显著提高,已跃居世界世界第二。这些都离不开他们日日夜夜加班加点,当别人休息时,他们还在一线,当别人一家人团聚时,他们只能独自一人在一线奋斗。

高凤林,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科研研究院首都航天机械公司特种熔融焊接工高级技师,从事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在承接国家七五攻关项目,东北哈汽轮机场大型机车换热器的生产中技术人员一年多未攻克的熔焊难关,高凤林凭借着多年的实践经验和反复摸索使压了生产单位一年多的两组18台产品顺利交付。

此刻的我们要向他们学习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和他们奋斗的目标,争做国家的栋梁,我不是制造业专业,而是艺术专业学生,我们需要不断的理解艺术的熏陶。我是的专业是二胡,二胡的技巧确实很难掌握,每一天需要花很多时间来重复练习一首曲子,专业教师对我也十分的关心重视。学习虽然是枯燥的,但苦中有乐,每当我学会了一首曲子便会十分的开心与自豪,可是还是会有很多不足,很多的细节是需要装饰的。不能安于现状,要越来越精,掌握更多的技巧,突破一个个难点,用时间用心去练习。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如今社会高手如云,而我,也要确立自我的目标,学校的优秀学长他们的技巧娴熟,拉的曲子委婉动听,十分值得我学习,我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去提高,更上一层楼!

任何目标,只说不做到头来都会是一场空。然而,现实是未知多变的,定出的目标计划随时都可能遭遇问题,要求有清醒的头脑。一个人,若要获得成功,必须拿出勇气,付出努力、拼搏、奋斗。成功,不相信眼泪;未来,要靠自我去打拼!实现目标的历程需要付出艰辛的汗水和不懈的追求,不要因为挫折而畏缩不前,不要因为失败而一蹶不振;要有屡败屡战的精神,要有越挫越勇的气魄;成功最终会属于你的,每一天要对自我说:我必须能成功,我必须按照目标的规划行动,坚持直到胜利的那一天。既然选择了、认准了是正确的,就要一向走下去。在那里,这篇观后感也差不多落入尾声了,然而,我的真正行动才仅仅开始。此刻我要做的是,迈出艰难的一步,朝着技能竞赛的目标前进,要以满腔的热情去获取最终的胜利。

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仪式观后感(篇6)

昨天,我在电视里看了一集《大国工匠》,让我深有感触。

第一个工匠是木匠。他是一位排船大师,他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发明了一种巧夺天工的排船方法,用热水把木板加热至松软,然后用螺栓把木板压在船底架上,最后用船钉固定。

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像这位排船大师一样,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发明出一种量身定制的生活与学习方式,让我们可以在未来任何的环境下,都不会迷失自我,迷失方向,也不会在逆境中绝望。

第二个人是新疆至山东1000万伏特特高压线带电作业组组长,60多米的高压线塔,一旦断电,山东将至少失去一半的电量。于是,组长与组员多次讨论,最终决定用篼篮法,终于拿下了1000万伏特高压线带电作业这个难关!

这些生动感人的例子告诉我们:我们在生活中要像排船大师和作业组长一样,不畏困难迎难而上,才能克服困难,取得胜利;我们也要实践,对一些想法要快速实现,面对未知的事物要积极探索,只有这样,才能发现新的天地。

看完了这集《大国工匠》,我感觉到我们在生活中要积极思考,勇于探索,在实践中寻求积极的改变。一个国家的底气,除了依靠高素质高文化的国民之外,还需要一群不畏艰苦、在国家科技技术第一线奋战的技术工人们。他们也许读的书并不多,没有什么高学历,是走在人群中会被淹没的普通人,可他们依靠自己出色的技术,为国家带来一笔笔不菲的财富,让国家日益富强,他们演绎着“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神奇。大国工匠”的感人故事生动表明,只有那些热爱本职、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精益求精的人,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才可望拓展人生价值。“我们要用大批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而在这个过程中,代表中国实力的制造工程,其顶级工艺技术确实十分精良,但对于更多的中国制造领域,我们仍然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其背后所折射的,又恰恰是基础制造业优质技术人才——大国工匠的缺失。

其实说到底,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行业的工匠,我们都需要工匠精神,我们要向八位大国工匠学习,学习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至死不渝的奋斗目标,争做国家的`栋梁,争做行业精英。

「必备」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观后感1000字


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其实可以算作与作品的交流,每个人对电影情节都会有不同于他人的感受,那么观后感就可以很好的记录我们内心深处的感动。观后感的开头内容要简明扼要,开门见山,不能绕圈子卖关子。那么你最近是否想要写一篇作品观后感呢?读后感大全的编辑特地为你收集整理“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观后感”,希望你能从中找到有用的内容!

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观后感【篇1】

今天,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工观看了央视新闻推出的一档《大国工匠》节目,讲述了那些劳动者用双手匠心筑梦的震撼而又感人的故事。这群劳动者,他们的成功之路不是上名高中、进名大学,而是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他们成为国宝级的顶级技工,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1.大国工匠,匠心筑梦。有的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点漏点,有的人能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就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火箭总装厂高级技师高凤林来讲,他绘火箭焊心脏,是发动机焊接的第一人。0.16毫米,是火箭发动机上一个焊点的宽度0.1秒,是完成焊接允许的时间误差,如此高的焊接技术,不由人折服。

2.北京APEC会议上,我国送给外国领导人及夫人的国礼之一——“和美”纯银丝巾果盘,是錾刻大师-孟剑锋师傅在只有0.6毫米的银片上,经过上百万次的精雕细琢才打造出的“丝巾”。航天英雄、奥运优秀运动员、汶川地震纪念等奖章也都是出自孟剑锋之手,上百万次的錾刻敲击零失误,他的标准是追求零失误。

3.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2研究所-顾秋亮,被誉为两丝钳工。载人潜水器有十几万个零部件,其组装对精密度要求达到了“丝”级,在中国,能实现这个精密度的只有顾秋亮。成功把“蛟龙”送入海底后,他的新挑战是组装中国首个完全自主设计制造的4500米载人潜水器。

4.胡双钱就是其中一位拥有非凡技术的匠人,至今,他都是一名工人身份的老师傅,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制造中国大飞机团队里必不可缺少的一份子。2006年,中国新一代大飞机c919立项,对胡双钱来说,这个要做百万个零件的大工程,不仅意味着要做各种各样形状各异的零件,有时还要临时救急。胡双钱所讲述的任务难度广大,令人难以想象:一个零件要一百多万元,关键它是精锻锻出来的,所以成本相当高,因为是有36个孔,大小不一样,孔的要求是0.24毫米,相当于人头发丝的直径,这个本来要靠细致编程的数控车床来完成的零件,那是只能依靠胡双钱的一双手,和一台传统的铁钻床,仅用一个多小时,36个孔悉数打造完毕,一次性通过检验,也证明胡双钱的金属雕花技能。

5.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宁允展,他是CRH380A的首席研磨师,是中国第一位从事高铁列车转向架“定位臂”研磨的工人,被同行称为“鼻祖”。从事该工序的工人全国不超过10人。他研磨的转向架装上了644列高速动车组,奔驰8.8亿公里,相当于绕地球22000圈。

6.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焊工——张冬伟 殷瓦焊是世界上最难的焊接技术,殷瓦板牛皮纸一样薄,一条LNG船上的手工焊缝长达13公里,一个针眼大小的漏点,都有可能带来致命后果。张冬伟的焊接技术不但质量百分百有保障,外观上也完美无缺。

7. 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周东红,经他手捞出晒成的宣纸,每张重量误差不超过1克。30年来,周东红始终保持着成品率100%的记录,他加工的纸也成为韩美林、刘大为等著名画家及国家画院的“御用画纸”。

8. 港珠澳大桥钳工——管延安,他在工作时,要进入完全封闭的海底沉管隧道中安装操作仪器。按照规定,接缝处间隙误差要小于一毫米,他却能做到零缝隙。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全凭自学成为这项工作的第一人。他所安装的沉管设备,已成功完成16次海底隧道对接。

这些大国工匠,基本都是奋斗在生产第一线的杰出劳动者,他们以聪明才智,敬业勤勉,书写着一线劳动者的不平凡,他们为我们的时代,为我们的社会做出突出的贡献,让我们为之震惊,为之叹服,为之激动,为之点赞。

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观后感【篇2】

xx年3月1日晚20.06分项目根据公司要求组织全员观看xx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晚会,从开始的人物工作介绍,到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了很多的不可能,为我国航空事业、高铁、石油、电力、军工以及文物保护等各个行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高凤林、李万君、夏立等十位大国工匠,不仅仅能够立足于自己的本职岗位还能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断突破进取,充分的发挥了各自的聪明才干,他们是大国工匠的代表人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各行各位都在为之奋斗。一代代大国工匠不断的突破创新,带领各行各业千千万万的工作人员共筑中国梦,是他们让的辛苦付出和刻苦拼搏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出行更加便利、我国在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人民越来越有幸福感。

陈行行,90后。跟我们一样的年龄却做出了我们想都不敢想的事,让我自卑不已,但更多的是骄傲。他是我们同龄人的榜样和楷模,我相信在我们平凡的岗位上,如果我们像他一样能够不断突破自我,在工作中不断创新,我们也会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变得不平凡。

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观后感【篇3】

“大国工匠2018年度人物”观后感(一)

1.

观看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他们来自航天科技、国网电力、国防军工、电子科技、石油钻探、文物修复等多个行业,大国工匠们最年长的86岁,最年轻的29岁。每一位当选“大国工匠年度人物”都是所在行业的顶尖技术技能人才,都在普通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都是工匠精神的杰出传承者。

“工匠精神”一词,最早出自于聂圣哲(著名企业家、教育家),他培养出来的一流木工匠士,正是来自于这种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工匠精神”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是中国制造前行的精神源泉、是企业竞争发展的品牌资本、是员工个人成长的道德指引。“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

当今社会存在诸多的心浮气躁,追求“短、平、快”带来的即时利益,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灵魂。因此企业更需要有工匠精神,才能在长期的竞争中获得成功。坚持“工匠精神”,从而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最终铸造更多的精品。

作为我们施工企业,更应该有这种“工匠精神”,应该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程度,从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做好本职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尽力做出的不平凡业绩,为企业的健康、长久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

今天,项目领导组织大家观看“大国工匠”纪录片,让我深刻地了解到“大国工匠”的故事,并且被他们的事迹深深打动,他们都是在一线辛勤工作的平凡工人,他们有机械工、维修工等等,无一不例外,他们都是普通的工人,他们不是领导、不是富翁、甚至不是高学历,但他们每个人都是靠着对职业技能完美的追求,靠着对技术的忠实传承和钻研,靠着日复一日的钻研,靠着年复一年的专注和坚守,在平凡的工作中掌握着不平凡的技能,成为国家顶级的技工,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更为可贵的是,他们身上所传承的工匠精神。其中,由于行业的原因,李万君李工给我印象最深刻,“复兴号”当今世界上大规模运行的我国动车组的最快动车组,时速350公里,从“和谐号”到“复兴号”,我国动车组研制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一次重大突破,被称为“复兴号腿脚”的转向架焊接直接决定这一突破的成败,但是李万君李工他做到了,研制出了一枪三焊的心方法,焊出了世界新标准,也让“复兴号”的批量生产成为现实,成为闪耀世界的中国名片。在这里也感谢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举办的“大国工匠”2018年度任务发布暨颁奖典礼,让我们更多的认识到行业外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和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是我们值得学习的,其最终目标是让我们的祖国,让中国强起来,祖国走向繁荣昌盛。为我国的高铁事业付出更多的努力,争取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3.

2019年3月1日,昌赣项目部组织各部室、各架子队人员,观看了央视综合频道首播“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晚会”,是由30位相关领域知名专家、著名劳模代表、资深媒体人士组成的专家评委会,经过严格评审,从候选人中评选出10位“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可以说他们为国家真的是做了巨大的贡献。每出场一位“大国工匠”人物时,都会让人感到无比的震撼,如果说今天看的不是现场直播,而是文字性的说明,那么震撼的场面我也是想象不到的。

“大国工匠”人物中,使我记忆最深的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工人陈行行。陈行行,让我震惊的是,他年仅才29岁,这个真的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按正常伦理推论,为国家做出贡献的肯定是资历超深,相当有经验的老前辈们,但是未必。陈行行拿过15枚金牌,考了无数个证书,真的是活在书的海洋里。让我印象深的还有他脱口而出的一句话,“这个世界不必知道我是谁,而是我要为这个世界做什么”,这句话一直在我脑海里飘荡,同样的八零后,感觉他的眼界真的高处同龄人不是一丝丝的差距,看到这里,我的心里在打问号,他29岁都为国家做这么大贡献,而我们呢。。。突然觉的差距好大。

陈行行从事保卫祖国的核事业,是操作着价格高昂、性能精良的数控加工设备的新一代技能人员,优化了国家重大专项分子泵项目核心零部件动叶轮叶片的高速铣削工艺。所获荣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四川工匠。

还有一位印象特别深的“大国工匠”人物,煌研究院石窟壁画修复专家李云鹤:他坚守文物保护第一线,修复保护壁画63年,无论天气如何,都不会妨碍他维修壁画和雕像,像他老人家已经86岁的高龄,正常情况下不应该是安享晚年的时候吗,可是他却说:“只要我能干动,我就还要接着干。他常年在石窟里修复壁画,热衷于自己的职业,不仅这样,他还让自己的子孙来继承他的这份事业,他的这份精神真的是可歌可泣,无私的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这片土地。他说: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一句简单又朴实,又充满力量的一句话。

“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晚会,以一首《天耀中华》歌曲结束,让人们沉浸在优美的歌声中,内心却如翻浪一般。

以前不明白“大国工匠”究竟有什么含义,只是知道其名,却不知道其内在含义,看完此次“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晚会”后,使我深切的发自内心的明白其意义。这些“大国工匠”之所以这么优秀,能站在这么闪耀的颁奖典礼上,那么他们的付出是我们无法想象的,我们看到是站在台上,面带微笑,迎来台下一阵阵的掌声、一阵阵喝彩。这些荣誉不是老天赐给他们的,而是他们用自己辛苦的汗水、拼命的努力得来的。在生活中、工作中也是如此,不管你是出于何等职位,做何等工作,首先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变成你所自己想要的样子,不要再最美的年华辜负了自己,要知道,人生只有一次,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没有人会替自己努力,自己脚下的路得自己一步步脚踏实地的走,当你付出艰辛的劳动后,得到了收获,回头再看看自己走过的路,你会感谢它,感谢曾经走过的路,才会迎来今天美好的你。

我们现在正值年华,我想对自己说的是,让自己好好拼命努力一把,那么你会离耀眼的光芒越来越近。

4.

3月1日晚8点,通过观看央视综合频道直播的《大国工匠》颁奖发布会,感触很深。评选出的高凤林等10位大国工匠,都是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文化不同,年纪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爱岗敬业”。他们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靠自己过硬的技术和本领,用勤劳智慧的双手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在平凡的岗位上追求着职业技能的完美,为民谋福,贡献社会。

“工匠精神”是一种热爱工作的敬业精神。和普通工人不一样的是,工匠的工作不单是为了谋生,更是为了一种人生的追求,这也是工匠们很少去改变自己所从事职业的原因。这些工匠都能够耐得住清贫和寂寞,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天做着重复的工作,他们日日夜夜加班加点,当别人休息时,他们可能还在一线工作,当别人一家团聚或在公园休闲时,他们可能还在一线独自钻研奋斗,失败了也不灰心、不气馁;靠的就是有一颗恒心,靠的就是对专业的执着,甚至是痴迷。常言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做任何事情只要有恒心,坚持不懈,就没有做不成的。

“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能够被评选为工匠,其本

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观后感【篇4】

3月1日晚8点,观看了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会。通过观看xx年度10位大国工匠及港珠澳大桥建设者代表先进事迹的报道,了解到中国在航天、高铁、地质勘探、军工制造、超特高压检修、核电站维护、文物保护及工程建设等各领域取得的世界领先的高端成果,见证了工人杰出代表创造的一个又一个精彩奇迹,鼓舞了人心,振奋了精神,犹然产生对祖国不断发展强大的自豪感,激发了立足本职工作,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作热情。

此次获奖的10位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分别是:焊接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动机的技能专家高凤林;破解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核心技术难题的焊工李万君;为嫦娥探月组配高精度射电望远镜的钳工夏立;特高压带电检修工王进;我国深部地质找矿钻探领跑者、高级工程师朱恒银;核燃料修复师乔素凯;年仅29岁的国防军工行业新一代技术工人陈行行;突破进口发动机生产线技术封锁的设备维修工王树军;实现石油工程技术重大革新的油田土发明家谭文波;用一生和时间赛跑、抢救国宝的86岁文物修复师李云鹤。颁奖典礼还向三万多名港珠澳大桥建设者们表达了特别致敬。

本次大国工匠年度人物颁奖典礼,我们看到的一张张生动的面孔,已不仅是对普通工匠的个体展示,而是对当代所有中国劳动者的群像聚焦;我们听到的一个个感人故事,也不仅是个人事迹的叙述,而是对中华民族共同精神财富的深度挖掘。每一位获奖工匠所展现出的卓越匠心、精湛技艺以及执著坚守、默默奉献的家国情怀,深深打动着现场观众,并激发起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热情。作为新时代工程建设者,必须不断加强学习,立足岗位,力求敬业、精益、专注、创新,接续劳模工匠精神,发扬攻坚克难、契而不舍、挑战自我、挑战极限的优良作风,为公司及项目部安全生产优质高效努力奔跑,追梦辉煌。

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观后感【篇5】

大国工匠,匠心筑梦。有的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点漏点,有的人能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高超的艺术创造着中国史上的一个个奇迹,但他们都有一个特点:对专业执着,甚至是痴迷。

大国工匠中各个岗位上的高级技工,生产的飞机、火箭、高铁、轮船是质量要求十分高的产品。如果0.1%的质量问题。飞机可能会坠落;高铁可能会脱轨;轮船可能会沉没。这些100%的保证质量在他们的眼里已经习从为常。成为小菜一碟的事情了;中国经济经过三十年的飞速发展。经济总质量有显著提高,已跃居世界世界第二。这些都离不开他们日日夜夜加班加点,当别人休息时,他们还在一线,当别人一家人团聚时,他们只能独自一人在一线奋斗。

高凤林,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科研研究院首都航天机械公司特种熔融焊接工高级技师,从事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在承接国家七五攻关项目,东北哈汽轮机场大型机车换热器的生产中技术人员一年多未攻克的熔焊难关,高凤林凭借着多年的实践经验和反复摸索使压了生产单位一年多的两组18台产品顺利交付。

此刻的我们要向他们学习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和他们奋斗的目标,争做国家的栋梁,我不是制造业专业,而是艺术专业学生,我们需要不断的理解艺术的熏陶。我是的专业是二胡,二胡的技巧确实很难掌握,每一天需要花很多时间来重复练习一首曲子,专业教师对我也十分的关心重视。学习虽然是枯燥的,但苦中有乐,每当我学会了一首曲子便会十分的开心与自豪,可是还是会有很多不足,很多的细节是需要装饰的。不能安于现状,要越来越精,掌握更多的技巧,突破一个个难点,用时间用心去练习。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如今社会高手如云,而我,也要确立自我的目标,学校的优秀学长他们的技巧娴熟,拉的曲子委婉动听,十分值得我学习,我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去提高,更上一层楼!

任何目标,只说不做到头来都会是一场空。然而,现实是未知多变的,定出的目标计划随时都可能遭遇问题,要求有清醒的头脑。一个人,若要获得成功,必须拿出勇气,付出努力、拼搏、奋斗。成功,不相信眼泪;未来,要靠自我去打拼!实现目标的历程需要付出艰辛的汗水和不懈的追求,不要因为挫折而畏缩不前,不要因为失败而一蹶不振;要有屡败屡战的精神,要有越挫越勇的气魄;成功最终会属于你的,每一天要对自我说:我必须能成功,我必须按照目标的规划行动,坚持直到胜利的那一天。既然选择了、认准了是正确的,就要一向走下去。在那里,这篇观后感也差不多落入尾声了,然而,我的真正行动才仅仅开始。此刻我要做的是,迈出艰难的一步,朝着技能竞赛的目标前进,要以满腔的热情去获取最终的胜利。

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观后感【篇6】

工匠精神: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

中国,一个历史悠久,文明千年的大国,从吃穿住行,到工农商学兵各行各业,传承千年的工匠精神绵延不绝。小到0.01的尺寸,大到跨越千里的工程,精到毛细针管的分毫修补,准到点滴的校对符合,无一不是工匠精神的完美体现。

看着电视上那些貌似与我的生活并无紧密相关的行业和人物,头脑中想到的却是劳动技术课上的生动画面。老师,为什么一定要画木工加工线啊?差不多不就行了?我想早点动手操作。不就差一点吗?老师干嘛要对我要求这么严格?我只会用剪刀,能不能不用刻刀?我害怕!老师我做不好,我放弃了!

是啊,我就是这么较真的老师。孩子们啊,这一分一毫看似不重要,但是代表了劳动的态度。这好与不好不重要,态度决定一切,难不难看没关系,步骤操作是规矩。原谅我的较劲与严格。因为,你们是未来的我大中国的脊梁,是未来我大中国的工匠,是精神的传承者,是希望。

电视节目有结束的时候,一个个奖杯代表了坚持和精神。多希望在未来的大国舞台上可以看到曾经跟我学习,玩耍,提问甚至被较劲到哭鼻子的孩子们,精神不灭,奋斗不止。

大国工匠2019年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20篇


大国工匠2019年人物颁奖典礼是我们正在观看学习的,从这些优秀人物事迹中,我们感受到各种奋斗精神、舍己为人的精神,这都是今天的我们需要学习的,你观看有什么感悟?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大国工匠2019年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精选20篇。

篇一

为了响应公司号召,2019年3月1日20:00分,项目部组织全体人员集体观看《大国工匠2018年度人物发布暨颁奖典礼》。

观看结束后,内心感慨万千,大国工匠2018年度人物评选出了10位各个行业的顶尖技术技能人才,他们在平凡的岗位日复一日做出了不平凡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这是新时代的国家召唤更是殷切关怀。

作为中国铁建的一员,我应该努力像这些大国工匠们学习,以他们脚踏实地,务实创新,在平凡中孕育伟大的精神为指引,在今后的工作中,提高思想认识,落实责任计划,不断学习,争当工匠人才。

引用习近平总书记一句话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愿2019我们共同努力,在我们自己的岗位努力躬耕,追逐梦想,铸就荣耀。

篇二

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讲述十位劳动者在各自岗位,用心专研,不断进取,最终凭借双手创造神话,跻身国宝级技工行列。

他们分别是为火箭铸心,为民族筑梦的高凤林;用一双妙手焊出世界新标准,为中国高铁提速的李万君;技艺超群,装配精度0.002毫米,铺就嫦娥奔月星途的夏立;平步百米铁塔,直面生死的超、特高压带电操作工王进;发明深度钻探技术,填补国内七项空白的朱恒银;核反应堆组件精密修复,56000步的零失误的乔素凯;年仅29岁,将尖端武器所需产品的合格率从难以逾越的50%提升到100%的陈行行;临危请命,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大胆改造部件设计缺陷的王树军;坚守大漠二十年,发明石油试采新装置,革新世界石油技术的谭文波;六十二载潜心修复,八十六岁耕耘不歇,敦煌第一位专职修复工匠李云鹤。

此刻的我们要向他们学习这种坚持不,力求创新的精神,和他们奋斗的目标一致,争做国家的栋梁,我们虽然不是制造专业,但也不能安于现状,要掌握并开发出更多的技术,突破一个个难点,用时间和真心去不断探索。正所谓金河一去路千千,欲到天边更有天,大意指某一境界之外更有无穷无尽的境界,正如现今的社会,各行各业高手如云,而我们要确立自己的目标,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去进步。

大国工匠的故事表明,只有那些热爱本职工作,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的人,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拓展人生的价值,因此他们会用实际行动诠释择一事,终一生,让匠心永远传承。

最后向大国工匠致敬,向世界中所有辛勤工作的人们致敬!

篇三

3月1日晚8点,观看了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会。通过观看2018年度10位大国工匠及港珠澳大桥建设者代表先进事迹的报道,了解到中国在航天、高铁、地质勘探、军工制造、超特高压检修、核电站维护、文物保护及工程建设等各领域取得的世界领先的高端成果,见证了工人杰出代表创造的一个又一个精彩奇迹,鼓舞了人心,振奋了精神,犹然产生对祖国不断发展强大的自豪感,激发了立足本职工作,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作热情。

此次获奖的10位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分别是:焊接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动机的技能专家高凤林;破解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核心技术难题的焊工李万君;为嫦娥探月组配高精度射电望远镜的钳工夏立;特高压带电检修工王进;我国深部地质找矿钻探领跑者、高级工程师朱恒银;核燃料修复师乔素凯;年仅29岁的国防军工行业新一代技术工人陈行行;突破进口发动机生产线技术封锁的设备维修工王树军;实现石油工程技术重大革新的油田土发明家谭文波;用一生和时间赛跑、抢救国宝的86岁文物修复师李云鹤。颁奖典礼还向三万多名港珠澳大桥建设者们表达了特别致敬。

本次大国工匠年度人物颁奖典礼,我们看到的一张张生动的面孔,已不仅是对普通工匠的个体展示,而是对当代所有中国劳动者的群像聚焦;我们听到的一个个感人故事,也不仅是个人事迹的叙述,而是对中华民族共同精神财富的深度挖掘。每一位获奖工匠所展现出的卓越匠心、精湛技艺以及执著坚守、默默奉献的家国情怀,深深打动着现场观众,并激发起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热情。作为新时代工程建设者,必须不断加强学习,立足岗位,力求敬业、精益、专注、创新,接续劳模工匠精神,发扬攻坚克难、契而不舍、挑战自我、挑战极限的优良作风,为公司及项目部安全生产优质高效努力奔跑,追梦辉煌。

篇四

观看了大国工匠2018年度人物发布暨颁奖典礼后,心中感慨万千,工匠们的钻研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要创造价值,首先是要自身素质过硬,这样才能经得住考验,创造出价值。

看了大国工匠后,了解了全国十位各行各业的顶尖技能人才,还有港珠澳大桥建设代表谭国顺,他们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我们要向这些大国工匠们学习,秉承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的态度,凭着专注和坚守,不断地充实自己,扎扎实实的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大国工匠,匠心筑梦,身为一个铁路建设工作者,这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去奋斗、去拼搏的一种信念和梦想,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要向前辈们致敬、学习,要用工匠精神对待每一项工作,继承和弘扬铁道兵精神。我们要在平凡的岗位上,用智慧和努力、勤勉和务实,走出工匠的风范。以优质和高效、效率和荣誉,在铁路工程建设的路上,走出别样的风采,用我们的执着、敬业、勤奋为更强更好更美中国铁路建设奋斗。

身为中国铁路建设的一名工作者,我骄傲!我自豪!

篇五

在观看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晚会的时候,第一个印象就是这些了不起的工匠们几乎都很陌生,这主要是他们都是在一线默默的奉献,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他们没有像那些戏子一样整天出来制造各种头条,但他们确实是新时期最伟大的人。他们自各自的岗位上一干就是几十年,却无怨无悔,不知道在当今社会还有几人能做到,他们拿着普通人的工资,和那些动辄上亿的戏子们比起来,祖国和人民简直就是在虐待他们,可是谁听到过他们在媒体上发过恼骚,就这一点来说,全国人民都该向他们说一声辛苦了,幸亏国家还有你们。

第二个印象是这些巨人们都已经慢慢老了,不知道在他们之后谁可以担起这重任,国家真的离不开他们,难道你真的觉得戏子和房地产可以立国吗?很显然不可能,国家真的要强大就必须要有这样的巨人一代一代的传承,当今世界竞争激烈,稍不注意就会被别人落下,而祖先用生命和鲜血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所以国家有义务给这些工匠创造最好的条件,让这些尖端技术不断传承下去。

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观后感900字汇总


读后感大全内容专辑推荐:“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观后感”,敬请浏览。

优秀的影视作品可以让我们深受启发,脑海中总有踊跃出许多不一样的想法。将每一次反思的结果写进观后感可以有效的提升我们自己,写观后感可以提升我们的作文水平,您知道观后感大体分为哪几个部分呢?读后感大全为你收集整理了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观后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动动手指请收藏一下!

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观后感 篇1

最近,央视做的一个纪录片《大国工匠》,看后让人振奋,也感慨良多。

中国自古便有“技进乎道”的文化源流。然而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加速,社会节奏不断加快,使得现代社会更多去注重生产速度和能见的效益,往往自动忽略一些可贵的情怀。匠人或者匠人精神的缺失便是其一。

我们这个时代是网络信息爆炸的时代,是科技生产力高速发展的时代,是追求卓越寻求突破的时代。社会在进步,物质生活在丰富,然而某些精神某些品质却因为过分的追求利益在渐渐遗失。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但不意味着要抛弃可贵品质,重新出发。

据权威机构统计,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222家,法国196家。综合分析这些企业都有一个共性:他们都在传承着一种精神——匠人精神。很多人认为匠人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但其实,“匠人”意味深远,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与坚定、踏实、精益求精相连接。

在日本有一个“煮饭仙人”,50多年专注煮饭,煮出一碗好吃的米饭。同样是日本还有一个居住在神户的小工匠,冈野信雄,30多年来只做一件事:旧书修复。而德国管理大师赫曼·西蒙在他的著作《隐形冠军》一书中,就指出了具有匠人精神的手工艺传承者对德国工业的影响,这一批人就是隐形的冠军。在这些国家,一个行业内非常专注、做得出类拔萃的人,他们被称为匠人或者职人,这些人往往倍受重视和尊敬。

“工匠精神”就是一种情怀、一种执着、一份坚守、一份责任。从容独立、踏实务实;摒弃浮躁、宁静致远;精致精细、执着专一。专注只做一件事,这个其实本不是什么新鲜事,也并不艰难,但难就难在坚持“一生”。这个时代需要一种“匠人精神”,以一种做人做事敬天畏人的态度,抵御日渐炽热的浮躁之风,淬心炼性、专注而长远。

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观后感 篇2

我是一名铁路工人,昨晚观看了大国工匠后,我体会到工匠和普通工人不一样的是,工匠的工作不单是为了谋生,而是为了从中获得快乐。

《大国工匠》讲述了不同岗位劳动者,用他们的灵巧双手,匠心筑梦的故事。这群不平凡劳动者的成功之路,不是进名牌大学、拿耀眼文凭,而是默默坚守,孜孜以求,在平凡岗位上,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最终脱颖而出,跻身国宝级技工行列,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宝剑锋从磨砺出。我在收看该系列节目时,发现他们文化不同,年龄有别,但都拥有一个共同的闪光点热爱本职、敬业奉献。365行行行出状元,不管在哪个行业只要付出努力都会获得不少收获,干一行爱一行,不管在哪个平凡的岗位上只要努力都能开出幸福花。

我作为一名90后,参加工作已经6年了,我们这个行业就是没有节假日,一年四季都在外地工作,顾不上家,有人问我这样对孩子好吗?我想说那不然呢,为了生活没办法。我们所在的商合杭高铁明年就要通车了,我们也要加班加点好好在奋战一年,若干年以后我和家人坐高铁从亳州段通过我会很自豪的说你看这一段是我曾经参与建设的,我觉着很自豪,付出值得。虽然我们的成就没有到达工匠这个地位,但是在我心中我们这些为了高铁早一天开通的建设者们也是大大的工匠。

观影完后,我体会到大国工匠的感人故事、生动实践表明,只有那些热爱本职、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精益求精的人,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才可望拓展人生价值。我们也要好好努力,做我们自己的大工匠。

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观后感 篇3

深深的被立面的各位工匠师傅精湛的技艺给感动了,那不仅仅是技术,而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把岗位、责任、技术爱到骨子里的执着;是一种“中国梦、强国梦”最真实的笃实力行;是一种为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最有力的助力。

在诸位工匠大师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焊接工高凤林是焊接火箭发动机的中国第一人,在机械都达不到的标准里面,在0.08毫米的薄板上焊接,那是一种多么精湛技艺;检修工王进在超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上带电检修,光听听就觉得胆战心惊,660千伏的高压,都是拿生命在保障祖国的电力供应;技工陈行行以20多岁的年龄能获此殊荣,震撼到了我,在看到他那十几本证书的时候,我沉默了。我们常常怨天尤人,工作不好,工资低,没有个好爹娘,没有个靠山,却很好有人提起怨自己,陈行行为我们年轻一代上了很好的一课,我们应该从自身找原因,努力学习,提高自我,实现自我价值,实现人生价值;维修工王树军突破进口生产线技术封锁,一直以来,中国的重工业一直落后于发达国家,常听有人说,中国的汽车不行,发动机不行,但我觉得不行不能只是说说,更不能自暴自弃,古人云知耻而后勇。我们知道自己的不行,就要奋起直追,就要像王树军一样努力学习,把别人的变成自己的,把自己的要突破成先进的,那中国的伟大复兴就离成功更近一步了。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强国梦”、提出了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工人队伍是时代的要求,大国工匠们无疑是其中的一股坚强力量。他们胸怀理想、破茧成蝶,靠的就是一股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他们不惜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反复改进自己的工作,追求职业技能的极致化。他们在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历史进程中勇于突破、探索创新,从学徒工人成长为身怀绝技的大国工匠。

而现在的我们要向他们学习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和他们奋斗的目标,争做国家的栋梁,而在学习中我们要更加努力的学知识,我们要不断地进步,争取做好自己。

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观后感 篇4

昨天晚上,班主任组织我们全班同学观看了中央电视台系列片《大国工匠》,看后感触颇深。

大国工匠,匠心筑梦。有的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点漏点,有的人能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高超的艺术创造着中国史上的一个个奇迹,但他们都有一个特点:对专业执着,甚至是痴迷。

大国工匠中各个岗位上的高级技工,生产的飞机、火箭、高铁、轮船是质量要求非常高的产品。如果0.1%的质量问题。飞机可能会坠落;高铁可能会脱轨;轮船可能会沉没。这些100%的保证质量在他们的眼里已经习从为常。成为小菜一碟的事情了;中国经济经过三十年的飞速发展。经济总质量有显著提高,已跃居世界世界第二。这些都离不开他们日日夜夜加班加点,当别人休息时,他们还在一线,当别人一家人团聚时,他们只能独自一人在一线奋斗。

高凤林,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科研研究院首都航天机械公司特种熔融焊接工高级技师,从事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在承接国家“七五”攻关项目,东北哈汽轮机场大型机车换热器的生产中技术人员一年多未攻克的熔焊难关,高凤林凭借着多年的实践和反复摸索使压了生产单位一年多的两组18台产品顺利交付。

现在的我们要向他们学习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和他们奋斗的目标,争做国家的栋梁,我不是制造业专业,而是烹饪专业学生,我们需要不断的接受烹饪艺术的学习。烹饪不难,但做好不易,烹饪操作技巧确实很难掌握,专业老师对我也非常的关心重视。学习虽然是辛苦的,环境也热,但苦中有乐,每当我学会了一道菜肴,听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便会非常的开心与自豪,但是还是会有很多不足,很多的细节是需要装饰的。不能安于现状,要越来越精,掌握更多的技巧,突破一个个难点,用时间用心去练习。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如今社会高手如云,而我,也要确立自己的目标,我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去进步,更上一层楼!

在这里,这篇观后感也差不多落入尾声了,然而,我的真正行动才仅仅开始。现在我要做的是,迈出艰难的一步,朝着技能竞赛的目标前进,要以满腔的热情去获取最后的胜利。

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观后感 篇5

昨天,我在电视里看了一集《大国工匠》,让我深有感触。

第一个工匠是木匠。他是一位排船大师,他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发明了一种巧夺天工的排船方法,用热水把木板加热至松软,然后用螺栓把木板压在船底架上,最后用船钉固定。

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像这位排船大师一样,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发明出一种量身定制的生活与学习方式,让我们可以在未来任何的环境下,都不会迷失自我,迷失方向,也不会在逆境中绝望。

第二个人是新疆至山东1000万伏特特高压线带电作业组组长,60多米的高压线塔,一旦断电,山东将至少失去一半的电量。于是,组长与组员多次讨论,最终决定用篼篮法,终于拿下了1000万伏特高压线带电作业这个难关!

这些生动感人的例子告诉我们:我们在生活中要像排船大师和作业组长一样,不畏困难迎难而上,才能克服困难,取得胜利;我们也要实践,对一些想法要快速实现,面对未知的事物要积极探索,只有这样,才能发现新的天地。

看完了这集《大国工匠》,我感觉到我们在生活中要积极思考,勇于探索,在实践中寻求积极的改变。一个国家的底气,除了依靠高素质高文化的国民之外,还需要一群不畏艰苦、在国家科技技术第一线奋战的技术工人们。他们也许读的书并不多,没有什么高学历,是走在人群中会被淹没的普通人,可他们依靠自己出色的技术,为国家带来一笔笔不菲的财富,让国家日益富强,他们演绎着“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神奇。大国工匠”的感人故事生动表明,只有那些热爱本职、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精益求精的人,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才可望拓展人生价值。“我们要用大批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而在这个过程中,代表中国实力的制造工程,其顶级工艺技术确实十分精良,但对于更多的中国制造领域,我们仍然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其背后所折射的,又恰恰是基础制造业优质技术人才——大国工匠的缺失。

其实说到底,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行业的工匠,我们都需要工匠精神,我们要向八位大国工匠学习,学习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至死不渝的奋斗目标,争做国家的`栋梁,争做行业精英。

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观后感 篇6

说起工匠精神,我就想起在央视播出的《大国工匠》。这是一部令人肃然起敬并且有意义的节目,向我们介绍了在各行各业为国家做贡献却不求回报的工匠们,他们就具有工匠精神。所谓工匠精神,就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概括起来,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他们虽不都是出身名牌大学,有着耀眼的文凭,但都是在默默坚守着自己所热爱的岗位,他们的工作虽然很平凡,但是他们那追求完美和极致的精神令人敬佩。

马荣,我国钞票凹版师,第五版人民币肖像就是出自她的手笔。她认为只要有一个点没刻好,就是失败品,所以她每天都在反反复复地练习着。别人刻一幅作品,而她要却在和别人相同的时间内花费比别人多一倍的精力去雕刻两幅作品,再从中选出令她满意的作品,她的精益求精,注重细节,追求完美与极致的品质,和不惜花费精力时间,孜孜不倦,反复改进的精神,不正是我们所缺乏的吗?可能很多人拿到一张人民币都只是看看数字,从来没有注意到上面的每一个点、每一条线,这些都是工匠们用他们的汗水和心血换来的。可自从看了对马荣的采访我才知道原来一张人民币要花这么多心思。这让我开始反省,开始深思。我们现在的生活质量虽在提高,科技慢慢发展了起来,很多时候我们不用出门就可以完成很多事情。可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也开始发生改变。就拿现在的学生来说吧,在做题目时,遇到比较长,字比较多的题目时,往往会放弃。

那是因为他们缺乏耐心,沉不住气;再比如说,有的同学考试时写的非常快,但是在写完之后没有检查,却趴在桌上睡觉,等到成绩出来了,才发现自己很多简单的题目都错了,内心很懊恼。那这是因为什么原因呢?就是不严谨。俗话说得好,“天下没有后悔药”,错过了就是错过了。一个强盛的大国,正是需要那些向马荣一样的工匠,他们秉持着将中华伴随着人民币传承到世界让世界更多人知道我们不只是“人口多”,我们还是个制造大国!

像马荣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都是我们新生一代的榜样。但是,还是有人之对工匠心存偏见,认为工匠所从事的劳动,是重复性的,没有创造性可言。实际上,工匠在整个企业的生产流程中扮演关键角色,一切有关生产的设计、蓝图、标准,都依靠工匠和熟练的技术工人来实现。换句话说,没有技艺精湛工匠的企业,企业发展的目标无从实现。能做到一直坚守在这样不让世人所待见的岗位已经很不容易,但是他们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

当代社会,工匠已经越来越少,许多企业也都在为优秀的技工而烦恼。有的企业甚至花大价钱买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但产品质量就是上不去。而这根本原因不是设备与技术不行,而是工人技术不行。一流工匠的短缺严重影响着产品与企业的前途,成为制约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工匠精神不是,它是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长久以来,正是由于缺乏对精品的坚持追求与积累,才让我们每个人成长道路崎岖坎坷,组织发展前途充满荆棘。所以我们要重新传承工匠精神,重塑工匠精神,是生存、发展的必经之路。

最后,我想向那些至今仍坚守岗位的劳动者致敬,工匠精神让中国梦更精彩。

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观后感 篇7

xx年3月1日晚20.06分项目根据公司要求组织全员观看xx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晚会,从开始的人物工作介绍,到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了很多的不可能,为我国航空事业、高铁、石油、电力、军工以及文物保护等各个行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高凤林、李万君、夏立等十位大国工匠,不仅仅能够立足于自己的本职岗位还能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断突破进取,充分的发挥了各自的聪明才干,他们是大国工匠的代表人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各行各位都在为之奋斗。一代代大国工匠不断的突破创新,带领各行各业千千万万的工作人员共筑中国梦,是他们让的辛苦付出和刻苦拼搏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出行更加便利、我国在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人民越来越有幸福感。

陈行行,90后。跟我们一样的年龄却做出了我们想都不敢想的事,让我自卑不已,但更多的是骄傲。他是我们同龄人的榜样和楷模,我相信在我们平凡的岗位上,如果我们像他一样能够不断突破自我,在工作中不断创新,我们也会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变得不平凡。

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观后感 篇8

3月1日晚8点,观看了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会。通过观看xx年度10位大国工匠及港珠澳大桥建设者代表先进事迹的报道,了解到中国在航天、高铁、地质勘探、军工制造、超特高压检修、核电站维护、文物保护及工程建设等各领域取得的世界领先的高端成果,见证了工人杰出代表创造的一个又一个精彩奇迹,鼓舞了人心,振奋了精神,犹然产生对祖国不断发展强大的自豪感,激发了立足本职工作,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作热情。

此次获奖的10位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分别是:焊接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动机的技能专家高凤林;破解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核心技术难题的焊工李万君;为嫦娥探月组配高精度射电望远镜的钳工夏立;特高压带电检修工王进;我国深部地质找矿钻探领跑者、高级工程师朱恒银;核燃料修复师乔素凯;年仅29岁的国防军工行业新一代技术工人陈行行;突破进口发动机生产线技术封锁的设备维修工王树军;实现石油工程技术重大革新的油田土发明家谭文波;用一生和时间赛跑、抢救国宝的86岁文物修复师李云鹤。颁奖典礼还向三万多名港珠澳大桥建设者们表达了特别致敬。

本次大国工匠年度人物颁奖典礼,我们看到的一张张生动的面孔,已不仅是对普通工匠的个体展示,而是对当代所有中国劳动者的群像聚焦;我们听到的一个个感人故事,也不仅是个人事迹的叙述,而是对中华民族共同精神财富的深度挖掘。每一位获奖工匠所展现出的卓越匠心、精湛技艺以及执著坚守、默默奉献的家国情怀,深深打动着现场观众,并激发起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热情。作为新时代工程建设者,必须不断加强学习,立足岗位,力求敬业、精益、专注、创新,接续劳模工匠精神,发扬攻坚克难、契而不舍、挑战自我、挑战极限的优良作风,为公司及项目部安全生产优质高效努力奔跑,追梦辉煌。

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观后感 篇9

所有评出的大国工匠年度人物都是值得我们尊敬并为之自豪的!看过他们的事迹之后,我有一种强烈的干事创业的冲动,是他们给了我鼓励,从他们身上我看到的是对平凡而伟大最好的诠释。没有轰轰烈烈,没有豪言壮语,他们都是单位里极普通的一员,平凡的岗位,多年的磨练,岁月并没有让他们甘于平凡,反而让他们厚积薄发,创新、坚守,让一颗螺丝钉也有机会闪闪发光。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成功的人,能力超群的人都不会是平凡的一员,或许他们真的有过人的一面,而这一面是他们千万次的历练之后的水到渠成、理所当然,没有谁的成功是轻而易举的。他们的经历和成就给我很大的鼓舞,让我激动万分。

一、平凡岗位,不忘初心

我们每个人所处的岗位应该说都是平凡的,在平凡的岗位上首先要心定,认清自己的岗位,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坚定的把自己的岗位职责履行好,坚守初心,把自己该做的事做细、做精,高标准要求自己,时刻提醒自己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这是基础。

二、提升自己,锐意创新

能力危机如何解决?除了学习,应该没有更好的捷径。在把自己的工作做细、做精的基础上,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就变得必须。术业有专攻,从自己的专业入手,多学理论,多实践,反复磨练自己的技能和本领,边学理论边实践,让自己的工作技能达到极致,精益求精是过程,极致才是我们的目标。过程就是我们创新、创造的机会,要把事物做到极致,现有的手段、方法肯定是达不到的,创新问题就会突显出来,敢想敢做才能有火花闪现,抓住自己瞬间的灵感,不要让它溜走,不怕失败,勇于挑战,有这样的信念和胆识,创新才有可能。

三、自信坚定,勇挑重担

不忘初心,提升自己,锐意创新之后,我们没有理由不自信,底气是应该有的,这份自信基于我们的坚定信念和专业积累。能力危机解决了,任务来临时,才敢毫不犹豫的站出来,挑战权威,挑战先进,挑战自己。失败不可怕,丢人也无所谓,重要的是我们做了,为了工作的进步,我想一切都是可以战胜的,过程也会是永远值得珍藏的记忆,失败也英雄。

平凡的伟大,我也是有机会的。大国工匠们超越的是世界先进,为祖国增光添彩,我也是中国人,是祖国的一份子,为了祖国母亲,为了我爱的单位,从现在做起,一切都还来得及。

大国工匠2019年度人物观后感心得体会4篇


不管在哪个年代,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管在什么行业,他们都能坚持岗位,甚至将毕生的经历都献给了事业,正式因为有他们的存在,我们才会有更加美好的社会。小编这里整理了一些大国工匠2018年度人物观后感心得体会,一起欣赏吧!

一个国家的底气,除了依靠高素质高文化的国民之外,还需要一群不畏艰苦、在国家科技技术第一线奋战的技术工人们。他们也许读的书并不多,没有什么高学历,是走在人群中会被淹没的普通人,可他们依靠自己出色的技术,为国家带来一笔笔不菲的财富,让国家日益富强,他们演绎着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神奇。

大国工匠的感人故事生动表明,只有那些热爱本职、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精益求精的人,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才可望拓展人生价值。

我们要用大批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而在这个过程中,代表中国实力的制造工程,其顶级工艺技术确实十分精良,但对于更多的中国制造领域,我们仍然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其背后所折射的,又恰恰是基础制造业优质技术人才大国工匠的缺失。

其实说到底,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行业的工匠,我们都需要工匠精神,我们要向八位大国工匠学习,学习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至死不渝的奋斗目标,争做国家的栋梁,争做行业精英。

谈起大国工匠,就想起这句话,就如同从前,书信很长,马车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一样。工匠几乎把所有的心血都倾注进去,对待作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般。

我没有亲眼见过他们做作品时的场景,只是在书里的只字片语中了解到大国工匠,他们身上所有的匠人精神。现在我们提倡的匠人精神的本质是工匠精神,不也是对职业道德的遵守,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吗?印象最深的就是古文里有一篇《庖丁解牛》庖丁给梁惠王宰牛。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庖丁即厨师的意思,但是他的技艺非常精湛,就连梁惠王也不由得的夸赞他,其实他也没做什么特别伟大的事。忠于自己的工作,热爱自己的工作。用心去做,用眼去看,用官所感。就如韩愈《师说》中的一句,术业有专攻。我所以为的工匠精神,也莫过如此了吧:不仅仅以自己的工作来养家糊口,对自己手中的东西,精益求精,精雕细琢,更上一层楼的精神。

在古代,中国作为手工业出产大国,瓷器、玉雕、绣品都是出自匠人之手。虽然匠人的地位并不高,但他们所创造的,却是举世无双的宝物。就拿瓷器来举例子,作为中国的一张名片,如果没有工匠不断的推陈出新,又怎么会有举世闻名的中国瓷器?瓷器的发明始于汉代,脱胎于陶器,它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工匠在烧制白陶器和印纹硬陶器的经验中,逐步探索出来的。由最开始的素瓷,到后来洁白无瑕的白瓷,再者唐三彩、元青花、秘色瓷、珐琅彩。这不知多少工匠倾注了全部心血进去,方得一小瓶,碎一件,便少一件。也许,工匠精神的另一层含义也告诫我们,不仅也对自己的作品用心,更要懂得来之不易的成果,总结下去前人摸索出来的经验,传承不断推新的文明。

周杰伦有这样一首歌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以前不懂这是什么意思,后来才知道啊,天青色是无法自己形成的,在青瓷出炉的那一瞬必须是烟雨天,釉色才会渐变成梦幻般的天青色.因此雨过天晴的瓷器极为珍惜。工匠,是有工艺专长的匠人。等待仅仅是程序的一部分,也是匠人精神所追求的一种精神,一种境界。只有执着专注、作风严谨、精益求精、敬业守信、推陈出新,沉得住心,才能做出真正独具匠心,经得住时间检验的作品。

他们都是工作在国家重要生产建设的第一线,工作危险度极高,但是他们从来没有退缩,把国家的建设当作自己的事业来经营,以主人翁的思想对待他们的每一项工作任务,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提升技能,他们都是一群把头卢别在裤腰带上行走的人。随时面临生命危险,却坚守事业勇往直前的人。当之无愧为大国之人,大匠之人!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相对他们而言,我们是属于工作在安全地带的人,为了家人能够生活得更好,我们在电子企业里求生存。俗话说:大家好了,小家才能好;锅里有了,碗里才能有,这个大家这个锅就是我们所赖以生存的企业,只有企业变强了变好了,我们才能跟着一起受益,而企业的强大离不开我们每一位家人的努力。务实就要求我们每一位家人都能脚踏实地讲实话、做实事,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来。要把每一件事情做专做精,都要拿出的十倍的努力和全心的投入。

何为工匠?一砖一瓦,一凿一砌,令尽身精血聚其中,命理念思想隐其内,其中艰辛历历在身而不足与外人道。更有甚者终其一生不得人知,受世辱人骂,历亲疏友离,身后数年才为人知晓,因之赞其清誉,痛其苦难,叹其成就,谓其工匠。

大国工匠,技艺精湛,令人叹为观止,这是一群基本都是奋斗在生产第一线的杰出劳动者,是践行劳动精神的最好引路人。他们以其聪明才智,敬业勤勉,书写着一线劳动者的不平凡;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只有那些热爱本职、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精益求精的人,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才可望拓展人生价值;他们为我们的时代,为我们的社会做出突出的贡献,让我们为之震惊,为之叹服,为之激动,为之点赞。

前的我们缺失工匠精神, 而现在的我们,作为一名奋斗在一线的铁路职工,在工作中就要锲而不舍,身体力行,一念执着,一生坚守,我们知道,努力了不一定会成功,但是如果不努力就一定不会成功,虽然我们可能不能像明星一样在舞台上光彩绚丽,也不能像他们这伟大的首席职业技工,拥有高超精湛的技术,但我能在平凡的生活中做最好的自己、超越自己,不断进取,学习匠人热爱本职、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精益求精的精神,在今后的工作中争取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观后感


读后感大全特意为您整理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观后感》。在欣赏作品时我们能够全身心的进入到作品的世界里,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 实际上,写观后感和写读后感有相似之处,什么样的作品名观后感算是优秀的。你知道作品名观后感应该先从哪个方面着手去撰写吗?希望本文内容能给您提供帮助!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观后感(篇1)

吴梦梦

几粒星子坠入深海,随之跃出一轮骄阳,一晃二十载转瞬即逝。回望历史,一个个发光的名子,一段段刻骨铭心的故事呈现在公众面前。他们用毅力克服困难,用双手创造幸福。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历久弥新的中国精神。

英雄来自人民,平凡铸就伟大。习近平总书记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张顺东,李国秀夫妇,两人加起来,只有一只手,一双脚。‘互为手足’的29年中,他们相互扶持,将一双儿女养大,又用辛勤劳作成为村里脱贫最早的一批人。他们身在困境当中,并没有抱怨过生活,反而化困难为动力,用双手创造幸福。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江梦南从小丧失听力,在父母的帮助下,通过读唇语,走出了偏远的家乡。朱彦夫用枪杆子,笔杆子,锄杆子书写精彩人生。他与自己抗争,向贫穷宣战,一生都在坚守。他们感动了新中国。他们身上坚强乐观,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精神,为‘中国精神’注入了新的活力。

年复一年,感动中国的人物越来越多。他们用‘中国精神’推动着历史的一步步前进。愿大家手牵手,心连心,一起向未来!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观后感(篇2)

近日,我观看了《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里面讲述了十个感人的故事,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敦煌的女儿”——樊锦诗。伴随着樊锦诗的脚步,我仿佛来到了那个戈壁大漠深处的敦煌莫高窟。

说起莫高窟,相信大家都会情不自禁想起抬头一望满眼的飞天,工艺精湛的贴金画……而这背后也蕴含了樊锦诗的默默努力。

“党需要我们到什么地方,国家需要我们到什么地方,我们就到什么地方去。”1963年,樊锦诗从大学毕业,怀揣着保护祖国文化遗产的梦想,千里迢迢来到了大西北戈壁荒漠。那时,房子是土的,甚至水都是咸的,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她却选择了留下,顽强地坚持下去,这一坚持就是50余年。如今,本该退休享受天伦之乐的她,仍在为敦煌奋斗!当我看到她为敦煌操劳十分疲惫的背影时,心中无比震撼,敬佩与感动的泪水奔涌而出。樊锦诗的精神照耀神州大地!

为了守护敦煌,樊锦诗和丈夫彭金章两地分居长达19年,在他们的眼里,两人的爱情不是山盟海誓,而是各自奔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把小爱化成大爱。渐渐地,樊锦诗仿佛已经和敦煌融为一体,也习惯了这片大漠给予的馈赠。她的深情早已深深扎根于这片大漠。而彭金章也一直在默默关心她,坚持着写信给樊锦诗。或许,这也是一种十分伟大的爱情,它不是甜蜜恩爱,也不是山盟海誓,但是——它有着为国家默默奉献的爱。看到这里。我的眼眶再次湿润了,这让我想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一句话:当你回首往事时,不因碌碌无为而悔恨,也不因虚度年华而羞耻。是啊,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就是最大的成功,这一点,樊锦诗做到了。

“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苦旅,从青春到白发。心归处,是敦煌。”从樊锦诗的感人事迹中,我见证了她那坚持不懈,默默奉献的大无畏精神。所以,我们青少年更要不负众望,担起保家卫国的重大责任,成为祖国的中流砥柱!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观后感(篇3)

李若曦

《2021年感动中国人物》已落下帷幕,我的脑海发麻般涌现出一阵阵热流,平凡的人,平凡的事,但平凡的背后却隐藏着最高的精神境界,那最返璞归真的灵魂便是一生所得。

我们也许曾经会为掉一点小钱而怨天犬人,会为失去一丝关注而倍感落寞,还会为那虚名而蒙蔽双眼。但却不知《感动中国》中的那些远胜我们的心胸与气度的平凡而伟大的人,他们忍受着艰辛,忍受着困苦,忍受着病痛的折磨。

你可知有那么一对夫妻,两人加起来只有两只脚和一双手,但他们却不埋怨命运,始终积极乐观,不仅能把自己的生活过的有滋有味,还能将自己的儿女好好的养育长大就像颁奖词中所说的:“山对山来崖对崖,日子好比江中排,毛竹天生筋骨硬,顺风顺水出山来。李家大姐人才好,张家大哥看上她。没脚走出致富路,无手绣出幸福花。”他们就是张顺东和李国秀。

没有声音的世界是怎样的?不能与人沟通、交流,也听不到美好的声音,江梦南,多么有诗意的名字,可她的生活经历却是刚烈的,因为小时的意外,她失去了听力,在她父母的帮助下,她学会了读唇语,并且考上清华大学。“你觉得,你和我们一样,我们觉得,是的,但你又那么不同寻常。从无声里突围,你心中有嘹亮的号角。新时代里,你有更坚定的方向。先飞的鸟。一定想飞得更远。迟开的你,也鲜花般怒放。”

一个伟大的民族有孕育可爱人民的土壤,他们正是时代的脊梁,传承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为我们的国家和人民贡献力量。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观后感(篇4)

郭佳

昨天我观看了一部让人泪如雨下的节目,它让我认识了许多平凡而又伟大的英雄,这个节目的名字就叫做《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颁奖盛典》。

第一位上台的是一名老院长,他的名字叫做张定宇。在2020年疫情严重之际,张院长奔波在疫情前线,顾不上休息,甚至照顾不了得了新冠的妻子,整日在前线奔波忙碌,最终被查出患上了渐冻症。

但张院长还是执着地奔波在前线,拯救了无数的病人,挽回了无数的生命。有幸的是张院长通过中医的方式治疗,病情得到了好转。

还有一位令我十分敬佩的人,他的名字就叫做陈陆。我之所以敬佩他,是因为他在第411次出警后,仍然坚持去救援人们,偏偏在已经变成大河的路上船翻了,其他两名队员都游了出来,但陈陆因为96个小时没有休息过一次,最终没有力气爬出来,英勇殉职了。

陈陆在逝世前曾对父亲说的最后一句话竟然是“我会守好庐江。”他没有辜负他的这句话,他在殉职前共救出2665人,连出411次警。他的妻子在他去世后对记者说,她认为陈陆在船翻之后已经做好了死亡的打算。她虽然至今都不能接受丈夫去世的现实,但她依然会承担起这个家。看到这里,我已经忍不住抽抽搭搭地落下了泪——有哪一个人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换其他人的生命呢?

再让我感动的就是那位叫汪勇的志愿者了,他虽然是一名平凡的人,但他在疫情严重之间却义务接送医护人员,没有工资,没有费用,没有强迫,只有被感染的生命危险。但汪勇却心甘情愿,他也想过放弃,但最终还是选择了自己的内心。

可是他自己一个人不够用怎么办呢?他组建了一个个的群,呼唤一个又一个的志愿者一起支援医护人员,时时关心医护人员的温饱。帮医护人员送饭,送书,送花,组织一场又一场的红包雨支援医护人员,把共享单车放到医院附近,方便医护人员来往。他说:“能帮助到人是一份特别快乐的事。”在他乐呵呵的语气中,我却体会到了一丝感动,正如写给他的颁奖词所说:“你以凡人之力书写一段传奇……”谁说平凡的力量不能承担起一份重担呢?

当然,除了他们,还有很多人令我感动。比如,自己筹钱办女子高中,让那些在贫困山区不能上高中的女孩子实现大学梦,自己却患上了病,每天与病魔斗争的过程中,还时时关心着女生们的学习和生活的张桂梅校长;在抗癌医院旁免费开爱心厨房,让医院患上癌症的病人也能吃上香喷喷的家乡饭,甚至自己倒贴上钱的万佐成、熊庚香夫妻……

除了他们,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多我们没有发现的英雄。他们像一阵风,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他们也像一株草,虽然素不起眼,但装点了整片草地;他们更像一颗星,虽然默默无闻,但在自己的星球上仍然闪闪发光。

他们是平凡人,也是英雄,他们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我们也应该努力成为下一位英雄。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观后感(篇5)

班井斌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中,涌现出许多形形色色的人,他们默默无闻,渺小暗淡不被人注目,却总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保护年华不复的老一辈和尚未稚嫩的我们。

《2020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每一位都是我们的楷模,我们需向他们看齐,做一个对社会,对祖国大有作用的人。杨振宁,他被公认在凝聚奈物理、粒子物理,场论等领城拥有了13项诺贝尔级别成就,为了祖国的国防事业穷极一生。张顺东、李国秀用一双手脚相互扶持,将一双儿女养大,又用辛勤劳作甩掉了贫困的帽子。苏炳添,大龄运动员,是亚洲第一个闯进奥运男子百米决赛九秒区的亚洲飞人。顾诵芬开创了中国自主研制歼击机的先河,同样为国家奉献了一生。陈贝儿,为了世人证明中国在联合国计划的时间早10年脱贫的事实,恐高的她来因两次攀爬钢梯,身体一度抖的不行。

吴天一,60余年献身高原病学研究,让青藏铁路建设期间4万筑路大军无一人因高原病死亡。江梦南,从从双耳失聪,但她凭着惊人的努力一路逆袭考上清华,据她导师说,她做的模型已经达到世界级水准……诸如此类人,诸如此类事迹,诸如此类精神,都是我们向前进的动力、支持力,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看身残志坚的张顺东、李国秀、江梦南、吴天一,他们哪一个不是普通人?他们哪一个是一出生就站在终点?不都是着心中的那股不屈服坚持的劲,才能一步步走到这个位置上。他们以阳光的心态战胜别人口中的不可能,坚定自己的选择,用事实向世人证明成功并不是

只有那些“厉害”人物可以做到,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只要你有动力,能坚持,肯吃苦,成功也会向你展开怀抱!

我们当代年轻人大都缺少这种精神,如果我们也能像他们一样,那么就不会有那些看不起我们的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不仅感动了中国,也感了动了世人!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观后感(篇6)

赵郑义

202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这场典礼这不仅是一场爱的聚会,更是一场触动心灵的盛宴,其中,有十颗最璀璨的明珠高悬在人们心中,他们是彭士禄,杨振宁,顾诵芬,吴天一,朱彦夫,中国航天人,苏炳添,陈贝儿,张顺东,李国秀,江梦南。

我发现获得殊荣的,大多数都是普通人,因为没有人是为了站在今天的领奖台而选择自己独特的生活。他们在平凡的生活中,做了不平凡的举动,只是因为忠于自己的内心,只是因为源自最深处的爱,这种爱他们坚守了不是一时,不是一年,不是一事,而是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奉献出自己全部的心血,全部的热情。爱,需要传承,感动,不只是一场晚会的激情,不只是一刹那心灵的触动,它需要思想的共鸣和精神的传递,最后再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有位诗人曾说过:看一眼鸟儿的飞翔,就可以减轻心灵的重压,能激活潜藏在内心的某种渴望。这种感动,是我们被触动时内心泛起的层层涟漪。

看到那些人面对信仰和追求,用最淳朴的方式,和义无反顾的精神坚持着,或许对于今天习惯于追求功利也擅长于取巧的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他们的行为看起来很傻,的确,他们傻得让人敬佩!在这个追逐名利的社会,他们像一股清流滋润人心,像一阵春风驱散寒冬,像一股芬芳沁人心脾,。他们在为了改变这个世界而努力着,同时他们也在平凡的生活着。

颁奖典礼已经落下帷幕,我的内心除了激动,还有一丝感伤,但更多的是对这些平凡而伟大的人们的敬佩!不敢想象,如果没有这些默默付出的人,如果没有这些不求一己私利的人,如果没有这些牺牲自身幸福只求他人幸福的人,我们的社会将会是怎么样!最后,让我在心中深深地祝福你们,让我用行动践行心灵的震撼,让我用最真诚的声音说一句:你们,真棒!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观后感(篇7)

谢清怡

近几来天老师给我们观看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让我对十位伟人的经历仿佛身临其境、对人生价值观念的认知踏入一个新高度。对此,我有感而发。

不知不觉中,这项节目已经陪伴我走过很长的岁月,于我而言,这不仅仅只是一项节目,它更是体现中华民族伟大凝聚力的平台。一个个让人肃然起敬的名字,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让我见证着一个又一个奇迹,这发光发热的人和事迹,温暖了我的四季。

有这么一位物理学家,他拥有13项诺贝尔级别成就,资助数百名中国学者深造,协助清华建高等研究中心,为中国重大科学工程赤诚谏言…他就是开拓物理领域等领导者一杨振宁,比起他的成就,更打动我的是他那热烈的报国心;对美国开出的优渥条件不为所动,一心想回归祖国,回国后更是倾其所有为国奉献。百岁寿辰上,一句“共同途”更是让人潜然泪下,同时也让我的心沸腾起来,是的,我也想和祖国一起向未来啊。

他们为了梦想,为了报效祖国,为国争光不懈努力着。他们的名字一闪而过,但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他们的精神也将在我心中永远留存。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观后感(篇8)

看了“感动中国”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在这个简单的却富有深刻含义的舞台上,闪闪发光的不是那些耀眼的明星,而是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

在2013年的“感动中国”节目中,虽然只有十个人的事迹介绍,但我们的生活中值得感动的人也有很多。专题片中的感动人物有:默默奉献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退休后20年仍坚持每天出诊的仁医胡佩兰;荣誉迟到28年而一生不悔的好市民方俊明……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年届90仍然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刘盛兰。

刘盛兰是为普通村民。在73岁时,失去了老伴,成为了孤寡老人。1998年,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时起,73岁的他就将自己微薄的工资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学生,也逐渐从周边几个地市“扩张”到全国各地。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50多学生。每天清晨,刘盛兰准备点简单的饭菜,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去捡破烂,他17年没尝过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服,“吝啬”得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但慷慨的将这些年所得的全部都捐助给贫困学生,这份执着与善举令我十分感动。

做一件好事很容易,做一辈子好事不容易!那需要坚持不懈,需要有一颗仁慈之心,影片带给我很多感动,我要向他们学习,做一个为他人服务的人!为社会多做好事。

喜欢《2019大国工匠年度人物颁奖典礼教师观后感5篇》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电影观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