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居里夫人自传读书笔记 > 地图 > 居里夫人自传读书笔记

居里夫人自传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2019-10-29 来源:互联网

《卓别林自传》读书笔记。

古语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我们上学时,语文老师也会要求我们多读一读书籍作品。而阅读了作品之后,我们一般对于这个作品都会有自己的感悟,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为自己所看的书籍写一份读书笔记,那么,你有没有收集优秀的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卓别林自传》读书笔记 ”,欢迎你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圆的硬礼帽,一双又长又大的旧皮鞋,一撮浓密胡子以及一把短手杖,对了,他就是卓别林。卓别林为现代喜剧电影奠定了基础,他的形象几乎成了喜剧电影的重要代表。但是,读了《卓别林自传》后,我才了解到,他的一生并不像我想象中的那么一帆风顺。

他童年丧父,母亲只能到舞台上唱歌为生,后来母亲进了疯人院,后母对卓别林以及他的弟弟更是苛刻不已,我为这个可怜的孩子感到惋惜。后来,偶然一次她替喉咙哑了的母亲在舞台上唱歌,加上自己有趣生动的即兴发挥,他的人气增加了不少。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渐渐地打入了“演绎圈”,开始了工作“生涯”……

他曾经因为想要在戏中加入自己编的笑料而与导演发生争执,因为他每一个加入戏中的好笑的镜头都没删的“面目全非”,他也生气了。他与导演闹翻,最后还是重归于好,这都要归功于卓别林对自己演技的自信以及当时极高的人气,也是因为这个,他敢要求“加薪”。“我要每一件东西看上去都显得不合适:裤子是松泡泡的,上衣是紧绷绷的,礼帽是小的,鞋子是大的。”这就是喜剧演员卓别林,对于演戏有着与别人截然不同的看法与心态,更是因为这个,他那有趣的造型在我们的心里根深蒂固了……

我又从别的角度了解到,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喜剧性的表演更是令人捧腹大笑,但是笑后总有令人深思的地方。他对生活的热情,对演戏的钟爱是永远不会变得。他的《安乐狗》,《摩登时代》都是表达了他对穷人的同情以及对富人的轻视与嘲弄。我想,他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是难以用金钱估量的。

HDh765.com更多读书笔记小编推荐小编推荐

李开复自传读书笔记


这是李开复唯一的一本自传。字里行间是岁月流逝中沉淀下来的宝贵人生智慧和职场智慧。

从捣蛋的小皇帝、十一岁的留学生、奥巴马大学的同学、二十六岁的副教授、三十三岁的苹果副总裁、谷歌中国的创始人他有着太多的传奇经历。为了他,两家最大的IT公司对簿公堂,而他的每次人生选择,都是一次成功的自我超越。

透过这本自传,李开复真诚的讲述了他鲜为人知的成长史、风雨兼程的成功史和烛照人生的心灵史。也首次披露了他亲历的苹果、微软、谷歌等IT巨头风云变幻的内幕。娓娓道来、字字珠玑。

李开复叔叔从书中告诉我们,抓住一切去探寻生命的意义,总有一天世界将因你而不同。

每次看完这本书,我都有不同的感想。

第一次念完这本书,觉得很有意思,特别是讲述他小时候的事情,觉得他和我们童年是一样的,一样的顽皮、一样的搞笑,有时甚至让我捧腹大笑。

看了几遍以后,我对李开复 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从他身上我知道了巨大的成功是要靠自己的努力与付出,一旦认准了目标,不要轻易改变。

《荣格自传》读书笔记


荣格的童年回忆,他最先写到他生命中最早的记忆,生命中最早的味觉记忆。这让我想起我们似乎对味觉的记忆更深刻更长久一些,我们长大后都在寻找童年的味道。因为带有味道的记忆,仿佛能够融入我们的灵魂中,童年妈妈的味道,童年小吃的味道当我们长大后某一天,吃到熟悉味道的食物,记忆之门的大闸似乎倾刻之间被拉开,有关这个味觉的人、事、感受都涌了上来。由此可见味觉似乎更能够调动埋藏于潜意识深处的记忆。

《巴金自传》读书笔记


《巴金自传》是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巴金。下面要为大家分享的就是巴金自传的读书笔记,希望你会喜欢!

巴金自传的读书笔记1

寒假的时间是充足的。这一天,我情不自禁地走进了图书馆,寻找书看。书架上的书数不胜数,让我看得眼花缭乱。这时,针看到一本《巴金自传》,脚步也随之停下来。我拿着书走向书桌,聚精会神地看了起来。

我先看了《文学生活五十年》这一段,使我受益匪浅。它主要讲了巴金五十年来的文学生涯。渐渐地,我看完了这本书,也加深了对巴金的了解。

巴金不是一位文学家,但他写作了五十多年。他开始写小说,只是为了找寻出路。他生在一个官僚地主的大家庭,在许多所谓“上等人”和“下等人”中间度过了他的童年,在富裕的环境里他接触了下等人的悲惨生活,在伪善和自私的长辈们的压力下,他听到年轻的痛苦呻吟。他觉得社会出了毛病,却说不清病在何处,又该怎样医治。他把自己的家庭看作专制的王国,他坐在旧礼教的监牢里,眼看着许多亲近的人在那里挣扎,受苦,没有青春,没有幸福,终于惨痛地死亡。他们都是被腐朽的封建道德,传统观念和两三个人一时的任性杀死的。巴金离开了旧家庭就像摔掉一个可怕的黑影。他想找寻一条救人,救世,救自己的路。他选择写作,是因为他有感情无法倾吐,有爱与恨无法宣泄,好像落在无边的苦海中找不到岸,一颗心无处安放,所以,他要找寻一个心的归宿——写作。

他有着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情操。从他身上我明白:不把自己的幸福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爱祖国,爱人民,爱真理,爱正义,为多数人牺牲自己;人不单是靠吃米饭活着,人活着也不是为了个人的享受。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巴金那样的燃烧的心和永不衰竭的热情。

这一本书让我学习到许多做人的道理,我要把巴金竖立成我的榜样,向他学习。

巴金自传的读书笔记2

活着是一种力量,走了是一个榜样 当时许许多多年轻人,深深受到巴金作品的影响既是在今后的文学创作上也是在人格塑造上。

“巴老对年轻人写作非常鼓励。有时候,他会把一些初出茅庐的青年作家的优秀作品推荐到报社发表。”

记录巴金,是一生的幸运。现在,我越来越感到,他的存在,就是一种力量,不仅与我,更是对整个社会。”

“巴金先生历经风雨能活到百岁有余,这本身就是一种力量,是一种生命的象征。。

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到本世纪初,照片上的巴金老人总是那么精神矍铄。

如今,巴金西去了,他的精神从此成为一种榜样,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时代也因之结束了。

在我看来,巴金最终称得上是一个“完人”,也许并非完美,但十分完整。“长时间以来,他一直是中国文学界的前辈,从此,我们失去了一个大师。巴老活着,是一种力量;现在走了,他的精神更是一个绵延的榜样。”

为了写《巴金传》,徐开垒访问了巴老的出生地——成都,访问了巴金的堂弟李西龄、侄子李致,徐开垒大体上弄清了巴老大家族百年来的变迁。

徐开垒说,巴金对他的写作十分放手,巴老从不向他表示应该怎样写或者写什么。徐开垒每写完一章就把原稿交给巴老校阅。《巴金传》上、下卷一共十二章,巴金一字不易把书稿直接交给该书的责任编辑李济生。直到正式出版前,巴老请他的女儿李小林把全书从头至尾念了一遍给他听,直到这时巴老才提出了补充修正的意见。徐开垒说,巴老对他工作的支持,实在是也的幸运。

徐开垒说,生活是作家传记的中心。他曾就此问题请教巴老。巴老回答说:作家传记是以作家在实际生活中的为人,来对照他的作品所反映的思想,看看两者是否符合。徐开垒说,巴金的这一段话非常令人信服,他正是按照这个准则,去写巴老的一生。

去年五月,徐开垒完成了《巴金传》的写作,从某种意义上说,由徐开垒为巴垒作专是一件颇合情理的事情。徐开垒比巴金年轻十八岁,他正好处在一个交替的层面上,徐开垒本人也是作家,如果把他算作老作家,也是老作家中最年轻的。如果把他算作青年一代,他又是最年长的。在承上启下、承前启后这个意义上,徐开垒是最为恰当的人选。特别是一九四九年之后,徐开垒和巴金生活在完全相同的大时代背景下,徐开垒可以很好地把握整个时代的脉膊。徐开垒本人也是一位出色的散文作家,这也保证了《巴金传》文笔的流畅优美。

随着年岁增长,巴金身上的激烈情绪渐渐淡化,自文化生活出版社成立之后,我们便可以看出巴金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有所转变。在他的堆满着外文书籍的书橱里,也开始出现了明代万历刻的线装本《批点唐诗正声》。传统旧戏也不再被他视作攻击对象了。尤其是川戏,成为他的业余爱好。据他的朋友回忆,五十年代初他在兴致好的时候,可以随口背诵许多古诗,包括《长恨歌》、《琵琶行》那样的长篇,这很使人想起巴金在幼年时候,由他母亲亲自教诵《白香词谱》的情景。也许到了中年以后,母亲在无意中留给作家的古典文学的修养方始开出了灿烂之花,这些美学趣味上的变异,与作家的生活环境,政治情绪都有密切的关系。

对于年轻时候的行为,晚年巴金作了认真的反省:“我年轻时候思想偏激,曾经主张烧毁所有的线装书。今天回想起来实在可笑。”他对简化汉字表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如果汉字走向拼音化,“这样我们连李白、杜甫也要丢掉了。”然后他说:“我们有那么多优秀的文化遗产,谁也无权把它们抛在垃圾箱里。”他的这番话,与1932年的激烈,形成了鲜明对照。

随着偏激思想与情绪的消退,浓厚的文化兴趣与独特的艺术鉴赏力,在巴金身上凸现出来。在翻译克鲁泡特金等人的著作的同时,他翻译了历来被认为是唯美作家王尔德的童话;他酷爱买书、藏书,在同时代作家中其藏书量名列前茅。最突出的贡献,莫过于他作为编辑家、出版家的业绩。

巴金自传的读书笔记


《巴金自传》是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巴金。下面要为大家分享的就是巴金自传的读书笔记,希望你会喜欢!

巴金自传的读书笔记1

寒假的时间是充足的。这一天,我情不自禁地走进了图书馆,寻找书看。书架上的书数不胜数,让我看得眼花缭乱。这时,针看到一本《巴金自传》,脚步也随之停下来。我拿着书走向书桌,聚精会神地看了起来。

我先看了《文学生活五十年》这一段,使我受益匪浅。它主要讲了巴金五十年来的文学生涯。渐渐地,我看完了这本书,也加深了对巴金的了解。

巴金不是一位文学家,但他写作了五十多年。他开始写小说,只是为了找寻出路。他生在一个官僚地主的大家庭,在许多所谓“上等人”和“下等人”中间度过了他的童年,在富裕的环境里他接触了下等人的悲惨生活,在伪善和自私的长辈们的压力下,他听到年轻的痛苦呻吟。他觉得社会出了毛病,却说不清病在何处,又该怎样医治。他把自己的家庭看作专制的王国,他坐在旧礼教的监牢里,眼看着许多亲近的人在那里挣扎,受苦,没有青春,没有幸福,终于惨痛地死亡。他们都是被腐朽的封建道德,传统观念和两三个人一时的任性杀死的。巴金离开了旧家庭就像摔掉一个可怕的黑影。他想找寻一条救人,救世,救自己的路。他选择写作,是因为他有感情无法倾吐,有爱与恨无法宣泄,好像落在无边的苦海中找不到岸,一颗心无处安放,所以,他要找寻一个心的归宿——写作。

他有着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情操。从他身上我明白:不把自己的幸福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爱祖国,爱人民,爱真理,爱正义,为多数人牺牲自己;人不单是靠吃米饭活着,人活着也不是为了个人的享受。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巴金那样的燃烧的心和永不衰竭的热情。

这一本书让我学习到许多做人的道理,我要把巴金竖立成我的榜样,向他学习。

巴金自传的读书笔记2

活着是一种力量,走了是一个榜样 当时许许多多年轻人,深深受到巴金作品的影响既是在今后的文学创作上也是在人格塑造上。

“巴老对年轻人写作非常鼓励。有时候,他会把一些初出茅庐的青年作家的优秀作品推荐到报社发表。”

记录巴金,是一生的幸运。现在,我越来越感到,他的存在,就是一种力量,不仅与我,更是对整个社会。”

“巴金先生历经风雨能活到百岁有余,这本身就是一种力量,是一种生命的象征。。

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到本世纪初,照片上的巴金老人总是那么精神矍铄。

如今,巴金西去了,他的精神从此成为一种榜样,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时代也因之结束了。

在我看来,巴金最终称得上是一个“完人”,也许并非完美,但十分完整。“长时间以来,他一直是中国文学界的前辈,从此,我们失去了一个大师。巴老活着,是一种力量;现在走了,他的精神更是一个绵延的榜样。”

为了写《巴金传》,徐开垒访问了巴老的出生地——成都,访问了巴金的堂弟李西龄、侄子李致,徐开垒大体上弄清了巴老大家族百年来的变迁。

徐开垒说,巴金对他的写作十分放手,巴老从不向他表示应该怎样写或者写什么。徐开垒每写完一章就把原稿交给巴老校阅。《巴金传》上、下卷一共十二章,巴金一字不易把书稿直接交给该书的责任编辑李济生。直到正式出版前,巴老请他的女儿李小林把全书从头至尾念了一遍给他听,直到这时巴老才提出了补充修正的意见。徐开垒说,巴老对他工作的支持,实在是也的幸运。

徐开垒说,生活是作家传记的中心。他曾就此问题请教巴老。巴老回答说:作家传记是以作家在实际生活中的为人,来对照他的作品所反映的思想,看看两者是否符合。徐开垒说,巴金的这一段话非常令人信服,他正是按照这个准则,去写巴老的一生。

去年五月,徐开垒完成了《巴金传》的写作,从某种意义上说,由徐开垒为巴垒作专是一件颇合情理的事情。徐开垒比巴金年轻十八岁,他正好处在一个交替的层面上,徐开垒本人也是作家,如果把他算作老作家,也是老作家中最年轻的。如果把他算作青年一代,他又是最年长的。在承上启下、承前启后这个意义上,徐开垒是最为恰当的人选。特别是一九四九年之后,徐开垒和巴金生活在完全相同的大时代背景下,徐开垒可以很好地把握整个时代的脉膊。徐开垒本人也是一位出色的散文作家,这也保证了《巴金传》文笔的流畅优美。

随着年岁增长,巴金身上的激烈情绪渐渐淡化,自文化生活出版社成立之后,我们便可以看出巴金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有所转变。在他的堆满着外文书籍的书橱里,也开始出现了明代万历刻的线装本《批点唐诗正声》。传统旧戏也不再被他视作攻击对象了。尤其是川戏,成为他的业余爱好。据他的朋友回忆,五十年代初他在兴致好的时候,可以随口背诵许多古诗,包括《长恨歌》、《琵琶行》那样的长篇,这很使人想起巴金在幼年时候,由他母亲亲自教诵《白香词谱》的情景。也许到了中年以后,母亲在无意中留给作家的古典文学的修养方始开出了灿烂之花,这些美学趣味上的变异,与作家的生活环境,政治情绪都有密切的关系。

对于年轻时候的行为,晚年巴金作了认真的反省:“我年轻时候思想偏激,曾经主张烧毁所有的线装书。今天回想起来实在可笑。”他对简化汉字表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如果汉字走向拼音化,“这样我们连李白、杜甫也要丢掉了。”然后他说:“我们有那么多优秀的文化遗产,谁也无权把它们抛在垃圾箱里。”他的这番话,与1932年的激烈,形成了鲜明对照。

随着偏激思想与情绪的消退,浓厚的文化兴趣与独特的艺术鉴赏力,在巴金身上凸现出来。在翻译克鲁泡特金等人的著作的同时,他翻译了历来被认为是唯美作家王尔德的童话;他酷爱买书、藏书,在同时代作家中其藏书量名列前茅。最突出的贡献,莫过于他作为编辑家、出版家的业绩。

[巴金自传的读书笔记]

《毛泽东自传》党员读书笔记


近日刚好读到了关于我们伟大的党员领袖毛主席的《毛泽东自传》,发现在以前的时代,那时候的小孩子,真的好懂事。毛主席在6岁的时候就开始帮着家里做农活,开始耕种了。毛主席家里那时候相当于中农,毕竟是农民,所以他可能会比较了解农民在当时所受的压迫。过着那种吃了一餐不能保证下一餐的生活。所以他才有那种热血激情去解救受苦受难的人民群众,拯救那些正在饱受压迫的无产阶级。

如果要说到某一个人,他解放了一个非常大的国家,当时有五亿多人,这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至于你问我对他有什么印象,我说他既是一个伟人,又是一个普通人。

他的分析(指三个世界划分的论断)是正确的。发达国家自然不同于发展中国家,为什么我们如此珍视你们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珍视毛主席、他的亲密战友周恩来和其他的同事给予我们的帮助,因为中国也是个发展中国家,并且依然是,但却给了我们那么多帮助。因为中国的领导毛泽东知道我国需要帮助,在我们困难的时刻,给予我们极大的援助,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有极大的财富,他们什么也没有,他们把所拥有的奉献出来与我们分享。

像毛泽东那样的人物,在一个世纪,也许一千年里只能产生一位,他们占领了舞台,以天才的灵感写下了历史的篇章。毫无疑问,毛泽东是巨人中的巨人。他使历史显得渺小。他的强有力的影响在全世界亿万男女的心中留下了印记。毛泽东是革命的儿子,是革命的精髓,确实是革命的旋律和传奇,是震动世界的出色的新秩序的最高缔造者。

毛泽东没有死,他永垂不朽。他的思想将继续指导各国人民和各民族的命运,一直到太阳永远不再升起。如果仅仅是从中国的范围来衡量他的划时代的功绩,那将有损于对这位非凡人物的纪念。当然,他为中国及其八亿人民做了了不起的事情,但是毛泽东也是一位崇高的世界领袖。他对当代局势发展的贡献是没有人可以比拟的。

今天,全世界都哀悼毛泽东的逝世,但是到明天黎明,都将起来歌唱颂扬他不朽的赞歌。我的思想和感情,像我的同胞一样,极为悲恸沉痛。这位人物的谦虚和幽默,他的光荣和伟大,他的英勇和胜利,将永垂青史。毛泽东的名字将永远是穷人和被压迫者的伟大而正义的事业的同义语,是人类反对压迫和剥削的斗争的光辉象征,是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胜利的标志——“是幻觉还是梦境?日出雾散,是梦还是醒?”我们巴基斯坦将永远怀着敬意纪念不朽的毛泽东。

现代社会变化很快,很多国家元首都被人忘记了,只有少数人仍被人所知。例如法国的戴高乐将军,法国人却知道他,敬重他、那么在中国,毛泽东也是一样。另外,现代社会的国家领导人并不体现一种哲学思想。他们只是解决一些问题,诸如经济、社会、军事等等。读书笔记.法国人却认为毛泽东体现了一种哲学思想,并且努力地把它付诸行动。这正是我们对政治的认识。我们在1789年进行的大革命,正是为了一种哲学思想。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毛泽东思想也正是使中国走向一种哲学,即给予中国人民最大的权力和最高的地位。

无论人们将毛泽东时代作何种评价,正是这个中国现代工业革命时期为中国现代经济发展奠定了根本的基础,使中国从一个完全的农业国家变成了一个以工业为主的国家。1952年,工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30%,农业产值占64%;而到1975年,这个比率颠倒过来了,工业占国家经济生产的72%,农业则仅占28%了。

其实毛泽东的那个时代远非是现在普遍传闻中所谓的经济停滞时代。而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现代化时代之一,与德国、日本和俄国等几个现代工业舞台上的主要的后起之秀的工业化过程中最剧烈时期相比毫不逊色。

在毛泽东身后的时代里,对毛泽东时代的历史记录的污点吹毛求疵,而缄口号不提当时的成就已然成为一种风尚——深恐提及后者便会被视为对前者的辩护。然而,对一个基本事实的承认,即毛泽东时代在促进中国现代工业改造——而且是在极为不利的国际国内条件下做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不就等于是为历史作非分的辩护。如果没有毛泽东时代发生的工业革命,80年代将找不到要改革的对象。

毛泽东思想并不是一种机械唯物主义,在坚持物质因素的首要作用的前提下,毛泽东思想的确具有重视精神、意识、觉悟作用的特点。例如1936年毛泽东在总结战争的经验教训时就说过:“战争的胜负,主要地决定于作战双方的军事、政治、经济、自然诸条件,这是没有问题的,然而不仅仅如此,还决定于作战双方主观指导的能力”。他又说过,“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理论渊源。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入和传播,就不可能产生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的思想理论条件,是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入与传播。第一,1915年9月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启蒙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它不仅给封建专制主义、封建的伦理道德和迷信以前所未有的打击,对启发人民的民主主义觉悟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激起了人们追求救国救民真理、探索民族解放新途径的热情,从而为中国先进分子接受十月革命的影响,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入和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第二,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消息传到中国之后,引起中国思想界发生巨变。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由从西方资产阶级文明中寻找出路转而向俄国学习,开始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并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俄国革命经验来重新考虑中国问题。他们学习、宣传和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进行斗争,扩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阵地,使之成为中国进步思想界的主流,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中国的先进分子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考察、思考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一系列问题,并经过长期实践,逐步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正确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实践基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前提。毛泽东思想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只能来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的伟大实践。在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道路和揭示中国革命和建设特殊规律的伟大实践活动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毛泽东思想就是对这些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和科学总结而产生并形成其科学体系的。离开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毛泽东思想就成了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就不可能产生、形成和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地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

富兰克林自传读书笔记500字


今天读到富兰克林离开波士顿哥哥的报社,只身来到费城。
他口袋里只有一块荷兰比和大约一个先令的铜币。他坚持让同船的人收下铜币作为船费,虽然他自己也划船了。并且他自嘲一个人越是没钱就越显得慷慨,这可能是怕别人以为他真的没钱吧。

在波士顿,他花了三个便士,买了三个面包卷。自己吃了一个,两个夹在胳膊下。看到同船的女人和孩子,富兰克林就把两个面包卷送给了她们。

我喜欢富兰克林,伟大而高尚的人格魅力,让我非常佩服和感动。

他才17岁,就有那么高尚的人品,这为他将来能够为美国的建立做出那么大的贡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个人不能只有才华,还要有伟大的胸襟,博爱仁慈。

我想起当年明月写的《明朝那些事》。杨家还是很长脸,出了几个首辅。其中一位叫杨士奇,从小就很有志气,生活在继父家里,改成继父的姓氏,还会拿出自己生父排位祭祀。感动了继父,恢复了杨姓。这位杨士奇因为后面继父出事,和母亲相依为命,靠教书维持生计。他的好友没工作,杨士奇就请好友来一起教书,学生和收入都平分。他母亲鼓励他那么做,即使自己家生活更加苦,也觉得杨士奇做得对。

不管是中国还是美国,高尚的人格在全世界都是一样的。

带着感恩的愉悦,我准备进入梦乡了。

我喜欢富兰克林的谦虚,真想他带我到制定《联邦宪法》的现场,看看他是如何主持大局,平衡各个州的精英,推动了对美国至关重要的宪法的制定。

人种自传23章读书笔记


《人种自传23章》该书是英国科学记者马特里德利2000年出版的科普力作,甫一问世即广获好评,畅销英美等国,被认为是关于基因科学最好的科普书之一。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好的人种自传23章读书笔记 ,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每个人的每个细胞里都有2份文件,大约有30亿个字母,它是数码格式的,也是逻辑方式的。

人体大约有1000万亿个细胞,大脑大约有1000亿个细胞,人体DNA大约有30亿个字母,3万个基因,23条染色体。

DNA是人体如何产生、组装、运行、行为的说明书。

外界环境会影响大脑意识思维,思维会影响大脑分泌化学物质比如皮质醇,皮质醇及其衍生物会打开或关闭某些基因的开关,从而制造出新的蛋白质,影响人体,所以环境、意识会影响基因,基因也会影响人体和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人体是基因与环境进行交互的一个界面。

历史上先有RNA再有DNA和蛋白质,DNA和蛋白质,就好像是RNA制造出来的工具,一个用来存储配方信息,一个用做基础设施。如果要类比一下,可能人相当于RNA,电脑相当于DNA,人造的其他东西相当于蛋白质。

人体其实是DNA/RNA这些微小生命组成的生态系统,人体是一个战场,基因之间在永无休止地竞争。

基因对人命运的影响,如果你遗传了某种疾病,基因甚至可以精确到哪一年你要生病、哪一年出现什么症状、哪一年死去就好像命中注定的一样。

这是我截取的书摘:

在一号染色体的长臂上接近中心体的地方,有一串长约120个字母(A、C、G和T四种字母)的序列,重复出现了很多次。在每两个这种序列之间,是一些没有什么规律的文字,但这120个字母组成的段落却像一段耳熟能详的乐曲一样重复出现,总共出现了100次以上。

蛋白质代表的是化学反应,是生命活动、是呼吸、是新陈代谢、是行为生物学家们称为表现型的那些东西。DNA代表的是信息,是复制、是繁殖、是性活动 生物学家们称为基因型的那些东西。两者都不能单独存在。这是一个经典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是先有基因还是先有蛋白质?先有DNA是不可 能的,因为DNA只是一件含有些数学信息的无生气的东西,不能催化任何化学反应,非得有其他东西帮忙不可。先有蛋白质也不可能,因为蛋白质虽然能进行化学 反应,却不能精确地复制自己。这样看来,不可能是DNA创造了蛋白质,也不可能是蛋白质创造了DNA。

把任意一些RNA分子放在试管里, 然后一遍遍地选出它们中间催化作用最强的成员,就可以重现RNA从什么也不是到具有催化作用的进化过程几乎可以说是又进行了一次生命起源。这种实 验最惊人的结果之一,就是最后得到的RNA往往含有一段序列,读起来酷似核糖体RNA基因比如说,一号染色体上的5S基因的序列。

现在看起来,细菌可能是后来才出现的,是高度简化与功能特化了的露卡的后代,是在DNA蛋白质世界被发明之后很久才出现的。它们的把戏是把在RNA世界里 形成的很多设备都扔掉,以便在很热的地方存活。在细胞里存留了露卡那些原始的分子特征的生物是我们;细菌比我们进化得更高级。

基因组在生物学里的位置相当于化学中的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发现,使化学研究的范围从无穷成为有限,从无序成为有序。同样,基因组图谱的绘制,对生物学研究的范围与内容给予了清晰的界定。

在未来的十几年间,我们要经历生物学知识的爆炸,而这个知识爆炸的过程与结果会引起普通人生活的重大改变。有人把基因组图谱的绘制比做人类登月一样的成就。在有些方面,两者确有类似之处:两者都是大规模的项目,靠的是众多科学家的合作。

整个基因组里的基因突变率,在男性里是女性的五倍。这是因为男性DNA在男性的一生中都在不断复制以提供新鲜的精子细胞。

你想知道你什么时候死吗?尤其是在你没有力量改变你的命运的时候?从1986年以来,很多有可能患亨廷顿氏病的人可以通过检查来确定自己是否带有致病突 变,但是他们选择了不去知道。只有20%左右的人选择了去做检查。有点奇怪却又可以理解的是,男人选择不去做检查的是女人的三倍。男人为自己想的多,女人 为孩子想的多。

就算是那些有得病风险的人想确知自己是否有病,这里包含的伦理也很错综复杂。如果一个家庭里有一个人去做检查,他或她实际上是在替整个家庭做检查。很多父母自己并不愿去检查,但是为了孩子的缘故还是去了。

亨廷顿氏病是遗传的一个极端。它是纯粹的宿命论,一点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好的生活方式、好的医疗条件、健康的饮食习惯、相亲相爱的家庭、大把的钱,都于事无补。你的命运完全在你的基因里。

基因的存在不是为了致病的。

即使一个基因在坏了的时候会致病,大多数我们体内的基因都没有坏,它们只是在不同的人体内有一些区别。蓝眼珠基因不是坏了的棕眼珠基因,红头发基因也不 是坏了的棕头发基因。用术语来说,它们是等位基因是遗传信息中同一个段落的不同形式,对于环境有同样的适应性,都是合法存在的。它们都是正常的, 正常的基因有不止一种形式。

现在,就让我们接受这个一看就有点愚蠢的关于智慧的定义:智慧就是几种智商测验的平均得分g然后 看看这个定义把我们领向何处。智商测验以前很不精确,现在也离完美很远,还谈不上真正客观,因此,各种测试的结果比较一致,就更显得不可思议了。如果智商 与某些基因的联系透过被马克菲尔波特(Markphilpott)【当代美国哲学家。译者注】称为不完美的测试之雾都能够显现出来,那就更说明 智力有很强的遗传因素。另外,现代的测试已经有了很大改进,客观性更强,也更不会使受试人的成绩因文化背景和是否懂得某种专门知识而受到影响。

最著名的例子是纽约的两个女孩,贝丝和爱咪,她们一出生就被一个极富好奇心的弗洛伊德学派心理学家分开了。爱咪的养母是个很穷的人,很胖,没有安全感,没有 爱心,所以一点不奇怪地,爱咪长大之后成了一个神经质的、内向的人。这正符合弗洛伊德理论的预言。但是,贝丝也成为了这样的人,跟爱咪一模一样,尽管她的 养母富有、安详、愉快而有爱心。20年之后当贝丝和爱咪重新见面的时候,她们二人性格上的差别小得简直看不出来。对于她们二人的研究,远没有证明养育在塑 造我们性格方面的重要性,相反地,它证明了天性的力量。

明尼苏达大学的托马斯布沙尔(ThomasBouchard)。从1979年开 始,他在世界各地寻找那些被分离开了的孪生子,并利用测试他们的个性与智商的机会让他们团聚。同时,其他的研究则注重于比较被收养的人与他们的养父母、亲 生父母、同胞手足之间智力的差异。把所有这些研究放在一起,把成千上万人的智商测验结果集中起来,就得到了以下这个表。每一个数字都是一个百分比,代表的 是两种人的智力之间的相关性,百分之百的相关性意味着两人智力完全一样,百分之零意味着两个人的智力完全无关。让人目瞪口呆的结果,是那些有不同的亲生父 母却被同一个家庭收养、一起成长的孩子,他们的智商分数之间的相关性是零。住在同一个家庭里对于智商一点影响也没有。

同一个人接受两次智商测验87

在一起长大的同卵双生子86

从小被分离开的同卵双生子76

在一起长大的异卵双生子55

同胞兄弟姐妹47

父母与子女(生活在一起)40

父母与子女(没有在一起生活过)31

亲生父母不同却被同一个家庭收养的孩子0

没有血缘关系又不住在一起的人0

子宫的重要性是最近才被人们认识到的。有一项研究表明,孪生子在智力方面的相似性,有20%可以归结到子宫环境上,而对于两个非孪生的兄弟姐妹来说,子宫环 境对智力的影响只占5%。区别在于,孪生子不仅是在同一个子宫里被孕育,而且是在同一时间;非孪生的孩子则不是。子宫里发生的各种事件与变化对于我们智力 的影响,比我们出生之后父母对我们的教育所起的作用高两倍。所以,即便是智力中可以归结到后天因素而不是先天因素的那一部分,也是一种早已成为过去、 不可更改的后天因素。但是另一方面,属于先天因素的那些基因,直到青少年时期都在表达。所以,是先天因素,而不是后天因素,要求我们不要在一个孩子很小的 时候就对他的智力下定论。

所有这些研究得到的一致结论,是你的智商大约有一半是由遗传决定的,不到五分之一是由你和你的兄弟姐妹们共同的环境家庭决定的。剩下的是子宫的作用、学校的作用和其他外部影响,比如朋友的影响。

有证据表明,让孩子接受更好的、高强度的教育确实可以戏剧般地提高孩子的智商,但这只是暂时的。小学毕业的时候,那些曾经在好的开端 【HeadStart,是美国运行着的一个对幼儿实行早期教育的计划。译者注】这样的早期教育班里受过教育的孩子,与其他没有上过这些班的孩子已经没 有区别了。

一项研究发现,智商高的人的大脑利用起葡萄糖来效率更高。在学着玩一个名叫叠四块的电脑游戏的时候,高智商的人与低智 商的人相比,一旦熟练之后,大脑对葡萄糖的需要量降低得更快。但是这有点像是在抓救命稻草的样子。普洛民的这个基因如果被证明真的与智力有关,也只会成为 许许多多的能够用各种不同方式影响智力的基因中的一个。

一个部分由遗传因素而形成的低智商者,通过适当的教育可能会有极大的改进,也可 能不会。低智商是由遗传因素造成的这一点,并不足以让我们对这个人的智力下定论。这是对的,但同时这也是麻烦所在。并不是说人们一看到遗传的作用就不可 避免地都成了宿命论者。导致阅读困难症【一种因为神经系统原因而出现的学习困难,患儿智力正常,但无法准确、流利地识别字词,常有拼写、阅读困难。 译者注】的基因突变被发现之后,老师们并没有认为这种病没救因而放弃有病的孩子。相反,这个发现促使老师们用特殊的教学方法去教有病的孩子。

一个孩子所处的环境不仅与他的基因有关,也与外界因素有关,而一个孩子有能力找到甚至创造出适合自己的环境。一个有动手能力的孩子会学习需要动手的技能;一 个书虫子会去找书。也许,基因创造的是一种欲望,而不是一种能力?不管怎么说,近视的遗传性不仅来自于眼球形状的遗传性,也来自读书习惯的遗传性。因此, 智力的遗传性也许不仅仅是先天能力的遗传,也是后天因素的遗传。

在我们的过去,有某一时刻,我们的祖先从像两栖类动物那样让环境温度决定性别,改成了用遗传决定性别。

性别对抗基因就可以分道扬镳了。一个基因在Y染色体上的形式可以利用钙来造出鹿角,而它在X染色体上的形式却可以用钙造出乳汁。这样,一对中等大小的染色 体,本来是各种各样正常基因的所在地,就被性别决定这个过程给劫持了,最终成为了性染色体,各自吸引了不同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积累了对雄性 有好处对雌性却常有坏处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则积累了对雌性有好处而对雄性有坏处的基因。

我们前面提到过的SRY基因。这个基因启动一系 列的事件,导致胚胎雄性化。一个单个基因能够有这样的能力是很少见的。尽管它的作用只是类似于拨一个开关,但很多事件紧随其后。生殖器官发育得像阴茎与睾 丸,身体的形状与组成变得不再像女性(在我们这个物种里所有个体一开始都被当成女性对待,但在鸟类和蝴蝶就不是这样),各种激素也开始在大脑里起作用。几 年以前,《科学》杂志上曾刊登过一幅搞笑Y染色体图,声称已经找到了那些典型的男性行为的基因,这些行为包括不停地拿遥控器换电视频道、记忆和复述笑话的 能力、对报纸上体育版的兴趣、沉迷于包含摧毁性行为和有人死的情节的电影,以及不会通过电话表达感情。这个搞笑图之所以好笑,是因为我们认出了它提到的这 些行为都是典型的男性行为。这个笑话强化了这些行为是由基因决定的这种说法,而远不是在嘲笑这种说法。这个图惟一错的地方在于,并不是每一种男性行为 来自于一个特殊的基因,而是所有这些行为来自于因睾丸激素等引起的大脑的普遍雄性化,其结果,就是男性在现代社会里的这些表现。这样,从某种角度来说,很 多男性特有的习惯都是SRY基因的产物,因为正是SRY基因启动的一系列事件导致了大脑与身体的男性化。

SRY基因比较特别。它的序列在 不同男性体内惊人地相似:在人体内,它的序列中几乎没有点突变(也就是一个字母的区别)。在这种意义上说,SRY基因是一个没有变化的基因,从大约20万 年前人类的最后一个共同祖先到现在,它就没有改变过。但是,我们的SRY基因与黑猩猩的很不同,与大猩猩的也很不同:这个基因在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差别比一 般基因要高十倍。跟其他活跃(也就是说,被表达的)的基因相比,SRY基因是进化最快的基因之一。(forcode:这可能是决定生殖壁垒的基因)

精液里有蛋白质,基因的产物。它们的作用还属于未知,但是赖斯有一个很厉害的想法。在果蝇交配的过程中,这些蛋白质进入雌蝇的血液里,并且转移到其他地方, 包括她的脑。在那里,它们的功能是降低她对交配的兴趣,并提高她的排卵率。30年以前我们会把排卵率的提高说成是对物种有利的事情:母蝇到了 停止寻找性伴侣的时候了,取而代之的是她寻找做巢的位置,公蝇的精液使得母蝇的行为发生了变化。

现在赖斯相信性别对抗在各种环境之下 都是存在的,所留下的线索就是那些飞速进化的基因。例如,在一种带壳的鱼鲍鱼里面,精子需要用一种名为细胞溶素的蛋白质,在卵子细胞表面由糖蛋白组成 的网上钻出一些洞来。这种细胞溶素是由一个变化非常快的基因制造的(在我们人体里可能也是如此)。这也许是因为细胞溶素与糖蛋白网之间进行着军备竞 赛。精子如果能够飞快地进入卵子,这对精子有好处,对卵子则有坏处,因为其他寄生物或是第二个精子也有可能进来。再举一个与人类关系比较大的例子,胎盘 是由来自父方的变化飞快的基因控制的。以戴维黑格为首的现代进化理论家们现在相信,胎盘更有可能是由胚胎里来自父方的基因控制的、寄生在母体内的东西。 不顾母体的反对,胎盘试图控制母亲体内的血糖水平以及血压,以利于胚胎的成长。

像这样的基因群之间的冲突(Y染色体上的所有基因就是一个 基因群),并不只是在性方面才有。假设有一个基因的某种形式能够让人更易说谎(这不是一个在现实中很有可能性的假设,但是也许确实有一大批基因可以间 接影响一个人是否诚实),这个基因也许会靠着把它的主人变成一个成功的诈骗犯而更好地繁殖自己。但是,再假设也许在另一条染色体上有另一个(或一群) 基因有一种形式能够提高人辨别谎言的能力,这个基因要想更好地繁殖自己,就得使得它的拥有者避免上那些骗子的当。这两个基因会互相对抗着进化,每一个基因 的进化都刺激着另一个的进化,即使这两个基因是被同一个人拥有。它们之间是赖斯和霍兰所说的位点之间的竞争进化(ICE)。在过去的300万年间推动 人类智力进步的也许正是这样一个竞争过程。以前有一种说法,即人脑的增长会帮助我们的祖先在非洲平原上制造工具和点火,这种说法早就没人感兴趣了。取代它 的是大多数进化生物学家都相信的马基亚维里(Machiavelli)16世纪意大利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政治理论家。他的理论认为,道德与政治无关,狡猾 与欺骗在统治者夺得与保持权力的时候是正当的。译者注】理论在操纵别人和抵御操纵这两者的军备竞赛中,体积大的脑子是很必要的。赖斯和霍兰写到:我们称做智力的现象,也许只是基因组之间冲突的副产品。这种冲突,是用语言做武器的进攻与防守基因之间的冲突。

性取向与出生的顺序有关。一个男人,如果有一个或几个哥哥,那么他与那些没有兄弟姐妹、只有姐姐没有哥哥或者在家里是老大的男性相比,就更容易成为同性恋。出生顺序对性取 向的影响如此之强,每多一个哥哥,一个人成为同性恋的可能性就增加三分之一。(这仍然是很低的可能性,3%再增加三分之一也只是4%。)这种现象现在已经 在英国、荷兰、加拿大和美国都被发现和报道过了,而且在很多研究对象里都发现了。

最好的解释与Y染色体上的一套三个活跃的基因有关。它们 编码的蛋白质被称为H-Y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一个与它们相似的基因编码一种名叫抗谬氏激素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对于人体的男性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 使得男性胚胎体内的谬氏小管萎缩,而谬氏小管正是子宫和输卵管的前身。这三个H-Y基因的功能是什么,还不确定。它们对于生殖器官的男性化并不是不可或缺 的,有睾丸激素与抗谬氏激素就够了。H-Y基因的重要性在现在才开始显现出来。

这三个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之所以被称为抗原,是因为它们 挑衅母体的免疫系统产生一种反应。其结果就是母体的免疫系统在母亲孕育下一个男孩的时候更强了。(女婴不会制造H-Y抗原,也就不会引起免疫系统的反 应。)雷布兰查尔德(RayBlanchard)是研究出生顺序对同性恋的作用的人员之一,他论述说,H-Y抗原的任务是把一些器官中的一些基因激活, 特别是大脑里的一些基因。事实上,在对于老鼠的研究中人们得到了一些证据说明这个说法是正确的。如果如此,那么母亲体内强壮的免疫系统就会对大脑的男性化 起部分抑制作用,但却不会影响生殖器官的男性化。这样的男性就会被其他男性吸引,或者至少是对女性不太动心。有一个实验是让年幼的老鼠对H-Y抗原免疫, 与对照组相比,这样的老鼠长大之后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成功地交配。但急人的是研究人员们在报告里并没有说明不能正常交配的原因是什么。同样的,在果蝇发育过 程中的某个关键时期,如果把一个叫做转化器的基因给激活,那么雄性果蝇就只会表现出雌性果蝇的性行为。这种变化一旦发生就不可逆转了。

人不是老鼠也不是果蝇,有足够多的证据表明人脑的性别分化在出生之后还会继续进行。除了个别例子之外,同性恋的男性并不是被禁锢在男性肉体里的女性。他 们的大脑至少是被激素部分男性化了的。但是仍然有可能他们在早期的某个关键的敏感时期缺少了一些激素,而这永久性地影响到了一些功能,包括性取向。

基因之间有冲突,基因组是父辈基因与孩子的基因、男性基因与女性基因之间的战场,这样一种说法,是除了少数进化生物学家之外鲜为人知的故事。但它却深深地动摇了生物学的哲学基础。

美洲的印第安人都是O型血,是纯粹巧合吗?

从60年代早期到现在,逐渐变得明显起来的是血型与腹泻之间有着某种联系。A型血的孩子常常会在婴儿期得某些类型的腹泻,而其他孩子却不会;B型血的孩子则会得其他一些类型的腹泻;如此这般。80年代晚期的时候,人们发现O型血的人更容易感染霍乱。

从某种意义上说,基因组就是一份我们过去的病史的书面记录,是每一个民族每一个种族的医学圣经。

我们需要一种更好的解释来说明美洲印第安人中O型血非常普遍这一让人迷惑的现象,特别是从印第安人的干尸中找到的证据表明,在哥伦布到达美洲之前,印第安人 里有不少是A型或B型血的。这看上去几乎像是有一种西半球特有的生存压力使得A型和B型从人群里很快消失了。有些迹象表明原因也许是梅毒,这似乎是一种在 美洲一直存在的病

男人和女人都最喜欢(或最不讨厌)另外一个性别里与自己在基因组成上区别最大的那个成员的体味。一只母老鼠会喜欢MHC 基因与她自己区别最大的公老鼠,这是她通过闻他的尿来确定的。母老鼠是在试图找到一个基因很不同的公老鼠,这样她才能生下基因变化较多的孩子,因而不会有 近亲繁殖所造成的疾病。

起码有五种至关重要的激素是由胆固醇出发制成的,每一个都有独特的功能:孕酮、醛固酮、皮质醇、睾酮和雌二醇。它们总称类固醇。这些激素与身体中的基因的关系既亲密又迷人,却也让人不安。

类固醇激素被生命体使用了很长时间,也许比植物、动物和真菌的分道扬镳还要早。促使昆虫蜕皮的激素就是一种类固醇。在人类医学里那个被人们称为维生素D 的谜一般的物质也是类固醇。有些人工合成的(或说是合成代谢)类固醇可以骗身体去抑制炎症,另外一些则可以用来强化运动员的肌肉。但是还有一些类固醇,虽 然是从植物中提取出来的,却与人类的激素足够相似,可以用做口服避孕药。

在第十号染色体上有一个基因名叫CYp17。它制造一种酶,使得 身体能够把胆固醇转化成皮质醇、睾酮和雌二酮。如果没有这个酶,这个转化途径就被堵上了,那个时候,从胆固醇就只能造出孕酮和皮质酮。没有这个基因的正常 形式的人无法制造出其他的性激素,所以他们就无法进入青春期之后的阶段。如果他在基因上是男性,他也会长得像个少女。

人体内的几乎每一个 系统都用得上皮质醇,它名副其实地是一个把身体和精神结合起来的激素,因为它可以改变大脑的结构。皮质醇干预免疫系统,改变耳朵、鼻子和眼睛的灵敏度,改 变各种身体机能。当你的血管里流动着很多皮质醇的时候,你就处于压力之下,这是压力的定义。皮质醇与压力几乎就是同义词。

压力是由外 部世界造成的,一个将要来临的考试、最近一个亲人的死亡、报纸上的什么吓人的消息或者因为照顾一个早老性痴呆症病人而感觉到的无休止的劳累。造成短暂压力 的因素会导致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的迅速上升,这两种激素使心跳加快,双脚冰凉。这两种激素在紧急情况下让身体做好打还是跑的准备。造成长期压力的 因素激活一条不同的路径,结果是皮质醇缓慢而持续地增加。皮质醇最惊人的效应之一是它能够抑制免疫系统的工作。那些准备一个重要考试并出现了受到心理压力 之后特有的生理特点的人更容易得感冒或受到其他感染,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事实,因为皮质醇的效应之一就是减少淋巴细胞白细胞的活性、数量和寿命。

皮质醇靠激活基因来做到这一点。它只激活内含皮质醇受体的细胞里的基因,皮质醇受体则是由其他某些开关来控制的。它激活的那些基因的主要功能,是激活其他一 些基因,有些时候,再激活的基因又去激活其他的基因,如此下去。皮质醇的间接影响可以多至几十甚至几百个基因。但是这个过程的开端皮质醇的产生则是因 为肾上腺皮质里有一系列的基因被激活了,它们制造出了生产皮质醇所需的酶,CYp17蛋白质就是其中之一。这是一个让人头昏眼花的复杂系统:如果我只是试 着列出最基本的化学反应链,就能让你闷得要哭。所以,也许这样说就足够了:你需要几百个基因来生产和调节皮质醇并对皮质醇做出适当反应,而几乎所有这些基 因的作用都是把其他基因激活或关上。这是很适时的一课,因为人类基因组里大部分基因的功能就是调节其他基因的表达。

脑子里的下丘脑会发出一个信号,让脑垂体释放一种激素,它会告诉肾上腺皮质去制造和分泌皮质醇。下丘脑则是从大脑里有意识的那些区域接受指令,而这些区域又是从外部世界中得到信息。

基因是需要被激活的,而外界事件或者说,由自由意志控制的行为可以激活基因。我们可远不是缩在我们那无所不能的基因脚下,受它们的恩赐,我们的基因 经常是受我们的恩赐。如果你去玩蹦极,或者找一份压力很大的工作,或者持续地想象一个可怕的事情,你会提升你体内的皮质醇水平,而皮质醇就会在你的身 体内跑来跑去地激活各种基因。(还有一个无可置疑的事实,就是你可以用故意而为的微笑来刺激你大脑里的高兴中心,就像你可以用一个愉快的想法来使你微 笑一样。微笑真的会让你觉得愉快一些。生理变化可以被行为调动。)

人和猴子很像。在尊卑次序里靠底层的猴子容易得心脏病这一发现,是紧跟 着另一个更让人吃惊的发现之后做出的。另外一个发现是:英国的公务员得心脏病的可能性是与他们在这个官僚机构里的地位有多低成正比的。一个大型、长期的研 究调查了1.7万名在伦敦警察局工作的公务员,一个几乎令人无法置信的结果出现了:一个人在工作中的地位比他是否肥胖、是否吸烟和是否血压高更能准确地预 示这个人是否有心脏病。一个做低级工作的人,比如清洁工,比起一个在人堆儿上面地位稳固的秘书,得心脏病的可能高几乎三倍。实际上,即使这个秘书很胖、有 高血压,或者吸烟,在每一年龄段他得心脏病的可能性仍然小于一个很瘦、血压正常且不吸烟的清洁工。在60年代对100万名贝尔电话公司雇员的一个类似调查 中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猴子那里有些线索。它们在尊卑次序里越低,它们就越无法控制自己的生活。公务员也如此。皮质醇浓度的提高不是看你面对的工作数量多 还是少,而是看你被多少人呼来喝去。

睾丸酮和皮质醇一样可以抑制免疫系统。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很多物种里雄性比雌性容易染病,染病之后的死亡率也比雌性高。免疫机制的抑制不仅仅只反映在身体对于微生物的抵抗力方面,也反映在对于大的寄生虫的抵抗力方面。

一个基因不仅仅是一个基因,它还带有一些它的出身的隐秘历史。一个基因记着它是从父母哪一方来的,因为在卵子受精的时候它得到了一个父方或母方的印记 就像是来自某一方的基因是用斜体字写的。在这个基因呈活跃状态的每一个细胞内,带有印记的那个基因拷贝是活跃的,另一个拷贝则不表达。这样,身体就只 表达来自父方的那个基因(在普拉德威利综合症的情况下),或只表达来自母方的那个基因(在安吉尔曼综合症的情况下)。这具体是怎么发生的我们全然不知, 但是我们已经开始在了解它了。

遗传自父方的基因负责制造胎盘;遗传自母方的基因负责胚胎大部分的发育,特别是头部和大脑。为什么会是这样 的?五年之后,当时在牛津的大卫黑格认为他得到了答案。他开始重新诠释哺乳动物的胎盘,不把它当成是一个用来维持胎儿生命的母体器官,却更把它看做是胎 儿的一个器官,目的是寄生于母体的血液循环,在这个过程中又不服从于任何阻挡。他注意到,胎盘实实在在地是钻进母体的血管里去,迫使血管扩张,进而又产生 一些激素提高母体的血压和血糖浓度。母体的反应是通过提高胰岛素的浓度来抵御这种入侵。但是,如果因为什么原因,胎儿的激素没有分泌出来,母体就不需 要提高胰岛素的浓度,仍然有一个正常的怀孕期。换句话说,尽管母体和胎儿有共同的目标,两者却在细节上激烈地争吵,关于胎儿可以使用母体资源的多大一部分 同以后在婴儿断奶时的冲突一模一样。

当我写这本书的时候,我的一岁女儿有一天在一个玩具童车里发现了一个塑料娃娃,她发出的那种兴奋 的尖叫,是我儿子在同样年龄的时候看到过路的拖拉机时会发出的。像很多家长一样,我很难相信这只是因为我们下意识地加给了他们一些社会规范。在最早开 始的自主活动里,男孩和女孩就有系统的差异。男孩有更强的竞争性,对机器、武器和动手做事更感兴趣,而女孩则对人、衣服和语言更感兴趣。说得更大胆一些, 男人喜欢地图、女人喜欢小说可不仅仅是后天培养的结果。

60年代,在温尼佩格(Winnipeg)【加拿大的一个城市。译者注】,一 个失败的包皮切除手术给一个小男孩留下了一个严重损坏了的阴茎,后来医生决定把它切掉。他们决定,通过阉割、手术和激素治疗等方法把这个男孩变成女孩。约 翰变成了琼,她穿了裙子,玩了布娃娃。她长大成了一个年轻女子。1973年,一个弗洛伊德派的心理学家,约翰莫尼(JohnMoney),突然对公众宣 布,琼是一个适应得很好的少年人,她的例子也就结束了一切猜测:性别角色是通过社会环境建立的。

一直到了1997年,才有人去核对事 实。当米尔顿戴蒙德(MiltonDiamond)和济茨西格孟德森(KeithSigmundson)【戴芒德是当代美国性别研究专家,西格孟德森 是加拿大心理学家。译者注】找到了琼的下落的时候,他们找到的是一个娶了一位女子、生活幸福的男人。他的故事与莫尼的说法非常不同。在他还是孩子的时 候,他就总是深深地为什么事情感到非常不快乐,他总是想穿裤子,想跟男孩子混在一起,想站着撒尿。在14岁的时候,他的父母告诉了他发生过的事情,这让他 松了一口气。他停止了激素治疗,把名字又改成了约翰,恢复了一个男性的生活,通过手术切除了乳房,在25岁的时候,他与一个女子结婚,并成了她的孩子的继 父。他曾经被当成是性别由社会环境决定的证明,他却证明了这个理论的反面:先天因素在性别的决定上是有作用的。动物学的证据一直是指向这个方向的:在大多 数物种里,雄性行为与雌性行为有着很系统的差异,这些差异有着先天成分。大脑是有先天性别的器官。从基因组、有标记的基因、与性别相关的行为诸方面得来的 证据,现在都指向同一个结论。

科学的燃料是无知。科学就像一个饥饿的火炉,必须要从包围着我们的无知森林中取来木柴喂给它。在这个过程 中,我们称做知识的开阔地扩展开来,但是,它扩展得越大,它的边界就越长,越多的无知就出现在我们面前。在基因组被发现以前,我们不知道在每一个细胞 的心脏里都有一个30亿个字母长的文件,我们对它的内容一无所知。现在,当我们读了这本书的一部分之后,我们就意识到了很多新的神秘现象。

这个不断扩展的对于我们的无知的了解,它真正让人迷惑的一个方面是它冲击了比弗兰西斯克里克的那个教义还更中心的遗传学教义。它削弱了我从这本书的第一章 就开始宣讲的内容之一,那就是:生物学的核心是数码式的。在这里,在蛋白侵染子基因上,我们确有像样的数码突变,用一个词代替了另一个词,但它导致的后果 离开其他知识就是无法预测的。蛋白侵染子系统是个逻辑系统,不是数码系统。它的改变不是序列上的而是形状的改变,它还与剂量、位置以及是否在刮西风有关。

惊人的是,同样的现象在你听到过的几乎所有的标准的社会的阴谋里都是如此。罪犯生罪犯,离婚的人养出离婚的孩子,问题父母养出问题儿童,肥胖的父母养出 肥胖的孩子。朱迪斯里奇哈里斯(JudithRichHarris)【当代美国心理学家。曾因功课不好而从哈佛大学肄业。但是在后来的很长时间里坚持 从事心理学方面的工作并做出了重要发现。译者注】在她写作心理学课本的漫长的职业生涯中曾经相信了所有这些说法,但是在几年前她突然对此产生了怀疑。 她的发现让她感到震惊与不解。因为几乎没有任何实验考虑了遗传的因素,在所有这些研究里没有任何因果关系的证据。对于这样的忽略甚至都没有人提一句:在这 些研究里两件事情之间有联系被经常地说成是有因果关系。但是在每一个现象里,从行为遗传学研究里都得到了新的、有力的证据,反对里奇哈里斯所称的后天 培养假说。

传统说法一般认为与孩子疏远的父亲和过分保护的母亲把孩子变成了同性恋。现在认为更可能的是反过来:觉察到儿子对于男性关心 的东西不太感兴趣之后,父亲就疏远了儿子,母亲则用过分保护儿子来弥补。同样地,自闭症儿童确实通常有冷淡的母亲;但这是果而不是因:母亲长年以来努力想 要与一个自闭症孩子沟通,却没有任何回报,她被搞得精疲力竭,最后终于放弃了。

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全责是一个有必要的虚构故事,没有 它,法律就站立不稳,但是它照样是一个虚构故事。在某种程度上说,你的行为是出于你的性格,你是要为自己行为负责的;但是,出于性格的行为只不过是在表达 那许多决定了性格的因素。大卫休谟(DavidHume)【18世纪苏格兰哲学家、历史学家。译者注】发现自己被这个后来被称为休谟之叉 (Humesfork)的两难问题难住了。我们的行为要么是被事先决定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必为它负责;要么我们的行为是随机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 不必为它负责。在每种情况下,常识被否定了,社会秩序无法形成。

基督教已经与这些问题纠缠了两千年,其他宗教的神学家们还要更长。上帝似 乎是否认自由意志的,这几乎是定义,否则他就不是万能的了。但是,基督教尤其努力地试图保存自由意志的概念,因为没有它,就不能让人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如果没有责任,罪恶的概念就是一个笑话,而地狱就成了来自于公正的上帝的一个该诅咒的不公正。现代基督教的共识是上帝把自由意志加诸我们,使得我们能够选 择让自己的生活充满美德还是罪恶。

股票市场指数的走向、未来的天气和海岸线的分形几何,都是混沌系统:在每一种情况下,大概的轮廓和事件发展的大体方向是可以预测的,但是精确的细节却不能。我们知道冬天会比夏天冷,但是我们不知道下一个圣诞日是否会下雪。

人类行为也具有这些特点。压力可以改变基因的表达,基因表达又可以影响对压力的反应,如此这般。因此,人类的短期行为是无法预测的,但是长期行为却大致 可以。这样,在一天中的任何一个时刻我可以选择不吃饭,我有不吃饭的自由,但是几乎可以肯定,在那一天之内我是要吃饭的。我吃饭的时间可能会由很多因素决 定我的饥饿程度(部分由我的基因决定),天气(由众多的外界因素以混沌的方式决定),或者是另外某人决定问我要不要出去吃午饭(他是一个做事有因果的 个体,我无法控制他)。这些基因与外界影响的相互作用使我的行为无法预测,但是它们并非没有决定我的行为。在字词的空隙里,有着自由。

《海伦·凯勒自传》读书笔记


读了《海伦凯勒自传》这本书,令深有体会,动笔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下这份读书笔记:

小时候的海伦凯勒(就是作者)是一个聪明又活泼的女孩,6个月就可以说一些简单的话语,刚满周岁就会走路了。总之,她比一般的孩子要乖的多,也好学的多。然而好景不长,幸福的时光总是结束得太早,在一个充满知更鸟和百灵鸟的悦耳歌声,而且繁花盛开的春天,在一场高烧之后,海伦失去了听力与视力,随之而然的又不能说话了。这三样东西,是人生中必要且不能缺少的。如果失去了这三样,对一个常人来说,等于失去了生命的乐趣。如果你是海伦,给你三天时间,你会去干什么呢?如果我是她,一定活不下去了。再大的动力与再大的鼓力,也照不亮我心中那颗又阴又暗,又冷又湿的心。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这样活着,生不如死,还是早一点儿结束算了。

然而,海伦的做法与我的想法恰恰相反。她一生度过了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独岁月。而且,正是这位又盲、又聋、又哑的女子,竟然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成就啊。但是,毕竟,这惊人的成就是离不开她自身的努力的。与她相比之下,天壤之别啊,我真是自愧不如啊!

海伦可以创造这些常人无法想象的奇迹,全靠她有着一颗不屈不挠、坚持到底的心。她毫不犹豫地接受了生命的挑战,用自己那颗炽热的心,用自己那伟大的爱,去拥抱美好、充满生机的世界,以惊人的毅力与困难作战,终于,她战胜了生命的挑战,张开了心灵的眼睛,有了信心与希望,走出了寂静与黑暗。最后,她又把那双慈爱的手伸向了全世界! 海伦从又瞎又聋的女孩成了举世文明的作家,经历多少坎坷啊,可她从没有退缩,而是勇往直前,毫不畏惧地面对困难,去战胜它,跨过它。一个又瞎又聋的人能做到,更何况我们是一个没有缺陷的人,没有理由做不到啊!一些同学很自卑,说自己笨,人人都是平等的,没有天才,也没有笨蛋。天才和笨蛋是取决于这个人有没有决心学习,有没有毅力坚持下去,这才是最重要的。人生的路途坎坷、崎岖,就看你有没有信心和毅力去把它踩在脚下,一步一步登上成功之路。 我们每一个人时刻都在描绘着自己的人生画卷,只有奋斗,只有自强不息,我们的生活才会充满鲜亮光耀的色彩,我们的生活画卷才会闪光。

富兰克林自传读书笔记600字


富兰克林,作为大名鼎鼎的发明家,很多人对其都非常熟悉;但对于政治家的富兰克林则显得有些陌生、不了解。他是18世纪北美洲大地上的风云人物,他先后参与撰写修改建国方略中的重要条款,出使欧洲并缔结美法同盟,倡导废奴运动,制定美国宪法;同时他还创建了美洲第一所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创办了美洲第一家公共图书馆——费城图书馆;而且他还创立了美国政坛两党之一的民主党,制定了议员选举法和新闻传播法,大力倡导新闻自由和推崇时事评论、专栏与政治漫画,力主将权利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希望以此建立一套全新的政治权利体系,来摆脱人类数千年形成的专制、腐败、愚昧和僵化的权利模式。而富兰克林的这些思想精髓大都集中体现在他参与并修订的《独立宣言》中。

《独立宣言》是人类历史上重要的宪章,于1776年7月4日在费城召开的第二次大陆会议上通过,而这天也被美国人定为国庆日。这篇宣言与后来的《人权宣言》被称为西方近代政治体制的基石。当然,无论是《独立宣言》还是《人权宣言》所确立的人权原则,但那些原则仍旧是人类遥远的梦想!建国后的美国走上了奥斯曼帝国和大不列颠帝国的老路,先后通过渗透、战争和赎买等手段把疆土扩大到了新墨西哥和阿拉斯加,又击败西班牙夺取了波多黎各、菲律宾和夏威夷,并且控制了巴拿马运河。

进入20世纪的美国更相信武力胜过一切宣言,先后用拳头插手台湾海峡、武力干涉印度支那、野蛮攻打阿富汗和伊拉克,这些在体现美国作为当代统治者的自负与优越感时也远远地抛弃了它的那些先辈们所倡导的平等原则。

人只有强大起来才好谈善恶;只有拥有了相当的实力,让自己变得强大,博爱才不会成为空谈,才不会被误解为迎合或讨好,才真正让人信服,成为强大的象征!历史告诉我们,上帝和菩萨也是势力的,如果你光是弱,并不奋斗,他们是不会同情你的,当然你也不值得同情。

科比自传读书笔记系列


书是人的好朋友,它帮我们打开世界的一扇窗。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书籍就是他/她最可靠的朋友,我相信每个人看了不同的作品之后,内心也一定会有所触动,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为自己所看的书籍写一份读书笔记,你有了解过读书笔记应该怎么写吗?有请驻留一会,阅读小编为你整理的科比自传读书笔记系列,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你能喜欢!

科比自传读书笔记 篇1

科比,是一代人的偶像,是一代人的青春记忆。

这本书讲述了科比的一些鲜为人知往事和他与交手过的球员的对决心得。她作为一个时代的符合,平的就是那四个字“曼巴精神”,论天赋,他不如麦迪,论扣篮,他不如卡特,论速度,他不如艾弗森,选秀顺位也不如这三位。但他是四大分卫里面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毫无疑问,他是最努力的一个。8号代表着的前半段职业生涯,有冠军,有个人数据,硬性荣誉不多,24号代表着后半段职业生涯,拿到了一个MVP两个FMVP。

他经历过人生低谷,但他没有退缩,以不服输的精神去面对质疑。他被称为黑曼巴,他那句“你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吗”激励着一代人。

曼巴精神,是他的名片,“永不言弃”是他对字迹给予这种精神的定义,从不退却、从不放弃、从不逃遁、忍辱负重,在困难中创造奇迹。

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低谷,我们也在很多地方不如别人。我们要做的就是学习曼巴精神。让这种精神融入我们的血液。

现实中,不放弃的例子太多,早上看人民日报的新闻早班车,看到一则新闻,外卖员陈登超因患病左腿无法直立。他拄拐送餐,日行4万多步,用坏好几根拐杖。他说,不能改变现实,就改变现状。

最后,感谢科比,致敬科比,NBA赛场没有你,我们的记忆里你一直都在。

科比自传读书笔记 篇2

刚从睡梦中醒来,姐夫就告知我——科比死了!我还说:怎么可能,姐夫你是不是骗我。我赶紧穿起衣服去给手机充电,着急得知最真实可靠的消息,手机却迟迟不能开机。朋友圈里,各大新闻媒体,抖音里铺天盖地地陈列着科比和女儿坠机死亡的讯息。我迟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太突然了,好端端的一位国际明星怎么说没就没了。好吧,科比真的死了。从小学开始喜欢篮球,并在哥哥的介绍下知道了科比这个人,当时根本不懂他在场上游刃有余的运用一系列动作,但却无比崇拜和喜欢。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篮球的热爱却始终不渝,也更加深入的了解关于科比的信息,断断续续这几天看完了这本科比自传,书中有对自己团队中重要人物的描写,有对队友和对手的技能的挖掘,从中不难看出科比对他们的欣赏和尊重,看出科比在对位每一位优秀球员时表现出的自信和专注,他痴迷于那种状态,他努力搜集对手的漏洞。科比生在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却并没有被群星遮掩了自己的光芒,他能不厌其烦的打磨自己的技能,那种超乎常人的自律与自信,成就了现在世人追捧和敬仰的巨人。“曼巴精神”是科比的代名词,是许许多多热爱篮球或熟知科比的人的座右铭。生活中,工作中,我们又能从“曼巴精神”中汲取到多少能量,能坚持多久。感谢科比,感谢你为世人奉献了华丽的后仰跳投。当我每次投篮练习时,多么想有一次成功的后仰跳投,哈哈哈。人死不能复生,天堂依然有你热爱的篮球,你就保佑我们这些热爱篮球的人都能够快快乐乐,健健康康的完成每一段篮球之旅吧!

科比自传读书笔记 篇3

科比自传《曼巴精神》读后感400字:

《曼巴精神》是篮球巨星科比?布莱恩特的自传,也是他对自己篮球生涯的惟一一次全面总结。这是一本存有大量科比笔迹的出版物,科比的亲笔手书贯穿全书始终,足见科比对这本书用心至深。本书以“曼巴精神”为主旨,将带读者进入科比的精神世界,发现这位篮球史上传奇球星的成功秘密。

读完这本书,深深地为科比这位篮球巨星所折服,他的成功不止依靠他无与伦比的天赋,更是来源于他对成功的执著。“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要收获,你必须懂得付出。”这是一句科比在书中经常穿插的话,而他也的确将其贯穿在的他的生命中。2010总决赛后,记者问科比,“你为什么会如此成功?”,科比反问道,“你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吗?我见过每天凌晨四点洛杉矶的样子。”每一个成功者的共同点就是:天赋不明显落后于别人,但在勤奋上远远走在他们面前。

天道酬勤,强如科比,在自己的人生中依然将勤奋摆在最重要的位置,向你致敬与学习,学习你的“曼巴精神”,学习你那对成功的著和为成功付出的百倍努力。

科比自传读书笔记 篇4

科比布莱恩特,一位伟大的篮球运动员,五枚总冠军戒指,总决赛最有价值球员、得分王、奥运冠军……无数的荣誉加身;他已退役好久了,现在的他西装革履,在商界风生水起,当今在社交媒体上少见他身穿比赛球衣了……

每当我想起科比,20xx年4月份,科比的最后一场比赛仿佛昨日,同盟末数的湖人队对阵爵士队,最后一节仅剩几分钟,湖人仍然落后十几分,大家已然不报成功的述求,只是静静享受和观赏这位篮球大师的最后时光,看着科比想要扣篮却转而松手请拨篮球上篮,真有勇士暮年、英雄白头之感;但是科比还是那个科比,他接收了比赛,在比赛第四节尾声,科比在右边强行突破,跳跃在空中与爵士队员产生了身体对抗,科比将球拉至头后停留在手中,就好似时间为了科比停留了一秒,他抓准时机打板进球,打响了反击号角,科比连突带投,将比分拉近只相差一分,最后争分夺秒的时刻,秒针滴答滴答,时间飞速流转,还是他!科比后场接球快速推动,向右疾速突破到三分线里一步,右脚蓄满了能量,急停后仰干拔跳投一气呵成,篮球在空中划出了完善的弧线,就算科学家列出八个方程式也没法划出如此美丽的弧度,篮球应声入网,全场屏息呆滞的一秒钟后,爆发出震天动地的喝彩,科比绝杀了比赛,还是那个科比,最后一节狂砍23分,全场60分,在最后力挽狂澜绝杀了比赛。

也不知道科比是不是有过“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想法,在我看来,最后一节“志在千里”的曼巴精神感动了所有人;通过科比退役后的自传《曼巴精神》,我了解科比只是在专注的比赛,他根本没有觉得自己老了,他积极努力,他知道自己哪些地方是受限的,所以“自知者明”的只做最公道最善于的,做一切他早已熟习的事,浏览比赛、找准对手弱点、将队友凝结在一起、给对手制造圈套等,科比虽然身体素质降落了,但是科比的高超篮球技艺却是无人在他之右,科比灵巧地掌控比赛,心无旁骛地比赛,只因那颗寻求成功的心仍然澎湃跳动。

科比的曼巴精神,给了许多人超强的鼓励,不论是运动员、还是商界大佬,亦或是世界各地各行各业的球迷们……我的成长深受科比的影响,鼓励我努力向上,努力成为更好的人;科比把他的心得写成书籍,分享给所有人,“禅师”菲尔杰克逊为这本书做荐到“浏览这本书要做好准备,这是在窥测一名篮球大师的心灵……”,所以我迫不及待的翻开书籍,激动喜悦,也感慨万千,想要记录和分享一些书中所载。

我很喜欢篮球,也很喜欢跑步,近些光阴也在追寻跑步上的突破,有些发觉在精神层面上大不如前,浏览科比自传后,重燃斗志,便有所感慨。

科比自传读书笔记 篇5

黑曼巴蛇,是科比的绰号,黑曼巴精神,象征他追寻胜利锲而不舍的精神。

曾经,有记者问科比,成功的秘诀是什么。科比反问,“你知道洛杉矶凌晨4点的样子吗?”这位已经坐拥五座NBA总冠军奖杯的巨星,每天凌晨4点准时起床,完成每天投篮千次的任务。

他是一个喜欢孤独并享受孤独的人;他是一个有些天真又有些高傲的人;他是一个不够完美却追求完美的人;他是一个喜欢朋友却不善于交际的人;他是一个在球场上无所不能的人;他是一个在生活中有些幼稚的人;他是一个视胜利堪比生命的铁汉;他是湖人队无法撼动的领袖;他是全美最受欢迎的运动员之一,他的一生充满传奇,他就是科比·布莱恩特。

科比的天赋在所有的NBA巨星中并不出众,但是却通过近乎是折磨自己的疯狂训练来不断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和篮球技巧,最终成为了联盟中历史级的超级巨星,取得不菲成就。科比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要想实现梦想,刻苦训练是唯一捷径。”

科比在比赛中也受过伤,这对于一个球员来说在所难免。但相对来说,科比的身体还算健壮的。有一部分原因可以归根为:科比说:"我玩过橄榄球,打过棒球,踢过足球,还练过田径"。科比身体素质那么棒,虽然和他后来在NBA进行专业系统的身体训练有很大关系,但也与他在青少年时期玩过橄榄球、棒球、足球和练过田径有密切的关系,这些运动项目使科比的身体获得了全面发展,对他后来身体素质的提高大有好处。

最开始科比的NBA生涯并不顺利,但他对人生的态度让他勇往直前,他不断学习,不断超越,不断进步。

从新秀赛季场均几分钟的上场时间,到率领湖人队20xx——20xx赛季第二次拿到总冠军,科比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解读篮球。

在这本书中提到过“气”的概念,科比发现“气”的概念和李小龙的理念是一致的,当时的科比最崇拜的偶像不是在NBA叱咤风云的迈克尔乔丹,而是中国武术大师李小龙,这对他在对抗中把握情绪有很大帮助。学习李小龙,创立了独特的NBA训练课程,通过举重训练力量,通过跑步锻炼耐力,通过拉伸训练灵活性。这也是科比如此成功的重要因素。

姚明说过“科比是惟一一个没有任何弱点,无论你怎么防都防不住的球员。在跟他比赛时,每次他投篮不进,都让人觉得像上帝的恩赐,我就赶紧扭过偷取抢篮板。”由此可以让人们看出科比技术的全面。

科比爱篮球,把篮球当作一种信仰,在刚进NBA时,他不是最优秀的,但是他却是最努力的。投绝杀球时的心理一定要稳定,但是往往是决定胜负的一球却越让人紧张,但是每次科比都能凭借出色稳定的发挥成为赛场的主宰者,我们不得不赞叹科比。

“有100个人喜欢你,就会有1000个人讨厌你。但你要记住:与舆论缠斗始终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儿,用实力让那些喋喋不休的家伙们窒息!”

科比自传读书笔记 篇6

科比走了,留下曼巴精神。

说实话,如果科比没走,我可能不会去看这本书。至今记得那天一大早醒来,我看到消息,跟队友说科比走了,他一脸不相信。接着看到网络上铺天盖地的缅怀,隐约知道他可能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带着这种心态来阅读这本书,想着能写成什么样呢。打开看就立马觉察到超出我的预期了,语言简洁,但一语中的。看着看着只有一个想法,难怪科比会如此伟大,一个有天赋,有远大目标,又如此努力和聪明的人,怎么会不成功不伟大呢,任何一个凡人,能做到他那样,也会非常优秀。

他有远大理想,一点都不谦虚的说自己的理想是成为一个伟大的球员。看到这个我无比的心虚,因为我没啥远大理想,啥事都不想太突出,努努力能得到个八九十分就OK了。

他还超级自律,就算是聚餐后,依旧会回去练习,丝毫不放松,十天半个月能做到没什么,但是如果十年如一日,就真的是毅力超群。

他还很聪明,会学习会观察,所以体育运动看上去是个体力活,实际上是各种力量的角逐。

他相信基础的训练比其他的都来得重要,比如举重、跑步,如果知道这些有用,那么就没必要再去想其他的,去做就行了。

他爱提问,提问意味着思考,他喜欢听从身体的声音。

他在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到的是这种情况下如何成功。以上,希望我能学习,不是打篮球,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如果能做到,我也会更加优秀。

科比自传读书笔记 篇7

在没有任何体育背景知识的情况下,我花了不少时间来看这本书,科比的比赛之道、译者的严谨认真以及选图的精准专业无不令我受益良多。也正因为这本书,最近连梦里都满是科比的影子。

我不看NBA也不懂篮球,但也耳闻科比大名很多很多年了,他于我更像是一个遥远的精神符号,一个人能把一件事从一而终精益求精地完成,本身已经非常了不起。

NBA从来不是什么绅士运动,强烈的身体对抗,快节奏的冷酷无情,不仅是技艺的切磋,耐力的比拼,也是心态的较量,是智慧与胆识的碰撞,需要每一位参与者斗智斗勇。

关于科比最出名的两句话——“反正总有人要赢,为什么不能是我?”和“我见过洛杉矶凌晨4点的样子。”相当精准地体现了“曼巴精神”的独特内核。他有宽广的格局与胸怀、聪明灵活的大脑、钢铁般的意志和极强的进取心,正视一切困难和挑战,积极思考,苦练不辍。他是一位伟大的球员,一个合格的理性乐观派,也是独一无二的永远的“黑曼巴”。越是深入了解,对科比的敬佩之心就越强烈。

科比的一生很短暂,在他走的那一天才开始真正认识他了解他继而爱上他,不知是幸还是不幸。想偷懒想放弃的时候就想想科比吧,一切皆如译者所说,“向偶像致敬的最好方式,是让自己配得上他。”

那么,愿“曼巴精神”永存!

喜欢《《卓别林自传》读书笔记》一文吗?“读后感大全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读书笔记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居里夫人自传读书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