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高尔基的童年读后感 > 地图 > 高尔基的童年读后感,2024高尔基的童年读后感大全
高尔基的童年读后感相关栏目
高尔基的童年读后感热门栏目
高尔基的童年读后感推荐
高尔基的童年读后感

(共 8733 篇)

  • 1、 高尔基的童年读后感3篇

    你知道写好读后感的关注点应该放在哪里吗?阅读作品后,心中被触动,从心底鼓起了勇气,这一刻,好像不会被任何事打倒。其实读后感写作,只需在第一部分简述所阅读的内容,然后引出观点,展开论述就可以了,栏目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了高尔基的童年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尔基的童年读后感(篇1)

    在这本书中,讲述了作家一段沉重的童年旧事,在书中作者刻画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其中给我感慨最深的是主人公阿廖沙,在这部书中,阿廖沙的童年被描绘得悲惨,辛酸。幼小的阿廖沙在他的童年里受尽百般委屈,令我记忆犹新的一幕是:幼小的阿廖沙被不折手段的外祖父用树枝抽得失去了知觉。无奈的阿廖沙只能将这份痛苦掩藏在心中,辛酸的眼泪往内心深处流。所以孤傲弱小的阿廖沙只能与外祖母相依为命地糊口着。阿廖沙在外打杂工,辛劳地挣钱来为自己和外祖母维持糊口。文中这样写道,外祖母对阿廖沙在外辛劳赚来的钱默默地流泪,非常感人肺腑。

    主人公阿廖沙的悲惨童年,对于我们这些出生于现代繁荣社会的孩子们而言,是不可想象的。”逆境出人才“这话一点也不假,阿廖沙在经历了崎岖波折的道路后,成为了一名杰出的作家。

    这篇小说是以一个小孩的眼光来描述的,这样就给一幕幕悲戏院景蒙上了一层烂漫的色彩,读起来令人悲哀但又不外于沉重,使人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在邪恶中看到善良,在冷酷无情中看到人道的毫光,在悲剧的氛围中感触感染到人们战胜悲剧命运的强盛气力。

    我在这部书中深受启迪:无论现在我们的家庭富裕与否,究竟我们的糊口要比主人公阿廖沙过得幸福,现在的糊口前提给了我们良多学习机会。所以,我们糊口在这么夸姣的环境中,就要更努力学习,奋发进取,直到达到我们心中理想的彼岸。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布满意义!

    高尔基的童年读后感(篇2)

    高尔基出身贫苦,亲自经历资本主义残酷的克扣与压迫,《童年》是高尔基的自传小说,好像整篇都是十分沉重的故事,但是“我”却用童真的眼睛、纯挚的思惟去看,去思索,去叙述。

    《童年》中有一段描写“我”的父亲死去的片断:“在幽暗的小屋里,我父亲躺在窗下地板上,他穿戴白衣裳,身子伸得老长老长的,他的光脚板的脚指头,希奇地张开着,一双可亲的手安静地放在胸脯上,手指也是弯曲的;他那一对快乐的眼睛牢牢地闭住,像两枚圆圆的黑铜钱,他的和善的面孔发黑,丢脸地龇着牙恐吓我。”在“我”——一个大约三、四岁的“小鬼”眼里,由于对死没

  • 2、 2023高尔基的童年读后感

    书是我们的精神食粮,读书是我们的兴趣喜好,读好书则是我们做人的行动指南。纵观世界上的伟大人物,他们无不是书籍的爱好者,好的作品会引起阅读者的共鸣,在看作品之后一定会触动内心,最好的心得其实是自己“产出”一篇属于自己的读后感!那么该要如何写好作品读后感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2023高尔基的童年读后感》,欢迎你阅读与收藏。

    高尔基的童年读后感 篇1

    想起我的童年,布满着欢笑与愉悦:父母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厚味的食品,搞笑的玩具应有尽有,有时甚至父母有一点的不知足我的“要求”,就无理取闹。直到我读了高尔基写的《童年》这本自传体小说,我才感觉到在俄国沙皇黑暗、残暴的统治下贫苦人家孩子的童年布满了苦难与悲惨的遭遇。

    他在幼年时,父亲就永远地离开了他,于是他跟着母亲和外祖母来到外祖父家,这一切只是阿廖沙艰苦命运的开始。外祖父家,与其说是家,不如说是人间地狱。外祖父掌管着家里的一切,脾气十分急躁、视财如命,主人公阿廖沙时常正因出错而被痛打;两个舅舅常为了分家而争吵、大打出手;两个舅妈更是没有地位,任舅舅打骂,发泄。这一切在阿廖沙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暗影。只有善良、和蔼,富有感情的外祖母让他糊口在这种环境下有一丝丝的安慰,使阿廖沙布满了坚强的气力以应对这困苦的糊口。外祖母的善良、钟爱糊口影响了了他的生命。正如书中所写:在她没来以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泛起,就把我叫醒了,把我带领到光明的地方,用一根不中断的线把我四周的一切连结起来,织成五光十色的花边,她立即成为我终身的兄弟姐妹,成为最知心的人,成为我最了解、最珍重的人——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硕了我。?而应对外祖父毫无人情的打骂,她也是一忍再忍。

    之后,阿廖沙离开了外祖父家,独自一人踏上社会。他曾在许多地方打过杂,在这期间阿廖沙饱受欺辱,但他仍是熬了过来。正因他被自我坚强、不屈服于难题的精神与信念一向支撑着。

    “体验”了阿廖沙的悲惨糊口,阿廖沙童年时一幕幕悲惨的遭遇在我的脑海了放映着,他令我深深的同情,但他勇敢应对挫折,拥有执着信念的精神令我深深地诚服。期望他今后的糊口更加完美愉悦。同时,也期望如今糊口在21世纪的咱们更加珍惜这天的愉悦糊口,为祖国的明天增添一丝色泽。

    高尔基的童年读后感 篇2

    我看完了高尔基写的《童年》三部曲中的《在人间》这一章后,非常深切的感到高尔基的童年是那么的不幸。

    那是在高尔基十一岁

  • 3、 高尔基的《童年》读后感汇总

    下面是栏目小编精心整理的"高尔基的《童年》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收藏,分享给身边的人。书是人的心理,读是探索心里的方法,读后感是了解心里的结果,作品用不同的方式给大家一种新的阅读体验。读后感需要有丰富的体验。

    高尔基的《童年》读后感【篇1】

    讲述的是主人翁阿廖沙。彼什科夫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阿廖沙自幼丧父,随着父亲和外祖母来到外祖父家。这一切只是主人公阿廖沙艰苦命运的开始。外祖父家,与其说是家,不如说是人间地狱。外祖父暴力、贪婪、霸道,阿廖沙掌管着家里的一切,,阿廖沙时常因为犯错而被痛打这一切在阿廖沙幼小的心灵留下了阴影。阿廖沙的两个舅舅因为钱财而互相残杀,雅可夫舅舅还因为生气而把自我的妻子连头带脚的兜住打死了,这可见当时的女人是多么的不起眼。米哈伊尔舅舅把大十字架放到小茨冈,导致阿廖沙背负过重摔死了。高尔基在作品的开头就写到:“有时连我自我也难于相信,竟会发生那样的事。有很多事情我很想辩驳、否认,因为在那‘一家子蠢货’的黑暗生活中,残酷的事情太多了。”当时的社会多么黑暗,而这黑暗也深深地印在了阿廖沙的心里,但是每个人的黑暗中还是有一丝丝的阳光,阿廖沙的外祖母就是阿廖沙的阳光,她用她那圣母般的行动感化了阿廖沙,让阿廖沙明白阿廖沙的童年还有开心的记忆。

    这个故事描述的家庭:贪婪、残忍、愚昧;父子、兄弟、夫妻之间勾心斗角;为争夺财产常常为一些小事争吵、斗殴。在这样一个弥漫着残暴和仇恨的家庭里,幼小的阿廖沙过早地体会到人间的痛苦,而她的外祖母胸怀宽阔,她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孤独的心,外祖母对阿廖沙的爱,给予了阿廖沙坚强不屈的性格,让阿廖沙感觉到自我的存在,她经常给阿廖沙讲神话故事让阿廖沙了解更多的事情也为了阿廖沙长大后不做一个心里阴暗的人。

    读完书的最后一页,阿廖沙的童年也结束了,等待阿廖沙的是另一种截然不一样的生活。我想,高尔基要告诉我们的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让我们永远以那种用心,勇于拼搏的态度对待此刻和未来的生活!

    高尔基的《童年》读后感【篇2】

    从小就听大人们唠叨:”你们这一代真是生活在蜜罐里“,我一百个不服气,谁小时候不是丰衣足食、无忧无虑呢?直到读了《童年》这本书,我的想法才有了巨大的改变。

    《童年》是高尔基”人生三部曲“的第一部。书中讲了高尔基幼年丧父,在外祖父家度过童年,他得到外祖母的疼爱、呵护,外祖母讲述的优

  • 4、 高尔基的《童年》读后感600字(精选9篇)

    读书对于智慧,也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在生活中,难免会有一些人极爱读书,并还会在书中做许多笔记。当我们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为了可以记住当时读完书后的所思所想,就必须写一篇读书笔记。那么,在读过的书籍中你最喜欢看哪一本书籍呢?经过搜索整理,小编为你呈现“高尔基的《童年》读后感600字(精选9篇)”,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高尔基的《童年》读后感【篇1】

    昨天刚刚看完高尔基先生的《童年》,感想颇深。全文高度概括了高尔基先生的童年糊口,在沙皇的统治时期,一个可怜的孩子阿缪沙很小就失去了父亲,接着失去了母亲,独一的亲人——外祖父也家道中落,他却仍旧怀抱着一颗求知的心崎岖而悲惨的糊口,让人打动!

    看到了最后一句,我放下了书本,心情是那样复杂,为什么一个可怜的孩子,他的童年那么悲哀?为什么他的童年没有一丝欢笑,只是布满了仇恨的悲愤?苏联当时的社会真的那么黑暗吗?然而,我知道,这一切都是资本主义社会下黑暗政治斗争的恶果!那是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一个暗无天日的社会,一个国家最底层劳动人民永远无法翻身的社会!这是高尔基先生的批判,这是文章以小见大的妙笔!一个黑暗到可以使人变坏的社会,不得让我们胆寒,更觉得社会主义轨制的光明,是她让我们能过得如斯幸福,她是公正与和平的象征,她是东升的太阳,照亮了华夏大地,温暖了人们冰封已久的心,才体会到幸福糊口的来之不易,是否应该好好学习,好好珍惜?

    《童年》中有一节是让我喜欢的,那是关于一位化学家“好事情”的事,幼小的主人公在没有被老文化完全吸收的时候,与一位希奇的人教上朋友,很明了,这一定会使阿缪沙的外祖父又狠狠揍他一整理,这仅仅由于在当时的社会,不为沙皇服务,就是无所事事,是邪—恶的,相信,这会让许多人捧腹大笑,但更多的是思索,当时的社会真理是那么难以接受吗?也许这样的事情太多,为此,有良多科学家都献出了生命,但是明智的高尔基先生为他的这段短暂的情谊表现出了兴奋与惋惜。这也让我知道了,黑暗的存在就是建立在人们的无邪与无知上,而人们是否应该主动的去学习,应该知道,拥有知识的人就是智慧的人,也只有遮这样的人可以维护正义与真理!

    高尔基的《童年》读后感【篇2】

    在寒假里,我利用空余的时间在书店里读了高尔基写的《童年》。《童年》描写了沙俄时期儿童的糊口。

    阿廖沙是个可怜的孩子,他4岁时父亲去世了,因此他被

  • 5、 读后感收藏:高尔基童年读后感100字范文优选五篇

    读书对于我们来讲,是一辈子不间断的事情。观看一本好书之后,我们会受益匪浅,有一些启发。通过写一篇读后感可以把作品中的内涵精髓表达出来。我们将阅读后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那么,我们从哪些角度来写一篇读书笔记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读后感收藏:高尔基童年读后感100字范文优选五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尔基童年读后感100字(篇一)

    读了《童年》这本书后,我深受感动和启发。

    主人公阿廖沙痛苦的童年生活打动着我:四岁丧父,跟随悲痛欲绝的母亲和慈祥的外祖母来到外祖父家,却经常挨到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处处护着他。在外祖父家,他认识了很多亲戚,其中包括两个自私、贪得无厌的、为了分家不顾一切的米哈伊洛舅舅和雅科夫舅舅,还有两个都叫萨拉的表哥。他还有一个捡来的哥哥,叫茨冈。当外祖父打阿廖沙的时候,朴实的小茨冈每次都用胳膊挡外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尽管会被抽得红肿。每当阿廖沙问他为什么要护着他,他说:原来我是不愿意的,可到时候我的手又伸进去挡了不知怎么的,不知不觉就伸进去了阿廖沙听到这句话,更喜欢跟他做朋友了。但是,好景不长,强壮的他,后来却在帮二舅雅科夫抬十字架时给活活的压死了。阿廖沙非常伤心,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毕竟他们也是朋友呀。几年后,母亲又改嫁了,给阿廖沙找了个继父。阿廖沙就跟着母亲住了。过了不久,阿廖沙的母亲生了个小弟弟,可是,因为没有足够的钱,他的弟弟就这样饿死了。之后,阿廖沙的母亲又生了个小弟弟,阿廖沙就成了家里的保姆,细心地照顾着弟弟尼古拉。在他精心的照顾下,弟弟健康的成长。可是,在阿廖沙11岁的时候,母亲去世了。11岁的他,走上社会,独立谋生。

    阿廖沙的童年是多么的凄凉悲苦。再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呀!所以,让我们一起来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吧!

    高尔基童年读后感100字(篇二)

    读了高尔基的《童年》这本书,是我受益匪浅,和高尔基比起来我的今天是多么的幸福啊!

    高尔基出生在一个木工家庭。五岁时,父亲病故了,胜过更加困难了,他和妈妈就住在外祖父家里。由于家境贫寒,高尔基上学的时候只能母亲的皮鞋,外祖母的外套,发黄的衣衫和散腿的裤子。这样一身五颜六色不协调的装束,引起了同学们的嘲笑,有的同学还给高尔基起外号。和高尔基相比,我们现在可以穿新衣,甚至是高档的衣服,真是惭愧啊,自己有这么好的条件,身在福中不知福,

  • 6、 关于高尔基童年读后感(560字)

    读书能让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在阅读写的作品时,我们会得到一下启发和知识。我们可以抽出一点点时间写读后感,分享自己的想法。在上学的时候,老师会经常要求我们会写读后感。那么,我们如何去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关于高尔基童年读后感(560字)》,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高尔基童年读后感(篇一)

    童年是快乐的。可高尔基的童年,却是悲惨地,痛苦地度过的。

    阿廖沙从小丧父,那时他才三岁。外婆和妈妈将他带到外公家里。外公是个小染坊主。两个舅舅为了分家,整天打打闹闹,在阿廖沙幼小的心灵上涂了一层尘土。在这个暴力的小家庭里,仍有许多善良、正直的人。最后,阿廖沙离开了童年,来到了人间。埋葬了母亲几天后,外公对他说:“喂,阿廖沙,你也不是一枚奖章,我脖子上也不是挂你的地方,你到人间去吧……于是,我就到人间去了。”这时,他已经要开始正直地生活了……

    看着作者儿时的悲惨和辛酸,我不禁看了看爸爸妈妈——是呀,我们是幸福的。每天我们都在一片宠爱中生活,每天都会在明亮的教室中快乐地学习。回到家,鱼肉等食品也丝毫不缺。可怜的作者却恰恰相反——他在一片污脏的环境中生活着,摸索着……有名人说:“环境可以造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而高尔夫却没在这样的环境中毁灭,恰恰相反,他在这环境中造就了一个正直、善良、伟大的心灵——这正是他成为伟大文学家的秘诀。《童年》告诉我们什么?告诉了我们——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我们要坚强、勇敢、正直、自信。

    啊!我看得清清楚楚,外公的那双聪明锐利的绿眼睛总是盯着我。我很怕他观后感,我记得,我总想避开他那双火辣辣的眼睛,因为他——那再熟悉不过的声音又绕在了我的耳边。读了高尔基的《童年》后,我更加明白了什么是童年,什么是幸福,什么叫做珍惜童年。

    高尔基童年读后感(篇二)

    读了《童年》这本书后,我深受感动和启发。

    主人公阿廖沙痛苦的童年生活打动着我:四岁丧父,跟随悲痛欲绝的母亲和慈祥的外祖母来到外祖父家,却经常挨到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处处护着他。在外祖父家,他认识了很多亲戚,其中包括两个自私、贪得无厌的、为了分家不顾一切的米哈伊洛舅舅和雅科夫舅舅,还有两个都叫萨拉的表哥。他还有一个捡来的哥哥,叫茨冈。当外祖父打阿廖沙的时候,朴实的小茨冈每次都用胳膊挡外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尽管会被抽得红肿。每

  • 7、 【优选】高尔基童年读后感范文五篇

    读书能让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每个人对于优秀的书籍,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心得体会。我们就可以通过文字的方式把读书的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读后感是写阅读作品后感受最深的一点,它不是书评。怎样将自己的独到见解写进读后感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优选】高尔基童年读后感范文五篇”,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高尔基童年读后感(篇一)

    这几天,我读了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写的《童年》。它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讲述了一个叫阿廖沙的孩子的童年故事。这本书对我的启发很大,它让我了解了一个典型的俄罗斯家庭。这本书是作者真实生活的写照,高尔基根据自我的亲身经历,再现了黑暗统治下的孩子从觉醒到长大的苦难历程。阿廖沙是一个悲惨、可怜的小孩,他的童年是在外祖父家度过的,他的生活可不像咱们此刻这样愉悦,充满阳光和爱。他的外祖父性情暴躁,贪婪、自私;两个舅舅也很自私、粗暴,这些都在年幼的阿廖沙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阿廖沙是一个善于观察和十分敏感的好孩子,能辨别是非,有坚定的、不屈不挠的意志,虽然他生活在一个不太好的生活环境里,但这反而让他成长为一个坚强、正直、勇敢、自信的人。阿廖沙还是一个善良的孩子,它很同情穷人,经常帮忙他们。

    这本书让我了解到了当时沙皇统治时期的困苦生活,让我知道了此刻的完美生活的来之不易。咱们要珍惜此刻的愉悦生活,钟爱生活,发奋学习,用自我的潜质和智慧把这个世界建设得更加完美。

    高尔基童年读后感(篇二)

    读了《童年》这本书后,我深受感动和启发。

    主人公阿廖沙痛苦的童年生活打动着我:四岁丧父,跟随悲痛欲绝的母亲和慈祥的外祖母来到外祖父家,却经常挨到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处处护着他。在外祖父家,他认识了很多亲戚,其中包括两个自私、贪得无厌的、为了分家不顾一切的米哈伊洛舅舅和雅科夫舅舅,还有两个都叫萨拉的表哥。他还有一个捡来的哥哥,叫茨冈。当外祖父打阿廖沙的时候,朴实的小茨冈每次都用胳膊挡外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尽管会被抽得红肿。每当阿廖沙问他为什么要护着他,他说:原来我是不愿意的,可到时候我的手又伸进去挡了不知怎么的,不知不觉就伸进去了阿廖沙听到这句话,更喜欢跟他做朋友了。但是,好景不长,强壮的他,后来却在帮二舅雅科夫抬十字架时给活活的压死了。阿廖沙非常伤心,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毕竟他们也是朋友呀。几年后,母亲又改嫁了

  • 8、 《高尔基的童年》(读后感大全)

    今天,当我阅读《高尔基的童年》这篇文章后,被文中高尔基那种读书时忘记了一切,专心致志的态度所感染。

    我一字一句地仔细阅读时,仿佛和高尔基在一起读书。他读得那么专心把世界上的一切都忘记了。读到这里,我情不自禁想起了自己以前读书的情景。每当父母给我买回什么新书或借到一本好书,我如鱼得水,总是迫不及待地阅读。我虽然爱看书,但从中得到的收获却极少。这为什么呢?当我阅读到高尔基如饥似渴地读书忘记了一切时,与自己相比较,终是看看热闹,仅注意了一些主要的故事情节,从来不曾写读书笔记;也不曾体会文章的内涵;更未注意过他人作品、文章写作的好方法等。又因看的书多,且都是走马观花,囫囵吞枣,所以看罢即忘,收益浅。我想高尔基之所以能成为世界文豪,与他从小那求知若渴专心致志的读书精神是分不开的。同时,高尔基认真读书的态度,不仅仅教育了我看书不能一目十行,更教育了我做任何事都具有认真的态度。粗心乃失败的根源,认真是成功之秘诀。我是深有体会的。

    记得我在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时,十分失败,其原因就是——粗心。较难的应用题一分未扣,而计算、口算题却减去五分;还有题上要求填下确答案的序号,而我却将正确答案填写了,一下子又丢失了五六分。这难道是我不会吗?唉,粗心使我屡次失败,我怀疑,它难道是我的影子,总与我伴。可今天,我看到高尔基读书忘了一切,终于悟出,粗心并非与我相随,不是总与我结交为友。而今只有甩掉它,放弃它才会向成功之路,而抛开粗心的唯一办法:就是与认真交朋友,对等任何事情都要持认真的态度。

    今天,我细细阅读了《高尔基的童年》后,对“粗心乃失败的根源,认真是成功之秘诀”这句话更坚信不疑了。

  • 9、 高尔基的童年读后感(读后感范文)

    疫情期间重温了一下高尔基的《童年》,现在的感受跟初中时候读的感受不一样了。小时候只是觉得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长大了再读更是佩服高尔基那颗光明、博爱没有动摇的心,他始终没有被污染,反而变得越加开阔和光明。有人说:“环境可以造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就是这样的环境造就了高尔基,成就了高尔基。在如此邪恶和污秽的社会中,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值得回忆、值得珍惜的美好时光。

    读后感大全网专业提供免费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https://www.dhb100.com/

    高尔基写的《童年》这本书来说,童年应该是他的一段悲惨遭遇,一段深情的回忆。这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小说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外祖父开了家染坊,但随着家业的逐渐衰落,他变得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有一次阿列克谢因为染坏了一匹布,竟被他打得昏死过去。幼小的阿廖沙也曾被他用树枝抽得失去知觉。他还暗地里放高利贷,甚至怂恿帮工去偷东西。两个舅舅也是粗野自私的市侩,整日为争夺家产争吵斗殴。在这样一个弥漫着残暴和仇恨的家庭里,幼小的阿廖沙过早地体会到了人间的痛苦和丑恶。舅舅们为争夺家产而争吵斗殴的情景使小阿廖沙饱受惊吓。这一幕真实反映了俄国下层人民沉重的生活状况,批判了小市民的自私残暴。

    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可怕的环境里,也有温暖与光明。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对谁都很忍让,书中这样写过:"在她没有来之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外祖母使他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高尔基从来不放弃可贵的光阴。我既被主人公的独立坚强的精神感动,也很敬佩善良慈祥、胸怀宽阔的外祖母。如果在这个世界里谁都能关心别人、帮助别人,这世界一定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懂得珍惜光明,即使黑暗无法立刻消散,只要我们做一个善良、乐观、富有同情心的人,我们的生命同样会一片辉煌。(韩一铭)

  • 10、 高尔基童年读后感800字(读后感)

    高尔基的《童年》举世闻名,在这个假期的午时,我又翻开了它,情绪也随着书上的字体忽起忽落……

    更多读后感请参考,读后感大全网,如转载请标注来源!m.dhb100.com

    主人公阿廖沙的童年生活打动了我:四岁丧父,跟随痛哭欲绝的母亲和慈祥的外祖母到专横的、濒临破产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却经常挨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处处护着他。在外祖父家,他认识了很多亲戚,其中包括两个自私、贪得无厌的、为了分家不顾一切的米哈伊洛舅舅和雅科夫舅舅,还有两个都叫萨拉的表哥。朴实、深爱着阿廖沙的伊凡每次都用胳膊挡外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尽管会被抽得红肿,但强壮的他,之后却在帮二舅雅科夫抬十字架时给活活压死了……

    阿廖沙的童年是在一个典型的俄罗斯小市民的家庭里度过的:贪婪、残忍、愚昧;父子、兄弟、夫妻之间勾心斗角;为争夺财产常常为一些小事争吵、打架……但在这个黑暗的家庭里,有一个勤劳、坚强、善良的外祖母。她常常给阿廖沙讲好听的神话故事,也默默地教他做一个不想丑恶现象屈膝的人。

    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就像他的家庭一样。周围残酷的事情太多了,有时甚至连他自我都不敢相信竟会发生那样的事情。但好在有外祖母――全家人的精神支柱。阿廖沙也还认识很多其他的人:搬进新房子后的几个房客、隔壁的三少爷,等等。阿廖沙从家人的一些“奇怪”的举动中渐渐的明白了一些道理。

    和阿廖沙相比,我们的日子是灿烂的,是欢乐的;是没有烦恼痛苦的,更是无忧无虑的。有那么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么叫做“打”,因为我们从没有经历过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当然,除此之外,我们的生活中也很少有家人之间的勾心斗角,为争夺财产而打架争吵之类凶狠的事情。更不会发生残忍的把某个无辜的人无端地折磨致死这类想都没想过的恐怖事件。

    如此比较,现在的孩子的童年生活和阿廖沙的有着天壤之别。他们每一天生活在蜜罐里,被甜水泡着……是多么幸福呀!他们从来不用研究衣食住行。但他们并不知足,总是奢求更多。在他们眼里,大人们挣钱是那样容易,似乎都不费吹灰之力。

    的确,每一个孩子都应该读读《童年》,看看十一岁的阿廖沙如何在“人间”独自闯荡。为了以后,为了将来,为了我们到“人间”的那一天,再次捧起这本书来读一读吧。(李娜)

    童年,是美好的梦;童年,是理想的港湾;童年,是记忆里最为美好的一页……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读后感大全网!https://m.dhb100.com/

  • 2021-07-29

  • 2021-04-13

  • 2019-11-11

  • 2019-10-23

  • 2019-10-23

  • 2019-10-22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19

  • 2019-10-17

  • 2019-10-14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2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3

  • 2023-01-23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20

  • 2023-02-20

  • 2019-09-19

  • 2019-09-23

  • 2023-03-16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3-02-25

高尔基的童年读后感
高尔基的童年读后感栏目给大家提供丰富的2024高尔基的童年读后感、高尔基的童年读后感大全等,希望丰富的高尔基的童年读后感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供大家参考借鉴!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