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五十年战争读后感 > 地图 > 五十年战争读后感

五十年战争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11-02 来源:互联网

2018年战争题材影片南口1937观后感。

记忆中难忘的事,经常是观看一些经典的影响记忆,观赏作品的同时也是与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共鸣,有了想法和感触,为了不让它遗忘,最好是写一篇观后感。写观后感的过程,也就是我们提升自己的过程。应该怎么写好一篇的观后感呢?为了让你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18年战争题材影片南口1937观后感”,或许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南口1937观后感(一)

6月16日,电影《南口1937》首映,导演朱丹携主演谢芳、张勇手、孙洪涛、杜旭东等艺术家亮相,共同缅怀南口战役牺牲的抗日英烈。

《南口1937》根据南口战役史实改编而成,讲述了以龙飞团长为代表的中国军人以血肉之躯捍卫国土,护我长城的英雄壮举,同时电影中还融入了赵铁锤与龙团长、甜瓜等人之间丰富的情感故事,以及普通百姓面对家仇国恨的小爱与大爱的抉择。影片将这段几乎被掩埋的抗战历史和故事重新用电影的形式展现给观众,电影逼真重现战争场景,带来视听盛宴的同时也号召现代年轻人牢记历史,继承中华好儿女为保卫自己的国家忘我生死、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

谈到创作缘起,导演朱丹表示,自己作为从事新闻工作多年的老北京人,却对南口这场战役一无所知,包括后来他采访多位群众甚至土生土长的南口人也对南口战役知之甚少。这让朱丹产生了将这段历史拍摄成电影的动力,用影像还原追忆这段尘封七十年的历史,让大家知道这段不朽的光荣史迹。

首映礼上,著名表演艺术家、中国第一代知性女性银幕代言人谢芳,现场强烈表示了自己对《南口1937》的喜爱:“从接到剧本的那刻起便觉得自己非演不可,这是咱中国儿女自己的事,是发生在首都北京的真实故事,应该被世人知晓,让现代年轻人知晓,像英勇的军人学习。”著名的反派演员杜旭东,在片中饰演日军将领岸田呈雄,则现场给大家分享了一些电影拍摄过程中的趣事。

影片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共北京市昌平区委宣传部、北京市昌平区广播电视中心、北京华都新雨影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拍摄,中国电影家协会、北京华都新雨影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指点影业(北京)有限公司联合发行,并得到了昌平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将于6月23日全国上映。

南口1937观后感(二)

HdH765.cOm更多精选观后感阅读

2018年战争影片南口1937观后感三篇


2016战争影片《南口1937》观后感【1】


6月16日,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共北京市昌平区委宣传部、北京市昌平区广播电视中心、北京华都新雨影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电影《南口1937》首映礼在昌平保利影剧院举行。首映礼上,影片导演朱丹携主演谢芳、张勇手、孙洪涛、杜旭东等艺术家亮相,共同缅怀南口战役牺牲的抗日英烈,纪念那一场长城脚下最大规模的抗日战役。

电影《南口1937》以发生在1937年的“南口战役”为背景,影片首映礼也特意选择在战役所在地北京昌平举行。首映礼上,中国电影家协会党组副书记、金鸡奖百花奖组委办主任许柏林先生、国家广电总局高级编辑、中国夏衍电影学会副会长高尔纯、中国电影集团精神文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副会长王迎庆、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名誉会长章柏青、国家广电总局剧本中心主任,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名誉会长张思涛、中国电影集团原党委书记,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窦春起、影视编剧徐宝琦、北京电影学院音像出版社社长吴健等出席。特邀嘉宾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余俊生、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党组成员、副局长韩昱、昌平区委宣传部部长刘绍坚及南口战役抗战老兵李子正先生和抗战将领后代王一况莅临首映礼。

电影《南口1937》根据南口战役史实改编而成,讲述了以龙飞团长为代表的中国军人以血肉之躯扞卫国土,护我长城的英雄壮举,同时电影中还融入了赵铁锤与龙团长、甜瓜等人之间丰富的情感故事,以及普通百姓面对家仇国恨的小爱与大爱的抉择。影片将这段几乎被掩埋的抗战历史和故事重新用电影的形式展现给观众,电影逼真重现战争场景,带来视听盛宴的同时也号召现代年轻人牢记历史,继承中华好儿女为保卫自己的国家忘我生死、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

2018年战争电影南口1937观后感2篇


南口1937观后感(一)


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的战争题材影片《南口1937》于昨日在昌平保利剧院举行了首映典礼,在电影点映时,台下有参加过这场战役的老人、还有很多观众都流下了激动的眼泪。该片由朱丹执导、徐宝琦编剧,孙看、孙洪涛领衔主演。孙洪涛在剧中饰演了一位英勇无比杀敌无数的团长龙飞。

一部好的作品一定是“真”字当先,无需大场面的烘托、千军万马的渲染,就能以细腻的震撼力感人肺腑,《南口1937》就是一部这样的作品。该片以南口战役为背景,讲述了孙看饰演的南口小铁匠赵铁锤在战争背景下爱情、命运故事的影片。孙洪涛在剧中作为帮助赵铁锤成长的龙飞团长,在打杀敌人的过程中两人建立了亲如父子的朋友关系。

孙洪涛在谈到此次参演影片的感受时说:“我一直以来就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单纯的做电影,演观众喜爱的、能为观众带来正能量的角色。在看过这个剧本后,我被剧中人物的爱国情怀及上阵杀敌的那股视死如归的狠劲深深吸引,马上就决定接下这部戏。同时我也希望能把这种正能量传播给更多的观众,让更多观众记住这场不应该被人遗忘的战役。我们的电影马上就要上映了,希望有更多的观众能够看到并且了解这段历史。”

南口1937观后感(二)

影片以南口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个荡气回肠、充满着血与火、爱与恨的感人故事。在苍茫的林海间,守护英灵六十多年的老人赵铁锤无意中挖出了南口战役指挥将领龙飞团长曾使用过的武器——刀型剑。龙飞女儿闻讯后,带着保存近70年的父亲遗物--刀鞘来寻觅老人。这把刀鞘合一的利剑,揭开了一段尘封的历史:抗日战争时期,血气方刚的铁匠赵铁锤,在迎亲的路上,遭遇日寇袭击,平静的生活从此被战争撕碎,他走上了血性抗战的征程。

影片《南口1937》以男主赵铁锤的视角,讲述了以龙飞团长为代表的中国军人以血肉之躯捍卫国土,护我长城的英雄壮举,同时赵铁柱与将领、甜瓜等人之间丰富的故事关系也让影片比其他战争片更有味道。作为一部军民携手抗日电影,《南口1937》表达的不仅仅是不应被人遗忘的历史,也是给观众带来心灵的洗礼。

2018年南口1937电影观后感怎么写


南口1937电影观后感


2016年6月30日上午,南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退休老干部负责人,组织老干部去昌平首都电影院参观,并观看了爱国影片《南口1937》。《南口1937》影片是一部纪念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抗日战争片,为大家讲述了一个严肃却不乏幽默,军民齐心抗战的英勇故事,非常值得一看。它描述了著名的南口战役,在我国抗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面对数倍于我的日军,中国军队调集数万将士,顽强作战。无数抗日将士血洒疆场,谱写了一曲“一寸山河一寸血”的英雄壮歌。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美梦。

参加观影的几位退休老干部有的多年未进过影院,此次活动一方面使他们再次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另一方面感受到祖国今天的繁荣富强来之不易,更感到现在受到党和组织的关心,个个热泪盈眶,纷纷表示退休也要发挥余热,在社区弘扬党的好政策

南口1937电影观后感

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的战争题材影片《南口1937》,今日发布先导海报、预告。这部以南口战役为背景,讲述南口小铁匠在战争背景下爱情、命运故事的影片,用好莱坞战争片的叙事手法,为观众再现了抗日战争期间发生在北京昌平的一段历史。

南口,居庸关南侧的长城要隘,是北平通向大西北的门户。在这里发生的南口战役,粉碎了日寇“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侵略计划。可惜这段紧邻北京城的中日大战几乎被人们遗忘。6月23日,根据这段抗战史实改编的电影《南口1937》即将登陆国内院线。

南口1937电影观后感

日前,电影《南口1937》在北京昌平首映。首映礼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共北京市昌平区委宣传部、北京华都新雨影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主办。

2018年南口1937电影观后感3篇


电影《南口一九三七》以南口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个荡气回肠、充满着血与火、爱与恨的感人故事。

第1篇:南口1937电影观后感

70年多前发生在北京昌平地区的南口战役鲜为人知,电影《南口一九三七》将再现这段尘封的历史。

据了解,这部电影将由中国电影家协会、昌平区委宣传部等单位联合摄制。过去两年多,创作团队沿北京昌平至河北怀来,拜访了多位战争亲历者及后代、考察了战争遗迹、遗物,拍摄了1500多幅图片、10多个小时影像资料,采写了5万多字的书面素材,目前剧本已创作完成,并取得了拍摄许可证。

影片将以南口战役为背景,讲述守护英灵60多年的老人赵铁锤挖出了指挥战役的罗团长曾使用过的刀型剑,与烈士女儿保存的遗物刀鞘合二为一,揭开了当年面对残忍的日寇,愤怒的中国百姓在民族精神的感召下,和军队共同以血肉之躯捍卫国土,顽强抗战的英雄壮举。

创作团队透露,本片由曾执导过《血战台儿庄》《大决战》的八一电影制片厂翟俊杰导演担任影片艺术总监,海政著名军旅作家徐宝琦担任编剧,预计2015年下半年拍摄完成,在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发行。

第2篇:南口1937电影观后感

6月16日,电影《南口1937》首映礼在我区保利影剧院举行。首映礼上,导演朱丹携主演谢芳、张勇手、孙洪涛、杜旭东等艺术家亮相,共同缅怀在南口战役中牺牲的抗日英烈,纪念长城脚下最大规模的抗日战役。

影片在立意、艺术表现形式等方面具有独到之处。既有悲壮、惨烈、宏大的战争场面,又巧妙地融入了凄美的爱情、兄弟情、战友情,更具有可视性,更适合现代人的欣赏取向。

电影《南口一九三七》在南口战役原址实景拍摄,大量使用战争遗物真品,再现了真实的战争场景。其中,搭建复原南口、沙河古城、长城古战场,再现昔日战争场景。

2018年二战题材影片开罗宣言观后感


开罗宣言观后感(一)


8月18日,由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与八一电影制片厂等单位共同推出的二战题材影片《开罗宣言》点映式在哈尔滨太阳岛举行。胡军、刘嘉玲、马晓伟、韩雪等影片主创人员与影迷现场互动。胡军此次在片中饰演重要的密码破译专家石剑锋,与以往在谍战片里看到的解密人员不同,胡军是个很“接地气”的人物,会让观众产生更多的共鸣。

开罗会议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由美国、中国、英国和苏联共同发起的重要会议,会后发表的《开罗宣言》以法律名义规定日本无条件投降,这是中国八年看日战争后取得的伟大胜利和雪洗前耻的历史大事件。而《开罗宣言》从国际视角观察历史、以全人类的角度去尊重历史的立意和胸怀。影片在纪念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之际推出,充满了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活动现场曝光了首款预告片,恢弘大气的史诗长卷揭开帷幕,充分展现了同盟国与轴心国之间的殊死较量,勾勒出一幅壮阔的史诗篇章。而一向以硬汉形象示人的胡军此次在影片中饰演一个十分接地气的密码破译专家,谈及自己的角色,胡军曾坦言称很喜欢:“这是一个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角色,他不仅破译过日本偷袭珍珠港,还将德国要进攻苏联的密函也破译出来,是一个重量级的人物,在隐蔽战线上,他一个人的作用抵得上三个师的部队力量。同时在活动现场,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粉丝对胡军首次饰演的破译专家一角表示满满的期待,影迷们纷纷与其进行互动交流。

据悉,《开罗宣言》将于9月3日以2D格式在全国院线同步公映。

开罗宣言观后感(二)

由电影频道节目中心等单位联合出品,著名军旅作家刘星担任编剧和总导演,温德光与胡明钢两位导演联手执导的二战题材大片《开罗宣言》今日曝光了首款预告片。恢弘大气的史诗长卷揭开帷幕,充分展现了同盟国与轴心国之间的殊死较量,勾勒出一幅壮阔的史诗篇章。

2018年抗战电影南口1937观后感优秀篇


《南口1937》根据南口战役史实改编,讲述了以龙飞团长为代表的中国军人以血肉之躯捍卫国土、保护长城的英雄壮举。电影将于6月23日在全国上映。

第1篇:2016抗战电影《南口1937》观后感

日前,电影《南口1937》在北京昌平首映。首映礼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共北京市昌平区委宣传部、北京华都新雨影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主办。

南口,现北京昌平的一座小镇,居庸关南侧的长城要隘,是北平通向大西北的门户。1937年,与“淞沪会战”齐名的南口战役,粉碎了日寇“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侵略计划,但这场紧邻北京城的中日大战,却几乎被遗忘。该片根据南口战役史实改编而成,讲述了以龙飞团长为代表的中国军人,以血肉之躯捍卫国土、护我长城的英雄壮举以及普通百姓面对家国仇恨的小爱与大爱的抉择。

该片由朱丹导演,主演包括孙看、孙洪涛、苑乔、刘忠元、谢芳、张勇手、杜旭东等,将于6月23日在全国上映。

第2篇:2016抗战电影《南口1937》观后感

多年来,以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长城各口抗战等为题材的抗战影视作品众多,然而70年余前发生在北京昌平地区的南口战役却一直湮没于历史长河之中。即将开机的电影《南口一九三七》将填补这一历史空白。

南口战役是在抗日战争初期的重要战役。1937年8月,中国第7集团军在南口地区抵抗日本驻中国屯军进攻,挫伤了日军的气焰,延缓了日本侵华进程。中共中央当时的机关刊物《解放》说:“这一页光荣的战史,将永远与长城各口抗战、淞沪两次战役鼎足而三,长久活在每一个中华儿女心中。”

导演朱丹4日在京介绍,电影《南口一九三七》以南口战役为背景:血气方刚的铁匠赵铁锤,在迎亲的路上,遭遇日寇袭击,平静的生活被战争撕碎;面对残忍的日寇,愤怒的赵铁锤在罗团长等中国军人民族精神的感召下,毅然拿起武器,投入到战斗中。

2018年战争片终极胜利观后感2篇


2016战争片《终极胜利》观后感【1】


这几年参与惊悚片的创作比较多,听到资方或导演最多的一条要求就是:“我们要表现人性”。的确,在他们眼里,惊悚片就是通过大量的血,来渲染人性之恶。可是,人性就一定是人性之恶吗?显然不是,影史上有很多电影,在展现人性的时候,都彰显了人性之善,比如《辛德勒的名单》、《阿甘正传》、《城市之光》等。人性之恶拍深刻了能令观众不寒而栗,人性之善拍深刻了能令观众脱胎换骨。冼杞然执导的战争电影《终极胜利》中虽然飚了许多许多的血浆,但他彰显的是人性善的那一面。在这个集中营中,以爱制暴的人性光辉就是生命奇迹的源动力。

谈人性,并不是仅口头说说就能实现的。内地电影人都说自己要表现人性,却罕有能够在人性层面上打动观众的作品。为啥?因为他们其实自己都没有体会到人性的核心。人性之恶的表现,在内地惊悚片里往往流于面对死亡威胁时的贪生怕死。这就显得太肤浅了。而肤浅导致的恶果就是惊悚片都变成了依靠洒血浆来营造的视觉刺激。同理,人性之善的表现,也不能流于英雄人物的高大全和喊口号,否则也会肤浅成抗日神剧或主旋律。

《终极胜利》的故事也发生在抗日战争期间,主人公也是一位非常有人格魅力的人。不过它既没有在战斗中给英雄开挂,也没有把主人公李爱锐(约瑟夫-费因斯饰)写得毫无瑕疵。他是众多在华外国人中的一个,虽然有长跑的特长,却并没有主角光环的加持。他没有任何特殊的能力或超然的力量去对抗日本侵略者的武力。面对同伴的遭受虐待、面对日本人的出尔反尔,他都不得不忍下。在这种压抑的情况下,他才能从一个人类的层面上,去激发出人性之善的力量。

和人性之恶一样,如果你只是丢给他一个情景,让他条件反射般地做出抉择,并不足以挖掘其人性的深度。至少要给主人公加诸一个独特的环境,并提供几条不同的选择。这些选择有难有易、有危险有安全、有利人有利己。主人公在选择的时候还得有一定的自主空间,才会让他的选择在其它选择的对比下,体现出不同来。其实李爱锐的境遇比辛德勒有过之而无不及。尽管他被抓进了集中营,但是相对于中国当时所面临的扫荡和屠杀,营内的生存几率还偏高呢。李爱锐也并没有什么会惹怒日本军官的刺头,完全可以做一只绵羊,熬下去。

2018年反法西斯胜利电影南口1937观后感


南口1937观后感(一)

为纪念反法西斯胜利七十周年的电影《南口1937》昨日在北京昌平举行了电影首映礼。该影片由朱丹执导,孙看、孙洪涛、谢芳等演员领衔主演,紫微星空旗下青年演员孙看在影片中饰演男主角赵铁锤,是一个心中充满着血与火、爱与恨的有为青年。

影片《南口1937》以男主角“赵铁锤”的视角,讲述了以龙飞团长为代表的中国军人以血肉之躯捍卫国土,护我长城的英雄壮举。影片中,实力派小生孙看饰演的“赵铁锤”,是一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在迎亲的路上遭遇日寇袭击,眼睁睁看着自己未婚妻的父亲被敌军刺死,自己却无能为力,于是化悲愤为力量,从此平静的生活被战争撕碎,他走上了血性抗战的征程,跟着孙洪涛饰演的“罗团长”一起奋勇杀敌,在“罗团长”带领其部队与“赵铁锤”一起经历了几场激战后,消灭了所有的敌军,最后在夕阳的余晖中,两人相互搀扶着到守城门上坚定的看着自己用生命守护的城池。

采访时,孙看说:“《南口1937》表达的不仅仅是不应被人遗忘的历史,也是给观众带来心灵的洗礼,希望大家能喜欢这部电影。”

南口1937观后感(二)

回眸历史,少不了血雨腥风。电影《南口1937》、《绝战》把历史战役搬上银幕,惊心动魄之余,让人感怀革命先烈出生入死的艰辛和荣光。

6月23日,电影《南口1937》全国上映。《南口1937》作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作品,于去年开机,经过精心拍摄、制作,于今年党的生日前夕亮相。《南口1937》由朱丹执导,徐宝琦编剧,孙洪涛、谢芳、杜旭东、刘继忠、张勇手、孙看等主演。

南口位于今北京昌平,南口战役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上一场重要的战役。1937年7月底,日寇相继占领了北平、天津。为了灭亡中国,日寇紧接着沿津浦、平汉、平绥三路进犯,扩大侵略。英勇的中国军人和人民在平绥路方面组织了南口战役。南口战役于1937年8月8日打响,历时近20天,面对数倍于我军的日寇,中国军队顽强不屈,调集数万将士对日作战,用生命守护家园。

2018年电影南口一九三七观后感


第1篇:电影《南口一九三七》观后感2016最新


南口战役是抗日战争初期北战场的一次重要战役。卢沟桥事变一个月后,日军集结重兵,沿平绥一线西进,妄图实现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梦呓。在这场战役中,中国军民英勇抗战,顽强御敌,血洒疆场,以伤亡33000余人的代价,毙伤日军15000余人,迟滞了日军的侵华步伐。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为全面抗战留下了不朽的光荣史记。正如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周刊短评说:“这一页光荣战史,将永久与长城各口抗战、淞沪两次战役鼎足而三,长久活在每一个中华儿女心中。”

影片中,龙团长的夫人,缝补龙团长所使用的武器--刀型剑的刀鞘,这把刀更是串起了整部电影。

田瓜因目睹父亲死在日寇的枪炮下,精神失常

著名表演艺术家杜旭东把日本军官的角色演绎的淋漓尽致,不禁让人恨之入骨

在枪林弹雨中,赵铁锤和中国军人共同抵抗外敌入侵

百姓为军人唱响《大刀进行曲》,鼓舞士气

深切哀悼为南口战役牺牲的军民

银幕上情节扣人心弦,台下更是好戏不断。原来,赵铁锤和龙团长戏外竟是亲父子,真是应了那句老话,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第2篇:电影《南口一九三七》观后感2016最新

6月16日,电影《南口1937》首映礼在我区保利影剧院举行。首映礼上,导演朱丹携主演谢芳、张勇手、孙洪涛、杜旭东等艺术家亮相,共同缅怀在南口战役中牺牲的抗日英烈,纪念长城脚下最大规模的抗日战役。

影片在立意、艺术表现形式等方面具有独到之处。既有悲壮、惨烈、宏大的战争场面,又巧妙地融入了凄美的爱情、兄弟情、战友情,更具有可视性,更适合现代人的欣赏取向。

电影《南口一九三七》在南口战役原址实景拍摄,大量使用战争遗物真品,再现了真实的战争场景。其中,搭建复原南口、沙河古城、长城古战场,再现昔日战争场景。

军事题材影片观后感:观《战狼》有感


军事题材影片观后感:观《战狼》有感

一、用鲜血铸造的成功 ——观电影《战狼》有感 237班 施韵柔

二、一名军人的光荣——观《战狼》有感 237班 马圻

用鲜血铸造的成功 ——观电影《战狼》有感

237班 施韵柔

今天,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观看了《战狼》,这是一部由吴京自导自演的特种兵电影,这部电影堪比国际大片,情节扣人心弦、精彩动人,让观看的人热血沸腾,仿佛身临其境。电影让我明白了,中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领土,是决不容许任何人侵犯的,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要炼就过硬的本领,保卫我们的国家。

这部电影讲述了士兵冷锋因触犯军规被关罚禁闭,却意外的被战狼中队长挖掘而加入特种兵部队中的精英部队“战狼”,在冷锋加入后的第一次军事演习中因外军入境,演习变成实战,面对队友的枉死、外敌入侵中国,冷锋一次次在展示着中国军人的风采!

用鲜血铸造的成功,这是对活着战士的鞭策,也是对牺牲战士的敬仰,更是战士冷锋的心声。在与外军的抗战中,战狼的副队长因队友都无实弹,为保护队友安全,冲上前用仅存的冲击炮攻击敌人,最终被炮弹炸死身亡。敌方一名狙击手,射击了冷锋的战友三八,三八奄奄一息时,冷锋开枪救回了队友。一次又一次战士们用自己的血铸造了成功。

电影中的冷锋是一名军人,是一名英勇无畏、冷静沉着的军人,他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次次力挽狂澜。在现实中也有一位这样的军人——他就是董存瑞,1948年5月25日,在一场解放隆化县的战斗中,因部队受阻于敌军的炮火,无法前进,董存瑞毅然决然抱起炸药冲到桥下,因无法安放炸药,他毫不犹豫用自己的身体抱起炸药炸毁了碉堡,最终战斗取得了胜利。

“军人”一个神圣的职务,一个高尚的名字。或许我们不能真正明白它的真正含意,但通过观看这部电影我为中国军人而骄傲自豪,也深深敬佩他们,他们是我们最可爱的人。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就要有战狼精神,不怕吃苦,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用知识武装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强大,少年强则国强,国强则家安,我们要珍惜现在这来之不易的幸福,这样才能不辜负祖国对我们的期望,不辜负许许多多战士用鲜血换来的美好生活。

战狼,他们是一头头威风凛凛的中国狼,一个个众人敬佩的英雄,永记战狼的誓言——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一名军人的光荣——观《战狼》有感

237班 马圻

今天,我们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军训,为了明天的效果可以更好,校方决定让我们观看一部关于军事的电影——《战狼》。在看完电影后大家都感触颇多,我也不例外——这部电影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军人的团结以及伟大。

这个电影的主要内容是:故事主人公冷锋在一次任务中为了救自己的队友而犯下了错,被上级痛骂了一顿后被罚到了战狼队接受训练。在一次实地演习中冷锋已融入到这个队伍中然后接受一系列挑战,后来外方入侵,冷锋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队友被敌人枪杀,他鼓足了勇气与队伍一起抵抗敌人。最终以团结的力量击退了敌军,冷锋又回到了部队……

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一段是:六个队员在演习时遇到了一群狼,那几头狼眼里闪着亮光,锋利的牙齿上下咬动,口水也在不停地往下流,它们如饥似渴,像几天几夜没入食过似的,在人群中觅食。看到这样的几头狼大家虽然心中还是有几分害怕,但还是努力克服,与一群饿狼相抗争。他们统一端上步枪,用步枪的尖头去刺狼。一不小心,那只饿狼扑到了一个队员的身上,冷锋毫不犹豫,他立刻扑在那只狼身上与那只狼作斗争。随后又用步枪刺死了它,其它狼都吓跑了。我也真真实实地从中感受到了团结的力量。

“团结”就是一个集体结为一心,说到这我不禁想起了今天的军训,因为太阳暴晒的原因,大家都零零散散。整日都心不在焉,好像就没有一分钟大家的心弦在一起过。教官教我们正步的时候需要抱腹,两只胳膊都要碰到别人,但大家都因为害怕退退缩缩地,一点都没有军人的威严。我们在迈开腿向前走的时候,大家都各走各的,教官喊“立定”时,人都是前一个后一个没有一排是整整齐齐的。想到这我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好好反省自己。

说到“伟大”,从古至今有多少例子都在为伟大这个词添光,有的是为别人,有的是为家庭,有的是为了国家,在我的理解中伟大也有奉献的意思。而我们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都是为了人民而每日每夜的像魔鬼般的训练,寒冬腊月他们起早贪黑地训练,只是为了有一天可以保护祖国和人民,光凭这一点就值得所有人尊敬。

人,因为团结的力量,在这个战火连天的世界中生存下来,也因为团结我们彼此更相信彼此。

啊!军人们的相互团结这难道不是他们的最大的光荣吗?

2018年建国题材影片建国大业观后感1000字


建国大业观后感(一)

**月**日上午锦州市统战部组织各民主党派召开庆贺建国60年大会,会后招待看电影《建国大业》。

《建国大业》讲述1945年开始到1949年伟大祖国解放之间的几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电影中最让我们锦州自豪的是打辽沈战役之时毛主席站房屋上,周总理问他在干什么?毛主席说在看锦州,周总理说这离锦州有一千里呢。可见锦州在历史上是有名的。可书上一笔。当年辽沈战役的胜利对于全国的胜利起关键的作用。

《建国大业》以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国体为主题,主题重大,集中、突出,类似反映建国题材的影片较之只能望尘莫及、自叹不如。

《建国大业》云集了170多位华语影坛一线明星。

电影《建国大业》再现了从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波澜壮阔的时代为背景,以宏大的历史视野,正面再现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民主党派在反对蒋介石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和衷共济、团结奋斗,为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所经历的曲折艰辛直至取得最后胜利的光辉历程。

在解放上海后,战士累的睡在大街上,这一细节感动着宋庆玲先生,才使她能来到她的伤心地北平,促进中国各民主党派政治协商制度会议开始。

《建国大业》充分利用了电影蒙太奇手法将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宏观和微观间切换,增强了影片的历史真实感和内容上的厚实感。同时,还用虚实相映的手法表述历史事件,省去了大量篇幅,又达到再现历史的目的。如李公朴被害是通过闻一多演讲来展示,闻一多及后来上海的13名知名民主人士被害则以画面来展现。又如用写意的战争场面来烘托建国的艰辛。同时,以大量的镜头展现民主党派、民主人士为民主建国做出的努力和牺牲,这也是空前的。如展示了敌机轰炸西柏坡住处未爆炸的炸弹这一细节,给人以惊心动魄的历史真实感。

2018年历史战争影片《不许动》观后感


历史战争影片《不许动》观后感【篇一】

《不许动》看完之后,我非常感慨,曾几何时,悠悠抗日战儿在战火的枪林弹雨中浴血奋战;曾几何时,中华民族沉陷在水深火热的煎熬之中;曾几何时,中国土地上出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生离死别,清末,虎视眈眈的帝国主义窥视着中华土地,挥兵入侵“杀光,烧光,抢光”三光政策,惨无人道的毁害着人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生死相隔是当时中国发生的最常不过的事情了。血与泪的清洗,使得东方雄狮戛然苏醒,践踏和屈辱使得东方雄狮一阵怒吼,雄狮站了起来,在风中站了起来,威武风发的气魄令人魂飞胆丧。百团大战,历时5个多月,志四方的青年少儿粉碎了敌军所谓的“以铁路为主,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破坏铁路474公里和公路1502公里,火车站37个,隧道11个。俘虏了日伪军不计其数,这一个个数字使中国成功成为必然。

历史战争影片《不许动》观后感【篇二】

《不许动》影片主要讲的是:1945年8月,抗战快要结束了。日本军队投降前,要把他们战争中在中国掠夺的黄金全部装箱秘密运回日本。运送黄金的日本兵,装扮成一支换防的队伍暗中护送黄金,他们以为这样就能瞒天过海偷运成功。可是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中国八路军早已获得情报,在峡谷里埋伏阻截日本军队,想要夺回黄金。日本军队看到中国八路军火势强大,于是就用手推车将黄金转移到小村庄里。结果转移途中,被少年游击队员陈小兵和他的小伙伴们发现。陈小兵和他的同伴经过和日本鬼子的斗智斗勇,历经艰险最终成功夺回黄金保护了国家的财产,并成为“抗战小英雄”的精彩故事。

影片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是,陈小兵将日本鬼子引到村里,把马蜂窝放进西瓜里,又在旁边地上扔了许多西瓜皮。日本鬼子以为那西瓜是游击队头上的那顶帽子,就用军刀切了下去。西瓜里的马蜂全都涌了出来,日本兵的脸上都被马蜂叮成了“大花脸”,他们一边挡马蜂、一边把车子往前推,谁知前面还有很多西瓜皮,日本兵又被摔得四脚朝天,他们被少年游击队整惨了。看到这里班上的同学都哈哈大笑起来,有的同学还一边拍桌子一边喊道:“中国万岁!”还有的同学说:“中国人不发威,你还以为是病猫呢!”让我们接着往下看,陈小兵在日本军队弹药库偷了一枚地雷,安装在地窖里。他跑去告诉日本军官说:“地窖下面有很多黄金”就这样把日本鬼子引到了地窖里,结果一个日本小兵触发了地雷引起爆炸,日本军队全军覆没。看到这里影片就基本结束了……

相信《2018年战争题材影片南口1937观后感》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观后感,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五十年战争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