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 地图 > 观后感

观后感

发布时间:2019-10-28 来源:互联网

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观后感。

观影是一种全方面的感官影响,观看的过程中,我们全情地投入,并有很多的感触。观看完的以后,你会被作品描绘的情景吸引,印象深刻,很多人都是在写观后感的过程获得成长。怎么样才能写好一篇观后感呢?经过整理,小编为你呈上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观后感,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

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观后感

原创: 麦太太

在刚刚结束的第91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绿皮书》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原创剧本和最佳男配角的三个奖项。

今天,这部影片已在全国上映了。

诚挚地推荐给大家,真的很好看。

你不用管美国媒体的评价,你就从中国观众的角度看,就可以了。

在超级英雄3D电影满天飞的当下,这样本身就不贵的2D电影,真的是良心之作。

好电影一年看不了几部,去影院观看吧!跟我在我的破笔记本电脑上看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关于这部电影的影评,可以用两个词概括:funny touching. 幽默有趣,感人至深。

我永远记得大学时的系主任给我们上精读课时,跟我们说过的一句话:反差越大越是美。尤其是喜剧。一黑一白,黑的是拿到三个博士学位的钢琴演奏家,白的是连字都认不全的"白丁".反差如此之大,两人三观碰撞出来的大火星子呼呼地冒啊!一个白人受雇于一个黑人当全职司机,现如今是很正常也很平常的事,但故事的背景偏偏设在1962年,那时,种族隔离制度还没有被废除……各种反差是这部电影最大的亮点。本着对大家负责的原则,我不能剧透,仅仅举两个反差的例子。

影片中的黑人钢琴家对自己有着很高的要求,坚决不肯降低专业水准,他只演奏古典音乐作品,什么李斯特啊,肖邦啊,根本不关心当时流行的黑人音乐,他也不关注流行音乐圈。但照常理来说,黑人最擅长的应该是爵士乐,这就是一种反差。所以,影片最后在那个黑人专属的小酒馆里,黑人钢琴家虽然打破自己的原则演奏了爵士乐,但他却特别开心。他对于自我身份的纠结得到了暂时的释怀。爵士乐最大的特点是:即兴创作。大家看的时候可以注意一个细节,酒馆里的表演者们先演奏了一个调,然后黑人钢琴家开始跟上,这就是知音,你起个头,给个调,我就可以跟你合奏了。

我最喜欢的一场戏是吃肯德基炸鸡的那场戏,爆笑。时光倒退到上世纪90年代,要是中国的老百姓能吃上一顿肯德基,得高兴一个月,可以成为自己炫耀的资本,因为很贵!!!曾经一度,中国老百姓觉得肯德基也算是"高端食品"了。反差之下,在美国,肯德基不是什么高端食品,肯德基店也被认为是黑人常去的店。《绿皮书》中的黑人钢琴家是不吃炸鸡的,黑人不吃炸鸡,这本身就是一种反差。反而男主白人司机狂吃炸鸡,这也是一种反差。

炸鸡被提及两次。第二次在南方庄园,主人用炸鸡招待黑人钢琴家,他脸上的表情非常不自然。

"炸鸡",在影片中是有特定含义的。

男演员马赫沙拉-阿里,凭借这部影片刚刚获得了第91届奥斯卡的最佳男配角。而就在两年前,他凭《月光男孩》获得了第89届奥斯卡的小金人,也是最佳男配角。厉害啊!演技真的是好!影片中的几段钢琴演奏场景,每一个场景,钢琴家的情感都是不一样的,因为他每到一个州,每到一个城市,遭遇都各不相同,这些遭遇会影响他每次演出的心情。作为一个黑人,面对各种歧视,他一贯选择的是隐忍和接受,但从长期来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最后一次,他终于爆发了……

影片的节奏把握的非常好,语言也特别好。

好剧本,好演员。

总之,各种反差是这部电影最大的亮点。沉重的主题用喜剧的形式呈现,看着不沉重,温暖感人。就像一场春夜喜雨,润物细无声。

好电影,再一次倾情推荐。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编辑推荐

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影评绿皮书剧情介绍


不舍得不说这部电影被奥斯卡所认可了,最佳影片和最佳男配都收获囊中,这也是对这部电影的一种肯定,那么在这部电影《绿皮书》中又讲述了什么样的一个故事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绿皮书剧情介绍,顺便看看影评呀。

昨天看完点映,立即爱上这个故事,激动得到处安利,说是我半年内见到的最好的本子。今天上午,果然,奥斯卡官方认证了,最佳原创剧本!当然还有最佳影片和最佳男配,掌声雷动呱唧呱唧呱唧!

从主题上讲,尽管很多人强调不喜欢米国的正直正确,想要讨论这部电影,也无法完全抛开这个话题。黑人平权运动这个话题有很多文章可做,到处挨打,四处碰壁,遭到各种不公正甚至不人道的对待,似乎都不稀奇。这类影片在创作中,稍有不慎就容易做成祥林嫂。

《绿皮书》的剧本设计很用心,并且很巧妙。他用一种很温和的方式处理了这些问题,加入一些温馨和幽默,呈现出了奇妙的化学效应,也是我爱这部影片的主要原因。

下面说几个我喜欢的点。

维果莫腾森饰演白人司机托尼,因为托尼在我国已经成为了一种职业,我们称他为大白吧。马赫沙拉阿里饰演的有博士学位的黑人音乐家唐雪丽,我就叫他唐博士了。

唐博士一出场,就像个非洲酋长,两人一高一低的座位立即表现出本片与传统意义上反映种族问题的电影有很大不同。随后,因为肤色(和性取向)给他带来的孤独,以及社会对他的不公平、不认同,都通过尽量平静和克制的方法处理,没有放大矛盾点,让人物更加完整、立体、鲜活,让观众隐隐难过。

说到这儿,今天看到网上有很多拿《绿皮书》和去年的《三块广告牌》对应,我个人不认同。《三广》的故事环环相扣不假,但是处理得太刻意,巧合连着巧合,《绿皮书》更有娓娓道来的感觉,不论是小惊喜还是小惊吓,每个点处理得都很温和,没有F词对喷,没有自杀,没有大火,甚至连欺凌都没有给特别血腥的画面,人物随着旅途慢慢的表现出来,转变也在潜移默化间,以家庭开篇,以家庭结束,舒服自然。

无声胜有声,少说话甚至于不说话,考验演员的演技、导演的技法、编剧的功底。观众的欣赏水平也在逐年提升,有些镜头没必要靠演员在那儿嘚吧嘚。天呐他有没有误会我?你不是我,不知道我有多难过!我看到那些同胞无法改变命运我的心夺么痛!希望是这个世界上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 歇斯底里和诗朗诵都是表达情绪的办法,但是不高级。

车冒烟那场戏,大白修车,唐博士站在旁边,看到对面农田里劳作的人,先是两三个,后来所有的人都看着他,双方的对视,形成的反差,连农民们的眼神里都全是戏,但是一句台词没有。这就像木心说的那样,你锁了别人就懂了,不需要在门上写着这是我家不让进别来偷东西啊,一把锁,全部的含义就够了。

吃鸡那段我笑得最凶,刻板印象嘛,就算是没有歧视的心理,人们也往往会想当然的把别人甚至自己归类。淼淼出生在呼伦贝尔,但是几乎不吃水产以外的肉,从黑龙江到云南,像影片里人们用炸鸡款待唐博士那样,在淼淼的生活中发生过无数次。

他把一个异国往事的主题拍成了大家身边随时可能发生的故事,即便不了解那段历史,甚至对这个话题都没有兴趣的人,也可以通过这些细微的小事产生共情,从而更加理解和喜爱这些人物,关心他们的命运。

另外,乱丢鸡骨头那段,有没有人跟我一样,看到了《泰坦尼克号》上杰克罗斯吐吐沫的时候?这要是单身男女的设定,感觉就要往《保镖》的方向走了呢!

靠暴力永远赢不了,只有保持自尊才能赢,自尊总能赢。 平权运动不是简单的激愤与暴力,打人一时爽,但是真正有能耐的,是打电话摇人啊!喜剧效果是很棒的,但是说实话,没什么新意。如果这就是全部,那未免显得说教气,圣人光环太耀眼,编剧的高明是之后让他崩溃了。

我不像黑人,我不像白人,我不像男人,那你告诉我,我到底算什么?淋雨那场,唐博士下车,激动的问了大白这个问题。一个不吃炸鸡,貌似不了解民间疾苦的酋长级人物,他心里的痛苦,正因为有了之前表达的克制,这一句话就已经淋漓尽致。他住在城堡里,一个人。黑人,白人,男人,女人,原本是生理概念,是谁给了他们特殊的定义?做一个足够优秀的人,像唐博士一样有才华有修养的音乐家,不够吗?不够,当时的社会这样回答。就像在酒吧,去哪一家就可以保证不挨揍?一句话,比表现他被多少人欺负,受过多少委屈,都更能反映出这个人物内心的痛苦。

去程回程,两次被警察拦停。第一次遭到白左警察的歧视,发生冲突,大白和唐博士还被丢进了笼子。最后的小酒馆演出,唐博士得到了同胞的认同,也在与大家的相处中找到了快乐,此刻返程,又遇上警察。

大白的咒骂,最恨条子,何尝不是对警察的一种刻板与歧视?有麻烦吗?有,你车坏了。有点好笑,有点温暖。警察为他们提供了帮助,他看唐博士的时候完全没有异样,一句先生们圣诞快乐,这才是巡演最终的句号。

这里警察的表现,给人一种穿越了的感觉。之前警察种族歧视,酒吧里小流氓打人,服装店老板嫌人家脏,酒店经理不让人家吃饭,简直是360度全方位无死角的歧视,到这儿怎么就如此平和?是个bug吗?个人认为不是。

一是因为他们离北方更近了,根据影片中提供的信息,北方的宽容度相对大一些。另一个是因为这条路已经不仅是巡演的路,也是平权运动的路,一切变得越来越好,种族的问题已经越来越淡化了,平等已经不再是一种追求,而是生活的一部分了。

最后,影片中还有很多点淼淼很喜欢,比如两个人有对比但都不令人讨厌,比如钢琴的品牌,曲子中传达出来的情绪,写给妻子的信,捡来的小石头 大家怎么觉得呢?

奥斯卡最佳影片罗马观后感


以下是奥斯卡最佳影片罗马观后感,与大家分享。这样的一部电影,获得了奥斯卡的最佳影片,可以说还是众望所归的,相对于一些巨制,有些剧情的电影似乎需要耐下性子来看,或许再看一次,你就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罗马。

阿方索卡隆导演的《罗马》,终于拿了今年的奥斯卡,众望所归。很多人很早之前就看了这部电影,纷纷表示:这明明讲的是墨西哥的故事,和意大利的罗马半毛钱关系没有。

乍看之下的确如此,但如果深究导演的本愿,就会发现这部电影中的罗马,其实有更深的含义。

这一切还得从奥地利作家茨威格说起。

1936年,万念俱灰的茨威格辗转来到南美洲。经过了20世纪头二十年的一战,他看清了很多东西:礼义廉耻、自由平等博爱、乃至于起始于17世纪维也纳会议的契约精神,在一战的阴影下全部丧失殆尽。列强们为了瓜分势力范围,悍然撕毁条约,制造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惨剧。欧洲大陆硝烟弥漫,尸横遍野。

茨威格本质上是一个欧洲主义者。他为欧洲文明摇旗呐喊了二十年,直到一战。从19世纪的工业革命开始,欧洲文明伴随着电气驱动的机器轰鸣声,走过了狂飙突进的一个世纪。文明的飞速发展起源于17、18世纪的科学与思想启蒙,牛顿第一定律、《论法的精神》、《国富论》和康德的自由意志哲学,构筑了启蒙时代灿若星辰的底色。机车轰隆隆驶过欧洲大陆,带来的是世界经济轴心不可逆转的西移。1851年维多利亚女王在水晶宫的赞叹文明的奇迹、人类的杰作、多么伟大的时代,象征着欧洲文明的顶点。

1914-1918年,文明的顶点没有阻止欧洲的全面战争,列强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冲突已经无法用文明来解决。茨威格为挽救人性奔走呼号,他以战地记者身份来到战场,亲眼看到了累累尸骨,痛心于文明的不堪一击。他在给友人的信里写道:欧洲文明是要消亡了,但我无法理解,为什么启蒙时代也不曾教会我们团结。

后来,他再也无法忍受战后的危机四伏与世态炎凉,毅然出走,来到了南美洲。据说,他在临行前与友人告别时,用一种近乎冷笑的语气说道:只有人性的贪婪与丑陋,在欧洲我已经看不到美德的遗存。什么文明的奇迹,如今不过是一个巨大的绞肉机罢了。

来到南美洲以后,茨威格觉得心旷神怡。他写阿根廷:西班牙的古老文化在那一片尚未被鲜血沾染和尚未被仇恨玷污的更加辽阔的新土地上得到了保护;写布宜诺斯艾利斯:我们把自己生命中最美好的东西为之奉献的那种信念:达成思想上的一致在那里依然存在、依然有效和依然起作用;写巴西:即使是不同种族的人在那里也会共同生活得相当和睦、相当礼貌,不像我们在欧洲的彼此交往中含有那么多的敌意。

欧洲文明起源于罗马与希腊,而这两者之间又只有罗马延续了数百年的强盛,它的宗教传统和人文精神影响至今。这就是为了导演选择了罗马来作为这部电影的名字。这不仅是电影里那个墨西哥中产社区的地名,也象征着欧洲文明在新大陆的生根发芽。

阿方索卡隆导演的《罗马》,终于拿了今年的奥斯卡,众望所归。很多人很早之前就看了这部电影,纷纷表示:这明明讲的是墨西哥的故事,和意大利的罗马半毛钱关系没有。

乍看之下的确如此,但如果深究导演的本愿,就会发现这部电影中的罗马,其实有更深的含义。

这部电影聚焦1970-1971年的墨西哥城中产阶级社区罗马。他的镜头左右巡梭,以最小的单位家庭为立足点,最微不足道的人物女佣Cleo为观察对象,任贯穿70年代的墨西哥动乱如流水般掠过这个家庭,Cleo和女主人Sofia一家的生活仍然如故,看不出有丝毫被颠覆的可能。

扮演Cleo的演员Yalitza Aparicio是毫无表演经验的新人。但她有这样的魔力,她的外表等同于她的灵魂。Yalitza Aparicio矮壮,浑圆,五官棱角分明,所有能量都封存在体内,坚毅而质朴。

阿方索卡隆拍《罗马》的大部分角度都非常写实。越是惊心动魄的时刻,镜头的气息越冷静,越保持距离感。科珀斯克里斯蒂大屠杀发生的时候,Cleo和Sofia的母亲正在家具店选购婴儿床。听到街上的暴乱,她们和其他顾客一起到窗前张望。街上快速移动的人群如蝼蚁,透过玻璃窗,下面发生的惨剧显得非常遥远。

这场暴乱起源于民主派和军政府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令人唏嘘的是,Cleo的前男友,持枪闯入家具店打死一个示威者之后,把枪对准Cleo,过了五秒钟才反应过来。他站在原地,盯着Cleo不眨一下,也没有把枪放下。他是坚定的极右翼,在和Cleo第一次啪啪之前,还给她表演了日本的剑道。Cleo怀孕以后,他趁着和她看电影之际溜走,再也不知所踪,直到这次指枪对视。

后来Sofia的丈夫也彻底抛弃家庭。Sofia带着四个孩子和Cleo一起去海边度假,两个孩子在海中遇险,不会游泳的Cleo涉水往海里走去。

镜头在侧面隔着一段距离注视她,Cleo在一个个浪头中的剪影像磐石般坚定。浪花中看不清她救起孩子的动作。仿佛人不是她救的,是孩子被浪冲到她的身边,一个人逐渐变成两个人,三个人,大海选择了把孩子还给她。她把孩子一个个救起,大家都抱住了她。这就是这部电影的海报。

《罗马》展现的是一部真实的历史。它不去剖析和批判历史,影片中两位被男性抛弃的女性角色Cleo和Sofia也从未反击过一次。看上去她们只是逆来顺受,被动接受一次次厄运的预兆。屠杀和背叛不用批判,仅仅需要对比。《罗马》中的女性以惊人的毅力和理性让生活保持在正常轨道上,抵御男性过剩的欲望带来的杀戮和离弃。

这也是一部欧洲文明的挽歌。我们把自己生命中最美好的东西为之奉献的那种信念,在这里依然存在,这是茨威格对淳朴美洲的赞叹。在电影里,这也是对女仆的赞美。即便在社会大动荡的年代,也不丧失人伦、道德和理性,这就是茨威格一直想找寻的欧洲文明。这和《布达佩斯大饭店》所要表达的意涵,是一样的。

《罗马》是回忆,也体现了导演的价值观。他在回忆中找到某种存在于Cleo和Sofia们体内的,人类共通的精神:这种精神保护人类在危险中延续种群,免于仇恨与疯狂。这种精神,就叫理性。

茨威格曾在美洲看到希望,最后自绝巴西。多希望他在那片土地上看见她们的脸庞。

奥斯卡电影《绿皮书》观后感


奥斯卡电影《绿皮书》观后感

原创: 江南月

前方剧透,谨慎阅读

第91届奥斯卡奖落下帷幕,影片《绿皮书》成最大赢家,拿下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最佳原创剧本。其中最佳男配角马赫沙拉·阿里还出演了《阿丽塔:战斗天使》中的反派维克特,片中一个没有台词的现身,光光靠眼神就透露出犀利演技。优秀的演员就是这样,即使没有一句台词,也能将情绪表达出来。做到极致的更是直接不露脸,比如《霍比特人》系列中的恶龙史矛革配音演员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仅仅通过磁性通透的声音塑造怪物傲慢自大的性格。《绿皮书》中阿里扮演的唐纳德·谢利音乐家,表情动作自然,情绪流露真实,配得上奥斯卡奖。

影片中看似有两个主角,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托尼·利普。因为并没有正面详细介绍唐纳德·谢利,而是从他和利普相互了解的过程中,侧面描写了谢利的家庭,身世和生活。托尼·利普,美籍意大利人,举止粗鲁的大吃货。有黑道背景,在歌舞厅当过服务员兼打手。由于经常打人,换过很多工作,住在纽约治安最差的布朗克斯区。对黑人有偏见,黑人工人喝过的水杯都直接扔垃圾桶。唐纳德·谢利,文化高且有操守的黑人钢琴家,只弹奏施坦威钢琴,住在卡内基音乐厅楼上,室内装饰豪华,各种奢华摆件和玩物,有仆人打理生活。

谢利即将到歧视黑人风气严重的美国南方进行巡回演出,所以需要雇佣司机,仆人以及保镖。谢利给出的要求很高,而且待遇也不低。他一开始就相中利普,可利普也不是能屈身做下人的角,尤其是替黑人打工,以工资太低拒绝了。利普没了工作,只能靠抵押财物生活,甚至直接和别人打赌,一个小时内吃掉了26个热狗,就为了50美元。谢利最后还是接受了利普的要求,还礼貌地打电话给利普太太征求同意。在临行前,唱片公司给了利普一本黑人安全出行指南,书里面列举了愿意接待黑人的酒店,绿色封面的册子恰好对应了电影名《绿皮书》,而且书上使用了冒犯性的"NEGRO"一词。

八十年代的美国南部美景,徜徉着八十年代歌曲,这样美丽的动态画面下,却隐藏着黑暗的一面。利普说他老婆买过谢利关于孤儿的唱片,封面是一群孩子围坐在篝火旁边。谢利告诉他,那是俄尔甫斯,希腊神话中的传奇音乐家,那些小孩是地狱恶魔。这段对话就好像隐喻着黑人天才钢琴家谢利,生活在一群歧视黑人的人群中,而这些带偏见的人只不过像小孩子一样,拥有幼稚的想法。巡演中种种事情也可以看出这个社会对有色人种的歧视,比如,黑人不能进屋,外出喝酒被无理暴揍,不能试穿没买下的衣服,奇葩的城市规定,莫须有的拘捕,以及狭小堆满杂物的更衣室。特别是休息时间,只能使用屋外的茅厕,不能与白人共用洗手间和餐厅。当谢利生气地提出需要到半个小时车程的旅店方便时,宴会主人居然同意了。谢利本可以不受这种气,拿着三倍工资在北方安安静静演出,可他却幻想着用自己的巡回演出,让大家去掉偏见。其实不论他怎么努力,种族歧视环境已经根深蒂固了,不管是酒吧混混,名人名流,商店老板,国家警察,俱乐部餐厅,甚至是某些城市,都带着偏见和歧视。

谢利在音乐方面得到了极高成就,接受过高等教育,行为举止文雅,语言谦逊,过着衣食无忧的上等生活。偏偏对黑人音乐家抱有成见,不吃代表黑人的肯德基食品。每日晚上靠酒精麻痹自己。利普歧视黑人,可却听黑人歌曲,开车乱扔垃圾,随地大小便,说话粗鲁,性格暴躁。肤色,阶级,性格完全相反的两个人坐进了同一辆车,经过旅途中的几个事件,两人渐渐达到和解。利普从丢掉黑人用过的杯子,变成和谢利共住一间房间。为受到不公平待遇的谢利打抱不平。谢利也放下身段,主动承认错误,教授礼节,指导措辞练习和写煽情的书信。

影片的结尾部分,谢利拒绝了最后一场演出。因为那个侮辱规定,利普也没有收受贿赂而要求谢利表演。在有色人种聚集的酒吧,谢利突破自我,手抓鸡腿用餐后,在没有施坦威钢琴的情况下演奏一曲,惊艳全场。随后在大雪纷飞的回家路上,警察也没有因为车里有黑人而为难他们,反而帮他们疏导车辆。最后谢利主动来到利普家,两人像老朋友见面一样相互拥抱,利普家族也接受的这位谢利,一起共进晚餐。

这部典型的美国公路片,用一段巡回演出的旅程为背景,讲述两个角色在旅途中一系列矛盾冲突,完成了思想转变,性格塑造和自我突破。如果一部电影没有炸裂的特效撑场面的话,真实的剧情和扎实的演技也能让人眼前一亮,显然《绿皮书》做到了。大到美国总统的特批电话,小到利普的态度转变,影片中营造的温馨画面,虽有些牵强,也算给出一个美好结局,让我们看到这个社会慢慢去改变,去接纳,包容和保护有色人种,加上阿里传神的表演,拿下最佳影片奖还是很有说服力的。

2019奥斯卡绿皮书影评作文


2019奥斯卡绿皮书影评作文

《绿皮书》这部电影很像一部法国电影《无法触碰》讲的都是黑人与白人经过两个人的相处用友情化解了由肤色带来的歧视。这部电影也很好看,很轻松搞笑,也推荐看一下。以下是2019奥斯卡绿皮书影评,与大家分享。

今年的奥斯卡上《绿皮书》拿下了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三项大奖,称得上是最大赢家。在同事的推荐下看了这部我以为我会睡着结果没有的电影。推荐大家去电影院看看这部轻松的商业喜剧片。

两位男主分别是白人保镖男主兼职司机(小白)和优秀的黑人爵士钢琴家(小黑),小白作为小黑的司机带着小黑去南方巡演,当时美国的南方很歧视小黑这种成功的黑人,劳动的黑人不接受小黑有才有钱,白人不接受他的肤色,因此,虽然小黑在已经很有名(途中进了监狱,然后给肯尼迪打电话释放的)但是一直缺乏自信,电影的主要内容就是在巡演的过程中,小白帮主小黑克服各种歧视和困难在小白的帮助下,小黑知道光靠天赋并不能接触人们的偏见,还需要勇气。最后完成了在南方的演奏。

两位主演演技也是尤为精彩,黑人是去年夺得奥斯卡最佳男配的月光男孩的男主角,白人是指环王中的阿拉贡(看的时候并不知道,之后百度才知道),两位在影中十分的幽默与搞笑。一个傲娇,一个洒脱,一个端着架子下命令,一个鸡贼的反抗,让这部影片变得不那么枯燥,这是使我没有睡着的原因之一。

我认为这部片子想表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和生存法则,就是这种不同的碰撞,带来了是跨越阶层和肤色的朋友,简单来说,这就是一部讲两个好朋友之间的故事,在这对好朋友的故事中包含了平权的理念,一点也不刻意的去表现歧视,反而十分感人。这一场看似平常的工作却成为了小白和小黑的心灵之旅。

绿皮书获奖引争议?绿皮书观后感


不得不说《绿皮书》这部电影作为奥斯卡最佳影片的获得之作是没问题的,虽然电影中有着一定的正直色彩,但这是赤裸裸反映现实的,即使我们在嘴上强调着平等,但是实际行动上还是会存在这很多差异性。电影之所以有深度,大概就是由小见大,给我们现实的思考。

作为奥斯卡最佳影片,我不止一次见到《绿皮书》的名字,最近一次听到是章子怡在两会上提出国内也应该学习像绿皮书这样的影片,从小人物出发讲述真实的故事,这样更能打动人心。听名字和部分剧照,给我的直面感受是一部小制作的剧情片,看到的有限的剧照里,车和炸鸡,两个人,伴随一些富有哲理的语句,我猜测这大概关于家庭?关于梦想?关于守候?

在开场不久后,我终于了解到,绿皮书指示着上个世纪60年代黑人可居住的宾馆,影片所探讨的方向,从一开始就很明确,关于种族歧视相关的话题并不少见,但是这部的细腻剧情和人物设定以及真实来源都更加令人动容。

一个举止体面的黑人和一个行径粗鄙的白人,雇佣关系。

影片中对于黑人的歧视是随处可见的,高档餐厅,宾馆禁止出入,在一些日落镇晚上不被允许出现,酒馆中被殴打,时刻伴随着讥讽的目光。年代恰好设定在解放奴隶宣言颁布后的100年,1862-1962,100年过去了,情况仍然不容乐观,甚至在今天,歧视也没能完全消除。就比如我刚才一直在想,是否存在一个对黑人更礼貌的称呼,我没能想到。

对于种族的歧视是如何产生的?如果仅仅是肤色,一白遮百丑的观念全球通用,雪白的皮肤令人看上去更加高贵,而黑色皮肤令人联想到不洁,可能人类确实存在这样的天然审美,但应该只是最浅显的一层。我想可能更多还是跟教育程度,地域因素有关,一方面除了基因,环境的影响,靠近赤道的地区也就是非洲常年炎热,而欧洲大陆尤其是北欧大多严寒,可能板块迁移过程中地理环境决定了部分肤色,而非洲在我们的印象中常常与荒凉、炎热、贫穷关联。非洲是古文明发源地之一,非洲还拥有丰富的矿产、水力、林业、农业等资源,为何现在会如此落后?

我想一方面是和地理环境有一定关系,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带来了干旱和疫病,还有长期的种族冲突为非洲发展带来障碍,另一方面就是长期的殖民,从世界发展的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圈中非洲提供的就是廉价的劳动力和材料,从15世纪开始到1960长达五个世纪的殖民使得非洲很难再追赶世界步伐,而且重要的历史节点带给国家及地区的改变不是几个一百年就能弥补的,中国和发达国家差距况且不止几十年,非洲几个世纪的被殖民更加是元气大伤。人是群居动物,我认为对于人的歧视和地区是高度相关的,中国衰弱的那些年里黄种人一样遭人白眼,国家的发展会给公民带来更多的尊重。那么同样是在美国,都是美国居民,在所谓高度包容的迁移国家,美国的人种歧视甚至比阶级矛盾更加恶劣。

再次回到教育问题,在影片中据大多数的黑人出现在恶劣的环境,从事劳动工作,似乎普遍看上去较为粗俗。从道德和法律上我们都认为人人平等,但是试想一下,如果黑人群体长期处于教育贫瘠的地区,你看到的大多数都是行为举止较为粗鄙的黑人,加上肤色的天然感观,你又发现周围黑人群居地常有打架斗殴事件发生,偏见自然会产生,不仅如此。你还会告诉孩子和亲戚朋友远离他们,那么偏见会一代代传下来。观念的消除是很难得,这不是一个唐.雪利可以做到的,需要更多的教育机会,从而涌现更多的杰出黑人代表,但这没那么轻松,政府的作为是需要动力的,除了让世界更美好的伟大远景之外,还有财团的利益和地方的纠葛等等,旧贵族消失新贵族出现,总有阶级斗争,总有利益冲突,即使是奥巴马,要处理的首要问题也不是种族歧视,即使政府积极作为,理念的改变也需要至少一代人的过渡。而且说实在的,肤色的天然审美使然是强烈存在的,即使是听从法律与道义,这个看脸的社会也总是会有一些令人无可奈何的天然障碍。

我记得大二暑假在美国旅行的时候,就不止一次被提醒不要在黑人聚集区久留,那里常有枪战发生而且警察时常无能为力,我从不同的当事人和口耳相传中得知太多类似案例。我没有去过危险区,但我印象深刻的记得,我在圣母大学里准备搭乘汽车去芝加哥的时候,向一名类似负责停车事宜的黑人寻求帮助,他用十分标准的美式英语耐心得一遍遍向我这个路痴指示道路,非常友好。我很难衡量所见和所闻,我只能认为一个人受教育程度和生活环境会对他造成最本质的影响。

回到影片本身,唐.雪利的人设非常别致,被白人歧视,被黑人排挤,他在舞台上获得掌声和赞誉,仿佛一时无两的明星,回到现实却遭受所有人的冷落和白眼,他的才华可以为他带来财富却买不来地位,一身繁华,却始终孤独。开始我一直觉得他内心深处是自卑的,所以始终无法自在面对同伴,他认为自己和他们不同,所以拒绝炸鸡,拒绝游戏的邀请,用繁琐的礼仪保持内心的尊严。就像唐顿中的汤姆,尽管娶了三小姐,甚至大家将他视为家族一员,但是内心的格格不入始终无法消除。但是后来我渐渐意识到他是不懂得如何和同伴相处,拒绝炸鸡并非是虚荣矫情,而是他确实没有吃过,他的天赋使然给了他高等教育的机会,优渥的经济条件教给了他上层阶级的生活,所以他确实内心并不认同同伴的生活,他接受的是白人教育,没有人教给他怎么和同伴相处,所以生活自在甚至放肆的tony成为了他的老师,作为底层人民tony更加了解黑人的音乐、饮食和玩乐,他对于黑人的认同感甚至比唐更强烈,因为他长期和他们打交道,而唐对同伴生活几乎一无所知,且白人教育使得他不愿踏出了解的第一步,对自身身份的不认同导致对自我的不确定。然而tony帮助唐.雪利在橘鸟旅馆完成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演出,不是金丝笼的夜莺,而是为了纯碎的快乐。这是托尼底层小人物身份发挥的重大作用。

而托尼另外一个重要的身份是白人,群体对群体的态度改变,从人对人的转变开始。从影片开头tony连两个黑人雇工喝过水的杯子都要扔掉,不管家中有多窘迫。包括拒绝做管家和贴身男仆,甚至拒绝为唐拎箱子,可见成见之深。但是在他第一次听到唐演奏钢琴之后,他不自觉的身体摆动和喜悦的神色无不透露出崇敬之情,就像他写给妻子的信中热切的语句,他是个天才。唐惊为天人的艺术天赋使得托尼另眼相看。我认为这跟tony本身个人性格极大相关,他在前面提到自己是出牛艺术家,虽然是个玩笑设定,但是可以反应出其实他对于艺术家是憧憬的,而且他经常听歌甚至家里对于祖上跟艺术家庭相关的玩笑其实反映出他们对于知识和艺术的渴求,对于底层人士他们对于才华满腹的人甚至有更多的尊重,就像在橘鸟中一首钢琴曲引得满堂彩。

然而对于白人阶层来说,他们自诩是肖邦的国度,不允许黑人弹奏古典音乐,觉得这是属于他们的东西,唐的演奏对他们来说就像买来的圣诞树一样,只是节日的装饰品,他们才是艺术的主体。又让我想起唐顿,在一次宴会中他们请来澳大利亚籍的歌手,巧了,她也为总统演唱过,也是一位世界闻名的艺术家,然而开始却只被允许在房间里吃饭不能到餐厅,她的其他随行人员则只能跟仆人共餐。就像宾馆经理解释的这样,这是传统,长期的观念根植使得他们拥有高人一等的错觉,无论三重奏有多么精妙,那都是为我们演奏,而不是演奏艺术本身,这让平等的音乐交流沦为服务性质,这种思想就不是才华本身能解决的了,还需要谈判能力和不屈服的勇气,最后唐提出的,要么我在这里吃饭,要么我拒绝演奏。其实包括tony的几次挺身而出,虽然有武力加持,但是事实是拳头很多时候比话好用,除非你有权或者钱,所以黑人争取权益的开始伴随流血牺牲,任何革命的开始几乎都是凭借武力来争夺话语权,通过演说鼓励和改变,最后推动法案的实行,影片所处年代是黑人抗争真正开始有希望的开端,黑人渐渐开始拥有选举权,开始有祝他们一路顺风的警察和帮他们摆脱麻烦的司法部长,我想这是好的影片通用的格式,这个世界一片狼藉,但是太阳正在冉冉升起。

2019年度奥斯卡黑马绿皮书影评


《绿皮书》这部电影给我们的感受真的是独树一帜的,它是根据真实的事件来改变的,如果说看多了大制作,不如来看看这部剧情片。其中电影给人的深思还是很多的,有种族问题,当然也有温情的一幕,总之,这部电影获得了奥斯卡的肯定,也获得了大家的肯定。

世界上孤独的人都害怕迈出第一步

皮肤、阶层、性格和取向天差地远的两个男人,因为音乐结缘,因为公路旅行而成为一生朋友。有时候才华并不够,还需要勇敢,推倒心中那面墙才能开门见山。电影就像一颗绿色小石子,投入黑白分明的美国社会,激起轻小而美丽的涟漪。

在刚刚落下帷幕的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上,《绿皮书》摘得最佳影片。在此之前,《绿皮书》已获得第76届金球奖最佳喜剧片,在多伦多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观众选择奖、美国电影学会奖、美国评论家选择奖等等。

(人物原型)

《绿皮书》改编自真人真事,背景是1962年,一个对非裔美国人来说无异于中世纪的黑暗年代。60年代初,美国的种族歧视问题依然十分严峻,尤其在农奴制度历史悠久、思想封建保守的美国南方,黑人和白人仍然生活在两个世界里。

历史上,绿皮书的确存在,在种族隔离尚未消除的年代,这本绿皮书应运而生,提供那些关于接待黑人的餐厅和招待所的实用信息。白人司机托尼(Tony Lip)与黑人艺术家唐雪莉(Don Shirley),就带着这本绿皮书,朝南方出发了,在思想封建保守南方的几个州展开巡演。

一、音乐是世界的,白人黑人所有种族的人都有权力演奏,这是Shirley想要瞿改变世界的方式。

音乐带来的享受是共通的,在Tony第一次听到Shirley博士的演奏时,他为自己是他的司机而自豪了一下,在给妻子的信中,他称Shirley博士为天才,他觉得Shirley博士不像被歧视的黑人,而像自由的人,甚至弹得比白人更棒。原本的歧视正在慢慢松动。每一次演奏,Tony都越来越享受Shirley的表演。

因为是黑人,白人无法接受黑人来弹奏白人音乐。甚至在1956年,耐特金科尔应邀在伯明翰市礼堂演出,他是被邀请的第一个在白人场所演出的黑人,当他一开始演奏就被人袭击,因为他作为一个黑人居然弹奏白人音乐,他们把科尔拉下舞台暴揍了一顿。所以,唱片公司安排Shirley博士做一个有色艺人,弹奏白人可以接受的流行音乐,而非弹奏他最喜欢的古典音乐。

Shirley博士本可以留在北方,在公园大道接受褒奖,薪酬还是巡回演出的三倍。但他坚持要到南方巡回演出,冒着生命危险,他想通过音乐来改变这场运动。

二、歧视:既不够白,也不够黑。

Shirley博士每天晚上都要喝掉一瓶威士忌,他为自己感到悲哀,一个人住在城堡里,为有钱白人弹奏白人所喜欢的流行音乐,扮演唱片公司觉得适合他的有色艺人,而不是他最喜欢古典音乐。白人在演出时尊重他,是因为白人会觉得这样做比较有教养,然而一旦他离开那个舞台,白人只当他是黑鬼,还是把他当普通黑人一样歧视。他独自一人忍受着这样的煎熬,因为他非黑非白。

影片中时刻充斥着种族歧视的桥段,邀请Shirley演出的庄园主人拒绝让他使用屋内的厕所,并用一个简陋的茅房羞辱了他。

他们路过日落镇(种族隔离时期,某些美国城市不允许黑人日落后在当地逗留),Shirley被无礼的警察要求下车提供证件。面对警察的羞辱,Tony忍无可忍,出手袭警,他们被关进了牢房。

在牢房里,Shirley对Tony说,靠暴力你永远都赢不了,只有保持了自尊你才能赢,自尊总能获胜。

三、肯德基的欢乐时光

Tony固执地认为,所有的黑人都应该喜欢炸鸡,无法想象Shirley博士从来没有吃过炸鸡。并不是所有的黑人都是一个样的。

Shirley博士不吃炸鸡的原因是:不想毯子上滴油,没有餐具怎么吃东西。

第一次吃炸鸡的Shirley博士表示:好好吃,就是看起来太不卫生了。

四、家庭

两人性格差异也来自于家庭。

Tony并不知道他要写些什么,写信是因为他想念他的妻子,或者是他的妻子要求他写信。

Shirley博士说,但是你词不达意了,你的信里并没有表示出你想她。然后手把手地教Tony如何表达。

当我想你的时候,就想起爱荷华那美丽的平原,现在你我之间的距离,令我心碎,缺了你的陪伴,人生便无意义。爱上你,是我这辈子做过最简单的事,于我,最重要的是你。遇见你的那天就爱上了你,直到今天。用我余生,爱你不变。

Tony拥有幸福的家庭,而Shirley博士选择了钢琴家而放弃婚姻。

甚至不敢主动与家人联系,觉得他们要找我的话知道我在哪。

五、静默

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象力从没有受到过限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

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这个世界,我终将目标缩短了些,决定只想改变这个国家。

当我进入暮年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

当我现在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

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做一些事情。

然后,谁知道呢?

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经典民族教育影片绿皮书观后感600字


每一个人在观看一部影片之后都会有所感受,观看作品后受益匪浅,心中有了更多的想法,懂得了更多道理,我们可能会有特别丰富的感情包含在这个作品里面,此时就可以写一篇欣赏书笔记,用文字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您抓住了作品的哪些精髓呢?下面是读后感大全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典民族教育影片绿皮书观后感600字”,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经典民族教育影片绿皮书观后感600字【篇一】

《绿皮书》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一部喜剧电影,通过巡演过程的经历来直面种族主义与道德伦理,结局引人深思乏味。 本片由彼得·法拉利执导,维果·莫特森、马赫沙拉·阿里主演的剧情片,于2018年9月11日在多伦多国际电影节首映,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原创剧本和最佳男配角3项大奖,成为本届奥斯卡的最大赢家,是一部实至名归的优秀影片。 这部影片主要讲述黑人爵士钢琴家唐和他的白人司机兼助理托尼两人一路南下,开车赶往美国各地巡演,经过一系列波折以后,重新认识彼此、尊重、改变彼此,建立起一段跨越种族、阶级的纯真友谊。

唐站在舞台上是一名受人尊敬的艺术大师,但是在台下确实一个尴尬的存在,既不被白人所认同,又不被黑人群体所接纳,孤独地让人心疼。 司机托尼虽家境窘迫、暴力、痞气,却拥有一屋子温暖的家人。并在旅途中将家庭的温暖传递给孤独的唐,两人最终建立起一段跨越种族、阶级的友谊。

经典民族教育影片绿皮书观后感600字【篇二】

看完后,感触很大。

影片的故事起伏不大,是仅仅的叙事,却给人深深的震撼。

两位主人公的几次上车下车,预示着两人之间的微妙改变。

从拿到手的绿皮书开始,肯德基、幸运石、写信、遇难、化险,在走走停停的过程中,两个人逐渐敞开心扉,接受自己,解除偏见,互相尊重。

刚开始托尼对黑人的成见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影片开场不久就扔掉了两位黑人员工喝过的杯子。到后来成为雪利的司机,他从开始的桀骜、偏见,到后来见证了雪利的优秀,接受了雪利的优秀,同时被这种优秀所感染。

雪利本身是个足够优秀的人,一般来说跟托尼这个老粗在一起理应学不到什么,但他却得到了走出孤独的勇气。

在电影中随着旅途的进行,我们能看到两人相互影响,不断改变与成长。我觉得,这种看得见的成长才是最打动人的。

在影片中,雪利博士是一位极富教养的钢琴家,理智地克制自己所有的情感,将自己训练成一位优雅而忧郁的贵族。然而这样的他,是不快乐的。他属于黑人中的异类,白人中的笑话,他永远无法融入这个世界。然而托尼出现了,他拿着炸鸡告诉雪利:“我父亲曾经说过,无论做什么,都要百分之百地做,工作就工作,笑就笑,吃饭的时候要像最后一顿。”

最终,雪利博士敞开心扉,接过了托尼的炸鸡,走出了寂寞,更是收获了一段珍贵的友谊。

影片的结尾,雪利敲开托尼家的门,当托尼向家人介绍雪利后,寂静无声,面面相觑。而下一秒,众人欢庆,将雪利拥入房间。托尼的夫人拥抱着雪利“谢谢你帮他写那些信”与“谢谢你把丈夫分享给我”相呼应,是如此温馨。

经典民族教育影片绿皮书观后感600字【篇三】

如果有两种人生让你选择:

一种是拥有高雅的气质,优雅的谈吐,天生的音乐才华,衣食无忧的生活,出口成诗的情思。但却也有着被歧视的肤色和孤独的内心。白天坐拥澎湃的掌声,享受他人的肯定,夜晚却回到空无一人的大房子里独自喝酒。

一种是有着简单的思维,发达的肌肉,无所畏惧的洒脱,粗枝大叶的快乐,难捱于胸的正义。但却也有着冲动带来的惩罚和生活的拮据。因为冲动打了人,丢了一份工作,回到家还是有妻子温暖的怀抱和孩子们的咿呀快乐。

你怎么选?

很多人说,这两种人生我都不喜欢。我喜欢将它们二者中和一下,那就是我的完美人生。可是,人生,真的很难完美啊。

电影《绿皮书》讲的就是这两种人生的故事。过第一种生活的是个黑人音乐家唐雪莉博士,有才华,有钱,但是没有朋友,充满了孤独。过第二种生活的是托尼,没有钱,没有地位,却有家人,有欢乐。

我们大多数人过的都是托尼的生活,虽然我们没有住城堡,有时还为了房租而出卖体力;我们也没有光鲜亮丽的身份,走在大街上,没人敬仰。可是,我们也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活得简单而快乐。

一开始,我是向往唐博士的那种生活的,有自律,有尊严。可是,看到他在大雨中崩溃的瞬间,我发现,他并不快乐,他活得太拘束,太苛刻。有时,我们自以为拥有越多的头衔,我们越能快乐,殊不知,有时,一种身份也代表着一个枷锁。有时,正是因为一无所有,可能才更轻松,更洒脱。

放下我执,也许才能看到更广袤的世界。如果不是给唐博士当司机,托尼不可能知道挑剔的音乐家也有背后的孤独,唐博士也不会了解一个世俗享乐主义者的快乐。

存在即合理,我们认定的不一定是最正确的,试着去改变,去接纳,去包容,可能才能体验更多,享受更多。真的有些明白了造物主的伟大,它给了玫瑰花的芬芳,也给了玫瑰花扎人的刺。

卞之琳说,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还有句更俏皮的话,所谓的人生,就是笑笑别人,被别人笑笑。

也许就是这么一回事吧,这是部很温暖的电影,大家可以去看看哦!

经典民族教育影片绿皮书观后感600字【篇四】

今天去电影院看了绿皮书,回到家后,感觉犹如男主回家时发生了很多,电影给我了很多启发。这是一部非常好的电影。

电影让我看到了1960年代的美国和现在的中国自己。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问题和需要提高的地方。这些地方并不会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而得到改变。这个世界有很多其他的方面,是物质和金钱不能够解决的。比如人的观念,国家的政治民主,开放,和自由。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美国社会的物质生活已经非常丰富,汽车,冰箱,电话,电视直播和住房。已经是一个十分发到的社会。但是在社会阶级中还存在很多很多问题。特别是对黑人的公平对待方面存在严重歧视。电影中这位钢琴师,尽管他社会地位高,收入丰厚,但是由于肤色原因,还是被各种刁难和歧视。这并不会由于他的收入而改变。1960年代的美国,社会阶级方面真是非常非常糟糕。

反观我们现在的中国,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人均GDP即将突破1万美元。但是在人文,宗教,民主,言论自由,法制等等方面还有很多很多工作要做。我们的互联网和言论还在遭到严格的管控。这部电影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和鼓励。美国人民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他们的国家和社会做出了很多的贡献,他们的努力真正的改变了国家和世界。正如片子中这位黑人钢琴师所做的一样。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要做的也是努力改变自己的社会和世界。不要埋怨或怨天尤人,要想办法努力为社会正义公平,法制民主做贡献。美国人是值得骄傲的,因为回看到现在,他们在种族阶级这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尽管他们在种族歧视方面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我们确确实实可以看到,他们取得了巨大进步。黑人在美国已经得到了更公平和平等的对待。美国也已经选出了第一位黑人总统。中国也需要努力,改变人的观念和想法,创建更法制和民主的社会。

同时,片中的钢琴师给我了很多的启发。记得以前有一句话叫做:主要看气质。影片中,无论这位黑人钢琴师面对多少的刁难,他总是很坦然的去面对。从来不怨天尤人,从来不抱怨。就犹如他选择了去美国南部去巡回演出,路程中遇到了各种困难,但从来没有听他抱怨为什么要来这里,早知道我就不来了云云。或许他心中怀着更大的理想。或许这就是他的气质。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有时候我们可以控制,有时候我们并不能。如果发生了,我们会怎么面对呢?主要看气质。

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而要问你能为国家做什么。

观后感《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观后感》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观影感受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