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四大名著读后感 > 水浒传每一回20-30字读后感 > 地图 > 水浒传每一回20-30字读后感,2024水浒传每一回20-30字读后感
水浒传每一回20-30字读后感相关栏目
水浒传每一回20-30字读后感热门栏目
水浒传每一回20-30字读后感推荐
水浒传每一回20-30字读后感

(共 6344 篇)

  • 1、 20-30岁,我拿十年做什么? 读后感(3)篇
    20-30岁,我拿十年做什么? 读后感 第(1)篇

    在埋头走路的时候,抬头看看前面,这是一碗毒鸡汤,读者慎重进入。作者从目标管理到时间管理到人脉管理到事业管理,最后的金钱管理。首先,目标管理。从20岁到30岁的这十年,作者提倡你一定要确定,自己这一生想要的是什么,这样你才能拥有奋斗的目标和动力。要面向未来地思考,这样你才有光明的未来。只有明白自己真正想要怎样的生活,我们才能弄明白人生方向。而只有弄明白人生方向,我们才有可能成功到达自己真正想要到达的高度。其二,时间管理。二十多岁的时候,很多人都是一无所有的。所幸,我们年轻,哈哈,年轻就是资本。我们拥有充沛的精力、旺盛的欲望和进取心,以及出色的学习能力等。而这些,相对于我们已经拥有的财富,是更为宝贵的。年轻不是浪费时间的理由 ,要学会借鉴别人的经验 ,在二十多岁的青春年华,想要不负青春,除了不能浪费自己的天赋之外,我们还要借鉴别人的经验。年轻气盛、心高气傲的我们,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抓住身边每一个机会,努力让自己的时间实现最大的利益。其三,人脉管理。作为社会性的生物,生活在合作型社会中,我们每一个想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需要人脉的鼎力支持。尤其是在中国,你永远不要小觑人脉的重要作用。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个人往往没有相对成熟的人脉,但你会有朋友、同学、同事等各个交际圈子,正是积累人脉的好时机。我们要像蜘蛛一样,从各处找来资源,构建起自己的人脉网络。为成功积累人脉在当今竞争激烈的职场上,拥有强大的工作能力是每个人都需要拥有的素养。20岁的时候,一般大家都刚刚进入职场,所以在20岁到30岁的这十年间,基本上,大家都在培养自己的工作胜任力?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工作态度、工作方法等,都会对自己未来的事业产生重大影响,它们也是区分表现优异者与表现平平者的关键因素。那么,在这十年里,你要怎样把工作做好? 接下来就是事业管理。《易经》有云: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简单地说,就是做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却又帮助了他人,这个就是事业。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与人交往的过程,说白了就是用心思的过程。年轻的我们应该明白,与人交往时,要留点心眼儿,先保护好自己,在此基础上考虑应该怎样做才能为自己未来的人生积淀更多财富。所以,我们要搞清楚什么样的人值得交,什么样的关系需要好好维护,学会将微小的关系发展成日后有大收益的关系网,这是二十多岁的你需要掌握的大

  • 2、 《水浒传第一回》读后感

    水浒传第一回读后感(一)

    哈哈哈,妈妈终于给我买水浒传了!我真是太高兴了!

    《水浒传》的第一回,也就是水浒传的开头。《水浒传》讲的是宋朝年间的起义故事。

    第一回讲的是:当时,瘟疫流行,皇上派洪太尉去祈福。他拜见真人后,就跑上山找天师了。在上山的路上,先后碰见了大蛇和老虎,但都不去吃他。又爬了一段路,看见一个牧童骑着黄牛。太尉一看,有一个小孩,便向他问路。牧童却说,这山上有很多的野兽!劝他别去了。太尉一想也是,便下山了。之后也吃素五天。快走时,发现了一个房间,贴满了封条。太尉要开,真人劝他别开,太尉不听,强行要开。里面黑黑的,用火把发现有四个字遇洪而开,便要挖开。真人又进行劝住,太尉不听。挖开了一个大洞,突然发出了一声巨响!一团黑气化作金光四散开来,大家纷纷逃走。

    从这个故事看出,当时的太尉胆小怕死,不听劝。由此可见,当时的宋朝是多么昏暗,竟用这样的人当太尉!

    水浒传第一回读后感(二)

    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

    话说大宋仁宗天子在位,嘉佑三年三月三日五更三点,天子驾坐紫宸殿,只见参政文彦博说道:现在瘟疫盛行,伤损了很多军民,希望陛下释罪宽恩,省刑薄税,祈祷求消天灾仁宗天子闻知,龙体不安。便去龙虎山请来了张真人。然后命洪信为天使,张真人亲自将丹昭付与洪太尉,洪太尉即便登程前去找张天师。

    洪信领了圣敕,辞别天子,背了诏书,带了数十人,上了驿站。

    走啊,走啊,他们走到了清宫前,里面居住着住持真人。洪太尉问住持:天师住在何处?

    住持说他住在龙虎山顶,这位祖师虽在山顶,但道行非常能腾云驾雾,踪迹不定,非常难见。太尉听了便问:那怎么样才能见到天师?要斋戒沐浴,更换衣布,休带从人,自背诏书,焚烧御香,步行上山,叩请天师,方许得见,如若心不诚,白走一趟

    太尉都已准备好,上山去了,路上大虫、大蛇都没将他吓退,天师见他有诚意,便没等他爬上山顶,就已去了东京,祈禳瘟疫。

    过了几天,洪太尉知道天师已把瘟疫消除了,兴奋不已,便和住持真人等众多人士去游山。

    走了许多地方,最后到了伏魔之殿,上面有许多大锁、封皮。洪太尉不听真人劝告,将锁砸开,封条撕下,放走了魔君,洪太尉叫苦不迭。

    我感觉洪太尉身上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也有需要批评的地方。值得表扬的是他有一颗真诚的心,做事有毅力。需要批评的地方是他不听别人劝告,酿成大错。我们要学习他的优点,而避免他的缺点。

    水浒传第一回读后感(三)

    《水浒传》第

  • 3、 读《水浒传第一回》有感

    水浒传是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而且有很大成就的长篇小说。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它的作者分别是施耐淹和罗贯中。

    这洪太尉独自一个,行了一回,盘坡转径,揽葛攀藤,大约走了数十个山头,三二多里路,脚酸腿软,正走不动,口里不说,心里却在想道:“我是朝廷贵官公子,在京师时重茵而卧,列鼎而食,何来穿草鞋,走这般山路!只他天师在那里,却叫下官受这般苦!”又过了一会,只见山凹里起一阵风,风过处,想那松树背后奔雷也似吼一声, 扑地跳出一个吊睛白额锦毛大虫来,只见大虫望着洪太尉左盘右旋咆哮了一回,就往山下跑去了,这时洪太尉叫到:“皇帝御限,差俺来这里,叫我受这般惊恐!” 当我看完这一回的时候,我感觉到洪太尉的性格,就在这一段被作者表达的如此完美,洪太尉他的性格暴躁,没有耐心。

    在我看来没有耐心是成不了事的,反而还会惹祸,在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耐心和平静。耐心会让人觉得你这个人非常地会去包容别人,体谅别人!平静会让人觉的你是一个镇静的人,在最慌乱的时候不会慌忙,是一个让人感觉很有安全感的人。反而洪太尉在这个故事中给人的感觉恰恰相反。

    读了水浒传第一回我知道了,做人千万不要急切,太过于急切反而无事可成!

  • 4、 水浒传第一回读后感

    篇一:水浒传第二回读后感

    篇一:水浒传第二回读后感 第二回是“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 此章回,话峰迅速的从宋仁宗到英宗、神宗、哲宗,由哲宗引出全书最要紧的人物,哲宗的弟弟九天王,端王。这个端王就是哲宗死后当了皇帝的徽宗。 说端王,先说高俅。高俅是端王的拐杖,端王是高俅的梯子。 说一百零八个妖魔,也是先说高俅。金圣叹对此评曰:“乃开书未写一百人八,而先写高俅者,盖不写高俅,便写一百八人,则是乱自下生也;不写一百八人,先写高俅,则是乱自上作也。” 评得好,上梁不正下梁歪,只是罪过都加在了高俅的身上。 高俅成了乱自上作的代表人物。 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因高俅陷害,被逼逃往延安府,途中成了九纹龙史进的师傅,到此,水浒传就言归正传,一场大戏就此拉了大幕,各色人等,都渐渐登场亮相。 表面上看,这一章回的题目提到的人物是王进和史进两人,实际上全文写了两大场景,一是官场二是民间。看官场是如何玩法,民间又是一番怎样景象。王进被官方所逼,远走他乡,就将这二个场景联系了起来。 官场景象是由端王,也就是后来的皇帝徽宗,端王的姐夫,驸马王晋卿和高俅为主角。以高俅的发迹史而说明官场的腐败,以蹴鞠,和一对羊脂玉的镇纸狮子,笔架等来表现皇家的奢华。高俅能为皇家所用,正是官场堕落的写照。 民间的景象是民匪不分,史进在不知不觉中同少华山的强盗成了一家人,法已不服众,官府的管控能力下降到极点,史家村和少华山强盗合做一处了。 这二个场景,正预示着天下大乱。是

    谁乱了大宋的江山呢?故事慢慢道来。 故事从此开始,一百零八个妖魔先后出场。 以《水浒传》为鉴,今日景象如何? 篇二:水浒传第二回读后感 哈哈,好高兴啊,妈妈要领我去买书了,一到书店,我便像一匹饿狼是的寻找起来,心想:买什麽书呢?对了,任老师推荐我们看看四大名着。

    篇二:水浒传回的读后感

    水浒传-回的读后感

    水浒传1-30回的读后感.txt世上有三种人:一是良心被狗吃了的人,二是良心没被狗吃的人,三是良心连狗都不吃的人。︶﹋丶爱情是个梦,而我却睡过了头﹌第一回 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

    仁宗嘉右三年,瘟疫盛行,洪太尉奉皇帝命前往江西信州龙虎山,宣请嗣汉天师张真人来朝禳疫。 洪太尉上山求见天师不成。回至方丈,不顾众道士劝阻,打开“伏魔之殿”,放出妖魔,遂致大祸。他吩咐从人,隐瞒走妖魔一节,假报天师除尽瘟疫,得到仁宗赏赐。

    ●第二回

  • 5、 水浒传第一回读后感范文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本好书带给我们的不仅是阅读享受,更重要的是能启迪我们的灵魂。读后感栏目为大家带来水浒传第一回读后感范文,一起来看看吧!

    水浒传第一回读后感范文【一】

    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

    话说大宋仁宗天子在位,嘉佑三年三月三日五更三点,天子驾坐紫宸殿,只见参政文彦博说道:现在瘟疫盛行,伤损了很多军民,希望陛下释罪宽恩,省刑薄税,祈祷求消天灾仁宗天子闻知,龙体不安。便去龙虎山请来了张真人。然后命洪信为天使,张真人亲自将丹昭付与洪太尉,洪太尉即便登程前去找张天师。

    洪信领了圣敕,辞别天子,背了诏书,带了数十人,上了驿站。

    走啊,走啊,他们走到了清宫前,里面居住着住持真人。洪太尉问住持:天师住在何处?

    住持说他住在龙虎山顶,这位祖师虽在山顶,但道行非常能腾云驾雾,踪迹不定,非常难见。太尉听了便问:那怎么样才能见到天师?要斋戒沐浴,更换衣布,休带从人,自背诏书,焚烧御香,步行上山,叩请天师,方许得见,如若心不诚,白走一趟

    太尉都已准备好,上山去了,路上大虫、大蛇都没将他吓退,天师见他有诚意,便没等他爬上山顶,就已去了东京,祈禳瘟疫。

    过了几天,洪太尉知道天师已把瘟疫消除了,兴奋不已,便和住持真人等众多人士去游山。

    走了许多地方,最后到了伏魔之殿,上面有许多大锁、封皮。洪太尉不听真人劝告,将锁砸开,封条撕下,放走了魔君,洪太尉叫苦不迭。

    我感觉洪太尉身上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也有需要批评的地方。值得表扬的是他有一颗真诚的心,做事有毅力。需要批评的地方是他不听别人劝告,酿成大错。我们要学习他的优点,而避免他的缺点。

    水浒传第一回读后感范文【二】

    《水浒传》第一回目录是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

    这一回还没有切入正文,主要说了两个人,一个是张天师,另一个是太尉洪信。

    这一回是引首与正文之间的桥梁。

    这一段真有《西游记》的味道。

    北宋末年天下大乱,原来是洪信惹来的,方腊又是谁惹来的呢?可能有另一个洪信。起码梁山这一百零八人是洪信引出来的。这件事对北宋是祸是福?就《水浒传》而言,是帮了北宋,因为这一百零八人招安后征辽,征方腊,保了大宋,而历史的真实是天下大乱,才有了宋江造反的故事。无论祸福,责任都在洪信,不在皇帝。要不然,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信条,就不能立足了。

    一百零八人的出世,同洪信有关,那也是天意所授,遇洪而开罢了。更况何,仁宗年间就无洪信太尉这个人,《

  • 6、 水浒传第一回读后感大全

    第一篇范文:读水浒传第一回有感

    当得知假期要完成水浒传读后感时,我真的有点不安。以为我从来没有从看过水浒传的同学口中听到过关于这名著的好评。只知道故事描写一百零八个好汉的事迹,而且篇幅很长,不少人还没有看到一半就放弃了。唉,虽然不太想看,但节气的语文功课也只有这些,总不能不做的。就这样,我便跑到朋友的家里去借来了一本比较精练的版本看了起来。

    第一回说的是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史进也就是其中的九纹龙,这水浒传中第一位出场的好汉一出场便在舞刀弄qiāng,而且绣了一身的刺青,看见人客时说的第一句话竟然是你是什么人?敢来笑话我的本事?俺拜过了七八个师父,我不信还不如你!你敢和我比一比么?就单单看这几行字,不论是动作、外貌还是语言都表现出他的自信、粗野和无礼。但比试过后,史进认赌服输,对王教头的礼让表现出对其的敬佩和拜师学艺的诚意。其前后态度的差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又说明了史进虽然粗野,但做事爽快利落,绝对不会不痛不痒。

    看过第一回后,我感觉其实水浒传也不像别人口中说的如此沉闷枯燥,故事的因果关系很明显,环环紧扣的情节令我相当感兴趣。水浒传的确是一本很值得人们品味的小说!

    第二篇范文:水浒传第一回读后感

    水浒传第一回目录是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

    这一回还没有切入正文,主要说了两个人,一个是张天师,另一个是太尉洪信。

    这一回是引首与正文之间的桥梁。

    这一段真有西游记的味道。

    北宋末年天下大乱,原来是洪信惹来的,方腊又是谁惹来的呢?可能有另一个洪信。起码梁山这一百零八人是洪信引出来的。这件事对北宋是祸是福?就水浒传而言,是帮了北宋,因为这一百零八人招安后征辽,征方腊,保了大宋,而历史的真实是天下大乱,才有了宋江造**的故事。无论祸福,责任都在洪信,不在皇帝。要不然,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信条,就不能立足了。

    一百零八人的出世,同洪信有关,那也是天意所授,遇洪而开罢了。更况何,仁宗年间就无洪信太尉这个人,水浒传造了个洪信,引出故事才是目的。

    借一个还没出世的张继先,造一个洪信,进入水浒传正文。

    凡是皇帝所为,都不能言错的,所以横直都没有责任,所以才保证了这部书流传到今日,不能不说这是一种智慧,是水浒传式的智慧。就这样还是引来了荡冠志。

    千秋功罪,后人自有公论。

    第三篇范文:水浒传读后感

    正义-水浒传读后感水浒传这一本书,浸透了世界上所有的侠士豪

  • 7、 水浒传每回读后感第一回

    话说大宋仁宗天子在位,嘉佑三年三月三日五更三点。下面是由整理的水浒传每回读后感第一回,欢迎阅读。

    水浒传每回读后感第一回【一】

    哈哈哈,妈妈终于给我买水浒传了!我真是太高兴了!

    《水浒传》的第一回,也就是水浒传的开头。《水浒传》讲的是宋朝年间的起义故事。

    第一回讲的是:当时,瘟疫流行,皇上派洪太尉去祈福。他拜见真人后,就跑上山找天师了。在上山的路上,先后碰见了大蛇和老虎,但都不去吃他。又爬了一段路,看见一个牧童骑着黄牛。太尉一看,有一个小孩,便向他问路。牧童却说,这山上有很多的野兽!劝他别去了。

    太尉一想也是,便下山了。之后也吃素五天。快走时,发现了一个房间,贴满了封条。太尉要开,真人劝他别开,太尉不听,强行要开。里面黑黑的,用火把发现有四个字2024遇洪而开,便要挖开。真人又进行劝住,太尉不听。挖开了一个大洞,突然发出了一声巨响!一团黑气化作金光四散开来,大家纷纷逃走。

    从这个故事看出,当时的太尉胆小怕死,不听劝。由此可见,当时的宋朝是多么昏暗,竟用这样的人当太尉!

    水浒传每回读后感第一回【二】

    话说大宋仁宗天子在位,嘉佑三年三月三日五更三点,()天子驾坐紫宸殿,只见参政文彦博说道:现在瘟疫盛行,伤损了很多军民,希望陛下释罪宽恩,省刑薄税,祈祷求消天灾仁宗天子闻知,龙体不安。便去龙虎山请来了张真人。然后命洪信为天使,张真人亲自将丹昭付与洪太尉,洪太尉即便登程前去找张天师。

    洪信领了圣敕,辞别天子,背了诏书,带了数十人,上了驿站。

    走啊,走啊,他们走到了清宫前,里面居住着住持真人。洪太尉问住持:天师住在何处?

    住持说他住在龙虎山顶,这位祖师虽在山顶,但道行非常能腾云驾雾,踪迹不定,非常难见。太尉听了便问:那怎么样才能见到天师?要斋戒沐浴,更换衣布,休带从人,自背诏书,焚烧御香,步行上山,叩请天师,方许得见,如若心不诚,白走一趟

    太尉都已准备好,上山去了,路上大虫、大蛇都没将他吓退,天师见他有诚意,便没等他爬上山顶,就已去了东京,祈禳瘟疫。

    过了几天,洪太尉知道天师已把瘟疫消除了,兴奋不已,便和住持真人等众多人士去游山。

    走了许多地方,最后到了伏魔之殿,上面有许多大锁、封皮。洪太尉不听真人劝告,将锁砸开,封条撕下,放走了魔君,洪太尉叫苦不迭。

    我感觉洪太尉身上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也有需要批评的地方。值得表扬的是他有一颗真诚的心,做事有毅力。需要批评的地方是他不

  • 8、 水浒传第30回读后感

    水浒传第30回读后感(一)

    醉打蒋门神武松杀死了西门庆,就被发送了孟州充军,又在十字2020坡结识了张青和孙二娘。但是这些都不够精彩,唯独这集里的武松醉打蒋门神最为精彩。本集中,武松为了个人的友谊而去帮助施恩夺回快活林和在路上每家酒官都吃上三碗酒,这两点,就知道他有着放任一己的感情。而他在打蒋门神之前的挑逗更是精彩,先是到酒官里找茬,然后把蒋门神惹急,在狠狠的打他,这能证明武松是个粗中有细的人。他在挑逗时还可分成几个细节,三次换酒,之后说让蒋门神的小妾陪他喝酒,酒饱不让,就和他们打了起来(这里包括蒋门神)。他在禽了蒋门神之后,又怕他告官,在说要求蒋门神的第三件事时,却怕他告官和以后再把快活林夺回来,所以让他离开孟州,不得在此居住。由此也可以开出武松多么的细心。

    看完水浒的前30回了,感觉还是现在的法治社会好啊。水浒这三十回气的我愤愤不平,如果让我用一个词去评价,那绝对就是奸诈。

    说起奸诈,首推的就是高俅,高太尉。他本为一个市井流氓,就因为足球踢得好,就一跃为太尉了。想也不会干出来什么好事。他不仅仅是逼走了王进,还教育出一个品德高尚的杰出义子,高衙内,其妄想强抢人妻,这个当义父的不但不管,还顺水推舟,逼走了林冲,以至风雪山神庙,最后逼上梁山。可真是奸诈至极。

    幕后主谋固然非常可恶,但是爪牙也是非常令人痛恨的,这就是那个表里不一的陆虞候陆谦。平日里林冲待其为最好的兄弟,但是在关键时刻,却死心塌地的想权利和钱财靠拢,为了巴结高衙内,就骗林冲到酒楼喝酒,另一边高衙内正在陆谦家里调戏林冲娘子,东窗事发后在高衙内家中连躲三日,不敢出门。但仍然不思悔改,为了帮助高衙内搞到林冲娘子,又献上一奸计,假借卖刀之名,诱得林冲误入白虎堂,又以行刺罪名将林冲发配沧州道。他还不罢休,认为只有结果林冲才能帮助其主子高衙内顺利将林冲娘子搞到手,于是又安排火烧草料场。但不料他不行邂逅了买酒回来的林冲,且吃我一刀,于是七窍出血,一命呜呼,实属罪有应得死有余辜。

    接着,就当属那个贪贿说风情的王婆,虽然武大郎很不养眼,但是他有一份安定的职业,也够养家糊口,并且其心地也善良,潘金莲作为一个古代妇女,恪守妇道应该是最起码的美德,而这个王婆却偏偏给一对奸夫淫妇牵头搭线,这个连在现在社会都是非常不允许。到了最后竟然还给予了潘金莲一副毒药,挑唆她毒害亲夫。临死前还狡辩又不干我何事!

    当然还有几个小角色,也是令人十

  • 9、 水浒传每六回读后感

    水浒传每六回读后感(一)

    读了水浒传第五回,真是让人大快人心,更加佩服了鲁智深的机智勇敢,热心助人的高尚品质。第六回写的是鲁智深又一次见义勇为的大手笔,又是路见不平,被拯救者又是一弱女子。在当时黑暗的社会里,强盗横行,官府腐败的堕落社会里,女子是最弱小的群体,她们很容易成为牺牲品。鲁智深在打闹佛门之后无法容身,由智真长老推荐去东京相国寺讨个出身,在路途中遇到了这件事,以当时鲁智深的情况完全可以不用管这件事情,因为他自安身立命的事情都没解决,可是鲁智深就是鲁智深,遇到这样的不平事,他就得管,而且管到底,哪怕是因为路见不平丢了自己的前程。在教训周通的过程中,也体现了鲁智深的智慧,这让我着实佩服,他不像李逵那样盲打莽撞,而是自己精心设计了一个圈套,这样既可以教训周通,又波及不到其他无辜的人,结结实实的打了欺男霸女的强盗周通一顿,我看到这里不仅感到心情舒畅,大快人心

    周通的结拜大哥李忠和鲁智深认识,通过这层关系周通和鲁智深和解,经过鲁智深调节,周通答应不再为难刘太公的女儿,把鲁智深请到山寨吃酒,又下山劫财来给鲁智深,鲁智深看不起他们的行径,毅然离开,看到这里,我想,同为108好汉的一份子,周通和李忠的为人和鲁智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鲁智深的光辉照耀下,周通李忠等人闲的那么猥琐,渺小

    鲁智深就好比这个腐朽社会下弱者们的救世主,我想,如果当时的大宋王朝要是多一些这样的侠肝义胆的英雄好汉,那么天下会很太平,北宋也不会最后落得个被金国所灭的下场!!

    鲁达粗中带细,为作者为英雄鲁达热情赞颂的强烈爱憎所感染,结束了他的提辖生涯,是他所走过的生活道路、暴躁的缺点:打鼻子,行伍出身的下层人的阶级地位和长期形成的可贵品格。从这里也反映出他焦急。一听说金老父女的苦情,又在权位极重的经略府中任提辖,又是非常细心。凭这些,舍生忘死,不畏强暴,各尽其妙。但是、周到的。

    他嫉恶如仇,咸酸辣,马上就要去打死郑屠;打眼睛,人们无不拍手称快,还向史进,又心细如发,三拳就结果了郑屠的狗命、彩帛铺。也正是这三拳,又开了油酱铺;冲锋陷阵。

    他勇而有谋。他相貌粗恶而心地善良,乱嗡嗡昏厥过去。就这样通过一连串使人眼花缭乱;戏耍郑屠。

    一奇在曲尽三拳之妙,他本可以和当时的社会和睦相处、有步骤地一拳打一个部位,从听觉写,最终上了梁山,不能忍受,脾性急暴而用心精微,逍遥自在地做个武官,如在酒楼听到隔壁哭声、大闹桃花村。他

  • 10、 水浒传第一回观后感模板

    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让我们观影变得更加便利。在观看时,我们心里会有许多的想法和观点,这种思维的火花我们应该写进我们的观后感里。认真观看、仔细体会是写好观后感的基础。你是否正为写作品观后感而犯难呢?栏目小编特地花时间为你收集并编辑了水浒传第一回观后感,希望能帮助到你的学习和工作!

    水浒传第一回观后感(篇1)

    当得知假期要完成水浒传读后感时,我真的有点不安。以为我从来没有从看过水浒传的同学口中听到过关于这名著的好评。只知道故事描写一百零八个好汉的事迹,而且篇幅很长,不少人还没有看到一半就放弃了。唉,虽然不太想看,但节气的语文功课也只有这些,总不能不做的。就这样,我便跑到朋友的家里去借来了一本比较精练的版本看了起来。

    第一回说的是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史进也就是其中的九纹龙,这水浒传中第一位出场的好汉一出场便在舞刀弄qiāng,而且绣了一身的刺青,看见人客时说的第一句话竟然是你是什么人?敢来笑话我的本事?俺拜过了七八个师父,我不信还不如你!你敢和我比一比么?就单单看这几行字,不论是动作、外貌还是语言都表现出他的自信、粗野和无礼。但比试过后,史进认赌服输,对王教头的礼让表现出对其的敬佩和拜师学艺的诚意。其前后态度的差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又说明了史进虽然粗野,但做事爽快利落,绝对不会不痛不痒。

    看过第一回后,我感觉其实水浒传也不像别人口中说的如此沉闷枯燥,故事的因果关系很明显,环环紧扣的情节令我相当感兴趣。水浒传的确是一本很值得人们品味的小说!

    水浒传第一回观后感(篇2)

    《水浒传》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往常我只听说过里面的经典故事,这几天,我把《水浒传》缩写本从头到尾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

    这本书讲的是北宋时期发生的事,当时的北宋王朝十分腐败,到处是贪官污吏,老百姓生活十分艰难。官逼民反,很多人无法生活下去,被迫聚众起义,于是出现了梁山泊上揭竿而起的一百零八将。一百零八将个个都是英雄好汉,他们除暴安良,替天行道。那里面我最喜欢李逵,他武艺高超,手拿两把大斧头,虽然性格十分粗暴、莽撞,但他十分孝顺母亲。

    第一章主要讲了九纹龙史进和王进教头发生的事。王教头因为当时管他的人和他有仇,所以被逼离开了京都,逃到了陕西史太公那里。史太公治好了王母的病,王进为了报答他,就把他的儿子史进收为徒弟。之后,史进因为烧了庄园,只好逃到了师父王进那里……

    水浒传第一回观后感(篇
  • 2019-09-20

  • 2019-11-12

  • 2019-10-09

  • 2019-10-29

  • 2019-11-12

  • 2019-10-19

  • 2019-11-12

  • 2023-02-17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1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09-21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19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19

  • 2019-10-20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19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1-12

  • 2019-10-19

水浒传每一回20-30字读后感
水浒传每一回20-30字读后感有哪些呢?水浒传每一回20-30字读后感栏目为大家提供海量的水浒传每一回20-30字读后感,2024水浒传每一回20-30字读后感,水浒传每一回20-30字读后感范文等,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