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超级经理人观看心得 > 地图 > 超级经理人观看心得
超级经理人观看心得相关栏目
超级经理人观看心得热门栏目
超级经理人观看心得推荐
超级经理人观看心得

(共 1954 篇)

  • 1、 《超级经理人》观后感300字

    走过八月的青春、热血,电影市场似乎迎来了一季平淡。而云集了英皇众多艺人的电影《超级经理人》更算是平淡中的低谷。尽管这部影片有twins、郑希怡、张敬轩等知名艺人撑场,甚至连著名经理人霍汶希也粉墨登场,但是还是无法掩饰这部影片卖明星的本质。 抛开别的先不说,就单说影片里不少主演的表演太过浮夸,例如杜汶泽和王祖蓝。杜汶泽之前的戏我不是很清楚,但是单从和快乐大本营合作拍摄的《快乐到家》以及本片就足以对于他的浮夸表演风领略一二。再说王祖蓝,在到湖南卫视的综艺节目《百变大咖秀》当嘉宾以前,我想很多内地观众都不认识他,不可否认他在《百变》里的表现还是不错的,夸张搞笑,但是这很适合综艺却并不适用于电影。如果没有周星驰的本事就不要轻易尝试无厘头的搞笑,这只会让观众觉得恶搞。 如果仅仅只是演员的表演不够到位或许还可以被原谅,但是这部影片似乎并没有对电影本身有什么关注,中不中、港不港,似乎只想变着法的想套各类消费人群的荷包。看过这部影片的观众应该都能看出来,《超级经理人》是英皇为旗下新人所打造的电影,如果能一炮而红那再好不过,即使不能,借着师哥师姐的名气混个脸熟也总是好的。打着知名艺人的旗号推出自己公司旗下的新人,然后还可以顺便赚一笔,不得不说英皇这笔账算的很精,可是我想不论是多铁杆的粉丝失望的次数多了都不会再傻了。作为一个电影迷,我不得不承认英皇曾为我们打造过不少的视觉盛宴,也正是如此才会有如此声名显赫的英皇,可是观望近年来英皇的作品,说没有令人失望那果真是没有人相信的假话。
  • 2、 《卓越经理人》读后感800字

    一、认知决定结果:做为管理者,一定要有自我认知觉察事物本质的意识和能力,因为认知影响我们的行为,行为决定结果。首先我们要做到对自我管理的认知,然后再去影响别人。

    二、目标与计划:作为管理者任何时候一定是以目标为导向来指引工作行为,最后结合目标来匹配所需资源支持。关键路径:确定准确目标-制定合理计划-资源整合(人、才、物)。如何制定目标:1、穷举事项(也就是列举出关键指标)2、优先排序(根据事情轻重缓急,来进行排序)3、定义目标(有具体时间节点、可量化衡量的指标、有增值价值的目标)

    三、计划预演成果:一个良好的计划,它是很好的行为指南。制定行动计划一定要可视化(文本化、数据化),计划制定需要遵循以下六大要素:目标(围绕企业目标制定)、分解(细分分解目标,例如:年、季度、月、周日、每人)、方法(具体行动计划)、资源(人财物资源整合)、风控(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提前预估)、评估(总结问题、做调整优化动作)。整个计划制定过程类似于我们常用的6w2h的工作计划制定工具,更全面的是在这里提到资源支持部分的考虑。

    四、问题成就机会:自己也一直认为,任何事情它都具有两面性,即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在出现消极问题时,要懂得从检查的角度去思考,多提出一些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的提问?来剖析出导致这种问题出现的本质原因,才能更好的从根源解决问题。不要被问题表象所迷惑做出错误的判断。

    五、激发潜能:管理就是激发员工的善意(工作回报和成就感,缺一不可,而成就感往往是决定员工稳定性和自我管理的重要要素),释放员工的潜能(通过工作任务、工作环境、利用内部驱动形式帮助员工成长,继而提高对企业的创造价值)。

    六、有效管理沟通:通过分享到的四个沟通方式,更清楚了沟通的目标和方法;1、向上沟通(沟通时要给出自己的提议方案,沟通后并提交具体结果)2、向下沟通(明确沟通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要求)3、平行沟通(提交贡献、提出请求)4、客户沟通(自己要有具体要提问的问题、并给对方提供一定的价值);归纳以上内容告诉我在沟通时要做到:明确沟通的目的,沟通时要做到与沟通者同频、共知。

    以上内容是本人在了解此书内容后的一些吸收点,但这仅仅为知道而已,更重要的是要做到才能真正产生价值。

  • 3、 《一分钟经理人》读后感

    《一分钟经理人》读后感

    李金宝

    本书介绍了通过利用三种工具:一分钟目标设定,一分钟表扬和一分钟批评,达到与上下级、同事和客户等畅通沟通,消除障碍,明确方向的目的,最终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和业绩的目标。

    目的与目标不同,目的是抽象的,宏观的,指对某件事所想要达到的结果,如我今年要拿下a客户,这就是目的;目标是具体的,微观的,是可以量化的目的,如我今年要让a客户帮我贡献50万的回款,可见目的与目标有共性,亦有个性,相关又有所区别,共性就是方向一致,着力于共同的结果,不同点在于目的的范畴更大,一般不可以量化,目标的范畴较小,是可以量化,这就如战略和战役的关系。

    与人相处,首先看名字是否有吸引力,然后看脸,最后根据别人的评价初步决定是否愿意与其继续交往;同理,多年的读书生涯也促成了我这种习惯,看一篇文章,读一本书,能够吸引我的一般就是名字,然后是封面的设计和排版;其次就是书评,三者中其中的任何一项有瑕疵都会影响我继续阅读的欲望。首先,《一分钟经理人》简洁清新的名字会勾起我继续读下去的欲望,简单的六个字直指主题,看到书名就可以知晓本书就是告诉你如何与人通过简单的策略,把复杂的人际关系简单化的过程;题目简单明了,内容自然也不能繁冗,本书恰恰就是短短100多页就讲明道理,让人没有负累感,试想一下,如果本书厚达300多页,你还有兴趣继续阅读吗?其次,粗翻内容,没有错字别字,排版设计中有常体,有黑体,有图片,有要点,产生区别和层次感,让大脑感受到不同的刺激,不至产生疲惫感;最后,看各位成功人士的书评,也让我们对书的内容产生期许,众所周知,海尔的管理是非常成功的,总裁张瑞敏对本书也作了的高度评价,他推荐《一分钟经理人》成为所有经理人的必需读物,从而达到"日事日毕,日清日高"之目的,而这也是"oec"管理的核心所在。

    本书延续了斯宾塞·约翰逊的一贯风格,以故事贯穿全文,把想对读者表达的道理融汇进故事之中,读来生动有趣,丝丝入扣,不忍释手,一气呵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领略了道理,也达到了作者的目的。

    同样的三种工具:一分钟目标,一分钟表扬和一分钟批评,作者要求不能机械地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不同年龄阶段和经验的人,在大方向的指引下,也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手段,比如对于年长者,他的经验比较丰富,更多的是去激发他的内心,让他能够自我肯定和自我称赞;而对年轻人,则要一步步指引,就像特兰奈尔和利维说

  • 4、 一分钟经理人,读后感

    篇一:《一分钟经理人》读后感

    《一分钟经理人》读后感

    《一分钟经理人》一开始读,觉得它的文字表达的形式比较新颖、易懂,读起没有什么压力,不由地一口气读完。这本书真可谓言简意赅,用最通俗的语言在告诉我们一种有效地管理方法:作为一个管理者应该如何有效管理地下属,那就是目标明确、奖惩及时到位。一本好书,给每个认真读的人都会有不同感受。

    目标是一个人工作、学习或者说是生存的一种动力,有时候也是人的一种精神寄托,但生活中常常有人会抱怨他人、抱怨团队、抱怨所有他认为不平的事,其实所有的表现集中在一个方面就是这些人缺乏一个目标,或者说是他们的目标还很模糊,还不能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如书中所说,团队的目的就是实现效率,效率不仅仅是完成工作的数量,还包括工作的质量。作为团队的领导者,为了实现效率,应该主动地引导下属自己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与计划,这可以让领导者与下属都清楚目标是什么及实现其的方法和步骤,另外,因为人是有思维的,本性是不愿意被支配的,由于目标是下属自己制定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能最大化地调动下属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领导者又因充分了解下属的工作方案与步骤,通过管事就能够有效地管人,管理也就变得简单,也有一些员工表现出抵触与反叛,也就出现了执行力不强的问题,其实总的说就是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反馈的问题,领导知道下属应该知道做什么,但却没有让下属能够充分地了解应该怎么做,于是,为了完成目标领导干了员工的事,整天忙的要死,员工却不知道领导在忙啥。大家通常说现在的员工不好管,我想,那只是管理者特别是基层管理者的管理方法过于简单了,在新人进岗之后,没有很好地引导与培训。

    还有就是任何人都希望得到认可,得到称赞,作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要学会多赞扬,多表扬,哪怕是很容易做到的事,哪怕是只做好其中的一点,也要非常及时的予以表扬或激励,让下属感受到自己的工作很有成就,这样下属的工作兴致与热情才能被充分激发出来,告诉他对在哪里,表示对这些成绩感到高兴。真诚而及时的表扬,日常生活、工作没有彩排,每天都在现场直播,人的行为总是有对有错,如何去有效地批评犯错误的下属,发现问题要及时的批评,明确地告诉下属错在哪儿,并且只是对事不对人,批评的是他的行为,不是人,批评的目的是为了改正错误,这样利于下属比较容易心平气和地接受。

    中国的传统思想一直在教导我们:凡事要谦虚谨慎,少言慎语。但从这本书中,

    我深深

  • 5、 《经理人的六项战略修炼》--读后感

    《经理人的六项战略修炼》--读后感

    《经理人的六项战略修炼》--读后感第2页

  • 6、 2018年余世维成功经理人讲座观后感

    1、余世维成功经理人讲座观后感

    通过观看了余世维《赢在执行》的讲座,衔接到自己实际工作当中颇有启发。对于我这个从来没有接触过管理学的员工来说,相当于在管理学上进行了一次启蒙教育,受益匪浅。对于执行力的重要性以前认识较模糊,通过学习,使我对执行力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执行”的定义非常简单:就是保质保量地完成自己工作和任务。学习完余世维先生的《赢在执行》后,我深刻体会到执行力在企业中的重要性。对于刚走上工作岗位的人来说,执行力是职业生涯中最基础、最关键的一步。当我们在不同岗位,面对不同程度的工作时,我们没有说“no”的理由。因为正确的执行是不需要任何借口的,不要用借口来为自己工作失误或错误的执行开脱、搪塞

    对于余博士的一句话我觉得说出了一些企业执行力不强的原因,他说:“不把任务当回事,目标再明确也不行”。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责任心,一个责任心不强的员工,尽管有丰富的经验,有足够高的学历,他也没办法完成重要的工作。这也使我认识到一个企业,一个好的企业,就必须注重培养员工的工作责任心,树立工作责任感,作为下级就必须认真执行企业下达的任务和指令,对于执行中遇到的问题,需要大家以积极的心态去对待,去解决。

    余博士说:一个人不管做任何事都要有积极性,要乐意助人“不忙的时候,主动帮助别人”。对于这句话,我的个人理解是,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一个企业就是一个团队,养成团结互助的习惯也就是培养了员工的团队意识。身为企业一员,只有具备团队精神,贯彻领悟企业领导的思想,才能提高个人的工作能力和执行力,在工作中做到有压力才有动力。

    余博士说:不管是企业也好、个人也好都必须讲诚信,这不是说说而已,很多人是说得容易做起来难。在现实社会生活里,我们做人做事什么都不缺,缺的是人心,缺的是诚信,缺的是人去寻找诚信的机会和条件。有的人只是要求别人有诚信讲诚信,而自己就很难用诚信来对待他人。在文明发展的今天,更应该体现人事的诚信度,结果却令人大失所望

  • 7、 一分钟经理人读后感

    篇一:《一分钟经理人》读后感

    成为“一分钟经理人”的三个诀窍

    ——《一分钟经理人》读后感

    《一分钟经理人》这本书是由肯·布兰佳和斯宾塞·约翰逊合著的。于是我特意把这两个人名给百度了一下,发现一个好玩的地方,肯·布兰佳先不说,单说说这个斯宾塞·约翰逊,因为他的代表作除了《谁动了我的奶酪》之外,还有《一分钟经理人》、《给你自己一分钟》、《一分钟教师》、《一分钟推销员》、《一分钟父亲》、《一分钟母亲》等等,可以说是一个名符其实的一分钟作者。他的理念似乎就是教育人们将复杂的事情简易化,尽可能简洁快速的去处理繁杂的问题。

    说完了作者,再来说说这本书。翻开这本书,就可以看到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为本书亲自作序,也可以看到一堆的名人强烈的推荐此书,那么这本书究竟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呢?

    说实话,第一遍读完,基本没搞清楚到底作者是想让读者理解什么,就看到通篇是在讲一个故事,还不知道是否是真实的还是胡诌的。也许是文化的差异,或者管理理念的差异,我觉得如果这个经理人是出生在中国的话,他根本就没办法走上管理者、经理人的岗位。直到翻第二遍时才渐渐理解,其实作者并不是要从表面上的这个故事讲出什么道理,而是告诉管理者、经理人一种思维的方法,一种管理的态度。我们常说态度决定一切,其实在管理上也是一样,经理人是什么样的工作态度,管理态度,你的下属,你的下属的下属自然而然的也会去模仿学习你,最后就会影响这整个团队的工作风格,管理风格。

    本书其实是围绕着成为“一分钟经理人”的三个诀窍展开的,第一个诀窍就是:一分钟目标。目标是个人、部门或整个组织所期望的成果。如书中所说,团队的目的就是实现效率,效率不仅仅是完成工作的数量,还包括工作的质量。作为团队的领导者,为了实现效率,应该主动地引导下属自己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与计划,一个一分钟的目标,一个不超过250个字的目标,这可以让领导者与下属都清楚目标是什么及实现其的方法和步骤,为下一步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好了基础。作为管理者,在一项工作开始的时候,如果能花一些时间,引导下属(特别是新下属)发散思维,鼓励下属在工作方式上不断的创新,主动地制定目标,制定执行的计划、步骤,并协助下属获得成功,那么这个部门、这个团队的工作效率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自己也将会成为一个高效地管理者,因为帮助别人的同

    时,也会成就自己。

    第二个诀窍:一分钟称赞。任何人都希望得到认可,得到称赞,作为一名

  • 8、 《一分钟经理人》读后感1500字

    肯.布兰佳作为当代最为畅销的管理寓言小说作家和管理学大师,最大的贡献就在于他的所有的管理哲学和理念都是通过小说的形式完成的,这就让阅读者能够快速并轻松愉悦的阅读环境中掌握管理理念,无论是声名显赫的《谁动了我的奶酪》还是这本与之齐名的《一分钟经理人》都是如此。本书在学界的重要地位从张瑞敏亲自作序这一点上也可见一斑。

    小说看起来很简单,一个渴望成功的年轻人,希望学会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管理者,他访遍很多经理人,有人注重结果管理,有人注重人际管理,然而无论哪种管理模式,都让年轻人觉得有些问题,直到他拜访了一分钟经理人和他带教的下属,了解了一分钟经理人所作所为,真正明白了什么是管理,从而让他也走上了新一分钟经理人的管理之路。

    成为一分钟经理人,重点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一分钟目标:

    1、清楚阐述目标

    2、明确好的工作表现的标准

    3、每个目标用单独一页纸表述清楚

    4、经常性快速回顾目标

    5、鼓励人们审视自己的表现,看与目标是否一致

    6、若表现与目标不符,敦促对方调整自己的行为,并最终完成工作

    在谈到目标之前应该先谈愿景,我们期待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期待做成什么样的项目?如果为了打成这个结果,我们需要完成哪些工作?需要打成愿景的这些工作,就是目标。 一分钟经理人并不是喜欢给年轻人答案的人,他更多是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年轻人自己去追寻,典型的教练式目标对话,让年轻人通过smart和80/20两个法则,追寻到自己的目标。在我们目前的团队当中,我们也会制定月度和周工作计划,每个人都会自主自发的写下工作计划、检核标准和完成时间,这与书中所写内容很相符,但是我们的目标和我们的愿景连结真的非常紧密吗?我们的回顾频次是否足够多?在实践目标的过程中我作为领导者是否给他们提供了足够多的支持?这些都是我需要去问自己的。

    二、如果打成目标(或者目标的一部分),那将做一分钟称赞

    1、称赞正确的行为

    2、及时称赞,并具体说明对在哪里

    3、表达你的喜悦

    4、沉默几秒,让对方体会这种喜悦

    5、鼓励人们继续这样做

    这部分内容和布兰佳的另一本书《鲸鱼哲学》有很多相像的地方,通过鼓励与赞美的方式让员工更加具备自信心并知道努力的方向。好吧,我必须承认,这部分一直是我最迫切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果有十道题,学生做对了九道,老师一般都不会表扬那做对的九道题,而是常常喜欢问,为什么错了一道题,是的,我就是那个老师。常常认为团队

  • 9、 《一分钟经理人》读后感1600字
    《一分钟经理人》读后感1600字 本书介绍了通过利用三种工具:一分钟目标设定,一分钟表扬和一分钟批评,达到与上下级、同事和客户等畅通沟通,消除障碍,明确方向的目的,最终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和业绩的目标。 目的与目标不同,目的是抽象的,宏观的,指对某件事所想要达到的结果,如我今年要拿下a客户,这就是目的;目标是具体的,微观的,是可以量化的目的,如我今年要让a客户帮我贡献50万的回款,可见目的与目标有共性,亦有个性,相关又有所区别,共性就是方向一致,着力于共同的结果,不同点在于目的的范畴更大,一般不可以量化,目标的范畴较小,是可以量化,这就如战略和战役的关系。 与人相处,首先看名字是否有吸引力,然后看脸,最后根据别人的评价初步决定是否愿意与其继续交往;同理,多年的读书生涯也促成了我这种习惯,看一篇文章,读一本书,能够吸引我的一般就是名字,然后是封面的设计和排版;其次就是书评,三者中其中的任何一项有瑕疵都会影响我继续阅读的欲望。首先,《一分钟经理人》简洁清新的名字会勾起我继续读下去的欲望,简单的六个字直指主题,看到书名就可以知晓本书就是告诉你如何与人通过简单的策略,把复杂的人际关系简单化的过程;题目简单明了,内容自然也不能繁冗,本书恰恰就是短短100多页就讲明道理,让人没有负累感,试想一下,如果本书厚达300多页,你还有兴趣继续阅读吗?其次,粗翻内容,没有错字别字,排版设计中有常体,有黑体,有图片,有要点,产生区别和层次感,让大脑感受到不同的刺激,不至产生疲惫感;最后,看各位成功人士的书评,也让我们对书的内容产生期许,众所周知,海尔的管理是非常成功的,总裁张瑞敏对本书也作了的高度评价,他推荐《一分钟经理人》成为所有经理人的必需读物,从而达到日事日毕,日清日高之目的,而这也是oec管理的核心所在。 本书延续了斯宾塞约翰逊的一贯风格,以故事贯穿全文,把想对读者表达的道理融汇进故事之中,读来生动有趣,丝丝入扣,不忍释手,一气呵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领略了道理,也达到了作者的目的。 同样的三种工具:一分钟目标,一分钟表扬和一分钟批评,作者要求不能机械地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不同年龄阶段和经验的人,在大方向的指引下,也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手段,比如对于年长者,他的经验比较丰富,更多的是去激发他的内心,让他能够自我肯定和自我称赞;而对年轻人,则要一步步指引,就像特兰
  • 10、 《一分钟经理人》读后感500字

    读完《一分钟经理人》这本书后,对部门的管理尤其是人员管理上帮助很大,书中深入浅出地分析了经理人管理心得,我把书中读到的部分与自己实际工作中的管理进行细节上对比,及时纠正以往工作中不足,今天分享以下两点:

    一是一分钟更正之所以有效。书中讲到大多数经理人都喜欢把反馈积攒起来,攒到一起算总账。在指出员工的工作上不足时,经常把新帐旧帐全部翻出来,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都有,但其实这样对员工的管理方式是不科学也不合理的,甚至会激发双方对事实争论不休,根本无法达到针对工作问题的指正与总结效果。应该平时学会一分钟更正,对工作上的问题及时逐一击破,不断总结与带教。

    二是书中讲到一个平时表现很棒的篮球运动员在一次重要的比赛中表现失常,教练及时对该球员做出换人调整,首先指出行为表现的不足,再给予以往出色表现的肯定,最后适时给予鼓励,最后球员在短时间内及时调整过来,重新上场,最后取得胜利。我从这个个案中受到很大的启发:管理的时候,要把一个人的行为和他本人的价值区分开来,针对性进行管理,不可混淆,不然没有得到想要的效果,反而结果更糟糕。

    还有本书的最后一段有一个图表:新一分钟经理人的策略卡片,这个图表很完整很到位地对本书做了最直接最有效的总结与分析,帮助我对本书的深层理解,同时也很好的指引了我。

  • 2019-10-11

  • 2019-11-02

  • 2019-11-06

  • 2019-09-21

  • 2019-10-29

  • 2019-11-16

  • 2019-11-16

  • 2021-08-21

  • 2019-10-28

  • 2022-08-18

  • 2023-01-26

  • 2019-10-29

  • 2023-01-15

  • 2022-05-26

  • 2019-10-29

  • 2019-09-28

  • 2019-10-29

  • 2019-11-11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09-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21-09-01

  • 2019-09-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22-06-04

  • 2022-12-07

  • 2022-06-02

  • 2019-09-28

  • 2019-10-28

  • 2021-08-24

  • 2023-04-10

  • 2019-10-28

  • 2019-10-28

  • 2021-08-30

超级经理人观看心得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超级经理人观看心得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超级经理人观看心得、2024超级经理人观看心得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