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傅雷家书读后感 > 地图 > 傅雷家书读后感

傅雷家书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09-20 来源:互联网

中外名著:《傅雷家书》读后感1500字。

托马斯·卡莱尔说过:“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这句就告诉我们读书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在平常要多读一些具有知识含量的中外经典书籍。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将自己的感想记录下来写一篇读后感。那么,你有没有写过有关中外经典名著的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外名著:《傅雷家书》读后感1500字 ”,如果合你所需,不妨马上收藏本页。

读书,使人归于宁静和淡泊,使生命超然物外。读书,是一种精神的跋涉。一个人的心灵若能得到知识的浸润,就会生出许多灵气和色彩。读书若水,川流不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小编为您提供!更多精彩,尽在小编,欢迎您的关注阅读!

【篇一】傅雷家书读后感1500字

花了将近一周零散的时间,读完了傅雷家书,感触很多,首先想说,很幸运自己可以在这个年纪,刚上大学的这个阶段读完这本书,我有着和刚出国时的傅聪相似的年纪,又是和那时的他一样,刚刚离开父母。看到傅雷在书中对傅聪说的话,仿若是自己的父母对自己说的一般。

在这本书里,我读到了两个字----爱与孝。

不得不说,傅雷写给傅聪的每一封信中,都包含了他对傅聪的爱。其实从小,傅聪就被傅雷严格地管教着,父母都是希望子女成才的,或许傅聪没有一个被父母宠着的童年,但傅雷对他严厉的爱,是他日后成才必不可少的。

在傅聪刚刚出国学习的那段日子里,相信他是很不适应的,毕竟第一次离父母这样远。但是傅雷给他写信,他以这种方式告诉傅聪,父母还是在你身边的,这会给傅聪那孤独的心莫大的慰藉,会让傅聪有一种与父母天涯若比邻之感吧。

在傅聪小有成就之际,傅雷如良师益友一般,告诉傅雷不能骄傲,好让傅聪明白要继续学习新的内容,提高自己,为他日后更大的成功做了很好的指引。虽然傅聪常常不回信,但是傅雷依旧孜孜不倦的给傅聪写信,在其中我们不难感受到父母对子女那深切而又默默的爱,只求为子女付出多一点,而不求有什么回报的爱。

在国内反右的时期,傅雷深受困扰,但是他为了不让傅聪担心,为了能让此时小有成就的傅聪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学习,宁愿自己在心中默默地承受这份痛苦。

傅聪成家之初,傅雷还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为他的新婚生活指导,要知道,此时的傅雷,是受到国内反右斗争的巨大困扰的。一面要承受改造自己的巨大压力,一面要用心教导孩子,相信如果心中没有对傅雷满满的爱,是做不到的。

说到这里,不得不想到当前我们的教育方式,现在有很多父母,觉得自己的家庭环境好了以后,子女就可以坐享其成,不需要再吃很多苦了,也不需要被历练。从小父母便让他们过着优越安逸的生活,在此种环境下长大的小孩,想必早已被这种生活方式消磨了意志,早已失去了向上攀登的勇气,还常常有一种自我优越感,也难怪当下如此多的“富二代”了。反观傅雷的教育方式,虽然有优越的家庭条件,但是他从小还是严厉对待自己的孩子,无论是傅聪还是傅敏,从小都受到了正确的教育,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也不难解释,为什么傅聪可以成为钢琴家,而傅敏可以在教育界小有成就了。

同样是对子女的爱,现在有些家长选择了用物质来表达,而傅雷选择了用他自己的精神来表达,而真正对子女有用,可以有益于子女日后发展,而不是仅仅是他们一时受用的,正是这承载在严厉教育中的爱了。这真正是一个让我们深思的问题,为何社会在进步,而有些人的教育方式,却在退步呢?

其次,我想说的是一个孝字。

读完整本书,觉得有一个会令我特别感慨的地方,傅聪给父母的回信,可能实在是太少了。特别是他刚刚出国的那段时间,从傅雷的信可以看出,傅聪时常是几个月都不回一次信的。在那个通讯不发达的年代,又与父母分隔如此之远,几个月不回信,换做是我,绝对是做不到的,父母对自己是如此关心,而傅聪却让父母担心,这是在我看来傅聪做得不好的地方。相信哪怕一封信中只是简简单单的几句话,也可以给父母莫大的慰藉吧。

傅雷与他的妻子走得是如此的突然,没有再给傅聪尽孝的机会,在我看来,日后傅聪自己想起这段年轻时的往事,也会后悔不已吧。我们现在也处于这样一个年龄段,我们正处在人生最美好的时光,父母却正在一天天地老去,而我们与父母的距离,也越来越大了。父母仍然是关心我们的,或许只是我们感觉不到罢了。我觉得我们再没有时间,也应该不时抽出点时间给父母打个电话,哪怕是一两句嘘寒问暖的话,也会使父母感到欣慰吧。不要等父母不在了,才想到去尽孝,才想去关心父母。不要像傅聪一样,留下这种遗憾。

不得不说,一本好书永远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褪去它的色彩,在我看来,傅雷家书对我们当代的人也是如此重要,要是人人都看得懂傅雷家书,要是人人都能体会其中的感情,当下也不会有如此多的空巢老人了,也不会有如此多的不孝子女了,社会也不会如此地缺乏爱和温暖了。

很庆幸自己可以在这个年纪读到这本书,可以让我从傅雷的角度看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可以让我知道更多自己该做的事。

【篇二】傅雷家书读后感1500字

《傅雷家书》这是读大学的时候老师给我们介绍的一本书,知道是一本好书,但是一直没有时间去看,去细细的品位,在放假的时候,终于逮到了时间,翻开了几年前买过来的书,细细地品位。

《傅雷家书》是一部很特殊的书。它是傅雷思想的折光,甚至可以说是傅雷毕生最重要的着作,因为《傅雷家书》是给他与儿子之间的书信,体现了作为爸爸的他对儿子苦心孤诣。《傅雷家书》地体现了傅雷的思想。是写在纸上的都是些家常话。他无拘无束,心里怎么想的,笔下就怎么写,用不着担心“审查”,也用不着担心“批判”。正因为这样,《傅雷家书》如山间潺潺清溪,如碧空中舒卷的白云,如海上自由翱翔的海鸥,如无瑕的白璧,如透明的结晶体。感情是那样的纯真,那样的挚朴。没有半点虚伪,用不着半点装腔做势。《傅雷家书》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傅雷家庭的范围。书中无处不体现了浓浓的父爱,或许每个父亲对他的孩子都疼爱有加,但在疼爱的同时,不忘对其进行音乐、美术、哲学、历史、文学乃至健康等等全方位教育的,纵使以如此之大的中国,能够达到此种地步的,未知能有几人,因为这确实需要充足的条件,父亲要学贯中西,儿子也要知书达理,而父子之间更要在相互尊重和爱护的基础上达成充分的默契。

首先,从形式方面看,《家书》让我了解了什么是细致入微,无微不至,严谨认真……相信所有读过家书的读者对这些特点都深有感触吧。根据自己很少的经验,我觉得,之所以能够如此,很大程度因了书信这种表达、交流或写作方式。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有如此涉及广泛、自然舒畅的作品诞生。他不仅谈艺术学习,还谈生活、恋爱,谈做人,谈修养,甚至于儿子写错字,父亲也会“郑重其事”地指出并耐心分析、纠正。也正是这种方式而不是其他方式(如论文,译作),使得我们可以直截地清楚地感受到,着名文艺评论家、文学翻译家傅雷先生做人、做学问的细致、严谨、认真的态度和作风。如果说《傅雷家书》是一部‘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或者经典的”教子篇“,那么,我想首先而这种意义的应当是这种态度和作风。但绝不仅限于此,还有,傅雷先生由于自己的学识、思想而能将任何大事小事阐发出深刻但绝不艰涩的道理,从而给人以启发。当然,我不认为它仅仅是”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或者”教子篇“,对于像我这样并非艺术学徒(狭义)的读者,这些家书仍不失其伟大。书中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时时给人深刻的开导。其中贯穿始终,我以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关于做人、修养以及学问的关系实为一体的思想。在我看来,这就是重视和强调”一般修养“的重要。在其他信中,这种思想都有出现,比如关于去博物馆、去森林等建议,便是希望通过这些方式提高一般修养,而不是一味练琴、搞音乐。对我的启发则是,读书只是修养途径之一,另外还应有其他。即使读书,也不应仅限某某学科。一般修养的建立和提高即要求文学艺术,科学、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诸领域都需阅读。因为,人生或生活绝不像大学学科分类那么规范齐整。各领域都只是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的一个侧面,要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以及我们自己,广泛阅读是有好处的。其实我早就受了*的影响而这么要求自己了。除此之外,其他比如,关于感情(*)和理智的关系,应当以理智控制感情;常以星际或宇宙的视野看待人生的一切事物,因而明白人的局限性等等,皆为真知灼见,无不闪耀着理性的灵光!以上便是一读《傅雷家书》后的一些感想。

所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读后感只能记录我的一部分收获,更多的则写不出来,而是要融入身体。

HdH765.cOm更多精选中外名著读后感阅读

傅雷的教子之道_傅雷家书读后感400字


傅雷的教子之道_傅雷家书读后感400字:

《傅雷家书》是一本书信集子,主要收集了1954年到1956年之间傅雷夫妇和儿子的书信内容。这本书不仅在问世之初轰动了世界,更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学生,根据教育价值,可以指导我们学习和成长。

起初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立刻去阅读,因为我觉得书信体的著作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但一读之下,感触颇深!书中不仅有傅雷夫妇和儿子之间对于家庭琐事的交流,也有大量对人生的探讨,还有对文学艺术的思索,其中不少内容具有很强的哲学反思和教育学价值。例如:“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读后感.

这本书涉及的领域很多,正直思想、文学艺术、家庭与相处、人生观、世界观等等,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谆谆教导,是一个父亲对儿子深厚情感的表达,傅雷的教子之道让我们收益良多。

我向同学们推荐这本书,因为它可以启迪我们的智慧,帮助我们更好的成长,同时,对我们的学习具有指导性意义!

读傅雷家书有感400


傅雷家书读后感

我初中是在另一个城市上的,离里上百公里,只能住校。几乎美半个学期才回家一次,偶尔会主动和家里通电话,却从来没有写过一封家书。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开始,我并没有在意这句诗的妙处。等读了《傅雷家书》后,才觉得这句诗的深刻含义。

《傅雷家书》是由傅家的185封家书组成,大部分是傅雷暨夫人写给远在大洋彼岸的儿子傅聪的信。读了《傅雷家书》之后,真为傅雷先生对人生的如此认真和对子女的如此关爱而感动万分。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为人父母的可以从中学习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学艺术的特别是学钢琴的可以从中学习提高技艺的方法,对解放初期至文革这段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也能从傅雷这位当事人的描述中得到一些了解,而此书中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强个人修养。从家信的话语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对自己要求极严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让儿子立下的三个原则:不说对不起祖国的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不入他国籍。爱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动。

有些家书简短,有些家书洋洋洒洒上万字,但是无不体现了傅雷的对儿子、女儿鼓励、信赖、表扬、建议、关心和爱。通过书信,和儿子女儿交流感情,畅谈天下事。而反观自己,连电话都懒得打,更何况是写信了,好像自己也从来没有想父母,主动关心父母。

读完后,我默默流泪,不仅是被傅家的书信感动,更是为自己疏忽父母的感情而留下了愧疚的泪水。我立刻拿起笔,给爸爸妈妈写上一封家书。

-------------------华丽丽的分割线------------------

每个人都体会过父母的慈子和教诲。当我读着这本家书,感到的是一种另一番教诲,我似乎找到了另外一种父母之子,这也是大多数子女所体会不到的。这也()许是这十年对她子慕不减的原因吧。是那一封封家书,就象一次次珍贵的谈心,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我像一个乖孩子在感受着,聆听着,用心铭记着。

傅雷不愧是好父亲能以如此的心态和耐心来教育孩子.傅雷究竟是如何有这种力量呢这种伟大的父爱可以说影响了傅聪的一生为傅聪走向未来做出了铺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傅雷所写的这些书信也就是非常重要的给傅聪上了一堂人生课让他知道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生活.

这真是教育子女的一本好书同时也应该是作子女的了解父母的一本好书.子女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自己的父母父母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自己的子女傅雷在信中所写的每字每句已经成为经典永垂不朽的经典.

傅雷作为父亲对子女的情感是十分丰富的他对子女从不苛刻.而且他对傅聪的音乐事业十分的重视.傅聪事业的点点滴滴都非常的在乎这让傅聪十分的感动.

其实我们身边的父亲也跟傅雷一样的平凡与伟大.我们的父亲也是经常为我们的生计为了我们的学习为了我们能上一个好的学校为了我们能拥有好的成绩使得自己的头发都白了费尽了心血这是真正的伟大这才是真正的父亲!傅雷可以说是千千万万个父亲中的一个杰出的代表他的对子女的充满爱心的心理使得他的子女可以健康的成长.

傅聪的母亲在信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她也给她的儿女写了好几封信.信中充满了对子女的关心和怜爱.同样她对于傅聪的音乐事业也非常的在乎这也同样让傅聪十分的感动他也明白了母亲的爱对他有多重要.

这本《傅雷家书》真的让我懂得了非常多的道理也让我更加了解父母的心理都在想着什么这让我可以更好的和父母沟通.

我太感谢这本书了真正的父母的爱之书!

《傅雷家书》读后感心得1000字


《傅雷家书》读后感心得1000字:

前段时间为了凑单,买了本《傅雷家书》来看。断断续续的看,现在也仅仅看到傅聪刚去波兰第一年(1954年)的部分内容,大多是在谈艺术、谈人生。信中流露出的父母对儿子的深情自不必说,傅雷、朱梅馥夫妇二人的品行也自然而然的展现出来。

用正直二字冠在傅雷身上并不为过,从他对他学生画作的评价中就可以看出一二,他讲求艺术中的思想、感情,摒弃形式主义、华而无实。也许正是因为其铮铮傲骨使得其走向最终的自杀。然而,就像年味这些传统文化正在慢慢变淡一样,坚守正直、善良、诚信等等这些品质的人也越来越少。我更愿意相信,这是一种时代变迁带来的影响,使得人们不断的妥协。

在豆瓣上看到一段话,如下:“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际之恶,人性之恶,结构之恶,都很恶。但还要一种,是一种深沉的厚重的恶的生态和文化孕育出的世路之恶,民间的厚土之恶,黑恶之恶。一个人如果想做一点事业,或者想做一个好人,特别是体制内的好人,就必须要接触这种恶,甚至被迫团结这种恶中尚且不恶的部分,否则就做不成事情,就成不了一个“好人”。

也没有力量。没有力量,就讲不起道理。不要以为好人就是内心干净,很多好人,是要捏着鼻子走过恶的花园的。很多人,特别是所谓知识者,什么都懂,调门最高,但就是做不成任何事情,任何事情交给他,他都能搞砸。就是因为,他们的勇气和见解,是实验室里的勇气。是文章里的见解。我不是一个有勇气的人,但我见过有勇气敢于挑战恶世者,大多没有书里那么纯粹。”深以为然。想来,傅雷就像这段话中所讲的“实验室里的勇气”,只是,傅雷并没有搞砸,他只是通过终结自己来对抗。

也曾记得一位老师的言论:如果想要推动一些事情,那必须是从内部发起的。这也就意味着,你必须是内部的人。如果想要成为“里子”,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是不太现实的。

在学校的时候,无论自己看起来多么不值一提的事情,都需要层层盖章,而且先后顺序必须要有:如果前一个章没有盖,后面的人是铁定不会给你盖的。当时只会暗自嘲笑这种效率低下,现在回想起来却笑不出来。在错综复杂的体制之内,谁都不愿意做最后那个“背锅侠”,擅长甩锅的人比比皆是。在一个小小的科室,财务也会来上好几个流程,自己不做财务可能会觉得财务小题大做,可是,自己若真在那个位置上,又怎敢留下一些糊涂账?

再反问自己,这些能掌控的了吗?还是书中自有黄金屋:“多想想人生问题,宇宙问题,把个人看得渺小一些,那么自然会减少患得患失之心,结果身心反而舒泰,工作反而顺利!”_《傅雷家书》。作者:荷荷仔

傅雷家书读后感700字范文


一封家书,不止是一次爱的传递,更是对教育的一次体现。那么在《傅雷家书》这一本书当中,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下面是由读后感大全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傅雷家书读后感700字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傅雷家书读后感700字范文

这一次,我读了《傅雷家书》,这是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写给亲朋好友的信件,其中有一篇学外文的对我帮助很大。

在信中,傅雷先生说,读外文不能太快,太快了记不牢,将来又要重新来过,犯不上。开头必须从容不迫,位与格必须要记忆,象应付考试般的临时强记是没用的。在这一段话中,傅雷结合了自己学习语言的经验,告诉我们“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学习语言时,切勿贪多,贪快。只有每天学习保证有所收获,日积月累,循序渐进,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对于自己的孩子,他还建议把功夫花在语感上。他说外文在国外学更好,所以目前贪多务得也不会有太大的进步的。我觉得这句话一点也没错。我到国外旅行的时候,早上一睁开眼睛,听到的广播里的就都是英语;在商场里,店员说的也是英语;想和别人交谈,人家说的都是英语;向别人问路,可别人根本听不懂中文。渐渐的,在我脑海里沉睡的记忆被唤醒了,那些我以为已经忘记的单词,重新展现在了我的眼前。我终于能大致听懂别人说的话了。在妈妈的鼓励下,我和别人试着聊起天,后来居然还谈到了自己家乡的美食美景,风俗习惯。这充分证明了傅雷先生说的话,学语言,好的环境必不可少。

我觉得,书信是最真切,自然的文字。思想到哪里,文字就到哪里。因此,读《傅雷家书》,我们读到的是一颗崇高的心。

二、傅雷家书读后感700字

这个暑假我读了《傅雷家书》一书,令我收获极大。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读物,是教育子女的经典名书,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著。他们呕心沥血的培养两个孩子,教育他们先成人、后成家,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因此我认为傅雷夫妇是中国父母的典范及榜样。

我认为如果人的一生真的可以为自己所热爱的事业而奉献那是一件多么伟大的事情,同时也会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充实。我现在已经可以找到生活的目标,虽然以前是盲目的。但我知道只要我们朝着目标努力就会有所收获。

傅雷说:也许金钱物质方面不能给予你足够的回报,但是学术和艺术一定会给付出的努力以一个答案。我想不管努力是否可以带来回报,但是它至少可以使我们心灵更加充实。我相信如果每天都把时间用在自己认为有用的地方上去,一定会得到进步和满足。

我认为只有在互相鼓励和互相支持下,有着最真实的心灵的沟通才是最让人羡慕的。傅雷说他和他的儿子是最亲密的朋友,多好的一种父子关系啊,我觉得读《傅雷家书》真的可以丰富人的内心,让人变得平静。而且文学和艺术都会给我们心灵的熏陶。我们在那里面吸收的养分会让我们茁壮成长,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乐趣。

《傅雷家书》是傅雷思想的折光,可以说是傅雷毕生最重要的著作,因为《傅雷家书》是给他与儿子之间的书信,充分体现了作为爸爸对儿子的心意。写在纸上的都是些家常话,,心里怎么想的,笔下就怎么写,用不着担心读者。正因为这样,感情才那样的纯真挚朴,没有半点虚伪《傅雷家书》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傅雷家庭的范围。书中无处不体现了浓浓的父爱,或许每个父亲对子女都疼爱有加,但在疼爱的同时,不忘对其进行全方面教育的,在人口众多的中国,能够达到此种地步的,能有几人,因为这需要充足的条件,父亲要博学多才,儿子要知书达理,而父子之间更要有充分的默契。

好读书,读好书,《傅雷家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是一本充满父子之情的好书。

三、傅雷家书读后感700字2024

拿起这本也许并不太重的书,却觉得沉沉的。

了解过傅雷,为他的含冤自杀而感到同情,傅雷在学术上是一位学者,在家里是一位严厉、尽责的父亲。这些家书,有三层内容,第一层是傅雷作为一位普通父亲对远在异国他乡的儿子表达四年、关怀之情;第二层是傅雷与儿子如同益友,知己般倾心地交谈,讨论艺术;第三层就是傅雷作为一名品德高尚、学识丰富的知识分子,认真引导儿子要具备高尚人格和艺德,启发儿子的爱国情、民族情。

《傅雷家书》可以使我们更好的提升自身修养的一本好书,在风云暗涌的年代里,傅雷通过书信亲子爱子,传达出一种高尚的品质。

爱子之情本是人间常情,而傅雷却始终把道德与艺术放在第一,把亲情放在第二。读了《傅雷家书》,可以看到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深爱,也更突出了傅雷在艺术造诣高深,在生活对朋友爱惜尊重,政治上关心国家发展,又如益友、知己般与儿子平等探讨艺术的多个方面的个性特征,并且还能从傅雷对孩子的教育中获得做人的道理,让孩子体会父母之爱。可能如傅雷那样,对我们有着一颗期盼之心,希望我们成人成才,有一份浓浓的、毫无保留的爱。明白了父母的爱心,我们就会努力学习、成人成才。

这是一本“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术修养读物”,更是平凡又典型的“不聪明”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写照,我们可以像傅雷一样从中体会做人、学习的道理。

认真品味这本好书,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亲情世界,理解不懂得的人情世态。

《傅雷家书》不可多得的文学之作。

四、学生傅雷家书读后感700字

家书?我在想,家书也可以整理成册,那必定是十分有意义的了。

最开始是作者写的一些文字,记录了一些关于傅雷育子的事情。傅雷对孩子要求真的很严格。或许过于严格,也会让孩子有压力,但不得不承认,这样的教育方法不是没有益处的。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一定会有许多人不具备的自律与一些好习惯。儿时或许会觉得压抑与拘束,但长大后还会是要感谢的。

接着是傅聪的信。傅聪先生身在国外,内心深爱着国家,但也认为那时候的国家需要改变。出来见过世面就知道外面有多少是值得学习借鉴的,不管是国家还是个人,想发展想进步必须走出、引进、交流、合作。傅聪先生也提到了,拥有华夏的魂,连带着对东方文化也有了亲近感。确实如此,外国的文化有时并不能引起我们的灵魂产生共鸣。当然,艺术无国界,只是终归不如本土文化更能打动我们的心。最简单的例子莫过于语言,不同的词语在不同的语言中,不同的人听,会有不同的感受。就如同外国人无法懂得中国人的有些玩笑,中国人也无法理解外国人的一些幽默点。无论国外多么发达抑或是美好,内心总是向往着自己的国家的。这是大概就是人落叶归根的情结吧。

接下来开始本书的正文了,是傅雷先生的家书。傅雷对孩子的教育非常严格,以至于让孩子和母亲都颇受折磨。但是尽管如此,傅雷并不是不爱孩子,反而从心中便可以看出他的深情与对孩子深似海的爱。这份爱十分普通,是天底下的父母共同拥有的。信中有许多琐琐碎碎的叮嘱,也有不少替孩子排解忧愁、解开心结的话语,对孩子的教诲与关心很日常化的。大到人生与艺术,小到衣食住行,并不多么特殊。天底下的父母孩子不都是这样么?千千万万父母的都是这样的。或许有不善言辞却行动上不“薄情”的,也有言语上行动上都十分“不薄情”的,或许不如傅雷夫妇有如此高的文化,寄予给孩子们的希望与爱是相似的,希望孩子成功,望子成龙,却又担心关怀着孩子。

傅雷夫妇严格归严格,却是真的对孩子有益。我个人还是偏向这样的教育方式的,而非过于“散养”。后者教育方式下长大的孩子,或许童年时确实开开心心的,烦恼压力都相对更少,但是未来可供选择的道路,也就是“自由”,必定不如前者的。这个自由不是随心随性,而是建立在拥有了独立的能力的基础上,经济独立,人格独立,可以去选择未来更多样化、自由、不狭隘的路,做想做的事情。我的家庭并不是很严厉,所以我还是希望父母对我的管教能严厉些。

在成长中,孩子与父母之间免不了矛盾。但感情总归是不会变的,双方终会明白对方的心思与苦衷。作为孩子,更是要体谅父母,知道父母没有对我们没有益处的行为。

《中外名著:《傅雷家书》读后感1500字》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傅雷家书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