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四大名著读后感 > 西游记读后感三打白骨精 > 地图 > 西游记读后感三打白骨精,2024西游记读后感三打白骨精范文
西游记读后感三打白骨精相关栏目
西游记读后感三打白骨精热门栏目
西游记读后感三打白骨精推荐
西游记读后感三打白骨精

(共 3920 篇)

  • 西游记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中国四大名著、四大奇书之一。清代多位学者提出《西游记》作者是明代吴承恩。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查看本书相关读后感 >
  • 1、 西游记读后感《三打白骨精》汇总4篇

    作文是语文学习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文是我们思想的精华,优秀作文的表达方式值得我们学习,想要提升作文水平,可以看哪些范文?也许"西游记读后感《三打白骨精》"就是你要找的,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西游记读后感《三打白骨精》【篇1】

    今天,我读了《三打白骨精》,《三打白骨精》是四大名着中的《》其中的一集,我从中认识了很多人物,让我记忆深刻,我想当一个像孙悟空那样神通广大、坚定不移的人,我不想成为猪八戒那样懒惰的人,我也不像成为像唐僧那样胆小如鼠、善恶不分的人,因为我认为孙悟空是我的目标。

    《三打白骨精》主要内容是: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座山前,这里人烟稀少,唐僧又累又渴,便让孙悟空去化斋,悟空刚走,唐僧就被白骨精发现,白骨精见沙僧和猪八戒在身边,就变成一位美丽的村姑去骗唐僧,眼看唐僧就快被骗走了,孙悟空回来了朝妖怪打去,去被唐僧拉住,悟空没理唐僧,就向妖精打去可那妖精却丢下一具假尸首逃走了,第二次,妖精又变成一位老夫人,悟空什么话也没说,当头就是一棒,可那妖精又丢下一具假尸首逃走了,第三次,白骨精又变成一位老伯伯,这次悟空将妖精打死了。

    我们不能像猪八戒那样懒惰,我们也不能像唐僧那样胆小如鼠、善恶不分。

    这就是我读《三打白骨精》的感受。

    第二篇作文:三打白骨精

    三打白骨精是名着《西游记》中的,讲述了孙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的过程。其中第一次唐僧责怪悟空无故伤人性命,第二次更是念了20遍紧箍咒,第三次悟空终于打死了白骨精,证明了清白。

    唐僧总是心肠慈善,以慈悲为怀,但唐僧分不出是非善恶。而悟空就不一样了,他有火眼金睛,是人是妖一眼便可看出,所以唐僧总是冤枉了悟空,还念紧箍咒悟空。最后把悟空赶走,我想我如果是孙悟空就走,管它取不取经,可是孙悟空并没有离开师父,对师父忠心耿耿,一路护送师父到西天取经。

    每一次唐僧被妖怪捉走,都是孙悟空的去救师父。尽管唐僧一次又一次要赶悟空走,悟空都舍不得离开,尽管孙悟空有一回走了,可当得知师父有难时还是义不容辞的立马赶去救师父。孙悟空机智,但是它也有缺点,,可是他的品格是好的。孙悟空是个好徒弟,唐僧会糊涂但是他是幸运的,能收一个孙悟空这样的好徒弟。我也要孙悟空的那种精神。

    《西游记》是一本非常给人正义感的名着,每一次阅读都给我启迪。

    西游记读后感《三打白骨精》【篇2】

    今天,我读了一篇非常有意思的文章——《三打白骨精》,出自罗贯中的《西

  • 2、 不可忽视的猪八戒_西游记《三打白骨精》读后感

    不可忽视的猪八戒_西游记《三打白骨精》读后感:

    《三打白骨精》是《西游记》中的名篇,讲的是白骨精想找机会抓走唐僧,就变成年轻貌美的女子给唐僧师徒饭吃,又相继变成老婆婆、老爷爷,但都被孙悟空识破打死的故事。

    大家看《三打白骨精》,一般总是注意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忠心耿耿和唐僧的人妖不分,但我觉得这个故事中,猪八戒才是最重要的,要不是他的挑拨离间,师徒四人打死白骨精后,就可以继续赶路了,孙悟空根本用不了被赶走。

    这个故事中的对话描写,把猪八戒的本性写的一览无余,书中写到孙悟空打死年轻女子后,猪八戒就说:“师傅,说起这个女子,他是此间农妇,因为送饭下田,路遇我等,却怎么栽他是个妖怪,哥哥的棍重,走将来试手打他一下,不期就打杀了;怕你念甚么《紧箍咒》儿,故意的使个障眼法儿,边做这等样东西,演幌你眼,使不念咒哩!”猪八戒为什么要说这些话呢?我觉得是猪八戒平时一是贪吃,有一次差点因为贪吃丧命;二是好色,曾经因为这个毛病被吊了一晚上;看这次被打死一个提着饭的年轻姑娘,他好吃好色的本性就驱动他生孙悟空的气。而平时孙悟空总是比他光彩,他早就有报复孙悟空的心了。

    看完《三打白骨精》,我打心底里佩服《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简简单单几句话,就让猪八戒可恶的形象,鲜活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恨不得跳到书里给他几个大耳光!

    作者:杭州江南实验学校三年级学生 佚名

  • 3、 西游记的《三打白骨精》读后感2000字

    我想《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的情节大家都耳熟能详,唐僧误会孙悟空将其赶走。这段故事相信大部分人看了都对唐僧十分愤怒,也为孙悟空感到十分委屈,但是凡事发生都有原因,而在我看来,三打白骨精只不过是一个导火索,使取经团队积攒已久的内部矛盾爆发。

    自唐僧在两界山救孙悟空脱困后,孙悟空便担负着保护唐僧西去取经的重任,经过这一段时间的相处,两人之间的矛盾已经渐渐暴露出来。大家且看,首先,唐僧只是一个凡夫俗子,在取经前没有经过什么大风大浪。而孙悟空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妖仙,神通广大。两个人的无论各方面都不在一个层面上,而孙悟空的行事风格唐僧根本无法接受。在唐僧看来孙悟空心狠手辣,做事极端。师徒二人刚同行时,路遇强盗,孙猴笑吟吟的打死了六个强盗,剥了他们的衣服,还理所当然的拿了他们的盘缠。而孙悟空心里其实是真的感激唐僧,只是他一向自视甚高,不顾及唐僧的感受。因为本领高强,他也不把猪八戒放在眼里,所以师兄弟之间亦有矛盾。

    在遇到白骨精之前,孙悟空因为在五庄观惹事给唐僧带来了极大的麻烦,唐僧此时已经看孙悟空不顺眼了。现在,师徒四人走到白骨精的地盘,我们看原著中的一段文章。师徒们入此山,正行到嵯峨之处,三藏道:悟空,我这一日,肚中饥了,你去那里化些斋吃?行者陪笑道:师父好不聪明。这等半山之中,前不巴村,后不着店,有钱也没买处,教往那里寻斋?三藏心中不快,口里骂道:你这猴子!想你在两界山,被如来压在石匣之内,口能言,足不能行,也亏我救你性命,摩顶受戒,做了我的徒弟。怎么不肯努力,常怀懒惰之心!行者道:弟子亦颇殷勤,何尝懒惰?三藏道:你既殷勤,何不化斋我吃?我肚饥怎行?况此地山岚瘴气,怎么得上雷音?行者道:师父休怪,少要言语。我知你尊性高傲,十分违慢了你,便要念那话儿咒。你下马稳坐,等我寻那里有人家处化斋去。 你看,妖怪还没来,唐僧已经看悟空很不爽,一直在找理由百般刁难他。

    悟空给唐僧化斋后,妖怪找着机会变作一花容月貌女子,假意送饭给唐僧。这段读起来其实是很有意思。唐僧对妖怪变作的女子十分热情,问东问西。两人相谈正欢,此时,猴子飞回来了,火眼金睛一看便知那女子是妖怪,拿起棒子便要打。唐僧上前拉住,孙悟空却说了这样的话。师父,我知道你了,你见他那等容貌,必然动了凡心。若果有此意,叫八戒伐几棵树来,沙僧寻些草来,我做木匠,就在这里搭个窝铺,你与他圆房成事,我们大家散了,却不是件事业?何必又跋涉,

  • 4、 最新《西游记三打白骨精》读后感

    读完作品之后,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我们通过书写读后感,让我们对于作品的理解更加明了,推荐你看看以下的最新《西游记三打白骨精》读后感,敬请您收藏本网页网址以免遗忘!

    最新《西游记三打白骨精》读后感 篇1

    今年暑假看了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西游记》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很有感触。

    故事讲的是唐僧师徒离开五庄关后继续他们的旅程。在路上,孙悟空帮师傅摘水果的时候,白顾靖发现了唐僧,想活捉他。她早就听说吃一块唐僧肉会让她长生不老。白正要扑向唐僧,这时他突然想到,这将直接暴露他的真面目。大徒弟孙悟空是不会放过的,不如先把他们骗到洞里去。于是他们三次扮成姑娘、老太太、老男人,但每次都被孙悟空抓住,恢复原形。唐僧见悟空杀了“人”,大怒。孙悟空虽然反复解释,是妖怪杀了他,但唐僧还是堕胎了。猪八戒再多嘴,也要回去高老庄当女婿,不想取经,就帮师父撬边。唐僧一怒之下把孙悟空赶走了。妖怪趁机把唐僧带走了。

    看完故事,我为孙悟空感到委屈。唐僧没有批判的眼光。如果他有,他看到妖怪就会同意孙悟空打。做师傅却不相信徒弟,被妖怪利用,真是愚蠢!孙悟空更义气,道:“我就当师徒陪你玩。”“你不帮我一个大忙,你就做不到。”如果我是你,我就不会再跟他说一个没有是非观念的人,翻个筋斗就享了天大的福。再来说说这个猪八戒。真的是“弱于做,多于做”。因为没吃到怪物送来的食物,赶走了唯一的“柱子”,又被怪物吃掉了。不知道哪个性价比高。真的是猪脑。

    再来说说这个猪八戒。真的是“弱于做,多于做”。因为没吃到怪物送来的食物,赶走了唯一的“柱子”,又被怪物吃掉了。不知道哪个性价比高。真的是猪脑。

    同时也觉得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团结怪兽能对你做什么?一旦不团结,怪物就会乘虚而入。这是唐僧被带走的主要原因。

    最新《西游记三打白骨精》读后感 篇2

    近日,我读了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西游记》。《西游记》中有许多精彩的神话故事,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惊险刺激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三打白骨精”主要讲了孙悟空三次打退变化多端的白骨精的故事:一天师徒四人正在赶路,他们感到饥饿难忍,化缘这个重大任务就交给了悟空,只见他一个筋斗云飞出去,不见了踪影,而对唐僧虎视眈眈的白骨精也正好有了机会。白骨精三次变化,化作凡人,去接近唐僧,都被悟空的火眼金睛识破并除掉。但是,唐僧肉眼凡胎,误认为悟空连续打死

  • 5、 《西游记三打白骨精》的读后感精选

    书像一艘帆船,让我们遨游在知识的海洋,每次读完作者写的作品,总能带给我全新的认知。读后感是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西游记三打白骨精》的读后感是我们从网络收集和整理的,在阅读本文以后,相信您会有所收获!

    《西游记三打白骨精》的读后感 篇1

    今年暑假看了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西游记》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很有感触。

    故事讲的是唐僧师徒离开五庄关后继续他们的旅程。在路上,孙悟空帮师傅摘水果的时候,白顾靖发现了唐僧,想活捉他。她早就听说吃一块唐僧肉会让她长生不老。白正要扑向唐僧,这时他突然想到,这将直接暴露他的真面目。大徒弟孙悟空是不会放过的,不如先把他们骗到洞里去。于是他们三次扮成姑娘、老太太、老男人,但每次都被孙悟空抓住,恢复原形。唐僧见悟空杀了“人”,大怒。孙悟空虽然反复解释,是妖怪杀了他,但唐僧还是堕胎了。猪八戒再多嘴,也要回去高老庄当女婿,不想取经,就帮师父撬边。唐僧一怒之下把孙悟空赶走了。妖怪趁机把唐僧带走了。

    看完故事,我为孙悟空感到委屈。唐僧没有批判的眼光。如果他有,他看到妖怪就会同意孙悟空打。做师傅却不相信徒弟,被妖怪利用,真是愚蠢!孙悟空更义气,道:“我就当师徒陪你玩。”“你不帮我一个大忙,你就做不到。”如果我是你,我就不会再跟他说一个没有是非观念的人,翻个筋斗就享了天大的福。再来说说这个猪八戒。真的是“弱于做,多于做”。因为没吃到怪物送来的食物,赶走了唯一的“柱子”,又被怪物吃掉了。不知道哪个性价比高。真的是猪脑。

    再来说说这个猪八戒。真的是“弱于做,多于做”。因为没吃到怪物送来的食物,赶走了唯一的“柱子”,又被怪物吃掉了。不知道哪个性价比高。真的是猪脑。

    同时也觉得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团结怪兽能对你做什么?一旦不团结,怪物就会乘虚而入。这是唐僧被带走的主要原因。

    《西游记三打白骨精》的读后感 篇2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读后感7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今天,我兴趣来潮,拿着一本《西游记》来看。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其中主要讲述了师徒四人共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到西天取经的故事。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三打白骨精的故事。

    这一章

  • 6、 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观后感

    人一生要过得有意义,就需要不断地观看优秀的作品。观看西游记后,心中会有莫名的感触,有很多的想法,我们可以通过文字把心中感受写出来,写一篇观后感。您抓住了作品的哪些精髓呢?读后感大全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观后感(篇一)

    虽然很多作品都有经典之说,但是在我的心目中,86版的西游记是唯一的的西游记的样子,六小龄童就是孙悟空,马德华就是猪八戒,迟重瑞就是唐僧,闫怀礼就是沙僧。诸天神佛,妖魔鬼怪,也都是固定的形象了。

    每次看电视,跳台看到西游记,都会停下来看一会儿,什么叫做百看不厌,什么叫做永远的经典,我想86版的西游记就是最好的代表。每当剧里的音乐响起,每当悟空叫师傅,每当猪八戒叫大师兄,每当沙僧叫大师兄,二师兄,就会觉得特别亲切,简直是特别美好的回忆。

    剧里的每一个角色真的都是堪称经典的,各具特色,性格鲜明,让人记忆犹新,印象深刻,每当说起西游记,肯定只能想到这版西游记里的角色,在人们心里,他们就是西游记的原型了。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感谢这版西游记带来的美好回忆。

    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观后感(篇二)

    记得很小的时候在家乡的二中对面家里有一个14寸的电视机,我第一次看到这部电视剧。在过去的二十年间,这部片子每年都看,每次都有新的感触。 最早是好奇那神话的故事,变化的本领,后来我领略到片子讲述的取经的意义,感到浓浓的禅意沁人心脾。而在现在的我看来,更多的也许是对八十年代依旧朴素的文化的留恋,是对仙禅之境的再认识,也是对佛法与世情关系的温情体会。 这样的西游记真是一个文化的经典,展示着华夏优美的气象,令我深深沉浸。

    女儿国王真的爱上了现实中的唐僧,二十年再聚首,她说:就像女儿国国王这样把爱情当作一种憧憬,一种追求,一种享受,也就进入了一种境界了。这是一种纯粹的感情,它无愧于西游记的重量,在求明佛性的大道上将坎坷视作厚赐,安然的欣赏和体验。西游记当然很深刻,它讲述的是舍身求法的故事。但是更深刻的并不是单纯唐僧的虔诚,而是一个人间的集体在无奈面前的坚强和高度,每一个神仙,人类,妖魔,在这个过程中都是皈依于朴实而善良的欲望,与自然,生命,理想妥贴的相融。佛说"众生皆有平等佛性,本来是佛",这个也是西游记的开章之义。我想在这个世间有没有神仙鬼怪并不重要,有没有佛和上帝也无关宏

  • 7、 《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观后感

    《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观后感

    本文首发自微信公众账号:liuweijiaoyu

    作者:刘薇

    无需授权即可转载,但请自觉保留以上版权声明。

    《西游记》并不是我国第一部神怪小说,但不可否认他是最著名的一部。而如果继续往深去看,与其说他是一部神怪小说,不如说他是一部宣扬佛法的小说。根据这部巨著的一个章回改编的电影《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也与其说是一部贺岁片,不如说仍然秉承了吴承恩先生的宗旨,是一部从头到尾蕴含禅机的影片,他在告诉我们世间的真相。

    因为看完后很受启发,所以忍不住动笔将感受比较深的部分与大家分享。因为只是看了一遍,里面部分对话未必与影片中完全一致,但我会尽我的能力,将记忆中的对话还原。

    对话一:唐僧向悟空解释为什么历经苦难还要取经;"西天取经九九八十一难,每一难都是造化,每一个造化都是修行。生命就是这样莫名的奇妙。"

    人,生命开始,人生之旅就慢慢展开。

    当人在历经一次次苦难而看不到转机时,在内心充满了恐惧。恐惧的不仅仅是未来走向何方,更是对生活在苦难中的惧怕。但是,这些难不会是无缘故的发生在自己的身上,他一定是来帮助你明白某个道理,如果我们可以从经历到的事情当中学到东西,那么每一难都是我们的造化,人生处处是修行。生命历程本身就不是一场苦旅,而是一趟奇妙的历程。

    对话二:当师徒走在妖气阵阵的地界,悟空回过头来问唐僧:"怕了吗?"唐僧说:"怕。"悟空说:"怕还去取经?"唐僧回答:"就是因为怕才取经啊。"孙悟空问:"经书上说什么?"唐僧答:"真相".

    是的,我们就是因为怕,才要知道真相。

    整部影片,最核心的就是这两个字"真相".他多次出现:当唐僧责怪悟空打死人时,悟空说:"我是火眼金睛,我可以看到真相,你看不到";当悟空被师父赶走,路遇观音时,菩萨对他说:"你看到的是真相,但你师父看到的是心相。"

    何为真相,何为心相?真相就是物质本来的样子。而心相是由我们内心的判断而来的,你的内心是什么,你就看到了什么,你是一个善良的人,你看到的都是善良;你的内心充满了怨恨,你看到世界就充满了不公平。这就是心相。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修行?修行就是让我们能够透过事物的表面看到他背后的真相。正如萨提亚女士的冰山理论,当你看到一个人愤怒了,你只看到了冰山上面的表相,而这个愤怒的下面,这个人的感觉、想法、期待、渴望在这一刻到底是什么?我们往往只看到愤怒,而没有看到他愤怒的真相;当儿童还不能完

  • 8、 西游记三打白骨精的心得感悟8篇

    编辑现在推荐你阅读一下西游记三打白骨精的心得感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感言是大家在平时生活中经常会使用到的文体,当我们经历一些事情或者面临某些场景的时候。我们都会产生一些难忘的心得将其表达出来的话语就是感言,感言对我们的作用还是很大的。

    西游记三打白骨精的心得感悟(篇1)

    《三打白骨精》这个妇孺皆知的故事节选自选自明代吴承恩所著的《西游记》。

    《三打白骨精》是西游记中最精彩的故事之一,它讲述了白骨精想吃唐僧肉,但见周围有猪八戒和沙和尚两位大将保护,于是先后变女子、老夫人、老公公来蒙骗唐僧。前两次,唐僧均为上当,但都被孙悟空发觉,想打死白骨精,但被白骨精留下假尸体并逃走。不知情的唐僧念了很多遍紧箍咒,惩罚孙悟空,孙悟空痛苦不堪。读到这里,我心中顿时感到非常愤怒:这两次都被白骨精逃走了,孙悟空并没有打死人,却要受到惩罚,实在是太不应该了。但过了一会儿,我心中更加生气了,因为孙悟空虽然第三次成功打死了白骨精,唐僧刚有些相信的时候,猪八戒却说孙悟空用了障眼法来蒙骗唐僧,以此让唐僧来相信它。唐僧果然听信,于是将孙悟空赶回花果山。我心中愤愤不平:孙悟空成功帮唐僧打死了妖怪,猪八戒却说孙悟空骗唐僧,还被唐僧赶走了,这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在《三打白骨精》中,所有人物都具有鲜明的人物特点,唐僧善恶不分,没有自己的主见;猪八戒满口谗言;悟空善恶分明,勇敢机智,敢于邪恶对抗;白骨精阴险狡猾,不知悔改;沙和尚默默付出,却常常被人忽视。

    在我们生活中,我们要像孙悟空一样,做一个善恶分明的人,也要像沙和尚一样,默默付出,为他人或社会提供一些帮助;但不要像猪八戒一样满口谗言,更不要像唐僧一样没有主见,听信谗言,不分虚实。

    《三打白骨精》只是一个小故事,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古、今、中、外还有很多这样的故事,他们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相信它们都会对你有所帮助,期待你阅读并受益。

    西游记三打白骨精的心得感悟(篇2)

    今年暑假看了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西游记》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很有感触。

    故事讲的是唐僧师徒离开五庄关后继续他们的旅程。在路上,孙悟空帮师傅摘水果的时候,白顾靖发现了唐僧,想活捉他。她早就听说吃一块唐僧肉会让她长生不老。白正要扑向唐僧,这时他突然想到,这将直接暴露他的真面目。大徒弟孙悟空是不会放过的,不如先把他们骗到洞里去。于是他们三次扮成姑娘

  • 9、 [最新]《西游记三打白骨精》读后感精选

    也许以下内容“《西游记三打白骨精》读后感”合你需求,在读了作品以后,我们能够更好的感悟自己的生活。写读后感可以增强我们对作品的领悟,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西游记三打白骨精》读后感(篇1)

    人们都知道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在《西游记》中,我最喜欢三打白骨精的故事。

    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是,唐僧三人来到一座山上,后来一个叫白骨精的妖怪知道了,就变成了一个年轻的姑娘,下山给唐僧三人去送饭,结果被悟空的火眼金睛一眼识破,把这个姑娘打死了,白骨精侥幸逃跑了。后来白骨精又变成一个老奶奶,结果又被识破了,把这个老奶奶打死了,结果又被悟空的火眼金睛识破了,把这个老奶奶打死了,白骨精又侥幸的逃跑了。不一会,白骨精又变成了一个老爷爷,假装寻找什么,唐僧问那个假扮的老爷爷:“你在找什么?”那个白骨精扮的老爷爷说:“我的孩子和我的老伴,都下山了,请问你看到她们了吗?”唐僧还没说话时,悟空大声说:“妖怪。”连忙拿起金箍棒,并且一棒把老爷爷大死了,白骨精再次侥幸的逃跑了,唐僧看到了把悟空赶走了。

    读了这本书让我懂得了,不要被事情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要仔细认真的思考,再下结论,不要不思考,盲目下结论,使自己判断错误,而误解别人的好意。

    《西游记三打白骨精》读后感(篇2)

    生性活泼的我不是很喜欢看书,但是有一本书,我嚷着让妈妈给我买,每次拿在手上,真真手不释卷,这本书就是《西游记》。心地善良、一心向佛又迂腐的唐僧,老实巴交、忠心耿耿的沙和尚,又懒又馋、却不乏善心的猪八戒,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最让我佩服的,还是正义大胆,勇往直前,聪明机灵,法力无边,让所有的妖魔鬼怪闻风丧胆,会七十二变的孙悟空了。每次遇到艰难险阻,他是师徒四人中第一个跳出来降妖除魔的,危险的境地总能化险为夷,为唐僧前往西天取得真经立下了汗马功劳。

    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孙悟空三借芭蕉扇,那真是回味无穷啊!话说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了西方路上的火焰山,却觉得热气冲天,无法通过,只有借到铁扇公主的芭蕉扇才能熄灭火焰,平安过去。为了让师父前往西天,孙悟空自告奋勇,前去借扇。第一次,孙悟空变成了一只小虫子,钻到了铁扇公主的肚子里,百般折磨,可惜只借到了一把假扇。第二次,孙悟空又假变成了牛魔王,前去“骗”扇,可惜又被假变成猪八戒的牛魔王把扇夺了回去。第三次,孙悟空发挥大圣本色,大战牛魔王,终于借到真扇,灭了火焰山的火焰,继续赶路!可爱的

  • 10、 原著西游记三打白骨精的阅读感想

    通过读书我们能够提高自身的素养,还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阅读三打白骨精后受益匪浅,心中有了更多的想法,懂得了更多道理,很多优秀的读后感,就来自于作者及时地将自己的阅读心得记录下来,怎么才能用文字的方式把读后感记录下呢?下面是读后感大全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原著西游记三打白骨精的阅读感想”,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原著西游记三打白骨精的阅读感想【篇一】

    《西游记》是我从小到大在四大名著里最喜欢的一本,里面的人物形象描写得生动有趣,一些其中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最令我难忘的还要数《三打白骨精》。

    师徒四人翻山越岭,不巧来到了白骨精的地盘。白骨精想要吃唐僧肉,三次分别扮成送饭的姑娘、老太太、老公公,企图骗拐唐僧。但是,每次都被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识破。在一旁的唐僧哪知什么火眼金睛,误以为悟空胡乱伤人,便念起了紧箍咒。孙悟空疼得满地打滚,但为了保护师傅还是忍痛一棒打死了白骨精。唐僧不知事情真相,大发雷霆,一怒之下赶走了悟空。

    读完这段之后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孙悟空太冤了,但是他这种不怕被师傅误会,却依然忠心保护师傅的精神倒是让我又多了几分敬佩。现在的社会上真正忠诚一心对朋友、对人民、对祖国的人实在不多,很多自私贪心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分裂祖国,贪污受赂。我们同在一个国家,一个地球,我们需要团结一心;而团结需要信任,信任则需要忠诚,只有忠诚一心的人才可以得到群众信任。不要为信任而忠诚,因为忠诚不一定会得到信任,但是无论多久,只要你一直忠诚,别人一定会感受到;久而久之,自然就会产生信任;就算没有人信任你,至少自己也问心无愧。

    小时候,我们应该忠诚于自己伙伴,同学;而长大了以后,我们应该忠诚于自己的工作,不要做违背原则的事。在生活中,很多人都诚心诚意地为身边的人服务着,为国家忠诚的奉献着,这些身影随处可见:像广州亚运会,就涌现出了不少积极参与的志愿者,他们默默地服务着,不求回报。这些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忠诚,是人最基本的原则,只有忠诚一心的人才能得到信任。读完了《三打白骨精》这样一个小小的故事,竟使我我懂得这么多,因此我将继续认真的将《西游记》读完。

    原著西游记三打白骨精的阅读感想【篇二】

    《西游记》是一本充满了宗教与神魔色彩的小说。《西游记》电视剧总是陪伴我们度过每年的暑假。原著也好,电视剧也罢,里面的许多故事可以说是烂熟于心了。可是令我记忆犹新的要数《三打

  • 2023-04-03

  • 2019-09-20

  • 2021-11-11

  • 2023-04-13

  • 2022-07-16

  • 2019-09-20

  • 2022-07-12

  • 2019-09-19

  • 2023-04-14

  • 2022-07-25

  • 2023-02-28

  • 2019-10-29

  • 2022-12-26

  • 2023-01-25

  • 2023-03-19

  • 2019-09-19

  • 2023-02-15

  • 2019-09-19

  • 2023-04-02

  • 2023-04-11

  • 2023-02-06

  • 2022-08-24

  • 2022-07-20

  • 2023-01-13

  • 2019-10-20

  • 2023-01-16

  • 2019-10-11

  • 2023-02-18

  • 2023-03-06

  • 2022-12-27

  • 2023-02-17

  • 2019-09-19

  • 2022-08-17

  • 2023-03-14

  • 2023-03-18

  • 2019-10-20

  • 2022-11-19

  • 2022-11-18

西游记读后感三打白骨精
西游记读后感三打白骨精栏目为您提供许多优质的2024西游记读后感三打白骨精,西游记读后感三打白骨精范文,西游记读后感三打白骨精大全等,希望在您写西游记读后感三打白骨精中有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