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 地图 > 观后感

观后感

发布时间:2019-11-04 来源:互联网

《303中队》观后感1200字。

好的影响也是人进步的阶梯,观看的过程中,我们全情地投入,并有很多的感触。在观赏的时,脑中不停的有新的感受想法,写观后感也是一种提升作文水平的途径。从哪些角度写好一篇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303中队》观后感1200字”,欢迎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助益!

战斗英雄彪炳战绩《303中队》观后感

今天介绍一部波兰电影《303中队》。
片名Dywizjon 303 (2018)。

这是一部波兰人拍、波兰人演的二战历史题材战争电影。
影片根据二战时期真实历史事件改编,讲述二战期间波兰空军一路流亡最后抵达英国,和英军并肩作战,击败德国空军的故事。

大家在观看之前千万别弄混电影,需要注意《303中队》是波兰电影,而不是同一年英国导演拍摄的同一题材《飓风行动》 (Hurricane)。
《飓风行动》的导演是英国人,主演是梅尔吉普森的儿子米洛吉普森和《权利的游戏》小剥皮伊万瑞恩。
《303中队》是波兰打造的主旋律电影,没有那么多外国演员,出境的都是波兰人。

《303中队》的故事从德国闪电战袭击波兰前开始。早在德国侵略波兰前,波兰人就有组织的将波德边境军队后撤,整编国内军事力量,为随时可能爆发的战争做准备。
战争爆发后,波兰以骑兵对抗德苏的钢铁洪流,结果自然是不堪一击、节节败退。英法希望将战火往东引,执行绥靖政策祸水东引,对波兰再次被瓜分亡国坐视不理,可英法没想到德国胃口那么大,很快自己也成了被侵略目标。匆忙抵抗下,法国很快沦陷,仅剩孤岛英国成了欧洲最后的希望。

与此同时,波兰军队离开自己的故土,加入各处盟军,誓死抵抗德军,其中波兰空军更是几乎完整保留编制,加入英法继续战斗。一开始这些波兰空军在法国参战,可很快法国沦陷,他们只得辗转来到英国。在这里,他们为英国皇家空军服务,打出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战绩。
根据参考资料,到战争结束时,共有1.94万波兰人在皇家空军服务,牺牲2408人,1940年到1945年击落的敌军飞机约769架,可能击落的有177架。1940年,波兰飞行员共出动4115架次,击落敌机266架,其他还可能拥有38架的战果,击伤敌机约44架。这些波兰飞行中队中,尤其是第303柯斯丘什科中队战功最为彪炳。这个中队的队名来自波兰英雄、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担任过华盛顿副官的柯斯丘什科将军。1942年英国皇家空军举行了一次模拟空战竞赛,在22个战斗机中队中,303中队轻松夺冠,316、315中队夺得第二三名,波兰战斗机中队包揽前三名。

《303中队》比较详细地记录了波兰空军通过自身过硬战斗素养,赢得了属于自己的尊严。他们作为亡国人,寄人篱下,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当地人的歧视和冷眼,这些在影片中都有详细表现。
甚至英军对于波兰人的态度都很直白:这些外来军队只是用于暂时拖延德军进攻的炮灰,真正的战斗还需要等待英国自己的飞行员从培训学校中走出来完成。普通英国人看轻波兰军队似乎很常见,毕竟德军闪电战很快就占领了波兰,而且加上德国的宣传攻势,世人普遍都会觉得波兰人不堪一击。
这些炮灰很快就用自己的彪炳战绩证明自己,其中波兰空军组成的303中队击落敌机的数量是其他中队的三倍之多。英国人也不得不改变了对这些波兰军人的看法,甚至在报纸头版头条刊登这些战斗英雄的事迹。

在不列颠之战中,他们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天空中的波兰之鹰,他们用专业素养和高超技能打出了沦陷国家的不屈尊严。
影片中也花费了相当篇幅表现空战过程。战斗过程以一对一捉对厮杀为主,偶尔会有协同作战、掩护作战等形式。但看影片的战斗表现,不由得让我想起玩过的《战争雷霆》,战斗任务、战斗过程极为相似,可惜画面表现力却逊色不少。

影片为了表现波兰军人在战斗中的大无畏精神和乐观革命情怀,同样用了很多篇幅介绍他们日常生活。看起来是想用这些细节描写丰富英雄人物,可实际效果却令人感觉十分松散。
整部《303中队》平铺直叙,缺乏必要的剧情起伏,也没有突出的重点,就像一碗白开水,咚咚咚咚地让观众喝90分钟,换谁也喝不下。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303中队》没有花费大量篇幅描写最关键的不列颠之战空战戏,不列颠之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空战,波兰军人在此打出了令人激动的战绩,却缺乏重点表现,无论如何都令人无法信服。

空战结束,《303中队》也接近尾声。影片最后放出大量历史真实照片和演员对比照,令人铭记这些英雄。
可能除了铭记英雄,也没有什么其他好方法感谢他们了。《303中队》后续故事电影不再提及,因为这些战斗英雄回国后,等待他们的是迫害、囚禁和死亡。
军人和政客毕竟不同,战争结束后兔死狗烹,政客们为了维持统治,拿当初的战斗英雄做了投名状。愤怒也好,遗憾也罢,这部主旋律电影中是不会提及的。

亡国军人潜力无限,
战斗英雄彪炳战绩。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编辑推荐

《在狼群中》观后感1200字


《在狼群中》观后感

关于狼的影片,《Entrelobos》与其说是一部故事片,不如说是一部诗电影。影片没有好莱坞电影令人血脉喷张的感觉,甚至在剧情设置、场景衔接上缺乏张力。影片根据当代西班牙野孩的真实故事改编,幼年丧母的马库斯借宿在伯母家里,但伯母天天打他。后来为了还债,他父亲将他卖给了农场主。他随后跟着反派塞弗利诺来到牧羊人怪老头安塔纳西奥那儿,从此马库斯跟着怪老头安塔纳西奥牧羊。马库斯与安塔纳西奥从陌生、熟悉,到马库斯听到狼叫抱着安塔,安塔露出微笑,安塔教马库斯狩猎以及如何与狼共处。
怪老头安塔纳西奥虽然孤僻,但却很慈祥。他教马库斯设陷阱,捕野兔,以及与狼共处。马库斯很快与狼群亲热起来。然而有一天,怪老头安塔纳西奥发高烧死了,从此马库斯孤身一人留在了这个叫做寂静谷的山岭里。十几年后,他被政府军捕获并强制带回了人类社会。
对于喜欢动物的观众来说,这部影片无疑是一个惊喜。影片是诗意的,它花了大量的时间展现人与狼的那种互动。电影的开场是狼群围捕一头鹿。后来从马库斯与狼的对峙,到人狼的互利共生,对狼的特写都非常不错。此外,影片充斥着大自然的魅力,从白鼬到野兔,从凸鹫到猫头鹰,各种野生动物的生活细节都有特写,如果配上赵忠祥老师的解说,觉得能上《动物世界》。
影片有两条线索,明线是马库斯的野外生活,暗线是西班牙战争中怪老头安塔纳西奥和他当兵的儿子的遭遇。怪老头安塔纳西奥的死并不仅仅是因为生病那么简单,安塔纳西奥身体一直很好。直到反抗军(他儿子所在的那一方)在躲避政府军的追杀时临时造访了怪老头安塔纳西奥的家,一个废弃的矿井,他们离开后的第二天早上怪老头安塔纳西奥听见了一阵急促的枪声,在这般焦虑担心的情况下他病倒了,因为他的儿子是他的精神支柱。
影片还有一个被大多数观众所批评的地方,就是在丛林中生活了十多年的马库斯居然被轻而易举地抓获了。许多人认为这没有表现出马库斯的野外生存经验。但事实上,政府军是为了抓捕怪老头安塔纳西奥的儿子而追到这片山谷的。他儿子受了伤不能动,马库斯将他安置在一个隐蔽的洞穴中,然后他爬到高处,故意点了烟火,从而引政府军抓他。马库斯这么做是为了履行对怪老头安塔纳西奥临终前的承诺。
影片鞭笞了人性的冷漠。怪老头安塔纳西奥死后,马库斯可以回到人类的城镇,但他没有这么做。因为他的伯母会打他,身边的人们会排斥他。他在人类社会中只是一件商品,可以拿来抵债。相反,他却能在狼群中找到自我。影片中的小狼,在马库斯第一次被捕后巧妙地给他解围,而狼群也在马库斯食物匮乏的时候救过他。他可以与狼成为生死之交,却无法与人相互信任,这是多么的讽刺和悲哀!
而造成这种悲哀的,便是塞弗利诺。他无疑是一个凶手,是一个压迫人民的凶手。但他在影片中最令人发指的行为,是杀害了狼群中除小狼外的其他成员。因为小狼帮助马库斯逃脱了他的手掌,于是他将枪口对准了狼群,打伤了小狼,打死了其他狼。按照一般人的思路,他最后肯定是被马库斯杀死的。但影片没有这样设置。
最后塞弗利诺死的那一幕,发生在月圆之夜下一片雾气弥漫的森林。很奇怪,整个故事都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但唯独这一幕充满了神秘主义的色彩,恍如朦胧诗。塞弗利诺是被一匹狼杀死的,至于这匹狼是谁,我们不得而知,但这样的设置,对这部影片来说,无疑是最合理的。
当然,影片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最大的不合理就是小狼。马库斯7岁时就认识了小狼,狼群的其他成员被射杀后,马库斯又和小狼生活了十几年。影片的最后一幕是马库斯回到人间四十多年后(2010年),重返那片山林。我本以为他只是去朝花夕拾,站在山头空空地回忆。没想到小狼还是出现了。真实的事件中是没有这一段的,也不可能有这一段。如果有,那一定是太上老君路过时,不小心将长生不老丸丢在那儿,被小狼捡起来吃了。也许是导演想留给观众的合理想象和幻想。
说到关于狼的电影,那么,以后这些影片应该怎么拍呢?我觉得,首先应该增加狼演员的戏份。现在的这类影片中,狼演员的戏份普遍偏少。其次,要将关注点从批判人类社会转移到偏重生态文明。也就是说,以后的影片不应该仅仅将狼作为讽刺、反衬人类社会之冷漠的工具,而是要将其作为探索生态平衡、生态和谐的主体。
当然,狼的电影不能像狼的小说那样。狼的小说可以完全是讲狼群内部的故事,但狼的电影不可以。狼的电影必须要有人的影子,否则会变成纪录片。而要是人为地设定狼群内部的故事情节,那就违背了拍摄这类影片的宗旨了。因为按照人为排定的路线训练这些狼演员非常困难,并且失去了自然的味道,而且由于不可能像小说那样很直观地将狼的内心想法表现出来,很可能导致故事的难懂性,在情节表现和商业竞争上都不容易处理好。
左虎平2016.1.19於芜湖。

电影303观后感影评两篇


《303》是一部来自德国的剧情电影,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呢?影片主要讲述了两个各怀心事的大学生Jule和Jan在离开老露营后离开柏林踏上前往南方的旅途的故事。小编整理了一些网友对这部电影的观后感,一起来看看吧!

德国人也拍汽车电影、公路电影了。与美国人相比,德国的汽车电影更思考人生,更有民族特色。编导的这一对年轻男女配的很好。男的是学正直的,职业性地用统计数字说话,但喜欢抛开宏观大局,而从生物机理上研究问题。女的是学生物的,反而喜欢研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俩人都有厚重的心思。小伙子是一夜情的产物,性与爱对他来说,始终有着别扭的关系。这次就是去西班牙见自生下来就未谋过面的生父。越是临近目的地,心里就越堵的慌。女生也与男友出现了问题。这部德国电影《303》就是这一对青年男女针对自己遇到的人生问题,所进行的哲学思考和讨论。人生哲学加德国至西班牙沿途的风光,乡村,公路,海滩,很好的一部电影。字幕翻译不准确,但考虑到这样小制作电影也不会有什么新版字幕,还是尽快看了。

年青人看问题光凭自己的那一点人生经历,很容易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得出一些不尽正确的结论。小伙子有点儿木,喜欢钻牛角尖,情感发挥好像有些障碍。问题考虑的很复杂,研究的很深,这很好,但常常得出一些没有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的东西,或主次、轻重缓急搞的不是很准。我感到,有些东西要随自然,在自然进程中发挥好主观的控制作用。姑娘倒是既性情又理智,她困惑于社会与人、人与人之间的许多问题,内心也很孤独。俩人旅途中的讨论很有趣,并非话唠。

没有半点要指责他们的意思,恰恰相反,我感到年轻人纯一些、直率一些,思想一些,即便有点儿偏差,这更有利于他们建立正确的思想方法,没有什么不好。电影让我看到了什么叫做年轻,就是有的是时间让你走弯道,然后再纠偏,真的非常非常美好。旅行的结果并非没有解决问题,在自己成长过程中根本没有痕迹的生父,不见也就摆子。自己与前男友的问题,还得要由自己来解决。通过这次旅行,俩人都成熟多了,最起码都有了个心灵交往的对象。人与人之间一般的交往容易做到,但敞开心扉深入下去却很难。人生来孤独,应该有这种朋友和伙伴。我以为最后的结果也很具有德国特点,不指望戏剧性,更重视思想性,但结果被打脸了。即便是这样,返回的路途应该更加沉重,毕竟将来有许多事需要他们面对。

无论是关于资本主义催生孤独的人,孤独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的讨论,还是关于人类史究竟是一部合作史还是弱肉强食竞争史的讨论。

无论是爱情气味相投论,基因匹配增加怀孕率论,还是关于性爱离不开各部件的对比冲突摩擦,长相厮守却需要和谐共生的辩论。

无论觉得婚姻不过是基督教鼓吹的结果,直接导致性压抑,还是认为让性和家庭之爱分离的开放性婚姻更稳固的观点。

听上去都挺无聊的。无聊的话说了一车又一车,聊着聊着,小姑娘小伙子就开始敞开心扉,分享彼此隐秘的心事:

原来他不是父亲的孩子,心灵的创伤,直至千里寻父远远见到一面后,才稍稍平复,才知道,或许将视角拉回自己的内心,才能过好这一生。

而她,怀上了男友的孩子,男友却在所谓的实验公社里跟女青年瞎搞,妈妈逼着她堕胎......

一路从德国到比利时,从法国到西班牙,风景旖旎,音乐动听,一起聊聊天吃吃饭,停下来游游山玩玩水......才发现,虽然一个小小的轻触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但是亲密、激情无形中在两颗孤独彷徨的心灵中点燃的爱情烈焰,更让人倍觉温暖和安慰。美好的生活其实很简单,无非做个好的人,找个好的人,和Ta一起好好合作到永远。题外话:最简单的事,其实最难。然而选择做更困难的事,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好的爱情正是这样悄悄发生,这个故事一点不俗套,因为它就是生活本身。爱情的路径无非:天南海北的胡侃,侃着侃着发现彼此挺有聊的;不知不觉就开始分享不为人知的心事,开始无话不谈,彼此安慰,死亡、性、婚姻、童年、爱情......逐渐开启了心灵上亲密无间互相信任的模式;逐渐,看对方的眼神开始热烈而躲闪了起来......终于,两个孤独失意彷徨如丧家之犬的灵魂,像失散多年的故人,紧紧拥抱在一起,死都不肯放手。

V字仇杀队观后感


篇一:信念的支撑力

——《V字仇杀队》观后感

看了 《V字仇杀队》,感动于里面的正义、坚韧、善良,也被思维的重要所震撼。可是最打动我的是女主角在监狱里的那段,可以说是烈火重生。第一次观看到她在雨中张开双臂的时候,我泪流满面。第二次看的时候,反复看她读信的场景。并且思考:如果没有看到这封信,那她还能坚持下去吗?这封信对于她来说,会不会就是“救命”的稻草。我之所以加上引号,是因为我觉得不仅仅是生命而已,更主要的是心灵的重生。或者说是一种信念吧。当然信念在V先生身上体现的更明确些。不过为什么最打动我的是她看信的这段呢?

可能是因为这引起了我的共鸣。在2013年3月份之前,我一直在体制学校里教书,过着朝五晚十的生活(每天早上五点多钟起床,晚上十点多钟睡觉,学校与家两点一线)。学生换了一届又一届,一届比一届差,不仅仅是成绩差,更重要的是状态、习惯、性格、体质、价值观等都在下滑。老师们的状态和精神也在下滑。我经常自问就这样过一辈子吗?除了搞好教学外,我自学会计、英语。最初的想法是换个工作,当我拿到会计证后,在暑假里去了一家公司应聘。聘是聘上了,可是受到了新同事们的排斥,而且由于她们的学历水平比较低,议论的都是家长里短和吃喝攀比之类的。我尽量的迎合她们,可是仍然被她们背地里捅刀子。后来我辞职了,还是回了学校。我找不到自己的目标和动力,虽然我还是在学英语。

我弟弟打电话给我,让我关注和学习今日学堂张校长的文章,希望我能辞职到上海和他办学堂。太多人已经讲述过在看到张校长的文章和听到他的课的感想,我和他们的感受是一样的。这里我就不详细说了。我毫不犹豫的在2013年3月辞掉了工作,带着十岁的女儿和满腔的热血来到了上海。我以为自己找到了希望,明白了自己的价值观,开始了崭新的生活。可是现实总是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暂且不说遇到的各种困难,只说我的状况吧。以前的我善良、热情、有亲和力,总是有很多人喜欢和我交往,工作认真负责,深受学生的喜爱。可是在现在的团队里,我急躁、尖刻、猜疑、容不下别人,自己都很讨厌自己。工作上老是拖后腿。后来我帮我妈妈负责后勤方面的事。结果其他的学生和家长以为我就是一个阿姨。这点让我更受不了。我整天绷着脸。时常回忆以前站在讲台上神采奕奕的场景。陷在心理落差里不能出来。别人一点眼神或是一句话就可以让我的心翻山倒海。有人说我是只刺猬,是的,我觉得这是对我很贴切的比喻。可是,刺猬为什么随时都可能用刺对着人呢?因为内心的虚弱,所以极度恐惧。我弟弟花了很多精力帮我调整,我也看了很多书。情况时好时坏。前段时间我被淘汰了。心里很难受,可是似乎有一种轻松感。最近这段时间有更多时间坐下来看书学习,然后发现了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孩子们也开始和我亲近多了。自己也能静下来理一理思路。

伊芙在监狱里挺过了各种严刑,克服了恐惧,战胜了自己。所以她获得了重生。而我败在了自己的监狱里,我还是有恐惧。可是,我仍然不想放弃,即便所有人都淘汰了我,我不能淘汰我自己。我以前老是讨厌自己的阴暗面,可是我现在明白我应该爱我自己。就像有一句誓言“不管贫穷、疾病、衰老,你仍然爱她吗?”是的,不管有什么样的缺点,我都爱我自己。我将把这当做我的信念,继续走在新教育的路上。哪怕已经掉队了,只能独自跟着这个团队的脚印走。哪怕我仍然有恐惧,我会对自己说“别怕,我爱你。”我相信爱的力量。

篇二:V字仇杀队观后感:在觉察中找自己

2014年3月16日参加了林莉老师组织的清一教育广东地区分享会。体验了卢新莉老师的《V字仇杀队》的电影分享,也跟着林莉老师领略了学堂养生功法的奥妙趣味。感恩二位老师的分享(另外,林莉老师自己烤的蛋糕非常有口感,很好吃),感谢在场所有伙伴的服务付出。

《V字仇杀队》从人物、环境、行为、信念、身份、使命等不同层面向我们展示着爱与怕的力量以及人生意义的找寻,像是给我们盲目的人生敲响警钟。从一个更高的觉察层面,看自己、看世界。在觉察中思考,在思考中觉察,在生活中展示自己的真实身份。这部电影给我的主要觉察体会如下:

一、我们活在谁的信念中?

二、向别人展示怎样的身份?

三、《V字仇杀队》所感怎样在生活中应用?

一、我们活在谁信念中?

影片中有多处当国家统治受到威胁,政府是怎么样义正言辞的欺骗群众,群众又是如何的跟随相信的镜头。每一次看到这些的时候都有种在看镜子的感觉。自己生活的社会,圈子,也在用同样的手段变着法的迷惑大众,大众痴迷的沉浸在其中。比如,有如下表现:

1.跟风国家。

2.跟风媒体。媒体广告深深地迷惑着人心,我们坚定不疑的做着别人想让我们做的事情,口中高声喊着做自己的主人。

3.跟风舆论。当今的社会练就了人们”警惕心和灵敏的耳朵“,稍有风吹草动,就疯狂买物资,疯狂买盐,疯狂买油,疯狂买房……

以上这些都是内心的恐惧在行为层面的体现,是缺少觉知的愚蠢行为。我们也经常被某一个口号弄得热血沸腾,以至忘记了自我,丢掉了自己的价值观和身份信仰。我们仿佛早就忘记了生活的根本是为了什么,早就忘了自己是有根的生命,而不是跟风的蒲公英。 (于范-文-先-生-网)我们活在别人的塑造的世界和价值观里,当着别人游戏里的玩偶,却还津津有味的强调着 “ 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那么,在觉察到这些后,我要怎样做呢?怎样展示我真实的身份呢?

二、向别人展示怎样的身份?

影片中V先生始终平静的用自己的行为展示着他的身份。我以前是怎么做的呢?回想自己上大学的时候,室友经常在和我一同外出的时候跟我借钱,但很少记得还,那时候自己又抹不开面子让她还钱,索性也买东西假装没带钱,让她帮我出。但是这样不但没有真正帮到她察觉她的行为给他人带来不便,不仅助长了她的行为,同时也在模糊自己的界限和价值观,并且,我这样做的结果展现的我的身份是一个总爱借钱不还的人,尽管实际上我是在以牙还牙。现在想想这种行为害人害己。这种行为也是基于怕的表现,因为我怕得不到别人的认可,怕自己不被喜欢,怕麻烦……

我不禁要问自己一些问题:

1.我怎样做可以让害怕和担心的事情不发生呢?

2.我怎样做就算这些事发生了我也不受影响呢?

3.当有人不喜欢我,对我说三道四,我就真的有所减少吗?

4.没有别人的认可和肯定我就没法好好的活着吗?

这样问自己后发现,我是我完整的,我是圆满的,我是自在的,我是我自己。

简快身心积极疗法中提到过 “ 三赢政策 ” ----我好,你好,世界好。庄子也说想要修炼到的高的境界,就是做真小人。人首先要为自己着想为自己而活,自己修炼圆满,周围的一切都会被自己的光和热调动起来。就像当自己是一颗星星的时候,看到地球上的各种寒冷,同情和着急也无济于事。但是当自己成为太阳,会拯救一大片地球的生命。

所以,每天我要“为自己”开心的活着,并且保持高度的觉察,活在相对清醒的世界中,外面的各种吸引都当做过客就好。

让自己身心合一,通过我的行为展示我的身份。

*我认为的为自己活,不是说要自私自利,只收不给,而是着眼点首先是自己,在这个基础上付出奉献。

三、《V字仇杀队》所感怎样在生活中应用?

1. 深度追究自己想做和不想做的事情,背后的动机是什么。

2. 起心动念时,就会吸引怕的事物。我越害怕被蚊子叮,就越被蚊子叮,越想方设法消灭蟑螂,就看到越多的蟑螂。按吸引力法则原理来解释,我在主动去吸引我怕的一切。张校长也说过一动分阴阳,觉察“念想”很重要。

3.通过调整自己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去调整自己的内心状态。我经常是处在恐惧和痛苦纠结的世界中,所以无论站着坐着,我的手和腿都是锁着盘绕的状态,表情经常一副苦相。这都是我内心世界的反应。当我的肢体和表情先有所变化之后,我的内心也会随之改变。

4.不上名相的当,也不用名相玩手段。

5.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活在情绪中。

6.观察别人的非语言信息,得其内心状态,帮助自己更好的了解别人和世界。

7.觉察是否有 “ 自欺 、 欺人 、 被人欺 ” 的时候。

8.把自己学到和觉察到的分享出来,更多分享更多应用。

9.经常给大脑 “ 搬家 ” ,觉察自己是否活在习惯性的安逸中。

10.面对任何人事物,情绪,平静的接受,然后再思考接下来怎样做。

篇三:V字仇杀队观后感:向谎言和恐惧的开战

在我开始我的随笔之前,我想引用两个人的话。

一个是我在互联网上认识的所谓的极权主义者也就是人称的5毛,不久前说过:你们这些自由主义者,不要以为看了几本自由主义的书就可以装酷了。

另一个是我们的院长助理在上课时对我们说:我不希望你们大学毕业后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我希望你们都有自由的思想。

其实我觉得两个人说的都有道理。的确,就拿我个人所言,我并没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真正有思想的大家,都必须要有人生充分的阅历,因此而言,我只能算是一个有理想的普通人而已,这个是事实,并非那些恶心的自我谦虚之类的话。但是我也有一点感到我是伟大的,也就是我的确在这个极权的时代里达到了一个大学生最起码的一个标准之一:自由的思想。即使我的考试成绩只是一般般,对于目前经济类的课程我只能表达出我有兴趣去了解但并非学术性的去钻研,但我可以大声的、坚定地告诉我自己,我有自己的思想。

这个也是和我今晚所看的那部电影《V字仇杀队》的主题有些类似吧。如果大家有兴趣,我十分推荐大家去看看;如果大家手里有更好的电影,可以启发我,也欢迎告诉我。虽然说,电影啊书啊这些东西,如如上所言的极权主义者所言,的确非实践性的。但我想说,如果我想自由,想做一个自由的人,我总需要去实践一些事情的,而不是无病呻吟的对着电脑面前无病呻吟的意淫出“自由啊”“泯煮”啊这些东西,去意淫着布加勒斯特广场上成千上万人的高呼“Ole Ole Ole Ole,齐奥赛斯库,滚蛋啦!”。这些东西的确需要我们去意淫,但我想回击这些极权主义者,我们会去实践我们想要的东西。即使是打打字,比如韩寒那样,也是思想的进步。正如《V字仇杀队》里V所言,为什么他被开了那么多次枪不会被打死?因为他有思想,而思想是不会死去的。

应该讲讲我对《V字仇杀队》主题的认识吧,这应该是一部讲述英国一旦遭受极权主义统治下可能会遭受到的种种痛楚的科幻片,但是片子所告诉我们的很多道理,却都是真实的,尤其是中国人,我们中国大陆的人民。在《V》中,极权主义统治者苏特勒依靠暴力、谎言和恐惧征服了不列颠。而这个谎言和恐惧,则是我想说的重点。

首先,我必须承认一个事实,我几乎每天都会说谎,我希望有一天我能够战胜这个社会尤其是我自己对于谎言的恐惧,而把自己想说的真话勇敢的说出来。当然,我的文字从不说谎,因为这是我在对我自己整理着一些思路,如果这个都要是假的,那么也就真的无解了。我也相信,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都会说谎。当然这是废话,但是在我们这个犬儒主义和功利主义弥漫的社会里,谎言几乎成了我们至少是每周都需要的东西。如果说苏特勒是依靠谎言和恐惧维持自己的统治的话,那么我们这些人是不是就在默认这样的情况发生呢?

我真的希望我们不用生活在一个充满着恐惧干的社会中,因为恐惧感,我们必须说假话,我们需要保护自己的自尊心、需要为自己减压而诉说着一个又一个的谎言。但是这又何必呢?正如最近一些身边发生的事情,我只是想说,这样的算计人的行为,是荒谬而可笑的。因为,历史总是公正的,当你用非道德的手段获取你想获得的东西的时候,其实你已经在为自己的口碑或者是历史上的描述留下了很不光彩的一笔。做人何必如此呢?为什么一定要来这一套东西?真的,真的是太荒唐不过了。真的不要以为谎言这种东西能让你成功一世,现在已经不是当年,做一个善良的、单纯的人,好不好?我觉得我这是从尊重生命的角度所提出的一个建议。

当然,我也承认,有时候我的性格会变得很不好,我也承认我没有那么好的脾气或者说大海般无垠宽广的心胸。但我想说,我所想的都是真实而且真诚的。

但是,我也会同这些谎言和破坏道德的行为开战的。如果你不能把身边的事情做好,你怎么去创造泯煮和自由的未来?更何况是国家呢?于是面对极权主义我选择了坚决的斗争,也许在未来看来这或许是荒唐而可笑的,因为个人的确不能改变什么。但是我想我应该创造性的把一个人变成一群人,这才是正确的事。

那些事实上在做极权主义事情的人,比起那些在互联网上所谓的五毛,要可怕得多。后者只是天真的在解释这个世界,而前者则是在洞察了恶的一切规律之后把恶发挥到了极致。这也让我对我自己产生了反思。到底是谁带来的恐惧和谎言,威胁更大呢?

我会为了各种各样事情而烦恼,尤其是遇到了极权主义者。但是,又想到这周看了白岩松在耶鲁大学的演讲,回想起白岩松、崔永元等等体制内的有良心的声音不断在勇敢的站出来。我想,我这点委屈又算什么?人家那个体制内,比我的体制内大得多了。他们曾经想过自杀、他们或许得过抑郁症。他们所言面对的谎言是我的无数倍,可是他们依然有着一些坚定的信念留了下来。他们的人生经验和所遭受的磨砺比我大得多,何必要为此而过度痛苦呢?没必要的,即使平时会精神分裂,也不至于到崩溃的地步。

今天我也在和家里人说,白岩松和崔永元告诉我们,这个体制内还是有好人,也许不多,但是他们确实存在,他们艰难的道出了很淳朴的思想与情感。体制内的人并非都是坏人,就像《V》中的警察总长一样。我们应该做的是给予他们支持,而不是极端性的思维把体制内的人一窝端。但与此,我还是不会加入这个体制的。因为虽然我在目前的小体制内能够够承受这些谎言,但是,我并没有白岩松他们那么的一种抗压力。所以我选择了在体制内和体制外的边界点展开我所想做的事情。

所以,多多支持白岩松这些体制内的良心吧!在未来的大变革中,一定会有一些人会因为错误而羞愧的退出历史舞台,一些人会因为各种机缘巧合成为了整个民族的英雄;一些人因为错误接受了大审判,一些人为了自由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总会有人起起伏伏的,但是,这些体制内的良心还是很重要的,相当相当重要,他们会成为我们未来的重要稳定器。这不是我对于未来的过度意淫或者对《V》观后的幻想,而是历史的经验和规律所告诉我们的。

如果谈到我本人,或许有人的确把我叫做“文艺青年”,但是我很反感这样的称呼,因为我自认为我的行为很不文艺。或许是有思想的人的共同点,有时候我的打扮会有稍微那么一些不修边幅,比如微长的头发、留着的胡子等等。但这并非我刻意要去这么做,有时是因为偷懒,有时则是觉得这样也蛮好的。但我也要澄清,我是一个爱干净的人。所以这个“稍微那么一些不修边幅”并不是不讲个人卫生。

我也必须承认我的性格确实是很复杂的,我也承认有着多重人格的影响力,我也承认有时候我的确在想法等各方面有些与众不同,但我肯定不是疯子。我只是想说,我在追求的,是哪一天,我们每个人不再为了恐惧而谎言,不再因为谎言而造就更大的恐惧。

而其实这些很简单,包括自由和泯煮。简单到,我在2009年访台时曾经可以没有恐惧的谈论我对两岸的一些看法和观点,虽然随团的一些保守人士“善意”的、用近乎恐吓的方法想要阻止我的言论,甚至要给我扣上“汉奸”的大帽子,或许这就是这些傻×荒唐的地方吧,他们并不知道在台湾这些都是自由的,那里不是中国大陆,谢谢。也可以理解他们,毕竟他们是被洗脑的那一代人,只能说祝愿他们好运了。——这个就是自由和泯煮最简单的,你讲话不需要恐惧,不需要恐惧我不说谎就要被和谐,没那么夸张。

这些并不是所谓的攻占巴士底监狱的那般恢弘的场景,而是很自然的、正常的、平和的出现在台湾岛的生态当中,这是我亲眼看到的。泯煮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让你做爱、恋爱、婚姻、事业、娱乐等等都能够正常保障和幸福的一种生活方式,泯煮不是为了泯煮而泯煮,而是要保证你在做爱的时候房子不会被强拆,即使被强拆,你也可以通过司法手段讨回公道。

这就是没有谎言和恐惧,这就是我们最正常不过的生活。如果V是因为杀了人,而要选择死亡,让没有仇恨的正义得到胜仗的话,那么我这个不敢动武的男人唯一能做的或许就是在恐惧和谎言消失之后,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或者可以想办法打造属于自己的苏州园林。——请不要嘲笑,因为有梦想总是好事的,什么都不敢想那才叫做可怕!

说实话,我的确是很渺小的。虽然我在这里口口声声要和极权主义作斗争,可是那些武装着的极权主义者们走过来,想要做掉我,我肯定是会恐惧的。是的,我是怕死,因为死了什么都看不到了。你无法知道未来人类的善与恶,发明与淘汰。但是,如果我真的是为自由而死,或许也是一种对于生命的安慰。当然,我并不是在这里想说我要自杀,我只是想说,死亡的恐惧,有时候也就那么回事,要么很可怕,要么很平淡。

这段时间我经历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也许在很多事情上我必须承认我失败了。有时候我很懒,并不完全规律的生活着。有时候这些失败会让你羞愧的想找个洞钻下去。请注意,我并不是为了所谓的权力而失败,只有没有做好了事情的失败。但是,一些我们生活中的真切的失败,让你不得不有一种挫败感,一种自卑感,但我说相比那些付出了很多甚至生命的人,我这点又算什么?于是乎我只能去调整了,只能去调整了。我想总会有调整好的这一个时候。当我想到我的目的是战胜恐惧和谎言时,这种挫败感又明显的下降了。

所以,《V》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启示,要战胜整个恐惧和谎言,首先需要战胜的是自己的恐惧和谎言。这一个步子,我会慢慢的迈进,我需要为勇敢做好准备。我们每一个为了战胜恐惧和谎言的人,都一样。

正如白岩松所言,每个人、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要有自己的信仰和梦想。这样的话,我们便不会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即使挫败。也会有勇气重新站起来。白天我会去胶州路悼念那些遇难的亡灵,因为战胜恐惧和谎言,既要从这一步步的细节开始。

最后我想说,我写这个东西并非装酷或者装清高,我也是人,有时候也会物欲横流,有时候也会因为这个让自己和别人感到烦恼。我想这个就留给我自己去宗教中探寻答案吧!但我想说,我现在有一个心情是比在过去几个小时所在域的那些个问题要好些的,那就是,我相信我的梦想以及我为了我梦想所付出的行动是可以战胜这些烦恼的。

所以,向谎言和恐惧开战吧!学学《V》中的英格兰人,他们最后站了起来,我们也要站起来。当然要从小事和大事两方面都要做。

不要怕尴尬、不要怕失败,重新站起来,我们需要对自己宽容,也许我们就会有成功那一天。

For Freedom, For Democracy, For Future!

Cheers!

西元2010年11月20日于上海

篇四:由面具所联想的多重 ——V字仇杀队观后感

也许日后,当我们再谈到这部电影时,我一定会很乐意地再和你交流,并且更多地与你就这部电影本身进行探讨。但是现在,我似乎写不了一篇单纯的影评,它给我带来的思考之多,出乎我的意料。思维的破门而入,让大脑陷入暂时的无序,从门可罗雀,到门庭若市。很短的时间,巨大的变化,如同习近平总书记探望的保定市的小村一样。

V for Vendetta。Vendetta,家族世仇,或者译作族间仇杀。但相比起现在的翻译,我更喜欢叫它《V字别动队》。当然,仇杀队的这个翻译从字面上更准确,也更吸引人。但是,看完这部片子,稍微地体会一下,真的有世仇吗?也许是人民与政府间的矛盾,可这算不上是世仇,北方之火党的存在时间还没有一个年过半百的人长。世仇,起码是要传代的。别动队,一支为了某个目的而进行特别行动的队伍,重点在于达到目的,这其中也会有杀戮,却不是核心。

对V而言,杀戮不过是释放信号的一种方式罢了。V,这个由灾难中诞生的天才式人物,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不过是想唤起人民的觉醒。

面具之下——是一个人

我在央视播出这部电影前,便记住了电影的名字,而我认识这幅面具,则是更早以前的事。这是一幅神奇的面具,但凡一个成功的漫画人物,似乎都需要一副面具,无论是套丝袜的蜘蛛侠,还是蝙蝠侠,还是V。但不同于别人的面具,V的面具需要群体的支持,他的独舞是为了召唤同伴,面具下需要聚集的力量。布鲁斯韦恩只要一个就够了,人多了还会拖累他,而效仿者也会因此将自己置身于危险境地。

但我为什么说这是一个人?其实重点不是“一个”,而是“人”本身。这部电影,似乎早已被国人符号化了,V在不少人心中已经成为精神寄托,或者是崇拜的对象。不过,V这个英雄其实在电影中的一年时间里将不少精力花在了自己的爱人身上。看第二遍时,我才体会到V对Evey的爱——那段由他精心设计的“牢狱之苦”,折磨着爱人,也让自己备受煎熬。但他为了让所爱之人真正解脱,依然坚持“袖手旁观”,直到对方走完最后一步。对V这个早已把死置之度外的人来说,也许需要更大的勇气。而当Evey淡然离去,他取下面具用力砸下镜子,伴随着哽咽,掩盖在面具下的应该是一张痛苦的脸庞。这一刻,V这个形象突然饱满起来,他不再像是一个远远凌驾在众人之上的神一样的人物,他原来还有这一面,或者说,他发现原来自己还能为此而痛苦,这似乎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一如影片的最后,他躺在Evey的怀里说的:“直到遇到你,一切都改变了……我本来不再相信我还能爱……那是你能给我的最美好的东西。”这时,他似乎才合乎一个“英雄”的定位——首先是一个懂得爱、拥有健全人格的人,而后这个人完成了一件常人无法完成的重要任务,升华成英雄。

我想,Evey也许很早之时就想摘下V的面具了吧。后来我才注意到当时为Evey做“篮子里的鸡蛋”时,V并没有戴“粉色手套”,那是一双得以展露“真面目”的手,也是整部电影中直观展现男主角身体的唯一片段。司令官prothero和女验尸官的记忆中出现的那个从燃烧的废墟中走出的“圣诞亡灵”,在我看来如同复仇之神一般,并不是真实的他。真正的自我寻回,会不会出现在那一刻——他扶着Evey去了楼顶,本想给她盖上一件披风,但Evey却不顾雨水,兀自地走了出去,停住,“God is in the rain.”缓慢的镜头下,雨水如一粒粒圆珠,滚落过她的脸颊,如上帝的眷顾,温柔地拂过。她缓步前进,一如V当年从废墟中诞生一般,俯瞰城市,又闭上眼,抬起头,慢慢的举起双臂,似乎要将多年积蓄的痛苦推出体外,她哭着,又笑了。V看在眼里,一切是那么相似,当年火堆废墟里的狂吼呐喊,现在天台雨中的欢笑泪水。

疾风暴雨,电闪雷鸣,如此的大排场,像是为二人获得重生而安排的庆贺仪式。

我突然想起了《肖申克的救赎》里的的Andy Dufresne,同样的释怀,同样的张开双臂,同样的惊天泣地。

面具之下——不是一个人

1605年,十一个天主教徒打算通过炸议会大厦来送国王上路,可惜,11月5号他们没有成功。于是,这天成为了国王的大庆之日,以及不少人心中的灰色忌日。那年,教徒们的为了反抗国王的宗教迫害揭竿而起,并非为他们自己,他们代表了一个群体,一个更多人在面对迫害时选择隐忍的群体。政治家往往善于勾勒梦想,这是瞅准了人民的需求来的,谁的饼画得更像真的,让人觉得更可能尽早的得到,谁就可能被选为领导者。没错,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但事实上,你可能只享有听起来令人愉悦的所谓“所有权”,但是怎么管,还是由你请来的“管家”帮你料理。“管家”在竞争上岗时说:“我会为您提供舒适的生活条件,纯净的周边环境,没有同性恋,没有异族人。哦!听说您的孩子病了,没关系,我这有药,让他吃了就好了。英格兰必胜!”一切似乎完美无缺,体贴入微。可能他看上去不是总有些不顺眼,他的指甲缝里似乎还有血迹,但当你察觉时,他已经飞快地将自己打点“干净”,似乎没有更好的选择,你半信半疑地将家门钥匙交给了他。这其实很正常,如果让你觉得又好又放心,政府就没必要老是换届了。说实话,人民和政府似乎总是站在对立面上互相猜疑,而如果政府这个词的前面再加上“独裁”两个字,那么猜疑似乎就变成单项的了——即人民的一种单纯行为。这其中似乎包含了很多情绪:抱怨,不安,疑惑,等等。换届没什么,每到换届之时,人们似乎又看到了转机,变得满怀希望起来。但问题是,如果这时的政府阻止了换届的可能性,且毫不上进并与人民的意愿背道而驰,人民的不满情绪便开始积压,最终总归是要发泄出来的。

我们都知道,V不是一个人。他的出现是在告诉大家——可以行动起来了。如果说控制电视台发表他的演说算是他的自我介绍,那么后来几次暗杀北风之火党的党魁则是在给人们不断强化“行动起来”这个概念。人民是强大的,人民又是懦弱的,他们要左顾右盼,要思前顾后,他们需要时间来思考,同时他们也在等待,需要你给予他们更多的勇气。一个成功的起义者必须了解这些,他得有足够的智慧在合适的时间施放暗示,同时仔细观察局势,不失灵活地改变策略。此外,他还需要拥有足够的耐心来等待,并对自己的判断抱有绝对的信心。这有点像追求喜欢的女生,你知道过于莽撞只会吓跑对方,于是在抛出暗示后让出空间留给对方,她开始可能会很乱,但如果认同你,她会去考虑,这时是锻炼自己修为的时候——定好期限,做好该做的并一步步地推进。似乎和等待有所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如果相信自己的判断,那么他们最终都会如你所愿,给予你有力的积极反馈,你道出了他们的心声,你实现了他们心中所想,他们知道你在为他们着想,你最终让他们相信——大家是一群人。

人民从不傻,人民的眼镜是雪亮的。片中无论是小孩,还是大人,大家对于冠冕堂皇的言辞总能有清晰的判断,甚至不去听内容,光是看看播音员眨眼的频率,就能知道新闻的真假。这时的政府若是还将欺骗和压迫继续下去,那么“V”的出现就不远了。

戴着面具的人

“你戴面具的时间太长,以至于都不记得面具下的自己是什么样子了。”片中Deitrich这样对Evey说。这话从一个带着面具的好人嘴里说出,不免讽刺意味浓重。一个好人,或是一个保有正义信念的人,在面对社会时仍然要戴上面具。为什么?因为个体的真善在面对社会的丑恶时会变得不堪一击?因为担心善良会遭到外界污秽的侵蚀?因为害怕外界在了解真实的你后会强行改造你,于是穿上虚假的外套,戴上伪善的面具?你是真的善良,为何还要假装怜悯?你有真的美丽,为何还要杜撰不切实际的浮华?难道不担心那面具有毒,戴长了真的会腐蚀你纯净的心?不去顾虑那外衣着魔,浸入你的身体,取代你真实的肌肤?

你戴面具的时间太长,以至于都不记得面具下的自己是什么样子了。即便如此,怀有美好的人们依旧坚持这样。这似乎是在混沌时代坚守真理的最好方法。也许自己会中毒,会遭到侵蚀,但过程是缓慢的,就像往清水中滴入颜料一样,染色需要过程。有的人可能很快就被改变了,他也许是一杯热水,颜色在那儿随着热扩散的很快,但其实,这样的人或许更少体会到痛苦,或许是从“一种快乐跳跃到另一种快乐”的过程。但如果换成一杯冰水,扩散的过程被无限拉长,他会觉得痛苦,会有被撕扯的感觉。这种封闭式的坚守注定是孤独的,越想保有美好,越是伪装的深,越是会体会到挣扎的痛苦,与此同时,由于伪装的缘故,你很难吸引到善良的人。如何支撑自己呢?Deitrich的做法是花费比买一栋房子还多的钱去精心打造他的“精神寄托”——那儿有《上帝拯救女王》,有《古兰经》,有属于美好世界的碎片。在没有出现V,没有遇到Evey之前,他就这么一人坚守着。独自一人品尝挣扎的滋味,不时抱怨,但仍珍视永恒的美。

好人会摘下面具吗?当然会。他们渴望摘掉面具,自由地去感受。但在久旱的大地上,心中的种子期待一场大雨,来给他们勇气破壳生长。我思考过,如果没有Evey的意外到来,Deitrich会不会播出他的那场让人难忘的节目。我想,是会的,当然,Evey的出现让他更受鼓舞,但事实上,V才是给予Deitrich破壳之力的那场雨,Evey可能是风,她吹掉种子外附着的泥土,并将它吹送到受雨洗礼的最佳位置。他最后一次的节目,注定是他人生中最辉煌的一次出场,他收获了一个媒体人最珍视的礼物——观众心中真实的快乐 。Deitrich应该早已有所觉悟,所谓的说辞不过是拿来安慰Evey的,只是连他都没有预料到风暴来的如此之快——当你展露出与残酷世界完全背离的美好时,要么就迅速渗透你,要么就将你抹去。

一个不是V的人通过非暴力的方式主动向人民传递了希望,这样的光明对于黑暗而言太危险了。

人们往往用至诚的外表和虔敬的行动来掩饰魔鬼般的心。这是一件恐怖的事。如果好人戴上面具是为了守护,而坏人戴上伪善的面具则无疑是想吞噬更多的美好。恶不分大小,强奸少女的秘密警察,荒淫无度的蓝衣主教,用活人做实验的女验尸官,他们都有着自己的面具,他们都有着可以说服自己的理由,他们是腐化堕落的毒虫,是作恶的先锋,他们代表了对自由意志肆无忌惮的恶意破坏,但他们居然维护着“制度社会”的“正义”,一切是多么恐怖!

司令官prothero在电视里的几段演说颇有讽刺和揭示的意味:“No one escapes their past.No one escapes judgment.没人能摆脱过去,没人能逃脱上帝的审判。You think he’s not up there?You think he’s not b在被秘书问及新闻真实性时说的。他语气平缓,神态安然。无疑,他深信这个结论的正确性。我们似乎不能把这类的人简单的划分到“好人”和“坏人”的行列,但至少有一点可以确定——他们是无根之人。从他那似乎可以看到戴面具的悲剧结果,即将这期间得到的虚伪命题当成真理并加以恪守,电视塔里,他英勇的拆除炸弹,避免了巨大的公共损失,可惜,他所效忠的不是真理,于是他的所为也无法让人敬畏。那种守护之力让人怀疑是否是为了明哲保身而采取的无奈之举。

不知目的地为活而活,这似乎比戴着面具去作恶更可恨。

摘下面具后

世界是什么样?它不是你想的那样。但你真正期望世界是什么样,其实它就是那样。

看此片是因为友人的推荐。待我看完后,友人问我:“我想知道,接下来呢?”

接下来呢?议会变成废墟,人们抛下面具,一同和V庆祝属于自己的胜利,但后面该怎么办?

当时我想到了“庶民的胜利”,其实这么说也不过分——人民近乎完整的推翻了强权政府,亦没有发生流血冲突,算是堪称完美了。可同样,影片也没有说组建新政府之类的内容。于是我想,可能会出现一个平庸的政府,他们也许会收拾烂摊子,但也无法从根本上满足人们的需要,这个是对比的结果。

其实,人民在一定程度上是盲目的。他们会想到当年北风之火参选时发生的那场瘟疫和竞选有什么关系吗?他们甚至连“悲剧是政府一手导演的”这个事实都没搞清楚就和V一起揭竿而起了,如果这个政府适当的给他们一些自由,没有夜间宵禁,没有阅读限制,少一些剥削的话,还会有多少人愿意反对他们呢?我们可以联系现实,在网络的开放下,参与性以及平等性的凸显使得人们似乎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真相”,去维护“正义”。于是乎,漫天的口水仗和所谓的真相报道层出不穷,信息的更新速度已经超过了你的思考速度。你时常是在阅读完一篇对于某热点事件的追踪报道后,正打算酝酿些评论抒发下感触,可还没等你组织好语言,一篇更加详细、生动、发人省醒的报道已经出炉了,悲剧的是,它的立论站在了之前一篇的对立面。于是你抱着自己将信将疑的观点,面对着是非难辨的舆论洪流,最终无奈地迷失。你没有错,写文章的人也没有错,制度更是不错,这比起无法说话,天天靠戴面具见人的日子强多了!但是错在哪?总有地方不对。允许说话似乎把人们引向另外一个极端——娱乐至死,虽然我们生活的社会离这尚有距离,可我们已感到力不从心。

也许我们应该提高自己的对事实的判断能力,并且在不能说服自己前先保持沉默?有的事物条理清晰,能以是非概括,但有的则脉络复杂,有着多面,从不同的角度看似乎都有道理存在。如果你只是普通的民众,也许可以随意发言,但如果你是拥有公信力的人呢?你的一席话可能就代表了一部分人的声音,同时还可能会影响另外一部分人的判断,而这两部分人加在一起的影响力也许就能撼动某个事件的发展方向。事物本身的多面性并没什么,可观点的包装为其戴上了“面具”,它的多样性被掩盖,外表变得有煽动性。这样做可能直达事实,也同样可能扼杀真相。你无意的一句话也许牵动着别人的命运,这时你还敢随便说吗?于是越来越多的公众人物选择谨慎,选择沉默,选择戴上一副无表情的面具。

净化语言环境和网络环境,我很赞同,但如何改变,我一时无解。

同样是网络的催化,公民在使用权力方面的意识迅速觉醒,特别是在反腐方面。人肉,微博,似乎成为了当前最有效的反腐手段。当然,也有不少人表示麻木——流水的贪官,如韭菜一般,割了一茬又一茬,且春风吹又生。其实仔细想想,政府的进步虽然缓慢,但也在一步步走着。过去,十六大的时候,政府的自身建设是按照“思想理论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的“四位一体”进行概括的,“反腐倡廉”放在作风建设中。而到了十七大,报告则把“反腐倡廉建设”从作风建设中分出来,专门作为一部分,形成“五位一体”布局,并在关于加强党建的要求中,除了过去强调的“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外,特别增加了“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听起来虽然无关痛痒,但其实是有思路的——就是监督过程对公众的逐步开放。

到了十八大,仍然是“五位一体”,但里面的顺序有了变化——“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反腐倡廉提到了制度建设前。又有不少人嗤之以鼻,调个顺序你就激动了啊!这总是比毫无动作要强的,同时也坚定党在惩治方面的态度。于是大家才能在网上看到种种的揭发吧,那真不是一个党的监查部门能做到的,只有和人民合作,才更有希望根除自己的顽疾,人民有期许,你有诉求,于是一拍即合。

有希望的社会需要有希望的人。其实在看第一遍时,我就知道片子一定不是悲剧收场,因为主线角色中出现了有希望的人物,且这类人物虽然一开始处在和主角对立的集团,但他们客观,就事论事,拥有自己的判断,最终会帮助甚至取代主角来维护正义。片中有一段描述Finch总督在看录像资料,录像中V在犹豫是否将被击晕的Evey带走,V的决定可能会改变日后Evey的命运。当时Finch指着V说了一句:“他还有些人性。”我顿时觉得这出戏要精彩了。

其实后来,我也构想过由总督Finch担任首脑后领导的英国——一个了解人民苦难的人,一个和反抗领袖对话过的人,一个亲自挖掘事实真相的人,一个追求真理的人,这样一个了解人民和国家的人,在他的领导下,是否能让一个满是创伤的民族迅速重燃生命,焕发奇迹之光?很多民族在乱世终结后将会迎来一段令人无比振奋的辉煌时期,每个伟大的民族都有。那时,人民的生活可能依然艰辛,但从上到下,每个人都充满干劲,面对百废待兴的民族,大家干劲十足,都以自己能为复兴民族之光去奉献而倍感自豪。伟大的民族为什么总能在危急关头挺立?这不是历史的巧合,也不是自然的选择,是民族特质决定的。伟大民族虽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境遇也不同,但在面对存亡时的气质却意外的一致。

Finch在和V对话后曾问过他这样的话:“你为什么以前不站出来?你在等什么?”“是你,总督先生,我需要你。”V说。我在想,这话是不是有一种托付和交接的意思?V将旧机器打碎,并让信得过的人物了解真相,未来这个人有没有兴趣带着整个国家走出泥沼,迈入辉煌,就是他自己的事了。

“我真希望自己相信那是可能的,可是我每次看到世界改变,它总是变得更糟。”当时面对自信满满的V,Evey的话语中充满了担忧。其实,这个世界是我的,也是你的。你希望它变成什么样呢?

《V字仇杀队》观后感


《V字仇杀队》观后感

2015级

应用化学

刘俊伶

思想与自由

——观《v字仇杀队》有感

*自由

)试想人民的偶像是个暴徒,那会如何?幸好在故事中,V和伊芙因命运走在一起,找到了正确的处理方式,他主动去寻找他的创造者,最后身死于伊芙的怀中,躺在开往威斯敏特宫的堆满炸药的火车上,觉醒于火海,长眠于火海中。他的死亡也是必然的,V以暴力的手段攫取审判者的位置,因仇恨塑造的他无法在新世界生存,只好和仇恨一同毁灭。

2015级

材料化学

任广新

《V字仇杀队》观后感

《V字仇杀队》,非常精彩和有寓意的一部电影,看完之后,首先,想了解的是故事背景,它是个关于战争、毁灭、无政府主义、法西斯的故事,一个叫"V"的保安员在街上悄悄奔走,试图唤醒人们的反抗意识,把英国从法西斯魔掌下解救出来。印象深刻的是下面几句台词,"面具之下不只是血肉之躯,而是一种思想,科里蒂先生,而思想是不怕子弹的。" ,我一直觉得,人的容颜会老去,思想会一直支撑你走过孤独、挫折、甚至于电影中的子弹,这虽然于现实生活中不太现实,但是,思想的确很重要。

写到这里写不下去了,感觉电影画面虽然在重现,但是,思想意识却停顿了,然后,去翻查了一些资料。

"故事的时间是二零四零年前后,地点,伦敦。那是最坏的时代,整个英国都处于严酷的强权控制之下,V是二十年前政府的病毒性生物武器研制中,所用的活体试验品里,唯一的生还者。而他复仇的对象则是一个时代——有序的灰暗的死气沉沉的时代,在其中,同性恋、异教徒、政治激进分子都将被逮捕被处决,他们莫名消失,好像没有存在过。"V,他是一个时代的英雄,他挑战了这个时代,他在那所生物武器研制中锻炼出来的毅力和精神促使他坚强的站起来了,他的毅力、对这个时代的责任感,值得敬佩。

伊芙,一个被卷入V的复仇行动,被带回他位于地底的家中的女人,一个后来淡定面对死亡的女子,她的精神坚强,对她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她在牢笼里被狠狠的折磨,但是,她挺住了,她凭借着信仰的力量走了出来,在她走出来在雨中的场景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里,她像凤凰涅盘,身体已经和灵魂分离,虽然是电影场景,却很真实。

最后,想说的是,V的面具,他从头至尾都带着面具,那副诡异微笑却带有喜感的面具。在那副面具的背后是一个深邃、纯净、广袤的灵魂。带着复仇,V最后释怀了吗?他把电车的开关给了伊芙,是因为他看到了人民的力量,整部电影,他也在自我救赎。

2015级

应用化学

黄晓辉

观《V字仇杀队》有感

正义始终在人们在心中,只是时光和现实将其束缚在角落,等待最亮的星将心中照亮,等待某个英雄唤起曾经自己的那份热血沸腾的执着,解放被束缚的正义之心,将光明带给更多的人。

"我们被教导去记住思想而不是人,因为人有可能会失败,但是在400年以后思想依然保持着它的力量……"这是电影《v字仇杀队》中开始一段独白片段。这部电影的神奇与魅力在于,它精彩的对白和"荒诞"的情节不止让我视觉上得到享受,更让我思想上受到启迪。撇开它精心安排的情节、分明的层次、渲染的气氛、精妙的铺垫或是演员精湛的演技等等不谈,我所想表述的以及最最欣赏的,是影片本身传达出的观念与精神。

"我知道11月5日绝没有理由被遗忘".这是全片的"起因".1605年11月5日,盖斯福克斯,企图炸毁英国议会大厦,却因被发现而未能完成计划,在绞刑架上被吊死。400年后,一个饱受英国政府残害的人站了出来,并打算代FOX继续他未完成的计划。他就是电影的主人公"v".

v崇拜与继承的FOX不单单只是一个人,而更多的是一种思想,是为自由呐喊,为正义舞旗的思想。这正是影片中所描述的美国政府不断封杀、不断抵制的思想。v用自己的行动,唤起人们最真实的想法,鼓舞人们与他一起与政府作斗争,争取自由、公平与正义。

思想是一种力量,它能成就一个人,也打败一个强大的组织。"思想,是行动的种子",而往往我们缺少的就是思想,树立正确的思想,才能指引我们行动的方向。学校、家庭、政府、成绩、人脉、利益,我们"利用"外界环境困住自己的思想,然后让其自我迷失,最后迷失的是我们自己。我们毫无目标地生活,在茫茫人海中穿梭,不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无所事事。当然我也要承认这也是一种思想,而可悲的是这种思想并不自由,在本质上这并不是属于你自己的思想,很多时候是别人希望你这么去想。这好比你不用付出,别人赠你一套房子,很方便很舒适,但你对它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情。

思想是自由的,"人生来就平等",我们拥有思考的权力,我们要做一个有思想的人。人是一根苇草,是一根会思考的苇草。人因思想而坚毅,人因思想而伟大。主动摄取更多的知识,能帮助你思考,有助于"巩固"你的思想,精神上丰富才是人生的价值所在。

"语言提供了表达见解的方式,并告诉那些愿意倾听的人们真相".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更多的人,将正义传递。

《盟军夺宝队》观后感250字


《盟军夺宝队》观后感


影片《盟军夺宝队》来头不小,是根据罗伯特M埃德塞所著历史书籍《TheMonumentsMen》改编的,讲述的是二战中由美国中尉弗兰克(乔治克鲁尼饰演)提议,组建了一支寻宝、护宝小队,包括詹姆斯(马特达蒙饰演)、理查德(比尔莫瑞饰演)等6位建筑师、收藏家在内,前往纳粹德国占领下的欧洲大陆,与疯狂劫掠各国精美艺术品的德国纳粹一较高下,分秒必争,视死如归,最终以生命为代价,保护了包括根特祭坛画、伦勃朗自画像、米开朗基罗雕塑《圣母像》在内的大批艺术品,并返还原收藏地。

影片内涵深刻,导演乔治克鲁尼很好地掌控了节奏,以平实质朴的笔触,将这一段惊心动魄的寻宝护宝之旅娓娓道来,为世界保存了宝贵的历史。

相比咋呼、花哨、肤浅的成龙电影《十二生肖》,《盟军夺宝队》的表现更为内敛,更探讨了人性:人的生命与传世顶级艺术品的价值,孰重孰轻?值得我们深思。

《盟军夺宝队》观后感1000字




咋看《盟军夺宝队》的立意很高,几乎站到了拯救全人类的艺术瑰宝的高度,稍加琢磨又觉空洞无物,无非还是典型的好莱坞救援模套。影片除了一票实力派演员和缭乱的艺术珍品,故事全程乏善可陈,观众最后能记住的画面,大许和盟军将领们一样,是山洞中那一望无垠的纳粹黄金,而略微能振动看官神经的,则是另一堆金子:当如山的金牙呈现时,也许你会惊诧,这得死多少犹太人!这一点怪不得观众庸俗,因为你导演的主观镜头就是这么给的。



话说这已是乔治克鲁尼老爷爷自编自导的第五部电影,影片集结了马特达蒙、凯特布兰切特、让杜雅尔丹、比尔默瑞、约翰古德曼等众多大腕云集,且一度以二战版的《11罗汉》自居。让片方自信爆棚的原因除了如是大腕,固然是影片坚实的历史背景。二战时美军队伍里确实出现过一个叫古迹卫士的特别小组,并在阿施巴赫的城堡里发现过被纳粹掠夺的艺术宝藏,而这些故事均被罗伯特M埃德塞所著《古迹卫士:盟军英雄、纳粹强盗与寻宝之旅》收纳。罗伯特M埃德塞是古迹卫士艺术品保护基金会的创始人,他与同仁共同发掘的珍贵历史文献,还成为纽伦堡审判的关键证据。



事实上克鲁尼老爷爷正是在罗伯特M埃德塞这本书中取料,受编剧之一的格兰特赫斯洛夫撺掇,克鲁尼老爷爷在某机场书店与《古迹卫士:盟军英雄、纳粹强盗与寻宝之旅》邂逅,并火速做出了拍摄决策。就在克鲁尼老爷爷转入后期制作的2013年冬,一批超过1400件的纳粹掠夺珍品在慕尼黑一所破旧公寓被发现,其中不乏毕加索、马蒂斯和夏加尔等近代大师名作,纳粹窃据艺术品事件再度回到国际视野,这无疑为《盟军夺宝队》的预热火上浇油。二战、纳粹和艺术品,夺宝、冒险和新闻聚焦,加上明星效应等身,让这部《盟军夺宝队》似乎插上宏图大志的翼翅,只能一飞冲天的那一刻。



可惜《盟军夺宝队》不是《11罗汉》,影片除了宏大的立意,在实现电影本体转化的道路上完全迷失,就象是一个以艺术为追求的雕塑,除了零星细节差强人意,整体塑造完全不成体统,甚至连历史致敬部分都显得乏力。影片虽然有马特达蒙这样的少壮派加盟,但克鲁尼老爷爷生生把《盟军夺宝队》拍成了一部手法老套的老帮菜的电影,然而克鲁尼老爷爷又没有勇气和实力将史泰龙和施瓦辛格等拉入帐下,整一出简单直给的《盟军夺宝敢死队》,恰恰相反,动作和火药似乎成了克鲁尼老爷爷的忌讳,连出发前的军事训练也不过是个口水闲笔,加上全片敌我三方(还有苏军)皆无斗智斗勇的情节上演,故事既无层次亦无刺激,影片显得沉闷有余而劲道不足。



影片的落点是罗斯福弱弱地问克鲁尼,为这些艺术品付出生命的代价值得吗?原本美式红歌的高调突然变得毁人不倦。而篇末退役老兵带着孙儿重返圣母子像前,仿佛昭示后人并不会忘记前人之功,这画蛇添足的一笔再度将影片的艺术翅膀重重地摔回到主旋律的地平线。


观后感《《303中队》观后感1200字》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观影感受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