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社戏有感600字 > 地图 > 读社戏有感600字

读社戏有感600字

发布时间:2019-09-20 来源:互联网

读《生育大迁徙》有感600字。

当我们通过努力终于做到了博览群书,心中的知识便会融汇贯通形成自己的认识,一个人要想获得伟大的成就,就必须多读多思。在作者写的作品中,我沉浸其中非常吸引人的情节中,写一篇读后感,可以更好地从书中领悟出作者想表达的理念。怎么才能用文字的方式把读后感记录下呢?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读《生育大迁徙》有感600字”,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利用周末时间,我阅读了刘先平老师的《生育大迁徙》一书。书中主要讲了生育大迁徙、夜探红树林、蛇趣这三个以作者亲身经历为素材撰写的故事。

西藏地区的藏羚羊每年初夏都要因生育做一次大迁徙。旅途中,有许多不可预测的危险。牤蝇会把卵寄生在他们身上,幼牤蝇一出生就能在羚羊的伤口上大吃大喝,这虽然也对动物们的迁徙带来了一定影响,可无论怎样也构不成威胁。可若是偷猎者来了,情形可就大不相同了-他们在夜晚打开探照灯,趁羚羊一愣的功夫,就架起机枪朝羚羊群展开屠杀,场面惨不忍睹。这段描写让我想起了那次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也许,在青藏地区,不知发生过多少次这样的惨剧呀!

每个物种在漫长的生命长河都会演化出一些事自己的种族更能够适应气候的“绝技”。海南的红树林就学会了通过海绵状的根把海水过滤成可吸收利用的淡水。他们的种子则还未成熟便长出新芽,一旦碰到滩涂就扎根,形成一片片茂密的红树林。同时因为红树林得到了保护,其规模较以前也有了很大发展。看到这儿,我若有所悟:人类与大自然难道只有利益冲突么?看一看海南的红树林吧!人类给予了他们保护与发展空间,他们便回馈给我们氧气与丰富的水产。任何情况下,我们与世间万物的关系都是平等的,我们不能以个人需要而滥杀那些同在一片天空下的生命,任何生物都有生存的权利。我们人类自诩为万物之王,地球之主。这“主”是与别的物种共发展,获得认同下的“主”。

地球是慈善的,他给予我们阳光、水分、食物、空气,抚育万千人类成长。可我们若是狂妄自大,认为我们可以目空一切,无视自然规律,就会必然受到惩罚。只有人们以生态道德修身治国,人与自然的和谐之花才会开放!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森林报·侯鸟回乡大迁徙》读后感200字


《侯鸟回乡大迁徙》讲了:鸟儿每年都要回自己的故乡,他们都排着整齐的队伍。鸟儿在回家的路上,如果迷了路,它们就胡蹦乱撞,有时撞到岩石上,撞得血肉模糊。海上的风暴吹断了他们的羽毛把它们冻成雕,或者冻死,大鸟就把他们当成,食物、晚餐,还有成千上百只鸟儿被猎人和食肉的动物当成食物吃掉。但是谁也不能控制住他们的坚强和坚持回家的精神,他们迎着风浪,含着冰冻,一直坚持回家。这个故事让我知道了:要爱护动物,动物也是咱们的朋友。

《迁徙的鸟》观后感600字


《迁徙的鸟》是一部纪录片,记录了候鸟们艰辛万分的迁移过程。虽然这部电影没有任何文字,但每个人都感觉得到候鸟们那百折不挠的精神。

这是一个关于承诺的故事,一种对于回归的承诺。故事重点环绕候鸟南迁北移的旅程,讲述候鸟们如何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在大风沙中寻找出正确方向;在冰天雪地中如何保护自己;在浩瀚汪洋中如何猎食;如何逃避人类残忍的猎杀……这些困境,候鸟都要一一面对、一一克服。沙丘鹤在漫天风沙中追寻出路,它们既要面对酷热天气的考验,也要抵御风沙的摧残,可它们都能昂首挺胸与大自然作战到底,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找到出路,飞达它们的目的地繁衍生息;企鹅在冰天雪地下仍要与海狮、海豹们对抗到底,保护企鹅宝宝的安全,尽管危险重重,但仍坚强支撑下去,面对亲情,自身的安危也显得微不足道;大天鹅飞越1200公里,始终对生命保持着一份坚持……这些候鸟们既要克服长途飞行的辛劳,又要克服大自然严峻的挑战,那种面对逆境不屈不挠的精神,让我佩服更令我感动。鸟儿们的这种精神不正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吗?

生活中的人们,何尝也不是像这群迁徙的鸟一样呢?你只有张开双翅,努力地、无畏地、坚强地飞,一直保持着一份对未来的坚持,不被重重困难所压倒,才能实现你人生的目标啊!如果遇到困难你怕了、累了、跌倒了却不愿自己站起来,那也许永远不可能达到你理想的目的地。所以,坚持下去吧,只要坚持下去,你肯定会看到成功正在不远处向你招手。

读《大爱而弃》有感600字


今天,我读了《大爱而弃》这篇文章后,让我深深地感动于这种爱意的痛弃。

《大爱而弃主要记述了曾经有一个聋哑的女人,她生了个孩子。生下孩子后,这个残疾的孤母毅然决定抛弃这个孩子,将他送给一个没有子女的人家。因为唯有这样,才能给孩子一个完美健康的家,才不会让孩子失去语言的能力。

前联苏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生最圣洁,最美好的,就是母亲。的确如此有这样一句话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妈妈每天望着你出门的目光就是爱;妈妈每天为你做的可口饭菜就是爱;妈妈无怨无悔地接你放学就是爱;妈妈每天唠叨的话语就是爱。妈妈使用自己的全部来抚育我们成长,慈母就是一味地奉献,一味地牺牲。文中的母亲,她不是被人所迫,也不是家境困窘,而是逼不得已才抛弃了孩子。天底下哪会有母亲舍弃自己的亲生孩子?

人们常说母恩比海深,可是,还到底有多深呢?每当我吃完饭,妈妈总要问;吃饱了吗?临上学时,总爱说;别忘了带东西,慢点儿走!放学回家,总想知道;上课认真听了吗?听懂了没?虽然这些话语平平淡淡,犹如白开水,根本不值得一提。但却蕴含了妈妈博大无私,深厚沉重的爱意。夜深人静时,妈妈总要起床看我的被子是否盖好;遇到下暴雨时,总能看到她手持雨伞,站在校外耐心等候的身影;我生病时,总会见到她跑东家医院,奔西家医院。妈妈给予我的不正是这种无言的爱吗?

母亲对子女的爱,那是世界上最真诚的爱。有了这份爱,弱小的老麻雀也会吓走宠大的猎狗,渺小的蚊子也会打败壮大的牛。这不是每个母亲所需要的精神吗?

生育制度读后感


生育制度读后感(一)

14社会工作2班 李冬蕾

刚开始翻开书本的时候,我一再疑惑为什么潘光旦先生做的序读起来如此的吃力难以看的明白其中所表达的意义,差点放弃了这本书。不过幸好是老师要求我们要读并写读书报告的,才让我用心坚持的继续读下去,但是越往下读下去越能感受到这本书的智慧所在。对于序我也最终坚持把它看完了,细细回味,竟也体会到序中幽默透露着的智慧。

费孝通先生的这本经典著作,目前我也只是看了一遍,书中的语句是如此的通俗易懂且饱含幽默性。开篇便通过一句通俗易懂的话道明:"当前的世界上,我们到处可以看见男女们相互结合成夫妇,生出孩子来,共同把孩子抚育成人,这一套活动我将称之为生育制度。"相比于教科书式中的生育制度的定义,这样的解读更是简洁明了,更让人愿意花时间去细细品读。此书用最简单不过的语言带出一系列复杂无比的概念,全文围绕生育制度,深入浅出的论述家庭关系中有关生育子女的若干理论问题,而且还讨论了有关种族绵续的一体系活动比如:双系抚育、婚姻确立、夫妇的配合、父母的权力、世代的隔膜、社会继替、亲属扩展等等。费孝通先生在书中对这些问题的剖析以及提出的一些理论观点,对我们今天如何处理家庭婚姻问题、子女教育问题等仍然有很大的教育意义。

以下是我在整本书阅读完后对其线索思路的大概总结及个人的思考。人类社会在群居中开始出现了社会分工与合作,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配合与互动构成了社会的完整,社会结构的完整是社会需要一个新陈代谢的机构来维持最低限度人口从而保障社会的的稳定,因此人类总是在一个接一个出生、一个接一个死亡的无限循环中,新生命接替逝者的工作,从而达到种族绵续。而种族绵续需要通过两性的生殖得以进行。但是性爱与生殖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因为人类可以通过各种办法避妊,去躲开损己利人的生育。因此生育制度要人为的去保障这些新生命的诞生,要通过父母两性的分工来形成双性抚育,一个完整的抚育团体要在孩子的生理性抚育和社会性抚育中同时起作用,从而保证孩子健康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分子,从而继续完成新陈代谢的作用。婚姻是社会力量造成的,结婚并非件私事,它关系到法律、社会、以及宗教的制裁,其用意是在维持结婚的两个人营造长期的夫妇关系,以此来抚育子女的责任。如果一个父亲对孩子不管不问,便会遭到社会的批评及谴责。

费孝通先生认为:"稳定的家庭结构应该是由父母和子女构建的基本三角。"随着子女的长大成人,经过一个社会性断乳的过程,父母的抚育任务已经完成了,一个没有孩子的家庭,通常情况下是不稳定的,家庭关系也更容易陷入僵局甚至破裂。人类的抚育是双系的,而亲属体系一出家庭那么在社会继替的原则上立刻发生单系偏重的趋势,含父系偏重和母系偏重, 对于父亲偏重与社会性抚育,儿女日后步入社会的成就与父亲的教导是紧密相连的;对于母亲则偏重于生理性抚育,中国有句古话说的很形象"打在儿身,痛在娘心",这也表现出母子情感的亲密性。

当子女自己踏入社会结构独立生活,在新陈代谢的原理上表现为进入社会结构的新分子接替了老去一辈的工作,即发生了社会接替的问题。这长期生活的过程中也会有家庭居处的聚散与亲疏在不断的发生着,父母对子女的期望是世代间隔膜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而也产生亲子间的冲突与契合。如子女时常认为父母对他们的干涉太多,蛮横压迫着他们去做不喜欢的事情;而父母则认为子女不能体恤他们,过于倔强,进而觉得是不孝。两代之间的隔阂就这样越来越难以消除。

从种族延续的保障,到双系抚育的解读,从婚姻关系到家庭结构,费孝通先生通过《生育制度》向我们阐释了他的一整套生育制度理论。这本书缜密的文风、深刻的剖析、精彩的论述,是我对司空见惯的社会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使我增添了对家庭社会工作这门专业学科的浓厚兴趣。

我对书中的"社会性断乳"这一章的内容感触颇多。其实我觉得,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大学生也正不断接近社会性断乳这一个阶段,正面临着一些由社会性断乳引发的问题,也正急需我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和社会的额帮助去解决这样一些问题。

"若是承认家庭的暂时性,孩子长大了就脱离原有抚育团体自己去成家立业,则在原有三角形重就得及早防范亲子间持久的联系,这自是违反人性和社会结构的性质,但是在家庭这种特殊的社会团体中却不得不然。在相当时间亲子联系必须被逐渐切断。这过程我们可以称之作社会性断乳。"

在费孝通先生看来,抚育的作用本身是在促成孩子的独立能力,去完成社会新陈代谢的继替过程,达成种族的延续,从而维持社会分工合作的完整性。他通过一系列的对比论证向我们清晰的呈现了家庭的暂时性和家庭的团结,从而产生了第三节的——温存的留恋。"人类的幼年需要依赖成人的保护和供养,家庭就是为了保障孩子得到保护和供养而造下的文化设备。"家庭成为了孩子的避风港,而当孩子长大成人离开父母独立谋生时,便产生温存的留恋。这让我联想到由古至今曾有无数人用诗篇来歌颂这温存留恋的心情,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家庭成员在我们小时候对我们的保护方式和教育理念往往对我们的面对社会性断乳这一过程产生重大的影响。就如当代大学生的社会性断乳问题相当突出。由于在社会性断乳的过程中,父母与孩子之间亲密的感情可能成为孩子今后正常生活的障碍,父母的荫庇、过分的溺爱,往往造成孩子生活不能自理,心理不能自立,严重缺乏生活的基本技能。大学生企图脱离家庭独立的踏入某个社会生活领域,却因经验不足、经济不独立而产生危机状况。他们面临学业、就业、爱情、人际关系的烦恼与困惑,容易出现心理冲突和健康问题,因此对面临社会性断乳问题的大学生应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与健康教育。

生育制度读后感(二)

文 | 莫小北

对于每一位以社会人类学为业或是仅仅接触社会人类学的人而言,费老于20世纪30年代写就的《生育制度》无疑是一部无法绕开的经典著作。这本书以功能学派为基底、以生育制度为对象、以社会完整为入口,深入浅出、鞭辟入里地分析了生育制度这一在人类文化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社会设置的种种相关事实。历经七十余载的流转变动,《生育制度》的观点主张、分析立场及具体内容依然在不断地引起着学界的探讨与反思热情,足见其地位之高、功力之深及贡献之巨。在本文中,我尝试从说明角度与论述内容两个层面出发,谈谈自己对《生育制度》的一些粗浅认识。

1

说明角度:整体论与个体论

费老开篇即指出,他将"男女们互相结合成夫妇,生出孩子来,共同把孩子抚育成人"的这一套活动称为"生育制度",并认为这一安排以"供给新的社会分子"为任务,以"维持社会结构的完整"为功能,是"人类种族绵续的人为保障",其内容可分为生殖、抚育和继替等三个有机组成部分。其中,"生殖是新生命的造成,抚育是生活的供养",而抚育又可分为生理性抚育及社会性抚育两类,后者是指以两性分工与合作为基础而形成的双系抚育;继替则是指"在抚育作用完成时,上一代的家庭怎样交给下一代的家庭的过程",它以"富于特殊性和个别性"、借世代而予以分别的亲属体系为原则,具有"一出家庭立刻发生单系偏重的趋势"的特点。

我们知道,在社会唯名论与社会唯实论这一对本体论对立范畴的引导下,社会学形成了个体论与整体论这两类基本的说明角度。笔者认为,《生育制度》实质上便体现了费老偏向社会、兼顾个人的综合整体论与个体论的一种创新性努力。具体而言:

费老在回顾他一生的学术历程时,指出《生育制度》最为清楚地表达了"把社会看成比生物群体高一层次的实体和把社会只看成是人的群体的生活手段"[]的社会唯实观,即认为"社会本身是个实体……实体有自己发展的规律,它可以在载体的新陈代谢中继续存在和发展",这便使得全书将整体论的说明方式作为了论证主线;但这种"社会是实体,个人是载体"的解释路径在突出社会结构之地位的同时,"难免导致‘见社会不见人’的倾向"——这一点体现为在《生育制度》中,费老延循"为了解决生物界中人的生命有生有死的特点和社会实体自身具有长期绵续、积累和发展的必要所发生的矛盾,而发生社会制度"的研究理路,认为生育制度"并不是用来使个人满足其生物上性的需要,而是因婚姻和家庭等规定的制度来确定夫妻、亲子及亲属的社会角色,使人人得到按部就班地过日子",并进而实现了"完成社会新陈代谢作用的继替"功能。但在王铭铭看来,《生育制度》并不存在重社会而轻个人的论述不足,相反,他在研读《生育制度》的基础上,将"生育制度"界定为"围绕人的生物个体的复制展开的社会制度建构",并认为费老在论述中通过以"一种‘生产社会、同时生产个人’的制度"——家"为中心去说明人的生活和社会结构",从而关注到了"个人、群体和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

面对著者与评者的分歧,我们在承认主观差异存在的基础上,也应当对这些不尽一致的表述进行一番梳理,以期能够获得对《生育制度》的更为全面与系统的认识。而要对《生育制度》所持的说明角度有一清晰了解,最为可行的办法便是回到原著去解读文本。笔者发现,费老分析生育制度时,并非没有注意到个体在制度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这一点在书的第一章体现最为明显:费老在分析生育制度的功能时写道,"从个人生活之外去找文化的根源,我们是不愿意接受的。因之,我们还得在个人需要生存的基础上找到种族必须绵续的理由","人间一切制度都是为了满足人类需要而造下的".正是由于个人生存需要社会完整与种族绵续,才引起了实现社会分子新陈代谢的生育制度。——这里能看到马林诺夫斯基的"强调文化最终应满足个体的需要"的个人主义功能论对费老的影响。虽然费老说他在写作《生育制度》时"进一步脱离了马氏的以生物需要为出发点的功能论,而靠近了布朗对重视社会结构的功能论",但以个人欲求作为制度分析之起点、主张个体生存的需要构成了一类文化迫力而导致生育制度形成的分析路径还是明显带有马氏的影响痕迹。然而我们也应看到,费老在书中并不如马氏那般强调生物需要的极端重要性,而是将关注点放在了生育制度在以整合社会与绵续种族来满足个人作为社会分子的社会性必需方面所具有的功能。

进而言之,在对马氏的个人主义功能论进行批判性继承的基础上,费老更为明显地积极汲取了布朗的结构功能主义功能论观点。布朗早期注重对事物功能的研究,认为"一切文化现象都具有特定的功能……研究时只有找到各部分的功能,才可以了解它的意义",后来布朗又转向对社会结构的关注,指出只有明晰了作为"在由制度即社会上已确立的行为规范或模式所规定或支配的关系中,人的不断配置组合"[]而存在的具备整体性、突生性和变动性的社会结构,"才能真正找到构成这一结构各部分所起的功能作用"[].在布朗看来,社会人类学以"作为整体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反应"[]为研究对象,其"目的是利用社会的知识,建立关于社会现象的有确实根据和重要意义的通则".——这在《生育制度》中无疑有着更为充分与全面的体现:费老将生育制度界定为"人类种族绵续的人为保障",侧重于甚至过多地强调了生育制度作为一类社会事实所具有的客观性、外在性、强制性与普遍性,重点关注了生育制度对个体的影响乃至决定作用;同时,书中所引材料多侧重于描绘在劳动分工尚不发达的传统社会中,生育制度这一社会安排对个人的生物及情感诉求所生成的对抗性及压制性(如关于内婚制、双系继替等的论述)。总之,费老在《生育制度》一书中更偏向于受涂尔干与布朗影响而形成的视社会为超人实体的整体论角度,但同时也渗透着源自于马林诺夫斯基的个体论面向。

综上所述,可以说,费老的《生育制度》体现了一种综合功能学派两位巨擘——马林诺夫斯基与布朗二者各自研究取向的卓越努力。不论我们说费老是在马林诺夫斯基个人主义功能论的体系中强化了对宏观性的社会制度的关注,还是反过来说费老是在布朗结构功能主义功能论的基础上加入了对个人需要的考量(就文本表述而言,应是后一种解读更符合费老本意),《生育制度》都是在对话前人、调和对立、博采众长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创新性尝试与综合性努力。在我看来,费老并没有在社会与个人两分的连续谱上走向任一极端,但也没有对社会与个人二者给予同等的重视与强调,而是选择了偏向社会、兼顾个人的一种分析取向。《生育制度》在承认个人的生存需要必须得到有效满足的语境下,看到了社会完整之于社会分子存在的必要性,进而认为生育制度是社会结构之构成元素实现新陈代谢的人为设置,并以社会结构中由父母子组建的基本三角团体——家庭为核心,展开了对婚姻的确立、双系抚育、社会继替、世代参差及亲属扩展等内容的分析,其"用意是在就种族绵续的起点和制度完成的终点之间那一大段社会的与教化的文章,加以推敲分析"[].只不过在对生育制度内的种种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时,费老更侧重将之视为一类对个体具有支配性力量的实体,而多少忽略了个体在接受制度制约的同时所内含的主观能动性与策略选择可能性。

对于结构与行动、客观与主观这些对立统一体之间的辩证关系,现代与后现代社会学理论家们在反思传统二元对立固化思维的过程中,提出了许多试图中和二者矛盾的对策,如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或曰"结构二重性"以及布迪厄的"结构主义的建构主义"或曰"建构主义的结构主义"等。而费老的《生育制度》亦可视作对说明角度背后的方法论层面上的社会与个人之关系这一霍布斯难题所做出的一种综合性阐述——王铭铭认为,在费老的论述中,作为"生育制度的基本结构"[],由父母子所组成的家庭同时满足着马林诺夫斯基所关注的个人需要和布朗所重视的社会结构需要[],从而为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同构关系"提供了有益启迪。

此外,在我看来,避免误读《生育制度》综合整体论与个体论之努力的一条可供选择的路径便是将费老对生育制度所做的因果分析和功能分析明确区分开来,具体而言:涂尔干在《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中指出,"当我们试图解释一种社会现象时,必须分别研究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和它所具有的功能"[],即应在区分社会事实的起因与所发挥功能的前提下,做到因果分析和功能分析并重——正如他在《社会分工论》中,将社会分工的正向功能描述为促使社会团结由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转化,而将其起因概括为由同一空间内人口增长所导致的物理密度及道德密度的增加。在费老的论述中,生育制度的起因是个人作为社会分子,需要在分工合作的体系中谋求生存,而包含分工体系的社会生活则需要克服个体死亡所带来的空缺,以使社会成员能够不断且有序地加入与退出社会;而生育制度的功能则在于通过生殖、抚育和继替的一系列安排,来动态地维持社会结构的完整与种族群体的绵续。总而言之,我们在阐述、理解费老《生育制度》的论证逻辑时,要注重反思是否犯有潘光旦先生所说的"名为自果推因,实为自因寻果"而"陷进一切学派的泥淖"[]之弊病,从而尽可能以一种科学、客观、公允的立场来获得对于社会现象的全面认识。

2

论述内容:修正与承继

以上是就《生育制度》的说明角度而谈的,下面简要谈谈我对书中论述内容的一点认识。

费老在谈及"婚姻的确立"时指出,"婚姻是社会为孩子们确定父母的手段"[],"孩子的出生才完成了正常的夫妇关系,稳定和充实了他们全面合作的生活"[].在传统社会中,由于生产力水平不发达、男权制思想作祟、资源分配以先赋性为首要标准等原因,纵向的父子关系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作为"绵续性的事业社群"而存在的家庭生活的主轴,因而代际互动被置于至高地位有其合理性与必要性。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个人主义思潮兴起,经济生产等功能渐渐退出家庭舞台,情感需求的满足成为人们组建家庭的首要考量,横向的夫妻关系之重要性因此而得以不断突显——丁克家庭、同性恋合法婚姻的出现即可作为佐证。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纵向的亲子关系被重视,是与其独特的政策语境密切相关的。自上世纪80年代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从过去的"小皇帝"到如今的"啃老族",注重传宗接代的传统生育文化与独生子女的降临相结合,导致了在生活质量显著提升的背景下,每个家庭(特别是城市家庭)中唯一的子女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绝对重心,他们一方面不再面临单系偏重、以多继少等问题,但另一方面其所遭遇的世代间的隔膜、社会性的断乳等挑战却又在日益显现。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老龄化速度加快以及"放开二胎"所带来的人口政策逐步完善化,中国的生育制度又会面临新的调整、变动与发展。

置身现代化的浪潮之中,笔者认为在分析费老所论述的生育制度时,我们至少可在如下四个方面做一点修正或是承继:①在关注自上而下、由外而内的社会作用时,不应将个体视为无需或无法理解的"黑箱",而要对自下而上、由内而外的个体力量也予以充分关注,例如关注夫妻关系背后的权力因素、重视家庭生活间的情感成分、考察继替与经济和社会及文化资本的代际传承关系,等等。在此基础上,更要将费老在《生育制度》中所体现出的注重人与社会互动关系的研究旨趣发扬开来,关注个人、群体与社会之间的博弈互构,在生活实践中充分考察布迪厄所谓的"外在性的内在化"与"内在性的外在化"这一一体两面的双重有机过程。②在传统社会中,受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制约,群体及个人更为关注生育制度之于社会绵延的重要性,即传统的生育制度更重视生育制度中的"生",更侧重于以生育制度来满足社会完整对人口数量的需求。而在现代社会中,生活水准大幅提升,群体与个人更加强调生育制度之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即现代的生育制度在保证数量的前提下,更关注生育制度中的"育",更偏向于以生育制度来回应社会进步对人口质量的诉求。③费老在谈及"夫妇的配合"时,强调"夫妇之间需要高度的契洽是为了要经营全面合作的生活"[];在论述"世代间的隔膜"时,又指出"子方对于亲方最初是一种生理的联系,接着是一种共生的联系,最后才发生契洽的联系"[];在阐明"社会性的断乳"时,则认为"承认家庭的暂时性……在相当时间亲子联系必须被逐渐切断"[].这些论述对于我们在生育制度的架构中,注重夫妻关系的积极调适与亲子关系的适度分离,无疑具有着历久弥新的重要启示意义。④除上述三点外,我们还应对费老贯彻全书的保守色彩做一点反思。以第五章"夫妇的配合"为例,费老指出,童养媳、早婚与中表婚姻作为变相的内婚制,能够"在共同生活的尝试中……减少他们共同成家时调适的困难"[],从而具有了存在的合理性。这样的推崇"客观"的表述,很容易使人联想到韦伯为在特殊性中寻求一般性而提出"价值中立"准则后所揭明的研究困境——追求价值中立,"避开价值判断,有使研究者沦为研究对象的所设骗局和自欺欺人的牺牲品的危险"[].具体而言:

功能学派主张用肇始于自然科学的比较方法来获得对现象的本质特征及变化规律的通则性认识,认为其研究的方法是科学的、对象是客观的、立场是中立的。但是,正如韦伯的"价值中立"研究主张被质疑为"在实际生活中,它常常自觉不自觉地维护现存秩序","变为与现存社会制度妥协并为之辩护的工具"[]那样,功能学派对客观的"功能"与"结构"的过度执着,也往往使其忽略了生活世界的冲突与变迁面向。这样的一种研究预设便使得抱持功能学派主张的《生育制度》中有不少论述都蒙上了一层"存在即合理"的保守色彩,而这正是需要我们反思和力戒的。例如,在家庭三角结构中,"生活程度很低"[]的夫妻之间那偏重事务合作而导致感情淡漠的事实背后,有没有男权制文化的形塑?而亲子关系中父母"代表社会来征服孩子不合于社会的本性"[]的论述,是否又忽略了除专制型外的放任型与民主型这两类父母教养模式的存在以及反向社会化或曰后喻文化的可能?即使费老在阐明"有人认为功能学派是以‘存在为合理’,这是一种误解"[]时说道,"人类学者并不发生合理不合理的问题,他们是以人生活最大满足的现实标准作为健全和病态的标准"[],也依然难以使人信服。在我看来,我们在反思将价值关联与价值中立截然区分的做法有无可能与必要的基础上,在秉持尊重差异、提倡包容的文化相对主义立场的前提下,探索如何从研究前期的对社会实在的观察和参与中跳脱出来,去采取一个更开阔、更普世、更长远、更有科学担当也更具人文情怀的研究视域,无疑是一类特别值得我们深思并需要在实践中做出回答的重要议题。

在我看来,不论费老在《生育制度》中的论述是否于当代社会出现了与个人体认的悖离,都不能也无法构成否认这部经典所具有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的片面借口,因为费老所提出的"生育制度"在某种程度可视作一个韦伯意义上的"理想类型".韦伯指出,理想类型实质是"有关联系的抽象概念",它"在内容上包含着乌托邦的特征",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比较和衡量实在的手段"[].这样来看,即使当代出现了与费老论述不尽一致或依然存在的种种事实,我们也应将其视为对"生育制度"这一理想类型的有益扩充或修订而非证伪乃至否认。作为具有高度概括性与抽象性且可反映因果规律性认识的概念工具,理想类型有助于研究从个别和特殊的层面而上升到一般和普遍的高度——费老提出的生育制度理论对于我们分析与生殖、抚育和继替相关的种种社会文化现象,正具有着这样的功效:他在书中提到"我们须有一套可以应用于任何特殊文化的普遍概念"[],王铭铭亦认为"费氏之所以对生育制度进行考察,为的是寻找不同人文类型背后人的一致性特质"[].从理想类型这一角度出发来看《生育制度》,有助于我们比较全面深入地去理解费老生育制度理论体系的价值所在,同时也有益于我们锻炼学术敏感、培养学术自觉、提升学术素质。

经典者,不会因岁月的淘洗而失去光泽,相反,它会散发出隽永的魅力而使人总有常读常新之感。作为费老自己最为满意的著作,《生育制度》还有许多有待我们去发掘、去深究的思想财富。相信在学科发展、社会转型的今天,《生育制度》会进一步彰显出其独有的理论活力与实践品格,从而做出更为引人注目的贡献。

作者简介:系山西大学社会学系学生

《生育制度》读后感


对于每一位以社会人类学为业或是仅仅接触社会人类学的人而言,费老于20世纪30年代写就的《生育制度》无疑是一部无法绕开的经典著作。这本书以功能学派为基底、以生育制度为对象、以社会完整为入口,深入浅出、鞭辟入里地分析了生育制度这一在人类文化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社会设置的种种相关事实。历经七十余载的流转变动,《生育制度》的观点主张、分析立场及具体内容依然在不断地引起着学界的探讨与反思热情,足见其地位之高、功力之深及贡献之巨。在本文中,我尝试从说明角度与论述内容两个层面出发,谈谈自己对《生育制度》的一些粗浅认识。

1、说明角度:整体论与个体论

费老开篇即指出,他将男女们互相结合成夫妇,生出孩子来,共同把孩子抚育成人的这一套活动称为生育制度,并认为这一安排以供给新的社会分子为任务,以维持社会结构的完整为功能,是人类种族绵续的人为保障,其内容可分为生殖、抚育和继替等三个有机组成部分。其中,生殖是新生命的造成,抚育是生活的供养,而抚育又可分为生理性抚育及社会性抚育两类,后者是指以两性分工与合作为基础而形成的双系抚育;继替则是指在抚育作用完成时,上一代的家庭怎样交给下一代的家庭的过程,它以富于特殊性和个别性、借世代而予以分别的亲属体系为原则,具有一出家庭立刻发生单系偏重的趋势的特点。

我们知道,在社会唯名论与社会唯实论这一对本体论对立范畴的引导下,社会学形成了个体论与整体论这两类基本的说明角度。笔者认为,《生育制度》实质上便体现了费老偏向社会、兼顾个人的综合整体论与个体论的一种创新性努力。具体而言:

费老在回顾他一生的学术历程时,指出《生育制度》最为清楚地表达了把社会看成比生物群体高一层次的实体和把社会只看成是人的群体的生活手段[]的社会唯实观,即认为社会本身是个实体实体有自己发展的规律,它可以在载体的新陈代谢中继续存在和发展,这便使得全书将整体论的说明方式作为了论证主线;但这种社会是实体,个人是载体的解释路径在突出社会结构之地位的同时,难免导致见社会不见人的倾向这一点体现为在《生育制度》中,费老延循为了解决生物界中人的生命有生有死的特点和社会实体自身具有长期绵续、积累和发展的必要所发生的矛盾,而发生社会制度的研究理路,认为生育制度并不是用来使个人满足其生物上性的需要,而是因婚姻和家庭等规定的制度来确定夫妻、亲子及亲属的社会角色,使人人得到按部就班地过日子,并进而实现了完成社会新陈代谢作用的继替功能。但在王铭铭看来,《生育制度》并不存在重社会而轻个人的论述不足,相反,他在研读《生育制度》的基础上,将生育制度界定为围绕人的生物个体的复制展开的社会制度建构,并认为费老在论述中通过以一种生产社会、同时生产个人的制度家为中心去说明人的生活和社会结构,从而关注到了个人、群体和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

面对著者与评者的分歧,我们在承认主观差异存在的基础上,也应当对这些不尽一致的表述进行一番梳理,以期能够获得对《生育制度》的更为全面与系统的认识。而要对《生育制度》所持的说明角度有一清晰了解,最为可行的办法便是回到原著去解读文本。笔者发现,费老分析生育制度时,并非没有注意到个体在制度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这一点在书的第一章体现最为明显:费老在分析生育制度的功能时写道,从个人生活之外去找文化的根源,我们是不愿意接受的。因之,我们还得在个人需要生存的基础上找到种族必须绵续的理由,人间一切制度都是为了满足人类需要而造下的。正是由于个人生存需要社会完整与种族绵续,才引起了实现社会分子新陈代谢的生育制度。这里能看到马林诺夫斯基的强调文化最终应满足个体的需要的个人主义功能论对费老的影响。虽然费老说他在写作《生育制度》时进一步脱离了马氏的以生物需要为出发点的功能论,而靠近了布朗对重视社会结构的功能论,但以个人欲求作为制度分析之起点、主张个体生存的需要构成了一类文化迫力而导致生育制度形成的分析路径还是明显带有马氏的影响痕迹。然而我们也应看到,费老在书中并不如马氏那般强调生物需要的极端重要性,而是将关注点放在了生育制度在以整合社会与绵续种族来满足个人作为社会分子的社会性必需方面所具有的功能。

进而言之,在对马氏的个人主义功能论进行批判性继承的基础上,费老更为明显地积极汲取了布朗的结构功能主义功能论观点。布朗早期注重对事物功能的研究,认为一切文化现象都具有特定的功能研究时只有找到各部分的功能,才可以了解它的意义,后来布朗又转向对社会结构的关注,指出只有明晰了作为在由制度即社会上已确立的行为规范或模式所规定或支配的关系中,人的不断配置组合[]而存在的具备整体性、突生性和变动性的社会结构,才能真正找到构成这一结构各部分所起的功能作用[]。在布朗看来,社会人类学以作为整体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反应[]为研究对象,其目的是利用社会的知识,建立关于社会现象的有确实根据和重要意义的通则。这在《生育制度》中无疑有着更为充分与全面的体现:费老将生育制度界定为人类种族绵续的人为保障,侧重于甚至过多地强调了生育制度作为一类社会事实所具有的客观性、外在性、强制性与普遍性,重点关注了生育制度对个体的影响乃至决定作用;同时,书中所引材料多侧重于描绘在劳动分工尚不发达的传统社会中,生育制度这一社会安排对个人的生物及情感诉求所生成的对抗性及压制性(如关于内婚制、双系继替等的论述)。总之,费老在《生育制度》一书中更偏向于受涂尔干与布朗影响而形成的视社会为超人实体的整体论角度,但同时也渗透着源自于马林诺夫斯基的个体论面向。

综上所述,可以说,费老的《生育制度》体现了一种综合功能学派两位巨擘马林诺夫斯基与布朗二者各自研究取向的卓越努力。不论我们说费老是在马林诺夫斯基个人主义功能论的体系中强化了对宏观性的社会制度的关注,还是反过来说费老是在布朗结构功能主义功能论的基础上加入了对个人需要的考量(就文本表述而言,应是后一种解读更符合费老本意),《生育制度》都是在对话前人、调和对立、博采众长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创新性尝试与综合性努力。在我看来,费老并没有在社会与个人两分的连续谱上走向任一极端,但也没有对社会与个人二者给予同等的重视与强调,而是选择了偏向社会、兼顾个人的一种分析取向。《生育制度》在承认个人的生存需要必须得到有效满足的语境下,看到了社会完整之于社会分子存在的必要性,进而认为生育制度是社会结构之构成元素实现新陈代谢的人为设置,并以社会结构中由父母子组建的基本三角团体家庭为核心,展开了对婚姻的确立、双系抚育、社会继替、世代参差及亲属扩展等内容的分析,其用意是在就种族绵续的起点和制度完成的终点之间那一大段社会的与教化的文章,加以推敲分析[]。只不过在对生育制度内的种种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时,费老更侧重将之视为一类对个体具有支配性力量的实体,而多少忽略了个体在接受制度制约的同时所内含的主观能动性与策略选择可能性。

对于结构与行动、客观与主观这些对立统一体之间的辩证关系,现代与后现代社会学理论家们在反思传统二元对立固化思维的过程中,提出了许多试图中和二者矛盾的对策,如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或曰结构二重性以及布迪厄的结构主义的建构主义或曰建构主义的结构主义等。而费老的《生育制度》亦可视作对说明角度背后的方法论层面上的社会与个人之关系这一霍布斯难题所做出的一种综合性阐述王铭铭认为,在费老的论述中,作为生育制度的基本结构[],由父母子所组成的家庭同时满足着马林诺夫斯基所关注的个人需要和布朗所重视的社会结构需要[],从而为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同构关系提供了有益启迪。

此外,在我看来,避免误读《生育制度》综合整体论与个体论之努力的一条可供选择的路径便是将费老对生育制度所做的因果分析和功能分析明确区分开来,具体而言:涂尔干在《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中指出,当我们试图解释一种社会现象时,必须分别研究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和它所具有的功能[],即应在区分社会事实的起因与所发挥功能的前提下,做到因果分析和功能分析并重正如他在《社会分工论》中,将社会分工的正向功能描述为促使社会团结由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转化,而将其起因概括为由同一空间内人口增长所导致的物理密度及道德密度的增加。在费老的论述中,生育制度的起因是个人作为社会分子,需要在分工合作的体系中谋求生存,而包含分工体系的社会生活则需要克服个体死亡所带来的空缺,以使社会成员能够不断且有序地加入与退出社会;而生育制度的功能则在于通过生殖、抚育和继替的一系列安排,来动态地维持社会结构的完整与种族群体的绵续。总而言之,我们在阐述、理解费老《生育制度》的论证逻辑时,要注重反思是否犯有潘光旦先生所说的名为自果推因,实为自因寻果而陷进一切学派的泥淖[]之弊病,从而尽可能以一种科学、客观、公允的立场来获得对于社会现象的全面认识。

2、论述内容:修正与承继

以上是就《生育制度》的说明角度而谈的,下面简要谈谈我对书中论述内容的一点认识。

费老在谈及婚姻的确立时指出,婚姻是社会为孩子们确定父母的手段[],孩子的出生才完成了正常的夫妇关系,稳定和充实了他们全面合作的生活[]。在传统社会中,由于生产力水平不发达、男权制思想作祟、资源分配以先赋性为首要标准等原因,纵向的父子关系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作为绵续性的事业社群而存在的家庭生活的主轴,因而代际互动被置于至高地位有其合理性与必要性。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个人主义思潮兴起,经济生产等功能渐渐退出家庭舞台,情感需求的满足成为人们组建家庭的首要考量,横向的夫妻关系之重要性因此而得以不断突显丁克家庭、同性恋合法婚姻的出现即可作为佐证。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纵向的亲子关系被重视,是与其独特的政策语境密切相关的。自上世纪80年代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从过去的小皇帝到如今的啃老族,注重传宗接代的传统生育文化与独生子女的降临相结合,导致了在生活质量显著提升的背景下,每个家庭(特别是城市家庭)中唯一的子女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绝对重心,他们一方面不再面临单系偏重、以多继少等问题,但另一方面其所遭遇的世代间的隔膜、社会性的断乳等挑战却又在日益显现。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老龄化速度加快以及放开二胎所带来的人口政策逐步完善化,中国的生育制度又会面临新的调整、变动与发展。

置身现代化的浪潮之中,笔者认为在分析费老所论述的生育制度时,我们至少可在如下四个方面做一点修正或是承继:①在关注自上而下、由外而内的社会作用时,不应将个体视为无需或无法理解的黑箱,而要对自下而上、由内而外的个体力量也予以充分关注,例如关注夫妻关系背后的权力因素、重视家庭生活间的情感成分、考察继替与经济和社会及文化资本的代际传承关系,等等。在此基础上,更要将费老在《生育制度》中所体现出的注重人与社会互动关系的研究旨趣发扬开来,关注个人、群体与社会之间的博弈互构,在生活实践中充分考察布迪厄所谓的外在性的内在化与内在性的外在化这一一体两面的双重有机过程。②在传统社会中,受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制约,群体及个人更为关注生育制度之于社会绵延的重要性,即传统的生育制度更重视生育制度中的生,更侧重于以生育制度来满足社会完整对人口数量的需求。而在现代社会中,生活水准大幅提升,群体与个人更加强调生育制度之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即现代的生育制度在保证数量的前提下,更关注生育制度中的育,更偏向于以生育制度来回应社会进步对人口质量的诉求。③费老在谈及夫妇的配合时,强调夫妇之间需要高度的契洽是为了要经营全面合作的生活[];在论述世代间的隔膜时,又指出子方对于亲方最初是一种生理的联系,接着是一种共生的联系,最后才发生契洽的联系[];在阐明社会性的断乳时,则认为承认家庭的暂时性在相当时间亲子联系必须被逐渐切断[]。这些论述对于我们在生育制度的架构中,注重夫妻关系的积极调适与亲子关系的适度分离,无疑具有着历久弥新的重要启示意义。④除上述三点外,我们还应对费老贯彻全书的保守色彩做一点反思。以第五章夫妇的配合为例,费老指出,童养媳、早婚与中表婚姻作为变相的内婚制,能够在共同生活的尝试中减少他们共同成家时调适的困难[],从而具有了存在的合理性。这样的推崇客观的表述,很容易使人联想到韦伯为在特殊性中寻求一般性而提出价值中立准则后所揭明的研究困境追求价值中立,避开价值判断,有使研究者沦为研究对象的所设骗局和自欺欺人的牺牲品的危险[]。具体而言:

功能学派主张用肇始于自然科学的比较方法来获得对现象的本质特征及变化规律的通则性认识,认为其研究的方法是科学的、对象是客观的、立场是中立的。但是,正如韦伯的价值中立研究主张被质疑为在实际生活中,它常常自觉不自觉地维护现存秩序,变为与现存社会制度妥协并为之辩护的工具[]那样,功能学派对客观的功能与结构的过度执着,也往往使其忽略了生活世界的冲突与变迁面向。这样的一种研究预设便使得抱持功能学派主张的《生育制度》中有不少论述都蒙上了一层存在即合理的保守色彩,而这正是需要我们反思和力戒的。例如,在家庭三角结构中,生活程度很低[]的夫妻之间那偏重事务合作而导致感情淡漠的事实背后,有没有男权制文化的形塑?而亲子关系中父母代表社会来征服孩子不合于社会的本性[]的论述,是否又忽略了除专制型外的放任型与民主型这两类父母教养模式的存在以及反向社会化或曰后喻文化的可能?即使费老在阐明有人认为功能学派是以存在为合理,这是一种误解[]时说道,人类学者并不发生合理不合理的问题,他们是以人生活最大满足的现实标准作为健全和病态的标准[],也依然难以使人信服。在我看来,我们在反思将价值关联与价值中立截然区分的做法有无可能与必要的基础上,在秉持尊重差异、提倡包容的文化相对主义立场的前提下,探索如何从研究前期的对社会实在的观察和参与中跳脱出来,去采取一个更开阔、更普世、更长远、更有科学担当也更具人文情怀的研究视域,无疑是一类特别值得我们深思并需要在实践中做出回答的重要议题。

在我看来,不论费老在《生育制度》中的论述是否于当代社会出现了与个人体认的悖离,都不能也无法构成否认这部经典所具有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的片面借口,因为费老所提出的生育制度在某种程度可视作一个韦伯意义上的理想类型。韦伯指出,理想类型实质是有关联系的抽象概念,它在内容上包含着乌托邦的特征,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比较和衡量实在的手段[]。这样来看,即使当代出现了与费老论述不尽一致或依然存在的种种事实,我们也应将其视为对生育制度这一理想类型的有益扩充或修订而非证伪乃至否认。作为具有高度概括性与抽象性且可反映因果规律性认识的概念工具,理想类型有助于研究从个别和特殊的层面而上升到一般和普遍的高度费老提出的生育制度理论对于我们分析与生殖、抚育和继替相关的种种社会文化现象,正具有着这样的功效:他在书中提到我们须有一套可以应用于任何特殊文化的普遍概念[],王铭铭亦认为费氏之所以对生育制度进行考察,为的是寻找不同人文类型背后人的一致性特质[]。从理想类型这一角度出发来看《生育制度》,有助于我们比较全面深入地去理解费老生育制度理论体系的价值所在,同时也有益于我们锻炼学术敏感、培养学术自觉、提升学术素质。

经典者,不会因岁月的淘洗而失去光泽,相反,它会散发出隽永的魅力而使人总有常读常新之感。作为费老自己最为满意的著作,《生育制度》还有许多有待我们去发掘、去深究的思想财富。相信在学科发展、社会转型的今天,《生育制度》会进一步彰显出其独有的理论活力与实践品格,从而做出更为引人注目的贡献。

作者简介:系山西大学社会学系学生

《帝王蝶的迁徙》观后感600字


10月2日我和爸爸一起去看了一个小电影,这个电影的名字叫做《帝王蝶的迁徙》。下面,我要给大家讲一讲这个电影里面都讲了些什么。


帝王蝶会随着气候的变化从美国南部迁徙到北部,冬天来临时,又会从北部迁徙到南部,这个迁徙的过程漫长而艰辛,需要克服重重困难。


从前,有一个帝王蝶的名字叫做戴安娜,蝴蝶在产卵的时候是这样产卵的,它们把卵排在花朵或者树叶的下方,防止其它人类或者动物发现,卵产好了以后就会飞到其他的地方继续再产卵。但是产好的卵也会受到其它昆虫或者动物的攻击,一些饥饿的小虫子会把一些蝴蝶们刚刚产好的卵全部统统吃掉。所以,蝴蝶产卵的成活率只有1%左右,而那些没有吃掉的卵,自己长大了就会把自己待着的草叶子统统吃掉,因为吃掉了这些草叶子自己就会长大2000倍左右,就不会被其他的小昆虫们吃掉了。


过了几天以后,戴安娜的孙女诞生在一个漂亮的小花园里面,她长得可真大!卵变化成蝴蝶的过程是非常奇妙的,它的身体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和卵的形态完全不同,会长出漂亮的翅膀。又过去了一个星期后,戴安娜的孙女终于找到了一个舒适的地方,当它长大了的时候,已经是秋天了,戴安娜的孙女可以飞一英里高呢。他们飞到了南方,栖息在南方的热带雨林中,每年都会因为大树倒下或者温度降低,死掉成千上万只蝴蝶。冬去春来,戴安娜的女儿和他的孙女又飞回了那一座漂亮的小花园里面去了。


帝王蝶的诞生和迁徙过程是如此艰辛,但它们总是勇敢面对各种困难,让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读《大衰退》有感


思维---读《大衰退》有感

圆个小橙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思维的力量在当下更是凸显的尤为重要,好的逻辑可以帮助我们看清事物的本质从而从根源处采取行动,而被蒙蔽的思路,却堵塞其中,反反复复,落得钻入牛角尖的地步。最近看的辜朝明先生著的《大衰退—如何在金融危机中幸存和发展》,更是让我感触十分深刻。

Fisher曾经提出了债务通缩理论。他认为经济衰退主要涉及过度债务负担引起的通缩问题。在繁荣的时候,人们预期过于乐观,导致非理性繁荣下的资产价格高估,大家容易举债也有意愿进行举债,此时债务/资产比率将会升高。当经济放缓的时候,资产价格会慢慢下落,形成债务负担。部分主体开始清偿债务。从而出现了资产的供给大于需求,资产出售价格继续下降,导致市场的价格指数下降,从而实际利率上升,引起了债务负担的进一步加重。最终由于通缩产生了越努力还债,债务越多的现象。但是Fisher模型的存在需要建立在一个较为苛刻的前提下,即价格的下跌速度必须超过企业的偿债速度,这样才会出现越偿债,债务越多的现象。这种前提是有可能产生的,但是难以为继,并且在解释日本失落的十年现象上也存在比较大的局限性,在日本不景气的经济环境下,偿债现象一直在发生,但是抛售现象却基本没有发生过,这样就不会产生因为大量抛售而出现的通货紧缩状态,前提的否定代表着Fisher模型的局限性。

辜朝明先生对这一问题提出了独特的见解,(至少在现阶段,由于我阅读文献范围有限)我认为他的理论较为有道理,而且与实际现状相符,尽管这种思路在之前的学习中,我是很少接触到的。

主流的新古典主义学派、货币主义以及新凯恩斯学派都是将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假设前提来构建理论。在这个前提下,货币政策是较为有效的,当央行将利率降低到企业足以获得利润的时候,在利润最大化的驱动下,企业会增加负债,进行投资,从而将整个社会从经济衰退中解救出来。凯恩斯虽然提出了流动性陷阱的问题,并且认为应该通过提供资金来阻止货币(现金)替代债券,但是这一理论和现实是有所出入的。以日本为例,日本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末对低利率反应强烈,但是仅仅数年之后,对于同样低的利率却无动于衷。流动性陷阱无法解释不同时期同一国家经济对相似的货币政策却产生了截然相反的反应。

截止到现在为止,以上的主流理论都是从放贷方的角度来分析的,皆认为如果可以增加更多的流动性,将利率降低到足以盈利的地步,理性的经理人将会选择继续借贷。同样这些理论的支持者,对于财政政策抱有敌意。从经济模型的角度来看,财政支出的加大将会对私人部门产生挤出效应,所以在经济衰退的时候,他们反对进一步扩大财政支出,甚至开始进行财政改革,保持充足的财政盈余。

辜朝明的理论则是从借贷方的角度来思考。他认为关键不在于利率多低,而是在于目前的经济处于什么阶段。他将经济周期分为两个状态,在"阳"态经济中,私营部门资产负债表状况良好,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而在"阴"态经济中,企业面临着因为资产价格暴跌所带来的资产负债表问题,所以不得不极力缩减债务来维持财务状况。"阴"态经济中,企业的这种行为很符合逻辑。一家企业,如果盈利状态良好,但是因为资产暴跌使得负债负担过重,那么此时经理人最直接的举动就是偿还债务。一方面,放任不管会使得今后现金流产生更严重的问题,另一方面,一旦债务问题曝光,企业将面临股价重挫。同时,本身良好的盈利状态将会使得企业有能力慢慢修复自己的资产负债表,虽然这个过程将历时较久。对于这些企业来说,未来利率下降不会激励他们在远没有修复完成自己资产负债表的情况下,贸然借贷。所以在"阴"态经济中,利率持续下降是无法刺激借贷,从而此时的货币政策作用不显著。(虽然我认为利率下降,会帮助企业减少负债,还是有一定的意义)而面临这种形式,扩大财政支出反而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由于此时私营部门正在忙于还债,所以财政政策并不需要担心会过多的挤出私人投资。企业和个人偿债资金流入银行,但同时银行却找不到企业和个人放出贷款,这一部分资金将会沉淀在银行系统中,政府的介入将会使这部分资金重新进入收入循环中,且大量基础设施的项目开展会创造出丰富的就业资源,促进家庭还债,从而早日开始新一轮的消费。所以如果在经济处于"阴"态时,采用"阳"态政策,积极的货币政策以及实行财政改革,反而会阻碍资产负债表的修复过程,将经济拖入更深的泥潭当中。

辜朝明的思路视角与传统的经济理论迥然不同,读完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这就是不同的思维带给我们的震撼。"思维世界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对惊奇的不断摆脱。"

读《世界十大考古发现》有感600字


从现在延续到几千年甚至几万年前去寻找人类的踪迹,考古学家们费尽心思,先后找到了各个独立王朝中十大谜一般的历史痕迹。《世界十大考古发现》这本书,给我们介绍了最鲜为人知的史前文明,并且配发了许多全彩图片,针对这十个谜团进行了详尽的描述。每个古迹由许多小标题组成,每个小标题娓娓地诉说了一个个离奇的故事,一段段神秘的历史……

人们只习惯了解有哪些古迹,并不大去详细地了解有关他们的细节问题。所以这本书对此作了详尽的描述。比如,有突然毁灭却又鼎盛一时的玛雅文明、曾是“人间天堂”的摩亨佐.达罗却不知何故消逝变成了群葬数千人的墓地、藏有食人怪物却一夜之间被地震和洪水推毁的克诺索斯迷宫、埃及的图坦卡蒙陵墓、因绝世美女海伦而沦为废墟的特洛群城、曾有数百尊臣石像的复活节岛、被火山灰掩埋的庞贝古城、密林中的吴高窟、失落的印加古城马丘比丘、血腥斩首之王的陵墓西潘王陵。以上十大古迹充满迷人的吸引力,把你带进远古的呼唤,具有神奇的魅力,不信,你随我走进玛雅文明看看……

古玛雅从发现至今,有许多遗迹充满疑团。公元前2500年,玛雅人竟能建造宏伟的金字塔、先进的天文台和神庙宫殿。他们不仅在手工业、农业上有很大的成就,在科学领域也有很高的地位。他们的数学观念和计算方法比欧洲人早800多年,其中有一个金字塔的台阶基数恰好是365级。还有,在一棵大橡树下挖掘出来的一个水晶头骨无任何加工痕迹,而且当光线照在头骨的任何部位上,都能从眼窝处发射出去。他们的太阳历算作18个月,每月20天,再加上5天禁日,全年正好是365天。他们将一年的金星历定位584天,而现在定位583.92天。更令人奇怪的是玛雅这座古老的城市中的居民却似乎在一夜之间全部消失了,无人知晓其中奥秘。

这本书里写了很多此类震惊世人的谜团,阅读它,你可以踏上考古的征程,感受远古的呼唤。

读后感《读《生育大迁徙》有感600字》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社戏有感6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